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
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
一、各岗位制度
1.安全教育制度
(1)为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加强公司职工安全培训教育工作,增强职工的安全意识和安全防护能力,减少伤亡事故的发生,制定本制度。
(2)公司所有职工必须定期接受安全培训教育,坚持先培训、后上岗的制度。
(3)公司职工每年必须接受一次专门的安全培训。2.安全培训制度
公司新进场的职工,必须接受公司安全培训教育,方能上岗。公司安全培训教育的主要内容是:
(1)国家和地方有关安全生产的方针、政策、法规、标准、规范、规程和企业的安全规章制度等。培训教育的时间不得少于15学时。
(2)工地安全制度、施工现场环境、工程施工特点及可能存在的不安全因素等。培训教育的时间不得少于 15学时。
(3)本岗位的安全操作规程、事故案例剖析、劳动纪律和岗位讲评等。培训教育的时间不得少于20学时。3.劳动用品发放和保健品发放管理制度
为保障员工安全生产,加强劳动保护,合理使用劳动护品,特制定本制度:
(1)各类劳动护品由公司统一购买并进行管理,发放部门要建立个人领用卡(或档案),领用者要在卡在签名。
(2)购买劳动护品要本着实用、耐用的原则,切实起到保护职工健康的作用。
(3)严格按照公司制定的劳动护品配备标准和时间发放。
(4)劳动护品是保障员工健康安全的维护品,生产岗位必须严格按要求合理使用劳动护品,不得将劳动护品变为家庭福利。
(5)如遇特殊情况,需用特殊劳动护品时,使用单位要提出申请,经总经理审批后配置。
(6)生产部根据岗位不同或岗位调整情况,在规定的范围内,灵活掌握发放岗位及标准。
(7)新入厂员工试用期满后可享受劳动护品,离职或被辞退员工要将岗位固用劳动护品上交,办好各项交接手续后方可离厂。
(8)对从业人员每月发放营养保健品或岗位津贴,盛夏季节发放降温费。4.设备安全管理制度
为保证各种施工机械设备的安全使用,必须达到安全生产,防止各类事故发生,特定本安全制度:
(1)各种机械设备,必须设置有专业技术的人员专人操作,专人看管,实行挂牌制度并有明确的安全操作规程,同时设备四周必须设置可靠安全防护装置。
(2)各种机械设备要实行定期进行检测、维修、保养。设备使用完后要及时切断电源,同时进行设备的卫生清理,保持设备的整洁。
(3)购进的设备要进行验收检测,要按设备的说明书要求掌握操作要领,设备验收时要有生产厂家的生产许可证书和产品合证书,通过验收,要保证设备完好无损、资料齐全。并检验合格后方可投人使用。
5.防火、防爆管理制度
为确保本公司安全生产,加强本公司作业场所防火、防爆、安全管理,杜绝相关事故的发生,特制定本制度:
(1)严格遵守《安全条例》中关于易燃易爆和有毒有害物品保管和使用方面的有关规定;
(2)生产车间、充装台、库房配置消防器材,摆放位置合理,有明显标志,相关人员应熟练掌握使用方法;
(3)消防器材、压力容器由安全经理负责监控使用状态和使用周期,不合格者或超出检验周期的消防器材和压力容器严禁使用;
(4)所有作业场所坚决杜绝明火,严禁吸烟;.6.防尘、防毒管理制度
(1)要认真做好防尘、防毒工作,采取综合措施,消除尘毒危害,不断改善开动条件,保障职工安全健康,实现安全文明生产。
(2)要限制有毒、有害物料的使用,防止粉尘、毒物的泄漏和扩散,保持作业场所符合国家规定的卫生标准,应采取有效防护措施,减少人员与尘毒物料的接触。
(3)对有毒、有害物质的生产过程,应采用密闭的设备和隔离操作,以无毒或低毒物代替毒害大的物料,革新工艺实现机械化、连续化。
(4)在生产过程中,对散发出的有毒、有害物质,如废渣、废油等,要采取回收综合利用和净化处理措施。
(5)对于容易泄漏或散发有毒气体、液体的工艺设备,要加强计划检修,提高检修质量,严格控制跑、冒、滴、漏,对排毒防尘,通、排风装置要加强管理,搞好维护保养,不得擅自移置他用和拆除。
(6)保证防尘、防毒管理制度的执行,教育员工严格遵守规章制度,对防尘、防毒工作有突出贡献者要予以表彰和奖励。
7.作业场所职业卫生管理制度
(1)建立健全的个人防护用品发放制度, 严格把好个人防护用品的购置关,根据各工序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种类,制定个人防护用品的发放标准表,合理发放个人防护用品,做好发放个人防护用品的登记和管理。
(2)必须做好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及其相关卫生知识的培训工作,并形成制度长抓不懈。
(3)车间工人必须参加结合本单位职业病危害的特点而设的上岗前职业卫生培训和在岗期间的定期职业卫生培训,用人单位应设立考核管理和文字培训资料。
(4)产生有毒有害及其它有害因素的生产场所应采用密封、通风、吸尘、净化等防护措施,并与生产设备同步运行。
(5)建立健全的有毒有害原材料的选购、运输、贮存、使用及销售管理制度 , 选购原材料应以无毒无害或者低毒低害为原则。
8.安全检查和隐患整改管理制度
安全检查制度:
(1)工作区域的安全性:注意周围环境卫生,工序通道畅通,地面平整。
(2)使用材料的安全性:注意堆放或储藏方式,材料有无毒性、污染或特殊要求,运输、搬运手段等情况。
(3)工具的安全性:注意是否齐全、清洁、有无损坏,有何特殊使用规定、操作方法等。
(4)设备的安全性:注意防护、保险、报警装置情况,控制机构、使用规程等要求的完好情况。
(5)防护的安全性:注意通风、防暑降温、保暖情况,防护用品是否齐备和正确使用,衣服鞋袜及头发是否合适,有无消防和急救物品等措施。
隐患整改制度:(1)通过检查所发现的安全隐患,责任部门应及时予以消除;
(2)对不能当场改正的安全隐患,分厂或车间的专兼职消防管理人员应当根据本单位的管理分工,及时将存在的安全隐患向单位的安全责任人报告,提出整改方案。安全管理责任人应当确定整改的措施、期限以及负责整改的人员。
(3)隐患整改完毕,负责整改的部门或者人员应当将整改情况记录报送安全负责人签字确认后存档备查。
(4)对于涉及其他单位而不能自身解决的重大安全隐患,以及分厂、车间确无能力解决的重大安全隐患,应当提出解决方案并及时向安全部报告。9.安全作业证制度
(1)加强安全作业证的管理,保证职工持证上岗率达100%。
(2)安全部负责安全作业证的发放、复核,特殊工种安全作业证由安全部统一到上级部门办理。
(3)凡是在生产岗位独立上岗操作的所有人员,一律凭《安全作业证》上岗作业,无证严禁上岗独立操作。
(4)熟知本岗位生产原理、工艺流程,懂得安全装置、设施、个人防护用品的性能、作用,会正确使用,理论和实际操作考试考核合格。
(5)安全作业证不准转借、涂改和损坏,要妥善保存。
(6)对安全作业证的检查是各级安全检查的重要项目之一,对持证者的安全检查考核情况,由安全检查人员及时填入安全作业证内。
(7)本证若丢失,应由本人写出书面申请材料,经本单位领导或安全员审核鉴定后,报安全部补发。
(8)凡是具有下列问题之一者,则吊销其“安全作业证”。
在要害岗位工作剥夺政治权力、被管制、被判处缓刑或监外执行者。在要害岗位工作被开除厂籍留厂察看者。精神病患者。
因责任心不强,违章操作而造成重大事故者。
(9)凡是被吊销其安全作业证的人员,半年之后,需要复岗的,可由本人提出书面申请,按本制度规定的程序,予以核发。
10.安全检修管理制度
(1)设备检修作业是指对我厂生产区域内的各类管道、容器以及下水道或其它封闭场所进行的检修。
(2)在设备大、中修与其他检修作业前,要建立检修指挥系统,并建立安全小组,实行统一计划,统一指挥,明确分工,各负其责。
(3)设备科每年12月份制定下年度大、中修计划,报生产科审核,生产副厂长或厂长批准,并下发到相关部门。各分厂/车间制定本部门小修计划,报设备科审核,生产科或生产副厂长批准。检修计划应明确频次与时机。根据设备检修项目要求,应做到“五定”,即定检修方案、检修人员、安全措施、检修质量和检修制度;编制检修计划应项目齐全,内容详细,责任明确,措施具体;凡有二人以上同时参加的检修项目,必须指定一人负责安全工作。
(4)检修项目负责人在检修前,要组织检修人员到现场,交代清楚检修项目、人员、检修方案,并落实安全防护设施。对检修工具、器械、材料等进行认真检查,禁止使用不符合安全要求的机具。
(5)检修有腐蚀性物质的设备时,由设备所属车间负责进行清洗置换和分析检验。
(6)清洗置换规定:
(a)拟定好置换方案,向职工交底。置换吹扫的情况要登记,置换后的设备容器要分析合格后,方可检修。
(b)切断物料来源(加盲板或拆除一段管线)。
(c)置换吹扫开始后,周围严禁动火和机动车辆通行。
(d)先用惰性气体置换,必要时用蒸气吹扫,或加热水蒸煮,清除其沉淀物。
(e)酸设备、容器、池应进行中和处理和水洗。
(f)清洗置换动火标准按防火、防爆有关规定执行。对设备内检修时,除按规定清洗置换外,尚须用空气进行置换,其氧含量应在18-21%之间,有害气体不得超过国家规定的最高允许浓度。
(g)设备、容器、管道置换确有困难,或多次置换仍不合格时,必须采取特殊安全措施,经生产科、设备科、安全科、保卫科、医务站等有关部门同意,分管副厂长或厂长批准,方可检修。
11.危险化学品生产管理制度(1)车间(工段)负责人:
●对车间安全生产负全面责任;
●拟订、修订车间安全技术规程和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组织开展安全生产教育,定期进行考核;
●组织开展车间安全检查;
●确保设备、安全装置、防护设施处于良好状态;
●建立、健全车间安全、防火组织;
●明确对贯彻执行上级指示的要求。
(2)车间安全员:
●协助车间主任做好车间安全管理;
●协助车间主任制定车间安全活动计划,并组织实施;
●深入现场进行安全检查,制止违章作业;
●协助车间主任消除事故隐患;
●掌握一旦发生事故的救援方法。
(3)班组长
●组织职工学习,贯彻执行和车间有关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及要求;
●组织班组安全教育和安全活动;
●负责本岗位防护器具,安全装置和消防器材的维护和管理;
●确定一旦发生事故隐患,如何防范;出现事故如何处理,如何组织现场抢救。
(4)工人
●执行操作规程,如何确保本岗位的设备和安全设施齐全良好;
●何按时巡回检查,准确分析,判断和处理生产过程中的异常情况;
●正确使用、保管各种劳保用品、器具和防护、消防器材;
●不违章作业,并劝阻或制止他人违章作业,对违章指挥有权拒绝执行,并及时向领导汇报。
12.危险化学品经营管理制度
(1)危险化学品经营单位的工作职员,须经内部培训方可上岗。经过培训要做到“三懂”:一懂商品的基本知识、特性及一般用途;二懂危险品化学的安全操作规程;三懂化工商品的保管、储存知识。不经培训,不准上岗。
(2)对危险化学品,要勤进快销、限量库存。对大包装的要随进随销、不留库存,小包装的分类存放。如酸与碱分开、氧化剂与易燃品分开等。
(3)对现有的化学危险品,要勤核对,勤检查,防止跑、冒、滴、漏。做到随买货随核对检查。如发现丢失短少情况,要及时向有关部门报告。
(4)对使用和购买化学危险品的用户,要做到心中有数,并做好登记。对购买较危险的化学品的用户或个人要求出示有关证件或证明,详细登记后,再出售给其商品。并要向用户提示保管和使用注意事项。否则,不予出售。
(5)严格遵守劳动纪律、操作纪律、工作纪律。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禁止脱岗,禁止与经营行为无关的一切活动。
(6)搞好岗位文明经营,发现隐患应及时处理及上报。
(7)及时清理杂物、油污及物料,切实做到安全消防通道畅通无阻。
签发检修工单,严格执行有关规程、制度,做好用火点的监控工作。
(8)在有可能接触剧毒品时,应该佩戴头罩型电动送风过滤式防尘呼吸器(必要时戴自给式呼吸器);穿聚乙烯防毒服,带橡胶手套。对有腐蚀性的化学危险品,搬运时轻挪轻放,并穿戴好防护用品。如溅到皮肤上,应快速用清水冲洗或及时到医院治疗。
13.危险化学品储存保管制度
(1)危险品必须由专人保管(剧毒品双人、双锁保管)。对采购、保管和使用危险品的人员要认真审查,要求政治可靠、工作认真负责、熟悉危险品的有关知识,懂得技术安全管理规定的人员采购、保管和使用。未经校长批准,不得随意变更。
(2)凡库存的危险品必须有明显的标签
(名称、规格、数量、质量)。禁止存放无标签的危险品。
(3)严禁将危险品带出工作场所。
(4)存有危险品(尤其是剧毒品)的仪器室必须严格人员出入制度。因工作需要进入的人员,必须经过批准;无关人员,不得进入。
(5)不得私自转让、调拨和赠送危险品。
(6)使用、储存危险品的部门未经校长批准不得私自出售危险品。
14.危险化学品货物运输管理制度
(1)在装运危险货物时,要按《汽车危险货物运输规则》规定的包装要求,进行严格检查。凡不符合规定要求,不得装运。危险货物性质或灭火方法相抵触的货物严禁混装;
(2)运输危险货物的车辆严禁搭乘无关人员,运行中司乘人员严禁吸烟,停车时不准靠近明火和高温场所;
(3)运输结束后,必须清扫车辆,消除污染,其费用由货主负担。
(4)动用明火维修装运过易燃、易爆危险货物的车,要执行“动火”
(5)审批制度,作业前必须对车辆进行测爆和安全处理。
(6)在运输危险货物的过程中,发生燃烧、爆炸、污染、中毒等事故,驾乘人员必须根据承运危险货物的性质,按规定要求,采取相应的救急措施,防止事态扩大;并应及时向当地道路运政机关和有关部门报告,共同采取措施,消除危害。
15.废弃物处理制度
(1)确保废弃物得到适当的处理,保证检验质量、防止交叉污染、防止污染环境,保护工作人员身体健康。
(2)所有工作人员应熟知并遵守本制度;由专职清洁人员负责生产废弃物处理。
(3)生产车间放置装有垃圾袋的有盖污物桶,并贴有明显标识。
(4)每天生产束后,及时清理并妥善包裹废弃物,送出车间并作好废弃物处理记录。
(5)不再需要的易燃、易爆、剧毒化学物品后应交由专人处理,不能随便丢弃。
16.定期安全评价制度
(1)安全部门人员除进行经常性的安全生产检查外,公司每月组织一次定期检查,时间定为每月的 25号至30号;项目部每周检查一次,并应有专门记录,班组每天班前组织检查。
(2)安全生产和文明施工检查内容:安全组织落实,安全文件的传达,贯彻执行情况,施工现场的安全宣传,施工机械的防护装置是否齐全有效,防火、防爆、防毒等措施是否符合规定要求。
(3)对查出的安全隐患必须限期整改,对有危及人身安全的紧急危险情况应立即停止作业,如暂时无法整改的,必须采取可靠的防范措施,定人、定时间、定措施、定要求(四定)整改。
(4)凡安全检查发生的安全检查隐患整改指令后必须在规定的期限内整改完毕,如在规定的整改期限内拖延不改,将给予处罚,并强行停工整改,停工时造成的损失由有关责任人负责。(5)季节性安全检查:
夏季前:防暑降温;卫生;防止中毒;防火检查。
雷雨季:防台;防汛;防雷;防临设倾倒;电器漏电等检查。
冬季前:防寒;防冻;防滑;防火;防爆;防煤气中毒等检查。
节假日:安全生产;消防;治安保卫;文明卫生等检查。
节假日:安全生产;消防;治安保卫;文明卫生等检查。
17.安全费用投入保障制度
安全费用投入保障制度为了确保公司安全,本着“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使公司安全费用投入得到保障,特制订本制度:
(1)安全费用类别本公司安全费用包括安全培训费用、安全检查费用、安全设施购置及维护费用、安全防护用品购置费用等,由财务部统一统筹安排。
(2)安全费用的提取和保障措施企业的安全费用由安全部统一安排,经总经理审批后,各单位自行提取,由公司财务部应保障费用的落实。
(3)投入年度计划和检查落实各单位在年初应对本单位的安全费用投入作出全年计划,报总经理审批后实
施,并由公司安全部负责检查
18.事故管理制度
(1)凡发生事故,应立即向所在部门的领导报告,采取安全措施,重大事故就立即向公司领导报告。
(2)发生事故的部门,应认真填写“事故报告单”,按规定的时间上报有关部室和分管领导。报告上交时间:一般事故不超过两天,重大事故不超过五天。
(3)发生重大事故,由生产部写出“重大事故调查报告书”按规定逐 级上报。
(4)不论事故大小,事故单位负责人应在事故发生后,立即召开事故分析讨论会,本着“三不放过”原则,对事故调查分析,一定要查明原因,分清责任进行教育,吸取教训,制定出防范措施,对事故的责任者,提出处理意见。重大事故由调查组提出处理意见,经公司签署意见后,上报有关部门。一般事故由车间或部门提出处理意见,报公司批准。微小事故由车间部门处理,报生产部备案。
(5)事故发生后查不出责任人时,由事故单位专责人担负一半责任。无专责人时,由单位领导负担一半责任。
(6)发生事故后,视事故责任人对错误的认识态度及表现予以不同处理。对能主动承认错误,虚心检讨,领导批准,可以从轻处理,对隐蔽事故情节,推卸责任,嫁祸于人者,加重处分。
(7)对事故责任者给予制裁,对防止或抢救事故有功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或奖励。
(8)公司建立事故档案,对所有事故调查分析的资料,如现场检查记录、照片、技术鉴定、化验分析、会议记录、旁证材料、综合调查材料及登记表、报告书等,应妥善保管。
(9)发生事故,各生产车间和各部门负责人不得隐瞒,并对事故调查报告的真实性和及时性负责。
(10)各单位负责人要及时解决和向上反映各类事故 的隐患和苗头,若不予解决,或拖拉、迁就,有关人员将对后果负责。
19.仓库管理制度
(1).负责对产成品的验收工作 , 并登记造册、进行妥善管理。
(2)仓库物品摆放整齐 , 物归其类 , 贴有标签 , 一目了然。
(3)对仓库的产成品作好每日的出入库工作 , 每月统计一次各类产品和消耗情况。
(4)经常主动与领导取得联系 , 以便做好易耗品的补充添置工作。
(5)对各类物品要勤检查 , 勤整理 , 防止压损、鼠害霉烂和虫蛀。定期清点仓库 , 经常掌握物品的数量与完好情况 , 并于期末向领导提出详细的报告 , 对过期、报废和不能使用的产品应及时办理销帐手续。
(6)公物不外借。如遇特殊情况 , 经本部门领导批准 ,做好登记外借手续 , 并按时间归还外借物品 , 如有损坏应由借用人照价赔偿。
(7)建立产成品出入库档案。
(8)领取产品数量较大的由领导审批。
(9)对剩料或物品一定追回入库。
20.安全生产奖罚制度
(1)为了严肃各项规章制度,确保安全生产,特制订本单位安全生产奖惩制度。
(2)全体职工,在保证安全生产中,有成绩或过错者,均按本制度的规定进行奖惩。
(3)本厂职工必须自觉地遵守厂各项规章制度,认真执行安全生产的有关指示、决定,并相互督促检查,制止一切违章行为,确保安全生产。
(4)奖励:具下列条件之一者,根据其功绩大小,分别给予适当的奖励。
(a)工作一贯积极,认真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在安全生产中成绩显著,对国家有相当贡献者。
(b)工作中兢兢业业,认真细致的检查,发现重大安全缺陷避免事故发生有突出成绩者。
(c)对恶性事故能积极进行抢救,从而避免了事故的扩大,有较大贡献者。
(d)对防火、防爆、防毒及改善劳动条件方面有显著成绩者。
(e)在保证安全生产方面有突出成绩者。
(5)对符合于第4条各项之一者,应按其成绩贡献的大小,依照下列各项办法进行奖励。
(1)大会表扬
(2)奖状。
(3)一次性奖金或其它物质奖励。
处分:
(6)凡犯有下列各项之一者,须给予应得的处分。
(1)工作消极,不负责任,经常违犯规章制度,在政治上经济上造成严重损失者。
(2)由于忽视安全工作或违章作业,使企业财产遭受重大事故者。
(3)一贯忽视安全生产,多次发生事故,且屡教不改者。
(4)发生重大事故或重大恶性未遂事故涉及到的领导者。
(5)无故损坏防护器材及消防器材以及其它公物,其性质恶劣者。
(7)对符合于第6条所列之一者,应视情节轻重,给予下列处分。
(1)经济赔偿。
(2)警告。
(3)记过。
(4)降级降薪。
(5)降职或撤职。
(6)开除厂籍。
(7)交司法机关依法处理。
(8)在呈请奖励时,必须经过全厂职工讨论,将事实经过及贡献的材料报经理审查,批准后执行。
(9)属于事故责任的处分,应由事故调查组或由安全员提出书面意见报经理批准后执行。
21.消防管理制度
(1)贯彻公司防火安全小组的指示,规定,布置、检查、落实本部门的消防安全工作,将防火安全管理工作列入本部门的日常管理工作之中。
(2)严格遵守消防制度和有关的消防安全管理制度,知法懂法,认真履行职责、坚持原则,对违规行为敢于制止。
(3)负责制定本部门的防火安全制度、安全操作规程和岗位责任制,并认真贯彻落实。
(4)随时向防火安全责任人汇报消防管理制度的执行情况,并提出合理化意见。
(5)遇到火险、火灾,迅速及时组织扑救及人员和物资的疏散与抢救,事后积极协助公安消防部门搞好火灾事故的调查处理,做好善后工作。(6)建立义务消防队,明确义务消防队员职责。
(7)定期对本部门、项目管辖区域进行安全检查,要善于发现问题,如发现隐患,要立即采取措施整改,并报公司防火安全委员会备案。
(8)发生火灾后,立即组织扑救,并协助有关部门追查火灾事故原因。22.消防器材、设备维修、电工岗位责任制度
(1)消防器材每季度检查一次公司内的地上消火栓,干粉灭火器,消防沙,室内消防箱等消防设施。
公司建筑物内凡存放有物品的地方,有人员活动的地方、公共场所、楼层间、机房、厨房、办公室等部位视情况配备轻便手提式灭火器材,由管辖部门负责维护保管及外表的清洁卫生,摆放消防器材的地方不得堆放杂物,改变消防器材摆放的位置时,要经消防中心同意,有意损坏消防器材要罚款,情节严重的要追究责任。
禁止吸烟标识,在管理区域内公共场所及各电梯箱内安装有禁止吸烟标识牌,其作用是提示人们在公共场所不许吸烟,做到文明办公防止火灾发生。消防栓的标识,在管理区域内所有消防栓的门上都印有消火栓的字样,提示人们该处设有消火栓。
(2)设备维修
日常保养:重点对设备进行清洗、润滑、紧固、检查状况。由操作人员进行。
一级保养:普遍地进行清洗、润滑、紧固、检查,局部调整。操作人员在专业维修人员指导下进行。
二级保养:对设备局部解体和检查,进行内部清洗、润滑。恢复和更换易损件。由专业维修人员在操作人员协助下进行。
三级保养:对设备主体进行彻底检查和调整,对主要零部件的磨损检查鉴定。由专业维修人员在操作人员配合下定期进行。
对设备的磨损或损坏所进行的补偿或修复。设备修理的类型
①小修:拆卸部分零部件进行局部修理。
②中修:对设备部分解体,工作量较大。
③大修:对设备全部拆卸分解,彻底修理。(3)电工岗位
对电子设备维修中所需备件,包括备用零件,备用部件,组件妥善管理,定期测试保证随时应急使用。
保证电子设备机房的工作环境达到设备要求,做好防火、防潮、防静电工作。
认真保管电子设备维修专用仪器、仪表、保障达到仪器的各种工作指标。
负责设备维修、保养、使设备经常处于良好技术状态。做到三干净(设备干净;机房开净;工作场地干净)四不漏(不漏电;不漏水;不漏油;不漏气)五良好(使用性能良好;密封良好;润滑良好;坚固良好;调整良好)。
严格执行岗位责任制,服从领导工作安排,按时完成领导分配的各项工作任务。23.车间员工请假、考勤制度
(1)总则
员工每日上下班须指纹考勤,有事出差等情况凭假条或出差单据补签勤记录。工作时间必须坚守岗位,不得擅离职守。按时上下班,不得无故迟到、早退、不得旷工。婚假、丧假、病假、产假、事假等假期一律由本人申请报领导批准。请假必须先办理请假手续,特殊原因不能先办的,说明情况补办,无请假手续者一律按旷工处理。病假一天不扣工资,事假扣当天全额工资。每月全勤为26天,国家法定节假日除外。(2)细则
作息时间规定:上午 8:00至12:00,下午 2:00至6:00,午休2小时。迟到:上班时间
8:10后到单位均为迟到,如遇合理理由在考勤表上补签。当月迟到三次视为一次旷工。早退:下班时间
6:00以前离开单位为早退。旷工:旷工者每旷工一天扣薪50元,一个月内旷工3天及以上者,本单位有权解除聘用关系。上班时间2小时后到单位均以旷工半日论处。下班时间提前2小时离开单位均以旷工半日论处。当月内每迟到或早退3次,作为旷工半日论处。未经请假或假满未续而不到单位者,以旷工论处。代人签到或伪造出勤记录者,经查明双方均以旷工论处。
第二篇: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岗位责任制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岗位责任制
一、法人代表:
1、法人代表是易制毒化学品安全管理第一责任人,对公司的易制毒化学品安全管理负总责。
2、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关于易制毒化学品管理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将易制毒化学品安全管理列入本公司的重要议事日程,研究解决易制毒化学品安全管理中的重大问题。
3、建立易制毒化学品安全管理领导小组,并根据人事变动情况及时调整安全管理领导小组成员,确保工作不受影响。
4、建立自上而下的易制毒化学品安全管理责任网络,层层签订易制毒化学品安全管理责任状,做到分工明确,责任到人。
5、年终要严格进行考核、奖惩兑现。
二、总经理:
1、总经理是易制毒化学品安全管理直接责任人,对易制毒化学品安全管理工作具体负责。
2、建立健全易制毒化学品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增强安全管理意识,抓好安全管理工作的落实,经常开展安全教育,定期进行安全检查。
3、健全易制毒化学品安全管理体系建设,队伍配齐、人员到位,必要的设施设备、工作经费配足。
4、落实专人管理、专用库房、双人双锁和如实登记进出库房等规章制度,确保按合法用途使用易制毒化学品,保证在任何情况下都不用于生产非法产品,不挪作他用、不私自转让给其他单位和个人。
5、开展经常性的安全自查、自纠,建立巡查记录制度,重点部位做到每日巡查,认真抓好易制毒化学品安全管理事故隐患整改工作,遏制易制毒化学品安全事故的发生。做到有专人负责、有记录、有落实、有整改措施,并及时进行整改,通过整改达到无隐患的目的。一时难以整改的,必须采取有效监控措施。隐患整改完毕后要有完整的报告。
6、认真组织《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毒法》、《易制毒化学品管理条例》和《易制毒化学品购销和运输管理办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积极开展宣传教育活动,认真抓好安全技能培训工作,营造安全氛围,提高安全意识,易制毒化学品相关人员的安全教育率达100%,岗位人员持证上岗率达100%。
7、制定易制毒化学品安全生产以及被丢、盗、抢等方面安全事故的应急处理预案,并组织实施和演练。一旦发生安全事故,及时向上级管理部门和公安机关报告,并积极组织施救,保护事故现场,积极协助公安机关和上级有关部门调查事故原因,妥善处理安全事故。
8、积极主动配合公安机关对易制毒化学品的各项管理工作,自觉接受监督检查,并抓好落实。
三、安全生产科(责任人:科长)
1、在公司法人代表及总经理的领导下,对公司易制毒化学品安全管理工作负责,并监督、检查各科室、坑口、选厂、作业组的易制毒化学品安全管理工作。
第三篇: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探讨
【摘 要】 简述了危险化学品登记制度和登记工作的意义。概括了危险化学品管理的法律、法规、标准等。归纳并分析了目前登记中存在的相关问题,提出了解决登记中相关问题的对策措施。最后,从登记中出现的相关问题出发,进一步阐述了加强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的几点措施。笔者认为建立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强化危险化学品从源头到废弃的全程监管;健全技术支撑体系;加强从业人员的培训教育;建立完整的事故应急救援体系;企业建立安全生产长效机制等是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的重要措施。
【关键词】 危险化学品登记法律法规安全管理监管
0 引言
危险化学品是一类具有易燃、易爆、有毒、有害和腐蚀性特点的特殊化学品,在现代社会中,它在发展生产、改变环境和改善人民生活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同时也因其固有的危险性,易引发人员伤亡、环境污染及物质财产损失等事故,且一旦发生事故,后果往往很严重,甚至会造成群死群伤的重特大事故。所以加强危险化学品的安全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
危险化学品的安全管理,具有其特殊的复杂性。化学品的生产、经营、储存、运输、使用以及废弃处置等各个环节,都存在着不容疏忽的安全隐患。这一现实情况,使得对危险化学品的安全管理,既需要纵向的层层监管,又需要横向的跨部门、跨领域、跨学科的广泛协作,既需要政府的重视与管理,也需要企业与大众的关注[1]。健全法律法规体系、强化安全管理、制定行业政策、加强技术支持等都是形成科学完善的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体系的重要手段和方法。
1危险化学品登记简介
危险化学品登记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生产、储存危险化学品的单位以及使用剧毒化学品和使用其他危险化学品数量构成重大危险源的单位到指定部门(一般为“危险化学品登记办公室”)对所生产、使用或储存的化学品进行申报,明确其职责和义务,并按国家标准和国际标准进行系统的危险性鉴别分类。
对危险化学品,应编制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和安全标签。同时有关部门要审查申报企业的生产、经营和管理的基本条件,并指导其制定预防和控制化学品危害的措施,颁发登记注册证书。
危险化学品登记是国家强化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预防和控制化学品危害的基础工作;是我国化学品管理与国际管理体系接轨,保护环境、促进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一项系统工程。危险化学品登记注册对国家危险化学品的宏观管理、对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网络的建立、对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方针、对打破国外化学品贸易壁垒及促进经济发展等都具有重要意义。2危险化学品管理的法律、法规、标准
我国对危险化学品的管理,已建立了从法律、法规、条例到国家标准的多层次管理体系。
2.1危险化学品管理的相关法律
(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3)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4)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5)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6)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6)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7)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
2.2危险化学品管理的相关法规
(1)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344号);(2)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国务院令第397号);(3)农药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326号);(4)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国务院令第352号)(5)中华人民共和国内河交通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355号);(6)工作场所安全使用化学品规定;(7)作业场所安全使用化学品公约(第170号公约);(8)作业场所安全使用化学品建议书(第177号建议书);(9)危险化学品登记管理办法(国家经贸委令第35号);
(10)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证管理办法(国家经贸委令第36号);(11)危险化学品包装物、容器定点生产管理办法(国家经贸委令第37号);(12)关于《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证管理办法》的实施意见;(13)危险货物运输规则;(14)易燃易爆化学品消防安全监督管理办法;(15)农药安全使用规定;(16)化学危险品经营许可证发放办法;(17)化学工业毒物登记管理办法。
2.3危险化学品管理的相关标准
(1)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GB5044-85);(2)危险货物分类与品名编号(GB6944-86);
(3)危险货物命名原则(GB/T 7694-87);(4)危险货物包装标志(GB190-90);(5)常用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及标志(GB13690-92);(6)剧毒物品分级、分类与品名编号(GA57-93);(7)危险货物运输包装类别划分原则(GB/T 15089-94);(8)常用化学危险品贮存通则(GB15630-95);(9)化学品安全标签编写规定(GB15258-1999);(10)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编写规定(GB16483-2000);
(11)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0);(12)危险货物品名表(GB12268-2002);(13)危险化学品名录(2002版)。
3登记过程中的相关问题
1、部分企业对于登记工作积极性不高
危险化学品登记工作是一项告知性备案工作,缺乏有力的制约手段。登记工作按照《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和《危险化学品登记管理办法》进行。在登记开展过程中,很多企业积极性不高,认为登记工作进行与否对企业的影响不大,不能积极响应和认真配合。究其原因是企业没有理解国家进行危险化学品登记的目的,没有认识到登记工作对于企业的危险化学品监管,对于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等的积极作用。
2、企业不知道产品是否属于危险化学品及是否应该登记
登记过程中,企业经常咨询某种产品不在《危险化学品名录》(2002版)中,是否需要登记。这些产品通常为混合物,包括复配农药、涂料、树脂、胶粘剂等。在《危险化学品名录》(2002版)中它们通常作为笼统的一大类列出。这时就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对待,我们通常建议企业登记该产品并进行危险化学品鉴别分类。
3、国内外危险化学品分类标准不同
登记企业中有很多外商独资企业,企业有的产品直接采用国外的配方、说明书和标签,产品也多用于出口。在登记中时常会出现按照中国和国外的分类标准导致UN号、危规号不同。特别是涉及到出口产品,归类引起差异后在标签上体现最为明显,给运输及报关带来困难。例如:发泡级聚苯乙烯,国外分类标准中是杂类,而按照我国的《危险化学品品名表》(2002)版中则是第4.1类易燃固体。所以迫切需要有一个相对合理的在全球范围内适用的分类标准。
4、农药产品的安全标签格式各标准要求存在差异
对于农药的标签,农业部在2002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农药产品标签通则(NY608-2002)。2005年10月10日,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SAC)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农药产品标签通则》(GB20813-2006),该标准规定了农药产品标签设计制作的基本原则、标签应标注的基本内容和其他要求,适用于商品农药产品的标签设计和制作,不适用于出口农药以及属农药管理范畴的转基因作物、天敌生物产品的标签设计和制作。
农业部标准和国标对于农药的标签设计都有专门的规定。在登记过程中,企业产品安全标签的格式和内容究竟遵循哪个标准?登记中就出现企业为了登记制作一个标签,销售时贴的又是另外一个。登记中我们要求企业尽量兼顾农业部标准NY608-2002、国标GB 20813-2006的要求和《化学品安全标签编写规定》(GB15258-1999)的要求,将几者的要求较好的融合在标签中。
5、缺乏多部门共同认可的权威的鉴别分类机构
在登记中,时常有企业咨询,称危险化学品鉴别分类机构(例如:国家化学品登记中心)已经出具产品不是危险化学品的鉴别分类报告,在运输过程中道路交通部门不予认可。例如醇酸树脂,改进了工艺后没有采用易燃溶剂作为溶剂,闪点为90℃,且鉴别分类报告结论为非危险化学品。但运输中交通部门却认为只要产品名称在《危险化学品名录》(2002版)中即认定为危险化学品,并对其进行行政处罚。在《危险化学品名录》(2002版)中危规号32197、33645和32198、33646等所代表的涂料、树脂及其他某些类别的易燃液体的判断标准,首先是化学品要含有一级或二级易燃溶剂,其次再看闪点。当前一点不成立时,则显然不能称作危险化学品。
不仅是道路运输,包括2008年登记工作中将开展的危险化学品的鉴别分类,国内仍缺乏各地各部门认可的权威的鉴别分类机构。铁路、公路、航空、航海等部门一般都有指定的鉴别分类机构,而超出这些指定机构则鉴别分类结果就难以被承认。而企业实际运输或将来的登记过程中,考虑到地域性、危险化学品的类型、企业的生产规模等,迫切需要国家认定一部分权威的鉴别分类机构。
6、监管部门不同,信息交流困难
使用剧毒化学品的企业需进行登记。实际过程中,剧毒化学品使用企业的名单一部分掌握在安监部门手中,还有一部分为公安部门所掌握。实际登记过程中就有一个互相协调、沟通及资源共享的问题。
4搞好登记工作的对策措施
1、明确危险化学品登记工作的长远目标。
危险化学品登记的近期目标是通过3年一个周期的登记工作,完成全国生产单位、储存单位、使用剧毒化学品和使用其他危险化学品构成重大危险源单位的登记,建立全国危险化学品基础数据库,健全危险化学品基础管理手段。危险化学品登记以建立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长效机制为核心,是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管工作中的一件长期工作。通过危险化学品登记,全面掌握危险化学品的生产、储存、使用状况,建立起国家的危险化学品动态数据库,为预防与控制化学品危害和化学事故应急救援提供重要的信息与技术支持。同时,为我国化学品安全管理与国际接轨,降低化学品国际贸易成本发挥重要作用[2]。
2、加强宣传和培训工作,使登记单位主动、规范地进行危险化学品登记。
通过各种形式,加强危险化学品登记的宣传工作,充分发挥舆论宣传的重要导向作用,广泛宣传危险化学品登记的目的、意义和法规。通过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提高社会对登记工作的认知程度,加大政策引导力度,营造有利的社会舆论环境,扩大社会影响,使登记单位能了解危险化学品登记的重要作用,主动、规范地执行登记工作。在每一类型的企业登记开展之前,扎实认真的做好危险化学品登记的培训工作。
3、争取登记工作与安全生产许可、重大危险源管理、应急救援等工作结合开展。
由于登记工作缺乏有利的制约手段,所以如果争取登记工作与相关的行政审批、与重大危险源管理、与应急救援等工作相结合,有时则能达到事半功倍,互相促进、共同发展、强化监管的良好效果[2]。
5加强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的对策措施
危险化学品登记是危险化学品管理工作的基础和有效手段,但也只是危险化学品全面监管工作的一小部分。面对当今严峻的安全生产形势,迫切需要国家制定更完善的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法律法规,建立更完备的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制度,加大依法严管的力度,推行现代化的安全生产管理模式。同时企业应具备先进的安全意识和明确的主体责任,以做到安全生产为基础,促进企业的进步和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
5.1建立、健全危险化学品管理的法律、法规、标准体系
经济发达国家政府对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的主要做法,就是加强危险化学品安全立法,严格执法。我国也已经有了许多相关的法律法规,但仍需进一步清理、建立、健全。除了国家出台的法律法规外,原化工部、交通部、农业部、环保总局等部门都有对于危险化学品管理的相关规定和标准,而这些规定和标准之间存在着互相不协调甚至矛盾的问题,使得企业无所适从。
所以,根据我国目前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的现状及未来的发展趋势,吸取国外的先进管理经验及国际惯例,与国际化学品管理体系接轨,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制定、完善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标准体系,使得执法者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制定的法律、法规、标准要有一定的前瞻性,可操作性强和较强的实用性,根据实际情况及时修订、修改,消除法律、法规、标准滞后于实际情况的弊病[3]。
目前,我国迫切需要建立不在《危险化学品名录》的化学品的申报登记制度;完善新化学物质申报制度;在危险化学品鉴别分类技术、危险化学品限量标准、重大危险源鉴别标准、危险化学品废弃处置等方面需加强研究;在危险化学品分类制度、标签和标志、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等标准上,需进一步和国际通行做法接轨。
5.2加强危险化学品从源头到废弃的全程监管
法律、法规、规章制度等建立后应保证积极贯彻落实,加强监管。
(1)建立新化学品的申报登记制度,确定相关的职能部门。
我国对农药、药品及首次进口的化学品都已建立了申报登记制度。但实际生产中,有很多化学品不在国家公布的《危险化学品名录》(2005版中),危险化学品登记中企业一般只登记在名录中的产品,所以迫切需要建立企业实际生产且不在名录中的这一大类化学品的登记申报制度,确定相关职能部门,进行技术上指导和行政上的管理。
(2)做好新化学品的鉴别分类工作。
建立我国化学品鉴别分类的管理体系,建立不同类别化学品特别是危险化学品的鉴别分类标准和实验方法;确定在全国范围内各职能部门认定、公众知晓、数据准确可靠的权威的鉴别分类机构。
(3)继续大力推行化学品登记制度,从法律形式上固定下来。
进行化学品登记管理是各国加强化学品安全管理的通行作法。国外绝大多数工业发达国家及一些发展中国家,如欧盟、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日本和韩国等,都制定或实施了化学品登记制度或新化学品申报制度。
我国应将危险化学品登记证作为一种行业准入凭证和化学品生产企业进入市场的首要条件。不具备安全生产和储存条件的企业,将不能通过登记审核,也就不能领到证书。没有证书的企业,可以不予发放安全生产许可证和工商登记证等,可以取消从事危险化学品生产或储存等工作的资格。
(4)加强危险化学品废弃处置的安全管理。
危险化学品的废弃处置安全是安全生产、经营、使用的延伸,是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的一个重要的环节。中国是固体废物产生大国,但危险化学品的废弃处置不易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从而导致事故的发生。应建立健全危险废物管理的法规、标准、政策;建立危险废物贮存、运输、处理处置许可证制度。应针对中国主要的危险废物,确定和评价适合中国危险废物特点和条件的危险废物处置技术与装备,包括填埋、焚烧和能源回收利用,及危险废物专用运输设备,建立示范工程,为中国建设区域性集中处置场、焚烧厂提供可以直接应用的范例和信息库。要重视处置危险化学品的专门机构、设施的建设;严格控制源头,加强生产废弃危险化学品单位的安全管理;面向大众,进行危险化学品处置安全的宣传;规范废品收购市场秩序;加强综合监管,预防危险废弃物处置过程中的无序流动,杜绝事故的发生[4]。
(5)加强危险化学品的物流管理。
应明确规定货物代理与承运方的责任; 建立严格的危险化学品运输管理监督机制; 对化学危险品泄漏事故制定具体的管理办法;完善运输事故的应急救援体系。无论是安全法规还是管理制度的制定和完善,都应该加大对危险品物流安全管理的奖惩力度。
(6)继续推进危险化学品安全专项整治
依靠法律手段、经济手段、行政手段,进一步加强专项监察检查和执法工作,并加强跟踪监督,对非法和存在严重隐患的从业单位坚决取缔;对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以及不符合有关资质要求的单位,要采取责令限期整改、停业整顿、异地搬迁和关闭措施进行整顿;严厉打击利用危险化学品从事各种违法犯罪活动[5]。
5.3加强安全科学技术研究、健全技术支撑体系
危险化学品种类繁多,生产工艺错综复杂,专业性很强。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需要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和保障。应加强安全科学技术的研究。政府和相关部门要制订安全生产科技发展规划,把安全生产中亟待解决的技术难题列入科研攻关计划。应加速培养安全技术研究人员,整合现有的安全技术研
究队伍。需进一步深入开展城市重大危险源安全规划、危险化学品公路运输、应急救援、化学事故预防等基础性和关键性技术研究,并积极进行推广,加快安全科技成果转化和科技创新步伐 [6]。目前,急需加快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信息网络平台的建设。各地可以通过危险化学品登记、安全生产许可证发放、重大危险源监管等工作建立本地区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数据库和动态统计分析系统。各级相关职能部门和企业间可建立实时监控的剧毒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等的管理平台。政府、企业或相关组织可建立信息网站,发布化学品生产、储存、使用等企业安全生产工作动态和信息;介绍化学品安全管理工作的经验教训;提供化学品危害预防与控制的常识;提供信息查询、资源发布、在线咨询等服务。应该使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信息网络成为沟通政府和企业的桥梁;成为政府高效监管的有利手段和工具;成为企业安全生产与管理的良师益友。
应加快国家化学品测试合格实验室的建设及资质认定工作。应按国家化学品管理规范建立我国统一的化学品测试合格实验室标准及实验室系统。各主管部门应认真组织、调查、评估科研机构的检测检验实验室,研究并确定一批国家化学品测试合格实验室,颁发相应的资质证,保证化学品安全数据测试结果的可靠性和相互可接受性,以满足危险化学品安全技术研究、危险化学品登记中危险性不明化学品的鉴别分类、企业运输中化学品的检测鉴定等相关的需要。
5.4加强安全教育培训
我国危险化学品从业人员多,素质参差不齐;中小型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多,技术水平和管理能力相对薄弱;企业管理者盲目追求经济效益、安全意识淡薄。所以加强从业人员的教育培训就显得尤为重要。企业安全教育培训应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各部门都应根据企业特点、部门职能、产品特性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学习;企业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班组长、操作人员、特种作业人员等都要接受定期的培训教育,并经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针对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从业人员,安全教育培训应有较强的针对性。例如对于安全管理人员,既要学习管理上的知识,更应加强专业技术知识的学习和更新;对实际操作人员,要安排上岗前的培训、在岗时的教育等。各职能监督管理部门也应定期组织相关人员的培训,使他们及时掌握新的政策法规、技术知识等,相关人员的安全培训情况应作为监督监察的重要内容。
5.5建立完整的事故应急救援体系
应急救援工作应注重落实政府主体责任、完善预案体系、开展风险分析、加强机构和队伍建设、建立信息管理平台、加强培训和演练、提高科技术水平和开展全社会的应急教育。应急救援指挥应当实行国家集中管理、统一指挥的基本原则;国家应大幅度地增加应急体系建设的整体投入;中央和地方政府要确保应急救援在国家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中不可替代的位置:应急救援的主要基础是全社会总动员。各部门应协调一致,分工明确,齐抓共管,减少内耗[3]。
目前,我国已成立了国家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指挥中心,开通了国家化学事故应急咨询电话
0532-83889090,但仍需向全社会广泛宣传。《危险化学品登记管理办法》中要求生产危险化学品的企业都要具有24小时应急服务电话,以便发生化学事故后,现场人员通过拨打企业印在标签和说明书上的24小时应急咨询电话,了解到相关的应急处理措施。还应学习发达国家,使运输商承运过程中也必须具备24小时应急电话。
5.6 做加强各职能部门的沟通协调
危险化学品涉及的部门多、行业多、环节多,是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管的显著特点,因此各部门的协调、合作是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顺利进行的关键。环保、经贸、公安、交通、质量技术监督等部门要加强联系,建立综合协调机制,加强对危险化学品从生产、运输到废物处置全过程的监督管理[7]。
5.7企业应加强安全管理、自主建立安全生产长效机制
由于我国相关的法律法规还不健全、相关职能部门在监管中还存在疏漏,企业重效益轻安全等,使得我国安全生产领域特别是危险化学品泄漏、火灾、爆炸等事故频发。目前,迫切需要企业重视安全、加强管理、依法自主经营、自我约束、建立安全生产长效机制。
企业应从本质安全、控制隔离、保护环境等角度出发,危险性大的企业应远离市区、人口密集地区、水源地、军事设施等重要场所;应尽可能采用先进的、无害的设备、原料、工艺;厂房和车间应满足防火防爆、通风采暖、防雷防静电等的要求;对危险部位和关键部位应加装安全报警设备、安全警示标语;加强对从业人员的安全培训教育和考核;加强对排放的废气废水的净化处理;积极配合政府做好重大危险源监控、危险化学品登记等工作。结语
随着科学的进步,经济的发展,化学品的种类越来越多且被广泛应用于生产和生活,但其固有的危险性所带来的安全、健康和环境问题也日益突出。危险化学品的安全管理工作是一项责任重大、涉及面广、技术复杂的系统工程,如何加强危险化学品的安全管理,预防和遏止危险化学品事故的发生,已成为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我们应综合运用法律法规、行政监管、科学技术、培训教育等手段,总结和借鉴国内外的成功和先进经验,开拓思路,大胆实践,大力推进我国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工作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孟中.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在化学品供应链中的整合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硕士论文,2004.12
[2] 张广华.提高认识统一思想积极推动危险化学品登记工作[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06,4:10~12
[3]苏大勇,耿继原,耿志超.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2006,25(6):13~15
[4]李合林.危险化学品生产、储运和废弃中安全问题及对策[J].石油化工安全技术,2006,26(6):10~13
[5]韩丹琦,范礼彬.浅谈危险化学品的安全监管机制[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2006,1:15[6]高建明,曾荣明.我国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现状与对策[J].中国安全生产技术.,2005,1(3):52~55
[7] 胡志鹏,向群.我国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情况综述[J].上海化工,2004,6:33~35
第四篇: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实施方案
危险化学品安全综合治理实施方案
为确保我单位的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工作,彻底消除存在的危险化学品安全隐患,有效防止危险化学品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按照《关于组织开展***危险化学品安全综合治理专项行动的通知》和局《危险化学品安全综合治理实施方案》要求,依据《我单位危险化学品安全综合治理实施方案》,结合我单位安全生产工作实际,为切实消除危险化学品安全隐患,有效杜绝危险化学品引发的安全生产事故,确保我单位的安全生产,特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目标
我单位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有效落实。以开展“危险化学品安全综合治理专项行动”为契机,把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工作作为重点,深入查找并消除生产车间的危险化学品安全隐患,严防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事故发生,全力推进我单位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工作,着力构建危险化学品安全综合治理长效机制,进一步提升我单位危险化学品安全综合治理效果和水平,确保我单位的安全生产。
二:组织机构
为确保危险化学品安全综合治理工作有序开展,我单位危险化学品安全综合治理工作由我单位安委会组织领导,我单位成立以我单位王**为组长,主管安全生产工作的副我单位张**任副组长、我单位安委会其他成员为组员的危险化学品安全综合治理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生产办。危险化学品安全综合治理工作要明确责任人,明确时间进度和工作安排,突出重点,切实把危险化学品安全综合治理工作抓实抓细,抓出成效。领导小组要根据需要适时召开我单位危险化学品安全综合治理会议,研究部署推动各项工作落实。
组长: 副组长: 组员:
三:时间进度和工作安排
2017年2月开始至2019年11月结束,分三个阶段进行。1.部署阶段(2017年2月)。制定具体实施方案,明确职责,细化措施,认真开展危险化学品安全综合治理动员部署,进行广泛宣传,营造良好氛围。
2.整治阶段(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开展深入整治,并取得阶段性成果; 2018年4月至2019年10月深化提升)。我单位精心组织,认真实施、定期开展检查,及时解决危险化学品安全综合治理中发现的问题,确保各项工作按期完成。3.总结阶段(2017年11月)。我单位认真总结经验成果,形成总结报告并送监狱危险化学品安全综合治理领导小组办公室。
四.工作措施
1.全面摸排危险品化学品安全风险。对照《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列》和《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等要求,认真组织摸排生产车间使用危险化学品安全风险,重点摸排危险化学品储存、发放、使用等环节的安全风险、建立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台帐。对照重大危险源辨识表,找出我单位存在的重大危险源,并实施管控。
2.有效防范遏制危险化学品引发的各类安全事故。加强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管控,我单位要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完善检测管控机制,对重大危险源实施重点管控。建立我单位与**沟通协调机制,实现我单位和安全生产科之间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信息共享机制。
3.加强安全生产有关法律法规贯彻落实。梳理涉及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的法律法规,加强相关法律标准规范的宣传贯彻,进一步增强安全生产法制意识,定期对照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符合性审核,提高对危险化学品安全防范的自觉性、主动性。
4.依法严肃追究责任。对危险化学品违规储存、发放、使用的行为进行问责,加大对危险化学品管理不到位引发安全事故责任的追究力度,有效推动危险化学品监管责任。
5.加强危险化学品安全宣传教育和人才培养。大力推进危险化学品安全宣传普及,加强正面主动引导,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普及活动,不断提高全员的安全意识与对危险化学品的科学认知水平,在危险化学品的存储,使用过程中做到科学合理,严禁违规使用和存储明令禁止的危险化学品。五.加强危险化学品应急救援工作
1.进一步规范危险化学品处置要求。制定更加规范的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处置预案,完善现场处置程序,探索建立专业现场指挥制度,坚持以人为本、科学试教、安全试教、有效试教,有效防控应急处置过程凤险,推动实施科学化、精细化、专业化的应急预案。
2.加强危险化学品应急预案管理。简化、完善危险化学品相关应急预案编制以及演练要求,定期组织开展联合演练,根据演练评估结果及时修订完善应急预案,进一步提高应急预案的科学性、针对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确保应急预案与其部门相关预案衔接畅通。
六.工作要求
1.加强领导,明确责任。我单位全体职工要充分认识开展危险化学品安全综合治理工作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切实加强对专项治理工作的组织领导,明确专项治理工作的目标和责任。成立的专项治理领导小组要切实履行机构职责,建立健全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管信息共享机制,加强我单位与科室的协调配合,及时沟通,研究重大问题,认真落实好我单位的主体责任和科室的安全监管责任。相关责任人要各司其责,确保危险化学品安全综合治理工作取得成效。
2.突出重点、分阶段、分步骤抓好落实。我单位要按照危险化学品安全综合治理工作的要求和步骤,结合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措施。及时发现、了解我单位危险化学品安全综合治理出现的新情
况、新问题,创新工作思路,研究制定相应对策措施,加强我单位危险化学品安全综合治理工作的落实,推动专项治理工作扎实有效开展。
3.加大安全生产投入。我单位要把安全生产投入纳入经费预算,确保达到安全生产条件所必需的资金投入。在危险化学品安全综合治理工作中,特别是对储存装置和条件,危险化学品品质优劣等存在不符合安全生产要求的,要坚决整改,确保资金投入到位。
4.全面推行安全标准化工作。把开展安全标准化工作与贯彻落实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危险化学品安全综合治理工作相结合,与隐患排查治理及人员培训教育工作相结合,强化我单位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建立安全生产长效机制。
5.认真总结。在危险化学品安全综合治理工作中,对发现的问题和隐患及时排查整治,对出现问题的原因进行仔细剖析,认真总结开展工作以来取得的成绩以及不足,为我单位今后的安全生产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单位: 2017年2月16日
第五篇: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试题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试题
部门:
姓名:
分数
一、判断题
1.危险化学品的生产单位、储存单位、使用单位是指在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进行了登记的法人单位,不包括非法人单位。
()2.对于危险性不明的化学品,生产单位应在二年内办了登记手续。
()3.新建的生产单位应在投产前办理危险化学品登记手续。
()4.储存单位、使用单位储存或使用的危险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和安全标签属应登记的内容。
()5.危险化学品储存单位迁移经营、储存场所不必重新申请办理经营许可证。
()6.首次进口危险化学品时,有生产国家提供的符合要求的安全技术说明书并在包装上加贴安全标签即可。
()7.危险化学品实施全过程管理,是因为危险化学品的特殊性质决定其生产、经营、储存、运输和使用诸环节都存在不安全因素。
()8.危险化学品生产单位的危险化学品生产能力、年需要量、最大储量 不需要进行登记。
()9.《安全生产法》对事故的报告作出了具体的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发生生产安全事故后,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当立即报告本单位安全管理部。()10.生产经营单位发生生产安全事故后,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当立即报告本单位负责人,单位负责人接到事故报告后,应当于2小时内向事故发生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及有关部门报告。
()11.《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适用于生产经营活动中发生的造成人身伤亡或者直接经济损失的生产安全事故的报告和调查处理。()12.《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不适用于环境污染事故。
()13.事故发生后,不管情况如何,事故现场有关人员不得直接想事故发生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报告。
()
14.事故发生单位负责人接到事故报告后,应当立即启动事故相应应急预案,或者采取有效措施,组织抢救,防止事故扩大,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15.在任何情况下,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不可以越级上报事故情况。
()16.事故发生后,有关单位和人员应当妥善保护事故现场以及相关证据,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破坏事故现场、毁灭相关证据。
()17.自事故发生之日起30日内(道路交通事故、火灾事故自发生之日起7日内),因事故伤亡人数变化导致事故等级发生变化,事故调查权限不变。
()18.事故调查组的组成应当具有事故调查所需要的知识和专长,并与所调查的事故没有直接利害关系。
()19.事故调查组有权向有关单位和个人了解与事故有关的情况,并要求其提供相关文件、资料,有关单位和个人可酌情提供。
()20.事故单位的负责人和有关人员在事故调查期间不得擅离职守,并应当随时接受事故调查组的询问,如实提供有关情况。
()21.事故单位应当按照负责事故调查的人民政府的批复,对本单位负有事故责任的人员进行处理。
()22.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是企业为了实施职业安全健康管理所需的企业机构、程序、过程和资源。
()23.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是指为建立职业安全健康方针和目标以及实现这些目标所制定的一系列相互联系或补充作用的要素。企业为了实施职业安全管理所需的企业机构、程序、过程和资源。
()24.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中管理方案目的是制定和实施职业安全健康计划,确保职业安全健康目标的实现。
()25.生产经营单位对职业安全健康管理方案应每年进行一次评审,以确保管理方案的实施,能够实现职业安全健康目标。
()26.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应急预案与响应要求是确保生产经营单位主动评价其潜在事故与紧急情况发生的可能性及其应急响应的需要。
()
27.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中检查与纠正措施是要求生产经营单位定期或及时地发现体系运行过程或体系自身所存在的问题,并确定问题生产的根源或存在持续改进的地方。
()28.在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中绩效测量和监测中被动测量是一种预防机制。
()29.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中绩效测量和监测中被动测量是对与工作有关的事故、事件、其他损失、不良的职业安全健康绩效、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的失效情况的确认、报告和调查。
()30.事故、事件、不符合及其对职业安全健康绩效影响的调查,目的是建立有效的程序,对生产经营单位的事故、事件、不符合进行调查、分析和报告,识别和消除此类情况发生的根本原因,防止其再次发生,并通过程序的实施,发现、分析和消除不符合的潜在原因。
()31.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审核目的是建立并保持定期开展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审核的方案和程序,评价生产经营单位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及其要素的实施是否恰当、充分、有效地保护员工的安全与健康,预防各类事故的发生。
()32.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管理评审是要求生产经营单位的最高管理者依据自己预定的时间间隔对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进行评审,以确保体系的持续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
()
33.持续改进是指生产经营单位应不断寻求方法持续改进自身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及其职业安全健康绩效,从而不断消除、降低或控制各类职业安全健康危害和风险。
()34.建立一个完成的安全生产责任制的总体要求是: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并由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组织建立。
()35.安全技术措施计划制度是生产经营单位生产财务计划的一个组成部分,是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保证制度。
()36.安全技术措施是为了防止事故发生,采取约束、限制能量或危险物质,防止其意外释放的技术措施。
()37.安全生产检查是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是消除隐患、防止事故发生、改善劳动条件的重要手段。
()38.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可以认定为工伤。
()39.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的,不可以认定为工伤。
()40.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的不可以为工伤。
()41.在上下班途中,受到机动车事故伤害的不可以认定为工伤。
()42.在工作岗位上酗酒导致伤亡的可以视同为工伤。
()43.《工伤保险条例》中所称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各类企业包括各种所有制的企业;职业是指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的劳动者。
()44.职业安全健康各类体系运行模式,其核心都是为生产经营单位建立一个全员参与的管理过程。
()45.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中初始评审过程不包括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内容。
()46.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的建立与保持,可以全面提高企业的安全管理水平,表现为全员参与,领导重视与不重视并不重要。
()47.道路交通事故、火灾事故自发生之日起7日内,事故造成的伤亡人数发生变化的,应当及时补报。
()48.特别重大事故以下等级事故,事故发生地与事故发生单位不在同一个县级以上行政区域,由事故发生地人民政府负责调。
()49.事故发生后,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当立即向本单位负责人报告;单位负责人接到报告后,应当于6小时向事故发生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安全生产接到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接到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报告。
()
50.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运行模式,其核心都是为生产经营单位建立一个动态循环的管理过程,以持续改进的思想指导生产经营单位系统地实现其既定目标。
()51.事故发生单位应当认真吸取事故教训,落实防范和整改措施,防止事故再次发生。防范和整改措施的落实情况应当接受工会和职工的监督。()52.安全生产责任制的内容包括纵向从上到下所有类型人员的安全生产职责和横向方向各职能部门的安全生产职责。
()53.《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必须遵守本法和其他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完善安全生产条件,确保安全生产。
()54.班组是生产经营单位搞好安全生产工作搞好安全生产工作的关键。
()55.班组长全面负责本班组的安全生产工作,是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的直接执行者。
()56.按照导致事故的原因把安全技术措施分为,预防事故发生的安全技术措施,控制事故发生的措施和消除减少事故损失的安全技术措施。()57.个人防护是把人体与意外释放能量或危险物质隔开,是一种不得已的隔离措施,但却是保护人身安全的最后一道防线。
()58.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储存单位以及矿山、烟花爆竹、建筑施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必须进行安全资格培训,经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或法律法规规定的有关主管部门考核合格并取得安全资格证书后方可任职。
()59.调整工作岗位或离岗2年以上重新上岗的从业人员,应当进行相应的车间(工段、区、队)级安全生产教育培训。
()60.离开特种作业岗位达6个月以上的特种作业人员,可经车间(工段、区队)重新进行实际操作考核,确认合格后可上岗作业。
()61.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突发疾病死亡或者在48小时之内经抢救无效死亡的可以认定为工伤。
()62.扑救气体火灾时,首先应扑灭火势。
()63.闪点是表征固体化学品燃爆危险性的重要参数,闪点越低,危险性越大。
()64.化学品的爆炸下限越低,爆炸范围越宽,危险性越大。
()65.风险是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与严重性的结合。
()66.任何事故都是可以预防的。
()67.风险不具有可测性。
()68.在检维修、施工、吊装等作业现场应设置警戒区域和警示标志。
()
69.《化工企业厂区动火作业安全规程》(HC23011—1999)将动火作业分为一级动火作业,二级动火作业、三级动火作业三类。
()
70.安全标准化与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是不相容的。
()71.安全是相对的,没有绝对的安全。
()72.安全文化的建设对安全生产的保障作用不明显。
()73.重大危险源是客观存在的,只要进行生产经营活动就有可能存在重大危险源。
()74.安全生产法规体系中不包括安全生产标准。
()75.人体工程学又叫人类工效学,它把人—机器(工具)—环境视为一个系统,协调人—机关系,使人在操作中感到安全和舒适,使系统获得最高的效率。
()76.动火分析的取样点,应由动火分析人根据现场实际情况确定。
()77.安全是指不会引起死亡、职业病、设备财产损失以及环境污染的一种状态。
()78.一个未形成良好的群体安全规范的群体,会有许多不安全的违章行为出现。
()79.群体压力和从众行为对安全管理可产生积极作用,也可能生产消极作用。
()80.隐患是人机环境系统安全品质的缺陷。
()81.开展安全标准化是企业的自主行为,不需要政府或其他有关部门的监督与考核。
()
二、点选题
1.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必须具备与单位所从事的生产经营活动相应的()。
A.业务知识和管理能力
B.安全生产知识和管理能力
C.业务知识和管理能力 2.用于生产、储存危险化学品的建设项目,应当分别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安全条件论证和()。
A.安全评价
B.安全监督
C.安全监控 3.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将本单位重大危险源及有关安全措施、应急措施报有关地方人民政府负责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有关部门()。A.审核
B.备案
C.批准
4.危险化学品单位从事生产、经营、储存、运输、使用危险化学品或者处置废弃危险化学品活动的人员,必须接受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安全知识、专业技术、职业卫生防护和应急救援知识的培训,并经(),方可上岗作业。A.培训
B.考核合格
C.评议 5.剧毒化学品的生产、储存、使用单位,发现剧毒化学品被盗、丢失或者误售、误用时,必须立即向当地()报告。A.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
B.公安部门
C.企业上级主管部门 6.剧毒化学品经营企业应当每()核对剧毒化学品的销售情况。
A.月
B.周C.天 7.危险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每()年更换一次。
A.1
B.3
C.5 8.每种化学品最多可选用()个标志。
A.2
B.3
C.4 9.生产经营单位发生生产安全事故后,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当立即报告()。
A.本单位负责人
B.安全生产监督部门
C.本单位安全部门 10.《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中,根据生产安全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或者直接经济损失,事故一般分为()个等级。A.3
B.4
C.5 11.《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中要求,事故报告应当及时、准确、()。
A.完整
B.详细
C.全面 12.根据生产安全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或者直接经济损失,特别重大事故是指造成()人以上死亡事故。A.10
B.30
C.50 13.根据生产安全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或者直接经济损失,特别重大事故是指造成()人以上重伤(包括急性工业中毒)。A.50
B.100
C.200 14.根据生产安全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或者直接经济损失,特别重大事故是指造成()亿元以上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A.0.5
B.1
C.1.5 15.根据生产安全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或者直接经济损失,重大事故是指造成()死亡事故。
A.3人以上30人以下
B.10人以上30人以下
C.10人以上60人以下 16.根据生产安全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或者直接经济损失,重大事故是指造成()重伤(包括急性工业中毒)。
A.10人以上30人以下
B.30人以上100人以下
C.50人以上100人以下 17.根据生产安全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或者直接经济损失,重大事故是指造成()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A.500万元以上1000万元以下
B.1000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下
C.5000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 18.事故报告后出现新情况的,应当及时补报。自事故发生之日起()日内,事故造成的伤亡人数变化的,应当及时补报。
A.3
B.7
C.30 19.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接到特别重大事故和重大事故报告后,应当逐级上报()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
B.地市级人民政府
B.省、自治区、直辖使人民政府
C.国务院 20.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接到较大事故报告后,应当逐级上报()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
C.地市级人民政府
B.省、自治区、直辖使人民政府
C.国务院
21.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接到一般事故报告后,应当逐级上报至()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
D.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
B.省、自治区、直辖使人民政府
C.国务院 22.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接到事故报告后,应当同时报告本级().A.工会
B.公安机关
C.人民政府
23.国务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以及省级人民政府接到发生特别重大事故、重大事故的报告后,应当立即报告()。A.人民检察院
B公安机关
C.国务院
24.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逐级上报事故情况,每级上报的时间不得超过()小时。A.2
B.6
C.12 25.特别重大事故由()有关部门组织事故调查组进行调查。
A.市人民政府或市人民政府授权
B.省级人民政府或省级人民政府授权
C.国务院或国务院授权 26.重大事故由事故发生地()负责调查。
A.县级人民政府
B.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
C.省级人民政府 27.较大事故由事故发生地()负责调查。
A.县级人民政府
B.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
C.省级人民政府 28.一般事故由事故发生地()负责调查。
A.县级人民政府
B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
C.省级人民政府 29.未造成人员伤亡的一般事故,县级人民政府也可以委托事故发生()组织事故调查组进行调查。A.单位
B.社区
C.上级部门
30.事故调查组由有关人民政府、安全生产较大管理部门、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监察机关、公安机关以及工会派人组成,并应当邀请()派人参加。
A.人民检察院
B.事故单位
C.事故单位上级部门 31.重大事故、较大事故、一般事故。负责事故调查的儿女们政府应当自收到事故调查报告之日起()日内做出批复。A.15
B.30
C.60 32.根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规定:()应当对事故发生单位落实防范和整改措施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A.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
B.工会和职工
C.人民政府
33.事故发生单位主要负责人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上一年年收入()的罚款。不立即组织事故抢救的;迟报或者漏报事故的;在事故调查处理期间擅离职守的。
A.40%~80%
B.60%~100%
C.80% 34.事故发生单位及其有关人员有下列行为的,对事故发生单位处()的罚款。谎报或者瞒报事故的;在事故调查中作伪证或者指使他人作伪证的;事故发生后逃匿的。
A.50万元以上200万元以下
B.100万元以上500万元以下
C.200万元以上500万元以下
35.事故发生单位及其有关人员谎报或者瞒报事故的,对主要负责人、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上一年年收入()的罚款。A.40%—80%
B.60%—100%
C.80% 36.事故发生单位对事故发生负有责任的,发生特别重大事故的,处()的罚款。A.50万元以上100万元以下
B.100万元以上200万元以下
C.200万元以上500万元以下 37.事故的,处上一年年收入()的罚款。
A0.30%
B.40%
C.60% 38.事故发生单位主要负责人未依法履行安全生产管理职责,导致事故发生的,发生特别重大事故的,处上一年年收入()的罚款。A.50%
B.60%
C.80% 39.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的建立与保持,可以全面提高企业的安全管理水平,在安全管理表现为()。A.被动安全管理
B.主动安全管理
C.全面安全管理 40.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的建立与保持,可以全面提高企业的安全管理水平,在事故管理表现为()。A事故处理
B.事故预防
C.事故的“三不放过” 41.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中改进措施主要包括()。
A.纠正与预防措施
B.持续改进
C.A和B都是
42.《安全生产法》第十七条规定了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负有()条的职责。A.5
B.6
C.7 43.下列()对本岗位的安全生产负直接责任。
A.班组长
B.岗位工人
C.基层技术人员 44.《安全生产法》规定:()必须接受专门的培训,经考试合格取得操作资格证书的,方可上岗作业。A.班组长
B.岗位工人
C.特种作业人员
45.下列()是运用工程技术手段消除物的不安全因素,实现生产工艺和机械设备等生产条件本质安全的措施。A.安全技术措施
B.安全管理方案
C.安全保障方案 46.隔离是把被保护对象与意外释放的能量或危险物质等隔开,属于()。
A防止事故发生的安全技术措施
B.减少事故损失的安全技术措施
C.A和B都是
47.危险化学品的生产、经营、储存单位以及矿山、烟花爆竹、建筑施工单位的主要负责任人安全资格培训时间不得少于()学时;每年再培训时间不得少于16学时。
A.48
B.32
C.72 48.危险化学品的生产、经营、储存单位以及矿山、烟花爆竹、建筑施工单位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安全资格培训时间不得少于()学时;每年在培训时间不得少于16学时。
A.48
B.32
C.72 49.煤矿、非煤矿山、烟花爆竹、危险化学品等生产经营单位新上岗的从业人员培训时间不得少于()学时;每年接受再培训时间不得少于20学时。
A.48
B.32
C.72 50.下列()是通过有计划、有组织、有目的的形式来实现的。
A.定期安全生产检查
B季节性及节假日前后安全生产检查
C.专业(项)安全生产检查 51.事先把系统加以剖析,列出各层次的不安全因素,确定检查项目,并把检查项目按系统的组成顺序编制成表,以便进行检查或评审。这种属于()检查法。
A.常规检查
B.安全检查表法
C.仪器检查 52.《工伤保险条例》规定()应当按条例规定参加工会保险,为本单位全部职工或者雇工(职工)缴纳工伤保险费。A.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各类企业
B.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用人单位)
C.A和C 53.可造成人员死亡、伤害、职业病、财产损失或其他损失的意外事故称为()。
A.事故
B.不安全
C.危险源 54.按照系统安全工程的观点,安全是指系统中人员免遭()的伤害。
A.事故
B不可承受风险
C有害因素
55.海因里希对5000多起伤害事故案例进行了详细调查研究后的出海因里希法则,事故后果为严重伤害、轻微伤害和无伤害的事故件数之比为()。A.1:29:300
B.1:10:300
C.1:10:100 56.《危险化学品名录》(2002版)中的UN号是指()。
A.中国危险化学品编号
B.联合国危险货物编号
C.美国危险货物编号 57.《火灾分类》(GB/T4968—2008)标准把火灾分为四类,它们分别是()。
A.I类火灾、II类火灾、III类火灾、IV类火灾
B.A类火灾、B类火灾、C类火灾、D类火灾 C.固体火灾、液体火灾、气体火灾和混合物火灾
58.判定某一化学品是否是有毒品的判定依据中的毒性数据LD50,所使用的实验动物是()。A.大鼠
B.小鼠
C.豚鼠 59.安全设备的设计、制造、安装、使用、检测、维修、改造和报废,应当符合国家标准或者()。A.行业标准
B.专业标准
C.企业标准 60.三级安全教育是指()。
A.总厂、分厂、车间
B.集团公司、车间、班组
C.厂、车间、班组 61.根据能量转移理论的概念,事故的本质是()。
A.能量的不正常作用
B.造成人员死伤
C.造成经济损失 62.石油化工产品按火灾危险性分类可分为()。
A.甲类、乙类
B.甲类、乙类、丙类
C.甲类、乙类、丙类、丁类
63.生产经营项目、场所有多个承包单位、承租单位的,生产经营单位应当与承包单位。承租单位签订专门的(),或者在承包合同、租凭合同中约定各自的安全生产管理职责。
A.管理标准
B.生产合同
C.安全生产管理协议 64.现代安全管理是以()为中心。
A.事故处理
B.安全培训
C.预防事故 65.需要向使用者提供危险品事故应急咨询电话的是()。
A.生产单位
B.销售单位
C.安监机构 66.危险、有害因素的识别是指识别危险、有害因素的存在并确定其()的过程。
A.数量
B.性质
C.严重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