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北大戏剧社2002级毕业大戏九歌送审材料本剧是社团文化节和北京
北大戏剧社2002级毕业大戏《九歌》送审材料
本剧是社团文化节和北京大学108周年献礼剧目,同时作为北大戏剧社02级社员毕业演出
《九歌》送审材料
《九歌》改编自战国屈原的同名楚辞;
在剧本创作过程中广泛征引史籍,并根据《史记》与《战国策》考订成篇。
主题思想:
《左传·成公》:国之大事,在祀与戎。
《九歌》原是关于人神情爱与国家战争的祭文,本剧命题则是从屈原原作的立意出发,寻找贯通古今的共同的情绪,即是一种信仰与归属感。
关键词一:信仰。
中外学者们大都论断国人缺乏宗教信仰,然而在上古,我们的先人,却是对天地山川这些自然的盛大之物充满了敬畏,这何尝不是信仰。而现代社会的职业分工愈趋纷繁芜杂,不同人群之间的隔阂益深,每个人自有心安处,却缺少了众人共同的信仰。屈原所以伟大,是因为他的寄托高远、信仰笃定,于是一切美好的理想都由此生发而出,无论是道德修身抑或是贤人美政。屈原的《九歌》祭祀,并非为了供奉鬼神,而是希望通过祭祀,追寻众人的先民与往圣,从而唤醒起迷失的信仰与理想,振作一个国家,也振作一个时代。
关键词二:归属感。
春秋之时,诸侯之间尚序宗族以分远近亲疏,以祖宗姓氏为归属;然而在屈原的时代,在那个英雄与贤哲辈出的列国之世,合纵连横,远交近攻,战乱频仍,而人心不定,臣民无所寄托,往往流离行走于七国之间。屈原是楚人,楚国的地理条件造就了其文化传统的独特性,亦赋予了屈原强烈的归属感,这却没有束缚住他的眼界,他熟习七国的典章制度,他对天下的兴亡治乱的道理了然于胸,他厌恶割据厌恶征伐,他为了七国归一而倾注心血,不过他理想中的天下的共主,并不是焚百家之书的秦始皇,他要天下兼容并蓄列国的风致,缤纷而灿烂。
在现今这样一个世界大同的时代,我们可以四海为家,但是家,究竟在哪里?游离的状态,匆忙的状态,令海外的华人每每思念故国却又身受牵绊不能归来。我们也行将离开北大,甚或有人出洋留学离开中国,对归属感的思索,那种留恋不舍,其实也都是我们这群毕业在即的北大人的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