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邮11年项目全方面介绍(定稿)

时间:2019-05-15 10:13:2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北邮11年项目全方面介绍(定稿)》,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北邮11年项目全方面介绍(定稿)》。

第一篇:北邮11年项目全方面介绍(定稿)

北京邮电大学 项目介绍:

1·性质:北京邮电大学自动化学院信通学院特色课程班,是由北邮提供师资,教学设备,硬件设施,教学地点,住宿条件等教育资源的北邮认可编制 2·学院设置:自动化学院,信通学院 3·招生规模:俩个院共计招生计划500人

4·招生专业:工商管理,工业设计,计算机,通信技术等十多个专业 5·教育形式: 一:“4+2本硕连读”

介绍:11年招生的主要形式。四年本科两年研究生

四年本科阶段,学生在北邮按照正规统招学生待遇在北邮学习,获得相关学习档案,修够学分,不挂科,无处分,获得北京邮电大学统招一本毕业证

修不够学分,成绩相对较差,学习情况不能获得毕业证的,学校想办法给解决国家承认的,国家教育网可查询到的211工程国家重点大学的一本毕业证书

两年硕士阶段,在四年本科阶段学分修够成绩优秀者,继续在北邮深造硕士学位,研究生阶段学历为北邮全日制研究生

备注:优势——俩年的硕士阶段,为北邮全日制研究生。关于全日制研究生和在职研究生,不太清楚可以专门去网上查,白话点儿的解释就是,全日制研究生用本科段的说法就是所谓统招研究生,而在职研究生,顾名思义,通常是本人已经参加工作,利用工作之余继续深造的研究生,通常大部分时间为自学,每年只需要去参加几次考试即可,相对含金量不高,社会认可度较低,所以,全日制研究生具有很强的吸引力

二:“3+1国际教育”本项目现在还不是特别成熟,对于不喜欢4+2中本科段学历非统招或者希望学生出国留学的家长可适时提出,情况为三年在北邮学习,拿到相关北邮学习档案,由北邮推荐到国外一本大学留学一年(具体国家目前不是特别清楚,目前的消息应该是美国),只需一年时间即可获得国家承认的一本大学学历 7·招生政策:主要针对于11年应届毕业生

8·费用介绍,学费为每年17800元(包括住宿费军训费杂费等,可能略微浮动),缴纳方式为学生家长在收到录取通知书后,开学前直接打到北邮账户上,报道时凭单据证明,也可在报道当天以现金形式缴纳,学校开具收据

9·录取形式,学生提供个人相关资料,由学校操作录取,录取结果在北邮官方网站进行查询,八月份学校统一寄出录取通知书

关于自考和统招的区别:

目前国内现行教育制度内,国家承认学历有五种,自考,统招,成考,网教,函授 这五种证书均为国家承认学历,教育法认可,真实有效,只是性质区别 自考即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这五种教育形式,按照含金量来说,自考第一,统招第二,后面三种相对含金量不高且社会认可度低,所以以下单纯解释自考和统招

国家考试合格录取,即高考录取即所谓统招,由国家分配统招名额,其入学要求相对严格,但在中国,统招教育入学之后的毕业率为97%,是一种严进宽出的教育形式

自考参加考试基础条件和门槛不高但顺利考过难,是一种宽进严出的教育形式,入学后学习课程多,通常在8到16门科目,其中三分之一由学校组织考试并给于成绩,审核是否合格,称之为校考,校考由于是学校决定通过与否,通常都会给于通过,而剩下三分之二需要学生在四年里面通过相关考试,最终获得对应报考学校的相关专业的毕业证

毕业证的区别:自考和统招的毕业证完全相同,只是自考的证书上面会比统招的证书多一个公章,即自考招生办的章,例如“山东省自考招生办”

社会认可度:国企私企相对认可统招毕业证,外企以及合资企业更认可自考 自考通过率:山东省自考通过率大概在千分之三 含金量比较:自考优于统招

第二篇:北邮导师介绍

电信工程学院简介

电信工程学院是北邮规模最大的学院,现有教职工139人,在校博士生92人、硕士生419人、本科生1674人,共计2185人,拥有一支以中国科学院院士叶培大教授为代表的一批高水平的博士生导师和学科带头人组成的学术梯队,现有博士生导师18人,硕士生导师54人,教授30人,副教授34人,其中多位是国内外知名专家教授。

我院科研队伍力量雄厚,近年来,先后承担完成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七五攻关、八五攻关、国家863计划、部级等多项重点科研项目及一批横向科研任务,在高新技术领域科研成果斐然。2000年发表论著约300篇,到位科研经费3500万。

学院下设七个中心:光通信 无线通信 计算机技术 多媒体通信 通信网技术 电路与系统 实验中心

博士学位专业:通信与信息系统 电路与系统 物理电子学 电磁场与微波技术 密码学 硕士学位专业:通信与信息系统 信号与信息处理 电路与系统 计算机应用技术 电磁场与微波技术 物理电子学 生物医学工程

电子信息工程部分导师简介:

孙景鳌、蔡安妮:二位教授都是留美博士。博士生导师,共同领导着以图象处理、图象通信和图象识别为研究方向、30-40人规模的研究室。该研究室在自动指纹识别技术和宽带综合业务多媒体通信技术方面,多年来在国内一直处于领先地位。

陈磊,博士,副教授,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从事数字电视、图像通信领域的研究工作,相关工作多次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邮电部科学技术进步奖”、“广播电影电视总局科学技术进步奖”。研制成功HDTV系统复用器、虚拟图像系统、MPEG-2数字电视编码解码复用系统、HDTV信号发生器。目前项目:MPEG-2/DVB数字电视复用器、NVOD系统、小波图像通信系统、DVB-C信道调制器、基于IP协议的TS流传输。

孙曙和 高级工程师,北邮电信科技股份公司技术总监,电信工程学院兼职教授。专业领域:通信与信息系统。主要研究方向:接入网(基于IP的宽带接入系统)/电信网运维管理系统科研开发条件好,课题经费充足。每年提供5-10名录取新生的助研费。

王文博,1965年出生,1992年获北京邮电大学博士学位,现为电信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两次获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主持或参加过多项前邮电部或科技部的科研项目。与国内外知名通信企业具有良好的合作关系和多项合作项目。目前主要从事第三代和未来移动通信系统的研究开发工作,并对数字信号处理及其应用具有很好的研究基础。

纪越峰 北京邮电大学电信工程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国家863计划通信技术主题专家组成员,中国电子高教学会理事,中国通信学会会士。在光波技术和宽带信息网等方面已取得了重要的研究成果,荣获30余项国家级与省部级等多方面的奖励和荣誉称号。本招生的研究方向为宽带通信网,重点在光因特网与宽带网络融合技术方面的研究。在该领域现负责有包括国家863计划重大项目在内的多项国家级科研项目、与国际著名研究机构的合作项目、与国内知名企业的合作项目等20余项,研究课题重要,发展方向明确,科研经费充裕,注重创新人才培养,已得到了国家科技部、国家基金委、教育部、北京市和一些著名研究机构与企业的支持与资助。

张杰,男,29岁,副教授,1993年毕业于北京邮电学院(现北京邮电大学)电信工程系,获通信工程专业学士学位和管理工程专业辅修学士学位。1998年于北京邮电大学获电磁场与微波技术专业工学博士学位,毕业后任教至今。目前研究方向为光传送网络、WDM光传输系统、IP over WDM技术。长期从事超高速光纤通信、宽带光网络技术等领域的研究,先后参加完成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863计划重大科研项目。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近30篇。

李书芳,女,博士后,副教授。1997年7月于清华大学获博士学位。1997年7月~1999年3月在北京邮电大学电信学院无线中心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正在进行及已完成的科研项目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一项)、博士后基金、横向项目(三项)。以第一作者发表学术论文近20篇。研究方向:宽带无线通信与电子系统抗干扰技术研究.研究内容:(1)GSM,CDMA网络规划与优化;

(2)宽带无线局域网相关技术与产品的研究,包括无线网桥产品的开发;无线网络接入单元的开发;

(3)视频监视系统中图像压缩编码、解码技术研究;

(4)超高速光纤通信系统中的抗干扰技术研究;印刷电路板中的电磁兼容问题研究;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简介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是北京邮电大学最大的学院之一,全院现有教职工120多人,其中两院院士1人,博士生导师6人,教授18人,副教授27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3人,省部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青年学科带头人和优秀青年骨干教师21人。学院内设8个教学科研中心,拥有全校唯一的一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并有三个信息产业部重点实验室和一个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学院现有计算机应用技术博士学位授予点和计算机应用技术、计算机软件与理论两个硕士学位授予点。

随着计算机技术融入各个学科领域,计算机网和电信网的发展和融合已成为信息时代最显著的特征。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得益于良好的外部环境和自身的努力,成为近年来校内发展最快的学院,并在科研和教学方面形成自己鲜明的学科特色: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的有机结合,并在相关理论和技术研究以及成果转化方面业绩显著。尤其在通信软件、智能网、网络管理、宽带通信网、数据挖掘、多媒体计算、计算机网络、移动通信等方面具有很高的研究水平,并有一批著名的教授。

近5年来,学院承担了多项国家科技攻关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863计划”项目和部委以及国防方面的重点项目,有50多项科技成果通过了鉴定和验收,16项获得省部级以上科技成果奖励;同时广泛开展国际合作,承担国际前沿领域的探索性课题;出版专著、教材50多部,在国内外刊物和会议上发表论文近800余篇。面向信息产业,在技术开发和成果转化方面采取多种形式扩大与企业的合作,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学院硕士生的培养方案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设置,即扩大学生的专业面,又保持计算机与通信相结合的特色。培养目标是具有通信技术背景和项目开发实践能力的高级计算机应用人才。多年来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毕业的研究生深受国内外计算机网络公司、计算机软件公司、通信设备公司和运营公司的欢迎,毕业生一直处于供不应求的状况,大部分工作岗位的年薪超过10万元人民币。

2002年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在全校率先试点改革:考生报名时只报学院,不报导师,考生入学后第一学期通过双向选择确定指导教师。让师生有更多的时间和机会交流,相互了解,使学院更方便帮助学生调剂研究方向和导师,从而避免考生盲目报名带来的许多问题,使合格的考生可以选择到符合自己意愿的研究方向。

招收硕士研究生的主要研究方向包括:通信软件、计算机网络、模式识别、决策支持系统、人工智能、多媒体计算机技术、CTI技术、网络与信息安全、数据仓库与数据挖掘、宽带通信网(ATM,IP)、智能网技术、网络管理技术、数据网接入技术、移动通信技术等。

部分导师简介如下:

陈俊亮, 教授,现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两院院士,博士导师。他一直从事通信领域的科研与教学。曾主持纠错编码在数据通信中的研究与开发,程控交换的研究,参与DS-2000与DS-30程控数字电话交换机的研制等。九十年代倡导并从事智能网的研究开发工作。主要研究领域为智能网,交换技术,通信软件,容错计算技术等。目前承担的项目经费总计约150万。

廖建新,1965年生,博士生导师,特聘教授。负责多项国家级、部级课题,已发表专著2本、论文90余篇,获国家发明专利一项。在研项目经费达400多万元。在国内最早从事移动智能网技术研究并主持产品开发,研制成功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移动智能网CMIN02系统。该产品已在多个省商用。研究方向为移动智能网及宽带IP智能网的研发及产品化。

杨放春,现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近年来,累计主持国家、部委和国际合作项目21项。通过技术转让以及合资合作等形式已将自主开发的智能网系统应用于二十多个省级智能网的建设。正在进行的研究工作有宽带IP网智能业务平台、软交换及应用服务器技术、开放的业务生成环境及业务工程理论和方法。目前在读研究生36人。

程时端,教授,女,博导。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国际合作等数十项科研项目,多项获奖。申请了5项国际专利,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科研经费充足。主要研究宽带通信网与计算机网的理论与关键技术, 包括ATM和IP网的性能分析、流量控制、QoS技术、路由算法;网络安全技术与实现;ATM和IP网络支持话音通信的技术;IP网和智能网的互通技术等.孟洛明,交换与通信网国家实验室主任,长期从事网络管理和通信软件方面的教学和研究工作。“九五”以来,作为项目负责人,主持完成了10余项包括国家863、国家攻关、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内的重大项目,获得国家和省部级科技进步奖10余次,目前,主持多项国家级和省部级项目,科研经费充足。

艾波,男,博士,兼职教授(博士导师),专业:计算机软件与理论,研究方向:通信软件。中国联通公司客服、结算与信息系统部总经理。曾主持过多项国家级、部级、国际合作及国际电联(ITU)的研究与开发项目,发表论文数十篇。

陈行益,高工,参加国家863等多项科研及产业化项目,获市级及部级奖三次,发表论文20余篇。目前从事新一代智能网的开发应用及产业化,网络运营智能管理网的研究等。科研经费来源为研究、横向科研及产业化项目。研究方向为电信网管与智能网。

李晓峰,研究员,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主持并参加了十多项科研项目,是<中国智能网设备智能外设技术规范>主要起草人。2001年独立智能外设等技术知识产权评估1020万。今后致力于通信网网际互连的解决方案和提供电信级增值业务及设备平台。项目经费充足。

詹舒波,副教授,博士,1996-1998年在北京邮电大学博士后流动站工作。参加并主持多项国家级部委级项目,是国家863项目智能网研制中SmS,IP的主研人员,并在2001荣获“国家863计划十五周年先进个人奖”。在智能网业务成果转换方面取得重大成绩。

隆克平,副教授,男。主持和承担过国家级及国际合作项目8项。发表学术论文近50篇、译著2部、专利申请4项。主要研究因特网的理论与关键技术,包括TCP/IP协议及改进机制、路由器的排队和调度策略、移动IP技术等,能提供足够的科研经费。

金跃辉,副教授,女,先后承担多个国家级和国际合作项目,多项获奖,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现作为项目负责人承担北邮-诺基亚合作项目,科研经费充足。主要研究因特网的理论与技术,包括TCP/IP协议及改进机制,IP网的性能分析与仿真,移动IP等。

王文东,男,教授。先后主持或承担十余项国家及国际合作项目,多项获奖。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已指导研究生近20人,科研经费充足。主要研究高速网络和因特网通信协议,包括实时多媒体业务控制信令,网络安全技术,光网络上IP业务的控制信令等。

卢美莲,女,副教授。先后承担10余项国家级或国际合作项目,多项获奖。发表论文9篇,指导或协助指导硕士研究生9人。主要研究通信网与因特网的结合技术,下一代因特网支持实时多媒体业务的通信协议、性能及安全机制。

杨正球,网络管理研究中心副主任,长期从事网络管理和通信软件方面的教学和研究工作。作为项目负责人和主研人,主持和参加完成了10余项包括国家级项目在内的重大项目,获得国家省部级科技奖励近10次,目前主持多项省部级项目,科研经费充足。

亓峰,网络管理研究中心副主任,从事网络管理和通信软件方面的教学和研究工作。作为项目负责人和主研人,主持和参加完成了10余项包括国家级项目在内的重大项目,获得国家省部级科技奖励近10次,目前主持多项省部级项目,科研经费充足。

雷友旬,网络管理研究中心测试技术研究室主任,从事网络管理和通信软件方面的教学和研究工作。作为项目负责人和主研人,主持和参加完成了10余项包括国家级项目在内的重大项目,获得国家省部级科技奖励近10次,目前主持多项省部级项目,科研经费充足。

李怀诚,教授,男,计算机学院计算机应用技术中心主任,主要研究方向:管理信息系统、决策支持系统、计算机与通信网网管、人工智能与知识工程。近年完成科研项目20多项,获得北京市、邮电部奖项2项,编写教材两部,论文20多篇。李文生,副教授, 女, 目前主要研究方向是网络及通信软件、数据库系统、CRM等。曾主持开发过多项科研项目并投入使用。目前在研的主要是多媒体通信、网络管理、CRM等方向的项目,科研经费充足,可以为学生提供助研工作岗位。

马华东,教授, 男,博士,1999-2000年赴美国密西根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北京市高校青年学科带头人。目前主要研究方向是多媒体系统、网络软件与电子商务系统软件, 主要在研项目包括纵向项目3项,横向项目多项。科研经费充足。

刘辰,副教授,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副院长,招生专业:计算机软件与理论。1985年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1991年于北京邮电大学获硕士学位。长期从事计算机软件的教学和科研开发工作,目前主要研究方向是通信软件及多媒体信息服务等。

孟祥武,副教授,男,博士,目前,从事网络软件方面的科研工作。在国内期刊、国际、国内学术会议上,已发表过30余篇学术论文,出版教材2部。

刘晓鸿,副教授,男,博士,专业方向分别为计算机图形学(硕士)、模式识别和人工智能专业。目前主要研究兴趣在于通信软件的开发如CDMA等和GIS系统及其应用;实时操作系统及相关应用;模式识别如语言识别等。

叶文,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为CDMA移动通信系统软件、移动通信网络智能控制、移动数据增值业务。曾与中国普天信息产业集团、东方通信股份有限公司合作从事第二代和第三代CDMA移动通信系统的研发工作,承担多项横向和纵向项目。

高文昌,教授,男,主要从事数字程控交换技术,码分多址移动通信方面的研究。主持设计完成的数字程控用户交换机,铁路智能长途人工台,军用智能人工话务系统通过了部级鉴定,目前主要进行CDMA移动通信基站子系统的研究和开发。经费充足。

宋茂强,教授,男,其主要研究方向是通信软件与互联网技术,他先后参加和主持了十余项科研项目的研制开发工作,曾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集体),辽宁省科技进步二等奖。目前主要从事3G移动通信软件的研发工作,经费充足。

卞佳丽,副教授(女),北邮-海高通信新技术研发中心主任,多年从事电信交换和宽带通信技术的教学与科研工作。曾作为项目负责人和主研人参加过十多个项目并多次获奖。目前主要研究项目有“PRI综合接入系统”、“国家海洋局通信卫星监控系统”等,经费充足。

白中英,教授,男,现任北邮计算机学院体系结构中心责任教授。在从事多年科研工作中,曾获国家级奖励3项,部级奖励5项。他写的教材获国家优秀教材特等奖一项,并有3项教学成果获国家级二等奖。目前承担国家86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3项,经费充足。

周锋,副教授,男,主要研究兴趣包括通信软件及协议,移动通信系统和实时嵌入式系统等。主要的科研成果包括进口程控交换机脱机故障诊断系统、程控交换机No.7信令系统软件和CDMA基站子系统软件的研制。在研项目为CDMA基站子系统技术研究开发及产业化。

邝坚,副教授(男),现任计算机学院副院长,Motorola-北邮计算机网络通信联合实验室主任,多年从事多媒体计算机和宽带通信技术的研究。曾主持十多个项目的研发工作。目前主要研究项目有“E1MUX接入系统”、“国家海洋局通信卫星监控系统”等,经费充足。

徐六通,男,副教授,多年来一直在计算机与通信方面从事教学、科研工作。研究方向:计算机网络与通信软件;分布式计算;数据仓库与数据挖掘。目前在电信业务支撑系统与运营管理系统方面承担了多项对外合作项目,科研经费充足。

王柏,女,博士,教授,作为主研人员参加过多期国家863智能网项目并两次获奖。曾主持过4项国际合作项目,发表学术论文数十篇。当前研究领域:分布计算技术;电信网与因特网互联技术;电信软件体系结构。科研经费充足。

何拥军,男,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TMN与电信业务智能;Call Center运营与管理;电信业务运营环境与支撑系统体系。在IT领域,曾从事过多个专业方向的研究课题。目前,主要从事电信业务支撑系统与运营管理系统方面的研发项目,项目经费充足。

张雷,男,副教授,计算机学院通信软件工程中心责任教授。多年来一直在计算机与通信方面从事教学、科研工作。曾主持过多项部级和国际合作项目,目前,与国内电信运营商及瑞典爱立信公司合作,承担了多项研究开发项目,项目经费充足。

吴建林,男,博士,副教授,多年来一直在计算机与通信方面从事教学、科研工作。负责过电信局数据仓库、移动通信综合营业、业务智能(BI)等多项合作项目的研究开发工作。目前主要从事电信业务支撑系统方面的研究开发,项目经费充足。

马跃,计算机网络研究中心责任教授。我中心具备良好的研究和开发环境,与多家银行、计算机网络公司以及部队等有广泛的技术合作,已取得多项研究成果并已开发出多种网络实用产品。本人主要研究方向:计算机网络技术、网络设备及其软件开发、移动IP网等。

徐塞虹,计算机网络研究中心副教授。我中心具备良好的研究和开发环境,与多家银行、计算机网络公司以及部队等有广泛的技术合作,已取得多项研究成果并已开发出多种网络实用产品。本人主要研究方向:计算机网络技术、网络设备及其软件开发、移动IP网等。

高锡武,教授,男,从事专业:计算机应用,研究方向:计算机网络理论及应用设计;分布式操作系统及分布式数据库理论及设计研究课题:计算机网络协议的设计与实现方法;路由器的软件、硬件设计与实现;因特网IP协议的设计与实现。

杨俊,男,1964年生,毕业于北京邮电大学,硕士,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网络研究中心副教授,特长是计算机软件,长期从事教学科研工作,主要参加的科研项目曾获邮电部科技进步二等奖,现从事CTI和IDC方面的研究。

经济管理学院简介

北京邮电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的前身是1955年建校时成立的工程经济系,是学校三大系之一。高考恢复招生后,1980年重建为管理工程系。为适应我国电信行业和信息产业的加速发展与深化改革的需求,在原有基础上扩充成立了经济管理学院。学院的目标是为我国造就大批二十一世纪信息产业的企业家、职业经理和高级管理人才,为我国的信息产业赶上和超过世界先进水平而努力奋斗。

经济管理学院现设有管理科学与工程、企业管理、产业经济学、MBA以及工程管理、工商管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电子商务、经济学、市场营销等博士、硕士研究生与本科专业,分别授予博士、硕士、工商管理硕士(MBA)和学士学位;目前共有学生一千多人,并设有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博士后流动站。学院拥有雄厚的师资力量,其中博士生导师4人,教授12人,副教授15人。在科研方面,经济管理学院在管理理论与通信经济、信息经济学、通信网系统控制与优化、通信企业信息系统和决策支持系统、通信经营理论与实践等方面作出了大量成果。历年来完成了大量的国家、信息产业部和国内外电信、信息和邮电企业的研究项目,并因此获得国家和信息产业部的奖励。同时,经济管理学院设有北京邮电大学管理现代化研究所、信息系统研究中心、电子商务研究中心、邮政发展研究中心、信息法律研究中心和信息产业政策与发展研究所,并正在筹建大规模系统仿真研究中心。

部分导师简介:

梁雄健,教授,博导,全国政协委员,北京人大代表,管理现代化研究所所长;教育部管理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信产部电信法咨询专家委员会委员,国家邮政局科技委委员,中国通信学会理事,经济与管理专业委员会主任,国际ITC顾问委员会委员,丹麦理工大学顾问教授。负责和主持研究过中外合作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63项目及省部级科研项目数十个,多项获优秀成果奖、部科技进步二等奖等,近年科研经费累计百余万。获奖专著十余部,优秀学术论文百余篇。研究领域:通信管理与网络优化,通信企业组织与管理等。

舒华英,教授,博导,BKR中心主任;中国通信学会会士,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中国邮电企业管理协会理事,国家邮政局科技委委员。研究方向:信息管理系统,通信网优化规划。目前进行宽带IP网管、计费,ERP、CRM系统集成、知识创新等研究,经费充足。在国内外发表论文40余篇。出版《IP电话技术及其应用》等多部专著。主持承担了国际合作、国家863计划、自然科学基金、八五攻关、国家科委、省部级和通信企业的科研项目,多项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奖。吕廷杰,教授,博导,日本京都大学博士,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北邮电子商务研究中心主任;中国通信学会会士,中国运筹学会理事,北京运筹学会副理事长,北京高教协会管理科学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邮政科技委委员,国家电子商务解决方案推介委员会专家组成员,中国互联网学会高级顾问。主要从事信息管理与信息经济学的教学科研工作,出版有《网络经济与电子商务》等多部专箸和译箸以及国内外学术论文数十篇,并主持了多项国家级、部级重大课题研究。

忻展红,教授,博导,中国运筹学会会员,院学术委员会委员,大规模系统仿真研究中心主任。曾任英国Lancaster大学运筹学客座研究员。著有《系统建模与计算机模拟》等三篇专著和国内外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近年科研经费累计80余万元,主要研究:通信网规划与优化,智能算法应用,系统模拟,通信经济管理与政策研究等,并在这些领域有较深的造诣和知名度。

林齐宁,教授,博士,曾在清华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和在澳大利亚做访问学者,完成国家863和省部级科研项目多项。现承担 “数据挖掘技术和通信网故障诊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及其它科研。目前主要从事系统工程在管理中的应用等教学和科研工作。

杨海荣,教授,任《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科版)主编,北邮邮政发展研究中心主任。负责邮电部、国家邮政局及通信企业各种科研10多项,其中曾获部科技进步一等奖、三等奖。现承担国家邮政局“中国加入WTO后,邮政面临的问题和对策”等科研。

唐守廉,教授,负责多项国家、信产部及企业科研项目,内容涉及电信管制、电信计费、电信营销、电信MIS设计和企业形象、用户满意度、十五规划等;二部专著和大量论文;获部级科技进步三等奖和香港“世界华人重大学术成果”。杨瑞桢,经济管理院资深教授,长期从事电信管理的教学和研究工作,承担国家、信息产业部及IT企业有关电信资费、电信发展规划、企业形象设计等研究项目,多次获得部科技进步奖。

曾剑秋,教授,英国剑桥大学高级访问学者。研究方向:电信产业技术经济与战略研究。出版包括《超常策略》等专著、译著十二部,在国内外发表“中国电信产业战略与政策”等学术论文三十余篇。主持完成十余项省部级科研课题。

阚凯力,美国斯坦福大学博士,兼信产部电信法起草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曾任美太平洋贝尔公司战略技术评价部经理、中国通信卫星公司特别顾问、邮电部经济技术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世界银行电信政策和发展战略顾问。研究方向为信息产业政策及发展战略,拟聘用助研5名。

张彬,博士,副教授。从事电信组织管理、通信经济与信息管理等方面的教学与研究。主持和参加关于电信网路可靠性管理、管理信息系统、信息产品开发及市场预测等多项科研,曾获部科技进步二等奖。并在国内外发表多篇论文。研究领域:电信网路与业务优化组织和信息管理等。

苑春荟,副教授。从事管理经济学、企业管理等方面的教学与科研。主持了多项省部级科研以及两项高新技术企业咨询项目,曾获部科技进步三等奖。主要研究方向:企业经济分析与运营管理、电信产业发展政策与行业管制、IT物流管理。

柏琳,副教授。主要从事计算机技术的应用领域的教学及研究,已负责参加了包括国家863计划、信息产业部重大科研项目在内的十余项科研项目,曾获信息产业部科技进步二等奖,目前正承担信产部和企业科研项目。

张爱华,副教授。从事通信企业与通信经济管理方面的教学与科研工作。负责和参与多项部级或邮电企业的研究课题;主要研究:通信运营企业市场信息采集与预测,综合统计信息应用于决策支持,现代通信企业测评与管理等。万岩,副教授,英国普茨茅斯大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管理信息系统,数据挖掘与人工智能在管理中的应用,以及电信行业的监管。主持或参与过多项科研,发表中英文论文数篇。

彭晓峰,副教授,在读日本神户大学博士。主要从事财务管理与会计方面的教学与科研工作。曾参与或主研多项邮电部、世界银行的科研项目。目前主要研究领域:电信企业的战略管理会计。

吴洪,副教授,在读博士。主要从事通信经济与管理、宏观经济分析、产业经济学、证券投资与金融市场的教学与科研。承担过多项部级或邮电企业的研究课题;翻译出版4部经济、金融方面的译著,并发表10余篇学术及科研论文。

黄秀清,副教授。主要从事通信产业经济理论及实践应用的教学与研究。近年来,承担和参与完成包括世界邮政金融发展研究;电信企业绩效评估方法及指标体系;互联网成本测算及定价研究;网间互联成本测算及定价研究等多项科研项目。

苏静,副教授。主要从事经济法、知识产权保护和现代公司的组织与管理方面的教学与研究。主要研究方向:企业竞争理论与现代公司制度、技术创新管理。目前,正致力于研究电子商务与网络行为规制。

胡桃,副教授,从事电子商务、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运筹学等领域的教学与研究。现在北邮电子商务研究中心致力于电子商务环境下企业资源规划与业务流程再造、客户关系管理与网络营销、供应链管理与现代物流管理等方面的研究。

赵蔚,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为系统优化,决策分析,决策支持系统,通信市场预测及相关计算机软件开发。承担或参加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攻关和部级科研项目十余项。

张翼,副教授,在读博士,曾参与国家“863”计划研究项目“ATM总体技术研究”、参与了国家科委“电子商务对策研究”项目,以及多个城市的邮电发展规划。目前主要的研究方向为系统工程在管理中的应用,包括邮电系统规划和优化;企业知识管理政和应用;电子商务等。

代根兴,副教授,图书馆馆长。主要从事知识信息管理与数字图书馆研究,先后出版著作6部(合著),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主持或参与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十余项。目前在研国家社科基金资助项目“基于网络的信息资源的组织与管理研究”以及“数字图书馆应用技术研究”。

信息工程学院简介

信息工程学院是体现北京邮电大学特色的专业学院之一,教学和科研面向整个信息科学技术领域。设有信号与信息处理、密码学、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控制理论与工程、应用数学五个硕士专业,信号与信息处理、密码学两个博士专业。在通信理论、编码理论、密码学、智能理论、网络与交换技术、移动通信技术、模式识别技术、信息安全技术、图像处理技术、远程教学技术等领域具有很强的科研实力。学院整体上具有理工结合、教学科研并重的特色。科研经费在全校名列前茅。

科研成果及学术水平:

《通信网理论基础》国家教委教学科技成果 二等奖 《信息论基础》国家教委优秀教材 特等奖 《编码密码学》信息产业部科技进步 一等奖

《最佳信号理论与设计》国家教委科技进步 二等奖

“10G比特秒ATM交换机(BTC—9500)”国家科学技术进步 二等奖 “跳频通信地址编码理论研究”国家发明 三等奖

“高精度脱机手写汉字识别系统”国家863评测 第一名

“跳频通信地址编码理论研究”中国人民解放军科学技术进步奖 二等奖 “BTC—9402数字交叉连接机”原邮电部科技进步 二等奖

毕业硕士生就业情况:

学院毕业的硕士生多数在信息产业部门的国内外大公司就业,如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华为、大唐、上海贝尔、青岛朗迅、西门子等,主要从事信息系统和设备的设计、开发、集成、制造等工作。并且毕业生在社会上声望极佳,多年来一直供不应求,就业率年年100%。愿意继续深造的可以直接在本学院攻读博士、报考其他院校的博士或选择出国。

部分博士生导师简介: 胡正名,我校信息工程学院的责任教授、博士生导师,第八、第九两届的全国政协常委,长期从事信号分析、编码密码理论和应用数学方法及其边缘交叉学科的研究工作,在沃尔什编码、码结构、等重码和并元理论等等方面都取得了既有理论价值又有实用意义的成果,先后获得邮电部、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一等奖、二等奖多次。目前承担着国家973科研项目“非数学密码理论与关键技术研究”,拥有科研经费90万,可以提供足够的助研岗位。

杨义先,男,40岁,1988年获博士学位,现在是北京邮电大学信息安全中心主任,教授,博士导师,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杨教授及其所领导的课题组拥有众多的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项目(比如:国家“973”,国家“86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科研经费相当充足。到目前为止,杨教授及其所领导的课题组已经在国内外著名学术刊物上发表了高水平的学术论文300余篇,出版学术著作十余部,获得了包括国家发明奖在内的省部级科技大奖二十余项。杨教授及其所领导的课题组几乎能够为所有能力较强的学生提供助研或类似的岗位,使学生能够在学期间既学到不少高科技本领,又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轻经济负担。

部分硕士生导师简介:

胡正名,我校信息工程学院的责任教授、博士生导师,第八、第九两届的全国政协常委,长期从事信号分析、编码密码理论和应用数学方法及其边缘交叉学科的研究工作,在沃尔什编码、码结构、等重码和并元理论等等方面都取得了既有理论价值又有实用意义的成果,先后获得邮电部、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一等奖、二等奖多次。目前承担着国家973科研项目“非数学密码理论与关键技术研究”,拥有科研经费90万,可以提供足够的助研岗位。

郭军,男,1959年生。北京邮电大学学士、硕士,日本东北学院大学博士。现任北京邮电大学信息工程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招生专业:信号与信息处理;硕士招生专业: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主要从事文字识别、图像识别、语音识别、网络管理等方面的研究。在研多项纵向和横向科研项目,经费充足,可为多名研究生提供助研岗位。近年研究生主要去向:直博、北京NOKIA、大唐电信、北京华为、广东移动局、出国。

雷振明,教授,北京邮电大学ATM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指导专业:信号与信息处理,科研方向:宽带通信与ATM/IP研究。目前进行的科研项目包括:千兆比路由器研制;高速信息网的网络实验平台等。每年指导十多名硕士生、博士生进行科研工作,完成毕业论文。

杨义先,男,40岁,1988年获博士学位,现在是北京邮电大学信息安全中心主任,教授,博士导师,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杨教授及其所领导的课题组拥有众多的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项目(比如:国家“973”,国家“86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科研经费相当充足。到目前为止,杨教授及其所领导的课题组已经在国内外著名学术刊物上发表了高水平的学术论文300余篇,出版学术著作十余部,获得了包括国家发明奖在内的省部级科技大奖二十余项。杨教授及其所领导的课题组几乎能够为所有能力较强的学生提供助研或类似的岗位,使学生能够在学期间既学到不少高科技本领,又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轻经济负担。

钟义信:教授,博导,长期从事通信理论、信息论、信息科学、人工智能、神经网络、知识理论、信息经济学等领域的教学和研究,在上述领域先后出版学术专著16部,发表论文300多篇。目前负责包括国家级、部级和企业合作等多个研究和产品开发项目。是国家信息化专家委员会专家、中国人工智能学会副理事长、中国神经网络委员会副主席、中国信息经济学会副理事长、中国通信学会通信理论委员会主任委员、Governor of International Computer and Communication Council、IEE Fellow、IEEE Transactions on Neural Networks副主编、电子学报副主编、北京邮电大学学术委员会主席、世界工程组织联合会(World Federation of Engineering Organization)执行委员及其中国委员会副主席和秘书长。

李鹏飞,教授1962年毕业于北京邮电大学无线电广播工程系并留校从事教学、科研工作,1980年至1982年在美国东南麻省大学做访问学者。李鹏飞教授现为信息工程学院多媒体信息技术教研中心特聘教授,主要研究方向包括宽带多媒体通信、现代远程教育、数字音视技术、数字社区与宽带接入等。李鹏飞教授目前承担着原邮电部的远程教育科研项目,科研经费充足

李学明,副教授1969年生于四川省资阳市,1987年考入中国科技大学无线电电子学系, 1992到北京邮电大学通信与电子系统专业攻读硕士、博士学位,1997年获工学博士学位后进入北方交通大学通信与电子系统博士后流动站做博士后,1999年到北京邮电信息工程系工作。主要研究方向包括数字图像处理、Internet上的多媒体信息处理与传输、多媒体信息检索、远程教育等。目前已发表论文十多篇,并有多篇论文被EI检索。

李忠献,男,1964年11月生,密码学博士,北京邮电大学信息工程学院副教授。长期从事密码学、网络安全、计算机应用等领域的理论研究和产品开发,多次承担国家级科研项目,近年来发表科研论文20多篇。现在李中献博士是杨义先教授课题组中的骨干。该课题组几乎能够为所有能力较强的学生提供助研或类似的岗位,使学生能够在学期间既学到不少高科技本领,又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轻经济负担。

林家儒,教授,1987年硕士毕业于北京邮电大学,1994年毕业于瑞士苏黎士联邦工业大学,获副博士学位。从事数字移动通信及相关领域的国家及其它科研项目的研究,包括宽带CDMA、通信系统、无线Internet、信息与编码等。

罗群,女,1988年获硕士学位,现为北京邮电大学信息工程学院副教授,信息科学教研中心行政主任。主要研究方向是代数方法在通信中的应用,完成了邮电部项目和北京邮电大学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发表多篇学术论文,目前参与了国家“973”项目。所在课题组可以提供足够的助研岗位。

陆传赉,教授,1964年于南开大学数学系毕业后一直在北京邮电大学无线电通信系从事教学科研工作,现在信息科学与计算数学教研中心工作。从事概率论及其在通信工程中应用及信号与信息处理领域的科研,现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中有关新的编码理论子课题研究。

钮心忻,女,1963年10月生,博士,北京邮电大学信息工程学院副教授。长期从事信号与信息处理、信息安全、移动通信等领域的教学与科研工作,作为项目负责人和主要研究者完成了多项国家级科研项目(包括国家863项目、信息产业部项目等),近年来发表论文30余篇,出版学术著作2部,科研成果获得一项信息产业部科技进步奖,目前承担着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973项目和教育部骨干教师项目等,科研经费充足。所在课题组可以提供足够的助研岗位。

阮传概,教授,1937年生,1959年毕业于上海华东师大数学系。现任北京邮电大学信息工程学院教授,从事专业为应用数学,研究方向为应用数学、信号处理理论与方法。已完成科研项目有:“神经网络在通信网中的应用”,“应用于通信系统的自适应信号处理及神经网络模型”等。目前从事的科研项目为“算法复杂性研究”,科研经费3万元。

盛立东,男,1965年毕业于北京邮电学院无线电广播通信工程系。现任北京邮电大学信息工程学院教授,中国图像图形学会,中国计算机用户协会图像分会理事。从事专业: 信号与信息处理,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研究方向: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在邮电通信中的应用、网络专家系统与智能化通信网络管理、基于互联网的信息处理系统。承担多项国家部级科研项目,科研经费充足,毕业生可以出国,到外企、邮电通信企业工作。

孙惠泉,教授,1958—1963年就读于南开大学数学系(微分方程专门化),毕业后即分配到北京邮电学院工作至今。1980—1982年公派赴加拿大进修,先后在Montreal大学数学研究所及Mcgill大学计算机系学习、研究图论及计算机科学。回国后长年从事图论、网络及算法复杂性的教学及研究工作。主要科研成果有:在加期间与两位博士后一起在(美)离散数学杂志上发表的图论文章,及回国后个人在数学物理学报、数学年刊、通信学报等杂志上发表的一些图论、网络及算法复杂性方面的文章。目前从事的科研项目为“算法复杂性研究”,科研经费3万元。

田宝玉,男,1946年8月生,1969年毕业于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电子工程系,1981年北邮信息论专业研究生毕业,获硕士学位,现任北京邮电大学信息工程学院副院长、教授;从事专业:信号与信息处理,研究方向:数字移动通信与移动因特网、信源与信道编码;参加多项国家和部级科研项目;研究生去向:外资或中资通信公司。

王小捷,副教授,1998年10月从北邮信号与信息处理博士后流动站出站后一直从事面向Internet的智能信息处理的研究。主要研究方向为自然语言理解、信息检索和知识挖掘。目前负责包括国家级、部级和企业合作等多个研究和产品开发项目。

续大我:教授,长期从事通信理论与技术方面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为:通信理论、数字扩频通信、码分多址(CDMA)技术等。现承担某公司的科研项目“码分多址(CDMA)扩频数据传输系统”的开发研制。

赵振纲,多年从事数字信号处理(DSP)算法和高速实时系统的研究与开发.研究成果曾获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三项.研究项目涉及有线,无线通信及信令处理.年均科研经费20万以上.可提供助研岗位6个.现研究项目为软件无线电和语音压缩技术.电子工程学院简介

北京邮电大学电子工程学院在原电子工程系基础上于2000年成立。现有教职工55人,教授15名,副教授8名,高级工程师2名。其中外籍院士1名,博士生导师4名,硕士生导师12名;另外还有6名企业特聘教授;拥有一支实力雄厚的师资队伍及一批活跃在国际、国内学术领域的学术带头人。

一、领导班子

院长:刘 杰 教授

总支部书记:赵荣华 教授(兼副院长)副书记:白 梅 高级工程师(兼院长助理)院长助理:王葵如 副教授

院学术委员会主任:宋俊德 教授

二、著名教授

徐大雄 教授 博士生导师

吉尔吉斯斯坦共和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中国通信学会会士、中国光学学会资深会员、中国防伪行业协会专家组长北京光学学会理事长、国家技术监督局全国防伪标准化技术委员会顾问。

宋俊德 教授 博士生导师

莫斯科电子工程学院荣誉博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评审组成员、中国博士后评审委员会专家、国际信息联合会(IFIP)TCT中国主席、全球WAP论坛AGE组专家、中国互联网移动应用协议特别小组主席。

江执中 教授

北京邮电大学校长顾问、北京邮电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北京邮电大学学位委员会委员、北京邮电大学教育基金会理事长、北邮电信研究院副院长。

我院在电子科学与技术、光学、光学工程、计算机应用技术、通信与信息系统、电路与系统、电磁场与微波技术七个硕士专业招生;其中电子科学与技术包括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物理电子学二个二级学科;电子科学与技术和光学为信息产业部的重点学科。

目前在校硕士生170人;到2005年每届硕士生的招生规模将达到180人。“光学”、“光学工程”、“物理电子学”硕士点现有徐大雄、余重秀、沈树群教授等导师5人,主要研究方向为:光学信息处理、光电子学、光波技术与光纤通信、红外信号探测与处理、光电技术、无线通信与信号识别等。目前研究内容有:新型光电子技术及器件,光CDMA,光交换,光互联,全光波长转换,光存储,全息防伪技术等。该硕士点承担并完成国家级、部级科研项目多项,并积极开展横向协作开发项目,曾获国家级、部级科技进步奖多项。现已具备成熟的光纤光栅技术及其新型器件的研发基础和条件。

在“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招生的导师有刘杰教授等4人,主要研究方向为:移动数据通信、移动电子商务安全、电信网络管理、WAP网关研究、移动新技术研究、移动多媒体技术、宽带移动数据业务、无线互联网应用技术、移动SIM卡技术研究等。本专业导师曾获国家级、部级科技进步奖多项,拥有较完善的科研环境和充足的科研经费,可为研究生提供半额或全额奖学金。

在“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招生的导师有宋俊德、吕玉琴、吴伟明教授等9人,主要研究方向有:移动通信、GPRS 3G 未来通信、移动互联网、CTI(含CRM)技术与下一代电子商务平台、蓝芽软件技术、电信增值系统、通信软件与智能信息终端、多媒体教学、现代网络管理与应用、通信电路与系统、宽带网络与宽带接入网管理等。该专业导师曾获得国家级、部级科技进步奖多项,拥有部级(信息产业部)重点实验室,有完善的科研环境和充足的科研经费。

“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硕士点现有张英海教授等导师3人,主要研究方向为:光电子学与光集成技术、光通信系统、CTI技术与未来通信研究、通信系统计算机辅助设计与ASIC技术、移动通信与智能系统等。该硕士点曾获得国家级、部级科技进步奖多项,有较充足的科研经费。

在“电磁场与微波技术”专业招生的导师有赵荣华教授,目前致力于短程光通信、光通信网络中的监测技术、宽带接入技术的研究。正筹建“北邮--安立光电检测技术研究中心”和“光电子实验室”,有足够的科研经费。

我院已培养硕士生约300人,这些毕业生或留学、或留国创业、或在外企、国内高校、科研机构及大中型通信企业。有的在工作中取得了很大成绩,大多数在IT行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目前,随着机构改革的不断完善,我院已初步形成了一个较为强大的教学、科研队伍,在院领导班子坚强有力的领导下,正朝着院五年规划所定制的目标努力奋斗。

部分硕士生导师简介:

徐大雄,男,教授,1951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物理系、博士生导师、吉尔吉斯斯坦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兼任中国通信学会会士、中国光学学会资深会员等。招收硕士生专业为光学、光学工程;研究方向为信息光学及其在通信和防伪方面的应用。有充足的科研经费,近年毕业生在外企和国内电信部门工作。

余重秀,女,教授,1969年北邮学院无线系毕业,博士生导师,光电子与光波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兼任中国光学学会全息与光信息处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光电子·激光》杂志编辑等。招收硕士生专业为光学、物理电子学;研究方向为光纤通信与光波技术,光电子技术,光学非线性等。目前的科研项目有国家86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近年毕业生在国外、国内外企及电信部门工作。

沈树群,男,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目前主要从事光电信号自动识别和图象处理方面的科研工作;主持和参加了国家、省部级、学校级和横项科研项目九项,发表论文三十余篇。招收硕士生专业为光学、物理电子学;研究方向为无线通信、无线通信与信号识别。近年毕业生大多在外企及国内电信部门工作。

王葵如,女,副教授,1990年获北京邮电大学半导体物理与器件专业硕士学位;现任电子工程学院院长助理。招生专业为光学;主要研究方向为光电子器件、光通信、光电技术、光CDMA等;有充足的科研经费。

任建华,男,副教授,1954年生,北京理工大学博士,主要从事光学及光电子器件方面的教学和科研工作,已完成国家863和邮电部的若干项目。目前正在进行激光器、放大器、光纤光栅滤波器及色散补偿器等方面的研究。

刘杰,男,教授,法国国立电信大学博士,现任电子工程学院院长。目前主要从事电信网络管理、移动互联网、电子商务安全解决方案、移动SIM卡及混沌理论的研究开发工作。所领导的实验室与国内外知名企业建立有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具有较完善的科研环境和充足的科研经费,可为研究生提供全额或半额奖学金。

范春晓,女,副教授,硕士,多年来一直从事计算机及通信领域的教学和科研工作。目前主要研究方向为电信网络管理、计算机在电信领域的应用、移动电子商务安全等。所在研究室每年有充足的科研经费,可为研究生提供全额或半额奖学金。

沙跃家,男,教授级高工,现任北京移动通信公司副总经理,电子工程学院特聘教授。先后从事光纤通信、ISDN等领域的厂家研究工作。目前主要研究领域涉及:移动通信的网络演进、GPRS及3G对现有GSM的影响、IP技术对SDH技术的影响等,具有充足的科研经费。

林彬生,男,教授,1988年获中科院博士学位,美国斯坦福大学博士后;电子工程学院特聘教授。先后在Corel,Sun Micro--System公司从事软件开发和技术管理工作。主要科研方向为电子商务、Java应用及PKI技术的研究。

宋俊德,教授,博士生导师,莫斯科电子工程学院荣誉博士,赴美高级访问学者,Ericsson特聘教授。研究方向:移动通信,未来通信研究(3G,4G),移动互联网,CTI(含CRM)技术与下一代电子商务平台。项目来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合作,与国内大中型企业联合研究开发项目。毕业生去向:留学、外企、国内大中型通信企业、研究机构及高校。提供研究生助学金或企业奖学金人数:10名以上。

吴伟明,女,教授,招生专业:计算机应用技术。主要研究方向:现代网络管理与应用;通信电路与系统;宽带网络及宽带接入管理等。已有相关方向以及企业等科研项目,研究课题紧密结合通信领域的需要及通信技术的发展。

侯春萍,女,副教授,1998年获天津大学博士学位。自1986年以来,一直从事移动通信、个人通信及数字图象处理的教学和研究工作。近期的主要研究课题涉及WAP、GPRS、第三代以及未来移动通信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上官右黎,女,副教授,1969年毕业于北京邮电学院无线电系,多年来一直从事电路与信号学科方面的教学与科研工作。目前致力于多媒体教学手段的研究与开发,领导“飞鱼”软件工作室研制并完善“电路分析教学软件系列”。

吕玉琴,女,教授,1969年毕业于北京邮电学院。在计算机应用领域中,致力于通信软件研究、应用潜入式操作系统开发应用软件和对智能化信息终端设备的研究。领导的PTI科研室有充足的科研经费,可为二年级研究生提供半额或全额奖学金。

张垦,男,高工,瑞典皇家大学博士;现任爱立信公司CTO技术副总裁,电子工程学院特聘教授。招生专业为计算机应用技术;主要研究方向为移动互联网,有充足的科研经费。

张矩,男,博士学位,高工,现任Gctech公司CTO技术副总裁,电子工程学院特聘教授。招生专业为计算机应用技术;主要研究方向为Internet安全认证及CTI技术,有充足的科研经费。

高强,男,博士学位,高工,现任IVT公司CTO技术负责人,电子工程学院特聘教授。招生专业为计算机应用技术;主要研究方向为蓝芽软件技术。有充足的科研经费。

袁光林,男,硕士学位,高工,现任公司电信部总经理和技术负责人,电子工程学院特聘教授。招生专业为计算机应用技术;主要研究方向为计算机通信集成技术、电信增值系统等。有充足的科研经费。

张英海,男,硕士学位,教授。现任北京邮电大学副校长。主要从事微电子、光电子、网络通信等方面的教学和研究工作。领导“北邮--飞通光电技术研发中心”,具有充足的研究经费。

宋 梅,副教授,研究方向:通信集成电路设计,通信系统EDA,CTI技术及未来通信研究。项目来源:参加宋俊德教授的科研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合作、与国内大中型企业联合研究开发项目。毕业生去向:外企。研究生助学金:学校公费奖学金名额2名。

费铸增,男,副教授,1965年毕业于北京邮电学院无线系通信理论专业。多年来一直从事无线通信技术方面的教学与科研工作。目前主要研究方向为基于CDMA的数据传输,移动通信技术与智能系统等。

赵荣华,男,教授,现任电子工程学院总支书记,副院长。主要研究方向为光通信及光电检测;目前致力于短程光通信(用于智能运输系统、家庭网、特种局域网等)、光通信网络中的监测技术、宽带接入技术等。有足够的科研经费,对工作有成效的学生给予奖学金。

自动化学院简介

自动化学院现有博士生导师6人,硕士生导师20人。其中有国际电接触顾问委员会委员、国家863专家组成员等知名专家,科研项目包括:国家自然基金、攀登计划、863项目及横向科研,科研经费充足。获得过国家自然科学奖及国外省部级科研成果奖。

目前有四个以上专业领域招收硕士、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覆盖机器人、电接触、机电一体化、自动控制、检测技术、微机械、数控加工等。我院有两个部级重点实验室,先进的科研设备,电解触实验室的设备为亚洲一流。

我院培养研究生注重坚实的理论基础,较宽的知识面及独立从事科研的能力。就业面宽,获得国内外高校、通信、邮政、外企及其它用人单位的好评。

部分博士生导师简介:

邓中亮,男,1965年生,北京市青年学科带头人,中国机械工程学会高级会员。科研项目近二十项,科研成果十余项,1997年获第46届世界尤里卡发明奖金奖,1998年获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1999年有两项成果均获信息产业部科技进步二等奖。论文六十余篇,专著《非圆零件车削加工技术》56万字;译著40万字。主要在研项目:智能CAD/CAM、虚拟现实环境、智能信息处理关键技术。

章继高 博士(教授)80余篇论文在美国IEEE刊物及国际会议论文集上发表。曾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国家教委科技进步奖三等奖、全国和北京市优秀教师奖、国家中青年有突出贡献专家奖、美国AMP公司颁发的“杰出成果奖”和波兰Wroclaw技术大学的“突出成果奖”等。专长:电接触故障分析与机理,环境对电接触可靠性影响,表面微观探测技术,滑动、微动电接触现象,接触点润滑剂及机电元件结构等。

廖启征,男,1947年生,教授,博士,1987年毕业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现任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国际机器与机构学理论委员会委员。1986年解决空间7R机构位移分析问题,主持的科研项目:“空间机构位移分析”获得1987年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一等奖和1989年国家自然科学四等奖;参加的科研项目:“并联机器人机构位置正解”,解决了4-6并联机构位置的正解,该项目获得1996年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三等奖。

孙百生,教授,博士,1951年生,参加或主持过多项国家和部级科研。“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学科带头人。在电子设备电磁兼容性、动态分析与电接触故障机理等多个领域从事过研究。现主要从事的研究领域有:检测技术与信号处理,电接触故障机理及其对信号传输的影响。电子设备电磁兼容性,智能传感技术,控制理论与自动化装置等。

部分硕士生导师简介:

时良平,教授,任中国通信学会邮政通信委员、国家邮政局科技委员。编著的“邮政机械设计”、“邮政技术设备与管理”分别获原邮电部优秀教材奖和信息产业部科技进步奖,有多项研究成果和专利,其中一项获全国科技大会奖状,六项获原邮电部科技进步奖,两项获信息产业部科技进步奖。

万江文,出生于1963年3月。博士后。科研项目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高等学校骨干教师资助计划和国际(日本)合作科研项目等。2000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奖四等奖”。发表论文20余篇。主要研究:智能微机电系统技术,电接触理论与机电元件可靠性,微机电系统(MEMS)。周晓光,1957年生,教授,北京市优秀青年骨干教师,中国机械工程学会高级会员,中国自动化学会制造技术分会理事。完成了30余项国家等部门科研项目。发表论文30余篇,专利三项。教材和专著2篇。现主要从事工业自动化、计算机网络应用研究。

周慧玲,女,副教授,1965年生。北京邮电大学硕士。近几年承担了部、市级科研项目近十多项,发表文章6余篇,编著出版了《Internet应用指南》一书。主要研究方向: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技术,超高速加工中的加工工艺研究,机电控制与检测等。

杨军,1962年生,副教授,北京市青年骨干教师。获北京邮电大学观摩比赛二等奖、优秀教师。专业研究方向:机电控制与自动化、检测技术、总线技术与应用及自动控制。目前主要内容:研究与开发基于总线技术的多坐标、多自由度的运动伺服控制系统。

许良军,博士,副教授。讲授3门本科课程,研究生课程有:“机电系统的计算机仿真”,“线性振动”,“材料的力学性质”,“机电元件设计技术”等。科研方向:电接触理论及机电元件,机电系统动态分析,检测技术,振动理论及应用,实验模态分析,机电系统的计算机仿真等。

刘晓平,男,1965年生,副教授,自动化学院副院长,1994年3月于天津大学获得博士学位,1998年至1999年在美国南加利福尼亚大学航空航天与机械工程系作访问学者。近几年承担了国家863项目、部科研项目及与澳门大学的合作项目等。主要从事计算机控制与仿真技术、机器人系统动态检测、智能控制技术、系统辨识、智能结构振动主动控制技术等方面的研究工作。目前在《机械工程学报》、《振动工程学报》等期刊、会议上发表论文30余篇,已出版《机械动态设计》与《叶轮机振动模态分析理论及数值方法》两本书。已毕业的研究生基本都从事通信技术的研究开发工作。

继续教育学院现代通信研究中心简介

北京邮电大学继续教育学院现代通信研究中心共有5个学科领域,分别是:通信与信息系统、电磁场与微波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生物医学工程和密码学。

主要的研究方向有:多媒体通信技术 多媒体通信业务的信息安全 宽带接入技术 接入网网管和监测 交换技术 无线宽带接入技术 计算机网络安全 数字图书馆 电子商务 光纤通信 电磁兼容 生物医学电子学等等

朱祥华,男,北京邮电学院毕业,教授,博士生导师。

研究方向:多媒体通信及电信资源管理网。曾在美国加里福尼亚大学(洛杉矶)计算机科学系作访问学者,并作为高级管理发展项目(SMDP)成员在美国电话电报公司(AT&T)考察及实践。在各种杂志发表文章30余篇,目前项目有: 1.“基于ATM及IP网的宽带多媒体信息系统研究” 50万元 2.“多种终端电码防伪系统” 100万元

3.“IP网多媒体通信端到端服务质量及媒体同步算法的研究” 10万元 4.“电信基础设施综合管理系统” 40万元。

可提供7~8个助研岗位。

丁炜,男,北京邮电学院毕业,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宽带通信网接入理论和技术。曾负责国家86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攻关、邮电部等重大、重点项目八项。获邮电部二、三等奖、北京市二、三等奖六项,发明专利一项,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现负责两个重大项目,经费充足,并与美国Inter公司合作建立联合实验室,提供研究生良好的实验环境和参加重大项目研究的机会,且能提供助研岗位20余个。过去指导培养的研究生100%就业,去向一般在研究单位、企业、政府部门、外企和学校等。

吕英华,男,北京大学毕业,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曾在美国SYRACUSE大学和美国东北部并行结构中心(NPAC)进行电磁兼容、计算电磁学和并行计算技术研究。现任《中国邮电高校(英文)学报》主编、中国通信学会、中国电子学会电磁兼容分会等五个委员会中任副主任等职务、IEEE高级会员。研究电磁兼容、计算电磁学、无线接入、计算机网络安全、生物医学电子学等。在国际国内重要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80余篇,合作专著6部。目前项目有: 1.负责“实用化的ATM用户接入设备”项目,经费560万元;

2.自然基金重点项目“电磁兼容的电磁场理论与关键技术”,总经费90万,主要成员;

3.负责与企业合作项目“电子设备的高速总线研究”,总经费60万元。

能够提供10个助研岗位。

周继成,男,北京邮电大学通信专业毕业,教授,1989-1990年在美国OHIO大学的E&E系从事数据通信和神经网络的进修和研究工作。研究方向为数据通信和多媒体通信。现有部级和校级项目各一项,资金有50余万元。发表在国内外杂志和会议的论文几十篇。培养研究生几十名,它们毕业后的去向有出国学习和工作;外企公司和国内大公司;信息产业部的研究单位等。

陈德荣,男,北京邮电大学通信专业毕业,教授。目前从事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研究方向为无线宽带接入。主讲GSM系统及CDMA课程。曾编写出版了《数字移动通信系统》、《移动通信原理与应用》、《通信新技术续篇》、《移动通信技术》等书。

马自卫,男,北京邮电学院有线电通信工程专业毕业,研究员。1989—1990在美国OHIO等大学研究计算机网络和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目前研究方向为数字图书馆、电子商务以及基于Internet网上的多层应用结构及组件技术的应用。先后主持开发和实现了现代电子图书文献信息管理系统、电子商务管理系统、Internet网上数据库应用系统等,取得了丰硕的科研成果。现任北邮电信特聘教授和信息数字化研究中心主任。

温向明,男,北京邮电大学毕业,教授。研究方向为IP 及路由网技术、IP OVER SDH /DWDM和光传送网等领域。公开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国家863项目“宽带光纤用户网总体技术研究”,得到国家科委专家好评。另外,“我国接入网发展战略的研究”、“V5接口用户接入系统的监控技术研究”、“邮电高校教学管理科学化、规范化的研究与实践”等项目,已通过鉴定。目前,指导的在校研究生共有8人,课题生5人,课程生3人。2002年计划招收硕士研究生5—10人。研究生毕业后的去向:出国学习或工作及国内外著名大公司等。

曾志民,男,北京邮电学院毕业,教授。长期从事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方面的教学与科研工作,现在的研究方向为多媒体通信、宽带网络技术。曾任北京邮电大学科技处副处长、处长;中国通信学会高级会员;北京高校优秀青年骨干教师;发表了论文数篇,培养了多名硕士研究生;主持、参加了多项科研项目的研究工作。现主要负责教育部“宽带非对称业务传输的研究”项目、国家自然基金“扩频蜂窝低速率视频通信系统的研究”项目的研究开发。

郭志刚,男,长期从事光纤传输和光接入技术及宽带接入网网管的教学、科研工作。前后承担过国家863、原邮电部等纵向重点科研项目,以及通信企业和科研院所的多项横向项目。已毕业的研究生受到企业的期待,均入围国内外知名IT产业。

袁超伟,男,西安交通大学博士毕业,博士后,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信息安全、CTI、WCDMA关键技术研究、计算机应用、电信网发展规划等。先后得到国家自然基金等8项科研项目资助,目前科研课题3项。

武穆清,男,北京邮电大学通信与电子系统专业毕业,副教授,北京邮电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主要从事综合业务数字网(ISDN)及信令网的研究工作。现研究方向为通信领域中ATM、IP与B-ISDN。参加过国家“七·五”攻关项目“建设ISDN模型试验网”的研究;研制成功了“2B+D基本接入第一类网络终端设备(NT1)”;国家“863”计划通信主题“九五”重大科研项目“实用化ATM用户接入设备”的研制;与东方通信的横向研究项目“支持第三代移动的高速数据交换平台”项目等等。发表论文十余篇。

寿国础,男,作为项目主研人员和项目负责人,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863通信技术主题和光电子技术主题项目、国家“九五”攻关项目、信息产业部项目以及企业合作项目多项。先后获得科技进步奖,发表论文十余篇。通过多年工作,形成了由教师、工程师和研究生组成的20余人的研究开发团队,其中副教授以上教师有4人,共同进行研究和开发,研究课题包括宽带接入网技术、V5/VB5接口技术、网络测试技术以及网络监测管理技术,并与企业合作推进相关技术的产品化和产业化。目前承担国家和企业合作项目多项,工作条件良好,热忱欢迎优秀人才加盟。

胡怡红,女,北京邮电大学工学硕士毕业,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光纤通信、宽带接入技术、接入网网管和监测等。近年来参加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63计划、“九五”攻关项目,有“FSN全业务接入系统”、“具有V5接口的DLC网元管理系统”、“V5接口规程测试分析仪”、“CAN2000接入系统”的等项目。目前从事“接入网技术及网管监测”项目组科研工作。研究课题包括宽带接入网技术、V5/VB5接口技术、网络测试技术以及网络监测管理技术。该项目组承担多项国家和企业合作项目,工作条件良好,热忱欢迎优秀人才加盟。

刘勇,男,北京邮电大学工学硕士毕业,副教授。目前,主要从事金融和证券城域接入网业务的开发和建网。作为项目负责人和主研人,承担了多项国家级,部级以及横向项目,正在进行的项目有:

1.“ISDN网和电话网的多媒体技术的研究” 2.“多媒体会议电视终端系统的研制” 3.“宽带非对称业务传输的研究”

在项目完成过程中,培养了多名研究生,目前可提供10个助研岗位。

纪晓东,男,北京邮电大学博士毕业,副教授。现专业为信息与信号处理,研究方向为多媒体通信技术。研究项目为计算机网络技术、Cable Modem系统等。

冯春燕,女,北京邮电大学通信与电子系统硕士毕业,现为北京邮电大学继续教育学院现代通信网技术、计算机与信息系统教研室主任,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宽带网络技术、交换技术,如IP与ATM融合技术、MPLS技术等。合作编著出版了《程控交换专业英语》、主编出版了近50万字的《通信与计算机专业英语》。在学术刊物及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10余篇。作为负责人和主研人,承担了“ATM多媒体网络教学软件”、“CDMA无线本地环路”项目的开发研制等科研工作。

孙斌,女,北京邮电大学硕士毕业,副教授。主要从事Internet上多媒体通信系统的研究。目前的研究方向主要是各种网络中多媒体通信业务的信息安全问题及Internet上多媒体通信的QoS问题。先后作为主要研究人员参加过“

八、五”攻关项目,3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个部级重点项目及若干横向项目,获部科技进步三等奖一次,在国内外会议杂志发表论文十余篇。

靳浩,女,北京邮电大学毕业,获博士学位,北京邮电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副院长、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宽带网络的资源管理、网络管理、宽带网络(IP网、MPLS网等),对综合业务的QOS支持等。一直从事宽带网接入技术与ATM方面的研究。作为主研人,先后参加了国家“863”项目,“实用化的ATM用户接入设备的研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综合业务流的建模”ITU一厂跟踪项目”、“B―ISDN资源管理”等大型项目的研制工作。

廖青,男,北京邮电大学毕业,副教授。现从事通信领域中ATM、IP与B-ISDN领域的研究工作。研制成功了“2B+D基本接入第一类网络终端设备(NT1)”;参加了国家 “八·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实用化ISDN数字电话机的研制” 和 “实用化ISDN终端适配器(TA)的研制”;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我国通信网向ISDN过渡的高技术研究”和 “ISDN传输方式与新业务的研究”,参加国家“863”计划通信主题“九·五”重大科研项目“实用化ATM用户接入设备的研制”。发表论文多篇。

信息网络中心简介

信息网络中心从1994年起负责北京邮电大学校园计算机网的规划、设计、建设和运行管理工作。1995年起参加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络CERNET示范工程,承担建设和管理CERNET 华北地区北邮主节点,负责山西、内蒙古和北京部分地区高校接入CERNET的工作。1996年参加原邮电部中国邮电ATM科学实验网的建设和运行维护工作,随后参加了北京邮电大学远程教育网络系统的试验和技术支持工作。1999年北邮校园网进行扩容工作,采用高性能千兆位以太网技术,实现了校内信息的高速传输,并同时自行开发了全校办公自动化系统。同年还参加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高速互联试验网NSFCnet的建设工作,是该网的6个主节点之一,并参加了北京市科学教育网的建设。

信息网络中心这些年来积累了丰富的计算机网络建设和管理经验,并参加了多项国家、教育部、信息产业部下达的科研任务。已培养出几十名硕士研究生,这些毕业生大部分工作在国家通信主管机关、国家大型电信公司和国际著名网络通信公司,已有相当数量成为骨干。

信息网络中心的硕士研究生培养方向是计算机应用,研究方向是网络管理、网络安全、IPv6等下一代网络协议、电子商务和信息管理系统等网络应用等等。

理学院简介

北京邮电大学理学院是以数学、物理为基础,以工学为依托,理工相融的学院。现有教职工56人,其中博士生导师 3人,硕士生导师 15人,教授14人,副教授24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共13人,师资力量雄厚。

理学院可招收硕士研究生的专业有:(1)物理电子学,主要研究方向是非线性光学与光纤孤子通信、高速光纤通信与光电子学、混沌在通信中的应用、纳米材料与光电子器件等;(2)光学,主要研究方向是光波技术与非线性光学、非线性光学、光纤通信技术、光纤孤子通信、光纤光学等;(3)密码学,主要研究方向是密码学理论与技术、信息与网络安全、编码密码学、数论与密码、布尔函数的结构与应用等;(4)应用数学,主要研究方向是概率论在通信中的应用、数学在密码学中的应用、偏微分方程的边值理论、软件等;(5)信号与信息处理,主要研究方向是3G中安全技术等。

理学院可招收博士研究生的专业有:(1)物理电子学、电磁场与微波技术,主要研究方向是光纤通信、非线性光学、量子光学等;(2)密码学,主要研究方向是网络与信息安全、电子商务安全研究、现代编码理论等。

在一贯提倡的“敬业、进取、团结、奉献”精神的引领下,理学院在研究生教学及科研等各方面均取得了显著成绩。近年来,理学院承担了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863项目、国家973项目、《高等学校骨干教师资助计划》基金项目等在内的多项国家及省部级项目的研究工作,已取得了很多优秀成果,在国内外著名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150余篇,其中被国际权威检索机构SCI检索的论文20余篇、EI检索的论文50余篇。特别是由杨伯君教授领导的隶属理学院物理部的“光孤子通信实验室”,更是成果显著,该实验室曾获得“信息产业部科学进步三等奖”、“国家科学进步三等奖”、“国家教委科学进步二等奖”等多项荣誉。

理学院可以为硕士研究生提供助教工作,为博士研究生提供讲师工作及企业兼职,并付相应的酬金。理学院的研究生毕业后多在公司(包括一些通信公司)任职。

理学院是年轻的学院,也是充满朝气的学院,理学院的研究生教育及科学研究将迎来蓬勃的发展。

部分导师简介如下:

蒋达娅,女,副教授,博士,毕业于挪威卑尔根大学 UNIVERSITY OF BERGEN,NORWAY激光和光学专业。1997~2000年发表论文8篇文章:近年完成的项目:光在单轴晶体中的传播和聚焦(原邮电部青年基金)目前从事的研究领域:光学和光信息学。

王永钢,男,教授,1962年生人,1990年在中国科学院获博士学位,现为北京邮电大学理学院教授。招生专业:光学。研究方向:光纤通信技术。近年来参加了数项国家863和邮电部重点项目,如:“光孤子传输技术研究”,“光孤子传输实验系统的研究”,“高速光纤通信系统中偏振模色散补偿的研究”等。

杨伯君,毕业于北京大学,现任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近期主要从事量子光学,非线性光学和光纤通信技术研究。目前正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教育部博士点基金的多项科研任务。现有的研究方向为“非线性光纤通信系统研究”,“高速光通信系统中偏振模色散自动补偿的研究”和“利用光学压缩态进行量子通信的研究”等。

肖井华,男,教授,生于1965年。1990年北京师范大学物理系研究生毕业,1996年被北邮破格聘为副教授,1999年7月获北京师范大学理学博士学位。1999年7月至2001年1月公派到香港浸会大学物理系作访问学者。现为北邮理学院主讲教授,国际理论物理中心协联成员,分获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和国家自然科学奖一次。科学研究领域为非线性物理,主要研究方向为混沌控制及其在通信中的应用。在国际刊物上发表高质量论文二十余篇,并被SCI收录的刊物上引用50多次。

于丽,副教授,在教学的同时主要从事非线性光纤通信的研究,先后主持了2 5Gib/s及10Gib/s的主动锁模光纤环形激光器的研究。其中于丽参与的《光孤子在光纤中的传输特性的实验和理论研究》获信息产业部三等奖。

俞重远,教授,博导。主讲大学物理、量子力学、电动力学、高等量子力学、广义相对论基础、非线性光学、特殊函数概论等多门课程。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利用双模压缩真空态进行量子通信的研究、高速光纤通信系统中偏振模色散自动补偿的研究与教育部骨干教师计划—高速ps光开关的研究等科研项目。近年来发表论文数十篇,其中多篇被EI检索。曾经获得过电子工业部科技进步一等奖。

张晓光,教授,硕士,1988年北京大学物理系光学专业毕业,现为北京邮电大学理学院物理部主管学科发展的责任教授,硕士生导师。从事非线性光学、高速光通信教学与研究。曾经承担过国家863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十多个课题研究。已经在国内外著名刊物上发表科研论文50余篇,其中被国际著名三大检索SCI检索6篇、EI检索15篇、ISTP检索1篇。近期主要研究方向为色散管理与色散补偿、光纤光栅、光孤子通信、偏振模色散与补偿。

张茹,女,副教授,1997年毕业于四川大学原子与分子物理科学研究所,获理学博士学位。近年来主要从事纳米材料在光通信器件中的应用研究及偏振膜色散补偿研究。参加两项国家863基金项目和负责主持一项校基金项目。招生专业:物理电子学。研究方向:纳米材料与光电子器件。

丁金扣,女,副教授,1985年毕业于复旦大学数学系,1988 年在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获硕士学位。硕士生导师,招生专业:密码学。研究方向:信息安全。主持和参加过多项科研项目,目前在研的项目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的项目高校骨干教师资助计划资助项目等。主要从事密码学相关课题的研究。

郭玉翠,女,1962年5月生,副教授,应用数学专业博士。研究方向:微分方程边值问题的分析与求解。善长求解解析解与数值解,在以力学和材料科学为背景的理论及工程问题的研究中有突出成就。近年来,从事电磁场及通讯领域中偏微分方程边值和混合问题的分析与解法的研究,取得了可喜的进展。

罗守山,男,教授,1962年生,教授。研究方向:信息安全,编码、密码学。目前参与“高等学校骨干教师资助计划项目”、“国家“97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研究。1998年被评为北京市优秀青年骨干教师。1999年作为访问教授,在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学学习与工作。

牛少彰,男,教授,1963年生,教授,目前主要从事密码学及计算机网络安全方面的研究,在研的科研项目有校科研项目:代数理论在加密算法中的应用,教育部《高等学校骨干教师资助计划项目》——信息伪装理论与技术研究。可为研究生提供助研及助教岗位三个。

欧智明,男,教授,1990年毕业于中科院数学所,获博士学位。此后一直在北京邮电大学工作,其间从98年5月至99年4月在卡尔顿大学做高访。回国后自学了计算机科学。目前仍从事数论及编码理论的研究,部分项目是在卡尔顿的工作的继续研究项目有《数论中若干基本问题的研究》、《二元线性码的最大纠错能力》,经费自筹, 大约3万元。

孙洪祥,教授,博士,35岁,北京师范大学毕业,概率统计专业,主要研究方向为:图上随机游动的分形性质,概率论及随机过程在通信中的应用。在《数学学报》等一级杂志发表多篇高质量论文,主持完成多项科研项目,曾荣获霍英东教育基金会高等院校青年教师奖。

温巧燕,博士(后),教授。自1993年起开始研究编码和密码学,在代数学、运筹学、密码学和信息安全领域都取得了重要的研究成果。先后承担了十余项国家级、部级及其它科研项目,成果获得部级科技进步奖和其它奖励数项。发表论文40余篇,专著一部。目前研究兴趣为密码学、信息与网络安全、编码理论和应用数学。可为不同兴趣的学生提供理论研究、工程应用、成果转化等相应条件。有讲师、助教和企业兼职职位。

函授学院简介

北京邮电大学函授学院创建于1956年,至今已有40多年的历史。她以成人学历教育为主,并以严管理、高质量闻名我国成人教育界和邮电界。1992年8月荣获国家教委“全国成人高等教育先进单位”的称号,1997年荣获“全国成人高等教育评估优秀学校”的称号。已培养各类大学毕业生13568名。现在读生11000多名。

1999年,教育部在全国启动了4所大学首先开展现代远程教育试点,北京邮电大学作为试点院校之一,在函授学院的基础上,创建了网络教育学院,同时与中国电信合作,建成了全国最大的实时交互远程教育网络,覆盖全国10个省市40多个授课教室,目前采用三网合一,技术手段最先进。网络教育学院现有专职教师50多名,副教授以上职称24人,教授4人,由于远程教育的需求,成立了网络教育技术研究所,有专职研究开发队伍30多人,研究开发经费充足,可为学生提供良好的研究课题、科研氛围及科研条件。研究所重点在研究宽带网络接入技术、移动通信技术、无线数据接入技术、图象处理技术、多媒体课件开发、远程教学平台开发,虚拟现实,远程教育支撑软件等方面做了深入的研究,承担了国家863,教育部、信息产业部等重大科研项目,并取得了多项研究成果。

部分导师简介如下:

张筱华,教授,男,55岁,北京邮电大学副校长。学科专业名称:通信与信息系统。研究方向:多媒体通信。1978年成为北邮“文革”后第一批研究生,获硕士学位并留校任教。1991年作为高级访问学者赴美进修,后担任Colorado University at Colorado Springs 客座教授。主编过约150万字的教材,其科研成果也多次获奖,并有多篇论文发表。作为我国成人教育方面的专家曾任函授学院、高职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和远程学院的院长。1998年,作为教育部远程教育专家组的成员主持北邮远程教育工作,开展了开创性的工作,使北邮跻身于国家第一批远程教育试点大学的行列。曾获北京市优秀教师的荣誉称号,1993年开始,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津贴。曾担任中国科技大学研究生院、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的客座教授,原邮电部工程技术人员教学指导委员会的主任。近年来主要从事多媒体信息的压缩、处理及其在IP网络上的传输问题。为支持远程教育的发展,领导创建了网络教育技术研究所,该研究所致力于网络教育技术的研究,技术实力雄厚,经费充足,形成了以张筱华教授为首的研究梯队。能提供足够多的助教岗位。2000年获得1名企业奖学金资助。

勾学荣,教授,女,48岁,北京邮电大学网络教育学院院长。学科方向:通信与电子系统,研究方向:宽带多媒体接入技术。主持多项关于ISDN方面的重大科研项目并获奖。30多万字的专著,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在研项目863项目“建立跨城域的宽带IP远程教学系统”,原邮电部支持的项目有“网站建设”、“多媒体课件制作”。领导创建网络教育技术研究所,研究课题:宽带多媒体接入技术;多媒体业务建模的研究;多媒体接入系统的质量控制机理;远程教学系统中的虚拟仿真技术;远程教学的评估体系;卫星远程教学系统的对接技术。已指导毕业硕士生13名,7名获直博资格,毕业分配在通信领域的研究开发部门,在读硕士研究生7名,2000年获得两名企业奖学金资助,能提供足够多的助教岗位。

文福安,副教授,男,39岁,工学硕士,网络教育学院网络技术研究所副所长。主持项目主要有网络交互多媒体课程及其制作系统的研究开发、Internet网站与Intranet内部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开发、空间并联机器人的CAD等。主编编著教材两本,发表论文16篇。研究成果96年获得国家教委三等奖,论文、教材和科研先后获得北京邮电大学的奖励。每年可提供6个助研岗位。

啜刚,副教授,男,1959年12月生, 工学硕士。主要研究方向:通信理论、移动通信理论与系统实现、通信软件等。1994年以来在学报、期刊以及国际会议上发表了4篇以上学术论文等;近几年来参加了国家863计划,“九五”期间重大研究项目“码分多址移动通信系统基站收发信机子系统的研究开发”的开发研制工作,是项目的主要参与人员之一;并且还作为项目负责人主持完成了华为科技基金项目“移动通信中切换技术”;还承担了北邮网上大学“移动通信原理与应用”课件的研制开发工作,是项目负责人;2000年被聘为东方通信有限公司高级顾问.文法经济学院简介

北京邮电大学文法经济学院正式成立于2000年5月。她的前身是1986年成立的社会科学系。因此,文法经济学院的历史虽短,但它已经有了15年的艰苦奋斗历程。

学院现有教职工35人,其中教授5人,副教授9人,教师中95%以上具有硕士和博士学位。是一支老中青结合,结构比较合理又充满活力的、有较高教学和科研水平的师资队伍。他们活跃在北京邮电大学人文社会科学教学和研究的第一线,唐任武、王永江等教授并在国内相关研究领域有相当的影响。

学院下设经济学、哲学、思想政治教育、文史艺术四个教研中心,并有一个以人文社会科学图书和期刊为主要特色、藏书上万册的资料室和一个新建的计算机实验室。

学院设置了市场营销、公共事业管理、思想政治教育三个本科专业,并拥有企业管理、产业经济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三个硕士研究生专业的招生权。现有在校本科生90人。已经毕业学生260多人,他们大多进入了邮电通信企业,并成为各级企业中的管理、宣传、市场营销岗位上的骨干。

学院还承担了北京邮电大学全校专科生、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思想政治教育课以及人文社会科学公共选修课的教学,担负着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理论教育和思想道德教育,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为学生提供多元化的知识结构服务的重要任务。

文法经济学院是北京邮电大学向以信息科学为特色,工学门类为主体,工、管、文、理相结合的多科性大学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实现北京邮电大学整体发展目标的重要任务。目前,文法经济学院正大力引进人才,努力推进科研和学科建设,构筑进一步发展的机制和平台。依托北京邮电大学在通信信息领域的领先优势和影响,重点发展具有信息网络背景的经济、法学和公共管理类文科专业,尤其致力于网络经济、网络金融、网络和电子商务法规以及网络传播学等专业的开拓,是学院未来的发展方向。学院的近期奋斗目标是:到2005年,建成一个师资100人左右,有4个左右本科专业,6个左右研究生专业,年招收新生300人,在校学生1000人左右的,在北京邮电大学校内甚至国内有一定特色和影响的学院

部分导师简介如下:

李钢,副教授、博士,主要研究经济哲学、伦理经济学。近五年分别在《哲学研究》、《社会科学研究》、《求索》、《学习与探索》、《江淮论坛》、《社会科学辑刊》、《学术交流》和《中国高等教育》等二十多种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三十多篇。出版的学术著作有:《社会转型代价论》(独著,山西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经济哲学论纲》(主编,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9年版),《当代中国社会转型论》(参著,山西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网络与当代社会文化》(丛书副主编)。翻译出版了《经济学方法论新趋势》(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李钢博士负责承担过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课题——“经济哲学研究”,以及“社会主义与中国的现代化”、“高等学校的人文素质教育透视”等课题。

胡春,1985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1988年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获经济学硕士学位。现为中国人民大学在读博士生。1988年7月到北邮任教,从事市场营销学、国际市场营销学、国际金融、经济学等课程的教研工作。在《经济学动态》、《经济日报》、《中华商标》、《北邮学报(社科版)》等报刊发表经济学、市场营销学方面论文二十余篇,出版的学术著作有:《企业人力资源开发》,(两人合作,第一作者,贵州人民出版社98年版)等2部。译著有:《知识、创新与经济》(两人合译,第二译者,江西教育出版社99年版)。参加过省部级课题的研究工作。

高维钫,教授,北京邮电大学文法经济学院党总支书记兼副院长。长期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教学与研究工作。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和网络哲学。近几年来主编和参编了《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人类认识史上的著名哲学家》等六部著作;主持了“两课系列课程教育教学改革的理论和实践” “社会转型与伦理道德” “两课教学改革与学生道德认知、道德能力的提高”等四项省部级和横向科研课题,并在《中国高等教育》等杂志上发表了数篇论文。

唐任伍,男,经济学博士。1954年12月出生于湖南邵阳县。中共党员。现为北京邮电大学文法经济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学术带头人。1999年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中国经济思想史学会副会长,亚行援助中国项目中国专家组专家,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十五”规划学科组专家成员,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十五”规划学科组成员,北京市学位委员会委员,北京师范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师范大学学报、世界经济与政治等多家学术刊物编委,多所大学兼职教授。出版专著8部,发表学术论文150多篇,各种社会兼职10多项。

第三篇:北邮数据库实验报告

数据库实验报告

(三)姓名:学号:班级:

1.用Transact-SQL语句、数据导入、SQL Server Management Studio(企业管理器)输入的方法对所给定的8张表的数据输入到数据库中。自行决定每张表的数据导入办法,但每种方法各针对二或三张表。

 Transact-SQL语句: 导入department,student, student_course表。

insertinto department select*from openrowset

('microsoft.jep.oledb.4.0','excel 5.0;hdr=yes;database=D:课件数据库database2.xls',department$);

insertinto student select*from openrowset

('microsoft.jep.oledb.4.0','excel 5.0;hdr=yes;database=D:课件数据库database2.xls',student$);

insertinto student_course select*from openrowset

('microsoft.jep.oledb.4.0','excel 5.0;hdr=yes;database=D:课件数据库database2.xls',student_course$);

 数据导入:

操作:选中数据库studentsdb,右键-任务-导入数据。导入book, class, course表。

SQL Server Management Studio: 操作:右键需要编辑的表,选择编辑前200行。

Teacher:

Teacher_course_class:

导入结果: Book:

Class:

Course:

Department:

Student:

Student_course:

Teacher:

Teacher_course_class:

2.用Transact-SQL向Course表中插入一条记录,course_name为空,看运行的结果。

SQL语句:

INSERTINTO course VALUES('dep02_s002', null,'dep02_s002', '72', '5', '4');运行结果:

分析:course_name有not null的约束,因此这条语句不能执行。

3.用Transact-SQL修改Course表中credit为5的记录,将其credit改为7, credit小于4的改为2,看运行的结果。

SQL语句:

update course set credit=7 where credit=5;执行结果:

分析:约束C1指定了credit的范围为1至6.SQL语句:

update course set credit=2 where credit<4;执行结果:

4.删除一条学生记录,看运行结果,对运行结果进行分析。SQL语句:

deletefrom student where student_id='g9940201';执行结果:

分析:因为有参照完整性约束,不能删除。

5.用Transact-SQL完成将编号为dep04_b001的课程的选修信息插入到一个新的选课信息表中。

SQL语句:

Creattablestudent_course2(course_idchar(20), student_idchar(20)gradeint, creditint, semesterint,school_yearchar(20),primarykey(course_id,student_id));

insertintostudent_course2 select*fromstudent_course wherecourse_id='dep04_b001';执行结果:

6.用Transact-SQL完成删除单片机原理课程的选课信息,分析运行结果。

SQL语句:

deletefrom student_course where course_id in(select course_id from course

where course_name='单片机原理')执行结果: 分析:所有课程号为dep04_s003的课程被删除。

本实验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本实验的顺利完成需要预先作很多准备工作。以下就是我在遇到缺少组件accessdatabaseengine时的解决过程的记录。

AccessDatabaseEngine的安装

accessdatabaseengine用于和office连接,导入导出数据,本实验中需要导入excel文件。安装配合office的版本,我安装的是accessdatabaseengine2017(English)版本。安装32位版本,因office2016是32位。之前误操作安装了不能使用的老旧版本accessdatabaseengine2007,通过控制面板-应用程序卸载将其卸载了。安装accessdatabaseengine依然报错,是因为microsoftofficeclicktorun阻碍sqlserver的一些功能,需要将其卸载。这是微软推出的用于减少office打开速度的应用程序,安装office2016时会自动安装上,原理是开机时将一部分内容放到内存中,因此打开文件时会更快一些。检测自己的office是通过clickto run 还是MSI安装的,可以在word中点击文件-账户,查看产品信息,如果有下图中“office更新”这个选项,则说明安装过click to run。这个程序在控制面板-应用程序中找不到,因此用删除注册表的方式卸载。快捷键“win+R”输入“regedit”打开注册表编辑器,左边HKEY_CLASSES_ROOT-Installer-Product-00006开头的选项,有四个。单击这几个选项,在右侧查看详细信息,可以看到ProductNam是Microsoft Access database engine 2007(我原来误安装的老版本)。删除之前先备份注册表。方法一:选中要删除的文件,右键-导出,保存。只保存了要删除的文件。方法二:注册表编辑器,文件-导出,保存。保存了注册表所有信息。这是因为如果误删了重要文件会导致严重后果,可能需要重装系统,留此备份是为了可以恢复系统。

备份完之后,选中要删除的文件(00006开头的四个),右键-删除即可。回到Access database engine 32位的程序安装包,安装。我无法安装64位,可能是因为office是32位。安装成功之后就可以在sqlserver中导入excel文件了。

第四篇:北邮学生自荐书

尊敬的老师:

您好!

我叫XX,今年17岁,在北京市第XX中学高三(3)理科班读书,感谢您在百忙之中审阅我的自荐材料。

北京邮电大学是新中国第一所邮电高等学府,是国家“211工程”首批建设的高等学校之一,是一所以信息科技为特色、工学门类为主体、工管文理相结合的多科性大学,贵校特色鲜明的专业、强烈的时代气息、国际化办学水平、具有突出学科优势的办学格局,都使我仰慕已久!北京邮电大学在“团结勤奋严谨创新”的校风、“厚德博学敬业乐群”的校训和“崇尚奉献、追求卓越”的北邮精神的引领下,为祖国和人民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信息科技人才。我热切盼望能够成为贵校的一份子,畅游于知识的海洋,翱翔在文化的殿堂,探求知识、传承文化、报效国家、服务社会,这将成为我一生崇高的理想和不懈的追求。

我出生在一个军人家庭,受父母职业的影响,我养成了严谨、细致、自强、自立、不服输、负责任的个性。在平时的生活学习中,我努力做好自己该做的事情,中学阶段一直担任班干部,帮助了同学,锻炼了自己。初中连续三年被评为三好学生,高中两个被评为三好学生。学习中努力拼搏,在年级里始终名列前茅,成绩稳定,各科目发展均衡。

我性格开朗、兴趣广泛,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活动。XX中95周年校庆的时候我是一名志愿者;读书比赛、科技周竞赛、合唱节比赛、校运动会等等,到处都活跃着我的身影,并且都取得了可喜的成绩,2009年荣获学校授予的“校园之星”称号。

我友爱、善良、热心公共服务事业。高一上学期,我参加了“北京市二龙路敬老院献爱心活动”;2008年第29届奥运会期间,我有幸成为了奥运会定点医院306医院的一名自愿者,协助医院工作人员进行安检、导医等工作,非常荣幸地获得了北京市卫生局颁发的突出贡献奖荣誉证书;2009年我参加了北京首都国庆60周年天安门广场万人翻花活动。作为班长,长达两个多月的国庆训练中,我刻苦认真,一丝不苟;我协助老师整队,帮助每一个同学克服训练中遇到的困难,最后获得了学校授予的国庆训练标兵的荣誉称号和北京市国庆筹备委员会颁发的积极贡献奖荣誉证书;2009年暑假,利用去上海探亲的机会,我参加了徐汇天平社区“事务受理中心”、“老年人日间活动中心”、“阳光之家”的服务活动,帮助照顾老人和儿童,受到了天平社区一致的好评。亲朋邻里肯定我诚实、厚道,老师长者夸奖我好学、勤奋、有责任心,同学及家长称赞我谦逊、阳光、有爱心,这都是溢美之词,听在心里虽不无得意,但总觉得受之有愧,心里忐忑不安,这些都将变成我继续前进,勇于超越自己的更好地激励!

我的业余生活也是十分丰富的,我喜欢滑雪,喜欢跳到空中时那短暂飞翔的感觉,喜欢由雪坡上高速冲下寒风拂面的快意;我爱读书,与作者在心灵上沟通,找个周末的下午,冲一杯咖啡,抱着一本自己喜欢的书,神游于作者构建的精神世界;我还喜欢交响乐,古典乐、巴赫的小提琴奏鸣曲、亨德尔的水上音乐和皇家焰火,德彪西印象派的梦幻国度,都是我的最爱。

我的座右铭是“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天体绕自己轨道运转,几亿年如一日,永不止息,君子正当如此,自强不息,乐观向上,不为生活中的困难所击败,坚定自己的理想信念,不轻易动摇。大地宽广无边,承载万物,君子心胸正当如此,要虚怀若谷,宽容待人,仁义待人。我会时常拿座右铭来约束自己,指导自己。

我名字中之“杉”字,父母说是取“杉树”之意,杉树确算是树中的伟丈夫吧!这自是父母之期待。此“树”能否成材,要靠自己努力自不待言,但环境条件却不可或缺,我坚信,贵校就是我等树木成材之沃土!“不学诗无以言”、“不学礼无以立”,能够进入贵校学习成长,扎根深厚土壤,吸收充足的养分,与其他学子比肩争锋,秉承“崇尚奉献、追求卓越”的北邮血脉与精魂,一定能成为“厚德、博学、敬业、乐群”的创新人才。

我希望能够通过自主招生让自己离北邮的路更近一些,真诚地希望各位老师给我一个进入北邮学习的机会,我一定不会辜负各位老师的期望,努力学习!

敬祝

冬安

自荐人:XX

第五篇:北邮光纤通信复习提纲

第一章

1、请解释将光纤分为单模和多模的判断依据

2、请解释光纤数值孔径的概念,并给出相对折射率表示的数值孔径的数学表达式。为什么通信用的光纤数值孔径都比较小

3、为什么要设计渐变折射率光纤,请简述其工作原理

4、色散的机理是什么,有哪些类型,列出描述色散大小的三个等效参数:最大时延差,群速色散系数,色散系数之间的相互关系(两两关系,三个表达式)

5、什么是正常色散区,反常色散区,如何判别区分

6、列出光纤中损耗的类型,并说明最终决定光纤损耗(的因素),决定理论极限的包含其中哪几项

7、列出光纤非线性效应的类型,给出每一项的概念

8、简述光纤的发展过程

9、标量近似法求解光纤中的模式时的结果LPmn中m、n的物理含义,并会识别和画出示意图

第二章

1、光纤通信系统对光源的要求

2、光与物质的相互作用的三个物理过程,指出半导体激光器,发光二极管和光电检测器的工作原理各建立在什么作用的基础上

3、激光产生所需要的三个物质条件和发生激射的两大理论基础,LD谐振腔的作用

4、推导F-P腔,Bragg波纹光栅谐振腔的谐振模式间隔与腔长之间的关系

5、激光器的P-I特性曲线以及温度的影响

6、直接调制与间接调制之间的区别,列举几种间接调制的类型

7、画出光发射机的原理框图,列出两种控制电路的名称,并简述各自的作用

8、为什么经常采用双异质结的半导体制作LD9、激光器纵模和横模的含义,各有哪些类型

10、LD与LED的区别,LED工作时有没有受激辐射,为什么说LED发射的光谱主要是自发辐射谱

11、定性描述LD瞬态特性的两个重要现象是?定量描述的工具是?列出表达式 并用它求解阈值时的电子密度和电光延迟时间

12、光调制方式

第三章

1、光纤通信系统对光电检测器的要求

2、光接收机的原理框图,指出其主要性能指标

3、实现光电检测的两种常用器件,简述其结构,原理

4、为什么光电二极管波长响应同时存在上截止波长和下截止波长两个限制

5、光接收机中的噪声有哪两大类,又各自包含哪些

6、影响光接收机灵敏度的主要因素

7、相干接收的原理和关键技术

第四章

1、什么是HFC系统?什么是副载波复用技术?

2、光纤通信系统的设计考虑,特别是无中继再生段的设计考虑

3、数字系统中传输性能的两个主要指标,以及抖动和漂移的概念

4、光放大器有哪两类,简述EDFA和RFA的工作原理

5、说出EDFA的三种内部泵浦结构的三种基本应用形式

第五章

1、常用的光连接器有哪些型号

2、说明恒量无源光器件性能的常用指标参数

3、解释光环形器的工作原理(对照图说明)

4、列举出三种以上的波分复用/解波分复用器件的构成方式

5、列举出几种基于不同结构设计的机械光开关

6、解释DWDM和CWDM系统的区别

7、'推导利用介质膜或干涉膜进行滤波的原理

第六章

1、光传送网中的两种典型设备是?各说出两种典型的实现方式

2、说出三种光交换的方式和交换粒度

3、说出自动交换光网络ASON的三大平面,五大类接口,三种连接的名称

4、OCS、OBS、OPS的原理及特点,OPS冲突解决方案

5、有源光网络和无源光网络的区别是?

6、说出xPON、FTTx中的x可以代表哪些字母,并给出中文解释

7、PTN的概念及技术分类

8、MSTP概念和技术分类

第七章

1、解释以上群速度色散补偿技术原理

2、OTDM的原理和系统结构

下载北邮11年项目全方面介绍(定稿)word格式文档
下载北邮11年项目全方面介绍(定稿).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北邮市场营销作业

    一、判断题(共2道小题,共20.0分)  利用波士顿咨询集团法评估业务组合时,相对市场占有率高、市场增长率高的业务单位属于“明星”类,应大力发展。  正确  错误 知识阶段作业一 点:......

    北邮毕业十二年

    北邮毕业十二年不知不觉,离开北邮已经有了12年的光景。念书的时候,曾经有个女同学找了个研究生的男友,我的第一反应是:怎么找个这么老的?而今天,当自己已经比这个老的多得多的时候......

    北邮应用文写作

    北邮应用文写作 一、多项选择题(共20道小题,共100.0分)经济预测报告具有等特点。 预见性 科学性总结性指导性 知识点: 第六章经济类应用文写作学生答案: [A;B;D;] 标准答案:......

    北邮嵌入式实验报告

    北京邮电大学 嵌入式系统开发实验报告 学院:班级: 姓名: 学号:序号:目录 一、 实验目的 .........................................................................................

    北邮录取通知书

    北京邮电大学2013级本科新生入学须知新同学,欢迎你! 祝贺你被我校录取,为方便你顺利入学,现将有关事项说明如下:一、报到: 1、新生请按录取通知书所填写的日期来校报到,不要提前......

    北邮毕业小节

    标题: 总结一下北邮00级毕业的某小班收入情况 发信站: 北邮人论坛 (Wed Jul 21 00:08:52 2010), 站内周末和2个北邮的候选人饭饭,聊了半天,总结了一下他们的情况,供大家参考~~~......

    北邮近代史复习资料

    简述题 为什么说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第一,中国共产党作为工人阶级的政党,不仅代表着中国工人阶级的利益,而且代表着整个中华民族和全中国人民的利益。 第二,中国共产党是马......

    北邮论文题目

    附件1: 毕业设计参考题目 一、 通信类(30个)  ×××宽带接入网规划设计  ×××小区EPON光纤接入网规划设计方案 ××ADSL宽带接入网设计  ××GSM网扩容工程基站建设的规划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