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寒潮将至 浙江海事部门五项措施应对
新华社杭州11月18日电(记者 王政)近日,中央气象台连续发布寒潮蓝色预警,18日-20日,我国东部和南部海区自北向南将先后出现7-9级、阵风10级偏北风,受此影响,浙江海域进入了寒潮大风影响期。为此,海事部门采取多种措施防抗寒潮大风,确保水上交通安全。
据浙江海事局通航管理处处长杨卫强介绍,海事部门采取五大措施防抗寒潮大风:一是密切关注气象变化,加强与气象、海洋部门的协同配合,及时收集气象信息,准确掌握寒潮大风强度和影响时间及范围,便于发布预警。
二是利用网络、广播以及海事部门现有的VTS(船舶交通管理系统)、AIS(船舶自动识别系统)等手段,建立水上安全信息手机短信提醒平台,及时、准确发布预警预控信息,提醒船舶注意避险。
三是排查航道、锚地、通港密集区、事故多发区、桥区等区域的安全隐患,督促整改。同时加强客运船舶、危旧船舶、采运砂船、无动力船的航行、系泊、救生等设备检查,使船舶处于适航状态,杜绝带病、带安全隐患出航。
四是加强监管部门、尤其是救援部门的值班待命工作,加强同专业救助机构、海洋渔业部门的沟通联系,落实安全监管和救助责任。
五是做好商渔船事故防范工作,利用渔业电台、VTS、AIS等手段,督促渔船、尤其是小渔船注意过往船舶航行动态,同时加强渔船的实时监控,防止其顶风出海,驶入危险区域。(
第二篇:关于“营改增”物资部门应对措施
关于“营改增”物资部门应对措施
预计2015年国家将对施工企业施行“营改增”即不再征收营业税改为征收增值税。“营改增”已势在必行,预计施工企业的增值税率为11%。这将造成目前施工企业短期内税负增加,为了及时应对“营改增”给企业带来的不利影响,所有在建项目物资管理部门应及时提前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
一、“营改增”的背景及实质
“营改增”宏观效应传导的基本路径是:以消除重复征税为前提,以市场充分竞争为基础,通过深化产业分工与协作,推动产业结构、需求结构和就业结构不断优化,促进社会生产力水平相应提升。实质是降低企业税收成本,增强企业发展能力,促进国民经济健康协调发展;消除重复征税,结构性减税。但结构性减税是就宏观税负而言的。具体到企业,结构性实际上是有增有减,而根据目前测算的结果施工企业短期内税负是增加的。
二、各在建项目物资部门提前准备工作
“营改增”后,增值税数额的高低直接取决于项目能够提供多少增值税专用发票用于进项抵扣。因此,项目所能够提供的进项抵扣部分越高,所缴纳的增值税金额也就会越低。项目物资部要注意保管和收集相应的增值税进项抵扣凭证(增值税专用发票、海关进口增值税专用缴款书),最大限度的抵扣进项税额。各在建项目物资部要做好如下准备工作:
1、对现有的物资供应商进行梳理,确定供应商的纳税身份(一般纳税人、小规模纳税人)。优先与一般纳税人合作并确定采购定价原则。如必须与小规模纳税人合作,要考虑到调整定价原则。
2、物资供应合同条款进行修改,主要是针对供方开据的税务发票条款和相应的经济条款。例如,规定2015年之前供方可开具普通税务发票,但是2015年建筑行业施行“营改增”之后供方必须开据具有抵扣进项税额功能的专用增值税发票。
3、对正在合作的或潜在的物资供应商(小规模纳税人)进行引导,让其尽快注册成公司申请成为一般纳税人。4、2015年 “营改增”前各在建项目物资部要尽量减少物资库存,减少物资租赁比例。尽可能延后购置或租赁,等到“营改增”正式实施后以充分利用进项税进行抵扣。
5、在建项目物资部人员要在思想上积极主动的应对“营改增”并做好宣传工作,影响本级领导重视。在本级组织上做好保障成立应对小组,在概念上提前认知做好相应准备工作。
三、各在建项目物资业务流程可采取的具体措施 1.钢材、水泥采购
钢材、水泥在建筑成本中有较大占比,在采购中本身应可取得增值税发票。但在实际工作中,取得假发票的可能性较大。在“营改增”后,用假发票或虚开增值税发票抵扣进项税的后果会非常严重。所以,必须加强发票的检查力度,将物流、票流、资金流统一起来,减少风险。2.商品砼采购
商品混凝土企业实行简易征收增值税,税率为6%,其采购的水泥等不能抵扣进项税。所以,各项目商品混凝土的采购可采用由项目自购水泥委托加工的方式,将税率较高的水泥用于自身的进项抵扣,减少税率较低的商品混凝土的进项抵扣。3.砂石等材料及辅助材料
工程建设的材料有的由小规模纳税人提供,无增值税发票,还有的是农民和私人就地采砂、采石就地卖,甚至发票也提供不了,更无法抵扣。对这些材料的采购和处理,项目应尽量和可以提供正规增值税发票的单位合作。确实无法取得对方发票时,可要求对方到税务机关代开“增值税专用发票”,据以抵扣。4.集中材料采购管理及材料运输管理
“营改增”后,项目应尽量避免为降低成本而选择不能提供增值税专用发票及小规模纳税人供应商的现象。公司目前推行的材料集中采购,既能保证材料质量,又能统一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营改增”后,由于材料供应商的增值税可抵扣率为17%,而运输业的增值税可抵扣率为11%,因此,工程建设的材料应尽量选择由材料供应商运输,并由其开具的发票包括运费来结算。5.周转材料
由于“营改增”后周转材料租赁属于有形动产租赁,在缴纳增值税的范围之内。故租赁费用应尽可能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以充分利用17%的进项税抵扣增值税。同时,公司物资部正考虑在资金允许的情况下,增加自行采购周转材料的比例。6.甲供材料
甲供材料由业主采购和付款,供应商的发票开给业主。业主要付工程款时扣回甲供材料价款。由于甲供材料绝大部分本身属于增值税范围,本可按17%抵扣进项税。根据这一点,可与业主单位进行商谈,甲供材料继续甲方采购,甲方付款,但甲、乙双方和供应商签订三方协议,采用乙方委托甲方采购的形式,发票直接开乙方;
四.“营改增”过渡时期的特殊考虑
营改增过渡前夕,项目应将能开的材料等发票尽量滞后开具。“营改增”推行阶段还会发生诸多意想不到的问题,要求各在建项目物资部要针对不能抵扣进项税发票的主要原因,从自身管理上增强堵漏意识,以尽量减少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