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尾座体钻床夹具设计说明书
洛阳理工学院
课程设计说明书
课 程 名 称 机械制造装备设计
设 计 课 题 尾座体钻床夹具设计 专 业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班 级 B120235 姓 名 王超
学 号 B12023517 2014年 01月1
日
03 课 程 设 计 任 务 书
机械工程 系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专业 学生姓名 王超 班级 B120235 学号 B12023517 课程名称: 机械制造装备设计 设计题目: 尾座体钻床夹具设计 课程设计内容与要求: 内容:
加工尾座体上的孔,设计一套夹具,便于钻床加工。设计要求:
1.在钻床上加工Φ17的孔。
2.要求绘制A1装配图一张,A3零件图一张,A4加工零件图一张,设计说明书一份。
3.夹具设计要求合理,有利提高加工精度,保证加工质量,降低加工成本,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
设计(论文)开始日期 2013年 12月23日 设计(论文)完成日期 2014年 01月03 日
指导老师:张洪涛
课程设计评语
机械工程 系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专业 学生姓名 王超 班级 B120235 学号 B12023517 课程名称: 机械制造装备设计 设计题目: 尾座体钻床夹具设计
课程设计篇幅:
指导老师评语:
年 月 日 3
纸 共 3 张 说明书 共19页 指导老师:
图 目 录
序言···········································································································5 第1章 零件分析·······················································································6
1.1设计前的准备工作 ··········································································6
1.1.1明确工件的年生产纲领···························································6
1.1.2熟悉工件零件图 ·······································································6
1.1.3加工方法···················································································7 1.2零件的工艺分析················································································7 1.2.1定位方案···················································································7 1.2.2选择夹紧机构···········································································8 1.2.3 选择导向装置········································································10 1.2.4 夹具体 ··················································································11
1.3绘制夹具装配图··············································································12 1.3.1制图比例 ···············································································12 1.3.2 定位、夹紧、导向、夹具体·····················································13 第2章 夹具结构设计···········································································15
2.1 夹具装配图上标注的尺寸 ···················································15
2.2 夹具装配图上应标注的技术要求·········································15
2.3 零件编号、填写标题栏和零件明细表·································16 总结 ·······································································································17 致谢 ·······································································································18 参考文献 ·································································································19
序 言
机械制造业是制造具有一定形状位置和尺寸的零件和产品。并把它们装备成机械装备的行业。机械制造业的产品既可直接供人们使用,也可为其他行业提供设备。社会上有着各种各样的机械设备或机械制造业的产品。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制造业,因此制造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行业,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发展的重要基础的有力支柱,从某种意义上讲,机械水平的制造高低是衡量一个国家国民经济的综合实力和科学技术水平的重要标志。
支架的夹具设计是在学完了机械制图,机械制造装备设计,机械设计,机械工程材料等进行的课程设计,正确的解决了一个零件在加工中的定位,夹紧以及工艺路线的安排,工艺尺寸确定等问题,并设计出专用夹具,保证零件的加工质量。本次课程设计培养了我自学和查资料的能力,让我的知识面更广。对制造业有了一个新的认识。因此本次的设计的实践性强。所以在设计中既要注意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又要注意生产实践需要。只有将各种理论与生产实践相结合,才能更好的完成本次的设计。
我希望能通过这次课程设计,了解并认识一般机器零件的生产工艺过程,巩固和加深已学过的技术基础课和专业课的知识,理论联系实际,对自己未来将从事的工作进行一次适应性训练,从中锻炼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今后的工作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并且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打好基础。第1章 零件分析 1.1设计前的准备工作
(1)熟悉任务书,明确设计的内容与要求。(2)熟悉设计指导书、有关资料、图纸等。(3)观看实物,了解夹具的工作过程。1.1.1 明确工件的年生产纲领
它是夹具总体方案确定的依据之一,它决定了夹具的复杂程度和自动化程度。如大批量生产时,一般选择机动、多工件,自动化程度高的方案,结构也随之复杂,成本也提高较多。
经分析所加工工件属于轻型零件。结合实际生产类型属于大批生产。根据所加工工件可知,属于中批生产,经过经济性和实用性考虑,夹具设计成手动,即可满足要求。1.1.2 熟悉工件零件图
零件图给出了工件的尺寸、形状和位置、表面粗糙度等精度的总体要求,工序图则给出了夹具所在工序的零件的工序基准、工序尺寸、已加工表面、待加工表面、以及本工序的定位、夹紧原理方案,这是夹具设计的直接依据。
图1-1 尾座体零件图 已知待加工工件如上图1-1所示,零件材料HT200,加工Φ17孔。1.1.3加工方法
了解工艺规程中本工序的加工内容,机床、刀具、切削用量、工步安排、工时定额,同时加工零件数。这些是在考虑夹具总体方案、操作、估算夹紧力等方面必不可少的。
根据零件图可知,加工的内容是钻一个Φ17的孔,所选用的是钻床,在手动的专用夹具中加工完成。1.2零件的工艺分析 1.2.1 定位方案
此时应仔细分析本工序的工序内容及加工精度要求,按照六点定位原理和本工序的加工精度要求,确定具体的定位方案和定位元件。
要拟定几种具体方案进行比较,选择或组合最佳方案。
根据工序图给出的定位元件方案,按有关标准正确选择定位元件或定位的组合。在机床夹具的使用过程中,工件的批量越大,定位元件的磨损越快,选用标准定位元件增加了夹具零件的互换性,方便机床夹具的维修和维护。
因此根据本次夹具设计的零件,我采用一面两销定位,以A面定位限制三个自由度,即y的移动,x和z的转动,短圆柱销限制x和z的移动,短圆柱销和菱形销限制y的转动,六个自由度正好被限制,符合六点定位原理。所选用定位销类型及对比分析:
图1-2短形定位销 图1-3菱形定位销 图1-4长形定位销 如图1-2短形圆柱销能够使所设计的夹具体占用的空间小且能够满足夹紧要求。
如图1-3菱形定位销,本夹具定位方式为两短圆柱销和菱形销组合定位,选用一个菱形销,这样可以避免过定位,有利于很好的定位,所以选用菱形定位销。
如图1-4长型定位销,不能够满足定位方式同时其所占用的空间太大,不利于节省材料,不经济,也不利于夹具的设计,所以不选用长型的定位销。
综上所述我选用的定位方式为一面两销定位,采用短形销和菱形销。1.2.2 选择夹紧机构
(1)夹紧力的方向
夹紧力的方向要有利于工件的定位,并注意工件的刚性方向,不能使工件有脱离定位表面的趋势,防止工件在夹紧力的作用下产生变形。
(2)夹紧力的作用点
夹紧力的作用点应选择在定位元件支承点的作用范围内,以及工作刚度高的位置。确保工件定位准确、不变形。
(3)选择夹紧机构
在确定夹紧力的方向、作用点的同时,要确定相应的夹紧机构。确定夹紧机构要注意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①安全性 夹紧机构应具备足够的强度和夹紧力,以防止以外伤及夹具操作人员。
②手动夹具夹紧机构的操作力不应过大,以减轻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③夹紧机构的行程不宜过长,以提高夹具的工作效率。④手动夹紧机构应操作灵活、方便。
确定夹紧力的方向、作用点,以及夹紧元件或夹紧机构,估算夹紧力大小,要选择和设计动力源。夹紧方案也需反复分析比较,确定后,正式设计时也可能在具体结构上作一些修改。方案一 使用气动斜锲夹紧机构
方案二 使用偏心夹紧机构
方案二的偏心夹紧机构夹紧力和夹紧行程都较小,自锁性能比较差,结构抗冲击性较差,在我的夹具设计中不合适用。因此我采用方案一单螺旋夹紧机构,它结构简单,夹紧行程大,且自锁性能好,增力比大。方案三 使用螺旋压板夹紧机构
螺旋压板夹紧机构在螺母端面和压板之间设置有球面垫圈和锥面垫圈,可防止在压板倾斜时螺栓不致因受弯矩作用而损坏,而且通过锥面垫圈将夹紧力均匀地作用在薄壁工件上,可以减少夹紧变形。因此选用方案三较合理。
1.2.3 选择导向装置
导向装置是夹具保证加工精度的重要装置,如钻孔导向套、镗套、对刀装置、对定装置等,这些装置均已标准化,可按标准选择,常用的几种钻套如下图所示
图1-6可换钻套 图1-7快换钻套 图1-8固定钻套 根据本设计夹具类型,工件批量生产,为提高加工效率,所选快换钻套,如下图
图1-9 快换钻套
1.2.4 夹具体
用来安装和固定定位元件,夹紧机构和钻模板的实体。具体大小根据整个机构的大小而调整,要保证机构的稳定,水平,所以形位公差会有较严格的要求。
夹具体是夹具的基础体,它将夹具上的各种装置和元件连接成一个整体,并通过它将夹具安装到机床上。它的结构形状及尺寸大小,取决于加工工件的特点、尺寸大小,各种元件的结构和布局,夹具于机床的连接方式,切削力、重力等大小的影响。
夹具体应满足以下几点计算要求:
1、应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
2、力求结构简单及装卸工件方便;
3、结构工艺形好;
4、排屑切屑要方便;
5、在机床上安装稳定可靠;
6、具有适当的精度和尺寸稳定性;
根据要求夹具体选用铸件,这样既满足要求而且工艺性较锻造好,如下图所示:
夹具体 1.3绘制夹具装配图 1.3.1制图比例1:1 把工件视为透明体,用粗线划线画出轮廓,画出定位面、夹紧面和加工的孔,无关表面可以省略。1.3.2 定位、夹紧、导向、夹具体
画出定位元件和导向元件,按夹紧状态画出夹紧元件或机构,必要时可用双点划线画出松开位置时的夹紧元件的轮廓,画出夹具体,其他元件或机构,以及上述各元件与夹具体的联结,使夹具形成一体,标注必要的尺寸,配合和技术条件。对零件编号,填写标题栏和零件明细表。其中还要在定位,导向完成后进行定位精度验算,在夹紧机构完成后进行夹紧力的验算,以及重要的受力元件或机构的强度、刚度验算。
(1)装配图应按国家标准尽可能1:1地绘制,这样图样有良好的直观性。主视图应按操作实际位置布置,三视图要能完整清楚表示出夹具的工作原理和结 构。
(2)视工件为透明体,用双点画线画出主要部分(如轮廓,定位面‘夹紧面和加工表面)。画出定位元件、夹紧机构、导向装置的位置。
(3)按照夹紧状态画出夹紧元件和夹紧机构。
(4)画出夹具体及其他联接用的元件(联接体、螺钉等),将夹具各组成元件联成一体。
(5)标注必要的尺寸、配合、公差等。
①夹具的外形尺寸,所设计夹具的最大长、宽、高尺寸。我本次设计中的长229mm,宽125mm,高106mm。
②夹具与机床的联系尺寸,即夹具在机床上的定位、国定尺寸。如车床夹具的莫氏硬度、铣床夹具的对定装置等。
③快换钻套与衬套之间采用间隙配合,其配合公差为φ42H7/g6,衬套与钻模板之间采用过盈配合,其配合公差为φ52H7/n6。
装配图 第2章 夹具结构设计 2.1 夹具装备图上标注的尺寸
装备图不是制造零件的直接依据。因此,装备图中不需注出零件的全部尺寸,只需标注出一些必要的尺寸,这些尺寸按其作用的不同,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1)性能(规格)尺寸
表示机器或部件性能(规格)的尺寸,在设计时就已确定,也是设计、了解和选用该机器或部件的依据。
(2)装配尺寸
包括保证有关零件间配合性质的尺寸、保证零件间相对位置的尺寸、装配时进行加工的有关尺寸等。
(3)安装尺寸
机器或部件安装时所需的尺寸。
(4)外形尺寸
表示机器或部件外形轮廓的大小,即总长、总宽和总高。它为包装、运输和安装过程所占的空间大小提供了数据。
(5)其它重要尺寸
它们是在设计中确定,又不属于上述几类尺寸的一些重要尺寸。如运动零件的极限尺寸、主体零件的重要尺寸等。
上述五类尺寸之间并不是孤立无关的。实际上有的尺寸往往同时具有多种作用。
2.2 夹具装配图上应标注的技术要求
(1)定位元件的定位面间相互位置精度。
(2)快换钻套中心线与定位面A的垂直度误差要求不大于0.05.(3)螺杆的中心线与定位面A的平行度误差要求不大于0.05。
夹具装配图上应标注必要的尺寸和技术要求,主要目的是为了检验本工序零件加工表面的形状,位置和尺寸精度在夹具中是否可以达到,为了设计夹具零件图,也为了夹具装配和装配精度的检测。
2.3零件编号、填写标题栏和零件明细表
每一个零件都必须有自己的编号,此编号是唯一的。在工厂的生产活动中,生产部件按零件编号生产、查找工作。
完整填写标题栏,如装配图号、名称、单位、设计者、比例等。
完整填写明细表,一般来说,加工工件填写在明细表的下方,标准件、装配件填写在明细表的上方。注意,不能遗漏加工工件和标准件、配套件。
总结
夹具课程设计即将结束,回顾整个过程,经过辅导老师张老师和同学的帮助,还有自己不懈的努力,终于定时定量的完成了这次课程设计。课程设计作为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的重点,使理论与实践结合,对理论知识加深了理解,使生产实习中的理解和认识也得到了强化。
本次课程设计主要是机械加工专用夹具设计。机械加工夹具设计运用了基准选择、工件定位、夹紧机构等知识。通过此次设计,使我基本掌握了零件的加工过程分析、专用夹具设计的方法和步骤等。学会了查相关手册、选择使用工艺装备等等。本次设计还存在很多不足之处。由于对知识的掌握不够扎实,在设计过程中不能全面地考虑问题。仍需要进一步研究和实践。
在这段时间的不懈努力下,我了解了在课程设计中应注意的问题:
(1)注意与工艺规程的衔接,夹具设计应和工序设计统一
所需设计的夹具绝大多数用于零件加工的某一特定工序。在工艺设计环节中,对该工序的设计已要求设计其定位与夹紧方案;因此夹具设计的具体内容应与工序设计保持一致,不能相互冲突。
(2)设计时要有整体观念
夹具设计有其自身的特点:定位、夹紧等各种装置在设计前是分开考虑的,设计后期通过夹具体的设计将各种元件联系为一个整体。
(3)设计中应学习正确运用标准与规范
对于国家标准的规范要严格要求和执行。夹具设计过程中选择各种功能元件时应注意尽可能选用标准件,减少非标准件的设计制造工作量,降低夹具成本。
致 谢
两周的课程设计就要结束了,回顾这两周来的设计情景还历历在目。在课程设计的过程中遇到了很多的困难,在此我要感谢我的指导老师张洪涛老师给我悉心的帮助和对我耐心而细致的指导,同时也感谢跟我同组的同学,在课程设计的过程中,他们也给了我很大的帮助。在老师和同学的帮助下,通过我不懈的努力,终于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了我的设计。
通过这次的课程设计让我把我所学的知识得到了充分的应用,同时也让我对夹具设计的过程有了新的认识,也提高了我查手册的能力。再一次感谢张老师和我同组的同学对我的帮助。
大学的学习时光我学到很多知识。母校洛阳理工给了我在大学深造的机会,让我能继续学习和提高。老师们课堂上的激情洋溢,课堂下的谆谆教诲,同学们在学习中的认真热情,生活上的热心主动,所有这些都让我的充满了感动。我要感谢我母校——洛阳理工学院,是母校给我们提供了优良的学习环境。另外,我还要感谢那些曾给我授过课的每一位老师,是你们教会我专业知识。在此,我再说一次谢谢!
参考文献
[1] 王先逵.机械制造工艺学.北京:机械工业出版设,1955.[2] 徐弘本.机床夹具设计手册.辽宁: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3] 赵长发.机械制造工艺学[M].哈尔滨:哈尔滨工程大学出版社,2002.[4] 李梦群.先进制造技术导论[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5.[5] 于俊一.机械制造技术基础[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 . [6] 杨叔子.机械加工艺手册[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 . [7] 何永熹,武充沛.几何精度学[M].2版.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6.8.[8] 王昆,何小柏,汪信远.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9] 赵雪松.机械制造装备设计。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6 [10] 浦林祥,金属切削机床夹具设计手册[M].2版。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5 [11] 钱可强,往槐德。零部件测绘实训教程。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第二篇:钻床夹具毕业设计论文说明书
前言
机械制造装备设计课程设计是机械设计中的一个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也是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学生应该学习的一门主要专业课。其目的在于:
(1)学习和掌握一般机械设计的基本方法和步骤。培养独立设计能力,为以后续的专业课程及毕业设计打好基础,做好准备。
(2)为了开阔视野,掌握制造技术最新发展,开阔专业视野,培养复合型人才,促进先进制造技术在我国的研究和应用,“先进制造技术”以作为许多学校的必修课程。为了提高学生综合运用机械设计基础及其他先修课程的理论知识和生产实际知识去分析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课程设计训练可以巩固、加深有关机械设计方面的理论知识。
(3)使学生具有运用标准、规范手册、图册和查询有关设计资料的能力。
零件在工艺规程之后,就要按工艺规程顺序进行加工。在加工中除了需要机床、刀具、量具之外,成批生产时还要用机床夹具。它们是机床和工件之间的连接装置,使工件相对于机床获得正确的位置。机床夹具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工件加工表面的位置精度。通常把确定工件在机床上或夹具中占有正确位置的过程,称为定位。当工件定位后,为了避免在加工中受到切削力、重力等的作用而使工件的既有位置遭到破坏,还应该用一定的机构或装置将工件加以固定。使工件在加工过程中保持定位位置不变的操作,称为夹紧。将工件定位、夹紧的过程称为装夹。工件装夹是否正确、迅速、方便和可靠,将直接影响工件的加工质量、生产效率、制造成本和操作安全。在成批、大量生产中,工件的装夹是通过机床夹具来实现的。机床夹具在生产中应用十分广泛。
第1章 夹具的发展概况
机床夹具实在金属切削中用以准确地确定工件位置,并将其牢固地加紧,以接受加工的工艺装备。
夹具最早出现在18世纪后期。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夹具已从一种辅助工具发展成为门类齐全的工艺装备。
1、机床夹具的现状
国际生产研究协会的统计表明,目前中、小批多品种生产的工件品种已占工件种类总数的85%左右。现代生产要求企业所制造的产品品种经常更新换代,以适应市场的需求与竞争。然而,一般企业都仍习惯于大量采用传统的专用夹具,一般在具有中等生产能力的工厂里,约拥有数千甚至近万套专用夹具;另一方面,在多品种生产的企业中,每隔3~4年就要更新50~80%左右专用夹具,而夹具的实际磨损量仅为10~20%左右。特别是近年来,数控机床、加工中心、成组技术、柔性制造系统(FMS)等新加工技术的应用,对机床夹具提出了如下新的要求:
2、现代机床夹具的发展方向
现代机床夹具的发展方向主要表现为标准化、精密化、高效化和柔性化等四个方面。
(1)标准化 机床夹具的标准化与通用化是相互联系的两个方面。机床夹具的标准化,有利于夹具的商品化生产,有利于缩短生产准备周期,降低生产总成本。
(2)精密化 随着机械产品精度的日益提高,势必相应提高了对夹具的精度要求。精密化夹具的结构类型很多,例如用于精密分度的多齿盘,其分度精度可达±0.1";用于精密车削的高精度三爪自定心卡盘,其定心精度为5μm。
(3)高效化 高效化夹具主要用来减少工件加工的基本时间和辅助时间,以提高劳动生产率,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常见的高效化夹具有自动化夹具、高速化夹具和具有夹紧力装置的夹具等。
(4)柔性化 指机床夹具通过调整、组合等方式,以适应工艺可变因素的能力。具有柔性化特征的新型夹具种类主要有:组合夹具、通用可调夹具、成组夹具、模块化夹具、数控夹具等。为适应现代机械工业多品种、中小批量生产的需要,扩大夹具的柔性化程度,改变专用夹具的不可拆结构为可拆结构,发展可调夹具结构,将是当前夹具发展的主要方向。
第2章 夹具设计
2.1 夹具的功用
(1)稳定地保证工件的加工精度
用夹具装夹工件时,工件相对于刀具及机床的位置由夹具保证,不受工人技术水平的影响,因此可使一批工件的加工精度保持一致。
(2)提高生产率
使用夹具装夹工件方便、快捷,工件不需要划线、找正,可显著地减少辅助工时;可使用多件、多工位装夹工件的夹具,并可采用高效的夹紧机构,进一步提高劳动生产率。
(3)扩大机床的使用范围
有些机床夹具实质上是对机床进行了部分改造,扩大了原机床的功能和使用范围。如在车床床鞍上安放镗模家具,就可以进行箱体零件的孔系加工。
(4)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保证生产安全。
2.2 夹具的设计
2.2.1.设计前的准备工作
(1)明确工件的年生产纲领
它是夹具总体方案确定的依据之一,决定了夹具的复杂程度和自动化程度。
根据零件的工序要求,为单件小批量生产,从经济性和实用性综合考虑,采用手动夹具即可满足加工要求。
(2)熟悉工件零件图和工序图
已知待加工件如下图2-1所示,零件材料为HT200,加工B向2-Ф8通孔。(前工序已将各尺寸加工完成)
(3)了解工艺规程中本工序的加工内容
机床、刀具、切削用量、工步安排、工时定额、同时加工零件数。这些是在考虑夹具总体反感、操作、估算加紧力等方面必不可少的。
2.2.2加工方法
本工序是转2-Ф8的通孔,选择的机床是摇臂转床,采用手动夹紧机构。
12.52A358612.5?55?35H80.0***410R601756.3B2XM8 7H120R96020B412.5C1114R65070±0.1190±0.230 图2-1 工件视图
2.3.总体方案的确定
2.3.1定位方案
工序图只是给出了原理方案,此时应根据仔细分析本工序的工序内容及加工精度要求,按照六点定位原理和本工序的加工精度要求,确定具体的定位方案和定位原件。
根据本工序的加工内容,在摇臂钻床上已A面和孔Ф
35、Ф12钻2-Ф8通孔,采用一面两孔的定位方案。Ф35H8孔定位元件是短圆柱销,限制两个自由度,Ф12H8孔定位元件是菱形销限制一个自由度,与Ф35H8孔配合限制一个自由度,A面的定位元件是大平面限制三个自由度,符合六点定位原理的要求。如下图2-2所示:
12.515
图2-2 一面两孔定位
1-菱形销 2大平面 3短圆柱销
2.3.2选择定位元件,设计定位方案
为了更好的选择定位元件应注意以下问题:
1.定位元件(机构)设计和布置应保证工件定位稳定,并有足够的刚度。2.定位元件的材料和技术条件应确保定位精度的稳定性和使用的持久性。
3.多数定位元件已标准化,选择标准件或标准结构可简化夹具的设计制造成本。
2-3短圆柱销
2-4菱形销
2.3.3.夹紧方案的设计和压紧装置的选择
在机械加工工程中,工件的定位和夹紧是相互联系的两个工作过程。工件定位后,必须采用一定的装置把工件压紧在定位元件上。从而使工件在加工过程中,不会由于切削力、工件重力、离心力或惯性力等的作用而发生位置变化或产生振动。
因此为了确定比较合理的夹紧方案,按如下步骤设计夹紧方案。
(1)根据工件形状、大小、加工要求、定位装置的结构和布置情况,确定加紧点和作用方向。
(2)分析工件的受力情况,确定夹紧力的大小。
(3)按所需夹紧力,并根据生产批量,选择或设计夹紧装置。
结合加工零件的具体情况,在分析考虑以上分析的基础上确定本加工零件的夹紧方案如2-5图所示:
图2-5 夹紧方案示意图
夹紧置除了要求能将工件夹紧压牢之外,还对工件的加工质量、生产效率、生产成本及操作工人的劳动强度等均有较大的影响。因此,在设计夹紧装置时应满足以下要求:
(1)夹紧过程中,必须保证定位的准确可靠,即不破坏原有的定位。
(2)夹紧力要适当,既要保证工件在整个加工过程中位置稳定不变,振动小,又要使工件不产生过大的夹紧变形。
(3)夹紧装置的目的自动化和复杂程度应与生产类型相适应,在保证生产效率的前提下,其结构要力求简单,工艺性好,便于制造和维修。
(4)夹紧装置应具有良好的自锁性能。(5)夹紧装置得到操作应当方便,安全,迅速。
根据以上对夹紧机构的要求和钻床夹具的主要技术要求,本设计采用的夹紧机构比较简单,如图2-6所示。
2-6 快速螺旋夹紧机构
2.3.4 导正装置的选择
刀具的导向是为了保证孔的位置精度,增加钻头的支撑以提高其刚度,减少刀具的变形,保证孔加工的位置精度,常用的几种钻套如下图所示。
图2-7固定钻套(A型)图2-8可换钻套 图2-9快换钻套
图示钻套均已标准化,设计时可以查夹具设计手册。本次设计由于加工方式只有钻一道工序,属于单件小批量生产,故选用A型固定钻套,可直接压入钻
模中,过盈配合,定位精度高,结构简单。如下图2-10所示
图2-10 固定钻套 2.3.5钻模板设计
钻模板是供安装钻套用的。要求有一定的强度和刚度,以防止由于变形而影响钻套的位置精度和导向精度。按其与夹具体的连接方式不同,可分多种形式。根据生产纲领要求,本工序采用固定式钻模板,固定在夹具体上不可移动,因此加工孔氏可获得较高的位置精度。钻模板如下图2-11所示:
2-11 转模板 2.3.6.夹具体的设计
夹具体是整个夹具的基体和骨架,组成夹具的各个零件、机构等都要安装在上面。通过对夹具上各组成件的分布情况、零件形状、尺寸以及加
工性质的考虑,采用铸造夹具体,铸造夹具体的优点是可铸出复杂形状,工艺性好,并具有较好的抗压强度、刚度和抗振型。夹具体如2-12图
夹具体应满足以下几点计算要求: 1)应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 2)力求结构简单及装卸工件方便 ; 3)结构工艺形好; 4)排屑切屑要方便; 5)在机床上安装稳定可靠; 6)具有适当的精度和尺寸稳定性 根据以上要求所设计的夹具体如下图所示:
2-12 夹具体
第3章 夹具装配图上的尺寸和技术条件
夹具装配图上应标注必要的尺寸和技术要求,主要目的是为了检验本工序零件加工表面的形状,位置和尺寸精度在夹具中是否可以达到,为了设计夹具零件图,也为了夹具装配和装配精度的检测。
3.1.夹具装配图上标注的尺寸
(1)夹具总体外形轮廓尺寸,总长425mm,总宽246mm,总高326mm。
(2)夹具与钻模套导向的配合关系,如夹具与钻模套所需的配合Φ15H7/n6。
(3)各定位元件之间,定位元件与工件之间,与家具体之间装配后的位置尺寸及公差,如圆柱销与孔配合为Φ35H7/n6,菱形销与孔配合为Φ12H7/r6。
(4)上述联系尺寸和位置尺寸的公差,一般取工件的相应公差的1/3-1/5,最常用的是1/3,此次采用的是1/3。
如两个孔φ12之间尺寸是70±0.11,孔φ12到φ35H8的尺寸为90±0.2,则可以选择菱形销的中心线到专用长销的尺寸为162±0.1。
3.2.夹具装配图上应标注的技术要求
夹具装配图上应标注的技术要求包括:相关元件表面间的位置精度,主要表面形状精度等。
(1)钳工配做销;
(2)定位大平面与夹具体基准平面间的垂直度为0.05mm;(3)钻模孔与夹具体基准平面间的垂直度为0.05mm;(4)圆柱销的轴线与定位大平面间的平行度为0.02mm。夹具总装配图如3-1所示:
3-1夹具装配图
第4章 夹具零件图上的尺寸和技术条件 零件图上应标注必要的尺寸和技术要求,标注的主要目的是保证夹具体各个零件之间的尺寸要求和安装配合后的精度要求,也是为了各夹具零件加工后进行安装配合能满足制造工件的要求,本设计所画夹具零件图为夹具体。
4.1 夹具零件图上标注的尺寸
(1)夹具体的外形尺寸,总长为425m,总宽246mm,总高42mm。
(2)夹具体上各螺纹孔之间的位置尺寸要求,定位销的配做精度要求。
4.2 夹具零件图上应标注的技术要求
(1)零件图中必须用规定的代号、数字和文字简明地表示出在制造和检验时所应达到的技术要求。
(2)夹具体零件图需要标注必要的表面粗糙度、形位公差、极限配合等技术要求,以满足加工精度。夹具体零件示意图如图4-1所示
图4-1 夹具体零件示意图
第5章 设计论证
5.1 设计方案论证
(1)根据所给工件的需要,选择加工机床,选用立式钻床加工比较合理。
(2)然后工件主要定位部分为两个φ8的孔,工序要求以A面和φ35,φ12孔进行定位。根据提供的要求一面两孔,用一面两销定位,正好满足六点定位原理且结构简单,所以这里就是选择一面两销的优点。
(3)最后将专用长销先固定在平面上,以平面、长销和菱形销进行定位。一面两销把工件定位后,可利用螺旋夹紧机构来对工件进行夹紧,工件的夹紧力的方向应和工件待加工孔的轴线方向垂直,并保证该轴线和夹具体底面有一定的平行度要求。
5.2 设计方法与结果
(1)根据加工要求,钻两φ8孔,选用摇臂钻床。
(2)工序要求以A面和φ35,φ12孔进行定位。根据提供的要求一面两孔,用一面两销定位。大平面限制三个自由度,圆柱销限制两个自由度,菱形销限制一个自由度,工件完全定位,符合六点定位要求。
(3)工件定位后,利用快速螺旋夹紧机构进行夹紧,夹紧简单而迅速,满足操作要求
课程设计心得
通过这次课程设计实训,使我对机械装备课程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装备在现在工业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当然,我们现在对机械设计只不过时一个初步的了解,这门课程还有更多的知识等着我们去学习,在这两周短暂的课程设计里,我学会了一些机械设计的最基本的理论,同时也对机械装备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这次课程设计过程中,我发现自己还有很多不足之处,在设计和计算过程中也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错误,在同学和老师的帮助下也都尽量改正了,虽然还存在或多或少的问题,这也是我今后努力的方向,我会继续努力学习,来丰富自己的知识。
在这段时间的不懈努力下,我了解了在课程设计中应注意的问题: 注意与工艺规程的衔接,夹具设计应和工序设计统一。所需设计的夹具绝大多数用于零件加工的某一特定工序。在工艺设计环节中,对该工序的设计已要求设计其定位与夹紧方案,因此夹具设计的具体内容应与工序设计保持一致,不能相互冲突。
设计时要有整体观念。夹具设计有其自身的特点:定位、夹紧等各种装置在设计前是分开考虑的,设计后期通过夹具体的设计将各种元件联系为一个整体。
设计中应学习正确运用标准与规范对于国家标准的规范要严格要求和执行。夹具设计过程中选择各种功能元件时应注意尽可能选用标准件,减少非标准件的设计制造工作量,降低夹具成本。
致谢
在老师和同学的共同努力下,完成了夹具课程设计。我们花费的时间很长,因为这是同学第一次进行这样的课程设计。虽然过程中我们遇到了遇到困难,但是在张老师的指点下,同学们都的十分的努力。我们这次终于把我们所学的知识运用到现实中来了,这对同学们加深对课本知识的理解很有好处。同学学会了对于不同的待工件设计不同的夹具,对于夹具的各种标准件都学会了如何查标准件手册、如何使用它们。这些都是因为老师的帮助,我们才能完成的。在这里真心感谢张老师。
经过前段时间的辛辛苦苦,我受益匪浅。这次课程设计把我们所学的专业知识有机的结合在了一起,并在现实生活现实得以应用。这让我们加深对课本知识的理解的同时,又让我们学会并掌握夹具,专用夹具设计的一般基本方法和步骤。培养独立设计和思考能力,为后续的专业课程毕业设计打好基础,做好准备,并为以后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收获确实不小。
这次课程设计让我对机械装备设计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并对机床夹具有所了解。并收获了很多,给即将踏入工作岗位我们一次很好的锻炼机会。在此我要特别感谢院系领导给我们这次机会,再次感谢张老师在百忙之中给我课程设计导,衷心地说一句 “老师您辛苦了”。
参考文献
[1] 《机床夹具图册》
孙已德
编著
机械工业出版社 [2] 《机床夹具设计》
肖继德 陈宁平
主编
机械工业出版社 [3] 《现代机床夹具设计》 吴 拓
编著
化学工业出版社
[4] 《机床夹具设计手册》 徐弘本
主编
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 [5] 《机床夹具图册》 孟宪栋
主编
机械工业出版社 [6] 《机床夹具设计》
[7] 《机械制造装备设计》
王启平
主编 赵雪松 任小中 于 华 编著 17
哈尔滨工业出版社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第三篇:法兰盘零件钻床夹具设计说明书 (10)
机械制造加工工艺课程设计
机电及自动化学院
机械夹具课程设计
设计题目:法兰盘零件钻床夹具设计
专 业:08机械电子
学 号:0811116044 姓 名: 指导老师:
2011年12月19日至2012年1月8日
机械制造加工工艺课程设计
前 言
工装夹具就是用夹具将需要加工的零件准确定位和可靠夹紧,便于工序的快速顺利进行并且保证要加工零件的结构精度方面要求的工艺装备。工装夹具对提高产品质量,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加速生产实现机械化、自动化进程等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工装夹具的主要作用有以下几个方面:
(1)准确、可靠的定位和夹紧,可以减轻甚至取消下料和划线工作。减小制品的尺寸偏差,提高了零件的精度和可换性。(2)有效的防止和减轻了零件变形。
(3)使工件处于最佳的加工部位,工艺缺陷明显降低,加工速度得以提高。(4)以机械装置代替了手工装配零件部位时的定位、夹紧及工件翻转等繁重的工作,改善了工人的劳动条件。
工装夹具中用于钻孔、扩孔、锪孔及攻丝的钻床夹具,它习惯称为钻模。使用钻模加工时,是通过钻套引导刀具进行加工。钻模主要用于加工中等精度、尺寸较小的孔或孔系。使用钻模可以提高孔及孔系间的位置精度,又有利于提高空的形状和尺寸精度,同时还可以节省划线找正的辅助时间,其结构简单、制造方便,因此钻模在批量生产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机械制造加工工艺课程设计
目 录
前言 2
一、夹具设计任务及要求
1.1法兰盘零件图 4 1.2法兰盘的重点技术要求分析 4
二、法兰盘零件钻3xφ11mm通孔、锪3xφ16.5mm沉孔加工工序夹具设计方案的确定
1、基准面的选择(夹具体方式的确定)5
2、定位原理及定位方案的选择及实现 5
3、夹紧方式及元器件的选择 6
4、夹具总装结构 7
三、定位误差及夹紧分析与计算 7
1、定位误差计算 8
2、钻削力及夹紧力的计算 9
四、夹具工作原理(操作)简介 10
五、参考文献 10
六、附件
机械制造加工工艺课程设计
法兰盘零件钻3xφ11mm通孔、锪3xφ16.5mm沉孔的夹具设计
一、夹具设计任务及要求
1.1 法兰盘零件图
由零件图可知,其材料为HT150,该材料为灰铸铁。加工通孔的直径为 φ11mm,选用麻花钻d1=φ11mm,材料为高速钢。加工锪孔的直径为φ16.5mm,深度为10mm,选用锪钻d2=φ16.5mm,材料为高速钢。所用机床为立式钻床Z525。法兰盘零件图如下:
1.2 法兰盘零件的重点技术要求分析
1.公差要求
(1)3xφ11mm通孔、3xφ16.5mm沉孔均布在中心孔轴线同心圆φ98mm上;
0.2(2)有一个φ11mm通孔正对与中心轴距离34.50.4mm的面。
2.精度及批量分析
(1)本工序有一定位置精度要求,属于批量生产,使用夹具加工是适当的。
机械制造加工工艺课程设计
(2)考虑到生产批量不是很大,因而夹具结构应尽可能的简单,以减少夹具的制造成本。
二、夹具设计方案的确定
2.1基准面的选择(夹具体方式的确定)
夹具体是夹具的基本件,它既要把夹具的各种元件、机构、装置连接成一个整体,而且还要考虑工件装卸的方便。因此,夹具体的形状和尺寸主要取决于夹具各组成件的分布位置、工件的外形轮廓尺寸以及加工的条件等。在设计夹具体时应满足以下基本要求。
① 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
② 结构简单、轻便,在保证强度和刚度前提下结构尽可能简单紧凑,体积小、质量轻和便于工件装卸。③ 安装稳定牢靠。
④ 结构的工艺性好,便于制造、装配和检验 ⑤ 尺寸要稳定且具有一定精度。⑥ 清理方便。
2.2 定位原理及定位方案的选择及实现
1.工件的定位原理
自由物体在空间直角坐标系中有六个自由度,即沿OX,OY,OZ三个轴向的平动自由度和三个绕轴的转动自由度。要使工件在夹具体中具有准确和确定不变的位置,则必须限制六个自由度。工件的六个自由度均被限制的定位叫做完全定位;工件被限制的自由度少于六个,但仍然能保证加工要求的定位叫不完全定位。2.定位方案的选择
机械制造加工工艺课程设计
0.2方案一:以φ52g6外圆端面、φ3600.02的内孔和距中心轴34.50.4mm的面定位,限制六个自由度,为完全定位。
0.2 方案二:以φ52g6外圆端面、距中心轴34.50.4mm的面和距中心轴54mm的面定位,限制六个自由度,为完全定位。
比较两种方案,方案二装夹方便,但不符合基准重合原则,定位误差大。而方案一使通孔和沉孔的定位误差为零,且符合基准重合原则,夹紧力方向垂直主要定位面,也符合夹紧力确定原则。故方案一比方案二好。
2.3 夹具类型的选择
本工序钻通孔采用固定式钻模中的可翻转式钻模,并采用分度装置做到一次装夹,同时加工3个孔。
2.4 夹紧方式及元器件的选择
夹紧机构的三要素是夹紧力方向的确定、夹紧力作用点的确定、夹紧力大小的确定。
对夹紧机构的基本要求如下:
① 夹紧作用准确,处于夹紧状态时应能保持自锁,保证夹紧定位的安全可靠。
② 夹紧动作迅速,操作方便省力,夹紧时不应损害零件表面质量 ③ 夹紧件应具备一定的刚性和强度,夹紧作用力应是可调节的。④ 结构力求简单,便于制造和维修。为简化结构,确定采用螺栓夹紧。
2.5 夹具总装结构
根据被加工零件的结构特征,选择定位基准,实现六点定位原理,即以工件
机械制造加工工艺课程设计 的φ52g6外圆端面为定位基准面,约束了Y向的移动;X向的转动;Z向的转动3个自由度。φ36短定位销约束了Z向的移动;X向的移动2个自由度。浮动支承板约束了Y向的转动1个自由度。这样工件的6个自由度被完全被消除也就得到了完全的定位。
夹具总装图
三、定位误差与夹紧分析及计算
机械制造加工工艺课程设计
3.1 定位误差计算
考察工件上与使用夹具有关的工序尺寸及工序要求(即工序位置尺寸和位置要求)有:通孔及沉孔孔轴距离中心轴为49mm; 分析定位误差:
49mm尺寸的定位误差:
定位误差由两部分组成:定位基准与设计基准不重合产生的定位误差jb和定位副制造不准确产生的基准位移误差jw。
因为工件是以一面一销一浮动支承板定位,使孔的设计基准和定位基准重合,故jb0
现选取工件上中心孔与短定位销的配合均为H7/f6,则圆柱销的直径尺寸为0.0250Φ36mm,中心孔经加工后的尺寸为Φ360.0410.02mm。
jwOO1maxOO1min11(Dd)(0.0660.02)mm0.043mm 22所以dwjbjw(00.043)mm0.043mm
由于加工的尺寸为11mm和16.5mm,不要求公差等级,按IT12级公差计算,1查表得误差为0.18mm,只占公差的0.043/0.18=23.9%<。由于加工面的公差都没有要求,均按IT12的公差标准算,因此完全可以保证加工精度的要求。
3.2 钻削力及夹紧力的计算
①钻孔切削力:查《现代机床夹具设计》,得钻削力计算公式:
Ff419Df0.8Kp
式中 Ff ——— 钻削力
f
─── 每转进给量, 0.2mm
D ─── 麻花钻直径, 11mm HBKp——— 修正系数,Kp190所以 Ff419Df0.8Kp
419110.20.80.95
0.60.95
机械制造加工工艺课程设计
419110.2760.951208.5N
钻孔的扭矩: T0.12D2f0.8Kp
式中 f
─── 每转进给量, 0.2mm
D ─── 麻花钻直径, 11mm HBKp——— 修正系数,Kp1900.60.95
T0.12D2f0.8Kp
0.121120.20.80.95 0.121210.2760.95
3.81Nm②锪孔切削力:查《现代机床夹具设计》,得钻削力计算公式:
Ff419Df0.8Kp
式中 Ff ——— 钻削力
f
─── 每转进给量, 0.15mm
D ─── 麻花钻直径, 16.5mm HBKp——— 修正系数,Kp190所以 Ff419Df0.8Kp
41916.50.150.80.95 41916.50.2190.951438.4N0.60.95
钻孔的扭矩: T0.12D2f0.8Kp
式中 f
─── 每转进给量, 0.15mm
D ─── 麻花钻直径, 16.5mm
机械制造加工工艺课程设计
HBKp——— 修正系数,Kp1900.60.95
T0.12D2f0.8Kp
0.1216.520.150.80.95 0.12272.250.2190.95
6.80Nm
③钻孔夹紧力:
实际所需夹紧力:WkFfK 安全系数:
KK0K1K2K3K4K5K6
1.51.21.01.21.31.01.0
2.808
WkFfK
1438.42.808
4039.03N
查《现代机床夹具设计》,用扳手的M12六角螺母,螺距为1.75mm,手柄长度140mm,作用力70N,所产生的夹紧力为5380N>Wk,故该夹具加工安全。
四、夹具工作原理(操作)简介:
对此夹具各个零件的装配关系见夹具总装图,下面我们来分析与说明它的工件原理:心轴上的短销通过锁紧螺母上的孔、本身的螺栓、螺母与夹具体紧紧连接。工件装夹时,只要把钻模板上的菱形螺母转过90°,即可翻转钻模板,然后把压紧螺母松开,把开口垫圈抽出,即可把工件套上去。利用二面一孔进行定位,当工件套上去后,先插入开口垫圈,再拧紧压紧螺母进行夹紧。钻模板转回来后,菱形螺母反方向转90°,这时钻头在钻模套的引导下对待加工工件进行加工,并且在钻模套的作用下完成钻床对法兰盘的钻孔、锪孔工序。当完成一个位置的加工后,松开锁紧螺母,拔出定位销,转动分度盘,使工件进入下一个加工位,以此来完成一次装夹,钻三个均布的孔。
本夹具操作简单,省时省力,装卸工件时只需靠开口垫圈和紧定螺栓的松紧即可轻松实现。
机械制造加工工艺课程设计
五、参考文献
1、《机床夹具设计手册》 王光斗、王春福主编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1980年
2、《机床夹具设计》 林正焕、陈本通主编 国防工业出版社 1987年
3、《现代机床夹具设计》 吴拓主编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9年
4、《机械制造技术基础》 卢秉恒主编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9年
5、《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基础》 李军主编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2007年
6、《机械制图》 大连理工大学工程画教研室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年
机械制造加工工艺课程设计
六、附件
夹具总装图1张、零件图5张
第四篇:钻床夹具毕业设计
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
钻床夹具的设计
Drill Fixture Design
课题名称 钻床夹具的设计 课题性质
设计类
班 级 机械082 学生姓名 饶永可 学 号 810403017 指导教师
娄天祥
导师职称 讲师
一.选题意义及背景
在各种机床上加工零件都需要相应的夹具,本课题是针对一个特定的零件要在摇臂钻床上钻孔这道工序设计一套夹具。
二.毕业设计(论文)主要内容:
根据所给零件图的尺寸和结构,设计适用于这个零件的夹具。要求适用在摇臂钻床,钻出零件图中的6.5的孔。要求保证孔通过轴心,并保证轴向尺寸精度。
三.计划进度:
第8周 下发任务书,并查阅相关资料;
第9周,完成夹具的方案设计,并画出原理图;
第10-11周 完成装配图和零件图的设计,并写出论文草稿; 第12周 完善零件图和装配图,并完成论文; 第13周 答辩
四.毕业设计(论文)结束应提交的材料:
1、装配图和零件图
2、论文
指导教师 教研室主任
年 月 日
年 月
日
论文真实性承诺及指导教师声明
学生论文真实性承诺
本人郑重声明:所提交的作品是本人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内容真实可靠,不存在抄袭、造假等学术不端行为。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含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如被发现论文中存在抄袭、造假等学术不端行为,本人愿承担本声明的法律责任和一切后果。
毕业生签名:
日 期:
指导教师关于学生论文真实性审核的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已经对学生论文所涉及的内容进行严格审核,确定其内容均由学生在本人指导下取得,对他人论文及成果的引用已经明确注明,不存在抄袭等学术不端行为。
指导教师签名: 日 期:
摘要
在各种机床上加工零件都需要相应的夹具,本课题是针对一个特定的零件要在摇臂钻床上钻孔这道工序设计一套夹具。本工序是为圆柱工件加工φ6.5H9 的单孔,其结构是一个阶梯轴。
根据该工件的形状我们可以确定定位面是圆柱表面,因此选用V形块来作为其定位元件。夹紧时选用半圆压板和两螺栓的组合达到对工件夹紧的目的。在根据其精度要求确定钻模板的位置,因为该工件加工的是φ6.5H9单孔,所以据其精度要求可选用固定钻套来引导刀具对其进行孔加工。其连接元件用螺柱和螺钉对其进行部件的连接。由于是小批量生产,这里选用固定钻模,用来保证工件的加工精度。
我们在设计专用夹具时为了能满足工件的加工精度要求,考虑了合理的定位方案、合适的尺寸、公差和技术要求,并进行了必要的精度分析在工艺性方面使这种夹具的结构简单、合理、便于加工、装配、检验和维修。在使用性方面这种夹具的操作简便、省力、安全可靠,排屑也方便,必要时可设置排屑结构。通过对钻床夹具设计的制作,进一步巩固和所学基本知识并使所学知识得到综合运用。学会查阅和收集技术资料,提高运用计算机辅助设计的能力,树立正确的设计思想和严谨的工作作风。
关键字:固定钻套 定位元件 加工精度 连接元件
ABSTRACT In various machine processing components needs corresponding fixture, this topic is for a specific part in radial drill drilling this procedure designed a set of fixture.This process is for cylindrical workpieces processing phi 6.5 H9 single, its structure is a step axis.According to the workpiece shape can we establish positioning surface is cylindrical surface, therefore choose v-shaped blocks as its positioning components.Clamping choose when semicircle linking piece and two bolts of combination of clamping workpiece to the purpose.In according to its accuracy requirement determine drill template position, because the workpiece machining is phi 6.5 H9 pucker, so according to its accuracy requirement can choose fixed drilling sheath to guide tool for its hole processing.The connecting components with studs and bolts of its components of connection.Because be small batch production, here choose fixed drill modules, used to guarantee the workpiece machining accuracy.We design special jig to can satisfy the workpiece machining accuracy requirement, considering the reasonable positioning scheme, suitable dimension and tolerance and technical requirements, and through the necessary precision analysis in the aspects make this fixture simple and reasonable structure, convenient in processing, assembling, testing and maintenance.This fixture in use.it aspects to
operate, energy saving, safety, reliability, scraps discharge also convenient and, when necessary, set up scraps discharge structure.Through drilling fixture design manufacture, further consolidate and learn basic knowledge and knowledge to get comprehensively.Learn to access and collect technical data, by using computer aided design ability, establishing the correct design idea and the rigorous work style.Keywords: Fixed drilling sheath
positioning components processing precision
connected components
第一章 绪论
1.1钻床的发展趋势
钻床系指主要用钻头在工件上加工孔的机床。通常钻头旋转为主运动,钻头轴向移动为进给运动。钻床结构简单,加工精度相对较低,可钻通孔、盲孔,更换非凡刀具,可扩、锪孔,铰孔或进行攻丝等加工。钻床可分为下列类型:
(1)台式钻床:可安放在作业台上,主轴垂直布置的小型钻床。
(2)立式钻床:主轴箱和工作台安置在立柱上,主轴垂直布置的钻床。(3)摇臂钻床:摇臂可绕立柱回转、升降,通常主轴箱可在摇臂上作水平移动的钻床。它适用于大件和不同方位孔的加工。
(4)铣钻床:工作台可纵横向移动,钻轴垂直布置,能进行铣削的钻床。(5)深孔钻床:使用特制深孔钻头,工件旋转,钻削深孔的钻床。
(6)平端面中心孔钻床:切削轴类端面和用中心钻加工的中心孔钻床。(7)卧式钻床:主轴水平布置,主轴箱可垂直移动的钻床
钻床相关标准与其他金属切削机床相关标准大体相同,其专用标准有:GB6477.4-86《金属切削机床术语钻床》,GB2815-89、JB/T5763-91《钻床联接尺寸标准》,GB9461-88、JB/Z108-89《摇臂钻床参数及系列型谱标准》等,出口产品不得低于一等品。
主要生产厂家有:中捷友谊厂、沙市第一机床厂、宁夏大河机床厂、鲁南机床厂、保定钻床厂等。钻床主要出口日本、东南亚、欧、美、非洲及港、澳等30余个国家及地区。
1.2钻床夹具的概述
钻床夹具:用干各种钻床(镗床组合机床)上的夹具,又称钻模,镗模。主要目的保证孔的精度(位置)。要想对钻床夹具有深刻的了解,就要先知道钻床夹具的特点。1.2.1钻床夹具的特点
在一般钻床对工件进行空加工,多具一下特点: 首先是刀具本身的刚性比较差。钻床上所加工的空多为小尺寸的孔,其工序内容不外乎钻、扩、铰、锪或攻螺纹等加工,所以,刀具直径往往比较小,而轴向尺寸比较啊,刀具的刚性均较差。
其次是多刃刀的不对称,易造成空的形位公差。钻、扩、铰等孔加工刀具,多为多刃刀具,当刀刃分布不对称,或刀刃分布不对称,或刀刃长度不等,会造成被加工孔的制造误差,尤其是采用普通麻花钻钻孔,手工刃磨钻头所造成的两侧不对称,极易造成被加工孔的孔位偏移、孔径增大及孔轴线的弯曲和歪斜,严重影响孔的形状、位置精度。
再有就是普通麻花钻头起钻时,孔的精度极差。普通麻花钻轴向尺寸大,结构刚性差,加上钻心结构所形成的横刃,破坏定心,使钻尖运动布稳定,往往在起钻过程造成较大的孔位误差。在单件、小批量生产种中,往往要考操作工在起钻过程中不断地进行人工矫正控制孔位精度,而在大批生产中,则需依靠刀刃结构的改进和夹具对刀具的严格引导解决。
综合以上孔加工特点,钻床夹具的主要任务是解决好工件相对刀具的正确加工位置的严格控制问题。在大批量生产中,为有自傲解决钻头钻孔的精度不稳定的问题,多直接设置带有刀具引导的钻模板,对钻头进行正确引导和对孔位进行强制性限制。尤其是对箱体、盖板类工件的钻孔,往往要同时有多支钻头一次性钻出众多的孔,为保证加工孔隙的位置精度,一定要通过一块精确的模版,把多个孔位由引导限制好。这种用来正确引导钻头控制孔位精度的模版。专业化、高效生产中的钻床夹具,通常具有较精确的钻模版,以正确、快速地引导钻头控制孔位精度,这是钻床夹具的最主要的特点。所以,习惯上又把钻床夹具称为钻模。为防止钻刃破坏钻模板上引导孔的孔壁,多在引导孔中设置高硬度的钻套,以维持钻模板的孔系精度。
对钻床夹具的类型要有一定的认知。1.2.2钻床夹具的主要类型
钻床加工中对不同的加工工件所选着的夹具体液是不同的。因此根据经验人们总结了以下不同工件加工的主要夹具。它们主要是:
1.固定式:夹具与机床上位置固定不变,用于立钻,摇臂钻加工大件等 2.回转式:用于同一圆周上的孔系加工。它包括立轴、卧轴和斜轴回转三种基本型式。
3.移动式:钻模移动,用于加工同一表面上的多个孔中小型工件
4、翻转式:钻模板转动一定角度,用于加工不同表面上的孔,翻转点力,5、盖板式:没有夹具体,模板盖在工件上加工
6、滑柱式:升降钻模板的通用可调夹具 根据不同工件的加工,因此我们也要对钻模由工件的形状和加工要求进行选择。
1.2.3钻模类型选择
钻模类型多,在设计时,要根据工件的形状、重量、加工要求和批量来选型:被钻孔径>10mm,或加工精度较高时,宜用固定钻模。不同表面上的孔,总G<100N,中、小型工件,宜用翻转钻模。当分布在不同心圆周上的孔系,总G<150N,宜用回转式钻模。当G>150N,宜用固定钻模,在摇臂钻加工,量大时用立钻多轴加工。垂直度与孔间距要求不高时,用滑柱式钻模。若加工大件上的小孔时,宜用盖式钻模。
为了提高钻孔的精度,可以通过钻套来来引导刀具的位置,保证孔加工的精度。但由于加工工件的量大小和孔位置特殊,所以钻套也分为以下几种。
1.3.4钻套的选择
钻套和钻模板是钻床夹具的特殊元件。钻套的作用是确定被加工孔的位置和引导刀具加工,钻套装配在模板上,用钻套比不用钻套可减少50%以上的误 差。其结构尺寸已标准化:
1)固定钻套:配合H7/n6,H7/r6,结构简单,精度高,适用于单孔或小批生产。2)可换钻套:H7/g5,H7/g6,间隙配合装入衬套内,用螺钉固定
3)快换钻套:配合H7/g5,H7/g6,结构与上述不同,不用固定螺钉便可更换。适用于加工多,更换不同孔经的钻套。
上述钻套标准化。还有一种特殊故钻套。
4)特殊钻套:适用于工件结构形状和被加工孔的位置特殊
性,标准钻套不满足时用的钻套。
钻套的安装也是非常重要的,因此钻模板可以通过合理的设计将钻套定位安装,从而保证孔的加工位置。钻模板通常装配在夹具体或支架上,或与夹具上的其它元件相连接。常见的有如下几种类型: 1.3.5钻模板类型
A固定式钻模板:钻模板和夹具体或支架是用固定方法相连接,一般采用两个圆锥销和螺钉装配连接;对于简单的结构也可采用整体的铸造或焊接结构。
B铰链式钻模板: 当钻模板妨碍工件装卸等工作时,可用活动铰链把钻模板与夹具体相连接。
C可卸式钻模板
D悬挂式钻模板: 在立式钻床上采用多轴传动头进行平行孔系加工时,所用的钻模板就连接在传动箱上,并随机床主轴往复移动。这种钻模板简称为悬挂式钻模板
第二章 钻床夹具的设计过程
2.1工件本工序的加工要求分析
图2—1所示为工件图样
图2-1 工件图
2.1.1 零件本工序的加工要求分析
图1所示该零件属于轴类零件,结构比较简单。
钻φ6.5H9孔
本工序前已加工的表面有:(1)外径φ18H7及两端面;
(2)外径φ24g6及两端面。
本工序使用机床为 Z5125立钻。刀具为通用标准工具。
2.2钻床夹具的设计原理
2.2.1图2.2-1为按本工件设计的钻床夹具的原理图:
图2.2-1 钻床夹具原理图
1.螺钉M6X40 2.螺钉M4x30 3.螺母M4 4.双头螺栓M4 5.橡胶垫圈
6.半圆压板 7.固定钻套 8.钻模板 9.V形块
2.2.2拟定夹具的设计方案(1)确定夹具的类型
各类机床夹具均有多种不同的类型。钻床有固定式钻模、翻转式钻模、盖板式钻模和滑板式钻模等。
在立式钻床上加工直径不大于10mm的单孔或摇臂钻床上加工较大的平行孔系,或钻模重量超过15kg时,因钻穴扭矩较大以及人力移动费力,故钻模需固定在钻床上。这中加工一批工件时位置固定不动的钻模,成为固定式钻模。若结构上无独特的特点,则成为固定普通钻模。
在立式钻床上安装固定式钻模时,先安装在主轴上的刀具或心轴伸入钻套中,使钻模处于正确的位置,然后将其筋骨。因此这类钻模加工精度比较高。
因为工件是一个阶梯轴的圆柱体,本工序所加工的6.5H9单孔,单孔的位置在工件外径18g6的圆周上,单孔贯穿工件的轴线并与轴线垂直。因为加工孔径不,大工件重量轻、轮廓尺寸以及生产量为小批生产等原因,所以采用固定式钻模。
(2)拟定定位方案和定位元件的选择
1.定位元件
根据工件的特点其定位方案有两个:
1)图2.2-2为工件以较长圆柱面18g6在夹具长套筒中定位,长定位套对工
件提供了四点约束X、Y、X、Y,消除了两个移动不定度和两个转动不定
度。定位为挡销限制一个自由度Z,所以符合工件的定位要求。
2)工序基准为端面B及Φ24H7圆柱直线的轴线,按基准重合原则,选B面及Φ24H7圆柱为定位基准。定位方案如图2.2-3所示,长V形块与轴类工件成两条直线或四点接触,提供四点约束,消除两个移动不定度和两个转动自由度X、Y、X、Y,半圆压板限制四个自由度X、Z、Y、Z,故重复限制X、Y两个自由度。但由于Φ24.5H7圆柱的轴线与B面垂直度δ⊥=0.02mm,两者相等,Φ24.5H7(Φ24.5+0.020 0mm)和直径Φ24.5f6(Φ24.5-0.020-0.033mm)的最小配合间隙Xmin=0.02mm,两者相等,满足δ⊥ 因为第一定位方案定位往往不太稳定工件外圆柱直径误差较大时,与定位套成单方向线接触,定位精度及定位质量很低。第二定位方案其结构简单,定位稳定、可靠,对中性好,可以得到良好的定位效果。因此选用第二方案对工件进行定位。 2.定位元件的选定 由工件可知其以外圆柱面作为定位表面,根据工件圆柱面的的完整程度及安装要求,夹具可以设置V形块、定位套、半圆套、外拨顶尖及各类自动定心装置等定位元件为工件提供空间位置依据。 V形块既能用于精定位基面,又能用于粗定位基面;能用于完整的圆柱面,也能用于局部圆柱面;而且具有对中性(使工件的定位基准总处在V形块的两限位基面的对称面内),活动V形块还可兼作夹紧元件。因此,当工件以外圆柱表面定位时,V形块是用的最多的定位元件。 定位套其内孔轴线是限位基准,内孔是限位基面。为了限制工件的沿轴向的自由度,常与端面联合定位。用端面作为主要限位面时,应控制套的长度,以免夹紧时工件产生的不允许的变形。定位套结构简单、容易制造,但定心精度不高,故只适用于精定位基面。 半圆套有两部分,下面的半圆套是定位元件,上面的半圆套起夹紧作用。这种定位方式主要用于大型轴类零件及不便于轴向装夹的零件。定位基面的精度不低于IT8-IT9,半圆套的最小直径应取工件定位基面的最大直径。 综上所诉,要加工的工件为以完整的圆柱面作为定位,需加工的孔在工件的轴线上。V形块对中性好,能使工件的定位基准轴线在V形块两斜面的对称平面上,而不受定位基准直径误差的影响,并且安装方便。可用于粗、精基准。 因此,采用V形块作为其定位元件。(3)确定夹紧方案 常用的夹紧机构有斜楔夹紧、螺旋夹紧、偏心夹紧、铰链夹紧等。 参考夹具资料,采用M4x20螺钉、橡胶垫圈、V形块和半圆压板以工件外圆柱表面为定位基准。把夹紧性能优良的螺旋与结构简单、灵活的各类压板相组合,可以得到较为理想的螺旋压板组合夹紧机构。有一些较典型的螺旋压板组合机 构。这些结构灵活的压板,都克服了螺旋夹紧动作较慢的缺点,使整个机构装夹的效率得以提高。所以,在实际中广泛应用。螺旋压板组合得到广泛的应用。螺旋压板组合机构是螺旋夹紧中又能够用最为普及的一个大类。因此为了考虑经济性和效率快捷,由于工件批量小,宜适简单的手动夹紧装置。因此采用螺旋夹紧机构,使工件装卸迅速、方便。 由于工件批量小,以用简单的会手动夹紧装置。加工工件为阶梯轴,而且两端长度大小不同,应选用较长的一端作为定位面,其定位基准面是V形块,为了加工方便所以夹紧力应指向φ18的圆柱面,所以采用带橡胶垫圈的夹紧的螺旋机构机构。以半圆压板作为其夹紧件,两螺柱对其进行夹紧、定位,使工件能有更高的定位精度和加工精度。本工件的夹紧装置如图2.2-4所示: (4)确定引导元件 图2.2-4 半圆压板螺旋夹紧机构 钻套和钻模板是钻床夹具的特殊元件。钻套的作用是确定被加工孔的位置和引导刀具加工,钻套装配在模板上,用钻套比不用钻套可减少50%以上的误 差。其结构尺寸已标准化 1)固定钻套:配合H7/n6,H7/r6,结构简单,精度高,适用于单孔或小批生产。 2)可换钻套:H7/g5,H7/g6,间隙配合装入衬套内,用螺钉固定 3)快换钻套:配合H7/g5,H7/g6,结构与上述不同,不用固定螺钉便可更换。适用于加工多,更换不同孔经的钻套。 上述钻套标准化。 4)特殊钻套:适用于工件结构形状和被加工孔的位置特殊 性,标准钻套不满足时用的钻套。 加长钻套 斜面钻套 小孔距钻套 可定位、夹紧钻套 为能迅速、准确的确定刀具与夹具的相对位置,钻夹具上都应该设置引导刀具的元件——钻套。钻套一般安装在钻模板上,钻模板与夹具体连接,钻套与工件之间留有排屑空间,如图2—7b所示。因工件批量小又是单一钻孔工序,所以此处选用固定钻套。 第三章 3.1定位元件 由工件可知其以外圆柱面作为定位表面,根据工件圆柱面的的完整程度及安装要求,夹具可以设置V形块、定位套、外拨顶尖及各类自动定心装置等定位元件为工件提供空间位置依据。此处选用V形块作为定位元件(1)V形块的应用特点 在外圆柱面定位元件中,各类V形块可能是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类元件,其结构简单,定位稳定、可靠,对中性好,不论是局部圆柱面还是完整圆柱体,利用V形块或V形结构都可以得到良好的定位安装效果。 由于V形块定位同时利用成角度的两个斜面来约束工件,所以,参加定位的工件圆柱面的曲率中心始终被包含在V形块的对称中心平面内。当工件以圆柱体在V形块上定为时,工件轴线始终处在V形块的对称中心平面内,习惯上称为工件的据中性或对中性。所以,在需要较严格对称加工要求的铣、钻工序中,广泛应用各种V形块来作定位元件。(2)常用V形块结构及其应用 常用V形块的结构情况,其中单V形块,用于较短工件的定位;双V形块结构,用于较长工件两端或断续圆柱轴颈的定位;当工件结构较大、轴向尺寸较长时,也可采用镶块结构。图3.1-1为V形块定位的应用,其图3.1-表明工件在V形块定位座中良好的对中性。 图3.1-1 (3)V形块标准 常用的V形块两工作面斜面夹角一般是60°、90°、120°三种,其中90°地 V形块应用最多,其结构及规格尺寸已标准化。其标准代号为JB/T8018-199 5《V形块》如表3.1-1所示。 表3.1-1 V形块标准规格尺寸 (4)V形块的定位高度 标准V形块的规格一V形槽开口N来划分,见图4由于同一尺寸N的V形块,适应于不同轴颈d的工件的定位,如:槽宽N为18mm的V形块,适合于直径15-20mm的工件定位,所以对于不同直径工件的定位,同一V形块将有不同的工件中心高(或称工件的轴线的高度)T值,故具体的T值按 T = H + 0.707d – 0.5N 来计算。 根据以上所述,本课题设计的工件的T值由上表2-1-23中N=18mm一行中的参数可计算出 T = H + 0.707d – 0.5N = 16 + 0.707 * 5 – 0.5 * 18 =10.5(mm) 图3.1-2 V形块 (5)定位误差△D 2)基准不重和误差 有前面V形块定位标准介绍可知,以V形块定位的理想定位基准要素为V形块标准检验工件圆柱的轴线。当工件以实际外圆柱表面在V形块上定位时,其基准要素为轴线。钻孔的位置以及尺寸给出,则其尺寸H1的工序基准与工序基准重合,基准补充和误差为零: △B=0 2)基准位置误差△B 图3.1-3中夹具的安装基准面是V形块,在安装时前基准过误差为△MN 图3.1-3 V形块基准位置误差 由于工件定位外圆柱面的直径误差,是整批工件在同一V形块上定位时,其轴线位置A`点将在V形块对称中心面内上下滑动。形成了轴心的基本误差△MN。 显然,此项误差最大值应以整批工件定位轴颈的与最小直径作为计算依据。即当工件以最大极限尺寸直径dmax轴颈在V形块中定位时,其轴线位置A应处于上述变动范围的最高点,见图3.1-3所示,当工件以最小极限尺寸dmax轴颈向定位时,其轴线位置A`应为变动范围最低点。则基准误差的最大值△MN由图可知: △MN = A`A D△d)=------------------2 * sin a △d =-------------------2 * sin a 式中 △d —— 定位轴颈直径误差 A —— V形块两工作面夹角 当工件定位轴颈的直径公差为Td时,整批工件定位的基准位置误差最大值△MN为: Td △MN =-------------------2 * sin a 对于90°角V形块: a = 90° △MN = 0.707 Td 式中 Td —— 工件定位轴颈直径公差 △MN = 0.707 Td = 0.707.0.06 = 0.042(mm) △D = △A + △MN = 0 + 0.042 = 0.042(mm)定位误差的结论: 1)定位误差只产生于采用调整法加工一批工件的情况下,若单件或批量工件逐个试切加工者不存在定位误差。 2)定位误差是由于工件定位不准确而产生的加工误差。 3)表现形式:工序基准相对加工表面在加工尺寸方向可能产生的最大尺寸或位置的变动。 4)产生原因:基准不重合;工件的定位基准面制造误差、定位元件制造误差、工件基面与定位元件间的配合间隙及基准不重合误差。 5)定位误差由基准不重合误差和基准位移(位置)误差两部分组成,但二者不一定同时存在。 6)定位误差的计算可以按照定位误差的定义进行计算,也可以按定位误差的组成注意分析计算。 提高工件定位精度的措施:消除或减少基准不重合误差;要正确选择定位基准;经可能与工序基准重合;消除或减少基准位移误差。 1)选择精度高、位置误差小的表面为定位基准,尤其是组合定位中的第一基准,位置误差要小; 2)选用基准位置误差小的定位元件,提高定位元件间的位置精度; 3)提高工件定位表面与定位元件的配合精度,将销或消除配合间隙来减小基准位移误差。 3.2 确定引导元件(钻套的类型及结构尺寸) 为能迅速、准确的确定刀具与夹具的相对位置,钻夹具上都应该设置引导刀具的元件——钻套。钻套一般安装在钻模板上,钻模板与夹具体连接,钻套与工件之间留有排屑空间,如图3.2-1所示。因工件批量小又是单一钻孔工序,所以此处选用固定钻套。 图3.2-1 固定钻套 主要尺寸有《机床夹具零、部件》国家标准GB/T2262-91选取钻孔时如表3.2-1 表3.2-1 固定钻套标准尺寸 1.钻套的尺寸、公差配合的选择 钻套内径基本尺寸=引导刀具的最大极限尺寸 1)钻套内径基本尺寸:钻头、扩孔钻,铰刀是标准化定尺寸刀具,所以内径刀与刀具按基轴制选。钻套与刀具之间按一定的间隙配合,以防刀具使用时咬孔或长使一般根据刀具精度选套孔的公差:钻(扩孔)选F7,粗铰 G7,精铰G6。若引导的是刀具导柱部分不是切削部分,可按孔制选取:H7/f7,,H7/g6,,H6/g5等。 2)钻套高度H: H=(1~3)D 斜孔 H=(4~6)D H过长,磨损严重由 表1.5-1可查得: 钻套高度H取20mm 3)排屑空间:h措钻套底部与工件表面之间的空间。h过大要引偏,过小不能排屑.铸铁:S=(0.3~0.7)D 小孔取小值 钢: S=(0.7~1.5)D 大孔取大值 斜孔:S=(0~0.2)D 所以排屑空间h为 30mm 4)材料: 性能要求:高硬度,耐磨 常用材料:T10A T12A CrMn 或20渗碳淬火 D≤10mm CrMn D<25mm T10A T12A HRC58~64 D≥25mm 20渗碳淬火 HRC58~64 因此,本处采用材料T10A,热处理:T10A HRC58~64。因钻孔φ6.5H9;由表1.5-1可查得: 钻套内径为φ6.5F7; 外径为φ12D6; 麻花钻选用φ6.5f6 钻套轴线对基面的垂直度允差为0.02mm 3.3夹紧方案 参考夹具资料,采用M4x20螺钉、橡胶垫圈、V形块和半圆压板以工件外圆柱表面为定位基准。把夹紧性能优良的螺旋与结构简单、灵活的各类压板相组合,可以得到较为理想的螺旋压板组合夹紧机构。有些较典型的螺旋压板组合机构。这些结构灵活的压板,都克服了螺旋夹紧动作较慢的缺点,使整个机构装夹的效率得以提高。所以,在实际中广泛应用。螺旋压板组合得到广泛的应用。螺旋压板组合机构是螺旋夹紧中又能够用最为普及的一个大类。因此为了考虑经济性和效率快捷,由于工件批量小,宜适简单的手动夹紧装置。因此采用螺旋夹紧机构,使工件装卸迅速、方便。 图3.3-1半圆压板螺旋夹紧机构 3.4连接元件 连接元件就是确定夹具在机床上正确的位置元件。连接元件主要起定位和连接作用,其种类有螺栓连结、螺柱连接和销连接等。这里主要选用螺钉和双头螺柱连接。1.螺钉连接 图3.4-1 螺钉 表3.4-1 螺钉标准尺寸 根据各部件的相应尺寸,螺钉选用M4的尺寸对V形块和钻模版进行连接。由表3.4-1可知: 螺钉L在5-40mm,这里L选用30mm,其它尺寸如表3.4-1所示。当对钻模板和V形块廉洁时,选用螺钉M6。: 由表3.4-1可知: 螺钉L在6-50mm,这里L选用40mm,其它尺寸如表3.4-1所示。2.双头螺柱 3.5对刀误差 因刀具相对于对刀或导元件的位置不精确而造成的加工误差,称为对刀误差。如图3.5-1中钻头于钻套见的间隙会引起钻头的位移或倾斜,造成加工误差。 刀具与钻套的最大配合间隙Xmax的存在会引起刀具的偏斜,将导致加工孔的偏移量X2。 用钻模加工时,被加工孔的位置精度主要受定位误差△D和导向误差△T的影响。钻模上的导向装置对定位元件的位置不准确,将导致刀具位置发生变化,由此而造成的加工尺寸误差△T即为导向误差。主要包括: B------工件厚度 H------钻套厚度 h------排屑空间的高度 X3 x2HBhH2 图3.5-1 对刀误差 H B + h + 2 X3 =-------------------X2 H 18 + 21.22 + 2 = X 0.052 = 0.127mm 工件厚度大时,按X2计算对到误差;;△T = X3; 工件薄时,按X2对刀误差;△T =X2。 实践证明,用钻模钻孔时,加工孔德偏移量远小于上述理论数值。因加工孔的孔径D`大于钻头直径d,由于钻套孔径的约束,一般情况下D`= D,即加工孔中心实际上与钻套重合,因此△T 趋近于零。 因为夹具在机床上安装不精确而造成的加工误差,称为夹具的安装误差。 结 论 这次课程设计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应用自己所学知识的机会,从到图书馆查找资料到对夹具精度分析与计算和运用CAD画出夹具零件图到最后夹具总图的成型。都对我 所学的知识进行了检验。可以说,本次课程设计有苦也有甜。设计思路是最重要的,只要你的设计思路是成功的,那你的设计已经成功了一半。因此我们应该在设计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像查找详细的资料,为我们设计的成功打下坚实的基础。制作过程是一个考验人耐心的过程,不能有丝毫的急躁,马虎,要心平气合的一步一步来。 总体来说,通过这次设计我受益匪浅。在摸索该如何画出夹具零件图时的过程中,也特别有趣,培养了我的设计思维,增加了实际操作能力。在让我体会到了搞设计艰辛的同时,更让我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和快乐。发现和解决问题对于我而言,既增长了专业知识,又学会了另外一种考虑问题的新视角,使我受益非浅。我相信,通过这次的毕业设计,我所学到的东西将伴随着我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上越走越远。 致 谢 时间转瞬即过,一眨眼,我便要踏入社会的大家庭。大学四年里,我与学校建立了很深的感情。学校给了我很大的培养,他使我不断地成熟、长大。对于这次的毕业设计,能够完成,不单是自己的努力,在我遇到技术问题不能解决的时候,我的指导教师娄老师都能给予我耐心的指导,让我在迷雾之中豁然开朗;我设计中细小的错误以及粗心的地方,我的林老师都能给我指出,这种一丝不苟的精神深深地感动了我,在此,我对我的指导老师表示深深的感谢。其次不得不感谢我的同学,他们在本次设计中也给了我不少的帮助。而校图书馆、CAD机房给我们提供了大量的做设计所必需的文献、资料以及做设计的场所,使我最终能完成本次毕业设计,在此表示感谢! 参考文献 [1]肖继德、陈宁平主编.机床夹具设计[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5 [2]钱可强.机械制图[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3]胡建.机床夹具[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1 [4]孙丽媛.机械制造及专用夹具设计指导[M].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2007 [5]郭克希.机械制图.机械类、近机类[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6侯放.机床夹具[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7 [7]张进生、房晓东.机械工程专业课程设计指导[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7 [8]余光国.马俊.机床夹具设计[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1995 [9]程绪琦.AutoCAD2008中文标准教程[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8.4 [10]王先奎.常用标准和资料[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6 [11]李明望.机床夹具设计实例教程[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9.8 [12]张权民.机床夹具设计[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 [13]《机械设计手册》编委会编著.零部件设计常用基础标准[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7 法兰盘夹具设计 说明书 班级: 姓名: 题目: 设计法兰盘4*Φ9mm孔的夹具 任务: (1)绘制零件图1张 A4纸 (2)绘制夹具零件图1张 A2纸 (3)课程设计说明书1份 原始资料: 该零件图样一张;材料为铸铁,产量为中批量生产。 分组要求: 全班同学共39人,分为10个小组,每组4名同学,每组同学在提供 备选题中选择一种零件。设计要求: 工艺规程可行,参数选择正确,设计计算准确,文字语句通顺,视图绘制规整。设计时间: 一周 零件图 目录 一 设计目的 二 加工工艺分析 三 定位方案和定位元件的设计 四 确定夹紧方式和设计夹紧装置 五 整体结构设计 六 确定夹具总图的技术要求 一 设计目的 1.通过完成支架通槽加工夹具的设计,将具有查找文献和标准的能力;且对机械生产实际中夹具的设计有进一步的了解和自身能力提高。 2.通过CAD画图,学生能够将以前的机械制图和专业知识有机结合,是一项综合能力的提升。 3.课程设计是在学完了机械制造装备设计和大部分专业课,并进行了生产实习的基础上进行的一个教学环节。这次设计使我们能综合运用机械制造装备设计中的基本理论,并结合生产实习中学到的实践知识,独立地分析和解决工艺问题。初步具备了设计一个中等复杂程度零件(气门摇杆轴支座)的夹具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拟订夹具设计方案,完成夹具结构设计的能力,也是熟悉和运用有关手册,图表等技术资料及编写技术文件技能的一次实践机会,为今后的毕业设计及未来从事的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由于能力所限,经验不足,设计中还有许多不足之处,希望各位老师多加指导。 二 加工工艺分析 基面的选择 工艺规程设计中重要的工作之一。定位选择得正确与合理,可以使加工质量得到保证,生产率得宜提高。否则,加工工艺过程中会问题百出,更有甚者,还会造成零件大批报废,使生产无法正进行。 在本工序中除保证孔本身的尺寸精度和表面粗糙度要求外,还需要保证以下的位置精度: 左右Φ9孔圆心到圆柱的轴线的水平距离分别为12mm、20mm; 该工件刚度较好,4*Φ9孔的加工精度要求不高,且本工序前,工件上的各端面和各孔均已经过加工,故为定位基准的选择提供了有利条件。 三 定位方案和定位元件的设计 工件的定位必须解决两个问题:即根据加工技术要求限制工件的自由度;使定位误差控制在允许的范围内。1.工件的定位原理 在制定工件的工艺规程时,已经初步考虑了加工工艺基准问题,有时还绘制了工序简图。设计来具时原则上应选该工艺基准为定位基准。无论是工艺基准还是定位基准,均应符合六点定位原理。 六点定位原理是采用六个按一定规则布置的约束点,限制工件的六个自由度,使工件实现完全定位。这里要清楚每个点都必须起到限制一个运动自由度的作用,而绝不能用一个以上的点来限制三个自由度。因此,这六个点绝不能随意布置。2.完全定位和不完全定位 根据工件加工表面的位置要求,有时需要将工件的六个自由度全部限制,称为完全定位。有时需要限制的自由度少于六个,称为不完全定位。 3.欠定位与过定位 根据加工表面的位置尺寸要求,需要限制的自由度均已被限制,这就称为定位的正常情况,它可以是完全定位,也可以是不完全定位。根据加工表面的位置尺寸要求,需要限制的自由度没有完全被限制,或某自由度被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约束重复限制,称之为非正常情况,前者又称为欠定位,它不能保证位置精度,是绝对不允许的。后者称为过定位,加工中一般是不允许的,它不能保证正确的位置精度,但在特殊场合下,如果应用得当,过定位不仅是允许的,而且会成为对加工有利的因素。 定位误差分析 1)定位元件尺寸公差的确定 夹具的主要定位元件为短定位销。所以该定位销的尺寸公差现规定为本零件 在工作时相配的尺寸公差相同,所以定位误差为: 2)零件规定孔4×Φ9mm在轴线 68mm圆周上,左边孔距离轴线20mm,右边孔距离轴线12mm,已知孔位置主要由夹具体定位误差、夹具体与钻模板的配合误差、钻模板以及夹具体的制造误差组成。 夹具体的制造误差为:对定位孔轴线平行度为:0.02,则夹具体与钻模板配合误差,则经过具体计算,故误差不超过允许误差。 3)夹具结构设计及操作简要说明 在设计夹具进应该注意提高劳动生产率。因此,使用铰链式钻模,一次固定4个钻套,在一次装夹中可以加工4个孔。本工序是粗加工,切削力较大,但是由于钻削重要生产的轴向力指向定位面,和夹紧力方向相同,所以夹紧力不直接对消切削力。但是切削力产生颠覆力矩,应该使夹紧力主法平衡。利用钻模板夹紧Φ90突台。 装夹工件时,先翻开钻模板把工件放在夹具上,由短销定位,最后用定 位销定好位置把钻模板合上,把菱形螺母锁上。这样就可以钻削了。5.根据以上原则,工件的定位有下列两个方案。 第一方案:以Φ20孔和一端侧面为定位基准,以限制工件的自由度,在本工序前,该工件已经经过精加工,其平行度已经得到保证,优点是工件安装稳定,但结构复杂。 第二方案:以Φ20孔和销孔Φ4孔为定位基准,优点是工件安装稳定,结构简单。 从保证加工要求和夹具结构的复杂性两方面来分析比较,应以第一方案来设计定位装置。 为实现第一种定位方案,所使用的定位元件又有下列两种可能性: 1)2)用心轴,支承板,此方案误差较大,不好操作。 用心轴,菱形销,此方案定位误差小,操作简单,故选此方案设计夹具。 四 确定夹紧方式和设计夹紧装置 1.夹紧的目的 工件在夹具中定位后一般应夹紧,使工件在加工过程中保持已获得的定位不被破坏。由于工件在加工过程中受切削力、惯性力、夹紧力等的作用,会产生变形或位移,从而影响工件的加工质量。所以工件的夹紧也是保证加工精度的一个重要的问题。 2.夹紧机构设计时,一般应满足以下主要原则 1)夹紧时不能破坏工件在定位元件上所获得的位置。 2)夹紧力应保证工件位置在整个加工过程中不变或不产生不允许的振动。 3)使工件不产生过大的变形和表面损伤。 4)夹紧机构必须可靠。夹紧机构各元件要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手动夹紧机构必须保证自锁,机动夹紧机构应有联锁保护装置,夹紧行程必须足够。5)夹紧机构操作必须安全、省力、方便,符合工人操作习惯。 6)夹紧机构的复杂程度、自动化程度必须与生产纲领和工厂的条件相适应。 3.夹紧点选择的原则 1)尽可能使夹紧点和支承点对应,使夹紧力作用在支承上,这样会减少夹紧变形,凡有定位支承的地方,对应处都应选择为夹紧点并施以适当的夹紧力,以免在加工过程中工作离开定位元件。 2)夹紧点选择应尽量靠近加工表面,且选择在不致引起过大夹紧变形的位置。 4.对夹紧机构的设计要求 1)可浮动 2)可联动 3)可增力 4)可自锁 根据以上原则和要求,应该使夹紧力落在刚性较好的部位,因该工件的刚性较好,且使用螺母拧紧。因此不需要另外施加夹紧力。 五 整体结构设计 一.1)钻床夹具结构的选择 在设计钻床夹具时,首先需要考虑的问题是根据工件的形状、尺寸、质量和加工要求、工件的生产批量、工厂的工艺装备技术状况等具体条件,来选定夹具的结构类型。然后再进一步解决保证和提高被加工孔的位置精度问题。 2)钻床夹具的特点和主要类型 各类钻床和组合机床邓设备上进行钻、扩、铰孔的夹具,统称为钻床夹具。由于在钻孔时不便于用试钻发法把刀具调整到规定的位置、采用划线加工则精度低,生产效率低,故当生产批量较大时,常使用专用钻床夹具(钻床夹具习惯是上称钻模)在钻床夹具上,一般都装有距定位元件一定距离的钻套,通过它引导刀具就可以保证被加工孔的坐标位置,并防止钻头在切入后的偏斜。 3)钻套和钻模板的设计 钻套的作用是确定被加工工件的位置,引导钻头、扩孔或绞刀并防止在加工过程中发生偏斜。钻模板与夹具体接连,它是保证钻床夹具精度的重要零件。按钻模板在夹具体上链接方式可以分为一下几种。 1.固定式钻模板 固定式钻模板靠螺钉和销钉固定在夹具体上,在装配后镗钻套底孔,保证钻套底孔的位置精度要求。因此,固定式钻模板精度高,但装卸工件不方便。 2.铰链式钻模板 钻模板采用铰链与夹具体链接,可以方便的打开,便于装卸工件、清理切削,对于钻孔后需要攻螺纹尤为合适。但钻套位置精度较低,结构也较复杂。 3.可卸式钻模板 可卸受的钻模板以俩孔在家具提上的组圆销和菱形销定位,并用铰链螺栓将模板和工件一起夹紧,加工完毕需将钻模板卸下工件。其工件原理与盖板式钻床夹具相似。使用这类钻米版时,装卸模板费时费力,钻套的位置精度较低,故一般多在其他形式的钻模板不便于装卸工件时采用,当工件有几个加工面时,为便于装卸工件,可将其中的一个或俩个工作面的钻模板做成可卸式的。 4.活动式钻模板 在一些情况下,钻模板往往不能像上述钻床夹具一样设置在夹具上,而是将它连接在主轴箱上,并随主轴箱而运动,这种钻模板称为活动钻模板。 5.二、由零件结构图(如下图)尺寸设计夹具各部件的结构尺寸 1)底座 底座使用HT200的铸造成型,进行时效处理,消除内应力,具有较好的抗压强度,刚度和抗振性。在四角有U型槽,与T型螺钉配合使用,将夹具固定在工作台上。 2)固定导向件 固定导向件由45钢的钢板和型材焊接而成,退后处理,保证尺寸的稳定性,且在装配后修正尺寸,保证夹具的精度。焊接件制造方便,生产周期短,成本低。 3)钻套、衬套的选择 因为为中批量生产,为了便于更换磨损的钻套,所以选择使用标准可换钻套,材料 为T10A。查机械手册,钻套与衬套之间采用用H7n6F7m6配合,衬套与钻模之间采配合。当钻套磨损一定后,可卸下螺钉,更换新的钻套。螺钉能防止钻套加工时转动及退刀时脱出。 4)钻模板 5)开口垫圈的结构如图所示: 六 确定夹具总图的技术要求 1. 夹具总图上应标注的技术要求 1)2)3)夹具外形的最大轮廓尺寸 定位副的配合公差及定位支承间的位置精度 引导副的配合公差带、引导元件间的位置精度及其一个引导元件对定位元件的位置精度 4)夹具(指定位元件)对机床装夹面间(即夹具安装面)的相互位置公差 5)其他结合副的公差带及相互位置精度 2. 机床夹具技术要求允差值的确定 在确定时可分两种情况考虑: 1)2)直接与工序位置精度有关的夹具公差 这种情况一般可按下列原则估算夹具公差: 夹具上的线性尺寸公差及角度公差Tj=(1/5——1/2)Tc。 夹具工作表面相互间的距离尺寸公差及相互位置公差Tj=(1/3——1/2)Tc; 当加工尺寸为未注公差尺寸时,夹具的线性尺寸公差取0.10mm。 3)与加工要求无直接关系的夹具公差 设计感想 通过这次夹具设计,我在多方面都有所提高。通过这次夹具设计,综合运用本专业所学课程的理论和生产实际知识进行一次法兰盘夹具设计,巩固与扩 充了法兰盘孔夹具设计等课程所学的内容,掌握气法兰盘孔夹具设计的方法和步骤,掌握法兰盘孔的夹具设计的基本模具,了解了夹具的基本结构,提高了绘图能力,熟悉了规范和标准,同时独立思考的能力也有了提高。 课程设计是我们专业课程知识综合应用的实践训练,这是我们迈向社会,从事职业工作前一个必不少的过程.”千里之行始于足下”,通过这次课程设计,我深深体会到这句千古名言的真正含义.我今天认真的进行课程设计,学会脚踏实地迈开这一步,就是为明天能稳健地在社会大潮中奔跑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周的课程设计结束了,在这次的课程设计中不仅检验了我所学习的知识,也培养了我如何去把握一件事情,如何去做一件事情,又如何完成一件事情。在设计过程中,和同学们相互探讨,相互学习,相互监督。学会了合作,学会了宽容,学会了理解。 在这次设计过程中,体现出自己单独设计夹具的能力以及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体会了学以致用、突出自己劳动成果的喜悦心情,从中发现自己平时学习的不足和薄弱环节,从而加以弥补。 在此感谢我们的老师.,老师严谨细致、一丝不苟的作风一直是我们工作、学习中的榜样.这次模具设计离不开老师的细心指导。 同时感谢对我帮助过的同学们,谢谢你们对我的帮助和支持,让我感受到同学的友谊。 由于本人的设计能力有限,在设计过程中难免出现错误,恳请老师们多多指教,我十分乐意接受你们的批评与指正,本人将万分感谢。 参考文献 【1】 李余庆,孟广耀.机械制造装备设计.机械工业出版社,第二版.——北京: 2008.【2】 王 栋,李大磊.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指导书.机械工业出版社,——北京:2010.【3】 吴 拓,现代机床夹具设计.化学工业出版社.-——北京: 2009.第五篇:法兰盘夹具设计说明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