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毛概马哲论文------建设创新性国家
建设创新性国家
——科学发展观贯彻与落实的重要目标
摘要:加强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是中国共产党综合分析世界发展大势和我国所处历史阶段提出的面向未来的重大战略。本文从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紧迫性和必要性入手,阐述了我国目前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可行性和面临的问题。
关键词:创新型国家;发展战略;科学技术;人才发展
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性国家。这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贯彻到现代化建设的各个方面。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高校担负着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历史使命。
一、创新型国家概述
创新型国家就是以技术创新为经济社会发展核心驱动力的国家。主要表现为:整个社会对创新活动的投入较高,重要产业的国际技术竞争力较强,投入产出的绩效较高,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在产业发展和国家的财富增长中起重要作用。
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紧迫性
我国人口众多,人均资源占有量严重不足,生态环境脆弱的特定国情,决定了我们不可能选择资源型和依附型的发展模式,而必须走创新型国家的发展道路。
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面对日益复杂的国际环境,必须掌握更多的核心技术,具备强大的自主创新能力,才能从根本上保障自己的国防安全和经济安全。
长期以来,中国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严重不足。中国发明专利授权中,四分之三为外国人所拥有;申请专利数量最多的10家电子信息企业,其5年申请之和仅相当于美国IBM公司1年申请的专利数量。由于缺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不少行业存在技术“空心化”危险。
三、建设创新型国家,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建设创新型国家,是适应时代与社会发展特征、事关国家建设发展大局的战略选择。3.1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需要
我国计划在2020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时,实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两番。现在正是建设的关键时期,这一阶段资本和土地等传统生产要素对经济增长不会有太大的提升,而体制创新、发展模式创新和科技创新将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研究分析表明,我国目前科技进步的贡献率为39%左右。在继续保持占国内生产总值40%左右的投资率和持续15年保持7%以上的高速经济增长的情况下,要达到翻两番的目标,科技进步的贡献率必须要达到60%左右,只有这样,才能够实现建设小康社会所要求的经济增长的目标。因此,能否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关键在于提高国家创新能力。所以,我们必须依靠自主创新走科学发展之路,大力提高科技对经济发展的贡献,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进程建立在科技创新的基础之上。3.2建设创新型国家是适应我国现实国情的需要
中国人均能源、水资源、土地资源的供应严重不足。人均水资源仅相当于世界人均水量的1/4,能源短缺问题也很严重,人均能源资源占有量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石油仅为1/10,目前石油供应对外依存度已经超过40%。人均耕地只有1.40亩,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40%。人均森林面积为1.9亩,仅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5。45种主要矿产资源人均占有量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目前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只占全世界的4%左右,但原煤、钢材、水泥的消耗量分别占全世界消耗量的31%、30%和40%,石油、铁矿石的进口依存度分别达到40%、60%以上,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已经超出环境容量。经过多年的经济发展以后,面临着越来越紧迫的资源问题和环境问题,在较短时间内解决这些问题是在人类发展史上前所未有的。各国的经验表明,只有靠科技进步,才是解决这些问题的主要出路。3.3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应对世界科技革命和提高我国竞争力的需要
在全球化进程当中,中国企业面临着越来越严重的国际竞争压力。原始创新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不强,目前我国每百万人获得发明专利数只有1项,而日本为994项,韩国779
项,美国289项;集成电路芯片、石油化工、轿车等产品的生产设备70%以上依靠进口。由于缺乏核心技术,中国生产的手机不得不付出价格的20%,计算机价格的30%、程控数控机床价格的40%的专利费用。我国电子信息产业规模位居世界第二,但核心技术受控于人;我国是世界货物贸易第三大国,但出口产品中自主品牌或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只占10%左右,出口产品利润率低;我国是制造业第四大国,但重要的技术装备和关键零部件主要依赖进口。事实说明,创新已成为制约我国竞争力的主要因素。在涉及国防安全和经济安全的关键领域,真正的核心技术是买不来的,要想确保本国安全和实现中国的腾飞,我们必须依靠自己的力量建立自主创新体系,在急剧变换的世界经济竞争的格局当中把握机遇,实现跨越式发展。从这几方面考虑,我们没有别的出路,只有一条路,就是通过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
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可行性
首先,我国科技人力资源总量和研发人员总数均居世界前列,这是走创新型国家发展道路的最大优势。
其次,我国己经建立了大多数国家不具备的比较完整的学科布局,这是走创新型国家发展道路的重要基地。
第三,己经具备了一定的自主创新能力,生物、纳米、航天等重要领域研究开发能力已跻身世界先进行列。
第四,具有独特的传统文化优势,中华民族重视教育,辩证思维,集体主义精神和丰厚的传统文化积累,为我国未来科学技术发展提供了多样化的路径选择。
五、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面临的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我国的经济增长方式还没有完全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劳动者素质提高上来,创新驱动经济和知识经济在我国的经济当中所占的比例还很低。我国的能源和资源利用率很低,环境污染相当严重,粗放式的经济增长方式已经难以为继。
我国教育基本上实现了优先发展,为将我国从人口大国走向人力资源强国奠定了好的基础。但是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与我国发展的需求相比,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教育事业还不发达,特别是在培养和造就创新人才方面,还存在着明显的不足之处。5.1应试教育现象没有改变
教育投入依然不足,教育资源配置很不均衡,教育结构与社会需求不对称,创新教育和能力培养尚未得到应有的重视,因此素质教育还任重而道远。
在当今时代,素质主要体现为一个人的思想理念、道德情操、知识基础、身心健康、文化修养,体现为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和意志力。
由于等级观念的残余,以及教育资源稀缺和配置不合理等因素影响,我国的应试教育现象实际上还普遍存在。从幼儿园到大学仍然偏重知识灌输,而不是着重培养获取知识的能力,还不是注重启发求知、养成能力、塑造人格、培育理念,不是造就追求真理、敢于善于创新、创业的人才,教育思想、学科布局、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教学模式以及学生管理等方面,都存在着一些不利于提高学生素质和能力的因素,影响了学生的求知欲、好奇心和创造力的保护、培育与发展。
5.2教育的自主权没有得到充分的尊重
一方面,政府对教育应尽的职责还不到位,教育投入不足、分配失衡、督导监管需要改善与加强;另一方面,学校还缺乏应有的自主权,从招生到考试方式,从教师选聘评价到教学内容与方法等教育机构的合法责权没有受到充分的尊重,教师教学的自主权、创造性、学术自由受到制约,学生选报学科、选择导师、选修课程的权利也没有得到充分的尊重,使学生无法充分发展和发挥自身的潜能,违背了创新教育的规律。
教育的外部环境制约了教育的创新,使得教育创新的内在动力机制还得不到应有的发挥,制约了创新人才的培养。
5.3大学教育与科研和社会实践脱节的现象比较严重
创新人才除了要受到良好的课堂教育外,还应该在求学期间参与科学研究与社会实践,培养创新能力,发掘创造性的潜能。我国科学教育的基础设施还比较薄弱,科研机构、企业与教育机构之间合作交流不够,特别是近些年大学和研究生扩招以来,大学生、研究生参与科研实践和社会实践的机会明显减少。在一些研究生培养单位,研究生即使能够参与科研实
践,也难有自主选择的权利,往往不是为了充分发挥研究生的潜能,着眼其长远发展,而仅仅成为导师完成科研任务的“打工仔”。
总而言之,走创新型国家之路,已经成为世界各国为了推动经济增长、保障国家安全、促进社会进步等方面的必然选择。我们要切实贯彻科学发展观,努力推动创新型国家的建设。
第二篇:毛概马哲论文------建设创新性国家
目录
一、创新型国家概述
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紧迫性
三、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大的战略意义
3.1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需要
3.2建设创新型国家是适应我国现实国情的需要
3.3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应对世界科技革命和提高我国竞争力的需要
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可行性
五、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面临的问题
5.1应试教育现象没有改变
5.2教育的自主权没有得到充分的尊重
5.3大学教育与科研和社会实践脱节的现象比较严重
六、当代大学生与建设创新型国家
七、结束语
建设创新性国家
——科学发展观贯彻与落实的重要目标
摘要:2005年10月,国家主席胡锦涛在十六届五中全会上,明确提出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大战略思想。2006年1月,胡锦涛在全国科技大会上宣布中国未来15年科技发展的目标:2020年建成创新型国家,使科技发展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有力支撑。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决策将是事关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战略决策,同时必须贯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并实施科教兴国的战略。加强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是中国共产党综合分析世界发展大势和我国所处历史阶段提出的面向未来的重大战略。本文从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紧迫性和必要性入手,阐述了我国目前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可行性和面临的问题。
关键词:创新型国家;发展战略;科学技术;人才发展;战略方针
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性国家。这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贯彻到现代化建设的各个方面。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高校担负着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历史使命。
一、创新型国家概述
创新型国家是指那些将科技创新作为基本战略,大幅度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形成日益强大竞争优势的国家。这些国家将科技创新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主要与依靠自身丰富自然资源增加国家财富,以及主要依附发达国家资本、市场和技术的国家相区别。这些国家主要表现为:整个社会对创新活动的投入较高,重要产业的国际技术竞争力较强,投入产出的绩效较高,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在产业发展和国家的财富增长中起重要作用。
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紧迫性
我国人口众多,人均资源占有量严重不足,生态环境脆弱的特定国情,决定了我们不可能选择资源型和依附型的发展模式,而必须走创新型国家的发展道路。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面对日益复杂的国际环境,必须掌握更多的核心技术,具备强大的自主创新能力,才能从根本上保障自己的国防安全和经济安全。
长期以来,中国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严重不足。中国发明专利授权中,四分之三为外国人所拥有;申请专利数量最多的10家电子信息企业,其5年申请之和仅相当于美国IBM公司1年申请的专利数量。由于缺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不少行业存在技术“空心化”危险。
三、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大的战略意义
建设创新型国家,是适应时代与社会发展特征、事关国家建设发展大局的战略选择。
3.1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需要
我国计划在2020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时,实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两番。现在正是建设的关键时期,这一阶段资本和土地等传统生产要素对经济增长不会有太大的提升,而体制创新、发展模式创新和科技创新将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研究分析表明,我国目前科技进步的贡献率为39%左右。在继续保持占国内生产总值40%左右的投资率和持续15年保持7%以上的高速经济增长的情况下,要达到翻两番的目标,科技进步的贡献率必须要达到60%左右,只有这样,才能够实现建设小康社会所要求的经济增长的目标。因此,能否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关键在于提高国家创新能力。所以,我们必须依靠自主创新走科学发展之路,大力提高科技对经济发展的贡献,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进程建立在科技创新的基础之上。
3.2建设创新性国家是适应我国现实国情的需要
中国人均能源、水资源、土地资源的供应严重不足。人均水资源仅相当于世界人均水量的1/4,能源短缺问题也很严重,人均能源资源占有量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石油仅为1/10,目前石油供应对外依存度已经超过40%。人均耕地只有1.40亩,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40%。人均森林面积为1.9亩,仅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5。45种主要矿产资源人均占有量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目前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只占全世界的4%左右,但原煤、钢材、水泥的消耗量分别占全世界消耗量的31%、30%和40%,石油、铁矿石的进口依存度分别达到40%、60%以上,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已经超出环境容量。经过多年的经济发展以后,面临着越来越紧迫的资源问题和环境问题,在较短时间内解决这些问题是在人类发展史上前所未有的。各国的经验表明,只有靠科技进步,才是解决这些问题的主要出路。
3.3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应对世界科技革命和提高我国竞争力的需要
在全球化进程当中,中国企业面临着越来越严重的国际竞争压力。原始创新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不强,目前我国每百万人获得发明专利数只有1项,而日本为994项,韩国779项,美国289项;集成电路芯片、石油化工、轿车等产品的生产设备70%以上依靠进口。由于缺乏核心技术,中国生产的手机不得不付出价格的20%,计算机价格的30%、程控数控机床价格的40%的专利费用。我国电子信息产业规模位居世界第二,但核心技术受控于人;我国是世界货物贸易第三大国,但出口产品中自主品牌或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只占10%左右,出口产品利润率低;我国是制造业第四大国,但重要的技术装备和关键零部件主要依赖进口。事实说明,创新已成为制约我国竞争力的主要因素。在涉及国防安全和经济安全的关键领域,真正的核心技术是买不来的,要想确保本国安全和实现中国的腾飞,我们必须依靠自己的力量建立自主创新体系,在急剧变换的世界经济竞争的格局当中把握机遇,实现跨越式发展。从这几方面考虑,我们没有别的出路,只有一条路,就是通过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
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可行性
第一,我国科技人力资源总量和研发人员总数均居世界前列,这是走创新型国家发展道路的最大优势。
第二,我国己经建立了大多数国家不具备的比较完整的学科布局,这是走创新型国家发展道路的重要基地。
第三,己经具备了一定的自主创新能力,生物、纳米、航天等重要领域研究开发能力已跻身世界先进行列。
第四,具有独特的传统文化优势,中华民族重视教育,辩证思维,集体主义精神和丰厚的传统文化积累,为我国未来科学技术发展提供了多样化的路径选择。
五、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面临的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我国的经济增长方式还没有完全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劳动者素质提高上来,创新驱动经济和知识经济在我国的经济当中所占的比例还很低。我国的能源和资源利用率很低,环境污染相当严重,粗放式的经济增长方式已经难以为继。
我国教育基本上实现了优先发展,为将我国从人口大国走向人力资源强国奠定了好的基础。但是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与我国发展的需求相比,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教育事业还不发达,特别是在培养和造就创新人才方面,还存
在着明显的不足之处。
5.1应试教育现象没有改变
教育投入依然不足,教育资源配置很不均衡,教育结构与社会需求不对称,创新教育和能力培养尚未得到应有的重视,因此素质教育还任重而道远。
在当今时代,素质主要体现为一个人的思想理念、道德情操、知识基础、身心健康、文化修养,体现为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和意志力。
由于等级观念的残余,以及教育资源稀缺和配置不合理等因素影响,我国的应试教育现象还普遍存在。从幼儿园到大学仍偏重知识的灌输,而不是着重培养获取知识的能力,也不是注重启发求知、养成能力、塑造人格、培育理念、追求真理,并且在教育思想、学科布局、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教学模式以及学生管理等方面,都存在着一些不利于提高学生素质和能力的因素,影响了学生的求知欲、好奇心和创造力。
5.2教育的自主权没有得到充分的尊重
一方面,政府对教育应尽的职责还不到位,教育投入不足、分配失衡、督导监管需要改善与加强;另一方面,学校还缺乏应有的自主权,从招生到考试方式,从教师选聘评价到教学内容与方法等教育机构的合法责权没有受到充分的尊重,教师教学的自主权、创造性、学术自由受到制约,学生选报学科、选择导师、选修课程的权利也没有得到充分的尊重,使学生无法充分发展和发挥自身的潜能,违背了创新教育的规律。
教育的外部环境制约了教育的创新,使得教育创新的内在动力机制还得不到应有的发挥,制约了创新人才的培养。
5.3大学教育与科研和社会实践脱节的现象比较严重
创新人才除了要受到良好的课堂教育外,还应该在求学期间参与科学研究与社会实践,培养创新能力,发掘创造性的潜能。我国科学教育的基础设施还比较薄弱,科研机构、企业与教育机构之间合作交流不够,特别是近些年大学和研究生扩招以来,大学生、研究生参与科研实践和社会实践的机会明显减少。在一些研究生培养单位,研究生即使能够参与科研实践,也难有自主选择的权利,往往不是为了充分发挥研究生的潜能,着眼其长远发展,而仅仅成为导师完成科研任务的“打工仔”。
六、当代大学生与建设创新型国家
当代大学生作为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其创新能力的强弱对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起着关键性的作用,但是创新意识的培养在我国当代大学生中还存在许多问题。比如好奇心强,但创新意识贫乏思维敏捷、但缺少创新思维方法、具有一定的创新想法但缺乏创新技能、有创新的热情,但创新精神不佳等等。
因此,我们需要通过以下几方面来培养当代大学生的创新精神:
第一、要冲破应试教育的束缚,大力推行素质教育,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第二、深化改革,营造自主创新的良好环境;
第三、以人为本,建设高水平的科研团队;
第四、加强研发,将创新成果与社会的经济效益有机结合。
总之,大学生的创新,要秉承着实践性、个性化、系统性、协作性四项基本原则。遵循实践性原则,就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教育观和人才观,坚持创新是一种创造性的实践,坚持以实践作为检验和评价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唯一标准。培养大学生的协作精神,就是要培养他们乐观、豁达、开朗的性格,学会与人相处,学会关心他人,要多让他们参加各种各样的集体活动,学会在一个有竞争的集体中进行工作,学会在与人合作中进行创造。
七、结束语
走创新型国家之路,已经成为世界各国为了推动经济增长、保障国家安全、促进社会进步等方面的必然选择。我们要切实贯彻科学发展观,努力推动创新型国家的建设。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要通过自身努力成为创新型人才,我们是祖国的未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希望力量。我们应该紧紧把握时代脉搏,肩负好时代赋予我们的历史使命,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努力使自己成为适应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创新型人才。
第三篇:马毛概论文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
论体系概论论文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认识和体会
学
院: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专
业:自动化
年
级:2009级
姓
名:宫平
学
号:00924022
2011-5-23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认识和体会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认识和体会
摘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邓小平理论的精髓,是我国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要遵循的思想路线。作为新时期的大学生,我们不仅要关注所学的专业知识,更要开拓视野,解放思想,把目光开拓到专业知识以外,把思想解放到国内国外所发生的重大事件上。
关键词:解放思想 实事求是 大学生 意义
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含义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精髓,也是邓小平理论的精髓,它不是一个抽象空洞的哲学命题,而是以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现代化建设为对象,是由实践到认识乃至理论的科学思想体系。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打破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的束缚,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使思想和实际相符合,使主观和客观相符合。在这一思想路线的指导下,开创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的新局面。不仅具有丰富的哲学理论性和文化思想性,更重要的是具有广泛的指导性和实践性,从实践到认识和从认识到实践的全过程,自始至终贯穿着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这一思想虽未在马克思学说当中明确表述,但这一精神始终贯穿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当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一个辨证统一体,解放思想是实事求是的前提,实事求是是解放思想的内在要求,二者相促进相互依存。从本质上讲,解放思想就是实事求是。只有首先解放思想,才能作到实事求是,只有实事求是,才能真正解放思想。
二.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认识和体会
首先,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践过程的运用、丰富和发展。其次,它是制定并贯彻执行正确的政治路线的思想基础。政治路线是党为实现一定历史时期的奋斗目标而制定的总路线和总政策,它的正确于否直接关系到人们的根本利益。最后,它是加强党的思想作风建设和提高领导能力的重要内容。实事求是还是党的基本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它与大学生的成长密切相关.实践证明,无论是在革命、建设、还是改革,我们都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大到国家建设,小到个人的事业,要想取得成功,实事求是都是我们须臾不可缺少的法宝。可以说,它是一种素质,是一种能力,更是一种品质,需要年轻的大学生自觉地培养。
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党的十七大把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确立为党的思想路线,表明我们党在理论上的自觉性达到了一个新高度。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是深入学习十七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行动。如果我们的思想还停留在过去的阶段上,就会使主观认识与客观实际相脱离,就难以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就难以准确地理解和贯彻落实十七大精神,就跟不上发展的形势,不能与时俱进。通过解放思想大讨论的学习,使我们找到了自己在思想上、行动中的不足与差距,今后要进一步加强学习,提高素质,全力做好本职工作。
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政治、经济、文化和科技的全球化和多元化,在这样一种时代背景下,为了适应时代的要求和社会的需要,针对大学生本身存在的种种问题,大学生要自觉养成“热爱祖国、服务人民、崇尚科学、辛勤劳动、团结互助、诚实守信、遵纪守法、艰苦奋斗”的良好品质,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紧迫的、必要的。三.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对大学生的现实影响
21世纪的大学生最难的就是就业问题,同时这也成为了我国目前的一个难题。如今,大学生就业问题一直都得到社会人员的广泛关注,关于读书无用论也越来越猖獗。我们很多大学生找工作难并不是因为没有工作岗位,很多是因为看不上目前所提供的工作岗位。要么是专业不对口,要么就是工资待遇不理想,总之各有理由。我们要想在这样一个社会上立足就必须适应它的变化,所以要求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刚出校门我们其实什么技能都不会,或者说技能有限,有的只是理论知识和学习的能力,我们更应该在工作岗位中努力地去磨练自己,把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找出自己前进的道路。我觉得如果我们能做到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而不是眼高手低,好高骛远的话,这些问题也不会如此严重。理论联系实际,在就业上,就要权衡自身实力和社会状况,实事求是,寻找就业出路,我们面对着残酷的社会现实,只有拓宽思路,放开视野才能抓住更多成功机会。
参考文献:
解放思想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河北日报2007年12月25日 解放思想与党的先进性 徐根义 新长征,2007,(23).《教育导报》1卷6期
第四篇:毛概马哲社会实践调查心得体会
毛概社会实践调查心得体会
一个阳光明媚的早上,我们小组开始了关于“公明文化素质”的实践调查。我们兵分两路,对雅安周边地区进行了一次文化素质水平及其个人对于公明文化素质的实践调查,一队去邻近的飞机坝社区进行实践调查,另一队去靠近农场的青元村进行实践调查。
何谓公民文化?公民文化也就是民主文化,是与民主制度相耦合的公民的政治态度、情感、信仰和价值取向,是民主制度的隐结构。公民是一个法律主体,也是一个政治主体;他拥有权利,同时承担义务;公民文化就是公民角色对其自身价值的认识与反映。现在倡导的政治文明,就是要不断克服子民意识并且培育公民意识的过程,也就是实现人的现代化。
公民文化是具有重大历史意义和法治价值的社会工程,首先,它有利于民主法治建设,其次,它有利于法治秩序的建立,再次,有利于市场经济健康发展。
但是在此次的实践调查中,我们却了解到大多数公民对“公民文化”存在不理解和模糊的定义,对自己所具有的义务和权力也了解的不够全面和深刻。特别是谈到雅安市的一些政策和自己的参与情况时,很多人抱着消极的态度甚至抱怨政府的一些作风。他们也表示自己从没有真正参与公民选举等等一些权力,并且反映自己的一些权力被“剥夺”和忽视。
我个人觉得公民文化与法治秩序的合法性体现在两方面:公民的监督权:
1、正式的制度表现:立法中的代议制、司法中的陪审制、执法中的听证制度。
2、非正式的舆论的形式:通过电视、报纸等途径,普通民众可以容易表达自身对国家治理方针、制度建制的意见和看法。
要创造公民文化良好成长的时代氛围,使真正的公民文化深入人心,应该从以下四个方面努力。
一、建立符合时代要求的公民文化及其功能实现体制;
二、积极推进民主政治改革,加强市场经济体制建设;
三、促进社会转型和多元化,推动简政放权和民间力量发展,大力培育市民社会;
四、加强法制建设,为公文文化提供必要的制度环境和安全保障。以公民文化推动内在自觉的法治秩序的形成,公民文化能够促进法律规则的普遍有效性和理性秩序,公民文化能够寸金法治的对流开放与民主回应,公民文化能够强化权利制约和权利保障的运行机制。
我觉得公民的参与性和公共精神是公民文化建设的核心,民众们通过各种形式将自身的意见积极地传达给国家,并能够对国家的制度建设予以主动的监督和协助;民众们的公共精神,使他们不会成为客体,被动接受上层的意识,反之,民众们会从自身为主体出发,充分顾及各种利益,使之达成共识。
综上,公民的监督、公民的参与、公民的公共精神,这三种要素的公民文化不仅能保证法治秩序的产生,还能够保持民众对法治秩序的认同感,更能促使法治秩序朝向民主、自由的方向迈进。
姓名:
班级:
第五篇:毛概马哲社会实践调查心得体会4
调查心得
每一个问题的发现都是通过人们的观察,而只有了解了问题的实质,我们才能想出相应的解决办法。我们组为了了解雅安地区公民的公民文化的现状,就对雅安当地居民的公民文化做了一个调查,我们调查的方式是通过发放调查问卷,这整个调查的过程体现了我们组的合作能力,同时在调查过程中对雅安地区的公民文化有了基本了解。
我们这次调查问卷的内容有:雅安地区公民对当地政府作出的政策的了解程度和政策制定过程中的参与程度,以及公民对当地政府官员的选举态度等,这些调查被容都能很好的反应雅安地区公民的公民文化现状,而我们这次发放的问卷的对象是雅安地区年满十八周岁的公民,其中大部分是中年,这样选择对象时能更好的体现该地区公民文化的现状。因为他们施展当地居民的大部分,且是处于当地生产、生活的中坚力量。我们组为了使调查的结果更为精准的反应当地公民的文化素养,我们组选择了城镇和农村两个发放点,这样就是我们的调查对象基本被涵盖在内,当然在我们发放调查问卷的过程遇到很多问题,如调查对象不认识字,我们就通过口述的方式向其询问我们所需要调查的内容,然后将他们的看法记录下来,还有一些不愿参与我们的调查活动的公民,我们就像他们讲述我们做此项调查的意义及作用,若实在不想参与的公民,我们就只好放弃并向其道歉,虽然这次调查过程非常不易,但我们还得得到此较好的调查结果,因为这次调查发放的调查问卷的有效回收率高达97%,而且通过此次调查我们也提高了自身与人沟通的能力,也对雅安地区公民的公民文化有了比较深入的了解。下面我们就对我们调查的调查结果进行分析和阐述:
在我们回收的调查问卷中,我们将我们的调查结果进行了统计,根据统计结果
分析,体现了当地公民文化素养不算很高,就他们参与当地政府官员的选举的态度来看,只有约1/4的人是积极参与其中的,而基本不参与和根本不了解公民选举的比例却高于积极参与公民选举的比例,这明显表明了当地公民的公民文化素养是亟待提高,另外在当地政府办法的某项政策的了解程度来说,几乎有大半部分公民对这些政策是毫不知情,这一问题是非常严重的,因为当地公民不了解当地政府的政策,就没法去贯彻落实政策的的相关任务。因此对当地的发展和政府对人民的管理有严重的影响、一个地方的发展不仅依靠政府部门的领导和政策,更重要的是当地居民能够在政府的领导下勤奋开拓,贯彻落实好每一次政府对人民的要求。
根据雅安公民的文化素养的程度,我真诚的建议当地政府要通过各种形式来提高公民的文化素养,并加强政府部门与当地公民的关系,让整个雅安的公民能够在政府部门的领导下开拓创新,勤劳勇敢建设期新的雅安,新的生活。下面就来谈谈我个人认为如何来提高当地公民的文化素养。首先政府部门要完善当地的教育设施,提高教育水平,因为只有从根本上着手才能真正让雅安人民文化素养有一个提升。另外还可以对当地公民进行公共文化教育,让当地所有的公民都能意识到文化对于改善他们的生活的重大意义。当地政府制定的某次政策,一定要及时传达给当地居民,这样才能有希望去实施贯彻这项政策。以上就是我的个人拙见,希望能为提高当地公民的文化素养有帮助。另外,我队此次调查还存在一点缺憾,因为此次调查的对象大多是汉族聚居区,雅安还居住有很多少数民族的公民,对于他们的公民文化素养没有多少了解,不过总体来说此次调查还是相当成功,而且也得到了相对准确的调查结果。
姓名:
班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