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来来别总抱怨基层没发展这也是个大舞台[范文]

时间:2019-05-15 10:51:1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来来来别总抱怨基层没发展这也是个大舞台[范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来来来别总抱怨基层没发展这也是个大舞台[范文]》。

第一篇:来来来别总抱怨基层没发展这也是个大舞台[范文]

来!来!来!别总抱怨基层没发展,这也是个大舞台!

长期以来,“基层人才荒”、“基层人才断层”、“逃离基层”等现象较为突出。但当下,越来越多的人尤其是年轻人,体悟到基层海阔天空,大有用武之地。他们悄然逃离北上广,逃离钢筋水泥的丛林,逃离种种“大城市病”,创业在基层、追梦在基层、成长在基层、栖息在基层。基层天地广阔,基层大有可为。

近期,《半月谈》通过半月谈网、半月谈微信公众号策划实施了“到基层去,我们的梦还在不在”问卷调查,共计5000人参与,收到高质量微信留言数百条,基层人才相关话题引发持续热议。

调查显示,40%的被访者已经工作生活在基层,28%的被访者表示很想去基层。这些网友在网站、微信的留言,或表达了自己在基层工作生活的积极状态,或希望能够到基层去大有一番作为。

@Lyp:我一毕业就到基层工作,现在已经在乡镇工作4年多了,慢慢喜欢上了这份工作。

@巍的:我担任某快消品公司的驻地业务代表,要负责一个县级市场,每天都有忙不完的工作:做不完的表、沟通订单、活动策划与执行、走访市场、培训经销商团队等。但我毕业工作近一年了,感觉收获了很多。@Someone:我就想去基层办点实事!

@胡大平:我觉得基层才是真正能为老百姓做实事的地方。

昔日,“宁要北京、上海一张床,不要XX的一套房”;如今,北上广深受热捧程度逐年下降。智联招聘发布的《2015年应届毕业生就业力调研报告》显示,2015年大学毕业生对就业于北京、上海、广州等一线城市的期望骤降至33.9%,明显低于2014年的48.4%和2013年的50.3%。

近年来,到基层去的各路人物来源多元,各显所长。扎根基层的各类各行专业技术人才、前往基层就业工作的大专院校毕业生、前往基层党政部门挂职任职的公务员、自主创业的青年梦想家、返乡创业的农民工、返乡定居的新乡贤新农人等,都活跃在基层大舞台上。

半月谈此次调查发现,最能身体力行、投身基层实干苦干的三大群体依次是:大专院校毕业生、基层挂职任职的公务员、返乡创业的农民工。

@七月,上善若水:我现在刚大学毕业,学的是护理专业。我就在基层,我觉得在基层也很好,每天认认真真做事,在哪里都一样。

@吴越布衣:我在县级机关工作,挂职当某个行政村第一书记。任何工作必须从细胞着手,从小及大,自下而上,群众工作无小事……@阳光路上:在当前全面脱贫攻坚的大潮下,一定要真正深入基层,才能掌握真实的情况。

微信上,不少农创客网友留言表示,自己身边越来越多的亲友利用在大城市打拼学到的种种本领、技术,返回家乡创业。三四线城市、县城、小城镇吸引人才的比较优势何在?

调查发现,被访者普遍认为在基层干事创业的总体环境向好,认同度最高的三大优势依次是:生活安居成本低(26%)、工作竞争压力小(24%)、向基层倾斜的政策好(23%)。

生活安居成本低,是人们逃离一线大城市、选择基层的重要原因。仅以大专院校毕业生为例,因为在京沪难落户,压力大,越来越多的高校毕业生选择回到家乡。

大城市的挤出效应,如高房价、高房租,让人才外流趋势加速。一线大城市就业竞争激烈,导致其吸引力大大下降。

放弃留在一线大城市就业的机会,换取成本低、压力小的生活,是“急流勇退的明智选择”;远离各种“大城市病”,给身心一个安顿之所,是不少人的考量。

@青白:我考的基层司法系统。我觉得在基层工作比在大城市心境更愉悦,比起湮没在大城市的滚滚车轮中,我更喜欢做基层的游鱼或飞鸟。

@高文虎:基层虽然没有一蹴而就的大机会,但有扎实创业的小成功。

@蓝泾:我在乡镇工作12年,样样都经历过,基层确实能锻炼人,乡亲们的朴实,同事间的真诚,使我至今难以忘怀。@Cccindy:本科毕业回家从事了七年半基层工作,接触不同的人群,理解不同的人的思想,学会和各种人打交道,变得成熟,能吃苦,受到过各种感动。

@小王子:作为一名藏区基层工作者,条件的艰苦是最直观的感受,停水、沙尘暴、高寒无时无刻不在动摇着我离开。但是,来自基层老百姓满意的笑容时刻都在温暖着我,让我更加坚定地在基层生根发芽。

@荣耀:我大三时候的目标是毕业后去一个好企业,赚大钱。但是到了大四之后,经历了很多,反思之后发现,其实是浮躁的社会搅动着我们年轻的一代。在重新思考了小时候的理想后,自己毅然选择参加2017年的安徽选调,从家乡基层做起!

当前不少扎根基层的创业人士、就业者认为,如今不是只有留在一二线城市、五位数月薪入囊的就业才令人羡慕,做好农村电商、当好基层公务员、成为小城市“毕创族”、试水民企空间等都会有美好未来。当人们的职业起步越来越多元,拥有基层故事将令人生更加厚实。

渴望拥抱基层、服务基层,个中除了现实利害关系的比较和考量外,筑梦基层的理想主义情怀也在驱动着年轻人走向基层。基层是燃烧激情、放飞梦想之地

退守,蓝海抬望眼

“我为什么选择回来创业?”80后创业者彭诚的答案是:现实考虑与乡愁情怀。

2009年底,彭诚带着创业团队和第一个创业作品——族谱录网,从北京回到家乡湖南浏阳继续创业。“那时北京一个100平方米的中等工作室,一年的租金至少是30万元。在浏阳,我们以800元/月租下一处140平方米的房屋,租金成本几乎可以忽略不计,这样就省下一大笔创业基金。”

到了2015年,彭诚还玩起了“跨界”,和朋友合伙成立蒸菜品牌“蒸浏记”,打造浏阳蒸菜连锁品牌。在第二届“中国创翼”青年创业创新大赛全国总决赛上,“蒸浏记”获得银翼奖。“我们计划2017年在长株潭地区开店100家以上,3年在全国开店1000家。”彭诚信心满满。

30岁的罗壮志一直认为自己不适合上海。2006年,从广西百色专科毕业后,罗壮志到了上海浦东。这是他第一次来到大都市,姑妈带他进了一家织布厂,每月工资三四千元。流水线的生活让他非常难受。“我是学畜牧养殖的,在大城市很难发挥自己所学。”罗壮志说,这让他陷入两难:辞职,对不起姑妈;不辞职,对不起自己内心。

一番纠结之后,罗壮志决定从上海退回到老家广西凤山县。如今每逢周末,他就到市场上帮人阉鸡,这门古老的手艺让他每年收入近20万元。不到3年时间,他已在百色市区购买了一套数十万元的商品房。

农村孩子考上大学被视为“跳出农门”,而今,不少农家子弟大学生毕业后又回归桑梓,成为新农人。

谭中琼大学毕业后进入一家世界500强企业,这让她的父母在乡亲面前觉得特有面子。然而,她有一天终于按捺不住创业的冲动:“回乡创业吧!总得有人把脚插进身下这片土地!”从大山走出去的谭中琼想到养殖肉牛。

养牛可不是件容易的事儿。考验,一环连着一环。割草,运饲料,铲牛粪,繁重的体力活,谭中琼独自承担。怕牛生病,她亲自到城里买药,亲手为每一头牛打针。挥锹铲粪,跟牛较劲,穿牛鼻子……

不到半年,这位曾经每天要化妆才能出门的外企白领瘦了30斤,俨然成了一位地地道道的“牛倌”。付出总有回报,2015年底,谭中琼的肉牛出栏了,一下赚了30余万元。

有着“啃”留学申请材料的痛苦经验,黄丹青决定从法国回到国内三四线城市的工业园区组建一个8人团队,打造“留法公社”网站和“法国留学DIY”微信公众号。

黄丹青是众多回流海归之一。他说,不少跟他一样的海外年轻人,以前喜欢留在一线大城市,如今更愿意为了开拓市场新空间、寻找市场新机遇而回到基层。“留法公社”网站已上线300多所学校,近两万粉丝量,让他尝到市场甜头,充满职业成就感。

服务,俯首向大地

踮起的脚尖、平伸的双臂、微抬的下颌,一排优雅的身姿映在湖南长沙市岳麓区特殊教育学校舞蹈排练室的全身镜里。40多位特殊教育学校的残障孩子正在温习昨日的舞蹈动作,等待中南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舞蹈老师郭贝贝的到来。

每逢周末和节假日,郭贝贝都要为这些爱好艺术的残障孩子义务进行辅导培训。像郭贝贝这样的文化志愿者,长沙有3万余人,他们服务于长沙各基层文化站点。

“北京一个同事跳槽到新的学校,急需英语教师,邀请我回去,我还是拒绝了。”80后教师胡娜说,“北京的教学条件太好,没有我,那些孩子一样能学得很好,这里的孩子更需要我。”

来到吉林伊通满族自治县第三中学任教,出于胡娜的自愿。在两年的任教生活中,她学会了用秸秆烧炕,习惯了上旱厕,学会了凿冰取水……

该中学共1500多名学生,贫困生比例较大,胡娜通过微信发起帮助贫困学生的活动,很快得到母校校友及不少高校师生的支持。120多名学生得到资助,收到捐助资金40多万元。

尽管与爱人长期分居,孩子还小,需要照顾,但胡娜并没有选择调动工作。她说:“我留下来能够帮助到更多的孩子。”

在吉林白城市人才办副主任李修鑫看来,基层工作经验是一份难得的修炼,是很多大学生放下书本走向成熟的标志。“与百姓打交道不能打官腔、说空话,那样没有人愿意理你。”李修鑫说,“要放下架子,盘腿上炕,和他们掏心窝子。”

为了推广一村一名中专生计划,李修鑫曾天天往基层跑,给辍学打工的年轻人做工作,让他们不要急于赚快钱,先学习一门手艺。很多年轻人被他说动报名。“纸上得来终觉浅,基层工作经验让我在面对更复杂的工作时不再为难,这是坐办公室永远无法学到的。”

“要在基层锻炼成长,就要实干,不能玩虚。”26岁的谢淘告诉半月谈记者。清华大学九年的教育培养让他深深地感受到,只有投身到国家的大事业中去,才能真正实现个人价值。2016年8月初,他以选调生的身分来到江西新余市委农工部工作。“我愿意把理想的种子播撒在红土地上,让它生根发芽、光荣绽放。”

86岁的五保户邹顺林,最喜欢到长沙市雨花区跳马镇镇政府找曾任社会事务办主任的陈森慧聊天。老人说:“我就是想跟她‘打打讲’。”

让陈森慧最高兴的,是当拆迁群众看到新建成的安置房比原来的房屋更大、更好时,向她说出的感激话。她说,这个时候就会觉得自己的辛苦“很值”。

扎根基层多年,陈森慧很满足很充实。她时常带着一支笔、一个小本,穿梭于辖区村村组组,大家笑称她为跳马镇困难群众的“活地图”。创业,每在返乡后

春天卖春笋,夏天卖红菇,秋天卖灵芝,冬天卖豆腐乳——江西省宁都县大沽乡垄下村的80后农民工姜万宝、刘芳夫妻俩返乡开起了土特产网点。

2012年,夫妇俩在浙江温岭开了一家淘宝服装店,然而生意并不好做。“服装店到处都是,每年四五万元的房租外加水电费,一个月能挣三四千元就很不错了。”刘芳说,“虽然农村人都向往大城市,但高额的房价、物价,让我们难以站稳脚跟,也找不到归属感。”于是,夫妻二人毅然决定返乡创业。

夫妻二人依托自身的电商经验,在家中开起土特产网店。2015年3月,刘芳家被选为中国邮政“农村e邮”服务站点,夫妻俩不再需要骑摩托车去镇上邮寄,解决了配送难题,网店生意也越来越好。

“除了在家挣钱之外,更重要的是一家人能够生活在一起。”刘芳脸上绽放出幸福的笑容。

基层正蕴育无尽的机会和财富,召唤着大批人返乡创业。在江西新余市创办赣锋锂业的李良彬告诉半月谈记者:“企业员工都是草根人才,大多从一线技术人员做起,伴随企业一同成长。正是这种脚踏实地的精神,让赣锋锂业从一个小小的企业发展成为国内锂产品深加工行业龙头之一。” 退休,归田当乡贤

重庆市万州区走马镇走马社区书记向秀发的身分很多,但他最知名的身分是三峡植物研究专家和重庆大学城市科技学院植物研究所所长。返乡后,他竞选成为社区书记,制定了村规民约,大大改善了村里的卫生条件,并大幅度减少“无事酒”。

“世界的眼光,草民的手法,这是我的经验。”向秀发说,村民的某些思维观念跟不上现代社会发展,但改变这些必须用村民能接受的办法。

重庆巫山县大昌镇白果村地处秦巴山区,山清水秀。晚上十点钟,方孝泽刚在自己的“方家院子”里拉完风琴,从四周聚来的七八十名村民还未散去。“我这个人不喜欢呆在大城市,农村的青山绿水很吸引我,加上我老婆在农村有几亩地,我退休后决定‘告老返乡’。”方孝泽去年刚刚从大昌镇副调研员的职务上退休。

村民史代明告诉记者,以前村里一到晚上就死气沉沉,方孝泽回来后,这里才有了活力。“方书记会唱歌,也会拉风琴,农忙的时候早晚拉,农闲的时候整天拉,很多村民聚在这个院子里,每天晚上很热闹。”

自从方孝泽这位新乡贤回来后,白果村很多地方都发生了变化。首先是路,以前村里连通主干道的是近3公里的机耕道,每到下雨道路泥泞不堪,一些村民外出打工不愿意回来。方孝泽回乡后,一条3.5米宽的水泥路修到了村民的家门口。

“很多干部退休后感觉很落寞,你有没有这种感觉?”面对半月谈记者的疑问,方孝泽略加思索:“我回到村里已经一年多时间了,每天都有很多事情做,有很多人来找我,我过得非常充实、开心。”

“农村人的文化层次相对较低,你会不会觉得和他们有距离?”记者又问。“即使文化上有差距,返乡干部应该主动弥补这种差距,去提升当地人的文化层次。”方孝泽回答。

人才要扎根,政策须生根。相信随着系列政策的落地,“到基层去”将不仅仅是个人的吟唱,更会汇成时代的雄壮和声!福利来啦!

半月谈携手北京时代华语图书来给大家送福利啦!每天会为大家送出10本精品图书哦!今天送出的是《日行一事》(下图所示)。

下载来来来别总抱怨基层没发展这也是个大舞台[范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来来来别总抱怨基层没发展这也是个大舞台[范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