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高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法路径研究
摘 要:《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构成社会主义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要坚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全过程,贯穿于现代化建设的各方面。”大学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力,同时还肩负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因此,如果要普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大学生这个群体入手是十分重要的。
关键词: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法路径
中图分类号:g40-05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5)30-0108-02
高校不仅仅是培养学生,更是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与接班人的教育机构。当代大学生都有自己的价值观,受社会上各种负面思想的影响,价值观迷失、偏差以及道德滑坡等不良现象不同程度地存在于大学生群体中。甚至出现一些极端的事例,这些现象让人痛心不已。但是身为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必须要坚持中共中央所提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因此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大学生群体中的培育工作任务艰巨且紧迫。但是,我们更需要做到的是让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心理上的认同并且从实际行动上践行,这是现在面临的一个严峻的理论和实践问题。从路径着手研究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目的是架构起核心价值观培育理论到践行的桥梁,分析实际情况,探寻其解决方案。
当代大学生是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担负着历史重任。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要“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出了高度概括,“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制,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在道德建设中终极价值的高位要求与基础道德之间的矛盾问题面前,孙美堂在“耻感、罪感和底线伦理”一文中指出:“当代中国社会最严重的价值危机不是道德理想的失落,不是功利主义和世俗文化的泛滥,而是中国文化中底线伦理在一定程度上的崩溃。底线伦理崩溃表现为人必须遵守的最起码的伦理道德发生危机„„在这种情形下,理论工作者撇开保卫最起码、最基本的底线伦理的任务,高谈构筑21世纪现代价值和文化理想,是不现实的。”[1]所以最基本的道德底线得到坚守后,再构筑现代价值和社会文化理想,因此这条路径就是从道德底线到最终价值的转换。
价值观要真正发挥作用,就必须融入社会生活,让人们在实践中感知领悟。所以把我们所提倡的与人们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例如,现在老人倒地要不要扶起来的问题,引起社会上广泛的舆论,在路过的众多行人中,不乏大学生的身影,虽然也有报道大学生在车站紧抱倒地老人为其取暖并拨打120的事件,但是我们看到的也有漠视。这不仅仅是大学生个人素质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问题,更深层面反映的是飞速发展的物质世界与跟不上其发展速度的精神世界的矛盾关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奋斗的思想基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关系到整个国家和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大学生的价值观是与其生活环境密不可分的。大学生是青年群体中的佼佼者,他们价值取向取决于整个社会大学生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积极的带头作用,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又能反作用于大学生,从小部分群体开始做起,从老师们开始做起。“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榜样在青年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有时甚至会改变一个人的成长轨迹。榜样能给青年人以奋进的力量、成长的动力,帮助青年确立最初的生活指向,更好地进行社会化和再社会化过程。”[2]用培育的方法是用氛围去影响大学生。而高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方法路径可以由以下几点具体实施。
第一,发挥主渠道思想政治课的作用。思想政治课肩负着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相关理论灌输给学生,并将其作为个人核心价值观构建的理论基础,进行理论接受和内化、价值反思和重构、行为实践和约束的重要任务。所以,首先,高校应明确核心价值观教育“一个战略中心”坚持“立德树人”是高校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核心。将立德树人作为高校发展中心任务。应将贯彻“立德树人”纳入高校战略发展规划,将立德树人与管理教学体制、办学质量、党的建设并驾齐驱,力促立德树人实质突破,鼎力打造道德新高地,并且付之行动,建立建设强有力组织领导体系。应建立“党委统筹、党政共管、系部组织、社团参与、学生覆盖”的组织领导机制,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全过程立体网络,兼顾到每一位学生。打造核心价值观教育基础平台,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该是全面、系统工程,应建立系统推进平台。用德育引领适应教育平台。重点推进新生入学教育、爱校爱国教育、文明修身教育、日常礼仪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大学纪律教育等支撑模块,重点培养学生热爱教育、热爱学校的思想,树立正确的学习观、成才观、道德观和价值观、人生观等,引导学生养成遵守校规、健康成长的良好行为习惯与心理认同,为顺利完成从中学生到大学生思想道德转变打好基础。德育培育重点是教育平台。注重课堂思想教育、管理思想教育、校风校纪教育,党校马列教育、革命传统教育、重大节庆教育、民主传统教育等支撑模块。以社会主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理想信念教育为重点,重点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养成爱国主义情操和集体主义观念,坚定学生跟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让学生深刻认识到自己身上建设社会主义,完成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不断提高学生的政治素养。
第二,主动制定约束举措。大学生由于生活阅历不够丰富,生活环境比较简单,对于各种各样的社会关系还没有更多的体验,转型期社会经济体制变革带来的经济形态变化、阶层结构的变动带来的社会形态变化、利益格局调整带来的利益体系变化、社会思想观念整体的深刻变化等等,缺乏充分、深入的体验和思考。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构建的约束举措,理应包括自身的行为约束和外在的措施约束。道德渗透专业教育平台。注重专业思想教育、专业特色活动、就业创业教育、职业技能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支撑模块,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辩证思维、科学素养、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就业观、教育观、成才观,为全面成长成才打牢基础。道德模范典型教育平台。培养学生积极进取、奋勇争先、敢于担当的责任使命意识,促进良好校风、学风和班风形成。应强化核心价值观教育创新驱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潜移默化、多维一体、内心驱动、大爱无声的长期工作。创新学校育人主路径,由粗放式、粗线条向精准化、网格化转变。坚持思想政治课主渠道培育,坚持辅导员专职化带动,坚持学科潜移式渗透,坚持活动主题性陶冶,坚持文化内涵式引领,将核心价值观教育摆在突出位置,贯穿于把教学管理服务实践全过程,推动校园文化引领。创新社会实践主基地,由书本式、教条化向体验式、情境化转变。推动社会实践道德锻炼。强化社会调研道德观察,组织学生到工厂、社区、农村、家庭开展社会调查,帮助排忧解难。增强实训道德孕育,让学生与用人单位面对面,开展顶岗实习,培养爱心、细心、耐心。创新家庭参与主单元,由被动性、低效性向互动式、联动型转变。第三,建立培育机制。通过加强社会公平机制建设、构建社会监督机制和奖惩机制和完善核心价值观教育机制,以此建立健全培育核心价值观的长期有效的机制,并充分发挥信念作用,强化大学生的理想内化机制,将核心价值观念内化为学生的理想信念,继续进行自我教育和自我约束,从而建立健全长期有效的机制。所以要充分利用已有的课程资源,使核心价值观教育能够达到听入耳,记于心,表于行的效果。关于这个观点,众多教育家有自己的观点,徐特立说过:“教书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育人,教育后代成为具有共产主义思想品德的人”。杜威说过:“没有离开智育的德育,也没有离开德育的智育”。因此要求教师要能够处理需要讲授的专业内容与思想品德教育内容的关系,专业技能教育与品德政治教育渗透的关系,给学生“润物细无声”的影响。课改是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奠定学生的终身发展的基础。要求教师教学要做到“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三维目标的有机结合。因此我们要强化课堂教学的作用:注重学科内容和实际课堂的结合,注重充分发挥各专业内容的思想品德教育的特点。要求各任课教师结合教材特点,充分挖掘教材内涵,寻找专业知识与德育、生活的结合点。要加强心理、课堂、教材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体现。要充分调动品德教育的科研力量,研究编写思想教育的相关教材,按照学生思想品德养成的规律、学生接收能力以及接收水平,探索性地研发思想品德教育的途径,逐渐建立健全高校的教育体制,在创造性地探索与实践中使特色德育建设逐步进入良性发展轨道,在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同时,形成每个学校关于品德教育特色品牌。开展有关核心价值观与学生精神世界的活动,以大学生为主体的校园文化、空间主要是以校园,这种群体文化是由精神文化、环境文化和制度文化建设组成的。如果校园文化健康高雅,价值导向鲜明,可以陶冶情操、启迪心智,构建健康的人格,使学生深入了解并且更好地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学生的精神世界里真正地接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发挥新媒体平台的作用,利用各种可以利用的宣传资源,以此体现出教育理念。实施学校、网络多方面的建设,综合提升核心价值观教育成效,加强培育核心价值观体系建设需要动员和整合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共同营造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社会大环境。进一步发挥整体资源优势,努力形成社会化、开放式的思想道德教育新模式、新平台,让大学生时时受到教育,处处感受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风气。
高校应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指导学生人才培养、教学质量提升、科研成果孕育、特色品牌创立等各项发展的核心力,建立道德标准、道德档案、道德评分的制度体系和配套措施,确定德育目标,进行德育考评,突出德育表彰,推动德育工作由“软”变“硬”、由“虚”变“实”。同时高校应将德育工程建设向深度、高度发展,向宽度和密度渗入,向精度和效度挖潜,以德的素养、爱的情怀、严的要求、勤的精神、实的作风感染教育影响学生,通过党风育德、校风引德、师风守德、学风尊德、文化传德、环境化德、服务践德塑造提升学生,真正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见于形、践于行、刻于心、育于人。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是当前国家和社会发展面临的重大课题,是建设社会主义事业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前提和关键环节。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构建非一日之功,不仅仅要深入研究理论,完善实践体系,还要紧跟时代并且结合大学生的个性特点,同时也要探索修正的各环节工作,以保证构建体制的有效性、有益性,这样才能培育真正意义上的国家发展的中流砥柱和社会进步的栋梁之材。因此我们要在全社会倡导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激浊扬清的压舱石,夯实基础凝魂聚气、强本固基的基础工程。宣传教育着力于增强全社会价值判断力和道德责任感。在大学生群体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而发现社会上出现的相应的问题,然后建立健全机制向上的机制,增强社会的自信。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因此,高校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任重而道远,我们要贴近教学生活,贴近学生生活,注意和我们的日常生活联系起来,要运用多种传播方法,传达信息,要用大家喜闻乐见的形式,在细节方面下功夫,通过教育引导、舆论宣传、文化熏陶、实践养成、政策制定、制度保障、法律推动等多种措施,形成良好的社会氛围,为大学生提供醒目的价值坐标,让大学生在实践中内化。
第二篇: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路径
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路径
徐海荣
2013-4-11 7:40:08来源:《红旗文稿》2013年第7期
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表明,我们党对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从认识到实践达到了新境界。
党的十八大报告凝练概括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了政治理想、社会导向、行为准则的统一,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价值观与中国传统价值观的融合,符合时代要求,顺应人民愿望。这个核心价值观是科学的,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基础,体现了国家、集体、个人三个层次,各个内涵既相对独立又相互促进,形成为一个科学系统的整体。这个核心价值观是开放的,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和行为准则,植根于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充分吸收了世界各国优秀思想文化成果。这个核心价值观是人民的,其表述覆盖全国各方面意见,反映了现阶段全国人民最大公约数,来自于人民、发展于人民、服务于人民,有利于人民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聚集在精神层面,落脚在实践层面。要建立国家、社会和个人联动机制,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遵循认知规律,综合运用教育、法律、行政、经济等手段,着力解决好普及性、操作性、机制性问题,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正成为人们思想的罗盘和坐标、行动的指南和归依。
1.加强宣传教育促内化。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前提是认知认同。深入研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及其具体要求,深入研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先进性特质及其与西方资本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本质区别,深入研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效引领社会思潮的途径,通过生动鲜活通俗的语言,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科学内涵和先进性讲清楚、说明白,让人民群众深刻理解、高度认同、形成共识。运用报刊、广播电视、互联网、户外广告、手机等多种载体,生动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和要求。充分发挥文化陶冶情操、温润心灵的作用,引导文学家、艺术家们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文艺创作生产全过程、体现到
文艺作品中,让群众在美的享受中受到教育。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列入党员干部教育培训的重要内容,作为党校、行政学院和干部学院的重点课程,作为党支部组织生活的重要内容,让广大党员干部在学习中深刻领会。把“三个倡导”纳入国民教育总体规划,贯穿到各级各类教育,覆盖到公办学校和民办学校,体现在学校教育教学全过程,做到系统进教材、生动进课堂、扎实进头脑。充分利用重大纪念日、民族传统节日等契机,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纪念、庆典活动,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要突出针对性实效性,做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增进人民群众的情感认同、理论认同、政治认同,增强人民群众践行的自觉性、自信心、自豪感。
2.注重融入贯穿促转化。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及党的建设之中,转化为治国理政的政策、制度,形成有利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政策导向、利益导向和体制机制。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贯穿到依法治国的实践中,落实到立法、执法、司法、普法等方面,用法律的权威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转化为人民群众的自觉追求和行动。各个行业、社会各方面结合各自职能,建立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规章制度,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象化、制度化。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市民公约、乡规民约、学生守则等行为准则之中,使之成为人们日常工作生活的基本遵循。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融入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之中,充分发挥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行业、文明社区、文明单位的示范作用,吸引群众广泛参与,推动人们在为个人谋幸福、为社会促和谐、为国家作贡献的过程中提升精神境界、培育文明风尚。
3.推动实践养成促优化。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关键在行动。注重开展党员干部的主题实践活动,引导他们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仰者、社会和谐的积极促进者、公民道德规范的自觉实践者,进一步增强党的凝聚力、政府的公信力、干部的执行力、制度的约束力,以此带动广大群众自觉实践。完善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教育网络,广泛开展符合青少年特点的实践活动,引导青少年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争做有理想、有文化、有道德、有纪律的“四有”新人。精心设计载体、搭建平台,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普通群众的学习工作、生产生活之中,引导人们从具体事情做起,从基本规范做起,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实践养成过程中,要遵循规律,正确处理先进性与广泛性的关系,抓两头带中间,促进人们的行为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不断开创“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国家长治久安”的生动局面。
4.抓好氛围营造促强化。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离不开良好环境的熏陶影响。要综合运用各种手段,把提倡与反对、引导与约束结合起来,通过严格科学的管理,培育良好心态,抵制消极现象,形成扶正祛邪、扬善惩恶的良好社会风气。新闻媒体要牢牢把握正确舆论导向,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导向,满腔热情地宣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新事物、新典型,理直气壮地批评背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错误言行和丑恶现象。实施网络内容建设工程,唱响网上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旋律,鼓励发布进步、健康、有益的信息,防止传播反动、迷信、淫秽、庸俗等不良内容,共同建设网络文明。社会宣传媒介要注意文化艺术品位,不得出现有伤风化的内容,努力营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浓厚氛围。各种传播载体都要大力弘扬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先进典型,形成遵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荣、违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耻的社会场境,带动广大人民群众共同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5.健全长效机制促固化。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关系中华民族千秋万代的基业工程、灵魂工程,必须建立经常化、长效化的工作机制。建立责任机制,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推进业务工作紧密结合起来,纳入目标管理责任制,制定规划,完善措施,扎实推进。建立督查机制,深入实际,调查研究,了解新情况,分析新问题,加强督促检查,实行综合评价考核,及时发现、总结和推广群众创造的新鲜经验,探索基本规律,改进方式方法,指导面上工作,不断开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新局面。建立奖惩机制,褒扬一切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集体和个人,使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行为得到伸张,违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行为受到批评和惩戒。
人民群众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体,必须尊重人民首创精神,引导人民群众自我教育、自我表现、自我完善、自我提高。只要持之以恒、久久为功,就能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焕发出强大的感召力、凝聚力、驱动力,进而在全社会形成统一的指导思想、共同的理想信念、强大的精神力量、基本的道德规范,不断激发全国各族人民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而共同奋斗。
(作者:中共重庆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
第三篇:国有企业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
发表吧————专业论文发表组织,诚信可靠快速发表。长期有核心期刊论文转让!
国有企业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
安强
摘要:国有企业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加速企业管理和创新、提升企业服务社会能力、熔铸和谐企业文化共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国网东平县供电公司不断深化人才队伍建设、品牌服务创新和企业文化塑造,通过思想认同、行为认同和价值认同梯次增进,形成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国有企业为传播主体和创新主体的新模式。
关键词:国有企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企业管理;企业文化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共同发展的价值导向,也是全社会遵守的行为规范。国有企业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加速企业管理和创新、提升企业服务社会能力、熔铸和谐企业文化共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社会意义。国网东平县供电公司作为国有中型企业,始终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4字具体内容和“三个倡导”的要求,突出“立德树人”为基础、坚持“融入中心”为关键、增进“和谐健康”为保障,充分发挥核心价值观的规范、引导作用,不断提升企业供电保障和服务能力,推动了区域经济社会健康发展,实现了企业“一强三优”大跨越。突出“立德树人”人才强企,不断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思想认同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思想认同是价值认同的前提。结合企业发展实际,只有加强德、才兼备的综合型人才队伍建设才是企业基业长青的基石。德,就是要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道德规范;才,就是具备干事创业的职业素养、技能水平和创新意识。国网东平县供电公司于2011年启动“立德树人”人才强企战略工程,明确提出了“提升素质、修身立德、干事创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将“做事先做人”和业务技能培训相融合,着力全面提升干部员工思想道德和业务技能水平,为公司持续改革创新、健康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1.1 坚持“四德”为基,全面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深入实施“家庭美德、职业道德、社会公德、个人品德”四德工程,大力推进“道德讲堂”建设,累计举办“道德讲堂”15期,组织开展党员志愿服务182人次,激发了全员正见、正思维、正方向,凝聚了发展正能量。2013年,公司员工潘志国被评为“山东好人”,“彩虹志愿服务队”被评为最美泰安人。
1.2 坚持“能力”为要,持续强化员工综合素质培训教育
大力推行“定制式”师带徒培训、“菜单式”员工自助培训、“小班式”专业技术培训,先后签订各类师带徒协议140余份,开展“青春结伴、共筑梦想”演讲比赛、服务礼仪讲座、创新创效座谈会等自主培训活动30余项,开展部门讲堂、现场课堂、人人上讲堂、中层干部讲一堂等“小堂培训”90余期,促进了广大员工实践能力、业务技术和综合素质快速提高。公司1名员工被聘为国网公司培训基地兼职培训师,1名员工入选省公司优秀人才库,8名员工入选市公司优秀人才库,公司人才当量密度显著提升。
1.3 坚持“创新”提升,全面加强队伍创新管理能力教育
深入推进班组建设,大力开展班组小课堂、小黑板、小发明活动,依托“莲想”工作室和“亮丽”彩虹工作室,大力开展典型经验、QC成果、专利申报等工作,激活了班组创新创效基础。公司先后有16项装置申请了国家专利,1项管理创新成果荣获全国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二等奖,47项成果入选省、市级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6项典型经验入选省、市公司典型经验库,1项课题荣获山东省优秀质量管理课题,《“学习+实践+创新”三位一体工作法》入选山东省学习型党组织建设100例,公司荣获山东省质量管理活动优秀企业。坚持“融入中心”服务客户,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行为认同
发表吧————专业论文发表组织,诚信可靠快速发表。长期有核心期刊论文转让!发表吧————专业论文发表组织,诚信可靠快速发表。长期有核心期刊论文转让!
行动体现价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包含了对行为主体的内在约束和规范要求。国有企业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要融入中心,深化企业经营管理,提升服务客户质量,用企业和员工的行为践行好国有企业示范带头作用。近年来,随着全面创先争优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深入开展,国网东平县供电公司融合价值观内涵,坚持以“心立方”品牌服务提升为聚合点,以电网建设、安全生产、便民高效和应急保障为着力点,不断提高供电保障和服务能力,全县供电可靠性大幅提升,优质服务指标显著提高,企业综合实力跃居全省第4位,“心立方”品牌服务被评为山东省服务名牌。
2.1 坚持高起点规划设计,构建坚强智能电网
加强规划引领,按照“十二五”电网规划,全面构建“四站四区·互联互供”的坚强网架。严格里程碑计划,提前完成驻村、贯中2座110千伏智能变电站建设,110千伏李泉变电站将于年底竣工送电。快速推进城乡一体建设,高质量完成18条配电线路的配网自动化改造,县城核心区实现了环网“手拉手”全覆盖;全面完成11个农网改造升级项目,消除低电压用户1.8万户,低压配网供电可靠性大幅提升。
2.2 坚持全过程安全管理,确保安全供电零违章
围绕核心价值观,把安全生产作为组织发力点,扎实开展“党员身边无事故”“精细化春检比比看”等系列主题活动,有力促进了爱岗敬业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念落地生根。深入推进安全生产“百日攻坚”活动和“无违章班组”创建工作,成立安全稽查队,实施到位监督检查1690人次,确保了安全无误停送电操作709次。公司连续安全生产突破7600天,连续4年保持山东省“安康杯”竞赛优胜企业。
2.3 坚持全方位创新服务,打造“心立方”服务品牌。
全方位践行国家电网公司“你用电、我用心”服务理念。2014年,主动对接全县十大重点项目建设,业扩包装完成时间同比缩短30天;深化大客户“生产性”服务,为瑞星集团等大客户“义诊”25次,设备测温878处,消除安全隐患41处,有力保障了大客户可靠供电;积极开展“彩虹春雨润春苗”行动,依托18支彩虹党员服务队,检查农灌台区386个,消除各类缺陷28处,有效保证了农村春耕春灌期间安全可靠供电;坚持“不停电就是最好的服务”理念,实施带电作业206小时,多供电量78万千瓦时,最大限度减小了停电检修对人民群众的影响;拓展多元化收费渠道,开通邮政代收、支付宝、移动手机等便捷交费方式的台区达到735个,比年初增长26%。
2.4 坚持全联动应急管理,实现应急保障无差错
进行全部门应急协同演练、无脚本综合演练,提速应急处置能力。圆满完成春节、国际露营大赛等18次重点节日和活动保电。除夕当天,不间断巡视线路设备968人次,蹲守台区1462人次,实现了春节保电“四零”目标。成功举办2014年防汛及迎峰度夏反事故应急演练,应急处置能力得到进一步检验和提升。在湖西各乡镇突发特大暴风雨的关键时刻,公司第一时间启动应急响应,投入抢修人员180人次、应急车辆20多台次,克服民事协调难度大、物质调配难度大、施工环境恶劣等重重困难,奋战72小时,全面恢复供电,得到了社会各界一致赞誉。增进“和谐健康”文化积淀,不断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认同
思想认同和行为规范必须上升到文化认同,才能形成一种自觉行为和价值认可。作为企业组织,实现全体员工对核心价值观认识的升华和价值回归,需要形成特有的企业文化积淀,成为约束企业和员工行为的基本准则。
国网东平县供电公司在核心价值观实践过程中,充分结合工作实际,创新提出了夯实基础、融入中心、政工质量、负担清零“四维一体”的政工工作体系建设目标。通过开展讲清小道理、宣传小典型、开展小活动、解开小矛盾、理顺小情绪、做好小事情等“六小”工作发表吧————专业论文发表组织,诚信可靠快速发表。长期有核心期刊论文转让!发表吧————专业论文发表组织,诚信可靠快速发表。长期有核心期刊论文转让!
实践,切实解决职工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充分发挥好党的组织优势和良好传统,凝聚形成了具有本企业特色的和谐健康发展力量。
3.1 坚持常态化谈话谈心,掌控员工思想动态
积极开展协同服务大讨论、“为企业争光、为党旗添彩”演讲朗诵会、座谈会等活动,始终抓住宣传引导的主阵地,提升全员责任意识和贡献意识,增强了全员发展共识。明确支部书记谈心谈话任务,坚持做到“六必谈、六必访”,及时掌握员工思想动态。今年以来,及时化解矛盾38人次。
3.2 坚持健康关爱进一线,推动幸福企业建设
全面开展“健康关爱进一线、安全幸福每一天”活动,大力推行“四小”员工健康管理,定期开展夏季送清凉、冬季送温暖等活动,为一线班组配置健康小药箱27套,及时发放健康小卡片。积极建设“阳光舒心坊”,建立员工健康台账,打造智能化、一体化、自助式的健康管理平台。不断深化“群众工作室”建设和总经理联络员队伍建设,畅通职工反映问题、联络沟通的渠道,真诚倾听群众呼声。今年以来,共征集督办合理化建议54项。
3.3 坚持典型引领筑和谐,实现人人当先锋
通过支部推荐、个人自荐,大力开展“寻找身边的小人物”活动,深入挖掘和宣传技能比武先进个人、QC创新能手、绩效管理标兵等典型个人30余人,鼓舞了队伍士气,营造了“比、学、赶、超”的生动局面,有力推动了广大干部员工由内而外转作风、提能效。
3.4 坚持多措并举强互动,丰富精神文明建设内涵
突出“因地制宜,因人而异,参与性强”的原则,深入开展“风雨彩虹·亮丽东原”志愿行、“党员攀登计划”活动、春检“平安寄语”、趣味运动会等活动,极大培养了员工的协同服务能力和团队精神。结语
国网东平县供电公司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过程中,深刻把握价值传播规律和途径,坚持从思想认同、行为认同和文化认同层层递进、不断深化,构建起了国有企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实践的新方法,为加强核心价值观传播、提升企业自身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第一,深化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企业组织能得到广泛传播,并发挥了良好的示范带动作用。企业一批先进典型和先进成果荣获省市级先进,管理创新能力和人才队伍建设取得明显提升。
第二,企业服务社会、服务群众的能力得到系统性加强,特别是“心立方”服务品牌的提出,提升了工作标准,优化了服务流程,企业各方面工作得到全面提升。公司先后荣获国网一流县供电企业、省级文明单位、省理论大众化示范点、省思想政治工作优秀企业、新世纪十年山东富民强省先模集体、泰安市党风廉政建设示范点等荣誉称号,连续10年保持全县政风行风评议公共服务类第一名。
第三,企业员工幸福感得到提升。基于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践与创新的全方位融入和深刻体会,对紧紧依靠职工办企业、企业发展成果惠及职工等理念的再认识,企业员工更加真切地体会到了党组织的关心,增强了对实现中国梦的期待和对美好前景的憧憬,坚定了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自信和道路自信。
发表吧————专业论文发表组织,诚信可靠快速发表。长期有核心期刊论文转让!
第四篇: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一论述结合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思想提出了反映现阶段凝聚全国人民共识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理念和具体内容,指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现实着力点和新要求。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正确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深刻把握中国传统文化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指导意义,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凝聚全国人民共识具有现实意义。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这是我们党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重要举措。要认真贯彻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切实抓好《意见》的落实,努力建设中华民族的共有精神家园,推动形成奋发向上、崇德向善的强大力量。
一、把握好核心价值观与核心价值体系的关系
最初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现在又强调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两者之间到底是什么关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基础上提 出来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体现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根本性质和基本特征,反映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凝练和集中表达。这是对核心价值观和核心价值体系两者关系的一个基本定位。
把握好核心价值观与核心价值体系的关系,首先要充分认识到两者的内在一致性。核心价值观与核心价值体系方向一致,都体现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要求,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在思想和精神层面的质的规定性,凝结着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的价值表达,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价值引领。核心价值观与核心价值体系都坚持重在建设,就是要弘扬共同理想、凝聚精神力量、建设道德风尚,都是为了形成全民族奋发向上、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使我们的国家、民族、人民在思想和精神上强起来,更好地坚持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
把握好核心价值观与核心价值体系的关系,还要认识到两者各有侧重,特别要看到相比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这样几个鲜明特点:一是更加突出了核心要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包括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四个方面,是一个系统性、总体性的框架;而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强调的“三个倡导”,则更清晰地揭示了这个价值体系的内核,确立了当代中国最基本的价值观念。二是更加注重了凝练表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明确了国家、社会、公民三个层面的价值目标、价值取向、价值准则,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凝练表达,符合大众化、通俗化要求,便于阐发、便于传播。三是更加强化了实践导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强调的“三个倡导”指向十分明确,每个层面都对人们有更具体的价值导向,是实实在在的要求,规范性和实践性都很强,便于遵循和践行。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为推进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进一步明确了切入点和工作着力点,有利于更好把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二、深化宣传普及、增强认知认同
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贵在知行统一,而知是前提、是基础,内心认同才能自觉践行,春风化雨才能润物无声。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一定要在增强认知认同上下功夫,使其家喻户晓、深入人心。
培育核心价值观离不开持续的灌输,抓好宣传教育始终是一项基础性工作。积极健康向上的思想和精神在人们心里播下种子,就能生根、开花、结果,就能转化为崇德向善的实际行动。要把“三个倡导”基本内容讲清楚,引导人们牢 牢把握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作为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深刻理解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作为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自觉遵守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作为公民层面的价值准则。要把当代中国价值观念的传播展示同中国梦的宣传教育有机结合起来,深入阐释中国梦是当代中国人民共同理想和价值追求的形象表达,是中华民族团结奋斗的最大公约数。认知认同不仅要体现在理性认知上,也要反映在情感认同上,真理的力量加上道义的力量,才能行之久远。这就需要找准宣传教育同人们思想道德情感的契合点,善于用讲故事的方式,宣传最美人物、弘扬最美精神,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用小故事阐发大道理,做到深入浅出、情理交融。要善于运用大众媒体传播核心价值观,加强核心价值观的网上传播,最大限度地唱响正气歌,使核心价值观真正成为人们心灵的罗盘,成为人们情感的寄托。
培育核心价值观,重要的是增强人们的价值判断力和道德责任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追求真善美的价值观,中华民族是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民族,每个人心底蕴藏的善良道德意愿、道德情感,就是我们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最深厚的土壤。要把增强全社会的价值判断力和道德责任感作为宣传教育的重要着力点,引导人们辨别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恶丑,自觉做到常修善德、常怀善念、常做善举。现在突出问题是,在一些领域和一些人当中,价值判断没有 了界限、丧失了底线,甚至以假乱真、以丑为美、以耻为荣。一定要正视问题,把正面教育与舆论监督结合起来,把热点问题引导与群众道德评议结合起来,旗臶鲜明地弘扬真善美、贬斥假恶丑,树立正确导向、澄清模糊认识、匡正失范行为,形成激浊扬清、抑恶扬善的思想道德舆论场,引导人们自觉做良好道德风尚的建设者,做社会文明进步的推动者。
培育核心价值观,必须坚持从小抓起、从学校抓起。青少年阶段是价值观形成阶段,是可塑性最强的时期。抓好了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也就抓住了未来、管住了长远。要把青少年价值观教育摆在突出位臵,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融入国民教育的全过程,贯穿到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各个环节和各个方面。要针对不同年龄段的青少年采取不同的引导方式,形成课堂教学、社会实践、校园文化多位一体的育人平台,建立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活动的长效机制。要以对国家和民族高度负责的态度,净化社会文化环境,整治网络环境,对那些危害青少年身心健康的违法犯罪行为要坚决查处、严厉打击,让广大青少年健康成长。
三、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
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包含着中华民族最根本的精神基因,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厚源泉。培育和践行社会主 义核心价值观,就要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充分汲取思想道德营养,结合时代要求加以延伸阐发,既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又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之树深深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沃土。
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地创新和发展。对历史文化特别是先人传承下来的价值理念和道德规范,要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定要以优秀传统文化为根基,增添文化的内涵、实现文化的关照,努力做到以文化人、以文育人。要结合“三个倡导”的基本内容,讲清楚中华文化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基本走向,讲清楚中华文化的独特创造、价值理念、鲜明特色,增强我们的文化自信、价值观自信。要认真汲取中华文化的思想精华、道德精髓,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思想和精神,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使中华传统美德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当然,对待传统文化,也要辩证地对待,加强鉴别、合理扬弃,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真正把中华传统文化这个宝库开掘好、利用好。
通过文化传承来以文化人、以文育人,既要有内容还要有载体,要有文化活动还要有文化产品。要广泛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宣传普及活动,在国民教育中增加优秀传统文化内容,更好地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滋养人们心灵、陶冶道德情操。现在,一些地方举办的经典诵读、道德论坛、文化讲堂,利用传统节日举办民间民俗活动,都是弘扬传统文化的好形式、好载体。要深入实施中华文化传承工程,围绕反映中华民族历史特别是近现代史、党史、国史,围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制定工程规划、加强重点扶持,推出一大批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和当代中国价值观念的精品力作。所有精神文化产品都应当有一股精气神,有利于引导人们树立和坚持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增强做中国人的骨气和底气。
四、推动人人参与、人人实践
核心价值观的生命力在于实践,在于每一个社会成员自觉行动。参与面越广,践行核心价值观的社会基础就越深厚。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必须坚持教育和实践两手抓,以教育引导实践、以实践深化教育。
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对核心价值观的践行是具体的,必须坚持由易到难、由近及远,我们要从身边小事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把“三个倡导”要求变成日常的行为准则,进而增强自觉奉行和日常践行的能力。要坚持不懈推动实践养 成,广泛开展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引导人们在实践中深化对核心价值观的理解。要充分利用重大节日、重大活动,开展面向大众的主题实践活动,开展必要的礼仪活动,让人们更好感悟核心价值观的真谛和要义。推动核心价值观的践行,一定要注意贴近性、对象化、接地气,实现内容和形式的有机结合,让人们便于参与、乐于参与。
弘扬正气,就得压住邪气。推动核心价值观的践行,还应当把抓建设与抓治理结合起来,集中力量对人们反映强烈的道德领域突出问题进行专项整治。对那些伤风败俗的丑恶行为,对那些激起公愤的缺德现象,要充分运用舆论手段、经济手段、法律手段等,予以遏制、加强惩戒,形成社会压力,决不能听之任之。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和司法公信,一直是各方面关注的焦点,这方面的治理取得了一些成果,但还远远不够,一定要坚持不懈地抓下去,下大气力解决食品药品安全、社会秩序、公共服务等方面的突出问题,务求取得看得见、感受得到的成效(这是中央的要求)。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出行旅游越来越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旅游中不文明现象日益凸显出来。要在已有工作基础上,进一步加大治理力度,引导公众增强文明出游意识,不断提升道德素养,更好地塑造和展示良好国家形象。
五、党员干部要引领带动
党风促政风、带民风。党员干部在弘扬先进思想道德上作出表率、见诸行动,就是重要的导向和最有说服力的教育。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抓作风建设,坚持领导带头、党员干部带头,自上而下、以上率下,带动整个社会出现新的气象。这深刻启示我们: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抓好党员干部这个重点,发挥好党员干部的引领带动作用。
党员干部的引领带动作用,就是要求我们的党员干部以更高的标准、更严的要求,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时代的先锋、社会的楷模。党员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应当带头坚定理想信念,带头保持良好的思想道德情操,带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始终坚守共产党人的精神高地。要求普通群众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要求别人不做的自己坚决不做,以实际行动影响和带动全社会。当前,要把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重要内容,作为党员干部教育培训的重要方面,加强党性党风教育,加强党的优良传统教育,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以良好的党风政风带动社会风气的好转。
重德是我们党选人用人的一个重要原则,“德能勤绩廉”这个“德”从根本上讲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核心价 值观。让党员干部发挥引领带动作用,就要把践行核心价值观的情况,作为考核评价、选拔任用干部的重要依据,真正把“德”的要求、把核心价值观的要求落到实处。对那些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好干部,要及时提拔任用到合适岗位上来,形成鲜明的以德为先用人导向。对那些信念动摇、精神颓废的干部,对那些腐化堕落、道德败坏的干部,对那些在关键时刻逃避责任、引起民愤民怨的干部,要及时作出组织处理,决不能让“问题干部”消解思想道德建设的正效应。(这是中央精神)
六、全党全社会的共同责任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涉及各个领域、各个方面,不仅是宣传部门的事情,更是全党全社会的共同责任。中央要求我们各级党委一定要贯彻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把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摆在重要位臵,加强统筹规划、加强工作指导,切实负起政治责任和领导责任。
同时,要始终坚持正确的政策导向,要善于通过科学的执法、司法实践推动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用有效的制度机制来规范人们的行为,使符合核心价值观的行为受到鼓励,使违背核心价值观的现象受到制约。要加大对先进典型、道德模范的关心和帮助,不仅要给予舆论上的推崇和道义上的支持,还应当给予物质上的激励和生活上的关心,推动形 10 成好人好报、善有善报的正向机制,形成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社会氛围。
所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是宣传委员(干事)、或者文化站哪一个个人或哪一个部门的责任,也不是哪一个个人或部门就能做到的,我们要人人参与、人人实践,各人、各站所要在工作和生活中注重学习和实践,注重宣传引导,影响和带动身边的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有效整合社会意识,要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于社会生活方方面面。要通过教育引导、舆论宣传、文化熏陶、实践养成、制度保障等,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人们的精神追求,外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我们的党员、干部必须带头学习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自己的模范行为和高尚人格感召群众、带动群众。宣传干事、文化站要在党委领导下,切实履行好组织实施、协调推进的重要职责,加强与各站所部门的联系和沟通,密切配合、形成合力。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融入各种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之中,吸引群众广泛参与,推动人们在为家庭谋幸福、为他人送温暖、为社会作贡献的过程中提高精神境界、培育文明风尚。要利用各种时机和场合,形成有利于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活情景和社会氛围,使核心价值观的影响像空气一样无所不在、无时不有。
第五篇: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构建受到来自社会经济不断强大、社会文化日益多元化、大学生价值观日趋多样化的冲击和影响。“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我们要紧紧围绕“三个倡导”,广泛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习教育,进一步阐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刻内涵,阐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实践要求。通过形式多样的主题教育实践活动,掀起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热潮,使其家喻户晓、深入人心,成为全体人民的价值追求和自觉行动。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是一个润物无声、陶冶养成的过程,需要植根现实世界、贴近百姓生活,着力在推动实践养成上下功夫。扎实推进公民道德建设工程,以“德润草原〃文明之行”主题实践活动为载体,深化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教育。牢牢抓住诚信建设这个关键,建立覆盖全社会的征信系统,加大对失信行为的惩戒力度,推进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和司法公信建设。广泛开展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行业创建活动,不断提高全社会的文明程度。
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还需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既要坚持宣传教育、示范引领和实践养成相统一,又要坚持政策保障、制度规范、法律约束相衔接。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全过程,贯穿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各领域,体现到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各方面,让人们时时处处受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影响和熏陶,形成有利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浓厚氛围。那么在我校作为大学生如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呢?
一、首先要认真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相关论述材料,深刻领会其内涵及精神实质。“理论是行动的先导”,要在自己的学习和工作中切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没有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涵的深入理解和把握是不行的。我们必须通过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原文的学习,明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在思想上和行动上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坚持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坚持社会主义荣辱观,并内化为自觉的行动,我们的实践才会有正确的方向。
二、其次要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学生的本职工作是学习,学习是学生的首要任务。大学生必须把努力学习、锻炼一身将来报效祖国的过硬本领作为自己的本职工作,切实地抓好,争当优秀大学生,要“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热爱科学,努力学习,勇于实践,尽最大努力取得优良成绩,圆满完成学业。作为高职院校的学生,除了自己学好专业知识之外,还要注意操练各项基本技能。完成学习任务外,大学生还应该“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互相关爱,互相帮助,平时尽自己最大努力去关心在学习上相对偏弱的同学。对于同学的一些错误言行要善意地加以提醒,帮助同学共同进步。
三、最后要从身边的点点滴滴做起,把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到自己的社会实践中。“观其言而察其行”。我们不能只把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挂在口头上,更要落实到自己的行动中。只有在实践的真枪实弹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才能真正闪现出它的价值。作为大学生,在生活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做到勤俭节约,“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就像近期社会举办的“光盘”行动,让我们充分认识到节约粮食的重要性。
我们继续坚持服务的理念,始终把我们是为同学服务的理念和我们也是学生的观念随时谨记与心。学校开展的各项校园文化艺术活动和社团文化活动中都得到了相应体现,特别是每学期的无偿献血活动,张氏恳亲大会志愿者活动,更是对当代大学生如何践行社会主义价值观起到了具体的引导作用。
我们即将要做为教师的。因此要理解教师要带头坚定理想信念,增强教书育人的荣誉感。
教师要带头坚守职业操守,增强立德树人的责任感,教师要带头坚持修身立德,增强为人师表的使命感。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教师不可推卸的社会责任。这种践行,不仅仅表现为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力量,更体现在立德树人、教书育人的点滴。青少年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逐步形成的重要时期,广大教师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教书育人全过程,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引导青少年,促进他们健康成长,这是新时期党和国家赋予教师的重大责任和神圣使命。要引导青少年系统学习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自觉地把个人理想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坚定知党、爱党、跟党走的信心和信念。要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深入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全面加强和改进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引导学生自觉追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国家理想,弘扬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社会价值,遵守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道德规范,把青少年培养成为有高尚道德情操、有责任心、有正义感、有奉献精神的人。
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带头践行者和坚定传播者,这是时代的要求,也是不懈的追求。广大教师要积极行动起来,不断追寻真、传播善、创造美、践行爱,同时发挥学校主阵地作用,大力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为培育可靠接班人、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做出新的贡献。
当代大学生,作为国家未来的栋梁和希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们义不容辞、刻不容缓的责任,我们必将一马当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