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我军首次授予大校军衔的军官简历386辛国治
我军首次授予大校军衔的军官简历386、辛国治
386.辛国治(1921—2013.07.22)上海警备区政治部主任
河北省新海(今黄骅)县人。1937年参加本地抗日救国会。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时期,任黄骅县抗日救国会第11分会秘书,八路军第115师东进抗日挺进纵队第6支队连政治指导员、支队政治处宣教股股长,八路军第115师教导第6旅政治部宣教科科长、组织科科长,1944年任渤海军区第2军分区政治处副主任、主任。解放战争时期,任渤海军区第2军分区政治部主任,渤海军区第2军分区副政治委员,山东兵团渤海纵队第,11师政治部主任。1949年2月任第三野战军第33军99师政治部主任。参加了济南、淮海、渡江上海第战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第33军99师副政治委员,华东军区公安部队第16师政治委员,华东军区公安部队政治部副主任,上海警备区政治部主任,1959年任总政治部宣传部副部长、青年部部长,1968年任北海舰队政治部主任,北海舰队副政治委员,南海舰队副政治委员。(正兵团职待遇)1955年9月被授予大校军衔,1964年4月晋升为少将军衔,荣获中国人民解放军独立功勋荣誉章。因病医治无效,于7月22日在青岛逝世,享年92岁。
第二篇:我军首次授予大校军衔的军官简历519 焦玉山
我军首次授予大校军衔的军官简历
519、焦玉山
519.焦玉山(1915-1990.10.09)公安军边防第10师师长
安徽省阜阳县人。1931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4年转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1931年任红30军88师265团团部警通排1班战士,1933年任红30军88师265团团部警通排1班班长。1934年任红四方面军第30军88师263团排长,红30军89师267团政治指导员,红四方面军总政治部学兵连连长,红四方面军总部便衣队队长,警卫营副营长,西路军骑兵连连长。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第129师385旅团警卫连连长,独立支队营长,第129师教导大队副队长。1942年入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学习,任队长兼教育主任。解放战争时期,任东北民主联军第4纵11师31团副团长,1948年1月任东北野战军第4纵12师34团团长。1948年11月任东北人民解放军第41军123师367团团长,1949年4月任第四野战军 第14兵团41军123师367团团长。参加了临江、辽沈、平津等战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广东省公安厅副处长、处长,广东省公安总队副政治委员,公安军边防第10师师长,1957年任广东省军区佛山军分区司令员,1958年入高等军事学院基本系学习,1962年任第47军副 军长1966年任广西军区副司令员,1969年任广州军区副参谋长。参与指挥了1974年西沙永乐群岛反击作战和1979年对越自卫反击战。1955年9月被授予大校军衔,1964年4月晋升为少将军衔。荣获中华人民共和国二级八一勋章、三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1988年7月荣获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因病于1990年10月9日在广州逝世,享年75岁。
第三篇:一九五五年(含1956年)首批被授予大校军衔人员名录、简历(第二部分)
一九五五年(含1956年)首批被授予大校军衔人员名录、简历(第二部分)
(五画)(1965年以前晋升少将军衔者)石
瑛(1916—1998)曾用名王世英。陕西省长安县南张村人。1932年参加中国革命互济会,193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7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 1军团2师政治部宣传员。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115师343旅685团政治处民运干事,苏鲁支队1大队营教导员,新四军第3师9旅19团政治处主任,苏北军区淮海2支队政委兼中共中心县委书记。新四军独立旅政治部主任。解放战争时期,任东北民主联军西满军区第3师独立旅政治部主任,东北民主联军第2纵队6师政治部主任,东北野战军第2纵队6师政委,1949年2月任第四野战军第39军116师政委,建国后,任第39军政治部副主任兼116师政治委员,1950年10月入朝作战,任志愿军第39军116师政委,第39军政治部主任,39军副政委、代理政委。荣获朝鲜人民共和国二级国旗勋章、二级自由独立勋章。回国后,任第39军,政委,1953年任东北军区后勤部副部长,1955年任沈阳军区后勤部副部长。1955年9月被授予大校军衔,曾荣获八一奖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64年4月晋升为少将军衔。1988年7月被中央军委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因病于1998年11月3日在辽宁沈阳逝世,享年82岁。石一宸(1914—2004)
曾用名石广义。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孙娄镇东杨庄人。组织领导了黑铁山抗日武装起义,后加入山东人民抗战救国军独立团,193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时期,历任中队长、八路军山东纵队第3支队连长,第3支队独立大队副营长,支队工作团团长、第9支队1团参谋主任,旅司令部参谋、旅司令部作教股长、山东滨海军区司令部作战科长,教导团参谋主任。解放战争时期,任山东滨海军区第3军分区参谋主任,警备第10旅司令部参谋主任,华东野战军第3纵队8师司令部参谋处副处长、处长,第23团团长,1949年2月任第三野战军22军66师参谋长、副师长。建国后,1950年任华东军区司令部作战处副处长、处长,1955年3月任南京军区司令部作战处处长,福州军区司令部副参谋长兼作战处处长,1968年10月任福州军区参谋长,1969年11月任福州军区副司令员兼参谋长,1970年10月—1970年12月任福州军区参谋长,1976年10月任福州军区副司令员,1982年10月后任军事科学院顾问。1955年9月被授予大校军衔,荣获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1964年4月晋升为少将军衔。1988年7月被授予独立功勋荣誉章。因病于2004年6月11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0岁。石敬平(1916—1990)原名李梓荣。湖南省浏阳县清南村人。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7年转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3军团政治部译电员,军事裁判所干事。参加了中央红军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军委总政治部锄奸训练班指导员,军委机要秘书、参谋、军委1局科长。解放战争时期,任东北民主联军总部参谋处副处长,合江军区副司令部参谋长,东北军区司令部参谋处副处长,东北军区司令部参谋处处长兼测绘学校校长,建国后,1950年任东北军区装甲兵司令部参谋长,1954年入军事学院学习,后任叶剑英办公室主任,武装力量监察部计划处处长,总参谋部三部4局政委、第9局局长。总参谋部三部顾问。1955年9月被授予大校军衔,荣获三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1964年4月晋升为少将军衔。1988年7月被中央军委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因病于1990年10月30日在北京逝世,享年74岁。左
爱(1916—2008)
江西省永新县人。1929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1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2年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历任班长、休养员、红6军团第18师52团连指导员,团政治处俱乐部主任、第17师50团营教导员、军团教导队排长、巡视员等职,参加了红二方面军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120师359旅718团营教导员,八路军留守兵团警备第3团政治处主任,警备第1旅政治部组织科科长,第1团政委。解放战争时期,任陕甘宁晋绥联防军警备第1旅政治部主任,西北野战军第4纵队警备第1旅政委,第一野战军4军10师政委。建国后,1949年任第一野战军第4军10师师长兼政委,海军学校管理部部长、海岸炮兵部部长,1956年任第一海军学校校长,1962年3月任海军学院副院长,1963年7月任海军福建基地政委,海军工程学院政委,1975年7月至1983年11月任海军学院政委。1955年9月被授予海军大校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1961年8月晋升为海军少将军衔。1988年7月被中央军委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因病于2008年8月31日在江苏南京逝世,享年92岁。.龙炳初(1914一1975)江西省莲花县坪里桃岭村人。1931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3年转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湘赣省苏维埃政府交通员、管理科长,1933年10月入湘赣红军学校第四分校学习。后任红6军团保卫局侦察员,红军学校第四分校教导团特派员,红6军团第49团政治处干事。参加了红二方面军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120师359旅718团特派员,第120师第4支队政治处主任、第4支队代理政委,第359旅第4支队政委、补充团政委,1944年任八路军南下支队副政治委员,南下支队第5大队政委,南下支队第3大队副政委,第9团政委。解放战争时期,任中原军区第359旅719团政委,参加了中原突围。后任西北野战军第2纵队359旅719团政委,1949年2月第一野战军第1兵团2军15团政委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第22兵团9军27师政委,1951年入中央马列学院学习,后任天水步兵学校政委,1961年4月任甘肃省军区第二政委。是第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1955年9月被授予大校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1961年8月晋升为少将军衔。因病于1975年12月24日在北京逝世,享年61岁。龙振彪(1914一2000)
江西省永新县石桥镇梅田村人。1932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3年转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二方面军总部电台报务员,第6军团电台队长,红四方面军第4军电台队长,红二方面军6师电台队长。参加了红二方面军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120师385旅电台队长,师电台中队长,代理大队长。解放战争时期,任北平军事调处执行部电台队长,晋绥军区司令部通信科副科长,陕甘宁晋绥联防军司令部通信科科长,西北军区司令部通信联络处处长兼西安军管会电讯处处长,建国后,任东北军区司令部通信处副处长,解放军高级通信学校校长,解放军通信学院院长,1966年任军委通信兵副主任,1975年任总参谋部通信部副主任、顾问。1955年9月被授予大校军衔,1961年8月晋升为少将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1988年7月被中央军委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五届全国委员会委员。因病于2000年9月27日在北京逝世,享年86岁。叶
超(1913—1988)
湖北省黄陂县戴家墙村人。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7年入延安抗日军政大学学习。1937年转入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时期,任新四军司令部作战参谋,作战科副科长,参谋处第1科科长。解放战争时期,任山东军区司令部作战科科长,华东野战军第9纵队司令部参谋处处长,司令部副参谋长,1949年2月任第三野战军特种兵纵队参谋长,建国后,任华东军区炮兵司令部参谋长,南京军区炮兵副司令员兼参谋长。1955年至1957年军事学院炮兵系学员,1957年任军委炮兵军事科学研究部部长,军委炮兵科学技术研究院副院长,沈阳军区炮兵司令员,国防科学技术委员会陆军兵器研究院院长,1970年任沈阳军区司令部副参谋长。1955年9月被授予炮兵大校军衔,荣获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61年8月晋升为少将军衔。因病于1988年1月15日在北京逝世,享年75岁。叶松盛(1917—1993)
印度尼西亚归侨,原籍广东省梅县水南乡。1937年回国求学,1938年8月参加八路军,1938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时期,任新四军第4支队7团文化教员,政治处宣传教育股长,新四军2师4旅10团总支书记,淮南路东联防司令部特务营教导员,盱殆总队政治部副主任,路东军分区政治部宣传科科长,新四军第2师独立第5团政治处主任。解放战争时期,任淮南军区独立旅3团政治处主任、副政委,华东野战军第6纵队特务团副政委、政委,1949年2月任第三野战军第24军炮兵团政委。建国后,任第24军71师政治部主任,1951年任志愿军空军第15师政治部主任,1952年任志愿军空军第4师政委。荣获朝鲜人民共和国二级国旗勋章。1953年回国,任空军航空兵第1师政委,1959年任广州军区空军政治部副主任,1960年入高等军事学院学习。1963年任广州军区空军政治部主任。“文化大革命”期间遭受残酷迫害。1974年恢复工作,任广州军区空军副政委,1978年1月至1982年11月任军委空军政治部主任。1955年9月被授予空军大校军衔,荣获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1964年4月晋升为空军少将军衔。1988年7月被授予独立功勋荣誉章。因病于1993年7月22日在北京逝世,享年76岁。叶泰青(1913—2008)
曾用名叶太青。河南省信阳市浉河区浉河港乡人。1935年4月参
第四篇:一九五五年(含1956年)首批被授予大校军衔人员名录、简历(第三部分)范文
一九五五年(含1956年)首批被授予大校军衔人员名录、简历(第三部分)
(未晋升者)过家芳(1908一1998)安徽省蒙城县楚村镇人。1925年入西北陆军干部学校学习。1927年在北京今是中学经彭雪枫、过家和两同志的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1928年后,在第29军(西北军宋哲元部)从事兵运工作。任参谋、连长、副营长、营长。1933年3月参加了喜峰口对日军作战。1937年于南京陆军大学第十三期毕业后任国民党政府军第77军179师537团团长、第179师副师长兼537团团长,第132师副师长、师长(少将军衔)。1946年全面内战爆发前,第77军132师改编为整编第77师132旅,任旅长。1948年8月,任第77军副军长兼第132师师长。1948年11月8日积极协助何基沣、张克侠等一起率2.3万人于淮海战役前期在贾汪、台儿庄组织起义,通电反蒋,宣布加入解放军。1949年2月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野战军第34军第二副军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南京警备司令部参谋长,华东公安军政干部学校副校长,安徽省军区司令部副参谋长。是第五届、第六届政协全国委员会委员。1955年9月被授予大校军衔。荣获二级解放勋章。1988年7月被中央军委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二级红星功勋荣誉章。因病于1998年12月15日在江苏南京逝世,享年91岁。
吕
琳(1919一2009)
原名吕志宽,曾用名吕建华。湖南省沅陵县人,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7年参加八路军,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第129师青年抗日游击纵队771团教导员,1940年6月任八路军129师新编第4旅771团政治处主任,1943年9月任771团团长。解放战争时期,任东北民主联军吉东保安3团政委、东北民主联军警1旅1团政委、东北野战军第10纵队30师89团政委、1949年1月任第四野战军47军141师422团政委,第四野战军第48军143师政治部主任。建国后,1950年5月兼赣南军区赣州军分区政治部主任,1951年入朝作战,任志愿军火箭炮21师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1953年任志愿军炮兵21师政委,荣获朝鲜人民共和国二级独立自由勋章。回国后,任炮兵21师政委,沈阳军区炮兵干部部部长、政治部主任。1963年调任国防部第五研究院一分院第四设计部主任,1965年1月集体转业,任国务院第七机械工业部(后改为航天工业部)第三研究院副院长。1985年调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退居二线。1989年离职休养。1955年9月被授予炮兵大校军衔。荣获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因病于2009年3月20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0岁。吕
鸿(1915一)
原名吕儒琦。湖北省武昌市人。1937年参加八路军。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第115师连文化教员,支队政治部宣传科科长,1941年后任湖西军区分区政治部副主任,教导团政委,冀鲁豫军区随营学校政治部主任。解放战争时期,1945年8月任冀鲁豫军区第3军分区讵南指挥部副政委,晋冀鲁豫野战军第11纵队31旅政治部主任,1949年2月任第二野战军17军49师政治部主任,建国后,1950年兼贵州军区兴仁军分区政治部主任,第17军49 师副政委。1951年4月转入空军工作,任空军第13师政委,武汉军区空军政治部主任。1961年毕业于高等军事学院。后任国防部第六研究院政治部主任。国务院第五机械工业部政治部副主任,1966年任中共北京市委第一副秘书长。1967年经北京市委批准回到部队,被调入国防科委工作,1978年任总参谋部政治部副主任。1982年任总参谋部纪律检查委员会专职副书记。副兵团级离休干部。1955年9月被授予空军大校军衔。荣获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1988年7月被授予独立功勋荣誉章。吕正修(1914一2007)陕西靖边县人。1934年1月参加赤卫队,同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时期,历任靖边县赤卫队副大队长,中国工农红军陕北游击队第8支队经济员、党总支部书记,红30军87师262团指导员等职。抗日战争时期,历任八路军留守兵团警备3团1营教导员,关中军分区卫生部政委。解放战争时期,历任西北野战军第4纵队警备1旅3团政治处主任、团政委、第一野战军4军10师政治部主任等职。建国后,历任第一野战军2兵团政治部组织部副部长,乌鲁木齐航空站政委,政治干部学校副校长,1955年6月任陕西省军区政治部副主任,兰州军区后勤部副政委等职。1963年12月离职修养。正军职。1955年9月被授予大校军衔。1957年荣获三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1988年7月被中央军委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二级红星功勋荣誉章。因病于2007年2月26日在陕西西安逝世,享年93岁。朱
利(1917一1999)原名骆斐然(后恢复原名)。河北曲周县人。大名师范学校读书时,于19315月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6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抗日战争时期,曾任冀中河北游击军旅政治部主任,1939年任晋察冀军区第1军分区第1支队1团政治处主任,晋察冀军区第1军分区教导大队政委。解放战争时期,1948年任冀热察军区察东军分区政治部主任,1949年4月任皖南军区宣城军分区副政委,1949年任华东军区炮兵7师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1951年入朝作战,任志愿军炮兵7师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志愿军炮兵7师第一副政委、政委。回国后,任山东军区炮兵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1955年4月任济南军区炮兵副政委。1955年9月被授予炮兵大校军衔。荣获三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1958年转业到地方工作,曾任国务院第三机械工业部第6研究所、第4研究所党委书记,航空工业部第628所顾问。1982年离职休息。因病于1999年12月27日在北京逝世,享年82岁。朱友德(1913一)曾用名巨能德。四川平昌县花溪乡十村人。1932年12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3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5月转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四方面军第30军88师268团战士、班长、副排长、排长、副连长、连长,第262团副营长、营长,第30军88师265团特派员,方面军总部直属队总特派员。参加了红四方面军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抗日军政大学区队长,军委供给学校队长,绥远大青山骑兵营副营长、营长,骑兵团团长。解放战争时期,任山东军区补训团团长、补训第5旅副旅长、晋绥军区第9军分区司令员,进军西南第2梯队司令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川西军区剑阁军分区司令员,遂宁军分区副司令员、西南军区第5纵队司令员兼政委,遂宁军分区司令员,绵阳军分区司令员,四川省军区顾问。1955年9月被授予大校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1988年7月被授予二级红星功勋荣誉章。朱志明(1913一1984)曾用名朱科松。江西瑞金县壬田乡下街香花园村人,1933年5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5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瑞金模范师1连战士,副班长,瑞金补训团2营营部文书,红15师供给部军实科科员,红1军团2师4团供给处供给员,第5团供给员兼师给养合作社主任。参加了中央红军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15师343旅685团2营供给员,晋察冀军区第4军分区供给部部长,晋察冀军区直属供给处主任,科长,晋察冀军区北岳军区供给部部长。解放战争时期,任晋察冀军区北岳军区后勤部参谋长兼供给部部长,华北野战军第1纵队后勤部部长,第20兵团后勤部副部长兼66军后勤部部长。建国后,1950年8月任华北军区后勤部军械部部长,1951年10月任第一炮兵技术学校训练部部长、校长,1955年7月任军委防空军后勤部军械部部长,1957年5月任空军后勤部军械部部长。1964年离职休息。1955年9月被授予空军大校军衔。荣获三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因病于1984年在北京逝世,享年71岁。朱业奎(1913—1993)
曾用名朱奎。安徽省六安市狮子岗乡河嘴村人。1930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0年12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5年12月转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警卫员、干事、书记。参加了红四方面军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干事、特派员、指导员,武工队政委、保卫科长,团政委。解放战争时期,任卫生部政委、后勤部政委。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1年参加抗美援朗,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第15军44师副政委、政委。荣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二级国旗勋章、二级自由独立勋章。回国后,任第15军干部管理部部长,第15军政治部主任,湖北省军区政治部主任,湖北省军区副政委,湖北省革命委员会副主任,湖北省军区顾问。是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1955年9月被授予大校军衔。荣获三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1988年7月被授予二级红星功勋荣誉章。因病于1993年5月23日在湖北武汉逝世。享年80岁。
朱传保(1911—2002)
江西省吉水县万福镇枧下村人。1929年8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0年1月转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曾任红4军10师通讯排排长,红1军团军部通讯排排长,红1军2师连长,福建省永定县游击大队大队长兼政委。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后,参加了闽西三年游击战争。抗日战争时期,曾任新四军第2支队4团2营连长、营长,新四军苏皖支队第1、第2营营长,1940年任新四军苏北指挥部第3总队7团参谋长,新四军第1师3旅7团参谋长,3旅教导大队大队长,抗大第9分校第3大队队长,1945年任苏中军区第1军分区宝应独立团团长。解放战争时期,任华中野战军第7纵队57团团长,华东野战军第10纵队30旅参谋长,苏中军区第2军分区副司令员,1949年3月任苏南军区警备第6旅副旅长,1949年 4月任苏南军区常州军分区副司令员。建国后,1950年5月任华东军区警备10旅旅长,华东公安部队第17师师长,常州军分区司令员并代职赴朝鲜战地实习,1951年12月任志愿军第60军179师见习副师长。回国后,1952年9月起,先后任江苏军区松江军分区司令员、淮阴军分区司令员、苏州军分区司令员,1966年5月任江苏省军区副司令员。1978年8月离休(正军职待遇)。1955年9月被授予大校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1988年7月被授予二级红星功勋荣誉章。因病于2002年 7月22日在江苏南京逝世,享年91岁。朱秉才(1914一1984)原名朱双明。甘肃庆阳县新兴村人。1933年1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军合水游击队队员、红26军骑兵团1连班长,红15军团骑兵团1连排长。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留守兵团骑兵团一连连长,副营长、营长。解放战争时期,任晋绥军区骑兵旅1团副团长、团长,华北军区骑兵师副师长。建国后,1951年2月任第18军骑兵第2师师长,1952年入西南军区第一文化学校学习,任党支部书记。1955年4月任云南省军区大理军分区司令员。1955年9月被授予大校军衔。荣获三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1964年被开除党籍,全家回到甘肃。后经落实政策,恢复党籍。因病于1984年3月29日在家乡逝世,享年70岁。朱佩瑄(1918一1999)山西省芮城县西陌乡石湖村人。1936年12月在运城做牺盟会村政协助员工作。1937年4月回太原后受牺盟特派员训练3个月;在此期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5月后,任猗氏县牺盟特派员、中共猗氏县委书记、猗氏抗日游击支队政治部主任。1938年12月后,任牺盟乡宁中心区汾南办事处主任兼政卫1支队政治部副主任,1939年7月任八路军决死第1纵队212旅政治部主任,1941年入中共中央北方局党校学习,1942年2月任太岳军区第4分区副政委。1943年5月任太岳军区政治部巡视团主任,1943年10月任太岳军区第3军分区第57团政委,1945年任太岳军区独立旅政治部副主任、主任。解放战争时期,1945年11月任太岳军区24旅(独立旅)副政委,1947年2月任太岳军区第22旅政委,1947年11月任陈谢兵团第4纵队22旅政委,1949年2月任第二野战军第14军政治部主任。建国后,1952年12月任四川军区政治部副主任、军党委和军区党委常委、中共云南省委滇西工委常委、川西北和昌都剿匪指挥部政治部主任,1955年3月任成都军区政治部副主任。1963年夏任军事科学院战史部二室主任。1965年10月任新疆军区生产建设兵团农2师副师长。1975年任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人民政府顾问。1983年10月离职休养。1955年9月被授予大校军衔。荣获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因病于1999年2月逝世,享年81岁。任达之(1910一1989)曾用名任子寿。山西阳高县城关镇人,1937年参加山西牺牲救国同盟会,发起组织 “读书会”、“抗敌救援会”,积极开展抗日救亡活动。1938年7月参加八路军察绥游击军,1939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时期,曾任察绥游击支队政治处主任,雁北应山联合县县长,晋察冀军区第5军分区供给处副处长、处长。解放战争时期,任晋察冀野战军第4纵队兵站站长,北岳行署供应部部长,华北军区野战军第3兵团第2纵队后勤部代部长,华北军区第20兵团67军后勤部政委。建国后,1951年1月任华北军区空军后勤部部长,1955年5月任北京军区空军后勤部部长,1957年毕业于解放军后勤学院高级班,1970年4月任北京军区空军副司令员,1978年任北京军区空军顾问。1983年离职休息。1955年9月被授予空军大校军衔。荣获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1988年7月被授予独立功勋荣誉章。因病于1989年9月28日在北京逝世,享年79岁。任学耀(1920—1997)
陕西省富县人。1934年8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5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连指导员,营教导员,团政治处主任、团政委,师干部部副部长,军干部部副部长,1952年7月任防空部队干部部第二副部长,1955年5月任防空军干部部第二副部长,1957年5月任空军干部部副部长、部长,空军政治部副主任。1955年9月被授予防空军大校军衔。荣获三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1988年7月被授予二级红星功勋荣誉章。因病于1997年1月5日在北京逝世,享年77岁。任国章(1911一1996)广西田阳县人。曾用名任国璋。1932年4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历任福建省汀州少先队总队军事教员,江西省瑞金县模范团政治处俱乐部主任,红9军团教导队政治教员,红四方面军卫生部政治处文化娱乐干事,红四方面军第30军第89师政治部宣传科科长。参加了中央红军和红四方面军长征和红军西路军艰苦作战。1937年到延安,先后入抗日军政大学、中共中央党校学习。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第115师第343旅第686团政治处宣传股股长,八路军第115师独立旅政治部宣传科科长。后入中共中央党校学习,任党校四部组教科干事。1945年4月至6月作为山东代表团成员出席中共七大。解放战争时期,任冀鲁豫军区第1纵队第1旅政治部主任,第1纵队随营学校政委,第1纵队政治部敌工部部长。1949年任第二野战军第5兵团后勤部卫生部政委。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1年7月任贵州军区后勤部副政委,后入朝作战,任志愿军师政委,中朝铁路指挥局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回国后,1954年3月至11月任铁道兵干部部副部长。后到解放军军事学院学习。1958年转业到地方工作。1959年11月至1967年1月、1973年8月至1983年4月任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区委组织部副部长。1960年1月至1965年11月任广西壮族自治区人事局局长、党组书记,自治区监察委员会常委。曾任广西壮族自治区五七干校革命委员会副主任,广西民族学院革命委员会主任、院党委书记。1975年10月至1985年6月任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区委委员。1977年11月至1984年4月任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纪律检查委员会副书记。1979年12月至1983年4月任广西壮族自治区第五届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是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1955年9月被授予大校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因病于1996年1月28日在广西南宁逝世,享年85岁。邬
强(1910一)广东英德县人。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1年参加英德农民暴动,曾任英德县苏维埃政府秘书。1933年与一批中共党员参加国民革命第19路军,任第60师第360团特务连文书,后入中央军校第一分校(南宁分校)第五期(比照黄埔军校第八期)。抗战爆发后,被编入第国民党第31军第131师任副连长兼1排长,参加了徐州会战和台儿庄保卫战。1939年参加东江抗日游击队,抗日战争时期,历任惠东宝抗日游击队大队长,东江纵队参谋处长,挺进粤北先遣队队长、北江支队支队长。解放战争时期,任华东军政大学教导团团长,华东野战军两广纵队司令部参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