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点时间 藤点空间 用点心思 搞点教研

时间:2019-05-15 10:52:2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抽点时间 藤点空间 用点心思 搞点教研》,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抽点时间 藤点空间 用点心思 搞点教研》。

第一篇:抽点时间 藤点空间 用点心思 搞点教研

抽点时间 腾点空间 用点心思 搞点教研

韩延明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仁:

大家下午好!

按照学校的工作安排,让我今天在这里谈谈有关教学研究的一些体会。说实在话,我诚惶诚恐,如坐针毡,因为实在没有什么东西奉献给大家,只能借此机会将自己在教研方面的点滴体会向大家作一汇报。不妥之处,请领导和各位同仁批评指正。

我1980年参加工作,至今在三尺讲台上耕耘了35个春秋,是一个老老实实的教书匠。之所以能够几十年如一日执着地坚守,是因为我从来不把教书当作是一件苦差事,相反,从中感受到很多乐趣。乐趣之一,就是在工作闲暇之余,把自己教学中的一些做法和感受诉诸笔端,形成文字。当这些文字变成铅字的时候,就像农夫看到自己田地里成熟的庄稼,心中充满了喜悦。多少年来,不管是晴天雨天,还是盛暑严寒,我始终坚持笔耕不辍,先后在《高中语文教与学》、《语言文字报》、《中学语文教学参考》等报刊杂志发表论文一千余篇,累计约三百万字。参与编写了《2012年高考作文命题名师猜想》、《高考作文素材精粹与多向运用》等8部教学资料,在学校大力支持下,出版了校本教材《高考语文应试宝典》,并长期参与“考越”“天星”等教辅资料中心的命题研究。在2012年“国家教师科研基金专家型科研工作年会”上,被教育部评为“全国教科研先进个人”,并担任国家教师科研基金重点课题“书法与欣赏学力培养与研究”科研组组长。

记得那次“专家型科研工作年会”上,教育部政策法规司副司长张文在讲话中强调:一个学校要取得长足发展,需要两条腿走路,一是硬件设施,二是教学教研,而教研又是教学的一根有力拐杖。著名教育家魏书生也曾说过:“只教不研,行而不远。”时至今日,无论是哪级哪类学校,都非常重视教学研究,教研越来越显示出无可替代的作用。我们商南高中的历届领导也都非常关心、支持教学研究,制定、修改并完善了相关的鼓励政策,对发表论文的教师给予同稿费等额的补助,显示出长远的战略发展眼光。

然而,教研之路是一条布满坎坷与荆棘的路,一路走来,不仅需要付出艰辛的汗水,有时还会遭遇热嘲冷讽,但无论怎样,我们应该牢记汪国真的那句话:“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回顾多年教研历程,我有几点体会,与大家分享。

一、纠正一种偏见

虽然众多有识之士对教研工作日益重视,但仍有少数人认为,教师就只该埋头教书,搞教学研究是不务正业,因此说三道四,挖苦打击,甚至在领导面前进谗言。这是一种畸形心理,是一种不良风气。对此,不要过多在意,只要自己工作时间干好本职工作,把别人酒场、赌场、舞场的时间用在教学研究上,做一点有意义的事,有什么错呢?大家熟悉的徐赐成老师,原是我校的历史老师,也是教研园地的默默耕耘者,当年也曾受到很多非议,但他没有止步,一直坚持下来,终于成为三秦名师,他是我们商南高中人的骄傲!其实,教学研究不但不会影响教学,反而能帮助我们更加轻松地完成教学任务,提高工作效率。比如对学生混淆不清的“句子成分划分”这一知识点,我总结出“主谓宾按顺序,定状补找位置”两句简短的口诀,轻而易举地化难为易,收效良好。在讲解失分较高的语句排序这一考点时,我总结了“瞻前顾后,中间开花”的八字方针,既好记又好用,深受学生欢迎。所以,为了搞好教学,为了自己更好的发展,我们不但要支持教研,更要积极参与教研,努力打造知识型、教研型名师形象。

二、摆正两种关系

这“两种关系”就是“教研”与“教学”的关系。一个有进取心的教师不能仅仅满足于当一个教书匠,还应该在自己的学科领域里做一点深层次的探索,提高理论水平和教学技能,这就要求我们既要搞好教学,又要搞好教研。一位教育家曾说:“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枯。”记得商南教育界曾经号召全县师生学习赵川的“二苦”“二

愣”精神,即“苦教苦学”,“愣教愣学”,现在想来的确有些可笑。埋头苦干的精神固然可敬,但如果没有自己的思想,不加研究地人云亦云毕竟是肤浅的,低效的。没有高度就没有深度,就难以把知识教活,使学生举一反三,融会贯通,这就需要在教研上寻找突破口。如高考语文“辨析病句”这一考点,考生失分率普遍较高。在讲解这一考点时,我根据多年来的实践经验,归纳出了一套具有自己特色的辨析方法,教给学生像医生一样学会“望闻问切”,发现“病症”,进而准确判断正误,效果良好。后来我把这种方法进行归纳整理,写成了《捕捉“危险信号” 巧妙诊断语病》一文,发表在《语文月刊》上,后来又被中国人民大学图书资料中心全文转载。然而,我们不能一味撇开教学搞教研,这是不允许的,也背离了教研的宗旨。要从“教学”中触发灵感激发教研的兴趣,再让“教研”成果反过来指导“教学”,使二者相互促进,协调发展。

三、谨记三条原则

1、服务于教学的原则。作为一名普通教师,可能没有高深的理论,写不出具有较高学术价值的大作,我们的教研只要立足于教学,服务于教学,就是有意义有价值的。要善于把自己的研究成果拿到教学实践中去运用,让学生受益,提高自己的教学效率。近年来,我在语文教学研究方面做了点滴尝试,研究的内容基本包含了高考的各个考点,如发表在《阅读与写作》的《论述类文本阅读“三步走”》,发表在《考试》的《文言文阅读答题误区及纠偏方略》,发表在《中学课程辅导》的《诗歌鉴赏常见的命题模式及解题要领》,发表在《试题与研究》的《高考语文必备篇目情境填空百题精练》,发表在《语文周报》的《实用类文本阅读解题技法指导》,发表在《语文世界》的《语言表达创新题型解题技巧》,发表在《语文月刊》的《病句辨析方略》,发表在《试题与研究》的《高考满分作文是怎样“炼”成的?》等,我把这些文章连同近几年来搜集整理的学生优秀作文共计大约十万字,全部印发到学生手上。一年下来,发到每个学生手上的资料都可以装订成厚厚的一本书,既方便又实用,真正发挥了教学研

究在教学中的促进作用。

2、持之以恒的原则

毋庸讳言,搞教研的确很辛苦,要坐得住板凳,忍得住寂寞,受得了酷暑严寒。因此,不少人对教研望而生畏,或者一旦尝到了苦头就半途而废,这样是很难出成果的。泰戈尔说:“只有流过血的手指,才能弹出世间的绝唱!”教学研究也是如此,只有勤于思考,笔耕不辍,才能有所收获。几十年来,我始终与教研相依相伴,吃了不少苦头,也遭受不少打击,但从来没有灰心过。有一次,我发现U盘里存放的几十篇论文被谁删掉了,辛勤的汗水付诸东流,我几近绝望。但我不甘心,不放弃,四处奔走想方设法求人恢复。尽管如此,我还是难以割舍对教研的情怀,又开始了新的劳作。就这样一天天走来,笔记本上清楚地记载了我发表的论文,每学期都在70篇左右。多少年来,每当遇到好的学生习作,我都亲自打印,精心修改,并写上点评,发给学生,从不间断,至今我手边积累的学生佳作有100多篇,囊括了不同文体,不同主题,大大方便了学生,方便了教学。实践证明,教研并不难,人人都能做,成败的关键,在于你是否具有恒心和毅力。

3、有感而发的原则

教学研究的根在课堂上,只要勤于思考,灵感的火花随时都会迸发出来。这时要紧紧抓住稍纵即逝的灵感,把自己的想法、感受记录下来。当年我毕业后被分配到水沟中学工作,因为缺数学老师,学校让我带初二数学。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制约学生数学成绩的瓶颈是应用题。有天晚上我躺在床上苦思冥想,寻求根源。突然,我灵感一现,应用题之所以失分严重,是因为学生不理解题意,而不理解题意的根源又在于不善于读题,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是要像语文课那样,着力培养学生“爱读”“善读”“会读”的能力。找到了症结,我兴奋不已,连忙起床点亮煤油灯(因为当时该校自己蓄水发电,只能供晚自习用电,其他时间的照明都靠煤油灯),将这一想法写成文字,题为《初中数学应用题教学“五步”阅读法》,后来在《商南教研》上发表。2013年,中央电视台推出全新节目《中国汉字听写大会》,看了节目,我觉得“中国汉字”的说法很不严谨,所谓“汉字”就是中文字、中国字,是“中国”独有的文字,不存在“此国”与“彼国”之分,何必要在“汉字”前再冠以“中国”二字,岂不是多此一举?对此,我写了一篇论文,题为《“中国汉字”质疑》,发表在《语文月刊》上。

四、遵循四种方法

1、学会选题。教研课题的选择要注意提以下几点:一是要有价值,有意义。要对教学有促进和指导作用,严防游离于教学实际的假大空。选题要紧扣教材,紧扣大纲,紧扣高考,紧扣学生。如为了应对2014年高考语文题型的新变化,我写了《例谈文言文的断句技巧》、《高考语文必备篇目情境填空百题精练》,分别发表在《语文世界》和《试题与研究》上。二要适合自己,便于写作。生活中全能之人并不多见,我们常常只是在某个方面有一点自己的想法,那么就选择自己最擅长的那个“点”进行探究,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三要从小处着手。可以针对教学中的某个考点进行“定点钻探”,可以是一个字音、一个字形、一个词语,小选题便于把道理讲得更加透彻,如我发表在《语言文字报》上的《“烟霞满纸”是敬辞》、《语文月刊》上的《“牛刀小试”勿滥用》等,都是微课题,以小取胜。

2、善于谋篇。首先,论文标题要有文采,有新意,形象生动,这样才能有磁性,吸引读者的眼球,使人过目不忘。如我的一篇谈论高考作文内容要丰富的文章,拟题为《聚得千山雨 采来一天云》,关于预防作文偏题跑题的文章,拟题为《偏题跑题不可怕 绝处逢生有妙法》,关于卷面书写的文章,题为《如何给文章“净身”去渍》,关于怎样使用素材的文章,题为《蜂拥而上不如巧用精兵强将》等。其次,要了解不同报刊所需稿件的体例要求,投其所好,量体裁衣,这样的稿件就容易被采用。再次,要有理有据。一篇文章倘若理论性太强,未免曲高和寡,而只是罗列事实,又显得肤浅,没有品位。所以,既有理论作支撑,又有实例相佐证,是成熟的教研论文的标志之一。我发表在《中学语文》上的《对高考作文发展等级的“深度”思

考》一文,将理论阐释和佳作例举融为一体,雅俗共赏,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3、勇于创新。创新是教学研究最要紧、最核心的问题,如果亦步亦趋,就很难有所建树。教研创新一是指教学设计、教学活动的创新,二是指教研成果的创新。教学设计力争新颖独特,吸引学生的眼球,激起学生的兴趣;教学活动力争丰富多彩,注重互动,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情境中获取知识。当年我在水沟初中任教时,曾参加了在商南二中举办的全县中学语文优质课大讲赛,凭着新颖的板书设计和独特的课堂教学形式赢得好评,最终夺得桂冠,下课后学生纷纷涌上讲台让我签字留念,把我搞得手足无措,很是尴尬。教学论文的创新应追求“人无我有,人有我新”,敢于闯禁区,闯盲区,不吃别人嚼过的馒头。例如,谈到作文素材的积累,不少老师的观点可能是“韩信点兵,多多益善”,而我对学生的要求则是少而精,学会化一为十,化十为百,这样既省时又高效,对此我写了一篇题为《薄积厚发 以少胜多》的论文,很快见诸报端。

4、抢抓热点。教学研究也要应时而动,要关注新近发生的热点事件,把它们与教学研究联系起来。如看了央视竞猜节目《中国谜语大会》,有感于“中国谜语”,我立即写了一篇题为《谜语——独具中国特色的文化现象》的文章提出质疑:谜语源自中国古代民间,历经数千年的演变和发展,它是中国大地上土生土长的,不带任何“洋”味。所以,不能在谜语前面加上“中国”的字样,这样显得重复赘余,仿佛世界上还有“美国谜语”、“韩国谜语”似的。这篇文章很快在国家级刊物《语言文字报》上发表,与之前发表于《语文月刊》的《“中国汉字”质疑》成为“姊妹篇”。大家知道,最近,央视著名主持人毕福剑言论“不雅视频”曝光,毕福剑因此被央视封杀,他自己也发微博表示很自责,很痛心。如果我们抓住这一事件,写一篇关于作文素材多角度立意的论文,一定会很抢手。

回顾自己走过的教研之路,我深感教学辛苦,教研更辛苦,夏天要防蚊子,冬天要战严寒,更会有耕耘多收获少的不能承受之重。

但有付出就会有回报,更重要的是,教研还真给我的教学帮了大忙,使自己能够比较轻松地应对繁重的教学任务,提高工作效率。古人讲“三十而立”,立什么?立功,立德,立言。一般说来,我们做教师的,都或多或少立了功,立了德,但立言还有所欠缺。在此,我送给大家一句话,也以此自勉:抽点时间,腾点空间,用点心思,搞点教研。

语无伦次地说了这些,只是管窥之见,实在有班门弄斧之嫌,又浪费了大家的宝贵时间,深感愧疚汗颜,不妥之处,敬请领导和各位同仁批评指正,我定当躬身俯首,洗耳恭听。谢谢大家!

下载抽点时间 藤点空间 用点心思 搞点教研word格式文档
下载抽点时间 藤点空间 用点心思 搞点教研.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