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故隐患报告制度

时间:2019-05-15 01:12:5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事故隐患报告制度》,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事故隐患报告制度》。

第一篇:事故隐患报告制度

事故隐患报告制度

1、为了建立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长效机制,强化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加强事故隐患监督管理,防止和减少事故,保障本单位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特制定本事故隐患报告制度。

2、事故隐患分为一般事故隐患、重大事故隐患。一般事故隐患,是指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小,发现后能够立即整改排除的隐患较大事故隐患是指整改难度较大,整改周期较长一般在一周左右。重大事故隐患是指危害和整改难度重大,应当全部或局部停产停业,并经过一定时间整改治理方能排除的隐患,或者因外部因素影响致使生产经营单位自身难以排除的隐患。

3、本单位是事故隐患排查、治理、防控和报告的责任主体。应当建立健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和建档监控等制度,逐级建立并落实从主要负责人到每个职工的隐患排查治理和监控报告责任制。

4、单位主要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发现一般事故隐患立即组织人员采取措施排除、整改,全体职工在发现事故隐患有权利和义务后立即报告分管领导,分管领导接到报告后及时做好记录,并组织人员采取措施排除、整改。

5、对于重大事故隐患,应立即停工停产、撤出人员,按规定报告当地安全生产监管部门及当地方人民政府有关主管部门。

6、鼓励、发动广大职工发现和排除事故隐患,鼓励社会公众举报,对发现、排除和举报事故隐患的有功人员,给予物质奖励和表彰,对于事故隐患瞒报,拒报者酌情于以处理。

7、安监站对检查发现的一般事故隐患应及时通知本矿分管领导,并督促立即按照“三定”意见整改,发现重大事故隐患,有权立即停工、停产、撤出人员,并上报主管部门。

8、在事故隐患治理过程中,要采取相应的安全防范措施,防止事故发生。事故隐患排除前或者排除过程中无法保证安全的,立即从危险区域内撤出作业人员,并疏散可能危及的其它人员,设置警戒标志,暂时停工、停产或者停止使用,对暂时难以停产或者停止使用的相关生产储存装置、设施、设备,应当加强维护和保养,防止事故发生,并上报有关部门,做好记录。

9、对因事故隐患造成伤亡事故的,应立即启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组织抢险救灾,并按国家有关事故报告程序、时限及时上报矿、集团公司及当地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对迟报、瞒报、谎报人员及事故相关责任人,追究相关的法责任。

事故隐患报告制度

山西柳林煤矿有限公司

第二篇:事故隐患报告制度

事故隐患报告制度

发生生产安全事故后,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当立即报告本单位负责人。单位负责人接到事故报告,应当迅速采取措施,组织抢救,防 止事故扩大,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并保护好事故现场。同时,如实报告上级主管部门。

一、人身事故报告

1、凡发生人身记录事故,当事人或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立即向班组长报告。班组长主持记录事故的调查、分析并提出事故的防范措施和处理意见后报厂(队)长及专职安全员备案。

2、凡发生人身轻伤事故,事故单位的事故当事人或事故现场有关人员迅速向班组长报告,班组长立即报告厂(队)专职安全员,厂(队)专职安全员在接到报告后应立即向单位安监部门报告,安监部配合事故所在单位在24小时内整理出事故快报经单位领导审批签字后报公司安监门。由公司组建调查组进行调查、处理。

3、凡发生人身重伤事故,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立即报告所在单位和安监部门,并保护事故现场;所在单位经理和安监部门接事故报告后应在第一时间用电话或传真向本公司、当地劳动安监部门报告事故情况;所在单位安监部门在四小时内报出书面快报,并报上述部门。

4、严重未遂事故,按重伤事故报告程序报告。

5、凡发生人身死亡或重大伤亡事故,除按重伤事故程序报告外,本公司安监部会同所在单位必须以最快方式整理出书面报告,报本公

司总经理签发,并在24小时内向上级主管单位的安监部门及当地劳动安监部门报告。

二、设备事故报告凡发生记录设备事故,事故当事人或所在班组应立即报告所在车间或厂(队)长及专职安全员,并及时报告安监部门,安监部门接报后应立即进行调查,并于4小时内向所在单位总经理报告情况。凡发生一般设备事故,所在单位副(总)经理应立即报告本公司安监部。凡发生重大设备事故,事故单位应在第一时间用电话或传真向本公司副(总)经理、安监部报告。保护好现场,并采取防止事故扩大的紧急措施,4小时内向上述领导、部门报出书面报告。伴有人身伤害的设备事故,按人身事故报告规定报告。

三、交通事故及火灾事故报告电站枢纽范围外发生道路交通事故,司机必须立即停车,保护现场,抢救伤者或财产(必须移动时应标明位置),并迅速报告公安交通警察。同时与本单位车管部门和本单位安监部门取得联系,详细说明事故的具体地点,本单位安监部接到报告,应及时向上级报告。发生在电站枢纽范围内的交通事故,司机必须立即停车,保护现场,抢救伤员,及时与本单位车管部门和本单位安监部门取得联系,报告事故基本情况,本单位安监部接到报告,立即报告公司安委会,并根据实际情况,报告公安和交警部门。发生火警、火灾时,现场人员应立即报告所在单位和本公司,必要时拨外线电话“110”向公安消防机关报告,并立即利用附近消防器材救火,各职能部门接到火警报警时,应迅速组织力量扑救,抢险救灾是本单位员工应尽的义务。

四、事故调查处理

各类事故的调查、处理,必须按“四不放过”的原则进行,对各类事故责任人进行处理,做到事故处理有章可循。人身事故的调查处理

1)记录事故

由所在单位安监部门和事故所在班长进行调查,2个工作日内由所在单位经理或厂(队)长主持召开事故调查分析会,3个工作日内提出事故处理报告。

2)轻伤事故

由所在单位安监部和所在单位经理或厂(队)长、专职安全员及所在班班长进行调查,一周内由所在单位经理主持召开事故分析会。事故单位在分析会后三天报出调查分析报告并提出处理意见报本公司安监部。

3)重伤事故

由事故单位和当地政府部门成立事故调查小组,主持召开事故分析会,事故单位相关人员参加。事故发生后一个月内由事故单位报出事故调查处理报告书,报本公司及当地劳动安监部门。

4)严重未遂事故

按重伤事故办理。

5)死亡事故

事故单位保护好现场,由本公司和当地政府相关部门立即成立事故调查小组,对事故进行全面调查分析、分清责任,确定处理意见,制定预防事故措施并检查落实情况,一个月内事故单位向上级主管部门及当地劳动安监部门报出《职工伤亡事故调查报告书》。

五、设备事故的调查处理设备记录事故

由事故单位部门负责人主持事故分析会,相关部门负责人参加,事故部门应于一周内向所在单位安监部及其主管上级部门报告《事故调查处理报告书》。设备一般事故

由事故单位部门负责人主持事故分析会、所在单位安监部派员参加事故调查分析。两周内应向本公司安监部报出《事故调查处理报告书》。设备重大事故

事故单位相关领导及部门应立即协助维护秩序,保护现场,同时做好防止事故扩大措施,做好现场资料收集工作。由本公司成立事故调查组,对事故进行调查分析提出事故处理意见,并于一个月内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出《事故调查处理报告书》。

第三篇:事故隐患报告整改制度

事故隐患报告整改制度

一、在安全巡查中,发现下列事故隐患和安全违法行为,应责成有关人员或相关单位当场整改,并将整改情况存档备查;

(一)将安全出口上锁、遮挡,或者占用、堆放物品影响疏散通道畅通的;

(二)违章使用明火作业或者在具有火灾、爆炸危险的场所吸烟、使用明火等违反禁令的;

(三)违章进入生产、储存易燃易爆危险物品场所的;

(四)消火栓、灭火器材被遮挡影响使用或者被挪作他用的;

(五)常闭式防火门处于开启状态,防火卷帘下堆放物品,影响使用的;

(六)无消防设施管理、值班人员和防火巡查人员的;

(七)违章关闭消防设施、切断消防电源的;

(八)其他可以当场改正的隐患和行为。

二、发现事故隐患,不能当场予以整改的,应发出整改通知书,提出整改意见和建议,明确整改完成期限,并跟踪落实。

三、对于逾期未按要求完成整改的单位,社区安全巡查员应及时将情况上报街道安监办,由街道安监办执法监察人员依法采取相应的措施。

四、对于发现的重大事故隐患,社区安全巡查员应及时

向街道安监办、社区领导和有关部门报告。

五、社区安全巡查组应建立事故隐患信息档案,并按照职责分工进行跟踪落实整改,确保安全隐患及时得到消除。

六、在事故隐患治理过程中,应督促生产经营单位采取相应的安全防范措施,防止事故发生。事故隐患排除前或者排除过程中无法保证安全的,应当从危险区域内撤出作业人员,确保安全。

七、涉及特种设备、交通安全、建筑施工等安全事故隐患,应收集有关信息,通过“大综管”平台及时书面移交相关职能部门处理。

第四篇:幼儿园事故隐患报告制度

为及时消除各种安全事故隐患,防止事故的发生,确保师生生命财产安全,特制定本制度。

一、报告范围和内容:

幼儿园内可能发生的事故的区域、隐患和不安全因素。

二、报告要求:

1、教职工如发现事故隐患或者其他不安全因素,应当立即向安全员或者安全领导小组报告,接到报告的人员应当及时予以处理。

2、安全员或者安全领导小组对幼儿园的安全检查中,发现的安全违法违规行为或存在的事故隐患,应当场予以纠正或者要求限期改正,对于一时难于整改的重大隐患,在跟踪督促整改和落实各项防范措施的同时,要及时区教育局安办报告。

三、报告受理:

安全员或者安全领导小组在接到事故隐患报告后,应及时组织力量对报告事项进行调查核实,对经查实的存在安全生产违法行为或事故隐患,要及时予以处理,直至消除事故隐患。

四、报告责任:

在检查中发现的事故隐患,一时难以整改,又没有及时报告的或者接到事故隐患报告没有及时处理的,将依法依规严肃处理。

第五篇:重大事故隐患报告制度

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

为了建立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长效机制,预防和防止各类事故的发生,根据《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暂行规定》(国家安监总局令2007第16号),经公司安全生产领导小组决定,制定公司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

一、安全生产事故隐患(以下简称事故隐患),是指违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程和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规定,或者因其他因素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存在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物的危险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的缺陷。

事故隐患分为一般事故隐患和重大事故隐患:

一般事故隐患,是指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小,发现后能够立即整改排除的隐患。重大事故隐患,是指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大,应当全部或者局部停产停业,并经过一定时间整改治理方能排除的隐患,或者因外部因素影响致使生产经营单位自身难以排除的隐患。

二、公司总经理对本单位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全面负责。分管安全副总经理具体领导本单位的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安全科具体负责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的监督和管理工作。

三、事故隐患分级排查制度

1、事故隐患排查分为:班组排查、车间排查、公司排查三级。

2、分级排查的内容和要求 1)班组排查(1)排查的内容

班组作业区域内不安全因素、设备的不安全状况、人的不安全行为(违章作业、违反工艺纪律和劳动纪律)、生产工艺出现的不足问题等一般事故隐患。

(2)排查的要求

对查出的隐患及时排除,不得掉以轻心,麻痹大意,防止隐患扩大造成事故。2)车间排查(1)排查的内容

生产车间范围内存在的不安全因素、设备的不安全状况、生产工艺出现的缺陷、异常现象及违反安全生产管理规章制度的行为等一般事故隐患。

(2)排查要求

车间对检查出的隐患,必须填写事故隐患整改表,按照隐患整改表的要求落实到人,及时整改。

3)公司排查(1)排查的内容

特种设备安全运行状况、易发生重大隐患的区域以及生产过程中出现的重大不安全征兆等重大事故隐患。

(2)排查要求

公司分部门、分专业组成事故隐患排查小组,并适时开展工作。对危及安全生产的重大安全隐患,按照本制度的相关规定及时向安全监管监察部门和有关部门报告,并由公司主要负责人组织制定并实施事故隐患治理方案。

3、班组、车间、公司对排查出的事故隐患,应建立记录,公司安全科按照事故隐患的等级进行登记,建立事故隐患信息档案。

4、公司对事故隐患排查工作过程的有功职工实行奖励制度,具体按照公司内职工考核奖励的有关规定执行。

四、事故隐患报告制度

1、公司安全科应当每季、每年对本单位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并分别于下一季度15日前和下一年1月31日前向安全监管监察部门和有关部门报送书面统计分析表。

2、重大事故隐患的报告

对于重大事故隐患,除依照前款规定报送外,还必须及时向安全监管监察部门和有关部门报告。重大事故隐患报告的内容:

①隐患的现状及其产生原因;

②隐患的危害程度和整改难易程度分析; ③隐患的治理方案。

3、事故隐患的统计分析表由公司主要负责人签字。

五、事故隐患的治理和评估

1、一般事故隐患,由公司负责人或者有关部门立即组织整改。班组、车间对排查出的事故隐患自己能够整改的,应立即组织整改。自己不能够整改的,应书面报告至上一级部门。

2、对于重大事故隐患,由公司主要负责人组织制定并实施事故隐患治理方案。重大事故隐患治理方案包括以下内容:

①治理的目标和任务; ②采取的方法和措施; ③经费和物资的落实; ④负责治理的机构和人员; ⑤治理的时限和要求; ⑥安全措施和应急预案。

3、事故隐患治理过程中,由公司安全科对事故隐患采取相应的安全防范措施,防止事故发生。事故隐患排除前或者排除过程中无法保证安全的,应当从危险区域内撤出作业人员,并疏散可能危及的其他人员,设臵警戒标志,暂时停产停业或者停止使用;对暂时难以停产或者停止使用的相关生产储存装臵、设施、设备,应当加强维护和保养,防止事故发生。

4、事故隐患治理结束,由公司安全科组织有关专业技术人员对事故隐患治理情况进行检查,并做好记录。

5、对于地方人民政府或者安全监管监察部门及有关部门挂牌督办并责令全部或者局部停产停业治理的重大事故隐患,治理工作结束后,应由单位负责人组织本单位的技术人员和专家对重大事故隐患的治理情况进行评估;或者委托具备相应资质的安全评价机构对重大事故隐患的治理情况进行评估。

经治理后符合安全生产条件的,向安全监管监察部门和有关部门提出恢复生产的书面申请,经安全监管监察部门和有关部门审查同意后,方可恢复生产经营。申请报告应当包括治理方案的内容、项目和安全评价机构出具的评价报告等。

六、本制度自颁布之日起执行。

年 月 日

下载事故隐患报告制度word格式文档
下载事故隐患报告制度.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澄海幼儿园事故隐患报告制度

    澄海幼儿园事故隐患报告制度为及时消除各种安全事故隐患,防止事故的发生,确保师生生命财产安全,特制定本制度。 一、报告范围和内容: 幼儿园内可能发生的事故的区域、隐患和不安......

    重大事故隐患双报告制度

    XXXXXXXXX有限公司 重大安全事故隐患治理情况"双报告"工作制度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安全生产领域改革发展的意见》、省委省政府《关于推进安全生产领域改革发......

    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报告制度

    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报告制度 为了有效落实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从源头上防止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真正做到明确责任,关口前移,防患于未然,根据上级有关隐患排查治理、预防安......

    事故隐患报告制度(大全5篇)

    事故隐患报告制度 发生生产安全事故后,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当立即报告本单位负责人。单位负责人接到事故报告,应当迅速采取措施,组织抢救,防 止事故扩大,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并......

    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报告制度

    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报告制度 为认真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方针,加强本项目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的管理,规范本项目部事故隐患排查,根据《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

    重大安全事故隐患报告制度

    重大安全隐患报告制度 为及时消除重大安全生产隐患,确保工程施工作业安全,制订重大安全隐患报告制度,要求全体监理人员认真执行。 一、 安全架构 项目监理部应建立健全的组织管......

    重大事故隐患“双报告”制度

    重大事故隐患“双报告”制度 一、 主要目的 为了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建立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的长效机制,特制定此制度。 二、 主要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各......

    安全事故及事故隐患报告制度

    安全事故及事故隐患报告制度 1、总则 1.1 为贯彻国家“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方针,及时发现和处理各种事故隐患,加强各公司隐患管理,有效避免或减少职工工伤事故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