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放射科】正确X线摄影体位的评价标准和质控要点
【放射科】正确X线摄影体位的评价标准和质控要点
地点:放射科
时间:2009年9月23日
人员;放射科全体人员
主讲:窦铁祥
内容:正确X线摄影体位的评价标准和质控要点
X线摄影是通过正确的体位操作和选择适当的摄影曝光条件和适宜的胶片冲洗技术使被摄体成为可见的影像。被摄体的解剖结构、形态和细节等征象在影像上的再现是高质量影像的首要条件,这些征象的可见性决定了X线诊断的可靠性。一张能符合X线诊断的影像质量,首先取决于正确的体位技术操作:应使影像能在胶片上显示被摄体的解剖组织的形态、大小、外形的二维性;能显示被摄体的重要影像细节大小;能显示与诊断有关的关键解剖结构的影像特征。具体来说摄影体位正确应是:
1.要求观察的解剖部位组织影像必须全部在胶片上显示:如胸部摄影包括外胸壁的肋骨,两侧肋隔角,肺尖上软组织;腹部应包括肾脏上端和耻骨联合及两侧腹壁脂肪线。2.临床重点观察的解剖组织结构必须界限清楚而无其他非观察组织阴影重选,即使有不可避免的组织重选,也应清晰显示。
3.被摄的组织影像显示应符合正常解剖投影而无失真变形。
4.被摄体应能显示解剖方位和结构的序列:如脊柱应含有相邻段的一个椎体;四肢骨应含有邻近的关节;肋骨应含有第一或第十二肋骨。
一、常用解剖部位正确摄影体位的评价标准和质控要点:
书签引导
肩关节 踝关节 跟骨 膝关节 髓关节 颈椎
腰椎 胸部 头颅 乳突 副鼻窦 视神经孔
(一)肘关节 肘关节前后位 1.评价标准:
1.1关节间隙呈“一”字样阴影,肱挠关节面无骨性重选; 1.2肱尺关节面有尺骨鹰咀重迭但关节间隙仍清晰; 1.3挠骨粗隆少许与尺骨重选,尺挠关节间隙界限不清晰;
1.4肱骨纵轴线与尺骨纵轴线在外方构成165o~170o(女多为165o,男多为170o)。2.质控要点:
2.1前臂伸直掌心向上,上臂与前臂在同一平面放置; 2.2中心线垂直肱骨内外踝中点下1英寸。肘关节侧位: 1.评价标准:
1.1肱骨内外髁重迭构成圆形致密影;
1.2鹰嘴呈切线投影,肘关节间隙呈半圆形透亮影; 1.3桡骨头与尺骨喙突呈“Δ”形重迭显示。2.质控要点:
2.1前臂与上臂成90”弯屈,且在同一平面放置; 2.2掌呈半握拳,腕肘关节呈侧位; 2.3中心线垂直肱骨外上髁。
(二)肩关节前后位 1.评价标准:
1.1肱骨头与肩胛盂有 1/3呈“纺锤状”重迭面;
1.2肱骨头与肩峰分离约4mm不应重迭,肱骨大结节显示; 1.3肩峰与锁骨远端相邻形成约2—5mm的肩锁关节面。2.质控要点:
2.1肩部自然下垂,不应抬肩; 2.2中心线应垂直通过喙突;
2.3为要肩关节无肱骨头重选呈切线显示,应取15”斜位设置。
(三)踝关节前后位 1.评价标准:
1.1踝关节间隙呈„]‟中括号显示:上端为胫距关节面;内侧胫距关节面;外侧腓距关节面,仅上端关节面有少许胫骨影重选;
1.2距骨上缘水平线同胫骨切线,腓骨切线互成交角各为80o; 1.3胫骨的中轴线与距骨的垂直轴线相接续。2.质控要点:
2.1小腿平伸,足趾自然向上垂直,不内斜或外斜; 2.2中心线垂直通过内外踝连线中点上1cm达胶片。
(四)跟骨轴位 1.评价标准:
1.1跟骨投影其横径与纵径之比为1:2; 1.2距下关节应显示。2.质控要点: 2.1足底与胶片垂直;
2.2中心线35o向头通过第五跖骨基底部。
(五)膝关节 膝关节前后位 1.评价标准:
1.1膝关节间隙内外两侧等距约4~8mm,股骨内外髁关节面切线与胫骨相应关节面切线平行;1.2胫骨嵴分离呈“笔架”样; 1.3腓骨头与股骨仅少部份重迭; 1.4髌骨居内外髁中间略偏外。2.质控要求:
2.1由于胫骨关节面前缘高于后缘,内侧关节面前后倾角约13o,外侧关节面前后倾角约10o,因此体位设置应在股骨下方垫一小棉垫使股骨前缘约成13o角,这样,膝关节间隙呈切线垂直胶片;
2.2中心线垂直通过髌骨下缘。膝关节侧位: 1.评价标准: 1.1股骨内外髁重迭;
1.2股骨与髌骨分离,髌股关节间隙清晰。2.质控要点:
2.1身体侧卧股骨下垫棉垫使股骨与胶片成6o角; 2.2跟骨下垫高使胫骨平行胶片; 2.3中心垂直通过髌骨下缘。
(六)髓关节 髓关节前后位 1.评价标准:
1.髋关节面呈半圆形,股骨头约1/2与髓臼重叠; 1.2股骨颈完全显示,不与股骨大粗隆重迭,小粗隆可见。2.质控要点:
2.1由于股骨颈前旋18o,则应取下肢足内旋18o,可避免大粗隆与股骨颈过多重选; 2.2骨盘端正,两骼前上棘等高;
2.3中心线垂直通过骼前上棘与耻骨联合连线中点垂直下1英寸。髓关节侧位: 1.评价标准:
1.1股骨颈完全显示不变形,无股骨大粗隆重造影; 1.2股骨大粗隆与小粗隆相重迭。2.质控要点:
2.1为使投影正确应掌握二个平行面,即:中心线同髂前上棘与耻骨连线平行;胶片与股骨颈轴线(即:与骼前上棘同耻骨连线的垂直线)平行。
2.2中心线与胶片垂直通过骼前上棘与耻骨联线中点垂直下5公分达胶片。
(七)颈椎 颈椎前后位 1.评价标准:
1.1椎间关节显示清晰的“心”形状(即不完整“心”字样)及双侧钩突关节(路施卡关节)显示;
1.2下颌骨与枕骨相重迭,两侧下颌角呈“Δ”形显示; 1.3应显示颈椎3—7椎体。2.质控要点:
2.1正中矢状面垂直胶片,头不偏斜; 2.2仰头使听鼻线垂直胶片;
2.3中心线15o向头通过环状软骨下缘达胶片。颈椎侧位: 1.评价标准:
l.1颈椎 1~7全部显示; 1.2各椎体后缘呈单边显示; 1.3下颌骨不与颈椎重选; 1.4齿状突显示清楚。2.质控要点:
2.1标准体位站立,两肩下垂、挺胸、眼平视、颈椎呈自然屈度;正中矢状面平行胶片 2.2外耳孔垂线居胶片中线,片上缘包括外耳孔; 2.3下齿反咬推出下颌骨使不与颈椎1~2重选; 2.4中心线水平投射,通过环状软骨垂直胶片; 2.5焦点胶片距离取180~200公分。颈椎斜位: 1.评价标准:
1.1颈椎 2~7椎间孔显示在椎骨影像正中偏后,对侧椎弓根位于椎体中线前缘,无下颌骨重迭;
1.2颈椎2~7椎间孔显示长类圆形;
1.3构成椎间孔前缘的上/下相邻椎体的唇状椎间隙界限清楚。2.质控要点:
2.1身体自然站立,身体旋转使冠状面与胶片成45o~50o角; 2.2下颌骨前伸、齿反咬、两肩自然下垂;
2.3中心线水平投射15o向头,通过环状软骨达胶片;
2.4后前斜位观察同侧椎间孔,前后斜位观察对侧椎间孔,片上左、右标记应注明清楚。
(八)腰椎 腰椎前后位 1.评价标准:
1.1腰椎1~5及骶椎l—2显示; 1.2腰椎椎体上/下缘呈单边显示; 1.3腰大肌影清浙。2.质控要点:
2.1为减少腰椎生理性前突,尽量与胶片平行,应取双膝屈曲肩部垫高,使腰背贴紧床面; 2.2中心线垂直腰椎3达胶片。腰椎侧位: 1.评价标准:
1.1片含腰椎1~5及腰骶关节;
1.2椎体呈“四方块”影,无上/下或后缘双边影; 1.3腰椎棘突显示。2.质控要点:
2.1身体背面垂直床面,腰下垫棉垫使腰椎棘突联线平行胶片; 2.2中心线垂直通过腰椎3达胶片。腰椎斜位: 二.评价标准:
1.1片含腰椎1~5的斜位影像; 1.2腰椎上/下关节面清楚;
1.3椎弓部份的“狗”的侧面形象界限清楚(被检测的横突相当狗嘴;椎弓根似为狗眼;上关节突为狗耳;下关节突为狗前腿;椎板为狗腹;峡部为狗颈;对侧横突为狗尾;对侧下关节突为狗后腿)。2.质控要点:
2.1仰卧体轴整体旋转,使体背部与胶片成45o角; 2.2中心线垂直通过腰椎4达胶片;
2.3腰椎右后斜位观察同侧,而骰骼关节显示为左侧,左右标号应注明。
(九)胸部 胸部后前立位 1.评价标准: 1.1两胸锁关节对称; 1.2两肩胛骨推出肋外; 1.3两侧肋隔角显示;
1.4两锁骨居平与第4后肋重选且仅与肺尖下1/3重选; 1.5布局合适。2.质控要点:
2.1收腹、前胸紧贴胶片;两肩放松,两手背贴臀上部,两肘前推两肩紧贴胶片; 2.2中心线水平投射通过第五胸椎达胶片。胸部侧位: 1.评价标准:
1.1胸椎4以下椎体呈“四方块”侧影,后肋基本重迭,两侧肺门重选,前后肋隔角显示; 1.2从颈部至气管分叉部能连续追踪到气管影; 1.3心脏、主动脉、降主动脉阴影明确; 1.4胸骨呈侧位投影。2.质控要点:
2.1两手臂上举,两手抱头,眼平视,收腹; 2.2前胸壁和后胸背垂直胶片;
2.3中心线水平投射通过第五胸椎达胶片。胸部右前斜位: 1.评价标准:
1.1片含肺尖及两侧肋隔角;
1.2自膈顶处胸椎体前缘至胸后壁与胸椎体前缘至胸前壁所占比例为1:1.2; 1.3心前间隙的狭窄倒三角形和心后间隙清楚。2.质控要点:
2.1左臂抱头,右臂下垂手背贴紧臂部,右胸贴片,体轴旋转使冠状面与胶片成45o-55o角(45o角心尖前缘为左心室,大于45o则为右心室。心后缘的左心房和右心房显示当角度小时右心房在左心房下占范围大;旋转角度大时,右心房比例小,大部显示左心房); 2.3中心线水平投射通过第六胸椎平面达胶片。胸部左前斜位: 1.评价标准:
1.1片含肺尖及两侧肋隔角;
1.2自膈顶处的胸椎前缘至胸后壁与胸推前缘至胸前壁的比例为1:1.5; 1.3主动脉窗显示。2.质控要点:
2.1右臂抱头,左手背贴臂部,左胸贴片,体轴旋转,冠状面与胶片成60o-65o角; 2.2中心线水平投射通过第六胸椎平面达胶片。
(十)头颅 头颅后前位 1.评价标准:
1.1两眼眶外缘与颅骨外缘等距显示,颅骨在片中布局合适; 1.2岩部显示在眶内不与眶上缘重选,可见内耳道阴影。2.质控要点:
2.1头正中矢状面与胶片垂直,两耳孔等距,听毗线垂直胶片; 2.2中心线垂直通过后枕粗隆。头颅侧位: 1.评价标准:
1.1蝶骨嵴、乳突重选显示,下颌骨支部基本重迭; 1.2蝶鞍前/后状突重合无双边显示; 1.3颅骨在片中布局合适。2.质控要在:
2.1头正中矢状面平行胶片,瞳间线垂直胶片; 二.2中心线垂直对准蝶鞍(听眉线后3.5cm处)。颅底颌顶位: 1.评价标准:
1.1下颌骨喙突至两侧颅外缘等距,下齿列与眉间重合;齿状突在枕大孔内中间偏前,但不与寰椎前缘重选;
1.2中颅窝的卵园孔,棘孔清晰显示。2.质控要点:
2.1头正中矢状面与胶片垂直,两耳孔等距; 2.2听眶线与胶片平行;
2.3中心线垂直听眶线通过外耳孔前3公分达胶片(当患者不能达到听眶线与胶片平行时,则中心线给适当角度使与听眶线垂直)。头颅前后向半轴位(汤氏位Towne‟s位)1.评价标准:
1.1两侧颞骨岩部弓状隆突对称; 1.2枕大孔内显示寰椎后弓和鞍背后床突; 1.3两侧内耳道显示。2.质控要点:
2.1头正中矢状面垂直胶片,两外耳孔等距、听毗线垂直胶片; 2.2中心线30o向足,通过外耳孔达胶片。
(十一)乳突
乳突伦氏位:(Runstvom‟s)1.评价标准:
1.1因中心线35o向足倾角,则外耳孔上界清楚,下界与内耳重选边界不清楚(即:内、外耳孔并非呈完整的园形显示);
1.2鼓窦入口的透亮线可见,乙状窦界限较清楚。2.质控要点: 2.l头正中矢状面平行胶片,瞳间线垂直胶片,外耳孔置胶片中心; 2.2中心线35”向足通过外耳孔。梅氏位:(Mayer‟s)1.评价标准:
1.1小脑侧岩部呈锐利切线显示;
1.2上鼓室、鼓窦入口,鼓窦组成的“3A区”显示清楚;
1.3岩部呈轴位投影有放大,但无失真,显示完整;其纵径与横径之比为4.5:1.0。2.质控要点:
2.1头正中矢状面与胶片成45o角,听毗线垂直胶片,外耳孔与胶片纵中线重合,并在胶片横中线上方;
2.2中心线45o向足通过外耳孔达胶片横中线上。斯氏位(Stenves s): 1.评价标准:
1.1岩部平面显示,岩尖至弓状隆突近似水平显示,乳突尖在枕骨外显示; 1.二可见内耳道,及三半规管。2.质控要点:
2.1头正中矢状面与胶片成45o角,听眶线垂直胶片。2.2中心线12o向头,通过外耳孔达胶片。
(十二)副鼻窦 副鼻窦:瓦氏位(water‟s)1。评价标准:
1.1两侧眶外缘与颅骨外侧等距,鼻窦在片中布局合适;
1.2两侧上颌窦的三壁一孔(即内侧壁、外侧壁、底壁及窦上的国孔)显示。2.质控要点:
2.1头听毗线与胶片成37o角,头正中矢状面垂直胶片; 2.2中心线通过鼻前棘达胶片。柯氏位(Caldwtll‟S)1.评价标准:
1.1两侧眶外缘与颅骨外缘等距,鼻窦在片中布局合适; 1.2两眼眶及眶上裂对称显示。1.3岩部显示在眶下缘下方。2.质控要点:
2.1前额和鼻尖贴片、听毗线垂直胶片头正中矢状面垂直胶 2 2中心线 23o向足通过鼻根达胶片。
(十三)视神经孔瑞氏位(Rnees‟s). 1.评价标准:‟
1.1视神经孔显示在眼眶的外下1/4象限中成卵园形阴影; 1.2视神经孔管壁三条骨壁线显示,构成视神经孔的轴位投影。2.质控要点:
2.1头正中矢状面与胶片成53o角,听鼻线垂直胶片; 2.2中心线垂直通过眼眶外1/3处达胶片。
二、讨论
1.摄影体位标准是符合临床要求和X线诊断的首要条件,也是优质X线影像的基本条件。2.摄影体位标准是以能使特定解剖结构在胶片上真实准确显示为标准。
3.为要获取优质正确的摄影体位影像,必要掌握人体三维结构在胶片上二维显示所应处置的确切方法:如选择正、侧或斜位;中心线投射角度和投射方位。必须掌握大体解剖和体表定位的关系。
4.摄影用器材如球管倾角、量角板等必须准确无误。
5.摄影体位纯属人工操作,除必须有立体概念、几何知识、人体解剖和体表定位关系的知识外,很重要的一条是技术操作必须认真规范。
第二篇:【放射科】正确X线摄影体位的评价标准和质控要点
(十)头颅 头颅后前位 1.评价标准:
1.1两眼眶外缘与颅骨外缘等距显示,颅骨在片中布局合适; 1.2岩部显示在眶内不与眶上缘重选,可见内耳道阴影。2.质控要点:
2.1头正中矢状面与胶片垂直,两耳孔等距,听毗线垂直胶片; 2.2中心线垂直通过后枕粗隆。头颅侧位: 1.评价标准:
1.1蝶骨嵴、乳突重选显示,下颌骨支部基本重迭; 1.2蝶鞍前/后状突重合无双边显示; 1.3颅骨在片中布局合适。2.质控要在:
2.1头正中矢状面平行胶片,瞳间线垂直胶片; 二.2中心线垂直对准蝶鞍(听眉线后3.5cm处)。颅底颌顶位: 1.评价标准:
1.1下颌骨喙突至两侧颅外缘等距,下齿列与眉间重合;齿状突在枕大孔内中间偏前,但不与寰椎前缘重选;
1.2中颅窝的卵园孔,棘孔清晰显示。2.质控要点:
2.1头正中矢状面与胶片垂直,两耳孔等距; 2.2听眶线与胶片平行;
2.3中心线垂直听眶线通过外耳孔前3公分达胶片(当患者不能达到听眶线与胶片平行时,则中心线给适当角度使与听眶线垂直)。头颅前后向半轴位(汤氏位Towne’s位)1.评价标准:
1.1两侧颞骨岩部弓状隆突对称; 1.2枕大孔内显示寰椎后弓和鞍背后床突; 1.3两侧内耳道显示。2.质控要点:
2.1头正中矢状面垂直胶片,两外耳孔等距、听毗线垂直胶片; 2.2中心线30o向足,通过外耳孔达胶片。
(十一)乳突
乳突伦氏位:(Runstvom’s)1.评价标准:
1.1因中心线35o向足倾角,则外耳孔上界清楚,下界与内耳重选边界不清楚(即:内、外耳孔并非呈完整的园形显示);
1.2鼓窦入口的透亮线可见,乙状窦界限较清楚。2.质控要点:
2.l头正中矢状面平行胶片,瞳间线垂直胶片,外耳孔置胶片中心; 2.2中心线35”向足通过外耳孔。梅氏位:(Mayer’s)1.评价标准:
1.1小脑侧岩部呈锐利切线显示;
1.2上鼓室、鼓窦入口,鼓窦组成的“3A区”显示清楚;
1.3岩部呈轴位投影有放大,但无失真,显示完整;其纵径与横径之比为4.5:1.0。2.质控要点:
2.1头正中矢状面与胶片成45o角,听毗线垂直胶片,外耳孔与胶片纵中线重合,并在胶片横中线上方;
2.2中心线45o向足通过外耳孔达胶片横中线上。斯氏位(Stenves s): 1.评价标准:
1.1岩部平面显示,岩尖至弓状隆突近似水平显示,乳突尖在枕骨外显示; 1.二可见内耳道,及三半规管。2.质控要点:
2.1头正中矢状面与胶片成45o角,听眶线垂直胶片。2.2中心线12o向头,通过外耳孔达胶片。
(十二)副鼻窦 副鼻窦:瓦氏位(water’s)1。评价标准:
1.1两侧眶外缘与颅骨外侧等距,鼻窦在片中布局合适;
1.2两侧上颌窦的三壁一孔(即内侧壁、外侧壁、底壁及窦上的国孔)显示。2.质控要点:
2.1头听毗线与胶片成37o角,头正中矢状面垂直胶片; 2.2中心线通过鼻前棘达胶片。柯氏位(Caldwtll’S)1.评价标准:
1.1两侧眶外缘与颅骨外缘等距,鼻窦在片中布局合适; 1.2两眼眶及眶上裂对称显示。1.3岩部显示在眶下缘下方。2.质控要点:
2.1前额和鼻尖贴片、听毗线垂直胶片头正中矢状面垂直胶 2 2中心线 23o向足通过鼻根达胶片。
(十三)视神经孔瑞氏位(Rnees’s). 1.评价标准:’
1.1视神经孔显示在眼眶的外下1/4象限中成卵园形阴影; 1.2视神经孔管壁三条骨壁线显示,构成视神经孔的轴位投影。2.质控要点:
2.1头正中矢状面与胶片成53o角,听鼻线垂直胶片; 2.2中心线垂直通过眼眶外1/3处达胶片。
二、讨论
1.摄影体位标准是符合临床要求和X线诊断的首要条件,也是优质X线影像的基本条件。2.摄影体位标准是以能使特定解剖结构在胶片上真实准确显示为标准。
3.为要获取优质正确的摄影体位影像,必要掌握人体三维结构在胶片上二维显示所应处置的确切方法:如选择正、侧或斜位;中心线投射角度和投射方位。必须掌握大体解剖和体表定位的关系。
4.摄影用器材如球管倾角、量角板等必须准确无误。
5.摄影体位纯属人工操作,除必须有立体概念、几何知识、人体解剖和体表定位关系的知识外,很重要的一条是技术操作必须认真规范。
第三篇:高效课堂的核心要点和高效课堂的评价标准有效评价
高效课堂的核心要点和高效课堂的评价标准
一.高效课堂的经典定义
所谓“高效课堂”就是教师用尽可能少的时间获取最大教学效益的教学活动。就教学目标来说是指教师在单位时间、空间里,将教学目标最大化和最优化 ——也就是将新课程标准中的“知识与技能,方法与过程,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最大化,最优化。
二.高效课堂的核心要点
课堂高效与否拿什么来衡量呢?现在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分析得比较全面量化得比较具体的是李炳亭先生著的《高效课堂22条》,该书于2009年5月1日由山东文艺出版社出版。
(一)李炳亭先生其人其事
李炳亭:笔名李不骑马,山东嘉祥县人。现为《中国教师报》山东记者站站长、首席记者,兼任中国教育学会小学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中国教育学会初中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中国名校共同体秘书长。教育专著《杜郎口旋风》、《高效课堂22条》、《向阳的智慧》、《县中突破》等;文学专著《童年不骑马》、《木子头的村庄》、《欲望济南》、《虎踞龙盘》;合著《热血师魂》。近年来致力于“高效课堂模式”的推广应用。近期在《中国教师报》等数家教育媒体开设专栏“骑马看教育”。主张:学校的产品是课堂;素质教育的突破点在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必须以学生的学评价教师的教;能让学生学进去并且学会的老师才是好老师!。
(二)高效课堂的核心要点
1.高效课堂的概括:知识的超市、生命的狂欢。2.高效课堂的四个核心词:教育、教师、学生、教室。
A.教育即解放。B.教师即开发。C.学生即创造。D.教室即成长。
3.高效课堂的一个中心:一切以学生为中心、以快乐为根本。A.由追求知识的完整性、全面性到更加关注学生的性格、人格的健全。B.由注重知识能力的培养到更加关注学生的心理需求和精神成长。C.由传统共性和整齐划一的教育到更加关注学生的不同需求。
D.由注重课堂环节、程序的编制到更加关注学情、氛围和师生、生生关系。4.高效课堂的两个基本点:
A.关注学生弱势群体,从最后一名学生做起,人人成功才谓成功,唯有“水涨”才能“船高”。
B.教材分析的“无边界原则”。不讲“进度”,只要“目标”,人人学会才是目标。用一种思路做十道题,不如一道题找出十种思路。揪住一个知识点“无限”放大,四处出击,形成上挂下联、左顾右盼。5.高效课堂的终极目标:致力于学习能力的培养。
A.高效课堂出发“原点”,是从“两率”入手,即解决课堂精力流失率和提高高效学习率。
B.通过高效课堂走向高效学习,从而实现终身学。
C.素质教育的“素质”最主要的是“学习能力”:思维力、生成力、表达力(听说读写)。D.实现“人”的解放,即学生的解放、教师的解放、学校的解放。
6.高效课堂的特点:
1.三高:高效率、高效益、高效果。2.三动:身动、心动、神动。
3.三量:思维量、信息量、训练量。4.三特点:立体式、快节奏、大容量。5.三学:肯学、想学、学会。
6.减负:轻负担、高质量;低耗时、高效益。7.高效课堂的基本元素: 1.课堂效益公式:1×?=效益
“1”即教师,并假定为“恒数”,那么学生即为“?”,学生投入多少状态的“?”,即收获正倍或负倍的效益。
◆假定“?”是0,那么1×0=0,这样的课堂叫“零效益课堂”。
◆假如“?”是2,则1×2=2,这样的课堂叫“正效益课堂”。
◆假如“?”是–1,则1×–1=–1,这样的课堂叫“负效益课堂”。
◆因此,学生“动”起来,课堂活起来,效果才能好起来!2.核心理念:自主、合作、探究。
3.技术支撑:高效课堂模式——通过展示实现交流、通过纠错实现落实、通过点拨实现提升、通过开放实现拓展。
D.学习方式:小组学习——独学、对学、群学;独自思考、合作探究、对抗质疑。E.三种利器:又称“学习三宝”——活页夹、双色笔、纠错本。
F.教学抓手:导学案——学生学习的路线图和方向盘,“五步生成”,实现四级目标。G.教学目标:通过“三维”目标的落实,致力于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8.高效课堂的基本模式: A.时间划分:10+30+5。
B.环节划分:预习、展示、测评。
C.六大模块:预习交流、分配任务、合作探究、展现拔高、串插巩固、达标测评。9.高效课堂的评价: A.师生关系:
传统课堂是“地心说”,高效课堂是“日心说”。学生是“太阳”,课堂教学教师要绕着“太阳”转。B.以学生的“学”评价教师的“教”:
◆让学生学会的课才叫好课。
◆让学生学会的老师才叫好老师。
◆哑巴能成为好教师吗?当然可以,只要哑巴能让学生学会,岂不是好教师吗? C.“三看”学生:自主的程度、合作的效度和探究的深度。
◆一看学生在课堂上参与的人数,是100%参与,还是大于或小于100%。
◆二看学生参与的质量,语言表达是否通顺,态度是否积极认真,情感是否投入,精神是否饱满,板演书写整齐工整,词、句、符号、公式是否正确,等等。
◆三看学生的预习笔记,检查“预习”情况,以便教师可以根据学情,适时导入下一个环节,准确做好课堂决策。
D.“四看”教师:
◆一看课中是否坚持了“学生中心”。◆二是否依据模式备课、上课。
◆三是否体现了三维目标,培养了学习能力。◆还要四看教师的学案备课。E.评课三看:
◆一看教师是否遵循了模式,是否使用导学案上课,是否充分使用和调动了小组,是否组织了当堂达标测评,严格规定“讲”绝不能超过10分钟。
◆二看学生的学习状态、课堂气氛,是否有走神、打瞌睡精力不集中,或者假学、伪学现象。
◆三看教师是否注重学习方法,关注学习过程,严禁教师上课“对答案”,严禁用标准答案囚禁学生的思维。10.高效课堂的课堂要求 A.文本挖掘:
◆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是否深刻:有自己的认识,观点,能够分析,结合事例表述、板演、绘图、感受感悟,艺术形式表达、写作、制作、实验、多媒体、录音、辩论等。
◆寻求方法,发现规律,总结特征,概括重点。
◆举一反三,拓展演绎,深化提升,形成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情感流露。B.课堂形式:
◆合作学习、兵教兵、兵练兵、兵正兵,弱生是否参与表现,气氛浓厚,人人踊跃; ◆个体展示、分析、表达精辟,语言通达流畅,语言洪亮,无语病,尽可能到板前或聚焦处锻炼同学们的演讲、说理、辨析、自信的能力,声情并茂,动人。
◆板面设计精彩、美观、规范、横平竖直、作图科学、重点突出、图文并茂。◆点评恰当,突出要点,重在本质规律,被点评的同学要有表示,或口述或板演,要当即纠正其差错。
◆每节要有总结、反思、测评。C.课堂流程:
◆预习交流,确定目标。◆分配任务、立体教学。◆完成任务,合作探究。◆展现拔高,师生互动。◆串插巩固,全面掌握。◆达标测评,检查验收。
D.课堂气氛:和谐、民主,学生敢问,敢说,敢爬黑板,敢下桌讨论,形成一种积极主动,争先恐后,紧张活泼,读、说、议、评、写贯穿始终;拓展、挖掘、提高,重视能力培养;学生活动人次多,密度大,人人参与;课堂效率高,效果好,达标率高。
11.预习、展示、反馈的具体要求
A.预习:学习的起点——让50%的学生通过自学掌握50%的问题,然后通过合作交流,再让70%的学生掌握70%的问题,建构起初步的知识结构;
B.展示:解决学习内驱力的“金钥匙”——“先学后‘教’,当堂达标”。教师根据学情组织学生对学习成果进行展示;
展示分为:组内组织的“小展示”和班内“大展示”。
大展示要讲究技巧:展示“普遍性”问题,具有“代表性”的问题;一般主张由学力较弱的学生多展示;当然对展示内容教师要学会取舍,太难和太易的都不作为展示内容。展示过程教师要敢于“利用”学生,实现学生自身能力差异的资源共享,“兵教兵”、“兵练兵”、“兵带兵”、“兵强兵”,“兵教官”、“官教兵”。
C.反馈:落实效益——实行验收制度,检查目标达成的情况,也是对学习目标的回归性检测。在考试制度未被取消的前提下,任何教学都必须满足两个要求:学生的需要和考试的需要。反馈即是当堂达标,又是教师对知识的提炼、拓展和升华。
12.小组的要求和评价:
A.分组:异质同组,同组采用AA、BB、CC分法;同质结对,竞争合作;
B.理念:小组组长又叫“教师助理”。一间教室里的N个小班:每个小组视为一个“小班”,高效课堂等同于“小班化”教学;
C.小组学习:可概括为“1:6教学法”——1个教师负责解决6个组长的问题,调动掌握6个小组的学情;每个组长负责解决6个组员的问题,调动掌握每个成员的学情;
D.即时性评价:教师上课要抓好小组学习的即时性评价,一评知识;二评情感态度;三评行为习惯、动作语言;
E.分工:组内“小展示”由组长负责,班内“大展示”有教师负责。
F.一节完整的课堂包括:完成既定的教学进度和任务;完成小组、个人评价。13.高效课堂对教师的要求:教师要成为“第四者”:促进者、学习者、决定者、幸福者;
A.首先要完成角色的转换,教师由传授者变成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做学生成长的推手; B.实现教学相长,教师还应该成为学习者,与学生一起“同学”。教师上课也是“上学”,教书也是“进修”。
C.一节高效课,它是由教师和学生合力打造而成的,这其中教师的作用当然不容忽视。尽管教师不再是教学中的主角,但他毕竟是“平等中的首席”,因此,教师“决定”着一节课的好坏质量。有什么样的教师就有什么样的课堂,有什么样的课堂就有什么样的教育,有什么样的教育就有什么样的国家和民众。
D.从职业特点上,教师还要改变生命现状,做一个发展的人,一个教育理念的行动者,一个幸福的职业者。
14.高效课堂的管理:
A.抓“两头”,促中间:一头指导学案的编制与预习;一头指当堂的达标测评;“中间”指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和结论生成的过程;导学案的编制即“备课”:主备—年级组—主备—个备—课后备;
B.领导班子上观摩课,骨干教师上示范课,普通教师上达标课,较弱教师上过关课,整改教师上提高课。校长要“清心”、“正气”、“洗脑”;
C.学科、年级、班组组织自己的听评课; D.立足课堂,狠抓落实:一谈二警三停;
E.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既抓教师的观念转变,同时更要抓学生学习观念的转变,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学习是自己的事。
15.高效课堂的三条高压线: A.预习不充分的课不准上 B.严禁教师与学生“抢风头” C.必须当堂落实达标
16.高效课堂的“命门”:“开放”是前提,“关键”定成败,产品是课堂,模式出效益,流程生能力。
A.“开放”是前提:教师要敢于放手,学习能力来自“开放”。开放的程度决定了教育的高度。穷人的孩子为什么早当家、能当家?放手就是爱,放手就是“放生”,开放就是解放;
B.“关键”定成败:一切取决于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主体意识是否真正觉醒和发挥。回到教育的“原点”,探索“人”的教育,尊重学生的学习权利,用“展示”解决学习的“内驱力”,形成学习的“兴趣中心”;
C.产品是课堂:要制定课堂标准,淡化教师的“课堂艺术”。再靠教学技艺“包打天下”绝对是一厢情愿,“茶壶里面起波澜”不解决问题,唯有重视课堂标准,才能“生产”出合格的课堂,才能保证让每一个人的每一节课都合格;
D.模式出效益:用四个月的时间,解决模式的“硬着陆”,任何人在临帖阶段都不准许超越模式。“机动车靠左行驶”,宝马车概不例外,这就是“规”,亦为课堂“之道”; E.流程生能力:兖州一中教学楼前的金鱼会跳舞。掌握了模式,习惯了流程,便能产生良性循环,形成“能力”,所谓“熟能生巧”。
17.教师实现职业幸福的途径:
A.常规途径:总结—反思—实践—总结模式;
B.“小课题”研究:拒绝假大空泛绣花枕头般的“大课题”,揪住课堂教学中的“活问题”,持之以恒地捻针尖,力行数年,必有所成;
C.教师个人俱乐部:充分发挥“特级教师”的专业优势,鼓励教师发展个人特长。教师个人俱乐部,还应与学生社团组织实现“双边互动”。
18.高效课堂的文化追求:
A.学校应该是一部大书,一草一木都应是教育资源,都要能够发挥“教”与“育”功能。校园文化的策划应因地制宜,充分利用每一点时空,比如利用教学楼的楼道楼梯,设计一部“中国历史走廊”。利用教室的外墙,制作一个“课间加油站”,利用每一棵树木,创意一个“历史名人园林”,利用体育场,设计一个“奥林匹克文化公园”„„唯有把学生“浸泡”在优质文化里才可以实现教育的目的,如何占领学生的“视线”,是一个方向;
B.团队文化最好的解读是“家”,生生之间最佳关系解读是“家人”;
C.班级文化应基于“责任”的建设,从真正的班规入手,强化自主、平等、尊重、合作、温暖的班级文化。好的班规,既能看见,又能摸着,是一部严肃的“班级宪法”。推荐阅读《在与众不同的教室里》(李茂编译)
19.高效课堂符合新课改理念
A.紧扣“教”与“学”,真正实现了“两个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由“灌输式教学为主”向“以探究式教学为主”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由“接受式学习为主”向“以研究性学习为主”转变;
B.围绕的就是自主、合作、探究;
C.诠释的是“师”与“生”的关系:教师是平等中的首席,实现师生相长; D.教书育人的完美体现; 20.揪住“七寸”找“途径”:
传统教育患的是“课堂并发症”。课改就是找到的那个“支点”。
其实课堂不仅是教学的牛鼻子,更是撬动一切问题的那个“支点”。毋庸置言,教育“百病缠身”,正因为此,我们才需要戒除一些急病乱医的鲁莽。时下课堂教学的某些观点和所谓的“见解”,大都属“盲人摸象”,因而一线教师要对某些“专家”的指点保持高度的警醒。教育首先需要解决问题,解决问题的教育才是好教育。要解决问题,就要奉行“实践的力行”,今天的中国教育不是不需要“理念”,可悲在理念过分泛滥,却又绝少有哪位专家愿意手把手教给我们如何解决问题的。千万记住,我们不能因此自乱阵脚,要咬定“行动”,寻找“途径和方法”,要知道教育是“做”出来的,而不是“说”出来的。
21.从“传统”到“高效”的教学比喻 传统课堂是教师抱着学生走,洋思等一类课改典型均属于教师牵着学生走,高效课堂是教师放手让学生自己跑着走;
教学是什么?就是教会学生如何学。
师之体育教师,把篮球发给学生,让学生自己投篮。师之音乐课:为“跑调”的学生纠正“调子”。关于几个教学的比喻。
“养猪说”:饲养员不应该代替“猪”吃食,而只应该把猪养肥; “育儿说”:让孩子吃饱吃好,而不能替代孩子吃饭。
“妈妈解放”的启示:在襁褓中的孩子让当妈的最累,只有当孩子可以独立“吃饭和行走”时,妈妈才意味着得到了解放。
22.高效课堂模式先“继承”再“生成”
没有“临帖”岂会有“破帖”?先用“田字格”写字,严禁貌似有见地的批判地学,否则会画虎不成。
我们要求所有“共同体”学校用四个月时间进行高效课堂的“临帖”,这个阶段叫“继承”;第二个阶段叫批判与生成,在这个基本模式的基础上嫁接生成不同的课堂特色,这个特色应该讲是“同质异性”的,相同在“高效”,不同的形态上。没有批评就没有超越,当然也不会有真正的生成,“临帖”是为了“破帖”。但一开始就忙着批判,结果一定是画虎不成反类犬,批判的学往往呈现为“貌似有见地”。另外,即便是批评,我们也主张“行动批判”,而不是指手画脚瞎白话,有些批评,显然是“酸葡萄”心理在作祟,可以理解的。中国的传统文化就是这样,木秀于林,风必折之。但天降大任,总得有人亮出肩膀去“扛”起这个伟大的民族分配给我们的责任!
三.高效课堂的评价标准
传统的课堂教学评价以教师的“教”为中心,主要以教师在课堂上的表现来评价课堂教学效果,高效课堂教学评价必须倡导“以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为本”的基本理念,坚持“以学论教” 的指导思想,主要以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呈现的状态为参照来评价课堂教学质量,以此促进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改革,实现师生共同发展,使课堂教学达到真正高效。
(一)高效课堂评价基本原则
1.导向性原则。评价标准要引领评价对象的思想和行为努力向构建高效课堂靠拢,达到推动课堂教学改革、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目的。
2.科学性原则。评价标准要准确反映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体现教学改革的方向,遵循教学规律的基本要求。
3.全面性原则。既要对教学设计、教学准备、教学过程及教学反思等进行全程评价,也要对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特别是学生的学进行全面评价;既要评价学生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掌握的情况,也要关注学生的能力目标和情感目标的达成状态。
4.可操作性原则。评价指标简单明了,在突出重点的基础上,尽量减少细节,以利于在实践中操作。5.开放性原则。评价标准倡导课堂教学的开放性,既体现课堂教学的共性,又反映不同学科、不同类型课堂教学的特殊性,提倡创新,鼓励个性化教学。
(二)高效课堂评价基本标准 1.教学目标(10分)
A教学目标准确、具体,具有层次性、生成性和可操作性,切合学生实际。B符合新课程标准要求,体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和谐统一。
C教学目标始终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并落实在具体的教学内容上。2.教学内容(20分)
A.合理开发、利用各种课程资源,能从学科体系的高度上准确理解、科学把握教材内容,依托文本,处理好整体与个体、整体与局部的关系。
B.内容条理,层次清晰,重点突出,内容的呈现符合学科规律和学科特点。C.关注书本知识与学生实际生活经验、社会实际和现代社会科技发展的联系。D.课堂容量合适、难易适度、速度适中。3.教学过程(30分)
A.师生关系、生生关系和谐。课堂氛围民主、平等、和谐,师生认真倾听别人的意见,自由表达自己的观点,分享彼此的思考、见解和知识,合作积极、愉快。
B.教与学关系和谐,时间分配科学,以学为主。教师启发、点拨和组织教学的时间原则上不超过15分钟,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观,进行自主、高效的学习。
C.教师、学生、文本之间进行形式多样、频率适当、有思维含量的对话与交流,学生思维活跃,参与面广。
D.多媒体、教学仪器设备等辅助教学手段运用恰当,和谐、高效地服务于教学工作。E.注重学法指导和习惯养成,教学环节完整,作业适度、适量。
F.教学方法适宜、学习方式得当,接受性学习、探究性学习和合作等学习方法相辅相成,和谐共生。
4.教学效果(20分)
A.教学目标达成度高,学生的能力目标和情感态度目标在达成认知目标的过程中得到足够重视。
B.师生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和交往状态,学生参与面广、学习积极主动。
C.学生的思维品质和思维能力得到锻炼和优化,能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真实情景中的问题,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思维能力等综合能力得到发展和提高。
5.教师素质(10分)
A.基本素质。有良好的师德,敬业爱生。仪表端庄,教态自然。语言规范,作风民主。组织教学到位,板书设计合理。有较强的应变能力,能及时处理各种偶发教学事件。
B.学科素养。学科知识功底深厚、扎实,教学视野宽广,能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能熟练和创造性地运用各种教学资源。6.创新教学(10分)
在教学设计、教学方法、课件使用等某一方面具有创新,形成独特的教学风格,教学效果显著。
(三)评课的方法技巧和注意事项
1.抓主要矛盾。一节好课,也不可能尽善尽美。评课中,更不可能面面俱到。因此,应根据上课教师探讨的目的和课型,根据听课的目的和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抓住课堂教学中的主要问题进行评论。如这节课的目的是探讨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评课时就应该把重点放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成功经验和存在的不足上,其他方面只作次要问题略提即可,切不可冲淡中心。
2.评课要有重点,切忌吹毛求疵。要突出重点,集中主要问题进行评议和研究,不要面面俱到,泛泛而谈;评课的重点应主要围绕教学任务的完成情况、课堂教学的组织结构、课堂信息的传递结构、学生思维活动的密度和质量、教师的基本功等方面进行,因此不要在琐碎问题上吹毛求疵。有的同志在听课时往往抓不住课堂教学中的要害问题,总喜欢对教学中出现的偶发性错误抓住不放,这是一种舍本逐末的做法,应该尽量避免。因为这样做,不但不能帮助教师提高教学水平,反而会严重地伤害教师的自尊心。
评课要全面衡量,切忌以偏盖全。日常评课活动中,我们在听课中往往会发现有些教师在某一方面有十分突出的优点,令人赞叹不已。例如粉笔字写的很漂亮,或者板图画的非常漂亮等等。这些突出的优点往往会使听课的人产生一种愉快的心境。相反,有时候也会因为授课教师存在某一方面的缺陷,给听课者带来一些沮丧失望的心境。心理学研究表明,不管任何性质的心境都具有强烈的弥散性.也就是说,这种愉快和失望的心境使人们在其他问题上也会带上同样的感情色彩,产生“一好遮百丑”或“一丑遮百好”的心理感觉。因此,如果在听课时发生这种情形,那么在评课时要特别注意防止感情用事,以偏盖全。如可以评一评教学的整体结构是否完整有序,体现这一完整性的各个要素的排列是否有序,这个顺序是否符合教学规律,是否符合学生的实际,是否符合课型特点等。
4.评课要因人而异,切忌程式化。评课的角度和深度要根据被评教师的实际情况来定。A.要注意年龄差异。对待老教师要尊重,持虚心态度,抱着学习的心理;对于有多年教学经验的中老年教师,要把评课的重点放在教学指导思想方面,对于一般性的问题可以讲的概括一点,不要不厌其烦地谈论教学细节问题。同时要帮助其总结经验,并使之上升为理论性的东西;对待刚参加工作的年轻教师,要细心指导,持扶持态度,评课要具体,可以就教学细节提出具体的改进意见或努力方向,但不要求全责备,可结合实际讲一些教学理论问题,并注意不宜太多太深。
B.要注意教师的性格差异。对待性格谦逊的老师,可推心置腹、促膝谈心;对待性格直爽的教师,可直截了当,从各个角度与其认真交流;对待性格固执的教师应谨慎提出意见。C.要注意教师的素质差异。对待素质好的教师,不仅看他教学能力、组织能力、教学的基本功、驾驭课堂的能力、教学语态、体态,是否揭示文章的内在联系等,还要看课堂是否呈现新的教学理念,是否有效的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是否有自己独特的风格,是否上出亮点,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要提出新的目标,以求不断进取,形成个人的教学风格;对待素质一般的教师,只要求能完成教学的基本任务,最好有某一方面的特长,注意鼓励、鞭策,使其充满信心,迎头赶上;对待素质较差的老师,只要求其掌握常规课应有的步骤,并在此基础有所提高,要诚恳地帮助他们认识到教学中的不足,促使他们苦练基本功,提高自身素质。
5.注意评价语言的使用。
通过评课活动,起到调动教师参与教学、研究的积极性作用。根据课堂教学特点和班级学生实际,实事求是地公开评价一节课,切忌带有个人倾向;要以虚心的态度,商量的口气与被听课教师共同分析研讨,不能把自己的观点强加在别人头上。
要坚持激励性原则。既要解决必须解决的问题,又要注意语言的技巧、发言的分寸、评价的方向和火候,以便发挥评课的效益功能。评课语一般分为“特色”和“建议”两部分。评课时对于其“特色”和“建议”,最好三六开,即六分特色,三分建议(缺点)。一般情况是“特色”多于“建议”,除了极个别较差的课。对于评语的使用最好选老师们易于接受的、较为以人为本的,例如,提建议时多用:如果能、还可以、最好能、„„就更好、可适当的„„、„„须加强等词语,相信老师们会更爱听。
适量适当的善意的诙谐调侃也是评课的调味剂。
2011年11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