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烟机厂易地升级改造经验对我市安全生产 长远发展的启示--
烟机厂易地技术改造经验对我市安全生产
长远建设的启示
秦皇岛市烟草机械有限责任公司(前身秦皇岛市烟草工业机械厂,简称烟机厂)是中国烟草专卖局的直属企业。2006年,经河北省发改委立项批准,在我市开发区实施“退城近郊”易地技术改造搬迁工程,2010年9月正式搬迁。几年来,该企业始终坚持以易地技术改造为契机,以“技术一流、管理一流、设备一流、服务一流”为目标,立足高起点、高标准,全面加强和改善安全设施建设,企业没有发生一起重伤以上事故,轻伤事故率始终控制在1‰以下,实现了经济效益与职工安全的同步协调发展,企业本质安全生产水平实现了质的提升。
当前,我市处在经济飞速发展的重要阶段和“十二五”规划科学发展的关键时期,大批老旧企业面临升级改造,部分大型企业面临扩建和新建,同时,一大批新兴高科技企业也将应运而生。如何有效利用企业发展契机,快速提升我市本质安全生产水平,烟机厂易地技术改造的成功经验为我们提供了十分可贵的引导和启示。
启示一:在基础建设过程中,烟机厂始终坚持安全设施建设与主体工程同步设计、同步施工、同步投入生产和使用,保证了基础设施的安全规范与绝对牢固,启示我们,企业升级改造必须牢牢把握“三同时”工作制度。
设计之处,烟机厂始终与工程设计院保持联系,反复审核设计图纸,经常进行信息沟通,确保基础设施符合安全标准化建设要求。施工阶段,严格对照安全生产设计标准进行实地监理,及时发现并更改出现的偏差,确保作业环境与基础设施符合安全要求。投入使用后,严格落实安全设施管理规定,认真组织各项安全设施的配套,确保了设施设备安全使用到位。企业能够具备牢固的安全基础,坚持“三同时”工作制度是其关键所在。
“三同时”工作制度也就是指所有新建、改建、扩建工程项目的安全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人生产和使用。“三同时”工作制度是从源头上消除各类项目可能造成伤亡事故危险因素,避免因安全问题引起返工或采取弥补措施造成不必要投入的重要保障,是防止新建工程项目带病投产运行,确保企业本质安全的有效法律制度。近年来,我市在重点项目、规模以上企业建设过程中,始终坚持“三同时”工作制度,确保了企业基础安全可靠。但在规模以下企业、特别是边缘县区新建企业建设上,“三同时”工作制度仍有漏洞,必须加大落实力度。一是要严格安全审批制度,经过设计部门设计,并非一锤定音,不可更改,要会同部门、专家、企业认真审核,既要防止工程设计出现安全漏洞,同时还要着眼时代发展,留有余地,所有设计但未经安全行政许可审查,绝对禁止施工生产。二是要全程跟踪督导,企业新建、扩建、改建往
往是长期工程,延续时间长,要防止企业为节约成本,擅自修改设计项目,盲目施工,产生先天隐患。三是要严肃竣工验收,企业升级改造涉及项目多,内容广,安全管理因素涉及方方面面,必须严格按设计标准和要求进行竣工验收,对不合乎安全规定要求的建设项目该取消的取消,该返工的返工,既不能以“生米做成熟饭”而放之以松,也不能因“人情礼义”而蒙混过关。
启示二:在设备引入过程中,烟机厂始终坚持高科技、智能化、自动化,保证了工艺流程的科学先进与安全可靠,启示我们,企业升级改造必须坚决贯彻“标准化”建设思路。
高科技、智能化、自动化是烟机厂在设备引入过程中遵循的基本原则。该厂先后购臵了先进的板材柔性加工生产线、激光切割机、数控冲剪机、精细等离子切割机、五轴车铣复合加工中心等一大批自动化程度高、安全可靠的生产加工设备。同时,突破传统工作模式,对功能区进行了优化调整,按照板材和型材下料、冲剪压成型、机加、组对焊接、涂装、装配的工艺顺序重新理顺,使作业流程更加科学合理,职工操作更加安全可靠,达到了“在正常作业条件下,即使出现人为误操作和机器故障,也不会出现事故”的安全状态。企业安全生产水平能够实现本质提高,坚持“标准化”建设是其决定因素。
“标准化”建设是企业安全生产的基础和保证。今年以来,国务院先后出台了冶金、纺织、轻工等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标准,新近印发的安全生产“十二五”规划,对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目标提出新要求:今年底前,煤矿企业全部达到安全标准化三级以上;2013年底前,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以及冶金、有色、建材、机械、轻工、纺织、烟草和商贸8个工贸行业规模以上企业要全部达到安全标准化三级以上;2015年底前,交通运输、建筑施工等行业(领域)及冶金等8个工贸行业规模以下企业全部实现安全标准化达标。近年来,特别是“十二五”以来,我市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已经稳中起步,但在规定限期内实现“十二五”规划目标,任务艰巨,责任重大。必须把安全生产标准化作为我市老旧企业升级改造和新建、扩建企业的当前目标和长远规划扎扎实实抓好落实。一是要搞好试点先进,选择一批安全基础扎实、工艺流程先进、管理科学规范的大中型以上企业为试点,率先进行安全科技示范工程标准化建设,把科技含量高、安全性能可靠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在试点企业普及推广,使企业安全管理制度、安全生产流程、安全教育培训、安全激励奖惩等管理体系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通过“点上开花、面上结果”的典型示范效应,带动整个行业、企业本质安全生产水平的提高。二是要坚持行业统一,对同一行业,无论规模大小,坚持把标准化建设的内容、方向、目
标、要求一致起来;要以试点为标杆,对同一行业逐级、逐企业、逐班组进行统一与规范,逐步实现全行业标准化建设达标。三是要抓住基层基础,企业标准化建设的全面推广与实施,重在一般企业,也难在一般企业。一般企业由于基础薄弱、人员少、利润低,标准化建设推行的阻力和难度相应增加。要以深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抓手,利用安全生产许可延期换证等时期,逐步淘汰落后工艺,对一般生产工艺进行升级改造,逐步实现一般企业向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方向转变。
启示三:在同步配套过程中,烟机厂始终坚持把消尘、除噪、去毒作为工作重点,保证了职工作业环境的高度健康与清洁安全,启示我们,企业升级改造必须牢固树立“健康至上”的发展理念。
为给职工提供健康工作环境,有效保障车间通风除尘、消声降噪和去毒,烟机厂先后 投资885万元,购臵安装了6套移动式、17台固定式焊接烟尘净化装臵、3套水旋式漆雾净化装臵、3台废气焚烧热风机组、4台喷砂打磨除尘机组,并对所有产生尘、毒、噪声的场所全部实行了封闭作业;同时,为减少职业危害对作业人员造成直接伤害,公司为作业人员全部配备了3M防尘、防毒面具,保障了一线工作人员的安全健康。经省、市专业机构检测,公司所有作业场所职业卫生条件,全部达到卫生部规定标准。几年来,企业没有发生一起职业卫生事故和职工健康
投诉,职工生命健康得到良好保障。企业能够具备安全可信的工作环境,坚持“健康至上”理念是其主要原因。
职业健康是衡量人民群众生活质量高低的重要指标。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发展进步,人民群众对工作环境和职业健康要求越来越高,因职业健康问题而引起的投诉问题逐年增多。尽快改善企业工作环境,不断提高职工健康水平,是我市经济建设不可回避而且必须尽快解决的紧要课题。一是要切实转变思想观念。“以人为本”“健康到上”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基本理念,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不能以牺牲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为代价已成为全社会共识。我们在加强经济建设的同时,要把改善职工工作环境、提高职工健康水平作为中心工作抓紧抓好,要把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上升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高度上抓好落实,通过全行业、全系统、全方位共同行动加强职业卫生建设,切实为人民群众提供健康、安全的工作环境。二是要抓紧落实职业卫生许可制度。国务院安全生产“十二五”规划中,就职业卫生许可提出明确要求:2015年底以前,所有新(改、扩)建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审查率要达到65%以上,用人单位职业危害申报率达到80%以上,工作场所职业危害因素监测率达到70%以上,粉尘、高毒物品等主要危害因素监测合格率达到80%以上。目前,我市职业卫生审查许可工作还处在起步阶段,全市数万家企业亟需进行职业卫生的普查、检验、检测、登记等工作,必须尽快展开职业
卫生审查许可,通过准入制度,强制改善职工工作环境。三是要加大职业卫生监督检查力度。依据国家职业卫生健康标准,先期对高危、粉尘、有毒行业展开职业卫生普查,对造成职业危害的各种因素进行检测,以此为基础,建立重点行业(领域)职业健康检测基础数据库。在此基础上,采取“部门联合、上下结合、同步实施”的方法,展开全方位督导检查,通过有力措施,努力改善全市企业职业卫生安全状况。
启示四:在使用管理过程中,烟机厂始终坚持完善制度、落实责任、主动预防,保证了企业生产的高度安全与稳定,启示我们,企业升级改造必须不折不扣地坚决落实“企业主体责任”。
整体搬迁完成后,烟机厂成立了以法人代表为主任的安全生产委员会,设立了由6名专职人员组成的安全监察部,全面负责企业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建立健全了36项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对72个工种、岗位的安全操作规程重新进行了修改完善;大力推行了“6S管理”工作法,即整理(SEIRI)、整顿(SEITON)、清扫(SEISO)、清洁(SEIKETSU)、素养(SHITSUKE)、安全(SECURITY);坚持定期安全例会、经常安全联查、积极主动预防、隐患及时整改。几年来,企业没有发生一起重伤以上事故,轻伤以下事故始终控制在1‰以下。企业生产能够保持高度的安全与稳定,坚持“企业主体责任”落实是其根本所在。
近年来,我市严格落实企业安全生产承诺制度,各级政府先后与19000余家企业法人代表签订安全生产承诺书,企业内部也层层签订责任状,安全生产承诺体系基本形成,企业安全生产责任制得到有效落实。但从今年下半年形势看,非高危行业安全隐患不断,事故频发,反应出一些企业主体责任制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落实,必须尽快扭转安全生产的不利局面。一是要健全安全诚信体系。企业是安全生产的主体,对职工生命安全承载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义务,必须认真履行安全责任。法人代表向社会、向职工做出的安全承诺,要记入安全诚信体系,纳入安全评价范畴,对失信企业要坚决予以淘汰,努力在全社会营造诚信、安全、和谐的生产环境。二是要健全目标考核体系。将企业安全生产纳入全面考核范畴,严格实行“一票否决制”,对实现年度安全管理目标的单位予以重奖,对发生事故的单位予以重罚,通过奖优罚劣,不断强化企业安全生产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自觉性。三是要健全宣传教育体系。从建立完善宣传教育机制入手,把安全生产宣传教育提高到倡导安全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高度,加大工作力度,广泛、深入地开展各类法制宣传教育工作,不断提高企业法人代表的责任意识和法制观念。四是要健全行政监管体系。由政府主导,采取政治的、经济的、法律的多种手段,督促企业和法人代表依法履行安全生产法定职责,对安全生产好的企业,在企业诚信等级、工伤保
险、银行授信额度等方面予以政策扶持,充分调动企业履行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的积极性。对不重视安全生产、发生较大事故或造成重大影响事故的企业,要予以严惩并在新闻媒体予以曝光。
第二篇:亳州中药材产业发展对我市的经验启示(推荐)
亳州中药材产业发展对我市的经验启示
发布时间:2010-04-07 10:07
网友评论 条 点击查看 进入论坛
来源: 随州日报社
长江野生鱼可致性早熟
孙绪鹏的爱民日记人民公安为人民
积分换机票积分里程≠航行距离 湖北名酒被“傍”呼吁立法严打造假
安徽省亳州市作为中国四大“药都”之首名不虚传。目前,亳州市药材种植面积占全国的1/10,中药饮片年产量占全国的1/3,中药材年成交额占全国的1/4,中药材出口量跻身全国三强。亳州的中药材产业为何能发展得如此迅猛?亳州经验对我们有什么启示?亳州中药 越做越大
亳州中药材产业之所以能迅速发展,离不开政府的引导和政策的扶持。安徽省把亳州列入该省六大高新技术产业基地,亳州市把中药产业放在该市五大主导产业之首来抓。在发展之初,亳州还采取了“富百姓、不富财政”的办法:药农种药材,企业按保护价收购,药商在市场经营,一个摊位一年税费仅6000元,提高了群众的积极性。此外,亳州还于2001年成立了全国独一无二的机构——药业发展局,专门负责中药产业的发展壮大。坚持集约发展,培植产业集群,是亳州市中药材产业快速发展的另一条成功之道。该市大力实施“规模化、产业化、市场化”发展战略,积极推广GAP、GMP和GSP标准认证,构筑了全市中药材产业科学发展的新格局。目前,亳州市已发展药材种植专业村800多个、中药材规模种植基地8个。该市共有药业生产企业54家,其中过亿元药业企业达17家,国家级产业化龙头企业两家。
亳州中药材产业迅速发展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药交会和药博会的推动。亳州市已连续举办了25届中药材交易会和4届中医药博览会,使“华佗故里”、“药都”、“药材之乡”的品牌效应不断放大,吸引了北京同仁堂、上海雷允上、白云山制药等一批知名企业落户亳州。
朝阳产业 大有可为
近年来,国家大力扶持中医药产业、扩大中药基本药物覆盖目录。特别是在防治非典和甲流感等重大疫情中,中药的独特作用普遍被人们所认同,中药事业发展迎来了又一个春天。
随州是炎帝神农故里,“神农尝百草”的故事流传久远,中药材种植历史悠久。随州的地理环境和气候特征与亳州极为相似,适宜多种中药材种植。我市的银杏、桔梗、黄姜、红头蜈蚣等地道药材曾叫响全国。上世纪90年代,中药材种植逐步在吴山、万和、高城、殷店、唐县等乡镇展开。近两年来,伴随着国家产业政策的调整,我市中药材种植正迅速复苏,人工种植面积达到了2万余亩,药农尝到了甜头。我市加工、供销的潜力也很巨大,拥有武汉健民、湖北广仁两家中医药骨干企业,随县高城镇的鸿发公司还将随州的中药材销到了韩国。
中药材产业是古老而又新兴的朝阳产业,是地方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也是建设特色随州、文化随州的重要举措。发展中药材产业正当其时。
他山之石 可以攻玉
如何促进中药材产业在我市的发展?亳州市中药材产业发展的经验或许能给我们不少启示。
我市中药材种植基础差、块头小,农民种植经验缺乏,要发展中药材产业,离不开政府的大力宣传和引导,离不开农户的示范带动作用。我市可成立中药材发展领导小组,设立相应工作机构,研究制订发展规划;要出台扶持政策,整合各方面资源;要注重培育典型,逐步积累种植经验。在种植初期,应借鉴亳州经验,选择适宜品种,推广药药套种、药与经济作物套种,逐步提高经济效益。
我市应大力宣扬“神农是中医药的鼻祖”、“随州是中草药的最早发祥地”等历史文化因素,可考虑在寻根节上突出“神农尝百草”文化主题,组织来宾观“百草园”,举办“神农与中草药”论坛,在特色农产品展区设立中药材专柜,还可在炎帝神农故里风景区内或周边,选择观赏价值较高的中药材,如白芍、牡丹等,进行连片种植,同时开展采药、制药为主题的旅游活动。
大力培育药业经纪人队伍,畅通药业流通渠道,可让药农无后顾之忧,让企业无原料之愁。我市还可以建立药材加工产业园,扶持或引进中药材加工企业,帮助随州健民、广仁药业、东晨菌业等涉药企业做大做强。借鉴亳州“公司+基地+农户”、“农业合作社”等模式,鼓励药业企业建立地道中药材种植示范基地,实行订单种植,激发农民积极性,促进中药材种植规模不断扩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