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如果说学生就像花朵,那么,他们不但需要坚实的土壤扎根
梧州市小语5班级学习简报
第12期—谭媛红
主编:肖玲 2011年11月22日
如果说学生就像花朵,那么,他们不但需要坚实的土壤扎根以及温暖的阳光哺育,他们还需要冰冷的雨浇灌,甚至,偶尔还需要暴风雪告诫他们不要忘记自然秩序的力量。教师必须为学生在土壤、阳光和雨之间保持平衡,并意识到暴风雪可能会产生非常大的破坏作用。
如果把学生比喻成一株小树,教师便是给小树以温暖的阳光,不敢说不会投下阴影,不敢说会让每一株小树得到同样多的阳光,但我们要努力让每一株小树感到温暖,促进他快快长成参天大树!
课堂应开满自主学习之花
听了金老师的讲座,我知道了自主学习的定义,在学校教学中,自主学习就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能动的创造性的学习探索活动,实现自主性发展的教育实践活动。也知道了教学中开展自主学习的重要性,自主学习是学习的最高境界,我觉得是一种特别需要慎独的学习方式,故而,我认为先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让学生意识到自主学习的重要性和意义,接着通过教师的组织、指导来让学生慢慢懂得自主学习的方式方法,最后逐步达到自主学习的境界。
1.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思想指导着行为,兴趣是学习的钥匙,即使是小学生也不列外,所以我们可以从低年级开始让学生静下来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学习,并告诉他们这样做既可以让自己快速的很好的完成学习任务,又可以收获好心情,做得好的同学还可以得到来自老师物质和精神上的奖励。学生体会到了自主学习的乐趣,就产生了兴趣,这样自然而然的喜欢上了自主学习这种学习方式。
2.重组织与指导。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指导者,所以教师要有计划的有目的的组织指导学生自主学习。我很欣赏金老师讲座时提到的美国远距教育专家魏德曼的“独立学习理论”,其中包括:师生分离;教学通过媒体进行;教学活动个别进行;学习通过学生自身活动实现;学习在学生自身环境条件中容易进行;学生可以自己选择学习起止时间和学习进度。
3.达到自主学习的境界。自主学习就是要学生能能动的、创造的学习,也正如叶圣陶说的“认为教学的最终目的为: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要是咱们老师能把好指导学生自主学习各关,离“教师是课堂教学主导,学生是课堂教学主体”
还远吗?
我想这么事半功倍的方法,聪明的教师们肯定要在教学实践中尝试,并慢慢形成自己的一套好方法,让课堂开满自主学习之花,让学生成为能动的学习者,成为有创造力的学习者。
激情燃起真幸福!
有一天,我去听了一个教师的课,一堂课下来,课堂的基调都是如月光般平静,教师就像一蹲像,听课的教师真累,不知道学生又有怎么样的感受?我想,难道中年教师就再也燃不起激情之火了吗?我真的很担心自己也会变成那样,因
为我很难想象,一个没有激情的教师怎么能上得了一堂富有情感的语文课,怎么能教得出富有激情的学生,怎么能让自己的工作有情趣。
激情源头的活水是对教育、学生的爱。翻阅每一位语文教育大师的历史,哪一个不是怀着一颗对教育、对学生无比热爱的心呢?哪一个不是满怀激情?他们正是有了爱心带来的激情,才真正走进了语文、走进了教育,走进了学生的心灵,才在语文教育教学上取得了非凡的业绩。
激情还源自教师的自信,当然自信来自于精心的准备。我觉得教师要深入教材,善于挖掘教材,勤备学生,研究教案,精心准备每一节课。教师只有吃透教材、熟悉教案、了解学生,真正成为教材文本和学生的知音,才能充满自信,才能精神振奋、情绪饱满的走进教师,在课堂上风度翩翩,声情并茂,挥洒自如,游刃有余。而且要时给自己充电,如参加各种培训,各种比赛,各种研讨,都能让自己的内在更加丰满,更加钟情于教育。
激情还源于教师的奉献精神,没有奉献就谈不上教育!
“国培”中体会到了老师们那么有激情,大家都回到了就业的前几年工作状态,我参加了觉得自己有了一个牵挂,一个动力,激情燃起真的很幸福!即使教育的路是很漫长很艰难的,但是我愿“执火”上下而求索。
老师,你为什么要问这个问题?
今天学到了课本中的一句名言“欲要看究竟,处处细留心”,我便顺水推舟地说:“你们平时些观察作文时,都是无话可写,可见你们没有做到‘处处细留心’”接着,我又问了:“校园中玉兰树树叶一年四季的颜色有什么变化?”我原以为这样的提问既能让学生懊悔自己平时不观察,又能从新激发起他们的观察兴趣,但是令人遗憾的事情发生了——没有人发言。一段漫长的等待过后,有个学生举手了:“老师,你能告诉我们,你为什么问这个问题吗?”其他学生都向他投去了赞同的目光。看得出来,他们也都不知道我为什么要问这个问题,我哑然。
课后,学生的问题总是在我眼前晃动,反思这个问题,反思自己平时课堂上所提的问题,我有了不少的发现:
1、课堂上,不能用学生觉得没有逻辑的话提问。我本该是要教学生积累名人名言,就不应该把话题转移到批判学生和作文指导上,这会让学生摸不着头脑。所以备课要备好学生。
2、我的课堂提问中还存在着一定的教师话语霸权。课堂上,我是提问者,学生只需回答我的问题,他们是课堂教学的配角,我的教学理念还是要求学生适应我的教学习惯,而不是我去创造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在落实尊重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的理念上,我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3、我提出的问题华而不实。反思自己之前的一些教学设计,为了能够让教学更“精彩”,我往往会在课堂上提一些看上去和教材毫无关系,但又有着内在联系的问题让学生解答,随后再告诉学生所要学习的内容。这个过程表面看上去是一个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的学习过程,但是在这个环节上,我却犯了一个错误——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人。教师只是引领者,而不要为显示自己的“能力”,也不是为了“精彩”就颠倒了师生课堂上的角色。
学生的一句话“老师,你为什么要问这个问题?”让我如大梦初醒,教师在备课中要斟酌再斟酌怎么样设计问题,这个问题要达到什么教学目的,这个问题能精确地解决那个教学重难点,千万不能课堂上信手拈来,只会把学生弄糊涂了,只会脱离了教学目标,只会让自己有更多的失败。
让诵读洋溢于学生心
在语文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便是诵读了,特别是富有音律美、意境美的古诗词和散文,培养学生的诵读能力是语文教师势在必行的,那么怎么样才能做好诵读的指导呢?听了刘老师的讲座,我对他谈到的以下几点颇受启发:
1.树立科学的教学理念。语文教师要时刻明白自己是个传授学生语文素养的人,是个让学生从小培养语感的人,故而,不可以有“觉得指导学生诵读太烦了”“诵读与考试没有任何的关系”等为理由拒绝指导学生用抑扬顿挫的声调、有节奏地诵读。教师要更新观念,以长远的眼光来对待学生诵读能力的培养。
2.自身提高语文能力、发展语文素养。有人说,教师要想给学生一桶水,自己必须有十桶水。我觉得只有教师有了广博的知识和真诚的人文态度、精神才能把培养学生诵读落实好。如有些教师上课只用本地话教学生读书,那么就要改变观念了,以培养学生诵读为出发点,好好练练自己的普通话;如有些教师的诵读能力较差,就要在备课时多读几次课文,自己先把课文读出体会,读出感情来;如有些教师在课堂上不重视个人的范读,其实教师的范读对学生来说有着“润物细无声”的作用,教师的每一次激情的范读都能感动到学生,激发学生,引领学生,积年累月,耳濡目染,定能接受最佳的汉语文熏陶,其语感积淀或许能纯净得多,当然教师在范读时也有做一定的点拨,指导效果才会更好。
3.诵读中避免生硬,也是刘老师给我敲的一个警钟。教古诗词的时候,我也常常会只让学生机械地切分诗句节奏,硬性规定节奏,没有借鉴音乐里的“旋律”“节奏”,导致学生只会停顿,没有达到有感情,从而不能走进文本和作者和意境相容,以致学生失去对经典古诗词的喜欢,真是失败啊。相反,有一次听一个教师上的《送元二使安西》,她就能在指导学生诵读的基础上,配上了悠扬哀怨的古筝,学生很快就能入境入情的诵读起来,有些学生课后还沉浸在教师营造的那个教学情境,这样的指导,学生怎能不爱上诵读呢?
经过这次的学习,我将更加注意自己在教学工作中对待学生诵读能力的培养,也有了些许思路,首先要做的就是好好反省自己过去的教学,再历练自己的诵读能力,让我心爱的学生心中时刻激情诵读的涟漪。
口语交际,任重而道远
看了徐轶老师的《小学语文口语交际的教学策略》深有感触。当走进市里的学校,就会惭愧自己的学生口语交际能力怎么那么差呀?寻思良久,还是从教师自己个人来找原因。平时在教学中,很多教师特别是农村教师都会跳过口语交际这个教学内容,因为他们会觉得不知道怎么教,或者觉得没有必要教等都可以归结为教师个人的综合素质比较低。如此的教学情况,必定让相对话穷的、内向的、害羞的农村小学生更加不愿意不喜欢不擅长与人交接了。课上,徐老师对于如何组织口语交际教学支的几个招,我想在日后的口语交际中会尝试的:
1.创设适合的交际情景。平时教学中,我们教师可以让学生和关系最为亲近的同学交流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想,不必要刻意要求学生达到什么要求,只要学生乐于把想说的都说给同伴听即可,以此让学生觉得和人交流并不是找不到话题。
2.正确处理口语交际课中的师生关系。在课下教师让学生自言其说,可是为了让学生的交际方法更为科学,更能取得愉悦的交际效果,我以后还会在课上组织学生进行口语交际,并且务必先营造一个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这样学生更乐意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合理的交际了,试问没有一个和谐的环境,谁又愿意诉说自己的心里话呢?
3.给学生创设真实的交际氛围,还需要认真考虑一些教学细节。对照徐老师说的并且结合我平时的教学,我反思了自己:课堂上,有时候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绪,导致师生关系紧张,甚至我还有很神经质的感觉,所以作为一个合格的教师一定要管好自己的情绪。给学生一个微笑,帮学生捡起一只笔,轻轻抚摸学生的头,坚定的竖起大拇指等等都会如春雨般滋润学生,从而拉近了师生关系。
总之,徐老师的这个讲座,我受益匪浅,虽然农村小学口语交际任重而道远,可是为了自己的良心都要好好反省自己的教学,努力做好一个引导者、组织者、合作者!
天使的礼物
08年,我做班主任,我们班发生了一个故事,主人公是一个背后留着一片被开水烫得黑黑疤痕的小男孩。
一天校长安排我们班为操场除杂草,同学们都在热火连天的劳动,当他热得受不了脱下衣服时被其他同学看见了,“好可怕呀,怎么回事呀?”“你怎么又那么大的胎记,还很难看”甚至有些娇气的女同学还窃窃私语“真恶心,像烫猪!”我看到这样的情况后就慢慢的走向小男孩,露出诧异的表情:“大家说的是真的吗?你让老师想起了一个美丽的传说,同学们想不想知道?”大家一致点头,都聚到我的身边来。我指着小男孩背上的伤痕说:“你们知道吗?每个小朋友都是天上的小天使变的。天时成为小孩子时,得把他们美丽的羽毛脱落下来,可也有的小天使动作过猛了,就把天使羽毛的囊留下了,变成了这样黑的皮肤。”这时,同学们议论纷纷,于是我又说:“我们每个人是身上都有天使留下的礼物,你们看看自己的身体,看看有没有与众不同的?”学生们又看看自己的手,脸等等,有的学生自豪的说:“天使给我留下了一个痣。”……后来,大家对小男孩说;“对不起,我们错了。“小男孩的泪停止了,羞怯的说:“没关系。”
事后,小男孩写了一张纸条给我:亲爱的谭老师,谢谢您,以后我再也不会因为自己的这个伤疤自卑了,我会永远记住您的。看着看着这几个写得端端正正的字,我又想起了一句话:没有爱的教育就不是教育。教师对学生的深厚的感情就是一种尊重保护的体现,“天使们”请给孩子尊重保护的礼物吧。
习作之战持续着
从事教学语文课程5年来,我都是教中高年级,也同学生一起与作文一起奋战了5年,在这5年里,我有成功的喜悦也有失败的失落,觉得学生很胆怯写作文,因为他们觉得作文是学习语文的拦路虎,写出来的作文也有很多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问题:
1.没有材料;
2.内容不符题意、不充实; 3.语言、思路没有逻辑;
4.病句多、错别字多、标点符号不会准确运用; 5.自行修改能力差;
6.作文没有新意、没有创新。
事出有因,所以针对学生存在的诸如这些问题,我甚为着急,也进行了认真的分析,觉得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1.教师的指导写作能力浅薄,方法不科学; 2.学生没有做到观察生活,积累生活材料; 3.学生平时课外阅读甚少,当然也有教师没有的指导学生看哪些书,没有布置任务下去;
4.教师没有进行更多的口语交际等交流活动,学生没有听说的能力没有得到锻炼;
5.教师没有很到位的组织、指导学生系统地学过如何自行修改; 6.学生有些许惰性。
既然已经发现了问题所在,我觉得就很有必要及时改正,努力完善教学方法,让学生战胜这个拦路虎,获得写作的快乐。然要想达到这样的目标,针对我的学生我就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努力:
1.要学习新的、好的作文教学理念,不断学习,实践,反思,总结,再实践,再学习,再反思,再总结。比如,我看了《广西教育》里面,也学习了其中很多好老师的经验,在一次习作指导中,我就改变以往一开始习作教学就读范文而是让学生之间自由说说自己所见关于此类题材的事情,给足够时间他们说说,接着教师再通过提问来评价、总结学生的材料,选出最为大家熟悉,最有典型性的材料来全班开展讨论,交流意见,这样学生的思路就打开了,想到的也就多了,当然也就有了把话写下来的冲动了,这时再让学生小组里一起写作文,这样的组织还能让学生养成合作学习的好习惯。这样的指导,学生通过讨论、交流、合作就能高兴的把作文写下来了。
2.观察是人们发现、认识和理解外界事物的基础,只有“笼天地于形内”,方能“挫万物于笔端”。它在写作活动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所以,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想象、阅读等方式积累素材。例如,当学生四年级的时候,我就要求学生晚上回家和家人一起看新闻联播,五年级时,我要求学生看看读读报纸,甚至还拿办公室的报纸给学生利用中午的时间来一起看看报纸,四年级起,我还用每堂课的前2-3分钟来让学生轮流到讲台前说说小故事、自己的见闻、读到喜欢的课外读物等等,只要他们想说的就说出来,刚开始时不要求语言的准确和通顺,慢慢的教师就指导他们先写好草稿背好了再在同学前说说。当然,把自己观察到的很多东西都可以写在日记本上;把积累到好的句子、词语摘抄到课外积累本子上。这样的办法还挺有用的,学生心中有料了,怎能炒不出好菜呢?
3.针对学生课外阅读少的情况,我常鼓励学生充分利用学校的图书室,好好的借阅书籍,并且在布置作业时,改变了以往的更多的写写练习,而是适当增加了布置课外阅读书籍,这样教师就要了解学校图书的储存情况了。同时也要求学生到新华书店去购买书籍,买到后和同学一起资源共享,渐渐的我班读课外书的氛围浓了。
4.在指导作文之前,要好好的设计一个口语交际,而且咱们教科书里也有这样的设计,可以用作指导作文的基调。这个环节不能少,而且时间也不能少,学生只有会说了,会交流了,才有东西可以写。教师一定要做好这个口语交际的环节方可。
5.五年级的教学大纲要求“能修改自己的习作”,在教学时,很难有效的落实,之前我就是说:“请同学们课后用红笔好好修改作文”,可是当我再次检查时,学生的草稿纸上还是一个红字都没有,这时我就急了,看了一个教师的论文,就想尝试她的指导学生修改作文的方法。先总结学生平时作文中常见的错误,并归纳写出来,再教师示范修改一篇作文,边修改边指导,接着让学生同桌之间像老师一样的办法合作修改一篇作文,最后把修改后的作文读读。并且要把这修改方法和过程写在小黑板上,挂在教室里。(读,是否通顺——读,是否有错字——读,是否可以增加语句——读,是否能用上更好的句子、词语;——读,标点符号是否用对——读;整体欣赏作文)这样几次训练下来后,我就让学生利用课外时间同学之间自行修改作文了,我想再过一段时间学生就会独立 修改自己的作文了。
经过以上有趣的学习后,学生的写作能力有些许提高了,平时我还鼓励学生向学校的广播室投稿,当自己的好作文得到主持人读时,他们是很自豪的,所以他们对写作有兴趣了,不再害怕写作了,写作时就不会很懒惰了。至于创新方面,由于在教师的指导下有些学生看了新闻报道、报纸、书籍渐渐地也有些许了,如有一次写到《珍惜时间》题干里没有提到用什么方式写,有学生用常规的记叙文来写,有几个学生用了诗歌的形式来写,而且挺好韵味的,有几个学生用了编写寓言的形式写,效果也是挺好的。
一个教师要终身学习,才能与时俱进,才能有创新能力;一个教师要有进取心,才能不断克服教学工作中遇到的种种困难。这是我5年来从事语文教学,特别是与作文的战斗中得到的领悟,我和学生与习作的这一场战争将持续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