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人力资格:面试就像剥洋葱(透过现象看本质)
人力资格:面试就像剥洋葱(透过现象看本质)
面试用字面上的意思理解就是当面考试,这就需要面试官拥有一双火眼金睛,如果人看走眼了,那么招聘工作就流产了,它会带来一些后续的延伸性问题......那么,要如何避免呢?上元资格:要透过现象看本质,就像剥洋葱一样,从外层到里层剥的一点不剩。
一、确保招聘的两大维度
1、言语真实性
(1)细节追问法:运用5W2H的方法追问面试者一个事件的原委。
(2)颠倒顺序法:打破常规面试方法,随机提问面试者问题。
(3)间断重复法:从不同角度对同一个问题进行发问,面试就是大胆假设,小心求证。
(4)快速插话法:在面试者滔滔不绝的时候快速发问,这样重复几次,看面试者是否能对答如流面试官的问题。
2、人员符合性(五维度十要素)
二、如何建立自己的面试问题库
方法一:自建问题库
方法
二、借鉴整合
(1)对照问题库,根据每个维度进行盘点,把问题归类,列出每个问题想了解面试者的哪个要素
(2)对问题进行整合,找到相同类可以验证的问题
(3)对问题库的话术进行完善,最好变成自己能理解的语言
(4)最后就是融会贯通
三、稳定性评估
1、求职动机
看求职者换工作的行业、年限以及职位判断是否稳定
2、客观因素
看求职者的性别、年龄、家庭距离以及家庭状况看是否稳定
3、个性特质
看求职者的性格特点是否符合公司的企业文化
4、匹配度
看求职者的能力、工作风格、沟通风格、价值观是否符合公司的要求
四、面试核心专业技能
可以让求职者通过现场模拟来考察他的思维能力,组织能力。
五、面试时间
1、不适合的人少问几项问题就结束(50%以下)5-10分钟
2、拿不准的人多问几个为什么(70%左右)15-30分钟
3、感觉优秀的人全问(90%左右)45分钟以上
对于问几个问题觉得不合适的应聘者,就应该早点结束面试,免得浪费双方的时间,对于拿不准的或者感觉比较优秀的就可以多问几个问题,互相验证对方各方面的符合度。
六、人岗匹配原则
1、追求什么(忠诚)
2、喜欢什么(敬业)
3、能做什么(绩效)
面试过程中做到以上你就能轻松拿下候选人,练就一副火眼金睛。
第二篇:透过现象看本质
第五单元
透过现象看本质
(一)最佳选择题
[题例1] 我国有“小儿辩日”的 故事:小儿甲认为早晨的太阳离人近,因为早晨的太阳比中午大,近大远小;小儿乙认为中午的太阳比早晨的热,近热远凉。两小儿辩论给了我们的启示是
A、感性认识是理性认识的来源
B、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
C、理性认识必须回到实践中去
D、认识事物必须发挥主观能动性
[破译思路] 解答此题的关键有两点:第一 准确理解题干所设计的情景。两小儿辩日都只是看到事物的现象,并没有看到事物的本质。第二注意比较选项与题干是否一致。A项本身错误可以首先排除,因为无论感性认识还是理性认识都来源于实践。B 项是正确选项,因为它强调了感性认识,并指出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理性认识,符合题干要求。C项观点正确,但它属于认识过程的第二次飞跃范围,而题干的设置的情景属于认识过程的第一次飞跃范围,不符合题意,故不选。D项中提到的“认识”应当既有感性认识还包括理性认识,所以与题干讲的感性认识不完全相符,故也不能选,该题正确的选项是B。
[题例2 ]近年来,看相算命、巫医、巫术等封建迷信沉渣泛起。对此,我们坚决反对。从哲学上看,这是因为封建迷信
A.是感性认识,感性认识是片面的
B.是主观的东西,主观与客观是对立的
C.与科学的认识是对立的
D.只反映事物的现象,现象是事物的外部联系
[破译思路] 人对事物的认识有正确与错误之分。科学认识是对事物的正确反映,对实践起指导作用,能推动事物的发展。封建迷信思想是对事物歪曲的反映,是一种与科学认识对立的错误认识,它对实践以错导的作用,对社会具有危害性。所以我们必须反对,故应选C项。A、B、D项都不符合题干要求,而且存在不合理的因素。所以本题的答案为C。
[题例3 ]“追求真理比占有真理更宝贵”。德国诗人莱辛的这一著名诗句包含的哲理是
A.认识经历着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程。B.认识的根本任务是透过现象认识本质。
C.认识不能停滞,而应该不断扩展和深化
D.改造世界比认识世界更重要
[破译思路] 解答此题的关键要懂得,我们学习的认识论是辨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为什么“追求真理比占有真理更宝贵”,是因为真理也要发展,人的认识是受时间、地点、条件限制的,如果时间、地点、条件发生了变化,今天占有的真理将来也可能变成不是真理。因此,我们就要不断追求真理。“追求真理比占有真理更宝贵”。因此,C项符合题干的要求。应入选,A、B、D项本身观点正确,但不符合题干要求。
[题例3 ]王安石以“西风昨夜过园林,吹落黄花满地金”的诗句,题咏秋菊。苏东坡则认为秋菊不可能象春花那样落英满地,以“秋英不比春花落,说与诗人仔细吟”的诗句加以讽刺。后来,苏东坡在黄州果见秋菊落英方知道自己错了。在这件事上,苏东坡错在他不懂得
A.下结论要以事实为依据
B.认识受时间、地点和条件的限制
C.认识事物透过现象达到本质
D.对同一对象认识,不同的人会得出不同的结论
[破译思路]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对题目进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题目就苏东坡对“秋菊落英”的认识,要求学生指出他错在哪里。四个选项都对题干的意思有所体现,但要求选出最符合题意的选项。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最本质的东西,是马克思主义的灵魂。秋菊到底落英不落英,受时间、地点和条件的限制,人的认识也一样。所以B项是最佳选项。A项的干扰性很强,苏东坡下结论的事实不是全部事实的总和,只是局部的,自己看到的事实。C项没有反映题干要求,D项的说法是片面的。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人们对同一事物的认识,真理只有一个。
[题例4 ] 小灵、小敏在参加冬令营活动时迷路,天色渐晚,想点火求救,却找不到火源。情急之下,他们决定运用所学知识自己制造火源。于是他们找来了几段干稻草,用随身携带的药绵裹紧,封住两头,放在木板上,以另一块小木板压住,朝一个方向不断转动。当稻草碾碎,闻到焦味时,将绵条断开,稻草遇到氧而燃烧,终获火种,两人很快脱险。小灵、小敏取火成功,是由于他们
A、承认自然界的客观实在性 B、发挥了人的主观能动性
C、分清了主流和支流 D、坚持在实践中改造主观世界
[题例5 ] 小灵 小敏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充分表现他们能正确认识和处理
A、现象和本质的关系 B、个人和社会的关系
C、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关系 D、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 [题例6 ] 小灵、小敏取火成功表明,要解决实际问题就必须
A、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学以致用 B、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
C、善于抓住主要矛盾 D、把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
[题例7] 小灵、小敏取火成功启示我们,要解决好实际问题,除了应具备必要的知识,还要善于
A、把握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 B、掌握整体和部分的辩证关系
C、通过实践发现新的规律 D、正确处理人和自然界的关系
(破译思路
这是在2001年新出现的组合 题。题目设计的意图有四点:一是考查考生是否具备将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的能力,是否具备从具体到抽象的能力;二是考查考生面对同一事实,能否从不同角度运用哲学原理全面认识事物;三是在选项层层深入时,考生是否具备思维的层次;四是考查考生在特殊情况下的应变能力。显然,这类题的最大特点在于着重考查考生的能力,其立意、情景、设问角度都比较科学、可信、新颖和灵活,对考生的能力也就较高。
解决这类题的重点在于全面理解背景材料,认真把握设问角度。全面理解背景材料是前提,而认真把握设问角度则是解题的关键。题例4问小灵、小敏为什么能取火成功。这里的重点地于理解主观能动性的含义,即想、做和改造主客观世界活动中所具有的精神状态。小灵、小敏在迷路时,不是惊慌,而是开动脑筋想办法,亲自动手实践,终获火种而脱险。这正是因为发挥了主观能动性,故选B。A项和D项不是取火成功的直接的、重要的原因,所以不选,而C项与题干无直接联系,也不能选。
题例5 是从上题“小灵、小敏取火成功”引申了出来的,问他们处理了什么关系。他们在发挥主观能动性“取火”时,显然是遵循了自然规律并充分利用了规律,从而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有机地结合起来。所以应选C。
题例6,就设问“要解决实际问题就必须怎么样做?”而言,显然是既要掌握必要的理论知识,又要结合客观实际,做到学以致用。小灵、小敏取火成功表明他们把所学到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解决所面临的实际难题,能学以致用。所以应选A。
题例7在设计了小灵、小敏取火成功,是因为他们具备了解决实际问题必要的知识的情景后,进一步设问:怎么样才能掌握和运用这些必要的知识呢?这是顺理成章的逻辑思路。B项“掌握整体和部分的辩证关系”,C项“通过实践发现新的规律”和D项“正确处理人和自然界的关系”是与小灵、小敏取火成功没有直接的关系。他们取火成功是因为把握住了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懂得火产生的原理。因而应选A。
(二)不定项选择题 [题例1]某地苹果喜获丰收后,直到来年初仍然有一大半卖不出去。果农起初认为果树种植太多,超出了市场的需求,但后来发现其它地区的优质苹果却以高价畅销。这一事实使他们认识到:市场上不是不需要苹果,而是不需要品种和质量差的苹果。这一认识过程表明
A 直接经验是肤浅的,间接经验是深刻的
B 认识了事物的现象,就把握了事物的本质
C 具体地分析矛盾的特点,是认识事物的基础
D 成功的实践检验正确的认识,失败的实践检验错误的认识
[破译思路] 该题A项本身并没有错,但不符合题干要求,因为题干材料并没有关于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的比较内容,故不应选。B项本身错误。因为认识了事物的现象并不等于认识事物的本质,不选。D项要认真思考, “成功的实践检验正确的认识,失败的实践检验错误认识”的说法就不正确。认识正确与否只有经过实践才能证明,而不是在实践之前。“成功的实践”还是“失败的实践”,一般取决于指导思想是否正确。C项反映了某地农民认识苹果市场需求上能具体的分析实际情况,所以,该题正确选项是 C。A、B、D项都不该选。
[题例2] 苏轼在《石钟山记》中就士大夫和渔工水师没有正确认识到“钟声”产生的原因时指出:“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而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这句话蕴含的哲学道理包括。A.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B.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C.认识正确与否只能通过实践来检验
D.感性认识必须上升到理性认识
[破译思路] 此题主要考查对钟山“钟声”产生的原因问题。苏轼认为大夫和水师渔工都没有正确认识。因为士大夫没有亲自实地考察, 仅凭主观猜测, 不可能产生正确认识, 这里包含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的道理。渔工水师虽然身临其境, 有不少感性认识, 但由于他们知识的肤浅。因此, B项和D项为正确选项。A项和C项与题目无关, 不能入选。
[题例3] 唐朝诗白居易的《大林寺桃花》诗有“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之句。许多人对此提出疑义。北宋科学家沈括曾在四月登庐山实地考察,亲眼见到白诗中所描绘的景象,于是在《梦溪笔谈》中指出:“平地三月花者,深山中则有四月花,此地势高下之不同也。”现代科学研究表明,根据高山气温垂直分布的规律,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就降低0.6℃。白诗中的大林寺位于庐山香炉峰顶,海拔约1200米,比平地气温约低7℃左右,因此,在农历四月上旬,当庐山脚下的九江市已是“芳菲尽”的时候,山顶上的大林寺则是桃花盛开,一 片春色。白诗中所描绘的景色表明
A、战役在发展过程中必然会形成不同的发展阶段 B、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是对立统一的 C、事物的发展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 D、事物存在和发展的状况受具体条件限制
[题例4] 沈括通过实地考察,用“地势之高下之不同”解释了白诗中所描绘的景色。这说明
A、调查研究是获得正确认识的必要条件 B、正确的认识对实践有指导作用
C、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D、认识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深化
[题例5] 高山气温垂直分布规律的发现科学地揭示了造成这一景象的原因,这表明
A、认识的根本任务是通过现象提示本质 B、只有理性认识才能把握事物的本质
C、只有通过事物的现象才能认识事物的本质 转移的
D、规律的存在是不以人的意志为
[破译思路] 这是一组依托唐诗而成的不定项选择题,意在考查考生联系语文、历史、地理知识并运用理论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分别考辩证法和认识认的几个知识点。能让考生从多角度、多层面思考问题,既新又活,一举多得,值得重视。[题例3] 白诗描绘了在同一时间“人间”和“山寺”的不同景色,这显然是因为受到了不同自然条件的限制所致;同时也说明了事物的发展是多样的和复杂的。所以选取CD是符合题意的。既然,描绘的是不同地方的景色,就不可能表明同一事物发展过程中的不同阶段性,更不能表明事物的对立统一性,所以A项和B项都不能选。
[题例4] 沈括“通过实地考察”得出了正确的结论,说明要正确认识事物就要调查研究;同时也表明了只有在实践中,人们才能获得认识;从白诗对现象的描绘到沈括的对景色形成原因的分析,说明人们的认识是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深化的。因此,选取ACD是正确的,而B项中沈括解释白诗所描绘的景色,属于认识的范畴,而不属于实践的范畴,也就谈不上认识与实践的关系,所以不能入选。
[题例5] 题目问的是:规律科学地提示了造成这一景象的原因,表明了什么?表明的是认识的根本任务,还是认识的根本途径,还是规律的客观性呢?它表明了人们能够科学地认识事物的现象,把握事物的本质,只能是通过抽象的理性思维C项本身就是错误的,A项和D项则不是能够科学提示这一景色的原因。因此,只有B项是符合题意的。
(三)简答题
[题例1] 为了实现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宏伟目标,中共中央反复强调要用邓小平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全党,教育干部和人民。
结合上述文字,从哲学上说明以科学理论武装人的道理。
[破译思路] 解题正确思路应当是:第一,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过程就是一个实践过程;而实践是一个有目的、有意识物质活动,即是在一定认识的指导下的活动。而认识是有正误之分,只有正确的认识,才能指导实践向前发展。第二,科学的理论是正确的认识,是人们实践的行动指南。第三,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已被实践证明了的科学理论,所以,必须用这一理论来指导人民,武装人民的头脑,才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宏伟目标,才能实现由精神变物质这一更具重大意义的飞跃。该题回答的重点是:“说明以科学理论武装人的道理”。就是重点说明科学理论的作用。在表述上必须要层次分明,层层深入,逻辑鲜明。
[答案要点] 人的实践是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错误的认识会把人的活动引向歧途, 正确的认识则能推动实践活动顺利开展。
科学理论是人脑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是按内在逻辑组成一定体系的真理性认识。只有用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们的头脑, 才能提高人的自觉性, 使实践活动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已被实践证明的科学理论, 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有重大的指导作用, 只有用这一理论武装全党和全国人民, 才能保证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成功。
(四)辨析题
[题例] 读有字的书 ,不如去读生活这本无字的大书。
[破译思路] 题中重视“读生活这本无字的大书”是正确的。因为实践对认识有决定作用, 实践是
认识的来源, 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是认识的目的, 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标准。积极投身社会实践, 不仅能获得新知识, 还能丰富和发展原来的知识。另一方面, 题目中的观点忽视“读有字的书”则是不正确的。因为每个人不可能事事都参加实践, 也没必要事事亲自实践, 而书本知识是前人和他人积累的宝贵经验和精神财富, 因此, 必须重祝书本知识的学习。
[答案要点](1).实践对认识具有决定作用。强调“读生活这本无字的丈书”,积极投身于实践, 既能直接获得新的知识, 又能扩展和深化己有知识, 这是正确的。
(2).一个人不可能也没有必要事事亲自实践去获取知识, “读有字的书”, 认真学习书本知识, 能尽快掌握前人和他人积累的宝贵精神财富, 轻视“读有字的书”是错误的。
注:如考生从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的关系答题, 也可酌情给分。
第三篇:透过现象看本质
透过现象看本质
——合作学习模式中潜藏的建构主义学习原理
07级教育技术学 赵洁
摘 要:架起基础学习研究与教育实践桥梁的必要性一直受到人们的关注。古往今来,所有的教育者、教学设计人员对教学方法的探析无不建立在深厚的对学习理论的研究与掌握上。可以说,学习理论为教学策略的理智选择提供了科学的依据与基础。而建构主义又以其特有的对人类学习本质的关注,对创建合作学习模式从一个侧面做出了指导。无论从学习型组织的构建,还是合作学习氛围的营造,建构主义的身影都无处不在。当然,学习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任何一种现存的学习理论都不可避免地难以成为解决一切学习问题的万能之匙。关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同时也应该注意到它的不足,只有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博取众家之长,才能更好地将学习理论应用于实际。关键词:建构主义;图式;平衡;学习型组织
界定学习的方式以及我们认识中的学习发生的方式,一直对我们试图促进人的认知和行为的变化有着重要启示。研究学习理论的目的即在于对人们教学的方式从本质上提供一个有力的、科学的理论指导。如果人们能够深层次地理解学习理论,那么在必要的时候就能将它们推衍至具体的情境。
[1]
这就像医生不经过适当的诊断便不能开治疗处方一样,离开了对学习原理的认识,科学的对症下药又从何谈起?
既然现今的教学设计、教学模式无不以科学的学习理论为其坚实的基础,追本溯源一番,从已有的学习、教学模式身上便不难窥到各种学习理论的影像,它们或模糊、或清晰,褒贬不一,却无不重要至极。
建构主义以其特有的对人主观能动性及人所处情境的关注,在一定程度上,为合作学习模式的创立及运行提供了有力的理论依据。那么由此及彼,只要对合作学习模式加以深入的探析,便不难从中寻得建构主义的“玄机”。
一、宏观定位——建构主义充分肯定合作学习的意义
维果茨基社会建构主义对学习所下的定义为:“学习是人所特有的高级心理结构与机能,这种机能不是从内部自发产生的,而只能产生于人们的协同活动和人与人的交往之中„„。”我国古代儒家思想对学习的理解也在一定程度上印证了这个定义。孔子曰:“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人的认知不是如Plato所言,预先便已经存在于人脑中的,只有不断与人类所处的各种情境产生交互的作用,才能使认知图式日臻完善。这些情境,既包括有自然情境,也包括社会情境。而合作学习模式正是向学习者提供了这样一种契机——在这里,个体可以充分享有与他人交流互补的权利。
建构主义同时还从人类认知的本质上肯定了合作学习模式的意义。
人们是以自己的经验为基础来建构或者解释现象的,而由于每个人的经验,以及对经验的信念不同,因此对外界的理解也具有个性差异,不同的人看到的都只是事物的不同方面。只有通过对话与协商,才能使人们看到那些与自己不同的观点,从而对知识有一个更丰富、更全面的理解。由此看来,学习既是个性化行为,又是社会化行为,学习需要对话与协作,而合作学习模式正符合这一要求。
二、拨开迷雾看“世界”——创建学习型组织的内在本质
要建立合作学习模式,则创建学习型组织便是必要的,也是基础的。创建学习型组织的核心是彼得·圣吉所提出的五项修炼,[2]
[2]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指导意义正是贯穿在整个修炼过程始末的。
从最初的“自我超越”到最终的“系统思考”,建构主义的身影无处不在,它使我们对每一个修炼步骤的理解不再停留于“怎么做”,而是深入到“为什么要这么做”。它就像一把心灵之匙,开启了人类认知结构的神圣殿堂。
(一)“自我超越”的再认识
皮亚杰认为,每一个学习者的内部都存在一个图式,这个图式包括了个体以往的经验与认知,是个体对世界的知觉、理解和思考的方式。
[3]
学习并不是个体获得越来越多外部信息的过程,而是学到越来越多有关他们已认知事物的程序,即在与外界的接触中不断构建新的认知图式。作为创建学习型的组织的第一步——自我超越——其内在本质正在于此。彼得·圣吉将自我超越阐释为:“不断理清并升华个人愿望,在纷繁的世界中集中精力、培养、耐心、加强定力,客观而冷静地观察现实,用智慧解决问题。”而建构主义,正是从科学的角度诠释了其内在的发生过程——不断地经过自我调节,经过同化、顺化与反身抽象,打破原有图式的平衡,通过丰富认知结构的细节,调整图式系统间的架构,建立新的更趋于精密的平衡模式,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得到了发展,超越了自我,实现了学习,而不是简单的知识的累加与摄取。
(二)剥开“心智模式”的“外衣”
创建学习型组织还要求学习者改善心智模式。彼得·圣吉的研究发现,新的想法在组织中无法实施,常常是因为它和我们已植入心中的关于周遭世界是如何运作的看法与行为相抵触。不可不说,他的观点正与建构主义对于学习的认识不谋而合。
不难发现,彼得·圣吉所谓的“心智模式”与皮亚杰强调的“认知图式”其实同属一物,那么彼得·圣吉提出的“相抵触”就很容易理解了,正像建构主义学者认为的那样,知识是个体依据自己的经验来创造意义的结果。学习者由于其个人的特征、阅历必定会形成一套属于自己的认知图式,当环境中的新刺激与他原有图式中的各系统无法相容、甚而相悖的时候,同化与顺化发生的过程自然较为艰难、坎坷。这就好比一个超重且高得有些异乎寻常的家伙想要穿上统一的制服,进而被编入集体的队伍。可事实摆在眼前,他既穿不上,便进不去。结果便必然要被其驱逐出“境”,选择有两种,抑或对其进行一番改造,如减肥;抑或量体裁衣,对原有的一套制度模式作出一番调整。学习的进程亦是如此。面对陌生的,又或有些相厌的知识,要么尽力探寻其内在本质,找出它与个体已有经验的潜在联系;要么对现有的认知图式“动动手术”,由旧有的平衡过渡到更高水平、包罗愈广的新一级平衡,从而使整个认知结构日臻完善。
(三)心怀憧憬
创建学习型组织的关键——建立共同愿景,同样在建构主义的理论指导下有章可循,有理可依。桑新民教授强调共同愿景的重要性,认为只有当团队成员真正共同享有一个憧憬时,他们的能力和智慧才会凝聚起来,产生共同的力量。这一点与《大学》中所倡导的个人修养有异曲同工之妙。曾子曰:“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既然每个学习者在经验、感知事物之前,都已先验性地存在有一个认知图式在那里,而学习的过程就其本质而言又不过是图式的重新构建。那么如何构建?构建成什么样的形式?话语权当然掌握在学习者的手里。如果预先便怀揣着这样一个蓝图,做了一番绸缪,我们可以说,切实的“开展”过程一定会不可避免的顺利许多。事半而功倍是不是正是在某种意义上实现了高效学习的目的呢?
(四)“系统思考”——通过“认知的螺旋”登上最高的阶梯
创建学习型组织的最高修炼——系统思考,也可以在建构主义理论中找到其抽象内化出的原型。彼得·圣吉眼中的“系统是一个能够被感觉的整体。其中的元素彼此联系,长期不断地相互影响,并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而运作。”这样一个系统便颇神似于建构主义理论下的“认知图式”了,图式中的各子系统正是如此。它们之间相互依靠,彼此联系,无论是协作性学习、个体化学习,又或是团队模式下的学习,其学习的过程和开展的方式可能不尽相同,但其终极的目标却无外乎促进学习者的个体发展。每一种学习模式都好比一条曲线,开始的时候可能相去甚远,时间的洗礼之后却会殊途同归,趋向于共同的渐近线——构建新的更加完善的认知图式。在这样的一个图式中,所有的子系统紧密相联,彼此依存;知识建构的网络纵横交错,繁复密集,整个认知的螺旋向上繁衍着,宛若通往天国的阶梯。
三、“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不容忽视的学习情境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发生于真实的学习任务中,因为客观活动是个体构建知识结构的源泉。一方面表现在学习者理解、建构知识会受到特定学习情境的影响,个人的认知图式是在与环境的交互作用中不断形成并完善的;另一方面,知识不是死的,却也有其一定的使用范围与针对性,学会如何抉择,既不是呆板地【1】生搬硬套,也绝不是恣意地天马行空!
(一)创建良好的交流氛围
构建合作学习模式,良好的交流氛围必不可少且至关重要。小组成员间没有了互动、协商、交流,又哪来合作可言?建构主义肯定交流的意义,同时从认知的角度说明,何以交流是如此重要的。
在建构主义学者看来,学习本质上是一种对话、交流的过程,这种对话、交流的形式在知识建构群体或学习共同体中最为有效。[4]
由于建构图式要获得的意义是可以与他人共享的,因而意义的建构便可以通
[4] 过交流来进行。另外,由于学习活动的情境是知识的生长点和检索线索。学习的进行便必须依赖于具体
[4] 的情境了,这种情境不仅有与小组成员交流共享而来的心得,也有合作进行中的各种情绪体验,如:激奋、恐惧、快乐等等。实践研究证明,从情境中获得的体验是真实的,同时也是有效用的。
(二)、坚持自我,发挥主观能动性
根据博弈论的观点,一个良好的合作学习模式中必然不可能出现每个人都居于主导地位的情况。由于每个学习者自身固有的经验、能力的不同,学习的过程中便必然是能者多劳、优异者处于核心地位的。但营造合作学习的氛围时,教学者还是应尽力使每一个同学都得到最大限度地发挥。
建构主义强调学习者的主观能动性,认为知识的获得是构建的,而不是接受传输而来的。的完善。
(三)、“稳性知识”的设计
皮亚杰认为:“只有儿童理解某种练习,或是刺激时,他才能真正学会它。”这种理解并不是简单的知识灌输,而是主动的知识摄取与知识构建。
在合作学习中,设计支持稳性知识学习的环境,使学习者能够潜移默化地领悟所需要的知识,同样是极其重要的。
四、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虽然,建构主义所注重的学习者自己去发现问题与矛盾、通过思考与动作来解决问题的观点是正确的,但它也绝不是可以适用并解答所有现实问题的。要重视学习者的主观能动性,却也决不能赞成杜威那种让儿童凭兴趣自由摄取零散知识的观点。
在合作学习模式中,教师的地位同样不容忽视。教师虽不曾亲自参与到同学们的讨论与研究中去,却像大海中的探照灯一般,犹自起着“领航”与指引的作用。在学习者整个认知图式的构建中,他们功不可没,绝不可等闲视之,如:合作学习学习什么呢?虽然皮亚杰不像行为主义者那般关注“学习的任务”在学习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但我们也必须注意到,学习的意义绝不在于漫无目的地随意攫取。在认知发展过程中的每一个步骤,都是后继步骤的前提条件,每一种已达到的相对平衡状态的构建,都为新的不平衡提供了可能性。[3]
[4]
只有学习者真正参与其中,才能在与他人的交流、协作中不断进行同化与顺化的过程,使已有的认知图式得到真正由此推之,如果之前的学习能使往后的学习更为容易的话,那就得提供一个一般的[2] 图景,按照这个图景,使先前与往后所遇到的事物之间的关系尽可能弄得清楚。而在合作学习中,教师的指导意义正在于此,他们怀揣着整个理想中要企及的图景,有步骤、有计划地组织学习的开展与进程,他们所布置的任务,正是建立在对学习者已有的认知图式的了解之上的。他们通过科学的观察与研究,在学习的不同阶段为学生设置不同的目标与任务,正是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学生以最有效、最快捷的方式扩建着他们的图式,加强了他们已有经验之间的联结。然而,我们也必须注意到,憧憬与蓝图固然美妙,学习者由于在自身运演能力、成熟程度上存在的差异,所同化与顺化出的结果也必然不尽相同。毕竟正如皮亚杰所言,认知是一个“S→←O”的过程,它既不完全依赖于主体(即学习者已有的经验与认知结构),也不完全由个体所决定(即主体所处的环境),而是在二者的相互作用中不断构建和完善的。学习既从属于发展,那么即使身处同样的学习情境中,由于各人所具有的自我调节平衡、反身抽象能力的不同,在处理认知结构中子系统间、整体与部分知识之间的关系时,也必然会产生不同的效果。所以,教师在宏观指导的过程中,并不必过分苛求每个学生都可以将知识掌握到相同的程度。有些同学可能笨些,但笨鸟先飞,也未必便就无法栖身于最高的枝头!
从学习理论的诞生,到发展,学者们始终在不懈地研究、努力,虽然各执一词,方兴未艾,却也正是在争论中促使对学习的认知得到了完善与充实。理论的意义从不在于理论本身的玄奇,而在于它对我们所生活着的这个世界,对生活于世界上的生物精妙而神奇的诠释。胡克说:“上帝创造了世间的一切,而牛顿却发现了上帝是如何创造这个世界的。”我想说,教学设计创设了情境,教会了人们学习,而学习理论却诠释了“设计”内在的真谛。
无疑,建构主义理论以其特有的理论特色被教学人员拿来用于建构合作学习模式,从创建学习型组织到创设合作性氛围,建构主义都像一根指挥棒一样,和其他的理论一起,谱写出“合作着学习”的美妙旋律!
在研究与应用的道路上,人类不断探索着前行,回顾他们所走过的脚步,有收获、有启迪,更有继续战斗下去的决心与勇气。
参考资料:
[1] Peggy A.Ertmer,Timothy J.Newby(美),盛群力译.《行为主义、认知主义和建构主义——从教学设计的视角比较其关键特征》(上)(下),电化教育研究,2004年第3期
[2] 桑新民等.《学习科学与技术——信息时代大学生学习能力培养》,高等教育出版社 [3] 施良方.《学习论》,人民教育出版社
[4] 钟志贤.《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与教学设计》,电化教育研究 [5] 张琳.《浅析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的合作学习模式》,创新教育
第四篇:透过安婚姻观的现象看本质
透过《劝导》中安“谨慎”婚姻观的现象看本质
正如简奥斯丁在小说的最后一章中提到的,“当两个年轻人考虑结婚时,他们就会很坚定,无论他们曾经多么贫穷,多么轻率,多么不可能给予对方舒适。”。所以我想倘若八年前两人的真心相爱是美丽的童话,那么在是否答应求婚的问题就将其打回了残酷的现实。
在处理是否结婚的问题上,安的教母事实上即是埋藏在安内心深处极度迷恋物质财富和权利地位,以及无法冲破传统门第观念束缚的另一个自我。教母的劝导和阻止只不过一扇挡箭牌,在安处理其与cw的关系时不难看出,她也对cw的未来的前途命运充满忧虑,她的拒绝同时便包括他对cw的事业不认可,她不自信cw可以开阔自己的事业。虽然对cw极度迷恋却缺乏信任,也未曾让理智被爱情冲昏,不认为爱情可愿意代替面包。
由她决定听从教母劝导的一瞬开始,便决定了她已经向封建传统道德礼教的成员的成功转化,她以物质财富与社会地位来衡量自己的爱人,而非两人相互的感情,标志她内心沉睡着的价值观和世界观的觉醒,是其根深蒂固的保守思想观念的最完整体现。
八年的之后再度相爱,不能否认夹杂了太多的物质因素。因为事业有成的cw的归来,安重新燃起对cw的爱情烈焰,但此时她深爱的男人已经不是过去那个一无所有的cw,不禁让人联想,此时的安选择接受的是cw还是,还是拥有财富地位的cw。设想如果此番归来的是一无所有的cw,她又将如何抉择,是继续在爱情与面包里苦苦挣扎,或是“迫于无奈”再次听从教母的劝导?
不可否认精神食粮是无法代替物质生活的,所以即便安爱的是拥有财富cw也是无可厚非的,但是安所表现出的更多是上流社会的贵族世俗化的保守的习气,她始终无法冲破传统的婚姻观念,大胆追求恋爱婚姻的自由,在追求个人幸福的道路上仍然属于胆小者与弱势群体。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版权所有,请勿模仿作者:周薇
第五篇:透过现象看本质的励志故事
北宋时有一个哑巴,每当新知府上任,都要来献上一根木棒,莫名其妙的招惹官府的责打。
这一年,包拯上任,哑巴又来献棒。包拯想,此人定有冤情,不然,每次都挨打,为何还来献棒。但是这个哑巴既不能说,又不识字,更不会书写,无法得知其中的缘由。
于是,包拯嘱咐手下,无论哑巴如何折腾都不许打他。这天,哑巴又来献棒,包拯让手下人把猪血涂在哑巴身上,做出一副打得很重的样子,然后把哑巴绑了拉去游街示众。随后吩咐手下人,若有人替哑巴喊冤,就带回来问话。
果然,在哑巴游街时有一老人大喊冤枉。于是老人被带到了知府大堂。
老人说:“这个哑巴是我们村的石哑子,他自幼不会说话,但可以听见。他哥哥石全吞并了他的万贯家产后把他赶出了家门。哑子每年都用献棒的办法到衙门告状,但每年都被杖责,今天又被打得浑身是血,我今天实在看不下去,故此替哑子喊冤。”
包拯马上传石全到衙内,但石全死活不认这个弟弟。包拯怎么劝说都无济于事,包拯便心生一计。他先放走石全,然后教给哑巴说:“以后你撞见哥哥就去打他。”哑巴吃惊地望着包拯,又是眨眼,又是摇头,一副很害怕的样子。包拯说:“不要怕,你只管打,有本官为你做主。”
几天后,被打得头破血流的石全前来告状,状告哑巴不尊礼法,殴打亲哥。
包拯问:“若是亲弟殴打亲哥当然不能轻饶,不过若不是亲弟弟则另当别论。”石全不知是计,一口咬定:“他真是我的亲弟弟。”
包拯听后,厉声高喝:“既然是你亲弟弟,为何你独吞家财,不分家产给他?”石全这才明白上了当,原来这一切都是包拯安排的。
不要被表面的现象所迷惑,任何事物都有它的来龙去脉,只要认真观察,精心思索,你就能把握问题的实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