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班主任德育工作学生案例分析
班主任德育工作学生案例分析
砖集中心学校:张景晖 班主任工作的核心是德育工作,德育工作中最令班主任头痛的是转化后进生,转化后进生是老师所肩负的重大而艰巨的任务,也是教育工作者不容推卸的责任。
我班有个学生叫王俊。这七年级上学期前段时间,上课要么扰乱他人学习,要么情绪低落;下课胡乱打闹,同学间经常闹矛盾,同学们都嫌弃他;不按时交送作业,各门功课单元测试不及格„„每天不是科任老师就是学生向我告状。是班级有名的“捣蛋鬼”,真让我头痛。于是,我找他谈话,希望他在学校遵守各项规章制度,以学习为重,自我调节,自我改进,做一名合格的中学生。但经过几次努力,他只在口头上答应,行动上却毫无改进。初一期中测试各科竟然不及格。看到他不思进取,我的心都快凉了,算了吧,或许他就是那根“不可雕的朽木”。
不理他的那几天,他便变本加厉地闹起来!此时,我觉得逃避不了,必须正视现实!我内心一横:我不改变你,誓不罢休!
为了有针对性地做工作,我决定先专程深入到他家去家访,进行详细了解,然后再找对策。接待我的是其奶奶,通过其奶奶的介绍,我才了解到:原来他的父母两年前离婚,父亲为维持生计去外地打工,不理家事。只有七十多岁的奶奶看着他,原先,这个孩子可听话了,只是最近两年才难管的。他奶奶由于年龄大,也管不住他。在家访回学校的路上,我内心久久不能平静,像打翻了的五味瓶!于是,转化他的行动在悄然中进行。
我首先设法接近他,清除隔阂,拉近关系。经过观察,我发现他喜欢乒乓球。打乒乓球不正是我自己擅长的吗?到了课外活动时间,我约他打乒乓球,给他讲打乒乓球的技巧,谈论目前我国乒乓球在国际上的地位,谈论“世界杯,乒超联赛”等,谈论王浩,马龙等乒乓球健将。并提示他多参加有益的文体活动,这样对身体有好处。通过几次的接触,我与他慢慢交上了朋友,但他的纪律等并无多大改进。
后来,我便加强攻势:一边与他打乒乓球一边与他交流讨论生活,进而讨论学习。不动声色地教他遵守纪律,尊敬师长,团结同学,努力学习,做一名好学生。在路上遇到他,我会有意识地先向他问好;只要他的学习有一点进步时我就及时给予表扬、激励。他生病时我就给他买药、找热水........使他处处感到老师在关心他,信赖他。他也逐渐明白了做人的道理,明确了学习的目的。
通过半学期的努力,他上课开始认真起来,作业也能按时上交,各科测试成绩能达到及格了。与同学之间的关系也改善了,各科老师都觉得他懂事了。
由于纪律表现不断好起来,学习成绩也不断好起来了。趁着良好势头我不断加强巩固,我安排班长和学习委员与他交流讨论学习生活。通过班主任和科任老师几个月的共同激励、启发及同学们的共同帮助。奇迹出现了:午休、晚休及自习课,他不仅自己遵守纪律,还管起那些不遵守纪律的同学。于是,我试着让他当值日生。果然,在他值日那天全班纪律特别好。在良好的纪律保证之下,他的学习成绩得到迅速的提高。看着他上课如此聚精会神的神态,看着他课外活动时间仍然与学习委员一起钻研难题的影子,看着他准确工整的作业,看着班上手抄报里有他的笔墨,看着他劳动课大汗淋漓的样子„„我会心地笑了起来。
收获与思考:
经过了这次的教育,让我明白了:在教育过程中,不仅要倾注母亲般的慈爱,这能抚平痛的伤口;还要有父亲般的严爱,这能使他分清是非、黑白,这样的教育才是完整的教育。
在班主任工作中,我们每个人肯定都会遇到许多特殊的孩子,给班级造成不和谐的音符,针对其特殊性,抓住机遇,耐心地面对,才能有效果。也许这种方法只适合王俊,换一个人未必会这样,所以我们应该对学生进行分析,找到一条适合他的教育方法,这样才能使每个学生健康地成长,我们的工作才更有价值。
第二篇:班主任德育工作学生案例分析
班主任德育工作学生案例分析哈113中学王喆
班主任工作的核心是德育工作,德育工作中最令班主任头痛的是转化后进生,转化后进生是老师所肩负的重大而艰巨的任务,也是教育工作者不容推卸的责任。
我班有个学生叫王语颢,这七年级上学期前段时间,上课要么扰乱他人学习,要么情绪低落;下课胡乱打闹,同学间经常闹矛盾,同学们都嫌弃他;不按时交送作业,各门功课单元测试不及格„„每天不是科任老师就是学生向我告状,是班级有名的“捣蛋鬼”,真让我头痛。于是,我找他谈话,希望他在学校遵守各项规章制度,以学习为重,自我调节,自我改进,做一名合格的中学生。但经过几次努力,他只在口头上答应,行动上却毫无改进。初一期中测试各科竟然不及格。看到他不思进取,我的心都快凉了,算了吧,或许他就是那根“不可雕的朽木”。
不理他的那几天,他便变本加厉地闹起来!此时,我觉得逃避不了,必须正视现实!我内心一横:我不改变你,誓不罢休!
为了有针对性地做工作,我决定先专程深入到他家去家访,进行详细了解,然后再找对策。接待我的是其奶奶,通过其奶奶的介绍,我才了解到:原来他的父母都很忙,父亲为维持生计去外地打工,不理家事。只有七十多岁的奶奶看
着他,原先,这个孩子可听话了,只是最近两年才难管的。他奶奶由于年龄大,也管不住他。在家访回学校的路上,我内心久久不能平静,像打翻了的五味瓶!于是,转化他的行动在悄然中进行。
我首先设法接近他,清除隔阂,拉近关系。经过观察,我发现他喜欢乒乓球。打乒乓球不正是我自己擅长的吗?到了课外活动时间,我约他打乒乓球,给他讲打乒乓球的技巧,谈论目前我国乒乓球在国际上的地位,谈论“世界杯,乒超联赛”等,谈论王浩,马龙等乒乓球健将。并提示他多参加有益的文体活动,这样对身体有好处。通过几次的接触,我与他慢慢交上了朋友,但他的纪律等并无多大改进。
后来,我便加强攻势:一边与他打乒乓球一边与他交流讨论生活,进而讨论学习。不动声色地教他遵守纪律,尊敬师长,团结同学,努力学习,做一名好学生。在路上遇到他,我会有意识地先向他问好;只要他的学习有一点进步时我就及时给予表扬、激励。他生病时我就给他买药、找热水........使他处处感到老师在关心他,信赖他。他也逐渐明白了做人的道理,明确了学习的目的。
通过半学期的努力,他上课开始认真起来,作业也能按时上交,各科测试成绩能达到及格了。与同学之间的关系也改善了,各科老师都觉得他懂事了。
由于纪律表现不断好起来,学习成绩也不断好起来了。趁着良好势头我不断加强巩固,我安排班长和学习委员与他交流讨论学习生活。通过班主任和科任老师几个月的共同激励、启发及同学们的共同帮助。奇迹出现了:午休、晚休及自习课,他不仅自己遵守纪律,还管起那些不遵守纪律的同学。于是,我试着让他当值日生。果然,在他值日那天全班纪律特别好。在良好的纪律保证之下,他的学习成绩得到迅速的提高。看着他上课如此聚精会神的神态,看着他课外活动时间仍然与学习委员一起钻研难题的影子,看着他准确工整的作业,看着班上手抄报里有他的笔墨,看着他劳动课大汗淋漓的样子„„我会心地笑了起来。
收获与思考:
经过了这次的教育,让我明白了:在教育过程中,不仅要倾注母亲般的慈爱,这能抚平痛的伤口;还要有父亲般的严爱,这能使他分清是非、黑白,这样的教育才是完整的教育。
在班主任工作中,我们每个人肯定都会遇到许多特殊的孩子,给班级造成不和谐的音符,针对其特殊性,抓住机遇,耐心地面对,才能有效果。也许这种方法只适合王俊,换一个人未必会这样,所以我们应该对学生进行分析,找到一条适合他的教育方法,这样才能使每个学生健康地成长,我们的工作才更有价值。
第三篇:班主任德育工作学生案例
八5班班主任德育案例
班主任工作的核心是德育工作,德育工作中最令班主任头痛的是转化后进生,转化后进生是老师所肩负的重大而艰巨的任务,也是教育工作者不容推卸的责任。
案例描述:
我班有个学生叫王俊(化名)。八年级下学期开始,早上他经常上学迟到,跟他也谈了很多次,也动员了一些学生的力量,希望让全班同学对他施加压力,甚至我对他在早上到校的时间上做了特殊处理,我跟他经过沟通并根据他的现状把上学时间规定为7:30之前到校,他也表示能够做到。于是我对他说:“老师希望你做到,但如果我们的这个约定你还是不能信守,那我们要采取必要的惩罚措施,你同意吗?他点了点头。凭我对他的了解,我知道他坚持不了多久,于是我每隔一个晚上都要给他家长打电话,关照他们孩子晚上的作息时间,并希望他们早上能提醒王俊按时醒来。
谁知,没好了两天,他早上又迟到了,甚至变本加厉地连上午都不来了。他的理由很简单,就是晚上不睡觉(睡不着)早上实在爬不起来,想想还是中午过来了。听了他不痛不痒的话,我心里十分生气,但我压住火气,异常平静地说,这是我们共同约定的纪律,既然你违反了,那么你今天就站在教室门口,好好地反思一下。
他就站在那里,没什么表情,但我看得出来他站在那里有点累。但我想既然这个惩罚措施是他自己同意的,我就不能让步。结果第二天他没来学校,我打电话去,他爸妈还是给了我同一个理由。在之后的交谈中,我才得知他不来的其中一个理由是我让他罚站了。我又气又好笑,你自己都同意的,现在却以这个为理由不来上学。我想这么下去也不是办法,于是我决定先到他家去家访,进行详细了解,然后再找对策。我事先和他的父母进行了联系,告诉他们我过去的时间,并且要求王俊也在家中。结果我去的时候只有他父母在,这让我的工作有点被动。我心想,我事先关照过的,你们怎么没让他在家等呢?我先跟他父母做了深入的交谈,也跟他们解释了上一次对王俊上学迟到的处理过程,并且希望他们能够正确引导王俊。之后我给王俊打了电话,告诉他老师这么做的道理。我还跟他说,惩罚他不是老师的本意,只是希望他能够遵守承诺,遵守班级的基本规章制度,老师还是觉得他能和别的同学做得一样好。
经过这样一番沟通在加上临近期末,他在后来的几天中基本能够按时来校了,但我不知道这样的表现他能维持多久?
案例分析:
教育成功的秘密在于做好学生的心育工作。只有尊重学生,顾及学生的感受,学生才能信服老师,听老师的话。在上述这个事情中,虽然我认为是尊重了他的感受和选择,包括我们约定好的惩罚措施,但其实从他内心来说,他并不接受,或者说他认为自己可以做到,但其实意志力不够。所以对于这件事我没有完全深入分析,并且也为自己这样的做法打了个问号。虽然王俊经常性的违反纪律,但并不表示他已经不在乎别人对他的评价。对于任何一个人来说,这样的批评方式都会让学生觉得抬不起头,反而产生了一些抵触情绪。如果真是这样,那就不仅仅给自己的班主任工作带来困难,更重要的是影响了学生的发展。对于这样的问题,如果我能够再多点耐心,多帮他分析下原因,并以一些积极的方式,比如通过奖励的措施来评价他的表现,也许效果会好的多。
案例点评:
在班主任工作中,我们肯定都会遇到许多特殊的孩子,给班级造成不和谐的音符,针对其特殊性,抓住机遇,耐心地面对,才能有效果。对于不同的学生,我们要采取适合学生的方式,所以我们应该对学生进行深入了解和分析,找到一条适合他的教育方法。教师如果征服了学生的心,其形象就如天空的星星一样在学生的心中发光。教育是心灵的艺术。在教育教学中,常有学生犯这样那样的错误,我们不能因为学生的错误就对学生进行惩罚,教育成功的秘密在于信任学生并用积极的方式去帮助学生,只有尊重学生,顾及学生的面子,学生才能信任老师。所以,在管理班级时,要尊重学生,宽容地对待学生。采取宽容的态度育人,会令学生更加信任你,也使你的工作更轻松,心情更舒畅。所以,作为一名教师尤其是班主任老师,我们应尽量以积极、正面的态度来看待学生的错误,以耐心和爱心去关爱学生,只有让学生感到受尊重,受关爱,才能使他们真正认识到自己的缺点和错误,进而激励他们的自觉性和上进心。他们渴望得到老师的关怀和爱护,更需要老师的正确引导,教师的微笑、点头、细语都能使学生倍感亲切和温暖,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在心理上健康地发展,这远比学科成绩来得重要的多。
第四篇:班主任德育工作案例
班主任德育工作案例
一、沉默是金。
俗话说,班主任要嘴勤,怎么还冒出来个沉默是金呢?来看以下这个案例。
案例:有一次,班上数学测试,我事先上了节复习课,可我发现,学生普遍很自信,认为自己考好没问题,很少有人踏实复习。成绩出来后,整体情况很糟糕。发完试卷后,我发现学生很多都在看我,照常理该是说教的好时候了。我当时只是平静地看着大家,目光慢慢地移过每一个学生的脸庞,最后轻轻说了句:“好了,过去了,关键是以后。”自那以后,学生复习踏实了许多。
二、以身作则。
案例:我班里卫生区是教学楼的空地,看似好扫,但要保持也并不是件简单的事情。因为那里边都是杂草丛生,碎砖块、大石头、小石子到处都是。于是每个星期一,我都让学生带一把小镰刀下去锄草,刚开始学生还挺好奇,拿着镰刀一阵飞舞。后来就没人愿意下去了,尤其到了冬天。看到这种情况,我早上带头下去拔草,当然,还有几个学生是被我叫去或者主动去帮我的。每天,当我们扫完地,带着一些微汗,面色红润,回到教室的时候,面对全班学生,我总是大声对同我一起打扫包干区的同学说:劳动使我们快乐,我为你们自豪!现在每天早上,早来的男生争先恐后地下去打扫包干区,我相信:他们从中享受到了劳动的乐趣!
分析: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何况这个榜样是自己的老师呢。
适用范围:几乎所有范围。
三、顾左右而言他。
案例:一天上课,叫起一名学生回答问题,他回答后学生发出一阵笑声,为何?他上课没认真听,回答的是前一道题,当然牛头不对马嘴。我也笑了,不过是微笑,我对这名同学以父母般的语气关切地说:“你辛苦了,快吃饭!”学生都笑了,那个同学也笑了,剩下的时间里,他听讲得很认真。
分析:生活需要幽默,严肃的课堂也需要幽默,如果能使犯错误的同学在笑声中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何乐而不为呢?
适用范围:合适的场合与时机。
四、收回权利。
案例:班里的卫生是学生按值日轮流表进行的,每小组都有一个组长,值日检查情况由组长全权负责。有一小组完成的值日情况很糟糕,我调查一下,原来是小组长的失职。指导过后,他们组的工作仍不见起色。于是,我就物色了另外一名有能力的同学接替,小组工作大有起色。一段时间后,我将原来被撤换的小组长调职另用,这次,他对待新工作像换了一个人似的。
分析:收回权利,是为了让某些班上担任一定管理任务的同学冷静下来,分析自己的不足。
适用范围:心理承受能力较强的学生。
正如“教无定法”一样,我认为管理也无定法。肯定有一些班主任老师会有更多的富有创造力的方法。但是,我们应该认识到:所有的方法,基本前提是我们爱学生,尊重他们,理解他们,平等地对待他们。我心目中班级管理的最高境界应该是班主任老师“无为而治”。
第五篇:班主任德育工作案例
班主任德育工作案例
——后进生转化已不是神话
一、导语
班主任工作的核心是德育工作,德育工作中最令班主任头痛的是转化后进生,转化后进生是老师所肩负的重大而艰巨的任务,也是教育工作者不容推卸的责任。尤其是职业中学,生源大多文化知识基础偏差,又没有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能否做好后进生的转化直接关系到学生操作技能的掌握与就业,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尤为重要。下面就谈谈班主任德育工作中如何把后进生转化为先进生这一典型案例。
二、案例过程叙述
我班有个学生叫肖壮。高一上学期时,上课要么扰乱他人学习,要么情绪低落;实习课时不是逃避就是不动手操作;下课胡乱打闹,同学间经常闹矛盾,同学们都嫌弃他;不做作业,各门功课单元测试不及格„„每天不是科任老师就是学生向我告状。是学校有名的“捣蛋鬼”,真让我头痛。于是,我找他谈话,希望他在学校遵守各项规章制度,以学习为重,自我调节,自我改进,做一名合格的中学生。但经过几次努力,他只在口头上答应,行动上却毫无改进。高一第一学期中段测试各科竟然不及格。看到他不思进取,我的心都快凉了,算了吧,或许他就是那根“不可雕的朽木”。
不理他的那几天,他便变本加厉地闹起来!
此时,我觉得逃避不了,必须正视现实!我内心一横:我不改变你,誓不罢休!
为了有针对性地做工作,我决定先专程深入到他家去家访,进行详细了解,然后再找对策。接待我的是其大伯,通过其大伯的介绍,我大吃一惊:原来,他的父亲前两年因故坐过牢,他的母亲脾气又非常暴躁,非骂既打。现家中只有四个人:上有七十多岁的奶奶,下有一个小妹。特殊的家庭环境造成他年纪小小正需父母疼爱之时却无人疼爱,内心充满仇恨。
在家访回学校的路上,我内心久久不能平静,像打翻了的五味瓶!于是,转化他的行动在悄然中进行。
我首先设法接近他,清除隔阂,拉近关系。经过观察,我发现他喜欢打乒乓球。打乒乓球不正是我自己擅长的吗?到了课外活动时间,我约他打乒乓球,给他讲打乒乓球的技巧,谈论目前我国乒乓球在国际上的地位,谈论马林等乒乓球健将。并提示他多参加有益的文体活动,这样对身体有好处。通过几次的接触,我与他慢慢交上了朋友,但他的纪律等并无多大改进。
后来,我便加强攻势:一边与他打乒乓球一边与他交流讨论生活,进而讨论学习。不动声色地教他遵守纪律,尊敬师长,团结同学,努力学习,做一名好学生。在路上遇到他,我会有意识地先向他问好;只要他的学习有一点进步时我就及时给予表扬、激励。他生病时我就给他买药、煎药........使他处处感到老师在关心他,信赖他。他也逐渐明白了做人的道理,明确了学习的目的。
通过半学期的努力,他上课开始认真起来,实习课也开始认真起来,作业也能依时上交,各科测试成绩都能达到及格。与同学之间的关系也改善了,各科任老师都夸奖起他。
由于纪律表现不断好起来,学习成绩也不断好起来了。趁着良好势头我不断加强巩固,高一第二学期,我安排班长和学习委员与他交流讨论学习生活。通过班主任和科任老师几个月的共同激励、启发及同学们的共同帮助。奇迹出现了:午休、晚休及自习课,他不仅自己遵守纪律,还管起那些不遵守纪律的同学。于是,我试着让他当值日生。果然,在他值日那天全班纪律特别好。在良好的纪律保证之下,他的学习成绩得到迅速的提高,本学期期终测试成绩平均达70分。
到了高二,我继续当他的班主任,开学之初他主动找到我表示这学期将更加努力学习和工作。我高兴起来干脆让他当纪律委员。在他的努力下,这学期我班的纪律更加良好,还夺取了学校“纪律示范班”荣誉称号。老师同学都向他投来赞许的目光。学习成绩也取得了显著的进步,期末测试各科成绩平均81分,在全校技能大赛中也成绩喜人。
看着他上课如此聚精会神的神态,看着他实习车间一丝不苟的表情,看着他课外活动与同学一起开心的玩耍,看着他准确工整的作业,看着班上手抄报里有他的笔墨,看着他劳动课大汗淋漓的样子„„我会心地笑了起来。
在以后的日子里,经过老师的不断努力,他已被转化为德、智、体、美、劳均全面优良的学生。第二学期他的中段测试成绩已取得显著提高,在班上排名第三名,全级第十三名。现在,他已被学校评为“文明示范生”,成了同学们的学习楷模。
三、成效与反响
通过两年的潜心努力,精心转化,终于取得了令人可喜的成果:肖壮同学由“捣蛋鬼”转变为纪律委员,由后进生转变为先进生!
四、案例分析与反思:
肖壮同学的转化过程使我懂得,对待后进生要“不抛弃,不放弃”,具体做到以下几点:
(一)、以人为本,倾注师爱
尊重每一位学生,“以人为本”,是对每一位教师的基本要求。教育是心灵的艺术。如果我们承认教育的对象是活生生的人,那么教育的过程便不仅仅是一种技巧的施展,而是充满了人情味的心灵交融。这样老师才会产生热爱之情。心理学家认为“爱是教育好学生的前提”。对于肖壮这样特殊家庭的后进生我放下架子亲近他,敞开心扉,以关爱之心来触动他的心弦。“动之于情,晓之于理”:用师爱去温暖他,用情去感化他,用理去说服他,从而促使他主动地改正错误。
(二)、良师益友,宽容以待
班主任应是学生的良师益友,应宽容以待之。在中学群体中,绝大部分学生不喜欢老师过于直率,尤其是批评他们的时候太严肃而接受不了。因此,我与肖壮同学从交朋友做起,和他一起打乒乓球,让他感受老师对他的信任,感受到老师是自己的良师益友。让他感受到老师给自己带来的快乐,让他在快乐中学习、生活,在学习、生活中感受到无穷的快乐!古人云“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故应“宽以待人,容人之错”。在通情达理中暂时性的容忍宽恕学生的错误,采用灵活委婉的方法去教育他,鼓励他。既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又促进了师生的情感交流,在转化后进生工作中就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因材施教,循循善诱
“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每一个后进生的实际情况是不同的,必然要求班主任深入了解弄清学生的行为,习惯,爱好及其后进的原因,从而确定行之有效的对策,因材施教,正确引导。肖壮的情况比较特殊,主要来自缺乏家庭的温暖,失去应有的爱。因此,我就以爱心为媒,搭建师生心灵相通的桥梁。抓住他喜欢打乒乓球,与他交朋友;抓住他家庭艰辛,给予生活上的帮助;抓住他生病,我给他买药、煎药;„„用关爱唤起他的自信心、进取心,使之改正缺点,然后引导并激励他努力学习,从而为品学兼优的学生。
各位同仁让我们携起手来乘赏识之风,捧起热爱之情,使每一位职教家庭中的后进生都能沐浴在师长的关爱之中,使他们成为祖国未来的合格建设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