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公共危机管理网上作业答案
第一次:
1、社会保障制度上的缺陷导致的危机属于()的危机事件。B.利益失衡型
2、危机管理理论的提出,始于()。B.古巴导弹危机
3、由原生危机间接引发的,往往是人为的、难以预测的、可以抗拒的公共危机叫做()。B.衍生危机
4、“危机与机遇”是组织命运“转机与恶化的分水岭”,这充分体现了危机的()特性。D.双重效果性
5、我国最早建立也是拥有最先进的城市应急联动机制的是()。D.南宁
6、危机发生后的()小时是危机处置的关键期。D.72
7、我国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中对突发公共事件划分的等级中,最严重的是()。D.Ⅰ级
8、我国各地方政府制定的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明确规定,()为管辖区域内应急管理工作的最高领导。A.省长、市长
9、预警最早源于()。C.军事
10、在公共危机预警的监测系统中,对信息进行整理、归类、识别和转化,以保证信息的准确性和及时性的子系统是()。B.信息加工子系统
11、根据事故报告的规定,对于特大和特别重大事故,省级政府和国务院安全生产综合监管部门须在事故发生后()之内上报至国务院。B.6小时
12、危机风险评估中最为困难与复杂的环节是()B.危机损害评估
13、危机疏缓的首要步骤是()。C.危机确定与风险评估
14、对于全国性的危机疏缓战略而言,适宜采取的实施途径是()。A.政府主导途径
15、越南政府2001年制定的危机管理战略的时间跨度长达20年,这体现了危机疏缓战略的()性质。C.长远性
16、对于地区性的危机疏缓战略而言,适宜采取的实施途径是()。B.社会主导途径 17、1988年苏联亚美尼亚大地震夺去了2.5万人的生命,50多万人无家可归,造成的直接损失达85亿卢布。地震发生后,苏联对发生的灾害不再遮遮掩掩,而是公诸于世,博得了国际社会的同情和支援,以此次危机事件为契机,苏联改变了自己传统的封闭形象,加强了与西方国家的沟通和联系。这个案例体现了危机管理中()的重要性。D.政府形象 18、1978年3月16日清晨,意大利发生了总理莫罗被4名“红色旅”成员绑架的骇人事件,之后,“红色旅”接二连三发出布告,提出诸种要求,但政府下决心不同恐怖分子谈判,拒绝了这些要求,5月11日,莫罗被恐怖分子杀害,陈尸街头。这个案例中,政府违背了危机应对中的()原则。D.安全性
19、政府危机应对中的()原则,主要是针对因工业技术而引发的灾害及由自然灾害而造成的危机事件。B.科学性
20、创伤后的应激晤谈应在危机后的()天内进行。A.3
1、公共危机的社会影响包括()。A.影响社会运行 B.影响公众心理
C.影响公众生活方式 D.影响社会价值观
2、公共危机的经济影响包括()。A.造成经济损失 B.影响经济运行 C.影响经济发展
3、危机管理的利害关系者包括()。A.政府组织 B.营利组织 C.非营利组织 D.社区组织 E.社会公众
4、世界各国国家层面的危机管理体制包括()。A.行政首脑担任最高领导 B.统一的协调咨询机构 C.分工合作的组织框架 D.常设的危机管理机构
5、预警信息发布时应遵循的规则有()。A.从高层人员到基层人员 B.从官员到专家
C.从宏观层面到微观层面 D.从政策层面到技术层面
6、以下属于信息采集途径的有()。A.大众媒体与互联网 B.利害关系者的抱怨 C.组织内部人员看法 D.专项调查
7、危机疏缓战略的主要任务有()。B.明确危机疏缓战略方向 C.设计全面工作计划 D.整合总体资源
8、危机疏缓的特性包括()。A.前瞻性 B.宏观性 C.多样性 D.持续性
9、公共危机处理的难点包括()。A.决策 B.人员配备 C.物资调配 D.协调沟通
10、避难的类型有()。A.紧急避难 B.临时避难 C.临时住所 D.永久住所
1、地震为原生灾害,地震引起的山体滑坡与海啸为衍生灾害,地震引起的社会秩序混乱为次生灾害。错误
2、危机管理开始逐步将重心转向非军事性的危机领域,其标志是美国联邦危机管理局的成立。正确
3、危机管理的目标是使社会生活达到高度和谐状态。错误
4、公共危机管理普遍采取属地管理为主的模式。正确
5、应急联动的核心作用是实现紧急突发事件处理的全过程跟踪和支持。正确
6、我国各地方政府相继成立了直属行政首脑的决策协调机构,一般形式为突发公共事件管理办公室。错误
7、危机预警也是一种决策分析。正确
8、多层次的危机预警着眼于预警范围,是横向性的;而全方位的危机预警则是旨在打造纵横交错的预警体系。错误
9、短期预测是指2—5年的预测。错误
10、危机疏缓应从微观入手。错误
11、危机疏缓是一种过程导向的管理行为。错误
12、对于公民社会力量强大的国家来说,社会主导途径实行的可行性较大。正确
13、很多情况下,就地避难是最为理想、最为安全的选择。正确
14、为志愿者们设计工作时,只要注意工作满足组织的需要就可以了。错误
15、让工作时间灵活和增加工作者的阅历是吸引志愿者的有效途径。正确
第二次:
单选题:(共20道试题,每题2分)
1、危机恢复的首要内容是()。B.损失评估
2、以下哪种评估在危机后数日或数周内由官方开展。()B.全面评估
3、长期重建的首要工作是()。D.风险源控制
4、以下不属于损失评估基本类型的有()。D.人员评估
5、需要在较短时间内完成的评估是()C.行动评估
6、格外关注公众对危机反应的评估是()。A.行动评估
7、以下那种目的是测试在发生危机事件时人们的应急反应技能以及相关硬件条件的承受能力。()A.危机演练
8、以下不属于绩效评估主体的是()。D.公众
9、危机处置的成败取决于()。C.危机决策
10、目前,我国很多危机决策人员素质较低,表现之一是这些决策者中的一部分从未接受基本的危机技能培训,缺乏起码的危机决策知识;表现之二是在日常的常规决策中,他们不能从危机事件中吸取教训,导致类似的危机事件重复发生;表现之三是决策者(),缺乏综合型、复合型、高技能的危机决策人才。D.结构单
一、知识片面 11、2001年11月7日,从四川南部宜宾进入云南的咽喉要道宜宾南门大桥发生悬索及桥面断裂事故,桥两端同时塌陷,2人死亡2人受伤。令人震惊的是,南门大桥修好10多年后,有关部门从未对大桥进行过检修,就在事故发生的四个月前,大桥已有裂缝,但当时有关部门却不检修,最终导致惨剧的发生。这个案例主要体现了我国危机决策现状中存在()的问题。A.危机决策意识不强
12、以下那种权力是建立在组织成员对领导者的忠诚、敬仰和个人情愫的基础之上的。()
B.参考权
13、在渐进决策模式的框架下,危机决策的导向为()。B.提高决策的满意度
14、进入21世纪,我们面对的危机事件发生得更为突发和紧急,在发展演化上的不确定性明显增强,社会波动增大,对我们的()能力要求更高。C.非程序化决策 15、1979年9月7日,温州发生氯气中毒事件,当时温州没有专业中毒防治机构,没有专职医生,各医院都缺乏氯气中毒的抢救经验,这次事故共死亡59人。这个案例说明了危机情境下缺少()会带来严重的后果。C.专家的紧急咨询
16、危机管理的最佳途径是优化(),从而有效避免危机的发生。A.程序化决策
17、在社会危机处理中起着终结性、决定性作用的是()。D.公众
18、某个组织(通常是政府)决定资源的分配和项目制定,而其他组织则不是运行机制的主体。在运行机制中,非营利组织更多的是围绕项目的某一专业方面与政府进行合作,这被称为()。B.田野合作
19、非营利组织在与政府进行项目合作时,共同决策和实施,双方在项目合作中是一种平等参与的关系,这被称为()。A.平行合作
20、政府内部与危机处理有关的部门中最核心的是()。A.危机处理的中枢指挥系统 多选题:(共10题 每题3分)
1、从危机恢复的过程来看,可分为()。B.损失评估 C.短期恢复 D.长期重建
2、从危机恢复的内容和对象来看,危机恢复可以分为()。A.经济恢复 B.物质恢复 C.心理恢复 D.业务恢复
3、个人评估的作用包括()。A.获得职业发展机会 B.适当奖励薪酬 C.组织内部考评 D.申请法律保护
4、危机管理绩效评估的特征有()。A.反馈性 B.及时性 C.综合性 D.客观性
5、以下属于危机管理中领导权力的有()。A.参考权 B.专长权 C.合法权 D.强制权
6、危机管理中的领导特质包括()。A.独立果断 B.富于创造力
7、决策的必备要素包括()A.决策者 B.决策目标 C.环境变量 D.决策后果
8、危机决策与常规决策的不同体现在()。A.内外环境不同 B.决策程序不同 C.约束条件不同
9、以下属于危机管理中的国际组织的有()。A.联合国 B.环境保护组织 C.劳工组织 D.人权组织
10、以下属于公共危机管理中媒体作用的是()。B.发现危机征兆 C.引导公众情绪 D.满足信息需求
判断题:(共15题 每题2分)
1、对于社会而言,危机恢复更艰巨的是生理上的恢复。错误
2、恢复应在回应完全结束后才开始。错误
3、危机重建的标准应高于危机前的水平。正确
4、评估通常在目标任务完成后进行,对于周期特别长的危机管理工作,也可以在工作中进行测评。正确
5、危机演练比危机演习包含的内容更广,要求更复杂。错误
6、绩效评估标准通常会受到政治、经济、社会等各种环境的影响。正确
7、“创造力是激烈竞争的新时期领导者必须具备的最关键的能力,也是区别一流领导者和末流领导者的分水岭。” 正确
8、危机发生后,领导者亲临现场,这体现的是临危不惧的领导艺术。错误
9、相比较而言,奖酬权是赋予他人利益,而强制权是剥夺他人利益。正确
10、危机决策可以考虑适当的时候借助专家力量。错误
11、危机决策中,决策权可适度集中,也可适度下移。正确
12、危机决策群体成员的构成只需考虑能力、专业、年龄等问题。错误
13、营利组织往往作为灾害发生的现场第一目击者,首先必须承担起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的职责。正确
14、西方国家最早是从传教士开始从事某些预防、应对灾难的教育和救助工作。正确
15、发展中国家的非政府组织与政府以“平行合作”居多。错误
第三次:
单选题:(共18道试题,每题2分)1、1996年6月,湖南常德市中级人民法院做出陈伯顺因服用三株口服液致死的一审判决。“三株”不服,上诉湖南省高级人民法院。1999年3月,终审判决“三株”胜诉。但短短两年内,这个号称全国最大的保健品企业已陷入全面瘫痪。这个案例体现了危机中的()的重要作用。A.公共沟通
2、对于现代组织而言,其危机信息来源和渠道除了传媒之外还有很多,包括外界对组织所作的评估和()等。B.组织的自我鉴定
3、南丹“7.17”特大透水事件发生后,当地政府的某些官员和矿主串通一气,极力隐瞒事实真相。正是新闻工作者冒着生命危险深入调查事实真相,终于打破坚冰,撕开帷幕,引起高层的重视,使事故的处理得以正常进行。这个案例体现了危机中的()。B.媒体作用
4、危机管理中地方政府对于媒体的态度,实质上是地方政府的一个()问题。A.政策选择
5、危机信息管理系统的首要环节和功能是()。A.识别信息
6、国际经验表明,要建立本部门的“记忆银行”,需要授权某位()官员,由他忠实记录当时所发生的事情,并在事后及时总结,形成本次危机的经验库。C.高层
7、“一件极简单的事,可能都需要复杂的论证,才能辨其真假”。这也符合公共危机信息管理中的()。B.信息多渠道验证原则
8、()我国第一部应对各类突发事件的综合性基本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正式颁布施行。B.2007年11月1日起 9、2002年4月豫东虞城县沙集乡发生了一起因“教育捐资款”引发的上访告状事件。沙集乡政府规定:1999年和2000年度师范毕业生要交教师上岗费才给安排工作,引发了学生家长联合起来上访告状。这个案例体现了危机管理中的()问题。B.违法行政
10、《戒严法》主要是针对诸如发生**、大规模的暴力冲突等某种较为严重的紧急危机事态,如正常手段不能够维护宪法、法律和社会秩序时,国家采取()手段为主、正常宪法和法律手段为辅的方针和原则应对重大的突发性危机事件。C.军事
11、中央电视台“社会经纬”栏目曾报道乌鲁木齐市出租车司机王伟因虚假病历和法医错误鉴定被误判4年的案例。这个案例体现了危机管理中的()。B.司法不当
12、目前,由于国家的法律活动不当而导致发生的社会性危机事件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立法缺陷、()、司法不当、暴力抗法。D.违法行政
13、“卡特里娜”飓风使美国路易斯安那州的石油工业损失惨重,尽管俄勒冈州与路易斯安那州相隔甚远,但在飓风过后俄勒冈州石油市场的价格却飞速上涨。这说明()。B.危机全球化与区域间联系日益密切
14、()被称为“20世纪的政治瘟疫”。C.恐怖主义
15、在城市社会里,一件小事可能成为引发重大危机的导火索;一项轻微的政策错误可能引发大规模的集体行动;一个微小的失误可能导致严重的社会后果;一次简单的突发公共事件可能演化放大为重大的社会危机。这被称为()。A.规模风险
16、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危机管理系统由五个组织层次构成,必要的时候分别启动。这五个层次分别是:现场、地方政府、工作区、地区和州,各个层次有自己的管理职能、管理范围、资源管理流程和行动计划。这体现了危机管理的()。A.标准化
17、以德国黑森州政府为例,该州面积不大、人口不多,但却拥有2613个救火队、6000余辆消防车,优良的技术和装备使得应急队伍能够在报警之后的10分钟内及时抵达现场并实施有效处置。这体现了危机管理的()。B.专业化 18、2008年年底,全世界的城市化平均水平已经达到50%,预计到2050年将达到()。D.70% 多选题:(共12题 每题3分)
1、危机中媒体选择的原则为()。A.确定需求原则 B.熟悉与信任原则 C.配合行动原则
2、以下属于危机沟通基本原则的是()。A.倾听利害关系者的声音 B.裁剪信息 C.过程管理 D.言行一致
3、危机处理重点信息中的披露准则包括()。A.如实报道 B.要有人文关怀 C.有责任感
4、公共危机信息管理机制的构建包括()。A.建立公共危机信息报告制度 B.建立公共危机信息举报制度 C.建立公共危机信息分析制度 D.建立公共危机信息发布制度
5、危机信息管理系统的信息需求包括()。A.危机前的信息需求 B.危机中的信息需求 C.危机后的信息需求
6、公共危机信息管理的基本原则包括()A.信息公开的原则 B.信息多渠道验证原则 C.信息畅通原则 7、2009年7月13日、14日,有媒体报道了网上热传的河南开封杞县一辐照厂“钴60被传泄漏事件”,后经核实确认并没有发生泄漏,而仅是发生“卡源”故障。但在当地,17日出现了大量群众奔向周边县市“避难”的事件。开封警方宣布已经抓获杞县钴60事件5名造谣者,其中一名曾经转贴虚假消息的网友被拘留。这反应了信息管理的()特点。B.及时性 C.准确性 D.重要性
8、信息畅通原则是指()。C.政府组织内部信息畅通 D.政府与公众之间信息畅通
9、以下属于全面风险管理内容的是()。B.社会风险 C.管制风险 D.服务风险
10、人口过度膨胀可能导致的问题有()。A.对食品、水源和能源的需求增加 B.政治稳定性
C.城市在突发事件面前表现脆弱 D.治安等社会问题频繁发生
11、贫富差距不断拉大会带来以下后果()。A.公民在健康、医疗上使用的不平等 B.公民在教育上使用的不平等
C.公民在基础设施和服务使用上的不平等
D.公民在灾害和危机面前抵抗能力的不均衡。
12、以下属于危机管理与可持续发展相结合的典范的是()。A.环保优先
B.关注食品安全 C.保护自然资源
判断题:(共14题 每题2分)
1、与公众进行沟通,目的是要缓解公众的情绪,并为公众的行动提供指导。正确
2、认可人们的价值观和感情关系到公共危机管理的合理性。错误
3、沟通的外观是信息传递,沟通的实质是信息中所蕴含的事实、思想、知识、情感等。正确
4、为有利于信息的相互交流,危机管理组织和人员必须首先在第一时间和公众建立信任关系。正确
5、习惯上,国家总是把危机信息管理系统首先用于满足政府危机管理部门的需要。正确
6、公共危机信息管理的实质是在公共危机的全流程中提供对管理有效的危机信息。正确
7、国际经验表明,提供给受害群体和媒体的信息,甚至专门为灾后捐助者提供的信息,在整合全社会力量进行抗灾救灾的过程中,也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正确
8、信息公开的宪法基础是信息自由权。正确
9、公共危机法律制度的核心精神是为了保证政府能够依据宪法和法律的规定来行使应急管理权力,最大限度地避免由于行使应急权力而给公民权利和宪法秩序造成不必要的损害和破坏。正确
10、各国制定了大量规定在危机状态时期如何处理国家权力与公民权利之间以及公民权利与公民权利之间关系的法律、法规,这些法律、法规构成了危机状态法,是一个国家紧急状态时期实行法治的法律基础。正确
11、对需要采取政府危机管理措施的紧急状态应当通过合法程序加以确认,并且通过合法的程序予以宣布。正确
12、科技的迅速发展只会给人类社会带来便利。错误
13、风险管理是危机管理的更高层次。风险管理是未来政府的必然选择。正确
14、恐怖主义是一国范围的经济、政治、文化等矛盾不断积累和世界范围的南北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这两者交互作用而生成的恶果。正确
请参加小组案例讨论。每个小组自定案例内容。每一位学员必须提交案例讨论提纲,提纲包括以下内容:
1、具体案例内容。
2、个人的讨论提纲。
3、小组讨论后形成的提纲。
第二篇:公共危机管理作业、
海南大学应用科技学院
《公共危机管理》课程报告
题目:肯德基连锁快餐店公共危机分析 姓
名:赵瑞新 学
号:20***9 年级专业:13行政管理2班
指导教师:符海玲
完成日期:
2016年06月10日
一、绪论...........................................................................................................................................3
(一)、研究背景...................................................................................................................3
(二)、论文思路和意义.......................................................................................................3
(三)、研究方法...................................................................................................................4
二、肯德基在中国...........................................................................................................................4
三、危机案例分析...........................................................................................................................4
(一)、肯德基冰块事件.......................................................................................................4
(一)、具体事件...........................................................................................................4
(二)、回应措施...........................................................................................................4
(二)、速成鸡事件...............................................................................................................5
(一)、具体事件...........................................................................................................5
(二)、应对措施...........................................................................................................5
(三)、苏丹红事件...............................................................................................................5
(一)、具体事件...........................................................................................................5(二)、应对措施.............................................................................................................5
四、肯德基危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6
(一)、个案分析...................................................................................................................6
(一)、冰块事件...........................................................................................................6
(二)、速成鸡事件.......................................................................................................6
(三)、苏丹红事件.......................................................................................................7
(二)、肯德基公共危机现状.............................................................................................7
(三)、肯德基潜在危机预测.............................................................................................7
(一)、传统快餐业的冲击
.........................................................................................7
(二)、食品安全...........................................................................................................8
(三)、媒体形象的塑造...............................................................................................8
(四)、连锁店的管理...................................................................................................8
(五)、食品源的采购...................................................................................................8
五、公共危机管理方案...................................................................................................................8
(一)、肯德基危机的预防措施...........................................................................................8
(一)、转型为健康专家...............................................................................................8
(二)、提倡均衡饮食
...............................................................................................8
(四)、全力打造“新快餐”.....................................................................................8
(二)、肯德基危机的应急措施...........................................................................................9
(一)、建立危机处理预案..........................................................................................9
(二)、日常培养贯彻安全理念..................................................................................9
(三)、肯德基危机的响应方案...........................................................................................9
(一)、危机响应战略...................................................................................................9
(二)、危机响应的目标...............................................................................................9
(三)、危机响应的功能...............................................................................................9
(四)、肯德基危机的善后处理.......................................................................................10
(一)、根据实际情况修正危机处理方案.........................................................................10
(二)、认真总结危机.................................................................................................10
六、结语.........................................................................................................................................10
肯德基连锁快餐店公共危机分析
姓名:赵瑞新班级:13级行政管理2班 学号:20***9 摘要:肯德基作为一家著名的快餐连锁店,已经遍布了多个地方。肯德基除了赢得更多的商机外,也不断面对更多危机的发生,如何因地制宜的进行危机公关变得尤为重要。将已经成熟的危机公关机制应用于企业一直是其面对的课题。只有这样,才能使其获得更多的商机。本文通过概述肯德基面临的危机现状,对具体案例对比分析,并结合其他危机公关文章的观点,探讨肯德基公关存在的问题,提出肯德基公关的相关建议。关键词:公共危机、肯德基、应急、危机处理
一、绪论
(一)、研究背景
随着食品业的迅猛发展,产品复杂性日益增加、产品安全标准的不断提高、消费者需要的多样性、网络技术的渐渐发达以及大众传播媒体的飞速发展,使得危机在当今社会中屡见不鲜。食品行业的快速发展,对发展经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实现就业、提升我国美食文化地位等具有重要作用。但在经济快速增长的今天,食品企业安全危机无处不在无处不有,据统计,近三年曝光的食品安全事件已超过原先的两倍之多。通过学习危机管理课程,了解到了公共危机管理相关知识。为了把理论应用于实践,因此对一家餐饮企业进行分析。分析其发生的危机案例,并提出相应的措施。
(二)、论文思路和意义
食以安为先,已经成为政府和百姓的重要热点议题。在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危机已经是企业不得不面对的问题。面对突然爆发的事件,有些企业能有效地化解危机,能有效地协调与社会公众的关系,积极主动和公众、政府、工商、媒体等进行沟通和协调,一旦出现危机问题采用合适的方式和渠道去和相关组织进行沟通、协调,最终变“危机”为“商机”,与此相反,不成功的危机处理,则会将企业置于极其不利的位置,甚至走向破产。因此,企业要想发展,走向更高的舞台,不被市场淘汰,就要“居安思危”,学会怎样正确应对突发的危机。通过了解企业危机管理的策略研究,能使企业在面对危机时从容应对、游刃有余。除此之外,3
研究企业危机管理的特点与对策,能够使企业在面对危机、处理危机时能得到理论层面的参考价值;还可以为众多的企业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和资源借鉴,帮助企业或正处于危机中的企业进行正常的经营战略的整体运作,提高其经营信誉与组织形象,使得企业在竞争日益复杂的今天,化险为夷、脱颖而出
(三)、研究方法 案例分析法
所谓“前车之鉴”,“以古鉴今”,案例分析无疑对寻找具有一般规律性的、时代创新性的危机公关策略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通过对肯德基危机公关处理的具体案例进行分析研究,来完善论文议题,从而提出有针对性的可行性建议。
二、肯德基在中国
肯德基全球总部设在美国肯塔基州的路易斯维尔市,是世界上最大的鸡肉餐饮连锁店,1952年由创始人山德士先生创建,全球最大的餐饮集团百胜餐饮集团拥有该品牌。肯德基自1987年在北京前门开出中国第一家餐厅到现在,来到中国已经21年了。肯德基在中国的21年,是“立足中国、融入生活”的21年,是“为中国而改变,全力打造‘新快餐’”的21年。21年来,肯德基一直都在努力探索,把最贴心的服务回馈给广大中国消费者。如今中国肯德基已在450个城市开设了2100余家连锁餐厅,遍及中国大陆除西藏以外的所有省、市、自治区,是中国规模最大、发展最快的快餐连锁企业。
三、危机案例分析
(一)、肯德基冰块事件
(一)、具体事件
央视报道称,记者分别从麦当劳、肯德基、真功夫的门店购买食用冰块,并抽取马桶水箱水样品一同送往检测,检测结果显示3家快餐店的菌落总数均超标,其中肯德基食用冰块菌落总数高于国家标准19倍,高于马桶水箱水12倍。这一事件迅速以“肯德基冰块脏过马桶水”的形式为全国消费者所知,对肯德基在广大消费者心中的形象产生了巨大的负面影响。
(二)、回应措施
肯德基官方微博便做出了回应和道歉,是涉事的三个品牌中最快做出回应的,且
当时的回应措辞已经得到大量网友认可;肯德基举行“雷霆行动”新闻发布会,通报了半年以来对食品安全管理升级行动的落实情况,表达了对肯德基相关食品安全的信心。此外,网络上不少论坛对此事展开讨论时,不少消费者都被引导相信“马桶水是自来水,本来就很干净”、“愿意吃肯德基冰块,不会去喝马桶水”“央视报道过于夸大”等观点。其中,肯德基的企业软文或者危机公关无疑起到了积极作用。整个事件发生过程中,该门店冰块的销售从未中断。
(二)、速成鸡事件
(一)、具体事件
“2012年11月23日中国经济网报道披露,作为肯德基鸡肉供应商、山西粟海集团有限公司培育雏鸡到成品鸡只需要45天,此事一经披露,引发了极大的舆论反响。当日粟海集团办公室的电话始终无法接通。肯德基于当日下午6点19分在其新浪官方微博回应称,公司在粟海集团的采购量仅占总采购量的1%,过往食品安全记录正常,公司将对媒体报道内容进行调查和处理。此言论招致网友、媒体的强烈不满。
(二)、应对措施
媒体报道肯德基鸡肉为速成鸡时,肯德基坚称自己的食品安全可靠,其供货商完全合法、合格,“速成鸡”也完全符合国际家禽养殖标准,希望广大消费者以科学发展观的态度来看待此事,不要被好事之徒利用。然而并没有带来很好的效果。
(三)、苏丹红事件
(一)、具体事件
2005年3月15日,肯德基热销食品“新奥尔良鸡翅”和“新奥尔良鸡腿堡”调料中被发现含有可能致癌的“苏丹红一号”成分。显然,对于这家在中国已拥有超过1000家分店的连锁快餐巨头,在作为其拳头产品的鸡肉类食品上出现这样的质量事件,无疑是致命的打击。信息时代,资讯的传播速度惊人。“肯德基涉红”一时间成为爆炸性新闻,各大媒体纷纷谈“红”色变,一阵苏丹红风暴席卷中国。(二)、应对措施
在“涉红”事件的后期,肯德基成功地把媒体的注意力从肯德基产品转移到对“苏丹红一号”来源的关心上,同时表示积极配合调查,这个“高招”帮助肯
德基迅速脱离“苏丹红”的泥潭。于是,在尽力表示自己是一个负责任的企业之后,肯德基开始了对四款“涉红”产品的促销活动,最高降价幅度达到3折,此后,肯德基的销售逐渐恢复元气。
四、肯德基危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个案分析
(一)、冰块事件
总体来说,肯德基(中国)公司具有较高的危机管理水平,在这一事件中,其有效的危机管理将危机控制在了较小范围内,有效减少了对企业的损失,很大程度上挽回了公司形象。但同时,在此次危机公关中,还是有一些不足之处值得改进。没有提前做好预防卫生安全危机的发生的措施,企业前后口径不统一,在之后的官方回应中,肯德基显得比较傲慢是质疑并不是合作。事件发生在食品行业,卫生问题十分敏感,肯德基应邀请第三方权威检测机构对其卫生进行权威认证,而非只进行内部调查。
(二)、速成鸡事件
首先,措辞不严谨。当媒体报道肯德基鸡肉为速成鸡时,肯德基坚称自己的食品安全可靠,其供货商完全合法、合格,“速成鸡”也完全符合国际家禽养殖标准,希望广大消费者以科学发展观的态度来看待此事,不要被好事之徒利用。这份申明其实已经违反了危机公关攻略4S原则中的“倾听原则”。这一原则要求企业在出现危机时首先要保持冷静,不要急于辩解。其次,态度不真诚。整个“速成鸡”事件中我们看到的是一个傲慢的肯德基。再次,卸责式道歉引发公众强烈不满 面对上海市食安委办公室的数据,肯德基第一次发表了姗姗来迟的道歉。但是网友一针见血的指出肯德基实际上是在推卸责任。先拿供应商开刀,中心思想就是:作为一个跨国企业,我的管理严格,食品安全,信誉良好,出现速成鸡问题主要责任还是中国供货商,我们已经中断了与这批供货商的合作,问题很快就会解决,妄图将责任全部推给中国企业,保全自己。最后,拖延时间。肯德基在此次事件中还采取其惯用手法“时间战术”。对记者提出的实质问题一律回应“见最新微博说明”。认为随着时间的推移大家会慢慢淡忘此事,显然伤害了中国消费者的感情。
(三)、苏丹红事件
肯德基的这次“拯救”计划还不够完美。有专家认为,缺少国内权威的帮助正是肯德基化解危机不够到位的地方,因为中国的消费者显然更需要来自国内权威部门的声音。另外,肯德基与媒体和消费者的沟通仍然不算畅通,虽然它承认事实并适时发布消息,但仍有记者和索赔的消费者不能及时从肯德基获得所需要的信息。虽然肯德基成功地把媒体的目光引向了“苏丹红”的来源,但这也正体现出它对辅料供应商管理的不善。
(二)、肯德基公共危机现状
(一)、管理缺乏危机预警机制,未在第一时间着手处理
众所周知,危机发生的首次公开报道至关重要,这将直接影响到消费者、媒体对危机的看法和做法。但是肯德基并没有在第一时间对危机做出反应,面对突如其来的危机,没有任何应对危机的预案。在危机爆发后,才想到采取一些临时性补救措施,这样造成事后处理成本比预防成本要高得多,不仅浪费大规模的人力、物力、财力,而且使企业丧失处置危机事件的主动权,增加解决危机的难度,并且先入为主的负面新闻有可能至之将企业“置之死地”。
(二)、在危机处理过程的沟通中,存在多处误区
危机应对的成功80%在于沟通。在如今信息化的社会已经不存在任何“ 秘密”。可一些肯德基决策者带有侥幸心理,采取鸵鸟政策,在危机来临时,没有本着迅速第一的正确处理原则对危机做出相应的行动和反应;在相当长的时间里,不告知事实真相,不主动坦诚错误,逃避责任,也不主动与政府、媒体、消费者等第三方进行真诚的沟通。导致被动地回应,被媒体和公众牵着鼻子走,最终的结果是让企业陷入更深的危机。另外,在危机发生时, 企业往往会忽视了及时对内部员工通报情况, 由于在企业内部没有统一口径,谣言和猜测往往会由内产生并向外传播,扩大了危机的破坏程度。
(三)、肯德基潜在危机预测
(一)、传统快餐业的冲击
肯德基是西方的一种快餐,对于中国来说,可能会面临传统饮食的挑战,在消费市场上会面临竞争压力。竞争对手的恶意竞争,中国的法律法规的限制。
(二)、食品安全
肯德基的公共危机案例都和食品安全有关。可见,食品安全和食品企业息息相关。
(三)、媒体形象的塑造
负面新闻,会降低企业的影响力,对企业的营销带来不好的影响。
(四)、连锁店的管理
肯德基机构庞大,对于管理,不仅有店面内部的管理还有各个连锁店的管理。需要又统一的规章和制度,这就难免产生一些潜在的风险。
(五)、食品源的采购
食品采购的渠道也是一个重要部分,可能会出现,食品安全原料价格的风险。应确保供货渠道。
五、公共危机管理方案
(一)、肯德基危机的预防措施
(一)、转型为健康专家
随着健康观念的加强,中国消费者认识到洋快餐易导致肥胖,并把其称为垃圾食品。如果把这种观念不断扩展,必然导致肯德基的顾客大量流失。针对这种情况,肯德基可以制订了一系列的健康策略,由被人们定义为高热量、高脂肪的形象转化为健康专家。
(二)、提倡均衡饮食
中国消费者可能会对西式快餐食品营养产生疑虑,可通过权威机构的鉴定,正式地促成肯德基品牌形象向“均衡营养、健康生活倡导者”的转化,消除消费者对洋快餐不健康、不营养、易导致肥胖的不良印象,树立快餐行业标准。
(四)、全力打造“新快餐”
“传统洋快餐”产品种类少,选择有限,且以油炸食品为主,高热量、高脂肪,蔬菜品种少,西式口味不受消费者欢迎。应开发“新快餐”将适合中国人的口味融合进来,采取多重烹饪方式,为消费者提供更多选择,提倡均衡营养,打造中
国模式的食品安全体系。
(二)、肯德基危机的应急措施
(一)、建立危机处理预案
作为一家食品企业,肯德基对于食品卫生之类的社会危机无法避免。然而,危机意识和完善的化解预案,让肯德基每次遭遇危机时,能从容应对。了解现行企业的发展情况,分析企业将会遇到的问题,制定紧急预案。
(二)、日常培养贯彻安全理念
不仅仅领导要有危机意识,所有员工也要具备这样的意识。企业里任何一名员工都可能因失误而将整个公司拖入危机。因此必须培养员工的忧患意识,让他们了解到他们的一言一行,都代表着企业形象,不影响公众对企业的看法。长久的运营系统必须考虑危机出现时的情况,并体现在日常操作的基本要求之中。应时刻牢记食品安全永远是第一原则。
(三)、肯德基危机的响应方案
(一)、危机响应战略
应做好危机响应战略,做好应对措施。对于突发的食品安全危机,要做好相应准备。成立专家小组积极应对。
(二)、危机响应的目标
做好危机响应目标的应对,明确所要处理的危机的目标。肯德基应选择专家评估小组,对危机进行响应。
(三)、危机响应的功能
首先,要对所发生的危机问题进行评估,明确等级。然后,积极选取应对方法,及时做出回应,减少危机带来的经济损失。再次,应启动安全保护措施,避免食品安全问题带来的人员伤亡。最后,应积极调度资源,应对企业面临的突发事件。
(四)、危机响应的保障体系
首先,应建立危机后援团队以及专家处理团队,和当地医院和质检中心做好沟通。然后,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保障应急响应体系的积极实施。再次,应该和媒体做好积极的沟通,发挥新闻媒体的舆论作用。
(四)、肯德基危机的善后处理
(一)、根据实际情况修正危机处理方案
对企业来讲,准确判断在危机进行当中和危机发生以后所做决策的效果是很困难的。企业应该根据危机事件的发展变化,以及相关主要公众和媒体的观点和行为,并不断对企业的活动和决策做出必要的修正。
(二)、认真总结危机
重塑企业形象。危机的善后工作主要是消除危机处理后遗留问题和影响。危机发生后,公司形象受到了影响,公众对公司会非常敏感,要靠一系列危机善后管理工作来挽回影响。首先,进行危机总结、评估。其次,对问题进行整顿。第三,寻找商机。
六、结语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安全关系到公众的切身利益,是关乎国计民生的大事,受到了公众的广泛关注。当今社会是一个高风险的社会,食品企业也面临着越来越复杂的市场竞争环境,危机随时都有可能爆发。食品企业由于其产品的特殊性以及生产过程的复杂性,比其它的企业更容易发生危机事件。如果不及时开展危机公关,企业就有可能在冗杂的食品行业中被淹没。在前面的论述中,我们看到危机沟通在食品安全危机公关过程中的重要地位,企业做好了针对媒体的危机公关策略,则可以说是危机管理成功了一半。食品安全危机中的媒体公关也不是万能之策,企业不能对媒体公关盲目信任,把企业在遭遇食品安全危机时的所有筹码都压在媒体公关上。企业要杜绝食品安全危机的发生,最根本的是要把好食品质量关,安全的优质食品才是食品企业生存的基本保障。另外,培养内部员工的危机意识,实行全员公关,也是食品企业危机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参考文献:
[1]从肯德基应对禽流感看公共危机下的突围 徐阶 [J] 2007 [2]在华企业危机公关论析 宫雪姣 [J] 2010 [3]中国食品危机管理 陆纯皓 [J] 2009
第三篇:电大公共危机管理网上作业四
公共危机管理管理案例分析
8·23菲律宾劫持香港游客事件: 8·23菲律宾劫持香港游客事件发生于2010年8月23日,一辆装载23名(包括22名香港乘客和1名香港领队,其中包括3名儿童)乘客的旅游车在菲律宾马尼拉市中心基里诺大看台附近被菲律宾前警察门多萨劫持,经过谈判,6名香港游客于中午前获释。
8月23日晚7时40分左右,菲律宾警方实施突击解救行动,香港游客中8人死亡,6人受伤。香港特区政府于2010年8月24日下半旗向遇难同胞志哀,8月25日菲律宾全国哀悼香港遇害游客。
8月24日,杨洁篪就香港游客被劫持事件与菲律宾外长通电话。杨洁篪表示,中国政府对发生此次事件深感震惊,对多名香港同胞罹难深感悲痛,对劫持歹徒对我无辜游客实施暴行的行为表示强烈谴责。中方要求菲方彻查此事件,尽快通报事件有关详细情况,全力抢救受伤人员,妥善处理善后事宜。
“8.23人质事件”发生后,香港公众对菲律宾当局和警方表示了强烈的愤怒。菲律宾警方承认参与营救行动的警察团队训练不够,团队领导无能,营救行动计划不周。菲律宾政府已经下令对这起事件展开认真调查,并且将派遣一个高级代表团访问香港,作出解释。
菲律宾马尼拉人质案香港死因庭2011年3月23日宣判,陪审团裁决,康泰领队谢廷骏等8人皆死于非法被杀。个人提纲:危机概况分析 1.危机的类型 1)危机类型:
社会危机事件
2)归类原因:
首先,事件是发生于菲律宾首都马尼拉,是一起菲律宾绑匪劫持香港游客的事件。
其次,据相关消息指出,绑匪曾经是菲律宾的一名高级警官,因为涉嫌抢劫、勒索和毒品有关的犯罪活动而被解雇。在谈判过程中,劫匪提出两个要求,一是复职,二是政府补偿他在去职期间的物质损失。就绑匪的意图来看,其目的是实现其个人物质满足的个人目的,并未针对哪一国或哪一种意识形态,并非政治原因。所以,此次事件应归类为恐怖活动。最后,由于政府当局种种措施处理不当,导致了矛盾激化,进而导致惨剧的发生。社会危机事件的定义:主要是由各种社会矛盾引发,如战争、社会**、恐怖活动。所以,此次事件归类为社会危机事件。2.危机的特征和影响 1)突发性和紧急性:
危机的突发性和紧急性是指,在危机突然出现时,可利用的资源又是十分有限的,如信息不对称、技术手段缺乏、物质保障不到位等,使得决策和指挥控制、民众反应与配合都显得十分紧急。2)危害性和破坏性:
危机的危害性和破坏性是指物质财富受损、人的生命财产受到损害,以及公共危机造成人民心理、精神的伤害,造成危机发生单位或地区形象的破坏,社会基本价值观受到挑战和威胁。
二、危机形成原因分析
1.根本原因:菲律宾社会治安混乱
1)菲半年发生56宗劫持案,多数受害人不愿找警方 2)菲当局对枪支弹药管理宽松 民间枪械泛滥 3)宗教活动频繁导致菲律宾成“绑架之都” 4)当地华人受害不懂维权 只懂“花钱消灾” 2.直接原因:菲律宾政府行动失误 1)警方现场逮捕劫匪弟弟激怒了凶手 2)警方不顾人质安危 拒绝劫匪复职请求 3)盲信司机“人质全死”信息 4)缺乏与劫匪深入沟通合理谈判
5)警方在无法保证人质安全的情况下强攻 6)菲警方错过最佳救援时机 与劫匪对峙事件过长 7)救援人员缺乏基本救援设备 小组讨论后提纲: 1.对政府作用的反思
政府是群众的守护者,是百姓生活的依靠。而危机来临时,政府所应该扮演的角色正是一呼百应的召集人和力挽千钧的超人。
以下几点原则在政府处理危机时显得尤为重要: 1)提前准备,将危机扼杀在摇篮中:
如果菲律宾政府在危机发生前就强调治安的整治,管理民间枪支,那么惨剧就很可能不会发生。2)安全和公众利益至上:
公众财产利益至上,而公众生命则更高于公众财产。在处理公共危机时,应将照顾公众的生命和健康放在首位。3)快速反应和适度:
在危机发生时,迅速根据危机特点和应急预案实施管理,达到减缓危机发生,降低危机损害的目的。4)讲究效率和协同:
公共危机往往具有突发性,如果不及时处理,很可能造成更大范围的损害。本次危机中,政府和媒体协同不够,造成了媒体不合适的报道,所以协同合作同样重要,也有利于更好地提高效率。5)透明和真诚坦率:
公共危机处理过程中,民众的反应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政府对问题处理过程的公开和透明程度,如果政府能够和媒体协调好,第一时间把消息告知群众,免除好奇和不安心理,反而有利于平复公众的情绪,甚至收到公众建议、群策群力的效果。
政府的首要职能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人民有对政府行为的知情权,只要抱着共同应对,共同解决的真诚心态,始终站在公众的一方,那公共危机就能够得到妥善的解决。6)合法和科学:
公共危机的处理需要有一套合理的程序和安排,合理的统筹和计划,而实际过程中,往往事先安排无法应对突发事件,这时,在预先安排的前提下,根据实际情况随机应变地合理调整安排也是很重要的。2.对媒体作用的反思
媒体在现代社会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而其角色作用发挥的好坏则取决与其行为的原则和目的,为了更好地发挥其作用,媒体应该具备以下四点原则:
7)寻找和报道真相:
不以意志为转移,坚持发现和发掘事件背后的真相,敢于直言,敢于触及利益集团的利益,声张正义。8)将伤害降到最低:
在真相发掘的情况下,为了保护受害者或者广大群众的长远利益,有保留有步骤地淡化部分新闻,以配合政府行动,达到最好的效果。如:在灾难发生后,不反复播放灾难场面,以达到分散群众注意力,化解悲痛情绪的作用。9)独立自主,不偏袒利益集团:
媒体报道应以正义为自己的行动指南,不做政府的喉舌,也不做利益集团的代言人,要站在广大人民的立场说话。10)对采访行为负责任:
部分可能激化社会矛盾的行为应三思而行。比如在本次危机处理中,对拘捕枪手弟弟镜头的直播,成为惨剧最终发生的导火索之一。
第四篇:公共危机管理作业4
公共危机管理作业4 试卷总分:100
作业4 判断题(共15题,共45分)开始说明: 结束说明: 1.(3分)我们要遵循“平时服务、急时应急、战时应战”的功能定位,构建与我国国情相适应的应战、应急结合的国防体制、机制、法制,形成应对战争兼顾应对突发事件、具有双重功能的国防动员体系,实现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的协调发展。√ ×
2.(3分)捐赠管理的目的是使社会公众无偿奉献出来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能够得到有效的应用,维护社会动员的可持续性。√ ×
3.(3分)应急协调与合作需要应急管理网络化,即应急管理者相关力量形成一个可以避免碎片化效应的网络。√ ×
4.(3分)救灾捐赠是捐赠人自愿以自身合法财产的减损来促进他人或社会利益的行为,具有利他性、公益性。√ ×
5.(3分)危机信息发布的主体是法定行政机关。√ ×
6.(3分)在应急沟通的过程中,媒体有着双重身份,既是特殊的公众,又是信息的传播者。√ ×
7.(3分)慈善捐赠专指用于灾害救助的慈善捐赠。√ ×
8.(3分)成功的救灾捐赠要实现两个目标:效率与收益。√ ×
9.(3分)政府在救灾过程中必须改变“重管制、轻服务”的理念,树立服务意识,提高管理服务水平,将公众的满意度作为工作业绩的衡量标准。√ ×
10.(3分)我国救灾捐赠管理是企业主导型的。√ ×
11.(3分)企业与社会力量接受政府的动员而自愿、无偿地贡献自己的资金、物资与服务以满足灾害响应与恢复的需求,这就是救灾捐赠活动。√ ×
12.(3分)在突发事件处置的过程中,政府应对流言和谣言的最佳途径就是及时通过权威媒体,将突发事件及相关处置情况公之于众,在第一时间抢占信息高地。√ ×
13.(3分)网络舆情的主要存在形态可以分为两种:网络言论与网络行为。√ ×
14.(3分)救灾捐赠管理需要关注劝募、受赠、分派使用等环节,还需要加强信息公开、监督反馈等工作,以维系救灾捐赠情况的公开、透明,避免违纪违规行为,保护社会捐赠热情,维护灾害社会动员的持续性。√ ×
15.(3分)应急沟通既包括风险沟通,也包括危机沟通。√ ×
多项选择题(共5题,共25分)开始说明: 结束说明: 16.(5分)应急沟通的原则包括()。A、广泛参与、顾客导向的原则 B、公开透明、准确及时的原则 C、尊重事实、恰到好处的原则 D、与媒体合作的原则 17.(5分)救灾捐赠管理模式转变的措施有()。A、对社会组织扶植与监管并重
B、将社会组织纳入救灾捐赠管理体系 C、强化社会组织的监督
D、推动社会组织在救灾捐赠领域里的竞争 18.(5分)应急协调与合作的维度包括()。A、部门之间的协调与合作 B、条块之间的协调与合作 C、地域之间的协调与合作 D、军民之间的协调与合作 19.(5分)突发事件信息发布的流程包括以下哪些环节?()。
A、进行突发事件的相关信息收集、整理与分析、核实,确保信息的客观、准确与全面 B、根据舆情监控,确定信息发布的目的、内容与重点、时机
C、确定信息发布的方式,并以适当的方式适时向社会公众发布
D、根据信息发布后的舆情,进行突发事件信息的后续发布或补充发布。20.(5分)救灾捐赠的利益相关者包括()。A、劝募人 B、捐赠人 C、受赠人 D、受益人
案例选择题(共3题,共30分)开始说明: 结束说明: 21.(10分)在传播学中,意见领袖活跃于人际传播网络中,经常为他人提供信息、观点或建议,并对他人施加个人影响。互联网上也存在着一些影响力极大的意见领袖。例如,在“范跑跑”事件中,“小刀断雨”发表了多个原创帖,被“粉丝”推到了一些论坛的首页,甚至被置顶;在厦门PX项目事件中,网友“连岳”接连网络炮轰,形成全国关注的热点,直接影响到政府决策;等等。
衡量一名网络意见领袖水平高低有两个指标:一是看他的原创帖能不能得到网友的认可,能不能被推到论坛首页和网站首页;二是看他引导或者掀起过多少有名的网络热点事件。2008年4月10日上午10时45分,26岁的网民“水婴”,将一条题为“抵制法国货,从家乐福开始”的帖子发布在“猫扑”网站上。这是国内最早呼吁抵制家乐福的网站之一。“水婴”说,他此前和朋友一直在QQ群里讨论奥运圣火在海外传递频遭干扰的事情,在上百人的群聊中有人提出了要抵制法国产品的建议,“我们公司楼下就有家乐福,我想抵制家乐福比抵制LV容易,就写了这个帖子”。
网络舆情的特点有()。A、网络媒体信息传递的双向性 B、网络舆情信息的复杂性与局限性 C、网络舆情信息载体的双重性 D、网络舆情传播的爆炸性 22.(10分)在传播学中,意见领袖活跃于人际传播网络中,经常为他人提供信息、观点或建议,并对他人施加个人影响。互联网上也存在着一些影响力极大的意见领袖。例如,在“范跑跑”事件中,“小刀断雨”发表了多个原创帖,被“粉丝”推到了一些论坛的首页,甚至被置顶;在厦门PX项目事件中,网友“连岳”接连网络炮轰,形成全国关注的热点,直接影响到政府决策;等等。
衡量一名网络意见领更多试题及答案+扣二九七九一三九六八四的原创帖能不能得到网友的认可,能不能被推到论坛首页和网站首页;二是看他引导或者掀起过多少有名的网络热点事件。
2008年4月10日上午10时45分,26岁的网民“水婴”,将一条题为“抵制法国货,从家乐福开始”的帖子发布在“猫扑”网站上。这是国内最早呼吁抵制家乐福的网站之一。“水婴”说,他此前和朋友一直在QQ群里讨论奥运圣火在海外传递频遭干扰的事情,在上百人的群聊中有人提出了要抵制法国产品的建议,“我们公司楼下就有家乐福,我想抵制家乐福比抵制LV容易,就写了这个帖子”。
网络媒体的特点有()。A、即时性与全球性 B、信息海量性 C、互动性与个性化 D、多媒体性 23.(10分)在传播学中,意见领袖活跃于人际传播网络中,经常为他人提供信息、观点或建议,并对他人施加个人影响。互联网上也存在着一些影响力极大的意见领袖。例如,在“范跑跑”事件中,“小刀断雨”发表了多个原创帖,被“粉丝”推到了一些论坛的首页,甚至被置顶;在厦门PX项目事件中,网友“连岳”接连网络炮轰,形成全国关注的热点,直接影响到政府决策;等等。
衡量一名网络意见领袖水平高低有两个指标:一是看他的原创帖能不能得到网友的认可,能不能被推到论坛首页和网站首页;二是看他引导或者掀起过多少有名的网络热点事件。2008年4月10日上午10时45分,26岁的网民“水婴”,将一条题为“抵制法国货,从家乐福开始”的帖子发布在“猫扑”网站上。这是国内最早呼吁抵制家乐福的网站之一。“水婴”说,他此前和朋友一直在QQ群里讨论奥运圣火在海外传递频遭干扰的事情,在上百人的群聊中有人提出了要抵制法国产品的建议,“我们公司楼下就有家乐福,我想抵制家乐福比抵制LV容易,就写了这个帖子”。
如何引导和干预网络舆情?()A、引导网络意见领袖 B、挖掘事实背后的故事 C、发挥传统媒体的作用 D、提升政府信息的透明度
第五篇:公共危机答案
专业技术人员公共危机管理试题及参考答案
灌云县杨集中学 张西军
一、单选题
1、按照社会危害程度、影响范围等因素,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分为(A)A、特别重大、重大、较大和一般四级;|B、特别重大、重大、较大三级;|C、特别重大、重大二级。
2、(C)当建立健全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培训制度,对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负有处置突发事件职责的工作人员定期进行培训。
A、设区的人民政府;|B、地方人民政府;|C、县级以上人民政府。
3、个人违反突发事件应对法,导致突发事件发生,给他人人身造成损害的,应当依法承担(C)。A、行政责任;|B、刑事责任;|C、民事责任。
4、制定突发事件应对法可以对突发事件应对活动起到(B)作用。A、控制;|B、规范;|C、预防。
5、按照社会危害程度、影响范围等因素,自然灾害事件可以划分为(C)。A、二级;|B、三级;|C、四级。
6、突发事件最基层的行政责任主体是(B)。A、乡镇人民政府;|B、县人民政府;|C、.市人民政府。
7、下列不属于应急物质储备范围的是(A)。
A、应急救援人员;|B、应急救援物质;|C、应急生活必需品和应急处置装备。
8、突发事件发生后,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主管部门应该向本级人民政府相关部门(B)相关信息。A、通知;|B、通报;|C报告。
9、单位未按照规定采取预防措施导致发生严重突发事件,最高可以处以(C)的罚款。A、5万元;|B、10万元;|C、C.20万元。
10、采取突发事件应对法的措施仍然不能控制事态发展时,相应的应对措施是(B)。A、尽快修改相关法律条文;|B、宣布进入紧急状态;|C、静观事态发展。
11、突发事件的预防与应急准备、(C)、应急处置与救援、事后恢复与重建等应对活动,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
A、监测与预报;|B、监测与预防;|C、监测与预警。12、2008年举行的第29届北京奥运会,安全奥运是实现“科技奥运、绿色奥运、人文奥运”三大理念的有效保障。安全奥运的含义是(B)。
A、奥运场馆安全;|B、奥运建设及运营过程的整体安全;|C、奥运设施安全。
13、(C)应当无偿开展突发事件预防与应急、自救与互救知识的公益宣传。A、县级人民政府;|B、企业事业单位;|C、新闻媒体。
14、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的规定,新闻媒体擅自发布有关突发事件的真实信息,有关人民政府及其部门有权对其做出何种处理决定(C)。
A、警告;|B、停止其业务活动;|C、以上都错,无权对新闻媒体做出处理决定。
15、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的施行日期,以下四项中哪一项是正确的(B)。A、2007年8月30日;|B、2007年11月1日;|C、2008年1月1日。
16、某区某单位未按照规定采取预防措施,导致发生严重突发事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的规定,某区人民政府可以对其处于最高额度几万元的罚款(C)。A、5万元;|B、15万元;|C、20万元。
17、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的规定,可以预警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和公共卫生事件的预警级别分为四级,即一级、二级、三级和四级,分别是下列何种颜色标示(A)。A、红、橙、黄、蓝;|B、红、黄、橙、绿;|C、红、黄、绿、蓝。
18、《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共有几章和几个条文(A)。A、7章、70条;|B、6章、60条;|C、8章、70条。
19、对于突发事件发生后的管辖问题,《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的下列哪一项规定是正确的(A)。A、由突发事件发生地的县级人民政府负责管辖,法律或行政法规有规定的除外;|B、由突发事件发生地的市级人民政府负责管辖,法律或行政法规有规定的除外;|C、由突发事件发生地的街道负责管辖,法律或行政法规有规定的除外。
20、各地区、各部门要针对各种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完善(B)机制,开展风险分析,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
A、信息报告;|B、预测预警;|C、信息发布。
21、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包括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的类别、(C)、起始时间、可能影响范围、警示事项、应采取的措施和发布机关等。
A、事件经过;|B、救援措施;|C、预警级别。
22、特别重大、重大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结束,或者相关危险因素消除后,现场应急指挥机构予以(B)。A、保留;|B、撤销;|C、升级。
23、特别重大、重大突发事件及其先期处置的相关情况,要在事件发生后的(C)内报省政府应急办,同时通报有关地区和部门,并及时反馈后续处置情况。A、12小时;|B、2小时;|C、1小时。
24、对迟报、谎报、瞒报和漏报突发事件重要情况或者在应急管理工作中有其他失职、渎职行为的有关责任人,要依法依规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其(B)。A、民事责任;|B、刑事责任;|C、经济责任。
25、(C)的应急能力,是全部应急管理的基础。A、政府;|B、专业指挥机构;|C、基层。
26、暴雨橙色预警信号含义:过去的3小时,本地降雨量已达(B)毫米以上,且降雨可能持续。A、30;|B、50;|C、80。
27、台风黄色预警信号含义:24小时内可能或者已经受热带气旋的影响,平均风力(A)级以上。A、8;|B、9;|C、10。
28、高温红色预警信号含义:24小时内可能或者已经受暖气空气影响,最高气温升至(C)以上。A、35℃;|B、37℃;|C、39℃。
29、《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是全国应急预案体系的总纲,具有(C)效力。A、宪法;|B、法律;|C、法规。
30、公园景区游船、客运索道、滑道遇有(A)时需停运。A、4级风;|B、5级风;|C、6级风。
31、在烈日下或高温环境中工作容易产生中暑,中暑者先有头痛、眩晕、心悸、恶心等症状,随即出汗停止,(B),如不及时抢救可致昏迷而死亡。
A、体温下降;|B、体温上升;|C、体温正常。
32、基于可能面临多种类型的突发重大事故或灾害,为保证各种类型预案之间的并实现共性与个性、通用性与特殊性的结合,对应急预案合理地划分层次是将各种类型应急预案有机组合在一起的有效方法(A)。A、整体协调性和层次性;|B、整体性和群众性;|C、层次性和相关性。
33、一个完善的应急预案,从应急方针、策划、准备、响应、恢复到预案的管理与评审改进,形成了一个(C)并持续改进的体系结构。
A、相对独立;|B、紧密联系;|C、有机联系。
34、《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于(A)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九会议通过。A、2007年8月30日;|B、2007年7月10日;|C、2007年7月10日。
35、国务院和(A)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是突发事件应对工作的行政领导机关,其办事机构及具体职责由国务院规定。
A、县级;|B、地市级;|C、省级。
36、(C)应当无偿开展突发事件预防与应急、自救与互救知识的公益宣传。A、县级人民政府;|B、企业事业单位;|C、新闻媒体。
37、预计将要发生较大(Ⅲ级)以上突发公共安全事件,事件已经临近,事态有扩大的趋势,属于哪种预警等级:(B)A、红色;|B、黄色;|C、橙色。
38、(C)应当建立健全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培训制度,对负有处置突发事件职责的工作人员定期进行培训。A、国务院;|B、县级人民政府;|C、县级以上人民政府。
39、(A)根据受突发事件影响地区遭受损失的情况,制定扶持该地区有关行业发展的优惠政策。A、国务院;|B、本地人民政府;|C、全国突发事件应急指挥部。
40、公民参加应急救援工作或者协助维护社会秩序期间,其在本单位的工资待遇和福利(A)。A、不变;|B、增加一倍;|C、不享受。
41、(C)对在应急救援工作中伤亡的人员依法给予抚恤。A、国务院;|B、民政部门;|C、县级以上人民政府。
42、突发事件发生地县级人民政府不能消除或者不能有效控制突发事件引起的严重社会危害的,应当(C)。A、及时向国务院报告;|B、及时发布信息广而告之;|C、及时向上级人民政府报告。
43、突发事件应对法的立法宗旨是(A)和减少突发事件的发生。A、预防;|B、遏制;|C、消除。
44、突发事件应对法的调整范围,是突发事件的预防与应急准备、检测与预警、(C)、事后恢复与重建等应对活动。
A、检查与督促;|B、告诫与处理;|C、应急处置与救援。
45、预防与应急准备,是做好突发事件应对工作的基础性工作,必须立足于(A)的原则。A、预防为主;|B、控制为主;|C、处理为主。
46、突发事件分为四类,即自然灾害、事故灾难、(C)和社会安全事件。A、地质灾害;|B、森林火灾;|C、公共卫生事件。
47、社会安全事件发生后,组织处置工作的人民政府应当立即组织有关部门并由(C)针对事件的性质和特点,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其他有关规定,采取应急处置措施 A、法院;|B、检察院;|C、公安机关。
48、突发公共事件应急体系响应程序可分为(A)、响应级别确定、应急启动、救援行动.应急恢复、应急结束。A、接警;|B、处理;|C、汇报。
49、“一案三制”指的是应急预案和应急管理体制、机制、(B)。A、法规;|B、法制;|C、体系。
50、应急预案的层次可分为综合预案、(B)、现场预案。A、单位预案;|B、专项预案;|C、个体预案。
二、是非题(A、对,B、错)
51、制定突发事件应对法,可以消除和减少突发事件的发生。
(B)
52、在应对突发事件时,单位和个人的财产都可以被征用。
(A)
53、在伤员急救过程中,如果医务人员有限,要分清主次,对危及生命的重大受伤首先处置,一般小伤放在后面处理。
(A)
54、在安全与生产发生矛盾时,必须坚持安全第一,生产第二,不消除事故隐患不生产。
(A)
55、预警级别的划分标准由省级以下人民政府制定。
(B)
56、预警级别的划分标准由省、市级政府和部门制定。
(B)
57、有事实证明不可能发生突发事件或者危险已经解除的,发布警报的人民政府应当立即宣布解除警报,终止预警期,并解除已经采取的有关措施。(A)
58、有关人民政府及其部门作出的应对突发事件的决定、命令,应当按照保密级别逐级传达。
(B)
59、有关人民政府及其部门作出的应对突发事件的决定、命令,可以不予公布。
(B)
60、有关人民政府及其部门为应对突发事件,可以征用单位和个人的财产。财产被征用或征用后毁损、灭失的,可以不给予补偿。
(B)
61、有关单位和人员报送、报告突发事件信息,可以迟报、谎报、瞒报、漏报。
(B)
62、应急预案制定机关应当根据实际需要和情势变化,适时修订应急预案。应急预案的制定、修订程序由全国人大常委会规定。
(B)
63、应急预案制定机关根据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制定的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一旦制定,不得改变。
(B)64、应急预案的制定、修订程序由国务院规定。
(A)
65、应急处置与救援,是应对突发事件工作的核心环节,应当坚持“先避险、后抢险,先救人、再救物,先救灾、再恢复”的原则。
(A)
66、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秩序的事件发生时,公安机关应当立即依法出动警力,根据现场情况依法采取相应的强制性措施,尽快使社会秩序恢复正常。(A)
67、宣布进入紧急状态的前提是:突发事件应对法规定的应急处置措施不能消除或者有效控制、减轻其严重社会危害。
(A)
68、新闻媒体开展突发事件预防与应急、自救与互救知识的宣传报道,费用由财政保障。
(B)
69、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对在应急求援工作中伤亡的人员依法给予抚恤。(A)
70、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规定登记的危险源、危险区域,应当按照国家规定及时向社会公布。
(A)
71、县级人民政府对本行政区域内突发事件的应对工作负责。
(A)72、我国应急管理体制强调国家统一领导的原则。
(A)
73、未做好应急设备日常维护导致发生严重突发事件的单位,只要给予一定金额的罚款处分就可以了。
(B)
74、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规定,构成犯罪的,不追究刑事责任。
(B)
75、突发事件预警级别最高为四级。
(B)76、突发事件预警级别是对可以预警的突发事件才设定的。
(A)77、突发事件应对工作实行预防为主、预防与应急相结合的原则。(A)
78、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
(A)
79、突发事件发生后无论何种情况都不能越级上报。
(B)
80、突发事件发生后,发生地县级人民政府应当立即采取措施控制事态发展,组织开展应急救援和处置工作,并立即向上一级人民政府报告,但不可以越级上报。
(B)
81、突发事件发生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和其他组织应当按照当地人民政府的决定、命令,进行宣传动员,组织群众开展自救和互救,协助维护社会秩序。
(A)82、突发事件的事后恢复与重建工作,不适用于突发事件应对法。(B)
83、突发事件的关联性、耦合性以及不确定性,要求各项应急预案之间一定要有机衔接。
(A)
84、省市县要根据实际情况分别建立应急物质储备制度和保障制度。(B)
85、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编造、传播有关突发事件事态发展或者应急处置工作的虚假信息。
(A)
86、禽流感疫情由国家卫生部统一公布。
(A)
87、履行统一领导职责或者组织处置突发事件的人民政府,应当按照有关规定统一、准确、及时发布有关突发事件事态发展和应急处置工作的信息。(A)
88、可以预警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或者公共卫生事件即将发生或者发生的可能性增大时,发生地乡镇人民政府可以发布相应级别的警报,决定并宣布有关地区进入预警期。
(B)89、紧急状态期间采取的非常措施,依照有关法律规定执行或者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另行规定。
(A)
90、金融风险预警系统通过金融风险预警指标体系来实现对风险的识别和评估。
(A)
91、基层应急管理应以“五个早”的工作机制为重点,“五个早”是:信息早报告、苗头早预防、隐患早排查、矛盾早化解、事件早处置。
(A)
92、获悉突发事件信息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应当立即向所在地人民政府、有关主管部门或者指定的专业机构报告。
(A)
93、国务院是突发事件应对工作的行政领导机关,其办事机构及具体职责由国务院规定。
(B)
94、国家应对突发事件工作,需要对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进行综合性评估。
(A)95、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有义务参与突发事件应对工作。
(A)
96、发生突发事件,严重影响国民经济正常运行时,国务院或者国务院授权的有关主管部门可以采取保障、控制等必要的应急措施,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生活需要,最大限度地减轻突发事件的影响。
(A)97、发生或者即将发生特别重大突发公共事件,采取一般措施无法控制和消除其严重社会危害,需要宣布全省进入紧急状态的,依法由省人民政府提请国务院决定。
(B)98、发布预警级别警报就意味着进入了预警期,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都要根据预警级别采取相应措施。
(A)
99、发布突发事件警报的人民政府应当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发布预警级别,不得变更。
(B)
100、对于工作和生活中出现的危急病人,要尽量避免在现场对其进行急救,而应及时去医院救治。
(B)
101、对生产安全事故要坚持事故原因未查清不放过、责任人员未处理不放过、整改措施未落实不放过、有关人员未受到教育不放过的原则。
(A)
102、对即将发生或者已经发生的社会安全事件,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主管部门应当按照规定向上一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主管部门报告,必要时可以越级上报。
(A)103、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要完善应急管理体制机制,有效应对各种风险。(A)
104、单位或者个人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规定,导致突发事件发生或者危害扩大,给他人人身、财产造成损害的,应当依法承担民事责任。
(A)105、单位和个人报送的突发事件信息要准确。
(B)
106、按照社会危害程度、影响范围等因素,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分为特别重大、重大、较大和一般四级。
(A)107、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规定,自然灾害、事故灾难或者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后可以采取的应急处置措施,与社会安全事件发生后应当采取的应急处置措施是完全一样的。
(B)108、所有的突发事件按照社会危害程度、影响范围等因素划分为四级。(B)109、获悉突发事件信息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应当立即向所在地人民政府、有关主管部门或者指定的专业机构报告。
(A)
110、对因本单位的问题引发的或者主体是本单位人员的社会安全事件,有关单位应当按照规定上报情况,并迅速派出负责人赶赴现场开展劝解、疏导工作。A
三、多选题 111、《突发事件应对法》蕴含的现代理念(ABCD)。
A、人权理念;|B、以人为本理念;|C、责任政府理念;|D、服务政府理念。
112、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设立由(AB)和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有关负责人组成的突发事件应急指挥机构,统一领导、协调本级人民政府各有关部门和下级人民政府开展突发事件应对工作。A、本级人民政府主要负责人;|B、相关部门负责人;|C、相关部门负责人;|D、公安部门。
113、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在突发事件的(ABCD)等方面,同外国政府和有关国际组织开展合作与交流。A、预防;|B、监测与预警;|C、应急处置与救援;|D、事后恢复与重建。
114、应急预案应当具体规定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工作的组织指挥体系与职责和(ABC)以及事后恢复与重建措施等内容
A、突发事件的预防与预警机制;|B、处置程序;|C、应急保障措施;|D、应急防防御措施。115、突发事件应对法的制定,可以起到维护(ABCD)和社会秩序的作用。A、人民生命财产安全;|B、国家安全;|C、公共安全;|D、环境安全。116、下列情形适用于突发事件应对法的有(ABCD)。
A、飓风后的海堤加固;|B、蝗灾中的粮食调拨;|C、汶川大地震前的预警;|D、地震废墟中的人员搜救。117、突发事件的主要构成要件包括(BCD)。
A、突然发生或即将发生;|B、突然发生;|C、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D、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
118、突发事件主要包括(ABCD)。
A、自然灾害;|B、事故灾难;|C、公共卫生事件;|D、社会安全事件。119、国家应急管理体制坚持(ABCD)。
A、统一领导;|B、分类管理;|C、分级负责;|D、属地管理。120、突发事件应对工作的原则是(AC)。
A、预防为主;|B、应急为主;|C、预防与应急相结合;|D、应急与善后相结合。121、突发事件发生后,发生地县级人民政府应对措施包括(ABCD)。
A、立即采取措施控制事态发展;|B、组织开展应急救援和处置工作;|C、立即向上一级人民政府报告;|D、必要时越级上报。
122、国家应急物质保障体系涉及应急物质的监管、(ACD)和紧急配送等环节。A、生产;|B、储存;|C、储备;|D、调拨。
123、有关单位和个人报送、报告突发事件信息,应当做到(BCD)。A、全面;|B、及时;|C、客观;|D、真实。
124、地震测试监测站监测到突发地震,应该及时向(ABC)报告。A、当地人民政府;|B、当地地震局;|C、当地应急办;|D、当地综治办。125、突发事件预警级别划分的依据主要包括(BCD)。
A、突发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理位置;|B、突发事件发生的紧急程度;|C、突发事件发展态势;|D、突发事件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
126、发布二级预警级别后,下列属于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可能采取的应对措施有(BC)。
A、启动应急预案;|B、加强重点单位、重要部位和重要基础设施的安全保卫;|C、准备应急设施和避难场所;|D、公布咨询电话。
127、某网站编造突发事件虚假信息,对此的处罚包括(ABCD)。
A、责令改正,给予警告;|B、后果严重的,暂停其业务活动;|C、后果严重的,吊销其执业许可证;|D、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由公安机关依法给予处罚。
128、单位不配合突发事件所在地人民政府依法采取的措施,相应的处罚应该是(AB)。A、责令改正;|B、由公安机关依法处罚;|C、追究民事责任;|D、追究刑事责任。
129、矿山、建筑施工单位和易燃易爆物品、危险化学品、放射性物品等危险物品的(ABD)、使用单位,应当制定具体应急预案
A、生产;|B、经营;|C、运输;|D、储运。
130、(BCD)应当根据所在地人民政府的要求,结合各自的实际情况,开展有关突发事件应急知识的宣传普及活动和必要的应急演练。
A、街道办事处;|B、居民委员会;|C、村民委员会;|D、企业事业单位。
131、各级各类学校应当把应急知识教育纳入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应急知识教育,培养学生的(ACD)。A、安全意识;|B、自救意识;|C、自救能力;|D、互救能力。
132、有关单位有下列哪些情形之一的,由所在地履行统一领导职责的人民政府责令停产停业,暂扣或者吊销许可证或者营业执照,并处五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的罚款;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由公安机关依法给予处罚(ABCD)。
A、未按规定采取预防措施,导致发生严重突发事件的;|B、未及时消除已发现的可能引发突发事件的隐患,导致发生严重突发事件的;|C、未做好应急设备、设施日常维护、检测工作,导致发生严重突发事件或者突发事件危害扩大的;|D、突发事件发生后,不及时组织开展应急救援工作,造成严重后果的。133、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的立法宗旨,以下选项正确的是(ABCD)。
A、预防和减少突发事件的发生;|B、控制、减轻和消除突发事件引起的严重社会危害;|C、规范突发事件应对活动;|D、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134、下列属于影响国民经济正常运行的突发事件的是(ABCD)。A、银行挤兑;|B、股市暴跌;|C、金融机构倒闭;|D、金融危机。
135、某企业因劳动合同而发生群体性纠纷事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的规定,公安机关有权采取下列哪些应急措施(ABC)
A、封锁有关场所和道路;|B、强制隔离使用器械相互对抗的当事人;|C、加强对易受冲击的国家重要机关和部门的警卫;|D、直接拘留参与冲突的当事人。136、加强应急管理,是政府履行(CD)职能的一项重要内容。A、经济调节;|B、市场监管;|C、社会管理;|D、公共服务。
137、某区某单位未及时消除已发现的可能引发突发事件的隐患,导致发生严重突发事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的规定,该区政府有权对其做出哪些决定(ABC)。
A、责令其停产停业;|B、暂扣其许可证;|C、吊销其营业执照;|D、强行划拨其银行帐户资金。138、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的立法宗旨,以下选项正确的是(ABCD)。
A、预防和减少突发事件的发生;|B、控制、减轻和消除突发事件引起的严重社会危害;|C、规范突发事件应对活动;|D、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139、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的规定,突发事件的分级标准由谁制定(CD)。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B、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C、国务院;|D、国务院部门。
140、某区某单位未及时消除已发现的可能引发突发事件的隐患,导致发生严重突发事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的规定,某区政府有权对其做出哪些决定(ABC)。
A、责令其停产停业;|B、暂扣其许可证;|C、吊销其营业执照;|D、强行划拨其银行帐户资金。
141、某区安监局未按规定及时采取措施处置突发事件,造成一定损害后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的规定,谁有权对其主管人员依法给予处分(AB)。
A、该市人民政府;|B、该区监察部门;|C、该市安监局;|D、该区人大常务委员会。
142、当突发事件发生后,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的规定,区人民政府应当如何发布突发事件事态发展和应急处置工作的信息(ABD)。A、统一;|B、正确;|C、全面;|D、及时。
143、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的规定,下列属于影响国民经济正常运行的突发事件的是(ABCD)。
A、银行挤兑;|B、股市暴跌;|C、金融机构倒闭;|D、金融危机。
144、某企业因劳动合同而发生群体性纠纷事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的规定,公安机关有权采取下列哪些应急措施(ABC)
A、封锁有关场所和道路;|B、强制隔离使用器械相互对抗的当事人;|C、加强对易受冲击的国家重要机关和部门的警卫;|D、直接拘留参与冲突的当事人。
145、某公民参与应急救援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的规定,有权享有以下哪些权利(ABC)。A、在本单位的工资待遇不变;|B、可以获得政府的表彰;|C、可以获得政府的奖励;|D、可以对其他公民发布命令。
146、下列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对应急工作中的比例原则描述正确的是(AB)。A、行政机关的应急措施应当与突发事件可能造成的社会危害的性质、程度和范围相适应;|B、行政机关有多种应急措施可以选择的,应当选择有利于最大程度的保护公民权益的措施;|C、行政机关的应急措施所能带来的社会利益应当大于对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所受的损失;|D、行政机关的应急措施应当符合理性。147、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单位应当为单位内部的专业应急救援人员(ABC)。A、购买人身意外保险;|B、配备必要的防护装备;|C、配备必要的器材;|D、解决子女就业和生活问题。148、突发事件信息发布形式主要包括(BCD)等。
A、电视直播;|B、授权发布、散发新闻稿;|C、组织报道;|D、举行新闻发布会。149、要加强对重点地区、重点场所、重点人群、重要物资设备的防范保护,维持现场秩序,依法严厉打击违法犯罪活动。必要时,依法采取有效管制措施,(CD)。
A、强制执行;|B、疏导交通;|C、控制事态;|D、维护社会秩序。
150、为解决灾后应急住房需求,学校、社区、(ABCD)等为不能回家的灾民提供临时避灾安置场所。A、公园;|B、敬老院;|C、红十字会;|D、志愿者机构。151、洪水到来时,以下做法中正确的有(ABCD)。
A、转移时先人后财物,先老幼病残后其他人员;|B、尽量向屋顶、大树、高墙等高处转移;|C、设法发出求救信号;|D、利用船只、木板、木床等漂浮物转移。152、(ABCD)为泥石流的征兆。
A、地面突然下沉,引起水流向下沉的方向流动;|B、河流突然断流或水势突然加大、夹有树枝等;|C、深谷或沟内传来类似火车轰鸣或闷雷般的声音;|D、沟谷深处突然变得昏暗,有轻微震动感。153、家庭常备火灾逃生“四件宝”是指:家用灭火器、(ABD)。A、应急逃生绳;|B、简易防烟面具;|C、望远镜;|D、手电筒 `。154、加强应急管理,是政府履行(CD)职能的一项重要内容。A、经济调节;|B、市场监管;|C、社会管理;|D、公共服务。
155、在防洪工程设施保护范围内,禁止进行(BCD)、取土等危害防洪工程设施安全的活动。A、建房;|B、爆破;|C、打井;|D、采石;E、种树。
156、《防洪法》规定,防洪区是指洪水泛滥可能淹及的地区,分为(ABC)。A、洪泛区;|B、蓄滞洪区;|C、防洪保护区;|D、防洪规划区;E、风景旅游区。157、游乐设施出现非正常情况停机时,应(ABD)。
A、保持镇静;|B、听从工作人员指挥;|C、解除安全带;|D、等待救援。158、突发公共事件主要分为(ABCD)。
A、自然灾害;|B、事故灾难;|C、公共卫生事件;|D、社会安全事件。159、综合性应急演练的过程可划分为(BCD)三个阶段。A、演练策划;|B、演练准备;|C、演练实施;|D、演练总结。160、事故应急救援的特点是,应急救援行动必须(BCD)。A、预见;|B、迅速;|C、准确;|D、有效。
161、由于涵闸、泵站等穿堤建筑物的结构性质与相连结的土堤不同,所以在它与土堤结合部位往往容易形成薄弱环节而发生渗水现象。处理这类险情,应采取(BC)。
A、水下抛石;|B、临河截渗堵漏;|C、背河反滤导渗;|D、填土帮坡。162、突发公共事件发生时,应当如何隔离危机(BCD)。
A、立即开展调查;|B、确立取舍原则;|C、做好内部沟通;|D、构筑“防火墙”。
专业技术人员公共危机管理考试试题及答案
2009-11-24 11:11:55 来源: 互联网 跟帖已关闭
专业技术人员公共危机管理考试试题及答案
一、单选题(每题1分,共40题)261、事故灾难预防工作的主要环节有倡导安全文化,强化安全意识,健全安全法制,贯彻“依法治安”方略,推动安全科技进步,加大安全投入和()。A、加强教育培训 B、遵循市场原则
C、强化安全责任,落实责任制 D、加大资金投入
答案:C
2、根据事故报告的规定,对于特大和特别重大事故,省级政府和国务院安全生产综合监管部门须在事故发生后()之内上报至国务院。A、4小时 B、6小时 C、8小时 D、12小时
答案:A 正确答案:B
3、“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是安全生产的()。A、基本原则 B、基本政策 C、基本思路 D、基本方针 答案:D
4、按照事故造成的死亡人数,特大事故一次死亡()。A、1-2人 B、3-9人 C、10-29人 D、30人以上
答案:C
5、我国公共危机管理体系的建设关键是做好()。A、领导体制 B、组织体制 C、一案三制 D、信息体制
答案:C
6、不同类型的突发公共事件的性质、涉及范围、造成的危害程度、可控性等各不相同,实行(A、分级管理 B、分类管理 C、分层管理 D、分群管理
答案:A 正确答案:B
7、)。考虑政府治理能力、民众心里承受能力和大众传播媒介等诸多因素属于()危机预警机制的原则。A、以人为本原则 B、常抓不懈原则 C、分级预警原则 D、讲究方法原则
答案:A 正确答案:D
8、()是危机管理的核心环节之一。A、应急预案的制定和管理 B、突发事件的处理 C、突发事件的运行 D、突发事件的善后
答案:A
9、突发公共卫生应急系统要实现指挥一体化、信息网络化、执行程序化、(A、决策智能化 B、检查经常化 C、处理及时化 D、责任明确化
答案:A)的建设目标。
10、发生火灾时,如果有人提一桶水来救火,大家就会冷静下来,跟着去提水救火;相反,如果有人第一个逃走,大家同样会效仿,争先恐后地逃跑。这个行为就成为()。A、紧急规范 B、模范作用 C、带头作用 D、群体作用
答案:C 正确答案:A
11、在非常规状态下,即便没有针对某种特殊情况的具体法律规定,行政机关也可进行紧急处置,以防止公共利益和公民权利受到更大损失。这是指()。A、权力优先性 B、紧急处置性 C、程序特殊性 D、社会配合性
答案:B
12、经济安全危机中的主要内容包括金融风险、财政风险和()。A、流动性风险 B、资金风险 C、房地产风险 D、经济战略资源危机
答案:D
13、下列事件中属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有()。A、高速列车碰撞 B、南方雪灾 C、煤矿瓦斯爆炸
D、突发社会安全事件引发的健康问题
答案:D
建立危机预警机制时,要考虑政府治理能力、民众心里承受能力和大众传播媒介等诸多因素。这是指()。
14、A、以人为本原则 B、常抓不懈原则 C、分级预警原则 D、讲究方法原则
答案:C 正确答案:D
15、在危机状态下,由于时间紧迫,不可能有很多时间去搜集大量信息,只能依据不充分的信息作决策,这指的是()。A、事态的严峻性 B、时间的紧迫性 C、信息的不充分性 D、资源的有限性
答案:B 正确答案:C
16、按照“谁主办、谁负责”的原则,由组织()负责制定,按照有关规定重大活动应急预案,报公安机关批准后实施,并报当地人民政府备案。A、投资单位 B、协办单位 C、主办单位 D、承办单位
答案:D
17、信息发布形式主要包括授权发布、散发新闻稿、组织报道、接受记者采访、以及()等。A、布告 B、广告
C、举行新闻发布会 D、电视报道
答案:C
18、《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这是国家层面的总体应急预案,总体预案共分()。A、5章 B、6章 C、8章 D、10章
答案:B
19、根据《国家突发重大动物疫情应急预案》的规定,重大动物疫情在()内报至农业部。A、8小时 B、12小时 C、24小时 D、4小时
答案:D 正确答案:C
20、严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的统一领导和指挥是()。A、国务院
B、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 C、市(地)级人民政府 D、县级地方人民政府
答案:A 正确答案:B
21、金融风险预警系统通过()来实现对风险的识别与评估。A、预警指标体系 B、政府监管 C、金融机构内部控制 D、行业自律
答案:A
22、按照生产安全事故造成的死亡人数,一次死亡3-9人的事故属于(A、一般事故 B、重大事故)。C、特大事故 D、特别重大事故
答案:B
23、安全生产的基本方针是()。A、科技兴安
B、条块结合,属地为主 C、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D、应急响应
答案:C
24、制定应急救援预案的基础是()。A、现场调查
B、开展重大危险源普查 C、事故等级和类型的划分 D、应急响应机制
答案:A 正确答案:B
25、应急法律中规定不得克减的人权最低标准。这是体现了公共危机管理法制的(A、边缘性 B、临时性 C、行政紧急性 D、保障性)特点。答案:D
26、在紧急状态下对人权的克减的程度以紧急情势所严格需要者为限。这一原则一般被称为()。A、比例原则 B、非克减原则 C、非歧视原则 D、克减原则
答案:A
27、免于因无力履行约定义务而被监禁的权利属于()。A、非克减原则 B、非歧视原则 C、比例原则 D、克减原则
答案:B 正确答案:A
28、建立危机预警机制时,要考虑政府治理能力、民众心里承受能力和大众传播媒介等诸多因素。这是指(A、以人为本原则 B、常抓不懈原则 C、分级预警原则 D、讲究方法原则
答案:A 正确答案:D
。)
29、在公共危机预警的监测系统中,对信息进行整理、归类、识别和转化,以保证信息的准确性和及时性的子系统是()。A、信息收集子系统 B、信息加工子系统 C、决策子系统 D、警报子系统
答案:B
定期进行信息沟通,提供与危机有关的研究报告,提出为处置的建议和意见等的公共危机预警系统是()。30、A、监测系统 B、组织系统 C、决策系统 D、咨询系统
答案:D
31、在危机决策主体中,按照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有关法律责任,在出现危机状态下,拥有做出最终决定的权力并承担相应责任的特定个人和政府机构属于()。A、权力中枢决断系统 B、参谋咨询系统 C、协调系统 D、专家系统 答案:A
32、地(市)级民政部门在接到县级报告后,在()内完成审核、汇总灾情数据的工作,向省级民政部门报告。A、2小时 B、4小时 C、6小时 D、8小时
答案:A
33、省级民政部门在自然灾情稳定后()内将全省因灾倒塌房屋等灾害损失情况报民政部。A、2日 B、5日 C、10日 D、20日
答案:C
34、《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自2007年()起施行。A、10月1日 B、1月8日 C、8月30日 D、11月1日
答案:D
35、地方政府是发现公共危机事件苗头、预防发生、首先应对、防止扩散的第一责任人。这是指公共危机管理的()。A、社会性大协作原则 B、属地管理 C、常设性原则 D、统一指挥原则
答案:B
36、由省级政府安全生产综合监管部门负责调查,国务院安全生产综合监管部门作出处理决定的生产安全事故属于()。A、一般事故 B、重大事故 C、特大事故 D、特别重大事故
答案:D
正确答案:C
37、城市人口中将闲置不用的物品捐献出来帮助困难人口的社会捐助制度属于()。A、集中性捐助 B、对口支援 C、经常性捐助 D、助人为乐
答案:A
正确答案:C
38、公共危机管理过程的第一道防线是()。A、危机决策机制 B、危机预警机制 C、危机资源配置机制 D、危机保障机制
答案:B
39、对紧急权力最重要的实质限制之一是()。A、比例原则 B、非可减原则 C、非歧视原则 D、非程序原则
答案:D
正确答案:A 40、在我国的政府系统中,管理自然灾害救助的行政部门是()。A、党中央 B、国务院 C、公安部 D、民政部
答案:D
二、多选题(每题2分,共15题)14
41、人畜共患病的预防控制措施主要有(A、控制传染源 B、切断传播途径 C、降低病死率 D、正确舆论引导
答案:A,B,C,D
42、政府应急处理的次级职能有(A、决策 B、指挥与协调 C、危机监测)。)。D、应急预测
答案:A,B,C,D
正确答案:A, B, C
43、公共危机管理的组织体系包括()。A、领导与决策组织体系 B、专业救助组织体系 C、专家咨询组织体系 D、辅助与支持体系
答案:A,B,C
正确答案:A, B, C, D
44、建立突发事件新闻发布机制的意义()。
A、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扩大对外开放的必然要求 B、是维护社会稳定,妥善处置突发公共事件的必然要求 C、是建立良好国际形象的必然要求 D、是全球化时代信息传播的必然要求
答案:A,B,C,D
45、危机善后管理的意义()。
A、对危机后社会生产和社会秩序的恢复重建工作提供必要的组织保障 B、对危机后不稳定的社会状态起到缓解和消除的积极作用 C、为进一步提高政府危机管理能力提供经验 D、是建立良好国际形象的必然要求
答案:A,B,C,D
正确答案:A, B, C
46、强化公共危机管理的监督与审计主要是指()。A、加强内部控制 B、第三方评估 C、公众与舆论监督 D、财政预算管理
答案:A,B,C,D
正确答案:A, B, C
47、一套完善系统的公共危机管理法律体系应当包括(A、宪法中的紧急状态制度条款 B、突发事件与紧急状态基本法 C、一般法律法规
D、国际条约中的突发事件与紧急状态条款
答案:A,B,C,D)。
48、公共危机管理的财力资源主要来自()。A、国家财政支出 B、社会救助 C、国际援助
D、政府通过其强制力取得的临时性财产征用
答案:A,B,C,D
49、在我国,预警级别是依据突发公共事件可能造成的(A、危害程度 B、紧急程度 C、发展事态 D、控制程度
答案:A,B,C
50、应急处置包括()。A、信息报告 B、先期处置 C、应急响应 D、应急总结
答案:A,B,C)来分级。
51、下列现象属于地质灾害的是()。A、地震 B、森林退化 C、泥石流 D、洪水泛滥
答案:A,C,D
正确答案:A, C
52、全球视野下的战略物资保障体系应由(A、能源生产体系 B、国外能源供应体系 C、能源战略储备体系 D、国内能源勘查开发供应体系
答案:B,C,D
53、应急处置的内容包括()。A、信息报告 B、先期处理 C、应急响应 D、应急结束)组成。答案:A,B,C
正确答案:A, B, C, D
54、危机管理系统包括()。A、危机预警方法体系 B、危机对应策略体系 C、危机管理评估体系 D、危机事件修复体系
答案:A,B,C
正确答案:A, B, C, D
55、危机决策的原则包括()。A、权力集中原则 B、过程优先原则 C、短期目标优先原则 D、强制原则
答案:A,B,C,D
正确答案:A, C, D
专业技术人员公共危机管理考试试题及答案
2009-11-24 11:11:55 来源: 互联网 跟帖已关闭
专业技术人员公共危机管理考试试题及答案
一、单选题(每题1分,共40题)26
1、事故灾难预防工作的主要环节有倡导安全文化,强化安全意识,健全安全法制,贯彻“依法治安”方略,推动安全科技进步,加大安全投入和()。A、加强教育培训 B、遵循市场原则
C、强化安全责任,落实责任制 D、加大资金投入
答案:C
2、根据事故报告的规定,对于特大和特别重大事故,省级政府和国务院安全生产综合监管部门须在事故发生后()之内上报至国务院。A、4小时 B、6小时 C、8小时 D、12小时
答案:A 正确答案:B
3、“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是安全生产的()。A、基本原则 B、基本政策 C、基本思路 D、基本方针
答案:D
4、按照事故造成的死亡人数,特大事故一次死亡()。A、1-2人 B、3-9人 C、10-29人 D、30人以上
答案:C
5、我国公共危机管理体系的建设关键是做好()。A、领导体制 B、组织体制 C、一案三制 D、信息体制
答案:C
6、不同类型的突发公共事件的性质、涉及范围、造成的危害程度、可控性等各不相同,实行(A、分级管理 B、分类管理 C、分层管理 D、分群管理
答案:A 正确答案:B
7、考虑政府治理能力、民众心里承受能力和大众传播媒介等诸多因素属于()危机预警机制的原则。)。A、以人为本原则 B、常抓不懈原则 C、分级预警原则 D、讲究方法原则
答案:A 正确答案:D
8、()是危机管理的核心环节之一。A、应急预案的制定和管理 B、突发事件的处理 C、突发事件的运行 D、突发事件的善后
答案:A
9、突发公共卫生应急系统要实现指挥一体化、信息网络化、执行程序化、()的建设目标。A、决策智能化 B、检查经常化 C、处理及时化 D、责任明确化
答案:A
10、发生火灾时,如果有人提一桶水来救火,大家就会冷静下来,跟着去提水救火;相反,如果有人第一个逃走,大家同样会效仿,争先恐后地逃跑。这个行为就成为()。A、紧急规范 B、模范作用 C、带头作用 D、群体作用
答案:C 正确答案:A
11、在非常规状态下,即便没有针对某种特殊情况的具体法律规定,行政机关也可进行紧急处置,以防止公共利益和公民权利受到更大损失。这是指()。A、权力优先性 B、紧急处置性 C、程序特殊性 D、社会配合性
答案:B
12、经济安全危机中的主要内容包括金融风险、财政风险和()。A、流动性风险 B、资金风险 C、房地产风险 D、经济战略资源危机
答案:D
13、下列事件中属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有()。A、高速列车碰撞 B、南方雪灾 C、煤矿瓦斯爆炸
D、突发社会安全事件引发的健康问题
答案:D
建立危机预警机制时,要考虑政府治理能力、民众心里承受能力和大众传播媒介等诸多因素。这是指()。
14、A、以人为本原则 B、常抓不懈原则 C、分级预警原则 D、讲究方法原则
答案:C 正确答案:D
15、在危机状态下,由于时间紧迫,不可能有很多时间去搜集大量信息,只能依据不充分的信息作决策,这指的是()。A、事态的严峻性 B、时间的紧迫性 C、信息的不充分性 D、资源的有限性
答案:B 正确答案:C
16、按照“谁主办、谁负责”的原则,由组织()负责制定,按照有关规定重大活动应急预案,报公安机关批准后实施,并报当地人民政府备案。A、投资单位 B、协办单位 C、主办单位 D、承办单位
答案:D
17、信息发布形式主要包括授权发布、散发新闻稿、组织报道、接受记者采访、以及()等。A、布告 B、广告
C、举行新闻发布会 D、电视报道
答案:C
18、《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这是国家层面的总体应急预案,总体预案共分()。A、5章 B、6章 C、8章 D、10章
答案:B
19、根据《国家突发重大动物疫情应急预案》的规定,重大动物疫情在()内报至农业部。A、8小时 B、12小时 C、24小时 D、4小时
答案:D 正确答案:C
20、严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的统一领导和指挥是()。A、国务院
B、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 C、市(地)级人民政府 D、县级地方人民政府
答案:A 正确答案:B
21、金融风险预警系统通过()来实现对风险的识别与评估。A、预警指标体系 B、政府监管 C、金融机构内部控制 D、行业自律
答案:A
22、按照生产安全事故造成的死亡人数,一次死亡3-9人的事故属于(A、一般事故 B、重大事故)。C、特大事故 D、特别重大事故
答案:B
23、安全生产的基本方针是()。A、科技兴安
B、条块结合,属地为主 C、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D、应急响应
答案:C
24、制定应急救援预案的基础是()。A、现场调查
B、开展重大危险源普查 C、事故等级和类型的划分 D、应急响应机制
答案:A 正确答案:B
25、应急法律中规定不得克减的人权最低标准。这是体现了公共危机管理法制的(A、边缘性 B、临时性 C、行政紧急性 D、保障性)特点。答案:D
26、在紧急状态下对人权的克减的程度以紧急情势所严格需要者为限。这一原则一般被称为()。A、比例原则 B、非克减原则 C、非歧视原则 D、克减原则
答案:A
27、免于因无力履行约定义务而被监禁的权利属于()。A、非克减原则 B、非歧视原则 C、比例原则 D、克减原则
答案:B 正确答案:A
28、建立危机预警机制时,要考虑政府治理能力、民众心里承受能力和大众传播媒介等诸多因素。这是指(A、以人为本原则 B、常抓不懈原则 C、分级预警原则 D、讲究方法原则
答案:A 正确答案:D
。)
29、在公共危机预警的监测系统中,对信息进行整理、归类、识别和转化,以保证信息的准确性和及时性的子系统是()。A、信息收集子系统 B、信息加工子系统 C、决策子系统 D、警报子系统
答案:B
定期进行信息沟通,提供与危机有关的研究报告,提出为处置的建议和意见等的公共危机预警系统是()。30、A、监测系统 B、组织系统 C、决策系统 D、咨询系统
答案:D
31、在危机决策主体中,按照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有关法律责任,在出现危机状态下,拥有做出最终决定的权力并承担相应责任的特定个人和政府机构属于()。A、权力中枢决断系统 B、参谋咨询系统 C、协调系统 D、专家系统 答案:A
32、地(市)级民政部门在接到县级报告后,在()内完成审核、汇总灾情数据的工作,向省级民政部门报告。A、2小时 B、4小时 C、6小时 D、8小时
答案:A
33、省级民政部门在自然灾情稳定后()内将全省因灾倒塌房屋等灾害损失情况报民政部。A、2日 B、5日 C、10日 D、20日
答案:C
34、《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自2007年()起施行。A、10月1日 B、1月8日 C、8月30日 D、11月1日
答案:D
35、地方政府是发现公共危机事件苗头、预防发生、首先应对、防止扩散的第一责任人。这是指公共危机管理的()。A、社会性大协作原则 B、属地管理 C、常设性原则 D、统一指挥原则
答案:B
36、由省级政府安全生产综合监管部门负责调查,国务院安全生产综合监管部门作出处理决定的生产安全事故属于()。A、一般事故 B、重大事故 C、特大事故 D、特别重大事故
答案:D
正确答案:C
37、城市人口中将闲置不用的物品捐献出来帮助困难人口的社会捐助制度属于()。A、集中性捐助 B、对口支援 C、经常性捐助 D、助人为乐
答案:A
正确答案:C
38、公共危机管理过程的第一道防线是()。A、危机决策机制 B、危机预警机制 C、危机资源配置机制 D、危机保障机制
答案:B
39、对紧急权力最重要的实质限制之一是()。A、比例原则 B、非可减原则 C、非歧视原则 D、非程序原则
答案:D
正确答案:A 40、在我国的政府系统中,管理自然灾害救助的行政部门是()。A、党中央 B、国务院 C、公安部 D、民政部
答案:D
二、多选题(每题2分,共15题)14
41、人畜共患病的预防控制措施主要有(A、控制传染源 B、切断传播途径 C、降低病死率 D、正确舆论引导
答案:A,B,C,D
42、政府应急处理的次级职能有(A、决策 B、指挥与协调 C、危机监测)。)。D、应急预测
答案:A,B,C,D
正确答案:A, B, C
43、公共危机管理的组织体系包括()。A、领导与决策组织体系 B、专业救助组织体系 C、专家咨询组织体系 D、辅助与支持体系
答案:A,B,C
正确答案:A, B, C, D
44、建立突发事件新闻发布机制的意义()。
A、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扩大对外开放的必然要求 B、是维护社会稳定,妥善处置突发公共事件的必然要求 C、是建立良好国际形象的必然要求 D、是全球化时代信息传播的必然要求
答案:A,B,C,D
45、危机善后管理的意义()。
A、对危机后社会生产和社会秩序的恢复重建工作提供必要的组织保障 B、对危机后不稳定的社会状态起到缓解和消除的积极作用 C、为进一步提高政府危机管理能力提供经验 D、是建立良好国际形象的必然要求
答案:A,B,C,D
正确答案:A, B, C
46、强化公共危机管理的监督与审计主要是指()。A、加强内部控制 B、第三方评估 C、公众与舆论监督 D、财政预算管理
答案:A,B,C,D
正确答案:A, B, C
47、一套完善系统的公共危机管理法律体系应当包括(A、宪法中的紧急状态制度条款 B、突发事件与紧急状态基本法 C、一般法律法规
D、国际条约中的突发事件与紧急状态条款
答案:A,B,C,D)。
48、公共危机管理的财力资源主要来自()。A、国家财政支出 B、社会救助 C、国际援助
D、政府通过其强制力取得的临时性财产征用
答案:A,B,C,D
49、在我国,预警级别是依据突发公共事件可能造成的(A、危害程度 B、紧急程度 C、发展事态 D、控制程度
答案:A,B,C
50、应急处置包括()。A、信息报告 B、先期处置 C、应急响应 D、应急总结
答案:A,B,C)来分级。
51、下列现象属于地质灾害的是()。A、地震 B、森林退化 C、泥石流 D、洪水泛滥
答案:A,C,D
正确答案:A, C
52、全球视野下的战略物资保障体系应由(A、能源生产体系 B、国外能源供应体系 C、能源战略储备体系 D、国内能源勘查开发供应体系
答案:B,C,D
53、应急处置的内容包括()。A、信息报告 B、先期处理 C、应急响应 D、应急结束)组成。答案:A,B,C
正确答案:A, B, C, D
54、危机管理系统包括()。A、危机预警方法体系 B、危机对应策略体系 C、危机管理评估体系 D、危机事件修复体系
答案:A,B,C
正确答案:A, B, C, D
55、危机决策的原则包括()。A、权力集中原则 B、过程优先原则 C、短期目标优先原则 D、强制原则
答案:A,B,C,D
正确答案:A, C, D
三、多选题
111、《突发事件应对法》蕴含的现代理念(ABCD)。
A、人权理念;|B、以人为本理念;|C、责任 政府理念;|D、服务政府理念。
112、县级以上处所各级国民政府设立由(AB)和中国国民武装警察部队 有关负责人组成的突发事件应急指挥机构,统一指示、和谐本级国民政府各有关部门和下级国民政府开展突发事件应对工作。A、本级国民政府首要负责人;|B、相关部门负责人;|C、相关部门负责人;|D、公安部门。
113、中华国民共和国政府在突发事件的(ABCD)等方面,同外国政府和有关国际组织开展合作与交换。A、预防;|B、监测与预警;|C、应急处理与救济;|D、事后恢复与重建。
114、应急预案该当具体规定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工作的组织指挥体系与职责和(ABC)以及事后恢复与重建措施 等内容
A、突发事件的预防与预警机制;|B、处理程序;|C、应急保障措施 ;|D、应急防防御措施。115、突发事件应对法的制定,可以起到掩护(ABCD)和社会秩序的作用。
A、国民生命 财产安全;|B、国家 安全;|C、公共安全;|D、环境安全。116、下列情况实用于突发事件应对法的有(ABCD)。
A、飓风后的海堤加固;|B、蝗灾中的粮食 调拨;|C、汶川大地震前的预警;|D、地震废墟中的人员搜救。117、突发事件的首要构成要件包孕(BCD)。
A、突然产生或即将产生;|B、突然产生;|C、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迫害;|D、需要 采纳应急处理措施 予以应对。
118、突发事件首要包孕(ABCD)。
A、自然灾难;|B、事故灾害;|C、公共卫生事件;|D、社会安全事件。119、国家 应急管理体制维持(ABCD)。
A、统一指示 ;|B、分类管理;|C、分级负责;|D、属地管理。120、突发事件应对工作的原则是(AC)。
A、预防为主;|B、应急为主;|C、预防与应急相联合;|D、应急与善后相联合。
121、突发事件产生后,产生地县级国民政府应对措施 包孕(ABCD)。
A、立即采纳措施 把持事态发展;|B、组织开展应急救济和处理工作;|C、立即向上一级国民政府报告;|D、必要时越级上报。
122、国家 应急物质 保障体系涉及应急物质 的监管、(ACD)和紧急 配送等环节。A、生产;|B、储存;|C、储备;|D、调拨。
123、有关单位和个人报送、报告突发事件信息,该当做到(BCD)。A、全面;|B、及时;|C、客观;|D、真实。
124、地震测试监测站监测到突发地震,该当及时向(ABC)报告。A、当地国民政府;|B、当地地震局;|C、当地应急办;|D、当地综治办。125、突发事件预警级别划分的根据首要包孕(BCD)。
A、突发事件产生的光阴、地理地位;|B、突发事件产生的紧急 程度 ;|C、突发事件发展态势;|D、突发事件可能造成的迫害程度。
126、发布 二级预警级别后,下列属于县级以上国民政府可能采纳的应对措施 有(BC)。
A、启动应急预案;|B、加强 重点单位、首要部位和首要根基设施的安全保卫;|C、筹办应急设施和避难场合;|D、颁布咨询电话。
127、某网站编造突发事件虚伪信息,对此的惩罚包孕(ABCD)。
A、责令改正,给予警告;|B、成果严重的,暂停其业务运动;|C、成果严重的,吊销其执业允许证;|D、构成违抗治安管理行径的,由公安机关依法给予惩罚。
128、单位不配合突发事件所在地国民政府依法采纳的措施,相应的惩罚该当是(AB)。A、责令改正;|B、由公安机关依法惩罚;|C、追究民事责任 ;|D、追究刑事责任。
129、矿山、建筑施工单位和易燃易爆物品、危险化学品、放射性物品等危险物品的(ABD)、应用单位,该当制定 具体应急预案
A、生产;|B、经营;|C、运输;|D、储运。
130、(BCD)该当根据 所在地国民政府的请求,联合各自的实际情况,开展有关突发事件应急知识的鼓吹普及运动和必要的应急演练。
A、街道办事处;|B、居民委员会;|C、村民委员会;|D、企业事业单位。
131、各级各类学校该当把应急知识教导纳入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应急知识教导,培植学生的(ACD)。A、安全意识;|B、自救意识;|C、自救能力 ;|D、互救能力。
132、有关单位有下列哪些情况之一的,由所在地执行统一指示 职责的国民政府责令停产停业,暂扣或者吊销允许证或者营业执照,并处五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的罚款;构成违抗治安管理行径的,由公安机关依法给予惩罚(ABCD)。
A、未按规定采纳预防措施,导致产生严重突发事件的;|B、未及时打消已创造的可能引发突发事件的隐患,导致产生严重突发事件的;|C、未做好应急设备、设施日常掩护、检测工作,导致产生严重突发事件或者突发事件迫害扩张的;|D、突发事件产生后,不及时组织开展应急救济工作,造成严重成果的。
133、关于《中华国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的立法宗旨,以下选项正确 的是(ABCD)。
A、预防和减少突发事件的产生;|B、把持、减轻和打消突发事件引起的严重社会迫害;|C、规范突发事件应对运动;|D、保护国民生命 财产安全。
134、下列属于影响人民经济正常运行的突发事件的是(ABCD)。A、银行挤兑;|B、股市暴跌;|C、金融机构倒闭;|D、金融危机。
135、某企业因劳动合同而产生群体性纠纷事件,根据 《中华国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的规定,公安机关有权采纳下列哪些应急措施(ABC)
A、封锁有关场合和道路 ;|B、强制 隔离应用器械相互对抗的当事人;|C、加强 对易受冲击的国家 首要机关和部门的警卫;|D、直接拘留参与冲突的当事人。
136、加强 应急管理,是政府执行(CD)职能的一项首要内容。A、经济调节;|B、市场监管;|C、社会管理;|D、公共服务。
137、某区某单位未及时打消已创造的可能引发突发事件的隐患,导致产生严重突发事件,根据 《中华国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的规定,该区政府有权对其做出哪些抉择(ABC)。
A、责令其停产停业;|B、暂扣其允许证;|C、吊销其营业执照;|D、强行划拨其银行帐户资金。
138、关于《中华国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的立法宗旨,以下选项正确 的是(ABCD)。
A、预防和减少突发事件的产生;|B、把持、减轻和打消突发事件引起的严重社会迫害;|C、规范突发事件应对运动;|D、保护国民生命 财产安全。
139、根据 《中华国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的规定,突发事件的分级标准 由谁制定(CD)。A、全国国民代表大会;|B、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C、国务院;|D、国务院部门。
140、某区某单位未及时打消已创造的可能引发突发事件的隐患,导致产生严重突发事件,根据 《中华国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的规定,某区政府有权对其做出哪些抉择(ABC)。
A、责令其停产停业;|B、暂扣其允许证;|C、吊销其营业执照;|D、强行划拨其银行帐户资金。
141、某区安监局未按规定及时采纳措施 处理突发事件,造成必然侵害成果,根据 《中华国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的规定,谁有权对其主管人员依法给予惩罚(AB)。
A、该市国民政府;|B、该区监察部门;|C、该市安监局;|D、该区人大常务委员会。
142、当突发事件产生后,根据 《中华国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的规定,区国民政府该当如何发布 突发事件事态发展和应急处理工作的信息(ABD)。A、统一;|B、正确 ;|C、全面;|D、及时。
143、根据 《中华国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的规定,下列属于影响人民经济正常运行的突发事件的是(ABCD)。
A、银行挤兑;|B、股市暴跌;|C、金融机构倒闭;|D、金融危机。
144、某企业因劳动合同而产生群体性纠纷事件,根据 《中华国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的规定,公安机关有权采纳下列哪些应急措施(ABC)
A、封锁有关场合和道路 ;|B、强制 隔离应用器械相互对抗的当事人;|C、加强 对易受冲击的国家 首要机关和部门的警卫;|D、直接拘留参与冲突的当事人。
145、某人民参与应急救济工作,根据 《中华国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的规定,有权享有以下哪些权利(ABC)。
A、在本单位的工资待遇不变;|B、可以获得政府的表扬;|C、可以获得政府的嘉奖;|D、可以对其他人民发布 命令。
146、下列关于《中华国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对应急工作中的比例原则描绘正确 的是(AB)。
A、行政机关的应急措施 该当与突发事件可能造成的社会迫害的性质、程度 和领域相适应;|B、行政机关有多种应急措施 可以选择的,该当选择有利于最大程度 的保护人民权益的措施 ;|C、行政机关的应急措施 所能带来的社会利益 该当大于对人民、法人或其他组织所受的丢失;|D、行政机关的应急措施 该当符合理性。147、根据 《中华国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单位该当为单位内部的专业应急救济人员(ABC)。A、购置人身意外保险;|B、配备必要的防护设备;|C、配备必要的器材;|D、解决子女就业和生活 问题。148、突发事件信息发布 情势首要包孕(BCD)等。
A、电视直播;|B、授权发布、散发消息稿;|C、组织报道;|D、举办消息发布 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