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廉者平安一世

时间:2019-05-15 01:57:2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勤廉者平安一世》,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勤廉者平安一世》。

第一篇:勤廉者平安一世

勤廉者平安一世,贪婪者自毁一生.根深,狂风拔不起;心正,邪恶攻不破.学苏琼,置瓜梁上,誉声传万代;效王翱,封珠宛然,美名照千年.用人要公正,做人要身正,作风要清正,为官要廉政.贪如水,不遏则自溺;欲如火,不禁则自焚.风正一帆顺,清廉得民心.为人自私私尽名衰,做官贪财财多身亡.树廉洁之心,行廉洁之事,做廉洁之人.廉洁如水,来不得半点污染;奉公如蚕,吐不完一身正气.处逆境时要明志,立顺境中要拒腐.爱国奉献明礼守信,清正廉洁勤政为民.崇勤尚俭持家敬桑梓,倡廉奉洁治国顺天下.廉而正,生命如垒石积山让后人景仰;贪亦邪,行为似蝼蚁蛀堤为世人唾讽.廉,取所当取,不义之财分文不取;公,用所当用,人民权力绝不滥用.惟俭可以生廉,惟廉可以助俭.清廉是面明镜,它能照见领导干部的本质.清廉为本一身正气, 不贪不沾利国利己.直笔方能写正字,清廉才敢谈人生.警钟长鸣,分公私美丑;廉洁自律,显浩然正气.众志成城,高举反腐大旗.齐心协力,惩治贪官污吏.廉洁是一种无形资产,是比任何财富更重要的财富.勤以修行,俭以修德,勤俭足以持家;廉以修身,洁以养性,廉洁必可兴邦.莫以廉小而不为,莫以贪小而为之.廉洁方能聚人,律己方能服人, 身正方能带人,无私方能感人.廉洁是善,腐败是恶,善恶明辨,国泰民安.廉政承诺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践诺.两点以直线为近,人生以廉洁为好.人来世上有所求,需要努力去奋斗,非分的事不要想,别为钱财碰破头。

做人要做清白人,多作善事少结仇,有情有义又有爱,才是人间的风流。

“一丝一粒,我之名节;一厘一毫,民之脂膏。宽一分,民受赐不止一分;取一文,我为人不值一文。谁云交际之常?廉耻实伤。倘非不义之财,此物何来!”这段话出自清代张伯行的《正谊堂文集》,体现了“清廉知耻”之德,表明了“为官之道”。

汉《礼记?大学》中有: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古人尚且如此,我们这些身处科技发达时代的人,更应该以此为准,清正在德,廉洁在志,注重自己的德行。走上工作岗位后,前辈们的言传身教更是让我们明白了做事先做人的道理。人们常讲,万事民为先。郑板桥曾经写过这样一首诗:“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我们是人民的公仆,更应该以服务人民为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我们中很多人,既身为公仆,手中也掌握一定的权利。权力是一把双刃剑,可以为民造福,为国家造福,也可以为己谋利,为己掘墓。一些人纷纷倒在权力和金钱的“石榴裙”下,在金钱与贪欲中迷失自我,在权钱交易中丧失自我!难道这些还不足以警示每一个国家公务人员吗?难道非要等到失去人身自由和美满家庭的时候才会想起什么是人生最宝贵的吗?

新世纪的今天,在我们的身边涌现出了许多令我们肃然起敬的优秀楷模!孔繁森、牛玉儒、任长霞„„,是他们,在勤政廉洁、亲民爱民的歌曲中谱写了一个个动人的音符;是他们,在无私奉献、服务群众的书卷中书写了一首首不朽的诗篇;是他们,在廉洁奉公、清正公正的康庄大道上立起了一座座永恒的丰碑!

反腐莫论事大小,倡廉不在位高低。作为为国聚财、为民服务的税务工作者,我们要把廉洁当做一面镜子,时刻提醒自己:在物欲横流的时代里,要抵得住诱惑,撑得住信念,守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虽然只是一个收税人,可是也要从点滴要求自己,要让纳税人感受到我们真挚热情的服务,要以自身的清政廉洁来感动和影响纳税人,为国家的税收事业尽自己最大的力量。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这是明代诗人于谦的《石灰吟》。作者以石灰作比喻,表达自己为国尽忠,坚守高洁情操的决心。这份廉洁,这种情操,同样适用于我们今天的话题。让我们时刻以廉洁从政为帆,以人民群众的期盼为桨,以党员干部的信念为舵,在社会主义荣辱观指导下,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守住本分,守住清贫,守住灵魂,守住忠诚,让我们挺起胸膛告诉自己:“廉洁奉公,无愧一生!”

清正在德,廉洁在志

作者:江西省吉安县审计局 夏宇虹 发布时间:2010-01-25 来源:

清正在德,廉洁在志

江西省吉安县审计局 夏宇虹

数千年深厚的华夏文明,孕育了历史上无数的清官廉吏,众多清廉典故流传于天下,如刘宠一钱、苏章二天、苏琼三悬、杨震四知、司马五规等等,例子不胜枚举。

南北朝北齐年间,苏琼受命担任清河太守,上任伊始,即向全郡告示,不接受任何名目的馈赠。不日,属下府丞送他鲜鱼,苏琼接受后悬挂在门边。府丞再送,苏琼仍将鱼挂上以示谢绝之意。时郡内有一八十余岁赵姓老者,仗着年纪大又以鲜鱼相送,苏琼仍将鱼挂在门梁,始终不吃。之后,但凡有送礼者,苏琼均以门梁的悬鱼相拒,以示不受之决心。后再也无人送礼给他,整个郡内贿送之风大大收敛。

汉代华阴人杨震,风雅清正,志存高远,人称关西孔子。他曾推荐“贤人”王密做昌邑县县令。一次,杨震因公事路过昌邑县,晚下榻于馆驿。夜深人静之时,王密怀揣十金前往馆驿相赠,以谢杨震知遇之恩。杨震拒而不受。王密急切之下说“此时深夜,无人知矣。”杨震正声而说“岂可暗室亏心(暗地里做些亏心事),举头三尺有神明,此事天知、地知、你知、我知,何谓无知?”一时传为美谈。

几则历史典故,品味再三,深为古代清官廉吏清正廉洁、高风亮节的情操品德所折服。他们注重操守,志向高远,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己任,自身清正,家风严谨,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至今仍为人们称颂,成为后人学习的楷模。

两多年后的今天,虽然苏章、杨震式的清官在我们党内大有人在,但经不住物欲和颓废思想的侵蚀与诱惑,贪图权力、金钱、美色等,贪污受贿、走上腐败之路者也不乏其例。随着反腐败斗争的不断深入,许多贪官纷纷落马,为人们所唾弃。古人能做到的,我们有些党员干部,甚至高级干部为什么就做不到?究其原因,是因为在改革开放和商品经济的大潮中,有些人长期放松自我思想改造,唯利是图、特权思想在头脑里不断滋生蔓延,丢掉了谦虚谨慎、戒骄戒躁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失去了廉洁自律、以俭养德的品质;淡化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蜕变了艰苦朴素、勤俭为官的公仆本色。

历史典故启示我们,加强党员干部的自身建设,只靠组织监督、制度约束还远远不够,标本兼治、固本强基,不断提高广大党员干部,尤其是各级领导干部拒腐防变的自我约束力和党性、品德修养才是关键。只有每个党员干部坚持从大处着眼,从自身小事做起,严于律己,不断净化心灵、校正人生坐标、端正价值取向,自重、自省、自警、自励,不被金钱利禄所累,自觉防贪拒贿、知微见著、防微杜渐,筑牢个人思想防线,始终保持政治上的坚定性和思想道德的纯洁性,做到位高常思己过,权重更知自律,慎微、慎欲、慎终,富贵不淫、威武不屈、贫贱不移,才能经得起形形色色的诱惑和各种风浪的考验,才能在商品经济大潮中站稳脚跟,永葆本色,取信于民。

斥贪官 祸国殃民酒色官,如狼似虎罪斑斑。

贪污索贿刮乡里,舞弊营私搞特权。

不与人民寻富路,却同小秘品时鲜。

臭名昭著千家恨,末日来临万众欢。

颂清官

忧国忧民主义真,呕心沥血想黎民。

官高不改忠贞志,权贵难移赤子心。

两袖清风除恶吏,一身正气对红尘。

莫愁包拯今何在,更有中华后起人。

弘)浩明镜照瀚空,扬)传恬舒众心同,清)泉银月涓秀水,风)卧青山引金龙。

正)然犹如罗锅事,气)励川鼎民乐浓。,创)新立异势汹涌,建)殿造田共峥嵘,和)色琴棋芳庭院,谐)同老小沐海松。

家)国壮丽永畅意,园)闹鹊鸣百花红。

//

水)甜鱼鲜书香远,利)在后世万代隆。

权钱交易黑勾当,腐败害民国遭殃;

官官相护结帮派,行贿受贿成恶帮;

吃喝玩乐挥公款,拉扯是非乱纲常;

施行阴谋与诡计,贪占回扣饱私囊。

(二)严惩腐败顺民心,从严治党法纪明;

反腐倡廉常展开,定要清除腐败人;

贪官污吏必除掉,国家才能脱穷贫;

清正廉洁民拥护,警钟必须要长鸣。

(三)清除腐败勿手软,为政清廉民赞扬; 保廉肃贪民心悦,崇俭戒奢国运昌;

军民除腐乾坤净,党政兴廉民欢迎;

狠抓反腐倡廉事,事业兴旺国安宁。

(四)廉洁奉公芳百世,贪脏枉法臭千年;

恪守操行扬正气,诚传道德写清篇;

党纪国法是标准,主动照镜自检验;

立党为公淡名利,执政为民保政权。

手帕蘑菇及线香,本资民用反为殃。两袖清风朝天去,免得闾阎话短长。(于谦)

清风凉自林谷出 廉洁源从自律来 ——俞士超

百姓大害,莫甚于贪官蠢吏。——《清史稿.蒋赫德列传》 身在官场志守廉 敢为苍生质昊天 为民着想民方敬 致仕美誉价万千 ——许大昭

诚信立身 廉洁自律 正派做人 求真务实 举贤任能 公道办事 ——季爱新

为清官死,死有余荣。——明·朱祖文《北行日谱》 贪而弃义,必为祸阶。

——《三国志·吴书·鲁肃传》注引

清正在德,廉洁在志。

身有正气,不言自威。

有公德乃大,无私品自高。

官多一分廉,民增一分福。

劲松立险处,正气显人格。

名节重于泰山,利欲轻于鸿毛。

多植荷花塘自清,勤反腐败政自明。莫怨清廉淡滋味,应愁贪婪铁窗泪。

清丝要知廉洁早,莫待进牢愁白头。

反腐莫论事大小,倡廉不在位高低。

廉如清风常拂面,贪似毒药蚀灵魂。为官应立公仆志,从政最贵爱民心。

挡不住今天的诱惑,将失去明天的幸福。

天天洗脸净在其外,日日反省明在内心。

勤政从一言一行做起,廉政从一分一厘拒之。

布勤,无以成就事业;不廉,难以凝聚人心。

智者不惑,勇者不惧,勤者不贫,廉者不腐。

勤以为民,廉以养德,淡以明志,静以修身。

一言一行不忘公仆形象,一举一动常思百姓冷暖。

一心为公自会宠辱不惊,两袖清风始能正气凛然。

德如深山幽兰,不言自芳;欲似长堤蝼蚁,无孔不入。

戒贪,贪则无品;戒骄,骄则无知;戒情,情则无进。

为政重在廉,做人重在诚,说话重在信,办事重在实。

腐败,只能获取片刻的享乐;

清廉,却能换来永久的幸福。

廉洁方能聚人,律己方能服人,身正方能带人,无私方能感人。

淡泊名利好比清茶一杯静心正身,务实为民好比功积如山德载千秋。

智者,以别人惨痛的教训警示自己;

愚者,用自己沉重的代价唤醒别人。

为官当自律,甘心清贫,不触“高压线”;

做人须正己,诚信守法,勿打“擦边球”。

纵贪欲如落水,不用吹灰之力,终成灭顶之灾;

保清廉似上山,定需步步用力,方能攀上巅峰。

1、病从口入,腐从贪起。

2、事业重如山,名利淡如水。

3、妻贤夫祸少,官廉民益多。

4、廉洁吃亏一阵子,自律安全一辈子;

5、为官者必先为德,从政者必定从民。

6、宁可清贫自乐,不可浊富多忧。

7、眼别花,花必乱;嘴别贪,贪必失;手别伸,伸必捉。

8、鱼为诱饵而吞钩,人为贪婪而落网。

9、警钟长鸣筑防线,防微杜渐保晚节。

10、贪一分,百姓恶十分;廉百分,百姓喜万分。

11、贪一滴,占一点,点点滴滴是深渊;留份白,留份清,清清白白在人间。

12、为了一个幸福完整的家庭,请你廉洁自爱,远离腐败……

13、鱼为诱饵而吞钩,人为贪婪而落网。

14、“贪”字近乎“贫”,“婪”字近乎“焚”。

15、戒酒戒色戒贪欲,律己律妻律子女。

16、廉洁从政三大忌:揽功、贪色、争名利。

17、廉洁自律三个我:从我做起,对我监督,向我看齐。

18、宁可清贫自乐,不可浊富多忧。

19、大节不可失,小节不可纵。

20、识时务清廉政务,通人情不徇私情。

21、心无私欲,自然会刚;人无邪念,自然会正。

22、名位利禄皆为身外之物;品格事业才是立身之本。

23、功在勤政,威在律己。

24、贤内助兴夫兴国荫及后代;

25、正直坦荡,表里如一。

26、心贪心必黑,心廉心自在。

27、有官贫过无官日,去任荣于到任时。

28、才能济世何须位,学不宜民枉为官。

29、天上鸟死于贪食,水中鱼死于诱饵。

30、生前博得万民爱,不唤清风自然来。

31、百代兴盛依清正,千秋基业仗民心。

32、毛毛细雨湿衣裳,点点私心毁名节。

33、以史为鉴知兴衰,以人为镜明得失。

34、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35、须应富而兼有德,不该穷得只存钱。

36、甘守清廉报家国,不为贪赃羞儿孙。

37、俭以廉之本,奢为贪之源。戒之慎之。

38、作风要朴实,工作要扎实,任务要落实。

39、草生峰巅不显伟岸,松长谷底不失高洁。

40、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41、为政一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

42、欺人如欺天勿自欺也,负民即负我何忍负之。

43、源洁流清不难成素节,形端影直最易见丹忱。

44、以势相交者势倾则绝,以利相交者利穷则散。

45、一丝一粟,我之名节;一厘一毫,民之脂膏。

46、贪似火,无制则燎原; 欲如水,不遏必滔天。

47、是非明于学习,名节源于党性,腐败止于正气。

48、人心如秤称量谁轻谁重,民意似镜照出孰贪孰廉。

49、理事若作真书绵密无间;爱民如保赤子体会入微。

50、保初节易,保晚节难。百年养德难,一日丧德易。从政

1、官吏,则不过为国民公仆 ——孙中山

2、为人民服务 ——毛泽东

3、为了国家和集体的利益,为了人民大众的利益,一切有革命觉悟的先进分子必要时都应当牺牲自己的利益 ——邓小平

4、为民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孟子

5、只有代表群众才能教育群众,只有做群众的学生才能做群众的先生 ——毛泽东

6、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林则徐

7、为国者以民为基 ——《三国志》

8、廉而自忘其廉,则人高其行而服其德 ——明·格言

9、改善社会风气要从教育入手 ——邓小平

10、我们国家的干部是人民的公仆,应该和群众同甘苦,共命运 ——周恩来

11、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论语》

12、正以处心,廉经律已 ——《薛文清公公政录》

13、廉不言贫,勤不言苦;尊其所闻,行其所知 ——格言对联

14、勤能补拙,俭以养廉 ——清·金缨

15、我们不要资本主义,但是我们也不要贫穷的社会主义 ——邓小平

16、德惟善政,政在养民 ——《尚书》

17、在世一日,要做一日好人;为官一日,要行一日好事 ——清·金兰生

18、什么叫领导?领导就是服务 ——邓小平

19、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 ——《资治通鉴》

20、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论语》

21、公则生明,廉则生威 ——清·朱舜水

22、吏不廉平,则治道衰 ——《资治通鉴》

23、廉耻事大,死生事小 ——《宋史》

24、执法如山,守身如玉 ——《格言》

25、流水不腐,户枢不蝼 ——《吕氏春秋》

26、为政者,不赏私劳,不罚私怨 ——《左传》

27、公生明,偏生暗,端悫生道,诈伪生塞 ——《苟子》

28、令在必信,法在必行 ——宋·欧阳修

29、威与信并行,德与法相济 ——宋·苏轼

30、政通人口,百废俱兴 ——宋·范仲淹

31、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 ——《管子》

32、九州生气持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清·龚自珍

33、人既尽其才,则百事俱举;百事举矣,则家强不足谋也 ——孙中山

34、称其任,则政立,枉其能,则事乖 ——白居易

35、无故无新,惟贤是亲 ——汉·刘安

36、兴邦在人材 ——宋·陆游

37、珍视劳动,珍视人才,人才难得呀!——邓小平

38、尊贤育才,以彰有德 ——孟子

39、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 ——唐·李世民

40、兼听则明,偏听则暗 ——《资治通鉴》

41、集众思,广忠益 ——《沿书》

42、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戒 ——汉·毛亨

43、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 ——唐·魏徵

44、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唐·刘禹锡

45、改革是中国发展生产力的必由之路 ——邓小平

46、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 ——邓小平

47、苟利于民,不必法古;苟周于事,不必循旧 ——汉·刘安

48、坚持改革开放是决定中国命运的一招 ——邓小平

49、多难可以兴邦 ——孙中山

50、不革新,是生存也为难的 ——鲁迅

51、什么是路?就是从没路的地方践踏出来的,从只有荆棘的地方开辟出来的 ——鲁迅

52、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 ——邓小平

53、变法则民智,变法则民强,变法则民生 ——清·谭嗣同

54、推进改革,促进发展,保持稳定,办法在实践中,点子在群众中 ——胡锦涛

55、履不必同,期于适足;治不必同,斯于利民 ——清·魏源

56、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 ——唐·刘禹锡

57、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 ——《宋史》

58、法者,天下之公器也;变者,天下之公理也 ——清·梁启超

59、新松恨不高千尺,恶竹应须斩万竿 ——唐·杜甫

60、物不因不生,不革不成 ——汉·杨雄

第二篇:伊丽莎白一世演讲稿

回顾五千年的中华文明,女人与政治这个词汇向来格格不入“红颜祸水”的典故从商纣王妲己,周幽王褒姒,唐明皇与杨贵妃……女人参政只有武则天一例成功典型,其他如西汉吕后,慈禧太后,皆因手段和愚昧被后世所病诟。相比西方的海洋文明,似乎开放许多,英国的伊丽莎白女王,维多利亚女王,俄国的叶卡捷琳娜女皇,我今天要向大家介绍的就是英国女皇伊丽莎白一世。

“脆弱啊,你的名字是女人!”

这句名言出自西方最伟大的戏剧家之口,它引起后人许多争论;不过人们未必想到,当哈姆莱特在舞台上讲出这话的时候,旁边就坐着一位属于“脆弱”的人物,但她实际上却掌有至高无上的权势,而且意志坚定、智慧超群,建立了不世之功。

这就是英国伊丽莎白女王一世。今年是这位女王逝世400周年和诞辰470周年,在英国,在世界许多国家,都有人纪念她,她有许多崇拜者。不同领域的专家推选出100位对世界历史影响最大的人物,这位女王就在其中,人们公认,她是历史上最伟大的君王之一,如果没有她,英国和西方的历史,很可能是另外一个样子。

“这真是一个颠倒混乱的时代”,哈姆莱特的这句话用于女王之前的英格兰也很适合,甚至可以说,这之前几百年,英国就没有平静过,各种势力进行着激烈的斗争,宫廷内外充满阴谋诡计和血腥杀戮。亨利八世1509年登基以后,国外征战不休,农民破产、贫富对立、盗贼四起,最大的麻烦则是他的婚姻问题引起的宗教纷争。亨利八世本来是个虔诚的天主教徒,他为了有个儿子继承王位,立过6位王后,第三位终于给他生了儿子,至于前面的女儿,他好像就忘掉了,照管伊丽莎白的宫女看到这位小公主一天天长大,衣服越来越不合身,不得不给国王写信,要求给她做一些新衣服。

从这里可以想象,伊丽莎白童年时代过的是怎样一种生活。1547年亨利八世死了,他惟一的儿子、也是伊丽莎白同父异母的弟弟爱德华六世继位,这个小国王只有10岁,身体孱弱,过了6年就病死。继任王位的是玛丽,她是被亨利八世杀掉的第一位王后的女儿,她对新教徒进行残酷镇压,短短3年间,伦敦等地就被她烧死300多人,史称“血腥玛丽”。新教徒不堪压迫,他们拥护信奉新教的伊丽莎白,这自然引起“血腥玛丽”的嫉恨,她把妹妹投进了伦敦塔。

“血腥玛丽”也没有孩子,1558年她还不到40岁就死了。这时本来被认为是私生女、谁也不看好的伊丽莎白成了王位惟一的继承人。1558年,25岁的伊丽莎白在经历了生死磨难后,终于登上了英国的王位。在前去加冕经过伦敦城时,她特意停留片刻,对夹道欢迎的人群作了简短的演讲。她激动地说:“是时间把我带到这里,并承认我为女王。”

就是在这个瞧不起女人的时代,一位孤女成了国王,统治英国45年之久。而且在她的统治下,腥风血雨的英格兰大体稳定了,工商业和海外贸易迅速发展,国力日益强盛,击溃了不可一世的西班牙“无敌舰队”,成为海上霸主,从偏安一隅的岛国成为欧洲先进,为未来“日不落”的大不列颠王国奠定了基础。也是在这时,英格兰进入文艺复兴盛期,即以莎士比亚、斯宾塞、培根等一批巨人为代表的辉煌时代。

伊利莎白一世是英国人最欢迎的君主,她在位45年,终身未嫁。自她即位后,议会一次次恳求女王择婿,期望她能为王室留下继承人。然而,女王对此无动于衷。后来,当议会代表团再次恳求女王时,她戴上了结婚戒指,并说:“我已经献身于一个丈夫,这就是英国。” 后代的历史学家常常感到费解:这位女王是依靠什么来统治、并带领动荡不安的英格兰走向兴盛的?人们有种种解释,但是恐怕无法否认,女王的能力和才华是重要的因素。从女王的画像看,她的前额很高,那时普遍的看法是,前额高是聪明的标志,有人认为,这是化妆的结果。实际情况是否如此,已无法考证,但确实可以说,女王是一位有着极高智慧的人物,她依靠智慧周旋于各种政治力量之间,取得稳定和平衡。

女王的智慧表现在她明白自己作为女人的弱点,并且非常聪明地把这种弱点变成了优势。她登基以后,几乎所有的大臣和国民都认为,她应当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结婚。她已经25岁,已过了结婚年龄,而且毫无治国经验,有个丈夫就可以帮她治理国家,而且可以生下孩子,作为王位合法的继承人,国家才能稳定。

伊丽莎白一岁时就有了第一位求婚者,到登上王位,她就成了欧洲未婚女人中最有价值的一位。英格兰王位不知道有多少人觊觎着,现在却在一个年轻姑娘的手中,这就更刺激着他们的野心,最简单、最省事的办法是同女王结婚。因此女王的求婚者络绎不绝,到女王52岁,重要的求婚活动有近30次,其中包括英格兰最强大的两个敌手:法国国王查尔斯九世和西班牙国王菲力二世,菲力在同血腥玛丽结婚之前,就以王子身份向伊丽莎白求过婚,伊丽莎白成为女王后,他为自己的儿子来求婚,他的王后死了,他又亲自出马,以西班牙国王的身份向英格兰女王求婚。这3次求婚中的任何一次成功了,就不会有无敌舰队的覆没和西班牙王国的衰落,欧洲的历史就会改写。历史却证明,那些求婚者中的任何一位都没有多少才华和作为;同女王相比,他们黯淡无光。很难想象,他们中任何一个人成了女王的丈夫,英国还能出现那个伟大的时代。

在国内,女王同样依靠智慧来化解矛盾、治理国家,她面临的有那些老奸巨滑、野心勃勃的权臣,时时牵制、难以驾驭的国会,闹独立的爱尔兰,无家可归的穷人和兴风作浪的黑社会,最棘手的则是天主教问题。女王登基不久就正式宣布新教为国教,罗马教庭恨透了她,1570年教皇庇护五世宣布把她逐出教会,废除她的王位。女王知道“血腥玛丽”那样的残酷镇压是没有效果的,她没有报复天主教徒,她采取了宽容的政策,在女王统治期间,新教徒和天主教徒基本相安无事,他们之间的仇恨得到缓解,英格兰保持了民族的统一。

女王对国家的治理更善于依靠智慧而不是凭借暴力,表现出更多的宽容而不是专制。政治文明有着非常丰富的内涵,人们常常强调民主和法治,不过,民主的真谛不只是少数服从多数,还包含着对少数派的宽容和尊重。智慧和宽容是现代政治文明中不可或缺的因素,作为封建君王,伊丽莎白自然不能避免其局限,但在封建主义向资本主义过渡的那个时代,她也为现代政治文明作出了最初的榜样。

我认为,能够拥有伊丽莎白一世女王是英国的幸运,也是世界的幸运。但是,政治上的辉煌,生活上的孤单,她是一个成功的政治家,却是不是一个成功的女人。

她最终在孤独寂寞中走向终点,当她匍匐着向死亡爬行的时候,长寿成了一种煎熬。繁华背后,不过是一掬细沙。历史就是这样,有得也有失,或许我们对这个伟大的女人充满了崇敬之心,但是从历史角度来看,对待一切需要双客观的眼睛。

谢谢大家!

第三篇:抒情散文:一世情缘

流沙砌城,转身即塌 尘世凄华,流沙迷眼泪下,一世情缘亦真亦假。

梦里痴寻,声嘶力竭呼唤,若有来生他还愿等她。

那一季,是谁撩起你的发尖,让你走入他的心田。

那一季,是谁拨动了他那根孤寂的心弦,让他从此陷入痴恋,不能释怀。

群花争艳,独留一树梅花浅立寒冬。

花开花败,也只是一季芬芳。

孤立晚冬的那树梅花,却延续着最后一季的凄美之香,荡人柔肠。

一朝薄情、一世感伤,往日情节、历历在望。

苍白了谁的容颜?诉说着谁的感伤?

寒梅为雪已碎,轻叹雪的薄情。

守候一季,魂却随风飞。

摇怜痴梅,情系下轮回。

那一季,是谁的绝情,挑乱了他的心。

那一季,是谁的离别,让他幽梦被惊。

指尖流沙,是谁模糊了谁的年华,美丽城堡轰然倾塌。

萧风吹残了圆月,也吹白了心里的那根青丝。

只怪、酒醉月老牵错线,许下凡尘一段缘。

情亦断,痴心不迁,可那浅笑的容颜渐行渐远,直至云边。

脚踏着离别时泪,细数着满身的伤痕,红尘岁月,已不再往复从前,悲吟笙歌,可伊人迟迟不见。逝水年华,扯下了尘世的繁华,蹉跎的岁月,还有谁会陪他徒步浪迹天涯。繁星点缀的天空,勾勒出的却是那幅凄美之画。

恋上忧伤、静观世俗的苍茫,看那粒尘埃最后飘落的向往。曾经、地老天荒前的誓言,如鸳的眷恋,终究禁不起逝水的流年。窗外,繁华落幕,留下了夜色的凄凉与惆怅。

多少次在午夜梦里徘徊,只为等待再次抚摸你不老的容颜。

多少次午夜梦醒伤泣,只因梦里,你转身不见,身影渐渐走远,直至模糊在眼前。红颜一笑,倾国倾城。曲终人散,没有谁能把它滞留永远。流沙砌城,在转身瞬间,轰然倒塌。只叹自己,对过去始终放不下,太傻,太傻......我们的故事,终究不是哪美丽的神话。

第四篇:廉洁文化让廉者豪饮贪泉

阳光文化让廉者豪饮贪泉有何妨

依据《晋书〃吴隐之传》记载,广州城外二十里处,有水曰贪泉,人饮其水起贪心,即廉士亦贪。因此,过去

那些赶路人,即使口干舌燥,望泉而过,也不敢妄自饮用。

但是东晋新升任的广州刺史吴隐之,走马上任路过贪

泉时,却挹泉而饮,还放歌言志:“古人云此水,一饮怀千金;试使夷齐饮,终当不移心。”当时的广州虽不如当今这么繁华和富庶,但也是一块肥得流油的地方。自东汉以来一直是重要的海上贸易中心和通商口岸。来自南洋、天竺、狮子国(今斯里兰卡)、波斯等地的商船,一年数次运来大量的珍奇异宝、海外洋货。当权者只要随意“捞一把”,洋财、横财便发定了。然而饮了贪泉并放歌唱誓的吴隐之破了这个例。他在广州刺史这个肥缺上,始终保持不贪不占的清白操行。任期满后,他从广州乘船返回建康时,与赴任时一样,依然身无长物,两袖清风,与前后刺史离任归还时“船载洋货,车装珍宝”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吴隐之之所以敢饮贪泉,在于他一贯操守清廉,矢志不

渝。以至于孝武帝也称赞他“处可欲之地,而不改其操”。被世人称之为“处可富之境而不贪之人”。

现代人和现代社会因了市场经济的关系可以说处处皆

“贪泉”,即处处充满诱惑。但现代“吴隐之”是否有之,除取决于为官当权者本身的修为之外,廉洁文化建设是一个决定性的因素。因为现代社会是一个思想观念、行为多元化的社会,不是一个非此即彼的简单命题。廉洁文化在营造廉洁从业氛围和规范人们的行为方面作用至关重要,通过廉洁文化的潜移默化,使人们在不自觉中有了廉洁的信仰,增强了拒腐防变的意识。

廉洁文化,即人们关于廉洁的知识、信仰、规范和与之相适应的生活方式及社会评价的总和,是廉洁从政行为在文化和观念上的反映。从这个定义来看,廉洁文化既体现在廉洁理念的树立上,也体现在廉洁从政行为的规范上。其基本的功能是通过丰富的廉政文化建设实践,在全社会形成尊廉崇洁的价值判断和社会风尚,推动为官当权者廉洁从政。

集团公司正在全系统大力推进三大工程之一的“阳光工程”及阳光文化建设,就是集团公司系统廉洁文化建设的具体实践。通过阳光文化建设,在全系统打造一个“不想贪、不能贪、不敢贪”、廉荣贪耻的良好环境,确保集团公司健康稳定发展。

首先,通过党风廉政教育蕴含的理想信念、道德观念和廉洁理念的正面引导作用,使受教育者在思想上树立严以律己、反腐倡廉的思想道德防线,可以自觉抵御来自不同方面、不同形式的种种诱惑,保持自己清正廉明的气节,做到豪饮

贪泉而“终当不移心”,即“不想贪”。

其次,要发挥制度在约束人们行为方面的强制作用,通过种种制度规范的建立和有效执行,形成“靠制度管人、靠制度管事”的局面。邓小平同志指出:“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甚至走向反面。”集团公司正在实施的阳光工程就是要构建科学严密完整有序的管理体系和规章制度,实现“阳光从业、阳光招标、阳光物流、阳光燃料”,让责权利按照一定的程序有效运行。监督也是让人们“不能贪”的重要保障,要真正做到没有不受监督的权利、没有不受监督的人、没有不受监督的环节,就必须通过组织监督、社会监督、舆论监督、民主监督全方位约束机制,使想贪者“不能贪”。

第三,要想让腐败分子“不敢贪”,除过廉洁文化的教育和约束外,对腐败分子惩治的威慑作用和保持高压态势也是必不可少的。我们党和政府对腐败的态度十分鲜明,胡锦涛总书记在建党90周年庆祝大会上的讲话中再次指出:“全党必须警钟长鸣,充分认识反腐败斗争的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把反腐倡廉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以更加坚定的信心、更加坚决的态度、更加有力的举措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坚定不移把反腐败斗争进行到底。”

总之,只要我们不断深入推进廉洁文化建设,就会造就一大批现代“吴隐之”,我们的社会风气就会不断向好,腐败分子的市场就会越来越小,任你“贪泉”再多又奈我何!

大唐石泉水力发电厂纪委

联系方式:

办公电话:0915-6382325

手机:***

扈长林

第五篇:伊丽莎白一世

智慧和宽容是现代政治文明中不可或缺的因素,作为封建君王,伊丽莎白自然不能避免其局限,但在封建主义向资本主义过渡的那个时代,她也为现代政治文明作出了最初的榜样。——杨正润

“脆弱啊,你的名字是女人!”----这句名言出自西方最伟大的戏剧家之口,它引起后人许多争论;不过人们未必想到,当哈姆莱特在舞台上讲出这话的时候,旁边就坐着一位属于“脆弱”的人物,但她实际上却掌有至高无上的权势,而且意志坚定、智慧超群,建立了不世之功。

这就是英国伊丽莎白女王一世(1533——1603)。今年是这位女王逝世400周年和诞辰470周年,在英国,在世界许多国家,都有人纪念她,她有许多崇拜者。第二个千禧年来临前夕,不同领域的专家推选出100位对世界历史影响最大的人物,这位女王就在其中,人们公认,她是历史上最伟大的君王之一,如果没有她,英国和西方的历史,很可能是另外一个样子。

从混乱进入辉煌

莎士比亚对女性的态度是个非常复杂的问题(他也写过《威尼斯商人》这样热情歌颂女性的作品),这里不作详论。不过伊丽莎白女王似乎并没有为那句蔑视女人的话而感到不快,因为这是时代风气。举例说,伊丽莎白的父亲亨利八世,同王后凯萨琳离婚,后来又把她杀掉,主要原因就是她生了女儿没有生儿子。第二个王后安娜生下了伊丽莎白,不到3年这位王后又被国王所废并投入阴森可怖的伦敦塔囚禁至死,起因还是她没有生儿子。伊丽莎白登基以后,国会两次派出代表团请愿,请求女王早日成婚和生下男孩,女王在答词中也并没有因为他们对妇女的轻视而予以训斥。

“这真是一个颠倒混乱的时代”,哈姆莱特的这句话用于女王之前的英格兰也很适合,甚至可以说,这之前几百年,英国就没有平静过,各种势力进行着激烈的斗争,宫廷内外充满阴谋诡计和血腥杀戮。亨利八世1509年登基以后,国外征战不休,国内圈地运动如同“羊吃人”,农民破产、贫富对立、盗贼蠡起,最大的麻烦则是他的婚姻问题引起的宗教纷争。亨利八世本来是个虔诚的天主教徒,他为了有个儿子继承王位,要同凯萨琳王后离婚,但天主教不允许离婚,王后又是个大有来头的人物,她是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的姑妈,罗马教庭也不愿意得罪这个声势显赫的家族,所以亨利八世的要求没有得到教皇批准。这位国王实在要子心切,一怒之下同教庭决裂,宣布英国教会独立,并自封为首领。他不但同罗马教庭闹翻了,也引得宫廷内部一片混乱,一批重臣不赞成他这样做,他毫不手软,予以镇压,比如大法官莫尔(著名的空想社会主义著作《乌托邦》的作者)被吊上绞刑架,红衣主教沃尔赛被囚死于伦敦塔。

亨利八世立过6位王后,第三位终于给他生了儿子,至于前面的女儿,他好像就忘掉了,照管伊丽莎白的宫女看到这位小公主一天天长大,衣服越来越不合身,不得不给国王写信,要求给她做一些新衣服。从这里可以想象,伊丽莎白童年时代过的是怎样一种生活。1547年亨利八世死了,他惟一的儿子、也是伊丽莎白同父异母的弟弟爱德华六世继位,这个小国王只有10岁,身体孱弱,过了6年就病死。继任王位的是玛丽,她是被亨利八世杀掉的第一位王后的女儿,她是天主教徒,她认为母亲的死和她遭受过的苦难同新教有关,她又嫁给了西班牙王子、笃信天主教的菲力(后来成为西班牙国王菲力二世),大权在手,她对新教徒进行残酷镇压,短短3年间,伦敦等地就被她烧死300多人,史称“血腥玛丽”。新教徒不堪压迫,他们拥护信奉新教的伊丽莎白,这自然引起“血腥玛丽”的嫉恨,她把妹妹投进了伦敦塔。伊丽莎白的母亲就是死在那里的,在一个阴冷的雨夜,她一路哭泣着走进这所令人闻风丧胆的监狱。

“血腥玛丽”也没有孩子,1558年她还不到40岁就死了。这时本来被认为是私生女、谁也不看好的伊丽莎白成了王位惟一的继承人。就是在这个瞧不起女人的时代,一位孤女成了国王,统治英国45年之久。而且在她的统治下,腥风血雨的英格兰大体稳定了,工商业和海外贸易迅速发展,国力日益强盛,击溃了不可一世的西班牙“无敌舰队”,成为海上霸主,从偏安一隅的岛国成为欧洲先进,为未来“日不落”的大不列颠王国奠定了基础。也是在这时,英格兰进入文艺复兴盛期,即以莎士比亚、斯宾塞、培根等一批巨人为代表的辉煌时代。

“婚姻游戏”中的智慧

后代的历史学家常常感到费解:这位女王是依靠什么来统治、并带领动荡不安的英格兰走向兴盛的?人们有种种解释,但是恐怕无法否认,女王的能力和才华是重要的因素。从图像看,女王前额很高,那时普遍的看法是,前额高是聪明的标志,有人认为,这是化妆的结果。实际情况是否如此,已无法考证,但确实可以说,女王是一位有着极高智慧的人物,她依靠智慧周旋于各种政治力量之间,取得稳定和平衡。

女王的智慧表现在她明白自己作为女人的弱点,并且非常聪明地把这种弱点变成了优势。她登基以后,几乎所有的大臣和国民都认为,她应当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结婚。她已经25岁,已过了结婚年龄,而且毫无治国经验,有个丈夫就可以帮她治理国家,而且可以生下孩子,作为王位合法的继承人,国家才能稳定。

伊丽莎白一岁时就有了第一位求婚者,到登上王位,她就成了欧洲未婚女人中最有价值的一位。英格兰王位不知道有多少人觊觎着,现在却在一个年轻姑娘的手中,这就更刺激着他们的野心,最简单、最省事的办法是同女王结婚,自己成为实际的统治者。因此女王的求婚者络绎不绝,到女王52岁,重要的求婚活动有近30次,其中包括英格兰最强大的两个敌手:法国国王查尔斯九世和西班牙国王菲力二世,菲力在同血腥玛丽结婚之前,就以王子身份向伊丽莎白求过婚,伊丽莎白成为女王后,他为自己的儿子来求婚,他的王后死了,他又亲自出马,以西班牙国王的身份向英格兰女王求婚。这3次求婚中的任何一次成功了,就不会有无敌舰队的覆没和西班牙王国的衰落,欧洲的历史就会改写。但是伊丽莎白被称之为“童贞女王”,她始终没有结婚、没有子女。在欧洲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代,对于王室来说,婚姻是头等大事,涉及到国家的兴衰存亡,女王为什么不结婚呢?这是历史学家和公众都十分感到兴趣的问题。

一种解释是:不幸的童年和在伦敦塔中的幽禁在女王心灵里留下巨大创伤,她也目睹了父王虐杀妻子的种种惨剧,并看到姐姐“血腥玛丽”嫁人后的乖戾,所以对婚姻有一种本能的厌恶。

还有一种解释是:女王一生只爱过一个男人,但无法同他结婚,那就是英俊潇洒的莱塞斯特伯爵,传说伯爵同女王同年、同月、同日生(事实上可能比女王早生一年),他们从小相识,而且是患难之交,都曾被血腥玛丽关进伦敦塔。不过女王登基时,莱塞斯特已结婚8年,后来他妻子神秘死亡,谣言甚多,他的品德遭到非议。伯爵曾两次向女王正式求婚,女王也想嫁给他,但是民情不允许这么做。女王真心喜欢他,称他是她的“眼睛”,把许多重要的任务交给他,给他许多封号和赏赐,包括骑兵总监这个显赫的官衔,让他经常在宫廷作伴。不苟言笑的女王有次居然打扮成女仆模样去见他,有意让他吓一跳,还有次女王换上便装,偷偷出宫同他一道吃饭。在同西班牙“无敌舰队”决战时,女王把陆上军队的指挥权交给了他。但就在那一年,伯爵死于胃癌。得到他的死讯,女王把自己锁在屋子里,不肯出来,最后三朝元老、女王信任的大臣塞西尔爵士只有破门而入。传说女王弥留时,还呼喊着莱塞斯特的名字,这无法得到证明,不过女王死后,人们确实在她床边的珍宝箱里发现了伯爵临终前给她的信,上面有女王亲笔写的几个字:“他的最后一封信”。

这两种说法都是有道理的,可能都是造成女王未婚的因素,但还有更重要的原因:女王是出于政治的考虑。“血腥玛丽”的婚姻是英国的一场灾难,女王从中吸取了教训,她反过来把自己的婚姻作为一种获取最大利益的手段。登基后的20多年中,她始终吸引着一个个求婚者,她把婚姻当作讨价还价的筹码,从中获取政治的利益和丰厚的礼品。那些求婚者在梦想,女王却在把这个“婚姻游戏”变成英国极具价值的资产和外交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当英国需要某个国家的支持或缓和关系时,就会建议对方向女王求婚,那些王公贵族谁也无法抵御这个巨大的诱惑;但是他们忙活了好久,耗费了许多钱财,最后发现又是一场空喜欢。女王却取得了力量的平衡,赢得了时间,她在积蓄着力量,一步一步地巩固着自己的统治和英格兰的地位。

当然,这位“童贞女王”也付出了重大的代价:至少到了晚年,她是孤独和寂寞的。一个未婚而有地位的女人常常会引起各种流言,虽贵为女王也不能免,英格兰和欧洲各地的敌手就是用各种谣言对她进行攻击和污蔑。比如说她实际上有许多情人,甚至生过许多孩子,她喜欢的那些青年贵族都是她的私生子;又说她是一个怪物,有6个手指头,还是个秃头,30岁头发就掉完了,头上戴的是假发,她的牙齿乌黑,所以她从来不笑,说话也口齿不清,因为越老越丑,她就下令把所有的镜子都从宫中拿走;更离奇的是说她实际上是个男人,或是个半男半女的阴阳人。这些谣言找不到任何证据。历史却证明,那些求婚者中的任何一位都没有多少才华和作为;同女王相比,他们黯淡无光。很难想象,他们中任何一个人成了女王的丈夫,英国还能出现那个伟大的时代。

宽容:女王的治国之道

在国内,女王同样依靠智慧来化解矛盾、治理国家,她面临的有那些老奸巨滑、野心勃勃的权臣,时时牵制、难以驾驭的国会,闹独立的爱尔兰,无家可归的穷人和兴风作浪的黑社会,最棘手的则是天主教问题。女王登基不久就正式宣布新教为国教,罗马教庭恨透了她,1570年教皇庇护五世宣布把她逐出教会,废除她的王位。1580年教皇格列哥里八世宣布暗杀她不算犯罪。但是女王知道“血腥玛丽”那样的残酷镇压是没有效果的,她没有报复天主教徒,她采取了宽容的政策,她的名言是:“只有一个耶稣基督,这是惟一的信仰,其余的一切争论都是小事”,她允许天主教徒在家中保持信仰,但不允许去天主教堂,不过如果去了,也只是罚款而已,而不是火刑架。这种政策的结果,在女王统治期间,新教徒和天主教徒基本相安无事,他们之间的仇恨得到缓解,英格兰保持了民族的统一。这同德国的状况形成鲜明的对比,在德国,宗教冲突导致了“三十年战争”,这个民族四分之一以上的人口在劫难中丧生,此后又是长期的分裂。

对于政治敌手,女王也不愿斩尽杀绝,这集中表现在她对叛乱事件的处理上。女王的婚姻游戏也有其消极后果,特别是到她50岁以后,按照当时的标准,她已进入老年,求婚者也不再抱希望,女王既无丈夫也无孩子,这就意味着她死后英国王位会出现空缺,野心家们又蠢蠢欲动了,在他们的策应下,女王统治的后期出现了几起重大叛乱案件。

第一件是苏格兰女王玛丽·斯图亚特案,这是威胁最大的一次。玛丽·斯图亚特出生6天就继承苏格兰王位,她美艳多才,算起来还是伊丽莎白的表亲,如果伊丽莎白没有子女,她就有权继承英国王位。玛丽先嫁法国国王弗朗西斯二世,但这位国王在位一年就去世。玛丽女王回到苏格兰,再嫁英国贵族唐莱,但又同贵族波斯威尔相好。1567年2月,苏格兰宫廷突然发生爆炸,唐莱被炸死,4月波斯威尔同妻子离婚,5月玛丽女王同他结婚。这一连串闪电般的宫廷事变引起了苏格兰国内普遍的不满,叛乱爆发,玛丽兵败,逃亡英国。伊丽莎白开始欢迎她的到来,但拒绝帮助她重登王位。玛丽是个虔诚的天主教徒,她得到罗马教庭的支持,在英国一些信奉天主教的贵族和西班牙政府的策划下,她暗中活动,企图发动叛乱,杀死伊丽莎白,重登苏格兰王位并继承英格兰王位。这些阴谋被侦破了,伊丽莎白却一直容忍着,把玛丽软禁了近20年,直到最后玛丽的活动过于猖獗,直接威胁到英国的稳定,伊丽莎白这才征得到玛丽的亲生儿子、苏格兰王詹姆斯六世的同意,把她送上断头台,平息了叛乱。

第二件是犹太医生案。罗德里戈·罗坡兹是位出生在葡萄牙的犹太医生,1559年来到英国,其后他治好许多名流的病而名声大振,成为女王的御医,深得信任。1594年他突然被女王宠臣埃塞克斯伯爵逮捕,罪名是在女王服用的药中下毒,企图暗害女王,有人说他是受菲力二世的指使并接受了财宝,罗坡兹本人也招供有罪。不过死刑一再被延期,女王后来下令埃塞克斯回避此案,由同埃塞克斯矛盾颇深的塞西尔爵士重审,塞西尔也断定罗坡兹有罪,最后将其处死。

第三件是埃塞克斯案。伊丽莎白到了晚年,她所信任的老臣相继去世,这时她看中了莱塞斯特的养子埃塞克斯伯爵。埃塞克斯20岁初入宫廷,这时已经54岁的女王对他宠爱有加,这位伯爵英俊、聪明,为人慷慨、勇敢,但说到底他不过是个纨绔子弟,他不能胜任女王委派的各种任务,女王一次次原谅了他。后来他率军去平定爱尔兰叛乱,他违背女王命令,指挥失当,大败而归,女王不得已把他逐出宫廷。埃塞克斯心怀不满,1601年他在伦敦纠结一帮无赖之徒发动叛乱,但是伦敦市民无人响应,这群乌合之众一击即垮,埃塞克斯被送入伦敦塔中,审判后被处死刑。

在处理这几件叛乱案时女王似乎都显得迟疑不决,有人说这反映了她的性格,但是许多事实证明,女王是一位性格顽强、意志坚定的人,杀人前的迟疑不决与其说反映了她的优柔寡断,不如说反映了她的宽容,每开杀戒之前她都要反复掂量,权衡其得失和后果,尽可能减少杀戮,不扩大事态的发展,避免社会的震荡、防止国内外敌手的反扑。可以想象,这样的叛逆重案如果发生在亨利八世或是血腥玛丽的时代,那将不知道会掀起多大的风浪,株连多少无辜。女王的宽大的处理方式得到当时大多数英国人的拥护。

女王的敌手攻击她脾气暴躁,今天可以核实的只有这样几件事:有次女王认为一位大臣办事不力,十分生气,就拿起拖鞋向他砸去;还有个宫女,女王答应要给她找丈夫,她却没有告诉女王就结婚了,女王得知以后在愤怒中用蜡烛台打了她一顿;还有一次,一位大臣穿的衣服女王觉得很难看,有碍观瞻,伸手对这位倒霉的家伙打了一巴掌。女王不会没有缘由的发脾气,她生气时常说要把人投进伦敦塔,不过那通常只是威吓而已。当然“君王的震怒”总是会让那些大臣和宫女们感到畏惧的,但同那个时代的其它君王以及贵族相比,女王的个性温和,在大多数情况下她总是彬彬有礼。

女王的宽容不光表现在对天主教和对政敌的态度上,也表现为她对文学艺术、特别是对戏剧开明的扶持。在女王之前,英国就有严格的书籍和戏剧审查制度:1538年颁布了书籍审查法,任何作品都必须经过审查才能出版,这当然包括剧本;1549年又颁布了戏剧审查法,所有演出的戏剧都必须经过审查才能演出;违背法令者最严重的可以处以绞死、挖出内脏、分尸等酷刑。但在伊丽莎白时代,这些法律的执行并不严格,也没有什么实施这类重刑的记录。后代许多评论家认为,莎士比亚戏剧具有强烈的颠覆性,他的大多数历史剧和悲剧都在揭露宫廷的黑幕,涉及种种罪恶、阴谋和叛乱,许多君王都是反面人物,观众很容易把他们同现实以至同女王本人联系起来,精明的女王对此并非没有察觉。莎士比亚的《理查二世》在伦敦上演时,女王就担心剧情会使观众联想起她本人,因为剧中篡夺理查二世王位的正是女王的祖父亨利七世,她对周围的大臣埋怨说:“这部悲剧在剧场和剧院里演出40次了”。到1601年埃塞克斯伯爵叛乱前,伯爵的一些同伙还专门来到演出此剧的宫廷大臣剧团,指定剧团在某一天(实际上是叛乱的前夕)重新上演这部戏剧。他们开出了高价,因为剧中有废黜国王的场面,他们以此作为发动叛乱的信号。

但是叛乱被平定以后,无论《理查二世》的作者还是演员和剧团,没有任何人因为这个戏剧受到惩罚。如果同后代统治者进行比较,更可以看出女王的宽容:女王的继任人詹姆斯二世就攻击戏剧在舞台上蔑视君王,这是“叛变和混乱之母”,英国内战中克伦威尔掌权后所发布的第一个命令就是关闭伦敦一切剧场。

女王和戏剧审查官对莎士比亚戏剧也进行过干涉,《亨利四世》中的那个大胖子骑士,原名约翰·沃德卡斯特爵士,英国有一个同名的家族,所以审查时要求作者改换其姓名,以免引起那个家族的不快,于是被改成了福斯塔夫。福斯塔夫是英国观众、包括女王本人都十分喜爱的喜剧人物,在《亨利五世》中他死了,于是女王下令让这个快乐的老流氓复活并恋爱,这样莎士比亚又写了一部新剧《温莎的风流娘儿们》。这些与其说是干涉,毋宁说是一种善意的帮助。

女王对国家的治理更善于依靠智慧而不是凭借暴力,表现出更多的宽容而不是专制。如果说,马基雅维里为现代政治哲学奠定了理论基础,那么,伊丽莎白女王一世就是现代政治文明的最早实践者。政治文明有着非常丰富的内涵,人们常常强调民主和法治,不过,民主的真谛不只是少数服从多数,还包含着对少数派的宽容和尊重,法的正义性应当以人性和人权为基础,暴力应当减少到最低的程度。智慧和宽容是现代政治文明中不可或缺的因素,作为封建君王,伊丽莎白自然不能避免其局限,但在封建主义向资本主义过渡的那个时代,她也为现代政治文明作出了最初的榜样。(文汇报)

下载勤廉者平安一世word格式文档
下载勤廉者平安一世.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一生友谊,一世繁华剧本

    一生友谊,一世繁华 回忆1.外景 我(A)躺在草地上 碧蓝的天空,漂浮的白云,枝缝间闪烁的阳光 古老而又沧桑的师源楼 顺着过道,被树藤缠绕的曲折的长廊 2号宿舍楼 食堂 图书馆 教室......

    一世枭雄经典语录[推荐五篇]

    一世枭雄经典语录1、卧榻之侧启容他人酣睡。2、庸人和穷人的时间是最不值钱的,可以大把大把的挥霍,很多人不明白那些财富金字塔顶端的人为什么明明赚了一辈子花不完的钱还要奔......

    一世长安800字作文[5篇]

    一世长安800字作文 听,岁月沉沦的声音旋律勾起了我对往事的回忆,我告诉自己,安徒生是个骗徒,童话里没有王子和公主。没有经历过什么大悲或大喜。理应自己的性格应该很阳光,可事实......

    茶如人生 淡雅一世

    茶如人生 淡雅一世 手执一杯香茗,品味着四季的蕴味,品淡出人生的精彩,一杯清茶,'心素如简、人淡如茶’,吾之所愿!--题记 秋天的夜,有一点微凉,却丝毫没有睡意,我习惯在睡觉前泡一杯绿......

    恍若一世优美散文欣赏

    恍若一世恍若一世,每每想起你,我感觉自己都是那么的卑微。你不比我优秀,只是因为我曾经喜欢过你,才叫我如此的不堪。如果再给我自己再次选择的机会,我将不会重蹈覆辙,可是感情的事......

    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一世的宗教改革

    outline Ⅰ、Title Ⅱ、Abstract and Introduction Ⅲ、Four Espects that Enfluence the Religious Reformation1、 Religions and Beliefs 2、 Roman Catholic 3、 The......

    情感散文:一世的牵挂

    今夜无眠,我的泪水像初秋的细雨,无情地酒向大地。随着飘飞的落叶,秋越来越深,深秋的细雨更加无眠,它不停地敲击着我的心灵。伴随着静谧的深夜,我伫立窗前,遥望星空。回想多年以来,我......

    勤学习

    《勤学习、严律己、敢担当、有作为 为实现北京分行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读后感今天我参加了阜成路支行组织的“勤学习、严律己、敢担当、有作为,为实现北京分行的‘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