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哥特式网名_哥特式、悲伤
哥特式网名_哥特式、悲伤
篇一:网名
网名 情侣:
︿亲爱的♂我等你 | ︿亲爱的♀我想你绿叶再美丶终将枯萎ら |(鲜花再美丶终将凋凝ら)√予你·倾心的怀。| 诉你·倾心的爱。ミ下辈子也要找到迩 | ミ下辈子我还记得迩y1种思念灬穿越时空。| 丶y1种距离灬寸步不离。再见ろ丶忧伤 | 再见ろ丶单纯-银色眼眸逐渐放空 | 褐色瞳孔逐渐空洞-(℡╮很刻意的去忘记)| ℡╮很刻意的去假笑√︶你是我此生最美的风景 | ︶你是我此生不变的流年巴黎大街上忘了思念,| 东京巷尾风干了泪水,·黄昏后的巴黎街·| | ·黎明前的东京夜·离落成泥香如故≡ | 花落成茧更伤秋≡·白天不懂夜的黑| | ·咖啡不解酒的醉·演绎ヾ那段扯淡的爱情 | ·流失ヾ那曲扯淡的浮伤男人花心是因为伤了心。| 女人花心是因为死了心。Treasu黑色的奢华 | Treasu白色的优雅窦寇年华.谁许谁地老天荒 | 繁华似梦.谁为谁化地为牢情人总分分合合。| 我们也越爱越淡。情人总分分合合。| 我们却越爱越深。
过去的海誓山盟 | 如今的深刻回忆
缘,来之不易| |(爱,本就难得)√
烟花易冷冷似冰霜 | 红尘如梦梦似细雪
用句号画出我们的终结┛ | ┗用逗号结束我们的纠结放不下的是、伱 | 抹不掉的是、淚
墨尔本依旧晴朗▔ | 哥特式继续悲伤▔
(伱隐身,隐身想躲谁)| 伱上线,想让谁看见 √放弃悲伤╮拥有快乐 | 遗忘过去╮珍惜现在
像白天不懂夜旳黑 /* | 你永远不懂俄伤悲 /*
对迩╭牵挂过于沉重 | 对迩╭想念过于朦胧
誓言,如尘般染指流年。| 承诺,如风般过往云烟。幸福就是悲伤的替代品丶 | 开始就是结束的代名词丶沧海桑田里╮我找寻你 | 似水流年里╮我丢了你
我.定.不.弃~ | 你.若.不.离~
天亮以前,| 别说再见。
▎若能如此゛便可倾尽一生
°墨尔本晴上残留的余温 | °普罗旺斯上浮华的沧桑时光风靡的那些旧背景丶 | 记忆斑驳的那些旧回忆丶╭许诺我烟花漫天 | 敌不过琉璃万千╮
喂,你以为我喜欢你啊 | 呀,那你喜欢谁啊
突然好想你 | 你会在哪里
社会太过现实.| 生存才是王道.就算你一无所有 | 你还有我请问你有事吗? | 没事,就是想你了.曲未终人已散ヽ | 曲以终人未散ヽ
如果我说。我想去巴黎 | 那么我会。陪你去巴黎
你许下的诺言,| 由谁来偿还?
╰这些歌未完成 | 我们未结束╮
曲终 | 人未散
笨蛋、你还爱我吗 | 傻瓜、我一直都爱你
花败ヽ亦残缺 | 花开ヽ自相依
ぷ听一半旳曲 | ぷ唱一半旳歌
爱你需要一辈の | 想你只要一瞬间↑
╱/灰色ヘ柒染流泪的深夜 || ╱/流年ヘ淡染深灰色华丽の_谁讽刺了、谁的执着↘ || の_谁苍白了、谁的等待↗ら一场梦诉说风烟倒影 || ら一段情续写雨漫年华承诺时的华丽,散了。|| 遗忘时的苍白,变了。黑色的喧哗是优雅的寂寞 | 白色的淡定是优雅的孤独一颗心有多重? | 一个爱有多深?
-一句再见 |-已成回忆
我笑丶并不代表我快乐。| 我哭丶并不代表我伤心。品、一樽清酒 | 叹、一世凄凉
▲一点点流失的是时间 | ▲一点点浮现的是笑容
别来无恙-| 好久不见-
小时候、哭着哭着就笑了 |(长大后、笑着笑着就哭了)√╭思念,诠释伱涐旳距离 | ╭童话,诉说伱涐旳结局
巴黎的雨ヽ打湿东京的街 | 伦敦的雾ヽ弥漫首尔的墙你说过你会爱我一辈子" | 我说我爱你那只是曾经
篇二:姐妹网名大全
姐妹网名大全
む缠缠绵绵凄凄惨惨
む郁郁闷闷纠纠结结
む痛痛快快利利索索
有一种结局叫命中注定 ~ 有一种心痛叫绵绵无期 ~ 有一种格调叫我行我素 ~ 有一种单身叫宁缺毋滥 ~ 有一种情绪叫适可而止 ~ 有一种想念叫灰心丧气 ~
撕心裂肺丶
情不自禁丶
长相厮守丶
死缠烂打丶
残花败柳丶
水性杨花丶
不是什么牛奶都叫特仑苏 不是什么奶茶都叫优乐美 不是什么花儿都叫彼岸花 不是什么野草都叫四叶草 半杯茶半杯湖底沙つ
半句话半首蝶恋花つ
半纱颜半城倾沙艳つ
迷恋‘高跟鞋旳暧昧”
迷恋‘纸飞机的高度”
迷恋‘爱尔兰的规格”
迷恋‘艾菲尔的格调”
╰╮故作清纯。
╰╮故作姿态。
╰╮故作深情。
╰╮故作悲伤。
slng ˋ夏汐
slng ˋ夏熙
slng ˋ夏兮
slng ˋ夏昔
slng ˋ夏浠
久违了﹏回忆
久违了﹏温暖
久违了﹏想念
久违了﹏微笑
、不离开旳却离开≈、不放手旳却放手≈、不释怀旳却释怀≈、不忘记旳却忘记≈、不继续旳却继续≈--有一种偏执叫沉沦--有一种苍老叫等待--有一种沉默叫孤寂 初晴-moment°
暮安-moment°
昔瑾-moment°
夕沫-moment°
海绵宝宝可爱的笑。海绵宝宝傻傻的笑。电瓶车 带电瓶子的洋车子 自行车 人力脚蹬的洋车子 变速车 改变速度的洋车子
那年那月丶人已散
那年那月丶曲已终
那年那月丶事已了
? 再贱就再见、思绪凌乱 ? 盛夏还剩下、支离破碎 ? 季末的寂寞、痛彻心扉 蔷薇花开°全世界早安 郁金香开°全世界早安 玫瑰花开°全世界早安 向日葵开°全世界早安 微笑丶诠释我的沉沦り 眼眸丶诠释我的幸福り 嘴角丶诠释我的心酸り 冷语丶诠释我的悲哀り 左耳丶诠释我的荒凉り
读不懂的心╰
念不懂的信╰
听不懂的话╰
续不完的情╰
说不完的爱╰
照不完的美╰
温不热的心╰
写不停的笔╰
最美的微笑
最美的天真
最美的纯真
最美的弧线
最美的耀眼
最美的灿烂
最美的温柔
日光倾城、为你倒转一世流年 浮生若梦、为你倾尽一世天涯 流年似水、为你流尽一生泪水 覆水难收、为你等待一生情仇
一个行尸走肉的女人 一个温柔如水的女人 一个如痴如疯的女人 一个多愁善感的女人 一个外冷内热的女人 ゛男人的借口猜不透 ゛男人的内心猜不透 ゛男人的想法猜不透 红酒打翻了尘世柜╮ 白酒碰倒了储藏箱╮ 啤酒掀起了孟婆汤╮ 你的眼泪〃叫执着
你的微笑〃叫悲伤
你的眼泪〃叫忧伤
发疯的执着是你眼中的笑话° 所有的等待是你心中无所谓° 温柔的眼泪是你调情的温调°
轻视ˇ你的刁蛮、鄙视ˇ你的不堪、无视ˇ你的犯贱、藐视ˇ你的自恋、斜视ˇ你的泛滥、时间会苍白°
时间会流逝°
时间会遗忘°
时间会残缺°
我喜欢趴在地上睡觉觉丶 我喜欢躺在路上打滚滚丶 我喜欢潜在水里打闹闹丶 我喜欢飞在天上绕圈圈丶 恋战|▌Whitelnterweaves 交织|▌BandWlnterweave 尾戒|▌Blacklnterweaves 抬头回忆樱花盛开的气息° 侧耳倾听巴黎花街的冷暖° 俯身观看夕阳小巷的温度°
ヽ蓦然叹一场剧终
ヽ淡然念一束花败
ヽ凄然待一眼回眸
静寂〃木偶
静寂〃傀儡
静寂〃娃娃
篇三:情侣网名
如果没有钱“你还会爱俄吗如果没有钱”俄一定会爱你
-太阳是我搓圆的*-月亮是我压弯的*
-谁又是谁的负担。-谁又为谁的心酸。
我爱你跌跌撞撞。我爱你掏心掏肺。
戒不掉你的温柔 °忘不了你的美好 °
|▎你的爱ゞ我独家专属|▎我的爱ゞ你独家专属
想想想想想想ミ想着你゛ 忘忘忘忘忘忘ミ忘掉你゛
比玫瑰还妖媚的女人°比钻石还耀眼的男人°
阿狸不想让阿桃为他伤心阿桃不想让阿狸为她操心
舌尖缠绕你的温柔◇唇边余存你的气息◇
宝宝,我们牵着手过马路贝贝,我闭上眼睛等你牵我 两个人左右左右左右。一个人不够不够不够。
各种喜欢各种爱
各种小曲各种嗨
小吵小闹那是幸福不离不弃才是真滴
跌跌撞撞我们一起走*坎坎坷坷我们一起过*
搞对象纯属胡闹▓谈恋爱纯属扯骚▓
北斗七星的旁边.*你和我连成了线.*
想你是 我的天性爱你是 我的本性
兜兜转转身边还是你′来来回回身边还有你′
没头没脑不会累shy.没心没肺不是罪shy.ωǒ、永远是你的懒羊羊ωǒ、永远是你的灰太狼
∝收起幼稚做你的男人∝丢掉任性做你的女人
|▍ 残忍的放逐,|▍ 软弱的追逐,哥特式╰’颓废凄美哥特式╰’唯美情膓
在我身边的是桃子ぃ在我身边的是阿狸ぃ
我的心里满满都是你我的心里单单只有你
你陪我一起生活,好吗·我陪你一起生活,行吗·
△ 三分流氓气 ▌▎△ 七分淑女范 ▌▎
第二篇:_简爱_和_呼啸山庄_中的哥特式艺术手法
2006年第6期辽宁行政学院学报No.6, 2006(第8卷第6期)Journal ofLiaoningAdministration College(Vo.l 8.No.6)
文学与艺术
《简爱》和《呼啸山庄》中的哥特式艺术手法
⒇
张若昕
(沈阳师范大学,辽宁沈阳110034)
[摘 要]夏洛蒂·勃朗特和艾米莉·勃朗特是十九世纪英国杰出的浪漫主义作家,她们在各自的代表作《简爱》和《呼
啸山庄》中都使用了哥特式艺术手法来烘托主题。本文试从环境氛围、人物和梦幻三个方面对两部作品中哥特式艺术手法进
行分析比较,以便读者能更好地欣赏这两部作品。
[关键词]《简爱》;《呼啸山庄》;哥特式艺术手法
[中图分类号] I06[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8—4053(2006)06—0220—02夏洛蒂·勃朗特和艾米莉·勃朗特是英国文学史上两
位杰出的女性作家。《简爱》和《呼啸山庄》是两人各自的代
表作。尽管《简爱》和《呼啸山庄》在风格上各不相同,但两
人在创作中都使用了哥特式艺术手法。这一手法的成功运
用使行小说中的主题进一步深化,从而使这两部小说成为文
学史上的经典之作。
一、哥特式理论的起源
哥特(Goth)一词原本指公元三世纪前后,居住在北欧的日尔曼民族的一个部落,罗马人称这一部落为“蛮族”“凶
狠”“粗鲁”的代名词。西罗马帝国灭亡的一千多年后,意大
利人法萨里又用哥特一词来指称中世纪的建筑风格。这种
建筑风格主要表现在教堂和城堡上,例如:高耸的尖顶,厚重的石壁,狭窄的窗户,染色的玻璃,幽暗的内部,阴森的地道
甚至还有地下藏尸所等等。[1]
在文艺复兴思想家们的影响下,哥特一词逐渐被赋予了
野蛮、恐怖、落后、神秘、黑暗时代,中世纪等多种含义。[1]到
18世纪中后期,哥特一词又成为一种新的小说体裁的名称,这类小说中多以中古的城堡或寺院为背景,描写为争夺财产
或满足情欲而引起的谋杀、迫害等。小说的气氛阴郁紧张,充满了疯狂、暴行、迷信和复仇的精神。18世纪下半叶贺拉
斯·华尔涌尔的《奥特朗托堡》的发表标志着这一流派的兴
起。
二、哥特式艺术手法在两部小说中的运用
1·环境氛围
《简·爱》一开始就向人们展示出典型的哥特式的环境
氛围。简·爱被狠心的舅母关进阴森恐怖的红房子,而简的舅舅就死在这间红房子里,年幼的她被关进这样一间房子里
当然会产生恐惧不安的心理。接着,简被送到洛伍德学校,这里不但教规严厉,而且生活条件恶劣,许多孤儿因为传上
了斑疹和伤寒而相继死去,简的好友海伦·彭斯就死在她的怀抱中。这样的环境让简时时感到死亡的阴森与恐怖。从
洛伍德学校毕业后,简来到桑菲尔德府做家庭教师。桑府这
个古堡幽宅式的哥特式环境更是充满了神秘恐怖的气氛。
先是夜半阁楼上奇怪的笑声扰得简无法入睡,然后是罗彻斯
特的房间夜半失火,再接下来则是梅森夜半将其弟严重咬伤
„„,所有这些都让简体会到桑府的阴森与恐怖。
哥特式的环境氛围同样也体现在《呼啸山庄》中。首先
艾米莉将小说的场景设定在哥特式天气中,洛克乌就是在风
雪之夜走进呼啸山庄并在当夜的恶梦中遇到了凯瑟琳的游
魂的;而希刺克利夫得知凯瑟琳背叛他们的爱情要嫁给林顿
时,他愤然出走,此时,暴风雨再次适时地降临了,可怜的凯
瑟琳在狂风暴雨中呼唤着希刺克利夫。同样,凯瑟琳下葬和
希刺克利夫死的那个深夜也都是雷鸣电闪,风雨交加,似乎
再没有比天气更能表达主人公悲愤痛苦的心情了。其次,艾
米莉笔下的山庄的内外环境也符合哥特小说的特点。呼啸
山庄的建筑是哥特式的“狭窄的窗子深深嵌在墙壁内,两边
墙脚用凸出的大石头保护着”,“房屋前面大量的稀奇古怪的雕刻,特别是正门附近,那上面除了许多残破的怪兽和不知
羞的小男孩外,„„还发现1500年代”字样。[2]而山庄里面
则因为缺少光线而昏暗阴森,凶暴狰狞的的恶狗冲出来袭击
来客,主人却无动于衷。整个山庄始终笼罩在阴霾和凄凉的哥特式的氛围中。
2·“恶棍英雄”式人物的塑造
在《简·爱》和《呼啸山庄》中,夏洛蒂和艾米莉都塑造
了“哥特”式人物形象———“恶棍英雄”,尽管二人对他们的操作不尽相同。“„„恶棍英雄”(villain he ro),即所谓“拜
伦式英雄”。他集善恶于一身,具有超常意志和力量,同压抑
人性、束缚个性的社会体制势不两立,因而是性格孤傲的叛
逆式边缘人物„„[1]英国文学中在这方面最著名的艺术形
象就是弥尔顿在《失落园》中塑造的撒旦这个叛逆者。夏洛
蒂在《简·爱》所塑造的罗切斯特就属于这样的人物。从外
貌上看,罗切斯特算不上英俊:他中等身材,宽阔的胸膛,脸
黑黑的,神情严厉,有着宽大的额头,又粗又浓的眉毛,深沉的眼睛,粗犷的五官,坚决而严厉的嘴„„[3]在简·爱的眼
中,罗切斯特开始是神秘的、冷漠的、严厉的,一副高深莫测、拒人于千里之外的样子。夏洛蒂对罗切斯特这些描述都符
合“哥特”式的外表。然而,罗切斯特不仅外表酷似“恶棍英
雄”,从他在婚姻中充当的既是迫害者又是受害者的角色来
看,他也堪称“恶棍英雄”。为了得到三万英镑的陪嫁,他父
亲让他娶了有家族遗传精神病的疯女人伯莎为妻。这桩痛
苦的的婚姻毁掉了罗切斯特的青春和幸福,使他憎恶社会和
家庭,同时也憎恶自己,于是,他开始过放荡的生活,这些堕
落的生活经历使他非常痛苦,他懊悔但又无法自拔。他的易
怒、暴躁和爱嘲讽恰恰是他对现实生活失望的表现。
《呼啸山庄》中的希刺克利夫更是个十足的“恶棍英
雄”。在读者眼中,他是个十恶不赦的恶棍:他不择手段地骗
取呼啸山庄和画眉田庄的财产;在凯瑟琳和林顿结婚后,他
多次去见凯瑟琳,从精神上折磨凯瑟琳和林(下转第224页)
220
⒇[收稿日期]2006-03-09
[作者简介]张若昕(1971-),女,沈阳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教师。
2006年6月
第8卷第6期陈达森:论海洋船舶测报工作的重用性Jun.2006Vo.l 8.No.6 的技术条件下,还不能在船舶启航前就计算出理想的最佳航
线,必须在实施过程中不断进行修正和变更。为了保证气象
导航服务的顺利实现,要求船舶在启航后,定期将航行过程
中在预设航线上的测到的天气和海况资料及时反馈给气导
公司,再由气导公司的专家根据预测的和现场发回来的资料
进行比较分析,进而决定是否变更原设计的航线?以保证被
导船舶在气导公司的指引下,更安全地完成余下的航程。可
见,在现代气象导航服务中,船舶现场测报的资料以及船岸
(指气导公司)多沟通是保障气导服务起作用的关键。
三、加强海洋船舶测报工作的建议
通过以上的分析,船舶测报工作的意义是很明显的。然
而这几年,船舶测报工作有滑坡的势头,原因是多方面的。
首先,由于我国船舶测报工作是在70年代计划经济时期发
展起来的,那时国家海洋局隶属海军,经费充足,开始的短短
几年发展了很多商船参加测报工作,而在随后的时间里又缺
乏有计划地补充发展测报船只,这就孕育了这几年出现大批
量测报商船退役而严重影响测报工作的危机;其次,发展测
报船只类型的工作缺乏多样性和灵活性;这样一来,当某一
类型的船运出现滑坡而刚好此种类型的船参与测报工作的数量又是较多的时,也会导致船舶测报工作出现影响。还有
就是由于业务经费减少,导致管理工作跟不上等等。要扭转
船舶测报工作面临的被动局面,必须从观念上、制度上和管
理上进行改革。
1·通过总结和吸取船舶测报工作30多年的经验教训,树立改革发展的观念意识,明确船舶测报工作的重要性及其
发展的固有规律,并依据规律进行新的设计,大胆尝试船舶
测报工作发展的新路子。
2·根据国情和经费情况,我国船舶测报工作应以沿、近
海为主,努力发展大洋业务。根据这几年沿海经济发展的需
要,一般以运输业务大的煤、油轮为测报船舶发展对象为好,有计划地每年发展一部分,以补充原有测报船舶退役造成的空缺;此外,应根据运输业发展变化及时调整发展对象。至
于大洋测报业务,可以尝试将测报工作与气象导航服务挂
钩,根据船舶所做工作量、所测得的资料的完整性和价值,在导航服务费中给予一定程度的减免,作为奖励。
3·理顺管理体制,给船舶测报管理站更大的自主权。上 级部门对测报工作只作宏观指导,业务经费由船舶测报 管理站支配使用,具体工作由船舶测报管理站自行处理解决。当前,应该对现有测报船舶分析归类,实行优留劣汰,大胆放 弃以下测报船舶:船龄偏大,临近报废退役的;因客、货源不足 长期抛锚停航的;观测仪器损坏严重无法修复的等等。4·做好测报所得资料的回收和处理工作,努力使它们在 防灾减灾中发挥作用。船舶测报资料投资少、价值大,关键 是对这些资料如何进行处理分析,发现其使用价值。充分利 用船舶测报资料和发挥其作用是当前海洋工作的又一项重 要任务,呼吁各个有关部门重视船舶测报,投入更多的人力 物力对船舶测报资料进行处理分析,发现其价值,使其发挥 防灾减灾的作用。◇
注释
[1]黄栋材·海洋预报———海洋防灾的第一道防线[A] ·见:梁松主编·南海资源与环境研究文集[C]·广 州:中山大学出版社, 1998, 294~296
[2]陈家辉·航海气象学与海洋学[M]·大连:大连海 事大学出版社, 1999.34
[3]张楚民,梁伟·浅析南海分局船舶测报工作滑坡原 因及其发展问题的建议[A]·见:梁松主编·南海资 源与环境研究文集[C]·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1998, 318~321
[4]王长爱,姚洪秀·船舶海洋气象导航[M]·上海:中 国纺织大学出版社, 1993.5~10, 118~140
[责任编辑:正元]
(上接第220页)顿,使得凯瑟琳郁郁寡欢,最终抱病而归;他 对妻子伊莎贝拉百般凌辱,甚至吊死她的爱犬,作为他给新 婚妻子的礼物;对身体孱弱的亲生儿子小林顿,他也同样残 忍凶狠、专横暴戾„„然而如果我们换个角度来看,希刺克 利夫自己也是个受害者和被迫害者:他本是吉普赛弃儿,被 善良的老恩肖从利物浦带回呼啸山庄。老恩肖死后,他在呼 啸山庄受尽了亨德利的歧视和伤害,唯一让他感到慰籍的就 是凯瑟琳的爱,但林顿的横刀夺爱和凯瑟琳的最终背叛使他 痛苦万分,他的生命中就只剩下复仇了。由此可见,希斯克 利夫的恨和复仇都是爱的异化,是受挫折的爱的衍生物;他 的恶魔形象也并非他的本来面目,而是受到社会习俗的压迫 致使人格发生扭曲变形的结果。“恶棍英雄”并不是罪恶之 源,真正的罪恶是使其遭受迫害、扭曲人性的等级制度„„ 所以希斯克利夫虽然“残忍而缺乏人性到了常人不能想像的 地步„„我们仍然同情他以一种朦胧的方式和希斯克利夫 站在一起去反对其他人物”。[4]
3.梦幻
《简·爱》和《呼啸山庄》中的哥特式因素,不但体现在 作品中对环境氛围和人物的描写上,也体现在作品中对梦幻 的描写上。梦幻有着与人们潜意识达到默契的深层因素,它 能够表达人们所期望、所焦虑和所恐惧的东西。《简·爱》便 是夏洛蒂·勃朗特借助梦幻的超现实逻辑推动故事情节发 展的杰作。简·爱在与罗切斯特结婚前,曾两次梦见自己怀 抱着陌生的小孩,按照当时的说法,梦见小孩是一种不祥的 预兆。显然,简对自己婚姻的前景还存在着焦虑和恐惧,一 方面简作为一名贫穷的家庭教师能与出身高贵、家财万贯的 罗切斯特结婚在当时的社会需要克服重重困难,因为贫穷的 简无法保持人格上的平等和经济上的独立;另一方面,阁楼 上神秘的怪笑一直让简对桑园和罗切斯特本人充满了疑虑。果然,婚礼之日一切真相大白:罗切斯特的疯妻子还活着,他 们的婚姻将是法律和道德所不允许的。于是,有着坚强独立 个性的简毅然选择了离开。
梦幻在《呼啸山庄》中更是大量地被描写。小说开头,洛 克乌第二次到呼啸山庄,由于天黑又下起雪无法回去,希刺 克利夫让他住进了一间没人住的古怪的房间。夜里,洛克乌 做了一个奇怪的梦,他梦见树枝打在窗上,他打碎玻璃,想折 断外头的树枝,可手指却触到了一双冰凉的小手,一个幽灵 似的哭泣的声音乞求他放她进来。她说她叫凯瑟琳·林顿, 已经在这附近游荡了20年了,这精灵想强行进来,吓得洛克 乌失声大叫。这时,希克厉先生进门来乞求那幽灵进来,可 窗外却毫无声息。在这段关于梦幻的描写中,艾米莉把笔触 伸向潜意识,以虚构替代观察,用超现实的、奇迹般的现实代 替日常经验,从而增添了作品的神秘恐怖之感。
结 语
综上所述,夏洛蒂·勃朗特和艾米莉·勃朗特姐妹二人 在各自的作品中巧妙地运用了哥特式艺术手法,并对其进行 了改造和发展使之获得了张力,《简爱》和《呼啸山庄》也因 此成为维多利亚时代的杰作中哥特色彩最强烈的作品。◇ 注释
[1]肖明翰·英美文学中的哥特传统[J]·外国文学评 论, 2001(3)
[2]艾米莉·勃朗特,杨苡译·呼啸山庄[M]·南京:译 林出版社, 2001
[3]祝庆英译·简·爱[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1990
[4]蒲若茜·呼啸山庄与哥特传统[J]·外国文学评论, 2002(1)[责任编辑:一然]
224
第三篇:“哥特式小说”教育实践教案
“哥特式小说”教育实践教案
2004级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高慧
教学科目:欧美文学史 教学目标:哥特式小说
1.介绍哥特式小说的概念及其产生背景、发展过程和影响。
2.分析哥特式小说的经典作品,了解其作为一个小说流派的艺术特点。教学安排 2学时
教学设计 哥特式小说是近年来在学术界逐渐升温的一个课题,深入研究刚刚起步,有很多可以探讨的问题。在教学中,教师以介绍基础知识为主,同时引导学生自主思考,讨论问题。有限的课堂时间内,不求面面俱到,教学的目标是让学生知道何为哥特式小说,并且引发他们进一步阅读、了解的兴趣。推荐阅读书目:
《黑色经典——英国哥特小说论》,李伟昉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僧侣——罗曼记》,[英]马修·刘易斯著,刘勃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弗兰肯斯坦》,[英]玛丽·雪莱著,丁超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版。《奥多芙的神秘》(英)安·拉德克利夫著,刘勃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4月。
教学内容
第一课时
导入:
以讨论形式进入主题:
同学们是否喜欢看恐怖电影呢?如果喜欢看的话一定会发现我们中国以及日本、韩国——也就是亚洲儒文化圈的恐怖电影和欧美的恐怖电影有一些截然不同的传统恐怖因素,尤其是幽灵鬼怪等超自然因素更是各有其谱系,大家可以找出西方恐怖电影中有哪些独有、特有的恐怖元素吗? 总结导入:
非常好,大家找出了很多“西方的”恐怖元素,而我们今天要了解的这个小说流派就和大家通过西方恐怖电影等大众文化所熟悉的阴森黑暗的神秘古堡,以及幽灵鬼怪、血腥预言等恐怖因素密切相关。请大家跟我一起走进哥特式小说充满悬念和恐怖气息的艺术世界。
一.哥特式小说产生的时代与背景
狭义的“哥特式小说”产生于18世纪中后期的英国,其发端是贺拉斯·沃波尔(1717——1797)的《奥特朗托堡》(1764),它叙述在一个中世纪古堡里发生的扣人心弦的故事。这部小说的副标题就是“一个哥特故事”,“哥特式小说”由此得名。
18世纪的英国已经出现了富于浪漫色彩的作品,这些被称为“前浪漫主义”的文学流派或思潮,在艺术上成为浪漫主义的先声,哥特式小说就是其中一个派别。文学史上的“哥特”式小说有广狭义之分。狭义哥特小说是指以《奥特朗托堡》为开端的18世纪英国哥特小说,安·拉德克利夫夫人的《奥多芙的是神秘》(1794)和马修·刘易斯的《僧人》(1796)是其中最优秀的两部。哥特式小说致力于表现发生在偏僻古堡的离奇故事对人物感情和性格的影响。它是对写实小说的一种反动,但又是任想象驰骋的一种形式,因此它除了影响浪漫主义诗歌之外,还对勃朗特姐妹及其他19世纪小说家产生了重要影响。而奥斯汀的言情小说则是在与哥特式小说的直接对抗中发展起来的。广义的哥特式小说则指具有哥特元素的小说,它们虽然或多或少受到前者影响,但也超越了前者僵死模式的约束,其范围之广、作品之多一时难以计数,从王尔德的《道林••格雷的肖像》到赖斯的“吸血鬼系列”小说都有人将之列入广义哥特小说的范围。我们认为狭义的哥特小说概念更加科学、严谨,广义哥特小说则范围太大,而失去了作为一个小说流派必须具有的清晰界限。因此,在课堂上,我们将广义哥特小说作为哥特小说的影响和发展介绍给大家,但是只将十八世纪中后期产生于英国,并在一个时期大量繁荣的小说类型作为哥特式小说的外延。
二.哥特风格与“哥特式传统”(Gothic tradition)
“哥特”(Goth)一词原指居住在北欧属于条顿民族的哥特部落。从公元3世纪起,条顿人向南欧大规模迁徙。经过数百年的冲突与征战,剽悍的哥特人终于在公元5世纪摧毁了强大的西罗马帝国,并在意大利、西班牙、法国南部以及北非建立了许多王国。哥特人被罗马人蔑称为“蛮族”,当时就含有“野蛮的”、“粗鲁的”、“未开化的”等涵义。大约公元7世纪以后,因为被先进文明同化而失去了民族性,哥特人作为一个民族在历史上消失了。直到西罗马帝国灭亡一千年之后,意大利人法萨里(Vasari,1511-1574)从历史的故纸堆中找出了“哥特”一词来概括一种中世纪建筑风格。这种建筑风格在12世纪至16世纪盛行于欧洲,主要体现于教堂和城堡,法国的巴黎圣母院和英国的伦敦圣保罗大教堂是这种建筑的典型代表。高耸的尖顶,染色的玻璃,幽暗的大房间,阴森曲折的地道甚至恐怖的地下藏尸所是哥特式建筑的主要特征。在崇尚古希腊罗马文明的文艺复兴思想家眼里,这种建筑代表着落后、野蛮和黑暗,正好是那取代了古罗马辉煌文明的所谓“黑暗时代”(the Dark Age)的绝妙象征。用毁灭了古罗马的“野蛮”、“凶狠”、“嗜血成性”的部落的名字——“哥特”来命名这种建筑风格可谓恰如其分。
正是这种对于野蛮残暴的恐惧和拒斥,对于尘世生活的鄙弃和厌倦,对于天堂幸福的企盼和歌颂,构成了哥特艺术产生的心理基础。随着时间的推移,“哥特式”一词逐渐具备了三重涵义:野蛮、中世纪、超自然性。与此相联系,鬼怪幽灵、邪恶力量、城堡、修道院等也就成了哥特式艺术的基本因素。而这种艺术一旦形成,便以极强的生命力在文学文化领域蔓延开来。“哥特式传统”(Gothic tradition)超越了一个文学流派,不仅对19世纪浪漫主义文学产生了重要影响,而且将想象的任意驰骋、传奇的情节、激烈的情感等因素一直延续于其后文学的历史发展之中。
“哥特风格”对现当代文化消费的影响很大程度上是以影视作品为中介来实现的;虽然在20世纪中期以前这种作用就隐约存在,但它对主流文化的冲击却是在后现代运动以后才达到高潮。哥特文化真正成为大众流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始于60年代的“当代哥特小说大复兴”和其后的后现代文化运动。哥特小说是反主流的、具有一定颠覆性的边缘文体,它重表象而轻内涵,重刺激而轻思考的特点,正符合成为当代紧张生活调节剂的要求;通过阅读当代哥特小说丛书(消 费性的),观看哥特电影、欣赏哥特摇滚,习惯于“麦当劳化生活”的普罗大众在短时间的喧闹和无止息的运动中,可感受到一种麻木和迷狂状态中的超脱——这就是“哥特文化”在后现代社会得到新生的精神上的原因。
三.哥特小说的发展历史
综合来讲,哥特式小说的产生、发展经历了多次从边缘走向中心,与主流文学相接触的过程,但一直以来其边缘性和颠覆性却始终未变,因此仍属于通俗文学、大众文学之列。其发展轨迹大约可分以下三个阶段: ㈠哥特小说的原初繁荣期
⒈1764年,沃波尔的《奥特朗托堡》的出版标志着哥特小说的正式诞生。⒉在沃波尔以后,哥特小说大致向两个方向发展:一方面倾向于保守和说教,如克拉拉·利弗的《年老的英国伯爵》。另一方向是沃波尔风格的发展,充满了恐怖的想象,奇妙的主张,如威廉·贝克福德的《法赛克》。⒊18世纪90年代,人称“哥特十年”(“Gothic decade”),哥特小说真正产生重大影响并作为一种小说体裁被正式确立;哥特文学热在此期间超出英国本土,影响到其他国家如德美等的文学创作走向;而单纯表现幽灵、鬼魂和死亡等超自然题材的恐怖小说也逐渐从哥特小说中分离出来。该时期主要作家、作品有:安•拉德克利夫(Ann Radcliff)的《乌多芙堡之谜》(The Mystenes of Udolpho,1794)和《意大利人》(The Italian,1797)、马修•刘易斯(Matthew Lewis)的《修道士》(The Monk,1796)等。㈡哥特小说的衰落—转换期
⒈19世纪初,哥特小说随着浪漫主义的流行而进入鼎盛期,几乎所有浪漫主义作家都创作过哥特故事或使用哥特手法。而玛丽•雪莱(Mary Shelly)则在早期哥特模式的影响下创作了《弗兰肯斯坦》(Frankenstein,1818),开创了科幻小说的先河。
⒉到了维多利亚时代(1837-1901,英国维多利亚女王统治时期),英国国内现实主义在文坛中占主导位置,使哥特小说的地位大为下降。但出于批判现实、揭露罪恶的需要,现实主义作家们也大量使用哥特手法,因此有人认为哥特小说实现了相当程度上的社会化和现实化。该时期最具代表性的“哥特式小说作家”有勃朗特姐妹。
⒊在欧洲哥特小说渐行衰落之际,19世纪30年代后的美国似乎成为了新的“哥特式小说中心”;而哥特式小说也在美国实现了内在化、心理化。在此过程中贡献最大的是爱伦•坡和霍桑。㈢哥特式小说的现代繁荣期
19世纪末,以英国为主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帝国主义时期,哥特小说如百年前一样,获得了突发性的新生。但此时的哥特式小说在内容上出现了新特点,即添加了对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的揭露和批判;而与此同时它似乎也为新兴的欧美侦探小说提供了不少艺术上参考。主要作家、作品有斯蒂文森的《杰基尔博士和海德先生》、王尔德的《道林••格雷的肖像》、威尔斯的《莫罗博士之岛》、康拉德的《黑暗的心》等等。
20世纪20年代后,由于受到现代主义文学的冲击,哥特式小说的地位在英国再次下降;但1938年出版的《蝴碟梦》(Rebecca,达夫妮•杜穆里埃作)为哥特小说的当代复兴打开了大门。到了二战以后,随着现代主义文学的没落、大众文化地位的上升、影视艺术对文学的介入,英国哥特式小说重新焕发出青春活力,出现了如维多利亚•霍尔特、大卫•林赛、梅艾文•皮克、大卫•斯托里等作家。而在20世纪的美国,哥特式小说一直保持稳定、发展的趋势;大批不同流派的作家使用哥特手法或创作哥特式小说。在主流文学中,哥特传统甚至成为了南方文学不可分割的精华部分,如福克纳就是使用哥特手法的典范;而以赖特(《土生子》,Native Son,1940)、莫里森(《宝贝儿》,Beloved,1987)为代表的南方黑人作家更把哥特手法作为谴责和批判奴隶制和种族主义的有力武器。在通俗哥特式小说创作上,经过60年代的“当代哥特小说大复兴”后,大批作家的作品被改编成影视作品,从视觉上直接刺激观众的感官,如斯蒂芬•京(Stephen King)的大部分小说和赖斯(Ann Rice)的吸血鬼系列等等。这种文学与影视联姻的做法,也使“哥特”一词一时间变成了时尚用语,成为新人类、朋克、后朋克族们标榜身份的重要标志之一。
第二课时
导入
上一节课,我们主要介绍了“哥特式小说”产生的时代、得名的原因、其特点和风格,以及哥特式小说的发展简史。哥特式小说在学界经历过一个由冷落到再发现的过程,即使是西方文学研究界也曾经把哥特式小说当作一个大众文学的流派,对其采取漠视乃至轻视的态度,然而,二十世纪的二三十年代,对哥特式文学的认真研究已经开始,到了七十年代,对哥特文学的研究形成了前所未有而且日趋高涨的高潮。国内文学研究界在最近几年也出现了许多研究哥特文学的论文和专著。但是我们应该注意到,对哥特文学的研究比起许多经典作品都显得很薄弱,很多问题有待进一步深入。因此,我们要想了解哥特式小说的魅力,对其做出客观的评价,最好是亲自读一读。那么,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欣赏三部哥特式小说的经典作品,感受其“黑色”魅力。
一.“僧人”刘易斯与《僧侣——罗曼记》
1796年,年仅19岁的马修·刘易斯发表了为他赢得全欧声誉的哥特式小说《僧人》(又译《修道士》和《僧侣——罗曼记》),这部小说甚至使他获得了“僧人刘易斯”的绰号。《僧人》虽有某些通俗小说的粗糙之处,但是瑕不掩瑜,它仍然不失为一部杰作,就连司各特也从此而对刘易斯赞赏有嘉。1.“圣徒”的堕落
和《浮士德》一样,《僧人》的主题也是故事的主人公将灵魂出卖给了魔鬼,不同的是,浮士德以人类不息的奋斗精神获得了上帝的救赎,而《僧人》中的修道士阿姆布罗瑟却因沉沦欲望而遭遇毁灭的命运。小说《僧人》成功塑造了修道士阿姆布罗瑟丰富、立体的艺术形象,细致描绘了他在矛盾痛苦中走向堕落深渊的心路历程。这部小说也是哥特式小说中“反教义小说”的代表,或者称之为“反罗马小说”会更加合理,因为这些小说不仅仅表现了对教义的怀疑,而且体现了新教徒对于修道士、修女、神父、宗教法庭等等的不信任态度。
小说开始的时候,阿姆布罗瑟是一个圣洁的修士,全马德里的偶像,“性格品质里一点小毛病也找不出来”,“还是个严格的贞洁的遵守者,连男女的区别都不知道”,“一脸的安详与满足,好像从来就不知道什么是忧愁和罪恶。”表面的圣洁容光下掩盖的是阿姆布罗瑟畸形的人生。他是一个弃婴,被修道院的僧侣们当作圣母玛利亚送给他们的礼物,被教育为幸福只在修道院里,从此决定了他一 生都与世俗的欢乐无缘。他已经三十岁,然而“在这三十年中的每一个小时他都是在学习中度过的,完全与外界隔离,并且完全节欲”,甚至从没出过修道院。在阿姆布罗瑟没有能力做出选择的时候,修道院的僧侣们就已经决定让他成为宗教的牺牲,弃婴的身份更是让他成了一个杀害母亲、强奸妹妹的罪人而不自知。
阿姆布罗瑟的毁灭既是魔鬼的计谋,又是内在原因使然。小说在最后告诉读者,诱惑阿姆布罗瑟使他走向堕落的不归路的玛蒂娜是魔鬼“金星”派来的“下等的足够狡猾的精灵”。事实上,除了拥有超自然的能力外,玛蒂娜是作为一个平凡而多情的美丽女人戳破阿姆布罗瑟的圣人外壳的。不管宗教多么想炮制出一个“圣人”,这种摧残人性的妄想都只能以破产告终。在热情动人的布道之后,阿姆布罗瑟“欢喜地环顾四周,自豪地大声告诉自己,他在所有其他的同事中是最出众的一个”。空虚如影随行,他能做的似乎只有“紧紧地监视我的弟兄们的举动,就像这么多年来我监视我自己一样!”被宗教异化之后,再成为宗教的工具——阿姆布罗瑟无视爱艾格尼丝的哀求将她的情书交给女修道院长的行为也证明了这一点——这就是他的“圣人之途”。修士的谦逊是伪装起来的,自负残忍才是他的本性,支撑阿姆布罗瑟成为一个“圣人”的其实只是偶像的虚幻荣光和对教权的野心。
在玛蒂娜表白了她的爱慕之情后,阿姆布罗瑟本应立刻让她离开修道院。但内心对异性的隐秘向往使他找到各种各样的借口,把玛蒂娜留在身边并且最终违背了自己献身宗教的誓言。虽然是玛蒂娜让阿姆布罗瑟抛弃了“圣人”的假面,品尝了人间的欢乐,但同样是她使阿姆布罗瑟永远地离开了上帝圣洁光辉的保护。因此阿姆布罗瑟对玛蒂娜的态度总是很反复和矛盾,上一刻沉醉在甜蜜的性爱中,下一刻又会自私地抱怨是她诱使他违背了誓言和放弃了荣誉。这两人之间,似乎注定无法产生长久的爱情,在短暂的欢爱之后,玛蒂娜成了阿姆布罗瑟的帮凶和伙伴,他们之间的关系正如靡非斯特之于浮士德。表面看来,玛蒂娜爱着阿姆布罗瑟,以满足他为自己的原则,事实上,很多时候玛蒂娜的果敢、狠毒,使怯懦的阿姆布罗瑟反而相形见绌。在圣克莱尔的墓地里,玛蒂娜第一次召唤地狱的精灵时候,阿姆布罗瑟就发现他情人的性格思想发生了突然的转变。“几天前,她(玛蒂娜)还是个温柔又顺从的姑娘,爱他的性格,把他看作最出众的圣人。现在看来她的言谈举止又果断又刚毅,完全出乎他的意料。她说话不拐弯抹角,而是直接以命令的口吻;而他发现自己不能再与她争论,也不愿意说出自己的判断。一次比一次都让他觉得她有一股惊人的力量。”1小说的最后,当人们即将冲进墓室发现阿姆布罗瑟对安东尼亚的迫害时,玛蒂娜嘲笑阿姆布罗瑟不愿杀死安东尼亚的一念之仁是假仁假义的做作,“你已经剥夺她那么多珍贵的东西,还在乎他的生命吗?”并且声称:“我才不管呢,让你自己去死吧!我不和你一伙了!就那么一点罪行就害怕了,你不值得我保护。”2在阿姆布罗瑟毁灭的道路上,玛蒂娜是助力和帮凶,是她成就了阿姆布罗瑟的彻底毁灭:凭着玛蒂娜所借助的来自地狱精灵的力量,阿姆布罗瑟得以潜入安东尼亚的房间,并在被埃尔韦拉发现后丧心病狂地杀死了她;也正是玛蒂娜的诡计,使阿姆布罗瑟铤而走险,想将安东尼亚藏在墓室里永远地占有;最后,又是在玛蒂娜的怂恿下,阿姆布罗瑟与魔鬼签定了契约,永远失去了灵魂获得救赎的机会!2.民谣与传说
《僧侣——罗曼记》(英)马修·刘易斯著,刘勃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P179 《僧侣——罗曼记》(英)马修·刘易斯著,刘勃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P302 这部哥特式小说将许多民间传说、叙事谣曲和鬼怪故事化为己用。其中有些是和小说的情节有直接关系的,比如失血修女的传说。艾格尼丝和雷蒙德想利用这个传说私奔,而且几乎就成功了,但真正的失血修女阴差阳错地出现,使两人的爱情遇到巨大挫折,艾格尼丝因此进入修道院,推动了情节的发展。还有德国民间传说中浮士德博士将灵魂出卖给魔鬼的情节也被应用于小说中。另有一些则和小说的情节没有直接关系,比如小男孩西奥多装扮乞丐混进女修道院打听艾格尼丝的消息时弹着吉他歌唱的谣曲《水王》,又如安东尼亚在亡母的房间阅读的古老西班牙民歌《勇敢的阿兰佐和美丽的伊莫根妮》。对于小说情节发展而言,这些故事或谣曲可有可无,可是这些生动的民间文学增加了小说的趣味性,而且多是韵文,使散体的小说在紧张的叙事节奏中有了一个小小的中断,更显得曲折有致。当然,即使从小说情节发展考虑,这些歌谣也是有其存在价值的,虽然谈不上多么重要。《水王》是艾格尼丝教授给西奥多的歌谣,这个聪明的孩子想通过弹奏它得到艾格尼丝的消息;而《勇敢的阿兰佐》所讲述的骷髅骑士带走变心的新娘的故事则成功地营造了鬼怪横行的恐怖气氛,为埃尔韦拉鬼魂的出现作了伏笔。
二.《奥多芙的神秘》
安·拉德克利夫(Ann Radcliff)(1764-1823),英国女作家。以写浪漫主义的哥特小说见长,被司各特称为“第一位写虚构浪漫主义小说的女诗人”,作品融恐怖、焦虑、悬念的情景和浪漫主义情调于一体,《奥多芙的神秘》是她的代表作。
与《僧侣——罗曼记》不同,《奥多芙的神秘》中并没有真正的精灵鬼怪,引起主人公恐怖的东西最后都得到了合理的解释,比如把蜡像当成了僵尸。小说中的恐怖因素来自于这样的情节设置,无辜善良的女主人公被置于恶魔般的男监护人的控制下,孤立无援。哥特式小说的恐怖不再仅仅来自精灵鬼怪,而是出于人对人的控制和残害,因此更注重人的心理描写和性格刻画。1.寄情山水的浪漫情调
和19世纪英国浪漫主义文学的精神异常一致,《奥多芙的神秘》中处处表现着对大自然风光的热爱。几乎所有哥特式小说的背景都是富于浪漫情调的异国,《奥多芙的神秘》也不例外,小说的故事发生在法国和意大利。与巴黎庸俗奢华的社交场所不同,作者赞美的法国乡间、阿尔卑斯山麓以及海滨等自然美景。小说中的正面人物也都是厌倦了虚伪、空虚的上流社会社交圈而热爱自然、回归自然的人物。
小说一开始,就描绘了坐落在加斯克涅省加伦河畔的圣奥伯特城堡美丽的自然环境,城堡的主人圣奥伯特先生是一个在年轻时曾经混迹“繁忙喧哗”的社交场所,历经沧桑之后退居世外,“整日沉浸于纯粹的文学乐趣”,享受天伦之乐和大自然的美好的人。小说有一条隐含的线索,就是以纸醉金迷的巴黎为代表的上流社会的社交生活与热爱自然、亲近自然的淳朴乡间生活方式的对立和斗争。小说的主人公艾米莉,在父亲的精心培养下长大,远离虚荣、奢华、庸俗的贵族社会,从小即以欣赏高雅文学为乐事,“享受纯洁的幸福”。乡间的生活使艾米莉“从小就喜欢在自然的怀抱里漫步;除了喜欢这里柔和而生机勃勃的景色之外,她还热爱山间蜿蜒的小路,更喜欢山林里幽静的地方,这里的寂静和给人的强烈孤独 6 感让她敬畏有加,更让她琢磨上帝神灵等等哲学问题。3”直到父亲逝世、成为孤儿,艾米莉一直生活在大自然中,并因此而感到幸福。甚至在父亲去世前的旅行中,艾米莉也是在大自然的美景中遇见了自己的爱人,而她与瓦朗康特的爱情更是奠定在两人对大自然同样的热爱的基础上的。以致于当艾米莉以为瓦朗康特在社交场合中堕落了,不再拥有值得她尊敬的淳朴品质时,艾米莉便克制了自己的感情,不再与瓦朗康特来往,虽然她仍然爱着他。然而母亲父亲的先后辞世使艾米莉陷入了不幸,她不但要经受失去亲人的痛苦,而且不得不告别自己的家园和她所热爱的大自然。从小生活在乡间的艾米莉没有受到任何社会中虚伪、奢靡习气的浸染,可是她的监护人也就是姑母沙朗夫人是一个极其庸俗、自私的贵妇人,她不能理解弟弟圣奥伯特一家高雅、淳朴的生活方式,将照顾艾米莉看作负担,一心想从她身上获得某种好处。她在对待艾米莉和瓦朗康特的婚姻问题上几度转变都丝毫没有考虑到艾米莉的幸福,只是在盘算自己的利益。在沙朗夫人的监护下,以及沙朗夫人死后芒托尼的控制下,艾米莉被迫和大自然分离,徘徊于贵妇人的客厅和庸俗的上流社会的社交活动。但是在这一个时期中,艾米莉丝毫没有迷失自己的本性,她对夜夜笙歌的贵族颓靡生活从心底里厌弃,虽然濒临破产却拒绝贵族老爷的追求,和沙朗夫人醉心于舞会和为了增加财产而嫁给恶棍芒托尼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在她离开家园,寄居于姑妈篱下乃至于离开祖国身处芒托尼淫威之下时,大自然一直是艾米莉力量的源泉。在姑妈索卢斯的城堡里,艾米莉经常流连于花园,遥望比利牛斯山想念家乡美丽浪漫的景色;在远赴意大利时,唯一能让艾米莉缓解离开爱人和祖国的痛苦的就是阿尔卑斯山的美景;在威尼斯和奥多芙城堡,虽然身处异域,并且受到芒托尼的威胁,艾米莉仍能从身边的自然景色中汲取力量。虽然艾米莉是一个耽于幻想的、怯懦的贵族小姐,可是她淳朴的天性,对自然的向往与对充满铜臭的上流社会的厌弃,使她一直没有向迫害她的邪恶势力低头,最终获救。小说一直赞美以艾米莉、瓦朗康特和圣奥伯特为代表的淳朴、热爱自然、对穷苦人民富有同情心的生活方式,摈弃以沙朗夫人、芒托尼为代表的对财富和权利有着永无止境的欲望、贪婪、虚荣、奢靡的贵族生活方式。小说最终的结局是艾米莉和瓦朗康特经历了各种磨难终于走到了一起,获得了大笔财产,而艾米莉慷慨帮助别人,也最终得以回到拉瓦里恢复平静、高雅、亲近自然的生活;而本想通过结婚增加财产的沙朗夫人和芒托尼虽然一个成为了被害者,一个成为了暴君,却都先后悲惨地死去;而放纵自己的欲望,因而害死了无辜的维洛伊侯爵夫人的奥多芙城堡的原主人劳伦蒂尼小姐也经受了数十年良心的谴责在疯狂中死去。这个结局可以说是淳朴的大自然战胜了充盈着欲望和邪恶的贵族社会。2.心理恐怖模式
《奥多芙的神秘》开辟了一种恐怖方式的先河,那就是心理悬疑。小说中的恐怖并非来自超自然的神秘力量,而是产生于悬念。小说的主人公艾米莉是一个感情丰富而略显神经质的贵族少女,她本来就常常怀疑有鬼神的存在而恐惧,一旦有无法解释的事情,她就更容易受到惊吓。母亲死后,父亲对着另一个女人的画像哭泣,艾米莉觉得难以理解,却没有勇气询问父亲,这就成了她的一块心病,事实上那画中人是她父亲早逝的姐姐,毫无任何难堪的隐秘可言。芒托尼的阴沉、冷酷对从未经历过粗暴对待的艾米莉而言本身就是恐怖的事,当她跟随芒托尼夫妇到奥多芙去的时候,这种恐惧到达了顶点。这座阴森壮丽的哥特式城堡与世隔绝,芒托尼是这里的君主,做着杀人越货的罪恶勾当,艾米莉完全成了待宰的羔 3 《奥多芙的神秘》(英)安·拉德克利夫著,刘勃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4月。P8 羊即没有能力保护自己也得不到任何帮助。作为一个无助的少女,她很自然地落入了无边的恐惧和绝望之中。房间里神秘的门后不知通向何处的楼梯,隐藏着腐尸的密室,埋葬着尸体的地下室„„这一切都成了此后至今仍然常常被文学和影视艺术运用的恐怖因素。《奥多芙的神秘》最终给这一切都找到了合理的解释,可是小说已经成功地营造了恐怖的氛围:天使般善良无助的女主人公,孤立无援地陷入地狱一般的恐怖环境,融恶棍和撒旦为一体的男主人公的暴力统治。3.骑士淑女的罗曼史俗套与创新意义
与恐怖因素一样浓重的,是小说的罗曼史情节。哥特式小说保留了骑士抒情诗的传统,乐于描写封建贵族骑士和贵族小姐的爱情。《奥多芙的神秘》并不是单纯的恐怖故事,艾米莉的爱情故事是贯穿始终的情节线索,小说同时具有感伤主义小说的特点,非常细腻地描写了艾米莉的爱情生活。这部小说提供了一种理想的爱情模式。男女主人公的相爱和结合不同于当时上流社会的风俗:门第高贵而得不到家族财产的贵族和富有的继承人的结合。艾米莉的父亲并不富有,而且临终时几乎破产,而瓦朗康特作为家族的次子也没有继承权,但是他们因为心灵的契合而相爱,宁肯放弃生活的奢华享乐。他们的爱情是在大自然中产生的,没有名利场的一丝污染,并且经受了考验,艾米莉处于芒托尼的控制中时对瓦朗康特的爱成了她的唯一精神支柱。这种爱情观念已经非常现代了。艾米莉的性格在这段罗曼史中也得到了丰富,表现出了温顺、柔弱之外坚定的一面。当艾米莉的姑妈撕毁婚约要将艾米莉带到意大利时,瓦朗康特提议秘密结婚和私奔。艾米莉虽然在瞬间被爱情和恐惧蒙蔽了理智,最终却还是决定勇敢地面对未来的困难,做出了理智的决定。“她能预见或是她认为自己能预见他们现在这样结婚只会带来痛苦,因此不想让瓦朗康特名誉扫地,将来徒增悔恨。于是艾米莉以超乎一般女人的坚韧选择了短暂的痛苦,而拒绝了一辈子的不幸。”4在从奥多芙逃回法国之后,当艾米莉听说瓦朗康特堕落了,不再值得她尊敬时,虽然仍然爱着他,但她却坚决地和瓦朗康特解除了婚约,表现出强烈的自尊。因此这部小说的爱情虽然是骑士传奇式的,却已经脱出了骑士传奇的窠臼,不再醉心于猎奇的罗曼史而是将爱情看作了高尚心灵的结合。
哥特式小说是小说样式开始成熟时期的弄潮儿,因此并不完美,存在很多不足。安·拉德克利夫夫人被称为“哥特式小说的莎士比亚”,作为她代表的《奥多芙的神秘》在心理描写和悬念的设置上都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可是小说也有不成熟的地方。小说的前半部铺垫了很多的悬念,渲染地十分到位,可是后半部有草草结尾之嫌。艾米莉在芒托尼的控制下经受了很多的折磨,可是她最后的逃脱却非常轻描淡写。都彭先生像一个从天而降的骑士,解救了城堡中被困的公主。他们只靠着机智、正直的仆人卢多维克的帮助就逃出了城堡也过于简单而缺乏说服力,更不用说对瓦朗康特突如其来的误会和轻而易举的和解了。
三.科学怪人:《弗兰肯斯坦》
电影《剪刀手爱德华》中生来就有一对剪刀手的人造人爱德华有一段经典台词:“如果晚上月亮升起的时候,月光照到我的门口,我希望月光女神能满足我一个愿望,我想要一双人类的手。我想用我的双手把我的爱人紧紧地拥在怀中,哪怕只有一次。如果我从来没有品尝过温暖的感觉,也许我不会这样寒冷;如果我从没有感受过爱情的甜美,我也许就不会这样地痛苦。如果我没有遇到善良的佩格,如果我从来没不曾离开过我的房间,我就不会知道我原来是这样的孤独。” 4《奥多芙的神秘》(英)安·拉德克利夫著,刘勃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4月。P161 其实在爱德华诞生前一个多世纪的1818年,就有爱德华的前辈诞生于这个世纪上,倾诉自己的孤独。这就是玛丽·雪莱在《弗兰肯斯坦》中塑造的人造人形象。
《弗兰肯斯坦》被科幻大师阿西莫夫称为世界上第一部科幻小说。这是其作者玛丽·雪莱的第一部也是最重要的一部作品。这部小说获得了广泛的成功,被不断地改编成戏剧和电影。小说具有十分深刻的思想,深远影响广达哲学、科学、文学和影视等众多领域。它甚至还为英语添加了一个新的单词:Frankenstein,一个最终毁灭了它的创造者的东西。
《弗兰肯斯坦》从文学的角度对科学的发展提供了一种反思,从而引发了对人本身的思考。近代科学的发展,使人的力量变得前所未有的强大,人类似乎忽然之间拥有了无法估量的力量,这力量甚至使人类自己产生了恐惧。而文学家则运用自己的想象力通过科幻小说表达这种恐惧和寻求出路。《弗兰肯斯坦》是这一类作品的开山之作。
小说的主人公维克多·弗兰肯斯坦痴迷于科学研究,只是为了了解造物主的奥秘通过多次实验探索创造了一个人造人,但是这个怪物丑陋无比,“他蜡黄的皮肤那样的紧张,几乎包不住皮下的肌肉和血管,缺乏弹性下垂的头发乌黑油亮,牙齿则像珍珠一样煞白,可是黑发、白齿还有眼睛、嘴巴凑到一起的样子更加让人可憎;眼睛水汪汪,可是眼窝也是一样水汪汪的颜色,黄得发白,脸色就像已经枯萎的黄色树叶,两片嘴唇像一条笔直的黑线。”因为怪物的样貌太过丑陋可憎,甚至他的造物主也不愿意面对他,他从诞生起就被抛弃了。所有的人都厌弃他,人们因为恐惧要么躲避他要么试图消灭他,他独自面对一无所知、充满敌意的世界。其实怪物本性是善良的,可是全世界主动地站到了他的对立面,他曾经救了一个落水的小女孩,可是他得到的报答是枪弹;他真诚地敬慕人类的美德,为一户不幸、善良的人守护了一年,希望得到他们的友谊,可是当那家人见到他的时候还是同样把他当成了魔鬼„„,最后他变得痛恨他不负责任的造物主,最终凶残地杀害了维克多无辜的家人。这是一个非常复杂、动人的形象,他最后成了凶手,可是应该为他的错误负责的不止是他,甚至根本不应是他。他向造物主企求给他一个伴侣:
“这一切都是你逼我走上极端的,若有谁能对我发几分善心,我一定要千百倍地报答,就算看在他一个人分上,我也愿从此与人类和睦相处!现在看来,我不过是一厢情愿罢了,就像沉溺在无法实现的美梦里。我向你提出的要求是合理的,不算过分,我只要求得到一个异性,而且长得和我一样丑陋,这能带给我微乎其微的快乐,而我也恐怕只能得到这点了,但这已让我心满意足。不错,我俩将是一对离群索居的怪物,不会去管人间事,然而正因为如此,我们会更加恩爱,相依为命。生活虽然不会多么幸福,不过也无饥寒的困苦,最起码可以摆脱我现在感到的痛苦。噢,造物主,让我快乐把,让我因此对你感恩戴德吧!让我看到,我还是可以得到一个人的同情的,千万别拒绝我!” 5
维克多虽然被他打动而准备满足他的要求,但正是要完工的时候,他看到窗外怪物的笑容那么狰狞、丑陋,竟然把就要完成的生命毁掉了。这一举动使怪物和他的造物主一起陷入了万劫不复的境地。怪物杀死了维克多几乎所有的至爱亲朋,成了真正的魔鬼。
《弗兰肯斯坦》的故事在科学幻想上远不如此后的科幻小说精彩,对怪物的制造过程的描绘非常简单草草,小说的意义在于它像一个隐喻,人类变成了造物主,可是又无法对自己的造物负责——这是一个噩梦,但又如此真实。今天的 5《弗兰肯斯坦》(英)玛丽·雪莱著,丁超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4月。P120 世界上,弗兰肯斯坦的故事在某种意义上发生着,人类造出了原子弹,这些原子弹足以把地球——人类唯一的家园——毁灭数十次;人类破坏森林、草地,将其他生物的生存空间无限压缩,以地球乃至宇宙的开发者、统治者自居;还有计算机的出现,一方面计算机更加增强了人的力量,另一方面,人又恐惧着人工智能会超越人类;人口膨胀、环境恶化、资源枯竭„„,这一切都是人类造成的。电影《终结者》《骇客帝国》就是对这种恐惧的表现。《终结者》设置了一个世界末日,人类将被计算机毁灭,而且就是通过人类自己制造的核弹;《骇客帝国》想象了一个未来,人类被计算机控制着,人生变成了“母体”给你的虚假感觉。有趣的是《终结者》和《骇客帝国》都保留了一部分幸存者,这极少的幸存者是人类的希望所在,当人类失去了整个世界之后,人类开始体会到自然与生命的真谛。
课堂讨论:通过阅读哥特式小说,请同学们用自己的话尝试概括一下“哥特式小说”的艺术特点。
对于答案,不求统一,鼓励学生自主的思考。参考答案要点:
① 奇特而丰富的想象;
② 恐怖的气氛,神秘的色彩;
③ 现实与虚构、梦幻、超现实的结合; ④ 强烈的异国情调和真挚的自然之爱; ⑤ 非凡的人物形象的塑造。
第四篇:第7课佛教寺院与哥特式教堂教案
佛教寺院与哥特式教堂教案 一:教材分析(一)教学目标
通过欣赏佛教寺院与哥特式教堂了解中西宗教建筑艺术的不同艺术风格并领会其中内涵的中西自然观的不同。(二)主要知识点
1.佛教建筑的基本布局特点与主要建筑形式
2.西方教堂的罗马式 拜占庭式和哥特式的主要特点 3.哥特式教堂的主要装饰特点和建筑的象征意义 4.佛教寺院与哥特式建筑的比较(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结合佛教寺院与哥特式建筑艺术的形式特点及文化理念/,理解东方的“意境美”与“形式美”的含义。提高对我国优秀古代宗教建筑的了解。难点:中西文化观念的差异。二: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二)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导入
请学生欣赏一组图片:能不能告诉我,学生 欣赏 思考 回答
这些建筑你都见过吗?他们属于什么建筑?引出宗教建筑的地位与差异 引出课题 中国宗教建筑(佛教建筑的基本知识
看图片 说明佛教建筑在我国的融合 看图片 说明佛教建筑的形式 佛塔与寺院 教师出示南北方不同塔 让学生观察分析说明佛塔的特征
教师总结:佛的象征。造型多样(楼阁式塔、四门式塔、单层式塔等),从建筑材料上分有木塔、砖石塔、砖木结合的塔等。早期是佛教的主体建筑,隋唐时期佛殿成为主体建筑,塔被移在殿后或另建塔院。也多与自然环境相结合。北方塔 雄伟浑朴 南方塔 秀丽纤细 学生欣赏 学生思考 回答 中国佛教寺院特征
出示 法雨禅寺图片 说明寺院位置 出示 北京雍和宫图片 说明寺院格局平面延展的院落式格局
同一国家 不同民族文化差异 在佛教建筑上的反映 出示 不达拉宫与隆兴寺 和雍合宫 让学生分析异同点 飞檐式 雍和宫 多民族文化融合 教师与学生共同总结
大多与山水相伴,平面延展的院落式格局,安详亲和的环境气氛;再现彼岸世界的宁静与平和。
学生思考 回答 学生 欣赏 思考回答
上面我们分析了东方以我国为代表的宗教建筑寺院 那西方呢文化观不同 学生思考
又有什么形式感呢? 基督教建筑 三种形式 出示各自图片进行分析 罗马式建筑
罗马式教堂采用典型的罗马式拱券结构 它的外形像封建领主的城堡,以坚固、沉重、敦厚、牢不可破的形象显示教会的权威。
拜占庭教堂建筑的一大鲜明特点就是对穹顶的普遍使用。整体造形中心突出。在色彩的使用上,即变化又统一,使建筑内部空间与外部立面都显得灿烂夺目。哥特式 “用石头描绘的童话”“用彩色玻璃编绘的神话”
外形高耸、轻盈、空灵、纤瘦,内部是镶嵌画和彩色玻璃画,狭长的大窗子辉煌而神秘。线条轻快的尖拱券,造型挺秀的小尖塔,造成一 种向上飞升、令人神往的天国神秘的幻觉。学生欣赏 感悟思考 回答
佛教寺院与哥特式建筑的比较 不同点: 选择建造的位置 结构布局 建造风格 出示图片 让学生边比较边分析边总结 学生边比较边分析边总结 佛教寺院与哥特式建筑的比较 学生尝试概括 教师总结
是在平面的布局秩序或依山而建的灵活设计中展开主辅相成幽深和谐的格局,殿,塔,楼与园林组合的形式体现了建筑与自然协调一致的审美品格。学生思考 总结
外形高耸、轻盈、空灵、纤瘦,内部是镶嵌画和彩色玻璃画,狭长的大窗子辉煌而神秘。线条轻快的尖拱券,造型挺秀的小尖塔,造成一 种向上飞升、令人神往的天国神秘的幻觉。练习学生 思考 巩固 回答 总结 师生互动 学生回答
第五篇:黑暗中的光芒——中世纪各国哥特式教堂比较赏析
黑暗中的光芒
-----中世纪各国哥特式教堂比较与赏析
概述:
欧洲建筑史上不可不提到的一个重要历史时期便是中世纪。中世纪在历史上是指从西罗马帝国灭亡至十三世纪末文艺复兴之前这段时间,这期间由于基督教会的严酷统治和束缚,外加战争频繁,科技与文化发展缓慢甚至停滞,因此在欧美,中世纪被普遍被称为“黑暗的一千年”、“黑暗世纪”。但在这黑暗的时间里,欧洲的建筑却还是在缓慢的发展中。其中,在12世纪左右兴起的哥特式风格建筑以其高超的建造技术和艺术成就,在建筑史上有着重要地位。
哥特式建筑及哥特式风格最初被形容是野蛮的、陈旧的风格,但在12世纪以后,哥特式建筑作为一种充满了基督教神秘主义意蕴的新颖的建筑形式风靡了欧洲大陆,成为一种典雅高贵的建筑形式,被广泛运用。在欧洲各国都有哥特式风格的代表名作,以教堂为主要代表。哥特式教堂在艺术造型上有着显著特点,首先,在体量和高度上创造了之前建筑所没有的新纪录,教堂的中厅和尖塔的高度即使在现在看来也是十分宏大的;其次是整个形体向上的动势十分强烈,轻灵的垂直线直贯全身。无论是塔或是墙都是越往上分划越细,装饰越多,也越玲珑,顶上都有着锋利的、直刺苍穹的小尖顶。不仅顶是尖的,建筑局部和细节的上端也是尖的,整个教堂处处充满着向上的冲力。这种以高、直、尖和具有强烈向上动势的风格是当时教会所宣扬的宗教思想的体现,体现了教堂的神圣精神。下面对不同国家的哥特风格建筑代表做一些罗列对比。
<一>、法国—巴黎圣母院、亚眠主教堂。
哥特式建筑最早出现于11世纪下半叶的法国,而其中,巴黎圣母院是法国早期哥特式教堂建筑的典型代表。伫立在塞纳河畔的巴黎圣母院,法文原意是“我们的女士”,是为了纪念耶稣的母亲玛利亚而修建的。巴黎圣母院平面呈横翼较短的十字形,主立面被认为是世界哥特式教堂里最美妙、最和谐的,水平与竖直的比例接近黄金比,立柱和装饰把立面分为九块小的黄金比矩形,十分匀称,富有美感。另外,其立面上还有很多令人津津乐道的元素,如一个直径长达九公尺的玫瑰窗,拱门上方的28位国王雕像等等。在其丰富细致的外观内部,是朴素的室内空间。在幽暗的光线下,教堂内丰富高耸的竖向线条加上宗教的影响,似乎上面就是天堂。
亚眠主教堂位于法国的皮尔第地区,是哥特式建筑发展高峰时期的产物。与巴黎圣母院类似的是,亚眠主教堂的平面也是拉丁十字形,立面上也是突出一对钟塔。亚眠主教堂较巴黎圣母院也有所发展。作为法国最大的教堂,它的面积几乎是巴黎圣母院的两倍。在中世纪时,它可以容下全城的百姓。大教堂不仅仅是长和宽,而且高大,中厅内从地面到拱顶有44.5米高。身处其中,人很容易感觉到自身的渺小与神的庄严宏大。亚眠主教堂的墙壁几乎被每扇12米高的彩色玻璃覆盖,并绘制了圣经故事,这为不识字的教徒做了很好的知识普及,同时使内部空间辉煌明亮,富有感染力。在艺术价值方面,亚眠主教堂的雕刻等均呈现世俗化的特点,即使是最高不可攀的诸神,也要以世俗人间为标准塑造,这与之后文艺复兴的人文思潮有一定联系。
<二>德国——科隆大教堂
科隆主教堂坐落在德国科隆市中心,是德国最大的教堂,又名圣彼得大教堂。科隆主教堂占地8000平方米,建筑面积约6000平方米,主体部分就有135米高,大门两侧的两座尖塔高达157米,除这两座尖塔外,还有1.1万座小尖塔烘托,双尖塔像锋利的宝剑一样直插云霄,至今科隆大教堂也是全世界第三高的教堂。科隆主教堂是由两座最高塔为主门,内部以十字形平面为主体的建筑群。它与一般教堂不同的是,一般教堂的长廊,多为东西向三进,与南北向的横廊交汇于圣坛成十字架,而科隆大教堂为罕见的五进建筑,内部空间挑
高又加宽,中央礼拜堂穹顶高达43.35米,中厅跨度为15.5米,这高大震撼的尺度是天堂的尺度,高耸的尖塔象征人与上帝沟通的渴望。科隆大教堂以它轻盈、雅致的艺术特点著称于世。最初主持修建科隆大教堂的是曾经修建过法国亚眠主教堂的法国人,因此,科隆大教堂有着法国哥特建筑鼎盛时期风格,是德国第一座完全按照法国哥特盛期样式建造的教堂,它的歌坛与圣殿和法国亚眠主教堂的类似,但它的艺术成就和价值丝毫不逊于亚眠主教堂,它的巍峨壮观令人叹为观止。
<三>意大利——米兰大教堂
意大利的哥特式建筑是从12世纪传入的,主要影响于北部地区。意大利并没有真正接受哥特式建筑的结构体系和造型原则,只是将哥特式作为一种装饰风格,因此这里极难找到纯粹的哥特式教堂。意大利教堂并不像之前提到的法国和德国的教堂强调高度和垂直感,正面也没有像科隆大教堂一样夸张的高尖塔,而是采用屏幕式的山墙构图,屋顶平缓,窗户不大,哥特式教堂常用的飞扶壁也少有,雕刻与装饰有着明显的罗马古典风格。
米兰大教堂位于意大利米兰市,其规模是世界第二,仅次于梵蒂冈的圣彼得教堂。米兰大教堂的面积为11700平方米,可容纳3万多人,规模极其宏大。米兰达教堂是世界上雕塑最多和尖塔最多的建筑,被誉为“大理石山”。米兰大教堂的修建过程漫长,但在多人主持的历经六个世纪的修建过程中始终保持“装饰性哥特式”的风格。由于修建时间长,在这其中融入了德国、法国和意大利的多国建筑师所带来的多民族的建筑艺术风格,同时由于十七、十八世纪巴洛克风格在欧洲的兴起,也融入了巴洛克风格,比如教堂的上半部分是哥特式的尖塔,下部是典型的巴洛克式风格,具有繁复精美的雕塑。在其内部,是典型的哥特式风格,中厅较长,宽度较窄,形成自入口导入祭坛的强烈动势,体现对神的尊敬和对天国向往的暗示。
<四>英国
英国的哥特式教堂出现的较法国稍晚,流行于12~16世纪。区别于其他各国的教堂高高伫立在繁华的市中心,英国的教堂往往位于开阔的乡村环境中,作为功能复杂的修道院建筑群的一部分,比较低矮,与修道院一起沿水平方向伸展。它们也不像法国教堂那样注重结构技术,装饰更加自由多样。英国教堂的中厅大多较深较矮,两侧各有一个侧厅,横翼突出较多,而且有一个较短的后横翼,可以容纳更多的教士,这是英国常用的布局手法。在平面的十字交叉处的尖塔往往很高,成为构图中心,其它的钟塔退居次要地位,这与法国等地的教堂有所不同。
各国的哥特式教堂虽然各有各的特色,但总体上以其迥异于之前建筑的独特魅力征服了教众,成为基督教在中世纪宣扬教义,巩固精神统治的重要工具,同时也为后人留下瑰丽的艺术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