第一篇:专项施工方案管理办法
专项施工方案管理办法
第一条 为加强本项目的安全技术管理,规范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专项施工方案的编制、论证及审查工作,预防施工安全事故,保障人身和财产安全,根据国务院《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和交通运输部《公路水运工程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办法》等有关法律、法规、规章,结合我单位承建本工程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项目的所有单位工程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 本办法所称的危险性较大分部分项工程是指本项目在施工过程中存在的、可能导致作业人员群死群伤或造成重大不良社会影响的工程(危险性较大分部分项工程范围见附件1)。
本办法所称的危险性较大分部分项工程安全专项施工方案(以下简称“专项方案”),是指在本项目建设中,我单位在编制施工组织设计的基础上,针对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以分部、分项工程为单元,依据有关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和规程,单独编制的安全技术措施文件。
第四条 我单位应当在危险性较大分部分项工程施工前编制专项方案;对于超过一定规模的危险性较大分部分项工程,应当组织专家对专项方案进行论证(超过一定规模的危险性较大分部分项工程范围见附件2)。第五条 在提交开工报告前,应当向监理单位、建设单位提供本合同段危险性较大分部分项工程的清单,建设单位应当组织监理、施工等单位对本项目的危险性较大分部分项工程的清单进行审核确认,并据此进行管理。
第六条 专项方案应当由工程组织编制,主要应当包括以下内容:
(一)编制说明:编制依据、编制目的、适用范围等;
(二)工程概况:工程简介、水文地质条件、施工平面布置、施工准备情况等;
(三)施工工艺:主要施工技术方案、技术参数、工艺流程、施工方法、施工要求等;
(四)施工计划:施工进度计划、材料与设备计划、劳动力计划等;
(五)危险因素分析:危险源辨识、危险因素评估等;
(六)施工安全保障措施:组织保障、技术措施、监测监控措施、安全应急措施等;
(七)安全检查和验收:检查方法、内容、程序验收等;
(八)安全验算及相关图纸;
(九)其它需要说明的内容。
第七条 对于超过一定规模的专项方案,应当在分部分项工程开工前组织人员进行论证。对于未超过一定规模但监理单位或建设单位认为有必要进行专家论证审查的专项方案,我单位也应当按照本办法组织专家进行论证审查。
第八条 专项方案编制完成后首先应当由我单位组织技术、安全、质量等相关部门的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审核。对于不需要专家论证的专项方案,施工单位审核合格后,由我单位技术负责人签字确认后报监理单位,由项目总监理工程师审批;对于需经专家论证的专项方案,在我单位相关技术人员审核后,应当组织专家进行论证,并根据专家的书面论证审查意见对专项方案进行修改完善,完善后的专项方案由我单位技术负责人签字确认后报监理单位,由项目总监理工程师审核签字,再报建设单位审批。
专项方案未经审批,不得组织实施。第九条 专家论证会应当符合下列要求:
(一)专家论证会应当由我单位组织召开。
(二)专家组应当由不少于5名具有相关专业资格及相关经验的专家组成。专家组成员应当事先征得监理和建设单位同意,本分部分项工程的参建各方人员不得以专家身份参加专家论证会。第十条 专家论证的主要内容:
(一)专项方案内容是否完整,安全控制措施是否可行;
(二)专项方案计算和验算依据是否符合有关标准规范;
(三)安全施工的基本条件是否具备,是否符合现场实际情况等。第十一条 应当严格按照专项方案组织施工,不得擅自修改、调整专项方案。如在施工过程中确需作重大或实质性修改、调整专项方案的,修改调整后的专项方案应当按本办法第八条重新审批。对于已由专家论证审查的专项方案,施工单位应当重新组织专家进行论证。
第十二条 专项方案实施前,项目部技术负责人应当对相关施工技术、安全管理及施工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在施工过程中,应当指派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进行现场监督,发现不按照专项方案施工的,应当要求其立即整改;发现有危及人身安全紧急情况的,应当立即停止作业并组织作业人员撤离危险区域。
我单位技术负责人应当定期巡查专项方案实施情况。第十三条 我单位、监理单位应当组织有关人员对危险性较大分部分项工程进行验收,验收合格后,方可进入下一道工序。
第十四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附件1 危险性较大分部分项工程范围
一、土石方开挖工程
不良地质条件下有潜在危险性的土方、石方开挖工程。
二、滑坡处理及边坡防护工程
(一)滑坡体处治工程。
(二)高度超过6米(含6米)的边坡处理工程。
(三)高度超过3米(含3米)的支挡工程。
(四)大型或复杂的边坡防护工程(预应力锚索、抗滑桩等)。
三、基坑开挖、支护、降水工程
(一)人工挖孔桩工程、岩溶段桩基工程。
(二)开挖深度超过3米(含3米)的基坑(槽)的 土方开挖工程。
(三)地质条件不良或周围环境及地下光缆、管线复 杂的基础开挖工程。
(四)水深超过5米(含5米)的桩基础、挡墙基础、地下连续墙、沉井基础、深水基础及围堰工程。
(五)地下水位在坑底以上的基坑支护与降水工程。
四、模板工程及支撑体系
(一)高度超过5米的水平混凝土构件模板支撑工程。
(二)跨度超过10米的水平混凝土构件模板支撑工程。
(三)施工总荷载大于10kN/m水平混凝土构件模板支撑工程。
(四)集中线荷载大于15KN/m水平混凝土构件模板支撑工程。
(五)工具式模板工程(滑模、爬模、大型模板等)。
(六)特殊结构模板工程。
(七)用于钢结构安装的满堂模板支撑工程。
五、起重吊装及安装拆卸工程
(一)采用非常规起重设备、方法,且单件起吊重量在 100kN及以上的起重吊装工程。
(二)采用起重机械进行安装的工程(塔吊、大型门吊、架桥机等)。
(三)起重机械设备自身的安装、拆卸工程。
(四)特殊环境下的吊装工程。
(五)打桩机械、钻孔机械等大型机械装拆工程。
(六)沥青混凝土、水泥混凝土拌和设备装拆工程。
六、水上及水下工程
(一)外海作业工程。
(二)码头、水工结构物、边通航边施工航道作业工程。
(三)内河深水超过2米作业工程。
(四)内河打桩船作业、施工船作业、水上平台作业工
2程。
(五)水下混凝土浇筑工程。
(六)水下打捞、拆除、焊接、设置设施等工程。
七、架设、拆除与爆破工程
(一)拆除拱、梁等较易坠落、坍塌的工程。
(二)拆除高度5米(含5米)以上的墙、立柱等易坍 塌的工程。
(三)大型支架、模板、便桥、设备架设拆除工程。
(四)桥梁、码头加固与拆除工程。
(五)港口、码头大型设备的安装与拆除工程。
(六)有特殊要求的架设工程
(七)所有涉及爆破的工程。
八、桥梁工程
(一)悬浇、悬拼施工的桥梁工程。
(二)转体、顶推施工的桥梁工程。
(三)斜拉桥、悬索桥塔、索施工工程。
(四)跨线施工桥梁工程。
(五)跨径10米以上圬工拱桥拱圈施工工程。
(六)跨径20米以上钢筋混凝土拱桥拱圈施工工程。
(七)高度超过5米(含5米)的柱、墩、塔等构件工程。
(八)预应力结构张拉、压浆工程。
(九)支架法现浇梁、拱工程。
九、隧道工程
(一)隧道出渣、运输工程。
(二)隧道初期支护、二衬工程。
(三)隧道洞口、明洞施工工程。
(四)隧道围岩突变区段掘进工程。
(五)竖井、斜井、辅助坑道工程。
(六)隧道预应力锚杆工程,盾构隧道深基坑施工,盾构设备安装、拆卸,盾构进出洞施工,特殊地质、环境区域盾构隧道掘进施工,盾构隧道掘进施工常见问题处理等工程。
(七)溶洞、暗河、瓦斯、岩爆、涌水突泥、断层等不 良地质隧道,浅埋段、偏压严重段隧道掘进工程。
(八)沉管隧道施工中沉管浮运、就位、对接等水上、水下作业工程。
(九)长隧道和Ⅳ级及以下围岩的短隧道初期支护工 程。
十、其它
(一)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及尚无相关技术标准的危险性较大工程。
(二)20米以上高空作业工程。
(三)边通车(通车公路为二级及以上)边施工作业工程。
(四)特种设备施工工程。
(五)施工临时用电工程(用电设备5台以上或总容量50KW以上)。
(六)其他危险性较大工程视具体情况而定。附件2
超过一定规模的危险性较大分部分项工程范围
一、滑坡处理及边坡防护工程
(一)滑坡体处治工程。
(一)岩质边坡高度超过30米、土质边坡超过15米 边坡处理工程。
二、基坑开挖、支护、降水工程
(一)开挖深度20米以上的人工挖孔桩工程。
(二)开挖深度超过5米(含5米)基坑开挖、支护、降 水工程。
三、模板工程及支撑体系
(一)高度超过8米的水平混凝土构件模板支撑工程。
(二)跨度超过18米的水平混凝土构件模板支撑工程。
(三)施工总荷载大于15kN/m2水平混凝土构件模板支撑工程。
(四)集中线荷载大于20KN/m水平混凝土构件模板支撑 工程。
四、起重吊装及安装拆卸工程
(一)采用非常规起重设备、方法,且单件起吊重量在 100kN及以上的起重吊装工程。
五、水上及水下工程
(一)外海作业工程。
(二)码头、水工结构物、边通航(通航航道等级四级及 以上)边施工的航道工程。
六、架设、拆除与爆破工程
(一)有特殊要求的架设工程。
(二)所有涉及爆破的工程。
七、桥梁工程
(一)悬浇、悬拼施工的桥梁工程。
(二)转体、顶推施工的桥梁工程。
(三)斜拉桥、悬索桥塔、索施工工程。
(四)跨高速公路、一级公路、铁路的跨线桥梁工程。
(五)高度超过15米柱、墩、塔等构件工程。
(六)跨径15米以上圬工拱桥拱圈施工工程。
(七)跨径30米以上钢筋混凝土拱桥拱圈施工工程。
八、隧道工程
(一)盾构隧道深基坑施工,盾构设备安装、拆卸,盾 构进出洞施工,特殊地质、环境区域盾构隧道掘进施工,盾构隧道掘进施工常见问题处理等工程。
(二)溶洞、暗河、瓦斯、岩爆、涌水突泥、断层等不良 地质隧道,浅埋段、偏压严重段隧道掘进工程。
(三)沉管隧道施工中沉管浮运、就位、对接等水上、水 下作业工程。
(四)长隧道和Ⅳ级及以下围岩的短隧道初期支护工程。
九、其它
(一)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及尚无相关 技术标准的危险性较大工程。
(二)30米以上高空作业工程。
(三)边通车(通车公路为高速公路、一级公路)边施工 作业工程。
(四)其他超过一定规模的危险性较大工程视具体情况而定。
第二篇:施工组织设计及专项施工方案编审管理办法
施工组织设计及专项施工方案编审管理办法
1.目的为保证XX建工集团承建工程项目的进度、质量、安全等目标的顺利实现,规范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施工措施报审程序和要求,保证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施工措施的编制质量和审批时效,更好的指导施工,特编制本管理办法。
2.范围
本办法适用于XX建工集团承建的工程项目的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施工措施的编报与审批管理工作。
3.工作内容和方法
3.1
编制要求
3.1.1
施工组织设计、专项施工方案和施工措施的编制应符合下列要求:
3.1.1.1
符合承、发包双方签订的合同书约定的各项要求。
3.1.1.2
符合公司及集团关于该工程所确定的各项目标。
3.1.1.3
符合设计及现行的有关规范、标准要求。
3.1.1.4
符合施工现场的具体条件,具有针对性、指导性、预控性和可操作性。
3.1.2
在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时,必须结合工程实际情况和公司具体条件,从技术、组织、管理、经济等方面进行全面、综合分析,确保施工组织设计在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措施得当,利于缩短施工周期,利于安全、文明施工,利于保证工程质量。
3.1.3
施工方案、施工措施的内容应是施工组织设计内容结合本专业的具体分解与细化,具有针对性、指导性、可操作性和经济性。
3.2
编审程序
3.2.1
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和技术措施文件编审流转方式为电子文件流转;会签及审批文件为书面文件流转;信息化系统内项目同时进行信息化系统审批流流转。
3.2.2
投标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由各公司经营主体组织编制,审批按照经营部门招投标评审程序执行。
3.2.3
实施阶段非省优及以上工程、特殊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应由项目技术负责人主持编制,公司部门会签,公司总工程师审核,集团总工程师批准执行;实施阶段省级及以上工程、特殊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应由项目技术负责人主持编制,公司部门会签,公司总工程师审核,集团公司部门会签,集团总工程师批准执行。管理流程图见附录1。
3.2.4
一般分部分项工程施工方案或技术措施应由项目专业工程师编制,项目技术负责人审批;重点难点或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施工方案或技术措施应由项目专业工程师编制,项目技术负责人审核,公司部门会签,公司总工程师批准;超过一定规模的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施工方案或技术措施应由项目技术负责人编制,公司部门会签,公司总工程师审核,集团部门会签,集团总工程师批准,并由公司技术部门组织相关专家评审。管理流程图见附录2。
3.2.5
由集团总承包,专业承包单位施工的一般分部分项工程或专项工程的施工方案或技术措施应由专业承包单位项目专业工程师编制,专业承包单位项目技术负责人审核,专业承包单位总工程师批准,报总承包项目技术负责人核准;重点难点或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施工方案或技术措施应由专业承包单位项目技术负责人编制,专业承包单位部门会签,专业承包单位总工程师批准,报总承包项目技术负责人核准;超过一定规模的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施工方案或技术措施应组织相关专家评审。以上方案审批完成以后报集团技术中心备案。管理流程图见附录3。
3.2.6
由集团承接的专业承包工程,一般分部分项工程施工方案或技术措施应由项目专业工程师编制,项目技术负责人审批;重点难点或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施工方案或技术措施应由项目专业工程师编制,项目技术负责人审核,公司部门会签,公司总工程师批准;超过一定规模的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施工方案或技术措施应由项目技术负责人编制,公司部门会签,公司总工程师审核,集团部门会签,集团总工程师批准,并组织相关专家评审。有总承包单位时,以上施工方案或技术措施应报总承包单位项目技术负责人核准备案后由总承包单位报送建设单位或监理单位,无总承包单位时直接报送建设单位或监理单位;一般分部分项工程施工方案或技术措施或重点难点、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施工方案或技术措施,总承包单位或者建设单位、监理单位认为应当有我集团总工程师签字的报集团总工程师签字批准。管理流程图见附录4。
3.3
审批时限
3.3.1
非省优及以上工程、特殊工程施工组织设计从公司接到项目部报批开始,公司应在4个工作日之内完成施工组织设计的会签及审核;施工组织设计在审核阶段允许项目部修改一次,修改时间不得超过3天;返回修改的施工组织设计,公司在2个工作日之内完成复审;审核完成报集团总工程师批准完成。
3.3.2
省优及以上工程、特殊工程施工组织设计从集团接到公司报批的施工组织设计开始,集团应在2个工作日之内完成施工组织设计的会签;会签完成报集团总工程师批准完成。
3.3.3
一般施工方案、施工措施项目部在3个工作日内完成审批流程。
3.3.4
重点难点或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施工方案或技术措施公司在3个工作日完成会签批准程序。
3.3.5
超过一定规模的重点难点或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施工方案或技术措施公司在3个工作日完成会签审核程序,集团公司在3个工作日内完成会签批准程序。
3.4
变更管理
3.4.1
施工组织设计一经批复,任何人不得随意更改,一般情况下不重新编制施工组织设计。
3.4.2
施工方案或施工措施发生一般性变更时,必须书面报原批复部门批准;发生重大工艺变更时,必须重新上报施工方案或技术措施重新审批后再组织实施。
3.5
签章程序
3.5.1
施工组织设计在审批完成以后由项目部申请报送用印审批单,用印审批单须经公司总经理签字并加盖分公司印章后同施工组织设计审批表一起报送集团技术中心。
3.5.2
施工方案或技术措施一般用项目部或公司印章即可,超过一定规模的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施工方案或技术措施及其它建设单位、监理单位认为应当有集团签章的由项目部申请报送用印审批单,用印审批单须经公司总经理签字并加盖分公司印章后同施工方案审批表一起报送集团技术中心。
3.6
其他事宜
3.6.1
所有签字均应由相关人员本人签署,不得代签,公司应对签字的真实性和方案的有效性负责,用印审批单必须加盖公司印章。
3.6.2
经建设和监理单位审批后的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或技术措施书面批复文件及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或技术措施电子文档应交集团技术中心备案。
4.附录:本标准有4录
附录1
施工组织设计报审流程图
附录2
总承包单位施工方案或技术措施报审流程图
附录3
专业分包工程施工方案或技术措施报审流程图
附录4专业承包工程施工方案或技术措施报审流程图
附录5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方案会签表
附录1
施工组织设计报审流程图
附录2
总承包项目施工方案或技术措施报审流程图
附录3
专业分包工程施工方案或技术措施报审流程图
附录4
专业承包工程施工方案或技术措施报审流程图
附录5
XX建工集团施工组织设计/专项施工方案会签表
编号:
工程名称
申报
时间
方案名称
是否属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范围
编制部门
编制人
是否需要论证
项目部
意见
公司
部门
会签
工程
安全
材料
设备
其他
公司
总工
程师
意见
总工程师:(公司盖章)
集团
部门
意见
技术中心
工程管理部
安全监督部
材料
设备
其他部门
集团
总工
程师
审批
意见
总工程师:
第三篇:施工专项方案
娄底融园住宅小区工程
模 板 施 工 方 案
湖南省第四工程有限公司 娄底融园住宅小区项目经理部
二OO九年十月
第四篇:专项施工方案
模板施工专项方案
编
制:
复
核:
审
核:
中铁二十一局宝兰客专甘肃段项目经理部五工区
目 录
一、工程概况及编制依据……………………………………………1
二、施工准备…………………………………………………………1
三、模板的配制与安装………………………………………………2
四、模板施工安全注意事项…………………………………………14
模板施工方案
一、工程概况及编制依据
新建铁路宝鸡至兰州客运专线天水南站,由站区和综合维修车间两部分组成,总建筑面积10193.072㎡。
站区包括(单身宿舍,给水所,锅炉房,公安派出所,污水处理站);维修车间包括(食堂,单身宿舍,综合办公楼,轨道车库,材料库,门卫及存油间)。
房屋抗震设防烈度8度,房屋采用框架结构,外墙采用加气混凝土砌块砌筑,外墙贴60mm厚挤塑聚苯板保温,屋顶钢筋混凝土整体浇筑,四周设屋面斜檐,上铺青灰色水泥彩瓦。为预防施工现场高处坠落事故的发生,保证施工安全,特制订模板专项施工方案。
2、本施工方案的编制主要参考《建筑施工手册》、《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
二、施工准备
1、材料:
(1)木模板:18厚胶合板(2)木 枋:50×80木方
(3)支承系统:尾径υ70以上圆木支撑。
2、作业条件
(1)木模板备料:模板数量按设计方案结合施工进度要求进行考虑,合理确定模板用量。
(2)模板配置:柱配置二套模板,梁模板配三层,楼板模板配置三层(楼板不得裁割胶合板,空缺部分用20厚松散板补)。
(3)根据图纸要求,弹好轴线和模板边线,定好水平标高控制点。
(4)墙、柱筋绑扎完毕、水、电管、预埋件已安装,钢筋保护层垫块安放,并办好隐蔽验收手续。
(5)按照图纸要求和工艺标准,向施工队组进行安全和技术交底。
三、模板的配制与安装
(一)、模板配制方法
1、按图纸尺寸直接配制模板。
(二)、模板配制的要求
1、本工程采用木模板施工,所采用木材不得有脆裂,严重扭曲和受潮,容易变形的木材。
2、底模、侧模胶合板厚18mm。
(三)、模板安装要求
1、保证结构和构件各部分形状,尺寸和相互位置的正确。
2、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刚度和稳定性、能可靠地承受浇捣砼的自重和侧压力以及在施工过程中所产生的荷载。
3、装拆方便,能多次周转使用。
4、模板拼缝严密、不漏浆。
5、支撑必须安装在坚实的地基上,并有足够的支承面积,以保证所浇捣的结构不致发生下沉。
四、模板安装方案
本工程为框架结构,主要有框架柱模安装、梁、板模板安装、楼梯模板安装。
1、框架柱模安装要点:在安装柱模板前,先绑扎好钢筋,经过钢筋隐蔽验收后方可封模,测出标高在钢筋上。在基础顶面或楼面上弹出轴线位置及柱边线,并固定好柱模底部木框。竖立内外拼板,并用斜撑临时固定,然后由顶部用锤球校正,使其垂直,在同一条轴线上柱子,先校正两端的柱模板,再从柱模上口中心线拉一铁丝来校正中间的柱模。柱模之间还要用水平撑及剪刀撑相互拉结。
2、框架梁、板、模板安装要点:先按图纸尺寸把各种模板拼板尺寸统一加工分摊放置。拆除柱模后,方可支设梁、板模板,支设时在柱子上弹好标高线,按图纸各梁、板底标高先支设梁底模板,接着把侧模板放上,两头钉在衬口挡上,在侧模底外侧钉夹木,再钉上斜撑、水平拉条、待主梁模板安装并校正后才能进行次梁模板安装,梁模板安装后再拉一条中心线检查,复核各梁模板中心线位置是否正确。梁模板安装完后便可开始支架楼板模板,先支设楞木,楞木搁置在模板外侧处的托木上,然后底模垂直于楞木方向铺钉,楼板模板支设板缝应严密,标高正确,表面平整。
3、楼梯模板、先在两框架柱之间立好平台梁,平台板的模板;同楼板模板安装,然后在楼梯基础侧板上钉托木,楼梯模板的斜愣在基础梁和平台梁侧板外的托木上,在斜愣上钉铺楼梯底模,下面设杠木和斜向顶撑,再沿楼梯边立外帮板,用外帮板上的横挡木,斜撑和固定夹木将外帮板钉固在杠木上,然后钉上三角板,为了确保楼板厚度,在踏步侧板上垫小木块,在浇筑砼时随时取出。
五、模板拆除
1、侧模在砼强度能保证其表面及棱角不因折除模板而受损坏后,方可折除。
2、底模拆除前须有砼同条件养护试块的试压报告和拆模申请书,经批准后方能拆除。楼板模板、支撑计算
本工程楼板按厚100mm进行验算;混凝土强度等级C25,板底采用50×80木方,木枋安装间距为400mm,侧模板木枋间距适用400mm,底模采用胶合板,楼板支撑间距为1200×1200mm。
一、模板面板计算
模板面板按三跨连续梁计算。
静荷载标准值q1=25×0.1×1.2+0.5×1.2=3.6KN/M 活荷载标准值q2=(1+2)×1.2=3.6 KN/M 面板的惯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别为: W=120×1.0×1.0/6=20㎝³ I=120×1.0×1.0×1.0/12=10㎝4(1)抗弯强度计算 f=M/W<[f] 其中f--面板的抗弯强度计算值(N/㎜2)M—面板的最大弯矩(N·m)W—面板的净截面抵抗矩
[f] —面板的抗弯矩设计值,取13N/㎜2 M=0.1ql2
M=0.1×(1.2×3.6+1.4×3.6)×0.4×0.4=0.15KN·M F=0.15×1000×1000/37800=3.97N/㎜2<[f]=13N/㎜2,满足要求.(2)抗剪计算 T=3Q/2bh<[T] Q=0.6×(1.2×3.6+1.4×3.6)×0.4=2.42KN T=3×2420/(2×1200×10)=0.303N/㎜2<[T]=1.4 N/㎜2,满足要求.(3)挠度计算
v=0.677ql4/100EI<[v]=l/250 v=0.677×3.6×4004/(100×9000×388800)=0.173<[v]=l/250=1.6㎜
二、楼板模板隔栅计算
隔栅按照均布荷载下连续梁计算。
1、荷载的计算
㎜(1)钢筋混凝土板自重(KN/m)q11=25×0.10×0.4=1.0 KN/m(2)模板的自重线荷载(KN/m)q12=0.5×0.4=0.2 KN/m(3)活荷载为施工荷载标准值和振捣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KN/m)q2=(1+2)×0.4=1.2 KN/m 静荷载q1=1.2×1.0+1.2×0.2=1.44 KN/m 活荷载q2=1.4×1.2=1.68 KN/m
2、木方的计算
按照三跨连续梁计算,最大弯矩考虑为静荷载与活荷载的计算值最不利分配的弯矩和
均布荷载q=q1+q2=3.12KN/m 最大弯矩M=0.1ql2=0.1×3.12×1.2×1.2=0.45 KN·m 最大剪力Q=0.6×1.2×3.12=2.25KN 最大支座力N=1.1×1.2×3.12=4.12 KN 面板的惯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别为: W=5×8×8/6=53.33CM3 I=5×8×8×8/12=213.33 CM4(1)木方抗弯强度计算
f=0.45×106/53330=8.44N/㎜2<[f]=13 N/㎜2满足要求。(2)木方抗剪计算 Q=0.6ql 截面抗剪强度必须满足:T=3Q/2hb<[T] T=3×2420/(2×50×80)=0.91 N/㎜2〈[f]=1.6 N/㎜2满足要求。(3)、木方挠度计算
最大变形v=0.677×1.44×12004/(100×9000×2133333.5)=1.05㎜<[v]=1200/250=4.8㎜满足要求。
三、顶撑木验算:
a顶撑木Ф70mm间距1.2×1.2m则
N= 1.1×1.2×3.12=4.12KN N/An=4120/3.14(35)²=1.07N/mm² l₀=3.0-0.1-0.8+2×0.6=3300mm λ=l₀/i I=d/4=70/4=17.5 λ=3300/17.5=188.57 ∵λ〉91时,Ф=3300/188.572=0.093 N/ФAn=3140/0.093/3.14/35²=8.78N/mm² (稳定)稳定性满足 框架梁模板验算: 框架梁采用木顶撑时架体的验算 取底层层高最大,框架梁最大截面(200×700)进行验算。模板采用18厚七夹板,模板底楞木采用50×80木方,间距为@=400㎜,顶撑间距为@=400㎜,采用圆杉木,fc=10N/㎜2,验算是否满足要求。 一、模板面板计算 面板为受弯结构,需要验算起抗弯强度和刚度。按三跨连续梁计算。静荷载标准值q1=25×0.7×0.2+0.5×0.2=3.6KN/m 活荷载标准值q2=(1+2)×0.2=0.6 KN/m 面板的惯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别为: W=20×1.8×1.8/6=10.8CM3 I=20×1.8×1.8×1.8/12=9.72 CM4(1)抗弯强度计算 f=M/W<[f] M=0.1×ql2=0.1×(1.2×3.6+1.4×0.6)×0.4×0.4=0.083KN·m F=0.083×1000×1000/10800=7.644N/㎜2<[f]=13 N/㎜2满足要求。(2)抗剪计算 T=3Q/2bh<[v] 其中最大剪力Q=0.6×(1.2×3.6+1.4×0.6)×0.4=1.238KN T=3×1238/(2×200×18)=0.516 N/㎜2〈[T]=1.4 N/㎜2满足要求。(3)挠度计算 v=0.677ql4/100EI<[v]=l/250 最大挠度计算v=0.677×3.6×4004/(100×9000×97200)=0.713㎜<[v]=400/250=1.6㎜满足要求。 二、梁侧模计算 (1)侧压力计算 设T=20℃,V=1.5m/h , β1=β2=1,则 F=0.22γct0β1β2 v1/2=0.22×24×(200/25)×1×1×1.51/2 =50.688 KN/mm2 F=γcH=24×0.7=17.5KN/mm2 取二者较小值17.5 KN/mm2计算(2)强度验算 立档间距为400mm,设模板按四跨连续梁计算,同时知梁底模板厚18mm。梁侧模承受倾倒混凝土时产生的水平荷载4 KN/mm2和新浇筑混凝土对模板的侧压力。设侧模板宽度为200mm,作用在模板上下边沿处,混凝土侧压力相差不大,可近似取其相等。设计荷载为:q=(17.5×1.2+4×1.4)×0.2=5.32KN/m 弯矩系数与模板底板相同 Mmax=Kmql2=-0.121×5.32×0.42=-0.103KN.m W=bh2/6=200×182/6=10800mm3 则 σmax=Mmax/W=0.103×106/10800=9.54 N/mm2<fm=13 N/mm2 满足 (3)剪力验算 剪力 V= Kvql=0.62×5.32×0.4=1.32 KN 则剪应力 τmax=3V/2bh=3×1.32×103/2×200×18=0.55 N/mm2 fv=1.4 N/mm2>τ(4)刚度验算 max =0.52 N/mm2 满足 刚度验算不考虑振动荷载,其标准荷载为:q=17.5×0.2=3.5KN/m 则ωA= kwql4/100EI=0.967×3.5×4004/(100×9.5×103×200×183/12)=0.938mm<[ω]=400/250=1.6mm 满足要求。 考虑到理论计算与实际存在偏差,为安全起见,高度大于或等于700的框架梁仍需设置M14对拉螺栓,水平间距800。 4顶撑计算 顶撑截面为An=.352=3846㎜2,间距L=0.4m,在距楼面200㎜和梁底200㎜纵横各设一道水平拉条 LO=3000-700-200-200+200×2=2300,d=70mm,70I=4=17.5mm 则λlo=i2300=17.5=131.43(1)强度验算 N=(3.6×1.2+0.6×1.4)×0.4=2.06KN N=2060/3846=0.536N/mm2<10N/mm2 满足要求 An(2)稳定性验算 因为λ〉91,=2300/131.432=0.133 N/A=2060/0.133×3846=4.03 N/mm2<10N/mm2满足要求。柱模板计算 1、柱模板荷载标准值 强度验算要考虑新浇混凝土侧压力和倾倒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挠度验算只考虑新浇混凝土侧压力。 新浇混凝土侧压力计算公式为下式中的较小值: 其中 —— 混凝土的重力密度,取24.000kN/m3; t =200/(T+15)T —— 混凝土的入模温度,取20.000℃; V —— 混凝土的浇筑速度,取2.900m/h; H —— 混凝土侧压力计算位置处至新浇混凝土顶面总高度,取4.00m; 1—— 外加剂影响修正系数,取1.000; 2—— 混凝土坍落度影响修正系数,取1.000。 根据公式计算的新浇混凝土侧压力标准值 F1=51.288kN/m 2实际计算中采用新浇混凝土侧压力标准值 F1=51.288kN/m2 倒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标准值 F2= 4.000kN/m2。 2、柱模板计算 柱箍是柱模板的横向支撑构件,其受力状态为拉弯杆件,应按拉弯杆件进行计算。 柱模板的截面宽度 B = 800mm; 柱模板的截面高度 H = 800mm; 柱模板的高度 L = 3800mm; 柱箍的间距计算跨度 d = 400mm。 3、木方(面板)的计算 木方直接承受模板传递的荷载,应该按照均布荷载下的两跨度连续梁计算,计算如下 木方计算简图 (1).木方强度计算 支座最大弯矩计算公式 跨中最大弯矩计算公式 其中 q为强度设计荷载(kN/m); q =(1.2×51.488+1.4×4.00)×0.15 = 10.107kN/m d为柱箍的距离,d = 500mm; 经过计算得到最大弯矩 M = 0.125×10.107×0.4×0.4=0.202kN.M 木方截面抵抗矩 W = 50.0×100.0×100.0/6=83333.3mm3 经过计算得到 = M/W = 0.202×106/83333.3 = 2.420N/mm 2木方的计算强度小于13.0N/mm2,满足要求!(2).木方挠度计算 最大挠度计算公式 其中 q混凝土侧压力的标准值,q = 51.488kN/m; E 木方的弹性模量,E = 9500.0N/mm2; I 木方截面惯性矩 I = 50.0×100.0×100.0×100.0/12=4166667.0mm4; 经过计算得到 w =0.521×51.488×400.04/(100×9500×4166667.0)= 0.173mm [w] 木方最大允许挠度,[w] = 500.000/400 = 1.25mm; 木方的最大挠度满足要求! 4.对拉螺栓计算 长边大于或等于600的框架柱,需在长边设υ16对拉螺栓,间距同柱箍。 穿墙螺杆的最大拉力N=(51.488×1.2+4×1.4)×0.4×0.8=21.56KN 查《建筑施工计算手册》P449表8-11,选用M16对拉螺栓,其容许拉力 [N]=24.5KN>N=17.04KN,满足要求。 经按上述方法验算,除底层外,其余长边为400的框架柱选用M12对拉螺栓,间距500,剪力墙选用M10对拉螺栓,均满足要求。 四、模板施工安全事项: 1.模板支撑不得使用腐朽,扭裂等木材,顶撑要垂直,底端平整坚实,并加垫木,木楔要钉牢,并用横顺拉杆和剪刀撑拉牢。 2.支模应按工序进行,模板没有固定前,不得进行下道工序,禁止利用拉杆,支撑攀登上下。 3.支设4.0m以上的立柱模板四周必须顶牢,操作时要搭设工作站,不是4.0m的可使用马凳操作,支设组立梁模板应设临时工作平台,不得站在柱模板上操作和梁模板上行走。 4.拆除模板应经现场施工员同意,重要部位须经公司质安科专管人员同意,操作时应按顺序进行,严禁猛撬、硬砸或大面积撬落和拉倒。完工后不得留上松动和悬挂的模板,标下的模板应及时运送到指定地点集中堆放,防止铁钉扎脚。 5.拆模的下面不得站人,以防突然坠落伤人。 江益液压机械成套有限公司新厂区工程 模板专项 施 工 方 案 编制人:顾 金 龙 审核人: 批准人: 编制单位:南京天泉建筑安装工程有限公司 编制日期:2012年 4月8日 ----------------------------第五篇:专项施工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