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扬尘在线视频

时间:2019-05-15 01:42:5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成都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扬尘在线视频》,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成都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扬尘在线视频》。

第一篇:成都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扬尘在线视频

成都市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扬尘在线视频

监测管理办法(修订稿)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加强建设工地施工现场扬尘在线视频监测管理,确保扬尘在线视频监测系统正常运行,根据《四川省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条例》和《成都市建设施工现场管理条例》等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成都市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以下简称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扬尘在线视频监测活动的管理。

第二章 监测点管理

第三条 扬尘在线视频监测点应根据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设定,视频监测范围应覆盖出入口冲洗区域。

第四条 监测点位一经设定,不得擅自移动。确因施工原因需移动的,须报项目安全监督机构同意并填写“成都市建设工地扬尘在线监测设备拆机记录表”,由设备安装人员负责实施。

第三章 管理职责

第五条 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对全市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扬尘在线视频监测实施统一监督管理,制定并组织实施成都市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扬尘在线视频监测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加大监管力度,对施工现场扬尘在线视频监测设备的运行进行监管和实施评价;建立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扬尘在线视频监测网络和智能监控平台(以下简称平台),并实施网络和平台的运行管理。当施工现场PM10小时浓度均值超过限值时,采取微信公众号和短信推送方式,向PM10浓度超标工程项目施工单位、监督机构相关责任人推送超标的PM10小时浓度均值和处置要求,督促其立即采取降尘措施并将降尘处置情况在平台上进行回复。

第六条 各级安全监督机构对所监管的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扬尘在线视频监测工作进行日常监督管理,建立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扬尘在线视频监测工作检查机制,依据平台提供的数据对相关建设工地实施差异化管理,及时将PM10浓度超标工程项目调查处置情况在平台上进行回复。

第七条

建设单位是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扬尘治理工作的牵头单位,应制定相应的管理规定,督促施工、监理单位确保扬尘在线视频监测设备在施工现场的正常运行,严格落实文明施工各项措施,确保施工现场PM10小时浓度均值控制在限值内。

— 2 — 第八条

施工单位应严格落实《成都市建设工程文明施工标准化技术标准》,确保各项措施落实到位。积极协助扬尘在线视频监测设备的安装、调试工作,提供220V电源及砼基础,保障监测设备的正常供电,杜绝人为损毁或遮盖设备探头等现象的发生。实时关注施工现场PM10监测数据,当施工现场PM10小时浓度均值超过限值时,立即采取降尘措施并将降尘处置情况在平台上进行回复,有效管控施工现场扬尘污染。

第九条

监理单位应监督施工单位落实扬尘整改措施,对危害扬尘在线视频监测设备安全及干扰监测设备正常工作等行为应及时制止,并向安全监督机构报告。

第四章 实施精准管控

第十条

施工单位在施工现场PM10小时浓度均值超过限值时,应及时采取降尘措施,1小时内在“扬尘在线视频监测平台”上进行回复。当相应国控点PM10小时浓度均值小于50μg/m(含50μg/m)时,施工现场PM10小时浓度限值为70μg/m;当相应国控点PM10小时浓度均值大于50μg/m、小于100μg/m(含100μg/m)时,施工现场PM10小时浓度限值为120μg/m;当相应国控点PM10小时浓度均值大于100μg/m时,施工现场PM10小时浓度限值为国控点PM10小时浓度均值的120﹪。

监督机构对PM10小时浓度均值连续2小时超过限值的建设

工地,应立即进行调查处理,责令施工单位暂停施工并采取相关降尘措施整改到位,处理结果及时在“平台”上回复。对施工现场PM10小时浓度均值高于国控PM10小时浓度均值,且超过200μg/m的建设工地,应立即进行调查处理,责令施工单位暂停施工并采取相关降尘措施整改到位,待施工现场PM10小时浓度均值低于200μg/m方可复工,处理结果及时在“平台”上回复。

第五章 罚則

第十一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和《成都市建筑施工总承包企业和监理企业信用评价管理暂行办法》,对相关企业进行行政处罚和信用评价扣分:

(一)施工现场PM10小时均值超过限值时,施工单位未及时采取降尘措施,1小时内未在“平台”上进行回复的。

(二)施工现场PM10小时浓度均值超过200μg/m时,施工单位未暂停施工,未采取相关降尘措施,处理结果未在“平台”上进行回复的。

(二)施工现场PM10小时均值连续2小时超过限值的。

(三)未报项目安全监督机构同意,擅自移动扬尘在线视频监测点位的。

(四)故意损毁或遮盖设备探头的。

(五)对保障扬尘在线视频监测设备工作的电源,人为断电 — 4 —

3331小时(含1小时)以上的。

第六章 附则

第十二条 当相应国控点PM10小时均值大于300μg/m时,对施工现场 PM10小时均值不做评价。

第十三条 本办法由成都市城乡建设委员会负责解释。第十四条 本办法自11月5日起施行,有效期为五年。

— 6 — 信息公开属性:主动公开

成都市城乡建设委员会办公室 2017年11月2日印发

第二篇: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扬尘治理承诺书

高邑县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扬尘治理承诺书

为加强我县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文明施工管理,防治施工扬尘污染,保护和提升我县空气质量,工程项目各参建单位对高邑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扬尘治理工作承诺书如下;

一、施工现场实行封闭式管理,围挡材质应采用砖砌、轻质钢结构。保证围挡安全、稳固、整洁、美观。严禁围挡不严或敞开式施工。

二、围挡必须经专业人员设计,施工单位要严格按设计图纸及标准规范施工,竣工验收应符合国家有关标准要求。

(一)砖砌围挡要求:围挡高度:市区主干路不低于3m,其他路段不低于2.5m;围挡内外抹灰,上下刷灰色涂料(同灰色琉璃瓦颜色),中间刷白,压顶采用灰色琉璃瓦。

(二)轻质钢结构围挡要求:总高度为4米,其中,底部0.5米为实墙基础,蘑菇石贴面,两侧用罗马柱装饰,顶部外挑沿50cm,每隔3m安装内藏式泛光灯照明。

支撑钢架须经有资质的专业设计单位设计,符合国家相关设计标准要求,保证围挡安全。

(三)施工单位应负责施工现场围挡的管理;尚未施工的,由建设单位负责管理。围挡管理单位应做好围挡的维护、保洁工作。每天至少对围挡进行一次保洁,保持围挡清洁、无尘土、无乱张贴、乱涂写、乱刻画等现象。

三、大门净宽不小于6m,净高不小于4m,门头部位应有企业标志、项目名称,门柱应有安全生产、文明施工及创优内容,门头应有灯箱或霓虹灯,夜晚要亮。

四、建筑工程主题外侧使用符合规定的密目式安全网封闭,密目式安全网应保持整齐、牢固、无破损。防止施工中物料、建筑垃圾和渣土外逸,避免粉尘、废弃物和杂物飘散。

五、工地出入口必须设置自动化冲洗设施,对驶出施工现场的机动车辆顶部、槽帮、底盘和车轮进行全方位冲洗,车辆干净后方可上路行驶。严禁将施工现场内的泥土带入城市道路。

六、建立远程监控系统,对施工现场各个部位的扬尘污染情况实施动态监控。

远程监控系统前摄像头等设备主要安装在以下部位:

(一)建筑起重机械设备顶端;

(二)施工现场出入口及现场周边;

(三)建设单位须指定专人对监控系统进行日常维护保养,确保每个监控点都能正常运行。

七、(一)严格区分施工作业区、材料存放区和办公生活区,并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按规定码放建筑材料、构件、料具,采取必要的覆盖并设置标牌。

(二)非施工作业面的裸露地面、长期存放或超过一天以上临时存放的土堆应用防尘网进行覆盖,或采取绿化、固化措施。

(三)水泥、粉煤灰、灰土、砂石等易产生扬尘的细颗粒建筑材料应密闭存放或覆盖,使用过程中要采取有效有效防尘措施。

(四)开挖完毕的土方工程,裸露作业面部位要及时固化或用防尘网覆盖。

八、(一)施工现场出入口、场内施工作业道路及材料堆放场地必须全部采取混凝土硬化,禁止使用其它软质材料铺设。

(二)施工场地要合理设置排水系统和沉淀池,保持排水畅通,污水未经处理不得排入城市管网。

九、(一)建筑物内的垃圾要及时清运,要采用密闭器具或临时管道运输,严禁从空中抛洒废弃物。

(二)安全网内的垃圾要及时清理,定期冲洗安全网,保持安全网的清洁。

(三)场地内建筑垃圾要集中、分类堆放,严密遮盖。垃圾清运前要适量洒水,并按规定及时清运。

(四)生活垃圾采用封闭式存放,日产日清。

十、施工现场必须建立洒水清扫制度,配备洒水设备,安排专人负责(雨雪天气及地表结冰的天气除外)定时洒水、保洁,保证施工现场无尘土。

十一、施工现场禁止搅拌混凝土和砂浆。

十二、施工现场扬尘治理措施不到位,出现问题和被媒体或政府通报的,取消本项目任何评优资格,各责任单位接受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的处罚。

十三、本责任状一式四份,高邑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和项目建设、施工、监理单位各一份。

高邑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章)建设单位(章)法定代表人 法定代表人 年 月 日 年 月 日

施工企业(章)监理单位(章)法定代表人 法定代表人 年 月 日 年 月 日

第三篇:建设工程三方主体单位施工现场扬尘治理责任书

建设单位与监理单位扬尘控制目标管理责任书

工程名称:马銮湾新城新美污水泵站扩建工程 工程地点:厦门市海沧区新阳街道新垵村 开工日期:2018年4月1日 建设单位:厦门水务集团有限公司

监理单位:驿涛项目管理有限公司

一、施工现场扬尘治理工作目标

根据《厦门市城市扬尘防治工作方案》(厦府办〔2015〕66号)、《厦门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厦门市工地扬尘污染防治工作方案的通知》(厦府办〔2018〕29号)等文件要求,通过建立健全工地扬尘防治工作保障机制,进一步强化工地扬尘防治主体及属地管理责任,建立扬尘污染防治企业信用评价机制,落实扬尘防治经费保障,强化扬尘考评结果应用,实现工地扬尘防治7个100%的要求,有效控制扬尘污染,提升环境空气质量。市政道路工程工地落实施工扬尘防治措施如下:

1、市政道路施工现场应当严格按《厦门市建设工程施工现场围挡图集》设置封闭围挡,确保坚固、稳定、整洁、美观。施工时应当合理分步实施,控制土方开挖和存留时间。

2、破路施工土方开挖后应将开挖出的土方放置在土工布上,并及时进行覆盖。

3、路基土方填筑时,应严格控制含水量,分段分层填筑并及时碾压。

4、路基及水稳层上施工车辆需临时通行的,应当有专人负责 洒水降尘。水稳层混合料不得在施工现场采用简易搅拌设备进行拌合。

5、暂时不能清运的土方和建筑垃圾,必须按规定要求有序堆放,并采取固化、覆盖等扬尘防治措施。

6、清扫水稳层、旧混凝土路面作业时,优先采用洒水、吸尘措施,当采用空压机、鼓风机吹扫时,应采取有效的降尘措施。

7、路沿石、路砖等构件切割、加工或者进行其他切割、钻孔、凿槽等易产生粉尘的作业时,应当采取喷雾等方式进行降尘。

8、路面破除时使用无组织排放尘埃的中小型粉碎、切割、锯刨等机械设备时,应采取围护、遮挡等防止扬尘措施。

9、建筑垃圾处置应当经过核准,采用密闭式运输车辆,运输车辆进出工地应逐车登记,并按照指定的运输路线和时间行驶,倾卸至符合要求的消纳场所,严禁“滴撒漏”、乱倾倒等行为。

10、施工现场应当配备洒水车辆。每千米施工段至少配备一台移动式喷雾机,并分时段开启喷淋系统。每天7:30~8:00、10:30~11:00、14:30~15:00、17:00~17:30四个时段要开启喷淋系统进行降尘(雨天除外)。同时根据市环保委下达的启动轻微污染天气响应通知,及时启动雾炮车、洒水车及喷雾设施。

二、建设单位扬尘治理责任

1、建设单位对工程项目施工扬尘污染防治工作负总责,将扬尘防治费用列入工程造价,并及时足额支付。建设区域内有两个及以上项目的,共用场地扬尘污染防治工作由建设单位牵头共同协商解决。在项目建设投资中按规定专项列支,落实建设工程扬尘防治的专项费用,并将扬尘防治费用作为不可竞争费用列入工程成本。建设单位项目负责人应牵头成立建设(代建)、施工、监理等单位项目负责人组成的扬尘防治工作组,明确具体负责人,组织协调扬尘防治各项措施的落实,并定期组织对施工单位落实情况及监理单位监督工作进行检查评价。对按规定无需公开招投标的工程,一经发现有不按规定落实扬尘防治措施的行为,建设单位应根据实际情况扣除该工程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的工程履约保证金。

2、将扬尘治理和保护施工环境质量纳入工程项目管理总体方案,建立施工现场扬尘治理管理体系和制度,全面实施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扬尘治理标准化管理。

3、提供符合国家及行业有关规定的安全文明施工环境和条件,设置符合规定的施工现场围挡并保持完好。

4、适时组织开展施工现场扬尘治理检查,并做好检查记录。

三、工程监理单位扬尘治理责任

1、监理单位受建设单位委托,依法对工程建设活动履行监理职责,对施工扬尘治理、安全文明施工实施监理。监理单位负责审批施工单位现场扬尘防治施工方案,编制施工扬尘防治监理实施方案,对施工单位扬尘防治实施过程进行监督、检查,建立扬尘防治监理工作记录备查。

2、对施工扬尘治理工作落实不到位的现象及时给与纠正,并督促施工单位整改落实。施工现场发生扬尘污染的,监理单位应当要求施工单位整改;情况严重的,应当要求施工单位暂时停止施工,并及时报告建设(代建)单位。施工单位拒不整改或者不停止施工的,监理单位应当及时向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其他相关部门报告。

本施工扬尘治理责任书一式四份;建设单位项目部、监理单位项目部、施工单位、施工单位项目部各一份,自签订之日起生效。

建设单位(盖章):

项目负责人(签字):

签订日期:

年监理单位(盖章):

项目负责人(签字): 月 日

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扬尘控制目标管理责任书

工程名称:马銮湾新城新美污水泵站扩建工程 工程地点:厦门市海沧区新阳街道新垵村 开工日期:2018年4月1日 建设单位:厦门水务集团有限公司 施工单位:厦门泓园建设有限公司

一、施工现场扬尘治理工作目标

根据《厦门市城市扬尘防治工作方案》(厦府办〔2015〕66号)、《厦门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厦门市工地扬尘污染防治工作方案的通知》(厦府办〔2018〕29号)等文件要求,通过建立健全工地扬尘防治工作保障机制,进一步强化工地扬尘防治主体及属地管理责任,建立扬尘污染防治企业信用评价机制,落实扬尘防治经费保障,强化扬尘考评结果应用,实现工地扬尘防治7个100%的要求,有效控制扬尘污染,提升环境空气质量。市政道路工程工地落实施工扬尘防治措施如下:

1、市政道路施工现场应当严格按《厦门市建设工程施工现场围挡图集》设置封闭围挡,确保坚固、稳定、整洁、美观。施工时应当合理分步实施,控制土方开挖和存留时间。

2、破路施工土方开挖后应将开挖出的土方放置在土工布上,并及时进行覆盖。

3、路基土方填筑时,应严格控制含水量,分段分层填筑并及时碾压。

4、路基及水稳层上施工车辆需临时通行的,应当有专人负责 洒水降尘。水稳层混合料不得在施工现场采用简易搅拌设备进行拌合。

5、暂时不能清运的土方和建筑垃圾,必须按规定要求有序堆放,并采取固化、覆盖等扬尘防治措施。

6、清扫水稳层、旧混凝土路面作业时,优先采用洒水、吸尘措施,当采用空压机、鼓风机吹扫时,应采取有效的降尘措施。

7、路沿石、路砖等构件切割、加工或者进行其他切割、钻孔、凿槽等易产生粉尘的作业时,应当采取喷雾等方式进行降尘。

8、路面破除时使用无组织排放尘埃的中小型粉碎、切割、锯刨等机械设备时,应采取围护、遮挡等防止扬尘措施。

9、建筑垃圾处置应当经过核准,采用密闭式运输车辆,运输车辆进出工地应逐车登记,并按照指定的运输路线和时间行驶,倾卸至符合要求的消纳场所,严禁“滴撒漏”、乱倾倒等行为。

10、施工现场应当配备洒水车辆。每千米施工段至少配备一台移动式喷雾机,并分时段开启喷淋系统。每天7:30~8:00、10:30~11:00、14:30~15:00、17:00~17:30四个时段要开启喷淋系统进行降尘(雨天除外)。同时根据市环保委下达的启动轻微污染天气响应通知,及时启动雾炮车、洒水车及喷雾设施。

二、建设单位扬尘治理责任

1、建设单位对工程项目施工扬尘污染防治工作负总责,将扬尘防治费用列入工程造价,并及时足额支付。建设区域内有两个及以上项目的,共用场地扬尘污染防治工作由建设单位牵头共同协商解决。在项目建设投资中按规定专项列支,落实建设工程扬尘防治的专项费用,并将扬尘防治费用作为不可竞争费用列入工程成本。建设单位项目负责人应牵头成立建设(代建)、施工、监理等单位项目负责人组成的扬尘防治工作组,明确具体负责人,组织协调扬尘防治各项措施的落实,并定期组织对施工单位落实情况及监理单位监督工作进行检查评价。对按规定无需公开招投标的工程,一经发现有不按规定落实扬尘防治措施的行为,建设单位应根据实际情况扣除该工程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的工程履约保证金。

2、将扬尘治理和保护施工环境质量纳入工程项目管理总体方案,建立施工现场扬尘治理管理体系和制度,全面实施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扬尘治理标准化管理。

3、提供符合国家及行业有关规定的安全文明施工环境和条件,设置符合规定的施工现场围挡并保持完好。

4、适时组织开展施工现场扬尘治理检查,并做好检查记录。

三、施工单位扬尘治理责任

1、施工单位是建筑施工扬尘防治的第一责任人,承担工程项目施工扬尘污染防治具体工作。应当按照相关规定和施工承包合同约定,结合工程项目特点,制定具体建筑施工现场扬尘防治施工方案;工程项目部应建立健全扬尘污染防治管理制度和具体防治措施,严格落实文明施工的有关要求,对工程施工全过程扬尘

污染防治进行动态管理;实行总承包的,总承包单位应负责所承建项目施工现场的扬尘污染防治工作,组织落实扬尘防治措施,并确保扬尘防治费用合理使用。

2、建立以项目经理为第一责任人的项目施工扬尘防治管理制度,明确各级、各区域、各分部扬尘防治责任人;将施工现场扬尘防治工作纳入对项目部和项目经理的考核内容,与项目部、班组等逐级签订扬尘防治目标责任书,建立相应的奖惩制度。

3、影响道路交通通行的占道施工工地应新建交通疏解道路,做到“占一还一”,且新建的交通疏解道路应与占用道路建设标准一致,满足沥青摊铺条件的路段应加铺沥青,并设置符合标准的交通标志线、标志牌及安全设施,确保施工期间疏解道路路面整洁平顺、交通安全顺畅,做好道路保洁,避免产生道路扬尘污染。

4、在工地项目的大门口或工地其他醒目位置设置扬尘防治监管公示牌,公布扬尘防治措施、责任人、主管部门及污染监督举报电话等信息。同时按规定合理使用扬尘防治费用,并在财务管理中单独列出使用清单备查。

本施工扬尘治理责任书一式四份;建设单位项目部、监理单位项目部、施工单位、施工单位项目部各一份,自签订之日起生效。

建设单位(盖章): 施工单位(盖章):

项目负责人(签字): 项目负责人(签字):

签订日期:

年 月 日

第四篇:苏州市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扬尘污染防治管理办法(2011)

市政府关于印发苏州市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扬尘污染防治管理办

法的通知

江苏省苏州市人民政府

市政府关于印发苏州市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扬尘污染防治管理办法的通知

各市、区人民政府,苏州工业园区、苏州高新区、太仓港口管委会;市各委办局,各直属单位:

《苏州市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扬尘污染防治管理办法》已经市政府第86次常务会议讨论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二○一一年十一月十四日

苏州市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扬尘污染防治管理办法

第一条 为加强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管理,防治施工扬尘污染,保护和改善环境空气质量,有效保障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根据有关法律、法规、规章,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在本市市区从事建设工程的新建、扩建、改建和建筑物、构筑物的修缮、拆除等有关活动,以及实施对施工现场扬尘污染防治的监督管理,应当遵守本办法。

本办法所称建设工程,是指土木工程、建筑工程、线路管道和设备安装工程及装修工程。

第三条 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全市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扬尘污染防治的监督管理。苏州工业园区、苏州高新区、吴中区和相城区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辖区内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扬尘污染防治的监督管理。

市政大修、养护工程、园林绿化工程、水利水务工程、交通工程等的扬尘污染防治分别由市容市政(城市管理)、园林绿化、水利(水务)、交通运输等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监督管理;法律、法规、规章对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扬尘污染防治管理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四条 建设单位是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扬尘污染防治的第一责任人,建设单位及其委托的监理单位应当要求施工单位制定施工现场扬尘污染防治方案。施工单位按照承包范围做好扬尘污染防治措施的落实。

相关责任单位应当明确专人负责扬尘污染防治的具体管理工作,并在施工现场公示。

第五条 建设单位在招标文件中应当要求投标人在投标文件技术标的主要施工措施中,制定有效防止施工现场扬尘污染防治措施,该措施列入技术标评标评审内容。中标人与建设单位签订的合同应当包括招标文件中的施工现场扬尘污染防治要求。

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扬尘污染防治费用应当列入工程预算,专款专用。

第六条 建立施工现场扬尘污染防治方案报监制度。办理安全监督登记手续时,建设单位应当按照规定报送施工现场扬尘污染防治方案。市政大修、养护工程、园林绿化工程的施工现场扬尘污染防治方案,分别报市容市政(城市管理)、园林绿化等行政主管部门。

第七条 建设单位在建设工程开工前,应当对建设施工用地设置符合规定要求的围挡,逐步淘汰砖砌围挡。

第八条 施工单位应当建立扬尘污染防治的教育和技术交底制度,将环境保护知识纳入工人上岗前的教育内容,对所有进场人员进行环保教育,作业前对工人进行扬尘污染防治的技术交底。

第九条 施工现场的主要出入口、主要施工道路、外脚手架底和主要材料的堆放地应当按照规定作硬化处理。

施工现场的主要出入口应当设置车辆清洗设施或设备。洗车平台四周应当设置防溢座或废水收集坑、沉淀池,防止洗车废水溢出工地。工地的排水系统,应当定时清理,做到排水畅通,杜绝随意排放。

第十条 施工现场的建筑材料、构件应当按平面布置图分类、分规格存放。散体物料应当采取挡墙、覆盖等措施。易产生粉尘的水泥等材料应当在库房或密闭容器内存放。

第十一条 施工现场的施工垃圾和生活垃圾,应当设置密闭式垃圾站集中分类存放,及时清运。楼层内以及脚手架作业平台清理施工垃圾,应当使用密闭式串筒或者采用封闭容器清运,严禁高处随意抛撒。

第十二条 裸置6个月以上的土方,应当采取临时绿化措施。裸置6个月以下的土方,应当采取覆盖、压实、洒水等压尘措施。

第十三条 建设工程施工现场应当按照规定使用预拌混凝土、预拌砂浆。因项目规模、条件限制等特殊情形确需现场搅拌的,应当按照规定向相关部门备案,并在现场配备降尘防尘装置。

第十四条 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施工时应当配备洒水车辆,合理分步实施,控制土方开挖和存留时间。灰土闷灰时应当集中堆放,采取洒水降尘,及时覆盖。路基土方填筑时,应当采用稳定土拌合机,不得使用无防尘遮罩的粉碎设备,并及时碾压。

第十五条 运输建筑垃圾(工程渣土)、砂、石等散体物料时,应当采用具有密闭车厢的运输车辆。车辆驶离工地前,应当在洗车平台冲洗轮胎及车身,其表面不得附着污泥。建筑垃圾(工程渣土)应当按照规定运输至核准的储运消纳场所。第十六条 房屋拆除工程应当设置封闭围挡,采取喷淋压尘措施或其它压尘措施后方可施工。其建筑垃圾(工程渣土)应在建筑物、构筑物拆除后7日内清运完毕。

拆除工程完毕后15日内不能开工的建筑用地,土地储备管理机构、土地使用权所属单位应当采取覆盖、地面硬化、绿化等措施控制扬尘。

第十七条 风力在5级以上的,建设工程施工现场应当根据实际对工地采取洒水等防尘措施,房屋拆除工程等产生扬尘污染的施工作业应当停止。

第十八条 监理单位应当加强对施工单位扬尘污染防治执行情况的检查,督促施工单位落实扬尘防治措施。施工现场发生扬尘污染的,应当要求施工单位整改,情况严重的,应当要求施工单位暂时停止施工,并及时报告建设单位。施工单位拒不整改或者不停止施工的,监理单位应当及时向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其他相关部门报告。

第十九条 违反本办法规定的,由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者相关部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等法律、法规实施处罚,受处罚的工程项目不得评为文明工地。

相关责任单位和人员的不良行为记入信用档案。

第二十条 市环境保护、建设、市容市政(城市管理)、园林绿化、水利(水务)、交通运输等部门应当设立举报电话,接受举报和投诉;受理扬尘污染的举报和投诉后,应当及时赶赴现场检查,并将处理结果告知举报人或者投诉人。

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与市市容市政(城市管理)、环境保护等部门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对市市容市政(城市管理)、环境保护等部门在职责范围内查处的扬尘污染工程项目的行政处罚记入相关责任单位和个人的信用档案。第二十一条 县级市人民政府可以参照本办法执行,也可以根据本地实际制定建设工程扬尘污染防治管理规定。

第二十二条 本办法自2012年1月1日起施行。

第五篇:苏州市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扬尘污染防治管理办法2011

市政府关于印发苏州市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扬尘污染防治管理办法

各市、区人民政府,苏州工业园区、苏州高新区、太仓港口管委会;市各委办局,各直属单位:

《苏州市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扬尘污染防治管理办法》已经市政府第86次常务会议讨论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二○一一年十一月十四日

苏州市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扬尘污染防治管理办法

第一条 为加强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管理,防治施工扬尘污染,保护和改善环境空气质量,有效保障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根据有关法律、法规、规章,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在本市市区从事建设工程的新建、扩建、改建和建筑物、构筑物的修缮、拆除等有关活动,以及实施对施工现场扬尘污染防治的监督管理,应当遵守本办法。

本办法所称建设工程,是指土木工程、建筑工程、线路管道和设备安装工程及装修工程。

第三条 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全市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扬尘污染防治的监督管理。我不知道诈骗罪的构成要件。

苏州工业园区、苏州高新区、吴中区和相城区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辖区内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扬尘污染防治的监督管理。

市政大修、养护工程、园林绿化工程、水利水务工程、交通工程等的扬尘污染防治分别由市容市政(城市管理)、园林绿化、水利(水务)、交通运输等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监督管理;法律、法规、规章对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扬尘污染防治管理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诈骗罪的构成要件。

第四条 建设单位是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扬尘污染防治的第一责任人,建设单位及其委托的监理单位应当要求施工单位制定施工现场扬尘污染防治方案。施工单位按照承包范围做好扬尘污染防治措施的落实。

相关责任单位应当明确专人负责扬尘污染防治的具体管理工作,并在施工现场公示。

第五条 建设单位在招标文件中应当要求投标人在投标文件技术标的主要施工措施中,制定有效防止施工现场扬尘污染防治措施,该措施列入技术标评标评审内容。诈骗罪的构成要件。中标人与建设单位签订的合同应当包括招标文件中的施工现场扬尘污染防治要求。

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扬尘污染防治费用应当列入工程预算,专款专用。

第六条 建立施工现场扬尘污染防治方案报监制度。办理安全监督登记手续时,建设单位应当按照规定报送施工现场扬尘污染防治方案。市政大修、养护工程、园林绿化工程的施工现场扬尘污染防治方案,分别报市容市政(城市管理)、园林绿化等行政主管部门。

第七条 建设单位在建设工程开工前,应当对建设施工用地设置符合规定要求的围挡,逐步淘汰砖砌围挡。

第八条 施工单位应当建立扬尘污染防治的教育和技术交底制度,什么是表见代理。将环境保护知识纳入工人上岗前的教育内容,对所有进场人员进行环保教育,作业前对工人进行扬尘污染防治的技术交底。

第九条 施工现场的主要出入口、主要施工道路、外脚手架底和主要材料的堆放地应当按照规定作硬化处理。

施工现场的主要出入口应当设置车辆清洗设施或设备。洗车平台四周应当设置防溢座或废水收集坑、沉淀池,防止洗车废水溢出工地。工地的排水系统,应当定时清理,做到排水畅通,杜绝随意排放。

第十条 施工现场的建筑材料、构件应当按平面布置图分类、分规格存放。散体物料应当采取挡墙、覆盖等措施。易产生粉尘的水泥等材料应当在库房或密闭容器内存放。

第十一条 施工现场的施工垃圾和生活垃圾,应当设置密闭式垃圾站集中分类存放,及时清运。楼层内以及脚手架作业平台清理施工垃圾,应当使用密闭式串筒或者采用封闭容器清运,严禁高处随意抛撒。

第十二条 裸置6个月以上的土方,应当采取临时绿化措施。裸置6个月以下的土方,应当采取覆盖、压实、洒水等压尘措施。

第十三条 建设工程施工现场应当按照规定使用预拌混凝土、预拌砂浆。因项目规模、条件限制等特殊情形确需现场搅拌的,应当按照规定向相关部门备案,并在现场配备降尘防尘装置。

第十四条 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施工时应当配备洒水车辆,合理分步实施,控制土方开挖和存留时间。灰土闷灰时应当集中堆放,采取洒水降尘,及时覆盖。路基土方填筑时,应当采用稳定土拌合机,不得使用无防尘遮罩的粉碎设备,并及时碾压。第十五条 运输建筑垃圾(工程渣土)、砂、石等散体物料时,应当采用具有密闭车厢的运输车辆。车辆驶离工地前,应当在洗车平台冲洗轮胎及车身,其表面不得附着污泥。建筑垃圾(工程渣土)应当按照规定运输至核准的储运消纳场所。

第十六条 房屋拆除工程应当设置封闭围挡,采取喷淋压尘措施或其它压尘措施后方可施工。其建筑垃圾(工程渣土)应在建筑物、构筑物拆除后7日内清运完毕。

拆除工程完毕后15日内不能开工的建筑用地,土地储备管理机构、土地使用权所属单位应当采取覆盖、地面硬化、绿化等措施控制扬尘。

第十七条 风力在5级以上的,建设工程施工现场应当根据实际对工地采取洒水等防尘措施,房屋拆除工程等产生扬尘污染的施工作业应当停止。

第十八条 监理单位应当加强对施工单位扬尘污染防治执行情况的检查,督促施工单位落实扬尘防治措施。施工现场发生扬尘污染的,应当要求施工单位整改,情况严重的,应当要求施工单位暂时停止施工,并及时报告建设单位。施工单位拒不整改或者不停止施工的,监理单位应当及时向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其他相关部门报告。

第十九条 违反本办法规定的,由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者相关部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等法律、法规实施处罚,受处罚的工程项目不得评为文明工地。

相关责任单位和人员的不良行为记入信用档案。

第二十条 市环境保护、建设、市容市政(城市管理)、园林绿化、水利(水务)、交通运输等部门应当设立举报电话,接受举报和投诉;受理扬尘污染的举报和投诉后,应当及时赶赴现场检查,并将处理结果告知举报人或者投诉人。

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与市市容市政(城市管理)、环境保护等部门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对市市容市政(城市管理)、环境保护等部门在职责范围内查处的扬尘污染工程项目的行政处罚记入相关责任单位和个人的信用档案。

第二十一条 县级市人民政府可以参照本办法执行,也可以根据本地实际制定建设工程扬尘污染防治管理规定。

第二十二条 本办法自2012年1月1日起施行。

下载成都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扬尘在线视频word格式文档
下载成都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扬尘在线视频.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G20峰会杭州市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扬尘治理保障方案

    附件1: G20峰会杭州市建设工程施工现场 扬尘治理保障方案 为做好G20峰会我市的环境质量保障工作,提升杭州城市国际形象,根据杭州市环保行动与场馆二部《关于G20峰会杭州市环境......

    施工现场扬尘治理管理制度

    施工现场扬尘防治责任制 1、扬尘治理管理机构的建立为切实做好扬尘治理工作,以科学管理、技术措施为指导核心,建立由项目经理作为第一责任人、项目执行经理及技术负责人员作为......

    施工现场扬尘治理措施

    施工现场扬尘治理措施 一、治理目标:严格按照“七个一”(一套安全生产管理办法、一套文明施工管理措施、一套管理队伍、一套围挡设施、一套冲洗设施、一套覆盖设施、一套降尘......

    施工现场扬尘治理方案

    泸州市第十二处级中学校四川泸州经济开发区校区建设项目一期工程 施工现场扬尘治理方案 一、编制依据 1、建筑施工现场环境与卫生标准 JGJ 146-2004 2、泸州市第十二初级中......

    施工现场扬尘治理责任书

    项目部扬尘治理终端岗位责任制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四川省清洁空气行动计划(2016年大气污染控制措施)》工作要求,落实市住建委《关于开展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扬尘治理专项行动的通......

    施工现场扬尘治理自查报告

    施工现场扬尘防治工作自查报告 根据市城建委关于《2017年建筑工地、预拌混过凝土搅拌站扬尘污染防治工作实施方案》文件,传达了有关扬尘污染专项整治的精神,要求各管理人员高......

    施工现场扬尘治理责任书

    施工员扬尘治理终端岗位责任制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北京市清洁空气行动计划(2012年大气污染控制措施)》工作要求,落实市住建委《关于开展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扬尘治理专项行动的通......

    施工现场渣土扬尘治理

    施工现场渣土扬尘治理 为响应市委、市政府治理建筑施工现场渣土扬尘,实施城市精细化管理的号召;进一步落实市建委发布的《威海市区建筑施工现场扬尘治理及散流物体运输工作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