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浚县出生医学证明管理办法[定稿]
浚县《出生医学证明》管理工作实施办法
一、管理主体及职责
1、浚县卫生局委托浚县妇幼保健院《出生医学证明》管理机构,负责辖区内《出生医学证明》管理工作。
2、管理事项
《出生医学证明》空白证的申领、保管、发放;《出生医学证明》印章管理;《出生医学证明》的补发、真伪鉴定、废证登记、废证销毁、宣传培训、业务指导、业务咨询、档案管理、保密管理、监督、检查、考核、行政处罚、信息化管理等工作。
3、管理组织及管理制度
《出生医学证明》管理涉及的各单位和岗位,相关的各类人员都要结合岗位职责,制定切实可行的管理制度,相关岗位和环节都要设专(兼)职人员负责证件管理工作。
(1)成立助产机构内《出生医学证明》管理工作领导小组。明确主管领导、成员、职务、联系电话及工作职责分工,如果人员变动,及时上报上级卫生部门。
(2)制定辖区内“《出生医学证明》管理工作实施办法”,包括管理主体及职责、空白证件管理、发放程序,领取规定、印章管理、严格签发、废证管理、遗失被盗处罚、档案管理、信息统计上报、保密、鉴定、监督、处罚等管理措施。
(3)上报《出生医学证明》领取人员名单(包括负责领取证件人员的单位,姓名、职务,身份证号码及身份证复印件)。
(4)《出生医学证明》真伪鉴定主体为县卫生行政部门,委托县妇幼保健机构鉴定,真伪鉴定书需用县级卫生行政部门印章。
4、真伪鉴定
(1)明确鉴定机构、经办人及审核人。(2)真伪鉴定内容:
1)载体鉴定:指证件本身的真伪。2)信息核实:指证件内容的真伪。(3)鉴定方法
1)载体鉴定:①使用检测板监测;②根据各版印制的防伪特征鉴定。
2)信息核实依据及方式:
①原证编号来源及去向(《出生医学证明》编号是唯一的); ②签发机构住院病历及分娩记录。(4)出具真伪鉴定书。
5、真伪鉴定程序更新(1)鉴定主体变更
2014年以前鉴定主体是:签发地卫生部门鉴定。
2014年起,鉴定主体变更为:入户地县级卫生行政部门鉴定,即入户地公安户籍登记机关→送当地卫生行政部门鉴定。
(2)鉴定时效明确规定:15个工作日内。
(3)真伪鉴定书:鉴定机构应为县级以上(含县级)卫生行政部门,出具的鉴定书一式两份,送申请机构1份,本部门存档1份,按年度编号存档,永久保存;填写《河南省真伪鉴定登记》并按年度逐级上报至省级卫生行政部门。
6、监督检查
浚县卫生局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出生医学证明》的监督检查工作,逐级管理,逐级上报。
(1)将监督检查工作纳入当地母婴保健执法及妇幼保健工作计划。每年至少一次专项监督检查,对发现的问题及时给予指导。
(2)监督检查单位:辖区内卫生行政部门及签发机构。(3)监督检查方式:现场检查、查阅资料、统计报表。(4)监督检查内容:根据其职责,检查其签发和管理情况。
7、对违法案件查处
浚县卫生局将加强对《出生医学证明》签发的法制化、规范化管理,依法查处违法违规出具《出生医学证明》的机构和人员,确保《出生医学证明》及时准确签发;对未取得助产技术服务《母婴保健技术服务执业许可证》的机构和未取得《母婴保健技术考核合格证书》的人员开展助产技术服务的,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婴保健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等法规严肃查处,情节严重的,取消执业资格,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8、对《出生医学证明》遗失被盗案件查处
遗失被盗证件包括废证遗失和空白证遗失(废证遗失按空白证遗失处理)。
(1)发生遗失被盗及时查处 1)发现案件立即向公安机关报案
保护现场,做好调查取证。同时函告省辖市级公安局户籍部门对“遗失被盗证件”编号作废处理,并追究使用“遗失被盗”编号的持证入户人员,通过用假人员顺藤摸瓜、查处盗窃案件。2)及时上报遗失被盗情况
发现案件发生的24小时内,将具体情况上报省卫生厅,内容包括:遗失被盗经过、时间、地点、数量、编号,证件存放环境、管理人员、责任人、责任领导等,电子版当日上报,加盖公章材料1周内寄送到。并附当地公安局立案调查凭据。
3)遗失编号立即登报声明作废,报刊原件报省卫生厅。(2)对相关单位和人员进行查处
浚县卫生局暂停相关单位《出生医学证明》发放资格,对相关管理人员、责任人、责任领导依据相关规定进行严肃处理,对违法的单位和人员在全县卫生系统进行通报批评。从中吸取教训,引以为戒。
(3)完善管理制度,加强防护措施
进一步强化管理措施,避免类似案件及其它违法行为发生。有针对性地对《出生医学证明》管理和签发人员开展法制教育和岗位培训,增强对证件毁损、丢失、制假、用假、贩假事件的监察能力,防止失职渎职事件的发生,确保《出生医学证明》依法管理和发放。
二、签发机构职责
1、签发机构主体
(1)首次签发机构:具有资质的助产技术服务机构。(2)补发机构:浚县卫生局
2、建立健全《出生医学证明》管理及签发制度。
内容包括:申领、出入库、保管、签发、印章管理、废证管理、档案管理、真伪鉴定、保密、信息统计等,落实相关人员及职责,规范签发流程。及时签发,并接受上级管理机构的监督检查。
3、宣传告知义务
(1)宣传告知内容:《出生医学证明》的重要性、法律法规、领取的流程、注意事项、时限、所需证件等。
(2)宣传告知形式:可采用张贴宣传画、发放孕产妇须知、开展孕妇讲座、开办孕妇学校等方式,还可采用电视、网络、广播等大众传媒等方式,提高《出生医学证明》的知晓率和及时办证率。
1)印发“河南省《出生医学证明》申领须知”
2)孕期保健时宣传告知:可将申领须知印刷在《孕产妇保健手册》上,或随《孕产妇保健手册》发放,做好孕期宣传和咨询。
3)做好告知登记记录:入院后宣传告知并签字,分娩后督促及时办理并签字。
4、职责分工
《出生医学证明》的签发、相关登记、报表所涉及的经办人、审核人、盖章人、机构负责人均应该由3个以上不同级别的管理人员分工负责并签名。避免因兼职出现的管理漏洞而造成违规甚至违法案件的发生。
5、上报《出生医学证明签发机构及印章备案表》 上报《出生医学证明签发机构及印章备案表》一式肆份,县级卫生局汇总后留存1份永久保存;抄送同级公安机关户政部门1份;报省辖市级2份;省辖市将辖区内所有签发机构备案表汇总后留存1份永久保存;报省级卫生厅备案1份。
共同职责:宣传培训 将宣传培训工作列入每年的工作计划和督导检查必查项目并定期组织培训和考核。
1、宣传培训主体:浚县卫生局、浚县妇幼保健院和各助产机构。
2、宣传对象:社会各界群众,重点是孕产妇及家属。
3、培训对象:各级各类相关管理和签发人员。
4、宣传形式:采用电视、网络、广播等大众传媒方式;印制张贴宣传画;统一印刷“《出生医学证明》领取须知”;将“《出生医学证明》领取须知”列入《孕产妇保健手册》等多种形式广泛开展宣传。
5、宣传内容:《出生医学证明》重要性、法律法规、领取流程、注意事项、时限、所需证件等。
6、培训形式及内容: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可采用举办培训班、以会代训、现场实践操作等多种方式培训。
培训内容:相关法律法规、首次签发和补发规范、规范化管理及制度要求、疑难问题的解决方法等。
三、信息化建设及保密管理
(一)信息保密要求
1、《出生医学证明》信息系统的相关信息属于卫生部门的法定管理职责,任何单位和个人都不能以任何理由擅自占有,未经卫生部门许可,不得使用或公开。
2、各签发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对因管理、签发或查阅《出生医学证明》时所掌握和了解的公民信息,应当予以保密,并按规定采取保密措施,否则,应承担因泄密引起的法律责任。
(二)信息资料管理
1、《出生医学证明》信息系统的基本信息应永久保存。2、1996年以来,各单位出入库登记编号均应登记到信息数据库中。
四、印章管理
(一)印章的分类
印章包括《出生医学证明》专用章和《出生医学证明》补发专用章。
(二)印章的式样及内容
法定式样,不得有任何增加内容、减少内容或变更样式。直径32mm圆形图案,仿宋体字篆刻(见样章)。
1、出生医学证明专用章(印模见《手册》P19)
(1)上弧文字为“省行政区划名称+出生医学证明”,自左而右环行;
(2)中心部位刊“专用章”字样,自左而右横排;“专用章”字样下方有横线;横线下方为行政区划名称,自左而右横排;
(3)下弧文字为机构名称,自左而右环行
2、出生医学证明补发专用章(印模见《手册》P20)。(1)上弧文字为“省行政区划名称+出生医学证明”,自左而右环行;
(2)中心部位刊“补发专用章”字样,自左而右横排;“补发专用章”字样下方有横线;
(3)下弧文字为县(区)级卫生行政部门名称,自左而右环行。
(三)对印章的管理要求
1、印章的刻制与上报备案
要严格按照卫生部、公安部规定的印章规格及式样刻制印章,并将印模式样抄送同级公安机关户政部门,并逐级上报至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备案《出生医学证明》签发机构及印章备案表)。签发机构变更名称或印章发生损毁等情况应当及时向浚县卫生局报告,申请刻制新印章。并更后及时上报备案表。
2、印章的使用
出生医学证明专用章用于《出生医学证明》的首次签发;出生医学证明补发专用章用于《出生医学证明》补发。
《出生医学证明》正页、副页和存根上加盖出生医学证明专用章或出生医学证明补发专用章,盖印要使用红色印泥,清晰端正,不得涂抹,不得盖其他印章或骑缝章,否则为无效证件。签发机构加盖印章前须认真核实《出生医学证明》上的信息
严禁在空白《出生医学证明》上盖章。
3、印章的管理
签发机构必须落实专人管理《出生医学证明》印章。持章人员不得参与空白证保管,不得参与打印。
签发机构被撤销或取消助产技术服务资质的,应及时将印章上交至浚县卫生局归档保存。
五、空白证件管理
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实行逐级申领和发放。
(一)申领
1、《出生医学证明》申领依据:根据上年度各助产机构上报的《河南省分娩登记》活产数预算本年度计划;按照本年度实际上报活产数发证,确保需求。
2、《母婴保健技术服务许可证》申领依据:根据审批许可部门上报的审批汇总表实际数据领取。
3、《母婴保健技术考核合格证书》申领依据:根据审批许可部门培训考核合格的实际数据领取。
(二)入库和出库管理
1、总体要求:专人负责,逐级检查证件,规范发放程序和领取手续。严格执行出入库登记签字制度,加强证件管理,每次对证件进行认真清点、核对、统计记录。
2、具体要求:管理机构及签发机构在接收证件入库出库时,至少有2名证件管理人员在场验收(上下两级领取和管理人员,谁管理谁领取谁签字谁负责),确认无损坏、按清单核实数量、编号无误后填写出入库登记本。
3、空白证发放程序及管理职责:
除空白证领取人员和空白证管理人员可以由同一人员承担外,其他管理人员不应同时兼管两项《出生医学证明》的管理责任。
4、县级空白证管理职责
县级领取(管理)人员→辖区助产机构领取人员:双方登记签字,责任转移给给助产机构领取人员。
5、助产机构空白证管理职责
每个岗位不能兼职,做到证、章分离、空白证管理人员与打印证人员分离(不得兼职),分别专人负责。各个环节双方签字,责任依次转移。
1)助产机构空白证领取(管理)人员(根据当天产科签证需求和信息)→产科空白证领取(管理)人员,双方登记签字后,责任转移给产科空白证管理人员。
2)产科空白证管理人员,根据当天签证需求→签发经办人员,双方登记签字后,责任转移给签发经办人员。3)产科或打印人员当天没用完的空白证必须在下班前上交助产机构空白证管理人员保存在保险柜中,下班时间不允许空白证在仓库保险柜以外的地方存放。
(三)仓库保管
除当天打印用证外,所有空白证均应交回空白证管理人员,放在仓库保险柜中,由专人保管。
1、仓库设施:防盗门窗保险柜,必要时配备探头。
2、存放环境:通风良好,干燥防潮(相对湿度不超过30%温度-5—40℃),无腐蚀性气体,防虫、防火、防盗等措施齐全。
3、进入仓库人员签字制度:包括进入人员签名、进入时间、离开时间、进入原因、在仓库工作内容等。
六、《出生医学证明》签发
《出生医学证明》只适用于1996年1月1日以后,在具有资质的助产机构内出生的新生儿。《出生医学证明》签发包括首次签发和补发。
2014年1月1日起,原则上不再换发。
(一)《出生医学证明》首次签发
1、首次签发概念:是具有助产技术服务资质的医疗保健机构为在本机构内出生的新生儿签发《出生医学证明》。
2、首次签发对象:1996年1月1日以后,在具有资质的助产机构内出生的新生儿。
3、签发时间:一般要求出院前办理,最迟新生儿出生30日内办理。特殊情况需提交亲子鉴定证明的方可延长至3个月内。
4、提交证件的种类和时间:身份证、结婚证要求入院时提交,最迟出院前提交。出院后补交的母亲身份证、结婚证原则上不予认定。预防信息不一致导致不能签发的情形发生。亲子鉴定证明新生儿出生3个月内提交。
5、首次签发的程序
(1)审查证件:审查原件、登记证件编号、粘贴复印件。1)需要显示父母双亲信息的,需提交证件:
父母双方身份证(外国人护照)、父母结婚证【或出生后3个月内的父子(女)亲子鉴定证明】。
2)仅需显示母亲信息的,只需提交母亲身份证(外国人护照)。
3)母亲有效身份证件原件与住院分娩登记的产妇姓名等相关信息必须一致。否则将不能领取。
(2)根据产科住院病历及《河南省分娩登记》,导出《出生医学证明》相关信息。
(3)填写新版《首次签发登记表》
1)提交结婚证或亲子鉴定证明的,可随父姓、也可随母姓。2)未提交结婚证或3个月内未提交亲子鉴定证明的,随母姓。
3)“新生儿姓名”一经签发不得变更。
4)核对父母证件信息与所填《首次签发登记表》上母、父、领证人(委托书)相关信息一致。
(4)先打印“《出生医学证明》信息签字稿”,请新生儿母亲(或委托书指定的委托人)确认无误并签字后,再打印正式《出生医学证明》。
(5)“签发人员签字”和“领证人员签字”栏分别由签发人员和领证人员签字。(6)盖章人员在盖章前需对《出生医学证明》的信息进行再次核对,准确无误并签字后方可加盖印章。
在《出生医学证明》正页、副页和存根“签发机构(盖专用章)”处加盖出生医学证明专用章,盖印要使用红色印泥,清晰端正,不得涂抹,不得盖其他印章或骑缝章。
(7)审核人最后审核签字后方可发给领证人。
(8)若领证人不是新生儿母亲,必须提供新生儿母亲签字的委托书以及领证人本人有效身份证件原件。
6、信息内容打印要求
(1)计算机打印、信息化管理。
(2)《出生医学证明》由正页、副页和存根三部分组成,所有项目内容要求打印:齐全、清晰、准确。
(3)应当使用规范汉字和符合国家标准的数字符号打印。对新生儿父母一方或双方为外籍的,“外籍父母姓名”栏可填写中文或英文;“新生儿姓名”栏可填写中文或英文,但对加入中国籍的,“新生儿姓名”必须填写为中文。其它信息一律使用规范汉字和符合国家标准的数字符号,不得使用其它文字。
(4)签发单亲母亲信息的,应在《出生医学证明》父亲信息的相应栏目处打印“∕”。
(5)“住址”栏:中国公民填写“身份证”地址、外籍公民填护照地址。
(6)未提供民族信息的,“民族”栏可填写“/”。(7)签发日期按实际签发日期填写。
7、不予签发的情形
(1)母亲没有身份证或护照。如被拐卖或非法入境等母亲信息不能确定的,不予签发。可留存母亲指纹、新生儿脚印及双方合照保存在病历中,供公安户籍部门调查取证时提供证据使用。
(2)母亲有效身份证件原件与住院分娩登记的产妇姓名等相关信息不一致的。
(3)出院前不能提供母亲有效身份证件的,出院后补交的身份证原则上不予认定。
(4)新生儿死亡的原则上不予签发
新生儿出生时是活产,申领《出生医学证明》时已死亡的,原则不予签发。特殊情况,需经过县级卫生行政部门审核后,由原助产机构出具,并在三联单每一联上注明“已死亡”,同时按相关规定办理死亡手续。
(5)申领时,发生母亲走失、病故等意外情况,不能提交母亲有效身份证件的。
8、遗留问题解决办法(延期申领)
遗留问题是指1996年1月1日后,在具有资质的助产机构内出生,延期申领时间超过3个月的。
超过3个月申领的,需到县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指定的机构申领,除按第5项首次签发程序办理外,还应提交如下材料
(1)新生儿父母需提交的材料:
1)有效身份证件:母亲证件与住院分娩病历登记信息一致。2)结婚证:结婚日期显示分娩时已经结婚的,《出生医学证明》可以显示父亲信息;分娩时未结婚的仅显示母亲信息,不显示父亲信息。
3)单位或社区证明延迟领取的原因.4)父母户籍所在地户籍管理机关出具的《出生入户情况回复函》。5)父母双方户口登记簿(显示母亲信息的,仅提供母亲户口登记簿)。
6)超过1年申领的,提交母子亲子鉴定证明。(2)原助产机构上报材料(盖章):
1)原助产机构提供的产妇住院病历和分娩记录;
2)助产机构负责宣传告知的责任人及督促办证情况说明; 3)《遗留问题统计表》、《河南省分娩登记》、《首次签发登记表》等。
(3)以上材料均应盖章呈报,经县级卫生行政部门审核批准盖章后,返回到原助产机构按首次签发办理,并将“遗留问题首次签发”单独列表,统计填报“遗留问题《首次签发登记本》”。
(4)遗留问题有下列情形之一者,不予签发: 1)住院病历缺失; 2)无分娩登记记录; 3)母亲信息缺失。
4)申领时,发生母亲走失、病故等意外情况,不能提交母亲有效身份证件的。
(5)超过3个月申领的,父子(女)亲子鉴定证明也不再不作为添加父亲信息的条件。因亲子鉴定证明本身就是有效法律证件,已经证明了父亲与孩子的亲子关系,不需要再在《出生医学证明》上显示。
对督促不力,延期申领遗留问题多的助产机构,进行通报批评、暂停其签发资格进行整改。
9、在医疗机构内出生的新生儿签发《出生医学证明》。判定在医疗机构内出生的新生儿依据:(1)在具有助产技术服务资质的医疗保健机构内出生的新生儿;(2)途中分娩等特殊情况经具有助产技术服务资质的医疗保健机构处理的新生儿。
1)途中分娩:一般要求分娩后24小时内,产妇及新生儿送到具有助产技术服务资质的医疗保健机构进行处理。
助产机构应判断产妇产褥期体征(包括观察产妇子宫、外阴恢复情况、恶露、乳房、胎盘胎膜等体征)并进行医学处理,判断新生儿状况及脐带等情况,并按规范进行医学处理。途中分娩的产妇及新生儿病历永久存档。
2)特殊情况:指突发事件、灾难事故等应急状况。发生这种状况时,卫生行政部门肯定会指派医疗机构及医疗专家到现场救助,被指派的医疗机构及医务人员出诊进行助产及医疗救助的,视为在该医疗机构出生。如:地震、事故应急等。特殊情况生产的产妇及新生儿病历永久存档。10、2014年1月1日起,禁止为机构外及其它情形签发《出生医学证明》。如果有违法签发,将追究责任并严肃处理。11、2014年1月1日起原则上不再换证:按国家规定《出生医学证明》一经签发,不得变更。
(1)特殊情况的处理方式:因助产机构原因造成打印错误证件流出的,经县级卫生行政部门审核后由原助产机构按打印错误处理,并统计到打印错误中,同时应对造成错误的单位和人员进行处罚;因家属原因造成证件损毁(包括涂改、污染等类似情况)的按补证处理,盖补发专用章,在补证原因栏注明“家长损毁”并统计到补证中。(2)欲变更新生儿姓名的,由户口登记机关处理。先按照《出生医学证明》记载的“姓名”办理出生登记,然后再按照有关规定为其办理姓名变更手续,将《出生医学证明》记载的新生儿姓名登记为曾用名。
12、首次签发中的新规定:
(1)使用新版《首次签发登记表》(样表2):填写父亲信息的应在表上注明结婚证编号或亲子鉴定证明编号
(2)文字要求:对新生儿父母一方或双方为外籍的,“新生儿姓名”栏可填写中文或英文,但对加入中国籍的,“新生儿姓名”必须填写为中文。外籍父母姓名可用英文。其它信息一律用中文,不得使用其它文字。
(3)计算机打印。
6、无法核对母亲信息的不予签发。
(二)《出生医学证明》补发
1、补发概念:补发是指已经签发过,但家长丢失或损毁的情况。
2、补发机构:鹤壁市浚县卫生局
3、补发用章:补发盖《出生医学证明》补发专用章。
4、补发的程序和要求(1)调查新生儿入户情况
1)补证机构向申领补证人出具《关于委托核实出生入户情况的函》;
2)请申领补证人携带《关于委托核实出生入户情况的函》到父母双方户籍地户口登记机关调查并带回《出生入户情况回复函》。
(2)审核申请补发者提交的相关材料 1)丢失的提交登报声明作废的报刊原件。
声明作废内容包括:编号为***姓名为***,出生日期为****的《出生医学证明》丢失作废。
2)涂改损毁的提交被损毁证原件。
3)原签发机构提供的签发记录存根、住院病历、分娩记录、首次签发登记表复印件。
4)户籍机关出具的《出生入户情况回复函》。
5)父母双方户口登记簿(原证仅显示母亲信息的,提供母亲户口登记簿)。
6)补发登记申请表(3)补发管理要求
1)补发《出生医学证明》的内容须与原证信息完全一致,不能更改任何信息。
2)未报户口前遗失《出生医学证明》者,补发《出生医学证明》正副页;已办理户籍手续后遗失《出生医学证明》者,只补发《出生医学证明》正页。
3)补发《出生医学证明》应盖出生医学证明补发专用章。4)填报补发登记本(。
5)以上相关材料由补发机构永久保存。6)证据不足的不予补发。
六、废证管理
(一)废证的概念
《出生医学证明》废证是指在运输、存储、发放过程中毁损、遗失的空白《出生医学证明》;及打印错误、家长损毁的证件。
(二)逐级上报废证管理记录
1、《出生医学证明》废证登记本
2、《出生医学证明》遗失(被盗)及其它废证处理情况登记)
3、《出生医学证明》废证销毁申请表
4、《出生医学证明》废证销毁记录。
(三)废证销毁程序及方式
浚县卫生局每年 1月31日前将上年度“《出生医学证明》废证销毁申请表”等管理记录及废证原件一并上交鹤壁市卫生局;
(四)其它原因废证调查及处理
对于其它废证产生的情况应调查清楚并上报案卷。内容包括:遗失被盗经过、时间、地点、数量、编号,证件存放环境、管理人员、责任人、责任领导等,电子版当日上报,加盖公章材料1周内寄送到。发现违法案件及时严肃查处。
其它废证应在《出生医学证明》三联上分别标识作废。按废证产生原因分类统计,及时上报。
七、档案管理
(一)责任主体
各签发机构为《出生医学证明》相关资料管理和归档的责任主体,应按照档案管理的要求,负责对本机构的《出生医学证明》相关资料进行管理和归档。
原签发机构变更、合并的,原归档资料由变更后的签发机构保存;原签发机构撤销的或取消助产技术服务资质或签发资质的,原归档资料应由当地卫生行政部门或指定的机构保存,并做好交接登记手续。
(二)归档范围
1、管理机构和受委托机构 各种文件、统计报表、登记表
2、签发机构
各种分娩记录、统计报表、登记表及签发凭证。
3、保管期限——永久
《出生医学证明》资料包括纸质资料和电子文件两类。纸质资料永久保存、电子文件刻盘保存。
八、统计报表
(一)报表时间
年报表:每年2月15日前,将上年度相关报表报省卫生厅。季报表:季度首月15日前,将上季度《河南省分娩登记》报省妇幼保健院,将《出生医学证明》遗留问题统计表逐级上报卫生行政部门。
(二)明确责任
《出生医学证明》相关登记报表的经办人、审核人、机构负责人均应该由3个以上不同级别的管理人员分工负责,并在相关报表上签名。
(三)报表内容
1、《出生医学证明》
2、《河南省分娩登记》(季度报表1,报省妇幼保健院信息科)
3、《母婴保健技术服务执业许可证》申领表
4、《母婴保健技术考核合格证书》申领表
5、《出生医学证明》签发机构及印章备案表一式三份,分别报省、市、县卫生部门各1份存档。签发机构及印章变更的应及时上报更新后的备案表。
第二篇:福建省出生医学证明管理办法
关于规范出生医学证明签发工作的通知
【信息时间:2009-6-1 阅读次数:
998】【我要打印】【关闭】
各设区市卫生局、公安局、司法局,省立医院,省妇幼保健院,福建医大附属协和医院、第一医院、第二医院,福建中医学院附属第二人民医院,南京军区福州
总医院: 《出生医学证明》是《中华人民共和**婴保健法》规定的具有法律效力的重要医学文书。依法规范发放《出生医学证明》,对于规范出生人口登记,依法加强母婴保健工作具有重要意义。为进一步加强《出生医学证明》管理,规范《出生医学证明》签发,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出生医学证明》适用于1996年1月1日后出生的公民。公民要求补发《出生医学证明》的,应使用新版《出生医学证明》予以补发。1996年1月1日前出生的公民,一律不补发法定的《出生医学证明》。
二、《出生医学证明》签发程序
(一)严格执行谁接生谁负责签发《出生医学证明》的制度。在依法开展助产技术服务的医疗保健机构出生的新生婴儿,由出生所在的医疗保健机构根据《<出生医学证明>填写说明》(附件1)直接免费签发《出生医学证明》,不得对能及时提供真实身份证明的新生婴儿父母增设任何条件和程序限制《出生医学证
明》的发放。新生婴儿父母或监护人应在新生婴儿母亲出院前提交《出生医学证明申领表》(附件2),申请领取《出生医学证明》。新生婴儿母亲出院后申请领取《出生医学证明》的,应首先填写《出生医学证明申领表》,由其出生所在的医疗保健机构核对新生婴儿出生医学记录及病历档案后签发《出生医学证明》。1.原出生医学记录中新生婴儿父母信息齐全,且与《出生医学证明申领表》信
息一致的,可以直接签发; 2.原出生医学记录中新生婴儿父亲或母亲信息一方与《出生医学证明申领表》信息不相符的,还需提交下列材料,经医疗保健机构负责人审核后签发。
(1)书面情况说明;
(2)信息不符的父亲(或母亲)户籍所在地或现居住地的村(居)委会或单位
出具的亲子关系证明;(3)父母与子女的三方亲子鉴定证明。
3.原出生医学记录中新生婴儿父母双方信息均与《出生医学证明申领表》信息不相符的,出生所在的医疗保健机构不予签发。如需申请《出生医学证明》,可
参照医疗机构外出生所需程序申请。
(二)在医疗保健机构外出生(包括法定家庭接生员接生、途中出生以及由未获准开展助产技术的机构或个人接生)的新生婴儿,由出生地县级卫生局或受委托的县妇幼保健机构、承担本辖区妇幼保健管理的市级妇幼保健机构签发《出生医学证明》,并保存相关证明材料。新生婴儿父母或监护人应出具下列证明材料:
1.亲子关系声明(附件3);
2.新生婴儿父母或监护人任何一方户籍所在地或现居住地的村(居)委会或单
位出具的亲子关系证明;
3.该新生婴儿与其父母(监护人)亲子关系的旁证材料之一:
(1)父母与子女的三方亲子鉴定证明;
(2)根据省公安厅、省卫生厅等部门《关于解决我省历年出生人口未落户问题的意见》(闽公综〔2008〕228号)精神,已办理落户手续的,提供《居民户口
簿》;(3)在设有家庭接生员的边远地区,本村家庭接生员出具的《接生证明》和该接生人员的《家庭接生员技术考核合格证书》复印件。
三、《出生医学证明》补发程序
《出生医学证明》签发后损毁、遗失或丧失原始凭证的,在取得原签发机构有关出生医学记录证明材料后,可以向原签发单位所在地县级卫生行政部门或受委托的市、县级妇幼保健机构申请补发。新生婴儿父母应出具下列证明材料:
(一)出生医学证明补发申请表(附件4);
(二)在新生婴儿父亲或母亲户籍所在地市级以上政府报刊声明原出生医学证明
作废的报刊原件;
(三)新生婴儿父母《居民身份证》、双方《居民户口簿》原件及复印件;
(四)父母身份信息与原接生机构记录不一致的,还需提供父母与子女的三方亲
子鉴定证明。
(五)未办理户籍登记前丢失《出生医学证明》的,应提供夫妻双方所在地户籍
登记机关关于该子女未落户的证明。未办理户籍登记前遗失《出生医学证明》的,补发《出生医学证明》正副页;已办理户籍手续后遗失的,只补发《出生医学证明》正页,补发单位应保留副页备案;并在相应位置盖“出生医学证明补发专用章”,不再盖“出生医学证明专用
章”。
四、无效《出生医学证明》的换发程序
《出生医学证明》签发后发现信息有误或涂改等原因导致无效的,可以申请换发。
(一)因签发单位责任导致原《出生医学证明》无效的,签发单位应及时收回原
件,换发有效《出生医学证明》。
(二)因新生婴儿父母或监护人责任导致原《出生医学证明》无效的,应向原签
发单位出具下列材料:
1.出生医学证明换发申请表(附件5);
2.新生婴儿父母或监护人双方的《居民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
3.无效的《出生医学证明》原件;
4.如果新生婴儿父母任何一方信息资料与原接生机构出生医学记录不一致的,需提供父母与子女的三方亲子鉴定证明。父母双方信息资料均与原接生机构出生医学记录不一致的,不予换发。如需换发《出生医学证明》,也参照医疗机构外
出生所需程序申请。
(三)签发单位应认真核对原《出生医学证明》的防伪标识、原《出生医学证明》医院存根联信息以及该新生婴儿的出生医学记录,经原签发单位负责人审批后换
发《出生医学证明》。
(四)申请人提供《出生医学证明》正副页的,可以同时换发正副页,否则只能换发《出生医学证明》正页。换发新证后,将无效《出生医学证明》原件及相关证明材料、新证副页归档并专案保存。
五、各级医疗保健机构或卫生行政部门签发、补发或换发《出生医学证明》后,应记录《出生医学证明》编号,将所有证明材料存档永久保存。补(换)发《出生医学证明》后,应在新证副页下方空白处注明已作废的旧证编号,以备户籍登
记机关查验。
六、办理《出生医学证明》时所出具的亲子鉴定证明,应由依法取得亲权司法鉴定资质的福建省内司法鉴定机构(名单详见附件7,今后如有更改另行通知或在省司法厅网站查询)提供,并附该鉴定机构的《司法鉴定许可证》复印件。
七、为保证《出生医学证明》签发工作的有序进行,各级各类助产技术服务机构应在孕妇接受产前检查和住院待产期间,主动宣传、告知孕妇及家属签发《出生医学证明》的重要意义、签发程序和应提供的证明材料;并将签发《出生医学证明》相关要求在产前门诊和产科病房上墙张贴,让群众知晓。
八、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妇幼保健机构和公安机关在补发、换发《出生医学证明》或办理户籍登记时,应根据出生医学证明鉴别要点(附件6),核对《出生医学证明》防伪标识。公安机关等部门对《出生医学证明》有疑义的,以书面形式向签发单位所在地县级及以上卫生行政部门提出核实该《出生医学证明》的版本、编号、印章及其所登记信息内容,有关卫生行政部门应以书面形式予以反馈。难以确定真伪的,由省级卫生行政部门负责向中国妇幼保健中心证件管理办公室申
请进行真伪鉴定。
九、本通知与原《出生医学证明》管理规定不一致的,以本通知为准。
附件:1.出生医学证明填表说明
2.出生医学证明申领表
3.亲子关系声明
4.出生医学证明补发申请表 5.出生医学证明换发申请表 6.出生医学证明鉴别要点
7.具有亲权司法鉴定资质的福建省内司法鉴定机构名单
福建省卫生厅
福建省公安厅
第三篇:出生医学证明》管理办法(拟)
附件:
《出生医学证明》管理办法
(征求意见稿)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加强《出生医学证明》管理,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婴保健法》及《中华人民共和**婴保健法实施办法》制定本管理办法。
第二条 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和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开展助产技术服务的医疗保健机构及其人员应当遵守本管理办法。
第三条《出生医学证明》是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婴保健法》出具的,证明婴儿出生状态、血亲关系以及申报国籍、户籍取得公民身份的法定医学证明。
第四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出生的新生儿,应依法获得卫生部统一制发的《出生医学证明》。
第二章 管理与使用
第五条 卫生部主管全国《出生医学证明》工作,委托有关机 构负责具体事务管理工作。
第六条
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负责辖区内《出生医学证明》的订购、发放、管理与监督,也可委托有关机构承担《出生医学证明》订购与发放等具体事宜。
第七条 《出生医学证明》由卫生部统一印制,以省、自治区、直辖市为单位统一编号,不得跨省使用或借用。
第八条 《出生医学证明》实行逐级申报订购制度。各级管理和使用单位根据需求做好订购计划,逐级上报订购数量。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次年的订购数量应于当年12月底之前以书面形式上报卫生部委托机构。
如使用量超出预订计划,追加数额应于下一1月底之前以书面形式上报卫生部委托机构。
第九条 《出生医学证明》的管理和使用单位应建立证件的出、入登记制度,补发和报废登记制度,并建立台账进行管理和备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按照严格管理、方便群众的原则对本省发放程序制定具体规定
第十条 各级管理和使用单位要妥善运送和保管《出生医学证 明》。因意外导致其潮湿、破损或丢失等情况,要及时将其数量及编码逐级上报至省级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备案处理。
第十一条 严禁任何单位和个人伪造、倒卖、转让、出借、私自 涂改或使用非法印制的《出生医学证明》。
第十二条 《出生医学证明》标准规格及真伪鉴别方法,参照《卫 生部、公安部关于加强<出生医学证明>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卫基妇„2003‟23号)和《关于加强新版<出生医学证明>启用管理的通知》(卫妇社发„2004‟319号)的要求执行。
第十三条 《出生医学证明》管理和使用单位及公安户籍登记部 门如发现可疑伪假《出生医学证明》,应及时将其原件送卫生部委托机构进行鉴定,由其出具鉴定报告。经鉴定为伪假《出生医学证明》,发生地所在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应严厉查处制假、用假违法行为,并将结果及时上报卫生部。
第三章 签发与填写
第十四条 《出生医学证明》必须由批准开展助产技术服务并依 法取得《母婴保健技术服务许可证》的医疗保健机构签发。所有签发单位应充分了解《出生医学证明》有关管理和使用规定,并将《出生医学证明》的有关信息作为产前保健的重要内容,让群众充分了解《出生医学证明》签发的有关要求,指导孕产妇及其家庭做好新生儿姓名等准备,自觉申领。
第十五条 各级卫生行政部门或委托机构应严格按照卫生部规 定的标准和式样刻制出生医学证明专用章,备案后发放给签发单位,并将印章式样送公安机关户籍登记部门。
出生医学证明专用章应由签发单位专人保管,证章分开,严格使用手续,严禁伪制和滥用印章。
第十六条 《出生医学证明》各联均盖有出生医学证明专用章 方可生效。《出生医学证明》存根由签发单位存档管理,永久保存。
第十七条 非父母或监护人户籍所在地出生的新生儿,持出生地 所在助产机构签发的《出生医学证明》,到父母或监护人户籍所在地的户籍登记部门办理出生人口登记手续。
不得以异地《出生医学证明》换取申报出生人口登记所在地 的《出生医学证明》,以免造成重复发证和收费。
第十八条 《出生医学证明》必须用钢笔或碳素笔填写,做到项 目齐全、内容真实、字迹清楚、签名正规,严禁涂改。使用打印机打印的《出生医学证明》,在婴儿母亲签章和接生人员签字项目中必须分别由本人签章或签字。
鼓励使用电子计算机等信息化工具管理《出生医学证明》,逐步 3 推行计算机网络化管理。
第十九条 在医疗保健机构外出生的婴儿(1996年1月1日 后出生),其《出生医学证明》由县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指定的《出生医学证明》管理机构出具。管理机构在出具《出生医学证明》时,应要求婴儿父母或监护人出具以下证明材料:
(一)由婴儿父母或监护人出具的“亲子关系声明”。
(二)该婴儿与其父母(监护人)亲子关系的旁证。旁证为家 庭接生员出具的接生情况证明(同时附家庭接生员考核合格证书复印件),或婴儿父母或监护人任何一方户籍所在地居民(村民)委员会或单位出具的证明,或亲子鉴定证明。证明材料由出具《出生医学证明》的机构永久保存。
第二十条 特殊情形如单亲或采取辅助生殖技术出生的婴儿,在办理《出生医学证明》时,如其父母信息不能完整填写,应由其父母其中一方写出有关情况说明并签字,由签发单位在存根上注明有关情况,为其办理《出生医学证明》。签发单位将书面情况说明与存根一并保存。
第二十一条 《出生医学证明》签发单位及其相关工作人员,应 为新生儿及监护人所提供的个人资料保密,未经当事人书面同意,不得向第三方披露或泄漏。
第四章 补发与报废
第二十二条 补发《出生医学证明》只适用于1996年1月1日(边远贫困地区自1996年3月1日)以后出生的婴儿。
第二十三条 1996年1月1日以前出生的公民,一律不予补发 4 《出生医学证明》。如出国等需要出生医学证明,以公证部门出具的“出生公证书”作为合法有效证件。
第二十四条 遗失《出生医学证明》要求补发,应向县级以上卫 生行政部门或委托管理机构。提出书面申请,并提交如下材料:
(一)原《出生医学证明》签发单位提供的新生儿出生医学记 录及原《出生医学证明》编号的证明。
(二)父母双方户口簿及身份证。
经核实情况属实给予补发,同时登记备案。
未办理户籍手续前遗失《出生医学证明》的,补发《出生医学 证明》正、副页;办理户籍手续后遗失的,只补发《出生医学证明》 正页。
具体补发程序由各地卫生行政部门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制定。补 发《出生医学证明》的相关资料由补发机构登记备案,永久保存。
第二十五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出生医学证明》视为无效:
(一)手写《出生医学证明》未用钢笔或碳素笔;
(二)《出生医学证明》被涂改,填写字迹不清或项目填写不清,有关项目填写不真实的;
(三)私自拆切《出生医学证明》副页;
(四)《出生医学证明》未加盖出生医学证明专用章;
(五)非法印制的《出生医学证明》;
(六)《出生医学证明》用机构公章、财务章等代替。第二十六条 无效《出生医学证明》的换发:
(一)因签发单位责任导致原《出生医学证明》无效的,签发单位应及时换发有效《出生医学证明》。
(二)因当事人责任导致《出生医学证明》无效的,可向原签发单位申请换发。
第二十七条 《出生医学证明》管理部门对报废《出生医学证明》的姓名、号码及报废原因等要做好登记工作,统一妥善保管报废《出生医学证明》;每年将报废《出生医学证明》报上级主管卫生行政部门或委托机构备案,并一次性集中销毁。
第五章
收费管理
第二十八条 《出生医学证明》工本费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严格管理,各签发单位应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严格执行收费标准,并在明显位臵标明《出生医学证明》的收费标准及物价管理部门的批准文号。严禁超标准收费、搭车收费。
第二十九条 《出生医学证明》工本费的收取应纳入同级财政预算,实行收支两条线,预算内管理。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和医疗保健机构收取的《出生医学证明》工本费,要设专户核算,专款专用,不得拖欠、截留、挪用证件工本费。
第六章 户籍登记
第三十条 新生儿父母或监护人凭《出生医学证明》到户口所 在地的户籍登记部门申报出生登记;户口登记部门凭《出生医学证明》办理登记手续,并保留《出生医学证明》副页作为新生儿户籍登记的原始凭证。
第三十一条 在港、澳、台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外出生的新生儿可凭出生地签署的出生医学证明文件到其父母或监护人户籍所在地 6 卫生行政部门确认登记后,到户籍登记机关办理登记手续。
第三十二条 国内公民收养查不到生父母的弃婴和儿童以及社会福利机构抚养的孤儿,如不能提供《出生医学证明》内有关信息,则不予办理《出生医学证明》,其户籍登记问题,按照公安部有关要求办理。
第七章 附 则
第三十三条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可根据实际情况,依据本 管理办法制定实施细则。
第三十四条 本管理办法与以前的有关规定不一致的,按本管理办法执行。
第三十五条 本管理办法由卫生部负责解释。
第三十六条 本管理办法自2005年 月 日起施行。
第四篇:安徽省《出生医学证明》管理办法
安徽省《出生医学证明》管理办法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为了规范《出生医学证明》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婴保健法》、卫生部、公安部及安徽省卫生厅、公安厅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省实际,制订本管理办法。
第二条《出生医学证明》是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婴保健法》出具的,证明婴儿出生状态、血亲关系,申报国籍、户籍,取得公民身份号码的法定医学证明,是具有法律效力的重要医学文书。
第三条我省境内出生的新生儿,应当依法获得《出生医学证明》。
第二章 管理
第四条《出生医学证明》由卫生部统一印制,并统一编号。其它出生医学证明均为非法,一律无效。严禁任何单位和个人伪造、倒卖、转让、出借和私自涂改《出生医学证明》
第五条各级卫生行政部门直接或指定专门机构负责辖区内《出生医学证明》监督管理。
安徽省妇幼保健所负责全省《出生医学证明》具体发放管理。
第六条各级管理部门(机构)应明确职责与任务,建立完善规章制度,理顺关系,加强监督,规范服务。
第七条县级卫生行政部门或委托管理机构应将辖区内经依法审批并获得助产技术执业许可的医疗保健机构名单登记造册,确定可申购、签发《出生医学证明》的机构,报上级主管部门备案并通报当地公安机关。如有变动,应及时通报。
第八条县级卫生行政部门或委托管理机构严格按照《出生医学证明》专用章印章标准及式样统一刻制、备案,发放签发机构,并将印章式样抄送公安机关
户籍登记部门备案。
第九条各申购、签发《出生医学证明》的机构应当妥善运送、保管《出生医学证明》,因意外导致潮湿、破损或丢失的,应将其数量及编号报上级主管部门申请作废。
第十条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受理辖区内出生的新生儿父母或其监护人相关投诉和对《出生医学证明》真伪存有异议的举报并组织签定。
第十一条县级卫生行政部门或委托管理机构应协调,各签发机构与妇幼保健机构建立良好的信息交流、协作机制,报告有关统计数据,相互配合完成孕产妇保健管理和儿童保健管理的衔接与落实。
第十二条鼓励使用电子计算机等信息化工具进行出生医学证明管理,逐步推行网络化管理。
第十三条各签发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应为新生儿及其监护人提供的个人资料进行保密并妥善保存,未经当事人本人书面同意,不得向第三方批露或泄漏。第十四条《出生医学证明申领登记》、《出生医学证明发放登记》、《出生医学证明》存根,申请人提交有关证明材料和电脑保存电子文档等相关资料均应由相关单位作为法律文件永久保存。
第三章 申领
第十五条实行按属地逐级申领制度。各《出生医学证明》签发单位到所在县(市、区)管理部门(机构)。
各签发机构不得将申领出生医学证明倒卖、转让其它机构和个人。
严禁向未经卫生行政部门批准开展助产技术工作的任何机构和农村家庭接生人员发放《出生医学记录》。
第十六条申领时应查验单位介绍信、申购人身份证件、核对申购数量及编号并填写申购登记本。
各机构应对领取的《出生医学证明》进行登记,编号记录,并按出生证编号先后顺序使用。
第十七条各级管理部门(机构)应按规定时间上报下一年所需的《出生医学证明》计划数量,实际发放、使用数量。
第四章 签发
第十八条《出生医学记录》经依法审批并获得助产技术执业许可的医疗、保健机构签发。
第十九条各签发机构要加强对《出生医学证明》领发管理,建立发放管理制度,严格发放程序,专人负责,设专人分别管理《出生医学证明》、填写《出生医学证明》和加盖出生医学证明专用章。程序各环节相互监督。不得在空白出生医学证明加盖出生医学证明专用章。不得出具虚假的《出生医学证明》
第二十条各医疗保健机构应当树立服务意识,方便群众,在保证证件有关信息的准确性的同时,加快办理速度,尽快发放《出生医学证明》。
第二十一条接生人员填写新生儿出生医学记录和孕产妇保健手册中的分娩记录,指定专人查验新生儿父母户口本、身份证等相关有效证件,规范填写或打印《出生医学证明》,由婴儿母亲签章、接生人员签字,加盖签发机构出生医学证明专用章后发给新生儿父母或其监护人。
《出生医学证明》必须按规定要求,使用钢笔或碳素笔填写,做到项目齐全、字迹清楚、内容准确、不得勾画涂改。
第二十二条应按规定格式做好发放登记,领证人应在《出生医学证明发放登记本》上签字。
第二十三条各助产机构应广泛宣传出生医学证明的使用和管理规定,将出生医学证明信息作为产前保健宣教内容,指导孕产妇及家庭做好新生儿姓名、相关证件的准备,自觉申领。
第二十四条签发《出生医学证明》收取工本费,严格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严禁超标准收费和搭车收费。
各签发机构应在明显位置标明出生医学证明的收费标准及物价管理部门批准文号。
第二十五条对在医疗保健机构外出生的婴儿,由县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指定的《出生医学证明》管理机构出具《出生医学证明》。
管理机构在出具《出生医学证明》时,婴儿父母或监护人同时出具下列证明材料:
1、由婴儿父母或监护人出具的“亲子关系声明”。
2、该婴儿与其父母(监护人)亲子关系的旁证。旁证为家庭接生员出具的接生情况证明(同时附家庭接生员考核合格证书复印件),或婴儿父母或监护人任何一方户籍所在地居民(村民)委员会或单位出具的证明,或亲子鉴定证明。
第五章 补发与换发
第二十六条《出生医学证明》仅记录居民出生时本人基本信息及出生时其父母相关情况,其中部分信息如姓名、父母亲资料、国籍等均有可能发生变化,不必变更《出生医学证明》或更换新证。医疗保健机构不得对有关资料进行改动,不得更换新的《出生医学证明》。
第二十七条《出生医学证明》因遗失、被盗等丧失原始凭证的情况要求补发的,取得原签发单位有关出生医学记录证明材料、并公告作废后,向所在地县(区)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申请补发。县(区)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接到申请后,经核实,情况属实的给予补发《出生医学证明》并加盖出生医学证明专用章。未报户口前遗失《出生医学证明》者,补发《出生医学证明》正副页;已办理户籍手续后遗失《出生医学证明》者,只补发《出生医学证明》正页。
补发《出生医学证明》只适用于1996年1月1日(边远贫困地区自1996年3月1日)以后出生的婴儿。
第二十八条因签发单位的责任导致《出生医学证明》无效的,签发单位应
及时换发有效的《出生医学证明》;应当事人责任导致《出生医学证明》无效的,可向原签发单位申请换发,无效《出生医学证明》自换发之日起作废,由签发单位存档保留并做好登记。
第六章 使用
第二十九条《生出医学证明》一经签发,即生效。
第三十条新生儿父母或其监护人凭《出生医学证明》向户口登记机关申报出生登记,户籍登记机关保存《出生医学证明》副页作为户籍登记的原始凭证,正本交新生儿父母或监护人保存。
第三十一条非父母户籍所在地出生的婴儿,持出生地医疗保健机构出具的《出生医学证明》回父母户籍所在地的户口登记机关办理出生登记手续。如规定必须加盖户籍所在地《出生医学证明》管理机构专用章方可生效的地区,只需加盖此章即可。不得以异地《出生医学证明》换取申报出生登记地《出生医学证明》,造成重复发证和收费。
第三十二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出生医学证明》视为无效,不得使用。
1、《出生医学证明》手写时未用钢笔或碳素笔的;
2、《出生医学证明》被涂改的、填写字迹不清的、有关项目填写不真实的;
3、私自拆切《出生医学证明》副页的;
4、《出生医学证明》未加盖出生医学证明专用章的;
5、《出生医学证明》为非法印制的、伪造、倒卖、转让、出借和私自涂改的。
第七章附则
第三十三条本办法自下发之日起施行。
第二十四条各市可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实施细则。
第五篇:江西省出生医学证明管理办法
江西省出生医学证明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加强出生医学证明管理,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婴保健法》、《中华人民共和**婴保健法实施办法》、《江西省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婴保健法>办法》及卫生部、公安部关于出生医学证明管理的有关规定,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管理办法。
第二条 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和在江西省境内开展助产技术服务的医疗保健机构及其相关工作人员应当遵守本管理办法。
第三条《出生医学证明》是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婴保健法》出具的,证明婴儿出生状态、血亲关系以及申报国籍、户籍取得公民身份的法定医学证明。
第四条 江西省境内出生的婴儿,应依法获得卫生部统一制发的《出生医学证明》。
第二章 管理
第五条 省卫生厅负责全省《出生医学证明》管理工作,委托省优生优育协会负责全省《出生医学证明》的申领、发放、监督等具体工作。
各设区市、县(市、区)卫生局负责本地区《出生医学证明》管理工作,可委托同级妇幼保健机构负责辖区内《出生医学证明》的申领、发放、监督等具体事务。经批准开展助产技术服务的机构为《出生医学证明》签发机构。
第六条 《出生医学证明》实行属地管理,签发机构向本机构所在地的县(市、区)卫生局或其委托管理机构申领《出生医学证明》。
第七条 《出生医学证明》实行逐级申领发放制度,省卫生厅每年按照各设区市上一申领计划(附表 1)确定各设区市《出生医学证明》需要数量,申领计划原则上不超过本设区市上一妇幼卫生年报活产数的120%。
(一)签发机构申领《出生医学证明》,须持签发机构申领证、申领人身份证明和上一批次《〈出生医学证明〉签发登记本》(附表 2),到所在地县(市、区)卫生局或其委托管理机构办理。
(二)县(市、区)卫生局或其委托管理机构申领《出生医学证明》,须持县(市、区)卫生局或其委托管理机构申领证、申领人身份证明和上一批次《〈出生医学证明〉发放流向表》(附表 3),到设区市卫生局或其委托管理机构办理。
(三)设区市卫生局或其委托管理机构申领《出生医学证明》,须持设区市卫生局或其委托管理机构申领证、申领人身份证明和上一批次《〈出生医学证明〉发放流向表》,到省优生优育协会办理,申领《出生医学证明》数量原则上按照、季度计划执行。设区市申领数量超出计划,市卫生局需向省卫生厅提交书面申请,说明超计划原因。省卫生厅根据超计划原因和向卫生部增订情况等确定增加发放数量。
第八条 建立健全《出生医学证明》管理制度。
《出生医学证明》管理机构应建立发放登记制度,统一使用省卫生厅制订的《〈出生医学证明〉发放流向表》。
《出生医学证明》签发机构应建立证件的出入库登记制度、签发登记制度、档案管理制度等,统一使用省卫生厅制订的《〈出生医学证明〉签发登记本》。
加强《出生医学证明》信息管理,建立《出生医学证明》统计报告制度,设区市卫生局每年 3月10日前向省卫生厅报告《出生医学证明》管理使用情况统计表(附表4)。
第九条 《出生医学证明》签发机构指定人员分别管理《出生医学证明》和专用章,证章分开管理,管理人员名单报管理机构备案。
第十条 县(市、区)卫生局应严格按照卫生部规定的标准和式样统一刻制出生医学证明专用章,发放给辖区内《出生医学证明》签发机构,印章式样送公安机关户籍登记部门备查,并逐级上报至省卫生厅备案。
第十一条 收养查不到生父母的弃婴、儿童以及社会福利机构抚养的孤儿,不予办理《出生医学证明》。
第十二条 《出生医学证明》标准规格及真伪鉴别方法,参照《卫生部、公安部关于加强 <出生医学证明>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卫基妇〔2003〕23号)和《关于加强新
版<出生医学证明>启用管理的通知》(卫妇社发〔2004〕319号)的要求执行。
第十三条 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和管理、签发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对因管理、签发《出生医学证明》而掌握的公民个人信息,应当予以保密。
第三章 首次签发
第十四条 签发机构负责为在本机构内出生的婴儿直接签发《出生医学证明》。第十五条 签发机构应将申领《出生医学证明》的要求、条件、流程、注意事项等进行公告,并做好宣传工作。
第十六条 签发机构接生部门应当如实填写分娩信息(附表 5),签发人员应查验婴儿父母身份证明原件,准确填写《出生医学证明》,在《出生医学证明》各联加盖《出生医学证明》专用章。《出生医学证明》存根及相关证明材料应当归档,永久保存。第十七条 《出生医学证明》必须用钢笔或碳素笔填写或打印机打印,应做到项目齐全、内容真实、字迹清楚、签名正规,严禁涂改。
采用打印机打印方式签发《出生医学证明》,应当能够满足长期保存要求。
第十八条 在非助产技术服务机构出生的婴儿,其《出生医学证明》由所在地《出生医学证明》管理机构签发,管理机构在签发《出生医学证明》前,应要求婴儿父母或监护人提供以下证明材料:
(一)由婴儿父母或监护人出具的“亲子关系声明”。
(二)该婴儿与其父母(监护人)亲子关系的旁证。旁证为家庭接生员出具的接生情况证明(同时附家庭接生员考核合格证书复印件),或婴儿父母或监护人任何一方户籍所在地居民(村民)委员会或单位出具的证明,或亲子鉴定证明。
以上证明材料由管理机构永久保存。
第十九条 特殊情形如单亲或采取辅助生殖技术出生的婴儿,在办理《出生医学证明》时,如其父母信息不能完整填写,由其父母其中一方写出有关情况说明并签字,签发机构在存根联上注明有关情况,并将书面情况说明与存根联一并保存。
第四章 补发、换发与报废
第二十条 《出生医学证明》遗失、损毁的,可以申请补发。补发《出生医学证明》只适用于1996年1月1日 以后出生的婴儿。
第二十一条1996年1月1日 以前出生的公民,一律不予补发《出生医学证明》,如出国等需要《出生医学证明》,以公证部门出具的“出生公证书”作为合法有效证件。第二十二条 《出生医学证明》补发由县级《出生医学证明》管理机构统一办理,婴儿父母(监护人)申请补发《出生医学证明》,应向县级《出生医学证明》管理机构提出书面申请,并提交如下材料:
(一)原《出生医学证明》签发机构提供的婴儿出生情况及原《出生医学证明》编号的证明;
(二)刊登原《出生医学证明》申明作废的报刊;
(三)父母双方户口簿与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
经核实情况属实的,按照原信息给予补发,同时登记备案。未办理户籍手续前遗失《出生医学证明》的,补发《出生医学证明》正、副页;办理户籍手续后遗失的,只补发《出生医学证明》正页。补发《出生医学证明》的相关资料由补发机构登记备案,永久保存。
第二十三条 《出生医学证明》无效,或具有下列情形之一,要求更改婴儿《出生医学证明》信息的,应当换发《出生医学证明》:
(一)由户口登记机关提供相关证明不能进行出生登记而需变更婴儿姓名的;
(二)当事人提供法定鉴定机构有关亲子鉴定的证明,要求变更父亲或母亲信息的。第二十四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出生医学证明》视为无效:
(一)手写《出生医学证明》未用钢笔或碳素笔的;
(二)《出生医学证明》被涂改,填写字迹不清或项目填写不清,有关项目填写不真实的;
(三)私自拆切《出生医学证明》副页的;
(四)《出生医学证明》未加盖出生医学证明专用章,或用其它印章代替的;
(五)非法印制的《出生医学证明》的。
第二十五条 无效《出生医学证明》由原签发机构换发。
(一)因签发机构责任导致《出生医学证明》无效的,签发机构应及时换发有效《出生医学证明》。
(二)因当事人责任导致《出生医学证明》无效的,可向原签发机构申请换发。
(三)《出生医学证明》换发后,原证自换发之日起作废,并由原签发机构收回存档保留。
第二十六条 非父母或监护人户籍所在地出生的婴儿,出生地签发的《出生医学证明》有效,不需换发申报出生人口登记所在地的《出生医学证明》。
第二十七条 《出生医学证明》管理和签发机构应妥善运送和保管《出生医学证明》。在运输、存储、发放过程中毁损、遗失的空白《出生医学证明》,或因打印、填写错误未签发的《出生医学证明》属于废证,应作报废处理。
第二十八条 报废《出生医学证明》的数量与编号应当登记,并逐级移交至省卫生厅集中销毁,报废数量与原因应当报卫生部。
第五章 监督检查
第二十九条 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和《出生医学证明》管理机构应当加强监督检查,将《出生医学证明》管理使用情况纳入母婴保健法执法检查。严禁向未经批准开展助产技术服务的医疗保健机构发放《出生医学证明》。
第三十条 严禁任何单位和个人伪造、倒卖、转让、出借、涂改或使用非法印制的《出生医学证明》,严禁伪制和滥用《出生医学证明》专用章。签发机构应如实填写《出生医学证明》,严禁填写内容弄虚作假。
第三十一条 《出生医学证明》管理和签发机构如发现可疑伪假《出生医学证明》,应及时将其原件送所在地县(市、区)卫生局鉴定。经鉴定为伪假《出生医学证明》的,发生地所在设区市卫生局应严厉查处制假、用假违法行为,并将结果报告省卫生厅。第三十二条 《出生医学证明》管理、签发机构应严格遵守国家有关停止征收《出
生医学证明》工本费的规定,禁止收取《出生医学证明》工本费或搭车收费。
第六章附则
第三十三条 各设区市可根据本地实际情况,依据本管理办法制定实施细则。第三十四条 以前的有关规定与本管理办法不一致的,按本管理办法执行。第三十五条 本管理办法由江西省卫生厅负责解释。
第三十六条 本管理办法自颁布之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