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金学伟写的杂文也很有意思
金学伟写的杂文也很有意思
贵族战争、奴隶战士、有限权利
今天上午看到朋友圈转发的《贤能政治和民主政治》,想发一点感想,谁知一写就不可收拾,干脆多写一点,放到公众号上。
每一个民族所形成和认定的制度都不是主管选择的结果,而是客观选择→长期演化结果。欧洲为什么会形成民主制?难道这是主观的崇高选择结果?
这背后其实是有一系列更深刻的地理、地缘因素决定的。
许倬云在《中西文明对比》中说的一些论点我很赞同:他们的地理条件决定了无法形成一个统一的市场,无法形成一个可以快捷到达任何地方的通道,关山阻隔,客观上形成了市场分割(在古代的交通条件和技术水平上)。虽然可依靠海洋到达很多国家,但都只能是近海地区,深入不到内地。没有统一市场,客观上就没有形成统一大帝国的需要。还有一点,欧洲属温带海洋性气候,自然灾害极少,因此,也很少有大范围调丰补歉的需要,这也在客观上决定了没有形成跨地域的统一大帝国的必要性。
没有可以快速直达任何地方的通道,使建立统一大帝国的成本很高。欧洲历史包括中东历史上,曾建立过可与大秦、大汉、大唐相匹敌的统一大帝国,但最终都以分崩离析告终。原因是,无法在需要时快速调动军队赶到那里弹压,只能占领一个地方驻扎一支军队,占的地盘越多,兵力越嫌不够,只能大量启动被征服民族充当“奴隶战士”甚至跨国采购“奴隶战士”。到最后,奴隶战士成为军队主力,他们不仅人数众多,而且他们的职业就是打仗,所以战斗技巧更强,尤其是新的战斗技能的掌握比核心民族更强。核心民族的将士最初是因为身份更高,战斗力更强而身居高位,有更高的身份地位,到后来,都因出于保持自己的尊贵地位而有意识地摈弃和压制新的战斗技能——这种事,不仅在欧洲、中东普遍存在,在东方也曾出现过。比如幕府时代的武士极力推崇刀与剑,抵制枪。满洲入关,江山坐稳后大量毁弃明朝留下的枪和炮,因为那些东西只有汉人会用,尊贵的八旗子弟不会,以致到中晚期,清军的武器装备还不如几百年前的明军。当异族的“奴隶战士”成为军队主体和最大战斗力后会发生什么?不安稳!极其不安稳!像罗马帝国,为收服这些战士,最后只能给他们以公民权,成为正式的罗马公民。但给了公民权就好了?也不是!非我族类,其心必异,他们要进一步的权利——要自治权,要独立权,要觊觎王位,要取得罗马核心地区——意大利的财富,最后要起义!
经济和生存的物质条件上互不依靠,军事上无法长久统一,最终就形成了小国林立格局。这后一点在基根的《战争史》中反映的很清楚。
这种经济与生存的物质条件互不依靠,又不具备大军快速通联条件,也体现在同一个国家、民族中。由于国君的实力只能来自聚集——集腋成裘,能被集的腋越多,做出的裘越大,所以,国君实力和能够聚人聚物聚财的地区是否广大有关。举例说,中国这样的“天下国家”,国君可以聚集的资源是任何一支地方势力的10倍、100倍,那么,小国的国君只能达到1倍、2倍、3倍。因此在欧洲,不仅小国林立,一个国家之内,自古也以一块块的庄园经济为主。国君既无法全面、长久、彻底征服,就只能依靠一个个领主、贵族来共同统治,这样,就形成了国君与贵族联盟。贵族领主们对国君有臣服义务,有纳税义务,有需要时出兵出钱义务,除此就是自己事了。国君如有特殊需要、超出正常财力范围的事,必须要和贵族领主们协商,取得谅解和支持,否则就“国将不国”了。因此,欧洲的国家,历史上,除了极短暂时间内出了特别铁血又有能力的国君,偶尔出现十几二十年的举国大一统局面,其余时间都是国君与贵族领主共有天下。国君需要贵族,是因为他无法消灭所有的贵族领主,但又要依靠他们输血。贵族领主需要国家,是因为国家就是族与族之间为争夺利益和资源的产物,是免遭外族侵略、掠夺,甚至还可以向外扩张谋财的共同体。
环境是客观造成的,观念、习惯和惯例是环境造成的,久而久之,独立和有限责任、有限权利、有限义务便成为欧洲人心中神圣不可侵犯的东西,而不是某些人吹捧的出于崇高的主观选择!
国酒故事
【国酒】看到一篇微文《中国名酒竟是这样排名的》,讲中国白酒排名,认为茅台被列为国酒,是因为茅台会讲故事。
茅台确实讲了一些故事,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就是巴拿马国际博览会金奖。但所以称它为故事,不是因为当年获金奖的是5个参展白酒都是金奖,而是这个金奖根本算不了什么,它只是一个三等奖而已,那次博览会,为吸引参展者,设了5等奖:特等大奖、大奖、金奖、银奖、铜奖。中国也有参展产品获得一等大奖,那就是南浔的湖里辑丝。如果我没记错,中国应该是有2个特等大奖,还有宣纸获得了大奖。一般认为的最高奖金奖在巴拿马博览会上只是个三等奖。拿金奖不是编的,它的宣传效果却是通过“适当忽略一些事实”后产生的。
要说讲故事,汾酒其实也讲故事,最典型的,就是说“茅台酒来自汾酒”。这故事有点因头,因为有说法,中国的蒸馏酒产生于蒙元时代,此说最硬的就是明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言:“烧酒(蒸馏酒),非古法也,自元时始创其法。”由于北方落入蒙元之手早于南方数十年,其时,整个北方民生凋敝,动荡不止,唯山西地理环境,让它保持了相对稳定、余裕,所以,它很可能成为中国最早制作蒸馏酒的地方。
但此说的致命伤在于:茅台酒成于清,此时,四川、贵州一带早已成为酒乡,名酒辈出,佳酿林立,自不待山西人来传酿酒技术。汾酒说,茅台镇最早的酿酒作坊是山西商人开的,此说有民国时期出的书为证(老金记性差了,忘记书名),但即便是山西商人开了最早的酒坊,也无法证明茅台酒酿制技术来自汾酒,要知道,这根本就是2种不同工艺酿制的酒。所以,汾酒讲的故事只在很少数人中被说道,难以传开,也不被大多数人认可。
关于开国大典喝什么酒,该文以贵州那时还在国民党手为由,推断喝的是汾酒,不是茅台,这在文风上有问题。开国大典喝的确确实实是茅台,周恩来亲定的。以当时已解放了大半个中国说,无论哪里扫扫,扫出几百、几千瓶茅台算不了什么,需知那时茅台镇数十家酒坊,年产量已达数百吨,行销全国。
1935年初,红军打下遵义地区,在物质上有3个收获。
一是缴获了十万担盐,为3万红军将士改善了生活,当时广大指战员手里只有中央苏区发的苏区币,担任苏维埃中央银行行长的毛泽民,针对贵州百姓深受缺盐和买不起盐之苦,想出一个方法:凡持有红军票来买盐的,一律平价,这个平价相当于被地方军阀们加价过的价格的十分之一。顿时,苏区币成为最抢手的流通货币,十万担盐以两利方式,全部出清。
二是缴获了一万担鸦片。当时,贵州是鸦片主产地,中国最好的鸦片就出在贵州。贵州的大小军阀们,无不通过对内垄断盐,对外垄断鸦片,两头吃,为发财之道。这一万担鸦片成为后来长征途中红军唯一的经济来源,和沿途打点地方首领唯一拿得出的礼物,还有最珍贵的药品之一—鸦片在很长时间里,是一直被列为药品的。发达国家是随着吗啡提炼技术成熟,于19世纪末开始,陆续将鸦片列入对内不对外的禁售品。在世界范围被排出药品行列则是20世纪30年代末了。
三是数百上千缸的茅台酒。这批酒成为救命良药,很多人满身的疮苞就是靠用茅台酒洗好的,毛的脚被地上树枝扎过后化脓溃烂,一直没有痊愈,且时发高烧,最后也是一路上用它洗好的;周恩来后腰部伤口化脓,几近垂危,最后也是靠它每天清洗消毒治好的。红军临走时,带走了全部剩余茅台,一直用到陕北还有。因此,在开国大典上讨论喝什么酒时,周恩来说“茅台,当然是茅台”!茅台早在清代就被列为“黔酒第一”,选择茅台国酒,既有酒好因素,也有情感深因素。
红军第一次到茅台是1935年3月15日。去年为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茅台集团于同日灌装了一批1949年封藏酒(不是市面上国典1949那一类),赠与还活着长征老战士和开国将领、大军区司令和军委委员以上级首长。不过,1949年前的茅台酒早没了,灌装的是酱香型习酒。老金有幸拿到了一瓶——是转赠的,一直想等一个好日子和我的一帮好驴友共享。
中国白酒,要说起来,真正的典范是浓香型。浓香型中,早先的五粮液尚可,但现在那香味浓得让人难受。泸州老窖却一直是我最喜欢的酒,对茅台的喜欢还是当年郎酒寻求借壳上市时,几次去郎酒参赞,接受了酱香型。只是郎酒为何由借壳上市突然变成被私人廉价收购,其中的勾当不得而知。
泸州老窖的国窖1573,第一批出来时也送了我一些,被一一转赠给朋友。一位江西的领导喝了后,从此就迷上的了1573。
寒食、端午,不比附出一些高大上意义就会死的国人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这是唐代韩翃《寒食》,写得很美。寒食,是中国一个特殊的节日,以前讲是为纪念介子推,但我对这种传说历来将信将疑,因为国人喜欢比附,就好比粽子本是稻米产区人民为解决农忙时节田头吃饭发明的——古时人均耕地面积大,且平时一天只吃2顿,食时(上午7点至9点)一顿,晡时(下午3点至5点)一顿,平时晨起后去田间干点活,太阳升起后回家吃饭,然后又去田间,一直干到太阳西下回家再吃一顿。但农忙时节活多,出力大,在田间忙碌时间也长,中间必须再加一顿。劳动人民由此发明了粽子,最初的粽子就像今天西南少数民族的粑粑,只是用叶子包裹上煮好的米饭(不管哪种米饭),随身带上,中午打尖,后来该进为包好后再煮,并用了最合适的糯米做原料。一天2顿的习俗,在民间某些地方一直保持到民国时期,比如像毛这一代的青年时期,基本上都是一天2顿的。包括我老家江苏吴江,算得上富庶之地了,但老一代依然把午饭称作“点心”,回到乡下,亲戚们依然天不亮起床,做出一桌子菜让你吃早饭——可怜老金早饭只吃无荤无油之食,甚感痛苦。
本为解决农忙田间解饥的粽子,后来不知怎的变成纪念屈原了——吴越一代还把它说成是纪念伍子胥呢,且产生的时期也更早,还有根本和屈原没毛关系的西南少数民族也吃“粽子”,有如何解释?所以,国人喜欢比附,但凡有能和一名人扯上边的,无不趁势而上,似乎不如此,就无以为凭。黑格尔说:中国历史的本质就是没有历史,只有帝王的更替。改变一下:中国的历史就英雄伟人的历史,无小民无关。
端午之前包粽子,然后就开始进入农忙时节。唯有徽州人,却在春节时候包粽子,次习俗同样和需要有关。徽州男人长年在外,唯有春节或有时间回家看看。过完节又得四散去为功名忙,为利禄忙,为生计忙,粽子就是他们长途跋涉中最好的主食。徽州田少,一年最忙时节就是上山弄茶、采茶、挖笋、做茶笋,离春节不远,粽子便是劳作之间最好的点饥物。由此也可作粽子和纪念屈原无关,而与实际需要有关的又一旁证。
我以为,寒食节最可能的是和古时的火崇拜有关。作为给人带来光明、带来温暖、带来熟食火,在古人心中,无疑是最值得敬畏的神灵,一年360天,它都无私地把它的光和热赐给我们,我们也必须让它有一天休息一哈子,以免它哪天累了、恼了,不再赐予我们温暖和光明——需知人类的火崇拜不知要比介子推年长多少万年。至于和介子推沾上关系,则无疑是后来的事,和粽子是为纪念屈原一路货。
古寒食节比清明节早2天,康熙年汤若望修订历法后,变为清明前1天。每逢寒食,家家免火,不得冒烟,唯有皇宫中可保留火种。待寒食一过,再从皇宫中传出,先入五候之家,再散向平民百姓之家,故有“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的壮观。
古诗与寒食有关的很多,与韩翃诗情画意相反,宋张友正的《寒食日献郡守》则描写了寒士的寒食节——
入门堪笑复堪怜,三径苔荒一钓船。
惭愧四邻教断火,不知厨里久无烟。
不敢游寒山
一次次去苏州,就是没去过寒山寺。不是不想,而是不敢。300年前,诗坛领袖王士桢途经苏州,终于有机会拜偈他心慕已久的寒山寺。无奈天色已晚,山门久敲不开。王士桢激情难耐,命童仆拿来笔砚,在墙上题诗两首。“日暮东塘正落潮,孤蓬泊处雨潇潇;疏钟夜火寒山寺,记过吴枫第几桥。”“枫叶萧条水驿空,离居千里怅难同;十年旧约江南梦,独听寒山半夜钟。”寒山寺,早已因张继的《枫桥夜泊》,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精神符号,千百年来士子心中的圣地。
而今的寒山寺,江山无恙,寺钟还在,枫桥仍是那个枫桥,但一定已没了当年的神韵。
没了商船舟旅的系泊。寒山寺在阊门外十里,西晋陆机云:“吴趋自有始,请从阊门起;阊门何峨峨,飞阁跨通波”。古时阊门乃苏州集散地,“天下财货莫盛于苏州,苏州财货莫盛于阊门”。南来北往的舟旅,从运河经枫桥汇聚到阊门脚下。十里东塘,商旅云集,舟船尽泊,载来天下财货、商贾、学子、士人,也载来游子的乡愁。尤其在那“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的日子,那广大的乡愁一定布满了十里东塘,弥漫在清冷的空气中。
而今天的枫桥,已是一个普通的水乡小镇,没了当年的场景。
也没了生离即为死别的人生体验。少时不理解,为什么古人会把生离和死别连在一起。直到那年上课,听老师念一首诗:“多情却似总无情,唯觉樽前笑不成;蜡炬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才耸然动容并忽然开悟。在那关山迢递,舟旅不便的年代,生离有时却似死别。李白仗剑游天下,终生未回四川,不是不想回去,而是“蜀道难,难于上青天”。陆游被贬巴蜀当一个小官,从江南出发,竟走了半年!可以想见,一个身负种种责任或被功名利禄所绊的人,在那种年代里,是只能将无边的相思和乡愁隐藏在心底,抒发在诗文中的。这样的乡思别愁在那个年代里,是有广大的社会共鸣的。
而今天,在整个地球被称为“村”的情况下,这样的人生体验已不再有了。
更没了为功名行万里路的艰辛。少时常为古人的“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所折服,书读多了才知道,这豪壮的背后也有人生的艰辛与无奈。尤其是唐代,实行的是明卷考,考生的姓名就标在卷头,因此,考生的才名和有无名流的举荐,往往是能否录取的重要条件。在没有现代出版业和公共传媒的情况下,要想让自己的才名被世人所知,为名流显贵接受,只有不远万里去做才情的巡回路演。这样的路并不好走,旅途的艰辛不说,还有门子的白眼、主人的冷遇;“日暮乡关何处是”,“今夜未知宿何处”的惆怅;以及对功名前途的忧虑。白天尚有山光水色的慰籍,可强打精神、拼足底气做才情展示。到日暮之后,那无边的寂寞、孤独与乡思就会涌上心来。许许多多人如杜甫诗云“天边长作客,老来一沾巾”,度过了颠沛流离的一生。即便是顺利地走上仕途,人生的旅途依然艰辛。“细雨骑驴入剑门”,在今人看来是一种浪漫;在古人看来,是旅途落魄的自嘲。“壮年听雨客舟上”,今人看来是一种诗意;在诗人笔下,却是“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的悲凉。因此,当张继把斜月、寒霜、疏钟、夜火、古寺、客舟这些意象拼在一起,并用一个“愁”字来归结时,这样的画面与意境,已在古人的心中无数次地出现过了。他们熟悉这样的画面,经历过这样的情境,有过这样的人生感受。寒山寺就这样,成了中国士人学子心中的一个圣殿。
而今,这样的时代已过去了。旅途不再是一种艰辛与痛苦,而是欢乐;思乡不再是未有归期的折磨,而是一张可即时兑现的机票、车票、船票,甚至是一个电话。这样的人生感受也就不再有了。
没有了这样的人生感受,没有了生离即为死别的体验,没有了月夜下舟船尽泊的场景,寒山寺,注定是一座普普通通的寺院,枫桥也不再有其他的含义。在这样的背景下去游寒山寺实在是一种危险,因为,它会打碎你心中的一个梦。
酒令故事
酒令是一种有中国特色的酒文化,最早诞生于西周。
周是一小邦,集全族之力,也只能凑起5万人军队,取代泱泱大商,全靠大家帮忙。因此,如何以小邦治天下,成为周的主要问题。像商一样,靠武力弹压,“不服老子就揍你”显然不行,一来实力不够,二来像商这样的天下第一大族,最终还是“失道寡足”。因此,周要以礼治国。礼,就是规矩,要有一整套制度,从上到下,人人都按规矩行事。
由于纵酒也被认为是商无道、骄奢淫逸乃至亡天下的表现,所以,周对喝酒也有严格规定——有点像现在,不是你有钱有地位就能随便喝,只有在重要节庆、祭祀和重大活动时,才允许喝酒。喝酒变得神圣庄重起来。既然神圣庄重了,就要有一种制度来保障它的神圣庄重,不能想喝就喝,想多喝就多喝,少喝就少喝,而且要喝得庄重。于是,就产生了专门监督饮酒仪式的酒官,一如《诗经·宴之初筵席》所言:“凡此饮酒,或醉或否。既立之监,又立之史。”奶奶的,不仅有酒监,还有酒史,要记录在案的。知道什么叫贵族,贵族是怎么养成的了吧?
到了汉代,没那么多规矩了,但喝酒必有监酒,却作为一个习惯保留下来了,称之为“觞政”。政者,敲打以达匡正之目的。
到了隋唐,“让酒喝得有规矩”基本上被“让酒喝得有趣”取代,所以各式各样的酒令也跟着繁兴起来。令,在甲骨文中是上面一个屋顶,下面一个跪着的人,表示俯首听命。总体上,酒令,最早也仅仅是按指示强力监酒,发展到后来成为一种礼仪,再到后来,变为一种游戏。其种类也越来越多,林林总总,不下数十。
有一故事,清代扬州,一酒席上玩接诗,即某人起一句,然后挨个续下句,既要合意,又要押韵合辙,接不上或接错了就自罚一杯。轮到一商人,开口“柳絮飞来片片„„”忽然感到接不下去了,因为最后一字必须押ong韵,于是硬着头皮续了一个“红”字,立时哄堂大笑,因为柳絮是白的。显然,这商人出丑了。
按现代人思想,商人嘛,不就是做生意赚钱嘛!古人不一样,尤其像扬州这地方更不一样,没点文化素养,没点学问压身,别人根本瞧不上你。那商人之尴尬可想而知。
幸好座中有金农——扬州八怪之一,缓缓起身:“这不是杜撰,而是有来历的,出自元人”。并念到:“廿四桥边廿四风,凭栏犹忆旧江东。夕阳返照桃花坞,柳絮飞来片片红。”一片嘲笑化作一片赞叹,不是那商人没文化,而是自己没文化了。
当然,诗确实是杜撰的,但能如此快地杜撰出一首好诗,不能不佩服金农的功力。看来,金农五十学画,仍能成一代大师,凭的正是这一身学识素养——只是老金不喜欢金农包括整个八怪的画。
事后,万分感激的商人送了几千两银子给金农做酬谢,感谢他替自己挽回了面子。看来,面子在古人眼里很值钱。
酒令,最简单而又有点文化气息的是筹令。即事先写好一句诗或典故,根据这句诗或典故,规定该怎么喝。20年前老金编过一套,请人做成竹签,用布袋套着,待喝到酒酣耳热时,拿出来让大家抽签,凭运气喝酒。比如:两岸青山相对出——左右各饮一杯。就是由抽到此签的人的左右二人喝。为活跃气氛,特意添加了一些容易互相指该由对方喝的句子,如:何当共剪西窗烛——想老婆者饮,抽到此签,席间立即会热闹非凡。
两岸青山相对出——左右各饮一杯
孤帆一片日边来——持令者对家饮
两个黄鹂鸣翠柳——比肩坐谈者饮
一行白鹭上青天——结伴同来者饮
窗含西岭千秋雪——坐而不语者饮
门泊东吴万里船——远道而来者饮
大珠小珠落玉盘——正说话者饮
一片冰心在玉壶——持此令者饮
何当共剪西窗烛——想老婆者饮
却话巴山夜雨时——坐中打过电话者饮
雪拥蓝关马不前——迟到者饮
巴山夜雨涨秋池——杯中最满者饮
黄鹤一去不复返——中间离座者饮
白云千载空悠悠——杯中最少者添满后饮
牧童遥指杏花村——持令者指定一人饮
借问酒家何处有——问话多者饮
红杏一支出墙来——身材最高者饮
髻挽巫山一段云——女子皆饮或发最长者饮
落霞与孤鹜齐飞——持令者与对家共饮
秋水共长天一色——坐中皆饮
丈夫一怒安天下——自称不怕老婆者饮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左3右2共饮
但如此喝酒,唯意趣相投、性情豪侠的酒友间方可行,而且大家都须服从监酒者的最后定夺,只要席间有一油盐不进的“正人君子”,那就完了。所以这套酒令只和年轻时一些写诗画画、摄影旅游,闲来爱拍上一段曲子的朋友用过2次,第3次就被他们征缴了,也算得其所哉。
20年风流云传,旧友已大半散去,老金也老了。
故园三十二年前
徽州不是我的老家,但我一直视徽州为第二故乡。初中、高中、进厂,生活16年,看过很多禁书,结识了很多朋友——他们大多是我初中、高中的同学,有反动学术权威、右派、走资派的子弟,更有那山里的同学少年,还有一些意趣相投、志同道合的同事。他们每个人都从某一方面,给了我很多思想、性格和学识上的营养。
那16年的读书工作生涯,是我人生的“田园牧歌时代”——这是十年前一位欧洲来的学者询问我的“文革时代的生活”时,我下的定论。读书、工作,上黄山,登白岳,下黟县,去祁门,走旌德,跑歙县,穿绩溪,到休宁,徽州的大大小小、有名无名景点(那时不叫景点,叫“好的地方”)几乎全被跑遍。尤其是新安江畔的古村,南溪南、篁墩,经王村、富礼,过烟村、雄村,到三潭、深渡,尤其的尤其是歙县南乡,几乎遍布了我和我的同学、伙伴们的足迹。
浸润久了,他乡就成了故乡。所以刚回到上海,闭上眼睛,浮现的都是徽州的蓝天白云、清澈的新安江水、青郁郁的石耳山、那一个个古村、一条条古街。
在这些印象中,有一个不知名的小山村,常常会勾起我的思念。所以,昨晚徽州的朋友——小平问我明天想去哪儿,我不假思索地说“小溪,小溪”。
32年前去小溪,是骑自行车去的,几十里山间小道,只为一座小得不能再小的寺院——丛林寺。但收获的不仅是丛林寺,还有那如十九世纪法国乡村画般的景色。
小溪位于歙县绍濂乡,全村都姓项。丛林寺几乎是伴随着小溪村建立的同时(唐代)建立的。几经修葺,迄今仍保留着明代画家丁云鹏的罗汉画像,依旧完好。当年去丛林寺,是专门去县文化局开了证明,拿着证明喊来村里的专职养护员开门的。如今,丛林寺依然是文保单位,没有和尚,不对外开放,有专人看管。
因桂溪流经小溪,所以小溪又名桂溪。过去的桂溪,两岸田园风光,秀色可餐,更兼有河滩上的丛丛桂树,恍如身在法国十九世纪农村画中。如今的桂溪,景已不如当年,但仍足以游目骋怀。
从第一次游小溪,到再游小溪,已隔32年,故以“故园三十二年前”做题。
看到这个景色,我知道,小溪到了——
追寻记忆中的徽州
清早起来,拉开窗帘,新安江被一片浓雾笼罩。看一遍昨晚发的文章,发现一错误,将杜甫老先生的诗句“花径未曾缘客扫”写成“花径不缘为客扫”了。不说字意,即使从上下句对仗关系,也一眼就能发现这是个错误,但昨晚竟然未曾发现。看来乡村野史得改成乡村野叟——已不胜酒力了,几两白酒下去,思绪不再敏感。
去小溪,王村是必经之路。我之所以和歙县南乡特别有缘,是因为我的高中就在王村中学。这是全南乡唯一的高中,那广大的山区,地域占半个县,有能力上高中的山乡子弟都集中在王村,成为我的同学。
曾有几次,我从王村边上经过,但“近乡情更怯”,不敢越过新安江,去看一眼王村。我怕岁月冲刷,洗净了当年痕迹;怕时代洪流,裹挟来无尽的砖头、水泥,覆盖住宽阔的石板路,取代了时空无限延伸的老宅、旧街。
虽然没有看到任何指示牌,但车过王村时,我还是从穿镇而过的道路认出了它,因为那条路每一个小小的弯势,从一个曲面到下一个曲面的间距,我太熟悉了,它受到江岸的限制,无法改变。除此以外,已没了当年任何痕迹:我住过的那幢道光年间的老宅——下雨屋顶就会漏水,用脸盆接着,叮叮当当;我常去吃小馄饨的那家小店„„
从屯溪去小溪,走的是江南岸。
游完小溪,去岩寺(现徽州区),得再过王村,来到新安江北岸。这是从上游方向看去,王村就在前方的拐弯处——
第二篇:关于做好关公文化伯伟奖(助)学金评选的通知
关于做好2013年关公文化伯伟奖学金评选的通知
各院(系)
美国宝芝林国际有限公司董事长、香港世界关公文化促进会会长雷震寰先生为资助并激励我校品学兼优的全日制本科贫困学生勤学上进、励志成才,特在我校设立关公文化伯伟奖学金,现将2013年的评选工作通知如下。
一、奖(助)学金的基本情况
奖学金设立一、二、三等,其中一等奖学金5名,每人奖励5000元,共25000元;二等奖学金12名,每人奖励4000元,共48000元;三等奖学金14名,每人奖励3000元,共42000元。
二、奖学金的评审条件
1、基本条件: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遵守国家有关法律和学校的规章制度;诚实守信,道德品质优良;生活节俭、学习刻苦,积极上进;申请者在当学年未享受社会团体、个人提供的其他助学金或学校减免学费等优惠。
2、申请奖学金优先获准条件:勤奋学习,成绩优异,各种活动表现突出,积极上进;曾获得校级以上各类学生奖励。
三、奖学金的评审程序
1、申请:符合申请条件的学生必须由本人向学校提出书面申请表,同时,申请奖学金者须上交1000字左右的个人事迹材料,各院(系)按照申请条件进行筛选推荐,学生资助中心择优审核。
2、确认:学生资助中心在审核材料并公示3天无误后,通过学
校财务将奖学金划拨到各受助学生银行帐户。
3、表彰:学生资助中心对获奖学金大学生发文表彰并颁发奖学金证书。
四、评审要求
1、各院(系)推选1-2名候选人,大一学生不参加评选,获奖学生名单由学生事务处确定后全校公示。
2、11月24日前上交材料。附件1交纸质材料(武汉校区附件1交电子版或扫描件),附件2交电子版材料。
联系人:竺老师电话:0716-8060591
邮箱:xszzzx@yangtzeu.edu.cn
附件1:关公文化伯伟奖(助)学金评审表
附件2:关公文化伯伟奖(助)学金名单汇总表
长江大学学生事务处
2013年11月20日
第三篇:爱问也可以写一写学完课文以后的启发我觉得前者没有可训练的价值,
习作七要求学生写一个语文课本里的小故事,也可以写一写学完课文以后的启发。我觉得前者没有可训练的价值,就打算让学生统一写后者——一篇读后感。对于六年级学生来讲,想写好读后感是有一些难度的。教学的时候,我分这样几步进行:
一、讲解理论,明确方法。
1、懂得什么叫读后感。
所谓“读后感”,是读书笔记的一种,就是指读完一本书,一篇文章,一段话,一句名言等自己的感受或得到的启发。
2、懂得读后感的结构。
题目(注意扣住中心,并写上副标题)
一、点,简述文章内容,点出作品带给自己的感受——亮出观点句。可以是一个道理、人物分析等。
二、感,这是重点段。
引议,先围绕‚感‛引用原文,可用自己的语言概括的说,也可以直接引用原文的语句,夹叙夹议。
联议,联系课外举事例。如:名人、社会、普通人、周围人、自己等;如正面例子、反面例子等。夹叙夹议。
三、结,回应原文,可以强调观点,提出希望,发出号召。
二、对照范文,强化方法。针对学生的理解程度,我考虑到,仅仅懂得写法还不够,应该给学生做个样子看看,于是我从两个角度——人物分析和揭示道理写了两篇下水作文。如下:
成功来自于精益求精
——读《詹天佑》有感
一、我怀着崇敬的心情,一遍又一遍地读了《詹天佑》这篇文章。文章记叙了詹天佑这位杰出的爱国工程师不畏帝国主义者的嘲笑,成功地主持修筑了我国历史上著名的‚京张‛铁路。我深深地被詹天佑那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所感动了懂得了‚只有精益求精,才能获得成功‛的道理。
二、课文中谈到,詹天佑常常勉励工作人员说:‚我们的工作首先要精密,不能有一点儿马虎,‘大概’、‘差不多’,这类说法不应该出自工程人员之口。‛詹天佑这种精益求精的精神,使得他勘测线路的时候总是一丝不苟,不忘‚周密‛二字,他每一个细节都做足做细,才成功地修筑了京张铁路,并且提前两年竣工,为我们祖国争回了荣誉。其实,每一个成功的科学家都是靠着这种精神才取得伟大的成功的。
化学史上被称为‚第三位小数的发现‛也是一个极好的例子。1892年英国科学家瑞利多次测定发现,从空气中得到的氮气每升重1.2572克,从氮气的氧化物中得到的氮气每升重1.2506克,两者在第三位小数上相差0.0066克,相当一个跳蚤的质量。瑞利没有忽略这一差异,更不认为是实验本身的‚误差‛加以‚修正‛,而是反复研究,最终发现了惰性气体。试想瑞利如果忽视了小数点第三位差异,会使惰性气体发现推迟多少年呢?化学史上这一著名的发现,真正体现了精益求精的科学精神。
读着读着,我想起了自己,这种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不正是做事马马虎虎、敷衍了事的我所缺少的吗?我可是一个十足的‚马大哈‛。平时,‚写作业坚决不检查‛是我的个性。为此,爸爸妈妈曾多次苦口婆心地劝我,写完作业后一定要检查、检查、再检查,可我却把这些忠言逆耳当作耳旁风。有一次,我以极快的速度写完了对于我来说是超简单的数学题。然后,毕恭毕敬地给老爸检查。爸爸瞄了一眼,问道:‚你认为你做对了吗?‛我立即脱口而出:‚我想也许应该可能对了吧!‛可结果却出乎我意料——错了!
三、读了《詹天佑》这篇文章后,我很受启发,詹天佑精益求精的研究态度告诉我:拥有了这种精神,我将来也一定会获得成功!
祖国在我心中
——读《詹天佑》有感
一、詹天佑是我国的杰出的爱国工程师。从北京到张家口的这一路段,最早是在他的主持下修筑成功的。这是完全由我国的工程技术人员设计施工的铁路干线。读了《詹天佑》这一课,我被他的爱国之情深深感动!
二、詹天佑回国后,满腔热忱地准备把所学本领贡献给祖国的铁路事业。清政府任命他为总工程师,在修筑铁路的过程中,他遇到了种种困难。他常常在狂风怒号,黄沙漫天,如果一不小心就会坠入深谷的地方工作,他不顾外国人的嘲笑,他始终在野外工作。无论遇到什么困难,他总是想:这是中国人自己修筑的第一条铁路,一定要修好;否则,不但惹外国人讥笑,还会使中国的工程师失掉信心。‛读着读着,我不由地赞叹:‚多爱国的詹天佑啊!‛他那强烈的爱国心是无法用文字表达出来的。在有困难时,他居然还想着国家,想着要为祖国争光。这条铁路在他的建设下仅仅4年就竣工了这是多么伟大的工程啊!
我突然想起了‚导弹之父‛钱学森,为了更好地报效祖国,钱学森早早的留学美国,师从美国著名空气动力学家冯?卡门。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诞生了,祖国要钱没钱,要设备没设备,但钱学森那颗急切归国的心丝毫没有动摇。他在美国有着优越的生活条件,若是别人,早就沉迷于巨大的诱惑之中,而钱学森却没有。优厚的待遇、美国人的阻挠都没能拦住他的回国之路。回到自己深爱的祖国后,他呕心沥血,为我国的航空导弹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这样一颗赤子之心怎能不让人感动?
作为一名小学生,我因为自己是一个中国人而感到骄傲!我觉得爱国首先要从小事做起。升国旗时,少先队员要行队礼,不是少先队员的同学要行注目礼。平时日常生活中要爱护红领巾,保持干净整洁。我们还要好好学习,珍惜每一秒,锻炼身体,培养道德,掌握知识,为祖国建设振兴中华做准备。
三、詹天佑的故事激发了同学们的爱国之心,希望每一个同学为振兴中华而勤奋学习,为创造祖国辉煌未来贡献自己的力量!
教学这个环节时,我请学生一边读范文一边回顾写读后感的写法,强化他们掌握写读后感的结构和注意点。
其中“夹叙夹议”是写好读后感的关键(用红色标出的部分是议论),也是学生写作的难点,我就请学生划出议论的句子,从而直观的理解什么叫“夹叙夹议”,一直到他们在实践中恰当地发表议论。
三、提供资料,降低难度。
为了让学生写好读后感,我帮助他们把每一篇课文理了一下,让他们根据自己的情况完成写作。参考内容:
1、《郑成功》民族英雄郑成功收复台湾、建设台湾,具有很高的爱国热情和民族气节。
2、《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肖邦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3、《负荆请罪》蔺相如顾全大局。道理:只有顾全大局,才能使国家繁荣昌盛。
4、《最后的姿势》谭千秋老师热爱学生。道理:人生的价值在于为社会为他人奉献自己的光和热。
5、《船长》哈尔威忠于职守。道理:在危急时刻,只有镇定自若才能转危为安
6、《爱之链》乔伊助人为乐。道理: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
7、《小草和大树》道理1:只有坚持不懈,才能获得成功。道理2:学会放弃,学会选择,才能获得成功。
8、《轮椅上的霍金》霍金是非凡的科学家,也是一位生活强者。道理:一个人遇到困难的时候,要勇敢、乐观的面对,就会拥有快乐的人生。
9、《给家乡孩子的信》巴金热爱孩子。巴金热爱祖国。巴金珍惜时间。道理:为社会别人奉献爱、生命才会开出美丽的花。
10、《钱学森》钱学森热爱祖国。
11、《詹天佑》钱学森热爱祖国。道理1:只有精益求精,才能获得成功;道理2:只有敢于创新,才能取得成功。
12、《鞋匠的儿子》林肯充满爱心,提倡平等道理。林肯富有智慧。1:即使出身卑微,凭自己的智慧也会获得成功。道理2:凭自己的智慧与宽容,一定会赢得了大家的信任与爱戴。
13、《冬夜读书示子聿》道理:书上得到的知识要通过实践才能真正地了解。
14、《观书有感》道理:人只有不断读书,才能不断增加智慧。
15、《学与问》道理1:三人行,必有我师。能者为师,才能增长智慧。道理2:只有把“善于观察”和“勤学好问”结合起来,才能学有所得。
16、《养成读报的好习惯》道理:养成“勤读报、会读报”的好习惯,使人受益终身。
17、《姥姥的剪纸》道理:熟能生巧。
以上内容讲完后,我问学生:“你们觉得难写吗?”都异口同声:“不难。”“能写好吗?”“能!”
我相信他们应该能写得很好!
空格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