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初中政治教学论文 教师有激情学生才有激情 高校政治课该怎样改
教师有激情学生才有激情 高校政治课该怎样改
提供别人没有的信息量
4月17日晚,南开大学丁军教授上课前遇到了一点儿麻烦:教室里的多媒体设备临时罢工。她带着歉意向学生提出两个选择:另择时间,或另择地点上课。
原以为学生们会“庆幸”课程暂停,没想到大家一致呼吁坚持上课。于是,上课地点搬到了空旷的礼堂。学生们集中坐在礼堂前排的中央位置听讲。
54岁的博士生导师丁军,今年教授文史哲本科新生“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课程。每到她上课,学生们都会早早赶到以便占领前排的好位置。
本堂课的内容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对文科生而言又是老生常谈的题目。与教材略有不同的是,丁军从“斯大林模式”讲起。今天的人民怎样看待斯大林?她首先播放幻灯片,让学生直观看到斯大林与文学家奥斯特洛夫斯基、果戈里等人的墓地。对比之下,斯大林的墓地显得有些寒酸,从侧面寓示出官方的评价。
听着老师富有激情的介绍,学生聚精会神地盯着屏幕:一个普通的村公所前矗立着列宁的塑像,一只水杯上印满了前苏联国家共产党联盟的旗子,一座城市闹市区的大厦上绘着共产党的党徽等宣传画„„
在丁军的电脑里存有上千张与课程有关的图片,那是她在乌克兰、白俄罗斯等地留学时搜集或拍摄的。图文并茂当然只是一个“卖点”,她的授课体会还包括:提供别人没有的信息量,讲课的思路、资料的取舍、切入的角度等方面都要准确生动,下大工夫。
“教师有激情,学生才有激情。”这是丁军的经验之谈。
“老师的理论功底深厚,知识渊博,水平很高。所选择的材料跟我们关心的实际问题切合得很紧。”课后,南开大学历史系学生史志强说。
用心
爱心
专心 1
上课期间,教室大门敞开着,不时有路过的学生站在门前,好奇地探头张望,或者干脆悄悄进去旁听。整堂课无人迟到或早退,丁军也并未点名。
在砖红色的南开大学范孙楼里,有一所全国著名的马克思主义教育学院。它是全国最早开展思政课改革的四个试点单位之一,首批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承担着多项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的大课题。
在今天的南开政治课课堂上,传统的课堂讲授正在被更加灵活丰富的教学方式所取代。
让学生主动参与
上学期初,领到《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新教材后,南开大学北中医预科班学生高永阳随手将其放到一摞新书里。
在这名“80后”新生的印象中,这门课有些多余,至于道德与法律,“每个人只要独善其身就行”。可没过多久,这门课成了他感触最深的课程之一。
讲授这门课的副教授徐曼,为了提高学生的积极性,特别强调让学生从被动听讲到主动参与的转变。每节课拿出20分钟的时间交给学生,请他们登台讲课,任师生点评。讲课题目和形式都由学生决定。很多学生选择小品、短剧等形式表现自己的想法。
徐曼老师认为,通过备课和上课,学生本身就能学习和成长。
高永阳选择了爱国主义的题目,他和组员们一同撰写了讲稿,并以文艺演唱的形式表现主题。“当我们设计好每一个环节,以丰富的形式获得讲课的成功后,我才发现自己利用这个机会已查了很多资料,思考了很多,也明白了爱国主义的内涵之深广。”
为了理解“科学发展观”与“和谐社会”两大课程重点,南开大学文学院的一个10人课程小组正在为作业而忙碌:做一项调查,画一个图表,讲一个故事,提一项举措。
用心
爱心
专心 2
他们通过《中国青年报》了解到“北京小贩崔英杰杀死城管案”的始末,便以此作为调查切入的案例,打算咨询法学专家,调查天津地区摊贩和城管人员,最终为师生讲述调查经历,提出解决之道。
这种课外实践并非可有可无的环节。课堂讲授占总课时的64%,期末考试卷面分数只占总成绩的60%。如“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要求课外从事社会公益工作,工作单位出具证明后,才算完成3个学时的学习。老师们相信,在做义工的过程中,学生们能从社会课堂上实实在在体会到思想道德,接触到法律法规。
让学生主动参与的确把不少学生拉回了思想政治课课堂。
在近期清华大学2006级学生的一节“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上,教室的气氛相当热烈,全班106个学生都是学工科的,大部分都是男生。这节课讲的是“资本主义国家的内外矛盾”,50多岁的任课老师蔡乐苏已经执教了几十年。
离下课还有20分钟时,毛泽东诗词鉴赏时间到了。这是蔡老师布置给同学们的“自主学习”任务,由老师规定一些题目,3名同学一组完成并制成幻灯片,每节课的最后20分钟进行演示。
3名汽车工程专业的男生姚力、陈杰和兰光,朗诵毛泽东的《沁园春·雪》,接着分析、鉴赏,《七律·长征》还是唱出来的。精美的幻灯片展示了很多珍贵的史料图片,同学们纷纷辨识着这些图片上的历史人名。
“为完成这个作业,我们准备了3个星期,查资料的过程就是最好的学习。”姚力说。
“没有学生要故意跟老师作对的。学生不认真听课,怪不得学生,责任在老师身上。”蔡乐苏说,在他这里,没有什么老师学生的概念,平等交流是第一位的。
用心
爱心
专心 3
每学期的前3节课,蔡老师都觉得自己是在跟学生“拔河”。他知道,学生是带着观望的态度来听课的,有的甚至有逆反心理,所以他得使双份的力气,在前几节课把学生“拉”过来,否则学生就不会再对这门课感兴趣。
蔡乐苏表示,要上好思想政治课,必须具备两个基础:一是良好的现实社会环境,告诉学生真实的社会现实,使学生不至于太逆反;二是深厚的文化知识,使学生不至于受蒙蔽。
应把最优秀的教师留下来讲思想政治课
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教育学院院长武东生介绍,学院教学最突出的一点就是教师队伍非常整齐,拥有一支专业化的教师队伍。相比国内许多高校的“两课”(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教师都是从各个学院抽调而来,该校从1997年建立马克思主义教育学院以来,所有“两课”的教学和科研工作都由该院承担,从不把任务分配给其他院系单位。该院教师的平均年龄为40岁,70%拥有博士学位。
武东生说,不少学校把讲课讲得不好的老师派去教思想政治课,形成了一种恶性循环。“这门课对老师的要求这么高,应该把最优秀的教师留下来讲思想政治课”。
去年9月,该院公布了一份关于教学秩序和教师规范的规定,认定“教师不认真备课”、“被学生反映教学效果差”等19种情况为教学事故。相关的处罚甚至包括扣发教师一年的工作津贴。
南开大学还加大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投入力度,在每年预算中列出专项经费,为课程建设创造好的工作环境。在最近3年里,每年将不少于50万元。丁军说,这为思想政治理论课创造了好的环境。老师们在课程建设、科研立项等方面都很重视,每个课程组都有了新气象和好风气,大家齐心协力,铆足劲儿要建设精品课。
在南开大学,随着新课程开通的“晨钟博客”,改变了学生们对教师的既有印象。在这里,教师们用着“海天一色”、“见习医生”、“程门立雪”之类的网名,讨论着或严肃的课改课题,或轻松的教学心得。
用心
爱心
专心
青年教师徐延庆还记得,当他在第一节课上告诉学生,老师们在学院网站上集体开辟了群体博客,并将在那里公布优秀的学生作业时,教室内一片哗然:“这么时髦!”同学们一下子很难将严肃的政治课教师与文风随意的博客写手之间挂上钩。
该院前不久开展了一份匿名抽样问卷调查,邀请学生对“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打分。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对课程的满意度为75.8%,整体评价较好的学生占71.6%,认为课程内容贴近实际的占92.3%;对教师综合素质满意的学生占92.2%,认为教师讲课水平较好的占78.2%,认为教学方法较好的占75.1%,认为教师编写的学习资料有帮助的占86.1%。调查还显示,87.6%的大学生认为课程重要。
武东生说,这反映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努力受到了大学生们的认可,但离“真心喜爱”的理想目标仍然差距不小。
告诉学生实际情况,不要让一个假期颠覆一个学期
如何能让思想政治理论课成为大学生真心喜爱的课程?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熊建生认为,这需要教学内容结构进一步科学,教育教学更加有时代感、现实性和针对性。
“学生自身的问题是最主要的。”熊建生说,时代造就了“80后”大学生,开放宽松的社会环境赋予他们新观念、新知识,但也使他们存在一些弱点和片面性。他们阅历单薄,经验不足,缺乏生活锻炼和环境磨炼,在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上重物质轻精神。这些都增添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难度。
熊建生认为,要使思想政治课成为受大学生欢迎的课程,首先教师要使自己受到学生的欢迎。教师要在理论教育的过程中注意加强理论研究,提高学术水平,提升知识含量。在教学过程中,要以平和的心态、平等的口吻、平凡的事例、平实的风格面对学生。
“‘两课’教师应承担心理医生的角色。”这是上海华东理工大学金山校区思想道德修养课教师张海燕提出的教学主张。她把办公室电话和自家电话号码公示在学生宿舍区门口,用心
爱心
专心 5
将自家电话用作了学生“心理咨询热线”。“有问题去找张老师”已成为该校不少学生的习惯。
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教育学院院长武东生提出一个“一个假期颠覆一个学期”的现象:在课堂上,老师把一些道理阐述解释得很好,学生也能接受;可学生假期回家后,接触到社会现实的东西,就会发现这些理论和现实社会实际起作用的价值体系是相背离的。“不如把实际情况告诉学生,让他们带着满腔义愤,更真实地认识社会。”武东生说。
思想政治课也是一门科学
北京某高校2006级广告学的一位王姓同学表示,“两课”不吸引人,还有一个原因是同学们感觉上课时不像是在学习知识、研究学问,而只是在接受思想政治教育。
关于“两课”的“非学术性”,一直有这样两种说法:思想政治理论课只是“课程”而不是“学科”;思想政治理论课只有借其他学科的码头才能出海。
武汉大学“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师黄代翠称,执教这门课15年来,她遭到过不少人的质疑:你教的这门课,能算一门科学吗?思想道德这些东西,能通过课堂来“教”吗?“甚至有人觉得,低水平的老师,才被分派去教公共课。这样的认识误区一直存在到今天。”
她认为,虽然跟一般的专业课程相比,“两课”的知识性不是那么突出,但其理论性和政治性更强,不能认为它就是非学术的。它传递给学生的不是条分缕析的知识点,而是观念意识上的影响。“准确地说,它是一门政治性较强的科学。作为教师,更应该从学术的角度去对待这门课的教学和研究,潜心于这一学科的建设,开拓这一学科的研究空间。”
在新课程改革方案中,“两课”的学科建设被摆在很重要的位置。“如果一门课程没有学科支撑,课就很难上好。要从学科建设的角度加强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研究,特别是通过学科点,有计划地培养适应新课程的硕士甚至博士,为教学源源不断地输送成果和人才,这样才是良性循环。”教育部社科司负责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
用心
爱心
专心 6
根据《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马克思主义理论被确立为一级学科,其下属的五个二级学科也已正式确立。
“毫无疑问‘两课’是一门科学。”武东生说,从功用上说,“两课”的功用是政治理论教育;但从学科上,它的任务是探讨其中规律性的东西。
在《关于高校公共理论课教学情况的调研报告》中,武东生发现这样一个细节:在对已毕业的大学生进行的问卷调查中,那些取得事业成功的毕业生认为,他们的成功与大学期间接受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成正相关的关系,尽管这种影响是不自觉的。
“‘两课’到底要达到什么样的效果?不能急于求成,也不能过于理想化。不要企图‘改造’我们的学生。让学生们实实在在、真心真意地接受一些观点,多年后还能回想起政治课堂上一些对他们有益的东西,就是‘两课’教师和课堂的成功。”武汉大学教授宋俭说。
用心
爱心
专心 7
第二篇:初中政治教学论文 政治课教学培养学生“说”的能力的探索
政治课教学培养学生“说”的能力的探索
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如何由“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是一个探讨已久,而又言犹未尽的课题。教无定法,教有多法。为改变政治课教师教条条,学生背条条,考试考条条,考后全忘掉的僵化模式,真正把政治课引到素质教育的轨道上来,我经30年的教学实践和摸索,把“说”引向政治课堂。
在课堂教学中许多名家都重视培养学生“说”的能力。我国著名学者、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早就指出:“在听说读写四个字中间,说最为基本。”但从目前的教学现状来看,最被忽视的就是“说”的训练。
其实,培养学生“说”的能力不单纯是语文教师的事,各科教师都应通力协作,共同挑起此大任。然而,“说”这种能力的训练,在教师与学生中并未得到重视,从教师的心态上看,认为“说”会拖长时间,影响教学进度;从学生一头去看,认为“除了哑巴都会说”,“有啥说啥,想啥说啥,说还用得着练”?还有些学生认为“升学只考写,不考说,练说有什么用,浪费时间”;但也有的学生感到“说”挺重要,在课堂上回答问题时,说不好教师瞧不起,平时谈话说不好,同学嘲笑,还是不说为妙,少说为佳。久而久之,说的能力得不到提高。
教学实践证明,在政治课教学中重视“说”的训练,有利于学生“听”、“思”、“析”能力的锻炼。“说”对学生的思维力、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分析力、概括和综合力、联想和想象力都有补益。我们有理由相信,假如在高中阶段能有计划地、细水长流地进行“说”的训练,是可以使学生从“笨嘴拙舌”———“能说会道”———“能言善辩”,能像阿庆嫂一样,讲话“滴水不漏”的。
为提高学生“说”的能力,我经多年的探索,总结出多种训练方法,主要有:
(一)三分钟演讲活动(或称主持人节目)。这项活动放在每节政治课开讲前三分钟进行,这是个固定节目。演讲的顺序是按学生学号为序,演讲者事先可略作准备,根据具体要求确定内容,拟一个提纲,或写个演讲稿,演讲内容可根据课本内容或当前的热门话题,提出问
用心
爱心
专心 1
题让大家答辩。此形式学生取名为“记者招待会”、“答记者问”。我们的做法是:在高一开始对学生进行演讲训练时,先对开场白、吐字、发音、语调、节奏等单项进行分解训练,然后对表情、眼神、手势等项目进行综合训练,演练时有一个人自练,也有几人一起互练、演练后对演讲的主题、观点、内容、结构、语言技巧、表情语态等方面一起评说。因为凡演讲都要面对听众,要突出政治课的特色,有针对性、条理性和通俗性。实践证明,演讲能弥补课本内容的欠缺,使之从课堂引向课外、联系实际、与其他学科纵横延伸,既丰富了教学内容,又开拓了学生视野。同时,还扩大了阅读容量,多方面获取外界信息,其成效是十分显著的。再有,演讲不仅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说话能力,而且能促进学生学习政治课的积极性,演讲还能使学生的思想沟通,情感相互交流,在众多思想情感的撞击下,便于我们了解学生的思想脉搏,因势利导,帮助他们提高辨识力、免疫力。总之,演讲对学生各方面的成长确有帮助。滴水可穿石,每节政治课用三分钟演讲是做了一项利于学生的切切实实的工作,何乐而不为呢?
二)新闻发布活动。此项活动每节政治课都进行,事先由学生准备,在打预备铃后的二分钟内,由两位同学(一位讲国内新闻,一位讲国际新闻)向全班同学发布近一二天内发生的国内、国际重大时事政治。学生在收集新闻时首先强调一个“新”,其次是“大”,再兼顾“地方新闻”。学生对新闻发布活动很感兴趣,从开学第一天起到学期结束从未间断过,而且又十分认真。学生们认为,新闻发布活动:一是开阔了视野;二是有利于养成关心时事政治的好习惯,如坚持每天早上收听“新闻广播”节目,晚上收看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联播”节目;三是有利于培养动手、动脑、动口能力。此外,还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政治课的兴趣。
(三)乡情国情教育活动。此项活动的时间放在每周的最后一节政治课上进行。资料全由学生去寻找或编写,寻找资料的原则,一般是由近及远、就地取材,可让学生看得见摸得着、可信度强、有真实感。开展此项活动,目的不仅为了锻炼学生“说”的能力,更重要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增强民族凝聚力。学生通过编写家乡史,抒发爱国情,不但可培养热爱家乡之恋,还可逐步升华为爱国之情,付诸将来报国之行。
(四)学习心得交流活动。此项活动的时间是放在学完了某一个单元或某个章节后的正课上进行。每人上台演讲的时间约二分钟左右。一般要求演讲者脱稿上台去“说”。一个在台上
用心
爱心
专心
“说”,台下由评分小组进行评分。评分小组成员由课代表、小组长、演讲者本人、老师组成,是自评与互评相结合,最后确定一个分数记入记分册上,学生为了夺取高分,因此许多学生演讲前在家里对着三联橱镜子进行试讲,研究演讲用语、注意演讲情感、考虑演讲姿势、选择演讲位置、协调演讲动作、进入演讲角色,有的学生还请爸爸妈妈做评判。总之,学生在为想成为一个未来的演说家而努力着。
(五)口试活动。多年来,为了真正使“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我在政治课教与考的问题上进行了多方面的探索和实验。主要措施是对期中期末两次传统考试掺入口试内容,口试和笔试各半记分。事先,把列入期考的试题送入“题库”或“题签”,临考时由学生自抽其中一题为该生的口试题,学生抽出题目后,略作三、五分钟的思考,再上台面向全班同学答题,口试者的答题时间不得超过三分钟,这是一个规定。在评分这一环上,为了避免老师打个人感情分,因此成立了一个评分小组(其成员同上),这样确定的分数更具有客观性,又便于操作,分数公开,如口试者认为给的分数不合理,可再共议商量,实行二次终身“裁决”制。这种做法,虽在时间上拉长了一点,但多年实验证明是受学生欢迎的。因为这确实既减轻了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又避免了“考试背条条”的“八股式”的阵式。这种做法,老师虽辛苦一点,但老师正是坚持了为学生服务的宗旨。因此,有的学生在周记中反映:“还是口试开心。”
(六)辩论活动。辩论是一个更高层次的“说”训练形式,是在前几种“说”基础上的综合应用。因为在辩论前固然要有充分的准备,然而在辩论过程中,要边听对方的话,边归纳要点,然后运用自己的知识来确立自己的辩论内容。这一切都是在极短的时间内进行的,辩论时双方思维均处于最紧张、最活跃的状态。这样学生思维的敏捷性、灵活性、注意力的集中定向、现场应变等多方面的能力都会得到锻炼和发展。实践证明,辩论活动是学生“说”训练的最高层次,也是一种极好的锻炼机会。
在政治课教学采用多种形式加强对学生“说”的训练后,学生既学到了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和基本原理,培养了学生正确的立尝观点和方法,指导和实现人生价值,又提高了学生“说”的能力,取得了较好的成效。经过政治课“说”训练的学生在大小场合的说话胆大了,气壮了,声亮了,音不抖了,嘴会讲了。在县里举办的“我与社会主义祖国”、“学雷锋精
用心
爱心
专心
神,做文明新人”、“我为振兴中华而读书”等演讲赛中,参赛者均获一、二等奖。在1991年由上海市教育局、上海教育学院、《中学生知识》报社和上海市电视台联合举办的“生命在党旗下闪光”演讲赛中,有两位学生分别获二、三等奖。
据几年来的跟踪调查,经我们在政治课上“说”训练过的学生,他们的知识面宽、思维敏捷、能说会道、能言善辩。据测试表明,“说”在人的素质中占了很大的比重。所以,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说最为基本。”
用心
爱心
专心 4
第三篇:初中政治教学论文 怎样营造学生喜欢的课堂
怎样营造学生喜欢的课堂
内容摘要:新课改实践下的新课堂,教学不只是教师教,学生学,更是师生交流、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师是课程实施的核心,从教学层面讲,教师是课程成功实施的决定性力量。只有在教师巧妙设计引导下的课堂,激发学生自主的学习热情,才可能成就一个完美的课堂。
关键词:课改;课堂;教师
现有的课堂教学多数仍以注入式为主要的教学方式,教育部在对改革教学方法的意见中指出:应在有利于学生掌握知识、学会运用、提高觉悟三方面下功夫;教学方法要摒弃注入式,实行启发式。这就很明确地要求我们教育工作者必须认真改进课堂教学方法,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此,我们在课堂教学中除了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外,更重要的是要发挥学生的主动精神,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学习和思考来提高认知能力,特别是政治学科,理论性较强,厌学现象严重,激发其学习兴趣,研究有效教学方法,营造一个学生喜欢的课堂成为新课改中的重中之重。
政治学科的课堂改革经常被大家讨论,结果是形式主义居多。许多教学研讨课,仍然以教师一言堂——标准注入式为主,在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主体作用没有充分发挥出来。说是启发式教学,灌输式却占了主导地位,在上课铃响后,简单地复习旧课后在学生根本未了解本节要学习什么内容的情况下,教师便讲授新课了,然后提问布置作业。一节课下来很多学生并没有真正彻底的掌握理解所讲得内容,迷迷糊糊带着疑问走出了教室。
课堂应该是流淌着欢快精神的溪流,成为滋润生命的原野。现有的课堂过多的束缚学生的思想,应付单纯的考试,给课堂教学也带来了一些束缚,怎样才能营造一个即能让学生轻松应考,又能让学生自觉参与学习当中去。
一、一堂好课需要教师的责任和学生的自主。
(一)、一堂成功的课堂教学需要教师课前的积极参与。
这里的参与不仅仅是指在课堂中教师的引导,还包括教师在备课中对课程内容的研读,开发,以及如何利用周围的教学资源环境等。这个过程是教师“先学的过程”。教师应该在学习过程中,具有创新意识来解读新课标和教材,适当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和学生的实际,删减和增加教材的一些内容,积极有效发现利用周围的教学资源。这些对于教师来说也是一种积极有效的参与方式。有利于教师的主动实施,增强教师的责任感。
因此,新的课堂改革,要求激发教师的参与热情和积极性,从而在解读课标的基础上,开发研制适合自己教学方式,适合自己学生更快掌握理解知识的“新教材”。
(二)、在课堂中,需要教师的创新实施。
要在传统的教学束缚中解脱出来,教师首先在课堂实施过程中具备创新实施的能力。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只是一个忠实、被动的传播者,这束缚了教师参与的积极性。一个新课改下
用心
爱心
专心 的新型教师,应该具有根据自己平时学习的新理念、价值观、教学经验、教学方式对教学内容重组与加工的能力,使教学材料转化为适合学生学习,也适合自己教学的个性化方式,这是教师在创新的一个重要体现,也是一堂完整好课的必然要求。
(三)注重教师个人工作态度,提高教师个人自身修养。
“态度决定一切。”新课改给教师提供了一个更为广阔的学习空间教师如何有效的利用和中自主权,有教师个人的工作态度和人生态度决定的。如果不能积极学习,不断更新,适应新课改的需要,将最终因不能主动适应而被淘汰。
每位教师由于个体差异,每个人在性格,气质,知识水平,智力水平等方面都有很大的差异,因此,教师应自觉地有选择性地参与各种学习,自觉提高教师的个人素质,从而弥补在新课改课堂教学实施过程中的差异。
(四)、注重本学科教师的团结合作。
同科教师之间的友好合作,在某种程度来说,能够激发更多的教学灵感。今天的教学由封闭走向开放,由预设走向生成,仅靠个人的“单打独斗”是力所不能及的。新课堂更需要教师的合作互动,交流,配合,从而来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五)、教师课堂行为的深层次变化,把课堂还给学生。
1、教师应该在课堂中积极营造情景,激发学生认识性兴趣和学习动机。营造一些情景主要是引起自主意识,激发学生的兴趣,并使学生的认识性兴趣能够保持持久,强烈,从而激发学生对课堂内容更加深入的探究。
2、让学生自主参与制定教师教与学的计划中,使学生意识到自己是课堂的主人。这需要教师在课前有自己的教学目的和教学设计,让学生在课堂中参与修改,主动完成。避免教学中一些形式上的活动,要善于在热烈的气氛中,引导学生去注重思考,从而达到教学目的。
3、注重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教师应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各种基本能力。学习不仅仅是学到知识,而是在“找寻”要学的知识,学会学习知识。注重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对于学生来说是终身受益的。
4、创建和谐课堂。提倡激励性评价方式,用鼓励性语言,表情注视着每个学生,关注接受能力差的弱势学生,因材施教,鼓励他们自主地承担顺利闯过学习难关的任务。树立学生的自信心,让学生在课堂中成为一个快乐的求知者。从而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二、课堂不求容量求质量
课堂教学不是给别人看的,而应该是让学生确确实实的感觉到他要学,他要动脑,他掌握了,他记住了。在传统教学中,有些教师一味的追求一堂课45分钟教学的容量,却忽视了学生真正能够掌握多少知识。一堂缺少互动,师生漠不关心的课堂,是失败的课堂。是大家接受新课改理念后达成共识的。那么学生喜欢的课堂应该符合学生的思维模式,或者略高于学生
用心
爱心
专心 的思维模式,又能被学生接受的思维方式。只有在这个模式下衍生的教学内容才能够被学生乐于接受,而不是强迫适应接受。这不仅需要教师在课前对教学内容的精心整合;而且需要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有更多的关注——人性化的关注。
教师应该在课堂中时刻注意的内心发问:
1、当学生在课堂思考中头绪不清时,我能为他们做些什么?我能在多大程度上启发帮助他们?
2、我的引导能在多大程度上让学生“柳暗花明”“豁然开朗”?
3、当学生信心不足时,我能在哪个角度帮助他重新树立自信?
4、我能否在学生的表情中读出学生的渴望?
5、我与学生的辩论能碰撞出多少灵感的火花?
6、我能让学生在多大程度上感受到合作学习的乐趣,探究成功的欣喜?
7、我的情感在多大程度上能够感染学生,引起学生的共鸣?
8、他是否感受到了今天学习的内容如何融入他的生活中去?
„„
这些无时无刻不体现了教师对学生接受知识情况的关注,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情境,因势利导的提高教学质量,注重真正的“课堂效率”。
三、充满生机活力的课堂
一个充满生机活力的课堂应该是让学生全员参与,全程参与,有效参与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己输入成为主要的教学内容,也是整个教学活动的中心,要求在课堂上学生发言时间不少于二分之一。
师生之间能够愉快的进行情感沟通和智慧交流。师生的平等对话,交流中充满支持,帮助,合作,渴望,鼓励等。
课堂上学生能够有自己的学习空间,成就“自己的课堂”,教师更多是微笑,赞赏,支持和引导,使学生遇到问题不怕指责,积极寻求教师的帮助。
在课堂中,教师和学生一起,对教学内容,整体把握,联系实际,使学生更好的应用到实践中去。
有效的自我学习检验。有利于学生通过各种教学方式体验成功的乐趣,由易到难,是学习思
用心
爱心
专心
维不断升级。更好的树立自信心,检验学习成果。但教师应注意力求精益求精。
加强知识的拓展度。在知识有效的整合基础上让知识向纵深延伸,从课堂教学向生活、应用延伸。
课堂教学在于教师的引导,更在于学生的参与,营造学生喜欢的课堂,是新课改的要求,也是教学理念的一次创新。课堂教学是一个舞台,是学生和教师齐鼓合鸣的舞台,它将给教师和学生更多遐想和空间,演奏更加和谐优美的“乐章”。
用心
爱心 专心 4
第四篇:黑龙江省青冈县兴华镇中学初中政治教学论文 怎样增强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吸引力
怎样增强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吸引力
当前,思想政治课教学缺乏吸引力,主要表现在学习思想政治课的动力不足,教师教育观点,教学方法陈旧,有不少教师没在教学上下真功夫。如果不尽快扭转此局面,要提高教学质量,实现教学目标就无从谈起。
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强吸引力,这可需要认真研究,这也是检验思想政治课教师教学思想和教学技能的重要方面。
《课程标准》指出“课堂的知识教学要与课外的实践活动结合进行”,要求教师“应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开展社会调查、参观、社会服务,以及引导学生搜集名言、谚语、举办展览、壁报、观看电影、电视录像等活动,并安排高年级学生写论文,调查报告,总结”等,这一规定为政治课教师改进,丰富教学内容指明方向。也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能力。
爱因斯坦有句名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一旦激发起来,就会产生无穷无尽的求知和探索的欲望,政治课要有趣味性关键在于教师的教学方法的不断创新上。众所周知,相同的教学内容,常常会引发学生不同的学习态度,导致不同的学习效果,原因就在于教学方法上。
在教学实践中,笔者认为一节课良好的开端可以激发起学生极大的兴趣,这就要在导课环节上下功夫,导课的方式是多样的,可采用讲故事诱导,诗歌朗诵渲染,设置悬念,漫画,招贴画,图片放映,优美歌曲播放等情景设置,要求教师据授课内容灵活选用。导课的内容应是引人入胜的,语言要生动,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之全身心投入这节课中。
《课程标准》同时也要求教师恰当运用教具,如要使用电影,幻灯、照片、录音、录像及计算机等教具辅助教学。由于思想政治课内容涉及社会生活的许多方面,这些复杂现象,使学生要真正理解并运用,并非易事。电化教学最突出的就是利用电教设备在课堂上创高一种具体情景,在此情景中学习,可大大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利于实现教学目标。这就要求教师能运用多种手段,多种形式把讲和看结合起来,以形象生动的直观方式把抽象的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利用情景理解,把握知识,从而增强教学吸引力。
心理学研究表明,动机和兴趣是人行为的两大内在动力,学习过程的主体是学生,学习的好坏,取决于主体是否有学的愿望、动力。如果教师忽视了这一点,学生的学习目的、动机会有不明确的表现,学习无动力怎能实现目标?因此教学中应特别重视培养激发与调动学习的积极性,那不仅要靠趣味的导课,多种教学用具的运用,更要使学生在所创设的情景中调动起他们参与的意识。在活动中激发兴趣与积极性,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例如,教学中据教学内容与实际需要组织多样形式的辨论会,演讲会,故事会,漫画展评,社会调查等。要特别注重书本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用理论知识去解决现实问题。比如在讲“依法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时,为巩固知识可即兴表演场景,一名中学生买笔,在行使知情权,自主选择权,公平交易
第五篇:云南省石林县巴江中学初中政治教师教学论文 浅论思想政治课的板书设计
浅论思想政治课的板书设计
摘 要: 教学中,我们可以在常规板书形式的基础上加以创新,使板书集知识学习、能力培养和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于一体,从而更好地落实三维教学目标,深化情感教育,提升思想品德课的育人功能。
关键词: 思想品德 教学 板书设计 创新
板书作为一种古老而简单的教学手段,不仅体现出教师扎实的基本功,更能够全面展示一节课的教学内容,使学生对一节课的知识形成整体印象。板书是思想品德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师生沟通文本的桥梁,是信息的传递媒介,是启迪学生智力发展的动能。板书在思想品德教学过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初中思想品德板书的重要作用
板书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配合语言等,运用文字、符号、图表向学生传播信息的教学行为方式,是揭示学习材料之间内部的相互关系,辅助知识信息传输的一种教学行为,“是用精炼的书面语言及图示符号对课堂教学内容所作的概括”。它是教师在认真钻研教材、深刻理解文本的成文思路及编者意图的基础上结合学生实际进行的艺术审美再创造。是教学中知识美与视觉美的融合、教学手段与教学目的的统一、教学思路与教学方式的实现、教学内容与教学过程的并融。板书对教师而言,它反映出教师钻研教材的深度和艺术构思的水平,显示出执教者的教学思路和教学风格,对学生而言,它对学生智力的发展起着巨大的促进作用。
有心理学家进行了这样一个实验:让三组学生用三种方式(视觉、听觉、视听结合)识记十张画片。结果是:视觉识记效果为70%,听觉效果为60%,视听结合识记效果为86.3%。这一实验表明视听结合效果最佳,而板书图示恰恰是视觉形象与口头语言相结合的过程,这不仅增加了信息剌激的强度,突出了教学信息的强化特征,而且促进了学生的选择性知觉,加快了学生大脑中信息的编码和贮存。由此可见,思想品德教学中视听结合的板书。不仅能增强学习的记忆效果,还能启发学生的智力思维。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思想品德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关注知识的教育和能力锻炼,更要注
重加强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教师们通过对板书的精心设计,使板书在引领知识的同时,升华了教育主题,强化了其情感教育的功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二、初中思想品德板书设计原则
思想品德课板书的目的是提炼主要观点,强化道德认识,增强明理效果。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在设计板书时,要求做到准确、凝炼、实用、美观,还要遵循板书设计的原则。
1.学科性原则。不同学科的知识体系和特点是不同的,教师在板书设计时一定要考虑自己所教学科的特点。
2.实用性原则。板书使学生按照教师的教学思路去分析、理解问题使学生掌握知识面,构建知识体系。所以教师要根据不同年龄不同年级设计不同形式的板书。
3.直观性原则。板书要图文并茂、言简意赅、学生通过学习简单形象的图画,从形象上理解抽象的概念原理和法则,从整个板书的排列总结出本课的主要内容和重点内容,一看板书就回忆起本课的内容。
4.灵活性原则。课堂教学没有一成不变的模式,课堂教学是师生双边活动,所授内容不同、学生实际状况不同,需要灵活处理包括板书在内的课堂上出现的各种问题,预先设计的板书也需要随着教学的实际情况变化而变化。
5.艺术性原则。板书是教学艺术奇葩,它融科学性、实用性和艺术性一体,是老师的微型教案。板书的艺术性首先表现在字体美:正确、工整、美观;其次是结构美:板面排列均衡不单调;再次是内容美:板书内容与授课内容吻合,内容简洁,前后出现的顺序、板书的时机等都具有很强的艺术性。好的板书和教学小结一样,对教学能起画龙点睛的作用。
三、初中思想品德课板书的创新性设计
在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常见的板书形式包括提纲式、结构式、表格式、摘要式、对比式等。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常规性的板书设计主要体现的还是知识学习和能力培养,而不能很好地体现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的痕迹。《思想品德课程标准》指出:“从初中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将初中生逐步扩展的生活作为课程建设与实施的基础。”因此,我们可以在常规板书形式的基础上加以创新,使板书集知识学习、能力培养和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于一体,从而更好地落实三维教学目标,深化情感教育,2
提升思想品德课的育人功能。
1.提纲式板书创新。提纲式是教学中最常用的板书形式之一,它简明扼要,条理清楚,在教学知识容量较大的课时多采用这种板书形式,既可以帮助学生理清知识脉络,又可以节省板书时间,有利于构建知识结构,有利于学生掌握重点、难点,有利于引导学生听讲、思考、讨论、总结。例如,讲《生命属于我们只有一次》,我采用了提纲式板书:享受权利,创造有意义的人生:人最宝贵的是生命充满欢乐只有一次,无比宝贵。依法保护生命健康权;珍惜爱护我们生命,自我保护爱护、尊重他人生命。生命属于我们只有一次。简明的板书, 浓缩了一节课的逻辑关系和知识点,突出知识的关键词,使学生一目了然,便于把握。
2.摘要式板书创新。对摘要式板书设计,有时可以根据教育目的,把课题与教学要点恰当组合,以灵活多样的形式展现出来,达到升华主题的效果。如我在教授《灿烂的中华文化》一课时,将课题“中华文化”设计成树干,将“各族人民共同创造”设计成树的根基,将特点、力量、地位、影响等设计成树叶,寓意中华文化这棵参天大树将更加茁壮成长。
3.图画式板书创新。图画式板书以简笔画代替文字,把抽象的学习内容形象化、具体化,使一些枯燥无味的知识,变得引人入胜,从而提高了课堂效率。教学中,我们可以根据教学内容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对板书内容加以创新,达到生活教育的目的。如在 2012年全国初中思想品德优质课评选中,黑龙江的李冬武老师在讲授《承担对社会的责任》一课时,板书设计成中国志愿者标志,一个手的形状,四个手指设计成“为国分忧,维护尊严,关爱社会,立足岗位 ”。从而使学生清楚的认识到,承担社会责任的最好形式就是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此外,在安徽省第七届中学思想品德优质课评选中,有一位老师在讲授《维护消费者权益》一课时,把板书设计成“3.15”的形状,使学生牢记:“3.15”与消费者权益保护之间的关系。
4.内涵式板书创新。在教学中,我们还可以根据教学内容所要达到的教育目的,结合教学内容,采用恰当的板书形式,在揭示内涵的同时,对学生寄予鼓励和期望。如在颍泉区 2012 年思想品德优质课课评选中,邵先亮老师在讲授《人生难免有挫折》一课时,把课题和教学内容巧妙结合,设计成一只帆船的形状,并以“扬帆远航”为网名对学生寄予期望,达到很好的激励效果。此外,在 2012 年全国初中思想品德优质课评选中,陕西咸阳的霍梅梅老师在讲授《家,温馨的港湾》一课时,将课的标题设计成树干,将尊重、理解、回报、教育成人、哺乳成长、给予生命作为树的叶,将爱化成太
阳,寓意家在爱阳光下,家这棵大树在茁长成长。从而有效增强了学生对家的眷恋和感激之情。5.寓意式板书创新。根据教学内容以及对学生的要求,有时可以采用寓意式板书。把课内的教学要求延伸到课外,在提高学生的认识水平的同时,进一步提升实践能力。如我在教授《礼仪展风采》这一课时,把板书设计成一扇门。寓意礼仪是一种素养,需要在日常生活中勤加锻炼才能掌握,而具备了这种素养能够帮助我们打开交往之门,使交往更加顺利与和谐。
总之,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我们在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率的同时,一定不能忽视板书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正如朱绍禹教授所言“没有一位优秀的教师不重视板书,也没有一种教改方案能够排斥板书。”通过对板书的创新性设计我们可以发现,板书不仅承载着教学的基本内容,体现着教学的三维目标,使我们的课堂充满着情感教育的气息。
参考文献:
1.朱慕菊 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 2.郑金洲 基于新课程的课堂教学改革 福建教育出版社,2003年
3.钟启泉 有效教学的最终标准是学生成长 《中国教育报》(2007年6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