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作为一名当代大学生,我们应该积极的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生活当中,化为自己的一言一行,当成自己的责任。
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弘扬培育传统美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问题进行了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期间总书记强调了要把其当作凝魂聚气和强基固本的基本工程。我们需要广泛的去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切实的开展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活动,积极引导引领人们追求崇高的道德理想,打造中国的特色社会主义,不断地去夯实牢固特色社会主义的基础。
文化的发展属于一个国家的软实力,体现在国民素质,精神样貌,道德水平等非物质层面。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的弘扬与培育属于我国文化软实力发展的重点核心,核心价值观的发展是决定文化本质性质的重点。一个国家的文化软实力发展体现在人民精神层面的素养,进而表现出来的外在物质就是文化的传承,借由此而代代传承下去的是一种精神面貌、艺术修养、知识积累,从而达成文化底蕴的累积。是国家社会运作的润滑油、催化剂甚至是动力源、推动力。所以要尤其重视文化的发展,这是不容置疑的。这样才能持续有效的长久发展,构建相对和谐的社会环境。
文化传统是自古以来文化的累积,蕴含了一代又一代人的智慧与努力。我国拥有几千年的优秀文化传统,在这方面尤其如此。而现今韩流日流的浪潮在我国发展非常迅速,甚至造成了对本土文化的冲击,尤其是在新一代青少年中的发展使得精神文化十分虚浮,中华优秀文化传统有断层的危机,很多优秀的文化传统在渐渐离我们远去,但这并不是说要排斥外来文化,历史上的教训告诉我们,要积极的学习吸收外来的优秀文化,这与改革开放的意志是共通的,体现了我国对外政策的合理。当今时代有着良好的政策引导,我们需要以正确的心态去面对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有选择的去发展、去弘扬、去传承。在世界文化洪流中展现中华民族的风采,是每一个新时代大学生不可推卸的责任、不能忘记的愿望。
我们在弘扬优秀文化之前要预先了解这些文化,要清楚地了解文化的根源来历,以便更好地理解文化对生活对发展的意义,要了解文化的发展脉络、发展方向,知道文化在不同时期代表的不同含义,从而知道在当今社会其是否还是与时俱进的,是否具有其存在发展的意义。这就是时代精神,不能被时代抛弃的去一味的盲目尚古,也不能不经思考的丢弃前人努力创建的优秀文化成果。说到与时俱进,我们还应该结合现今社会的实际状况发展出更加适合现今社会发展应用的文化,这就是文化的创新性与发展性。不能与时俱进的社会国家终将垂垂老去。我们要筛选文化、学习文化、发展文化、创新文化,本质则是要利用文化中的精华去锤炼升华自我,发展自己,只有这样才算是真正得到了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在弘扬文化的过程中,我们要结合自己的切实情况,结合自身的定位,党员干部需要起到领导作用,在文化的传播上做好有计划有发展的引导,一步步细化工作,实事求是的吧文化弘扬培育的工作落实。人民群众要学会分辨是非,在日常生活中融入文化,发展出形形色色,不同形式的文化。树立自己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国家政治理想相呼应,相发展,相促进。
作为大学生,我们是人民群众中的一员,也是新时代的知识前线,更要学会分辨是非善恶,知道什么是好的,什么是坏的,什么该舍弃,什么该弘扬。另一方面,作为国家的年轻一代,我们是最有朝气活力的一部分,最有自己的思想,自己的理念,我们也要学会去创新文化,在创新的过程中要客观地评价文化的价值意义,坚持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发展方向。在日常生活中时时刻刻不忘弘扬发展优秀文化,培育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动积极的创造机会,如庆典纪念活动及各种社交活动,在其中弘扬优秀的民族文化、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道德法律的建立发展需要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得政治文化、经济架构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而建立完善起核心价值观的社会体系,进而反过来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弘扬。也会加快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
国无德而不兴,人无德而不立。历史一次次地告诉我们一个没有德行的国家是不会长久的立于时代浪潮之上的,他终将会被淘汰被排斥,于个人之上也是如此,没有德行的人是不会被被人承认的,没有人包括品行不端的人也不会喜欢与这样的人交往。要时时刻刻审视自身是否品行正直,在生活中培养自己良好的道德素养,最后把有道德转化为自己的行动自觉,其对他人表现出来的将是对优秀道德文化素养的弘扬,这也充分体现出了优秀文化素养的魅力。
如果仅仅是靠书面的宣扬去弘扬道德文化,相信只有少的人会去自觉的切身实际的做到做好这件任重道远的事。自我意识认知会让我们做不到,机械化的思维会让我们做不好。道德是精神品质,是需要付诸热情去培养弘扬的。热情也不会凭空产生,我们也无从发掘人类那奇妙缤纷的情绪思维。但真正切实的的热情基点就是责任。对待同样的事,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看法,甚至是完全相反的做法。路遇跌倒的老人,你会帮忙搀扶还是避而远之,也许后者是对的,当前的结果是好的,但是没人会希望出现一个这样冷漠无情,赤裸裸全是利益的社会,社会的现实也许不是那么美好,所以才需要道德的转化,我们需要有道德的老人,需要有道德的年轻人,需要有道德的新一代。不要因为自己的利益而污浊、侮辱了下一代的道德。这需要我们从自身做起,幸运地是社会法律是站在道德一侧的,只要我们有道德的做人,就不怕败坏道德之辈的污浊。要通过自己的努力精华升华你生活的展望的那片世界。
时代的发展需要道德,需要责任感,国家社会以及个人的发展也需要道德责任的有力支撑。和谐友爱的社会环境,和平发展的未来都是我们所期望的,喜欢的,这就是我们自身的道德责任感,我们需要把它具化成自己的实际活动,通过自己的努力以及影响他人地努力,集众人之力塑造美好和谐的社会,推动社会的发展进步。
无论什么最终都是需要应用于社会,立足于现实,所以需要我们去实践,去奉行,一个社会的道德水平从来不会取决于一个道德看客或一群道德看客的水平,而是由我们的一言一行和我们所付诸的行动决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是需要立于实践的价值观。实践出真知,实践行真知。
当你在叹息世风日下,人心不古时,不要忘记自身的风气,自己的道德良知,不要忽视自己的力量,一个人的坚持,不仅是自己的感动,也会感动别人,一个又一个人的高尚操守将会改变这个社会,永远不要小视个人的力量。每个人多一份道德的责任,社会道德就会因此提升一分。我们拥有知识,就不要荒废了知识,要知行合一,学会运用到日常生活之中的点点滴滴,行多于言。有了知识还对道德的漠视甚至破坏是对知识的侮辱,对前人知识的亵渎。行道德于世是每个大学生不可推卸的责任。
从我做起,从生活中的小事出发,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化到脑海中,然后付诸于行动中,展现出我们作为大国礼仪之邦的风采。当改变发生时,会发现他远远超出了我们的想象。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弘扬需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为依托,不能盲目的发展,必须要有一个统一的方向,这样才不会因为后期发展的矛盾导致社会体系的崩溃。“7.23”讲话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指出了道路,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发展的方向。
社会主义核心理论体系的建立需要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结合整理理论体系的各种优秀先进思想,共同创建更加完善的社会主义核心理论体系,不被时代所束缚,不为外界所动摇,但又必须结合时代的发展,不能被历史洪流压碎,历史的车轮会无情地碾碎一切落后的事物,是的,落后就要挨打,落后就会陪时代所抛弃,我们必将会吧社会主义核心理论体系建立在时代的前端,而且要是可持续发展的,保持着变化与活力,不断结合现状结合实际情况做出合理的改变。以此来引领我们的行为,指导我们的发展,走出我们自己的路,别样精彩!这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也是我们特色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两者相辅相成,互相促进,共同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到底有什么特色呢?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立足于实践的,实践出真知,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只有实践才能让理论实现其意义,通过实践可以检验出理论体系的缺陷和不足,我们并不怕有错误,只要我们能发现错误我们就可以去改正它完善它,这就是实践的重大作用,实践大有国家政治战略,小有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大的方面暂时不需要我们操心,只需要了解;小的方面我们就需要在日常生活中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去约束指导自己的一言一行。事不在大小,主要是要做到自己力所能及的,努力去争取去发展这样才能做大花自己的价值,实现我们共同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完善我们的社会主义道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依托于理论的,理论的发展是靠我们的文化底蕴的积累,一代又一代人的探索,吸收升华外来的优秀理论,这些都是时间出来的宝贵经验,字字千金不过如是,我们应该珍惜它们,善用它们,知识是宝贵的财富,在我们不同的理论体系下发展起来的中国特色理论体系是独一无二的,是最适合我们国家详情,适合当前社会的发展的优秀理论体系。理论体系要正视外来文化,不能盲目排斥,更不能盲目照搬,发展自己的理论体系,我们不必任何人差。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建立在我们特殊的民族环境下的,我们是拥有无与伦比的五十六个民族的大家庭,家庭规则就不能只是局限适合于某一个人某几个人,五十六个民族使我们的特色,所以也必须建立出五十六个民族的特色理论体系。这有助于个民族和谐发展,有利于我国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发展,不同的民族可以碰撞出更加精彩的火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其提供一个碰撞的平台。各民族可以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具有时间特色,理论体系的建立是与时俱进的,理论体系想要长久存在必须学会改变,学会与时俱进,要适应时代的变化,适合社会的实际情况,根据现实的改变而改变。如此方可不断进步,作为引导我们发展的特色理论体系。
在当今社会,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推动着社会形态事物的不断变化,发展的是当今时代的主题,我们要学会适应改变,学会去改变,改革创新,建立立于社会现实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互为依托,引导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改革道路,在时代的浪潮中争渡,夺取世界舞台上最耀眼最宏大的位置,以此为目标,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思想路标,不断发展自身,回馈社会,绽放属于自己的光芒。
现实已经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创新的,位于时代前列的,它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丰富的凭依,深厚的发展土壤,让核心价值观得到长久健康强有力的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成果,并且在此之上得到更加科学的发展。
社会主义的发展要立足于社会,我国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国家,对待西方文化上要以此为基础,合理借鉴,不能与自己的本质形态相矛盾,以免带来社会发展的混乱虚浮,导致发展的不稳定,我们追求的是可持续的发展。在多元文化的潮流下,要懂得审视自身,审时度势,吸取其中有营养的部分,去除其中的糟粕。
理想是一个民族、一个社会的灵魂所系。马克思主义对理想问题作了科学阐述,把理想问题与人类历史发展规律内在地联系起来,使人们对理想问题有了更为科学的把握和自觉的认识。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坚持崇高的理想,坚持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相结合,使崇高理想成为我们党、我们民族精神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作为大学生,作为未来建设祖国的中坚力量,我们更应该做出表率。我们要爱国,我们要敬业,我们要诚信,我们要友善。不要空谈,我们要的是实际行动。
总之,核心价值观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其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意识形态根本及价值层面的规定,自然是社会主义文化的核心及精华。所以,在目前多元价值体系较量中,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的正确方向。
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符合当今社会发展规律的伟大实践,必然会产生一代又一代为之奋斗的英雄模范。这些英雄模范尽管职业不同、事迹不同,但其身上展示出来的带有共性的理想、价值导向,都为凝练我们的核心价值观提供了活生生的楷模,我们要从他们身上发现并提炼核心价值观中的丰富元素。
伟大的事业催人奋进,科学的理论深入人心。我们要自觉坚持、学习和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把科学理论转化为推动事业发展的强大动力,以更加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应对前进道路上的风险和挑战,谱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篇章。
第二篇:我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宁 波 工 程 学 院
《形式与政策》作业报告
作
业学
院学
班
姓
授
课
题
目:名
称:
号:
级:
名: 教
师:
我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经管学院
***
国商131
杜小雯
张心亦
我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德国哲学家康德曾说过,世界上唯有两样东西能让我们的内心受到深深的震撼,一是我们头顶浩瀚灿烂的星空,一是我们心中崇高的道德法则。对于我来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心中的道德法则,崇高且令人敬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仅是我的道德法则,还是我的行事准则。
什么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党的十八大给出了响亮的回答——是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二十四个字,字字珠玑,掷地有声,正是中华儿女孜孜不倦的价值追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简短的二十四个字,从三个层面指明了当代中国追求的价值目标。“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共识;“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则是对每个公民提出的道德要求。诚然,这24字所概括的内容是我们所有公民都应把其作为至高的准则。但在此,我想论述的是基于公民个体层面的可从日常生活中体现的价值观。
首先,爱国,是中国社会从古至今始终强调的个人品格,也是中华民族标志性的集体精神。著名思想家别林斯基说过,“谁不属于自己的国家,那么他就不属于人类。”我们每个人在这个国家成长,国家的文化和价值早已深深烙印在每个中国人的血液里。而且,国家的利益与个体的利益是一致的,维护国家的利益就是维护我们自己的利益。在我国历史上从来不缺乏为了维护民族独立为了祖国繁荣富强而流血牺牲的事例。爱国是我们 民族精神的核心内容,是中华民族传承五千年的美德,也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的精神支柱。爱国不仅是一种情感,也是一种责任,更是一种炎黄子孙团结在一起的纽带。我们作为大学生,除了在心中保持爱国的热情,想把这种爱国之情落实到实处的话,可以是小到爱护手足,爱护祖国河山,大到维护民族独立,在任何时候都坚持一个中国的基本原则。在国家需要我们的时候勇往直前,在社会建设的时候我们努力做出贡献,促进经济发展。
敬业,对工作保持认真的态度,尊重自己的事业,热爱自己的事业,这便是敬业了。敬业并不意味着必须把工作做到最完美的状态,这是个人的工作能力问题而不是态度问题。敬业是出于内心地想把工作完成到最好的强烈愿望。很多人只是把自己的工作作为一种谋生手段,如果能把职业作为事业,赋予情感和责任,心生热爱,心怀尊重,这就是敬业的最好状态。虽然我只是学生,但敬业并不是只有在社会上工作的人才能做到。我们在学校参加的一切活动或者比赛,都应该是认真和尊重的态度。在学校或者班级所任的职务,都相当于一个小社会的工作,每次遇到的困难都是一种磨练,每次遇到的挑战都是一种机遇,抱着敬业的态度工作,也是锻炼自己的一种方式,也为日后进入社会打下基础。
诚信,即待人处事真诚、老实、讲信誉,言必信,行必果。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认为人若不讲信用,在社会上就无立足之地,什么事情也做不成。诚信是人必备的优良品格,诚信是为人之道,是立身处事之本。诗经里也曾提到:无信人之言,人实不信。即·无诚信品德的人说的话,人是不应当相信的。所以,要使他人相信自己,就必须做诚实之人。我们从小到大就被教导做一个诚实的孩子,一诺千金的故事也是家喻户晓,诚信的重要性可想而知。我们大学生除了日常生活与人交往中要做到诚实守信之外,在学习科研方面要杜绝学术欺诈、考试作弊等不良行为,追求真知、创新学术科研、真实评优评奖、严守考试纪律,共同营造良好的学习科研风气;在经济上要科学理财、守信还款,将诚信作为经济生活中最基本的道德准则。
友善,即待人友好,心怀善良。我们不仅要做到表面上是对人很友好的,更要是出于内心的善意。如果光有友好的态度,却只是言不由衷,奉承讨好,虚与委蛇,那么这就是不是真正的朋友。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所以,我们要交那些正直善良诚信博闻的朋友,不做那种把虚情假意阿谀奉迎花言巧语的人。对于我个人来说,我一直信奉做一个真正友善的人,对别人真心,别人也会拿真心回报,友谊是纯洁而崇高的,朋友贵精不贵多,只要有几个真心好友那便足够了。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是空洞的口号,而是可以融入到我们每一天平凡的工作中去的人生理念。作为当代大学生,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自己的原则,用实践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我们应明确学习是我们的第一要务,积极参与校内外各种活动,力所能及地做一些社会实践活动,服务人民,为社会做出贡献。积极乐观,乐于助人,文明守法,追求自由,促进人民民主,倡导平等与公正,传递社会正能量。我们作为当代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建设者中的一员,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实现中国梦的最好方式。
第三篇:雷锋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雷锋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014.03.16 08:00 来源: 《求是》
期号: 2014/06 作者: 石平
字号:【 大 中 小 】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核心价值观是文化软实力的灵魂,是文化软实力建设的重点。一个民族的发展壮大,离不开核心价值观引领和支撑。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前不久,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对新形势下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出周密部署;中央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决定授予孙茂芳同志“当代雷锋”荣誉称号,要求广大干部群众以孙茂芳同志为榜样,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一切,为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指明了方向。我们要认真学习贯彻中央精神,大力弘扬雷锋精神,更好地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作用,努力建设中华民族的共有精神家园,不断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注入强大正能量。
雷锋是在社会主义建设中涌现出的道德楷模。任何崇高的精神,都是一定时代的产物。雷锋的出现和雷锋精神的产生不是偶然的,而是扎根于社会主义中国这片沃土之中。1956年,我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公有制为主体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建立,为全社会打下了共同利益的坚实基础,使集体主义成为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原则。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为在全体人民中普遍地进行为人民服务的道德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使为人民服务有条件成为全社会的共同道德,形成“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良好社会氛围。时势召唤英雄,英雄引领时代。社会主义社会的建立,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建设社会主义道德新任务的提出,就像鼓角一样激励着人们奋斗。正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雷锋脱颖而出,雷锋精神应运而生。雷锋是一个普通的汽车兵,然而他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常的业绩。在22年的短暂人生中,他把远大的理想和日常工作紧密地结合起来,体现出社会主义一代新人的高尚情操,并铸就了伟大的雷锋精神。
雷锋,既属于昨天,又属于今天和明天。雷锋这位普通的解放军战士,为什么他的事迹历久不衰呢?就是因为雷锋精神的实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了人民的事业无私奉献”。雷锋精神是对中华民族伟大精神的继承和发展,集中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反映了我们的时代精神,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是教育和激励人们前进的宝贵精神财富。半个多世纪以来,在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等中央领导同志亲切关怀和大力倡导下,学雷锋活动在全国各地蓬勃开展,已经成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雷锋精神,人人可学;奉献爱心,处处可为。学习雷锋好榜样,千万个雷锋在成长,我国涌现出一大批雷锋式的先进集体和模范人物。朱伯儒被称为“八十年代新雷锋”;赵春娥被称为“活雷锋”;徐虎被称为“谱写了一曲新时代的雷锋之歌”;郭明义和孙茂芳被誉为“当代雷锋”,等等。雷锋精神始终在干部群众中广为传扬,成为激发人们于平凡之中见伟大、细微之处见精神、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争当模范先进的力量,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社会影响。可以说,我们今天所提倡和坚持的雷锋精神,既是对雷锋事迹所表现出来的先进思想、道德观念和崇高品质的总结,又是雷锋和雷锋式的先进人物崇高思想和优秀品德的结晶,不断丰富着雷锋精神的内涵,科学回答了新的历史条件下社会主义道德的价值取向,是一面永放光芒的旗帜。
在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早就客观存在并为进步的人们坚持践行,但明确提出和阐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党的十八大。十八大报告指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三个倡导”,高度概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明确了国家的价值目标、社会的价值取向和公民的价值准则,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集中表达,反映了现阶段全国各族人民在价值观上的最大公约数,抓住了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关键和根本。面对世界范围内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形势下价值观较量的新态势,面对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思想意识多元多样多变的新特点,我们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在新形势下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抓好思想道德建设的根本举措,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战略任务。我们必须把这项任务坚持不懈地抓下去,切实加强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制度保障,有力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其中,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作用,对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着重要的导向作用。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大力宣传雷锋式模范人物,宣传具有时代特征的先进典型,让人们学有榜样、赶有目标,这是引导人们自觉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途径。北京军区总医院原副政委孙茂芳同志,始终坚守共产党人的精神追求,永葆为民爱民的高尚情怀,坚持50多年如一日,学习雷锋精神、宣传雷锋精神、实践雷锋精神。他努力用自己的言行“为雷锋做广告”,让“雷锋精神万里行!”他说:“帮助别人获得幸福,一个幸福可以变成两个;为别人分担痛苦,一个痛苦至多只剩下一半。”他先后照顾了18名孤寡老人、残疾人和32名特困学生,并精心照顾5位老人10余年,为她们送了终,被首都老百姓誉为“京城活雷锋”。这位当代雷锋向我们走来,诠释了新时期对雷锋精神的传承与弘扬,吹响了深入开展学雷锋活动的时代号角。当前,我们要大力宣传和弘扬孙茂芳同志的先进事迹和崇高品德,用先进楷模的精神激励人、感召人,进一步增强人们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伟大的事业需要崇高的精神,崇高的精神推动着伟大的事业。让我们积极行动起来,以孙茂芳同志为榜样,大力弘扬雷锋精神,从自己做起,从身边做起,从日常小事做起,争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者,努力使雷锋精神走进千家万户、深入人们心灵,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人们的生产生活和精神世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
第四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爱国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爱国
祖国,是一种让人魂牵梦萦神圣而伟大的信仰。古往今来,它一度羁绊着千万人的心,让一个又一个的人为其奔波而青丝渐白头。几千年来,爱国人士一直是我们学习效仿的好榜样,得到我们一致的尊敬:精忠报国的岳飞,壮士一去不复还的荆轲,了却君王天下事的辛弃疾,还有“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这些视死如归的人和他们舍生取义的精神,让我们由心底对他们发出敬佩之意。
小时候,听着响遍神州、人人传颂的爱国歌曲,心头也会涌起一股莫名的冲动,觉得自己对这个国家的热爱和尊敬,不会少于那些“爱国前线”上的人,小小的心灵里似乎也和那些爱国英雄产生了一些共鸣。随着年龄的增长和心智的成熟,我明白了更多的社会哲理,对爱国有了更深层次的感受,小时候心头的那些爱国热情也显得有点幼稚了。
下面我给大家谈一下我自己对爱国的理解。
首先,爱国要理性,并且明确自己爱国的方法。古代中国的在封建制度的统治下,国就是某个人的家,爱国就是爱这个人的家且完全效忠于他。当然这种说法有点以偏概全的嫌疑,但至少大多数人就是这么干的,比如我们可爱的岳飞同志。他们心中对爱国的理解,就包含了一种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的忠诚,一种愚忠。岳飞纵横沙场,为国尽心尽力、鞠躬尽瘁,最后落了个**亭惨死。虽然后人都说他的死重于泰山,但既然是报效国家,死也要死得其所,死在政客手中多少有点不值,战死疆场马革裹尸也比这个更有意义。岳飞爱国精神固然可敬,但他的愚忠也必然让人感到可惜。因此我们首先还是得搞清爱国与爱党的区别,忠于政党并不等于爱国。爱国是对祖国的热爱与忠诚,是一种纯粹的连小孩都会有的情感和热血:热爱祖国山河,热爱民族文明,关心国家命运。而忠于政党就是对党的忠诚,当可以代表国家,是因为人民赋予了他们权力,但党并不是国家。党可以领导我们,制约我们是因为我们将祖国富强、民族复兴的希望寄托给了他们而甘愿如此。这或许就是我们爱国也爱党的原因。我们要做的就是魏征一样的角色,在党需要人才时奋勇当先,奉献自己的绵薄之力;在党走向岔路时及时站起来指出关键。这就是爱国,理性而且有效。
还有爱国的方法问题。对于大学生来说,这个问题或许更模糊,让人看不清方向。大学生对祖国是绝对忠诚的,他们看到国家的问题,想到了一种解决方法改变现状,苦于无法传达出自己的见解,有点报国无门的落寞。这种心情在越来越多的人心中积压之后,就可能爆发学生运动。几十年来,北京,西安等各大城市先后出现过学生运动,轰轰烈烈,结果虽然造成了一定影响,但他们的政治目的并未达到,反而自己的未来会让人惋惜。因此,愤青是不能做的。对于党的决策或者做法不满,就去搞示威游行,虽然精神不可置否,但做法确实偏激了一点。他们初衷虽好,但可能会影响决策者的整体计划,最后结果是自己出力不讨好,也违背了初衷,社会上众议非非,毁誉参半。如果当时日本的愤青运动成功了的话,也许中国后来就可以免受日本荼毒了,这就是愤青带来的结果,对于这一点,我还是比较喜欢日本的愤青的。
那么我们大学生该怎么做到爱国呢?我认为大学生还是要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比如掌握现代科技,做好对中华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让中国一步步强大,社会更加安定和谐。有人可能会说了,中国现在还不够强大吗,中国的经济,军事已经达到世界一流水平,世界上能与中国匹敌的国家没有几个了。这种说法我只同意一半,中国经济渐渐超强,成为亚洲第一大经济体,但说到底,只是第一大经济体而已。仔细看看,中国人民贫富差距越来越大,而且财富掌握在少数人手中,这样说来中国还是一个穷国家。另外在和平年代,军事完全不足以让一个国家走向巅峰,在折服人心这方面来说,可能还不如“天赋人权”这种类似于政治欺骗的手段高明,就像征战四海的元朝,虽然世界人民都惧怕他们的铁蹄,但中华汉统还是将他们认为是缺乏文明教养的野蛮人,心中不服。因此让中国军事技术走向一流,对其他国家形成压制或抗衡,以此让中国崛起是不明智的。在这一点上,我们的祖先反而比我们做得好,准确的说是好太多了。他们将中华文明推向世界,让世界人民都对中国这个神秘的国度产生向往,对中国的文化啧啧称叹。像今天中国面对西方文化入侵的无奈一样,古代西方各国同样也承受着来自中华文化侵袭的无奈。他们疯狂的迷恋着中国的茶叶、丝织品和瓷器,对中国的桥梁建造和五行八卦惊叹不已。清朝时,俄国人一度想方设法要得到中国的桥梁建造技术,茶叶在英国风靡全国,但是因为价钱太贵导致只有英国贵族才能喝得起,平民百姓买不起真正的茶叶,也曾买过化学药品处理过的假茶叶来附庸风雅,当然后来人身安全也成了问题。
所以我们要做的,就是让中华文化再度散发出他本来的光芒,我们面对的是一场无声无息但极其重要的文化抗衡。中华文化本来就有五千多年的深厚基地和文化积淀,潜力无穷。我们需要去深入了解,去开发它的价值。古代中国的科技、建筑、艺术、天文学等方面的造诣都是无与伦比的,很好的说明了中华文化的高度,它并不过时,相反的,它可能是现代科技的未来。今天的我们已经无颜面对中国的先祖了,我们一定要从现在做起,别让我们再对不起千百年后的中国,成为千古罪人。让中国这颗古老而璀璨的明珠永远闪耀,永远流传,在历史的长河中生生不息,这就是我们肩负的重任,我们完成了这个重任,那才是真的爱国。
第五篇:企业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要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不懈地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要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企业大力开展企业文化建设,构建和谐企业,促进企业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和精神动力。对于企业来说,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报告的这些精神,就是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着力发展中国特色企业文化,兴起企业文化建设新高潮,提高企业软实力,为增强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竞争能力,提供坚实的文化支撑力。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析义只有打造合理的核心价值体系,才能有效地化解思想矛盾,在精神生活中营造和谐的氛围,进而推动各方面的利益关系趋于协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包括四个方面的基本内容,即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这四个方面的基本内容相互联系、相互贯通,共同构成辩证统一的有机整体。其中,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在价值体系中,有核心价值体系和非核心价值体系之分。核心价值体系在意识形态中处于中心地位,它掌控社会的精神状况,主宰人们的精神生活。一般而言,一个社会所倡导的基本的世界观、人生观、利益观就是核心价值体系。在一个特定的组织中,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必须统一。核心价值体系一旦形成,它就站在意识形态的前面,主导着人们的精神生活,并且在社会的各种制度中反映出来,在社会生活中发挥作用。
二、为什么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企业文化建设没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和主导,构建和谐社会、建设和谐企业文化就会因失去遵循的原则而迷失方向,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于巩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和谐企业文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为建设企业文化提供坚实的思想基础。马克思主义是关于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普遍规律的科学,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我们认识世界、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对确立核心价值体系的根本性质和发展方向具有决定性意义。价值观是受思想支配的,什么样的思想决定什么样的价值观,只有树立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才能在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面前不迷失方向,才能不受各种形形色色的错误思潮的影响和侵袭。因此,企业必须坚持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企业文化建设,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全体企业员工,使其学会分析和解答现实问题,科学把握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紧密联系建设企业文化的实际,提高理论指导实践的能力,坚定企业员工对马克思主义的信念。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为建设企业文化提供正确的目标指引。胡锦涛同志指出:“理想信念,是一个政党治国理政的旗帜,是一个民族奋力前进的向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共同选择并为之奋斗的目标,反映了我国最广大人民的共同愿望、利益和要求,是共同理想使我党克服了前进道路上的重重困难,化解了各种风险,取得了举世公认的巨大成就。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必须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一方面,企业员工要统一思想认识,明确前进目标,把个人的理想追求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结合起来,同国家民族命运和企业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在国家和企业和谐稳定、发展的基础上实现个人的人生价值。另一方面,要教育企业员工善于把远大理想与日常工作结合起来,实现树立远大理想与进行艰苦奋斗的统一,从小事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弘扬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为建设企业文化提供牢固的精神纽带和强大的精神动力。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也是企业文化建设的重点。中华民族在辉煌灿烂的历史进程中,培育和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是民族文化中最本质、最集中、最持久的精神力量。建设企业文化,必须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使之成为牢固的精神纽带,引导企业员工始终高举爱国主义的旗帜,不断增强对国家、对企业的认同感、归属感,增强爱国意识、团结意识和发展意识,增强民族的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企业是市场经济主体,同时又是社会责任的承载者,企业的核心价值观、企业使命、企业宗旨、企业愿景、企业理念等,既要符合市场经济的本质要求和企业发展规律,又要体现以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改革创新为特征的时代精神和中华文化的传统精华。发展中国特色企业文化,必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企业文化建设。
三、几点建议企业文化是企业家根据自身企业资源要素、企业目标、国内外市场环境等实际情况长期培育、打造的,能影响全体员工行为的思想理念,是企业员工在从事商品生产和经营活动中所共同具有的理想信念、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对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意义重大。开展理论研究,形成理论体系。企业文化体系是一个自觉建设和不断创新的过程,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准则,遵循文化建设的内在规律,整体谋划、系统设计、不断完善。在实际工作中坚持“四个结合”,即:要与现代企业制度建设结合起来,既要有利于形成企业文化建设的制度环境和机制,又要有利于促进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要与规范员工行为结合起来,强化员工社会公德、职业道德意识,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员工队伍;要与加强企业管理结合起来,达到提高管理水平、增强企业凝聚力和竞争力的目的;要与构建和谐社会结合起来,提高诚信度、美誉度,塑造企业良好形象。要更加自觉地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以提升职工思想道德素质和增强奋发进取意识为目的,培育具有个性特色的企业理念、价值理念和行为规范等;要更加自觉地坚持以人为本观念,为广大员工发展,依靠广大员工发展,发展成果由广大员工共享,有效凝聚广大员工的智慧和力量,努力实现员工发展与企业发展相和谐,力求在基础理论研究和应用理论研究上都能够不断有新的突破。紧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把企业文化培育成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企业文化的建设能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而企业文化主要是通过发挥整合、激励、约束和塑造4个方面的功能来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一是企业文化的整合功能。随着越来越多的跨国、跨地区企业集团的建立以及频繁的企业并购重组活动,企业成员的文化背景、思想观念、经营理念等各方面的差异日趋加大,这就需要通过企业文化的整合来形成企业的核心价值观,使之对每个企业成员的价值行为起引导作用,使其符合企业的战略目标,并通过企业的核心价值观来引导企业员工的行为,使员工在潜移默化中接受企业的核心价值观念,最终实现个人目标与企业目标的一致。二是企业文化的激励功能。现代企业文化强调以人为本,能够有效地调动每个员工的积极性,激励员工为了企业的战略目标而奋斗。现代企业文化讲求平等的竞争机制,注重建立公正合理的绩效评价制度、分配制度,能够有效地增强员工的满意度和成就感。更重要的是,现代企业文化通过塑造积极向上的核心价值观,给员工强烈的内心责任感和使命感,并使之成为员工自我激励的标杆。三是企业文化的约束功能。企业文化是一个组织共有的价值体系,是支配其成员行为的文化,它对企业运行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概念化、定义化,并进一步分析和解决,对企业员工的思想、心理和行为具有很强的约束规范作用。和企业固有的规章制度不同的是,企业文化是一种强调自律的约束,其与规章制度相比,更具有持久的约束力和控制力。四是企业文化的塑造功能。优秀的企业文化在塑造企业形象方面发挥着巨大作用,企业通过向社会宣传自己的企业文化,提高自己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并通过自己企业文化被社会的认可,使企业形象的塑造和宣传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建设企业文化时,首先要确立企业文化建设目标。企业文化建设目标的确立应立足于企业的现状,着眼于未来,与企业的发展战略保持一致,具有企业的特点、行业的特点、主业的特点,并且浅显易懂,能为广大员工和社会接受。其次,要塑造企业的核心价值观,增强员工的认同感。企业的核心价值观应正确、鲜明,体现行业特点,符合企业战略和发展方向。优秀的企业文化不是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首要目标,经济利益只是目标之一,而不是全部。企业文化的理念体系一旦确立,就必须明确本身希望达成的目标,不容纳不愿接受企业文化或者不符合企业文化标准的员工,因为只有通过企业员工对企业文化的认同感,才能够真正地把企业全体成员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才能使员工与企业同呼吸、共命运。第三,要将企业文化融入企业管理的各个环节。要将企业文化与企业的用人标准结合起来,录用与本企业文化契合程度较高的人员;将企业文化的要求贯彻于员工培训之中,营造一种强大的文化氛围,潜移默化地影响与改变员工的行为;将企业文化与沟通机制相结合,使企业的核心价值观达到上下理解一致,从而在员工心目中真正形成认同感,并用企业文化来指导企业各项管理制度的修订与完善。同时,要适时地进行企业文化的创新。任何一种企业文化都是与一定的社会发展阶段相联系的,当企业的内外部环境发生变化时,企业必须适时地变革企业文化,使企业文化真正成为全面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强大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