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卫生院传染病防治预案

时间:2019-05-15 01:15:2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乡镇卫生院传染病防治预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乡镇卫生院传染病防治预案》。

第一篇:乡镇卫生院传染病防治预案

可乐乡卫生院2012年防汛抗旱

传染病防治应急预案

通过参加2012年5月22日11时30分我市防汛抗旱工作电视电话会,我院于22日晚8时组织学习了市委防汛抗旱会议精神。为了及时处理或预防汛期旱期传染病,为适应疾病预防控制形势发展的需要,提高预防控制突发事件的应急应变能力,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消除我乡区域内发生的重大传染病的危害,规范和指导传染病应急处理工作,最大限度的减少传染病造成的危害,保障全乡人民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维护正常的社会秩序,并按照乡政府防汛抗旱工作目标责任书的要求,结合我院实际,制定本预案:

一、成立卫生院防汛抗旱传染病防治领导小组

组 长:张启承 副组长:汪发富

成 员:顾朝亮、陈海、成涛、郭勇贵、杨明周、郑娟、肖琴

领导小组办公室下设在卫生院防保办,顾朝亮任办公室主任并负责日常工作。

二、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及时报告:

1、汛期旱期发生或可能发生严重传染病的;

2、汛期旱期发生或发现不明原因的群体性疾病的;

3、汛期旱期 发生或可能发生重大食物中毒事件的。当前主要包含手足口病、霍乱、艾滋病、麻疹、不明原因肺炎腹泻、结核病、人感染禽流感等重要和重大传染病,以及食物中毒。发现有上述情形之一的应当及时向防保办顾朝亮及正副组长报告,由顾朝亮在2小时内向县疾控中心报告。

三、接诊医生对于可疑传染病患者,由卫生院组织相关科室人员进行会诊,邀请上级专家进行会诊以尽早明确诊断。对因传染病致病的人员由传染科医生提供及时的医疗救护,对就诊病人必须给予及时治疗,并书写详细、完整的病历记录,重点在于流行病学资料的采集。有利于县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医疗机构加强对传染病的疫源追踪、疫点消毒、密切接触者的管理,做好疫点、疫区的卫生管理工作,防止疫情蔓延工作的开展。对需要转送的病人,应当按照规定将病人及其病历记录复印件转送到接诊或指定的医院。

四、收治传染病人、疑似传染病病人,应当依法向县卫生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报告。对于疑似传染病的属于一段时间内卫生部和省卫生厅重点防治的传染病病例(如霍乱)要及时网络直报,不必等检验结果出来后报告,同时做好病人的隔离治疗。

五、配备一定比例的中西医执业医师来开展传染病防治工作,并加强医务人员及村卫生室人员进行中医药防治知识的培训,确保病人得到及时有效救治。

六、储备必要的传染病应急、抗病毒治疗和对症治疗的中药饮片、中成药和中药注射剂。

七、传染病暴发、流行时,对传染病暴发、流行区域内流动人口做好预防工作,落实有关卫生控制措施,对传染病病人和疑似病人,应当采取就地隔离、就地观察、就地治疗的措施。

八、对传染病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切断传播途径,防止病源扩散。

九、充分利用和发挥中医医师资源,积极开展中医药防治传染病临床实践研究并不断探索总结中医、中西医结合防治传染病的方法和规律,同时建立有效、稳定的中医、中西医结合运行保障机制,确保在突发传染病发生时,中医、中西医人员能在第一时间参与救治,为开展中医药应对新发、突发传染病的临床总结提供必备条件。

十、加大传染病防治和健康教育宣传力度,扩大预防服务群体,增强社会参与防病治病的自觉性,提高人民群众的自我防病意识。

可乐乡中心卫生院

2012年5月23日

第二篇:乡镇卫生院传染病防治预案[范文模版]

***卫生院传染病防治预案

为了及时处理传染病,为适应疾病预防控制形势发展的需要,提高预防控制突发事件的应急应变能力,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消除我镇区域内发生的重大传染病的危害,规范和指导传染病应急处理工作,最大限度的减少传染病造成的危害,保障全镇人民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维护正常的社会秩序,依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及其实施办法,《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及《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我院实际,制定本预案:

一、卫生院成立传染病防治领导小组

组 长: 成 员:

二、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及时报告:

1、发生或可能发生严重传染病的;

2、发生或发现不明原因的群体性疾病的;

3、发生或可能发生重大食物中毒事件的。

当前主要包含非典型肺炎、手足口病、霍乱、艾滋病、麻疹、不明原因肺炎、结核病、人感染禽流感等重要和重大传染病,以及食物中毒。

发现有上述情形之一的应当及时向院长报告,由院长在2小时内向县疾控中心报告。

三、接诊医生对于可疑传染病患者,由医院组织相关科室人员进行会诊,邀请专家进行会诊以尽早明确诊断。对因传染病致病的人员由传染科医生提供及时的医疗救护,对就诊病人必须给予及时治疗,并书写详细、完整的病历记录,重点在于流行病学资料的采集。有利于县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医疗机构加强对传染病的疫源追踪、疫点消毒、密切接触者的管理,做好疫点、疫区的卫生管理工作,防止疫情蔓延工作的开展。对需要转送的病人,应当按照规定将病人及其病历记录复印件转送到接诊或指定的医院。

四、收治传染病人、疑似传染病病人,应当依法向县卫生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报告。对于疑似传染病的属于一段时间内卫生部和省卫生厅重点防治的传染病病例(如霍乱)要及时网络直报,不必等检验结果出来后报告,同时做好病人的隔离治疗。

五、配备一定比例的中医或中西医执业医师来开展传染病防治工作,并加强。加强医务人员及村卫生室人员进行中医药防治知识的培训,确保病人得到及时有效救治。

六、储备必要的传染病应急、抗病毒治疗和对症治疗的中药饮片、中成药和中药注射剂。

七、在门诊设立中医药防治传染病咨询处,按照国家卫生部和中医药管理局推荐的处方及预防方案或本地应用中医药成功的经验,指导使用中药防治各类传染病,在乡镇、学校、农村张贴中医药防治传染病宣传画,增强群众服用中药预防自觉性,扩大中医药预防服务人群,提高群众防病能力。

八、传染病暴发、流行时,对传染病暴发、流行区域内流动人口做好预防工作,落实有关卫生控制措施,对传染病病人和疑似病人,应当采取就地隔离、就地观察、就地治疗的措施。

九、对传染病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切断传播途径,防止病源扩散。

十、充分利用和发挥中医医师资源,积极开展中医药防治传染病临床实践研究并不断探索总结中医、中西医结合防治传染病的方法和规律,同时建立有效、稳定的中医、中

西医结合运行保障机制,确保在突发传染病发生时,中医、中西医人员能在第一时间参与救治,为开展中医药应对新发、突发传染病的临床总结提供必备条件。

***卫生院 2016年3月9日

第三篇:乡镇卫生院传染病防治预案

花园镇卫生院传染病中医防治预案

为了及时处理或预防传染病,为适应疾病预防控制形势发展的需要,提高预防控制突发事件的应急应变能力,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消除我镇区域内发生的重大传染病的危害,规范和指导传染病应急处理工作,最大限度的减少传染病造成的危害,保障全镇人民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维护正常的社会秩序,依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及其实施办法,《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及《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我院实际,制定本预案:

一、医院成立传染病防治领导小组

组长:廖玉荣 副组长:邹仕华

成员:曾世华、刘华、刘秋华、钟友龙

二、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及时报告:

1、发生或可能发生严重传染病的;

2、发生或发现不明原因的群体性疾病的;

3、发生或可能发生重大食物中毒事件的。当前主要包含非典型肺炎、手足口病、霍乱、艾滋病、麻疹、不明原因肺炎、结核病、人感染禽流感等重要和重大传染病,以及食物中毒。

发现有上述情形之一的应当及时向防保科及分管业务的副院长报告,由院长在2小时内向县疾控中心报告。

三、接诊医生对于可疑传染病患者,由医院组织相关科室人员进行会诊,邀请专家进行会诊以尽早明确诊断。对因传染病致病的人员由传染科医生提供及时的医疗救护,对就诊病人必须给予及时治疗,并书写详细、完整的病历记录,重点在于流行病学资料的采集。有利于县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医疗机构加强对传染病的疫源追踪、疫点消毒、密切接触者的管理,做好疫点、疫区的卫生管理工作,防止疫情蔓延工作的开展。对需要转送的病人,应当按照规定将病人及其病历记录复印件转送到接诊或指定的医院。

四、收治传染病人、疑似传染病病人,应当依法向县卫生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报告。对于疑似传染病的属于一段时间 2

内卫生部和省卫生厅重点防治的传染病病例(如霍乱)要及时网络直报,不必等检验结果出来后报告,同时做好病人的隔离治疗。

五、配备一定比例的中医或中西医执业医师来开展传染病防治工作,并加强。加强医务人员及村卫生室人员进行中医药防治知识的培训,确保病人得到及时有效救治。

六、储备必要的传染病应急、抗病毒治疗和对症治疗的中药饮片、中成药和中药注射剂。

七、在门诊设立中医药防治传染病咨询处,按照国家卫生部和中医药管理局推荐的处方及预防方案或本地应用中医药成功的经验,指导使用中药防治各类传染病,在乡镇、学校、农村张贴中医药防治传染病宣传画,增强群众服用中药预防自觉性,扩大中医药预防服务人群,提高群众防病能力。

八、传染病暴发、流行时,对传染病暴发、流行区域内流动人口做好预防工作,落实有关卫生控制措施,对传染病病人和疑似病人,应当采取就地隔离、就地观察、就地治疗的措施。

九、对传染病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切断传播途径,防止病源扩散。

十、充分利用和发挥中医医师资源,积极开展中医药防治传染病临床实践研究并不断探索总结中医、中西医结合防治传染病的方法和规律,同时建立有效、稳定的中医、中西医结合运行保障机制,确保在突发传染病发生时,中医、中西医人员能在第一时间参与救治,为开展中医药应对新发、突发传染病的临床总结提供必备条件。

第四篇:传染病防治预案

新政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传染病防治预案

为了及时处理或预防传染病,为适应疾病预防控制形势发展的需要,提高预防控制突发事件的应急应变能力,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消除我镇区域内发生的重大传染病的危害,规范和指导传染病应急处理工作,最大限度的减少传染病造成的危害,保障人民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维护正常的社会秩序,依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及其实施办法,《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及《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我院实际,制定本预案:

一、健全领导机构

领导小组负责辖区传染病防治工作的领导、组织和协调,对防治工作重大事项进行决策部署。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公共卫生科,张瑶兼任办公室主任。办公室全面负责制定防治方案、督查、考核评估和资料收集归档等工作。

二、早诊早治早报告

(一)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及时报告:

1、发生或可能发生严重传染病的;

2、发生或发现不明原因的群体性疾病的;

3、发生或可能发生重大食物中毒事件的。

当前主要包含非典型肺炎、手足口病、霍乱、艾滋病、麻疹、不明原因肺炎、结核病、人感染禽流感等重要和重大传染病,以及食物中毒。

发现有上述情形之一的应当及时向防保科及院长报告,由院长在2小时内向县疾控中心报告。

(二)接诊医生对于可疑传染病患者,由卫生院组织相关科室人员进行会诊,邀请县级专家进行会诊以尽早明确诊断。对因传染病致病的人员由传染科医生提供及时的医疗救护,对就诊病人必须给予及时治疗,并书写详细、完整的病历记录,重点在于流行病学资料的采集。有利于县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医疗机构加强对传染病的疫源追踪、疫点消毒、密切接触者的管理,做好疫点、疫区的卫生管理工作,防止疫情蔓延工作的开展。对需要转送的病人,应当按照规定将病人及其病历记录复印件转送到接诊或指定的医院。

(三)收治传染病人、疑似传染病病人,应当依法向县卫生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报告。对于疑似传染病的属于一段时间内卫生部和省卫生厅重点防治的传染病病例(如霍乱)要及时网络直报,不必等检验结果出来后报告,同时做好病人的隔离治疗。

(四)传染病暴发、流行时,对传染病暴发、流行区域内流动人口做好预防工作,落实有关卫生控制措施,对传染病病人和疑似病人,应当采取就地隔离、就地观察、就地治疗的措施。

(五)对传染病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切断传播途径,防止病源扩散。

三、发挥中医药特色,积极预防传染病

(一)配备一定比例的中医或中西医执业医师来开展传

染病防治工作,并加强。加强医务人员及村卫生室人员进行中医药防治知识的培训,确保病人得到及时有效救治。

(二)储备必要的传染病应急、抗病毒治疗和对症治疗的中药饮片、中成药和中药注射剂。

(三)在门诊设立中医药防治传染病咨询处,按照国家卫生部和中医药管理局推荐的处方及预防方案或本地应用中医药成功的经验,指导使用中药防治各类传染病,在乡镇、学校、农村张贴中医药防治传染病宣传画,增强群众服用中药预防自觉性,扩大中医药预防服务人群,提高群众防病能力。

(四)充分利用和发挥中医医师资源,积极开展中医药防治传染病临床实践研究并不断探索总结中医、中西医结合防治传染病的方法和规律,同时建立有效、稳定的中医、中西医结合运行保障机制,确保在突发传染病发生时,中医、中西医人员能在第一时间参与救治,为开展中医药应对新发、突发传染病的临床总结提供必备条件。

1.麻疹的中医药预防保健知识

2.水痘的中医药预防保健知识

3.流行性腮腺炎的中医药预防保健知识 4.流行性感冒的中医药预防保健知识 5流行性脑膜炎的中医药预防保健知识 6甲肝的中医药预防保健知识

7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的中医药预防保健知识

8结核病的中医药预防保健知识

附件1

麻 疹

麻疹俗称“疹子”、“痧子”,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通空气传播。多发于婴幼儿。患过麻疹后可获得持久性的免疫力。

麻疹病潜伏期为lO-12天。出疹前后5天左右为传染期。麻疹病毒存在于患者的眼泪、鼻涕、唾液中。发病时可有发热、流涕、流泪、怕光、头痛、食欲减退、呕吐、腹泻等症状。在发热后的2-3天,于口腔两侧近臼齿处的颊粘膜上,可出现“麻疹粘膜斑”,斑点为针尖大小的白色小点,周围有一圈红晕。出疹后2-3天,此斑就会消失。

中医治疗

鲜芫荽30克,水煎服适用于前期;浮萍、苏叶、芫荽各15克,西河柳30克、煎水外擦全身,适用于出疹期出疹不远;鲜芦根、鲜茅根各30克,水煎服,适用于恢复期。

治疗原则:

1.麻疹为病毒引起的传染病,目前尚无特效的抗病毒药物,因此主要采用中药治疗。中医治疗麻疹一般按病程的不同阶段,进行辨证论治。常用透疹、清热、解毒等治法,使疹毒外透,从而减轻临床症状,减少合并症的发生。同时配合西医对症疗法,但不宜早期滥用抗生素。

2.麻疹合并肺炎是最常见的并发症,应选用敏感、足量的抗生素以控制感染。同时用中药以清热解毒,宣肺止咳之法治疗。中西药合用,以协同发挥治疗作用。对麻疹并发喉炎、脑炎、心肌炎等并发症,均应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措 在治疗上,以宣透解毒为总原则,并根据发病过程中各不同阶段的不同证候,分别采用透发、解毒、养阴等法。对于疹发不畅,邪毒内陷之逆证,则宜清热解毒,以达邪外出。本病治疗,重在透发。麻毒外透,则邪有所出,以防他变。在治疗中按出疹时期,分段辨治。疹前期以透为主,出疹期以清为主,疹回期则以养阴为主。但应注意透发防耗津液,清热勿过犯寒凉,养阴忌滋腻留邪。

附件2

水 痘

水痘是儿童的高度急性传染性疾病,偶发于成人。以冬春季发病为主,有终生免疫力。它是由复合疱疹DNA病毒,即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所引起的原发感染。以发热及周身性红色斑丘疹、疱疹、结痂为特征。水痘传染性强。水痘患者为主要传染源,出疹前2日至出疹后6日都有传染性。

中药方剂:

连翘、牛蒡子、桑叶各9克,荆芥4.5克,大青叶15

克。

瘙痒较剧,加蝉衣4.5克,白僵蚕、白蒺藜各9克。

水疱较多,加泽泻9克,生薏仁、滑石各12克。

发热重,舌苔黄膳,去荆芥、配加银花、黄芩各9克,蒲公英15克,黄连3克。

营分有热,见神烦不宁、舌绛,去荆芥,加生地12克,丹皮、赤芍各9克,紫花地丁15克;伴神昏者,另用万氏牛黄丸一粒化服;兼抽搐,再加石决明30克,钓藤15克(后下),地龙9克。

②红豆30克,白萝卜60克,淡竹15克煎水代茶饮。附件3

流行性腮腺炎

流行性腮腺炎,俗称“痄腮”多见于儿童,也偶见于成年人。一般患过此病的人痊愈后,便具免疫力,但也有少数人会再患此病。

中药对本病有很好的疗效,只要辩证正确,及时治疗,可以治愈。

临床上将本病分为风热外感型和热毒炽盛型两个类型,患者可根据各型的症状特点,辨证治疗。

一、风热外感型:这种类型与感冒有些相似,症见头痛,发热不高,多在37.5℃~38.5℃之间,有的还可有喷嚏、流涕,腮部肿胀酸痛,进食咀嚼均感腮部有十分难受的酸痛,舌质红,舌苔多呈薄黄,脉多浮数(即轻轻一按即可感到脉博跳动且跳动很快)。

治疗应清热解毒,透表散结。可用:薄荷5克(后下),连翘12克,土金银花15克(即本地出产的金银花),玄参12

克,夏枯草15克,虎杖12克,荆芥6克,板蓝根25克,牛蒡子9克,黄芩8克,黄柏6克,甘草6克。加水煎成400毫升,日分2次温服,可连服3~4剂。

配合药物外敷,有助于提高疗效。可用黄柏粉6克,青黛粉4克调匀,加入食醋调成糊状外敷腮部肿痛处,只要皮肤不敏感,可连敷8小时~10小时。休息3~4小时换药再敷。在农村可用新鲜仙人掌去刺,洗净捣烂外敷,疗效也相当好。若无仙人掌,也可用蓝靛外敷。

二、热毒炽盛型:除腮部肿大较为明显外,腮部胀痛明显,稍为轻触即感疼痛。进食咀嚼吞咽均感艰难,咽喉部红肿,大便硬结不畅,小便短且黄,舌质红,舌苔黄厚,脉弦数(如按琴弦,且脉搏跳动快)。

治疗时应当荡涤热毒,消肿软坚。可用:黄芩12克,胡黄连8克,黄柏6克,蒲公英32克,马勃4.5克(布包煎),生蒲黄3.3克(布包煎),夏枯草18克,柴胡6克,玄参12克,牛蒡子10克,甘草6克。加水煎成400毫升,日分2次温服。每天1剂,连服3天。

预防流行性腮腺炎方:凡未患过流行性腮腺炎又接触过病人者,可煎服下列中草药,每天1剂,连服3~4天。

土金银花15克,板蓝根20克,鸭跖草12克,蒲公英18克,蜜枣5枚。加水煎成300毫升,日分2次温服。(如上述药物不全,可用下列药物补充,缺一补一,缺二补二,依此类推。替补药物及剂量为:大叶桉树叶18克,虎杖15克,马齿苋20克,败酱草15克)。

附件4

流行性感冒

流感是流行性感冒的简称,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经飞沫传播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其潜伏期一般为1~3日。起病急骤,以高热、畏寒、头痛、乏力、酸痛等为主要表现,此时呼吸道症状可不严重。2~3日后,全身症状逐渐减退,但鼻塞流涕、咽痛、干咳等上呼吸道症状较显著,少数病人可有鼻出血、食欲不振、恶心以及便秘或者腹泻等轻度胃肠道不适症状。

中医认为流感属“时行感冒”,一般按风寒、风热、暑湿三种情况论治。

风寒证

主要有恶寒重、无汗、头痛、身体酸痛、鼻塞、咳嗽、吐痰稀薄色白、舌苔薄白而润、脉浮紧(轻按即感觉到脉跳,且有绷紧之感)等表现。

对此证可用辛温解表的方法,常用荆防败毒散:

方药:荆芥、防风、姜活、独活、柴胡、前胡、川芎、枳壳、茯苓、桔梗各15克,甘草5克。

风热证

主要有身热较重、稍微怕冷、出汗较少、头胀、咳痰粘黄、流黄浊涕、舌苔薄黄且边尖红、脉浮数(脉搏快,轻轻一按就可感觉到脉搏跳动)等表现。

此证应予辛凉解表,常用银翘散:

方药:连翘、银花15克,桔梗、薄荷、甘草、牛蒡子各6克,竹叶、荆芥、豆豉各10克。

暑湿证

主要有发热、少汗、身体酸痛、头昏重、眼痛、口中粘

腻、胸闷、恶心、小便短赤、舌苔薄黄而腻、脉濡数(脉捕快而不畅)等表现。

此证应清暑祛湿解表,常用香薷饮:

方药:银花、连翘、扁豆各9克,香薷、厚朴各6克。

以上三证的方药均应和水煎服(若嫌不方便,也可到药店买成药)。煎药时宜于轻煎,不可过煮。煎好后趁温热服,服后避风覆被取汗或吃热稀饭,米汤以助药力。出汗后尤应避风保暖,以防复感。

此外,在流感易发的季节,尤其要重视预防。可根据时令选择以下方药:

冬春风寒多发季节:贯众、紫苏、荆芥各10克,甘草3克。水煎顿服,连服3天。

夏日暑湿当令季节:香薷、佩兰各5克,薄荷2克煮汤代茶饮。

流感广泛流行时,可用贯众10克,板蓝根12克,生甘草3克煎服,每日一剂。

附件5 流行性脑膜炎

流脑是由脑膜炎双球菌引起的化脓性脑膜炎,任何年龄都可发病,以儿童发病率最高,冬春季发病较多。脑膜炎双球菌主要通过咳嗽、打喷嚏、说话等从空气传播。防流脑,可按时接种流脑疫苗。专家同时也指出除接种疫苗外,应用传统的中药治疗也尤为重要。流行性脑膜炎中药方剂 中药处方

【辨证】温热疫毒,深入营血,内陷心包。【治法】清营透热,清心开窍。【方名】疫疠解毒清心汤。

【组成】生石膏200克,犀角10克,黄连10克,黄芩15克,玄参50克,生地50克,知母15克,丹皮15克,焦栀子15克,生绿豆100克,鲜菖蒲15克,白茅根100克。【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附件6

甲 肝

甲型病毒性肝炎简称甲型肝炎,是由甲型肝炎病毒(HAV)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临床上表现为急性起病,有畏寒、发热、食欲减退、恶心、疲乏、肝肿大及肝功能异常。部分病例出现黄疸,无症状感染病例较常见,一般不转为慢性和病原携带状态。治疗原则以休息、营养为主,辅以适当药物,避免饮酒、疲劳和使用损肝药物。

中医普遍认为是甲型肝炎主诉全身疲乏无力、恶心、厌油腻性食物,小便黃、肝区闷疼,是肝胆湿热、肝气郁结所致。因此,用中医中药防治甲肝也是一种积极有效的途径。对于未感染者,主要用板蓝根、茵陈、蒲公英、甘草、蛇舌草、赤芍等为配方,煎汤剂服用。对于出现黄疽或丙氨酸氢基转移酶升高者,可用清热利湿、疏肝解郁等方法治疗,一般选用如蒲公英、夏枯草、板蓝根、金银花、金钱草水煎服或茵陈、金钱草、白茅根、在警及赤芍水煎服。

附件7 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

禽流感是由禽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它可以导致数以亿计的禽类死亡并可以传染人类,感染后的症状主要表现为高热、咳嗽、流涕、肌痛等,多数伴有严重的肺炎,严

重者因心、肾等多种脏器功能衰竭导致死亡,病死率很高。专家认为,面对如非典、禽流感

等大规模病毒性流行病,西药对其作用甚微,并且容易产生抗药性,而中药往往能起到出其

不意的效果。

可用于解表清热类的中成药有:连花清瘟胶囊、柴银口服液、银黄颗粒等;

清热解热类的有:双黄连口服液、清热解毒口服液(或颗粒)、鱼腥草注射剂、双黄连粉针剂;

清热开窍化瘀类:安宫牛黄丸(或胶囊)、清开灵口服液(或胶囊)、清开灵注射液、醒脑净注射液、痰热清注射液、血必净注射液等;

清热祛湿类:可选用藿香正气丸(或胶囊)、葛根芩连微丸等;

止咳化痰平喘类:苦甘冲剂、痰热清注射液、喉枣散、祛痰灵等;

益气固脱类:可选用生脉注射液、参麦注射液、参附注射液等。

附件8

结 核 病

结核病是由结核杆菌感染引起的慢性传染病。结核菌可能侵入人体全身各种器官,但主要侵犯肺脏,称为肺结核病。结核病又称为痨病和“白色瘟疫”,是一种古老的传染病,自有人类以来就有结核病。

现介绍几种结核病的中药预防保健汤: 冰糖黄精汤

【来源】《闽东本草》 【原料】黄精30克冰糖50克

【制作】黄精用冷水泡发,加冰糖,用小火煎煮1小时即成。

【用法】吃黄精,喝汤,每日2次。

【功效】滋阴,润心肺。适用于身体虚弱、肺虚咳嗽及肺结核或支气管扩大、低热、咯血以及妇女低热、白带等病症。

百合粥治结核 【来源】《本草纲目》

【原料】百合30克(千百合碾粉20克)、糯米50克、冰糖适量。

【制作】百合剥皮去须切碎(或干百合粉)与糯米同入砂锅内,煮至米烂汤稠,加冰糖即成。

【用法】作早晚餐或作点心,温热食。20天为一疗程。白芨冰糖燕窝 【来源】民间方

【原料】燕窝10克白及15克

【制作】燕窝制如食法,与白及同放瓦锅内,加水适量,隔水蒸炖至极烂,滤去滓,加冰糖适量,再炖片刻即成。

【用法】每日服1~2次。

【功效】补肺养阴,止嗽止血。适用于肺结核咯血、老年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哮喘。

贝母甲鱼 【来源】民间方

【原料】甲鱼1只川贝母5克鸡清汤1000克料酒盐花椒生姜葱各适量。

【制作】将甲鱼切块放入蒸钵中,加入鸡汤、川贝母、盐、料酒、花椒、姜、葱,上蒸笼蒸1小时即成。

【用法】佐餐,趁热食。

【功效】滋阴补肺。适用于阴虚咳嗽、喘、低热、盗汗等症。健康人食用更能防病强身。

新政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2012年6月18日

第五篇:传染病防治预案

下里小学学校预防传染病预案

学校防范各种疾病特别是包括“狂犬病”在内的各种传染病的发生,将是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为做好学生保健工作,确保师生身体健康,确保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正常进行,制定学校预防传染病制度如下:

一、建立和完善学校防病健康安全领导小组

1、组长:(校长)

全面负责学校预防传染病公共卫生工作,指挥、协调、监督、检查学校对传染病的检测、预警、报告、控制及卫生防病教育等工作。

2、组员:(后勤负责人)

负责学校预防传染病公共卫生工作中人力、物力等后勤保障工作。

卫生保健老师)

负责学校预防传染病公共卫生工作中与卫生防疫部门的沟通,接受指导,建立联络、检查制度,配合做好流行病调查,做好对教工、学生的卫生健康指导工作。

二、建立和完善学校预防传染病工作各项制度

1、预防传染病监测预警机制

(1)、在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地方卫生防疫部门的指导下,做好常见季节性传染病的预报工作和预防工作。如:春秋两季预防呼吸道传染病、夏季预防肠道传染病、夏秋两季预防虫媒传染病。

(2)、建立学校师生卫生防病的各项有效措施。如:执行学生健康状况晨检制度和学生因病缺课登记等制度。

2、传染病信息报告制度

(1)、校长为学校预防传染病传报信息责任人(2)、预防传染病信息报告的范围:

A、出现个别传染病病例或疑似病例的

B、出现一定数量发热、咳嗽、腹泻等不明病因的群体症状

C、其他需要报告的防疫情况

(3)、报告的途径与要求。凡出现上述情况的,学校应:

A、立即在第一时间内书面信息报区(县)教育体卫艺科科

B、同时通报区(县)疾控中心

C、协助卫生部门弄清原因

3、学校预防和控制传染病预案制度

(1)、学校要针对传染病流行的环节,从控制和消灭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等三方面入手,落实综合性预防措施,防止传染病发生;传染病发生后,则控制其流行。

(2)、学校应根据传染病流行时的预防预案,根据卫生防疫部门的意见,制订好针对各类程度疾病流行时的预防预案。

4、学校预防传染病公共卫生体系的保障制度

(1)、加强学生卫生防病、健康教育工作。开展个人卫生习惯、卫生防病、自我保健的养成教育,是学生形成读一自己和他人健康负责的卫生观念,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和习惯。并充分发挥团队组织及社区、家庭的作用,把卫生防病教育纳入学生行为规范教育,并与学校精神文明建设和社会公德教育结合起来。

(2)、加强学校卫生保健教师队伍建设。学校要创造条件提高卫生保健教师的业务素质。

(3)、学校卫生保健教师要认真履行学校预防传染病的工作计划。开展健康教育,监测师生健康状况,施行食品卫生监督。上报疫情,配合开展流行病调查。组织好学生预防性接种、服药等工作。(4)、学校要保证对卫生工作的经费投入。用于对卫生设施的建设和人员奖惩的考核。

下载乡镇卫生院传染病防治预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乡镇卫生院传染病防治预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传染病防治预案

    传染病防治预案 做好我段传染病预防和控制工作,对保障全段职工及广大乘务员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维护铁路正常的生产秩序,维护社会的稳定意义重大。为了预防、控制和消除各种......

    传染病防治预案

    传染病防控预案 为了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消除传染病在本辖区的发生、流行,保障广大社区群众的身体健康,维护医院正常秩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

    乡镇卫生院2012年传染病防治计划(五篇)

    调关卫生院2012年传染病防治计划 为做好今年传染病防治工作,根据市卫生局、市疾病控制中心有关文件要求,为进一步加强传染病防治工作,现结合我镇实际情况,为积极做好传染病预防......

    长沙镇中心卫生院传染病防治预案

    长沙镇中心卫生院 传染病防治(中医药)预案 为了及时处理或预防传染病,为了适应疾病预防控制形势发展的新需要,提高预防控制突发事件的应急应变能力,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消除我镇......

    卫生院传染病防治工作总结

    卫生院传染病防治工作总结 一年来,在县卫生局的正确领导和上级业务部门的指导下,我乡卫生院全体公共卫生科、医护人员坚持以人为本,预防为主的工作方针,积极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以......

    卫生院传染病防治工作总结

    卫生院传染病防治工作总结 根据区卫生局和区防疫站对传染病防治工作要求,依据传染病防治法、重点传染病防治原则,我院积极开展传染病防治工作,现将2011年工作总结以下: 一、成立......

    卫生院传染病防治工作总结

    2013年传染病防治工作总结 我镇传染病防治工作在县卫生局正确领导下,在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指导帮助下,仅仅围绕降低传染病发病率水平,保护全镇人民身体健康,维护社会稳定发展......

    2014年卫生院传染病防治工作总结

    2014年卫生院传染病防治工作 总 结 一年来,在卫生局的正确领导和上级业务部门的指导下,我卫生院公卫科、医护人员坚持以人为本,预防为主的工作方针,积极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以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