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开学第一课》读后感--有梦就有未来
《开学第一》读后感--有梦就有未来
今天上午9时到10时40分,全国两亿中小学生将同时收看中央电视台一套大型公益节目XX年《开学第一》,主题是“我的梦·中国梦”。
节目分为“我的梦”、“坚持梦想”、“探索梦想”、“中国梦”4个篇章,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试飞英雄李中华、电子商务应用大师马云、武术高手李连杰、电影明星成龙等知名人士参与了录制,一批少年英雄登台亮相,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引导学生将个人理想与祖国发展紧密结合起来。节目还通过网络征集了全国中小学生的10万个梦想,让同学们感到非常亲切。
这开学第一为什么选择“梦想”作为主题?因为,人们意识到,社会要发展要进步,要生活得幸福,必须有梦想,有信仰,有追求。社会上一些社会现象值得深思:比如深圳富士康接连发生的跳楼事;比如随着社会价值多元化,功利主义和物质主义现象的盛行,文学作品、影视作品里,甚至生活里到处是拜金女、物质女……这些现象孩子们也看到了,而且对他们的影响是很大的。那么,怎样让孩子的未来不走那些悲惨的老路,怎么样让他们感到生活有意义?怎样帮助孩子们未来的生活变得更有价值,让他们所生活的时代、国家更加强盛?树立美好的梦想和理想,是一把金钥匙。
梦想提供了创造力和想象力的动力,梦想提供了信念的支撑。有梦就有未来。每一个孩子的梦想聚集起来,就汇成了明天的中国梦。
确定梦想的主题后,实现梦想的支点是什么?应该从哪几个方面解读梦想?《开学第一》提供了“灵丹妙药”:坚持、协作、探索。就是说,实现梦想需要坚持,需要协作支撑,需要积极探索。对个人来是说,就是相信自己、相信生活、相信未来。
希望广大的中小学生从小就有梦想,一直能坚持梦想,最后实现梦想,享受拥有梦想的幸福。
第二篇:《开学第一课》观后感:有梦就有未来
《开学第一》观后感:有梦就有未来
廖研
梦想是水,浇灌出希望的花,梦想是灯,点亮着前行的路。在成长路上,梦想是我们不竭的动力。
——题记
在儿时,我们都有一个美好的梦想,男孩子们往往想当大英雄为国家效力,女孩子们则想当画家作家,这些都是我们对未来的美好憧憬。随着我们慢慢长大,小时的梦想也许在现在的我们看来十分幼稚,有些人甚至遗忘了它,但有些人仍在努力,用自己的汗水来追寻那个虚无缥缈的梦。今天的《开学第一》用短短三节带着我们乘着梦想的翅膀,感受梦想的力量。
至今仍让我的心灵感到无比震撼的是她——“最美舞者”廖智。原本面容姣好,家庭温馨的廖智总是被人羡慕的对象,她有着一个乖巧懂事的女儿和一个自己喜爱的职业。但在XX年月12日,一场突如其来的灾难夺走了她所拥有的一切。女儿遇难了,她的心一下子就漏跳了一拍,她还来不及悲痛,医生又告诉了她一个令人无法接受的噩耗——“你的腿必须截肢”。这是多大的打击呀!作为一名舞蹈老师,这双修长的腿可是廖智最宝贵的财富啊,她一下子就跌进了无尽的深渊,陷入了黑暗与绝望。这段时间,她总是坐在病床上,抚摸着曾经的舞鞋,望着自己空空的裤腿,无助地流着泪,只要稍一动弹就会疼的撕心裂肺。她常常想着:就这样活下去吗?不,不!突然一个念头从她的脑海里跳了出来:我要跳舞!她开始在病床上练习各种舞蹈动作,在坚定的信念面前,疼痛算得了什么?日复一日,廖智疯狂地练习着,即使没有了双腿,她的舞依旧是那么动人,从中迸发出无尽的生命力量和信念,一曲《怒放的生命》是她的写照,她用自己的行动让我们看到了一位美丽的灵魂舞者,让我们听到了生命最强音。这就是梦想的力量!
廖智的故事让我感慨万千,她的信念和勇气令我敬佩。他是我不由想到了另一位执着的追梦人----夏洛蒂·勃朗特。夏洛蒂·勃朗特在文坛上享有盛誉,是位知名女作家,她靠着《简·爱》闻名中外。但你可曾知道她成功的背后有着多大的努力。夏洛蒂自幼生活在贫苦之中,没钱上学,但她十分好学,不肯就这样放弃自己。于是她跟着父亲学习,即使白天要干活到很晚,她也要抓紧时间看书。夏洛蒂对文学有着很大的兴趣,但在当时,妇女想要写作,简直是天方夜谭!她总是被外人嘲笑,当她寄诗给大诗人,希望得到支持时,却只收到了一封充满冷酷字眼的退稿信。如果是我,我肯定不会再继续把文学之路走下去了。但夏洛蒂没有灰心,她认为条条大路通罗马,于是就改写小说。经过长期夜以继日的努力,《简·爱》出版了。这,就是梦想带给人的动力!《开学第一》给我们一个启示:有梦,就要去追,有心,就要去闯,信念与执着将与我们同行。让我们一起加油,一起努力,一起追梦,一起牢记:有梦就有未来!
第三篇:有梦就有未来
有梦就有未来 安徽省淮北市第一中学--董雪
(以下是董雪2015年1月5日国旗下讲话的稿子(其本人后有所改动),特发,以飨诸位。)
跨年的日子里,辞旧迎新的氛围总是那么温情。新年的空白给人心以希望,怂恿着或麻木或疲惫的生命对着往事一笑而过。身后的尘嚣在元旦的烟花霓虹里洗涤成新生的愿景,引着我们继续向着未来跋涉,会热血一时,也会胆怯迷惘。
要知道未来,是一个微妙的词,它与梦想并肩坐在云端,往往让人不敢太多推敲,怕它浇人一头冷水,其美妙到头来只存在于梦中。现实不能尽如人意,有时候我们会以为,努力了也不会有期待的结果。可是,就在校园里,我们依然看见无数行色匆匆的身影向着未来前进:高考党不顾风雨冰霜,艺考党赴汤蹈火,奥赛党前仆后继。追梦人,也许道路不同,却都脚步铿锵,沉默而坚定。
我想,这是因为他们明白,要是不努力,就更不会有期待的结果;他们明白,有梦,就有未来。
换句话说,梦想还是要有的,万一哪天实现了呢?
关于这个道理,我想分享一段我的亲身经历。高一暑假时参加中央十台的希望英语比赛,获得了代表安徽省参加全国预选赛的机会。所谓全国预选赛,就是各省决赛中排名前7,8名选手,经历三轮淘汰,角逐全国的前50强,前20强,直至前10强。每年的前10强,可以入住央视驻地,进行全国总决赛的同时参与节目录制,在电视上崭头露面,应是这个比赛的最高荣誉。
记得我刚得知能够去北京比赛的消息时,开心得忘乎所以,但是紧接着就给自己泼了一盆冷水。
我一上来,就认定自己进不了前10强。怎么可能呢?据我所知,2014年以前的10年里,希望英语全国十强中,只有08年时出现过1个来自安徽,合肥的女生。其他人呢?北上广深,代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八成是外国语学校的学生,或是有过出国生活学习的经历。我的自知之明提醒着我,却也刺痛着我。
可是,谁不想进前10强呢。那时,我会成天地做白日梦,上网翻来覆去地看历届的比赛视频,对着屏幕上发着光的男生女生们,内心羡慕嫉妒恨;我会不停地跟我爸妈絮叨,自己有多崇拜某届十强的某某某,自己有多愿意变成和她一样,觉得自己跟她比有多平庸有多无能。
想来真是可悲,我都还没有开始比赛,就把自己搞得像个输家,哭哭啼啼,哀哀怨怨。
直到后来,等我拿到三个比赛题目,正式开始准备的时候,我才有所觉悟。
事情是这样的,那三轮淘汰赛,各自有独立的题目。假如我真的进不了前十强,那么我也没必要准备二十进十的比赛了。再或许,我第一轮就会被刷掉,那么我连五十进二十的比赛也不用准备了。这岂不轻松多了?可我不想被人说做懦夫。我更不想自欺欺人:自己内心的不甘,终究比嘴上的气馁要多一分。我要对得起这个机会,也要对得起我自己。尽管说我做白日梦吧,可是我就算做白日梦,也要做得酸爽痛快,不留遗憾!
那时,我便决定了,三轮比赛,我都准备。
于是,在比赛前的那两个月里,我下了大力气,设计表演,练习演讲,把英语读得舌头抽筋;五大三粗的我,还去练了几个舞蹈动作;我甚至听信了那句俗话,颜不够,刘海凑,专门去剪了齐刘海来后天弥补颜值。
在课内课外,内在外在,这么折腾一番过后,我去了北京。结识了其他选手,一听说我准备了第三轮的演讲,纷纷表示诧异。我笑着自嘲,屌丝嘛,不怕输,敢做梦。
戏剧性的是,第一天第一轮比赛过去,安徽的领队打电话告诉我们,我在五十强里排名第二。原先我和我妈仗着自己不指望也就不在乎,不怕天高地厚,可就是在那一晚开始不淡定了。第二天继续比赛,上午排名出来,我又进了前二十强,等到傍晚,前十强。名单在大屏幕上放出来的时候,“董雪,安徽淮北,十强排名第三”。我妈哗地一下就哭了。我觉得她八成是被吓哭的。
这段经历的对于我而言,意义重大,因为那是自己第一次亲身体会到,梦想还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
要知道二十进十的时候,还真有几个选手,是一点都没有准备,他们慌里慌张地上台,眼泪汪汪地下台。剩下的一堆人,虽说准备了演讲稿,但却没有认真演练,讲起来生涩硬板,完了后悔不迭。还有一个很倒霉的选手,五十进二十的比赛过后,结果还没出来,一家人就先退了宾馆走人了。领队打电话通知他们时,另一端懊恼地说,我们在高速上,都快到天津了。
以上这些人,就是活生生的反面教材。
连梦都不敢做的人,有什么资格美梦成真呢?
正是那次比赛的经历,鼓舞着后来的我,又做了两次白日梦。一次是高二暑假申请为期七周的哈佛大学,夏季高中生学校(Harvard Summer School),简称哈佛夏校,还有一次就是在三个月前向哈佛大学交上提前申请(Restricted Early Action)。
当然,现在说来轻松,其实自己当初就是个窝囊废:做个白日梦吧,在人前惶恐不安,在人后苦闷失落。我不敢告诉别人自己申请了哈佛,能不提就不提,非提不可,就主动自黑。即便后来有机会去上海面试了,我也不敢告诉同学。我身边,除了父母,只有另外两个人知道我去上海,参加的是哈佛大学的面试。
我承认,当初把姿态放的很低很低,也是为了不想死的太难看; 不想被别人指着说,看,她死的真难看。
连自己都不相信自己的梦想,难道还会有人替你相信吗?
我有一个留学梦,而哈佛大学,无疑是这个梦中,过于失真的一份痴心妄想。
在哈佛夏校的那七个星期,我真是活在童话里:每一天面对着世界顶尖的教授和课堂,住着古老校园的宿舍,漫步查尔斯河,眼观西洋华彩耳听各国语言,揣着哈佛的临时学生卡如同被加冕的帝王。
可是童话终究是童话,灰姑娘的南瓜在午夜过后就会原形毕露,而我的临时学生卡也会在七周过后作废。我面对面地感受这梦想的热度,这么近--麻省的阳光就落在我图书馆独座的原木窗沿,却也这么远--哈佛大学每年招生录取率低得全美数一数二,近年来在大陆招生一直不过5,6人,并且远不止北上广深那么优越。这一回,我的自知之明,已是负担。
我强迫着自己无时无刻不想着7周过后就会梦醒的事实,甚至感到无助:当身世被拿上台面作为决定出路的砝码之一时,我又能做些什么呢?我能做的,就是加入校园里摇曳到凌晨的灯光,和身边金发碧眼的同龄人一起“刷书”;像吸血虫一样榨干身边的资源,去借书,做志愿,结识教授,参观了耶鲁,还独自跑到纽约;我还痴痴地许愿,求老天让我的7周临时学生卡变为有效期4年。等到夏末,我回到家时,梦与现实的落差从未感觉那样锋利;我的白日梦,做的从未那样吃力。
还好,我很庆幸的是,我虽然放弃了底气,却从来没有放弃过努力。
就像是我没有自信能进十强,但是我还是精心准备了那份演讲。我没有自信能做到一件事的时候,我依旧诚惶诚恐地去做准备。白日梦还是要做的啊。一路靠自己,一部电脑,还有咬紧了的牙关,无论是对于考试,申请还是面试,都一样通宵达旦,战战兢兢。
我曾害怕自己的申请一路直达人家招生办的垃圾桶,害怕自己的努力白费,害怕白日梦做嗨了,梦醒的时候难受的还是自己。
自以为,反正也做不到,何必费那个劲折腾呢?
可是我要是不折腾,我不甘心。事实证明,我要是不折腾,也不会有现在的收获。人在做,天在看。我常常拿这句话给自己洗脑,支撑着自己一路顶着压力,忍着他人的怀疑与轻视,做自己的白日梦做到今天。我的经历,正是印证了那句话:梦想还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
我相信正在阅读的各位,也有着各自的梦想。
高一的同学,你们刚走过半个学期,还怀揣着刚入学时的那种野心勃勃,干劲十足。高二的同学,你们也应该记得自己对于新学期的目标,对于高一的体会,和对于高三的展望。而高三的同学,你们人人都有着一个求学梦,有着各自理想的大学和专业。大家都品尝过梦想的甜美与辛酸,也都该知道,实现了梦想的人生,有多么幸福。
但还是有一些人,他们也曾有过雄心壮志,也曾经幻想过未来的人生,但是此时此刻,他们失去了梦想的热情,也丢失了去做梦的勇气,在原地打转,徘徊犹豫,作茧自缚。他们不背单词,因为觉得背了也记不住。他们不拼命刷题,因为觉得写了也做不完。他们不热血沸腾地定目标下决心,因为觉得反正也坚持不下去。。更有甚者,提到所谓远大理想就一脸自以为聪明的轻蔑,觉得反正也做不到,何必费那个劲折腾呢?
可是你要是不折腾,你早晚会后悔。你的才华,可以撑不起你的野心,但要对得起你的良心。所谓做不到,压根就是做得不够。为自己的惰性找借口,为自己的懦弱作掩护,都只会让你在若干年后,厌恶当初的自己,是那么可悲。
我现在回头看以前的自己,就是这样觉得的,还没有决出胜负就把自己搞的像个输家,哭哭啼啼哀哀怨怨,简直欠揍。某些人也应该看看自己,还没有拼尽全力废寝忘食就怨天尤人愤世嫉俗,也是欠揍。
现实和理想有差距,没错,可是差距是用来被消灭的,就如同困难是用来被克服的,奇迹是用来被创造的。你不仅要继续做白日梦,还要做的酸爽痛快,不留遗憾。梦想,是注定孤独的旅程,也是千金不换的美好;有梦想,就去捍卫它,在不完美的现实里尽力而为;你应该提醒自己,人在做,天在看;你应该记在心里,把努力留给人生,把结果留给命运!
当一个人意识到为时已晚的时候,恰恰是最来得及的时候。2014年的淮北一中见证了许多梦想的绽放,而2015年的空白,正等待着你来书写。请你从今天开始,勇敢而严肃地,做一个白日梦,无论这个梦是一个考试排名,一所大学,还是一个职业,一种人生,都请你郑重地把它刻在心头,然后脚踏实地,义无反顾地去追,为了它,奋不顾身。
在此,祝福2015,祝福每一个追梦路上的人!
(注:本文作者董雪同学系淮北一中2015届毕业生,目前已被美国哈佛大学录取)
第四篇:观《开学第一课》有感:有梦就有动力
观《开学第一课》有感:有梦就有动力
9月1日晚上,xx中学组织全体师生在学校报告厅xx中学举办开学典礼,观看中央电视台第一套节目首播的《开学第一课》。
xx中学师生们通过认真观看,了解今秋的《开学第一课》以“中国梦”为依托,主题为“乘着梦想的翅膀”,分为“有梦就有动力”、“有梦就要坚持”、“有梦就能出彩”3个篇章。地震最美舞者廖智、加油站女工郑亚波、退休教师潘其华与“太空教师”王亚平、钢琴家郎朗等主讲嘉宾一起,为学子们带来充满正能量的梦想课堂。这些真实的故事和身边的人物,让孩子们体会到梦想是前进的动力,心怀梦想并为它付出努力是一件多么美好的事;让他们理解梦想需要坚持,只有做梦想的实践者和未来的创造者才能梦想成真;让他们明白努力圆梦才会有出彩的人生,把个人的理想和祖国的发展紧密结合起来,才无愧于这个伟大的时代。
关于梦想,大家一定都有很多话想说,会有怨言,会有激动,也可能无动于衷。梦想是成功的领路者,她让我们变得强大。梦想就是我们行动的动力——2013年的《开学第一课》第一节就告诉了我们这个质朴而实在的道理。
谁能想象自己能够登上太空呢?当23岁的王亚平还是一名飞行学员的时候,她与战友们一起观看了神舟五号载人飞船的发射,看到了中国首位航天员。当年那个坐在电视机前的普通姑娘,也许也没有想到自己能够在太空中翱翔。然而,就算梦想遥远,她也没有因此而放弃。所以,十多年过去,她成为了神舟十号太空航天员,也成为了中国首位在太空中授课的老师。
在我们在庆祝她的成功之时,谁能想到她为此而付出的努力呢?是梦想让飞天梦成为现实,是因梦想而激发的动力让她飞向太空,让她触摸到了自己的梦想。
而13岁就成功跳伞的付丽娟同样给我们讲述了一个关于梦想的故事。
她从小憧憬着绿色的军营,渴望触摸蓝天,觉得跳伞是多么潇洒而快意的事情啊!所以,她从湘西小镇款款而来,带着自己的梦想出发了。但是,跳伞梦并不如表面看起来那么光鲜。在真正跳伞之前,她需要经过艰苦的锻炼,而“挺凳子”就是令人印象深刻的一个项目——这是锻炼腰腹力量的科目,一张只有两个巴掌大小的方凳,只用腹部贴上,四肢展开,做出规定动作悬在空中,纹丝不动保持5分钟。这是疼痛的训练,每个人都觉得难熬,甚至疼到流泪,付丽娟也不例外。一段时间过去,她的肚脐周围磨出了厚厚的茧子。但是,她没有放弃。她说:“是自己选择来这里,所以再苦也能坚持下去。”这种精神令人肃然起敬,也令我感到惭愧。
梦想的力量是强大的。她让我们看到成功的美丽,也让我们在经受风吹雨打的时候不放弃。
每个人从小到大有无数的梦想,实现梦想要花很多时间。但是,如果给自己定一个阶段性目标,慢慢地走,不放弃,坚持着,实现一个就向另一个出发,我想,总有一天,那个遥远的,在我们生命某一顶端的梦想一定能够实现!
第五篇:有梦想,就有未来——开学第一课观后感
有梦想,就有未来——开学第一课观后感
九月三号,我们在学校的组织下,观看了“开学第一课”。“开学第一课”的主题是“我的梦,中国梦”。看后,我的收获很大,我们每个人都要有梦想,并且要为实现梦想而努力。
我最喜欢的内容是第一堂班会的“信任游戏”。我国着名的滑冰运动员庞清、佟健和几名小同学一起侧坐在8把椅子上,躺在身后同学的腿上,如果同时把8把椅子抽走,只要一个人的腿支撑不住,摔倒了,后面发生什么事情,大家自然会清楚的。可实际上8个人没有一个摔倒,每个人都彼此互相信任。我觉得有梦想,还要有其他人的帮助,团结才能让梦想变为现实。
李连杰叔叔10岁时梦想是希望在北海公园浇花。小时候的梦想也许很可笑,但为了梦想而努力,就有可能实现更大的愿望。
我有很多梦想,其中有一个梦想是当一名小学班主任,不体罚学生,不随便批评学生,要理解同学,热爱同学,要具有亲和力和说服力。我还想当美术老师,教同学们画任何他们想画的东西,把梦想画出来,把校园装扮的更美丽。不过我也知道,梦想谁都有,但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实现梦想的。要想美梦成真,必须坚持不懈的努力。不能盲目相信自己,要脚踏实地,有目标,有追求地的去实现梦想。也不能灰心,要百折不挠,锲而不舍,要相信“有梦想,就有未来!”
海淀区培星小学五年级:李星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