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近十余年来太平天国研究重大争议的回顾和总结
近十余年来太平天国研究重大争议的回顾和总结 印 少 云
(江苏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苏徐州221116)
[摘 要]近十余年来,如何评价太平天国运动及其领袖洪秀全、太平天国的拜上帝教是否为邪教等问
题引发了学术界广泛的争论。通过争论,太平天国运动在反帝反封建斗争中的作用被肯定,人们对洪秀全的
个人品质以及他在太平天国运动的作用和地位有了客观全面的认识,同时也否定了关于太平天国的拜上帝
教是邪教的说法。
[关键词]太平天国;争论;洪秀全;拜上帝教
[中图分类号]K25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6597(2012)04-0135-06
太平天国农民运动在中国近代史上具有重大影 响,也是中国近现代史教学的重要内容。然而,对于 太平天国运动的认识在新中国成立以后的六十多年 中却经历了很大的变化。从新中国成立到“文革”结 束这段时间,学术界对太平天国农民运动是充分肯 定的,体现在历史教材中,就是歌颂太平天国的英雄 业绩,对运动的领导人洪秀全充分肯定,甚至美化和 拔高,对太平天国的研究带有“左”倾思潮的印记。“文革”结束及思想领域“拨乱反正”完成以后, 宽松的研究氛围使太平天国的研究步入了正常、理 性的轨道,进入了“成熟期”。80年代以后,大部分历 史教材对太平天国农民运动一方面肯定其正义性以 及其在近代中国反帝反封建斗争中的作用和地位, 另一方面,对运动中农民阶级所表现出的时代和阶 级局限性,特别是领导集团的腐败现象给予了否定。对太平天国的这一定位是许多学者的共识。但自21 世纪初以来的十余年里,这一领域波澜再起,学者们 对太平天国的有关问题发生了新的争论。20世纪90年代末,复旦大学潘旭澜教授关于太平天国的随笔陆续发表在《上海文学》、《雨花》等杂 志上;在这些随笔的基础上,2000年由百花文艺出 版社出版了《太平杂说》一书,次年该书又出了香港 版。该书收录了作者关于太平天国的文章35篇,对 太平天国及其领袖洪秀全持完全否定的态度,认为 太平天国是神权政治,它鬼魅横行,引发了中国历史 上史无前例的大灾难,而作为太平天国领袖的洪秀 全更是“人性异化”、“极端利己”的“邪教主”;镇压太平天国,给太平军造反画上句号的曾国藩则为中国 作出了重要贡献。事实上,在潘旭澜之前,著名哲学 家冯友兰在1989年由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哲学 史新编》第六册中就对太平天国进行了否定。在同年 接受刘鄂培专访时,冯友兰表示“我之所以否定太平天国,因为太平天国是要推行神权政治„ „假如太平天国统一了中国,那么中国的历史将倒退到黑暗 时期” [1]。由于种种原因,当时除了中国社会科学院 朱东安教授对太平天国“神权政治”说表示质疑以 外[2],关于太平天国的其它问题学术界并未广泛探 讨,但否定它的声音却渐渐多了起来。潘旭澜教授的 《太平杂说》可以说就是否定太平天国声音中的一个 代表,而他的观点也得到了部分学者的认同。傅国 涌、左焕奎、肖震山等撰文表达了与潘教授类似的观 点。[3][4][5][6]陈思和、吴培显、乔志强、颜敏等人也对 潘教授表示了赞赏和支持。[7][8][9][10][11]李乃莹、周双 丽称:“批判的光芒和坚定的理性精神使《太平杂说》 具有一种启蒙的品格。如果我们考察一下作者说的 态度,会发现,《太平杂说》意义不只是潘先生勇敢地 135 DOI:10.16088 /j.issn.1001-6597.2012.04.012说出了事实,而是围绕文本所显示出来的启蒙精神
和潘先生的胆识才更加令人肃然起敬。” [12]陈思和 说:“不知作者以`杂说’命名,是否含有`野史’的意 思,这当然是把正面文章反面做的意思,相形之下, 那些以治`太平天国’史的正统史学家更显得怯懦和 虚伪。” [7]一时间,肯定还是否定太平天国及其领袖 洪秀全成为道德天平上虚伪还是真诚的代名词。随后,中国太平天国史研究会顾问、重庆师范学 院教授史式在《让太平天国恢复本来面目——为金 田起义150周年而作》中表示,他并不赞同对太平天 国作完全否定的评价,但是他对洪秀全及其拜上帝 教的否定评价和潘旭澜教授是基本一致的。复旦大 学教授沈渭滨也表示:“我不敢说体现在《太平杂说》 中的观点、见解、分析、评论,都能得到同行学者的认 同;我个人对潘先生的若干见解如不应称太平天国 而应称太平军的`正名’说等,也有不同看法” ,但是 他仍然认为“作者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以尖锐辛辣 的文字,对太平天国若干重要人物和史事,作了完全 不同于以往成说的新解,读后感到耳目一新、心智开 张”。[13]继《太平杂说》之后,潘旭澜教授又于2004年 和2005年先后发表了《还洪秀全的历史真面目》、《再论〈天朝田亩制度〉与〈资政新篇〉》等文章,重申 自己的观点。
以潘旭澜教授为首提出的完全否定太平天国的 观点在学术界引发了激烈的争论,虽然中山大学李 锦全教授后来曾表示不参加论战[14],但他较早地撰 文对潘旭澜的有关观点提出了质疑[15]。随后,夏春 涛、陈蕴茜、方之光、华强、檀江林等均撰文表达对潘 旭澜教授观点的质疑[16][17][18][19][20][21][22],与此同 时,苏双碧、王国平、余明侠、郑剑顺、何继龄、张剑平等学者,也从双方争论的问题入手,表达与潘旭澜教
授观点的分歧;[23][24][25][26][27][28][29]另外一些学者则 从探讨太平天国各项政策、制度等微观内容,表达了 对太平天国运动不同程度的肯定。
南京大学教授方之光撰写的《伟大的农民革命 领袖洪秀全》一文对洪秀全基本上作了正面肯定;这 篇文章以《鬼化洪秀全是错误的》为题,刊登在2001 年7月10日的《光明日报》上。他指出:“洪秀全虽然 犯了这样那样的甚至严重的错误” ,但是他领导的太平天国农民运动具有正义性,他制定了反映农民要 求平等的《天朝田亩制度》 ,把中国历史上的农民战 争推向了最高峰,并揭开了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序 幕,因此,过不掩功,洪秀全“仍不愧为近代历史上伟 大的农民革命家”。[18]针对潘旭澜的观点——太平天国引发了中华民族史无前例的大灾难,方之光在 《太平天国“引发了中华民族史无前例的大灾难” 吗? ——与潘旭澜教授商榷》中指出:太平天国是要 在中国建立“天下为公”的太平之世,在一定程度上 推动了中国的进步,真正造成中国史无前例大灾难 的是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而不是太平天国。[19]解 放军南京政治学院上海分院华强教授在《太平天国 与近代史的历史轨迹——纪念太平天国起义150周 年》和《也谈对太平天国的两个纲领及洪秀全的评价 ——与潘旭澜先生商榷》等文章中表达了类似的观 点,他认为太平天国是近代中国反封建反侵略的爱 国主义运动,在中国走向近代化的道路上留下了深 深的足迹。另外,夏春涛、陈蕴茜等人还较早地对太平天国宗教问题作了研究,驳斥了“太平天国宗教是 邪教”说。
这场争论从21世纪初开始,前后十余年,到目 前已经进入了总结阶段。其中,到2005年为止,可以 看成是争论的第一阶段,争论主要围绕如何评价太平天国农民运动及其领袖洪秀全这两大问题。2006 年,潘旭澜发表《洪秀全的政治性邪教》一文,引起了 新一轮论争,论争焦点在第一阶段两个问题的基础 上,围绕着太平天国的拜上帝教是否为邪教的问题 展开。这一问题在史学界引起的争论比第一阶段影 响更大,国内一些研究清史和太平天国的大家如戴 逸、李文海、章开沅、茅家琦及著名哲学家陈先达等 都就这一问题表达了自己的观点。[30][31][32][33][34][35] 他们从不同角度出发,驳斥了拜上帝会是邪教的说 法,并在第一阶段讨论的基础上,深化了对太平天 国、对洪秀全的认识。
这十余年来学界关于太平天国的争论实际上是 史学界长期以来在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中存在 争论的一个集中体现,它所涉及的是评价历史人物 和历史事件时所应遵循的原则这一重大理论问题, 这一争论使我们对太平天国及其领袖洪秀全有了更 加客观、全面的认识,澄清了关于太平天国认识的误 区。下面就争论中涉及的三个主要问题,对有关专 家、学者的观点作一总结和归纳。(一)关于太平天国的评价问题
关于太平天国的评价问题,应该把握如下三个 方面: 第一,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原因。太平天国农 民运动的爆发首先是封建社会内部所固有的阶级矛 盾发展的产物:土地高度集中,大批农民失去土地沦 为佃农,地租的剥削率日高。其次,鸦片战争后民族 矛盾的转化进一步激化了封建社会所固有的矛盾。大量战争赔款使农民的生活雪上加霜,地租高达 50%到60% ,有的地方甚至高达80%;农民的反抗斗 争此起彼伏,在1841— 1850年间,农民起义多达110 136多起。虽然马克思在《中国记事》中对太平天国提出了 批评,认为太平天国除了改朝换代以外,起义者“不 知道自己负有什么使命。他们没有任何口号。他们 对民众说来比对老统治者们说来还要可怕。他们的 使命,好像仅仅是用丑恶万状、毫无建设性的破坏来 与停滞腐朽对立”。[36]112对于马克思的这一评价,有 关学者认为是受到当时西方媒体故意歪曲丑化太平天国运动的影响[37],其实,即使抛开这一点,我们看 到,马克思特别强调:“运动发生的直接原因显然是: 欧洲人的干涉、鸦片战争、鸦片战争所引起的现存政 权的动摇、白银的外流,外货输入对经济平衡的破 坏,等等” [36] 112。正是上述原因,使太平天国的农民 运动具有反帝反封建的正义性。正如茅家琦先生所 说:太平天国农民运动的爆发适应了时代的要 求。[34] 第二,太平天国运动的影响。太平天国虽然没有 直接推翻清王朝的统治,但是它却使清政府的统治 再也不能照旧下去,它直接导致了督抚权力的扩张, 如曾国藩、李鸿章等人在镇压农民运动的过程中认 识到学习西方的重要性,而正是这些人通过洋务运 动,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推动了近代中国资本主义 的产生和发展,间接地影响了后来的立宪运动和辛 亥革命。从这一点上来看,太平天国对封建的清王朝 的影响要超过起义本身给清政府带来的冲击,因此, 说它强烈地撼动了清政府的统治根基,并在一定程 度上成为推动孙中山发动民主革命的精神因素之 一,这是客观存在的。[34][38]同时,企图绞杀太平军的 西方侵略者也受到太平军的打击,诚如有学者说的 那样:几十年来,太平天国研究已经形成了一整套特 定的规范性话语,“由于革命发生在外国资本主义已 经侵入中国的新的历史条件下,太平天国农民革命 除了担当起反对封建势力的任务外,已经担当起反 对外国资本主义侵略的任务”。[13]不难看出,其实这 些陈旧的“规范性话语”的合理性是显而易见的。另外,太平天国对各地反动势力的扫荡是否触 动固有的生产关系(如土地占有、人身依附等),在苏 浙等地区的政策措施是否有利于工商业的发展,太平天国对近代化的影响,太平天国各项制度和政策 的利弊,等等,都需要作深入探讨,不宜作简单化的 推理论断。总之,历史前进总是由于多向度合力的推 动,不能孤立地过分夸大太平天国的作用,但太平天 国毕竟是推动诸力中较大之一股。[32][33] 第三,不能因洪秀全的个人动机而影响对太平天国运动的评价。否定太平天国论者将洪秀全的个 人动机作为否定依据,认为洪秀全因科举仕途屡试 不第,心怀不满,又怀有统治世界的野心,才组织拜 上帝会并造出各种异端邪说,用以欺骗群众。对此, 陈先达先生指出:“在任何革命中,特别是大规模的 群众性的革命运动中,领导者个人的动机是次要的。从个人来说,他可能因为贫困或功名未遂等发起或 参与运动,因而在一个大的革命浪潮中的个人动机 是多种多样的。即使领袖人物也是一样。”“如果没有 清政府的腐败和西方列强的入侵,没有鸦片战争引 发的经济和社会阶级矛盾的激化,也就是说没有实 际革命的需要,任何所谓`阴谋家’、任何鼓动、任何 宗教邪说的精神控制力都是无所作为的。” [35]归根 到底,太平天国运动是当时社会矛盾激化的结果,其 反帝反封建的性质及其对旧的腐朽的封建制度的冲 击不会因为其领导者个人的目的而有所改变。(二)关于评价洪秀全的问题
对于洪秀全的个人品质,潘旭澜、史式及否定太平天国的诸学者基本上是全盘否定的,这一点就连 肯定太平天国的学者,甚至称洪秀全是“伟大的农民 革命领袖”的方之光等人也承认其“犯了不少甚至严 重的错误”。[18] 众人对洪秀全个人品质的否定主要在以下几个 方面: 首先,洪秀全发动起义的动机主要是对清政府 不满,心怀报复。洪秀全出生于1814年,从14岁开 始,他先后四次参加科举考试,但屡试不第,从而产 生了造反的念头。当然,这只是一部分人的观点。有 的学者则认为,洪秀全的思想经历了由追求功名、以 道德说教手段改造世道人心到立志反清的发展过 程,在这一转变过程中,日益尖锐的社会矛盾的刺激 和洪秀全救世理想的升华起到了决定性作用,而科 场失意等个人因素并不是促成他造反的直接原 因。[39][16] 其次,洪秀全私生活糜烂,追求奢侈享乐。有资 料称,洪秀全还未公开造反时,已有妻妾16人,占领 永安以后,妻妾达36人,到太平天国败亡时,达88人(一说是108人)。由于立场迥然不同,有关太平天国 的史料纷繁复杂,刻意歪曲贬低者有之,刻意拔高赞 美者有之,致使持不同观点的研究者往往采信不同 的史料而在观点上有所分歧。如潘旭澜和史式等认 为上述数字是可靠的,并一再使用;而夏春涛在《太平天国宗教“邪教”说辩正》一文中对此表示怀疑,但 没有拿出否定上述数字的确切证据。再次,洪秀全有封建皇权思想,且扰乱朝纲,治 国无方。早在金田起义的“团营”时期,洪秀全就已经 做好了龙袍,偷偷穿在身上,萧朝贵为此警告他不要 泄密;金田起义爆发不久,太平军仅仅在军事上取得 137了一些小的胜利,洪秀全就迫不及待地在东乡登基 称王,加封了五军主将;攻克南京后,洪秀全大兴土 木,花费无数,修筑华丽的天王府,杨秀清独揽大权, 而洪秀全则身居宫中,纵情声色。他还颁布了等级森 严的《太平礼制》 ,散发着封建腐朽思想。尤其是在天 京事变以后,他提拔重用与自己有血缘关系的洪仁 发和洪仁达,纵容他们贪污勒索,占有大量粮食,大 发国难财,直接导致石达开出走,太平天国分裂。另 外,他还效法封建帝王,众建诸侯而削其力,滥封王 爵达2700多人,封王赏爵,视同儿戏。[40][18] 最后,洪秀全对于太平天国“开国”建树了了,但 对“亡国”却“功劳”多多。太平天国起事之初,冯云山 作出了重要贡献。根据《李秀成自述》记载:“南王冯 云山在家读书,其人才干明白,前六人之中,谋立创 国者出南王之谋,前做事者皆南王也。” [41]不论是紫 荆山传教,还是起义的筹谋,都离不开冯云山的心 血。永安建制以后,冯云山为保住洪秀全的教主地 位,自己屈居南王,也奠定了杨秀清的领导地位。如 果说在冯云山时代,洪秀全只是偶像的话,到杨秀清 时代,洪秀全更降为木偶,清政府甚至怀疑天王是木 身无其人。但是,洪秀全在争权夺利方面却心思缜 密,他是天京事变的主要当事人和责任人,太平天国 的失败实乃洪秀全“自惹而亡”。[42] 上述对洪秀全的非议是研究太平天国学者、包 括论战双方都不否认的,这也是我们在评价洪秀全 时不容回避的,但是,这显然不是问题的全部,也不 是问题的关键。正如恩格斯说的那样:“如果要去探 究那些隐藏在——自觉地或不自觉地,而且往往是 不自觉地——历史人物的动机背后并且构成历史的 真正的最后动力的动力,那么问题涉及的,与其说是 个别人物、即使是非常杰出的人物的动机,不如说是 使广大群众、使整个整个的民族,并且在每一民族中 间又是使整个整个阶级行动起来的动机;而且也不 是短暂的爆发和转瞬即逝的火光,而是持久的、引起 重大历史变迁的行动。探讨那些作为自觉的动机明 显地或不明显地,直接地或以意识形态的形式、甚至 以被神圣化的形式反映在行动着的群众及其领袖即 所谓伟大人物的头脑中的动因,——这是能够引导 我们去探索那些在整个历史中以及个别时期和个别 国家的历史中起支配作用的规律的唯一途 径” [43] 249。正因为如此,我们在评价洪秀全的时候,上述几 方面内容固然不能回避,但是,下面两个论断也不能 否定: 第一,如上所述,太平天国的农民运动不是洪秀 全一人所能发动起来的,但是,他领导的反清行动顺 应了社会矛盾发展的需要,适时地引爆了这场反帝 反封建的农民运动,并将它推向高潮。如果我们不能 否定这场运动的正义性的话,也就不能否定洪秀全 的贡献。
第二,太平天国农民运动沉重打击了清政府的 统治,如陈先达先生说的那样,虽然它最终并没有能 够推翻清王朝,但是它却为推翻清王朝作出了贡献, 而且它还以农民战争的方式,掀开了中国人面对西 方文化帘幕的一角,深刻地影响了晚清政治格局和 中国社会发展的道路。经过太平天国革命震荡、摇撼 的中国封建制度的架构,要想维持原状已经不可能 了。从这个角度来说,太平天国失败的悲剧比起清政 府胜利的喜剧,对中国历史发展更具价值。[35]这种 价值也不是洪秀全的个人品质所能够抹煞的,相反 它凸显了洪秀全这一历史人物的影响之所在。(三)关于拜上帝教是否为邪教的问题
潘旭澜先生称“拜上帝教是政治性邪教”这一说 法已得到大多数学人的认可,这一点显然言过其实, 就近年的讨论来说,恐怕事实恰恰相反,大多数人是 不认可的。
关于太平天国拜上帝教(也有人认为应该叫“上 帝教”)的问题,应大致把握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才 能够对它有一个相对正确的定位。笔者根据茅家琦、陈先达、章开沅、戴逸、夏春涛等人的观点,现将这几 个方面陈述如下: 第一,农民起义与宗教。以宗教为动员方式发动 农民起义,不是太平天国所特有,在中外历史上很普 遍。恩格斯在《论原始基督教的历史》中论述西方的 情况时曾经这样说:“这些起义同中世纪的所有群众 运动一样,总是穿着宗教的外衣,采取为复兴日益蜕 化的原始基督教而斗争的形式;但是在宗教狂热的 背后,每次都隐藏有实实在在的现世利益。” [43] 458-459 其实,这些起义背后都隐藏着深刻的阶级矛盾。这在 中国同样如此。
从动员群众的角度来说,农民不是先进生产力 的代表者,缺乏理性思辨的能力,不可能用科学的理 论来分析说明反抗斗争的合理性,只能用宗教的玄 想来说明一切;从组织群众的角度来说,农民一家一 户分散的生产生活方式决定了在反抗斗争中,起义 领导者只能借助宗教的纪律,对农民加以组织约束。以上缘由可以使我们对太平天国拜上帝教的合理性 有所理解,同时也使我们对太平天国农民起义背后 的阶级矛盾有所认识,不至于把拜上帝教及太平天 国起义看成是洪秀全个人权谋的产物。第二,如何定性邪教。1999年10月,《最高人民 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组织和利用邪教组 138织犯罪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就“邪教 组织”作了如下规定:“`邪教组织’ ,是指冒用宗教、气功或者其他名义建立,神化首要分子,利用制造、散布迷信邪说等手段蛊惑、蒙骗他人,发展、控制成 员,危害社会的非法组织”。[44]司法部1999年编写出 版的《依法取缔邪教组织、防范和惩治邪教活动知识 问答》指出:“反科学、反社会、反人类、反政治,堪称 古今中外一切邪教组织共同的邪恶本性。” [45]潘旭 澜、史式等在评价太平天国的拜上帝教时基本上套 用了这一定义。潘旭澜在《洪秀全的政治性邪教》一 文中认为,洪秀全宣扬救世主下凡,企图统治世界万 国,他用世界末日和造反做官来诱使教徒入会,用欺 人神话和巫术表演及其它教规来实现对教徒个人及 其家庭的控制,利用君权和神权的结合来占有财富 和美色,实行愚民政策,扫荡传统文化,残酷屠杀,给 家庭和社会造成极大的破坏。据此,潘旭澜教授认 为,洪秀全的宗教(指的是拜上帝教,但潘教授没有 说是洪秀全创立的拜上帝教)是政治性邪教。而史式 先生虽然称不能将拜上帝教等同于邪教,但他在相 关文章中,也基本上用了类似的观点和定义,认为 “太平天国正是不折不扣的邪教” [42]。不但如此,他 还沿用封建社会的正统观念,把民间秘密宗教看作 “邪教”的代名词,说“历代农民起义或流民起事,大 都利用过邪教”。按照这一立场,历代统治者利用宗 教实行愚民政策、维护自己的专制统治,是正教,老 百姓利用宗教反对其专制统治就是邪教。这样,难免 得出太平天国的宗教是邪教的结论。关于“邪教”的有关说法,章开沅先生认为,用 “反科学、反社会、反人类、反政府”来定义邪教是含 混的。就“反科学”来说,世界上哪有不反科学的宗 教?就“反社会、反政府”来说,首先应该看是什么样 的社会和什么样的政府,如果是黑暗社会和反动政 府,难道不应该反吗?至于“反人类”一说,必须要有 严格的界定。因此,章开沅先生不赞成把“邪教”一词 引入对宗教性质的判断,至于把太平天国的拜上帝 教划为邪教,章先生表示难以苟同。[32][33] 与此同时,大部分学者都表示,用当今关于“邪 教”的定义去套用历史上的农民起义是不恰当的,而 应该放到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进行具体的考察。实际 上农民起义利用的宗教,从本质上讲都是相同的,从 科学的角度看,都包含着迷信的成分、落后的内容, 只是时代不同、表现不同和程度不同而已。第三,拜上帝教的性质是否为邪教。考察拜上帝 教的性质要放到1850年代中国的特定历史条件下, 孤立地讨论拜上帝教的性质是不对的。大多数学者 认为,判断一个新的宗教是否为邪教,应该具体地考 察它与社会的关系,特别是在重大革命事件中起到 重大作用的宗教,不能够离开革命运动的性质和作 用去孤立地讨论宗教。陈先达先生表示:是“革命性 质决定宗教的性质,而不是宗教性质决定革命的性 质” [35]。茅家琦先生也认为:拜上帝教是不是政治性 邪教,“这就涉及太平天国农民起义是不是一次正义 性的战争?是不是适应扫除中国社会发展障碍,推动 中国社会发展的需要?” [34]说到底还是要看太平天 国农民起义本身的性质。这与陈先达先生的观点完 全一致。而对于太平天国本身,茅家琦、章开沅、戴 逸、李文海、陈先达、夏春涛等都认为,在1850年代, 清政府的统治已经十分腐朽,又拒绝任何实质性的 改革,成了中国社会前进的阻力。只有推翻这个腐朽 的政权,扫清社会发展的障碍,才能推动社会前进。太平天国适应了这一形势发展的要求,是一次正义 的战争,作为这次起义动员和组织群众手段的拜上 帝教当然不能被视为政治性邪教。
有关争论使我们在认识和评价太平天国运动及其领 袖洪秀全的时候有了正确的指导思想,也使我们在历史 教学中对太平天国农民运动能够正确把握。目前,虽然在 关于究竟是太平天国还是清政府应该对内战造成的大灾 难负责的问题上仍然有争论[46][47][48],但这在总体上已 经不能再影响我们认识和评价太平天国及其领袖洪秀 全,相信在以上三个方面问题得以澄清的基础上,这一问 题的答案也不难解答。
第二篇:西城威尔士对于近20年来期货白糖价格走势的回顾与总结
西城威尔士对于近20年来期货白糖价格走势的回顾与总结
自1991 年食糖产销放开后至今已有近20年的历史,在这20 年的过程中,食糖价格经历了5次大涨,5次大跌。如图所示,我国白糖年平均价格的四个历史阶段性高点分别为:1995 年3 月份的4800 元/吨,2001 年4 月份的4350 元/吨、2005年10 月份的3300 元/吨和2006 年2月份的4500 元/吨上方。
1.1994 至1995 年,食糖市场价格连续两年大幅上涨,1995 年3 月食糖价格创出4800 元/吨的历史高位。糖价大幅上涨的原因主要在于:首先,供求关系的严重失衡是导致当年价格飞涨的根本原因。受前两年糖料收购价格下跌影响,加上企业大量拖欠农民糖料款(打白条),挫伤了蔗农的积极性,糖料产量大幅下降。1994/95 榨季食糖产量542 万吨,比1991/92 榨季食糖产量791 万吨,下降了31.7%,当年的食糖消费量为820 万吨,食糖供求缺口达280 万吨,占当年食糖产量的52%,造成供应紧张;其次,同期国际市场糖价大幅上涨对国内糖价上涨推波助澜。由于同期国际食糖市场也出现严重的供需缺口,国际糖价连连攀升并创出历史高位15.7 美份/磅,折合我国进口糖价超过5000 元/吨。为平抑国内市场,国家增加了进口,1995 年净进口量达246 万吨。但进口糖并没有充分投放市场,大量高价进口糖反而促进了国内市场糖价进一步上扬。
2.1999 年底,广西遭遇了历史上罕见的寒流袭击,出现了几十年不遇的霜冻天气,大面积的甘蔗被冻坏,糖价一周之内从1985 元/吨暴涨至2800 元/吨,最高升至4350 元/吨。为平抑糖价,2001 年国家采取抛售国储糖和增加进口等措施才使糖价在下半年开始回落。
3.受2003 年糖料播种面积减少和天气持续干旱的影响,2004 年全国食糖产量1002 万吨,而食糖消费量达到1140 万吨,供求缺口140 万吨。食糖市场价格从年初的每吨2080 元逐步上扬,10 月份最高达到3300 元/吨。
4.2004/05 榨季,全国食糖产量917 万吨,较上年减产85 万吨,食糖消费1100 万吨,市场存在较大缺口。同期,国际糖价在9-12 美分/磅波动,进口食糖无利可图。食糖价格从年初2 月份的2560 元/吨开始,迅速上涨到3 月份的2850 元/吨,4 月份上涨到2900-3000 元/吨。6 月份国家拍卖41.8 万吨国储糖,糖价不仅没有下跌,反而加速上涨到3200-3400 元/吨,进入8 月下旬,在消费旺季的拉动下,糖价再上一个台阶,升至3700 元/吨,9 月、10 月糖价基本维持在3800-3900 元/吨,进入12 月份,受国际糖价大幅上涨和国内提高甘蔗收购价以及产区制糖企业推迟开榨等多重因素的影响,糖价出现大幅度上涨,最高达到4300 元/吨。年波动达到1800 元/吨,涨幅为69%。
5.2008/09榨季中的上涨相信很多投资者仍历历在目,基本2009年全年都保持着涨势,并且这种涨势一直延续至今,其主要原因仍是供需存在较大缺口,市场供小于求。
而在这近20 年间的五次糖价暴跌都有其共性:即出现在我国食糖市场严重供过于求的情况下。
1.1991/92 榨季,全国产糖791.6 万吨,加上商业压缩库存糖200 多万吨(主要是多年进口库存糖),投放市场食糖总量达1000 万吨,远超过当年市场720 万吨左右的需求量,市场糖价暴跌,最低跌至1500 元/吨,也是迄今为止的历史最低价。
2.在1995/96 榨季,全国产糖662.8 万吨,按计划进口100 万吨食糖,即可满足当年市场需要;由于走私猖獗,实际净进口食糖246.3 万吨,其中走私进口糖141 万吨,使投放市场食糖总量达到900 多万吨,大大超过了当年市场760万吨的需求量,市场糖价再次暴跌。
3.1997/98 和1998/99 连续两个榨季食糖大幅度增产、加上进口糖,食糖供过于求,同时,受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国际、国内食糖消费萎缩,市场糖价又一次暴跌。
4.2002 年食糖产量迅速增长,达到850 万吨,2003 年进一步提高,达到1063 万吨,比上年增产213 万吨,达到历史最高水平,同时受加入WTO 影响,食糖进口量较大,使国内糖价急转直下,由2001 年年初的每吨4200 元下跌到2002年4 月的2600 元/吨,到2003 年8 月最低跌至每吨1954 元。
5.2008 年3 月份。2008 年初全国大部分地区发生雪灾,市场预期白糖会减产,糖价被炒高至4000 以上。由于最终减产预期的落空及全球性金融危机的发生使得糖价发生暴跌,郑糖期货价格最低到了2500 以下。从以上分析中不难发现,上涨行情均是由于糖料生产萎缩、食糖产量下降、市场供给紧张引起的,而价格下跌都主要是糖料种植面积增加、食糖增产、市场供过于求造成的,供求关系作为主要因素支配着价格的走势。
第三篇:回顾和总结我校三年来学校德育工作所取得的成绩和经验
回顾和总结我校三年来学校德育工作所取得的成绩和经验,从多个角度、多个层面、多种方式尝试新型的师生关系,突出工作重点,从行为规范、心理健康、法制教育等方面对学生进行引导,使学生成为建设社会主义祖国的新一代人才。7、8月
着重暑期夏令营、新生入学准备、军训的各项工作 1、7月5日—8月30日校艺术团夏令营 2、7月12日—18日组织学生参加泉州市第十四期少年军校 3、7月9日—24日组织学生观看邓小平诞辰100周年电影展及观后感征文比赛
4、参加暑期市“我把爱心献师长”征文比赛 5、8月9日-13日组织学生参加北京梦想之旅夏令营 6、8月3日—5日组织参加第十四届中小学生“顺盛杯”南音演唱比赛
7、保安培训 8、8月16日-20日生管教师培训 9、8月20日—21日德育工作研讨会 10、8月18日新生入学考试 11、8月22日—26日新生入学训练
12、住宿生办理住宿手续 13、8月30日上午各班班会(大扫除、分发课本、领取校服、升旗仪式队伍排列)14、8月29日文艺汇演彩排 15、8月31日颁奖大会暨文艺汇演
9月份
着重行为规范教育
1、组织学习《学生手册》,规范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进行测试
2、召开学生干部大会,总结上学期工作情况,计划本学期工作
3、召开学生督察队会议,招收一批新成员,加强对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仪容仪表,班容班貌的检查评比
4、做好各班学生干部选拔工作
5、全体住宿生大会(加强住宿生管理规定)
6、住宿生家长大会
7、庆祝教师节,开展主题班会“我把爱心献师长”
8、主题班会“新学期,我们走在最前端”
9、黑板报“新学期,新作风” 10、9月12日—18日开展“情感的纽带、沟通的桥梁”第七届全(转载自本网http://www.xiexiebang.com,请保留此标记。)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活动
11、月底进行初一年段广播操比赛
10月份
着重爱国主义教育
1、庆祝国庆55周年活动
2、庆祝建队节,少先队大队换届选举
3、主题班会“爱国、爱校、爱集体”
4、黑板报“民族精神代代相传”
5、校第四届运动会
6、观看《激励永远》百集爱国主义教育电视系列活动
7、保安培训
11月份
着重心理健康教育
1、心理健康讲座
2、心理团体培训
3、大型心理咨询活动
4、主题班会“初中生的心理健康课”
5、黑板报“绿化校园”
6、学生社会实践活动
7、全体学生干部大会
8、学生家长会
12月份
着重法制安全教育
1、组织开展校园文化艺术节 2、12月4日全国法制教育日(6日星期一在国旗下演讲中宣传)
3、纪念“12.9”学生爱国运动系列活动
4、法制教育周
5、开展庆祝元旦系列活动
6、主题班会“学习《公民道德实施纲要》”
7、黑板报“我是小小法律专家”
8、各年段学生大会
1月份
着重新年学习目标的确定
1、加强行为规范教育,以确保期末工作的顺利进行
2、主题班会“为了祖国的未来”
3、黑板报“庆祝元旦、向新目标奋进”
4、各项工作总结
5、学生干部总结大会
2月份
着重温书迎考工作
1、组织学生做好温书迎考的工作
2、主题班会“考场纪律”
3、强调寒假安全纪律
备注:
①每周一上午年段工作汇报会(升旗仪式后)
②每周一晚班主任工作例会(年段)
③每周进行班级班容班貌,学生仪容仪表抽查评比
④每月两次安全检查
⑤每月进行一次主题班会、黑板报评比
⑥每周二、四下午4:30保安训练
本学期我校德育工作仍以学校的工作重点为核心,围绕学校在新形势下的工作方式,对学生进行全新、全心的德育教育,引导学生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让学生在学习科学知识的过程中学做真人。
一、贯彻《意见》精神,弘扬爱国主义
本学期德育工作的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精神和全国、省中小学德育工作会议精神,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确实把德育工作摆到首要位置,进一步明确学校作为对未成年人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主渠道应真正担负起教书育人的神圣职责,把德育工作摆在素质教育的首要位置,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切实抓紧抓好。要充分发挥学校工会、共青团和少先队组织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的作用,积极组织未成年人开展道德实践活动,引导未成年人弘扬民族精神。结合本地本校的实际,积极开展乡土文化教育活动,丰富学生节假日参观、旅游活动的思想道德内涵。
二、贯彻《纲要》内容,开展诚信教育
进一步贯彻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积极开展校园诚信教育。把求真务实精神做为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指导方针,坚持贴近未成年人思想实际,贴近未成年人生活现实,贴近未成年人群体。而德育工作的首要任务就是为学生创造一个适合他们发展的宽松环境,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道德认识、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从而形成自己的道德信念。中学阶段应当让学生由浅入深地逐步掌握公民道德的主要内容,并学会运用公民道德的原则和规范指导自己的行为、评价别人的行为和社会现象。在贯彻《守则》《规范》活动月中认真抓好学生的行为习惯。加强诚信教育应该成为当前学校德育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来抓。努力实现教师遵纪守法、廉洁从教、敬业爱生、教人求真、勇于创新、与时俱进;学生遵师敬长、尊章守纪、诚实学习、诚实做事、自尊自律、学做真人。
三、更新德育方法,实(转载自本网http://www.xiexiebang.com,请保留此标记。)现优质德育
更新信息时代下的德育工作方法,拓展德育渠道,实现优质德育。学校要充分重视校园网的优势,积极开展网上德育活动,用正确、积极、健康的社会主义思想文化占领网络阵地,净化网络内容,进一步加强对青少年学生的网络法制教育,倡导网德,高举法律之剑,激浊扬清,为青少年学生的健康成长创造一个既宽松和谐又稳定健康的社会环境。同时也要建立有支既有较高政治理论水平,熟悉中小学德育工作规律,又有现代信息技术的德育工作队伍,为推进中小学德育进网络提供保障。
四、加强心理教育,提高德育质量
全面贯彻实施教育部新颁发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高学校德育工作质量。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学校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有其独特的教育目的、内容和方式方法。它与德育有共性,并且包含在德育的内容之中,都是有目的培养人的知识、技能和思想品德的活动。学校应该重视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队伍建设,每一个老师都应该成为心理专家,都应该是兼职的心理教育工作者,所有的老师都要进一步加强心理教育专业的知识学习。以便更好地建立学校、家庭、社会共同参与的心理健康教育网络。
五、加强教师队伍,树立师德风范
学校教师队伍建设是加强学校德育工作和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关键环节。教师发挥着主导性作用。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是学生的楷模。因此,以身立教、率先垂范,是培养学生具有良好道德习惯的重要基点。加强师德建设,要求广大教师做到:一要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坚持既教书又育人;二要在思想境界、道德情操上堪为师表,以良好的师德风范去影响学生;三要有无私奉献的精神,树立终身为师的志向;四要有爱生至情,用真情感染学生,建立民主、平等的新型师生关系。班主任是德育工作最直接的操作者,班主任素质的优劣直接影响到学校德育工作的成效。
第四篇:党的十七大报告在认真回顾和系统总结改革开放新时期29年来的伟大历史进程和取得的宝贵经验进行了的基础上
党的十七大报告在认真回顾和系统总结改革开放新时期29年来的伟大历史进程和取得的宝贵经验进行了的基础上,得出了这样的历史性结论——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首次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具体内涵后,报告旗帜鲜明地向全党同志提出了对这条道路和这个理论体系的态度——倍加珍惜、长期坚持、不断发展。
“倍加珍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历经艰辛开创的。新中国成立后,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了社会主义革命,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并在此基础上展开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一度出现了曲折。在这样紧要的历史关头,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理论勇气,恢复和发展了党的思想路线,科学地评价毛泽东同志和毛泽东思想,彻底否定“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理论和实践,作出了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成功地开创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并初步形成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紧紧依靠党和人民,捍卫并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创立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顺应国内外形势的发展变化,紧紧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
遇期,求真务实、开拓进取,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进一步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回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的历史过程,我们深刻认识到,这条道路和这个理论体系,是我们党历经艰辛开创的,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发展中国、富强中国的伟大道路和宝贵真理。全党同志必须“倍加珍惜”这条道路和这个理论体系。
“长期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旗帜,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旗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两大部分。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这条道路和这个理论体系。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之所以必须长期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因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完全正确的、能够引领中国发展进步,进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真正坚持社会主义。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之所以必须长期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因为这个理论体系,既坚持
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又凝结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不懈探索实践的智慧和心血;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最可宝贵的政治和精神财富,是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是引领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伟大理论。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因此,在当前和今后很长的一个时期,全党同志必须“长期坚持”这条道路和这个理论体系。
“不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实践永无止境,创新永无止境。进入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社会主义事业成功实现“三步走”发展战略的第一二步,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为进一步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五年来,我们已经朝着十六大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迈出了坚实步伐,但尚未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目标。因此,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为今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指明了方向。为此,党的十七大报告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进一步细化为七条道路,即“中国特色新兴工业化道路”、“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和平发展道路”、“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式发展道路”。一条伟大道路和七条具体道路的提出,使我们党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框架越来越清晰,思路越来越明确。我们党是一个善于进行理论创新的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体系。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在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发展史上,我们已经形成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按照我们党的部署,在建党一百周年之际,我国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建国一百周年之时,我国将基本实现现代化,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践没有止境,创新也没有止境。创新实践是创新理论之源。我们要突破前人,后人也必然会突破我们。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必将随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发展而进一步发展,也必将随着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强国的发展而进一步发展。
总之,正如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的第二部分结语中所指出的那样,“全党同志要倍加珍惜、长期坚持和不断发展党历经艰辛开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就是我们对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