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适合的教育打造幸福的学校.

时间:2019-05-15 10:39:5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创造适合的教育打造幸福的学校.》,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创造适合的教育打造幸福的学校.》。

第一篇:创造适合的教育打造幸福的学校.

创造适合的教育 打造幸福的学校 —— 潍坊一中 “双自主、双发展”育人模式解读 2011年 4月 15日,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推进素质教育”调研组在中国教 育学会顾明远会长的率领下, 来到山东省潍坊一中, 对潍坊一中的素质教育工作 进行调研。调研过程中, 调研组的专家对学生的自主、自信、阳光的表现非常满 意,高兴之余,顾先生欣然题字 : 自主管理,主动发展;自主选择,个性发展一一滩坊一中新理念 自主管理 主动发展管理

管理是基于人性和人群差异性基础上的民主化、科学化操作,以达到预期目 标的活动过程。其目的就是发掘人的本性, 让人主动提高效率, 发展自己, 成就 人生;自主是指自己作主.不受别人支配。在教育教学上自主的核心表现在把学生 的权利还给学生, 让学生通过自己支配自己的学习行为来提高自己。而高中阶段 教育是学生个性形成、自主发展的关往时期, 实行学生自主管理, 促进学生主动 发展至关重要。潍坊一中就是通过还权利于学生来实现学生的自主管理, 促进学 生主动发展和全面发展,为学生搭建成长的平台。

1.把学生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自主学习

每天的课外活动, 学校体育馆的门厅中都有些学生在跳街舞。在这个组织中 没有“领导” ,只有“权威” ,资深的学生在研究动作,骨干学生在传授技术,刚 入社的学生在认真学习,这是学校 KR-5街舞社团在活动的一个场景。

看到同学们“全神贯注”而又“虔诚”的神态和那满头的大汗,谁又能说这 不是学习? 为什么这里的学生能这么投入,是因为他们热爱街舞艺术,想通过这 个活动主动来弘扬街舞文化, 丰富课余生活, 发展健康艺术, 提高身体素质。为 了实现这个目标,他们自觉要求自己“服从队长、社长管理,虚心学习;每天必 须坚持训练;互相帮助,共同提高;做到勇于创新,善于结合新动作。”社长臧传 奇同学说 :“因为热爱,因为信任,陌生的同学携手步入无悔的青春;因为自主, 因为追求, 嘈杂的人群、简陋的场地, 终究档不住我们舞动的脚步。只要有音乐, 只要有我们, 处处都是梦想的舞台。

在舞社的日子总是快乐的, 各个舞种触洽的 气氛和传遍社团的欢声笑语, 始终伴着舞步飘扬。跳舞让我们充满青春的活力与 热情,街舞社团 KR-5让我们相识更让我们团结,在这里,我们学会了合作,理 解了坚强,懂得了坚持,慢慢地成长起来。”可以说潍坊一中为学生积极营造了 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 营造独立思考、自由探索、勇于创新 的良好环境。

张伟老师在《五四爱国运动》的教学中,设计了这样两个讨论题 :(1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在国难当头的时刻,如果你是当时的学生,你 会选择如何救国 ? 如果你是当时北洋政府的总统你该怎样做 ? 如果你是当时参加 巴黎和会的中国外交官,你又会怎样做?(21919年 5月 4日,当示威学生向使馆区进发受阻后,转而奔向曹汝霖的 住宅, 学生痛打了正在曹宅的章宗样, 并放火烧了曹宅,历史上称作 “火烧赵家 楼”。如果你是当时示威学生中的一员, 你支持还是阻止这样的行为 ? 你认为政府 应该怎样处理“火烧赵家楼”这件事 ? 假如你是曹汝霖(签订“二十一条”时的外 交次长,时任交通总长 ,面对被学生骂做“卖国贼” ,你有何感想 ? 同时,张老 师还印发了“五四运动”的历史特点、背景、起因、过程,学生代表和主要领导

人及其支持者的材料让学生阅读。学生按照老师的要求去读书,上网收集资料, 准备发言。

课堂上, 老师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学习感悟, 自主认领 “五四运动” 中代表不 同观点、不同利益、不同阶层的角色来展现自己。从课堂展示来看, 学生的想法 可谓异彩纷呈, 尤其是一个学生对假如自己是曹汝霖, 被别人骂作卖国贼的心灵 独白,给当时的听课老师留下了很深印象 :“我是曹汝霖,别人都骂我卖国贼, 我很郁闷,很无奈。许多条约是我签的,很我不签能行吗 ? 如今的杜会,哪个单 位不是一把手说了算 ? 国家的状况如此糟糕,就是我不签,也总要有个人来签, 所以,我不下地狱,谁下地狱 ? ”弱国无外交,在学生的回答中表现得是那么的 生动。

对政府应该如何处理 “火烧赵家楼” 这一事件, 学生的想法是要么惩处学生, 要么是纵容学生。张老师及时补充了梁漱溟先生在学生火烧赵家楼之后发表的看 法 :“政府必须对学生中的纵火者提起公诉,然后在法庭上进行特赦。无公诉, 不足以维持法治之尊严;无特赦,不能体恤学生爱国之热情。”这个补充的目的是 引导学生思考, 在一个民主法制的社会, 该如何维护正义和尊严的问题„„下课 了,从学生回报张伟老师一分多种的掌声中,我们看到张老师的成功。

张伟老师在课后反思中这样写道 :“课堂是师生思维聚集的高地,是分享发 展的心路历程, 是放飞心灵的精神家园, 思想和情感是历史课堂的生命。一节好 的历史课, 必然会触及学生的灵魂, 引起师生情感上的共鸣和对历史的思索。老 师的任务就是要创设情景, 引导学生进入当时的历史中去, 指导、鼓励学生谈他 们自己的认识和见解。这样的课堂, 就是学生喜欢的课堂, 就是高效课堂, 就是 导引式自主生态课堂。下课了,看到学生还沉浸在„五四青年‟的角色中,我感 到很欣慰。”

其实, 走进潍坊一中的课堂, 到处感受到的是来自学生的精彩。教学目标的 设定来自师生共同生发的“目标浮现” ,问题的解决来自教师为学生在现有知识 和学习目标之间搭 “桥的能力和学生对这个 “桥” 的探究能力;能力的提升来自 于师生对典型范例的剖析、拓展和师生多元互动及思维碰撞, 这就是潍坊一中全 力打造的“导引式自主生态课堂”的核心要素。于允锋校长认为,教学有法,教 无定法, 贵在得法, 任何一种方法都不可能放之四海而皆准, 这就要求我们在教 学实践中不断总结,不断创新,不断丰富自己,找到适合于自己,适合于学生, 适合于教材, 适合于新课改, 同时也是最新颖独到的那一种方法。张伟老师就是 运用这四个 “ 适合 ” ,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了学生。

只有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 才会实现 “关心每个学生, 促进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拨地发展”。

2.把学生学习过程还给学生——学生自己管理

走进李丽老师的课堂时, 学生正在演课本剧。李老师的很多课是把课文中叙 事性的文章改编为戏剧形式,试着让学生以戏剧语言来表达文章主题。她认为 :这样做

能达到源于课本, 走出课本, 再回归裸本, 对语文教学具有一种调剂作用。学生在学习了《鸿门实》后对其进行了改编,他们将《鸿门宴》改编成一部六幕 话剧, 在创作中既融入了对文本的理解, 又根据各自的生活体验融入于潍坊一中 这个特定的学习环境,还融入了具有班级特色的“背背佳事件” ,甚至一些时下 流行的人物语言,如小沈阳的“澳洲鲍鱼”、“太抠了”、“这个真没有”等精彩语 句,大胆而富有创新力,青春风采展露无遗。

在课本剧的表演中,从编剧、导演、演员、服装到排练等,都由学生自主组 织, 自主解决, 这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使学生对课文尤其是文中 人物形象和思想内容等方面有更深入的理解与把握, 开发了学生的智力, 挖掘了 学生的潜能, 培养了学生的创作创新能力和语文方面的综合素质, 提高了学生的 审美情趣。

导演王立东同学说:“课本剧的展演不仅是我们学习语文的一种有效的方式, 更是我们绽放生命之花的盛宴。”李丽老师认为 :学生应该参与到学习的过程中 来, 成为学习的主体。学习归根结底是由学生自己主导来完成的, 只有把学习过 程还给学生, 让学生体验到学习的快乐, 语文学习才会是愉悦的, 高效的;这样 的课堂充分尊重了学生的需求,这样的课堂是生态的,和谐的。

3.把时间还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安排

2008年开始,山东省开始规范办学行为,省规每周 32节课。像潍坊一中这 样完全寄宿制学校, 学生其他时间干什么 ? 是引导学生补课还是把时间还给学生, 于允锋校长说 :“只有把属于学生的时间还给学生,才可能实现学生的自主学习、自主管理和特长发展、全面发展,才能把能力还给学生,把健康还给学生。”在 这个理念指导下,学校“学生闲暇时间”校本研究日臻完善。.具有标志性成果 的“六大节日” 〔艺术节、体育节、科技文化节、读书节、英语节、植物节 异彩 纷呈, „ “六走进”(走进杜区、走进企业、走进农村、走进高校、走进军营、走 进自然 活动丰富多彩,各种社团如“雨后春笋”蓬勃而出, “ ZF 自主预习”学习法风靡全校。

杨喆同学是校民乐团的首席琵琶, 2010年 12月,身为离三的她做了一个令 家长和老师难以理解的决定, 随学校代表团访问台磐石中学。I0天的时间, 对一 个面临期末考试的高三学生来说意味着什么,面对家长的阻挠和老师善意的劝 告,她说 :“老师,您放心,我会处理好演出和学习的关系,我有信心 "。访问圆 满成功,杨喆的弹奏深深地打动了磐石中学的师生,他们纷纷和杨喆合影留念。回校后不到两周的期末考试中, 杨喆同学经受住了考验, 考试成绩保持原来的名 次。在随后的北京大学艺术冬令营中, 因杨喆同经历丰富, 表现突出, 北京大学 决定给她高考降低 65分录取的待遇。

4.把学校资源还给学生——让学生自由翱翔

“音响准备好了吗 ? 摄像准各好了吗 ? „„开始”。当调研组的专家走进潍阳电 视台时,学生正在录制节目,投资 300余万元的学校电视台完全由学生操作。其实, 学校每周召开一个山校长、学生校长助理、学校家长委员会代表及相 关中层部门参加的, 专理研究学生工作的碰头会。学生校长助理收集到的学生意 见和需求提出来, 大家一起来研究解决的办法, 把学校有限的资金, 有限的资源 最大程度地提供给学生,保证学生的自主发展。电视台、体育馆、圈书馆,图书 馆, 实验室和会议室周六、周日全天开放, 甚至可以将部分场馆用表现突出的学 生命名(如邢慧娜体育馆、张家华工作室 „„

资源多了, 学生的热情高了, 学生自由翱翔的天空更加广阔, 一中先后涌现 出 学 生 发 明 家 张 家 华 , IOI2011青 少 年 信 息 学 中 国 队 选 拔 赛 暨 精 英 赛(CCF·CTSC2011 和五届亚洲和太平洋地区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A— PI02011 上 获得两枚铜牌的秦政, 中马交流大使姜俊羽, CCTV 英语风采大赛第四名曾小雨, 全国校园金话筒比赛一等奖种子轩„„

5.把评价的权利还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去评判

5月 5日,高一教学部迎接建党 90周年学生唱红歌比赛承办班级竞聘活动 在激烈进行, 竞选代表就自己班级的承办方案进行了介绍, 然后就评委、观众提

出的间题进行了答辩。

“如果我们班取得承办权,我们将积极运用各方面的优势资源。充分发挥我 们学生的自主管理和自主组织能力, 做到工作认真负责, 形式创意多样, 为同学 们营造一个高质量的合唱比赛„„”

“如果我们班取得本次活动的承办权,我们将聘请潍坊歌舞剧院、国家一级 歌唱演员郭志刚老师来担任本次比赛的主评委„„”

“同学你好,既然贵班与二十七班合作承办合唱比赛同时又要参加比赛,那 么在人员安排上会不会出现问题 ? ”一位评委向十七班的班长韩子文发出了“质 疑”。她立即做出了反应 :“这位同学你好,我们对参加承办活动的人员已做了限 制, 如果一个班上场, 另一个班将会担负起服务任务, 接替过程尽可放心。当然, 这也是我们两个班合办的优势所在。谢谢!”

精彩的演讲、严密的流程、激烈的竞争, 赢得了台下观众和评委的阵阵掌声。经学生评审团评议,最终竞得承办权的是 17班和 27班的联合体。

李宛谕同学在博客中写道:“我永远不会忘记我们拿下承办权那天的激动和 不安。激动的是学校为我们搭建了一个检验自己能力的平台, 不安的是我们从没 做过这样的事情, 怕万一有失误会影响活动的进行。一次次商议计策, 一次次修 改方案,汗水铺就了通往成功的桥梁。”

目标让学生自己规划, 计划让学生自己制定, 活动让学生自己组织, 过程让 学生自己观察,结果让学生自己评判,这就是自主管理。

自主选择 个性发展

自主选择会释放学生发展的空间,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只有经过选择才会 体现学生的自主,这样的学习才会有智慧,有激情,有灵魂,才会适合学生。顾 明远先生在接受潍阳电视台记者采访时说 :“素质教育的核心就是把选择权还给 学生。”

1.把选择导师的权利还给学生

老师要“关注学生不同特点和个性差异,发展每一个学生的优势潜能”。为 此, 潍坊一中积极推行全员导师制管理模式。本着 “亲其师, 而信其道” 的原则, 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生活、心理现状及成长需要, 从自己所在班具有导师资格 的任课教师中自主选择一位成长导师。有导师资格的教师, 也可以从自己任课班 级自主选择学生。学校根据师生双方自主选择情况统筹兼顾, 在征得学生和教师 同意的条件下适当调整,原则上每位导师指导学生不超过 15人。成长导师的职 责就是积极和班主任及学生家长沟通.全面关注学生,帮助学生规划人生,指导 学生自主发展;指导学生制作、完善 《成长足迹袋》 , 潍坊一中的足迹袋是导师、家长和学生交流的载体, 也是学生成长的见证, 在整理成长足迹袋的过程中, 导 师、家长表达自己的愿望和期待, 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兴趣特长, 甚至未来专业 倾向,甚至未来专业倾向,明确自己的兴趣与潜质并有意识地加以培育。

学校制定学生成长导师制实施方案, 并有工作人员考核。导师要每学期制定 导师工作计划, 每两周参加一次班主任召集的学情会商, 每月与每个学生面谈不 少于一次,每学期与每个学生家长沟通不少于两次,做好指导学生成长的记录, 每学期给每个学生写一篇发展性评语,每学期写一篇导师工作心得。

2.把选择课程的权利还给学生

王聪同学的“.个性课表”就完全是自己“选择”出来的,他平时上课的时 候与很多同班同学不在一起,因为他选择了与其他同学不同的选修课程。一个.“行政班” 的同学被分散到各自选定的、感兴趣的教学班上课。像王聪同学这样 的课表每个学生一张。

这种 “选课” , 有助于释放学生的学习空间, 拓展学生的知识与技能, 发展 学生的兴趣和特长, 培养学生的个性;实现了学生根据自己的个性、喜好和未来 的发展方向,选择自己喜欢的课程和教师,安排自己的课堂学习;激发了学生自 我发展动力,进而去主动地挖掘自己的潜能,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为自 己的终身发展,为自己有能力面对未来挑战而学习。

(1提供学生选课指导

要保证学生的自主选择, 全面发展, 就要提供可供学生选择的内容, 让学生 对所要学的内容有一个完整清晰的了解, 并制定长远的学习发展计划。为此, 学 校建立选课指导制度,通过导师对学生选课进行指导,印发《选课指导手册》 , 引导学生形成个性化的修习计划。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和对人生规划理解的加 深,对课程选择可能会产生新的要求,指导教师还要对学生选课进行多次指导, 也允许学生改修、重修。

通过网上选课系统, 向学生呈现选修课程方案和学科课程清单及学生选课单 等, 让学生和家长了解高中阶段学校所开设选修课的科目、模块等, 利用网络有 效地组织和落实选课、排课、编班等。

(2提供学生选择的课程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指出 :“学校要创造条件开设丰富 多彩的选修课,为学生提供更多选择,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除国家 规定的选修课程外, 潍坊一中自主开发了上百个棋块的校本课程, 分基础必修和 拓展选修两大类型,涉及到生命教育、国际视野、人文修养、艺术体育、学校文 化、科学探索、创新人才等多个系列, 初步构成了一中特色的学校课程体系, 呈 现了丰富多彩的“课程超市”。为保障这些课程的实施,学校成立了校本课程教 研室, 具体安排选修课程的开发、开设与评价。同时, 学校采取了选课走班的教 学形式,保障了不同爱好的学生能够到学到自己喜欢的课程.围绕学校“六走进”与“六大节日”的活动,学校开发了丰富多彩的活动课 程。这些活动由学生设计方案组织实施, 吸引全校师生的参与, 同学们在这些活 动中既发展丰富了个性,又获得了学会合作、学会自律的校园体验;学会做人、学会思考的社会体验;学会生活、学会劳动的家庭体验 :学会反思、学会感恩的心 灵体验。

学校积极利用社会资源,增加课程种类。开展“三进‟(名家进校园、百家 讲坛进教室、电影进课堂、知名校友讲座、六大协会进校设立基地等活动,弥 补学校教学资洲的不足,为学生提供了更多喜欢的课程。

学校还鼓励教师改造国家课程, 使之校本化。《滩坊一中学校课程实施方案》 催生了“阅读与写作”、“校园植物”、“地理时空”、“生活中化学”等将国家课程 改编成的学校课程。丰富多彩的课程满足了学生对学习内容的选择, 保护了学生 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3.把选择自我发展的权利还给学生

每学年开始, 潍坊一中都要更新学生会、社团和班级组织, 形式是公开竞选。每年学生会主席的产生都是参选学生自主申报,学生发展中心审查申报人的资 格, 学生评审团依据学生演讲和辩论的成绩, 选出种子场手, 种子选手在全校学 生面前发表竞职演说,助选“粉丝”也摇旗呐喊,加油助威,颇像美国选总统, 最后评审团票决学生会主席人选。

因为学生干部是学生选出来的,在学生们中威信很高,很受学生的支持,工 作开展得就很顺利,效率也很高。因为干部是自己申请来做的,他们对工作充满 热情,积极性就很高。因为社团是同学们自己组建的,同学们就喜欢自己的社团,他们在社团中感到快乐和自豪,正像文学社的孙静同学在述职报告中写的那样: “文学社让我过得既充实又快乐,我们这些热爱文字的朋友们因它而相识,我们 一起努力,让思维碰撞出灵感的火花,于是,那一篇篇精美的文章,汇成了最终 《盛夏》的圆满。“在这一年里,我们收获的不仅仅是写作水习的提高,还有珍贵的友谊和能 力的提升。每一篇稿件的审批,都包含着文编们的认真;每一次版面的设计,都 包含着美编们的努力。正是有了他们悉心的付出,才有了文学社的硕果累累。每 一次出校报特刊,记者和美编们都卖力工作,每张特刊都汇聚着他们辛勒的付出。尤其是在《盛夏》的编辑中,炎热的夏天里大家都为筹资而奔波,这丰富了我们 的牡会经验,也提高了我们的心理素质。虽然多次面对失败,但大家始终都坚持 不懈,最终才有了《盛夏》的诞生。” 目前,学校拥有学校、年

级、班级三个层面的近百个学生社团,学生自愿选 择,自主组合,保证了学生参加社团的机会。为鼓励这些社团的发展,学校积极 为他们提供活动场所和资金,组织社团推介会,表彰明星杜团和辅导老师。“匠 人部落”文学杜被评为全国优秀社团;学生电视台录制的《青春的信仰》获全国 校园 DV 大赛三等奖; 《足迹获第五届全国中小学校刊评比一等奖。4.把选择健康生活的权利还给学生 走进学校心理齐询室,宋广义老师正在给学生做心理辅导。建立咨询室是潍 坊一中“促进学生生动活彼学习、键康快乐成长”的重要举措。一直以来,学校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保障课时,保障师资,保障经费,保障场所。.学校把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作为校 本必修课程开设,建立心理咨询室,开通心理咨询热线,开办心理健康报,“高 以 中生积极研究”为课题,加强对学生的理想、心理、学业等多方面指导,激励学 生乐观向上,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体育课的分项选班,快乐大课间的自主选 类,每年的体育节〔春天为趣味运动会、秋天是田径运动会、冬季为越野赛,确保学生体育课程和课余活动时间,确保学生体魄强健、意志坚强,形成积极健 康的生活方式。力争每一位一中学子身体健康,心理阳光。5.把选择人生的权利还给学生 围绕学校的办学目标,学校提出了潍坊一中学生应该具备的十项基本技能: 能说标准的普通话,并具有演讲能力;能写漂亮的规范字,初步了解硬笔书法的 基本要领;能用英语进行简单的对话交流,并积极选修第二外语;能熟练操作电 脑,自交流,并积极选修第二外语;能熟练操作电脑,自如运用网络知识;能够 学会一门以上音乐技能,并具一定鉴赏能力;能掌握一项以上劳动专业技能,通 过劳动部门专业技术鉴定;掌握一种以上体育项目或健身技能;能够熟练掌握数 码相机的操作;能学会一门以上造型艺术或实用美术,具有一定的审美能力和欣 赏水平;掌握基本的自救自护常识。具有相应的自护技能等,对这些技能要求学 生人人达标。每年申报几项,完成 10 个学分方能毕业。为帮助举生学会选择,学校开设了“生涯规划”课程,作为学生必修课程,指导学生明确人生理想和发 展路径,选拓规划好自己的人生道路。“鞋子是否合适,只有脚知道。”最好的未必是合适的,我们一直相信,自己 选择的就应该是适合的、快乐的、幸福了的。6

第二篇:创造适合的教育 打造幸福的学校

创造适合的教育 打造幸福的学校

——潍坊一中 “双自主、双发展”育人模式解读

2011年4月15日,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推进素质教育”调研组在中国教育学会顾明远会长的率领下,来到山东省潍坊一中,对潍坊一中的素质教育工作进行调研。调研过程中,调研组的专家对学生的自主、自信、阳光的表现非常满意,高兴之余,顾先生欣然题字: 自主管理,主动发展;自主选择,个性发展一一滩坊一中新理念

自主管理 主动发展管理

管理是基于人性和人群差异性基础上的民主化、科学化操作,以达到预期目标的活动过程。其目的就是发掘人的本性,让人主动提高效率,发展自己,成就人生;自主是指自己作主.不受别人支配。在教育教学上自主的核心表现在把学生的权利还给学生,让学生通过自己支配自己的学习行为来提高自己。而高中阶段教育是学生个性形成、自主发展的关往时期,实行学生自主管理,促进学生主动发展至关重要。潍坊一中就是通过还权利于学生来实现学生的自主管理,促进学生主动发展和全面发展,为学生搭建成长的平台。

1.把学生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自主学习

每天的课外活动,学校体育馆的门厅中都有些学生在跳街舞。在这个组织中没有“领导”,只有“权威”,资深的学生在研究动作,骨干学生在传授技术,刚入社的学生在认真学习,这是学校KR-5街舞社团在活动的一个场景。

看到同学们“全神贯注”而又“虔诚”的神态和那满头的大汗,谁又能说这不是学习?为什么这里的学生能这么投入,是因为他们热爱街舞艺术,想通过这个活动主动来弘扬街舞文化,丰富课余生活,发展健康艺术,提高身体素质。为了实现这个目标,他们自觉要求自己“服从队长、社长管理,虚心学习;每天必须坚持训练;互相帮助,共同提高;做到勇于创新,善于结合新动作。”社长臧传奇同学说:“因为热爱,因为信任,陌生的同学携手步入无悔的青春;因为自主,因为追求,嘈杂的人群、简陋的场地,终究档不住我们舞动的脚步。只要有音乐,只要有我们,处处都是梦想的舞台。在舞社的日子总是快乐的,各个舞种触洽的气氛和传遍社团的欢声笑语,始终伴着舞步飘扬。跳舞让我们充满青春的活力与热情,街舞社团KR-5让我们相识更让我们团结,在这里,我们学会了合作,理解了坚强,懂得了坚持,慢慢地成长起来。”可以说潍坊一中为学生积极营造了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营造独立思考、自由探索、勇于创新的良好环境。

张伟老师在《五四爱国运动》的教学中,设计了这样两个讨论题:(1)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在国难当头的时刻,如果你是当时的学生,你会选择如何救国?如果你是当时北洋政府的总统你该怎样做?如果你是当时参加巴黎和会的中国外交官,你又会怎样做?

(2)1919年5月4日,当示威学生向使馆区进发受阻后,转而奔向曹汝霖的住宅,学生痛打了正在曹宅的章宗样,并放火烧了曹宅,历史上称作“火烧赵家楼”。如果你是当时示威学生中的一员,你支持还是阻止这样的行为?你认为政府应该怎样处理“火烧赵家楼”这件事?假如你是曹汝霖(签订“二十一条”时的外交次长,时任交通总长),面对被学生骂做“卖国贼”,你有何感想?同时,张老师还印发了“五四运动”的历史特点、背景、起因、过程,学生代表和主要领导 人及其支持者的材料让学生阅读。学生按照老师的要求去读书,上网收集资料,准备发言。

课堂上,老师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学习感悟,自主认领“五四运动”中代表不同观点、不同利益、不同阶层的角色来展现自己。从课堂展示来看,学生的想法可谓异彩纷呈,尤其是一个学生对假如自己是曹汝霖,被别人骂作卖国贼的心灵独白,给当时的听课老师留下了很深印象:“我是曹汝霖,别人都骂我卖国贼,我很郁闷,很无奈。许多条约是我签的,很我不签能行吗?如今的杜会,哪个单位不是一把手说了算?国家的状况如此糟糕,就是我不签,也总要有个人来签,所以,我不下地狱,谁下地狱?”弱国无外交,在学生的回答中表现得是那么的生动。

对政府应该如何处理“火烧赵家楼”这一事件,学生的想法是要么惩处学生,要么是纵容学生。张老师及时补充了梁漱溟先生在学生火烧赵家楼之后发表的看法:“政府必须对学生中的纵火者提起公诉,然后在法庭上进行特赦。无公诉,不足以维持法治之尊严;无特赦,不能体恤学生爱国之热情。”这个补充的目的是引导学生思考,在一个民主法制的社会,该如何维护正义和尊严的问题„„下课了,从学生回报张伟老师一分多种的掌声中,我们看到张老师的成功。

张伟老师在课后反思中这样写道:“课堂是师生思维聚集的高地,是分享发展的心路历程,是放飞心灵的精神家园,思想和情感是历史课堂的生命。一节好的历史课,必然会触及学生的灵魂,引起师生情感上的共鸣和对历史的思索。老师的任务就是要创设情景,引导学生进入当时的历史中去,指导、鼓励学生谈他们自己的认识和见解。这样的课堂,就是学生喜欢的课堂,就是高效课堂,就是导引式自主生态课堂。下课了,看到学生还沉浸在‘五四青年’的角色中,我感到很欣慰。”

其实,走进潍坊一中的课堂,到处感受到的是来自学生的精彩。教学目标的设定来自师生共同生发的“目标浮现”,问题的解决来自教师为学生在现有知识和学习目标之间搭“桥的能力和学生对这个“桥”的探究能力;能力的提升来自于师生对典型范例的剖析、拓展和师生多元互动及思维碰撞,这就是潍坊一中全力打造的“导引式自主生态课堂”的核心要素。于允锋校长认为,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任何一种方法都不可能放之四海而皆准,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总结,不断创新,不断丰富自己,找到适合于自己,适合于学生,适合于教材,适合于新课改,同时也是最新颖独到的那一种方法。张伟老师就是运用这四个“适合”,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了学生。

只有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才会实现“关心每个学生,促进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拨地发展”。

2.把学生学习过程还给学生——学生自己管理

走进李丽老师的课堂时,学生正在演课本剧。李老师的很多课是把课文中叙事性的文章改编为戏剧形式,试着让学生以戏剧语言来表达文章主题。她认为:这样做能达到源于课本,走出课本,再回归裸本,对语文教学具有一种调剂作用。学生在学习了《鸿门实》后对其进行了改编,他们将《鸿门宴》改编成一部六幕话剧,在创作中既融入了对文本的理解,又根据各自的生活体验融入于潍坊一中这个特定的学习环境,还融入了具有班级特色的“背背佳事件”,甚至一些时下流行的人物语言,如小沈阳的“澳洲鲍鱼”、“太抠了”、“这个真没有”等精彩语句,大胆而富有创新力,青春风采展露无遗。

在课本剧的表演中,从编剧、导演、演员、服装到排练等,都由学生自主组 织,自主解决,这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使学生对课文尤其是文中人物形象和思想内容等方面有更深入的理解与把握,开发了学生的智力,挖掘了学生的潜能,培养了学生的创作创新能力和语文方面的综合素质,提高了学生的审美情趣。

导演王立东同学说:“课本剧的展演不仅是我们学习语文的一种有效的方式,更是我们绽放生命之花的盛宴。”李丽老师认为:学生应该参与到学习的过程中来,成为学习的主体。学习归根结底是由学生自己主导来完成的,只有把学习过程还给学生,让学生体验到学习的快乐,语文学习才会是愉悦的,高效的;这样的课堂充分尊重了学生的需求,这样的课堂是生态的,和谐的。

3.把时间还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安排

2008年开始,山东省开始规范办学行为,省规每周32节课。像潍坊一中这样完全寄宿制学校,学生其他时间干什么?是引导学生补课还是把时间还给学生,于允锋校长说:“只有把属于学生的时间还给学生,才可能实现学生的自主学习、自主管理和特长发展、全面发展,才能把能力还给学生,把健康还给学生。”在这个理念指导下,学校“学生闲暇时间”校本研究日臻完善。.具有标志性成果的“六大节日”〔艺术节、体育节、科技文化节、读书节、英语节、植物节)异彩纷呈,‘“六走进”(走进杜区、走进企业、走进农村、走进高校、走进军营、走进自然)活动丰富多彩,各种社团如“雨后春笋”蓬勃而出,“ZF自主预习”学习法风靡全校。

杨喆同学是校民乐团的首席琵琶,2010年12月,身为离三的她做了一个令家长和老师难以理解的决定,随学校代表团访问台磐石中学。I0天的时间,对一个面临期末考试的高三学生来说意味着什么,面对家长的阻挠和老师善意的劝告,她说:“老师,您放心,我会处理好演出和学习的关系,我有信心"。访问圆满成功,杨喆的弹奏深深地打动了磐石中学的师生,他们纷纷和杨喆合影留念。回校后不到两周的期末考试中,杨喆同学经受住了考验,考试成绩保持原来的名次。在随后的北京大学艺术冬令营中,因杨喆同经历丰富,表现突出,北京大学决定给她高考降低65分录取的待遇。

4.把学校资源还给学生——让学生自由翱翔 “音响准备好了吗?摄像准各好了吗?„„开始”。当调研组的专家走进潍阳电视台时,学生正在录制节目,投资300余万元的学校电视台完全由学生操作。

其实,学校每周召开一个山校长、学生校长助理、学校家长委员会代表及相关中层部门参加的,专理研究学生工作的碰头会。学生校长助理收集到的学生意见和需求提出来,大家一起来研究解决的办法,把学校有限的资金,有限的资源最大程度地提供给学生,保证学生的自主发展。电视台、体育馆、圈书馆,图书馆,实验室和会议室周六、周日全天开放,甚至可以将部分场馆用表现突出的学生命名(如邢慧娜体育馆、张家华工作室)„„

资源多了,学生的热情高了,学生自由翱翔的天空更加广阔,一中先后涌现出学生发明家张家华,IOI2011青少年信息学中国队选拔赛暨精英赛(CCF·CTSC2011)和五届亚洲和太平洋地区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A—PI02011)上获得两枚铜牌的秦政,中马交流大使姜俊羽,CCTV英语风采大赛第四名曾小雨,全国校园金话筒比赛一等奖种子轩„„

5.把评价的权利还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去评判

5月5日,高一教学部迎接建党90周年学生唱红歌比赛承办班级竞聘活动在激烈进行,竞选代表就自己班级的承办方案进行了介绍,然后就评委、观众提 出的间题进行了答辩。

“如果我们班取得承办权,我们将积极运用各方面的优势资源。充分发挥我们学生的自主管理和自主组织能力,做到工作认真负责,形式创意多样,为同学们营造一个高质量的合唱比赛„„”

“如果我们班取得本次活动的承办权,我们将聘请潍坊歌舞剧院、国家一级歌唱演员郭志刚老师来担任本次比赛的主评委„„”

“同学你好,既然贵班与二十七班合作承办合唱比赛同时又要参加比赛,那么在人员安排上会不会出现问题?”一位评委向十七班的班长韩子文发出了“质疑”。她立即做出了反应:“这位同学你好,我们对参加承办活动的人员已做了限制,如果一个班上场,另一个班将会担负起服务任务,接替过程尽可放心。当然,这也是我们两个班合办的优势所在。谢谢!”

精彩的演讲、严密的流程、激烈的竞争,赢得了台下观众和评委的阵阵掌声。经学生评审团评议,最终竞得承办权的是17班和27班的联合体。

李宛谕同学在博客中写道:“我永远不会忘记我们拿下承办权那天的激动和不安。激动的是学校为我们搭建了一个检验自己能力的平台,不安的是我们从没做过这样的事情,怕万一有失误会影响活动的进行。一次次商议计策,一次次修改方案,汗水铺就了通往成功的桥梁。”

目标让学生自己规划,计划让学生自己制定,活动让学生自己组织,过程让学生自己观察,结果让学生自己评判,这就是自主管理。

自主选择 个性发展

自主选择会释放学生发展的空间,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只有经过选择才会体现学生的自主,这样的学习才会有智慧,有激情,有灵魂,才会适合学生。顾明远先生在接受潍阳电视台记者采访时说:“素质教育的核心就是把选择权还给学生。”

1.把选择导师的权利还给学生

老师要“关注学生不同特点和个性差异,发展每一个学生的优势潜能”。为此,潍坊一中积极推行全员导师制管理模式。本着“亲其师,而信其道”的原则,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生活、心理现状及成长需要,从自己所在班具有导师资格的任课教师中自主选择一位成长导师。有导师资格的教师,也可以从自己任课班级自主选择学生。学校根据师生双方自主选择情况统筹兼顾,在征得学生和教师同意的条件下适当调整,原则上每位导师指导学生不超过15人。成长导师的职责就是积极和班主任及学生家长沟通.全面关注学生,帮助学生规划人生,指导学生自主发展;指导学生制作、完善《成长足迹袋》,潍坊一中的足迹袋是导师、家长和学生交流的载体,也是学生成长的见证,在整理成长足迹袋的过程中,导师、家长表达自己的愿望和期待,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兴趣特长,甚至未来专业倾向,甚至未来专业倾向,明确自己的兴趣与潜质并有意识地加以培育。

学校制定学生成长导师制实施方案,并有工作人员考核。导师要每学期制定导师工作计划,每两周参加一次班主任召集的学情会商,每月与每个学生面谈不少于一次,每学期与每个学生家长沟通不少于两次,做好指导学生成长的记录,每学期给每个学生写一篇发展性评语,每学期写一篇导师工作心得。

2.把选择课程的权利还给学生

王聪同学的“.个性课表”就完全是自己“选择”出来的,他平时上课的时候与很多同班同学不在一起,因为他选择了与其他同学不同的选修课程。一个.“行政班”的同学被分散到各自选定的、感兴趣的教学班上课。像王聪同学这样的课表每个学生一张。

这种“选课”,有助于释放学生的学习空间,拓展学生的知识与技能,发展学生的兴趣和特长,培养学生的个性;实现了学生根据自己的个性、喜好和未来的发展方向,选择自己喜欢的课程和教师,安排自己的课堂学习;激发了学生自我发展动力,进而去主动地挖掘自己的潜能,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为自己的终身发展,为自己有能力面对未来挑战而学习。

(1)提供学生选课指导

要保证学生的自主选择,全面发展,就要提供可供学生选择的内容,让学生对所要学的内容有一个完整清晰的了解,并制定长远的学习发展计划。为此,学校建立选课指导制度,通过导师对学生选课进行指导,印发《选课指导手册》,引导学生形成个性化的修习计划。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和对人生规划理解的加深,对课程选择可能会产生新的要求,指导教师还要对学生选课进行多次指导,也允许学生改修、重修。

通过网上选课系统,向学生呈现选修课程方案和学科课程清单及学生选课单等,让学生和家长了解高中阶段学校所开设选修课的科目、模块等,利用网络有效地组织和落实选课、排课、编班等。

(2)提供学生选择的课程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指出:“学校要创造条件开设丰富多彩的选修课,为学生提供更多选择,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除国家规定的选修课程外,潍坊一中自主开发了上百个棋块的校本课程,分基础必修和拓展选修两大类型,涉及到生命教育、国际视野、人文修养、艺术体育、学校文化、科学探索、创新人才等多个系列,初步构成了一中特色的学校课程体系,呈现了丰富多彩的“课程超市”。为保障这些课程的实施,学校成立了校本课程教研室,具体安排选修课程的开发、开设与评价。同时,学校采取了选课走班的教学形式,保障了不同爱好的学生能够到学到自己喜欢的课程.围绕学校“六走进”与“六大节日”的活动,学校开发了丰富多彩的活动课程。这些活动由学生设计方案组织实施,吸引全校师生的参与,同学们在这些活动中既发展丰富了个性,又获得了学会合作、学会自律的校园体验;学会做人、学会思考的社会体验;学会生活、学会劳动的家庭体验:学会反思、学会感恩的心灵体验。

学校积极利用社会资源,增加课程种类。开展“三进’(名家进校园、百家讲坛进教室、电影进课堂)、知名校友讲座、六大协会进校设立基地等活动,弥补学校教学资洲的不足,为学生提供了更多喜欢的课程。

学校还鼓励教师改造国家课程,使之校本化。《滩坊一中学校课程实施方案》催生了“阅读与写作”、“校园植物”、“地理时空”、“生活中化学”等将国家课程改编成的学校课程。丰富多彩的课程满足了学生对学习内容的选择,保护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3.把选择自我发展的权利还给学生 每学年开始,潍坊一中都要更新学生会、社团和班级组织,形式是公开竞选。每年学生会主席的产生都是参选学生自主申报,学生发展中心审查申报人的资格,学生评审团依据学生演讲和辩论的成绩,选出种子场手,种子选手在全校学生面前发表竞职演说,助选“粉丝”也摇旗呐喊,加油助威,颇像美国选总统,最后评审团票决学生会主席人选。因为学生干部是学生选出来的,在学生们中威信很高,很受学生的支持,工作开展得就很顺利,效率也很高。因为干部是自己申请来做的,他们对工作充满热情,积极性就很高。因为社团是同学们自己组建的,同学们就喜欢自己的社团,他们在社团中感到快乐和自豪,正像文学社的孙静同学在述职报告中写的那样:“文学社让我过得既充实又快乐,我们这些热爱文字的朋友们因它而相识,我们一起努力,让思维碰撞出灵感的火花,于是,那一篇篇精美的文章,汇成了最终《盛夏》的圆满。

“在这一年里,我们收获的不仅仅是写作水习的提高,还有珍贵的友谊和能力的提升。每一篇稿件的审批,都包含着文编们的认真;每一次版面的设计,都包含着美编们的努力。正是有了他们悉心的付出,才有了文学社的硕果累累。每一次出校报特刊,记者和美编们都卖力工作,每张特刊都汇聚着他们辛勒的付出。尤其是在《盛夏》的编辑中,炎热的夏天里大家都为筹资而奔波,这丰富了我们的牡会经验,也提高了我们的心理素质。虽然多次面对失败,但大家始终都坚持不懈,最终才有了《盛夏》的诞生。”

目前,学校拥有学校、年级、班级三个层面的近百个学生社团,学生自愿选择,自主组合,保证了学生参加社团的机会。为鼓励这些社团的发展,学校积极为他们提供活动场所和资金,组织社团推介会,表彰明星杜团和辅导老师。“匠人部落”文学杜被评为全国优秀社团;学生电视台录制的《青春的信仰》获全国校园DV大赛三等奖;《足迹))获第五届全国中小学校刊评比一等奖。

4.把选择健康生活的权利还给学生

走进学校心理齐询室,宋广义老师正在给学生做心理辅导。建立咨询室是潍坊一中“促进学生生动活彼学习、键康快乐成长”的重要举措。

一直以来,学校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保障课时,保障师资,保障经费,保障场所。.学校把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作为校本必修课程开设,建立心理咨询室,开通心理咨询热线,开办心理健康报,以“高中生积极研究”为课题,加强对学生的理想、心理、学业等多方面指导,激励学生乐观向上,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体育课的分项选班,快乐大课间的自主选类,每年的体育节〔春天为趣味运动会、秋天是田径运动会、冬季为越野赛),确保学生体育课程和课余活动时间,确保学生体魄强健、意志坚强,形成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力争每一位一中学子身体健康,心理阳光。

5.把选择人生的权利还给学生

围绕学校的办学目标,学校提出了潍坊一中学生应该具备的十项基本技能:能说标准的普通话,并具有演讲能力;能写漂亮的规范字,初步了解硬笔书法的基本要领;能用英语进行简单的对话交流,并积极选修第二外语;能熟练操作电脑,自交流,并积极选修第二外语;能熟练操作电脑,自如运用网络知识;能够学会一门以上音乐技能,并具一定鉴赏能力;能掌握一项以上劳动专业技能,通过劳动部门专业技术鉴定;掌握一种以上体育项目或健身技能;能够熟练掌握数码相机的操作;能学会一门以上造型艺术或实用美术,具有一定的审美能力和欣赏水平;掌握基本的自救自护常识。具有相应的自护技能等,对这些技能要求学生人人达标。每年申报几项,完成10个学分方能毕业。为帮助举生学会选择,学校开设了“生涯规划”课程,作为学生必修课程,指导学生明确人生理想和发展路径,选拓规划好自己的人生道路。“鞋子是否合适,只有脚知道。”最好的未必是合适的,我们一直相信,自己选择的就应该是适合的、快乐的、幸福了的。

第三篇:《创造适合学生教育》读书笔记

《创造适合学生教育》读书笔记1

从今天开始读《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一书,作者冯恩洪是远伤害建平中学校长,业界普遍认为在教育界,有“北魏南冯”的说法(北有魏书生,南有冯恩洪),可以说是教育界的一位高人。此书从课堂改革、教育环境、德育、学生个性培养等方面阐述如何为学生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看后令人颇受启发,下面就自己认为好的只言片语和大家共享。

1、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关键的关键是要研究学生,是我们的老师由心中有书走进胸中有书、目中有人的境界。

2、让每个学生感动的教育就是让学生享受的教育,教育的最高境界就是让学生享受适合自己的教育。

3、教育不仅要挑选适合教育的学生,教育更有责任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

4、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就能让学生在课堂里听得懂,他就告别忍受,走出接受,走进享受。

5、知识就是力量应该这样理解:没有知识就没有力量,光有知识不一定具有力量,简单的知识堆积不产生力量,只有应用的知识,知识才是力量。

6、教师不要讲学生已经会的东西,也不要讲学生听后依然不会的东西。只有这样,方能使课堂从低效走进有效,从有效走向高效。

7、美国国家教育中心的实验报告:调动多种感官获得知识24小时以后知识的巩固率要上升到30%,而交流、合作、讨论,24小时以后知识的巩固率要上升到50%。

8、对积极地教育环境的界定是:它是使人赏心悦目的,它是使人诱发积极情感的,使人进入期间,置身其间得到暗示,得到启迪的。

9、老师不能不像老师,老师不能光像老师。

10、我们应该是给他提供人生必需的而他的家庭不可能提供给他的那一点东西,这是教育的价值。

《创造适合学生教育》读书笔记2

利用十个月时间读了冯恩洪校长的《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一书,对我触动很大,感悟很深。在这本书中给我留下最深刻印象就是其中关于如何实现教师专业发展,如何进行教师自我提高的这部分内容。

在这部分中我读到了:在三尺讲台上,我们不但要珍惜讲台,热爱讲台,享受讲台,而且要挑战自己,做最好的自己。同时也只有做最好的自己,才能享受讲台。我们同样可以品味一流人生,创造一流业绩。要发展自己只有两条路,第一条是知识的补充,第二条是经验的积累。知识的补充需要读书学习,经验积累需要反思和总结。在此基础上学会合作双赢,做复合型的教师,你就会成功。

对照冯校长的真诚告诫,反思自己在这两方面的做为,感觉到距最好的自己有很大的差距。首先在读书学习方面,感觉自己做的很不够。一是读书少,二是读教育教学方面的书更少。平时总感觉时间少,拿各种原因给自己找理由,现在想起来,如果把平时上网看新闻等的上网时间拿来读书,也能通读几部教育教学方面的理论著作了。总觉得自己的知识教中学够了,正是这种对自己满足的心态,使自己变得懒惰。现在读了冯校长的书后,觉得从现在开始应该严格地要求自己,过去教师们常讲:要给人家一碗水,自己就要有一桶水,现在的知识更新速度很快,如果不努力跟上,就会落后,就会被淘汰。只有改变观念,终身学习,不断丰富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教学技能,才能更好地、更长时间地照亮别人,发展自己。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打算制定一个读书计划,挤时间来读几本教育教学学理论名著,除了学校发的读物外,可以利用自己的专业特长,在网上找一些适合自己的读物来学习,还要做好笔记,以便能不断地提醒自己,特别是要学习一些新的教育教学理论,并用来指导自己的实际教学活动,争取用不到一年的时间,使自己的理论素质有所提高,同时学习一些专业知识,以便更好地为学生、学校服务。

在书中,冯校长还告诉我们要积累经验,学会反思。一个优秀教师与一个普通教师的区别在于,一个一般的教师总是沾沾自喜自己曾经上过的那节课有多么的成功,而一个优秀的教师永远认为教学是一个令人遗憾的行为科学,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更好的课永远是还没有上,接下来要上的那一节课,是自己已经上过的课中永远存在需要反思的余地,需要有重新审视的环节。要提高自己就要学会反思并经常性去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从中找到自己的不足之处,找到更好的处理方式方法,教师要有反思的意识、习惯和技能。明确自己在专业发展中的主体地位以及其专业发展的现有水平、从而对自己的专业发展始终保持一种开放的、动态的心态。对照这方面的要求,觉得自己做的不够好,一会不能经常性地去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只是有问题出现的时候才去反思,如果每个教学行为后,都去反思一下,总结一下,就不是出现或少出现一些问题,所以要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勤反思,勤总结,总结成功的部分,反思失败的教训,使自己成为一个有较高素质的教师,更好的为学生、学校服务。

在书中,冯校长还告诉我们,要发展自己,完善自己,教师要学会合作,实现双赢。每个教师都有自己的闪光点,都有自己要学习的长处,所以要虚心向同事学习,同时也要把自己的成功经验毫无保留地与同事分享,只有这样,才能有一个充满合作的团结的集体,合作不仅仅是指教师间的合作,教师与学生之间也要合作,因为教学是师生之间的双向行为,如果没有师生之间的合作,教学就不会成功。所以学会合作、乐于合作是一个优秀教师的素养。应该朝这方面继续努力。

冯校长在书中最后指出每一名优秀教师都是复合型的教师,要释放学生的潜能,除了关注他们所学的国家课程外,还要关注他们感兴趣的东西。因此,教师能不能上一门国家课程,开一门校本课程,带一个学生社团也是评价一个优秀教师的的一方面。所以教师应该拓展自己的知识结构,要有自己感兴趣的方面,然后才能影响自己的学生。今后自己在这方面也要努力。

《创造适合学生教育》读书笔记3

偶然的机会,将这本《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收纳到书橱里,如获至宝,爱不释手。这本教育类读本,不像其他著作曲高和寡,咬文嚼字,而是用大量的事例、典故、寓言等带领我们探寻教育的真谛。

作者冯恩洪先生,曾经是上海建平中学校长,他不仅具有远见卓识,还是“艺高人胆大”的教育实践家。他在建平中学推行“走班制”,首创并践行“合格 特长”的办学理念。他著作的这本书深入浅出的向我们讲述了教育的真谛,提倡学校积极开展课程建设,努力实施实效德育,实现教师专业发展,优化学校文化内涵等,每一个章节都有他亲自开展的教育实践,读罢,让人对这位著名的教育家仰慕万分!

冯恩洪先生开篇一个生动的寓言故事《老虎办学》在有趣、诙谐的语言中,仿佛又给教育了一个重重的警醒,故事讲述的是五十知天命的老虎当腻了“百兽之王”后,突然想当校长了,于是办了一所学校自封校长,要鸭子练长跑,兔子练游泳,老鹰学爬树----闹了一番笑话后,学校关门,最后老虎感叹“校长不是人当的”。这个自编寓言让我们不得不思考: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什么?我们不是要培养一模一样的学生,而是要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个个成才。古代教育家孔子就提出了“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教育应该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应该对于有差异的.学生给予适合的教育!适合的才是最好的!课程是学校教育的载体,如何能让每一个学生找到适合的课程是我们要思考的问题,在基于全国统一的国家课程的基础上,我们有必要根据学校特点、学生实际情况为学生量身定做适合自己的课程,即将国家课程校本化!而第三课程也称校本课程的开发和设置是解决学生差异教育问题的最好办法。第三课程是对国家课程的补充,是对学生个体差异的尊重,是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所需、特长选择自己喜欢的课程,发展自己的长处,避开自己的短处,让学生在兴趣的引领下,逐步树立自信心,发展自己的特长,即冯恩洪先生提出的“合格 特长”的办学思想。

很荣幸,我校正是以建设“合格 特色”的学校,培养“合格 特长”的学生为办学思想,多年来,我们努力践行自己的教育理念,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在国家课程的基础上,开设了大社团课程,即第三课程,课程涵盖舞蹈、音乐等20多门学生喜欢的课程内容,十几年的坚持中,我们走出了一批批德才兼备的学生,再读冯先生的著作,更加坚定了我们要继续走下去的决心,适合的才是最好的!教育的战线上,我们将精益求精、砥砺前行,不忘初心!

《创造适合学生教育》读书笔记4

我利用休息时间拜读了教育专著《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的教育专著。通过读书让我觉得,读书是一种幸福,一种乐趣,更是一种享受。读这些教育专著时,我边看边与自己平时的教育实际相比较,不禁有了感触,有了共鸣。这些书在教我如何当一个好老师的同时,也教会了我们如何做人。以下是我的一些体会:

感触之一:做一个有思想的教者

人没有了思想,根本就属于酒囊饭袋、行尸走肉。教师没有了思想,就不能称其为教育者。教育需要思想。教育不光需要有思想的教育学者,有思想的行政管理者,更需要有成千上万有思想的教师做一个有思想的教育者,具有两方面的意义:一是用思想去重塑我们的教育行为,“观念改变行动,行动改变命运”。二是用思想陶冶学生的心灵。只有思想才能滋养丰富的心灵和厚重的人格。在教育世界中,倘若有丰富的思想熠熠生辉,倘若有丰富的思想相互碰撞,倘若有高尚、丰富、独到、深刻的思想来鼓舞人心,我们的工作,我们的人生,才更有趣味,更有魅力,我们才真正无愧于上苍给予我们的不可重复,不可不可替代,无比珍贵的生命。

感触之二:做一个宽容的智者

在《中国教师缺什么》一书中有这样一句话我很欣赏:土地宽容了种子,才拥有了收获;大海宽容了江河,才拥有了浩瀚;天空宽容了云霞,才拥有了神采;人生宽容了遗憾,才拥有了未来。宽容意味着承认儿童的差异,承认儿童的未完成状态。教育应从宽容开始。宽容地对待自己的学生,你会得到退一步海阔天空的喜悦;教师宽容地对待自己的学生,意味着他的教育思想更加深刻,教育手段更加成熟;教师宽容地对待自己的学生时,就是科学地看待教育过程。正如陶行知先生说的:“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里有爱迪生。”对待工作如此,对待人生也是如此,人生在世,难免有许多不如意,同事相处、朋友相交,难免有一些误会,但如果能用宽容的心对待一切,那么,你就是生活的智者。

感触之三:注重教师的师德修养

师德是教师之魂,完善的思想道德修是驱使教师运用已有的知识能力教育作贡献的动力。教师的角色是“学生学习的伙伴”,是“学生式的教师”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的教师与学生的对立关系,教师的作用不再单纯地传授知识,而是注重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使用,学会生存,学会做人。”教师既是学生的伙伴,又是教学的组织者,诱导者,促进者;教师是“学生式的教师”,学生是“教师式的学生”,相互影响相互探究,相互学习,共同发展。课堂上,不仅仅学习书本上前人创造的知识,也学习师生共同探究,发展,创新的新知识,使学生的认知解决,实用,贴近。教师要学会合作,要善于向别人学习,要学会支持,教师要善于运用支持的策略,使儿童获得更多的探究机会。教师要认识到学生的主体地位,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发现,让我们携手,更加努力,更加勤奋,充满了爱,充满了知识,充满了对工作的满腔热忱,无愧于“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做新时代的好教师。

读完这本书,我感觉到自己过去似乎都在沉睡之中,而这本书一下子就把我唤醒了。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追求是我们永恒的主题。没有理想的教育不可能在教育活动中洋溢着激情、诗意,也不可能有优质的教育。为了未来的教育,我们这些做教师的必须要有远大的理想和抱负。也许我们离人们心中的理想教师还有一段距离,但我们有决心更有信心将这段距离逐渐缩短。我深信:“教育的理想会奏响新世纪中华民族的英雄乐章,理想的教育会开创新世纪中国文明的灿烂辉煌!”

《创造适合学生教育》读书笔记5

翻开书,首先看到了作者冯恩洪的简介:全国著名教育专家,中国关心下一代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等等称号,以及对于他的点评。其次看到目录,分为9个主题,每个主题都很吸引人。

开始进入读书之旅,本以为又是一些枯燥无味的教育理论,读了前言之后发现我的判断是错误的,应该说这是一部触动心灵的书——喜欢!

读这本书时,总有一个感受,那就是感觉这块儿说得挺好,那块儿写得也很有道理,总想把这些内容都记下来,但是又记不住,所以就潜意识地多翻几遍。在主题1中提到:如何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呢?讲了三方面:第一方面,教育要注意受教育者的差异。其中提到根据学生的差异应该发展和培养哪些能力,又谈到教育的功能是把自然人打造成社会人。自然人的第一个特点就是差异性。那么我们在教育教学中是不是也应该想到学生是有区别的,我们又应该如何区分对待呢,这都是我们应该考虑的问题。第二方面,教育要尊重学生的情感。文中提到“和谐”,包括“倾听才能和谐,合适才能和谐,选择才能和谐,享受才能和谐。”第三方面,教育要释放学生的潜能。人都是有潜能的,而且潜能无限。那么什么是潜能?就是潜在的能力。那么作为教师的我们如何根据学生实际以及我们现有的条件让学生释放最大的潜能呢?如何让学生的潜在能量在我们的课堂里充分燃烧呢?只要做到这一点,我们就在做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的问题上迈出了一大步,冯恩洪校长是这样说的。这也是值得我深思的。

在课堂上我们充分释放学生潜能,也就提高了课堂效率,正如书中说的:教师不要讲学生已经会的东西,也不要讲学生听后依然不会的东西。只有这样,方能使课堂从低效走进有效,从有效走向高效。那么我们就应该在备课时下功夫,其中备学生是不可少的环节。

看了这本书感觉自己需要学的东西太多了!

《创造适合学生教育》读书笔记6

冯恩洪讲述的是“创造适合学生发展的教育”,最好的教育莫过于享受适合自己的教育,然而,现在的教育现状是接受教育,讲授教学,必须改变教育理念以及课堂变革和建设,才能从根本改变现状。

课堂教学教什么,适合比标准更重要,国家课程校本化很重要,进而,设计教学重难点时需要以人为本,因人而异,切不可胸中有书,目中无人。所以,我们不能再抱着课本,抱着教学参考只扣课本和大纲,我们更要关注学生,备学生。另外,老师不讲学生会的,不讲讲了学生不懂的,要完全相信学生,释放学生的潜能,发挥学生的潜能,才会收获期望之中,意料之外的惊喜。

怎么教?怎么教的问题就是所谓的教法。从理论上梳理,全世界的教法分三类:第一类是讲授课堂,用教师的一讲到底来完成知识传授。第二类为合作课堂,即学生能讲的让学生讲,经过启发以后,学生仍然存疑的,这个时候才让教师发挥画龙点睛的作用。第三类课堂,对于相同年龄的人,因为他们智力上的差异不是给他一模一样的教育,而是给他合适的教育,这种提高质量的教学方法叫做差异教学或者说差异课堂。

课堂教学要由讲授走向合作,“班里最好的学生一定也没有老师知道的知识多,但老师知道的知识绝不会比全班同学加起来的知识多。”冯恩洪前辈的这句话有力的揭示了讲授教学的弊端,非常具有说服力。

所以,课堂变革在于关注差异,尊重情感,释放潜能。

冯恩洪前辈的讲座在不知不觉中就结束了,他的讲座对我来说非常震撼,他是因为有恒心有毅力,才造就了今天的成功,他激发了我对教育的追求,我并不追求能成为一名教育家,只希望能充实的在三尺讲台上站好每一个40分钟。

冯恩洪讲述的是“创造适合学生发展的教育”,最好的教育莫过于享受适合自己的教育,然而,现在的教育现状是接受教育,讲授教学,必须改变教育理念以及课堂变革和建设,才能从根本改变现状。

课堂教学教什么,适合比标准更重要,国家课程校本化很重要,进而,设计教学重难点时需要以人为本,因人而异,切不可胸中有书,目中无人。所以,我们不能再抱着课本,抱着教学参考只扣课本和大纲,我们更要关注学生,备学生。另外,老师不讲学生会的,不讲讲了学生不懂的,要完全相信学生,释放学生的潜能,发挥学生的潜能,才会收获期望之中,意料之外的惊喜。

怎么教?怎么教的问题就是所谓的教法。从理论上梳理,全世界的教法分三类:

第一类是讲授课堂,用教师的一讲到底来完成知识传授。

第二类为合作课堂,即学生能讲的让学生讲,经过启发以后,学生仍然存疑的,这个时候才让教师发挥画龙点睛的作用。

第三类课堂,对于相同年龄的人,因为他们智力上的差异不是给他一模一样的教育,而是给他合适的教育,这种提高质量的教学方法叫做差异教学或者说差异课堂。

课堂教学要由讲授走向合作,“班里最好的学生一定也没有老师知道的知识多,但老师知道的知识绝不会比全班同学加起来的知识多。”冯恩洪前辈的这句话有力的揭示了讲授教学的弊端,非常具有说服力。

所以,课堂变革在于关注差异,尊重情感,释放潜能。

冯恩洪前辈的讲座在不知不觉中就结束了,他的讲座对我来说非常震撼,他是因为有恒心有毅力,才造就了今天的成功,他激发了我对教育的追求,我并不追求能成为一名教育家,只希望能充实的在三尺讲台上站好每一个40分钟。

冯恩洪讲述的是“创造适合学生发展的教育”,最好的教育莫过于享受适合自己的教育,然而,现在的教育现状是接受教育,讲授教学,必须改变教育理念以及课堂变革和建设,才能从根本改变现状。

课堂教学教什么,适合比标准更重要,国家课程校本化很重要,进而,设计教学重难点时需要以人为本,因人而异,切不可胸中有书,目中无人。所以,我们不能再抱着课本,抱着教学参考只扣课本和大纲,我们更要关注学生,备学生。另外,老师不讲学生会的,不讲讲了学生不懂的,要完全相信学生,释放学生的潜能,发挥学生的潜能,才会收获期望之中,意料之外的惊喜。

怎么教?怎么教的问题就是所谓的教法。从理论上梳理,全世界的教法分三类:第一类是讲授课堂,用教师的一讲到底来完成知识传授。第二类为合作课堂,即学生能讲的让学生讲,经过启发以后,学生仍然存疑的,这个时候才让教师发挥画龙点睛的作用。第三类课堂,对于相同年龄的人,因为他们智力上的差异不是给他一模一样的教育,而是给他合适的教育,这种提高质量的教学方法叫做差异教学或者说差异课堂。

课堂教学要由讲授走向合作,“班里最好的学生一定也没有老师知道的知识多,但老师知道的知识绝不会比全班同学加起来的知识多。”冯恩洪前辈的这句话有力的揭示了讲授教学的弊端,非常具有说服力。

所以,课堂变革在于关注差异,尊重情感,释放潜能。

冯恩洪前辈的讲座在不知不觉中就结束了,他的讲座对我来说非常震撼,他是因为有恒心有毅力,才造就了今天的成功,他激发了我对教育的追求,我并不追求能成为一名教育家,只希望能充实的在三尺讲台上站好每一个40分钟。

第四篇:创造适合学生教育心得体会

创造适合学生教育心得体会

读了《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一文,让我收获颇多。长期以来,我们对学生学业的评价主要以教师评价为主体,以学生的学业分数作为评价的主要标准,侧重于评价的甄别、筛选和批判性功能,重视终结性评价和相对评价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对评价问题作出了明确的规定“要建立促进学生发展的评价体系,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使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这就要求我们积极树立新的评价标准和观念,以“创造适合学生发展的教育”,适应新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的需要。

要创造适合每一个学生的教育,更好地为学生服务。作为人民教师,首先要珍惜讲台,热爱讲台,享受讲台,发展自己,做最好的自己。作为教师,要养成读书习惯,享受读书乐趣;要积累经验,学会反思;要学会合作,实现双赢;要做复合型的教师。

在细细的阅读中,做感动的是哪些让自己刻骨铭心的来自冯老自己行为和感悟的教育真谛:

1、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是一场革命,是一场告别书本中心走进学生发展为本的革命。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关键的关键是要研究学生,使我们的老师由心中有书走进胸中有书、目中有人的境界。

2、研究差异,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告别忍受,走出接受,走进享受。

3、我的责任就是让我的学生快乐,成长不需要伴随着每天的愁眉苦脸,当我的学生走进教室,脸上没有笑容的时候,我知道我的工作缺位了。我做校长,我有责任让我的学生实现快乐的成长。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我发现学生是有潜能的。潜能不释放,学生不快乐。

4、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要求我们胸中有书,目中有人,根据学情决定我教什么,我怎么教。

5、直木造梁,弯木造犁,让所有的学生各得其所,各展其长。

6、一个教师照亮了别人,发展了自己,只有发展了自己才能更好的照亮别人,只有发展了自己,才能更长时间地照亮别人。

7、这个过程来源于读书,因为从1980年到昨天晚上,我没有一天不读1个小时的书。读书长智慧,当读书使我对教育的认识由简单走向庞杂,再从庞杂回归到简单的时候,我发现我把握了教育的真谛。

8、最好只是一时的现象,更好是永恒的追求,持续改进,不断创新。

9、有什么样的流程文化就有什么样的教育质量。如果说一个好校长就是一个好学校的话,那么一个好的管理文化可以培育一群好学校。

10、教育就是要做到告别难受、结束忍受、远离接受、走进享受!

三、感慨万分的学习反思:

1、改变观念

教育的服务对象是学生,好的教育应该是最有益于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所以我们在教学行为上要更多地考虑学生的需求。

我们学习了很多模式,但现在仍然没有找到最适合我们的模式,感觉我们总是不停地在照搬别人的东西,感到不合适就抛弃了,再搬再抛弃,这种照搬模式浅尝辄止的做法是达不到课改目的的。我们总是想套用现成的模式,通过学模式来带动教学进而形成模式,现在看来是行不通的,我记得在《天龙八部》里有这样的一个情节,吐蕃国师鸠摩智没有练习少林内功心法,而强靠小无相功来推动少林功夫终究导致走火入魔。虽然是小说,但却很在理。所以我们组一致认为对一些名校的做法应该抱着学习的心态,结合学校实情在实践中内化成自己的东西从而形成自己的模式。其实模式这个东西就是形式,是品牌,当你做出了自己的风格,自然就有了模式。

2、关注差异

老师们,你有没有遇到过这样的情况:当我们正卖力地讲着习题时,他正在玩铅笔、橡皮或做别的事情;当我们批改作业时发现一些很简单的问题都错了,我想这样的情况大家都遇到过吧!问题出在哪里,错误应该归咎与谁?至少不应该只责备学生,我们也有错误。我们没有去了解我们的学生。虽然我们很多老师都知道学生存在差异这个事实,但我们在行动上仍然想按相同的标准要求他们,一旦做不到,就进行批评教育,最后得到的只是相互间的怨言,师生关系渐行渐远。“人皆有才,人无全才,扬长避短,个个成才”,这样的境界可能我们都做不到,但如果我们真能更多地去了解和认同我们学生的差异性,更多地包容学生的错误,换位思考他们的处境,更多地为学生设计一些他们够得着的问题,让他们享受到哪怕一点点学习的快乐,我想我们的师生关系肯定会得到改善,我们的课堂肯定可以更活跃一些。

同理,我们组还觉得在管理教师队伍时也要关注教师的差异性,让教师充分地发挥他们的特长,扬长避短,最大程度地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和满足他们渴望成功的心理需要。

3、尊重和倾听

“现在的老师不好当,班主任更不好当”,我们可能经常要发这样的感慨,教育无小事,教育也无大事呀,有的只是一些“鸡毛蒜皮”的事情,然而处理不好,就会激起各种矛盾,不但影响教学,而且还真可能会有 “大事”发生。学生是有情感的,我们应该尊重学生的情感。怎样尊重呢?这就需要通过满足学生的自我尊重的精神需要来实现。让他们获得成功,产生成就感,给他们以肯定和鼓励。特别是不能言语损伤,侮辱性的语言甚至超过一顿痛打对学生的伤害,我曾经与学生交流中获悉,学生记住对自己不好的老师的原因都是说曾经怎样怎样骂过他。要博取学生的认同,还必须有心灵上的沟通,这就需要我们去倾听他们的心声,所以我们要更多地俯下身来聆听学生的想法,这样我们就和学生建立了一种既是师生又是朋友的关系,学生的心里话会对你说,你才能去解决他们中的实际问题。

4、加强学习

“活到老,学到老”对于我们既熟悉又陌生,现在我们面临着新的教学理念,新的教学设备,遥远的梦想已经变成了现实,然而我们还有很多思想和技能却停留在梦想中。如果现在不抓紧学习,很快就会被淘汰了,我们不能真等到这一天再来怨天尤人,我想我们真的要有那么一点点危机感。

我们在平时可以更多地阅读可以提高教学技能的书籍,多反思自己的教学,学习一些课件制作的本领。让自己时刻处于前进的状态。

用心了,努力了,就会有收获,只要我们对自己还没有放弃,我们一样可以创造适合我们自己的教育。

非常感谢校长们为我们创造了又一次读书和交流的机会,让我们放开手脚,用规范加选择的教育思想,合格加特长的育人目标,开辟樱桃园小学的教育新天地。

第五篇: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_学习体会

用心成就极致

王立荣

一、刻骨铭心的教育真谛: 在细细的阅读中,做感动的是哪些让自己刻骨铭心的来自冯老自己行为和感悟的教育真谛:

1、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是一场革命,是一场告别书本中心走进学生发展为本的革命。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关键的关键是要研究学生,使我们的老师由心中有书走进胸中有书、目中有人的境界。

2、研究差异,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告别忍受,走出接受,走进享受。

3、我的责任就是让我的学生快乐,成长不需要伴随着每天的愁眉苦脸,当我的学生走进教室,脸上没有笑容的时候,我知道我的工作缺位了。我做校长,我有责任让我的学生实现快乐的成长。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我发现学生是有潜能的。潜能不释放,学生不快乐。

4、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要求我们胸中有书,目中有人,根据学情决定我教什么,我怎么教。

5、直木造梁,弯木造犁,让所有的学生各得其所,各展其长。

6、一个教师照亮了别人,发展了自己,只有发展了自己才能更好的照亮别人,只有发展了自己,才能更长时间地照亮别人。

7、这个过程来源于读书,因为从1980年到昨天晚上,我没有一天不读1个小时的书。读书长智慧,当读书使我对教育的认识由简单走向庞杂,再从庞杂回归到简单的时候,我发现我把握了教育的真谛。

8、最好只是一时的现象,更好是永恒的追求,持续改进,不断创新。

9、有什么样的流程文化就有什么样的教育质量。如果说一个好校长就是一个好学校的话,那么一个好的管理文化可以培育一群好学校。

10、教育就是要做到告别难受、结束忍受、远离接受、走进享受!

二、淋漓尽致的读书感觉:

校长送我们的新年礼物《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一口气读了下来,其中一些教育故事和案例把教育理论浅显化,深入浅出,还有一些是冯老自己的亲身经历和工作实践的总结和提炼,道理明确又精辟,读来浅显易懂。

读到幽默逗趣处会不禁大笑起来,看到感人情节便热泪盈眶,每读完一个章节,内心的赞叹如火一般烧得脸都发烧。

冯老的真枪真功夫,教育的大智慧,真谓天下无敌!

三、感慨万分的学习反思:

1、改变观念

教育的服务对象是学生,好的教育应该是最有益于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所以我们在教学行为上要更多地考虑学生的需求。

我们学习了很多模式,但现在仍然没有找到最适合我们的模式,感觉我们总是不停地在照搬别人的东西,感到不合适就抛弃了,再搬再抛弃,这种照搬模式浅尝辄止的做法是达不到课改目的的。我们总是想套用现成的模式,通过学模式来带动教学进而形成模式,现在看来是行不通的,我记得在《天龙八部》里有这样的一个情节,吐蕃国师鸠摩智没有练习少林内功心法,而强靠小无相功来推动少林功夫终究导致走火入魔。虽然是小说,但却很在理。所以我们组一致认为对一些名校的做法应该抱着学习的心态,结合学校实情在实践中内化成自己的东西从而形成自己的模式。其实模式这个东西就是形式,是品牌,当你做出了自己的风格,自然就有了模式。

2、关注差异

老师们,你有没有遇到过这样的情况:当我们正卖力地讲着习题时,他正在玩铅笔、橡皮或做别的事情;当我们批改作业时发现一些很简单的问题都错了,我想这样的情况大家都遇到过吧!问题出在哪里,错误应该归咎与谁?至少不应该只责备学生,我们也有错误。我们没有去了解我们的学生。虽然我们很多老师都知道学生存在差异这个事实,但我们在行动上仍然想按相同的标准要求他们,一旦做不到,就进行批评教育,最后得到的只是相互间的怨言,师生关系渐行渐远。“人皆有才,人无全才,扬长避短,个个成才”,这样的境界可能我们都做不到,但如果我们真能更多地去了解和认同我们学生的差异性,更多地包容学生的错误,换位思考他们的处境,更多地为学生设计一些他们够得着的问题,让他们享受到哪怕一点点学习的快乐,我想我们的师生关系肯定会得到改善,我们的课堂肯定可以更活跃一些。

同理,我们组还觉得在管理教师队伍时也要关注教师的差异性,让教师充分地发挥他们的特长,扬长避短,最大程度地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和满足他们渴望成功的心理需要。

3、尊重和倾听

“现在的老师不好当,班主任更不好当”,我们可能经常要发这样的感慨,教育无小事,教育也无大事呀,有的只是一些“鸡毛蒜皮”的事情,然而处理不好,就会激起各种矛盾,不但影响教学,而且还真可能会有 “大事”发生。学生是有情感的,我们应该尊重学生的情感。怎样尊重呢?这就需要通过满足学生的自我尊重的精神需要来实现。让他们获得成功,产生成就感,给他们以肯定和鼓励。特别是不能言语损伤,侮辱性的语言甚至超过一顿痛打对学生的伤害,我曾经与学生交流中获悉,学生记住对自己不好的老师的原因都是说曾经怎样怎样骂过他。要博取学生的认同,还必须有心灵上的沟通,这就需要我们去倾听他们的心声,所以我们要更多地俯下身来聆听学生的想法,这样我们就和学生建立了一种既是师生又是朋友的关系,学生的心里话会对你说,你才能去解决他们中的实际问题。

4、加强学习

“活到老,学到老”对于我们既熟悉又陌生,现在我们面临着新的教学理念,新的教学设备,遥远的梦想已经变成了现实,然而我们还有很多思想和技能却停留在梦想中。如果现在不抓紧学习,很快就会被淘汰了,我们不能真等到这一天再来怨天尤人,我想我们真的要有那么一点点危机感。

我们在平时可以更多地阅读可以提高教学技能的书籍,多反思自己的教学,学习一些课件制作的本领。让自己时刻处于前进的状态。

用心了,努力了,就会有收获,只要我们对自己还没有放弃,我们一样可以创造适合我们自己的教育。

下载创造适合的教育打造幸福的学校.word格式文档
下载创造适合的教育打造幸福的学校..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读后感

    《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读后感 在寒假里,当我再次翻开我国著名教育专家冯恩洪的著作《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这本书,我就爱不释手地读完剩下的部分。结合自身的教育生活,我又有......

    《_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读后感

    《 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读后感 读《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课堂变革要由教授走进合作》有感 一直以来,总觉得只要能把学生教会、教好就是一名合格的教师。其实不然读了了冯......

    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心得体会

    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心得体会(一)读了此书,感触最深的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教育实践家冯恩洪在教育改革道路上的经历冯恩洪——一个不仅具有远见卓识,还是“艺高人胆大”的教育实践......

    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读后感

    读《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有感 徐立缨 童话故事里,恶毒的后母,善良的公主更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让我们第一次有意识的明白了什么是善恶。其中,起着推波助澜的魔镜,让当时的好奇......

    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读后感

    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读后感 1近期我认真读了冯恩洪教授的《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这本书,读后感悟颇深,对自己的教育触动很大。该书是冯恩洪教授结合自己的教育工作实践对中国......

    《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读后感

    冯恩洪讲述的是“创造适合学生发展的教育”,最好的教育莫过于享受适合自己的教育,然而,现在的教育现状是接受教育,讲授教学,必须改变教育理念以及课堂变革和建设,才能从根本改变现......

    《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的读后感

    近期我认真读了冯恩洪教授的《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这本书,读后感悟颇深,对自己的教育触动很大。该书是冯恩洪教授结合自己的教育工作实践对中国教育的理性思考和展望。读冯教......

    《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读后感

    假期读了冯恩洪先生的《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一书,感悟很深,对我触动很大。其中印象最深刻就是其中关于教师自我提高,如何实现教师专业发展的部分。我们不但要珍惜讲台,热爱讲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