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六上科学试卷分析2012
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
六年级科学期中考试试卷分析
祖山兰亭中学小学部 高云中
一、基本情况分析:
本次考试参加的考生为70人,参考70人,平均分 72.5,其中优秀人数 51人,优秀率为 73%,及格人数为55人,及格率为79%。
二、主要成绩分析:通过学生答题来看,学生对基础知识掌握比较牢固,得分率较高。例如“填空题,大多数学生能正确填写,得满分的占80﹪左右。”再如,判断、选择题学生答得也比较好,得分率比较高。
三、失误分析:
(一)试卷分析
本套试卷共四个大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50分钟。其中第一题填空,分值占百分之三十。本题是基础知识部分,考查了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第二题判断,分值占百分之二十;第三题选择,分值占百分之二十;第四题回答问题,分值占百分之三十;判断、选择题部分是知识应用部分,考查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分析、运用的能力;第四,连线考查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五、六问答考查的是学生综合运用,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及设计实验能力。本套试卷分值、时间安排合理,试题内容难易适度。
(二)答题技巧分析
从学生答题来看,学生的分析能力、理解能力、设计实验能力、语言组织能力还有待遇提高,对所学知识的运用灵活程度有待于提高。
(三)逐题分析
1、认真思考巧填空,基础知识部分学生填的较好。
2、判断、选择题,分析理解部分学生有困难。学生运用、联系实际能力差。如判断的“
8、3、择优录取,得分率较高。4连线得分率较高。5填表,6 7题 理解回答,学生答得较好没有共性错误。只有部分同学都对不全。
四、教学教师问题分析:
根据以上的试卷分析情况,教学教师存在问题:
1、教师在教学中对知识的应用和拓展不够。
2、从卷面中学生不能很好的对所学知识的应用和迁移,知识面较窄。
3、学生设计实验能力较差,教师对实验不重视,指导不到位。
五、下阶段采取的措施:
1、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和探究能力,多创设有利于学生自主发展的空间,构建开放的学习环境,以有效的学习方案,趣味化、活动化的课堂及和谐的师生关系吸引全体学生进入学习情境,向科学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要质量。
2、在平时的教学中,不要把知识讲得太死,要多留给学生思考的余地,这样考试时学生才会游仞有余。
3、紧抓学生日常学习习惯的培养,让学生拥有对科学学习的积极态度和兴趣。帮助学生们对知识温故而知新,养成良好的习惯,能够认真的、积极的提高学习效率。
第二篇:人教版四年级上科学试卷分析
科学试卷分析
一、得分情况分析
我校四年级学生35人,平均分为35分,总体合格率为80%,优秀率为15%。
二、试题答题情况分析
1.填空题第2题5题6题,很多同学回答的失分多。其原因一是学生没有记住概念,二是讲课时教师强调不够。
2.选择题第3、4、5题,此题错误人数较多,主要原因是我在练习的时候时候没有遇到过此题类型,导致学生做错此题。
3.判断题第1、4题,此题出现错误的原因是学生没有真正理解知识内容。
4.看图连线题,由于比较简单,之前教学中也比较重视,所以学生答的还可以。
8.第三大题学生失分不多,能都对知识进行分析和利用,有个别学生回答问题不够灵活,或过于简单。
三、综合分析
这里我们只分析主观原因,主要是我在教学方面的失误原因。
1、四年级的科学课教学是我担当的,我是科学课“新人”,对科学课的认识尚在建立中,对一些科学概念的理解也需要学习的过程,尤其是物体运动和力方面的内容,还需要进一步的理解。因此,我的的授课基本属于边学习边上课的状态,出现错误应该是正常的反应。
2.因为经验不足,授课教师忽略了一些教科书上的一些要点,在复习时,学生积累不够。
四、应对举措
1.我在重视探究教学的过程中,要抓好基础知识与技能的培养与习得。
2.加强复习,使学生建立科学概念之间的联系性,提高理解力。3.我会给学生提供运用知识的机会。运用的过程有助于加深理解。
4.多给学生动手做实验的机会,学生只有亲身做过了实验才能够真正理解实验原理,光凭教师的讲解演示是不够的。
第三篇:上学期科学试卷分析(总)
2013——2014学上学期 科学试题及试卷分析报告
单位:华丰镇中心小学
执笔人:朱伟峰
时间:2014年1月
2013——2014学上学期 科学试题及试卷分析报告
上学期期末考试已经全面结束,其中科学试卷命制科学合理,渗透了新课改的理念,题目形式多样,难易适度,成为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有效载体,为学生学好科学提供了正确的导向。从整体上看,这份试卷既注重了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又考察了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减少了死记硬背的试题,增加了对所学基础知识的实际应用。在命题上较符合新课程理念,对教师和学生提出了新的教学要求即:提倡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加强学生实验探究能力,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现将试卷及试题情况具体分析如下: 一.总体情况:
本次考试试卷以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为命题依据,从整体情况看,教师能根据科学课的特点来设计教学方法,课堂上能放给学生自主探究,教师点拨引导,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采取小组合作互帮互学。成绩较为理想,及格率84.35%,达到预期的目标。
本次试题内容多来自学生的现实生活,体现了生活化的特点,落实了课程标准中“科学并不神秘,科学就在我们身边,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科学现象”的前瞻理念。问题的设计有利于学生调取已有的生活经验,有利于学生解释生活中的科学现象,有利于学生运用学到的科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科学问题。
二、试卷分析:
1、题型分析
科学试题题型包括选择题、判断题、列举、简答题、实验题,这几种类型分别属于四个版块:我学习的科学知识、我对科学现象的认识、科学与生活、我的想法与做法及我的创新设想,从题型的量上可以看出基础知识所占的比例较大
2、整体成绩统计与分析
华丰镇中心小学三、四、五、六共有12个教学班,共计636人.由于实行等级评价,所以不能用分值的多少来考查学生,只能用A、B、C、D四个等级来对学生进行考查,其中得A的人数为165人,比率为25.94℅;得B的人数为235人,所占比率36.95%;得C的人数为180人,所占比率28.31%;得D的人数为118人,所占比率18.55%。从所有学生取得等级来看,五年级最好,及格率为100℅,四年级较差57.96℅,及格率为,三六年级及格率相差无几。
3、学生答卷反映问题的总结
从学生的试卷解答情况来看,判断题和列举题大部分同学都能正确做对,说明同学们对这方面大内容掌握较好;而选择题、实验题却做得普遍较差,尤其是选择题失分更严重一些.究其原因有的学生知道答案却不能把字写正确,有的学生不知道如何去组织答案,如实验题表现得比较明显,还有一部分学生是对所学内容不能很全面的掌握以至于不能正确答题,如选择题表现得比较明显。画图题学生不规范,第一次接触这样的题型,可能有的学生不知道如何去做,所以得分并不高。
三、改进措施:
1.继续加强学习习惯培养,调动学生探究的兴趣。在教学中积极的组织引导学生进行动脑思考,动手实践,小组合作,探究周围世界的知识,激发学生对于我们生活中的现象及事物的兴趣,并且能够积极的进行探究。
2.适当减轻教师的工作负担,给教师一定的空间。让他们有时间钻研业务,有时间学习更多的东西,及时地给自己充电。
3.联系学生生活、社会实际,培养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在教学中,教师积极的调动学生积极地将所学的知识应用的自己的生活中去,改善自己的生活,体验学习科学及应用科学的兴趣。
4.重视知识的获取过程。组织和引导学生积极的对于周围的世界进行提问,猜想,设计操作方案或者搜集相关的资料,进行实验或者整理分析资料抽取信息,提高学生的学习及探究能力。
5.从学生答题中出现的有些错误,可以窥见到学生的学习水平、学习方式、思维的灵活性、深刻性,表达能力等方面存在很大差距,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面向全体,因材施教。
第四篇:2016-2017上科学阅卷试卷分析
六盘山镇科学阅卷试卷分析
(2016—2017学第一学期)
三年级科学试卷分析
一、试题情况
本次试题主要有如下类型的题目:填空题、判断题、选择题、简答题。所出题覆盖了本学期所学内容,知识的覆盖面较广,难易适中,在注重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的同时,适当考查了学生的科学素养,能较好地反映出学生实际掌握知识的情况。
二、学生得分分析
1、填空和判断的得分率较高,只有极个别的学生出现了判断的失误,错误主要出现在水、石、空气有重量的判断上,理解错误导致学生选的不对,这与教师在授课时强调不到位有关。
2、选择题中出现的错误较多,具体表现在第1小题,第1小题中,那种动物是具有三对足的动物?学生对三对足理解不透彻,而且我们农村的学生缺失了观察课,所以学生选错的较多。
3、我会回答,共2小题,其中第一小题是在观察小动物的活动中,我们需要注意些什么?多数学生能回答上来,知道注意保护小动物,爱护小动物的观察常识,但是有少数学生回答的答非所问,不全面,还反应出一部分学生的表达能力很差,语句不通顺,错字别字较多。第二小题写出造纸的具体步骤。有一部分学生不注意审题,写的是古代四大发明,还有部分学生做题的方式有问题,步骤混乱,不能按要求进行作答,多数学生回答不完整。说明学生在平时实观察时不认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还比较差。
三、反思 仔细分析考试试卷,我觉得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学生普遍存在审题不仔细,没有养成良好的做题习惯,缺乏正确分析题目的能力。在今后的教学中,重视学习习惯培养,尤其是学科学、用科学能力的训练,引导学生能够灵活的运用所学的科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2、学生不擅长运用已有的科学知识解决问题,灵活应变的能力较差。这提醒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理解、分析问题的能力,不要把知识讲得太死,要多留给学生思考的余地,这样考试时学生才会游刃有余。
4、加强综合社会实践活动,从生活出发引导学生多观察、动脑,积累生活经验,充分认识到科学就在我们的身边,生活中处处有科学。
四年级科学试卷分析
本学期期末检测已经全面结束,其中四年级科学试卷命制科学合理,渗透了新课改的理念,题目形式多样,难易适度,成为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有效载体,为学生学好科学提供了正确的导向。从整体上看,这份试卷既注重了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又考察了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减少了死记硬背的试题,增加了对所学基础知识的实际应用。在命题上较符合新课程理念,对教师和学生提出了新的教学要求即:提倡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加强学生实验探究能力,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现将试卷及试题情况、答题情况具体分析如下:
一、总体情况:
首先,从形式上看,试题做到了考察全面,问题的设置较符合四年级学生年龄特点,体现了“学生是科学学习活动的主体”的理念。其次,从语言表述上来看,每个问题的表述均简洁明了,表意准确,言简意赅,便于学生理解。再者,从试题的难易程度来看,本卷命题注重实验探究。自主发挥,符合四年级学生的生活经验及知识水平,既不拔高要求,又考察了学生的能力,多数学生能考出其真实水平。
本次试题内容多来自学生的现实生活,体现了生活化的特点,落实了课程标准中“科学并不神秘,科学就在我们身边,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科学现象”的理念。问题的设计有利于学生调取已有的生活经验,有利于学生解释生活中的科学现象,有利于学生运用学到的科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科学问题。
二、存在的问题: 1.填空题 出现的错误主要集中在字音字形混淆,错字别字较多,有一部分学生将人体消化器官的顺序颠倒,把“胃”写到了“食道”的前面,这说明多数学生对知识没有掌握。其原因一是学生没有理解,二是教师对科学科目中出现的生僻字强调不够。2.判断题
第2、3、5小题错误人数较多,主要原因是学生识记不够,知识混淆,句子理解不清造成失分。3.问答题
本题是培养学生观察燕子、蚂蚁、蜻蜓的行为,他们对天气变化做出了怎样的反应?出错的原因:其一主要是学生对问题无从答起,问题回答的范围较宽泛,而学生可能更擅长具体的问题,且没有理解清楚题目。其二,学生知识较匮乏,三种动物只写一到两种或者交白卷。
三、问题剖析:
1、四年级的科学课教学,教师对科学课的认识尚在建立中,对一些科学概念的理解也需要学习的过程,还需要进一步的理解。因此,教师的授课基本属于边学习边上课的状态,出现错误应该是正常的反应。
2、因为经验不足,授课教师忽略了一些教科书上的一些要点,在复习时,学生积累不够。
3、学校给教师提供了一些帮助,包括上课策略、评价等方面的支持,但很多时候是匆匆上阵,授课教师对教学的“消化吸收”出现不良现象。这说明教研的有效性还有很大的提高空间。
四、改进措施:
1、继续加强学习习惯培养,调动学生探究的兴趣。在教学中积极的组织引导学生进行动脑思考,动手实践,小组合作,探究周围世界的知识,激发学生对于我们生活中的现象及事物的兴趣,并且能够积极的进行探究。
2、联系学生生活、社会实际,培养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
3、重视知识的获取过程。组织和引导学生积极的对于周围的世界进行提问,猜想,设计操作方案或者搜集相关的资料,进行实验或者整理分析资料抽取信息,提高学生的学习及探究能力。
4、从学生答题中出现的有些错误,可以窥见到学生的学习水平、学习方式、思维的灵活性、深刻性,表达能力等方面存在很大差距,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面向全体,因材施教。
五年级科学试卷分析
这次科学试卷共有五大题,题型覆盖本册的知识点,份量适中,难易适当,是一份比较合理的试卷。现将本次考试情况具体分析如下:
一、试题分析:
1、试题内容好,题型全面广泛,整份试卷分为填空题、判断题、选择题、简答题、动手操作题,既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又考查学生灵活运用能力;动手操作题是考察学生的分析、设计和探究能力,因此这份试卷基础中含有灵活,灵活中又考察基础,试题出得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2、教育的目的在于面对全体学生,面向学生的每一方面,该份试卷试题难易程度适合全体学生。
二、试卷总体情况:
1、各校平均分比较高,校与校之间差异不大。
2、各班优秀率很高,而且高分很多。
3、班级中不及格的人数较少。
三、试卷答题情况分析
1、填空题和判断题失分较少。
反思:学生平时掌握的较好。考试内容是在考试复习题范围之内的。但是对于部分知识点,应该稍加拓展。
2、选择题和简答题失分较少。
但是我们很多学生在简答第2题做错了,自行车运动那些地方需要摩擦?用什么方法增大摩擦?主要原因是对课本知识掌握不牢。反思:考试题目都是经常出现的题目,内容是在考试复习题范围之内的。但是部分题目提问方式的转化,孩子们思维也无法及时转化,结果就失分了。日后加强对孩子们进行同一类型题目不同方式提问的解答的训练。
3、动手操作题失分较多 种子发芽要有水吗?
这是书中的实验题,由于此实验需要耗费学生和老师的很长的时间去观察,去培养,去对比,所以很多学校都是老师讲述式的教学,而忽略了实践的重要性,所以学生对于实验的步骤设计不准确,缺失了基本的假设,求证,实践得出结论的小学实验基本操作要求。
反思:由于五年级这次考试的实验,在书本中都有,有部分学生审题不清和表达不全而失去分数。教材中的许多实验由于条件所限没有让孩子们动手做,或者做得不是很成功,有些一般都是老师自己演示,因此学生对实验有些陌生。
四、合理化建议及措施:
1.自觉学习新的教育理论,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同时自觉钻研“课程标准”、新的教材;学习新的知识,不断充实自己。
2.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知能并重,既要准确传授知识,又要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和习惯。
3.注重每位学生的发展与进步,注重后进生的转化。
4.加强教学研究,充分发挥教学研究的功能,研究教材、教法、学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在有限的时间内,提高小学科学教学的质量。
六年级科学试卷分析
一、试卷分析
本试题考查分为填空、判断、选择、联系生活实际、动手做一做,内容分别涉及到各单元的重点和难点,其中包括简单机械单元的杠杆、斜面、滑轮、轮轴等简单机械原理,电磁学单元的内容,以及生活与环境。应该说这次考查涵盖的科学概念多,涉及的内容广,题型丰富,题目灵活,有一定难度。
从考查的情况来分析,填空题、判断题、联系生活实际、动手做一做得分率很高,除了有个别学生因为粗心把字写错或者语言表达上扣分外没有其他的失分现象。
失分点主要表现在选择题的第1、4小题,书中表述的是用羊角锤能轻松的将铁钉钉入或取出,而考查题中改为了螺丝钉,所以学生大多选择了羊角锤,没有看清题目就做出了选择,过于大意。第4小题中,自行车上综合利用了那些简单机械原理中,学生对自行车上的齿轮误认为是斜面,所以选错的比较多。在本次试题中,不仅考察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还有获得的过程与方法,科学知识与生活的联系情况。
二、影响考试质量考查分析 教师因素:
1、教师为了其它学科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学的连贯性,导致学生没有真正收获。
2、内容多,课时少,降低了要求。
3、教学方法和策略缺乏最优化。
三、提高学习质量的策略 1.抓好基础知识的培养与习得,多进行拓展练习。2.重视科学概念的教学。
3.优化教材,加强科学与生活的联系。4.进行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策略研究。5.对学生进行情感“投资”。
第五篇:科学试卷分析
科学试卷分析
这次科学试卷共有四大题,题型分布广,份量适中,难易适当,是一份比较合理的试卷。满分40分。从总体情况看,学生对本期知识掌握的较好,现将本次考试情况具体分析如下:
一、1.试题内容好,题型全面广泛,整份试卷分为:小法官、我会选、我来填、我来做实验、四部分。既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又考查学生灵活运用能力;实验题是考察学生的分析和理解能力,因此这份试卷基础中含有灵活,灵活中有考察基础,试题出的比较好。
2.试题难易程度适合全体学生,教育的目的在于面对全体学生,面向学生的每一方面,注意了坡度的平缓,试题的低中难题分布恰当。
二、试卷总体情况
分析考试质量分析表:
1.各班平均分不太高,班级与班级之间差异不大。
2.各班优秀率不高,而且高分不多
原因分析:
1.复习时间较少。因为是综合监测,各科教师均加大复习力度,学生负担突然加大。
2.部分学生平时态度不端正,对科学不重视。班级中优秀的学生上课十分积极,但是后进生把科学当游戏课,上科学课的习惯十分不好。导致上课不认真,知识没掌握好。
三、试卷具体分析
1、判断题失分较少。反思:学生平时掌握的较好。考试内容是在考试复习题范围之内的。
2、填空题失分较少。
主要失分在:3小题控制噪声的方法。5小题青春期的第二生理变化。
反思:学生不会灵活运用,题型换后,学生不知所措。
3、选择题失分较少。
主要失分在:2小题“水对植物倾斜生长的影响”
3小题为了保护听力,声音不得超过几分贝?
反思:这两题在书本中有,在课堂上我也强调,但反复说这个知识的程度不够,因此还是有部分学生审题不清,盲目选择。
4、实验题比较好。反思:学生对于实验比较熟悉,每次实验从演示到分组,都让学生把每个实验步骤反复练习,所以学生对光和声音的产生的实验印象比较深刻。
四、改进措施
1、要仔细钻研,吃透教材
对一些知识要联系实际生活,让学生真正灵活理解,对易混的知识加强分辨。
2、要注意分析学法
通过什么样的方式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且什么样的学法学生才能真正把知识学到手。“动口、动手、动脑”这些老词,却是需要时时刻刻注意的。
3、科学课要加强实验操作
动手实验验证科学道理。同时,在实验中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增强学生探索科学的兴趣。
4、注重关爱每一位学生
耐心对待每一位后进生,永远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
5、加强业务学习
用知识不断充实自己,才敢站在学生面前去教学生,自己都没有多少知识和谈教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