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农大会记学原理答案第一套

时间:2019-05-15 10:17:2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网上农大会记学原理答案第一套》,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网上农大会记学原理答案第一套》。

第一篇:网上农大会记学原理答案第一套

一 单项选择题

1.会计对象在企业中的具体表现为()。

(5.0 分)

各种经济业务 会计要素

以货币表现的经济业务 会计科目

知识点: 1.2 会计的对象与会计要素 用户解答: 会计要素

2.会计主体对会计工作范围从()上进行了限定。

(5.0 分)

空间和时间 内容 时间 空间

知识点: 1.3 会计核算的基本假设和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用户解答: 空间

3.会计科目是()

(5.0 分)

账户的名称 会计要素的名称 会计报表的项目名称 账簿的名称

知识点: 2.3 会计科目 用户解答: 账户的名称

4.复式记账法对每项经济业务都以相等的金额在()账户中进行登记(5.0 分)

有关 两个

两个或两个以上 一个

知识点: 3.1 复式记账原理 用户解答: 两个或两个以上

5.(5.0 分)

对每一个账户来说,期末余额()。

只能在账户的一方

可能在借方或贷方 只能在贷方 只能在借方

知识点: 2.4 会计账户及其结构 用户解答: 只能在账户的一方

6.“预提费用”、“待摊费用”两个账户是根据()的要求,为了划清各会计期间的费用界限而设置的。

(5.0 分)

谨慎性 历史成本 配比性 权责发生制

知识点: 1.4 会计核算基础和会计计量属性|4.4 产品生产过程业务的核算 用户解答: 权责发生制

7.“待摊费用”和“预提费用”账户的借方都是用来登记()。

(5.0 分)

费用的实际发生数或支用数 费用的摊配数 费用的预提数

尚未摊配和尚未预提的费用数

知识点: 4.4 产品生产过程业务的核算 用户解答: 费用的实际发生数或支用数

8.下列经济业务发生,使资产和权益项目同时减少的有()。

(5.0 分)

用资本公积转增实收资本 接受投资者固定资产投资 用银行存款购买原材料 用现金发放职工薪酬

知识点: 2.2 经济业务与会计等式 用户解答: 接受投资者固定资产投资

9.核算材料采购成本的账户是()。

(5.0 分)

生产成本 材料采购 管理费用 原材料

知识点: 4.3 材料业务核算 用户解答: 材料采购

10.对于费用类账户,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5.0 分)

余额在借方 借方登记费用的发生额 余额在贷方 借方登记转销数

知识点: 3.2 借贷记账法

用户解答: 借方登记费用的发生额

二 多项选择题

1.会计核算方法包括()。

(5.0 分)

分析会计报表 编制会计报表 成本计算 复式记账 会计凭证

知识点: 1.5 计核算的基本程序与方法

用户解答: 编制会计报表 | 成本计算 | 复式记账 | 会计凭证

2.下列经济业务发生,使资产项目之间此增彼减的有()。

(5.0 分)

接受投资者投资 以现金支付工资 生产产品领用原材料 以银行存款偿还前欠购料款

以银行存款支付购买固定资产的款项

知识点: 2.2 经济业务与会计等式

用户解答: 生产产品领用原材料 | 以银行存款支付购买固定资产的款项

3.账户的左右两方,哪一方登记增加数,哪一方登记减少数,取决于()。

(5.0 分)

记账方法 账户的级别 核算要求 账户的性质 账户的类型

知识点: 2.4 会计账户及其结构

用户解答: 账户的性质 | 账户的类型

4.会计反映职能的特点是()。

(5.0 分)

预测未来

具有完整性、连续性、系统性 主要利用货币计量 核算将发生的经济业务 核算已发生的经济业务

知识点: 1.1 会计基本概念

用户解答: 具有完整性、连续性、系统性 | 主要利用货币计量 | 核算已发生的经济业务

5.根据国家规定,企业可以按照职工工资总额的一定比例,从()中提取社会保险费。

(5.0 分)

成本 收入 费用 利润 所有者权益

知识点: 4.4 产品生产过程业务的核算 用户解答: 成本 | 费用

6.记账凭证是()。

(5.0 分)

经理人员填制 由会计人员填制

根据审核无误的原始凭证填列 由经办人员填制 经济业务发生时填列

知识点: 5.3 记账凭证

用户解答: 由会计人员填制 | 根据审核无误的原始凭证填列

7.借贷记账法下,账户的基本结构是()。

(5.0 分)

收入增加记贷方,费用增加记借方 资产增加记借方,权益增加记贷方 借方余额表示资产

贷方余额表示负债或所有者权益 左方为借方,右方为贷方

知识点: 3.2 借贷记账法

用户解答: 收入增加记贷方,费用增加记借方 | 资产增加记借方,权益增加记贷方 | 借方余额表示资产 | 贷方余额表示负债或所有者权益 | 左方为借方,右方为贷方

8.在材料采购业务核算时,与“材料采购”账户的借方相对应的账户一般有()。

(5.0 分)

预付账款 应付账款 应交税费 应付票据 应收账款

知识点: 4.3 材料业务核算

用户解答: 预付账款 | 应付账款 | 应付票据

9.下列项目中应记入“营业外支出”账户的有()。

(5.0 分)

出售固定资产的净损失 出租固定资产的提取的折旧 盘亏固定资产的净损失 经批准无法收回的应收账款 处置无形资产的净损失

知识点: 4.6 财务成果的核算

用户解答: 出售固定资产的净损失 | 经批准无法收回的应收账款 | 处置无形资产的净损失

10.流动资产的盘亏或毁损,经批准后,所编制的会计分录涉及的账户有()。

(5.0 分)

“其他应收款”账户的借方 “管理费用”账户的借方 “待处理财产损溢”账户的贷方 “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账户的贷方 “营业外支出”账户的借方

知识点:

用户解答: “其他应收款”账户的借方 | “管理费用”账户的借方 | “待处理财产损溢”账户的贷方 | “营业外支出”账户的借方

第二篇:0702土地利用规划学网上作业答案(推荐)

《土地利用规划学》

1、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程序和内容?

答案要点:

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程序:(1)准备工作;(2)调查研究;(3)拟订规划供选方案;(4)协调与论证;(5)规划报批;(6)规划公布。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内容:(1)土地利用现状分析;(2)土地供给量预测;(3)土地需求量预测;(4)确定规划目标与任务;(5)土地利用结构调整与布局;(6)土地利用分区;(7)制定实施规划的措施。

2、简述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体系?

答案要点: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一个多层次的规划体系。由于我国实行分级管理体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也按行政区域分为全国、省(自治区、直辖市)、市(地、州)、县(市)和乡(镇)五级,即五个层次。

各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性质有所不同。全国和省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属宏观控制性规划,主要任务是在确保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和严格控制城市、集镇和村庄用地规模的前提下,将土地资源在各产业部门间和地域间进行调整和合理配置。县、乡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属实施性规划,其主要任务是按照上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控制指标和布局要求,划分土地利用区,明确各土地利用区的土地用途和使用条件。市(地、州)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介于省、县级之间的过渡性规划。

上下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必须紧密衔接。上级规划是下级规划的依据和指导,下级规划应在上级规划的控制下进行编制;下级规划是上级规划的具体化和落实。没有上级规划指导的规划是盲目的规划,没有下级规划落实的规划是无法实施的规划。

3、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用途分区的依据是什么?一般而言,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用途分区包括那些?

答案要点:

依据(1)土地利用方式的区域差异性。(2)土地质量的区域差异性。(3)自然及社会经济条件的区域差异性。(4)土地生产效益的区域差异性。(5)区域内有关区划、规划是分区的参考依据。(6)各部门的发展战略及相应土地需求量是分区的主要依据。

一般可划定以下11种土地用途区:(1)基本农田保护区:是指为耕地进行特殊保护和管理划定的土地用途区。(2)一般农地区:是指基本农田保护区以外,为农业生产发展需要划定的土地用途区。(3)林业用地区:是指为林业发展需要划定的土地用途区。(4)牧业用地区:是指为畜牧业发展需要划定的土地用途区。(5)城镇建设用地区:是指为城镇(城市和建制镇,下同)发展需要划定的土地用途区。(6)村镇建设用地区:是指为农村居民点(村庄和集镇,下同)发展需要划定的土地用途区。(7)村镇建设控制区:是指为控制农村居民点建设需要划定的土地用途区。(8)工矿

用地区:是指独立于城镇、村镇建设用地之外,为工矿发展需要划定的土地用途区。(9)风景旅游用地区:是指具有一定游览条件和旅游设施,为人们进行观赏、休憩、娱乐、文体等活动需要划定的土地用途区。(10)自然和人文景观保护区:是指对自然、人文景观进行特殊保护和管理划定的土地用途区。(11)其他用途区:是指根据实际管制需要划定的其他土地用途区,其命名按管制目的确定,如水源保护区、陵园墓地区等。

4、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应收集哪些相关资料?

答案要点:

1、区域基础资料:(1)自然条件包括气候、地貌、土壤、水文、自然灾害等;(2)资源状况包括矿产资源、生物资源、景观资源等;(3)人口资料包括历年总人口、人口自然增长、人口机械增长、非农业人口、流动人口、暂住人口等;(4)经济发展资料包括历年国内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产业结构等;(5)城乡建设及基础设施状况;(6)主要产业发展状况;(7)农业普查资料;(8)生态环境状况;(9)县域历史资料等。

2、土地资源与土地利用资料:(1)土地利用现状调查资料包括数据、图件和报告;(2)土地利用变更调查资料包括数据、图件和报告;(3)历年土地统计资料;(4)历次非农业建设用地清查资料;(5)待开发土地资源调查及其他专项用地调查资料;(6)土地评价及土壤分级资料等。

3、有关土地利用的规划资料:(1)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2)上一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资料;(3)上一次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资料;(4)土地利用专项规划资料;(5)国土规划、县域规划、城镇规划、村镇规划、开发区规划、农业区划、农业综合开发规划及林业、交通、水利等各专业部门涉及土地利用的规划资料等。

5、简要分析土地利用现状分析对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作用?

答案要点:

(1)了解区域土地利用的自然条件与社会经济条件。

(2)了解区域土地利用的历史演变及其变化趋势。

(3)了解区域土地利用现状结构和布局特点。

(4)了解区域土地的开发利用程度。

(5)了解区域土地利用的效果。

(6)了解区域土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等。

6、什么叫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总目标?为实现其总目标一般包括那些具体数量指标?

答案要点:

规划总目标是指规划期间通过规划实施在土地利用上所要达到的特定目的。具体数量指标包括:耕地保有量、基本农田保护面积、城乡建设用地规模、新增建设占用耕地规模、土地整治补充耕地面积、建设用地总规模、新增建设用地总量。

7、什么是土地利用结构?按其类型划分它包括哪些类型?

答案要点:

土地利用结构系指国民经济各部门占地的比重及其相互关系的总和,是各种用地按照一定的构成方式的集合。其类型:土地利用的理论结构;土地利用需求结构;土地利用规划结构。

8、简要阐述我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编制部门与审批程序?

答案要点:

(1)土地规划是由各级人民政府组织编制。

(2)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审查报批程序:①前期工作。②申报。③审

查。④批复。

9、简要回答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地位和作用?

答案要点:

地位: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土地利用规划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土地利用管理的“龙头”。

作用:(1)合理、科学利用土地的基础。

(2)为协调与调节非农建设与耕地保护间矛盾提供了参考方式。

(3)贯彻基本国策与执行用地方针的有力手段。

(4)对土地利用管理有着长远的指导意义。

10、什么是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我国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原则是什么? 答案要点:

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是使有限的土地持续地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需求,即达到土地供求的持续平衡。

我国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应当遵循以下原则:

(1)坚持人口、资源、经济协调发展的原则。

(2)坚持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原则。

(3)坚持以科技发展为前提,充分利用土地资源的原则。

(4)坚持科学决策严格管理的原则

11、未来几年是我国”实现奔小康计划”的关键几年,“吃饭”与”建设”间的矛盾将越来越突出,就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编制中如何协调这对“矛盾体”谈谈您的观点和看法?

答案要点:

(1)分析上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存在的主要问题;

(2)把保护农用地特别是耕地放在土地利用与管理的首位;

(3)坚持供给制约和引导需求,统筹安排各业用地;

(4)坚持科学的发展观,集约与节约并举,以节约挖潜为重点,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5)坚持”一要吃饭,二要建设”的方针,处理好当前与长远、局部与全局的关系,实现土地利用经济、社会、生态效益三统一;

(6)针对上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存在的主要问题,通过3S手段克服上一轮土地规划编制中基础数据不准确的问题,提出本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的方法(数学模型与指标相结合)的同时,利用3S手段克服上一轮土地规划编制中对空间分布格局考虑不全面的问题;

(7)注重实际调研与公众参与。

12、试从土地利用系统的角度出发,分析区域土地利用如何实现其结构优化? 答案要点:

(1)从系统论观点看,土地利用的实质是土地自然生态子系统和土地社会经济子系统以人口子系统为纽带和接口耦合而成的土地生态经济系统。

(2)土地系统由耕地、林地、牧业用地、水域、市地、工矿用地、旅游地和特种用地等子系统组成的大系统,这些土地子系统都是由植物、动物、微生物等生物成分和光照、土壤、空气、温度等非生物成分共同组成的,借助于能量与物质流动转换而形成的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

(3)土地系统及其子系统间间存着复杂的能量与物质的转换关系,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属于远离平衡状态的开放系统,通过相互间以及与外界不断进行物质与能量交换,不断从原有的混沌无序状态,转变为在时空上或功能上的有序状态,彼此间相互交替与循环,当土地利用系统在时空上功能上处于有序状态时所形成的土地利用结构为区域土地利用优化结构。

第三篇:2012年网上农大管理学原理课程作业答案(2套)

管理学原理

第1套

您已经通过该套作业,请参看正确答案

1、古典经济学家()最早提出了经济人的假设。

A.亚当斯密

B.梅奥

C.马斯洛

D.法约尔

参考答案:A 您的答案:A

2、()制又被称为泰罗制。

A.科学管理制

B.一般管理理论

C.人际关系制

D.霍桑实验

参考答案:A 您的答案:A

3、跳板原则是法约尔在()提出的。

A.人际关系理论

B.权变理论

C.管理的十四条原则

D.组织行为理论

参考答案:C 您的答案:C

4、马斯洛设计了()模型

A.需要层次

B.方格理论

C.领导理论

D.自然实现理论

参考答案:A 您的答案:A

5、韦伯被称为()

A.组织管理之父

B.一般理论之父

C.科学管理理论

D.人际关系理论

参考答案:A 您的答案:A

6、梅奥属于()学派

A.行为学派

B.管理科学

C.一般管理

D.科学管理

参考答案:A 您的答案:A

7、标准化是由谁提出的()。

A.泰罗

B.法约尔

C.梅奥

D.巴纳德

参考答案:A 您的答案:A

8、法约尔是哪国人()。

A.美国

B.英国

C.法国

D.加拿大

参考答案:C 您的答案:A

9、人性观的演变正确的是()。

A.经济人→社会人→自我实现人→复杂人

B.社会人→经济人→自我实现人→复杂人

C.自我实现人→社会人→经济人→复杂人

D.社会人→自我实现人→经济人→复杂人

参考答案:A 您的答案:A

10、决策树属于()。

A.风险型决策方法

B.程序化决策方法

C.悲观性决策方法

D.乐观性决策方法

参考答案:A 您的答案:A

管理学原理

第2套

您已经通过该套作业,请参看正确答案

1、()理论是悲观的、静止的和僵硬的,认为控制主要来自于外部,由上级强加给下属

A.X 理论

B.Y 理论

C.Z 理论

D.S 理论

参考答案:A 您的答案:A

2、K 理论产生于()

A.美国

B.新西兰

C.日本

D.英国

参考答案:B 您的答案:B

3、在变革理论中,管理学界存在两大基本观点 :渐进论与()

A.激进论

B.变革论

C.结构论

D.人员论

参考答案:A 您的答案:A

4、控制的基本类型有事前、事中和事后控制及()。

A.直接和间接

B.前馈

C.现时控制

D.反馈控制

参考答案:A 您的答案:A

5、人力资源的管理活动可简单 的归结为()进而促进整个组织的有效发展。

A.求才 选才 育才 用才 留才

B.选才 求才 育才 用才 留才

C.育才 求才 留才 用才 选才

D.求才 育才 用才 选才 留才

参考答案:A 您的答案:A

6、“创新”这一概念是熊彼特在()世纪提出的。

A.19 B.18 C.17 D.20 参考答案:D 您的答案:D

7、头脑风暴法是美国的奥斯本于()年首创的。

A.1939 B.1949 C.1943 D.1929 参考答案:A 您的答案:A

8、()是沟通的基础。

A.信息

B.网络

C.环境

D.信任

参考答案:A 您的答案:A

9、期望理论是由耶鲁大学()提出。

A.弗鲁姆

B.波特—劳勒

C.麦克莱兰

D.亚当斯

参考答案:A 您的答案:A

10、心理学家赫兹伯格提出了()论。

A.保健因素

B.激励因素

C.双因素

D.ERG理论

参考答案:C 您的答案:C

11、马斯洛认为人类有五类最基本的需要,分别为生理需要和()

A.归属需要

B.安全需要

C.自尊需要

D.自我实现的需要

参考答案:A, B, C, D 您的答案:A, B, C, D

12、沟通方式有()。

A.口头沟通

B.书信沟通

C.书面沟通

D.非语言沟通形式 参考答案:A, C, D 您的答案:A, C, D

13、组织沟通的类型分为()。

A.正式沟通

B.非正式沟通 C.自上而下的沟通 D.横向沟通

参考答案:A, B 您的答案:A, B

14、创新过程分为收集素材、()。

A.深思熟虑 B.酝酿储备 C.领悟发现 D.确定完善

参考答案:A, B, C, D 您的答案:A, B, C, D

15、企业中的标准分为:行为标准及()。

A.时间标准 B.生产率标准 C.消耗标准 D.质量标准

参考答案:A, B, C, D 您的答案:A, B, C, D

16、人力资源管理活动可分为()。

A.管理职能 B.作业职能 C.工作分析 D.工作评价

参考答案:A, B 您的答案:A, B

17、人员选拔方式()

A.选举制与委派制

B.考试制

C.推荐制

D.以上方法合并使用

参考答案:A, B, C, D 您的答案:A, B, C, D

18、职业培训一般分为()。

A.职前培训

B.在职培训

C.内部培训

D.分类培训

参考答案:A, B 您的答案:A, B

19、辞退的情况有退休()。

A.告退

B.裁退

C.辞退

D.撤职

参考答案:A, B, C, D 您的答案:A, B, C, D

20、影响领导效果的“情景因素”有()。

A.上下关系

B.任务结构

C.职位权利

D.环境因素

参考答案:A, B, C 您的答案:A, B, C

第四篇:现代教育原理网上任务0102030405 全部答案吧(最终版)

01任务答案

名词解释1选择题1简答题1论述题1实践题1 1.教育

教育分广义的教育和狭义的教育。广义的教育是自有人类以来就产生的教育,这种教育存在于各种生产和生活的活动之中。其定义一般为:教育是人类社会特有的一种社会现象,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狭义的教育(即学校教育)定义为: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的要求和年轻一代身心发展规律,对受教育者所进行的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传授知识技能,培养思想品德,发展智力和体力的活动,通过这种活动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一定是服务的人。

2.教育学

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或者说是研究教育特别是教师如何更科学的有效的培养人的科学。教育学是在人类的教育活动进行相当长的一段历史过程之后才逐渐出现的,先期仅仅是对教育经验的总结,随后才诞生具有初步体系的教育学。

3.教育科学

教育科学是教育现象和教育规律为共同研究对象的各门教育学科的总称,是若干个教育学科构成的学科总体。4.教育思想

是指人们对教育现象的认识,是指人们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教育实践而形成的对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的认识,观点和看法。

5.教育规律

教育规律是教育现象与其他社会现象,以及教育现象内部各个构成要素之间本质的,必然的,内在的联系或关系。

6.义务教育

义务教育是指由国家强制实行的,适龄儿童必须接受的,国家,社会和家庭必须予以保障的国民教育 7.学制

学校教育制度,简称为学制。学校教育制度是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的学校系统,具体规定着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彼此之间的协调关系。

8.终身教育

终身教育从个人和社会的观点来看,已经包括整个教育过程,终身教育变成了由一切形式,一切表达方式和一切阶段的教学行动构成一个循环往返的关系时所使用的工具和表现方法。

二、简答题

1.教育的本质特性是什么? 答:

(一)教育是人类社会特有的一种社会现象。

(二)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一种有意识的活动。

(三)教育是人类社会特有的传递经验的形式。

(四)教育是有意识的以影响 人的身心发展为目标的社会活动。2.现代学制有哪些发展趋势? 答:1.教育社会化与社会化教育。

2.重视早期教育。

3.初等教育入学年龄提前,义务教育年限延长。4.寻求普通教育与职业技术教育的最佳结合。5.高等教育出现多级层次,学校类型多样化。

6.以终身教育思想为指导,实现教育制度一体化,发展继续教育。

三、论述题

1.试述终身教育思潮对学校教育制度的影响。(答题注意事项:论述题不能仅仅回答要点,必须要有“论”的内容,也就是要展开论述

学校教育必须积极地适应终身教育的挑战。(1)终身教育改变了传统教育的理念。(2)终身教育改变了教育的目的和功能。(3)终身教育改变了教育的内容和方法。(4)终身教育改变了教育的阶段和教育的组织。2.试述素质教育的特征和实质。

(答题注意事项:论述题不能仅仅回答理论问题,必须有结合实际的内容。)

素质教育的内涵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其特征包括:一是全体发展;二是全面发展;三是主动发展;四是和谐发展;五是充分的发展;六是可持续发展。实施素质教育,其实质是一种导向思想——指导学校和教师按照党的教育方针和教育、教学规律、克服片面追求升学率的不良倾向,使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即要把主要精力用在课堂教学上,通过教学改革,使学生在掌握大量知识的基础上发展能力与个性,使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理想目标具备坚实的基础。其次,素质教育的实施还要落实到教育活动的各个方面和环节。如教学、教育实践或实习、课外活动等,实现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的有机统一,这样才能完成全面素质教育的任务。02任务答案

选择题

1.从根本上看贯穿教育活动的基本矛盾、基本规律是(A.教育与社会发展之间的矛盾D教育与人的身心发展之间的矛盾)

2.影响教育发展规模的因素主要有(A.人口数量B.生产力科技发展水平)。3.人口增长率会影响到以下哪些教育因素(C.教育发展规模D.教育结构E.教育质量

4.决定教育性质的根本因素是(B 政治经济制度)。5.受教育权利是受(B 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制约的。

6.教育内容受如下哪些因素的制约和影响(B生产力和科技发展水平C社会政治经济性质D社会文化本体E 社会政治经济制度)。7.教育产业作为其他非育人产业共同需要的上位产业、前提产业,决定了其在社会大系统中具有(A基础性B全局性C 先导性)的产业地位。

8.教育现代化是一个系统工程,具有多元的目标,其内容包括(ABCDE)。

9.社会生产力和科技发展水平对教育产生的制约和影响,具体表现在(ABCDE)等各方面。10.“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句话反映了下列哪种因素对人的发展的影响(A环境C 教育)。11.在人的发展的关键期,施以相应的教育,这是遵循了人的发展的(B顺序性C阶段性E 个别差异性)

12.在教育工作中我们要“一把钥匙开一把锁”,这是遵循了人的发展的(C.阶段性 E.个别差异性)。13.人类历史上的“狼孩”事例,说明了(B 遗传素质在人的身心发展中不起决定作用)。14.遗传素质在人的发展中起(D 生理前提作用)。15.心理学理论为我们认识人的发展及其规律作出了巨大的贡献,被誉为“20世纪发展心理学上最权威的理论”是(C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D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E赞科夫的“一般发展”理论)。16.赞科夫依据其一般发展理论,提出了著名的教学原则(A高难度原则B高速度原则E 以理论知识为主导原则)。17.人的身心发展的规律具有(B顺序性C.阶段性E 个别差异性)等规律。

二、简答题

1.人的身心发展的动因及其规律

答:(1)人的身心发展的动因是由内因与外因构成的,共同推动人的身心发展(2分)(2)顺序性(1分)(3)阶段性(1分)(4)不均衡性(1分)(5)个别差异性(1分)

2.简述教育的经济功能

答:1.教育是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前提。2.教育是知识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3.教育是现实生产力产生的重要手段。4.教育是知识创新的重要基础。3.简述教育的文化功能

答:1.传递——保存文化功能 2.传播——丰富文化的功能 3.选择——提升文化的功能 4.创造——更新文化的功能

三、论述题

1.如何理解教育优先发展是现代社会的普遍规律?(答题注意事项:论述题一不能仅仅回答要点,必须要有“论”的内容,也就是要展开论述;论述题二不能仅仅回答理论问题,必须有结合实际的内容。)答:所谓教育优先发展有两个内涵,其一是社会用于发展教育的投资要适当超越于现有生产力和经济发展水平而超前投入;其二是教育发展要先于或优于社会上其他行业和部门而先行发展。因此教育优先发展又可称为教育超前发展或教育先行。教育优先发展在当今世界成为各国政府的战略决策并加以推行,其理论根据就在于从教育在整个社会大系统中的定位,即教育的三性——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出发。(1)人类社会的发展是由一系列要素和机制相互作用共同推动的,但从根本上是由一代代人主体地位的上升、素质的提高来实现的。人力资源在社会发展中有着决定作用,这种决定性和教育本体功能向社会功能的转变,为教育的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的确认提供了理论基础。单一科技和经济的进步并不能导致社会的全面的、可持续的发展。教育、科学、文化、人的素质的提高是直接推动生产力发展,促进社会进步的决定性因素,也是衡量一国综合国力的重要指标。一切先进的科技与文化、现实的生产力与非现实的生产力都是由人所创造的,教育产业是所有其他非育人产业共同需要的上位产业、前提产业,即基础性、全局性产业。由于人力资源在社会发展中有着决定作用,根据未来社会的需要,培养未来人,这就表现了教育对各行各业的先导作用。(2)现代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呈现高速度的态势,科技转化为生产力的周期越来越短。知识总量在激增,知识更新的周期在迅速递减,教育周期却不能因此而缩短。由于教育对国家和个人的重大作用,出现了教育时段向两端的延伸,这就决定了教育必须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培养未来人的超前性。由此可见,教育优先发展已是现代社会的普遍规律。

四、作品题

1.美国芝加哥大学教授舒尔茨被认为是教育经济学的创始人。他说:“教育作为经济发展的源泉,其作用是远远超过被看作实际价值的建筑物、设施、库存物资等物力资本的。”在谈到人力资源时说:“有技能的人的资源是一切资源中最为重要的资源,人力资本收益大于物力资本投资的收益。” 舒尔茨根据其人力资本学说,对美国历年高等教育费的收益率进行了计算。结果是,美国1929年到1957年教育投资在增加国民收入中作出贡献的比率是33%。由此出发,请谈谈你对教育所担负的经济功能的看法。要点:(1)从辩证唯物主义者的立场以及辩证法的观点看,人在生产过程中是到关重要的,因此对人的教育投入就是对将来经济增长的最好投入。(2)有人说:“教育是生产力”,这一点都过分,因为决定生产力高低的人的素质,即教育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生产力的高低。(3)教育投入与成效的周期是漫长的持续的。(4)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已进入知识经济时代,教育水平的高低,即人力资源水平的高低,完全控制着经济水平的高低。

03任务答案

一、多项选择题

1.规定培养各级各类人才的总的要求或共同标准的是(B.教育目的)。2.规定一个国家教育发展性质、总方向、总目标的是(A.教育方针)。

3.人本主义者所持的教育目的观是(A.个人本位论B.社会本位论C.文化本位论D.生活本位论)。4.强调人是社会的产物,教育就是要使受教育者成为社会需要的人的教育目的“社会本位论”,其代表人物有(C.孔德 D.那托尔普 E.涂尔干)等。

5.1996年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递交的报告《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提出了教育的四大支柱,它们是(A.学会认知B.学会做事 C.学会共同生活 D.学会生存)。6.1993年,美国政府在(D.《2000年目标:美国教育法》)中,确定了美国国家的八大教育目标。7.新课程改革在课程结构上,从小学至高中设置了必修课程“综合实践活动”,其主要内容包括(ABCDE)。

8.学校教育内容的具体规范形式包括(A.课程计划 B.课程标准 C.教科书)。9.课程计划的内容一般包括(A.培养目标B.学习年限C.时间分配D.课程设置)。10.课程标准的框架结构主要包括(ABCDE)。

11.学校教育的主要途径有(A.教学B.综合实践活动C.咨询与指导)。

12.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指定领域内容包括(A.研究性学习B.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C.信息技术教育D.劳动与技术教育)。

13.咨询与指导的主要内容有(A.学习指导B.职业生涯指导C.心理咨询与指导 E.休闲指导)。

二、简答题(共 2 道试题,共 20 分。)1.现代社会教育有哪些特点?

答:现代社会教育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相比具有以下特点:(1)开放性;(2)群众性;(3)多样性;(4)补偿性;(5)融合性;

2.简述课程改革的理念与策略。答:(1)倡导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2)重建新的课程结构;(3)体现课程内容的现代化;(4)倡导建构的学习;(5)形成正确的评价观念;(6)促进课程的民主化与适应性。、三、论述题(共 2 道试题,共 30 分。)

1.试述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

答:个人全面发展的涵义(1)量的方面——智力和体力的尽可能多方面的发展(2)质的方面——智力和体力的充分的、自由的发展(3)度的方向——个人智力和体力的统一发展

2.试述综合实践活动作为教育途径的重要作用。

答:答题要点:答:第一,综合实践活动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第二,参加综合实践活动,可以增加学生的生活体验。第三,综合实践活动可以形成学生的服务意识。

四、案例分析题(共 1 道试题,共 22 分。)

一位语文老师走进二年级一班的教室,准备给同学们上新教材《小山羊》这一课。他刚走上讲台,只听教室的窗外传来消防车的警笛声,同学们被这突如其来的警笛声吸引,呼啦离开各自的座位,趴在临街的窗户上,好奇地观看消防车,边看还不停地边议论。这位老师没有把小学生制止住,让他们回到各自座位上,认真学《小山羊》这一课。而是把“消防车”作为一种绝好的课程资源来加以利用,因势利导,让小同学们围绕着“消防车”上了一堂别开生面的语文听说读写训练课。请分析,该教师的做法是否符合新课程改革的精神?

答:答题要点:肯定教师的做法是符合新课程标准的,而且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运用了研究性学习这个新的课改方针。1,课程标准只是对学生某一学习阶段的行为描述,可达到的,可评估的,而不是模糊的,渴望而不可及的。2.教师不是教科书的执行者,而是教学方案的开发者,即教师是“用教科书教,而不是教科书”。3.研究性学习是针对“接受性学习”而言的。与传统的接受学习比起来,研究性学习有更强的问题性、实践性参与性和开放性。在教学中创设一种类似的研究情景,通过学生自主、独立的发现问题,帮助学生来获得知识、技能、情感的发展。本案例就是运用“消防车”这一实际场景,来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4.教师通过“消防车”这一实际场景,因地制宜的,灵活生动的一改原来准备的教学计划,而是生动的。活泼的,在很难出现的实地场景中,运用学生的兴趣、好奇来激发学生的获取知识、回忆知识的教学模式,符合新教改的精神。

04任务答案

1.当代社会存在的基本教育形态是:(A社会教育B学校教育C家庭教育)。

2.教师专业结构的构成要素有:(A教师专业能力B教师专业知识D教师专业精神)。3.下列答案中哪些属于家庭教育的特点(B感染性C权威性D终身性E针对性)。4.英国“新学校”模式推行的教育方式是(B儿童中心D社会中心E活动中心)5.道尔顿学校模式要求教师的工作坚持三项原则,即(B自由C合作D时间预算)。6.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教师职业发展的特点是:(A教师职业职能的转变B教会学习是教师职业的新的工作方式C教师职业被认定为专业性职业D教师的终身教育得以实施E教师成为教育改革的重要因素)。

7.联合国大会通过的《儿童权利公约》,确立了青少年儿童的社会权利主体地位,这一核心精神的基本原则是(A无歧视原则C儿童权益最佳原则D尊重儿童尊严原则E尊重儿童观点和意见原则)。

8.下列哪些是我国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少年儿童享有的合法权利(A受教育的权利C受尊重的权利E安全的权利)

二、名词解释

1.社会教育(狭义)

狭义的社会教育,是指学校和家庭以外的社会文化机构以及有关的社会团体或组织,对社会成员所进行的教育。

2.教师教育与师范教育

这两个概念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师范教育是指按照教师的规范、标准培养训练教师的教育,主要是指教师的职前教育;教师教育则是统合了教师的职前教育和职后教育两个概念的新概念。3.教师职业专业化

所谓“教师职业专业化”是说:教师职业是专业性职业;要按照专业标准,使教师职业成为专业性职业;教师职业成为专业,需要一个过程。

三、简答题(共 3 道试题,共 30 分。)1.三种教育力量整合的重要性有哪些? 答题要点:(1)三种教育力量的整合,有利于教育在时空上的相互衔接;(2)三种教育力量的整合,有利于整个教育方向上的高度一致;(3)三种教育力量的整合,有利于加强各种教育的互补作用 2.提高教师职业专业化的策略(或可能性)是什么?

答题要点:(1)提高教师职业对教育理论的依赖性;(2)延长教师培养年限,实现教师的终身学习;(3)严格教师的入职和解职标准,提高教师的专业自主性;(4)厉行严格的教师职业规范。3.当代学生的时代特点表现在那些方面?

答题要点:(1)主体意识增强;(2)信息获取方式多样;(3)受多元文化冲击较大;(4)受同辈群体影响较大。

四、论述题(共 2 道试题,共 20 分。)

1.请你结合自身的实际谈谈教师教育的发展轨迹和变化特点。

答:(1)职前教育由低向高不断提高学历层次,如中等师范教育已被高等师范教育所取代;(2)教师培养模式由封闭型向开放型发展,即综合大学培养教师已经成为潮流;(3)由“师范教育”向“教师教育”转化,教师培养的职前、职后一体化已经达成共识。

2.结合实际,谈谈你是如何促进教师在业内获得发展的(如果你是教师,则谈谈你是如何在业内获得发展的)?

答题思路:(1)所谓“教师职业专业化”是说:教师职业是专业性职业;要按照专业标准,使教师职业成为专业性职业;教师职业成为专业,需要一个过程。但目前教师职业离专业标准还相差很远,还处于“半专业”状态,因此有必要进一步努力。(2)教师职业专业化的最终目的是提高教师素质,这包括在教师的专业精神、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方面都得到提高,为此就必须提倡教师学习教育理论、进行业务进修,同时严格教师的入职和解职资格、厉行严格的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等。(3)就促进教师在业内获得发展来说,其影响因素包括客观和主观两个方面。客观因素又包括“系统外因素”和“系统内因素”:前者是指影响教师专业发展的社会因素;后者是指学校内的因素(如果你是校长或教育行政人员,可以着重从教研活动、学校制度、教学条件等方面来谈此问题)。主观因素包括教职观、情感、教师知能和遭遇等(如果你是一名教师,可以着重从自己对教师职业的看法、自己如何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和职业能力等方面来谈此问题)。(答题注意事项:论述题不能仅仅回答要点,必须要有“论”的内容,也就是要展开论述;论述题也不能仅仅回答理论问题,必须有结合实际的内容。不符合上述要求者,视具体情况扣分。答案不求一致,凡能自圆其说、有理有据者均可得分。)

五、案例分析题(共 1 道试题,共 19 分。)

1.2003年全国“十杰教师”朱兆林曾教过一个叫赵宁的学生。这个有着“领袖”能力的男生,曾经带着自己的足球队员偷偷翻过围网进场踢球;曾经为了保护“小同学”和人打架留下青紫的伤痕。他各科成绩倒数,却有一个威武的绰号——“将军”。“将军”十分喜爱军事,不论上什么课,赵宁都会借回答问题开始“军事话题讲演”。

一天,朱兆林刚进课堂,赵宁就又成了“被告”。同学们七嘴八舌地向朱兆林报告今天“将军”闯祸的经过。她听了一会儿,扬手让大家安静:“同学们,我清楚了,他又‘挺身而出’了是吧?”停顿了一下,朱兆林大声说:“挺身而出才是合格的军人!也许未来共和国将军中就有赵宁的名字,他很可能是我们的骄傲!”全班默然。从此,“将军”被“提审”的次数越来越少,他对朱老师发自内心地折服了。一次,他没完成作业,朱兆林批评了他。转天,一份“诗经体”的检查放在朱兆林的案头:呜呼悔矣,未完吾题。浩浩优化(指作业),所作无几。面对检查,羞愧至极。痛心疾首,满面流涕。呜呼惜矣,错失良机。心中悔恨,难以平息。高考已近,不思进取。恩师-----心碎,无颜见伊„„敢望恩师,严加看管。下不为例,决不再犯!

朱兆林读着这份整整800字的“检查”,深受感动。课堂上,她浓墨重彩地评说了这份“检查”,全班同学听得痴迷。这个入学初成绩全年级倒数的学生,最后竟以550分的高考成绩考上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电子工程大学,踏上了他跨向“将军”的人生之路。临行前,赵宁把他在国家级围棋赛上获得的奖品——一支金笔送给朱兆林作纪念。告别老师时,赵宁的眼睛里噙满了泪水。他动情地说:“朱老师,收下。您不是说我能当将军吗?等我得了军功章,再拿它换这支笔好不好?” 结合上面的事例,请你谈谈对当代学生观的理解。

1.随着社会的变革和教育的发展,人们的许多观念发生了变化,对学生的认识和理解也随之改变。其中,以人为本、尊重学生、视学生为发展中的人、依法施教、重视教师的自我教育已经深入人心。2.“以人为本“的理念是指以人为基点、从人出发又向人复归的教育思想。教育首先要尊重人,尊重人的个体生命和个别需求,尊重人的精神世界,尊重人的个性和差异。赵宁虽然各科成绩倒数,但十分喜爱军事,这就是赵宁的个性。朱老师充分尊重赵宁的个性,并因势利导,这是他取得成功的奥妙所在。3.尊重学生,首先要做的是对每一位学生一视同仁,也就是对所谓“差生”和成绩优异的学生平等对待。在一般老师眼中,赵宁也许要被视为“差生”,但朱老师不但不歧视他,反而发现了他身上的闪光之点,以此为突破口,并加以鼓励。这无疑是符合一个教师应该具备的当代学生观的。4.为什么要尊重所谓的“差生”?从根本上说,是因为学生是发展中的人,还不是成熟的个体,所以不能把一个学生暂时的状况看“死”。赵宁由“各科成绩倒数”到考入军事院校的过程已经说明了这一点。(答题注意事项:结合提供的实例进行分析;有明确的观点,观点、材料要统一,语言要通畅;分析文字在300字以上。)05任务答案

一、多项选择题

1. 教育先行的理论基础在于教育是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

2.加德纳教授的多元智力学说,认为每个人的智力都是如下多种智力的组合(言语∕语言智力、逻辑∕数理智力 视觉/空间关系、音乐/节奏智力、身体/运动智力 人际交往智力 自我反省智力、自我观察智力和存在智力

3.陶行知的教育思想集中体现在(社会即学校、生活即教育、教学做合一

4.从根本上看贯穿教育活动的基本矛盾、基本规律是(教育与社会发展之间的矛盾、教育与人的身心发展之间的矛盾)5.英国“新学校”模式推行的教育方式是(儿童中心、社会中心、活动中心)。

6.咨询与指导的主要形式有(学习指导、职业生涯指导、心理咨询与指导、休闲指导)。7.“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该话出自(学记)。8.在教育学发展史上,第一本以心理学的研究成果为基础来论述教育问题的教育学专著是德国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9.综合实践活动的作用包括(增强学生实践能力、丰富学生生活体验、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10.杜威对教育性质判定的几个命题是(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不断改造)。11.下列哪些是我国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少年儿童享有的合法权利(生存的权利、受尊重的权利、受教育的权利、安全的权利)。

12.赫尔巴特把教学的过程分为四个阶段,即:(清楚明了、联合、系统、方法)。

13.1996年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递交的报告《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提出了教育的四大支柱,它们是(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

14.当代社会存在的基本教育形态是(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家庭教育)。

15.未来的学校教育将呈现以下的特点:(追求教育民主化的众向发展、追求教育的多样化、追求教育的国际化、追求教育的终身化)。

16.1632年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的诞生,标志着教育学开始成为一门学科。17.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包括:(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内容、教育手段)。

18.我国以法令的形式颁布并在全国推行的第一个学制是1904年公布的(癸卯学制),它标志着“中国教育近代化”的开始。

19.影响教育发展规模的因素主要有(人口数量、生产力科技发展水平)。

20.赞可夫依据其一般发展理论,提出了著名的教学原则(高难度原则、高速度原则、以理论知识为主导原则)。

21.联合国大会通过的《儿童权利公约》,确立了青少年儿童的社会权利主体地位,这一核心精神的基本原则是(保护儿童原则、尊重儿童尊严原则、尊重儿童观点和意见原则)。22.家庭教育的特点包括(先导性、感染性、权威性、终身性、针对性)。

23.社会生产力和科技发展水平对教育产生的制约和影响,具体表现在(教育的发展规模和速度、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设备、)等方面。

24.课程计划的内容一般包括(教学科目、学科开设顺序、各门学科教学时数、学年编制和学周安排)。25.学校教育的主要途径有(教学、综合实践活动、咨询与指导)

26.学校教育内容的具体规范形式包括(课程计划、课程标准、教科书、作业)。27.晏阳初在实施乡村教育中概括出的“三大方式”是(社会式、学校式、家庭式)。

28.下列内容哪些属于社会教育的特点(多样性、群众性、补偿性、开放性)。29.夸美纽斯提出的影响至今的三个教学原则是:(直观性原则、巩固性原则、循序渐进性原则)。

二、名词解释

1. 教育方针 是由国家或政党根据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要求提出的,带有法律效力的,关于教育工作的方向、目的、道路的总体规定。教育方针是一个国家教育政策的总概括,是全国各级各类教育活动必须遵循的准则和宗旨。

2. 研究性学习是指从学科领域或现实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主题,在教学中创设一种类似于学术研究的情境,通过学生各种探索活动,获得发展,特别是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发展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过程。

3. 素质教育 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4. 社区教育 社区教育指的是以一定的地域为界,学校与社区具有共同教育价值观和参与意识,并双向服务,互惠互利,学校为服务社区,社区依赖于学校,旨在促进社区经济、文化和教育协调发展的一种组织体制。

5. 义务教育 是指由国家强制实行的,适龄儿童必须接受的,国家、社会和家庭必须予以保障的国民教育。或者:(2006年修订后的《义务教育法》中的定义)义务教育是国家统一实施的所有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的教育,是国家必须予以保障的公益性事业。

6. 教育规律 是教育现象与其他社会现象,以及教育现象内部各个构成要素之间本质的、必然的、内在的联系或关系。教育规律是对教育实践的深层次的本质联系的反映,具有普遍性客观性和永恒性。7. 教育目的 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教育目的是指人们对受教育者在接受教育后所产生的结果和所发生的积极变化的期望;狭义的教育目的,是指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一定社会需要的人的要求。8. 课程标准 是国家对基础教育课程的基本规范和要求,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9. 广义的教育 是自有人类以来就产生的教育。教育是人类社会特有的一种社会现象,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广泛地说,凡是有目的地增进人的知识技能、影响人的思想品德的活动,不管是有组织的或是无组织的、系统的或零碎的,都是教育。

10.学校教育 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的要求和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规律,对受教育者所进行的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传授知识技能,培养思想品德,发展智力和体力的活动,通过这种活动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服务的人。

三、简答题

1.简述教育的本质特性。

(1)教育是人类社会特有的一种社会现象;(2)教育是人类社会特有的一种有意识的活动;(3)教育是人类社会特有的传递经验的形式;(4)教育是有意识的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目标的社会活动。2.简述现代学制的发展趋势。

(1)教育社会化与社会教育化;(2)重视早期教育;(3)初等教育入学年龄提前,义务教育年限延长;(4)寻求普通教育与职业技术教育的最佳结合;(5)高等教育出现多级层次,学校类型多样化;(6)以终身教育思想为指导,实现教育制度一体化,发展继续教育。

3.在教育过程中受教育者的主体性表现有哪些?(1)受教育者是学校存在的主体。(2)受教育者及其活动是学校职能部门及其管理的中心。(3)受教育者是学校和教师评价的主体。(4)受教育者是教育任务完成的主体。(5)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特点制约着教师的教。(6)每一个受教育者都有他们各自的独立性、选择性、需要性和创造性,有他们个人的兴趣、爱好和主观能动性。4.简述教学的任务。

1)培养学生的基础学力;(2)建构学生个性化的多元智力结构;(3)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4)培养学生的态度和价值观的形成。5.简述新课程改革对学生学习方式的影响。

新课程改革对学生学习方式的影响主要体现在:(1)相对于传统的“被动学习”,新课程改革提倡“自主学习”方式。自主学习有助于学生学会学习:培养学生的责任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形成独立人格。(2)相对于传统的“个体学习”,新课程改革提倡“合作学习”;合作学习可以帮助学生学会与人相处、学会共同生活、协同工作(3)相对于传统的“接受性学习”,新课程改革提倡“研究性学习”。有助于学生学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与创新意识和实践操作能力。6.简述学生的时代特点。

(1)主体意识增强。主体性主要指三方面内容: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2)信息获取方式多样;(3)受多元文化冲击较大;(4)受同辈群体影响较大。7.简述为什么要开展素质教育与其特针有哪些?

1)为什么要进行素质教育: ① 根本原因是国家推行科教兴国战略,要提高人口素质;② 直接原因是要从根本上治理“片面追求升学率”。(2)素质教育的特征:全体发展、全面发展、主动发展、和谐发展、充分的发展、可持续发展。

8.简述教师的专业结构的构成要素。

(1)教师专业精神:①教育信念;②教育态度和动机;③自主发展需要和意识。(2)教师专业知识):普通文化知识、专业学科知识、一般教学法知识、学科教学法知识、个人实践知识。(3)教师专业能力: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

9.简述我国实施新课程改革的背景。

(1)教育观念滞后,人才培养目标已不能完全适应时代的需求;(2)思想品德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不强;(3)部分课程内容陈旧;(4)课程结构过于单一,学科体系相对封闭,难以反映现代科技、社会发展的新内容,脱离了学生教育和社会实际;(5)课程实施过程基本以教师、课堂、书本为中心,难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6)课程评价基本只重视学业成绩,忽视学生的全面发展;(7)课程管理过于集中,使课程不能适应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和学生多样发展的需求等等。10.简述如何发挥教育在人的发展中的主导作用。

人的身心发展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教育发挥主导作用是有条件的,它要受到以下多方因素的制约:(1)受教育者的主观能动性;(2)教育的自身状况;(3)家庭环境的因素;(4)社会发展状况。教育如果能得到以上各方面条件的积极配合,就能充分发挥出促进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独特作用。

11.简述课程改革的理念与策略。(1)倡导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2)重建新的课程结构;(3)体现课程内容的现代化;(4)倡导建构的学习;(5)形成正确的评价观念;(6)促进课程的民主化与适应性。12.面对未来社会的挑战,教育的应对措施及改革趋势是什么?

(1)追求教育民主化,发展全民教育;(2)实行主体性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3)倡导学会关心,加强人文教育;(4)追求教育的终身化,构建学习化社会;(5)谋求教育的国际化,注重教育的本土化。

13.简述新课程改革对教师的影响? 1)对教师的教学观念的影响:(4分)课改后的教师教学观念的变化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教学成为教师和学生共同探求新知的过程,师生互动和参与的比重增大;二是建立新型的平等交往的师生互动关系。(2)对教师教学方式的影响:(6分)①促进教师专业化的发展。教师成为学校课程的参与者,要开发自己学科的课程,参与课程设计和实验,从而促进自身的专业发展; ②影响教师常规教学方式,教师的角色发生了位移,不再是“控制课堂”,而是和学生一起参与,通过互动共同探索知识;③使教师重新审视课堂常规经验和活动方式;④课程改革对教师之间的合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合作有利于教师自身的成长进步,且在合作中碰撞出新思想,同时教师的合作也起到了示范与促进学生合作的作用。14.简述当代学生观。1)以人为本的理念;(2)尊重的教育理念;(3)重视学生发展性的教育理念;(4)依法施教的理念;(5)自我教育的理念。

15.简述人的身心发展的规律。1)人的身心发展具有顺序性;(2)人的身心发展具有阶段性;(3)人的身心发展具有不均衡性;(4)人的身心发展具有个别差异性。16.简述教学的任务。

(1)培养学生的基础学力;(2)建构学生个性化的多元智力结构;(3)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4)培养学生的态度和价值观的形成。

四、案例分析题

1、我们哪什么激励学生?

7月15日,在河南省少年先锋学校的餐厅里,一群优等生正悠闲地喝着红酒,啃着鸡腿,而另一群成绩不好的学生则在旁边侍候着„„这是该校暑期夏令营中的一幕。学校根据分数将学生分为“上士”“中士”“下士”三个级别,上士的午餐是三菜一汤和一杯象征身份的红酒,中士的午餐是两菜一汤,下士则要先服侍上士吃饭,替他洗涮餐具后才可以吃饭。

问题:你对该学校的做法有什么看法?请从价值观教育或学习动机激发两个方面分析。答:我们拿什么激励学生? 动机的产生源自现实的内驱力,即个体需要将自身需求与外在客观条件、自身发展水平等相结合,在客观条件允许,个体心理水平达到,个体才能觉察到欲求的存在,从而自觉地将欲求转化为动机。动机有高低之分。从价值观教育而言,应当赋予学生的是民主、平等的观念,包括责任心、诚信等符合当代发展潮流高尚的价值观,而不是灌输等级、贵贱之别的落后的价值观。2.老师被起绰号“茶煲” 扇全班学生耳光

日前,从化太平中学初中一年级某班的同学,因有人将班主任老师花名为“茶煲”写进周记,而让班主任知晓自己“花名”被学生叫了个遍,班主任一怒之下先让40余名学生自掌嘴巴,其后这些学生又被该老师几乎逐个扇了耳光。问题:从依法施教的理念以及师德两个角度分析该教师的行为。

答:老师被起绰号“茶煲” 扇全班学生耳光(1)依法施教的理念: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确立了青少年儿童的社会权利主体地位,其精神的基本原则是:儿童利益最佳原则,尊重儿童尊严原则,尊重儿童观点与意见原则,无歧视原则。我国相关法律也规定了青少年儿童的如下权利:生存权、受教育权、受尊重权、安全权。(2)师德:良好的师德首先表现在对学生的热爱上,然后有“为人师表”和“教书育人”。孩子还处于一切尚未定型的成长期,所以才需要教育。他们难免会犯错误,而犯错也应该成为对他们进行教育的契机。

3.义务教育学校不得举办重点班

江西赣州市教育局今年暑假前夕下发通知,明确要求:任何小学和初中都不得以考试方式选拔新生。可在该市的某县县城几所学校,初一新生进行考试在当地成了一个公开的秘密。赣州市教育局出台文件明确提到,要“叫停”学校里的快慢班、重点班、尖子班、提高班、实验班、特长班、兴趣班等。可在该县的部分县城中学,却在初一新生的招生简章中明确标明了要分重点班。

问题:该市部分学校的做法违反了义务教育法的哪些规定?义务教育法在此方面做出规定的主要意图有哪些?

答:义务教育学校不得举办重点班 该学校违反了《义务教育法》中关于学校不得“分设重点班和非重点班”的规定。《义务教育法》做此规定的主要意图是为了促进学校均衡发展,缩小学校之间办学条件的差距。成绩优异的学生进入重点班,必然会给这些班优先配置师资等,使得教育资源很难均衡,这种做法不符合新修订的《义务教育法》的基本精神。

第五篇:山东大学网络学院 安全学原理试卷C答案

《安全学原理》试卷C

一、单选题:

1.《中国安全科学学报》创刊时间(B)

A.1981年 B.1991年1月 C.1995年 D.2001年3月 2.指出下例非8项安全指标统计项(E)A.亿元GDP安全生产事故死亡率 B.工矿商贸企业10万人死亡率 C.煤炭生产百万吨死亡率

D.道路交通事故死亡人数、万车死亡率 E.千人死亡率

3.我国将安全科学的学科名称定为“安全科学技术”的时间(B)A.1993年7月1日 B.1975年2月 C.2002年 4.工伤事故构成要素不包括(A)

A.伤害部位 B.伤害种类 C.伤害程度 D.伤害时间

5.利用系统工程原理调节、控制安全的要素,有条件地实现人的局部安全或追求物的本质安全化,则是可能的、必须的,这里指的是安全的(C)。A.相对性 B.经济性 C.局部稳定性 D.随机性 6.安全科学学科体系中的工程技术层次是(B)。

A.安全学 B.安全工程 C.安全工程学 D.安全观

7.在安全文化的层次结构中,包括人类为了生活、生产的需要而制造并使用的各种安全防护工具、器具和物品,这是安全的(A)

A.器物层次 B.价值规范层次 C.制度层次 D.精神智能层次

8.按我国的工伤伤害程度划分,轻伤是指损失工作日(D)天。

A.100——1 B.105——100以下 C.1——105 D.105以下

9.按我国的工伤伤害种类划分,下列不包括的是(D)

A.挫伤 B.烧伤 C.听力损伤 D.惊吓 10.按我国的工伤伤害程度划分,死亡是指损失工作日(B)以上。A.7500 B.6000 C.5000 D.4500 11.安全投资合理比例的三种确定方法不包括(E)

A.系统预推法 B.历史比较法 C.国际比较法 E.人为预想法

12.在企业安全文化建设中,(C)指安全文化中精神层次的文化。从本质上看,它是人的思想、情感和意志的综合表现,是人对外部客观世界和自身内心世界的认识能力与辨识结合的综合体现,其目的就是要提高职工的安全意识和安全思维。

A.制度安全文化 B.物质安全文化 C.员工心态安全文化 D.员工行为规范安全文化

13.安全法规使人们能够预测自己和别人依法行事的方式和后果,也就同时能够料想到别人对自己依法行事的反应。这是安全法规的(A)

A.预测作用 B.指引作用 C.强制作用 D.教育评价作用

二、多选题

1.预防事故安全管理的三大对策(3E原则)包括:(ABC)

A.安全工程技术 B.安全教育培训 C.安全法制管理 D.安全社会救助 2.安全科学的研究领域应当包括:(ABC)A.生产领域 B.生活领域

C.生存领域 D.思想领域

3.构成生产实践规律运动的五种因素(ABCDE)

A.劳动者 B.劳动手段 C.劳动对象 D.时间 E.空间 4.安全生产三同时是指:(ABC)

A.同时设计 B.同时施工 C.同时使用(投产)。

5.我国的工伤伤害程度分为(ACD)

A.死亡 B.丧失劳动能力 C.重伤 D.6.降低事故严重度的措施(ABCD)A.限制能量或分散风险 B.防止能量逸散 C.加装缓冲能量的装置 D.避免人身伤亡的措施

7.安全目标管理的实施三程序(BCD)A.安全目标的论证 B.安全目标的制定和展开

C.安全目标的实施 D.安全成果的考核评价。

8.安全经济(方法)的特点包括(ABDCE)A.系统性 B.预先性 C.决策性 D.边缘性 E.实用性

三、判断题

1.我国将安全科学的学科名称定为“安全科学”(错)

轻伤

2.安全科学的整体构架由四纵向分类与四横向层次构成。(对)3.安全科学是一门跨学科门类、综合性很强的多学科交叉科学(对)4.安全科学研究的目的:达到保护人类的身心安全与健康、财产免遭损失、环境免受破。(对)

5.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建立安全观的指导思想(对)6.安全系数=1-(事故损失价值/净产值)(对)

7.大安全观是安全事物的范畴问题,它包含了人类生产、生活、生存的全部安全事物的总和。(对)

8.灾害科学与安全科学及环境科学是大安全观中的三大要素。(对)9.安全(事物)的自然属性表现为: 安全是人的生理与心理的基本需要(对)10.20类工伤事故中,物体打击包括因爆炸而引起的物体打击。(对)11.20类工伤事故中,平地坠入地坑不属于“高处坠落”。(错)

12.本质安全化方法是控制事故的根本方法,主要从物的方面考虑。包括降低事故发生概率和降低事故严重程度。(对)

13.加强预防性设备维修是提高本质安全化的有效方法。(对)14.事故严重度系指因事故造成的财产损失的严重程度。(错)

15.安全目标管理是企业目标管理的一个组成部分,安全管理的总目标应该符合企业经营管理总目标的要求。(错)

16.权限下放,自我管理,自我控制是安全目标实施阶段的主要原则。(错)17.安全目标管理不包括下一期目标管理的内容。(错)18.安全教育的本质问题是人的安全文化素质教育。(对)

19.安全文化是人类在生产、生活、生存活动中 , 为保护身心安全与健康所创造的有关精神财富的总和。(对)

20.教育的社会职能对于安全活动具有永恒普遍的意义,安全文化的发展必须依靠安全教育。(对)

四、简答题

1.安全本质的哲学机理:

2.安全文化的概念

五、论述题

论述安全价值与生产价值的关系

下载网上农大会记学原理答案第一套word格式文档
下载网上农大会记学原理答案第一套.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副处级及以上干部两学一做网上竞赛题答案

    单选 1、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最根本的是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最紧迫的是要( ),最大限度解放和激发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所蕴藏的巨大潜能。 防腐倡廉 简政放权 加强国民教育事业 ......

    2014年学测监考教师网上答题答案(5篇)

    第一大题、单选(共20小题 20.0分) 1、 按考务细则要求,物理考前( D )分钟监考员凭有效身份证件共同签名领取试卷、答题卡、金属探测器及考试所需物品,检查、清点、核对无误后同......

    西南大学《果树栽培学》网上试题和答案

    西南大学《果树栽培学》 1:第一次作业 2:第二次作业 3:第三次作业 4:第四次作业 5:第五次作业 6:第六次作业 1:第一次作业 1:[填空题] 2.果树的根系可分为三类,即( )、( )、( )。 参考答......

    百万党员学党章党规网上答题答案2016

    百万党员学党章党规网上答题答案2016 1、党员受到留党察看处分期间,没有(ACD )。 A、表决权 B、申诉权 C、被选举权 D、选举权 答案:ACD,条例第十一条。 2、纪律处分条例规定从......

    华农园林树木学四套试题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 1. 丛植 答案 由二、三株至八、九株同种或异种的树木种植在一起、形成林冠线彼此密接的种植方式。 2. 乡土树种 答案 在当地的地理气候条件下,长期自然选择而能......

    “学党章党规、学系列讲话”网上知识竞赛题库+答案

    “两学一做”网上答题题库 一、单项选择 1、2015 年 10 月 12 日召开会议,_________审议通过《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 A、中共中央政治局......

    《社会保障学》网上作业题目答案汇总(写写帮整理)

    《社会保障学》形成性考核一 (第一章至第四章)一、不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按社会保障的给付标准划分,可以将社会保障划分为 A.受益基准制C.普遍保障制B.缴款基准制 D.就......

    答案“学规定、守纪律、塑形象”网上答题竞赛活动题库

    “学规定、守纪律、塑形象”管理人员学习《处分规定》答题竞赛活动题库 一、多项选择题 1.《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管理人员违纪违规行为处分规定》的适用范围包括(A、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