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强化质监职能 杜绝安全隐患 促进我市公路建设事业健康快速发展
强化监管职能 杜绝安全隐患 促进我市交通建设事业健康快速发展
怀化市交通建设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处处长 曾绍贵
(2011年9月27日)
各位领导、同志们:
乘着我市第四届党代会胜利召开的东风,我们迎来了全市交通工程安全生产暨平安工地建设现场推介会的隆重召开,这不仅是我市交通建设的一大喜事,也是对全体交通建设者的巨大鼓舞和鞭策。
下面,根据会议安排,我先讲点意见,然后主要听省市领导作指示。
今年以来,在省市交通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下,我们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安全生产工作,按照年初工作计划的要求,紧紧围绕质量安全监督和工程造价管理这条主线,全面地贯彻落实交通建设质量安全法律法规,牢固树立“安全责任重于泰山”“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的思想,有效推进安全生产“三项行动”(安全生产宣传教育行动、安全生产执法行动、安全生产治理行动),切实加强安全生产“三项建设”(安全生产法制机制建设、安全生产能力建设、安全生产队伍建设),同时健全责任体系,狠抓责任落实,加大安全检查和考核奖惩力度,确保消除事故隐患,促进安全形势持续稳定发展。
一、周密部署,严格监管,今年安全生产工作成效明显
今年我们总的工作思路是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以省、市交通运输“十二五”规划为指导,实施“一体两翼”发展战略,以法制、科技、创新为动力,全面提升交通质量、安全和造价监管能力和水平,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总的工作要求是坚持“四新”引领(即创和谐新局面,登发展新台阶、上服务新水平,树交通新形象);落实“三个转变”,狠抓“五个监督”(即理性监督、铁面监督、规范监督、阳光监督、廉洁监督);实现“五化”目标(即队伍专业化、手段现代化、监督法制化、管理规范化、服务优质化)。在总的工作思路和工作要求指引下,我们严抓落实,狠抓监管。
1、突出重点、严防事故。重点加强对高边坡、高填方、深基坑以及桥梁施工高处作业安全防护等重大危险点(源)施工安全监督,对施工项目管理人员的安全生产宣教。特别是针对大桥施工等存在重大安全风险的工程,加大了重大危险点(源)施工方案的编制、审查、专家论证以及重大危险点(源)的通报公示工作,并建立安全隐患台账,制定安全生产事故处治应急预案,组织开展应急预案的演习、演练;严格控制对架桥机等特种设备的安全管理,对未经技术监督部门检验标定的架桥机一律封停使用,上半年查封未经检验标定架桥机2台。通过对重大危险点(源)的重点监控,切实做到了安全生产防患于未然。同时,我处集中开展了雨季防汛、“打非治违”、建设单位从业人员履约、安全隐患排查等四次安全生产大检查,对全市所有受监的在建工程项目
进行了安全隐患排查,结合平时的安全突击检查,促进了各单位安全生产责任意识进一步加强,确保建设项目的生产安全处于可控状态。
2、专项治理,消除隐患。认真开展对在建工程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专项治理活动,切实消除在整个安全生产管理链条上的安全隐患。今年三月,我处根据春节后建设项目陆续恢复施工的情况,对在建项目的安全情况进行了专项检查;
四、五月份,根据省市交通主管部门安排部署,开展了“打非治违”、雨季防汛安全生产大检查;七月份组织了建设单位从业人员履约和安全月活动检查;八月份按照省厅部署开展了在建工程安全隐患大排查。通过专项整治,重点对安全管理责任制落实和国家强制性标准执行情况;路基工程的高边坡施工安全;桥梁施工安全,桥梁施工工艺、工序方案安全合理性,架桥机安全控制;高空作业安全防护;隧道施工安全,隧道施工工艺、工序方案安全合理性,隧道内有害气体监控、施工通风效果、施工支护措施;施工驻地及施工现场设施安全;社会车辆交通管制等七个方面进行检查,累计发出停工通知书4份,质量安全隐患处置整改意见9份,情况通报5份,确保了我市交通建设工程零伤亡率。
3、加强监管,督查整治。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质量与安全并重”的原则,按照深化交通安全工作的整体部署,一是在日常监管的基础上,突出重点,加强对危险源的识别和控制;二是加强施工企业安全生产基础管理,督促施工企业落实主体责
任;三是督促从业单位按照国家有关工程建设安全生产要求和经审查同意的施工组织设计或专项施工方案组织施工,制止违规作业;四是督促施工单位定期进行安全生产自查工作(班组检查,项目部检查,公司检查),并将检查结果报送监理单位汇总上报我处。到目前为止,我市在建公路工程项目未发生过安全责任事故,总体形势稳定。
二、打造样板,以点带面,“平安工地”建设活动有声有色
根据省交通运输厅工作要求,我市从2010年5月起,在交通建设领域广泛开展为期两年的“平安工地”建设活动,制定了具体的实施方案和工作措施。并将G209线洪江市绕城公路、G209线池回至黔城二期工程等作为怀化市“平安工地”建设活动示范工程,将S308线辰溪至麻阳公路改建工程、G209线会同至通道公路靖州段、S223线沅陵三角坪至怀化公路三角坪至辰溪段等三个项目作为怀化市“平安工地”建设活动的示范工地。同时,确定G209线洪江市绕城公路代表我市争创交通部门“平安工地”。为高标准、严要求的做好创建工作,我处组织创建单位的业主、监理及施工项目负责人到浏大高速、长湘高速和吉穿高速的矮寨大桥参观安全管理学习,参照高速公路的标准,指导干线公路平安工地的建设,在该项目的控制性工程舞水大桥、沅水大桥全程实行电子监控,对整个项目的安全按风险级别,实行“红、黄、蓝”分区管理,开设了民工学校,加强了从业人员的安全培训,切实有效的确保了各项创建工作的实施。
为促进“平安工地”活动的开展,2010年12月份,我处组织举办了全市交通建设安全生产培训班,聘请了省、市安全和法规领域的专家、教授进行授课,对全市在建的干线公路、面上重点工程及农村公路渡改桥项目的项目公司、监理处安全负责人和施工单位的安全负责人及专职安全员和各县(市、区)质安站长共120多人进行培训,并颁发了结业证书。
同时加强了施工现场应急救援的演练。分别在G209线会同至通道公路靖州段A4合同段经理部组织开展了抢险应急演练;在G209池回至黔城改建公路,池黔公路项目部与洪江市交警大队、洪江市拆迁协调指挥部联合举办了道路交通事故应急实战演练,演练从出警、维持秩序、现场处置、抢险救援到疏导交通、恢复现场等方面都进行得有条不紊,得到了过往司机的交口称赞;G209洪江绕城线组织了消防演练和施工作业人员坠落应急救援演练。通过四次演练让参演单位的施工人员增强了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提高了各部门之间的协作配合,也更好的营造了“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氛围。
施工现场是创建“平安工地”的主战场。施工现场人、机、料、环境形成一个动态变化的施工场所,各种安全隐患时隐时现,错综复杂,因此对施工现场安全隐患的监督管理一直是平安工地创建工作的重点。除了日常监督中对施工现场安全隐患的巡查之外,我处还多次组织开展了各项安全检查及安全专项行动。按照平安工地验收标准的内容,对各在建干线公路等交通重点建设项
目进行全面排查,重点对施工驻地、高边坡、桥梁施工的临边安全防护及架桥机等大型特种施工设备进行检查,从2010年5月份以来对在建施工项目的安全情况进行了5次专项检查、3次全面检查,有效落实了平安工地建设的相关措施,对发现的问题,做好了书面检查记录,对施工现场存在的安全隐患当场拍摄了照片,并召开了会议集中反馈检查中发现的安全隐患和需要整改的问题,提出了整改意见和建议,并及时组织相关人员对整改情况进行了复查。
三、认清形势,加强防控,确保交通工程建设安全
今年以来,全国交通行业在安全生产方面发生多起严重安全事故,尤其是9月9日邵阳沉船事故的发生,教训非常惨痛,昭示了安全生产形势非常严峻,时刻如履薄冰,我们务必高度警醒、高度重视,不能掉以轻心,更不能麻痹大意,时时刻刻要“常怀为民之心、常绷安全之弦、常思事故之害、常抓安全之事”,真真切切、实实在在把国家关于安全工程的法律法规、政策要求和省、市的部署落实到我们公路建设管理的各项实际工作中去。
下半年及今后一段时间要着重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1、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基本方针,以贯彻《公路水运工程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办法》为主线,严格监督、热情服务,督促企业认真落实各级安全生产责任制,全面落实安全保障的各项法律法规。加强安全培训教育,分层次,多渠道举办安全技术培训班,加强监管人员素质和队伍建设,全面提高我市交通建设
施工现场综合管理水平。
2、杜绝重大安全生产事故,减少一般事故,控制全市交通建设工程安全事故,做到安全责任事故为零,伤亡率为零。努力实现安全生产管理目标。
3、开展安全专项治理,消除各类事故隐患,并明确治理重点,加强组织领导。我们将对文明施工、路基高边坡开挖、安全经费投入使用管理、施工人员意外伤害保险、施工应急预案等进行重点督查整治,并对高处坠落、坍塌等易发事故进行重点监控,实行一把手负责制,制定专项施工方案,并严格按方案实施,确保投入。继续加强对各公路工程的隐患排查和危险源识别工作,做到发现重大隐患和危险源必须停工整改。隐患和危险源是滋生事故的土壤,是发生事故的导火索,要做到提前防范,将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加强验收和巡查工作,把专项治理工作落到实处,以求实效。
4、对新开工建设项目逐步推行“施工安全风险评估”,继续督促从业单位完善安全应急体系,落实安全生产经费,提高安全生产人员的各项素质,加大教育宣传力度,尤其是要加强对施工现场专职安全员等生产一线人员的安全培训和安全意识教育,通过办岗前培训等方式来提高农民工的安全意识,使他们除了扮演好项目建设者、施工操作者的角色以外,同时也要当好安全生产的监督者和执行者。
5、通过创建“标准化工地”促进平安工地建设,具体要求梁
板预制标准化、钢筋加工标准化、砼拌合标准化、工地试验室标准化、生活及工作区标准化。通过创建标准示范工程,促进我市重点工程标准化施工、平安施工,打造阳光工程,促进平安工地建设。
6、全面推行重大安全隐患风险源实时监控系统,对大型桥梁、隧道在隧道进出口安装监控摄像头,实行全程电子监控,我处设立总控室,实时监测安全动态。这项工作各建设单位要高度重视,不吝惜小钱,舍得投入,大力提高项目安全管理的科技含量。
7、继续开展安全隐患排查整改工作。当前,要对项目的施工安全隐患进行拉网式排查,尤其对一些容易引起群死群伤的关键部位要加大隐患排查力度,必须建立安全隐患台账,明确安全责任人,对排查出的安全隐患要严格整改落实,对重大安全隐患要限期整治,责任落实到人,做到安全工作不留死角,安全隐患排查不留盲区,确保排查工作取得实效。特别是对重大安全隐患地段要实行24小时值守,加强施工路段安全巡查和交通疏导,保障行车安全和畅通。市质安处将实行节假日轮流值班,随时检查各工程项目安全状况,及时反馈信息,并随时派出安全督查组,抽查各项目的落实情况,督促整改。
“安全工作只有起点,没有终点”、“ 只有更好,没有最好”,安全生产是工程建设永恒的主题。怀化交通质安人将于此次会议为契机,继续保持和发扬苦干实干、努力拼搏的精神,积极借鉴先进经验,着力探索和创新监督理念和监督方法,完善监督机制,强化监督效果,严格监督执法,强化安全监管,使我市公路水运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监督工作迈上新的台阶。
第二篇:强化职能,规范管理,促进幼儿教育事业健康和谐发展(工作汇报)
强化职能 规范管理 促进幼儿教育事业健康和谐发展
——章贡区学前教育发展情况汇报
多年来,章贡区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学前教育工作,认真贯彻落实《幼儿园管理条例》、《幼儿园工作规程》等教育法律法规,全面实施《幼儿教育指导纲要》,把学前教育放在重要的战略地位。以办人民满意教育为宗旨,以加强幼儿园管理为抓手,规范办园行为,全面提高保教质量,积极探索学前教育事业发展的有效途径,促进了公民办幼儿园的健康协调发展,学前教育保教质量得到了社会的好评。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全区现有幼儿园135所,其中公办2所,集体办9所,民办122所,其他部门办2所,在园幼儿19311人,现有教职工1565人,其中,专任教师973人,公办在编教师76人。本科学历97人,占8.4 %;大专学历438人,占37.9%;高中以下学历57人,占4.9%。幼师学历971人,占62%;中学高级8人,占0.7 %;小学高级104,占9 %;小学一级252人,占21.8 %;;小学二级115人,占10 %;;获得教师资格证398人,占34.5%。全区学前一年入园率达99.6%,学前三年入园率达96.5%。我区幼儿园中有省级示范园6所,市一级园8所,区二级园21所,基本形成以公办、省级示范园为骨干,以民办幼儿园为主体的多元化发展格局。
二、主要做法:
(一)政府主导,强化职能, 保证学前教育事业健康有序地发展
多年来,在区委、区政府的高度重视下,我们全面实施《幼儿教育指导纲要》,认真贯彻落实《幼儿园管理条例》、《幼儿园工作规程》等教育法律法规,始终把学前教育工作放在重要战略地位,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加大对学前教育经费投入,大力推进内涵发展,整体提升保教质量,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学前教育的多元化需
求。
1、依法行政,统筹规划。按照“地方负责,分级管理”的要求,我区始终坚持把学前教育纳入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和基础教育发展的总体规划。一方面立足学前教育实际,着眼于满足社会需求,注重规划全区幼儿园的布局,适当调整现有园点,优化幼教资源配臵,增大经费使用效益,加快公办示范园建设;另一方面主动协调有关部门,在新城区南移东扩中,规划好与居住人口相适应的幼儿园,加快小区幼儿园配套建设的步伐。我们制定了《章贡区幼儿教育“十一五”发展规划》,每年年初制定和下发《幼儿教育工作要点》,全面部署全区一年的学前教育工作,对全区学前教育提出了明确的发展目标,加强对民办学前教育机构的管理,并积极调动各镇、区直有关部门和全社会关心、重视、服务学前教育,保障学龄前儿童健康成长,促进我区民办学前教育的健康发展。
2、加强领导,健全机构。一是区政府成立了学前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学前教育工作常抓不懈。各级领导非常重视学前教育工作,每年主管教育的副区长主持召开有关部门参加的学前教育工作协调会,研究新情况、新问题,落实有关部门职责;区人大、政协主管教育的领导经常带领调查组深入到幼儿园调查、检查和指导。此外,我局教育科、教研室、教师进修学校等职能部门配臵了专职幼教人员负责指导全区幼儿园的业务。二是建立健全了管理机制。出台了《章贡区加强民办幼儿园管理的若干规定》,对物价、卫生、消防、财政、劳动人事等有关部门的管理职责做出了明确分工,对民办幼儿园的审批管理、办学规范等做出了明确规定,全区上下齐抓共管,形成强有力的管理机制,使我区学前教育走上了“统一规划,统筹安排,分级管理,分工负责”的科学发展轨道。
3、落实责任,加大投入。我们坚决贯彻执行《教育法》和《关于切实做好教育经费预算安排 确保法定增长有关问题的通知》的规定,调整区本级财政支出结构,进一步加大预算内公办园幼儿教育经费的投入力度。一是改公办幼儿园由自收自支为财政全额拨款,保障公办教师工资按时足额的发放,提高教师待遇,稳定教师队伍。二
是充实公办幼儿教师队伍力量。针对公办在编幼儿教师严重不足问题,2009年暑期我区面向社会公开招聘了6名大专以上优秀毕业生到公办园幼教队伍,打破了公办幼儿教师只出不进的局面,为公办幼儿教师注入了新的活力。三是政府对学前教育投入逐年增加。2006年-2009年政府对学前教育投入分别346.76万元、370.38万元、470.1万元、518.4万元;其中政府对学前教育的财政性投入分别为155.54万元、202.21万元、236.94万元、271.3万元。特别是近年不断加大对省级示范园的投入,08、09两年用于园舍建设投入资金达200多万元,园舍条件大改观,我区二所保育院图书、阅览室、科探室、多媒体活动室、电脑室、多功能活动室等幼儿专用活动室设备设施齐全,为幼儿的健康成长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区保育院、区第二保育院均评为省级示范性幼儿园。
4、加强督导,细化考核。建立了学前教育专项督导评估体系,将学前教育工作列入政府教育督导工作内容之一,积极开展对学前教育热点、难点问题的专项督导,定期对各类幼儿园的保育、教育质量和管理水平进行督导和检查评估,并将评估结果向社会公示,接受社会和家长的监督。通过督导评估,推动了我区幼儿教育事业的健康、均衡、优质发展。同时,各职能部门建立定期检查制度,经常性开展专项检查,加强监督,既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又及时纠正无证及违规办园行为,学前教育管理日趋规范。2003年起,每年卫生、消防与教育部门联合督查次数达10次以上,并由政府组织教育、公安、消防、卫生、物价等部门,联合对全区幼儿园进行拉网式的集中整治。至今,共取缔23所办园质量差的幼儿园。
(二)、建章立制,规范管理,夯实学前教育均衡发展的基础 在完善学前教育工作机制的同时,我区紧紧抓住园所规范管理和幼儿师资队伍素质提高这两个关键,全面快速提升整体办园水平。
1、建章立制,强化规范管理。我区将民办幼儿园管理纳入到学前教育的整体工作中,建立健全了各项管理制度。一是设立民办幼儿园准入机制,完善民办幼儿园申办审批制度,严格把好办园准入关。二是坚持年检制,加大对民办幼儿园监管的力度,规范民办幼
儿园的办学行为。根据我区《幼儿教育目标管理评估方案》,每年年底组织人员到各园检查,对幼儿园进行综合评分,并将评估结果予以通报,对问题严重的幼儿园限期整改,整改不到位的将延期换证或取缔办学资格,三是建立幼儿园定级评估制。每年根据《赣州市幼儿园等级评估细则》标准,对已登记注册的新开办幼儿园进行评估定级,对已评估的幼儿园坚持三年一复评,并提出评估意见,实行分级管理,分类指导。目前,我区135所幼儿园中有122所已评估定级。四是加强幼儿园收费管理,实行收费标准审批备案制,坚决杜绝乱收费行为。五是建立安全专项督查制,狠抓幼儿园安全工作,始终坚持一手抓规范发展、一手抓安全管理,把安全工作摆在教育发展的突出位臵,确保幼儿园安全稳定。近五年未发生一起重大安全事故。六是积极探索建立公民办教师统一管理机制。将民办幼儿园师资队伍管理一同纳入到公办幼儿园师资队伍管理中。民办幼儿园教师在职培训、职称聘任、评先评优、教育科研等与公办幼儿园教师享受同等待遇和权力。
2、优化配置,狠抓队伍建设。学前教育内涵发展关键在教师。为此,我们始终坚持把加强幼儿教师队伍建设作为核心工作来抓。一是加强师德建设。在全区幼儿教师中广泛开展“做人民满意教师、当立德树人标兵”主题活动,努力倡导讲师德、讲大局、重品行、作表率的良好风尚,进一步提高幼儿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二是坚持幼儿教师资格准入制。每年我区面向幼儿园举办一次幼儿教师资格认定工作和一次教师普通话水平等级测试。2009年,我区依托一职校对全区未取得幼儿教师资格证的在职教师,实行免费在职进修培训,逐步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三是实施“名师”培养工程。广泛开展“骨干教师”、“教学新秀”、“教学能手”等评选活动。目前,我区幼教队伍有区骨干教师15名,区教学能手20名,区教坛新秀20名,进一步壮大了专业型师资队伍。我们还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积极为她们搭建专业发展平台,指导她们努力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和教学特色,从而带动全区幼儿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四是鼓励全区通过自学、进修等途径不断提
升学历层次。目前。全区幼儿教师队伍大专以上学历达535人,占全区幼儿园教师总数的46.3%,幼儿教师学历合格率达88%以上。五是狠抓幼儿教师在岗培训。为提高幼儿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我区出台了《幼儿园园长岗位培训方案》、《幼儿教师继续教育实施意见》,将幼儿教师在岗培训纳入全区中小学教师培训整体规划,每年采取笔试和技能考核相结合的方式,对幼儿教师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弹、唱、说、画、跳)进行达标验收。六是加大教科研的力度。2004年章贡区被列为江西省首批贯彻《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实验区,2008我区又被批准为“全国以园为本教研制度”基地实验区,2009我区的《小荷才露尖尖角》 在江西省 “园本教研经验交流”上做大会发言,受到专家和与会者的一致好评。目前,我区有国家级课题3个,省级课题7个,市级课题 10个。近三年参加各类竞赛获省级奖项68次,国家级刊物发表文章15篇、省级20篇,论文获省级以上奖项112篇。
(三)、创新思路,深化改革,促进学前教育的协调发展 积极创新学前教育发展思路,用新思路谋求新跨越,多措并举,不断促进学前教育事业的协调发展。
1、制定优惠政策,保障教育公平。我区制订了《章贡区民办幼儿园管理办法》和民办幼儿园办学优惠政策,大力宣传鼓励社会力量举办幼儿园。为解决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入园问题,我们积极挖掘潜力,联合多方力量协同办园,制定了贫困家庭和进城务工子女入园优惠政策,妥善解决农民工子女的入园问题。
2、整合教育资源,示范辐射引领。我区着力办好二所公办幼儿园,发挥公办示范园的带动作用。2004年8月,我区整和优质的教育资源,把规模小、效益低的原西郊路幼儿园整体并入章贡区保育院,2005年我们又将铁路幼儿园整体并入章贡区第二保育院,二所公办园都实行一院两址,统一管理。经过整合后的区保育院西院和铁路幼儿园的管理和保教质量有了明显的提升,受到社会的普遍赞誉。同时,我们充分发挥公办幼儿园和省级示范园的示范引领作用。通过一所示范园带动一个乡镇,一所示范园带动一所薄弱园,积极
开展“城乡结队帮扶”、“送教下乡”等活动,指导帮助薄弱幼儿园和农村幼儿园不断提高保教质量,推动我区幼儿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
3、推进资源共享,促进全面发展。在全区教育信息化均衡和谐发展进程中,我区将学前教育信息化作为重要组成部分,区属示范性幼儿园都配备了校园网。同时,以实现园所管理信息化、课程资源信息化、保育教育信息化为目标,把课程资源建设和教师专业成长作为信息化的重点,建设全区学前教育资源库,实现了城乡学前教育资源共享,促进全区学前教育全面均衡发展。
三、存在的问题
(1)公办幼儿园较少,优质的教育资源很难满足广大市民的需求。同时,新老城区幼儿园发展不均衡,布局不够合理,无法满足幼儿就近入园的需求。
(2)农村幼儿园办学条件还需进一步改善。一是有些幼儿园的活动场地、绿化面积不达标。二是村级幼儿园“家庭作坊式”的现象还依然存在。三是公办乡镇中心园至今还未建一所,农村学前教育发展比较缓慢。
(3)学前教育经费投入不足,发展受限制。学前教育经费主要靠收费解决。目前,对学前教育的财政预算没有安排专项经费,经费的缺口极大地制约了学前教育的发展。其次,现行收费标准偏低,现仍执行的是[赣教普字(1997)43号、赣价行字(1997)90号、赣财综字(1997)153号]收费标准,幼儿园经费缺额、入不敷出的问题和矛盾比较严重,事业发展受到限制,幼儿园收到费用只能维持日常运转,难有资金改善办学条件和添臵设备。
(4)民办幼儿园的管理在行政执法和管理上还存在一定难度。目前社会上还有少数个体幼儿园未经审批,擅自办园,这些幼儿园办园条件差,设施简陋,安全隐患多,虽对其进行整治,但由于各种原因,很难完全予以清理。
四、几点建议
1、进一步提高对发展学前教育的认识。加强对学前教育工作的领导,把学前教育工作纳入本地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认真研究解决学前教育改革和发展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并制订相应的政策和措施,推动学前教育的改革与发展,要把学前教育工作作为各级政府领导任期责任目标和政绩考核的重要内容。
2、加大公办园经费投入力度。要将学前教育专项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并做到逐年增长,不断做大做优公办园,以确保公办园发挥示范作用。
3、适当提高幼儿园收费标准。目前幼儿园收费仍执行1997幼教收费标准,致使多数幼儿园经费使用紧张。建议政府有关部门,在职权范围内,适当提高收费标准,增加幼儿园财政投入以外收入,改善办园条件。同时加大对民办园的扶持力度,对具有一定办园规模,达到了省级示范园的民办幼儿园的给予适当奖励。
4、将幼儿园建设纳入公共设施配套建设规划。区域开发实行“谁开发、谁负责建幼儿园”责任制,在城市改造和城市居民小区建设的过程中,要配套建设与居住人口相适应的幼儿园、托儿所。由开发商负责建设幼儿园,免费移交教育部门管理,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改变用途。区域配套建设幼儿园要做到与建设项目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交付使用。教育设施竣工验收时,应当有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参加。分期建设的新区,应当一次完成在该区按规划配臵的幼儿园的建设用地的征地工作。按照“保证规模、就近入园”的原则,满足适龄儿童入园需求。
5、充分发挥公办园示范作用。要充分认识公办园在学前教育工作中的重要导向作用,发展和壮大公办园规模,促进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建议政府要按照《幼儿园工作规程》要求,核定公办园教师编制,并及时配备、补充幼教人员,使师资配备逐步走上专业化、规范化的发展轨道。
6、依法保障幼儿教师的合法权益。要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的要求,让幼儿教师享受中小学教师同等地位和待遇。幼儿园的举办单位要依法保障幼儿教师在进修培训、评选先进、专业技
术职务评聘、工资、社会保险等方面的合法权益,稳定幼儿教师队伍。政府和有关部门对此要加强监管。
7、建立学前教育联席会议制度。要建立由政府领导,教育部门牵头,编制、发改委、民政、财政、劳动保障、规划、卫生、公安、消防、物价、各级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和妇联组织等有关部门参加的幼儿教育联席会议制度,通报、协调、解决学前教育事业发展中出现的问题。
8、建立部门联合管理机制。建议民办幼儿园的管理实行在政府统一领导下,分级管理和有关部门分工负责的幼儿教育管理体制。教育局是本行政区域民办幼儿教育的主管机构。各镇、街道和区卫生、物价、公安、消防等部门按各自职责,配合教育行政部门做好民办幼儿教育的监管工作。要成立由政府牵头,会同公安、消防、卫生、物价、教育、街道等部门督察小组,每年定期或不定期的对幼儿园集中整治,加大对非法办园的打击力度。
9、建立学前教育事业发展督导制度。坚持督政与督学相结合。把学前教育事业发展、学前教育经费投入与筹措、幼儿教师待遇、学前教育质量等列入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工作内容之一,积极开展对学前教育热点难点问题的专项督导检查。人民政府教育督导部门和教育部门要定期对各类幼儿园的保育、教育质量和管理水平进行督导和检查评估,并将评估结果向社会公示,接受社会和家长的监督。通过督导评估,推动本区学前教育的健康发展。
10、加快乡镇中心园的建设。乡镇政府应投入足够财力,在辖区范围内至少办好1-2所公办乡镇中心示范性园,以引领农村学前教育的发展。
第三篇:关于促进我市水运业健康快速发展的调研报告
关于促进我市水运业健康快速发展的调研
报告
市运输管理处、市地方海事处
水上运输是交通运输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公路、铁路、航空、管道等运输方式相配合,组成综合运输体系。水路运输具有成本低、能耗少、对环境影响小等特点,是资源节约型的绿色运输方式。我市作为全省县级水运大市,自上世纪80年代未,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国家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水上运输业曾迅速发展成为全市第三产业的支柱产业之一,其产值一度成为全市第三产业的半壁江山。本世纪初以来,随着水运结构的调整,水运产业转型升级,内河船舶实施标准化工程,初步实现了公司化、规模化、大型化的水运行业发展目标。为此,近二年市委市政府对我市水上运输业发展给予高度重视,出台了相关的政策和措施,努力促进我市水上运输业又好又快地发展。
一、现状和特点
船舶:2009年我市检验登记船舶3734艘、61.1万总吨、94万载重吨。1995年,我市曾创运输船舶检验在册数27726艘、61万总吨、91万载重吨,年营运产值达14亿元,各项税规费总额逾亿元的历史最好记录,水上运输业对我市经济发展发挥了巨大作用,被称之为“无烟工厂”。2004年下半年起我市经过3年多船型标准化示范工程拆解改造挂桨机船舶5153艘,2007年在全省开展的车船外挂集中治理中,我市外挂回归船舶2053艘,运输船舶检验在册数达3875艘、49万总吨、75万载重吨。每年上缴国家燃油税按4000艘船舶、110KW/每艘估算,将达到1.3亿元。
航道:全市共有航道53条、总里程961.82公里,其中等级航道12条、473.02公里,等外航道41条、488.8公里。等级航道主要有建口线、盐邵线、兴姜线、兴东线等。这些重点等级航道都流经我市城区,是我市水上运输的主通道,是我市与扬州、泰州、盐城、东台等周边地区交往的水上连接线,也是我市进入长江通向沿江沿海港口的黄金水道。
港口:我市虽处水网地区,境内河道纵横交错,城市处于四面环水,营运船舶较多。据不完全统计我市建材、粮油、煤碳、原油等物资每年吞吐量达1500万吨,但我市港口建设缺泛总体规划,港口作业处于无序混乱状况,没有一处规范的专业装卸码头和专门机构。
内河水运业主要有以下特点:
(一)水运发展得到重视
水路运输是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交通运输支柱。各级人民政府对水上运输业发展都非常重视,把水上运输业发展列入“十二五”规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水运业发达的地区。2007年8月江苏省政府下发了《关于加快水运发展的意见》,明确从2007年起在省财政预算中建立航道建设专项资金,每年不少于5亿元。“十一五”期间,江苏内河航道建设投资达150亿元,“十二五”规划内河航道建设投入将超过“十一五”期间。2008年1月兴化市委市政府专门召开促进水上运输业发展会议,下发了《关于促进全市水上运输业发展的实施意见》,明确了我市水上运输业的发展目标:船舶结构优化升级,竞争力增强,船舶技术水平普遍提高,内河新增运输船舶基本实现标准化。水上运输业税费收入保持与运输业同步增长,实现市场秩序明显改观,监管力度明显加大,服务水平明显提高,税费收入明显增加。
(二)水运结构趋向优化
自2004年1月1日起,主要内河航道实施船型标准化示范工程,淘汰水泥船,对钢质挂桨机船舶实行拆解、改造,推广应用标准化新型船舶。运输船舶向大型化、标准化发展,散装货船、油船、散装化学品船舶、各类特种运输船舶等与运力结构更加趋于合理。几年来,兴化市淘汰所有运输水泥船舶,拆解、改造钢质挂桨机船舶5153艘,对辖区内船厂新建船舶推广应用的标准化船型,船舶平均吨位达250余吨,是1995年的平均吨位8倍多。
(三)水运投入大幅增加
水上运输业发展得到国家和各级人民政府高度重视,国家和各级政府对水运业发展投入大量资金,用于对航道、港口、船闸等基础工程设施建设和船型标准化的推广应用。“十一五”期间,江苏内河航道建设投资就达150亿元。同时,受水运结构调整,随着船型标准化的推广应用,大量的挂桨机等非标准化船舶被拆解淘汰,船舶进入更新、改造高峰,大量社会金融和民间资金投入水运业,为水运业注入新的活力,促进了水运业实现跨越式发展。
二、存在问题
我市水上运输业发展速度虽然较快,船舶数量较多,水上运输业对地方经济发展和富民增收贡献份额较大,但是也存在着水上交通基础设施和条件落后、发展不平衡、船舶源头管理比较薄弱、市场秩序混乱、船舶标准化程度不高等问题。
(一)通航环境未得到明显改善
随着改革开放、经济发展,基础设施的不断投入水上运输业得到较快发展,就我市而言船舶由小到大,从当初15吨至60吨的占绝大多数的挂桨机船到现在的几百吨至上千吨的机动船。作为运输工具的船舶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但船舶的通航环境几十年来没有多大改观,港口等基础设施也未能有效规化和建设,我市落后的通航条件和水上交通基础设施严重制约着我市水上运输业的发展,也给我市水上交通带来严重的安全隐患。
(二)船舶标准化程度不高
随着京杭运河船型标准化示范工程的实施,标准化船型一定程度上得到推广应用,内河水运结构正逐步趋向优化。然而,在实践过程中还存在着标准化新型船舶的设计开发、推广应用滞后于船型标准化示范工程的需要,新建船舶标准化率还较低。京杭运河13个系列25种标准船型在一些水域还缺泛实用性,在现有船厂新建的船舶中未能得到广泛应用,致使标准船型较为杂乱。
(三)船舶源头管理薄弱
随着改革开放市场经济的建立,内河运输船舶(特别是内河小型运输船舶),虽然实行公司化经营,名义上其所有人为水运企业,但实际上绝大多数仍为乡镇个体经营业主购置的船舶挂靠公司经营。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内河交通安全管理条例》规定,这类船舶安全管理应由乡镇人民政府负责,从现实情况看多数乡镇政府对水运业的发展和运输船舶管理工作非但没有摆到重要议事日程,一些乡镇甚至无人问津,造成管理混乱,船舶外挂现象,也给水上交通安全带来严重的威协。
(四)水运市场秩序混乱
少数地区通过降低收费标准和检验要求等“非正常”优惠政策,未按规定的船舶转入程序吸引外地船舶入籍,造成船籍随意变动,“大船小证”、“一船多证” 现象久禁不绝。这种不正当竞争严重扰乱了水运市场秩序,使国家税费大量流失,也为加强诚信建设、塑造良好的商业道德的社会要求所不容。
三、发展对策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制度
水上运输有着许多其他运输方式不可替代的优势,符合可持续发展战略,社会综合效益显著,适当的资金投入将带来长期的经济效益和社会回报。因此,交通主管部门必须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各有关部门要主动汇报,争取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把打造水运品牌,促进水运业实行跨越式发展放在突出的战略地位。加大宣传力度,争取全社会的理解和支持。建立健全水上运输业管理网络,实行分级负责制,要层层制定、落实工作目标、措施和责任制。把水运业作为我市特色产业来扶持,制定相关的扶持政策,规范管理,防止船舶外流,交通部门要加大监督力度,搞好跟踪服务。
(二)加大投入,加快水运基础建设
就当前我市水运业的实际情况看目前急需加快航道和港口两大工程建设,一是加快推进城区港口总体规划的编制、实施和监督工作。港口处于物资集散的枢纽地位,有着特定的优势和集、疏、运、装、储的条件,无形之中构筑起现代物流的平台,完全能发挥现代物流的中心作用,港口在城市经济发展中有着特殊重要的意义和作用。二是加快我市内河航道建设,尽快打通“入江达海”通道。我市航道里程虽达961.82公里,但航道等级低,通航能力差,大吨位船舶进不来,即便部分超限船舶进来很容易发生水上交通事故,造成拥挤堵塞。目前急需加快我市入江的建口线航道建设,保证千吨级船舶正常通行。打通入江通道对我市水运业发展和地方经济发展将起到巨大的作用。同时,积极推进各干线航道建设,达到干线畅通、干支直达,全面提高通航标准,实行水上运输现代化。还要进一步解放思想,不断探索、拓宽融资渠道,要充分依托水运优势和货源优势,引导水运业户向规模化、集约化方向发展,积极发展大型散货船舶和特种运输船舶,实现专业化、特色化经营,形成区域优势和专业化优势,从里下河运输,到通江达海运输。
(三)优化结构,推进船型标准化
交通主管部门必须加快标准船型开发应用,按照以“船舶主尺度系列”为主导,辅以船型“技术方案”和“送审图纸”的要求,根据内河不同区域不同航段对船舶的总长、总宽和设计吃水等主要要素进行规定,制定相应的技术标准,按现行规范要求对船舶的主尺度加以限制。同时应采取经济、技术、法律和必要的行政手段,优化运输船舶结构。鼓励发展特种运输船舶,内河船舶实现标准化、系列化,促使技术落后的船舶退出水运市场。严禁达不到船龄标准和技术标准的船舶进入运输市场,严禁新造水泥船、挂桨机船投入运输,促进水运结构的优化、升级。
(四)强化管理,规范水运市场秩序
水运市场秩序的混乱严重妨碍了公平竞争,违背了诚实信用的原则,制约着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造成国家税源大量流失。同时,给水上交通安全带来严重的威协。船舶随意挂靠,“大船小证”、“一船多证” 现象泛滥,低质量船舶进入水运市场,逃漏缴税费严重。为此,各地要加强政府统一领导、齐抓共管、形成合力;建章立制、规范水运市场;联合各方、协同工作、建立由交通、公安、工商、财政、税务等部门有效衔接的管理网络,以开展船舶外挂治理为抓手,加强源头管理和现场查纠,严厉打击、遏制超载运输、非法载客和擅自从事危险品运输等非法行为,制定相应的政策法规,加强对水运业主的法制教育。确保水运市场秩序规范有序,促进水运业健康快速有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