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课改总结(共)
以新课改为契机,努力打造高效课堂
——简阳市平泉镇九义校课改推进情况工作总结
一、学校基本情况
简阳市平泉镇九义校地位于简阳市东郊,距离简阳市城区12公里,是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是一所片区示范学校。学校有教职工99人,专任教师学历达标100%,学校有4名四川省骨干教师,2名资阳市学科带头人,5名资阳市骨干教师;全校有教学班级40个(小学中心校20个,村小12个,初中8个),在校学生1600多人。多年来,学校的各项工作成绩比较显著,先后获得了许多荣誉,是全国千所学习科学示范校,资阳市文明单位,简阳市首批校风示范校,资阳市教育科研示范校。
学校一贯注重教育教学改革,有浓厚的教育科研氛围。在上个世纪学校的课题“五育并举,整体育人”“小学生学法及学法指导实验”在内江市获得了教育科研成果二等奖和三等奖。本世纪初,我校的“农村乡镇小学音乐活动课研究”获得了四川省政府表彰的二等奖、“农村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研究”获得了资阳市三等奖,并推选为省级课题。正是如此,我校的教育教学成绩一直在片区前列。2012年教科局把学校分为几个类别,同类别的学校进行比较,我校被划分为一类学校。2012年6月,我校的中考成绩不尽人意,2013年中考成绩仍不十分理想。在分析原因的时候,我们深入课堂听课,找教师摆谈,深刻地认识到进行新一轮课改的紧迫性。
我们的教师年龄偏大,40岁以上的教师占70%多,虽然一些人能较快的接受新的教育教学理念,在教学中重视交给学生学习方法,采用多种教学手段,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但是“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仍然存在。比如,我们听了一堂初中数学课,教师在黑板上板书了一大黑板,只讲了一个例题,学生练习只做了两个小题。这堂课的效率可见只是一个“低”字。课后,我们问:能不能让学生自己尝试,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师说:我不放心?让他们自己探究,还不一团乱!还有年轻教师,他们对课标、教材把握不准确。比如,一位语文教师上四年级上册的课文《蒲公英的梦》一课,他的教学目标第一点是:朗读课文,使学生了解环境 污染的危害,自觉增强环保意思。教学重点是:朗读课文,读懂课文内容,了解环境污染的危害,自觉增强环保意识。了解课文是按照事情的发展写的,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该教师把品德与社会课的内容作为了语文课的教学重点,当然是不对的。
二、课改思路
2014年5月,简阳市教科局下发了以“进行新课改,构建高效课堂”为主题的课改文件,我校被推为平泉片区“新课改试点校”。对上级交给我校的任务,我们不能推辞,觉得“任重道远”,反过来一想,这是我们改变学校教学现状的新机遇。新的机遇,是新的挑战。我校成立了以学校班子成员、教导主任、教科室主任在内的新课改领导小组,并立即召开会议专项研究。在时间紧、任务重的情况下,我们选取了两个重点学科进行课改实验(小学语文、初中数学),确定了“突出重点,以点带面”的课改思路。
(一)课改的任务
解放学生,把课堂还给学生,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探寻教师少讲,学生多学的方法和途径。把教室变成“开放的课堂,自由的舞台”,让优秀学生出色发展,让中等生超常发展,让学困生自信发展,追求优质教学,体现教育公平。
(二)课改目标
1.让学生主动参与,让学生自我调整,让学生主动问答,让学生自我评价。2.加强互助合作,发挥主体作用。小组合作,大组交流为形式的合作学习,使学生在学习中互相帮助、互相促进,有利于学习过程逐渐趋于完善。
3.教师组织教学时,在“趣”字上动脑筋,使学生“爱学”;安排教学过程时,在“导”字上下功夫,使学生“会学”;设计习题和辅导时,在“活”上下功夫,使学生“能学”。
4.教与学的活动更加科学,增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三)课改原则
1.低起点,小步子,多反馈,勤矫正。2.先学后讲,先练后导,当堂训练,精讲精练。3.面向全体学生,坚持从最后一名学生抓起,培优扶差。4.夯实基础,优化过程,开发潜能,培养习惯。
三、课改做法
(一)以课题研究为抓手,改革小学语文教学。
我校在今年5月申报了资阳市级科研课题《小学语文本体性课堂构建研究》,这是一个教学改革课题。为了不做重复的工作,我校小学部的课改就定在语文学科,重点在指导教师改革备课和上课,构建本体性的语文课堂,把教学的重点和学习的重点放在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训练上,放在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上,剔除语文教学中非本体性的东西,让教师专注于语文知识的讲授、语文能力的培养。一堂语文课,如果紧紧抓住本体性教学内容进行教学,无疑就是高效的。
1、学习语文本体性教学的相关理论,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
我们让到成都参加第九届国基教育大讲堂·蓉城之春“全国小学语文课程观下本体性教学研讨会”的教师回校后给全体语文教师做“语文本体性教学”的专题培训。随后,教科室组织全校语文教师学习语文本体性教学的相关论文,比如上海师范大学教授吴忠豪的《语文课须围绕本体性教学内容组织教学》、《本体性和非本体性教学内容》、《语文本体性教学内容的思考》、《言——语文课的本体性教学内容》、《语文课本体性教学内容的确定》等。大家深刻认识到语文作为一门以培养学生运用语言文字能力为主要目标的综合性实践课程,理所当然地应该以语文知识、方法和语文技能(即本体性教学内容)为目标展开教学,而情感、态度、价值观等非本体性教学内容应该是渗透在语文知识、方法和技能的学习过程之中的。在语文教师对课改相关的理论有了深刻的认识后,要求写出学习心得。
2、开展集体备课活动,提高教师解读教材和处理教材的能力。
为了帮助教师认识教材中的本体性教学内容,结合教学准确地确定每堂课的本体性教学目标,把本体性目标落实到教学之中。我们开展以年级组为单位的集体备课活动,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首先是教材中本体性教学内容的认识,我们要求教 师紧紧抓住语文课区别于其他学科的本质性的内容,确定语文课的本体性内容。其次是本体性目标的确定。教师们总结出了确定本体性目标的原则:以文体特点确定本体性目标,以课标要求确定本体性目标,以单元重点确定本体性目标,以课后练习题确定本体性目标,以学情确定本体性目标,以教师的教学风格确定本体性目标。决不能把思想教育、科学教育、思维训练等非本质的内容确定为语文课的目标,更不能是教学重点、难点。其次是教学设计,教学设计要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要关注过程与方法,着重能力的提升。通过几个月的研究活动,小学部语文教师能做到正确研读教材、准确地确定本体性教学目标,设计出合理的教案、学案。
3、扎实开展“三课”活动,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为了提高教师的构建本体性课堂的能力,我校在9月开展了“本体性教学”示范课,由我校骨干教师赵思慧担任。10月开展了本体性教学的研究课,有4名新教师承担,11月开展了本体性教学的优质课竞赛,小学部全体语文教师参加,共计25堂课。通过“三课”活动的开展,我校语文教师认识教材、把握教材、设计教学的能力得到提高,涌现出了一些优秀的语文教师,成为提高我校教育教学质量的中坚力量。
(二)从薄弱学科入手,构建高效课堂。
我校初中部的数学教学,由于一些优秀教师考调到成都、简阳,近年来优秀教师资源达到枯竭的状况。因此,连续几年我校中考数学成绩处于片区中游状况。为了解决这一难题,我校初中部课改选定数学,试点年级为七年级。因为我校七年级的两位数学教师,一位是片区联合教研组长,具有较强的研究能力;一位是数学本科毕业的年轻教师,专业知识扎实,善学善思。他们反复推敲、实验,总结出了“三步法导学案”。
1、课前导学,温故与预习。
这一步主要是给出学习目标,学生看书预习,分为三个步骤:
⑴课前热身。以旧知识引入新知识,复习与本堂课相关的知识或方法,目的是解决一个学生需要储备什么的问题。⑵自主学习。让学生自学,完成简单的练习。目的在于让学生尝试知识的初步运用,体验成功的喜悦,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⑶、预习思考。目的在于让学生带着问题进入课堂。
2、互动课堂,合作与探究。
这个环节的互动包括“生生互动、师生互动”。教师要根据教材与学生的学习情况确立知识的探究点,给学生一个探究题目,让学生明确探究任务。这一环节又分为五个步骤。
⑴情景激疑。这一步就是要让学生粗读教材,目的在于营造探究氛围。⑵独立探究。要求学生细读教材,完成导学案相应的练习,形成对知识的初步认识,为小组探究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就是解决一个学生独立思考什么的问题。这一步要求教师给学生充裕的时间,否则会流于形式,就是搞“花架子”。
⑶小组探讨。这是一堂课的重要环节,这个环节的组织者是小组长,调控者是教师。在学案中教师要对课堂有较强的预见性,要设立合作交流的重点,难点怎么突破,解决一个学生合作交流什么的问题。
⑷典例剖析。典例剖析可以穿插在小组合作交流、班内汇报和教师巡视点拨之中,这一环节主要解决一个教师讲什么的问题。这就要求教师讲的时机选得准,讲得巧,讲得精,紧紧抓住教材的重点、难点讲。典例剖析可以由小组长讲,也可以是对本堂课知识掌握的好的一般同学,当然教师更应该是这个环节的主导者。
⑸方法指导。方法指导是要点明解决问题的方法,帮助学生理清解题的思路,形成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3、当堂过关,测试与总结。
测试的内容包括基础练习、提升训练、课后作业。课后作业解决了学生下课后应思考什么的问题。值得注意的是练习不能前置,没有学过的知识不能出现在课堂检测之中。
我校初中部数学课的“三步法导学案”经过近三个月的实践已初步成熟,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导学流程。“三步法导学案”使学生从单纯的受众变成自我摄取知识 的主体,最大程度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学生在数学课上积极动脑,积极参与,大胆交流,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大大增强。学生精彩的发言、条分缕析的解说、有声有色的总结在我们的数学课堂时常呈现。老师们风趣地说:“满堂彩挤走了满堂灌!”在实践中,我们站在学生的立场思考教学,转换教学思路,改教案为学案,改“满堂灌”为“满堂彩”,改“低效课堂”为“高效课堂”。
四、课改工作的困惑和努力的方向
任何模式都不可能是绝对的完美和绝对的一无是处。通过近三个月的实践,我校的课改还存在以下急待解决的问题:
1、数学课总体课时效率不高,特别表现在预习中往往实际使用的课时超出计划的二到三倍。
2、优生因为担负了兵教兵的任务,牺牲了自己钻研的时间,成绩普遍呈下降趋势。
3、每当由学生讲解时,同样存在讲不清或针对性不强的问题,使倾听度不尽人意。以致于有些学生觉得绕来绕去,还不如听老师三言两语来得干脆明白。
4、仍然有部分基础太差、求知欲望低、悟性差的学生,不习惯使用这种自主权,自学时,混混阵阵,什么都记不下来,考起来成绩拉得更远,这是始料未及的。
课堂教学改革,老师们深深感受到了一句话:教师的精彩不代表学生的精彩,或者说,因为学生的精彩,需要老师更精彩。开放的课堂对老师的要求和挑战更高了,教师只有相应地提高自己驾驭课堂的能力,课前认真备课、周密组织、精心安排,做到从考点到知识点,从知识点到文本,从课内到课外的灵活把握,让心中的素养积淀如“源头活水”,才能引来课堂上的“清如许”和百花开。我们相信,只要沉下心来搞教改,静下心来做研究,一定能打造搞高效的课堂,教改园地一定能结出丰硕的成果。
2014年11月20日
第二篇:课改总结
雁江二小“先学后教,以学定教”
课改总结
“先学后教,以学定教”课堂教学改革在我区开展得红红火火,我校实行“先学后教,以学定教”课堂教学改革已是第二个年头。在今年里,我校认真贯彻落实市教育局文件精神,把“先学后教,以学定教”课堂教学改革这项工作作为学校工作的重点抓,经过学校广大师生的共同努力,“先学后教,以学定教”课堂教学改革在我校得到了大力推进,我校课改工作取得了较显著的成效,同时也暴露出一些问题急需解决,现就这一年的课改工作做一个总结:
一.加强学习,树立了课改新理念。
课堂教学改革实际上就是教师观念的改革,教师是新课改具体实践者,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决定着课改能否顺利开展。为了使我校课改得以顺利进行,根据我校实际情况,学校教导处和教科室通过多种渠道,对全校教师进行了系统的理论培训,使我校教师的教学观念得到有效更新,为教师尽快适应新课改,尝试新教法打下良好的基础。
1.组织全体教师参加市级“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理论培训。根据市教育局教研室文件要求,我校认真组织教师按时参加“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理论学习培训,听专题讲座,观摩先进的课堂教学。通过学***提高了我校教师的教育教学理论水平,使教师们认识到,新课程改革既是挑战,又是机遇。老师们都能将理论联系到实际教学工作中,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丰富知识,提高能力,以全新的素质结构接受新一轮课程改革浪潮的“洗礼”。
2.校内培训,认真有效的开展。
(1)我校结合周一的政治业务学习时间,扎实开展“先学后教,以学定教”新课改系列讲座、专题学习。组织老师们结合自身实际教学情况认真讨论交流,共讨新课改给我们带来的实际经验和实施困难。共享实施新课改带来的喜悦与成就,共谋如何更好实施新课改的方法与策略。
(2)邀请名师专家,传经送宝。在这学年里,为巩固老师更好内化理念,区教育局教研室黄主任、谭顺光老师等一批领导、专家分期来我校进行了“先学后教,以学定教”业务培训,大大提高了广大教师的理论水平和业务素养.(3)认真反思,撰写实施新课改心得。结合新课改理念,组织教师们按照“先学后教,以学定教”课堂评价量表,不断审查自己在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不足,激励教师不求一步登天,但能循序提升。鼓励老师们每天更新一个新理念,每月研究出堂示范课,让老师在实践中不断反思,认真总结。并将心得体会写成经验性文章,客观评价课堂中的优缺点。将此项活动作为考核教师教学常规工作的重要内容,促使教师对自己的教学方法、教育内容进行反思研究。
(4)寒假课改专题培训扎实有效
二、抓实教研活动提升专业素养。
1.我校根据教师学科特点,将教师分成不同教研组,每学期开展校内教研活动。此项活动内容丰富,要求人人上公开课,评观摩课堂,写交流文章。教师们通过校内教研活动,不但学会了别人的先进经验,同时也知道了自己的不足。大大促进了教师专业化成长。学校还利用市教育局组织的各种教研活动,选派了大量教师向兄弟学校的老师,向市内外先进学校的老师学习.一年来,学校先后组织老师外出赴湖北、成都以及市内各兄弟学校观摩学习,亲临课改现场,切磋课改体验,提升教学理念.2.实行“推门听课”,促进教师课堂教学方法加速提升
课堂是课改的主战场,学校把“抓好课堂教学改革,提高课堂教学实效”作为重中之重,力求使课程的生命焕发于课堂,课改的魅力呈现于课堂。根据我校实际,在我校实行领导“推门进课堂”的形式,督促教师不断的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的能力,加快课改的步伐。每年还举行了校内“课堂导学”竞赛,对优秀教师颁发获奖证书,并在年
度考核中加分。大大激发了我校教师参与课改的积极性,并涌现出一批在新课改方面卓有成就的年轻教师。我们还积极将他们推荐到市上其他学校上公开课,不断锻炼他们,在课改道路上更快的成长。
三、课改初见成效
我校实行“先学后教,以学定教”新课程改革以来,在教育教学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老师们的教学方法得到了较大的提升,学校涌现出一批课改新秀,如:江峰被列为市骨干教师,在教研室安排下多次到外校献课,得到大家一致好评;学校教师彭萍在教研室邓芳老师的推荐下,在市级“先学后教,以学定教”小学语文班培训中上了示范课,得到大家一致认同。在学校教科室的大力鼓舞校,学校老师积极撰写新课改教研文章,在国家级、省级、地区级等不同级别教育刊物上刊登发表或获奖。
四、课改中的困惑
部分教师对新课改认识还比较肤浅,理解尚不透彻,因而出现了一些形式化的东西,对课改工作的进一步认识、实践、总结、提高有待于解决。
新课改出现新旧观念的碰撞,使我们的教师在实践中不断产生新问题和新困惑,如:如何进一步加深对课程理念的理解和创新?如何深入研究课程标准和教材(而不是坚决地去执行新课标)?如何既重视个性、人文性,又注重面向全体,重视科学性等等。所有这些需要我们广大教师在今后的课改实验中不断探索、不断梳理。
课改中出现学生的学习状况呈两极分化日趋严重的倾向,新课程
学习中出现的学困生的学习更应该得到关注,教师对这一部分学生的辅导的科学化、有效性的研究还应该进一步加强。
我们相信,只要循着新课程的理念作不懈的努力,雁江二小的课改实验的明天会更加灿烂!“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成绩只代表过去,但更是激励我们不断学习、探索,将新课程继续向前推进的无穷动力。在今后的课改实践中,我们将深化学校的课改工作管理,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和学校的持续快速发展。
第三篇:课改总结
2011---2012学九年级上学期英语课改总结
为响应学校实施新课改的号召,顺应时代发展的需要,一改过去老师“满堂灌”的局面,打破课堂气氛沉闷,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我在教学中运用了“杜朗口中学”的教学模式“先学后教,当堂检测”在教学中开展小组合作学习。通过实践,已初见实效。
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增强了,参与欲提高了,由过去的“要我学”转变为今天的“我要学”的自主学习局面。在实施过程中我是这样做的,具体如下:
一、合理分组,优化组合
我在编组时采取异质分组法,注意合理搭配,优化组合,使组内优劣互补,组外水平相当。使优生带动学困生,共同进步。每个小组有6个成员,一般以一个优生,两个中等生,三个学困生构成。
二、正确定位老师角色。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是小组合作学习的关键。
在教学过程中,要把教师的主导作用真正放在指导学生的能力提高上,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空间,鼓励积极参与,尽量减少对学生的限制,要把学生当成平等的活生生的人,尊重他们、信任他们,真正摆正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教师的导应恰到好处地在课堂教学中起“穿针引线”的作用。
三、融入竞争机制,优化合作学习。
有竞争才有提高,针对小学生好胜的心理特点,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不失时机地引入竞争机制,对合作学习的效果能起到纠正、提高、深化的作用,使合作学习更具实效、高效。我主要从在下几个方面对学习小组进行评价。①组员参与度。②完成任务的速度。③问题回答的正确程度。④融入这样的评分机制,学生的积极性明显提高了。
四、制定有效的合作学习规则。
每个小组可以民主推选组织能力强、学习基础好的学生担任组长,可将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定为每组的副组长,以利于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促使他们迅速地进入良好的学习状态。同时,教师要对小组中的角色进行及时的调整,尽可能让组内的角色经常调换,这样让小组成员有机会担任不同的角色,明白各个角色所应承担的责任和义务,以此增强合作意识和责任感,从而达到最优化的小组合作效果。
(五)、精选合作学习的内容,提高合作学习的效率
合作学习虽能在教学中收到事半功倍之效,但并不是说一节课全部都采用合作学习,一节课的所有知识点都得用上合作学习。合作学习应重实效,而不能流于形式。我认为在选择合作内容时合作学习的问题要结合教材要求以及学生的实际水平,在难度适中的基础上,应有一定的挑战性。小组合作学习问题的难度应该以不脱离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不超越学生当前的认识能力为标准。
(六)、教师要积极参与、适时管理。
在学生进行小组合作的过程中,教师应该积极地参与到每一个小组的合作中去,进行适时的指导和管理,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并及时解决问题,以确保各组活动的顺利进行。
在实施过程中我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存在一些困惑和有待解决的问题。
一、小组活动重视形式,缺乏实质的合作。
二、学生的参与度不均衡。
小组合作学习增加了学生参与的机会,但是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参与的机会更多,往往扮演了合作学习的主角,困难学生成了听众,致使困难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的获益比在班级教学中的获益还少。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有很多,如教师害怕影响教学效果或拖堂,不敢过多地让困难学生发言;教师认为只有好学生才能代表其小组;教师对小组合作学习的指导不够,小组成员之间的分工不明确。
三、学生之间的合作不够主动。
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学生之间应该形成良好的互助、互动的关系。在小组活动过程中,经常会出现不友好、不倾听、不配合、不分享的现象,这会影响合作学习的顺利开展,教师应该关注学生的情感因素,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处理问题,培养学生的健康心态。
以上就是我对新课改实施的一些粗浅看法与体会,如有不当之处还请老师们多批评指正。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强化小组合作学习,不断探索和反省自己的教学行为并及时进行相应的调整,趋利避害,使新课改更好地服务于英语的教学。
2011—2012学上学期英语
课改工作总结
建水县青龙中学 教师:张元杰 2012年1月5日
第四篇:课改总结
课改阶段性总结
2013—2014学上学期
本学期,我校一如既往的推进课程改革的进程,全面深化和推进素质教育。在课改工作中,我校以《韩立福有效教学》为指导,全体教师以高度的责任感和满腔的热情投入到这场教育改革的大潮之中,加强教学研究,群策群力开展课改工作,继续转变教育教学观念,深化和改革适合新课程的教育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不断推进新课程改革,深化学校特色建设,为全面提高我校教育教学质量和创建特色化学校服务。
一、强化组织领导 优化课改管理
课程改革是基础教育的一项重大教育变革。为使学校课改工作真正做到领导有力、措施落实,真抓实干,我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课改工作领导小组,并明确了各成员的具体分工,各成员加强对课改的领导和指导,及时跟踪、了解课改工作情况。
二、将课改管理和常规管理并轨,规范教学。
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化,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教学已经打破了原有的教学常规,新常规必须要本着让学生多说多讲,老师适时点拨的原则,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因此要以《韩立福有效教学》和新课标为标准,在继承传统的、优秀的课堂的基础之上努力建立新的教学常规。因此本学期我校课改的重点是:优化课堂教学模式。具体做法如下:
1.理论学习,以培代研
校长和教师代表参加了县里组织的学习《韩立福有效教学法》后,我校进行了二次培训,全校教师认真领会了新课程有效
教学的理念及行动策略。教师通过集体学习、个人学习,认真整理笔记等系统化学习活动,增强了教师理论水平和教学实践能力。学校先后组织了两次(开卷、闭卷)理论性考试,每位教师都得到了理想的成绩。并能在课堂实践中大胆运用,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2.创建班级学习小组
开学初,为了创新和改变学生学习的形式,促进学生的全员参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各班级以同组异质,异组同质的原则。即每个学习互助小组都必须由好、中、弱三类学生组成,6-8人为一个小组,根据班级的实际人数组建学习小组,组内成员都有明确的分工,由教师指导建立组名、组歌、口号、愿景等。为确保学习小组活动的正常、有序开展,课改实验班纷纷召开主题班会,各小组进行了精彩的展示,全校的老师进行了参观、学习和指导。一个个努力的目标,一声声奋进的口号,一曲曲向上的组歌,无不催人奋进。通过创建学习小组,学生明确了今后的奋斗方向,增强了团队凝聚力和学习力,为今后的小组合作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3.结构化预习常规化
古语讲:“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把预习纳入课堂,是我校课改新的举措,严格依照“查、划、写、记、练、思”预习读书六字诀进行,让学生在预习中在书上作好笔记,要求写满书。做到不预习不上课,预习不到位不上课。开学初,在校长和教务处的组织下,实验年组的教师积极主动参与,通过集体备课、研讨、最后形成个案,实验教师张连奎、王海云、阮小平、邓景发、张纯奇、刁爱卿、范素坤主动承担学校的研讨课、引路课、示范课,校长、主任组织课改教师深入班级,亲自指导,共同研讨,发现问题,及时调整。经过一个半月的学习、研讨、实践,我校的语文、数学课堂已经形成结构化预习的具体模式。
4.加强课改中的家校交流
我们利用家访、家长会等活动,展示课改成果,让家长感受学生可喜的变化,让家长走进新课程,认识课改,接受课改,从而参与课改,交流课改中的收获。以提高课改的质量。
通过课改,促进了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变为主动探究学习。从而使课堂呈现生机勃勃,成为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场所,洋溢着求实、探究、创新的气氛。
三、课改中存在的问题:
1、课堂教学模式目前虽然比较规范,但却不够完善。如有些班级对学术助理、学科长、小组长设置不全,培训不力,他们在课堂不能发挥比较积极的主导作用,教师的替代、指导现象还比较严重。
2、课堂教学能按课型模式设计,但课型单一,而且课堂环节不全,课堂流程不够自如,课堂学习目标不够明确,课堂效率不是很理想。
3、教师角色意识虽然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目前不少课堂还是教师支持型的课堂,教师还是讲的太多,对学生信任不够、培养不够、放手不够。
4、学生作为课堂主人的角色虽然得到了很大程度的肯定,但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还是比较弱,如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方法、时间把握、展写展讲的能力、学科长组织管理能力等比较欠缺,需要很好的训练。
四、课改的努力方向
为了扎实有效地优化教学模式,我校的课改工作提出以下努力方向
1.教师在课堂中,要逐渐隐退,逐渐示弱,让学生凸显,让学生逞强,让学生真正做课堂的主角,把讲台,把板书,把活动,把精彩都给学生。
2.加强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指导,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要循序渐进的培养学生如何自主学习,如何在全班展讲、展写、交流、如何做笔记。
3.注重积累,积累经验是教师教学、学生学习不断进步的基础和保障,教师首先要做好教学中的自我积累,写好每节课的课后教学反思、批改反思等,高年级学生写好学后反思、感想等,然后通过听课、评课、集体备课、经验交流会等形式,相互学习借鉴,这种积累会更加全面。总之,积累教学、学习经验的过程是教师、学生不断学习、提高的过程。
“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成绩只代表过去,但更是激励我们不断学习、探索,将新课程继续向前推进的无穷动力。在今后的课改实践中,我们将深化学校的课改工作管理,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和学校的持续快速发展。教改的春天将是我们明德小学人共同描绘的五彩画卷。
第五篇:课改总结
数学课堂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自理能力和自学能力
阳城三中
王彩霞
自学能力是通过学生自己学习,独立获取知识、掌握知识以及形成技能的能力。《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学生学习的过程是主动建构的过程。作为一位教育工作者,面临的首要问题是如何教会学生学习。因此,在数学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培养他们在会学的过程中喜欢学数学、坚持学数学,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达到优化学生学习,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目的。
一、提供给学生“学”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提供给学生学的方法,犹如交给学生打开知识大门的钥匙。学生掌握了方法,才能真正把握学习的主动权,真正属于学习主体位置。学生的创新意识,只有在自主探索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才能得到培养。因此,教学时应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特点出发,留给学生足够的探索空间,让学生通过预习、质疑等具体活动提高创新能力。
1.指导预习。自主学习的预习,贵在独立性,是学生独立获取基本知识的重要一环。指导预习按“扶——放”原则,起先可设置“导学提纲”以设计一系列问题的形式,在“学什么”“怎样学”两方面加以引导。
2.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勇于质疑问难。有的学生由于受知识年龄等限制;有的胆小不敢质疑问难;有的满足于一知半解,不愿质疑问难,所以我们要创设条件,努力营造氛围激发学生质疑问难,教师要善于灵活地向学生提出探索性问题。
二、提供讨论交流的机会,培养交际能力。
为学生提供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的机会,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教师首先要给学生创设一个民主、平等、和谐的环境,让学生充满自信。我在教学中,经常设计小组讨论,全班交流的环节,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充分表示自己的思维方法及过程,揭示知识规律和解决问题。这样,加强了学生之间的交往和沟通,促进相互了解,促进不断反思自己的思考过程,同时对其他同学的思路进行分析思考作出自己的判断,这种活动不仅锻炼同学们的交际能力,也增强了他的生活实践能力,这也是一种合作学习,这种合作学习给每个学生提供了表现自己的机会,不仅使自己对知识理解更丰富、全面,而且充分放飞了自己想象力,使能力得到提高,同时也培养了学生之间团结友爱,互助合作的精神。
三、提供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自主学习的兴趣。
教师在课堂上创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气氛,能使学生情绪高昂,思维活跃,学习兴趣和信心倍增,智力活跃,接受能力强。
教学中,教师应积极地为学生创设一种情趣盎然的学习气氛,使学生受到陶冶、感染和激励从而主动学习:①设疑布难,激发学生好奇心理;②巧设悬念,激发学生探知的迫切欲望;③创设情境,使学生自然产生求知的心理冲动。如:教“正比例”时教师领学生到操场,问:现有一根米尺,要量出旗杆的高度,怎样测量根据旗杆的影子长也能算出旗杆的高度,影子和旗杆有怎样的关系此后,让学生量出几种不同的杆长和各自影长,进一步研究杆高和影长的关系,进而引出“正比例”的概念。
四、提供动手操作的机会,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把课堂还给学生,就要让学生在课堂上有独立思考的时间,在教学过程中,放手让学生通过自己操作、实验、想象,可以让学生在主动的探索过程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总之,在课堂上,善于利用教材,灵活用各种有效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把自主权交给学生,真正达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