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小学生“数学错题集“有效利用的研究方案
小学生“数学错题集”有效利用的
研究方案
新乡市红旗区平原小学
崔韦廙 2011年6月28日
小学生“数学错题集”有效利用的
研究方案
新乡市红旗区平原小学 崔韦廙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新课程改革要求从生命的高度、用动态生成的观点看待课堂教学。动态生成式教学追求真实自然,应该敢于“暴露”意料之外的情况,动态生成的课堂是我们所追求的,课堂教学中,学生在学习的过程出现错误是正常而普遍的现象。教学过程本是学生认识和发展的过程,是学生由不懂到懂、从不会到会、从人格尚不完善到逐渐完善的过程。小学生的知识背景、思维方式、情感体验等和成人不同,他们的表达方式可能又不准确,学习中难免会出现算错、抄错、遗漏、混淆、思路偏差等错误。学生在课堂上、作业中出现的错误经常是类同的,有些错误学生是一犯再犯,甚至有的学生一道题目需要订正好几次才能订正好。但长期以来,对待学生学习上错误,我们缺乏一种“主动应对”的新的理念和策略,导致在教学实践中经常可以看到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对于相同的错误屡犯不止,学生学习时间的无效流失,影响教学质量。英国心理学家贝恩布里说过:“差错人皆有之,而作为教师,对于学生的错误不加以利用是不能原谅的。”
新课程追求真实有效的课堂,倡导“尝试——错误——再尝试”的探究式学习,而尝试、探究必然生成更多的差错。叶澜教授就曾断言:“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状态,包括他们的学习兴趣、积极性、注意力、学习方法和思维方式、合作能力与质量、发表的意见、建议、观点,提出的问题与争论乃至错误的回答等,无论是以言语,还是以行为、情绪方式的表达,都是教学过程中的生成性资源。”差错,正 2 是被忽视又亟待开发的宝贵的教学资源。所以,课堂学习错误资源化是新课程的迫切要求。因此,在教学时我们教师应充分利用错题这一资源,让“错题”成为“开启智慧的宝贝”。
二、课题研究的可行性分析
1.反思我们的教学,学生在课堂上、作业中出现的错误经常是类同的,有些错误学生是一犯再犯,甚至有的学生一道题目需要订正好几次才能订正好。由于教师不够重视对错例的反思、归纳和整理,学生缺乏找错、记错、议错、辩错和改错的主动性和能力,最终导致我们的教师整天埋头批改学生的作业、辅导学生的功课;我们的学生在重复机械的作业堆中抬不起头来。针对学生作业中存在的情况,我校数学教师已经在教学中开展了一些纠错措施,感觉到有一定的成效。但这些措施是零星的,缺乏系统性,因此我将扎扎实实地开展本课题研究,根据小学生学习数学的特点,探索通过师生共同记录错例、分析错例,对错例进行反思和整理,从而有效的避开错误“陷阱”,显著提高防错“免疫”能力和解题的准确率,最终寻求一条减轻学生学习数学负担的方法与策略。
2.我校曾组织实施过课题研究,作为课题的负责人在课题研究与管理方面颇具经验,具有较高的理论研究水平,能为研究本课题及时提供了理论、技术上的指导。
3.有相关的资料可供借鉴。著名数学特级教师邱学华曾经根据他在教学中碰到的错例编著过《小学常见错例分析》,国内相关研究课题还有《小学数学五年级学生典型错例研究课题》、《小学数学“学困生”错例成因分析与解决策略研究》等等。许多同行都在这个方面进行了探索,并积累了一些宝贵的经验,然而教师和学生假如不是亲身去感受、实践,即使前人有再好的经验也枉然,况且不同地区不同 3 学校不同生源有不同情况。现在的学生知识面也挺广,接受信息快,对教师的教学水平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面对现实情况,相信开展这一课题的研究有更广泛更现实的意义。
4.本课题研究的“数学错题集”,是注重错题集如何规范建立又如何巧妙使用,研究其中的价值,此课题的研究,来源于日常教学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任何年级都有可能出现的问题。因此,本课题的研究既有一定的可操作性,也有较强的实用性。
三、课题的界定
“数学错题集”是指是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出现的各类零散的错题的系统汇总和系列化。就是要求学生准备一本较厚的笔记本,把平时作业及形成性练习中做错的错误找出来,把错误的习题从作业本或练习纸上“剪切”下来,“粘贴”并整理“编辑”在错题本上。整理的同时认真分析,寻找问题的症结,进行自我反思等。
1.错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反映在各方面,出现违反教学结论或数学方法的现象。认知心理学派认为:错误是学习的必然产物,学生的知识背景、思维方式、情感体验、表达形式往往和成人截然不同,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出现各种各样的错误是十分正常的。
2.教育契机:教师应善于利用课前预设错误资源,善于捕捉课中错误资源,善于课后反思错误资源,将学生的学习错误当作一种教育的契机,让错误变成宝贵的课堂教学资源。
3.反思:反思是数学的重要活动,是数学活动的核心和动力。学生的错误不可能单独依靠正面的示范和反复的练习得以纠正,必须有一个“自我否定”的过程,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帮助学生树立纠错追因意识,把学生的错误当作宝贵的教学资源,引导学生反思一下错题错在哪里?为什么错?然后让学生有针对性的纠错,让错误发挥最 4 大的育人功效。
4.资源利用:通过细致的剖析、提炼,将学生的错误资源变为教师难得的教学资源和学生宝贵的学习资源。
“错题集”主要有六个部分组成:1原题
2、错解
3、归因
4、正解(最好有完整的分析过程)
5、反思
6、补偿练习
X年X月X日 原题:„„ 错解:„„ 归因:„„ 正解:„„ 反思:„„ 补偿练习:„„
以上就是“错题集”的完整格式。
有效开发和利用是指 “错题集” 建立之后,是要把它作为一种有效的学习资源,通过让学生认真分析错误的原因、寻找正确的解答方法,总结经验教训,坚持防范错误。起到监控学习效果,强化正确知识,防止一错再错的作用。
四、研究目标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促使学生主动关注自身的数学学习。有效降低作业的错误率。同时提高学生的自我反思能力、纠错能力、归纳整理能力等良好非智力因素。促使学生的学习态度发生显著的变化,变被动为主动,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提高学生学好数学信心和兴趣,促进学生更好的学习与发展。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促进教师的反思能力、以及对学生错题的研究能力,指导能力和教学业务能力地全面提高。
五、研究内容与策略
(一)“数学错题集”的建立。
1.怎样记录。首先让学生选择一本比较容易保存的本子来记录,有条件的话可以由老师进行专门设计又统一发放。接着是考虑记录哪些问题。一开始要求学生记录每天在数学学习各方面的错题,每错必登,多错多登,少错少登,无错不登。
2.错题分析。对每一个错题的分析应包含四个过程:(1)错在哪里?在做错的地方用其他颜色的笔标出来,以警示自己。(2)为什么错了?分析错因,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3)应该怎么做?把正确的解答,写上在记录正解时,不仅是正确的答案,应包括老师讲解该题的引入语、解题的切入口、思路突破方法、解题的技巧、规范步骤及小结等等。(4)得到什么教训?对自己的错误要深刻分析,提出解决这类错误的方法。(5)真的搞懂了吗?错题改编,举一反三,这是弥补知识漏洞的最佳的方法。
3.用什么时间去收集。一开始教师可以从精减作业题入手,减少学生的作业时间,让学生有时间认认真真去收集错题。也可以把它作为一项课外作业或者是家庭作业,有些学生会因此没有作业(作业全对的)或很少,他们当然会很乐意,而错题多的学生相反会很不开心,自然也会把减少作业的错误率作为自己努力的方向。
4.错题整理。错题收集工作完成后,为了让错题变得清晰明朗,方便我们使用,可以将所有的错题分类整理,比如按错误的原因分。每道错题收集后,标注出错误原因,可以分三大类。
第一类———遗憾之错。第二类———似非之错。第三类———无为之错。这样分类的优点在于既能按错因查找,又能按各章节易错 6 知识点查找,给今后的复习带来简便;另外,整理时同一类型问题可只记录典型的问题,不一定每个错题都记,简化了“错题集”。
(二)数学错题集的利用
1.经常阅读,避免再错。一本好的“错题集”就是自己知识漏洞的题典,“错题集”不是把做错的习题记下来就完了。同学们要经常在空闲时间或准备下一次考试时,拿出“错题集”,浏览一下,在错题中淘“金”。可以把每天课始2分钟可以定为“思过”时间。在这个时间里可以让学生对前面特别是前一天的错题看一次或者再做一遍,以检测自己是否真懂。
2.交换阅读,预防出错。俗话说,吃一堑,长一智。由于学生的基础不同,各位同学所建立的“错题集”也不同。通过交换阅读、相互交流,同学们可以从别人的错误中吸取教训,从中得到启发,以此警示自己不犯同样的错误,提高练习的准确性。
3.错题分级,逐个“消灭”。要求是当日错当日整理,一个星期一次小结,一个月一次中结,一个学期一次总结。
4.不断反思 共同成长
其一、利用“错题集”促使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探究变“废”为“宝”把错题开发成学习资源。把错题的作用最大化。
其二、利用“错题集”促使学生学习兴趣提高。
其三、利用“错题集”促使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利用“错题集”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学习态度的习惯,降低学生作业错误率。
其四、利用“错题集” 促使校本教材的研发。对错题进行整理归类,通过教师对学生“错题集”的定期或不定期检查、抽查。评选出最规范的“错题集”。
(三)数学错题集的延伸
教师可以针对全班错误率较高的题目按单元内容进行记录,把收集的错题打印成一张数学练习试卷,让学生再次巩固练习、订正,尽量缩短错题在学生脑海中的遗留时间。等到学期结束时,教师再把平时的错题练习试卷积累成册,进行期末系统地、有针对性地复习,查漏补缺,从而避免无目的,无重点地低效率复习。同时,积累成册的“数学错题集”也能为下一届学生提供借鉴。
六、研究步骤
本课题根据新课改的要求,通过调查、实践、研究和总结反思等几个环节,积极探索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积极创建错题集,并利用好错题集,营造一种新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良好的辨析能力、反思能力、迁移能力等非智力因素,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本课题研究分三个阶段:
1.准备阶段(2011年6月至8月)(1)收集资料。(2)学习理论。
(3)调查研究,对当前学生数学学习中错题的成因和对错题价值的挖掘程度面对本校学生学习现状进行分析。
(4)制定研究方案。
2.实施阶段(2011年9月至2012年5月)
(1)按《研究方案》初步实施,探索研究在实践中错题集的如何规范建立和有效利用。
(2)教学中记录、归纳学生容易出错的题型,研究学生对待错误的题型的态度和错误的原因;反思学生错的原因,探索运用错误的资源指导学生学习。
8(3)运用经验总结法,收集资料,制订阶段性实施计划,边实践,边研究,边反思,边调整方案,总结阶段性成果,并让有经验的教师给予指导,从而进一步修正和完善。
3.总结阶段(2012年5月至2012年6月)(1)根据研究成果,汇编研究材料。
(2)对研究的资料进行整理、筛选、撰写研究报告。(3)结题。
七、研究方法
本课题遵循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采用理论研究和实践研究相结合的研究策略,一边研究、一边实验、一边积累,具体方法如下:
1.文献法:学习参考资料和网上相关研究文章。
2.行动研究法:针对错题类型,制定纠错计划,实施纠错策略,分析纠错效果。这一课题的研究分两个阶段实施,第一阶段重点是帮助学生建立好自己的错题集,这是本课题研究的前提。第二阶段,利用好建立好的错题集这是本课题的关键。通过对自己的错题进行剖析反思,切实降低作业的错误率,提高自己的学习成绩。
3.经验总结法:收集资料,要对错误资源的生成、解决、总结三步做好总结,撰写案例和论文,建立《数学典型错误分析》。
4.个案研究法、调查分析法:重视对典型学生学习状况的跟踪分析,从中寻找课题研究进展的突破口,对当前学生数学学习中错题的成因和对错题价值的挖掘程度面对本校学生学习现状进行分析,提出改进对策。
八、课题研究的成果形式 1.课题研究报告。
2.数学错题集(数学典型错误分析)。
第二篇:有效运用数学错题集阶段性小结
《有效运用“数学错题集”的实践研究》课题阶段性总结
自课题申报以来,我们紧紧围绕着“有效运用“数学错题集”这一主题,积极进行探索,按计划分步实施。课题实施以来,我们不断学习,借鉴优秀经验,课题研究工作得以顺利开展。
一、课题的运行情况
课题立项以来,我们本着科学的态度,遵循规律,循序渐进,扎扎实实地做好课题研究工作。在结合实际情况下,主要围绕“错题资源整理与利用”进行研究。活动主要方式是依托课堂和学生的作业。
为了有效的建立学生的错误资源,我们有计划的开展了多本数学本作业活动,在活动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问题。
主要体现在,对学生作业、课堂解答中所表现出来的错误引导不一定到位,使所产生的教育资源使用未达到最优化。我们认为主要体现以下几方面:
1、有时预设课堂不够,创设的教学情境不够,具有针对性的引导不能到位,致使学生作业出现错误。
2、部分学生并不能积极参于,在学习中,对自己产生错误并不乐意展示出来,使教师无从下手。
3、教师的言语平淡,没有形成一个和谐的教学氛围,知识点不明晰,使学生有问题不敢问,有自己的观点不敢表达,致使出现不应该的错误。
就这种现象我们开展了有针对性的课题研究活动,主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要求学生人手一册错题集,每天认真记录自己在作业中的错题,并加以改正。
2、加大对学生错题的分析力度,特别是带有普遍性的题型。
3、开展师生互动活动,着力培养小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大胆发言的良好习惯。
4、进行课堂实践,做好课前准备,精设课堂环节。
5、反思提炼活动,注意收集和整理。
二、在不断探索中的积累。
1、转变了观点。改变了教师牵着学生鼻子走的现象,在课堂上展开充分的对话和沟通,让自己从一个传授者转化成引导者,由管理者转化成 合作者,成为学生学习的伙伴。
2、尝试让学生主动参与。在课堂中发扬民主,让学生大胆提出问题,鼓励学生师生互相争辩,鼓励学生不唯书,不唯师,努力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自我改错意识。让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和敢干坚持自己观点并据理力争的习惯。
3、通过对错题集的整理和反思,学生对错误有了更深层的理解,错误在减少。
经过一个学期的努力学习与实践,我的课堂教学得到了改善,诱导和把握课堂的能力有所提高,学生的自主性在增强,问题意识有明显提高,学生课堂参与主动性有所提高,作业错误率在不断下降。当前正进行“注意学生的错误生成,积极分析解决问题”的研究活动。课堂仍是课题研究的主阵地,在实际的教学当中,我们时时以课题为中心,将课题研究与课堂教学有机的融合在一起。总之,课题研究工作才刚刚起步,我们还要进一步求真务实,奋力开拓,把此项工作做的更好,更有效!
第三篇:小学生数学错题订正的有效策略
小学生数学错题订正的有效策略
如何让错题成为学生再探究的学习资源,提高小学生数学错题订正的有效性呢?首先应及时将错题反馈给学生,避免错误信息保留时间过长,对以后的学习产生负迁移;其次是及时讲解错题、指导学生进行订正,并适时强化练习,让学生更加透彻地理解知识,降低相关知识点的错误率。
一、探究错因,让错题无所遁形
教师应认真分析学生的错误解题方法,加以分类,提高订正的有效性。新课程标准下,数学教学的一个新观点就是要求学生学会学习,而自主反思是检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否做到学会学习的一个重要标准。在错题订正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按照“分析错因――反思教训――订正错题”的步骤完成,也可以鼓励学生相互交流、分析错因后进行错题订正。为引导学生深层次探究错题,每次作业本发下来,我会让学生先自行尝试订正,我再进行讲解。这样,学生的注意力就会集中在自己的错题上,从而帮助他们养成主动、仔细、认真的审题习惯。根据学生的出错情况,我把学生的错题分为以下两种类型。
1.非知识性错误
(1)由于学习品质不好导致出错。如抄题时将符号、数字抄错。
(2)因为审题出现失误而造成的“审题之错”。如:老师带着32名学生去种树,每人种3棵,一共种了多少棵?有相当一部分学生直接列出32×3,主要原因是学生受图文并茂题目信息的干扰,或者直接将数字信息32摄入大脑,没有真正理解总人数是多少人,仅凭借以往的解题经验,认为数字信息一般都直接来源于题目本身。
(3)因计算出现错误而造成的“计算出错”。如低年级学生在计算进位加或者退位减时,总是忘记加上进位的数或者忘记退位时减去的数,导致计算结果出错。
2.知识性错误
因知识理解不透彻,概念理解不清晰导致的“理解之错”。如学生在学习乘法分配律后计算101×46,不少学生写成:101×46=100×46+1=4600+1=4601。这种“漏项”现象十分普遍,究其原因是学生理解算理不到位,没有自觉地把“1个几”或“几个1”用乘法算式表示出来,造成计算过程当中的疏漏。其深层次的原因,是学生对乘法的意义掌握得不扎实。
基于以上两种不同类型的错误,教师应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对于学习过程中的“非知识性错误”应从低年级开始,培养学生认真书写和打草稿、认真审题等习惯;而对于学习过程中的“知识性错误”,教师应鼓励学生剖析错误的思考过程,引导学生探讨当时是怎样思考的,反思这样的想法为什么是错误的?错在哪里?怎样订正才是正确的?通过一系列问题,引导学生及时反思、探寻错题背后的原因,形成正确的解题思路和方法,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从而让错题真正无所遁形。
二、直击错题,为错题拨乱反正
1.“纠错小达人”督促订正,培养好品质
将本班学生按照“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以四人小组为单位,每个小组自荐一名“纠错小达人”,负责该小组成员每天数学错题的辅导和跟踪工作。“纠错小达人”只教错题订正的方法,不出示答案。教师在批阅错题订正时,随时提问或者出示稍作变化调整后的同类型题目让学生自我检测,如果检测通过,就可以为自己所在的小组加分;或者抽空将学生本周的典型错题分类整理,针对学生在作业中暴露出的普遍性问题和失误较多的知识点,布置一些补充性练习题让学生及时检测,以达到及时巩固知识点目的。每周及时小结,对表现好的小组予以免除一定的周末作业等奖励。从低年段开始,教师应高度重视错题订正的重要性,并坚持不懈,而学生一旦养成自觉订正的好品质,就会终生受益。
2.编写“问题银行本”,系统汇总错误,预防“敷衍了事”
引导学生将那些错的和不会做的题目搜集起来编写成“问题银行本”,方便以后常复习,预防“敷衍了事”。具体做法是,教师以一周为时间单位或以一个单元知识内容为单位,鼓励学生将阶段性的错题记录下来,一般通过标注原题呈现、错因分析、答题技巧对错题本进行完善;或者鼓励学生将错题按不同的错误类型进行归纳整理,针对性更强,也更方便记忆。学生按要求整理完错题后,教师还要引导学生不定期复习,以解决零散、疏漏等问题。另外,对于一些学习主动性欠缺、学习习惯比较差的学生,鼓励学生做爸爸妈妈的小老师,及时将当天的错题讲给他们听,并建议父母多鼓?詈图喽剑?真正激发学生订正的主动性,帮助他们寻找学习的自信心。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教师也应引导学生告别传统的摘抄错题的习惯。笔者所带的班级开始尝试使用信息化手段编写“错题集”,取到了不错的效果。具体做法是:建议学生下载手机APP“云错题本”,学生有错题后立即拍个照片,迅速将错题收录下来,并引导学生按照错因或者题型准确分类;同时利用“云错题本”数据统计情况,及时掌握自己的薄弱单元或薄弱知识点,及时复习;并且还可以利用标签搜索将粗心等“非知识性”错误搜索汇总出来,真正让错误原因清晰可见;期末复习时还可以打印成册,做到及时查阅和复习。教师在批改作业时,也可以及时用手机拍下学生出现的各种典型错误,并从教师、学生两个方面分析原因,不仅要分析错误原因和类型,还要分析各种错误现象所占的比例,提出解决办法。这种抓住要点的记录方式,既可以解决问题,也可以为以后的教学提供经验。
责任编辑罗峰
第四篇:关于小学数学教学中错题集有效利用的研究
《关于小学数学教学中错题集有效利用的研究》课题研究方案
一、问题的提出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发展,课程改革在课堂教学层面所遭遇到的最大挑战就是“有效性”问题。从课程资源的视角来看,有效教学意味着“为学生提供丰富而有价值的课程资源”。
俗话说:“失败是成功之母”。学生在学习中肯定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错误,对学生的错题许多教师是这样做的:在做错的题上打上红红的叉,作业本上的错题折上页,错的太多,还会狠狠地撕掉。经常不问青红皂白的批判,导致的后果是不知其所以然。对于一些反复强调讲过的题目,老师更是觉得愤怒和委屈,甚至歇斯底里地抱怨学生的脑子有问题,使老师和学生都陷入尴尬的境地。实际上,错题暴露了学生学习中的问题,反馈了教学的效果,是教学研究的重要素材,更是一种尚待开发的宝贵资源。如果我们能利用这些资源进一步分析学生犯错误的原因,并能透过错误发现有关问题,在错误上面做些文章,就可变“废”为“宝”,将错误作为一种智力发展的教育资源。那么怎样才能正确地、巧妙地加以利用错误这一资源为教学服务。我觉得让学生建立错题本不失是一种好的方法,有效利用数学错题集,不仅使学生对自身的学习有一个更清晰的了解,有利于学生进行自我反思,也为教师的教学提供宝贵的教学资源。基于以上认识,我提出了“关于小学数学教学中错题集有效利用的研究”这一课题。
二、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构建主意学习观指出,学习不是学生对于教师所授予知识的被动接受,而是以其自身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的主动构建。学生的认识必然有一个深化和发展的过程,包括出现一定的错误和反复。为此,在小学数学课堂中有效利用错题集尤为重要,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错题集”是自身错误的系统汇总,有利于知识的查漏补缺。
作为一线教师应该都有过这样的体会:每次练习或测试后,教师和学生都有一大堆遗憾,许多题目讲过了、做过了、甚至考过了,有的甚至还反复做过多次,但最终还是错了。经常看到学生对着试卷上的错题自怨道“唉,这么简单的题,怎么做错了?”究其原因,除了因为学习基础欠缺,某些知识点、技能没有得到很好的掌握外,还有就是学生对错题价值的认识不够。对平时练习中出现的错题,往往只是简单订正,没有深入分析原因,更没有错题记录,个别学生在没有教师监督下,甚至会偷懒,半问半抄完成订正。这为再次发生错误提供了可能。
2、“错题集”有利于学生学习兴趣提高。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说过:“学习的过程,是一种渐进的尝试错误的过程。”可以说,没有错误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学习。因此,合理利用错误拓展师生共同成长的空间,使课堂中的错误成为一种重要的课程资源,这是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促进学生学习,达成教学目标的必由之路。
3、“错题集”有助于师生提高教学质量。
通过研究使学生学会建立错题集,巧用错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意义及应对错误的方法,养成及时整理错题的习惯,并利用好错题集改善教与学,使学生能够经常巩固复习,使教师及时发现学生的问题所在并及时解决教学中的问题,把错误降低到最低点。
三、研究的目标
1、针对学生在数学学科的学习,对课堂教学中出现的不同错误,研究各种错误作为教学资源的利用率和利用的效果,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2、促进学生反思,完善认知,学会数学地思考。教师帮助学生树立纠错追因意识,引导学生尽量详尽地分析错误原因,经常适时地引导学生去反思、回顾,培养学生思考问题的方法,提高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
3、通过研究,平时教学注意对所教课程研究,预设学生会产生的错误。
四、研究内容
针对学生在数学学科的学习,对课堂教学中出现的不同错误,研究各种错误作为教学资源的利用率和利用的效果,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方面:
1、搜集错题,分析解题错题的原因,归纳错题类型,建立错题集,就是要求学生准备一本较厚的笔记本,把平时作业及形成性练习中做错的典型性错误找出来,把错误的习题从作业本或练习纸上“抄”下来,并整理“编辑”在笔记本上。主要有四个部分组成:
1、错误原形。
2、原因分析。
3、正确题解。
4、改进措施。
2、探索有效利用错题资源的策略,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建立错题集的要求先选择针对性的记录错题,再指出各题错在何处,并分析各自出现错误的原因,然后改正错误,把正确答案附在后面,最后提出改进意见。
通过对错题的分析、改正,可使自己更准确地掌握基础知识,以及培养对错误的鉴别,辨析能力、审题能力、文字表述能力等。进而改错,最后达到防错。
3、建立错题资源库,为教师与学生提供借鉴
收集典型易错题型及难点题型,进行分类整理并提出教学建议,最终编辑成册,建立校典型错题集。我们要充分利用校典型错题集这一宝贵资源,为下届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教学提供借鉴。
五、课题研究思路和方法:
课题研究思路:课题研究以有效利用“错题集”为最高原则和最终目标,充分查阅文献资料,采用理论研究、经验研究和实证研究方法综合进行;分析实践经验、现有资源条件、设计研究方案;展开课题实验研究;邀请专家指导、评价,结题。
课题研究的方法:
1、文献法:⑴文献法:查阅相关文献资料,掌握这一领域的研究动态,借鉴已有理论和实践成果,指导此项课题研究。
2、行动研究法:针对错题类型,制定纠错计划,实施纠错策略,分析纠错效果。
3、个案研究法:重视对典型学生学习状况的跟踪分析,从中寻找课题研究进展的突破口。
六、预期研究成果
1、通过研究,我知道了备课要有的放矢,精心设计教法
2、通过研究,我知道了巧用错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意义及应对错误的方法。
3、通过研究,我更加注重课堂反馈,及时纠错内化。
4、通过研究,使我领悟到如何帮助学生积累财富
七、研究进度及时间安排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12年6月—2012年8月)在学习、研究的基础上,完成课题研究方案的设计、申报、立项工作。第二阶段:实施阶段(2012年9月—2013年3月)
根据方案进行实施、探索、研究,并对方案进行修改、补充,对方案及时调整,使课题组研究有效,顺利进行。2012年9月—10月:
学习《小学数学教师》、《错题档案—学生成长的重要记录袋》,认真做记录,努力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2012年11-12月:
收集并学习与本课题有关的理论知识,收集课题研究的各种资料,建立《典型错题共享集》,积极撰写心得体会,及时总结经验。2013年1-3月:
教学中记录、归纳学生容易出错的题型,记录学生对待错误题型的态度和错误的原因;反思学生错的原因,探索运用错误的资源指导学生学习。边学习教育理论,转变教育观念,边总结自己的教育教学经验,进行自我反思。第三阶段:深化阶段和总结阶段(2013年4月—2013年6月)2013年4-5月:
总结课题研究的经验,整理课题研究成果,撰写结题报告,并请有关专家给予鉴定。
2013年6月:
深入开展研究,扩大成效,写一些课题实施取得的成绩及存在问题方面的论文,写好研究报告,准备结题。
第五篇:浅谈初中生数学错题集的建立及其利用
浅谈初中生数学错题集的建立及其利用
错题集的建立、整理及利用一直都备受初中教师的推崇.初中教师也常引导初中学生建立数学错题集,以借助错题集来提高学习效率.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笔者对初中学生如何建立数学错题集与发挥其利用价值总结了一点心得体会,在此与大家分享.一、初中生建立错题集的必要性
学生做错题是难免的,甚至往往是对已经做过,错了又订正过的题目仍会犯同样的错误.我们做了数学课题研究,通过实践发现把错题汇集起来是个不错的方法.建立错题集是必不可少的.二、初中生如何建立错题集
学生在练习或考试中,都会有些题目做错或不会做,在这些题的背后,往往是学习时所产生的知识漏洞.那么,如何来减少这一情况的发生呢?我觉得有效整理错题集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那么,如何建立数学错题集呢?
(一)分类整理
1.对概念理解不清或概念混淆的错题.例如:
2.思考不周,出现漏解(忽略分类讨论)的错题.3.忽视“意义相同”致错的错题.(二)记录方法
在教师进行试卷、作业讲评时,要求学生注意教师对错题的分析讲解、解题的切入口、突破思路的方法、解题的技巧、规范步骤及小结等.指导和建议学生做好数学笔记并找出自己解答错误的原因.我教的两个班刚开始用这种记录方法时,学生觉得较困难或写不出,我就教学生先用自己的语言写出小结即可,学生总结多了,自然就会得心应手.三、充分发挥数学错题集的作用
指导学生在整理、建立数学错题集时,一定要有恒心和毅力,不能只为完成任务,整理时不要在乎时间多少.重要的是通过整理数学错题集,指导学生学会如何学数学、如何研究数学,真正做到“吃一堑,长一智”.建立一个专门的数学错题集,它将为学生的复习节省很多时间,做到针对性的复习.当然,错题集必须经常翻阅,才能不再反复出错;平时要注意及时整理与总结,在数学复习时错题集就是学生最重要的复习资料,一定要多看,隔一段时间可以加长一点,这样就能够起到很好的复习效果.对于《建立数学错题集》课题研究,我们学校数学组教师用以上的方法进行有效的教学,经过三年的实践,从七年级到九年级学生的数学成绩呈直线上升,从而更加地肯定了我们的研究成果是可行的,可推广的.(责任编辑 黄桂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