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学生体质健康水平调查报告

时间:2019-05-15 01:09:4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小学学生体质健康水平调查报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小学学生体质健康水平调查报告》。

第一篇:小学学生体质健康水平调查报告

关于小学生体质健康教育的调查报告

摘要 体质健康教育是健康的重要保证,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它具有增强体质、培养品质、开发智力、发展个性、促进人的身心健康发展的特点和作用。对学校3~6年级学生的体质健康教育进行调查,了解学生体质健康教育现状,初步分析学校对小学生体质健康教育的作用与存在的问题,促进学生健康水平的提高,对学校体育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小学体育 健康教育 体育氛围

健康是人类关心的话题,而体质健康教育又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体育教育工作要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小学体质健康教育将承担起培养少年儿童具有科学健康观的责任。近几年来,小学生的耐力、灵敏性、力量、肺活量等体质指标呈下降趋势,肥胖的学生明显增多,近视发病率不降反升,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不容乐观!针对小学生的年龄、心理特征和学校体育工作的特点,我校开展了学生体质健康教育的问卷调查,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议。

一、调查对象和方法

1.调查对象:我校3~6年级学生。

2.研究方法:⑴问卷调查法。2010年10月份,发放问卷403份,回收400份,回收率99.25%, 其中有效问卷383份,有效率95.03%;发放教师问卷30份,收回30份,回收率为100%,其中无效问卷0份,有效率100%。⑵座谈访问法。⑶数据统计法。⑷文献资料法。篇二:小学生体质健康状况调查研究

敬元小学学生体质调查报告

敬元小学: 王正松

【摘 要】:为了进一步了解敬元小学学生的健康状况和体质发展变化状况。通过对敬元小学学生体质健康状况进行调查与研究,调查结果反映全校小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总体处于良好水平。但也仍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通过调查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针对性地提出了几点建议。借此希望能引起社会、学校、教师、家长的重视,一起关注小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切实为每一个学生健康成长服务。

【关键词】:小学生 体质健康状况 调查研究

儿童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他们的体质健康状况关乎国家的发展和民族的兴衰。为了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2007年5月7日,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了《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提出要通过5年左右的时间,使我国青少年普遍达到国家体质健康的基本要求,耐力、力量、速度等体能素质明显提高,营养不良、肥胖和近视的发生率明显下降。通过全党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坚持不懈地推动青少年体育运动的发展,不断提高青少年乃至全民族的健康素质。

一、研究对象、方法、时间

1、研究对象:敬元小学全校174名学生。

2、研究方法: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数据统计法、问卷调查、访谈等对庐阳区大杨镇小学生体质健康状况进行调查研究。

3、调查时间:2012年4月1日—2013年4月1日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1、对全校学生进行视力的调查和统计。

表1:2012—2013学年全镇小学生不良视力统计表

表1:是我校学生不良视力统计表。据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数据表明,我国小学生近视眼发病率为8.5%,通过调查问卷和学生访谈分析,导致小学生近视的主要原因:

1、作业做的太晚,睡眠不足。

2、过度地看电视、玩电脑;

3、学生做眼保健操不认真,动作不规范。

4、学生家长对孩子期望质过高,小学毕业都想升入好的初中,在家学习时间长,活动时间少。从近三年各校对视力不良情况监测来看,我校小学生的近视率是随着学生年级的上升而逐渐在提高,我们教师应该反思,在提高学生学习成绩的同时也要呵护学生的身体健康,提醒他们要保护好自己的眼睛。

2、对全镇小学生进行肥胖和营养不良的调查和统计。

表2:2012—2013学年全镇小学生肥胖和营养不良统计表

表2:我校学生肥胖和营养不良统计表。可以反映出随着我国社会稳定,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学生生长发育所需营养得到充分给予,使学生在生长发育期得到了很好的营养保证。据调查显示,全国小学生肥胖率为13.6%,少年儿童肥胖率东北地区最高,为13.2%;华东地区次之,为12.2%;中南地区最低,为10.25%。从表2可以看出,全校174名学生中身高标准体重正常有166人,肥胖率4.5%,营养不良率为1%,低于全国平均水平。通过与部分营养不良和肥胖学生的调查访谈,得出导致部分学生营养不良主要原因是平时偏 食、挑食、吃零食过多。导致肥胖主要是平时膳食不合理、缺少体育锻炼。但总体上看学生的身体健康状况良好。肥胖问题、营养不良问题应该引起我们学校、体育教师的关注。

3、对全镇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调查和统计。

表3:2012—2013学年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达标率统计表

表3:是我校12—13学年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达标率统计表。全校有174名学生达标,针对没有达标的学生成绩进行调查分析,主要是我们学生的柔韧力量类项目水平较差, 加之评分标准制定较高,该项目不及格率较高,说明学生上肢力量弱,投掷技术不规范,不会用力,还有我们的耐力项目相对较弱,这是我们体育教师下一步需要解决的重点。全校学生及格率53%、良好率29.5%、达标率为86.3%。另外,学校通过体育课和各项体育活动(如:大课间活动、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冬季长跑活动、课外文体活动、春(秋)季运动会、趣味运动会、广播操、乒乓球、跳绳、拔河等体育活动)的广泛开展,确保了学生每天1小时的锻炼时间,学生的各项身体素质得到了很大提高。

三、结论和建议

综上实践调查证明,我校小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处于良好,整体好于城区学生。鉴于存在的问题,应该引起社会的关注,引起教育主管部门的重视,引起学校、教师、家长、学生的重视。结合本校实际,对小学生的体质健康问题做以下建议:

1、认真贯彻落实两个《条例》和《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教育主管部门、学校要加强督导、检查力度,把素质教育工作推向深入。

2、教师要强化责任意识,牢固树立“健康第一” “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自加压力,切实作好教育教学工作,为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提高多作贡

献。

3、营养不良和肥胖问题同时并存,希望通过健康教育课等各种形式教育学生不要偏食、挑食、过多吃零食,养成科学营养的良好习惯。

4、减少学生的学业负担,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爱好,教学生学会科学锻炼的方法、习惯,让学生进行自己喜欢的体育活动,促进身体素质的提高。

5、不断加大学校体育工作的投入,积极改善办学条件,为学校开展体育活动提供必要条件。

“健康第一”,孩子是祖国的未来,孩子是祖国的希望,提高小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任重道远。篇三:小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分析报告 2010学年上庄小学生体质健康分析报告

本次上庄小学测试学生共有326人,其中男生147人,女生179人。测试的数据显示所有被测试者中,平均分为72.14分,男生为73.12分,女生为70.87分。总体上看学生大多处在良好和及格档上,从样本数的综合评定等级人数比例来看,我校被测学生中,优秀率为6.46%,良好率为36.69%,及格率为40.97%,不及格率为15.88%。详细的数据评定(祥见后表),并根据小学生的生理、心理的特点,从体育保健课、课外活动和体育课程的延伸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旨在通过这几方面的努力,切实提高我校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今年我校学生的体质状况呈现下降的趋势。学生的许多身体素质指标明显下降,主要表现在耐力素质(50米*8往反跑)呈下降趋势,肺活量指标大幅下降(具体数据见《

五、六年级各测试项目评价等级的人数比例统计表》),这一情况值得人们深思和研究。为此,针对我校学生的体质状况分析其中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对改进我们的体育教育,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2 学生体质下降的原因探索

所谓体质就是人们的有机体在遗传变异和后天获得性基础上所表现出来的机能和形态上相对稳定的特征。它包括体格、体能和适应能力三方面,而当前我校学生的体质测试的结果看,学生的生理、心理健康状况令人担忧。通过分析,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2.1营养过剩,胖墩增加

据测试的数据显示,我校学生肥胖率以达10%,肥胖成为威胁青少年健康的主要问题之一。学校里有那么多的小胖墩,究其原因,主要是物质生活有了

很大的转变,加上遗传及营养过剩等综合性的因素,使学生中肥胖者的数量日趋渐增。数据表中可以看到低段学生的肥胖率要高与高段的学生。因为自身机能的限制,使这些小胖墩在运动中比常人承受了更大的负荷量,稍微活动一下就气喘吁吁,满头大汗,使胖墩们对运动产生了畏惧心理,减少了活动量,也导致了身体素质的下降。2.2 劳动减少,体能下降

造成我校学生体能下降的原因中,现代生活方式对人们的影响占了不容忽视的地位,过去爬楼梯,现在坐电梯;过去骑自行车,现在坐汽车;人类的劳动活动大大减少,造成体能下降。再则,生在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小皇帝时代的相当一部分小学生,仗着祖父辈及父母的宠爱,连家务的边都摸不到,缺乏了最基本的活动内容,久而久之,形成了一种惰性心理,而且长期的溺爱造成了不少学生娇气的性格,一遇到运动量比较大的活动或者不好的天气(炎热或寒冷),潜意识使其产生了惧怕及抵制心理,如上种种,使之学生体质下降。2.3 学习负担过重,缺乏充足的活动时间

这类问题,主要出现在中高段学生身上。由于课业负担的增加,使这些学生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了文化课的学习中,很少顾及自己的活动及休息时间,有时候,甚至连课间十分钟的时间也难以保证。为了在区统考中取得好的名次,许多班主任不顾学生的身体健康,一再要求学生多做题目,少玩耍,他们认为学生上了体育课后就没心情再上下一节课了。也为了不被老师批评,不少学生上体育课只坐一边看看,其他时间运动就更少了。2.4 小学生对体育的重视程度不够,出现重主轻体的现象

学生对体育课的偏爱往往是出于个人兴趣,相当一部分同学对体育还缺乏足够的认识,认为体育课是单纯的游戏课,为了活动而活动,不像语数等主课

那样,测验获得好成绩就欢呼雀跃,而对体育课成绩高分及满分的追求欲不是很高,进取心不强,学生家长也看重学习成绩,而对体育成绩普遍不重视,导致了重视主课,轻视体育的现象。

增强我校学生身体素质的对策

针对我校学生身体健康存在的问题,我想教育教学中可以从这么几个方面着手予以改进,以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

3.1利用网络资源,多渠道地渗透营养保健学

在课余时间,从书上或网络上查阅及收集一些关于小学生营养保健学的资料,针对小胖墩的现象,有目的地查阅几种有益于身心健康的食谱,打印成资料,在保健课的时候,发放到学生手中,而且在这堂课中,采取师生互动的形式来探讨食物与营养的关系,通过学习,使他们了解不良的饮食习惯对身体的危害,并在日常生活中逐步养成科学的饮食习惯。3.2充分利用大课间活动的时间,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

大课间(操)活动是关于课间操改革的一项重要成果之一。受到学校场地设备的影响,我校是本学期才开展大课间的,今年创编了一套青春活跃的校操,使学生对课间操充满了新鲜感,避免了做操时拖沓、疲软,从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学生的身心健康。3.3改进体育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对体育的兴趣

教师也可以从逆向思维的角度出发来训练学生思考问题的能动性。如把50m跑改为8秒钟跑(即8秒钟能跑几米);一分钟跳绳改为看谁先跳到120次„„久而久之学生也学会了用反面的角度来看待问题。

体育教学面对的学生的个体差异性比较大,而且非常明显,学生之间的表现评价也较直接,因此学生容易被激励或被伤害。因此可见,学生的感情因素对体育教学的影响非常明显,体育课中的厌学现象是一个困扰我们的问题。所以,面对千差万别的学生,要面面俱到,使其都学有所得,学有所感,都能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就必须贯彻因材施教、区别对待的原则。根据学生不同的身体素质及运动能力进行分层。针对学生的不同层次设计各自相应的教学目标、教学要求、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教学评价,有效地解决学生中吃不饱和吃不了的现象,使每个学生的特长和能力都得到充分的发展。

目前,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流行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即快乐体育模式,但是,我们不能肤浅地认为,只要学生在嘻嘻哈哈中上好体育课,那样就是快乐的精髓所在了,真正地快乐还应该体现在学生在体育运动中克服困难、战胜自我所获得的成功体验。因而,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挫折,锻炼其意志也是至关重要的。全面素质锻炼是很重要的一环,在体育课中适当地安排素质训练,可以锻炼学生的意志,克服其娇气思想。另外,在活动过程中可以刻意地设置一些小障碍,使学生通过努力,在活动中不断增强自尊与自信。这些活动使学生在特定的环境中通过自身的努力,学友的鼓励,最终取得成功,获得特殊的心理体验。

体育器材、体育设施是达成体育运动必要手段,开展体育活动离不开体育器材和设施。因此要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体育器材和设施的开发也非常重要。要充分发挥已有器材的多种功能,尽量做到一材多用,这样使体育课丰富多彩,提高了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有利于学生的身体健康。3.4体育课程的延伸

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单靠每周几节课来改善,其效果可能不明显,因此,促进学生利用校外的体育资源积极、主动地参与体育锻炼,是提高学生健康水平的有效途径。增加体育活动时间可以减轻学生的文化学习负担,使学生的大脑得到充分的休息和身心得到平衡的发展,适度的体育家庭作业有助于学生合理安排休息时间,积极参与体育锻炼,从而养成坚持锻炼的习惯。学校可主动与社区挂钩,积极组织学生参加社区的各种体育活动,如健身操、舞蹈、小型趣味体育项目的比赛等;还可以经常组织学生到社区去进行体育活动的宣传与表演,把体育课中所学的知识、技能奉献给社区,这种做法既有助于促进学生更好地参与体育活动,又增加了学生与社会联系的机会,发展学生的身心健康。4 结语

上述是我对本校学生体质分析及对策的几点想法,如何切实有效地来提高小学生的体质健康或许不是通过某一途径可以完全解决的,克服各种制约因素,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对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来说将是任重道远的。期待社会、学校、家庭共同来关注孩子的身体健康,促进我们下一代的茁壮成长。

第二篇:小学学生体质健康水平调查报告

小学学生体质健康水平调查报告

小学学生体质健康水平调查报告1

本次上庄小学测试学生共有326人,其中男生147人,女生179人。测试的数据显示所有被测试者中,平均分为72.14分,男生为73.12分,女生为70.87分。总体上看学生多处在良好和及格档上,从样本数的综合评定等级人数比例来看,我校被测学生中,优秀率为6.46%,良好率为36.69%,及格率为40.97%,不及格率为15.88%。详细的数据评定(祥见后表),并根据小学生的生理、心理的特点,从体育保健课、课外活动和体育课程的延伸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旨在通过这几方面的努力,切实提高我校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1、今年我校学生的体质状况呈现下降的趋势。

学生的许多身体素质指标明显下降,主要表现在耐力素质(50米x8往跑)呈下降趋势,肺活量指标幅下降(具体数据见《五、六年级各测试项目评价等级的人数比例统计表》),这一情况值得人们深思和研究。为此,针对我校学生的体质状况分析其中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对改进我们的体育教育,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2、学生体质下降的原因探索

所谓体质就是人们的有机体在遗传变异和后天获得性基础上所表现出来的机能和形态上相对稳定的特征。它包括体格、体能和适应能力三方面,而当前我校学生的体质测试的结果看,学生的生理、心理健康状况令人担忧。通过分析,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2.1营养过剩,胖墩增加

据测试的数据显示,我校学生肥胖率以达10%,肥胖成为威胁青少年健康的主要问题之一。学校里有那么多的小胖墩,究其原因,主要是物质生活有了很的转变,加上遗传及营养过剩等综合性的因素,使学生中肥胖者的数量日趋渐增。数据表中可以看到低段学生的肥胖率要高与高段的学生。因为自身机能的限制,使这些小胖墩在运动中比常人承受了更的负荷量,稍微活动一下就气喘吁吁,满腕汗,使胖墩们对运动产生了畏惧心理,减少了活动量,也导致了身体素质的下降。

2.2劳动减少,体能下降

造成我校学生体能下降的原因中,现代生活方式对人们的影响占了不容忽视的地位,过去爬楼梯,现在坐电梯;过去骑自行车,现在坐汽车;人类的劳动活动减少,造成体能下降。再则,生在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小皇帝时代的相当一部分小学生,仗着祖父辈及父母的宠爱,连家务的边都摸不到,缺乏了最基本的活动内容,久而久之,形成了一种惰性心理,而且长期的溺爱造成了不少学生娇气的性格,一遇到运动量比较的活动或者不好的天气(炎热或寒冷),潜意识使其产生了惧怕及抵制心理,如上种种,使之学生体质下降。

2.3学习负担过重,缺乏充足的活动时间

这类问题,主要出现在中高段学生身上。由于课业负担的增加,使这些学生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了文化课的学习中,很少顾及自己的活动及休息时间,有时候,甚至连课间十分钟的时间也难以保证。为了在区统考中取得好的名次,许多班主任不顾学生的身体健康,一再要求学生多做题目,少玩耍,他们认为学生上了体育课后就没心情再上下一节课了。也为了不被老师批评,不少学生上体育课只坐一边看看,其他时间运动就更少了。

2.4小学生对体育的重视程度不够,出现重主轻体的现象

学生对体育课的偏爱往往是出于个人兴趣,相当一部分同学对体育还缺乏足够的认识,认为体育课是单纯的游戏课,为了活动而活动,不像语数等主课

那样,测验获得好成绩就欢呼雀跃,而对体育课成绩高分及满分的追求欲不是很高,进取心不强,学生家长也看重学习成绩,而对体育成绩普遍不重视,导致了重视主课,轻视体育的现象。

3、增强我校学生身体素质的对策

针对我校学生身体健康存在的问题,我想教育教学中可以从这么几个方面着手予以改进,以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

3.1利用网络资源,多渠道地渗透营养保健学

在课余时间,从书上或网络上查阅及收集一些关于小学生营养保健学的资料,针对小胖墩的现象,有目的地查阅几种有益于身心健康的食谱,打印成资料,在保健课的时候,发放到学生手中,而且在这堂课中,采取师生互动的形式来探讨食物与营养的关系,通过学习,使他们了解不良的饮食习惯对身体的危害,并在日常生活中逐步养成科学的饮食习惯。

3.2充分利用课间活动的时间,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

课间(操)活动守于课间操的一项重要成果之一。受到学校场地设备的影响,我校是本学期才开展课间的,今年创编了一套青春活跃的校操,使学生对课间操充满了新鲜感,避免了做操时拖沓、疲软,从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学生的身心健康。

3.3改进体育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对体育的兴趣

教师也可以从逆向思维的角度出发来训练学生思考问题的能动性。如把50m跑改为8秒钟跑(即8秒钟能跑几米);一分钟跳绳改为看谁先跳到120次久而久之学生也学会了用面的角度来看待问题。

体育教学面对的学生的个体差异性比较,而且非常明显,学生之间的表现评价也较直接,因此学生容易被激励或被伤害。因此可见,学生的感情因素对体育教学的影响非常明显,体育课中的厌学现象是一个困扰我们的问题。所以,面对千差万别的学生,要面面俱到,使其都学有所得,学有所感,都能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就必须贯彻因材施教、区别对待的原则。根据学生不同的身体素质及运动能力进行分层。针对学生的不同层次设计各自相应的教学目标、教学要求、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教学评价,有效地解决学生中吃不饱和吃不了的现象,使每个学生的特长和能力都得到充分的发展。

目前,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流行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即快乐体育模式,但是,我们不能肤浅地认为,只要学生在嘻嘻哈哈中上好体育课,那样就是快乐的精髓所在了,真正地快乐还应该体现在学生在体育运动中克服困难、战胜自我所获得的成功体验。因而,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挫折,锻炼其意志也是至关重要的。全面素质锻炼是很重要的一环,在体育课中适当地安排素质训练,可以锻炼学生的意志,克服其娇气思想。另外,在活动过程中可以刻意地设置一些小障碍,使学生通过努力,在活动中不断增强自尊与自信。这些活动使学生在特定的环境中通过自身的`努力,学友的鼓励,最终取得成功,获得特殊的心理体验。

体育器材、体育设施是达成体育运动必要手段,开展体育活动离不开体育器材和设施。因此要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体育器材和设施的开发也非常重要。要充分发挥已有器材的多种功能,尽量做到一材多用,这样使体育课丰富多彩,提高了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有利于学生的身体健康。

3.4体育课程的延伸

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单靠每周几节课来改善,其效果可能不明显,因此,促进学生利用校外的体育资源积极、主动地参与体育锻炼,是提高学生健康水平的有效途径。增加体育活动时间可以减轻学生的文化学习负担,使学生的脑得到充分的休息和身心得到平衡的发展,适度的体育家庭作业有助于学生合理安排休息时间,积极参与体育锻炼,从而养成坚持锻炼的习惯。学校可主动与社区挂钩,积极组织学生参加社区的各种体育活动,如健身操、舞蹈、小型趣味体育项目的比赛等;还可以经常组织学生到社区去进行体育活动的宣传与表演,把体育课中所学的知识、技能奉献给社区,这种做法既有助于促进学生更好地参与体育活动,又增加了学生与社会联系的机会,发展学生的身心健康。

4、结语

上述是我对本校学生体质分析及对策的几点想法,如何切实有效地来提高小学生的体质健康或许不是通过某一途径可以完全解决的,克服各种制约因素,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对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来说将是任重道远的。期待社会、学校、家庭共同来关注孩子的身体健康,促进我们下一代的茁壮成长。

小学学生体质健康水平调查报告2

一、调查背景

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是全社会普遍关注而又始终未能解决好的一个问题。多年来,为了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各级教育部门三令五申,颁发了不少文件;这些措施,使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问题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但仍存在不少问题。我准备做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小课题研究,所以进行了课业负担的现状调查。

二、调查目的

了解我班学生课业负担情况,为我们班制定“减负增效”实施方案提供依据

三、调查主要方法

1、口头和书面调查相结合。

2、整体调查和部分抽查相结合。

四、调查数据分析

1、对我班课堂教学现状进行问卷调查:

学生对课堂现状很满意40.5%;较满意29%;不满意23%;无所谓7.5%.不满意主要表现在:处于被动状态,无法自由表达20%;老师讲课无趣,引不起兴趣25%;上课听不明白,压力25%;上课没多兴趣30%.

2、对学生作业量进行问卷调查:

这个调查映了同学们对作业量的看法,43%同学认为作业适中,52.4%同学选择了多,4.6%同学觉得作业很少。说明学生作业量还较多。

从数据分析的结论及和学生座谈了解到多数学生的课业负担仍然超重,主要表现以下几方面:

(1)在校时间过长,日课时总量较。

调查表明:学生在校学习时间每天约7个多小时,如果再加上放学加自习1个多小时,在校时间近8小时。

(2)家庭作业布置超量。

现在初中生学生负担沉重。课程门类多,教材内容较多,特别是英语和数学,据调查,学生每天写家庭作业的时间普遍超过2小时,还要背量英语单词。

(3)课余活动单调,体育锻炼时间偏少。

在课余时间安排上,学生部分时间都放在各种学习上,如写作业、看书、参加各种学习班。其次,看电视节目是多数学生选择的娱乐休闲方式,学生每天参加体育锻炼的时间越来越少,身体健康状况越来越差。除了体育课外,80%的学生没有进行体育锻炼,只有5%的学生每天有很少时间进行体育锻炼,最长不超过半个小时。

(4)考试较频繁,片面追求升学率,学生心理压力。

学校现有月考、期中考试、期末统考等。片面的追求升学率使学校教育陷入了误区,学校把分数作为衡量学生、教师的惟一标准,因此师生心理压力之可想而知。在这种情况下,学生的学习负担重,精神压力也很。从调查中学生告诉我们,有时感觉太累了,就想让家长给请一天假,在家好好睡一觉。部分学生体质下降,近视眼等疾病的人数不断增加。

五、造成中学生课业负担重的原因

1、社会,承担着太多的责任。目前就业竞争的压力。家长希望孩子通过苦学成为名牌学生,解决就业难的问题,甚至获得高薪聘用。因此学校、家庭及学生之间的升学竞争愈演愈烈。

2、家庭,承接着太多的牵挂。学生家长为了使自己的子女能读重点中学、上名牌学,不惜花量金钱为子女找家教、买资料、送进培训班等,使学生的学业负担层层加码,一些学生疲于奔命,穷于应付,身心经受双重超负荷运转中。

3、学校,承受着太多的无奈。一是由于学校要受社会、家长乃至教育自身的不适当的评价的左右,在减负等问题上态度暧昧。二是由于一些教师的教育思想、观念、方法、手段及知识结构比较陈旧,教学过程得不到优化,课堂效益低,“题海战”、频繁考试、学科竞赛等给学生增加了压力。有些老师为弥补课堂教学损失,把希望寄托于拖堂、补课、家庭作业。

4、学生,承载着太多的苛求。由于学生在思维、能力、习惯、态度等方面上的存在差异,对于学习内容的接受、掌握的程度也不一致,因此,在同等的教学目标、内容、要求面前,所付出的努力的程度也是不相同的,一些学生学习很轻松,而另一部分学生却显得非常困难、负担很重。由于无差异教育的存在,优生、差生一锅煮,面对过多的负担,优生无兴趣承载,差生承载不了,真是苛求了活生生的一代。

5、教育管理体制方面的原因.激烈的升学竞争趋势是导致了学校与学校之间的竞争。如今人们评判一所学校的优劣,往往依据的是学校的升学率,而学校之间的竞争必然会落实到教师和学生头上,教师要拼命地教,学生要拼命地学。虽然许多教师也知道中学生课业负担重,但是谁也不敢第一个站出来,真正实施“减负”,因为直接关系到升学率,升学率低了,不要说学校不愿意,恐怕学生家长更不愿意。

六、造成中学生课业负担重的后果

1、致使教师无法合理科学地分配工作时间,导致工作效率下降。教师布置量的`作业的最直接的后果就是量的作业批改任务,对于一个教师来说,他要承担备课、授课、批改作业、教学科研任务和完成学校布置的其他工作,时间是相当紧张的,备好课是讲好课的前提,搞好教学科研是教育教学工作向更高层次发展的必要条件,这两项工作都需要教师下很工夫去做,但现实情况是:批改量的作业占用了教师太多的工作时间,以至于教师没有充足的时间认真备课,更没有时间考虑教学科研的事情,造成新的教学方法和理念无人问津的局面。这对教师业务水平的提高和教育教学的发展都非常不利。

2、造成教师盲目地依赖现成的资料,使教师的自信心受到了影响。为了布置足量甚至是超量的作业,不少教师借助了网络、教辅资料,自己开发练习题的积极性为降低,一些教师甚至不会为自己所教学科出一套比较标准的试题,过来更加依赖教辅资料,这样的后果就是教师时时刻刻对自己的教学效果没有把握,只能再依靠更多的练习和考试来检验自己的教学效果,如此循环,搞得教师、学生身心俱疲。

3、破坏了教师在人民群众中的良好形象。量重复的、机械的练习必然会占用学生的合理休息时间,对于多数对子女宠爱有加的父母来说,看到孩子哈欠连天地做着似乎永远也做不完的作业,看着孩子连饭也顾不上吃就匆匆赶往学校,家长对学校、对教师的评价可想而知。还有教师受利益驱动,给学生购置量的教辅资料、印制量的试卷,造成学期已经结束,部分教辅资料还一字未写的尴尬局面,给学生家长带来很的浪费,致使家长和学生对教师、对学校都产生不满情绪。

4、影响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形成。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学生的长远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一个具有良好学习习惯的学生,应该能够合理地安排自己的业余时间,但是部分的课余时间被挤占掉了,学生每天循着早饭早自习上课午饭上课晚饭晚自习作业睡觉的轨迹走,他们怎么能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呢?

5、容易造成学生的逆心理。学生的学习态度是否端正,对学生的学习效果有着较为明显的影响,学生对沉重的课业负担必定会产生厌烦心理,这种厌烦心理极有可能延伸到对教师的不信任、不合作,对学习的倦怠甚至对学校生活的厌烦、恐惧,从而导致“问题学生”和“辍学生”的出现。有些学生早恋、泡网吧,原因很多,沉重的课业负担往往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

6、严重影响学生的身体健康。对于不少学生来说,沉重的课业负担带给他们的最影响就是严重的睡眠不足。这样导致学生的稚嫩的神经系统受到损伤,很容易诱发神经衰弱,与此同时,学生长时间坐姿带来的颈椎、腰椎和近视、低血糖的发病率也呈上升趋势。没有好的身体,怎么能培养出全面发展的学生。

七、实施素质教育,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

1、作为学校,一是要坚守教育法规,落实有关减负规定,在学生到校时间、作业等方面严格执行上级规定。二是要建立完善的制度,如家庭作业申报制,班主任协调家庭作业总量制,年级组统一布置家庭作业制等,加对学生课业负担的控制检查力度,三是要组织教师相互交流、相互学习,积极开展研究,胆探索减负增效提质的新思路新方法,并加以推广。

2、作为教师,一方面要充分认识减轻学生过重负担重要性,认真钻研教材,准确把握教学重点、难点,从学生实际出发精心设计教学过程,精讲精练,提高教学效率,另一方面,要加强对不同层次学生的研究,加强对典型题型的研究,精心设计、布置作业,注重作业的层次性、针对性和有效性,减少不必要的机械重复劳动,注重作业形式的多样性和趣味性,避免枯燥无味的劳动,提高作业对学生的吸引力,力加强学法指导和作业习惯的培养,提高学生的作业速度和作业质量,达到轻负担,高质量的目的。

3、作为家长,要注意培养孩子的学习自觉性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加强对孩子作业的督查与指导,不要给孩子施加心理压力,不要盲目地给孩子增加课业负担。

八、减轻学生课业过重负担的对策

1、认真贯彻落实“省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相关文件和会议精神,制定我班相应的减负计划和措施,确保减负落到实处,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增强学生的体质。具体做到以下几点:

(1)班级管理方面:严格按照省课程设置及课时标准安排进行,保证学生在校活动量,开展多种形式的体育锻炼活动,保证学生每天有1个小时的集体体育锻炼时间。

(2)课外作业量方面:严格按照规定布置学生的课外作业,要做到:作业布置以中等学生为标准,要做到精讲精练,分层设计作业,学校每周对上一周的学生作业量进行抽查,并做好作业检查评价记录。

(3)学生评价方面:严格执行“全省普通中小学校,每学期举行一次期中考、一次期末考”的规定,严禁考试次数过频的现象发生。学生考试成绩绝不排队。

小学学生体质健康水平调查报告3

一、调查方法

1、采用整群分层抽样原则,选择我校二、五年级二个年级共191位学生进行体质健康水平测试。

2、测试的内容根据《小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中的内容再结合学校实际情况而定。二年级测试项目为:身高体重、立定跳远;五年级测试项目为:身高体重、肺活量体重指数、50米跑、400米跑(50 x 8往返)、立定跳远。

3、收集整理测试资料,参考《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对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评定标准对我校学生体质进行分析,掌握我校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现状。找出其差异,并对其造成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找出存在的原因及解决的可行性对策。

二、我校学生体质现状分析

1、形态发育水平偏低。

与全国同龄学生平均体重相比,我校学校身高偏低。体重和全国平均水平相比也相应的偏低。但肥胖的学生并不在少数。

2、爆发力、速度素质水平偏低。

反映下肢爆发力的立定跳远指标同全国平均水平相比偏低,在反映速度的50米跑指标也相对偏低。

3、耐力素质较好。

反映耐力素质的400米跑(50 x 8往返)同全国平均水平相比偏高。

4、肺活量体重指数水平较高。

三、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下降的原因

1、学校体育场地设施不足

由于我学校体育场地设施和条件不足,学生体育课和体育活动难以保证。

2、不健康生活方式的影响

生活不规律、饮食结构不科学、长时间看电视、玩游戏等不良生活习惯,以及出门坐汽车,家务劳动电气化等现代化的生活方式,都是严重制约健康的主要因素,而健康作为体质的外在表现,健康水平的下降必然会导致体质的'下降。

3、锻炼时间的缺乏

学校虽然对学生体育逐渐重视,但是学校体育课由于时间的局限性,并不能达到理想的锻炼效果。又由于我校情况的特殊性,学生住校,课余时间相对较少,锻炼的时间较少。

四、提高我校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对策

1、深化体育课程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同时利用我校民族传统体育的丰富资源,开发编写符合我校实际的趣味性强、健身价值高的地方性教材。建立学校高素质体育师资队伍,并按规定配齐体育师资,加强对体育教师的培训和考核,提高师资素质水平和业务能力。

2、建立社会性体育锻炼和竞技运动相互促进、协调发展机制。要以“达标争优、强健体魄”为目标,整合民族体育与现代体育资源,开发出学生喜闻乐见、健身价值高,趣味性强、有地方特色、对场地器材要求不高的社会体育活动项目。同时,坚持“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原则,进一步办好学校体育传统项目和学校高水平运动队,建立社会体育和竞技运动相互促进、协调发展机制。举办多层次多形式的学生体育运动会,激励青少年自觉参加体育锻炼。同时全面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和学生健康体检制度,建立和完善学生体质健康监测制度,将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和体育考试成绩作为综合素质评价的重要内容。

第三篇:小学学生体质健康水平调查报告

一、调查方法

1、采用整群分层抽样原则,选择我校二、五年级二个年级共191位学生进行体质健康水平测试。

2、测试的内容根据《小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中的内容再结合学校实际情况而定。二年级测试项目为:身高体重、立定跳远;五年级测试项目为:身高体重、肺活量体重指数、50米跑、400米跑(50 X 8往返)、立定跳远。

3、收集整理测试资料,参考《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对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评定标准对我校学生体质进行分析,掌握我校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现状。找出其差异,并对其造成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找出存在的原因及解决的可行性对策。

二、我校学生体质现状分析

1、形态发育水平偏低。

与全国同龄学生平均体重相比,我校学校身高偏低。体重和全国平均水平相比也相应的偏低。但肥胖的学生并不在少数。

2、爆发力、速度素质水平偏低。

反映下肢爆发力的立定跳远指标同全国平均水平相比偏低,在反映速度的50米跑指标也相对偏低。

3、耐力素质较好。

反映耐力素质的400米跑(50 X 8往返)同全国平均水平相比偏高。

4、肺活量体重指数水平较高。

三、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下降的原因

1、学校体育场地设施不足

由于我学校体育场地设施和条件不足,学生体育课和体育活动难以保证。

2、不健康生活方式的影响

生活不规律、饮食结构不科学、长时间看电视、玩游戏等不良生活习惯,以及出门坐汽车,家务劳动电气化等现代化的生活方式,都是严重制约健康的主要因素,而健康作为体质的外在表现,健康水平的下降必然会导致体质的下降。

3、锻炼时间的缺乏

学校虽然对学生体育逐渐重视,但是学校体育课由于时间的局限性,并不能达到理想的锻炼效果。又由于我校情况的特殊性,学生住校,课余时间相对较少,锻炼的时间较少。

四、提高我校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对策

1、深化体育课程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同时利用我校民族传统体育的丰富资源,开发编写符合我校实际的趣味性强、健身价值高的地方性教材。建立学校高素质体育师资队伍,并按规定配齐体育师资,加强对体育教师的培训和考核,提高师资素质水平和业务能力。

2、建立社会性体育锻炼和竞技运动相互促进、协调发展机制。要以“达标争优、强健体魄”为目标,整合民族体育与现代体育资源,开发出学生喜闻乐见、健身价值高,趣味性强、有地方特色、对场地器材要求不高的社会体育活动项目。同时,坚持“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原则,进一步办好学校体育传统项目和学校高水平运动队,建立社会体育和竞技运动相互促进、协调发展机制。举办多层次多形式的学生体育运动会,激励青少年自觉参加体育锻炼。同时全面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和学生健康体检制度,建立和完善学生体质健康监测制度,将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和体育考试成绩作为综合素质评价的重要内容。

第四篇:小学提升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实施方案

XX小学提升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实施方案

为全面提升我校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根据《转发广东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开展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复评与学生体质健康情况检查调研的通知》(粤教体办函[2018]81号)和《转发广东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学生体质健康工作的通知》(揭市教[2018]140号)的相关要求,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执行党的教育方针,牢固树立学校教育“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把增进学生健康素质作为学校教育的基本目标之一,通过实施学生体质健康促进工程,深入推进学校体育卫生工作,让健康成为学生的终身财富,为社会培养身心健康、体魄强健、意志坚强、充满活力的合格人才。

二、总体目标

依据《转发广东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学生体质健康工作的通知》(揭市教[2018]140号)工作要求,建立健全与本校教育发展战略、推进教育现代目标相适应的学校体育卫生工作机制,努力提升我校学校体育卫生基础设施现代化水平;进一步完善全校各方参与的学生健康促进网络和联动机制,基本形成全校各方共同关注小学生身心健康的社会氛围。2018——2020年促使我校学生基本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和科学文明的生活方式,健康素质明显提高,超重、肥胖、视力不良检出率上升趋势得到遏制,耐力、力量等身体素质明显提升。

三、工作方针

1、以育人为本作为价值取向。尊重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健康成长需要,开展学生喜闻乐见的体艺活动,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有利于身体健康的活动,为学生主动适应社会、终身发展奠定扎实基础,培养合格公民和建设人才。

2、以个性发展作为核心任务。在实现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基础上,重视学生的兴趣爱好和潜能特长等方面的个性化需求。提供适宜学生个性发展的条件和环境,促使每一名学生在某一方面形成稳定的爱好,实现“全面+特长”的发展目标。

3、以循序渐进作为重要策略。逐步稳健推进学生身体健康工程,培养学生终身学习和发展的意识,为学生未来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四、促进行动举措

(一)学校体育和健康教育课程体系建设行动计划。

1、切实落实“中小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要求。开足开齐体育课,每天早上安排20分钟的早操,每天上午安排一次25分钟的大课间体育活动,每天下午统一安排30分钟的课外体育活动。结合本校实际情况,制订落实“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实施方案,逐步配足配齐体育教师、改善体育场地设施,购置必要的体育器材,为学生每天在校一小时体育锻炼提供切实保障。

2、构建体育与健康教育课程体系。根据学生成长规律和健康发展新要求,要根据学校体育特色研究制定适合学生身心健康和个性特长发展的校本课程与体育活动内容(如篮球、排球、足球、乒乓球、羽毛球、网球等选项课和训练队),构建有学校特色的体育课程体系,保证体育课堂教学合理的运动负荷,增强课程内容的选择性、趣味性,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确保每个学生在小学阶段至少学会一项体育技能;坚持健康知识与健康技能传授并重、健康意识培养与健康行为养成相统一的原则。

3、建立体育和健康教育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教导处每学期不定期对学校体育课教学进行巡查和指导,全面评价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质量的基础上,注意重点考察学生实际练习时间和体能发展情况。

4、举办多层次多形式的学生体育运动会。每年定期组织举办各类比赛,包括:田径、篮球、足球、排球、乒乓球、羽毛球、跳绳等为主的比赛项目。每学年举办一次综合性田径运动会,组织两次以上全校性特色项目体育比赛,并因地制宜、经常性地开展以班级为单位的学生体育活动和竞赛,做到人人有体育项目、班班有体育活动、校校有体育特色。

5、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和兴趣爱好,加强类型多样的体育社团建设。结合体育课教学,让每个学生至少掌握两项体育技能,为其终生锻炼打下基础。

(二)学校卫生推进行动计划。

1、建立医生进校园机制。建立学校与辖区社区医疗卫生机构对口联系机制,实现医务人员定期进校园、常规有联系、应急即处置的工作目标。

2、切实加强对学校卫生工作的监督和指导。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卫生监督机构和食品监督机构、相关医疗卫生机构要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为全校提供预防保健等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定期对学校食堂卫生、饮用水、传染病防控等开展监督检查和指导。

3、建设“一生一档”系统。建立学生每年一次健康体检制度,以学生健康体检结果和《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数据为基础信息资料,为每个学生建立健康档案。

4、进一步加强学生近视眼防控。加强宣传教育和有效管理,巩固教室光环境改善成果,确保课桌椅配置达到国家要求并开展配套服务研究,落实小学生近视眼防控工作方案和职责。

5、加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加强班主任队伍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培训,促进班主任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发挥积极的作用。加强学校心理辅导室的规范化建设。加强学生心理素质发展状况的调研,加强学生精神疾病危机干预,有效预防学生心理障碍和精神疾病发生。规范指导小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和转介工作,完善心理咨询热线运动机制。

(三)学生体质健康监测及干预行动计划。

1、建立学生体质健康监测站,制订学生体质健康监测制度和公告制度。由学校主要负责人或分管领导任监测站负责人,配备专业人员,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并按要求配备场地、器材设备,对全校学生体质健康进行监测、干预、指导、汇总、统计、分析、管理全校学生体质健康数据,建立学生体质健康档案,撰写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分析报告。

2、建立常态化的学生体质监测制度。认真做好每年《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测试上报工作,将《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实施工作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抓手。每年9 月至 10月,结合体育课考核与体育活动课开展随时、多次、择优的常态化学生体质健康测试,11月上报测试数据。

3、实施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公告制度。在全面开展《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基础上,加强学生体质健康情况进行抽测,并将结果与评优评先挂钩,实行一票否决。学校在每学期的家长会上向本校全体学生、家长公告本校《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情况与相关学生体质健康数据。

(四)学校体育、卫生师资队伍建设行动计划。

1、配齐配足学校体育、卫生师资队伍。根据“中小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的要求,科学核定体育教师工作量,将体育活动课、课间操(早操)、体育竞赛、课外体育活动组织、运动队训练和管理折算成课时,计入体育教师工作量。

2、促进体育、卫生教师专业化发展。制定体育教师任职条件和岗位专业标准,保证体育教师整体水平。促进体育教师专业化发展,有针对性地培养骨干教师、优化小学体育教师专业技术职务人员比例,加快中青年体育教师向高级教师发展的培养;在卫生保健教师的培养、职务评聘、职后培训等方面做出新的制度安排。

3、加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队伍建设。组织教师参加国家心理咨询师培训,推进学校心理咨询师培训论证,学校将配备一名心理健康教育专职教师,小学以心理健康教育兼职教师为主。

4、搭建平台,开展学校体育卫生研究。设立体育卫生科研专项经费,鼓励教师针对教育教学实践开展研究,促进一线体育卫生教师 通过科研提高教育教学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同时,通过课题研究形式,对制约本校体育卫生和学生健康发展的瓶颈问题、关键环节开展攻关,为体制机制创新和政策制定提供依据。

五、保障措施

(一)成立组织机构。

成立由学校校长为组长,相关处室负责人以及体育健康教师为成员的领导小组。负责统筹协调行动计划推进工作,督促解决推进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体育组,负责日常工作的协调和开展。

(二)加大经费投入。

为推进促进学生身体健康工程,设立专项经费,用于课程建设、师资培训、资源优化、成果宣传与推介,支持学校特色发展。结合学校实际需求,保障学校设施设备到位。

(三)深入调查研究。

将促进学生身体健康工程作为我校教育研 究的重点课题,组织专家学者深入学校,深入基层进行调研分析,全 面掌握我校学生身体健康发展的状况,提出有建设性的对策和建议。同时,引导广大教师运用科学的教育方法,研究学生的成长规律,不 断改进自身教育行为。

(四)开展宣传活动。

围绕总体目标,加大宣传力度,树立典型,突出重点。通过宣传与实施,让广大师生增强促进学生身体健康成长工程的使命意识和责任意识。营造学校、家庭、社区共同参与的良好氛围。把促进学生身体健康成长工作与学校各项工作、相关活动紧密结合,做到同步发展,整体推进。

(五)加强督导评估。

学校将对各项实施工作进行督导评估,对达到指标要求的班级和先进个人进行表彰。通过典型引导,带动促进学生身体健康成长工程的全面展开。

XX小学

2018年5月26日

第五篇:青少年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探讨

青少年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探讨

1114108李晨晨

论文摘要:本文通过权威报告阐明了我国青少年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呈现持续下降的趋势,全面分析了学校体育的现状,旨在引起相关教育部门的重视,提高体育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确保学校体育充分发挥其育人功能以顺应素质教育的发展。

2006年9月18日,国家体育总局和教育部联合公布了《第二次国民体质监测报告》,本次监测结果显示:学生的耐力、速度、爆发力、力量素质呈下降趋势,超肥胖学生的比例迅速增加,城市中超重与肥胖的男生已接近了四分之一,中学生的视力不良率已经超过了三分之二,大学生的视力不良率高达83%。自1985年以来我国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呈持续下降趋势,青少年学生体质的“硬件”水平即体能素质、心肺功能下降,近视率居高不下,肥胖儿童大幅增加。1学校体育的困境

毛泽东在1917发表的《体育之研究》一文中指出:体育一道,配德育与智育,而德智皆寄于体,无体是无德、智也。梁启超也积极倡导“德、智、体三育”,认为“三者,为教育上缺一不可之物”,强调了体育在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明确提出在学校教育中要贯彻“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进一步确定了学校体育在教育中的地位。然而,在“唯分数论”的“教育病”的影响下,许多学校以“升学第一”代替“健康第一”,以“应试教育”代替“素质教育”,升学考试内容和选拔标准引导着学校、学生行为的价值取向,以至“分数是学生的生命,教师的命脉,学校的命运”、“分、分、分学生的命根”一些观念应运而生。体育被推到“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

要”的尴尬境地。在这种“体育是副课”错误教育观念的引导下,老师和学生都臣服于考试的魔力,千方百计的挤出一切课外时间,搞“题海战术”求得尽可能高的考试分数和升学率。事实上,我国在《学校卫生工作条例》第5条和《关于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意见》中对学生的学习和睡眠时间、课业负担都有明确规定。然而在高考这支魔棒的指挥下,这些法规却都成了“一纸空文”。全国有67%的城市小学生和64.6%的农村小学生每天在校学习时间超过了国家规定标准。小学一至三年级中67.2%的城市学生和45.6%的农村学生、小学四至六年级中36.8%的城市学生和26.3%的农村学生每天写作业时间超过国家规定标准。我国7成中小学生睡眠时间不够。试想在这样的教育大环境下,在这样的学习负担下,在这样的睡眠状况下,又如何能保证学校体育正常发挥其功效呢?

2体育课的量不足质不优

体育与健康课程是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必不可少的手段。2001年教育部颁发的新课程标准规定:小学一、二年级体育课每周4学时;小学三年级至初中三年级每周3学时;高中每周2学时。然而,有调查发现,体育课程的实际地位低于它的法定地位。许多学校受“升学第一”的影响,不仅人为减少学生的体育课的课次,还常常“挤占挪用”体育课。部分小学1-6年级课表上排3节体育课,在实际的操作中却只上2节;部分中学7一9年级每周3节体育课的时间根本就不能够保证;部分高中特别是毕业班的体育课,即使有课程安排,往往形同虚设,不时被其他“主课”挤占。调查结果表明多数学校没有按照国家的要求开足开齐体育课,体育课严重“缩水”。另有调查显示,全国有54.1%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学校体育课程是按国家规定

执行的,还有45.9%的省尚未认真执行,在初三和高三,体育课还常常被语文、数学、外语等课程占用。

并且,学生在参加体育锻炼和选择运动项目时避“重”就“轻”,越来越少的人选择耐力性、力量性、对抗性、冒险性强的体育项目。体育课渐渐演变成了“安全课”“休闲课”,体育的育人功能不断被弱化,导致体育课“空壳化”。

3场地器材的匾乏,体育经费缺失

2005年山西省沁源县二中90名师生在公路上跑操时,一辆疾驰而来的载重卡车碾压过来,有21人死于非命。其实,在全国,何止一个沁源县二中由于体育场地小,而在公路上跑操。从地区来看,中西部特别是西部地区尤为严重。一项对农村学校的调查显示:“九五”、“十五”期间分别只有12.44% ,25.7%的学校能够达到教育部规定的体育器材配备目录的最低要求。长期以来,我国的教育投入严重不足,而学校体育的经费投入更是少得可怜,就连中国统计的资料也没有学校体育经费方面的数据,只有各级教育行政管理部门的模糊指标:学校体育经费要从教育经费中统筹安排解决。大多数地方教育行政部门根本没有把体育工作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认真对待,对学校体育投人不足,学校领导划拨体育经费则更少,致使学校体育经费严重缺乏,没有经济能力达购置各种体育器材,不能满足体育教学和课外体育活动的儒要。再加上教学优质资源的吸引,学生都涌向升学率高的学校,致使学校场地器材与学生人数比重严重失调,更加无法演足现有学生每人每天一小时体育活动的空间和器材需要。拒有关部门最近的调查显示,西部某省中小学学生人均体育经携为1-3元,北部某省15个贫困县的401所初中,平均年体育经费为5109元,其中400余元用于学校运动会,大部分学校不能采用现有的器材上一节完整的体育课。这样的教学环境,我们如何能保证

学校体育正常发挥它的育人功能?

4师资力量的短缺,继续教育的滞后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体育教师是学校体育工作的主要执行者和组织者,是促进学生身心发展的指导者和体育科学知识与科学锻炼方法的传授者。由于受当前“重智轻体”、“升学第一”思潮的影响,导致体育教师流失率较高,而各校在教师引进时对体育教师的增编重视不够,有的甚至有意压编。造成中小学尤其是农村师资队伍面临着优秀人才“留不住也进不来”的困局,在数量和质量上“双重短缺”的严峻形势,难以适应当前学校体育的发展要求。全国农村学校普遍存在体育教师缺乏的现象。原国家教育委员会(86)教体字002文《关于加强中、小学体育师资队伍建设的意见》规定:小学每七至八个教学班、中学每六个教学班配备一名专职体育教师,专职体育教师人数与学生人数的比例小学为1;400、中学为1;300。

由于体育师资短缺,导致全国中小学普遍存在专职体育教师人数与学生班数、人数比严重失调,体育教师工作量超重的现象,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其中最为严重的是山西省村级小学专职体育教师与学生比为1;874,专职体育教师与班级比为1;25.8,而村教学点的情况更为严重,以我国目前的体育师资队伍状况,如何能顺应素质教育发展,有效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5体育课程改革中的“误区”

2001年,教育部颁发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同时颁发了小学和初中各学科《课程标准》,2003年,颁布了《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全国的中小学进行了新的一轮课程改革。体育课的价值观由单纯的“生物健康观”向“三维健康观”转化,确定了5个学习领域目标,在注重增强学生体质的同时,特别

重视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和社会适应能力的提高;体育课程内容资源由单一的运动技能传授拓展为传统的运动项目、新兴的运动项目和民族民间传统体育项目三大类,注重学生体育兴趣和意志品质的培养及终身体育锻炼习惯的形成;对学生成绩从体能、知识与技能、学习态度、情意表现与合作精神5个方面进行评价,突出了课程教学的灵活性和自主性,强调了学生的参与程度,不再硬性规定学生运动量。由于有些体育教师对现行“课标”精髓认识不够,在实际操作中走进误区。

首先,对课程目标的认识误区:在体育教学中遗忘了体育与健康课程本质功能是促进学生的身体发展,过于淡化运动技能的学习,一味地追求其他目标的实现。其次,对体育教学内容选择的认识误区:《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对教学内容没有做具体的要求,体育教师有很大的自主选择权,有些体育教师忽视了传统运动项目如足球、篮球、体操等的教学,取而代之的是多米诺骨牌、魔术表演等。教学内容脱离体育运动技能和体育运动文化,缺乏对学生勇敢顽强、刻苦锻炼等意志品质的培养。最后,对课程评价的认识误区:课堂教学评价过分强调体育的心理、社会效益,忽视了体能效益,对学生的运动量要求不高,并取消了练习密度与练习强度的评价,助长了学生怕苦怕累,图安逸的思想,体育课演变成了“休闲娱乐课”,达不到锻炼效果。

结束语:

青少年是民族的未来,是民族的希望,青少年的体质与健康状况关系到我们中华民族未来的兴衰,学校体育肩负着增强学生体质之重任,因此,学校需要认真落实“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明确体育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把体育作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突破口和切入点,充分保证体育课和课外体育活动的开展,加大体育经费的投入,改善体育场地、设施条件,加强体育师资队伍的建设,充分发

挥学校体育的功效。

参考文献:

《第二次国民体质监测报告》 2006年9月18日;

《体育之研究》 1917 毛泽东;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 1999年; 《学校卫生工作条例》;

《关于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意见》;

《关于加强中、小学体育师资队伍建设的意见》 原国家教育委员会(86)教体字002文;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课程标准》 2001年;

《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 2003年。

下载小学学生体质健康水平调查报告word格式文档
下载小学学生体质健康水平调查报告.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2021年中小学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实施工作方案

    2021年中小学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实施工作方案2021年中小学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实施工作方学校重视和加强学校体育工作,认真贯彻落实《教育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体质健康......

    第六次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查报告出炉

    第六次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查报告出炉 2011年09月05日作者:肖笛来源:华西都市报 7至22岁学生肥胖率持续上升 348495人 ●本次体质监测覆盖了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27个民......

    小学 《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工作总结

    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工作总结 我校在开学初接到教育局通知,回校后并认真组织近四个月的具体实施测试工作。《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发布与实施是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为积......

    小学学生体质健康监测制度

    学校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工作制度 为落实《教育部 国家体育总局关于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通知》的文件精神,做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数据的上报工作,进一步推动《......

    2017年 小学学生体质健康工作报告

    2017年学生体质健康测试 工作分析报告 接到县科教局有关《2017年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和上报工作的通知》后,我校立即布置相关工作,成立《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工作领导小组......

    小学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工作计划

    学校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工作计划 为了促进和激励广大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养成体育锻炼的良好习惯,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进一步推进《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实施,结合我校实际,特......

    小学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方案

    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实施方案 单位:万滩镇刘寨小学时间: 2018年9月12日 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实施方案 根据国家教育部和体育总局颁发的《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精神,坚持学校教育树立健......

    石楼小学提升计划 为全面提升我校学生体质健康水平

    石楼小学提升计划为全面提升我校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根据《山东省学生体质提升计划(2014--2018)》通知的精神和《潍坊市关于初中体育教学工作指导意见》(潍教办字【2014】28号)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