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七大以及十七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学习测试点

时间:2019-05-15 11:21:4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十七大以及十七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学习测试点》,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十七大以及十七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学习测试点》。

第一篇:十七大以及十七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学习测试点

十七大以及十七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学习测试点

十七大精神要点

一、充分认识十七大的重大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1、十七大的意义:

(1)将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执政能力建设全部写入党章,彰显了我们党在指导思想上的与时俱进,使党的纲领具有了鲜明的中国特色和时代特色。

(2)十七大的一系列重大战略决策,标志着国家改革开放进入新阶段,将对国家的未来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3)十七大的方针,顺应了“经济越来越自由、社会越来越多元”的历史潮流。十七大的思想路线的实现,将进一步扎实推进几代领导集体顺应历史潮流提出的执政目标:经济自由,政治民主,社会和谐。

2、十七大解决的核心问题:

党的十七大解决的核心问题:科学回答了党在改革发展关键阶段举什么旗、走什么路、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朝着什么样的发展目标继续前进等重大问题。

十七大解决的最关键的问题是科学发展的问题,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手段和途径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不只是数字的发展,还是人的发展;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统筹兼顾的发展;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将能够更好地为总体目标“和谐社会”提供根本保障。

3、十七大深远的历史意义(四大历史性贡献):

第一个历史性贡献,是对改革开放的伟大历史进程和宝贵经验进行了科学总结。十七大从历史高度、从全局角度、从政治深度,对改革开放作出了全面肯定,让全世界更加清楚地看到中国未来的发展方向。第二个历史性贡献,是将科学发展观与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起载入党章,作为我们党的指导思想。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中央领导集体根据新的发展需求,提出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与邓小平的“发展才是硬道理”一脉相承。邓小平讲的不是经济增长,而是发展,本身就是科学的。科学发展观正是深刻突出邓小平发展观的科学内涵。科学发展观的确立,意味着中国的发展将在科学、自觉的层面进行,因而也在一定程度上意味着中国正在与“摸着石头过河”的阶段告别。第三个历史性贡献,是对国家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作出全面部署。回顾改革开放的历程,从最初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到发展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三位一体,再到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表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涵更加丰富。第四个历史性贡献,是中央领导机构顺利实现新老交替。在新选出的中央委员中,新人超过一半;一大批德才兼备、年富力强的领导干部进入新一届中央委员会,不仅显示新老交替顺利实现,而且将为中央工作带来新思路,注入新活力;大量年轻化、知识化而又具有实际工作经验、了解民生的干部进入中央,将使中央的决策更加贴近实际,贴近基层群众的诉求。

二、学习领会十七大报告的基本要点

1、报告的整体框架:

第一、第二部分,承前启后、继往开来,表明中国共产党仍然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旗帜。

第三、第四部分,高瞻远瞩、求真务实,从中国的发展全局出发,对未来发展的战略思想、奋斗目标,做出了切合实际地回答。后八个部分,开拓创新、全面推进,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个奋斗目标,分别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国防、祖国统一、外交、党建各个方面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2、报告发出了时代最强音:

科学发展和社会和谐。科学发展是方法,社会和谐是目标。

3、报告包含的时代主题:

高举一面伟大旗帜: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是面向世界的政治宣言、加快现代化建设的行动纲领;坚持一条基本路线:“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不动摇;阐述了一个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更加全面、更加深刻、更加具有可操作性,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航标灯;提出了四点根本要求: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核心是解放思想,改革开放,科学发展,促进和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描绘了一幅宏伟蓝图:更好更快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4、报告中九个新表述和两个“没有变”:

“两个没有变”: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九个新提法、新表述:(1)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到“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表明我们开始了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的新征程;(2)提出了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五条具体道路;(3)“基层群众自治制度”首次纳入中国特色的政治制度范畴;(4)翻两番由“总量”到“人均”;(5)“生态文明”首次写入报告;(6)在“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五个统筹”基础上增加“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7)从“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到“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8)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9)从“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到“不断深化政治体制改革”。

5、十七大报告的五个“首次”:

首次以“人均GDP”为指标,提出到2020年人均GDP翻两番的目标,表明了对经济持续发展的信心和让经济发展普惠于广大群众的决心;

首次将“生态文明”写进党代会报告,强调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关系,丰富了和谐社会的内涵;

首次提出“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的说法,肯定了广大群众以多种途径参与社会财富分配的合法性;

首次在党代会报告中提出“首次分配也要体现公平”,有利于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有助于遏制贫富差距的进一步扩大;

首次在党代会报告中提出“党与腐败水火不相容”的提法,并提出建设“廉政文化”的目标,再次宣示了坚决打击腐败的决心和信心。

6、小康社会的五个新要求:

一是增强发展协调性,努力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二是扩大社会主义民主,更好保障人民权益和社会公平正义;

三是加强文化建设,明显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

四是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全面改善人民生活;

五是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

7、社会奋斗目标的九大“亮点”:

(1)国内生产总值人均翻两番:实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比2000年翻两番。

(2)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自主创新能力显著提高,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大幅上升,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

(3)居民消费率稳步提高:居民消费率稳步提高,形成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的增长格局。

(4)新农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城镇人口比重明显增加。

(5)社会公平正义:扩大社会主义民主,更好保障人民权益和社会公平正义。

(6)文化建设:加强文化建设,明显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入人心,良好思想道德风尚进一步弘扬。

(7)人人享有基本生活保障: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人人享有基本生活保障。

(8)绝对贫困现象基本消除: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基本形成,中等收入者占多数,绝对贫困现象基本消除。

(9)生态文明: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方式。

8、建立国家创新体系:

十七大报告提出的国家创新体系就是支持建立“社会公益性技术研究”体系。社会公益性技术研究内容包括:公共管理、公共安全、公共环境、公共卫生等诸多领域。这些领域既是生产力发展的基础,更是改善民生的技术基础。没有社会公益性技术研究成果的运用,改善民生就是低水平的,就没有“技术含量”。

9、如何推动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1)经济发展的四个协调。过去我们一直倡导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而在十七大报告中,代之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一词之差,含义深刻。”经济增长主要是着重于总量,更强调了经济本身;而十七大报告中新的表述,更注重经济与其他事业的协调性,更突出了“好”字。经济发展四个方面的协调:一是翻两番必须建立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降低消耗、保护环境的基础上;二是区域协调互动发展机制以及主体功能区的基本形成;三是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尤其要突出消费;四是发展动力的协调,决不能仅仅依靠投资拉动,而要更多强调改革和自主创新的推动。

(2)改善民生的五个重点:第一,优先发展教育。第二,以创业带动就业。第三,深化分配制度改革。第四,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第五,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

(3)不容忽视的四个挑战:一是资源环境的压力加剧。二是关键领域的改革还不到位。三是区域发展需要进一步增强协调性。四是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

10、如何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1)正视与强调“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2)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综合工程:“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推进文化创新,增强文化发展活力”;

(3)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本目标与方向。

11、关于收入分配这个热点问题:

十七大报告中就收入分配有两个重要的新提法:一是逐步“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二是“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前一提法针对实际生活中存在的劳动者工资偏低的现象,后一提法又体现了平等保护物权、鼓励多种要素参与分配的原则。两个提法互为辩证关系,统一于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之中。

12、“一国两制”和统一大业的主题和框架:把握主题、构建框架、遏制“台独”、渐进统一,一个中国原则决不动摇。主题是“和平发展”,内容是经贸交流、人员往来、社会一体化、遏制“台独”,为统一创造条件,什么都可以谈。框架是两岸同属一个中国,什么都可以谈,在框架之下签订和平协议。遏制“台独”是让两岸关系稳定下来,摒除“台独”,不因“台独”而发生战争是两岸人民更大的利益。渐进统一是指有一个过渡阶段。

13、关于我国外交新理念:

外交理念:

(1)“走和平发展、独立自主的道路始终是我国外交奉行的准则;

(2)推动构建和谐世界,与世界各国实现合作共赢。

我国外交的基本立场:

(1)支持国际社会帮助发展中国家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改善民生,缩小南北差距;

(2)文化上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尊重世界多样性,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

(3)关于安全合作,“相互信任、加强合作,坚持用和平方式而不是战争手段解决国际争端,共同维护世界和平稳定”;

(4)首次提出中国在环境外交问题上的主张。

1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党的十三大到十七大都始终强调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连续5次党代会的报告标题都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字样。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真正坚持社会主义,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体系。

1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特”在哪里:

我们过去走的是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道路,与现在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有何区别?通过对比来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特”在那里: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基本特征:在经济上表现为国有制为主体的单一所有制体制、全部经济生活无所不包的、政府集中管理经济和配置资源的行政命令体制。在政治上表现为以党代政、党政合一、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在文化方面,表现为对文化领域的集中控制,人民文化需求和文化权益难以发展和保证的文化专制体制。在社会运行方面,对社会生活的全面控制压抑了社会的发育与正常运行。

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道路与现在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区别在于:

(1)在经济体制上,与苏联模式的高度集权的行政性计划经济体制完全不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包括实行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在分配上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在资源配置上由市场机制发挥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

(2)在政治体制上,与苏联模式高度集权和集中的政治体制不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行社会主义的民主和法治,包括通过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拓宽民主渠道,建立公民政治参与体制;通过完善决策信息和智力支持系统,建立科学化、民主化决策体制;通过发展基层民主,建立保证人民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的体制。

(3)在文化体制上,不同于苏联模式的文化专制体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采取在坚持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前提下保证文化多样性发展的体制。

(4)在社会体制上,不同于苏联模式的垄断控制体制,大力开展社会建设,培育和规范各类社会组织,构建有利于社会和谐的社会管理与运行机制。

16、为什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社会和谐”:

(1)科学发展、社会和谐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要求,体现了我们党对共产主义理想的追求。马克思、恩格斯明确指出,只有到了共产主义社会,才能真正达到人类和谐社会的最高境界。

(2)准确反映了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社会和谐,反映了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社会和谐作为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优越性的重要体现。

(3)揭示了社会主义基本矛盾的根本特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不断化解社会矛盾的持续过程。

(4)反映了当代中国国情的基本要求。促进社会和谐与实现科学发展,统一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

17、如何认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

(1)“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总体上看,我们目前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完全的、发展不平衡的。

(2)“当前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在新世纪新阶段的具体表现”

(3)“一定要戒骄戒躁、艰苦奋斗,牢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为党和人民事业不懈努力”,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要经历上百年时间,认清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不是要妄自菲薄、自甘落后,也不是要脱离实际、急于求成,而是要坚持把它作为推进改革、谋划发展的根本依据。

18、为什么要继续深化改革开放:

(1)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改革,打破了旧有机制的屏障;开放,给中国带来了充沛活力。

(2)改革进入到关键时刻的关键议题:改变经济增长模式,协调多元社会利益。具体的表述就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社会。前者的实现有赖于继续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尤其是政府执政方式的改革;后者的实现则要以民主政治为推进器。

(3)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改革开放作为一场新的伟大革命,不可能一帆风顺,也不可能一蹴而就。最根本的是,改革开放符合党心民心、顺应时代潮流,方向和道路是完全正确的,成效和功绩不容否定,停顿和倒退没有出路。

19、为什么要坚持“科学发展观”:

首先,经济增长模式存在重大缺陷。长期形成的结构性矛盾和粗放型增长方式尚未根本改变,经济增长付出了巨大的环境与社会代价。

其次,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同时影响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依然存在,改革攻坚面临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各级政府要创造好看的政绩,倾向于维持、甚至扩大对资源的控制权,经济高增长也伴随着少数政府官员的严重腐败,同时,各级政府奢侈浪费的现象也有所加重)。

再次,上述两项原因同时发生作用,造成近几年来民众议论纷纷的“民生”问题,如劳动就业、社会保障、收入分配、教育卫生、居民住房、安全生产、司法和社会治安等方面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仍然较多,部分低收入群众生活比较困难。面对这些问题,从2003年开始,提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贯穿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建设和谐社会的纲领。

20、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意义:

一是必须坚持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发展,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决定性意义。要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坚持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二是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核心是以人为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党的一切奋斗和工作都是为了造福人民。

三是必须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要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促进现代化建设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

四是必须坚持统筹兼顾。要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大关系,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树立世界眼光。

21、如何落实科学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1)以人为本。2004年中央一号文件免除延续了两千多年的农业税。

(2)追求协调的发展。东部率先、西部开发、东北振兴、中部崛起,区域协调发展。

(3)追求可持续的发展。从偏重经济发展到重视人民福祉,从注重增长速度到重视增长质量,民生指标、生态指标和老百姓的口碑相继进入各地干部的考核标准。环境保护指标在干部绩效考核中的分量增加。

(4)统筹兼顾。只有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才能处理好方方面面的问题,充分调动各方的积极性。

(5)经济发展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

(6)提高执政能力。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要求提高领导干部执政本领。

22、解放思想的“三难三易”:

解放思想,在枝节问题上相对容易,在关键问题上比较困难;在经济领域相对容易,在政治领域比较困难;在单一问题上相对容易,在系统性问题上比较困难。

23、为什么推进党的建设要增强“忧患意识”:

重视党的自身建设关键是能否准确把握世情、国情、党情,要准确把握世情、国情、党情就要增强“忧患意识”。

(1)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还需要继续奋斗十几年,基本实现现代化还需要继续奋斗几十年,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则需要几代人、十几代人甚至几十代人坚持不懈地努力奋斗。“我们一定要居安思危、增强忧患意识”。

(2)中国发展中的问题。中国经济在“十一五”期间仍有发生大起大落的潜在危险,这与目前投资强、消费弱的经济增长结构有着重要关系,需要认真解决这一问题。中国进入新一轮经济增长主要来自于“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和低效率”的投资马车。这种增长方式由于容易波动,变数多,不可控,对经济的长期稳定持续发展不利;同时,经济的增长过多依赖重工业的发展,是一种粗放的、大量消耗能源和资源,对环境造成破坏的模式,贻害无穷。太湖蓝藻事件警示中国:经济快速发展所伴生的严重环境问题已到了非解决不可的时候。

(3)对忧患意识的强调,也表明中央领导对国情的深刻理解:大量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问题;地区之间、行业之间、城乡之间的发展不平衡问题;中国经济对外依存度高的问题;高中级领导干部违纪问题。

24、“制度反腐”的“三权制约”:

十七大强调指出要“建立健全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权力结构和运行机制”。要真正做到“三权制约”,需要“三个更加”:“更加注重治本,更加注重预防,更加注重制度建设。”

25、如何建设服务型政府:

一是健全政府职责体系,完善公共服务体系,推行电子政务,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

二是加快推进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政府与市场中介组织分开,规范行政行为,加强行政执法部门建设,减少和规范行政审批,减少政府对微观经济运行的干预;

三是规范垂直管理部门和地方政府的关系;四是精简和规范各类议事协调机构及其办事机构等。

26、政府机构改革面临三大挑战:

也可以说是政治改革的突破口。首先,政府机构改革要应对政治民主化的要求。其次,政府机构改革要应对新的社会问题。第三,应对全球化冲击提高国家竞争力。

27、如何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1)扩大人民民主,保证人民当家作主。

(2)发展基层民主,保障人民享有更多更切实的民主权利。

(3)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4)壮大爱国统一战线,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

(5)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

(6)完善制约和监督机制,保证人民赋予的权力始终用来为人民谋利益。

28、关于党内民主:

十七大报告将“党内民主”定义为“党的生命”。

(1)党内民主就是党员是党的主体,是党内的主人,在党内当家做主,是党内权力的来源。是党员把权力委托给各级组织、领导机关和领导者。党内民主评价的标准,就看党员权力是否得到维护、保障和实现及其实现的程度。它需要改革和完善党内选举制度,逐步推进党务公开,改革和完善党内监督制度。

(2)一个政党内部的民主状况,并不必然对一个国家的政治体制产生决定性的影响。但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的执政党,是当代中国的政治权力中心,拥有七千多万党员,这个群体聚集了广大的社会政治精英,在这个群体内先建好民主制度,通过扩大党内民主,推动全社会的民主,已被视为一条现实道路。

(3)胡总书记访问美国,在耶鲁大学演讲时强调:没有民主就没有现代化,并说中国要进行政治体制改革,实现“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

29、党内民主与社会民主如何结合:

十六大和十七大都讲到党内民主带动社会民主。具体到设计上,应该是社会民主与党内民主同步推进。

(1)十七大报告明确我国的政治体制改革必须坚持一个方向、一个根本、一个目标。

(2)报告提出了“扩大人民民主”,加强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3项措施。

(3)“发展基层民主,保障人民享有更多更切实的民主权利”。

(4)完善制约和监督机制 突出强调“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30、崭新的民生政治路线图:“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要点

1.十七届三中全会于什么时候召开?

答:中国共产党的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于2008年10月9日至12日在北京举行。

2.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了哪个决定?

答: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3.《决定》的核心内容是什么?

答:《决定》的核心内容就是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深化改革,创新发展,走现代化农业发展的道路,解决“三农”的深层次矛盾问题,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4.解决“三农”矛盾问题的要求是什么?

答:一是实行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战略。二是坚持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方向。三是坚持保障农民的物质利益和民主权利。四是不断解放和发展农村社会生产力,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5.十七届三中全会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推进农村改和发展作出了哪些部署?

答:(1)大力推进改革创新,加强农村制度建设。

(2)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3)加快发展农村公共事业,促进农村社会全面进步。

6.实现农村发展战略目标,推进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的“两个必须”是什么?

答:(1)必须按照统筹城乡发展要求,抓紧在农村体制改革关键环节上取得突破,进一步放开搞活农村经济,优化农村发展外部环境,强化农村发展制度保障。

(2)必须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进农业科技进步和创新,加快农业物质技术装备,健全农业产业体系,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劳动生产率、增强农业抗风险能力、国际竞争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

7.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基本要球是什么?

答:必须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范围,发展农村公共事业,使广大农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劳有所养、住有所居。要繁荣发展农村文化、大力办好农村教育事业、促进农村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和环境建设、推进农村扶贫开发、加强农村防灾减灾能力建设、强化农村社会管理。

8.新形势下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意义?

答: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农业是安天下、稳民心的战略产业,没有农业现代化就没有国家现代化,没有农村繁荣稳定就没有全国繁荣稳定,没有农民全面小康就没有全国人民全面小康。只有坚持把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坚持农业基础地位,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坚持走中国特设农业现代化道路,坚持保障农民物质利益和民主权利,才能不断解放和发展农村社会生产力,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9.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答:新形势下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要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战略任务,把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作为基本方向,把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作为根本要求,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方针,创新体制机制,加强农业基础,增加农民收入,保障农民权益,促进农村和谐,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10.到2020年,农村改革发展的基本目标任务是什么?

答:农村经济体制更加健全,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基本建立;现代农业建设取得显著进展,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明显提高,国家粮食安全和主要农产品供给得到有效保障;农民人均出收入比二〇〇八年翻一番,消费水平大幅提升,绝对贫困现象基本消除,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进一步加强,村民自治制度更加完善,农民民主权利得到切实保障;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明显推进,农村文化进一步繁荣,农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落实,农村人人享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农村基本生活保障、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更加健全,农村社会管理体系进一步完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业生产体系基本形成,农村人居和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

11.实现到2020年,农村改革发展的基本目标任务要遵循哪些重大原则?

答:(1)必须巩固和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始终把解决好十几亿人口吃饭为题作为治国安邦的头等大事。

(2)必须切实保障农民权益,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农民根本利益作为农村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3)必须不断解放和发展农村社会生产力,始终把改革创新作为农村发展的根本动力。

(4)必须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始终把着力构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作为加快推进现代化的重大战略。

(5)必须坚持党管农村工作,始终把加强和改善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作为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政治保证。

12.推进农村改革发展应加强哪些制度建设?

答:(1)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

(2)健全严格规范的农村土地管理制度。

(3)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

(4)建立现代农村金融制度。

(5)建立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制度。

(6)健全农村民主管理制度。

13.发展现代农业,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有哪些要求?

答:一是要确保国家粮食安全。

二是要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

三是要加快农业科技创新。

四是要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五是要建立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六是要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七是要扩大农业对外开放。

14.加快发展农村公共事业,促进农村社会全面进步有哪些要求?

答:一是要繁荣发展农村文化。

二是要大力办好农村教育事业。

三是要促进农村医疗卫生事业发展。

四是要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

五是要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和环境建设。

六是要推进农村扶贫开发。

七是加强农村防灾减灾能力建设。

八是要强化农村社会管理。

15.如何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为推进农村改革发展提供坚强政治保证?

答:一是要完善党领导农村工作体制机制。

二是要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

三是要加强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建设。

四是要加强农村党员队伍建设。

五是要加强农村党风廉政建设。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要点

金秋时节,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在北京闭幕。这次全会的一个重要议程是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在新中国成立60周年之际,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进一步研究和部署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传递出我们党在新形势下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决心和信心。

一、四个“着眼于”: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立足点

全会提出,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必须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关于党的建设总体部署,按照党章要求——“着眼于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着眼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着眼于增强全党为党和人民事业不懈奋斗的使命感和责任感,着眼于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党的十七大提出,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全会提出的这四个“着眼于”,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作出的重大部署的“再推进”,是基于党所处的历史方位,瞄准更远大目标的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再出发”,是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立足点。

四个“着眼于”言简意赅,为我们党不断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进一步把党建设成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求真务实、改革创新,艰苦奋斗、清正廉洁,富有活力、团结和谐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指明了方向。二、四大考验:提醒“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任务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为繁重和紧迫”

中国共产党已经成立88年、在全国执政60年、领导改革开30年。置身国际国内形势深刻变化的今天,党的自身建设任务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为繁重。

全会强调,“党面临的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是长期的、复杂的、严峻的。”由此,全会得出“落实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任务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为繁重和紧迫”的重大判断。

进入21世纪之后,国际形势发生了深刻变化,国内改革发展也进入了关键时期,我们党面临着许多前所未有的新课题新考验。在这个重要关节点上,全会突出强调,全党必须居安思危,增强忧患意识,常怀忧党之心,恪尽兴党之责,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永不僵化、永不停滞,继续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全会提出的四大“考验”,警醒全党居安思危,其根本着眼点在于努力确保我们党在世界形势深刻变化的历史进程中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在应对国内外各种风险和考验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全国人民的主心骨,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坚强的领导核心。三、六条基本经验: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的重要指导原则

“坚持把思想理论建设放在首位,提高全党马克思主义水平”;

“坚持把推进党的建设伟大工程同推进党领导的伟大事业紧密结合起来,保证党始终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坚持以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为主线,保证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

“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坚持改革创新,增强党的生机活力”;

“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提高管党治党水平”。

——这次全会的一个突出亮点,是系统总结了党执政60年的实践中,探索形成的作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加强自身建设的基本经验。这些基本经验,将作为我们党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自身建设的重要指导原则长期坚持,并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发展。四、四项要求:为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指明方向

“必须按照科学理论武装、具有世界眼光、善于把握规律、富有创新精神的要求,把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作为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抓紧抓好。”——这是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对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提出的目标。

鲜明地提出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这一重大课题,是这次全会的一个重大成果。世界在变化,形势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在深入,不断学习、善于学习,努力掌握和运用一切科学的新思想、新知识、新经验,是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引领中国发展进步的决定性因素。

打铁还需自身硬。“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成长和发展,都是同加强学习紧密相连的。”中央党校教授叶笃初说,党的成长壮大的过程,就是学习、研究马克思主义并用以解决中国的实际问题,领导人民不断推进革命、建设、改革的过程。

全会对如何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作出了部署,强调要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学习教育,建设学习型组织。

五、党内民主建设: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相结合 中国共产党把党内民主放在事关党的生死存亡的高度来认识。“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这是党的十六大提出来的;党的十七大又明确提出“尊重党员主体地位”,强调探索扩大党内基层民主多种实现形式。更好地实现和完善党内民主,以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是中国共产党孜孜探索的发展目标。

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集中统一是党的力量保证——这是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给出的明确答案。全会提出,必须坚持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相结合,以保障党员民主权利为根本,以加强党内基层民主建设为基础,切实推进党内民主。

为了不断完善党内民主,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还提出了一系列“坚持”和“完善”,对党内民主建设的重点进行了设计和安排——“坚持以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以党的坚强团结保证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要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制度,保障党员主体地位和民主权利,完善党代表大会制度和党内选举制度,完善党内民主决策机制,维护党的集中统一。”

六、民主、公开、竞争、择优:培养造就高素质干部队伍关键所在 如何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建设善于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高素质干部队伍,是我们党面临的一个重大时代课题。

今年5月,中央组织部公布了一份对组织工作满意度的调查结果。近8万名中央机关、省、市、县、乡、村各层次的干部和群众在随机的抽样调查中,给干部选拔任用的满意度打了67.04分,给防止和纠正用人不正之风的满意度打了66.84分。

从这组数据可以看到,与人民群众的要求相比,与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的需要相比,我们的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还存在一些不相适应、不相符合的问题,必须下大力气加以解决。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特别指出,培养造就高素质干部队伍的关键就在于——坚持民主、公开、竞争、择优,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形成充满活力的选人用人机制,促进优秀人才脱颖而出。

“拓宽视野选拔干部,广辟途径培养干部,满腔热情爱护干部,严格要求管理干部”“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用人标准”“培养造就大批年轻干部,健全干部管理机制”„„全会公报中的一系列表述振奋人心,让人们对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充满期待。

七、基层组织建设重点:构建城乡统筹的基层党建新格局

党的基层组织担负着联系群众、宣传群众、组织群众、团结群众,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落实到基层的重要责任,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目前,全国基层党委17.9万个,总支部22.9万个,支部331万个。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进一步巩固和加强基层党组织,使之更具生机活力,这是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讨论研究的一个重点。全会对如何进一步构建基层党建新格局上提出了具体要求——必须围绕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拓展领域、强化功能,进一步巩固和加强党的基层组织;着力扩大基层党组织覆盖面、增强生机活力,使党的基层组织充分发挥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作用;推进基层党组织工作创新,增强党员队伍生机活力,建设高素质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构建城乡统筹的基层党建新格局。

八、四个“大兴”:确保优良党风促政风带民风

执政党的党风,关系党的形象,关系党和人民事业成败。

全会指出,当前,党内也存在不少不适应新形势新任务要求、不符合党的性质和宗旨的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削弱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严重损害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严重影响党的执政地位巩固和执政使命实现。”

全会认为,这些问题“必须引起全党警醒,抓紧加以解决”,必须在全党大力弘扬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和自我批评的作风,始终谦虚谨慎、艰苦奋斗,以思想教育、完善制度、集中整顿、严肃纪律为抓手,下大气力解决突出问题,以优良党风促政风带民风,形成凝聚党心民心的强大力量。

全会进一步提出了四个“大兴”,以推进全党的作风建设——“大兴密切联系群众之风,大兴求真务实之风,大兴艰苦奋斗之风,大兴批评和自我批评之风。”这四个“大兴”和我们党一贯倡导和弘扬的“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和自我批评”“三大作风”是一脉相承的。

九、坚决反对腐败:党必须始终抓好的重大政治任务

中国共产党始终追求的是一个干干净净的政党,是一个以人民福祉、国家强盛为唯一利益取向的政党。近年来,在党中央坚决反腐、重拳出击的强大声势下,一大批重量级高官的纷纷落马,使广大人民群众更加增添了战胜腐败的信心和力量。

当前,反腐倡廉建设仍然任重道远。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要推进反腐倡廉制度创新,不断取得反腐败斗争新成效——把反腐倡廉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加大教育、监督、改革、制度创新力度,更有效地预防腐败;加大查办违纪违法案件工作力度,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机制。这次全会对反腐倡廉建设作出的一系列部署和安排,既体现了党的十七大的整体思路,又针对了当前反腐败斗争中的重点和难点,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学习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要点

1、“十二五”所处的重要时期

一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二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

2、“十二五”规划的重要性

科学制定“十二五”规划,对于继续抓住和利用好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对于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3、对“十一五”成绩的概括

取得的成绩来之不易,积累的经验弥足珍贵,创造的精神财富影响深远。

4、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国内外环境和国际国内形势

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既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也面对诸多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挑战。要增强机遇意识和忧患意识,科学把握发展规律,主动适应环境变化,有效化解各种矛盾,更加奋发有为地推进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5、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本质要求

在当代中国,“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本质要求,就是坚持科学发展,更加注重以人为本,更加注重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更加注重统筹兼顾,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6、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五个坚持”

坚持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坚持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坚持把改革开放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强大动力,提高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可持续性,实现经济社台又好又快发展。

7、今后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

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取得重大进展,城乡居民收入普遍较快增加,社会建设明显加强,改革开放不断深化,使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实质性进展,综合国力、国际竞争力、抵御风险能力显著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明显改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更加牢固。

8、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主要工作任务

要坚持扩大内需战略,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要推进农业现代化,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要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要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提高生态文明水平;要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

9、必须逐步完善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

必须逐步完善“符合国情、比较完整、覆盖城乡、可持续”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

10、全党必须增强的五种意识

全党必须增强党的意识、宗旨意识、执政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抓住机遇而不可丧失机遇,坚持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增强工作的原则性、系统性、预见性、创造性,大力发扬真抓实干精神,紧紧依靠广大人民群众,战胜前进道路上的一切艰难险阻,扎扎实实做好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

第二篇:公务员必考解读十七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公报

解读十七届三中全会公报中的“三最”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于2008年10月9日至12日在北京举行。全会听取和讨论了胡锦涛受中央政治局委托作的工作报告,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回良玉就《决定(讨论稿)》向全会作了说明。全会认为,我国农村正在发生新的变革,我国农业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正面临新的局面,推进农村改革发展具备许多有利条件,也面对不少困难和挑战,特别是城乡二元结构造成的深层次矛盾突出。农业基础仍然薄弱,最需要加强;农村发展仍然滞后,最需要扶持;农民增收仍然困难,最需要加快。我们必须居安思危、加倍努力,不断巩固和发展农村好形势。(2008年10月13日人民网—《人民日报》)

十七届三中全会顺利完成各项议程,划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会议站在新的起点上,描绘了农村改革发展的“新路线图”,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带来了新的春天。会议在充分肯定党的十七届一中全会以来中央政治局的工作、全面分析形势和任务特别是经济形势、研究新形势下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若干重大问题的基础上,指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提出了到2020年农村改革发展的基本目标任务以及实现这一目标任务要遵循的重大原则,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推进农村改革发展作出了战略部署并明确了要求。

全面透视整个公报,充分体现了党的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既充分肯定了成绩,又不回避问题和矛盾,并且为解决深层次矛盾、问题、困难、挑战提出了科学而周密的应对策略,达到了忧患意识和责任意识的完美统一,是推进新一轮农村改革发展的动员令和指挥棒,既有一定的理论高度,又具体明确,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可操作性。

“三农”问题,是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根本性问题。温家宝总理在2005年的两会时说到,没有农村的小康,就不会有全国的小康。没有农村的现代化,就不会有全国的现代化。中共三代中央领导集体都始终高度重视解决“三农”问题。改革开放以来,中共召开了多次中央全会专题研究农业农村工作。今年是我国实行改革开放30周年,有许多宝贵经验应当认真总结,有许多重大课题迫切需要破解,农村改革发展亟待加快推进。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共十七届三中全会专题研究了新形势下推进农村改革发展问题。全会特别指出,目前我国农村正在发生新的变革,我国农业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正面临新的局面,推进农村改革发展具备许多有利条件,也面对不少困难和挑战,特别是城乡二元结构造成的深层次矛盾突出。农业基础仍然薄弱,最需要加强;农村发展仍然滞后,最需要扶持;农民增收仍然困难,最需要加快。围绕农业、农村、农民的“三仍然”提出的“三最”,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三农”工作的清醒认识,同时也表达了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坚强决心。

应该说,中国的改革开放发端于农村,以家庭联产承包制为核心的农村改革在最初的一段时间里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村经济出现了一个时期、一定程度的繁荣,并为30年的辉煌打下了基础。但是,由于工作重心的转移,在之后相当长的一个时期里,农村的改革缺少后续政策,农村发展出现了缺乏后劲、徘徊不前的状况,农民在焦灼地等待发展的政策机遇,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的“三最”可以说是给农业、农村、农民工作的再认识和再思考,传递了这样一个信号,那就是,党和政府必须把“三农”工作重新牢牢抓在手中不动摇、不松劲、不抛弃、不放弃。

当然,推进农村改革发展,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必须周密部署、精心安排、稳步推进。针对目前的新形势,全会要求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战略任务,把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作为基本方向,把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新格局作为根本要求,从体制机制创新、现代农业建设、农民收入增长、基层组织建设、完善公共服务、保护生态环境等六个方面提出了到2020年农村改革发展的基本目标任务。这些都是确保农村改革发展取得成功的重要保证。

全会强调,推进农村改革发展,关键在党。要把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作为主线,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农村党的建设,认真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增强各级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不断提高党领导农村工作水平。加强和改善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是推进农村改革发展、实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的关键。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如今,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时代号角已经吹响,路线蓝图已经描绘,重大决策已经部署。接下来就得依靠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领导干部,团结带领广大农民群众,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锐意改革,加快发展,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进程中努力开创农村工作新局面!我们有理由相信,有了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有了各级党组织和党员领导干部的战斗堡垒和先锋模范作用的发挥,有了广大农民群众主体地位和主人翁地位的保障和落实,新一轮的农村改革发展必将取得新的、更大的成绩和成效。

如何建立健全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

新华网北京1月4日电 农村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是我国医疗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决定》就“建立健全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部署了许多带有关键性的新举措。

按照《决定》的要求,建立健全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的重点,一是“坚持政府主导,整合城乡卫生资源”,建立健全以县级医院为龙头、乡镇卫生院为骨干、村卫生室为基础的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发挥好公共医疗卫生机构提供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骨干作用。“重点办好县级医院”,使其发挥县域服务和培训中心的作用;“在每个乡镇办好一所卫生院”,使其发挥医疗卫生服务的枢纽作用;采取多种形式,“支持村卫生室建设”,使其发挥服务网点的基础性作用。

二是深化县乡医疗卫生机构改革,明确县乡医疗卫生机构性质、职能和任务,核定人员编制,保障人员和工作经费,加强绩效考核和监管。抓好乡镇卫生院收支两条线管理和农村卫生机构业务合并试点工作,通过增加政府投入和定向补贴,取消药品销售加成,转变运行机制,提高服务效率,“向农民提供安全价廉的基本医疗服务”。

三是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举办农村医疗机构,对承担政府任务的予以适当补助。中央财政拟通过转移支付,在边疆、山区、牧区、高原等艰苦地区建立医疗卫生服务点,补助运行费用。

按照《决定》关于“促进农村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新的部署,各级政府要把农村卫生事业发展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部署,依法强化在农村医疗卫生事业规划、拨款、监管等方面责任,逐步提高财政投入占卫生总费用和经常性财政支出的比例,扩大公共财政覆盖范围,降低农民负担比例。其次,要进一步“加强农村卫生人才队伍建设”,探索建立农村卫生人员培养培训的长效机制,调整高等医学教育结构和课程设置,实施“定向免费培养培训农村卫生人才”政策,为农村基层培养适宜人才。此外,要坚持中西医并重,一切从农村实际出发,把“积极发展中医药和民族医药服务”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加强中医服务体系建设,探索“治未病”的预防保健体系。

截至目前,我国基本建立了覆盖农村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现有乡镇卫生院4万多所,村卫生室61万多个,县乡村卫生人员354万多人。到2007年底,中央和地方投入217亿元累计改造和新建了1.88万所乡镇卫生院、786所县医院、285所县中医院和534所县妇幼保健院,为1.1万所乡镇卫生院配置了基本医疗设备。

怎样巩固和发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新华网北京1月3日电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我国医疗卫生制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从2003年试点以来已基本覆盖全国农村。在新形势下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进程中,《决定》从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尽快惠及全体农民的总体目标出发,对“巩固和发展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提出了新的要求,为使广大农民“病有所医”明确了具体方向。

当前,巩固和发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基础条件正在逐步成熟。近年来,我国开始推行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已经成为我国基本医疗卫生制度的支柱之一。到2007年底,全国开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县(市、区)已达2451个,占全国总数的86%,东部地区覆盖全体农民,中西部地区覆盖85%。全国参加新农合的农民达到7.3亿人,参合率为86%。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水平不断改进,制度运行进一步规范,中央和地方财政补助标准不断提高,统筹补偿模式逐步完善,全国农民累计已有9.24亿人次受益,累计补偿资金591亿元,农民就诊率和住院率明显提高,因病致贫返贫问题有所缓解,亿万农民群众第一次享受到以政府投入为主的医疗保障。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从试点到全面推开只有数年时间,还需要进一步完善,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保障水平偏低,地区间发展不平衡,部分年龄组人口对大病威胁估计不足,加上新农合只报销大病住院费用,参合积极性受到一定影响。《决定》在总结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成绩的基础上,明确了“巩固和发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新要求,相关政策措施主要有4个方面:

一是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设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确保全国农村地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全面覆盖,让更多农民群众受益,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二是落实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补助和缴费政策,“提高筹资标准和财政补助水平”。2007、2008两年国家将参合筹资标准由每人50元提高到100元,其中,中央和地方财政对参合农村的补助标准由40元提高到80元,各地可根据实际适当提高统筹层次。

三是加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管理和经办能力建设,加强对定点医疗机构监督管理,有效控制医疗费用,开展建立农民健康档案试点,规范基金监管,严格基金使用,提高资金管理使用效率。

四是配合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设,继续“完善农村医疗救助制度”和其他互助保险机制,对困难人群参合缴费及其难以负担的医疗费用提供补助,为贫困农民和大病患者提供医疗保障,防止因病致贫和因病返贫,筑牢医疗保障底线。从长远看,还要推进各项基本医疗保障制度间的有效衔接和协调发展,妥善解决农民工基本医疗保险问题,并适时发展多种形式的农村医疗互助活动和面向农民需求的商业健康保险。

为什么要加快普及农村高中阶段教育?

新华网北京1月1日电 高中阶段教育是义务教育与劳动力市场以及高等教育之间的枢纽,普及高中阶段教育事关我国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大计。《决定》按照党的十七大精神,明确提出“加快普及农村高中阶段教育”的任务,这是加快发展农村公共事业、促进农村全面进步的重大决策,也是实现“农村人人享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目标的战略举措。

加快普及农村高中阶段教育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我国农村教育一直是人力资源开发的薄弱环节,从普及小学到普及初中,再到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每一步都落后于城镇地区,质量水平也有明显差距。因此,从党的十六大报告首次提出2020年“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到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再到《决定》进一步要求“加快普及农村高中阶段教育”,一以贯之,是我们党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重要决策,集中体现了普及农村高中阶段教育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中的重大意义。

加快普及农村高中阶段教育是农民接受更高水平教育的客观需要。尽管相当一段时期我国农村教育重点依然是巩固和提高九年义务教育,但从新农村建设和改善民生的实际需要看,广大农民群众势必对接受更高水平教育提出新的迫切要求。2007年我国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到66%,城镇地区已经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而农村普及率仅为50%左右。2020年要在全国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难点在农村。

加快普及农村高中阶段教育在大多数地区已经具备了许多有利条件。我国高中阶段教育分为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教育两个部分,2007年在校生总数为4527.5万人,其中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教育分别为2540.5万人和1987万人。预计到2020年,全国15~17岁高中阶段学龄人口恰逢低谷,在校生只需从2007年的4500多万人增至4950万人,全国高中阶段毛入学率就将达到95%,进一步覆盖农村多数学龄人口,届时农村高中阶段教育普及率有望超过85%,进入“基本普及”的门槛。按照国家财力、学校条件和农民分担能力,如果国家资助体系和相关政策到位,分流结构和学校布局进一步优化,包括鼓励资源丰裕的沿海地区为中西部农村增多就学培训机会作出更多贡献,未来13年间增加450万在校生有把握。

如何促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新华网北京12月31日电 均衡发展是义务教育的本质属性,是促进教育公平、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客观要求。《决定》在对“大力办好农村教育事业”进行部署时,明确提出了“促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要求,对于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当前,我国九年义务教育接近全面普及但城乡均衡发展任务繁重。2007年,全国99%的人口所在地区基本普及了九年义务教育,初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98%,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报告,中国全民教育发展指数居121个被监测国家中第38位,跻身于免费义务教育水平较高行列。我国农民子女上学难上学贵问题得到根本解决。全国城乡15岁及以上人口和新增劳动力的平均受教育程度分别达到8.5年左右和10.5年,均与农村义务教育的逐步普及和体制改革的突破性进展直接相关。

促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将是“巩固农村义务教育普及成果”的一项长期任务。近年来财政投入力度不断加大,农村义务教育生均预算内事业费及公用经费逐年增加,但还比全国平均水平落后10个百分点,再加上师资和基础设施等条件,城乡义务教育差距依然十分明显,目前全国一半左右的县农村义务教育办学条件特别是生均公用经费尚未达到国家标准,农村15岁及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程度仅为7.28年,比城镇低2.4年。

促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法定责任在政府。义务教育是基本公共服务的一个重要领域,也是世界各国通过立法对政府责任作出最为明确规定的教育类型。党的十七大报告和《决定》先后强调“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促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坚持面向每一个学生的发展需求,把为城镇农村所有适龄儿童少年提供均等的义务教育机会和条件,作为各级政府的法定职责,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作为促进教育公平乃至社会公平的重要举措。

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要义是资源均衡配置。按照《决定》的精神,当前促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关键步骤,一是在农村继续完善义务教育免费政策和经费保障机制,保障经济困难家庭儿童、农民工随迁儿 童、留守儿童特别是女童平等就学、完成学业,大力扶持贫困地区、民族地区农村教育,提高农村残疾学生入学率和随班就读比例,改善农村学生营养状况。二是重点在区域内缩小城乡义务教育资源配置差距。要使所有公办学校教师工资待遇由政府统一确定并予以财政保障,保障和改善农村教师工资待遇和工作条件,健全农村教师培养培训制度,健全城乡教师交流机制,继续选派城市教师下乡支教,并定期轮换一定比例的校长与骨干教师。城区和乡镇公办学校不再设重点校和重点班,优质公办普通高中招生名额将合理分配到区域内所有初中学校。由此逐步改变城乡义务教育在经费投入、办学条件、师资队伍、教学水平等方面的不均衡状况,提高义务教育质量,努力为亿万农村适龄儿童少年的一生发展打下更加公平和良好的基础。

为什么说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和重要保证?

新华网北京12月27日电 长期以来,农村发展明显滞后于城市,这既表现在经济发展水平上,也表现在文化、教育、科技、卫生、社会保障等社会事业发展上。城乡发展不平衡,严重影响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制约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局。

为改变这种状况,党中央明确提出,解决“三农”问题必须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城乡发展,既要统筹城乡经济发展,又要统筹城乡社会发展;既要统筹城乡物质文明建设,又要统筹城乡精神文明建设。只有坚持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两个建设一起抓、两个成果一起要,协调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才能实现农村经济社会全面进步,才能使占人口大多数的农民群众与城市居民一样,不但共享改革发展成果,而且共享精神文明建设成果。

加快农村经济发展需要加强农村文化建设。无论是农业的发展、农村的进步,还是农民的富裕,都离不开文化的哺育和滋养。新农村建设所需的新观念、新风尚要依靠文化建设来传播,所需的人文精神、创业精神要依靠精神文明建设来培育,所需的舆论氛围、社会环境要依靠宣传思想工作来营造。只有把文化建设纳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总体部署,与其他各项任务同步推进,才能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的思想保证、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文化条件。培养社会主义新型农民需要加强农村文化建设。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直接受益者,也是推进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实现农业和农村现代化,需要培养造就亿万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这是把农村巨大人口负担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的重要途径。改变农民传统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想观念、价值取向,不断提高思想道德水平和科学文化水平,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内在要求,也是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

满足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需要加强农村文化建设。据统计,我国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已由1978年的67.7%下降到2007年的43.1%,农民文化消费支出不断增长。但农村文化发展与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极不适应,为农村提供的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总量偏少、质量不高,一些偏远农村文化生活极其贫乏,一些地方黄赌毒、封建迷信等沉渣泛起,严重影响了农民素质的提高和农村致富奔小康的进程。只有不断增强农村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供给能力,提高广大农村地区的文化生活质量,才能有效实现和保障农民群众的文化权益,满足他们日益增长的多方面、多层次、多样性的精神文化需求。

怎样继续推进林业重点工程、实施草原建设和保护工程、推进水土流失综合防治等重大工程建设? 新华网北京12月21日电 我国生态局部改善、总体恶化的趋势仍在继续,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的形势依然严峻。我们要根据《决定》的部署,按照建设生态文明的要求,发展循环农业、生态农业、节约型农业,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2000年国务院决定实施长江上游、黄河上中游地区和东北、内蒙古等重点国有林区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工程规划期到2010年。这项工程实施以来,森林资源量明显增加,生态环境显著改善。为继续支持重点国有林区和森工企业改革发展,进一步加强森林资源保护,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决定,天然林保护工程到期后将继续延长。

退耕还林工程自1999年试点以来,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积极性,林草植被增加,水土流失和风沙危害强度减轻。为巩固退耕还林成果,解决退耕农户的生活困难和长远生计问题,中央决定在退耕还林政策到期后继续予以扶持。对退耕农户继续给予直接补助,期限是5~8年;建立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专项资金,主要用于西部地区、京津风沙源治理区和享受西部地区政策的中部地区退耕农户的基本口粮田建设、农村能源建设、生态移民以及补植补造。

实施草原建设和保护工程要按照“统筹规划、分类指导、突出重点、保护优先、加强建设、可持续利用”的总体要求,努力实现草原生态良性循环。一是继续实施退牧还草工程,落实好退牧还草的有关政策措施。加快退化草原治理,逐步恢复草场生态功能和生产能力。二是落实基本草地保护制度,严肃查处擅自征用、占用基本草地或改变其用途的行为。根据区域不同情况,推行轮牧、休牧和禁牧制度。实行草畜平衡制度,根据区域内一定时期提供的饲草饲料量,确定牲畜饲养量,实现草畜动态平衡。三是转变草原畜牧业生产方式,大力推行舍饲圈养方式,建设高产人工草地和饲草饲料基地。

推进水土流失综合防治要贯彻“预防为主、全面规划、综合防治、因地制宜、加强管理、注重效益”的水土保持工作方针,今后一个时期水土流失综合防治的重点地区是:长江、黄河等河流上中游,东北黑土区、西南石灰岩地区、南方崩岗侵蚀区,以及其他水土流失严重的贫困地区、革命老区等。要实行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工程措施、生物措施和耕作措施有机结合,有针对性地实施坡耕地水土综合整治和侵蚀沟治理,建设淤地坝,兴修梯田,加强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加快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速度。

国家还将逐步健全生态效益补偿制度。《决定》提出要多渠道筹集森林、草原、水土保持等生态效益补偿资金,逐步提高补偿标准。这一决策将有力地调动地方和农民参与生态建设与保护的积极性。

如何加强农村工业、生活污染和农业面源污染防治?

新华网北京12月23日电 目前我国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形势相当严峻。一些地方点源污染与面源污染共存,生活污染和工业污染叠加,新老污染相互交织,工业及城市污染向农村转移。要按照《决定》要求,适应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需要,切实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工业、生活污染和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努力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

目前农村工业化学需氧量(COD)和固体废物等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已占全国工业污染物排放总量的一半以上,而且污染物处理率也明显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要采取有力措施,抓好农村工业污染防治。强化农村工业企业污染减排监管,严格执行工业企业污染物达标排放和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制度。推进污染集中治理,根据区域环境承载能力和生产力布局,调整优化农村工业布局,引导企业向小城镇、工业小区适当集中,对污染实行集中控制。严格执行国家产业政策和环保标准,淘汰污染严重的生产项目、工艺、设备,防止城市污染严重的企业向农村地区转移。

我国农村每年产生的畜禽粪便约27亿吨,化学需氧量(COD)产生量6900多万吨,已经成为农村首要污染源。特别是80%的规模化养殖场缺少污染治理设施,大量粪便、污水不经任何处理直接排入水体。我们要在继续推进养殖业发展的同时加大污染治理力度。合理规划畜禽养殖业发展,科学划定畜禽养殖禁养区、限养区、宜养区。对污染严重的畜禽养殖场实行限期治理,逾期未完成治理任务的,责令其停产整治。加强源头控制,对新建、改建、扩建的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必须严格环保审批。对严重污染水体的水产养殖场所进行全面清理、整顿,坚决取缔密度过大的水产养殖,严格控制水库、湖泊、河流网箱养殖规模。

我国是世界上化肥、农药使用量最大的国家,而利用率仅为30%-35%,流失的化肥、农药造成了水体和土壤污染。要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加强面源污染控制,积极引导农民科学使用化肥和农药,严格控制粮食主产区和蔬菜生产基地的污水灌溉,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开展污染土壤修复试点,加强对主要农产品产地、污灌区、工矿废弃地等区域的土壤污染监测和修复示范。

我国大部分农村没有垃圾、污水处理设施,生活垃圾70%左右没经过无害化处理,生活污水绝大多数是随意排放,严重影响农村人居环境。要努力做好农村生活污染治理工作。对农业集约化地区、重要饮用水水源地、重要湖泊水域和南方河网地区等水环境敏感地区,制定并颁布污染物排放及治理技术标准。大力研究、开发和推广农村生活污水和垃圾处理、畜禽和水产养殖污染防治、废弃物综合利用等实用技术,选择典型区域进行示范,逐步推广。支持小城镇和规模较大的村庄建设污水处理设施,城市周边村镇的污水可纳入城市污水收集管网。逐步推广城乡一体化垃圾处理模式,提高垃圾无害化处理水平。

此外,还要建立和完善农村环境监测体系,定期公布全国和区域农村环境状况。抓紧研究、完善有关土壤污染防治、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等农村环境保护方面的法律制度。按照地域特点,研究制定村镇污水、垃圾处理及设施建设的政策、标准和规范。加大环境监督执法力度,严肃查处违法行为,逐步建立覆盖农村的环境监察体系。

为什么要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

新华网北京12月17日电 十七届三中全会《决定》明确提出要“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这是提高我国农业物质技术装备水平、发展现代农业的客观要求。

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推进,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有2亿多劳动力进城打工或进入乡镇企业务工,许多村庄留下老人、妇女搞农业,不同程度出现了农村干活缺人手、创业缺人才的现象。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对解决农村当前劳动者劳动能力不足以及农业劳动力短缺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同时,我国农业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后,农业生产结构迅速变化,农业发展方式转变步伐加快。国内外市场竞争要求我国的农产品生产必须加强区域协作,开展规模化经营和标准化生产;同时,农产品生产过程也需要更加严格的质量控制。区域协作、质量控制、规模化经营、标准化生产,用传统人工方式难以实现,需要促进机械化,实现机械优势与人工优势的结合,以现代化生产方式应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 进入新世纪以来,国家相继出台了支持农业机械化的政策,推动农业机械化的发展。2004年农业机械化促进法正式颁布施行。2004-2008年党中央、国务院连续颁布5个1号文件,涵盖了基础设施建设、财政投入、保险政策、税费减免、金融信贷、政府职责、农机安全监督管理、农机合作社、燃油供应等方面的扶持内容,为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提供了政策支持。

按照建设现代农业的要求,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还存在着不少问题值得重视。如,农机有效供给不足,农机化配套投入不足、基础设施不完善,农业机械化的区域结构性政策需要进一步完善等。下一步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需注意以下几点: 一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将大力发展平原地区与适合山区、丘陵地带的小(微)型、复合型机械研发、使用结合起来,加大农艺与农机协同攻关的力度,促进农机与农艺的有机协调发展,制定符合我国实际和生产者需要的机械化发展策略,把发展的积极性引导到科学发展的轨道上来。

二是完善农机补贴政策。在不断增加农机补贴规模的基础上,鼓励发展节油、节水、节肥、节药和资源综合利用的节约型农业机械,大力推广秸秆机械化综合利用、高效植保、保护性耕作等环保型机械化技术。

三是从政府和市场两个层面推进农业机械化配套体系建设。从政府公共投入的角度,要大力加强与机械化相匹配的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强化农机质量的监督管理、加强农机安全监理;构建行之有效的人员培训和技术服务体系。在市场层面,通过一系列优惠措施的引导,扶持农机经营服务的中介组织,培育农机作业、维修、运输等服务市场,促进农业机械化健康发展。

为什么要实施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科技重大专项? 世界许多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投入大量人力和财力,研究、开发和推广转基因技术。目前全世界已经有转基因生物新品种玉米、马铃薯、番茄、大豆、棉花、瓜类、油菜、烟草、甜菜、水稻、小麦、葡萄、甘蔗、核桃、苹果、花生、甘蓝等相继进入大田试验或大规模推广种植。到2007年,全世界转基因农作物种植面积达到1.143亿公顷。

我国转基因作物的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是国际上农业生物工程应用最早的国家之一,转基因作物育种的整体发展水平在发展中国家处于领先地位,某些项目已进入国际先进行列。经过20多年的努力,我国已初步形成了从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到产品开发等较为完整的技术体系,并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突破和创新成果。

实施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科技重大专项,是依据世界科技发展趋势、着眼于我国国情和农业发展需要的必然选择。一是可以加快我国转基因技术的快速健康发展,增强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提升我国生物育种水平,进而提高我国农业的国际竞争能力;二是可以大幅度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确保农产品有效供给,保障我国粮食安全;三是可以显著减少农药用量,减少家畜养殖污染,提高水肥利用效率,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大幅度提高农业生态安全保障能力;四是能明显降低农业生产成本、减轻农民劳动强度,大幅度提高种植业和养殖业的经济效益。

根据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科技重大专项计划,从现在起到2020年,我国将针对动植物转基因研发和产业化发展中急需解决的关键问题,重点在转基因动植物新品种培育、功能基因克隆验证与规模化转基因操作技术、转基因生物安全技术、转基因生物新品种推广及产业化和条件能力建设等五大优先领域实现突破。

为此,我国将在该专项实施过程中,创新组织管理机制,加强有关部门协调与合作,充分发挥地方与企业的积极性,建立责权明晰、分工协作的组织管理体系和高效规范的运行机制;同时,还将探索多元化的投融资模式,筹集巨额资金,系统整合我国转基因研究相关领域的设施条件和优势力量,加强转基因技术从研发到应用等上中下游环节的沟通和有效连接,鼓励产学研紧密结合,带动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最终促进我国转基因生物产业快速健康发展,为农业乃至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如何继续推进农村综合改革?

新华网北京12月2日电《决定》根据农村改革发展新形势,提出继续推进农村综合改革,2012年基本完成乡镇机构改革任务,着力增强乡镇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贯彻落实这一政策部署,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重点应在以下几个方面下工夫:

第一,以转变职能为重点,推进乡镇机构改革。在注重巩固精简乡镇机构和人员成果的同时,要把改革的着力点切实放到转变乡镇政府职能上来,把乡镇职能转到改善民生、服务“三农”、优化环境、维护稳定上来,重点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考虑到这项工作涉及面广,情况复杂,《决定》提出到2012年基本完成乡镇机构改革任务,目的是让各地从农村实际出发,因地制宜,积极稳妥地推进改革。

第二,着眼增强基层财力,完善县乡财政管理体制。从保障县乡政府履行基本职能的实际要求出发,在推进省直管县和乡财县管财政管理体制改革试点的同时,着力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把现行成功的对县乡的财政奖励补助政策规范化、制度化,形成稳定的增长机制,推动财力下移。要积极培植县乡财源,增强县乡财政自我造血功能,切实提高基层政府经费保障能力。通过各级财政转移支付补助、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等多种渠道,增加村级集体收入,逐步解决一些行政村运转困难问题。

第三,积极稳妥化解乡村债务。各地都应把化解乡村债务作为农村工作的一件大事,全面清理核实乡村债务,摸清底数,制止新债,锁定旧债,分类化解,多渠道探索有效化解乡村债务的有效办法。必须看到,许多乡村债务是前些年兴办义务教育、修路改水等公益事业欠下的,各级财政也应积极帮助基层化解债务,特别是抓住当前经济发展较快和财政增收多的有利时机,通过增加化债奖励补助资金等形式,建立化解乡村债务的奖励补助机制,调动基层化债积极性,形成化解乡村债务的合力。

第四,继续做好减轻农民负担工作。要持续开展农村重点领域乱收费的专项治理,深入开展对农民义务教育和农民建房、殡葬、计划生育等方面乱收费、乱罚款、乱集资的整治,重点加强对农业灌溉水费电费、排涝排渍收费和农业生产资料价格等生产性收费的监管。要落实减轻农民负担的各项制度规定,创新农民负担监管机制,严格规范村级组织向农民的收费管理,防止和纠正违背农民意愿超范围超标准向农民筹资筹劳的行为,切实防止农民负担反弹。同时,继续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加快教育部门自身改革,提高农村义务教育质量,促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为什么要把解决好十几亿人口吃饭问题作为治国安邦的头等大事?

新华网北京11月6日电 在《决定》确定的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重大原则中,明确提出要始终把解决好十几亿人口吃饭问题作为治国安邦的头等大事,这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解决全国人民吃饭问题的高度重视。那么,为什么要把解决好十几亿人口吃饭问题作为治国安邦的头等大事呢?

第一,这是由吃饭问题在人类生存和发展中的极端重要性决定的。民以食为天,吃饭是人们的第一需要,是人们生存的头等大事。只有解决好了吃饭问题,人类才能不断繁衍和壮大,人类社会才能不断延续和发展。解决吃饭问题是与农业生产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解决吃饭问题的重要性就决定了发展农业和食物生产的重要性。因此,治国安邦必须把解决好吃饭问题作为头等大事,把发展农业作为头等大事。

第二,这是由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的特殊国情决定的。尽管解决吃饭问题是世界各国都普遍面临的重大问题,但对人口大国而言,解决吃饭问题更为重要,解决好吃饭问题难度也更大。我国是目前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未来一段时期内,我国人口还将继续增加。这一特殊基本国情,从根本上决定了吃饭问题在我国始终是第一位的大问题,解决好吃饭问题始终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头等大事。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解决全国人民的吃饭问题,历来高度重视发展农业。新形势下推进农村改革发展,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把解决好十几亿人口吃饭问题作为治国安邦的头等大事,毫不动摇地坚持立足国内实现粮食基本自给的方针。

第三,这是由我国农业发展所面临的新挑战决定的。目前我国农业生产已达到较高水平,但土地、水等资源和环境对农业发展的制约作用越来越大,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生产水平登上新台阶的难度加大,实现国家粮食安全和主要农产品供求平衡的压力增大。就耕地来讲,耕地资源的占用压力持续增大,耕地不断减少的趋势将难以避免。水资源短缺对农业特别是粮食生产的约束作用也在增强。面对这些新挑战,必须充分认识维护国家粮食安全任务的长期性和艰巨性,粮食安全的警钟要始终长鸣,要切实把解决好吃饭问题作为头等大事,高度重视和大力发展农业特别是粮食生产,形成粮食持续稳定增产和农业持续稳定发展的长效机制,不断增加粮食等农产品产量,保证全国人民的吃饭问题始终得到很好解决。

为什么要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业生产体系

新华网北京11月4日电 在《决定》确立的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目标任务中,明确提出要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业生产体系,到2020年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业生产体系基本形成。

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业生产体系,就是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紧紧围绕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生态环境保护为核心,以节地、节水、节肥、节药、节种、节能、资源综合循环利用和农业生态环境建设保护为重点,大力推广应用节约型的耕作、播种、施肥、施药、灌溉与旱作农业、集约生态养殖、秸秆综合利用等节约型技术,大力推广应用减少农业面源污染、减少农业废弃物生成、注重水土保持和生态建设等环保型技术,大力培养农民和农业企业的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观念,大力发展循环农业、生态农业、集约农业等有利于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农业形态,促进农业实现可持续发展。

那么,为什么要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业生产体系呢?

第一,这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需要和重要举措。科学发展观要求必须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实现可持续发展。农业的产业特性决定了,农业是一个对自然资源和环境依赖性很强的产业,是一个占用和消耗自然资源较多的产业。另一方面,农业生产活动对资源和环境的影响也很大。再一方面,农业化学投入品生产需要消耗大量资源。这充分说明,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和可持续发展,农业是一个重点。

第二,这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和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和根本途径。从目前情况看,我国农业生产经营方式还比较粗放,发展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业的空间很大。从用水方面看,实践证明,通过合理使用自然降水和灌溉水资源,我国农业灌溉水利用率和自然降水利用率可提高10个百分点;通过全面普及灌溉节水、旱作节水和生物性节水技术,每年可节水1300亿到1550亿立方米。从用肥方面看,测算表明,在现有技术水平下,如果将化肥利用率提高5个百分点,每年可节约化肥231.9万吨;增施有机肥,将有机肥与无机肥施用比例恢复到0.45∶ 0.55,每年可替代化肥386.4万吨。因此,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必须大力加快发展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业生产体系。

如何理解农民人均纯收入比2008年翻一番?

新华网北京11月3日电 在《决定》确立的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目标任务中,明确提出了农民人均纯收入翻一番的目标任务。即到202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比2008年翻一番。这一目标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增加农民收入的高度重视,是一个十分鼓舞人心的目标,是一个反映广大农民心声、深受广大农民欢迎的目标,是一个经过努力完全可以实现的目标。

那么,如何更好地理解农民人均纯收入比2008年翻一番呢?

第一,实现农民人均纯收入翻一番是非常必要的。增加农民收入对解决好“三农”问题乃至对整个经济社会发展全局都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农民收入是农民生活的基础,没有农民收入的增加,就没有农民生活的改善;农民收入是农民生产经营积极性的基础,没有农民收入的增加,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就调动不起来,粮食及其他农产品的生产和供给就会受到影响,国家粮食安全和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就失去了最重要的基础、就很难保障;农民收入也是农村消费市场的基础,没有农民收入的增加,就没有农村工业品消费的增加,就没有农村消费市场的扩大,农村市场扩大不了,会进一步影响整个市场的扩大,影响内需的扩大,进而影响整个国民经济的持续较快增长;农民收入状况还直接关系到农村和整个社会稳定,农民收入长期上不去,农民必然会产生一些不满情绪甚至一些不良行为,农村社会肯定稳定不了,整个社会也就难以实现稳定;农民收入状况也关系到工农联盟的巩固,农民收入长期过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对巩固工农联盟是十分不利的。

从实际情况看,农民收入低、增长慢,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城乡居民收入比(以农民人均纯收入为1)由1985年的1.86扩大到2000年的2.79、进一步扩大到2007年的3.33,城乡居民收入绝对差距由1985年的342元扩大到2000年的4027元、进一步扩大到2007年的9646元,这不仅成为“三农”问题的主要症结,而且成为国民经济增长的重要制约,成为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突出矛盾。因此,增加农民收入不仅仅关系到农业、农村和农民,而且关系到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促进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实现农民人均纯收入翻一番,是非常必要的。

第二,实现农民人均纯收入翻一番是完全可行的。按照统计方法计算,从2009年到2020年的12年间,只要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速度达到5.95%,202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就能比2008年翻一番。近年来,我国农民收入增长已呈现出稳定较快的良好势头。2001年以来,7年平均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速度为6.2%;2004年以来,4年平均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速度达到7.5%。这两个时段的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速度,都明显高于实现农民人均纯收入翻一番所要求的速度。也就是说,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农民收入增长保持了年均达到6%以上的速度。

今后12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实际增长速度如果保持在5.95%以上,到202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将比2008年翻一番。按照近年来农民人均纯收入实际增速和农村经济发展趋势测算,今后十几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速度可以保持在6%以上。因此,实现到202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比2008年翻一番的目标是有把握的,是完全可行的。

第三,必须毫不动摇地把促进农民增收作为农业农村工作的中心任务。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今后12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持续保持年均6%的速度,仍然是一个具有较大难度的任务。稍有不慎,农民增收就会出现徘徊甚至滑坡,农民人均纯收入翻一番的目标就有可能落空。

从过去的12年即1996年到2007年的情况看,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速度年均只达到5.56%,12年中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幅达到6%的只有5个年份。因此,促进农民持续稳定较快增收,实现农民人均纯收入翻一番的目标,万万不可掉以轻心,更不能有丝毫懈怠。必须高度重视,加倍努力,扎实工作,毫不动摇地把促进农民增收作为农业农村工作的中心任务,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全面落实《决定》提出的促进农民增收的各项政策措施,大力巩固农民增收的现有基础,广泛开辟农民增收的新领域和新空间,不断加大对农民增收的政策支持力度,全力促进农民收入持续稳定较快增加,以保证农民人均纯收入翻一番的目标能够顺利实现。

为什么要把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作为基本方向

新华网北京10月31日电 《决定》在阐述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时,明确提出新形势下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要把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作为基本方向。把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作为基本方向,就是要在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过程中,高度重视发展现代农业,立足我国基本国情和发展阶段,遵循农业现代化建设一般规律,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业物质技术装备水平,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走出一条具有我国特色的发展现代农业、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成功之路。

那么,为什么要把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作为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基本方向呢?总体上讲,这是由农业现代化在我国农业农村发展和整个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以及我国的基本国情要求我们必须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决定的。

第一,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推进我国农村改革发展,归根到底是要促进农业实现现代化。之所以这样讲,是因为:

一是发展现代农业、实现农业现代化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新农村建设要求的“生产发展”,首先是发展农业、建设现代农业、实现农业现代化。如果没有农业的发展,没有现代农业建设的扎实推进,没有农业和农村生产力的提高,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所要求的“生产发展”就会落空。同时,发展现代农业、实现农业现代化,还能够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没有这个物质基础,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建设不起来的。

二是发展现代农业、实现农业现代化是维护国家粮食安全、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业整体水平和竞争力的根本保障。只有现代农业水平提高了,农业实现现代化了,农业的土地产出率、劳动生产率、资源利用率才能大幅度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才能大幅度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国际竞争力才能大幅度提高,这样才能充分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主要农产品的有效供给,才能保障农民收入水平的较大提高。

三是发展现代农业、实现农业现代化是实现我国整个国民经济现代化的基本要求。我国的现代化包括农业现代化、工业现代化、科学技术现代化和国防现代化,农业现代化是我国现代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现代化也是我国整个现代化的基础。没有农业现代化,就没有国家现代化。加快实现农业现代化,对于全面推进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实现我国现代化建设目标是非常重要的。

第二,我国的基本国情决定了我国的农业现代化必须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农业现代化是一个世界现象,实现农业现代化是世界各国农业发展的重要目标。从国际经验看,一个国家的农业现代化选择什么样的道路,是与这个国家的农业资源结构密切相关的。不同国家由于自然和经济社会条件不同特别是农业资源结构不同,所选择的农业现代化道路也不同。一般而言,农业现代化道路大致分为3种类型:

一种是以美国、加拿大等为代表的人少地多、劳动力短缺国家,主要以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为目标,以推进生产手段现代化为主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提高农业生产能力,农业现代化从农业机械化入手,用机械设备替代人力畜力,用资本替代劳动,扩大农场经营规模,实现农产品生产的增加。

另一种是以日本、荷兰等为代表的人多地少、土地短缺国家,主要以提高土地生产率为目标,以推进生产技术现代化为主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提高农业生产能力,农业现代化从良种、肥料、栽培、灌溉等生物技术措施现代化入手,用资本替代土地,提高土地集约经营水平,实现农产品生产的增加。

再一种是以法国、德国等为代表的人地比率适中的国家,提高劳动生产率目标和提高土地生产率目标并重,把生产手段现代化和生产技术现代化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农业现代化同时从采用现代生产工具和现代种养技术入手,走的是生产手段现代化和生产技术现代化并举的路子。

世界各国农业现代化选择各自不同道路的实践说明,世界上并不存在唯一的农业现代化道路和模式。一个国家的农业现代化,只有从本国的实际出发,从本国的自然资源禀赋和经济社会条件出发,才能获得成功,照搬照抄没有出路。我国的基本国情是人多地少,农村劳动力丰富,平均每个农业劳动力负担的耕地少,农户经营规模小,这就决定了我国的农业现代化必须更加注重集约利用土地和发展劳动密集型生产,必须走出一条与我们的农业资源禀赋相适应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道路。因此,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要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

综上所述,新形势下推进农村改革发展,必须把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作为基本方向。

如何准确理解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目标任务?

新华网北京11月2日电 新形势下推进农村改革发展,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就是确立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目标任务,以明确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奋斗方向和工作重点。《决定》根据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和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要求,全面提出了到2020年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基本目标任务,为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农村改革发展指明了奋斗方向、确定了必须完成的重大任务,是我们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重要指导。

准确理解《决定》确立的农村改革发展目标任务,需要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决定》确立的目标任务,涵盖了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等各个方面,是一个全面系统的目标任务。在经济建设方面,要实现农村经济体制更加健全,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基本建立;现代农业建设取得显著进展,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明显提高,国家粮食安全和主要农产品供给得到有效保障;农民人均纯收入比2008年翻一番,消费水平大幅提升,绝对贫困现象基本消除。在政治建设方面,要实现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进一步加强,村民自治制度更加完善,农民民主权利得到切实保障。在文化建设方面,要实现农村文化进一步繁荣,农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落实。在社会建设方面,要实现农村人人享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农村基本生活保障、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更加健全,农村社会管理体系进一步完善。通过农村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明显推进。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要实现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业生产体系基本形成,农村人居和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这些目标任务之间,存在着内在的有机联系,形成了一个全面系统的农村改革发展目标任务体系。

第二,《决定》确立的目标任务,完整体现了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和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要求。党的十七大报告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全面提出了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这些新要求,是确定新形势下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目标任务的重要指导,推进农村改革发展必须把这些新要求具体落实到自身的目标任务中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是新形势下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重大战略任务,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目标任务必须充分体现新农村建设“五句话、二十个字”的要求。《决定》从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出发,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出发,全面确立了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目标任务,就是对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新要求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求的具体落实和完整体现。

第三,《决定》确立的目标任务,既鼓舞人心、又扎实可行。《决定》确立的这些目标任务,全面展现了到2020年我国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是非常鼓舞人心、催人奋进的,同时也是经过努力可以完全实现的。这些目标任务实现后,我国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将会迈上一个新台阶,农民生活水平和质量将会出现一个大提高,农村整体面貌将会出现一个大变化。同时,我们也必须看到,这些目标任务有着很高的要求,并不是轻而易举就能实现的,必须经过艰苦努力、扎实工作才能实现,每一项目标任务的实现都需要付出很大努力。因此,我们既要用这些目标任务激发热情、凝聚智慧、鼓舞斗志,又要奋力进取,扎实工作,埋头苦干,建立扎扎实实的落实机制,从各地实际情况出发狠抓落实,确保这些目标任务胜利实现。

为什么说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

新华网北京10月21日电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决定》在阐述新形势下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重大意义时,开宗明义地提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深刻揭示了“三农”问题的基础地位和战略作用。对此,可以从3个方面来加深理解。

第一,这是由农业的特性决定的。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国民经济逐渐形成了各种产业,但农业始终处于基础地位。农业生产提供的食物等基本生活资料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首要前提,农业部门创造的剩余产品是社会其他生产部门存在和扩大的重要基础。农业的这种特性决定了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第二,这是由我国的基本国情决定的。历史上形成的农本观念和治国方略,对我们认识“三农”问题的重要性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我国社会发展到今天,还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依然占多数,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虽然农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和农业劳动力在社会总劳动力中的比重大幅降低了,但农业的基础地位没有变。即使将来基本实现现代化了,我国城镇化率达到60%甚至更高,也还会有好几亿劳动力从事农业、好几亿人口生活在农村,“三农”问题仍然是事关全局的根本问题。

第三,这是由我们党的一贯战略思想决定的。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我们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我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始终高度重视、认真对待、着力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成功开辟了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道路和社会主义事业发展道路。新中国成立后,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从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推进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全局出发,为解决好“三农”问题倾注了大量心血。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在领导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非常重视“三农”问题。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从新时期改革发展稳定的新形势新任务出发,继续高度重视和不断加强“三农”工作。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根据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全局的客观要求,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与时俱进地加强“三农”工作

为什么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以推进农村改革发展为议题

我国发展正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有许多重大问题亟待研究解决。党中央从我国改革发展全局出发,决定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研究推进农村改革发展问题,主要有以下3点考虑。

第一,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进全国改革发展,必须加快推进农村改革发展。我国改革率先从农村取得突破,由农村扩展到城市,从经济领域扩展到其他领域,以势不可挡之势推向全国。从全局角度和战略高度看,继续深化改革、促进发展,必须在农村改革发展上取得新突破,通过深化农村改革、促进农业农村发展,进一步积累改革经验、拓展改革领域、完善改革措施,带动全面改革,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第二,应对农业农村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必须加快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经过30年改革发展,随着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我国农村正在发生重大而深刻的变化、经历广泛而深刻的变革,既蕴涵难得的机遇,又带来严峻的挑战。同时,长期积累的深层次矛盾日益凸显,发展中出现的新问题不断涌现,农村改革发展又到了新的关键阶段。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研究推进农村改革发展问题,有利于动员全党增强忧患意识,抓住发展机遇,把握发展规律,破解发展难题,加快农业农村发展。第三,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必须加快推进农村改革发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也在农村。正是出于这样的战略考虑,党的十七大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出发,对“三农”工作作出了重大部署,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提出了明确要求。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研究推进农村改革发展问题,对做好“三农”工作进行再动员再部署,有利于进一步统一全党全社会思想认识,把党的十七大作出的战略部署落到实处,凝聚力量加快推进农村改革发展,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奠定坚实基础。

数字化解读十七届四中全会公报

备受关注的十七届四中全会胜利闭幕了。在建国60周年、建党88周年之际召开的这次全会,是一次凝神聚力、认真研究新形势下如何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问题,取得重大成果的高端会议,是鼓舞和激励全党同志认清形势、明确任务、振奋精神,更好开展党的建设的动员会议。毫无疑义,四中全会使我们党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和改革创新的关键节点上,它标志着党的建设新阶段和新的伟大工程的开始。

十七届四中全会公报,回答了为什么要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问题,如何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问题,回应了人民的期待,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在近5000字的全会公报中,处处闪烁着智慧、信心、力量、希望,读后让人振奋、催人奋进。现撷取一些数字化的论述,对公报作一点粗浅的解读。

“六大经验”。十七届四中全会在中国共产党成立88年、执政60年、领导改革开放30年的具有历史意义的特殊时刻、关键时期,认真总结了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加强自身建设的六条基本经验,即:“坚持把思想理论建设放在首位,提高全党马克思主义水平”;“坚持把推进党的建设伟大工程同推进党领导的伟大事业紧密结合起来,保证党始终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坚持以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为主线,保证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坚持改革创新,增强党的生机活力”;“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提高管党治党水平”。这“六大经验”的概括总结,为我们党在新阶段里锐意进取、奋勇拼搏,开拓新路、继续前进,指明了根本的方向,提供了宝贵的财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并且将作为我们党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自身建设的重要指导原则长期坚持,并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发展。

“四个着眼”。全会提出,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必须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关于党的建设总体部署,按照党章要求“着眼于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着眼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着眼于增强全党为党和人民事业不懈奋斗的使命感和责任感,着眼于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四个“着眼于”言简意赅,为我们党不断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进一步把党建设成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求真务实、改革创新,艰苦奋斗、清正廉洁,富有活力、团结和谐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指明了方向。全会提出的这四个“着眼于”,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作出的重大部署的“再推进”,是基于党所处的历史方位,瞄准更远大目标的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再出发”,是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立足点,从而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全面推进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进一步把党建设成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求真务实、改革创新,艰苦奋斗、清正廉洁,富有活力、团结和谐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确保党始终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四大考验”。中国共产党已经成立88年、在全国执政60年、领导改革开放30年。置身国际国内形势深刻变化的今天,党的自身建设任务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为繁重。全会强调,“党面临的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是长期的、复杂的、严峻的。”由此,全会得出“落实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任务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为繁重和紧迫”的重大判断。在新的历史节点上,全会突出强调,全党必须居安思危,增强忧患意识,常怀忧党之心,恪尽兴党之责,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永不僵化、永不停滞,继续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再出发”,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全会提出的四大“考验”,警醒全党居安思危,其根本着眼点在于努力确保我们党在世界形势深刻变化的历史进程中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在应对国内外各种风险和考验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全国人民的主心骨,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坚强的领导核心。

“四项要求”。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思想武装是第一位,也是最重要的。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对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提出了具体目标,明确了“四项要求”,即“必须按照科学理论武装、具有世界眼光、善于把握规律、富有创新精神的要求,把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作为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抓紧抓好。”因为,世界在变化,形势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在深入,不断学习、善于学习,努力掌握和运用一切科学的新思想、新知识、新经验,是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引领中国发展进步的决定性因素。打铁还需自身硬。“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成长和发展,都是同加强学习紧密相连的。”中央党校教授叶笃初说,党的成长壮大的过程,就是学习、研究马克思主义并用以解决中国的实际问题,领导人民不断推进革命、建设、改革的过程。全会对如何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作出了部署,强调要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学习教育,建设学习型组织。鲜明地提出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这一重大课题,是这次全会的一个重大成果,为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指明了方向。

“六大任务”。四中全会对新阶段如何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提出了具体的任务。它突出地强调了六大任务,即: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提高全党思想政治水平;坚持和健全民主集中制、积极发展党内民主;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建设善于推动科学发展和促进社会和谐的高素质干部队伍;做好抓基层打基础工作、夯实党执政的组织基础;弘扬党的优良作风、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加快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深入开展反腐败斗争。这“六大任务”全面概括了影响和制约党的建设的重要内容,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指明了方向,明确了重点,确定了基调,将进一步把党建设成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求真务实、改革创新,艰苦奋斗、清正廉洁,富有活力、团结和谐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确保党始终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四个大兴”。执政党的党风,关系党的形象,关系党和人民事业成败。全会指出,当前,党内也存在不少不适应新形势新任务要求、不符合党的性质和宗旨的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削弱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严重损害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严重影响党的执政地位巩固和执政使命实现。”全会认为,这些问题“必须引起全党警醒,抓紧加以解决”,必须在全党大力弘扬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和自我批评的作风,始终谦虚谨慎、艰苦奋斗,以思想教育、完善制度、集中整顿、严肃纪律为抓手,下大气力解决突出问题,以优良党风促政风带民风,形成凝聚党心民心的强大力量。全会进一步提出了四个“大兴”,以推进全党的作风建设,即“大兴密切联系群众之风,大兴求真务实之风,大兴艰苦奋斗之风,大兴批评和自我批评之风。”这四个“大兴”和我们党一贯倡导和弘扬的“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和自我批评”“三大作风”是一脉相承的。在全党兴起这“四个大兴”,才能确保以优良党风促政风带民风,也才能使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两个必须”。全会提出,坚决反对腐败,是党必须始终抓好的重大政治任务。必须充分认识反腐败斗争的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把反腐倡廉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在坚决惩治腐败的同时加大教育、监督、改革、制度创新力度,更有效地预防腐败,不断取得反腐败斗争新成效。要加强廉洁从政教育和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加大查办违纪违法案件工作力度,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机制,推进反腐倡廉制度创新。在公报这段关于“反腐败”的任务布置中,提到了“两个必须”充分彰显了我党惩治腐败、加强廉政建设的信心和决心。中国共产党作为一个执政党,将更好地履行自己的历史使命,不辜负全国亿万人民的信任和期望,保持党一以贯之的纯洁性。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必将成为全党反腐倡廉建设的一个新的、伟大的起点。十七届五中全会公报解读

(一)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继续进发

编者按

金秋送爽,丹桂飘香。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10月18日在北京胜利闭幕。这次全会一项重要议程是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站在两个五年规划时空交替点上,我国发展仍处于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全会及其审议通过的《建议》,必将激励全党和全国人民在新的发展起点上更加奋发有为地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确定主题——

以科学发展作为“十二五”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主题

全会审议通过的“十二五”规划建议提出,制定“十二五”规划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

这是《建议》的一个最为鲜明的特点,也是时代的要求,事关“十二五”乃至更长时期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局。

发展是当代中国和世界的潮流,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

“在当代中国,坚持发展是硬道理,本质要求就是要坚持科学发展,更加注重以人为本,更加注重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更加注重统筹兼顾,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中央党校副研究员郑权说,发展不同于增长,绝不能只看速度快慢、规模大小、一时得失。发展如果不科学,路就会越走越窄。我们所谋求的发展,必须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

全会提出,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坚持把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提高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可持续性,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进一步指明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努力方向。

勾勒主线——

以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主线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我国经济社会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必须贯穿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

全会对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出了这样的新要求。

“坚持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

“坚持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

“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坚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

“坚持把改革开放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强大动力。”

——全会用“五个坚持”对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作出了明确部署。“五个坚持,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确定了明确的路径。”国家发改委负责人指出。

围绕“五个坚持”,全会对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出了一系列新的目标——

加快形成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经济增长新局面;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农民幸福生活的美好家园;发展现代产业体系、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构筑区域经济优势互补、主体功能定位清晰、国土空间高效利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区域发展格局;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

“中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不仅是自身发展的需要,而且有助于解决全球失衡问题。”亚洲开发银行副行长劳伦斯·格林伍德说。

随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不断取得实质性进展,有理由相信,中国必将迎来经济结构更加优化、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不断提高的新局面。(据新华社)十七届五中全会公报解读

(二)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继续进发

描画蓝图——

提出“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

“„十二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全会对未来五年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明确定位。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过去五年来,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国内形势,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紧紧抓住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贯彻落实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实施正确而有力的宏观调控,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政治优势,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使国家面貌发生新的历史性变化。

成绩来之不易,经验弥足珍贵。全会综合考虑未来发展趋势和条件,明确提出今后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

“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取得重大进展,城乡居民收入普遍较快增加,社会建设明显加强,改革开放不断深化,使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实质性进展,综合国力、国际竞争力、抵御风险能力显著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明显改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更加牢固。”

“这是一幅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宏伟蓝图,也是我们党牢牢把握重要战略机遇期的行动纲领。目标清晰,催人奋进。”国家行政学院教授朱国仁说。

注重民生——

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必须逐步完善符合国情、比较完整、覆盖城乡、可持续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提高政府保障能力,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全会对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提出了新的要求。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十一五”期间,无论是经历经济的“寒暑”,还是直面灾难的冲击,保障和改善民生始终是摆在党和政府面前的头等大事。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以来的五年间,中共中央政治局共召开50多次会议,其中许多议题涉及经济、民生问题。

全会对中国进一步推进“民生工程”提出了一系列新的目标——

加强社会建设、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促进就业和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关系,努力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加快医疗卫生事业改革发展,全面做好人口工作,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切实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所谓发展不是简单地看GDP。在转型发展中,老百姓更看重的是收入增长、是福利保障。”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经济研究部部长韩俊说。

人们可以展望,在未来的几年中,民生将得到着力保障和改善,一个和谐稳定的社会离我们越来越近。

调整结构——

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经济增长

全会提出“要加快形成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经济增长新局面”。

“这与以往强调的„投资、消费和出口‟三驾马车有新的变化,更加强调了消费的重要性。”大公国际资信评估有限公司总裁关建中博士说,过度依赖投资和出口,“不惜一切代价”投入资源能源,片面地强调增长,大量依赖廉价劳动力追求GDP的老路都是走不通的。

国家发改委负责人认为,实现这些目标要求,我们不能简单复制从低收入国家迈向中等收入国家的既有路径和模式,必须加快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国内消费一直被寄予厚望,但其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难以明显提高说明收入分配机制中还有问题尚待解决。”关建中说,只有理顺收入分配机制,依靠科技进步和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促进经济发展,中国才能真正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展望“十二五”,中国经济总量将稳居世界第二位,人均GDP将超过5000美元。而选择科学的发展方式,避免“中等收入陷阱”,抓住机遇使经济社会发展迈上新台阶,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基础,社会各界充满期待。(据新华社)

十七届五中全会公报解读

(三)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继续进发

提升文化——

文化产业有望跃升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

面对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日益凸显的战略地位,全会提出——“基本建成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为此,全会强调“要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和灵魂,也是国家和民族振兴的强大力量。

文化产业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载体,是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也是推动经济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

数字清晰记录了几年来文化产业发展的足迹:2004年以来,全国文化产业年均增长速度达22%,比同期GDP增速高3.6个百分点,保持了高速增长的势头。

文化产业的快速增长,成为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也成为各地经济发展的新亮点,在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的作用日益突出。北京、上海、广东、湖南、云南等省市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已超过5%。

“推进文化创新,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增强文化发展活力,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全会提出这些新的要求,体现了党中央对文化发展的新思路和新部署。

全会提出,要“充分发挥文化引导社会、教育人民、推动发展的功能,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要求,让人们对“文化强国”充满期待。

推进改革——

以更大决心和勇气全面推进各领域改革

全会公报指出,要“大力推进经济体制改革,积极稳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加快推进文化体制、社会体制改革……”

“必须以更大决心和勇气全面推进各领域改革……”全会指出,使上层建筑更加适应经济基础发展变化,为科学发展提供有力保障。全会提出的“一揽子”改革方案,让人们对中国深入推进改革有了更多期盼。

“这是一个相当积极和值得期待的信号。”国家行政学院教授汪玉凯在谈及公报中提出的“推进行政体制改革”时说,未来5年,中国将通过深化政府机构改革、转变政府职能、加强依法行政、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来进一步创新政府管理体制,为“到2020年建立起比较完善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管理体制”奠定坚实基础。

改革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强大动力。“加快财税体制改革,深化金融体制改革,深化资源性产品价格和要素市场改革,加快社会事业体制改革。”全会提出“一揽子”改革方案,预示着在未来几年,中国社会各领域改革将得到协调全面推进。(据新华社)

第三篇:十七大以及十七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要点

十七大精神要点

一、充分认识十七大的重大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1、十七大的意义:(1)、将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执政能力建设全部写入党章,彰显了我们党在指导思想上的与时俱进,使党的纲领具有了鲜明的中国特色和时代特色。(2)、十七大的一系列重大战略决策,标志着国家改革开放进入新阶段,将对国家的未来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3)、十七大的方针,顺应了“经济越来越自由、社会越来越多元”的历史潮流。十七大的思想路线的实现,将进一步扎实推进几代领导集体顺应历史潮流提出的执政目标:经济自由,政治民主,社会和谐。

2、十七大解决的核心问题 :党的十七大解决的核心问题:科学回答了党在改革发展关键阶段举什么旗、走什么路、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朝着什么样的发展目标继续前进等重大问题。十七大解决的最关键的问题是科学发展的问题,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手段和途径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不只是数字的发展,还是人的发展;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统筹兼顾的发展;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将能够更好地为总体目标“和谐社会”提供根本保障。

3、十七大深远的历史意义(四大历史性贡献):第一个历史性贡献,是对改革开放的伟大历史进程和宝贵经验进行了科学总结。十七大从历史高度、从全局角度、从政治深度,对改革开放作出了全面肯定,让全世界更加清楚地看到中国未来的发展方向。第二个历史性贡献,是将科学发展观与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起载入党章,作为我们党的指导思想。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中央领导集体根据新的发展需求,提出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与邓小平的“发展才是硬道理”一脉相承。邓小平讲的不是经济增长,而是发展,本身就是科学的。科学发展观正是深刻突出邓小平发展观的科学内涵。科学发展观的确立,意味着中国的发展将在科学、自觉的层面进行,因而也在一定程度上意味着中国正在与“摸着石头过河”的阶段告别。第三个历史性贡献,是对国家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作出全面部署。回顾改革开放的历程,从最初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到发展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三位一体,再到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表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涵更加丰富。第四个历史性贡献,是中央领导机构顺利实现新老交替。在新选出的中央委员中,新人超过一半;一大批德才兼备、年富力强的领导干部进入新一届中央委员会,不仅显示新老交替顺利实现,而且将为中央工作带来新思路,注入新活力;大量年轻化、知识化而又具有实际工作经验、了解民生的干部进入中央,将使中央的决策更加贴近实际,贴近基层群众的诉求。

二、学习领会十七大报告的基本要点

1、报告的整体框架:第一、第二部分,承前启后、继往开来,表明中国共产党仍然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旗臶。第三、第四部分,高瞻远瞩、求真务实,从中国的发展全局出发,对未来发展的战略思想、奋斗目标,做出了切合实际地回答。后八个部分,开拓创新、全面推进,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个奋斗目标,分别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国防、祖国统一、外交、党建各个方面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2、报告发出了时代最强音:科学发展和社会和谐。科学发展是方法,社会和谐是目标。

3、报告包含的时代主题 :高举一面伟大旗臶: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是面向世界的政治宣言、加快现代化建设的行动纲领 ;坚持一条基本路线:“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不动摇;阐述了一个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更加全面、更加深刻、更加具有可操作性,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航标灯;提出了四点根本要求: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核心是解放思想,改革开放,科学发展,促进和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描绘了一幅宏伟蓝图:更好更快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4、报告中九个新表述和两个“没有变” :“两个没有变”: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九个新提法、新表述:(1)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到“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表明我们开始了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的新征程;(2)提出了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五条具体道路;(3)“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首次纳入中国特色的政治制度范畴 ;(4)翻两番由“总量”到“人均” ;(5)“生态文明”首次写入报告;(6)在“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 “五个统筹”基础上增加“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7)从“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到“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8)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9)从“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到“不断深化政治体制改革”。

5、十七大报告的五个“首次”:首次以“人均GDP”为指标,提出到2020年人均GDP翻两番的目标,表明了对经济持续发展的信心和让经济发展普惠于广大群众的决心;首次将“生态文明”写进党代会报告,强调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关系,丰富了和谐社会的内涵;首次提出“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的说法,肯定了广大群众以多种途径参与社会财富分配的合法性;首次在党代会报告中提出“首次分配也要体现公平”,有利于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有助于遏制贫富差距的进一步扩大;首次在党代会报告中提出“党与腐败水火不相容”的提法,并提出建设“廉政文化”的目标,再次宣示了坚决打击腐败的决心和信心。

6、小康社会的五个新要求 :一是增强发展协调性,努力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二是扩大社会主义民主,更好保障人民权益和社会公平正义;三是加强文化建设,明显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四是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全面改善人民生活;五是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

7、社会奋斗目标的九大“亮点”:(1)、国内生产总值人均翻两番:实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到 2020年比2000年翻两番。(2)、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自主创新能力显著提高,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大幅上升,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3)、居民消费率稳步提高:居民消费率稳步提高,形成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的增长格局。(4)、新农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城镇人口比重明显增加。(5)、社会公平正义:扩大社会主义民主,更好保障人民权益和社会公平正义。(6)、文化建设:加强文化建设,明显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入人心,良好思想道德风尚进一步弘扬。(7)、人人享有基本生活保障: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人人享有基本生活保障。(8)、绝对贫困现象基本消除: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基本形成,中等收入者占多数,绝对贫困现象基本消除。(9)、生态文明: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方式。

8、建立国家创新体系:十七大报告提出的国家创新体系就是支持建立 “社会公益性技术研究”体系。社会公益性技术研究内容包括:公共管理、公共安全、公共环境、公共卫生等诸多领域。这些领域既是生产力发展的基础,更是改善民生的技术基础。没有社会公益性技术研究成果的运用,改善民生就是低水平的,就没有“技术含量”。

9、如何推动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1)、经济发展的四个协调。过去我们一直倡导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而在十七大报告中,代之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一词之差,含义深刻。” 经济增长主要是着重于总量,更强调了经济本身;而十七大报告中新的表述,更注重经济与其他事业的协调性,更突出了“好”字。经济发展四个方面的协调:一是翻两番必须建立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降低消耗、保护环境的基础上;二是区域协调互动发展机制以及主体功能区的基本形成;三是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尤其要突出消费;四是发展动力的协调,决不能仅仅依靠投资拉动,而要更多强调改革和自主创新的推动。(2)、改善民生的五个重点:第一,优先发展教育。第二,以创业带动就业。第三,深化分配制度改革。第四,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第五,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3)、不容忽视的四个挑战 :一是资源环境的压力加剧。二是关键领域的改革还不到位。三是区域发展需要进一步增强协调性。四是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

10、如何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1)正视与强调“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2)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综合工程:“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推进文化创新,增强文化发展活力” ;(3)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本目标与方向。

11、关于收入分配这个热点问题:十七大报告中就收入分配有两个重要的新提法:一是逐步“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二是“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前一提法针对实际生活中存在的劳动者工资偏低的现象,后一提法又体现了平等保护物权、鼓励多种要素参与分配的原则。两个提法互为辩证关系,统一于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之中。

12、“一国两制”和统一大业的主题和框架 :把握主题、构建框架、遏制“台独”、渐进统一,一个中国原则决不动摇。主题是“和平发展”,内容是经贸交流、人员往来、社会一体化、遏制“台独”,为统一创造条件,什么都可以谈。框架是两岸同属一个中国,什么都可以谈,在框架之下签订和平协议。遏制“台独”是让两岸关系稳定下来,摒除“台独”,不因“台独”而发生战争是两岸人民更大的利益。渐进统一是指有一个过渡阶段。

13、关于我国外交新理念:外交理念:(1)“走和平发展、独立自主的道路始终是我国外交奉行的准则;(2)推动构建和谐世界,与世界各国实现合作共赢。我国外交的基本立场:(1)支持国际社会帮助发展中国家增强自主创新能 力、改善民生,缩小南北差距;(2)文化上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尊重世界多样性,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3)关于安全合作,“相互信任、加强合作,坚持用和平方式而不是战争手段解决国际争端,共同维护世界和平稳定”;(4)首次提出中国在环境外交问题上的主张。

1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党的十三大到十七大都始终强调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臶,连续5次党代会的报告标题都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字样。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真正坚持社会主义,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体系。

1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特”在哪里:我们过去走的是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道路,与现在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有何区别?通过对比来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特”在那里: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基本特征:在经济上表现为国有制为主体的单一所有制体制、全部经济生活无所不包的、政府集中管理经济和配臵资源的行政命令体制。在政治上表现为以党代政、党政合一、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在文化方面,表现为对文化领域的集中控制,人民文化需求和文化权益难以发展和保证的文化专制体制。在社会运行方面,对社会生活的全面控制压抑了社会的发育与正常运行。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道路与现在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区别在于:(1)、在经济体制上,与苏联模式的高度集权的行政性计划经济体制完全不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包括实行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在分配上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在资源配臵上由市场机制发挥资源配臵的基础性作用。(2)、在政治体制上,与苏联模式高度集权和集中的政治体制不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行社会主义的民主和法治,包括通过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拓宽民主渠道,建立公民政治参与体制;通过完善决策信息和智力支持系统,建立科学化、民主化决策体制;通过发展基层民主,建立保证人民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的体制。(3)、在文化体制上,不同于 苏联模式的文化专制体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采取在坚持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前提下保证文化多样性发展的体制。(4)、在社会体制上,不同于苏联模式的垄断控制体制,大力开展社会建设,培育和规范各类社会组织,构建有利于社会和谐的社会管理与运行机制。

16、为什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社会和谐”:(1)、科学发展、社会和谐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要求,体现了我们党对共产主义理想的追求。马克思、恩格斯明确指出,只有到了共产主义社会,才能真正达到人类和谐社会的最高境界。(2)、准确反映了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社会和谐,反映了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社会和谐作为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优越性的重要体现。(3)、揭示了社会主义基本矛盾的根本特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不断化解社会矛盾的持续过程。(4)、反映了当代中国国情的基本要求。促进社会和谐与实现科学发展,统一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

17、如何认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1)、“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总体上看,我们目前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完全的、发展不平衡的。(2)、“当前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在新世纪新阶段的具体表现”(3)、“一定要戒骄戒躁、艰苦奋斗,牢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为党和人民事业不懈努力”,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要经历上百年时间,认清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不是要妄自菲薄、自甘落后,也不是要脱离实际、急于求成,而是要坚持把它作为推进改革、谋划发展的根本依据。

18、为什么要继续深化改革开放:(1)、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改革,打破了旧有机制的屏障;开放,给中国带来了充沛活力。(2)、改革进入到关键时刻的关键议题:改变经济增长模式,协调多元社会利益。具体的表述就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社会。前者的实现有赖于继续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尤其是政府执政方式的改革;后者的实现则要以民主政治为推进器。(3)、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改革开放作为一场新的伟大革命,不可能一帆风顺,也不可能一蹴而就。最根本的是,改革开放符合党心民心、顺应时代潮流,方向和道路是完全正确的,成效和功绩不容否定,停顿和倒退没有出路。

19、为什么要坚持“科学发展观”:首先,经济增长模式存在重大缺陷。长 期形成的结构性矛盾和粗放型增长方式尚未根本改变,经济增长付出了巨大的环境与社会代价。其次,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同时影响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依然存在,改革攻坚面临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各级政府要创造好看的政绩,倾向于维持、甚至扩大对资源的控制权,经济高增长也伴随着少数政府官员的严重腐败,同时,各级政府奢侈浪费的现象也有所加重)。再次,上述两项原因同时发生作用,造成近几年来民众议论纷纷的“民生”问题,如劳动就业、社会保障、收入分配、教育卫生、居民住房、安全生产、司法和社会治安等方面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仍然较多,部分低收入群众生活比较困难。面对这些问题,从 2003年开始,提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贯穿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建设和谐社会的纲领。

20、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意义:一是必须坚持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发展,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决定性意义。要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坚持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二是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核心是以人为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党的一切奋斗和工作都是为了造福人民。三是必须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要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促进现代化建设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四是必须坚持统筹兼顾。要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大关系,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树立世界眼光。

21、如何落实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1)、以人为本。2004年中央一号文件免除延续了两千多年的农业税。(2)、追求协调的发展。东部率先、西部开发、东北振兴、中部崛起,区域协调发展。(3)、追求可持续的发展。从偏重经济发展到重视人民福祉,从注重增长速度到重视增长质量,民生指标、生态指标和老百姓的口碑相继进入各地干部的考核标准。环境保护指标在干部绩效考核中的分量增加。(4)、统筹兼顾。只有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才能处理好方方面面的问题,充分调动各方的积极性。(5)、经济发展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6)、提高执政能力。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要求提高领导干部执政本领。

22、解放思想的 “三难三易”:解放思想,在枝节问题上相对容易,在关键问题上比较困难;在经济领域相对容易,在政治领域比较困难;在单一问题上相对容易,在系统性问题上比较困难。

23、为什么推进党的建设要增强“忧患意识”:重视党的自身建设关键是能否准确把握世情、国情、党情,要准确把握世情、国情、党情就要增强“忧患意识”。(1)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还需要继续奋斗十几年,基本实现现代化还需要继续奋斗几十年,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则需要几代人、十几代人甚至几十代人坚持不懈地努力奋斗。“我们一定要居安思危、增强忧患意识”。(2)中国发展中的问题。中国经济在“十一五”期间仍有发生大起大落的潜在危险,这与目前投资强、消费弱的经济增长结构有着重要关系,需要认真解决这一问题。中国进入新一轮经济增长主要来自于“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和低效率”的投资马车。这种增长方式由于容易波动,变数多,不可控,对经济的长期稳定持续发展不利;同时,经济的增长过多依赖重工业的发展,是一种粗放的、大量消耗能源和资源,对环境造成破坏的模式,贻害无穷。太湖蓝藻事件警示中国:经济快速发展所伴生的严重环境问题已到了非解决不可的时候。(3)对忧患意识的强调,也表明中央领导对国情的深刻理解:大量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问题;地区之间、行业之间、城乡之间的发展不平衡问题;中国经济对外依存度高的问题;高中级领导干部违纪问题。

24、“制度反腐”的“三权制约”:十七大强调指出要“建立健全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权力结构和运行机制”。要真正做到“三权制约”,需要“三个更加”:“更加注重治本,更加注重预防,更加注重制度建设。”

25、如何建设服务型政府:一是健全政府职责体系,完善公共服务体系,推行电子政务,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二是加快推进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政府与市场中介组织分开,规范行政行为,加强行政执法部门建设,减少和规范行政审批,减少政府对微观经济运行的干预;三是规范垂直管理部门和地方政府的关系;四是精简和规范各类议事协调机构及其办事机构等。

26、政府机构改革面临三大挑战:也可以说是政治改革的突破口。首先,政府机构改革要应对政治民主化的要求。其次,政府机构改革要应对新的社会问题。第三,应对全球化冲击提高国家竞争力。

27、如何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1)、扩大人民民主,保证人民当家作主。(2)、发展基层民主,保障人民享有更多更切实的民主权利。(3)、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4)、壮大爱国统一战线,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5)、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6)、完善制约和监督机制,保证人民赋予的权力始终用来为人民谋利益。

28、关于党内民主:十七大报告将“党内民主”定义为“党的生命”。(1)、党内民主就是党员是党的主体,是党内的主人,在党内当家做主,是党内权力的来源。是党员把权力委托给各级组织、领导机关和领导者。党内民主评价的标准,就看党员权力是否得到维护、保障和实现及其实现的程度。它需要改革和完善党内选举制度,逐步推进党务公开,改革和完善党内监督制度。(2)、一个政党内部的民主状况,并不必然对一个国家的政治体制产生决定性的影响。但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的执政党,是当代中国的政治权力中心,拥有七千多万党员,这个群体聚集了广大的社会政治精英,在这个群体内先建好民主制度,通过扩大党内民主,推动全社会的民主,已被视为一条现实道路。(3)、胡总书记访问美国,在耶鲁大学演讲时强调:没有民主就没有现代化,并说中国要进行政治体制改革,实现“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

29、党内民主与社会民主如何结合:十六大和十七大都讲到党内民主带动社会民主。具体到设计上,应该是社会民主与党内民主同步推进。(1)、十七大报告明确我国的政治体制改革必须坚持一个方向、一个根本、一个目标。(2)、报告提出了“扩大人民民主”,加强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3项措施。(3)、“发展基层民主,保障人民享有更多更切实的民主权利”。(4)、完善制约和监督机制 突出强调“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30、崭新的民生政治路线图:“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要点

1.十七届三中全会于什么时候召开?

答:中国共产党的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于2008年10月9日至12日在北京举行。

2.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了哪个决定?

答: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3.《决定》的核心内容是什么?

答:《决定》的核心内容就是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深化改革,创新发展,走现代化农业发展的道路,解决“三农”的深层次矛盾问题,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4.解决“三农”矛盾问题的要求是什么?

答:一是实行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战略。二是坚持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方向。三是坚持保障农民的物质利益和民主权利。四是不断解放和发展农村社会生产力,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5.十七届三中全会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推进农村改和发展作出了哪些部署?

答:(1)大力推进改革创新,加强农村制度建设。(2)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3)加快发展农村公共事业,促进农村社会全面进步。

6.实现农村发展战略目标,推进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的“两个必须”是什么?

答:(1)必须按照统筹城乡发展要求,抓紧在农村体制改革关键环节上取得突破,进一步放开搞活农村经济,优化农村发展外部环境,强化农村发展制度保障。(2)必须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进农业科技进步和创新,加快农业物质技术装备,健全农业产业体系,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劳动生产率、增强农业抗风险能力、国际竞争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

7.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基本要球是什么?

答:必须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范围,发展农村公共事业,使广大农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劳有所养、住有所居。要繁荣发展农村文化、大力办好农村教育事业、促进农村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和环境建设、推进农村扶贫开发、加强农村防灾减灾能力建设、强化农村社会管理。

8.新形势下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意义?

答: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农业是安天下、稳民心的战略产业,没有农业现代化就没有国家现代化,没有农村繁荣稳定就没有全国繁荣稳定,没有农民全面小康就没有全国人民全面小康。只有坚持把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坚持农业基础地位,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坚持走中国特设农业现代化道路,坚持保障农民物质利益和民主权利,才能不断解放和发展农村社会生产力,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9.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答:新形势下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要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臶,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战略任务,把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作为基本方向,把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作为根本要求,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方针,创新体制机制,加强农业基础,增加农民收入,保障农民权益,促进农村和谐,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10.到2020年,农村改革发展的基本目标任务是什么?

答:农村经济体制更加健全,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基本建立;现代农业建设取得显著进展,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明显提高,国家粮食安全和主要农产品供给得到有效保障;农民人均出收入比二〇〇八年翻一番,消费水平大幅提升,绝对贫困现象基本消除,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进一步加强,村民自治制度更加完善,农民民主权利得到切实保障;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明显推进,农村文化进一步繁荣,农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落实,农村人人享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农村基本生活保障、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更加健全,农村社会管理体系进一步完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业生产体系基本形成,农村人居和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

11.实现到2020年,农村改革发展的基本目标任务要遵循哪些重大原则? 答:(1)必须巩固和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始终把解决好十几亿人口吃饭为题作为治国安邦的头等大事。(2)必须切实保障农民权益,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农民根本利益作为农村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3)必须不断解放和发展农村社会生产力,始终把改革创新作为农村发展的根本动力。(4)必须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始终把着力构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作为加快推进现代化的重大战略。(5)必须坚持党管农村工作,始终把加强和改善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作为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政治保证。

12.推进农村改革发展应加强哪些制度建设?

答:(1)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2)健全严格规范的农村土地管理制度。(3)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4)建立现代农村金融制度。(5)建立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制度。(6)健全农村民主管理制度。

13.发展现代农业,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有哪些要求?

答:一是要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二是要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三是要加快农业科技创新。四是要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五是要建立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六是要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七是要扩大农业对外开放。

14.加快发展农村公共事业,促进农村社会全面进步有哪些要求? 答:一是要繁荣发展农村文化。二是要大力办好农村教育事业。三是要促进农村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四是要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五是要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和环境建设。六是要推进农村扶贫开发。七是加强农村防灾减灾能力建设。八是要强化农村社会管理。

15.如何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为推进农村改革发展提供坚强政治保证? 答:一是要完善党领导农村工作体制机制。二是要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三是要加强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建设。四是要加强农村党员队伍建设。五是要加强农村党风廉政建设。12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要点

金秋时节,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在北京闭幕。这次全会的一个重要议程是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在新中国成立60周年之际,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进一步研究和部署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传递出我们党在新形势下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决心和信心。一、四个“着眼于”: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立足点

全会提出,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必须全面贯彻党的十 七大关于党的建设总体部署,按照党章要求——

“着眼于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着眼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着眼于增强全党为党和人民事业不懈奋斗的使命感和责任感,着眼于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党的十七大提出,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专家认为,全会提出的这四个“着眼于”,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作出的重大部署的“再推进”,是基于党所处的历史方位,瞄准更远大目标的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再出发”,是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立足点。

四个“着眼于”言简意赅,为我们党不断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进一步把党建设成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求真务实、改革创新,艰苦奋斗、清正廉洁,富有活力、团结和谐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指明了方向。二、四大考验:提醒“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任务比过去任何时候都 更为繁重和紧迫”

中国共产党已经成立88年、在全国执政60年、领导改革开30年。臵身国际国内形势深刻变化的今天,党的自身建设任务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为繁重。

全会强调,“党面临的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是长期的、复杂的、严峻的。”由此,全会得出“落实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任务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为繁重和紧迫”的重大判断。

专家认为,进入21世纪之后,国际形势发生了深刻变化,国内改革发展也进入了关键时期,我们党面临着许多前所未有的新课题新考验。在这个重要关节点上,全会突出强调,全党必须居安思危,增强忧患意识,常怀忧党之心,恪尽兴党之责,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永不僵化、永不停滞,继续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专家认为,全会提出的四大“考验”,警醒全党居安思危,其根本着眼点在于努力确保我们党在世界形势深刻变化的历史进程中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在应对国内外各种风险和考验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全国人民的主心骨,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坚强的领导核心。三、六条基本经验: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的重要指导原则 “坚持把思想理论建设放在首位,提高全党马克思主义水平”; “坚持把推进党的建设伟大工程同推进党领导的伟大事业紧密结合起来,保证党始终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坚持以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为主线,保证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 “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坚持改革创新,增强党的生机活力”;

“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提高管党治党水平”。

——这次全会的一个突出亮点,是系统总结了党执政60年的实践中,探索形成的作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加强自身建设的基本经验。专家认为,这些基本经验,将作为我们党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自身建设的重要指导原则长期坚持,并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发展。四、四项要求:为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指明方向

“必须按照科学理论武装、具有世界眼光、善于把握规律、富有创新精神的要求,把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作为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抓紧抓好。”——这是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对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提出的目标。

鲜明地提出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这一重大课题,是这次全会的一个重大成果。世界在变化,形势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在深入,不断学习、善于学习,努力掌握和运用一切科学的新思想、新知识、新经验,是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引领中国发展进步的决定性因素。

打铁还需自身硬。“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成长和发展,都是同加强学习紧密相连的。”中央党校教授叶笃初说,党的成长壮大的过程,就是学习、研究马克思主义并用以解决中国的实际问题,领导人民不断推进革命、建设、改革的过程。

全会对如何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作出了部署,强调要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开展社 会主义核心价值学习教育,建设学习型组织。

五、党内民主建设: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相结合 中国共产党把党内民主放在事关党的生死存亡的高度来认识。“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这是党的十六大提出来的;党的十七大又明确提出“尊重党员主体地位”,强调探索扩大党内基层民主多种实现形式。更好地实现和完善党内民主,以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是中国共产党孜孜探索的发展目标。

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集中统一是党的力量保证——这是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给出的明确答案。全会提出,必须坚持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相结合,以保障党员民主权利为根本,以加强党内基层民主建设为基础,切实推进党内民主。

为了不断完善党内民主,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还提出了一系列“坚持”和“完善”,对党内民主建设的重点进行了设计和安排——

“坚持以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以党的坚强团结保证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要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制度,保障党员主体地位和民主权利,完善党代表大会制度和党内选举制度,完善党内民主决策机制,维护党的集中统一。”

六、民主、公开、竞争、择优:培养造就高素质干部队伍关键所在 如何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建设善于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高素质干部队伍,是我们党面临的一个重大时代课题。

今年5月,中央组织部公布了一份对组织工作满意度的调查结果。近8万名中央机关、省、市、县、乡、村各层次的干部和群众在随机的抽样调查中,给干部选拔任用的满意度打了67.04分,给防止和纠正用人不正之风的满意度打了66.84分。

党建专家认为,从这组数据可以看到,与人民群众的要求相比,与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的需要相比,我们的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还存在一些不相适应、不相符合的问题,必须下大力气加以解决。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特别指出,培养造就高素质干部队伍的关键就在于——坚持民主、公开、竞争、择优,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形成充满活力的选人用人机制,促进优秀人才脱颖而出。

“拓宽视野选拔干部,广辟途径培养干部,满腔热情爱护干部,严格要求管理干部”“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用人标准”“培养造就大批年轻干部,健全干部管理机制”……全会公报中的一系列表述振奋人心,让人们对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充满期待。

七、基层组织建设重点:构建城乡统筹的基层党建新格局

党的基层组织担负着联系群众、宣传群众、组织群众、团结群众,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落实到基层的重要责任,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目前,全国基层党委17.9万个,总支部22.9万个,支部331万个。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进一步巩固和加强基层党组织,使之更具生机活力,这是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讨论研究的一个重点。全会对如何进一步构建基层党建新格局上提出了具体要求——

必须围绕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拓展领域、强化功能,进一步巩固和加强党的基层组织;

着力扩大基层党组织覆盖面、增强生机活力,使党的基层组织充分发挥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作用;

推进基层党组织工作创新,增强党员队伍生机活力,建设高素质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构建城乡统筹的基层党建新格局…… 八、四个“大兴”:确保优良党风促政风带民风

执政党的党风,关系党的形象,关系党和人民事业成败。

全会指出,当前,党内也存在不少不适应新形势新任务要求、不符合党的性质和宗旨的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削弱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严重损害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严重影响党的执政地位巩固和执政使命实现。”

全会认为,这些问题“必须引起全党警醒,抓紧加以解决”,必须在全党大力弘扬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和自我批评的作风,始终谦虚谨慎、艰苦奋斗,以思想教育、完善制度、集中整顿、严肃纪律为抓手,下大气力解决突出问题,以优良党风促政风带民风,形成凝聚党心民心的强大力量。

全会进一步提出了四个“大兴”,以推进全党的作风建设——

“大兴密切联系群众之风,大兴求真务实之风,大兴艰苦奋斗之风,大兴批评和自我批评之风。”专家认为,这四个“大兴”和我们党一贯倡导和弘扬的“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和自我批评”“三大作风”是一脉相承的。

九、坚决反对腐败:党必须始终抓好的重大政治任务

中国共产党始终追求的是一个干干净净的政党,是一个以人民福祉、国家强盛为唯一利益取向的政党。近年来,在党中央坚决反腐、重拳出击的强大声势下,一大批重量级高官的纷纷落马,使广大人民群众更加增添了战胜腐败的信心和力量。

当前,反腐倡廉建设仍然任重道远。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要推 进反腐倡廉制度创新,不断取得反腐败斗争新成效

——把反腐倡廉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臵;

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 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

加大教育、监督、改革、制度创新力度,更有效地预防腐败; 加大查办违纪违法案件工作力度,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机制。专家认为,这次全会对反腐倡廉建设作出的一系列部署和安排,既体现了党的十七大的整体思路,又针对了当前反腐败斗争中的重点和难点,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新华社北京9月18日电)

学习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要点

1、“十二五”所处的重要时期

一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二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

2、“十二五”规划的重要性

科学制定“十二五”规划,对于继续抓住和利用好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对于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3、对“十一五”成绩的概括

取得的成绩来之不易,积累的经验弥足珍贵,创造的精神财富影响深远。

4、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国内外环境和国际国内形势 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既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也面对诸多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挑战。要增强机遇意识和忧患意识,科学把握发展规律,主动适应环境变化,有效化解各种矛盾,更加奋发有为地推进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5、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本质要求

在当代中国,“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本质要求,就是坚持科学发展,更加注重以人为本,更加注重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更加注重统筹兼顾,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6、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五个坚持”

坚持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坚持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坚持把改革开放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强大动力,提高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可持续性,实现经济社台又好又快发展。

7、今后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

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取得重大进展,城乡居民收入普遍较快增加,社会建设明显加强,改革开放不断深化,使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实质性进展,综合国力、国际竞争力、抵御风险能力显著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明显改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更加牢固。

8、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主要工作任务 要坚持扩大内需战略,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要推进农业现代化,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要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要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提高生态文明水平;要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

9、必须逐步完善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

必须逐步完善“符合国情、比较完整、覆盖城乡、可持续”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0、全党必须增强的五种意识

全党必须增强党的意识、宗旨意识、执政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抓住机遇而不可丧失机遇,坚持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增强工作的原则性、系统性、预见性、创造性,大力发扬真抓实干精神,紧紧依靠广大人民群众,战胜前进道路上的一切艰难险阻,扎扎实实做好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发展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要点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要点 中共十七届五中全会18日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 年规划的建议》。专家指出,这份公报体现出三个重点,即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全面推进各领域改革、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实质性进展,从字里行间可以看出,官方对民生的重视正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中央党校党史教研部副主任谢春涛在接受中新社记者专访时表示,这份公报的三个重点之间有着紧密的逻辑联系,后两者共同服务于保障和改善民生。

谢春涛说,几乎在公报的每一个段落,都可以看到官方对民生问题的“用心良苦”:

在“十二五”规划的指导思想“顺应各族人民过上更好生活新期待,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深化改革开放,保障和改善民生,巩固和扩大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成果,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为全面建成 小康社会打下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基础”这一段纲领性论述中,谢春涛发现,“顺应各族人民过上更好生活新期待”的表述被放在“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之前。他表示,“这正说明中央对民生的关注毫无疑问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公报在发展问题上提到四个“更加注重”,其中两个与民生直接相关:“更加注重以人为本,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在谈及今后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时,公报突出强调“城乡居民收入普遍较快增加”、“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明显改善”等内容,直面民生关切。公报还关注到了农村地区的民生问题:“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完善农村发展体制机制,建设农民幸福生活的美好家园。”

公报提到领导干部要“树立正确政绩观,努力做出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实绩”,这当中,人民的检验至关重要。

公报特别用一个段落专门表述如何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包括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关系、努力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加快医疗卫生事业改革发展等内容,具体民生细节的论述全面详尽。

公报最后还对今年以来全国发生的严重自然灾害表达了关注,这又与民生直接相关:“今年 以来,我国连续发生严重自然灾害,给受灾地区群众生产生活造成严重影响。”“当前,安臵受灾群众、开展灾后恢复重建工作很繁重,中-央有关部门、受灾地区各 级党委和政府一定要帮助受灾群众重建家园,促进灾区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综合以上所有述及民生的内容,谢春涛得出一个结论,民生被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体现了中-共执政的最终目的,也体现了未来五年要着重解决的关键问题:满足人民群众各方面需求。民生既是发展的目的,也是发展的重点,一切发展与改革都是为了民生,这也是以人为本的具体体现。未来五年,执政党将以什么样的勇气和魄力解决民生难题,交出什么样的民生成绩单,人们拭目以待。(爱钻研一级 2010-11-1 10:39)全会强调,在当代中国,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本质要求,就是坚持科学发展,更加注重以人为本,更加注重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更加注重统筹兼顾,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我国经济社会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必须贯穿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坚持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坚持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坚持把改革开放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强大动力,提高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可持续性,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全会综合考虑未来发展趋势和条件,提出了今后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取得重大进展,城乡居民收入普遍较快增加,社会建设明显加强,改革开放不断深化,使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实质性进展,综合国力、国际竞争力、抵御风险能力显著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明显改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更加牢固。

全会提出,要坚持扩大内需战略、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建立扩大消费需求的长效机制,调整优化投资结构,加快形成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经济增长新局面。要推进农业现代化、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完善农村发展体制机制,建设农民幸福生活的美好家园。要发展现代产业体系、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改造提升制造业,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服务业,加强现代能源产业和综合运输体系建设,全面提高信息化水平,发展海洋经济。要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完善城市化布局和形态,加强城镇化管理,加大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扶持力度,构筑区域经济优势互补、主体功能定位清晰、国土空间高效利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区域发展格局。要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提高生态文明水平,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强资源节约和管理,加大环境保护力度,加强生态保护和防灾减灾体系建设,增强可持续 发展能力。要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增强科技创新能力,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加快教育改革发展,建设人才强国,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奠定坚实科技和人力资源基础。

全会提出,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必须逐步完善符合国情、比较完整、覆盖城乡、可持续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提高政府保障能力,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要加强社会建设、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促进就业和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关系,努力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加快医疗卫生事业改革发展,全面做好人口工作,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切实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全会提出,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和灵魂,是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的强大力量。要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推进文化创新,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增强文化发展活力,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基本建成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充分发挥文化引导社会、教育人民、推动发展的功能,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

全会强调,改革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强大动力,必须以更大决心和勇气全面推进各领域改革,大力推进经济体制改革,积极稳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加快推进文化体制、社会体制改革,使上层建筑更加适应经济基础发展变化,为科学发展提供有力保障。要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推进行政体制改革,加快财税体制改革,深化金融体制改革,深化资源性产品价格和要素市场改革,加快社会事业体制改革。要实施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进一步提高对外开放水平,优化对外贸易结构,提高利用外资水平,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和区域合作,以开放促发展、促改革、促创新,积极创造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

全会强调,党的领导是实现“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的根本保证。必须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不断提高党领导经济社会发展能力和水平。各级党委要准确把握发展趋势,科学谋划发展蓝图,努力创新发展模式,加强对发展的统筹协调,切实提高发展质量。全体共产党员要坚定不移贯彻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牢固树立科学发展理念。切实加强党的基 层组织建设,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带领广大群众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各级领导干部要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树立正确政绩观,努力做出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实绩。要加强反腐倡廉建设,大力弘扬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以优良党风凝聚党心民心,形成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强大力量。

全会提出,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巩固和壮大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要加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提高以打赢信息化条件下局部战争能力为核心的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能力。要坚定不移贯彻“一国两制”、“港人治港”、“澳人治澳”、高度自治的方针,严格按照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办事,保持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要牢牢把握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主题,深化两岸经济合作,积极扩大两岸各界往来,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和祖国统一大业。要高举和平、发展、合作旗臶,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积极参加国际合作,维护我国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同世界各国一道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全会全面分析了当前形势和任务,强调经过全党全国共同努力,国民经济继续朝着宏观调控的预期方向发展,各项事业取得新的成绩,社会大局保持稳定。全党必须增强党的意识、宗旨意识、执政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抓住机遇而不可丧失机遇,坚持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增强工作的原则性、系统性、预见性、创造性,大力发扬真抓实干精神,把党和人民赋予的职责看得比泰山还重,紧紧依靠广大人民群众,以党同人民更加坚强的团结战胜前进道路上的一切艰难险阻,扎扎实实做好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努力实现今年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

全会强调,今年以来,我国连续发生严重自然灾害,给受灾地区群众生产生活造成严重影响。在各部门各地区共同努力下,抗灾救灾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当前,安臵受灾群众、开展灾后恢复重建工作很繁重,中央有关部门、受灾地区各级党委和政府一定要高度重视,科学规划,加大投入,精心组织,全力抓好。要切实安排好受灾群众基本生活,抓紧制定和实施灾后恢复重建规划,全面抓好各项生产特别是农业生产,帮助受灾群众重建家园,促进灾区经济社会全面发展。要坚持兴利除害结合、防灾减灾并重、治标治本兼顾、政府社会协同,尽快启动水利重点薄弱环节工程建设,加快建立地质灾害易发区调查评价体系、监测预警体系、防治体系、应急体系,提高对自然灾害的综合防 范和抵御能力。

全会决定,增补习近平为中央军事委员会副主席。

全会按照党章规定,决定递补中央委员会候补委员焉荣竹为中央委员会委员。

全会审议并通过了《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关于康日新问题的审查报告》,决定撤销康日新中央委员会委员职务,确认中央政治局2009年12月29日作出的给予康日新开除党籍的处分。

全会号召,全党同志和全国各族人民要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切实贯彻全会精神,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万众一心为实现“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而奋斗!(371619158一级 2010-11-2 12:59)两句话:一个主题:科学发展观;一条主线: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60.184.110.* 2010-11-3 21:53)学习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要点

(仅供参考)

1、“十二五”发展所处和“两个时期”

一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二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

2、“十二五”规划的重要性

科学制定“十二五”规划,对于继续抓住和用好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对于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3、“十一五”成绩概括(三句话)

取得的成绩来之不易,积累的经验弥足珍贵,创造的精神财富影响深远。

4、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国内外环境和国际国内形势 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既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也面对诸多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挑战。我们要增强机遇意识和忧患意识,科学把握发展规律,主动适应环境变化,有效化解各种矛盾,更加奋发有为地推进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5、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本质要求(一个坚持、四个更加)

在当代中国,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本质要求,就是坚持科学发展,更加注重以人为本,更加注重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更加注重统筹兼顾,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6、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五个坚持”

坚持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坚持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坚持把改革开放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强大动力,提高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可持续性,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7、今后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

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取得重大进展,城乡居民收入普遍较快增加,社会建设明显加强,改革开放不断深化,使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实质性进展,综合国力、国际竞争力、抵御风险能力显著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明显改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更加牢固。

8、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主要工作任务(“五个要”)

要坚持扩大内需战略、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要推进农业现代化、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要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提高生态文明水平,……。要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

9、保障和改善民生,必须逐步完善的“11字”基本公共服务体系 必须逐步完善“符合国情、比较完整、覆盖城乡、可持续”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

10、全党必须增强的“五个意识”

全党必须增强党的意识、宗旨意识、执政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抓住机遇而不可丧失机遇,坚持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增强工作的原则性、系统性、预见性、创造性,大力发扬真抓实干精神,把党和人民赋予的职责看得比泰山还重,紧紧依靠广大人民群众,以党同人民更加坚强的团结战胜前进道路上的一切艰难险阻,扎扎实实做好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努力实现今年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

第四篇:十七大以及十七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要点

十七大精神要点

一、充分认识十七大的重大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1、十七大的意义:(1)、将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执政能力建设全部写入党章,彰显了我们党在指导思想上的与时俱进,使党的纲领具有了鲜明的中国特色和时代特色。(2)、十七大的一系列重大战略决策,标志着国家改革开放进入新阶段,将对国家的未来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3)、十七大的方针,顺应了“经济越来越自由、社会越来越多元”的历史潮流。十七大的思想路线的实现,将进一步扎实推进几代领导集体顺应历史潮流提出的执政目标:经济自由,政治民主,社会和谐。

2、十七大解决的核心问题 :党的十七大解决的核心问题:科学回答了党在改革发展关键阶段举什么旗、走什么路、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朝着什么样的发展目标继续前进等重大问题。十七大解决的最关键的问题是科学发展的问题,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手段和途径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不只是数字的发展,还是人的发展;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统筹兼顾的发展;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将能够更好地为总体目标“和谐社会”提供根本保障。

3、十七大深远的历史意义(四大历史性贡献):第一个历史性贡献,是对改革开放的伟大历史进程和宝贵经验进行了科学总结。十七大从历史高度、从全局角度、从政治深度,对改革开放作出了全面肯定,让全世界更加清楚地看到中国未来的发展方向。第二个历史性贡献,是将科学发展观与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起载入党章,作为我们党的指导思想。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中央领导集体根据新的发展需求,提出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与邓小平的“发展才是硬道理”一脉相承。邓小平讲的不是经济增长,而是发展,本身就是科学的。科学发展观正是深刻突出邓小平发展观的科学内涵。科学发展观的确立,意味着中国的发展将在科学、自觉的层面进行,因而也在一定程度上意味着中国正在与“摸着石头过河”的阶段告别。第三个历史性贡献,是对国家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作出全面部署。回顾改革开放的历程,从最初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到发展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三位一体,再到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表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涵更加丰富。第四个历史性贡献,是中央领导机构顺利实现新老交替。在新选出的中央委员中,新人超过一半;一大批德才兼备、年富力强的领导干部进入新一届中央委员会,不仅显示新老交替顺利实现,而且将为中央工作带来新思路,注入新活力;大量年轻化、知识化而又具有实际工作经验、了解民生的干部进入中央,将使中央的决策更加贴近实际,贴近基层群众的诉求。

二、学习领会十七大报告的基本要点

1、报告的整体框架:第一、第二部分,承前启后、继往开来,表明中国共产党仍然要高举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的伟大旗臶。第三、第四部分,高瞻远瞩、求真务实,从中国的发展全局出发,对未来发展的战略思想、奋斗目标,做出了切合实际地回答。后八个部分,开拓创新、全面推进,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个奋斗目标,分别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国防、祖国统一、外交、党建各个方面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2、报告发出了时代最强音:科学发展和社会和谐。科学发展是方法,社会和谐是目标。

3、报告包含的时代主题 :高举一面伟大旗臶: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是面向世界的政治宣言、加快现代化建设的行动纲领 ;坚持一条基本路线:“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不动摇;阐述了一个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更加全面、更加深刻、更加具有可操作性,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航标灯;提出了四点根本要求: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核心是解放思想,改革开放,科学发展,促进和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描绘了一幅宏伟蓝图:更好更快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4、报告中九个新表述和两个“没有变” :“两个没有变”: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九个新提法、新表述:(1)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到“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表明我们开始了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的新征程;(2)提出了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五条具体道路;(3)“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首次纳入中国特色的政治制度范畴 ;(4)翻两番由“总量”到“人均” ;(5)“生态文明”首次写入报告;(6)在“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 “五个统筹”基础上增加“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7)从“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到“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8)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9)从“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到“不断深化政治体制改革”。

5、十七大报告的五个“首次”:首次以“人均GDP”为指标,提出到2020年人均GDP翻两番的目标,表明了对经济持续发展的信心和让经济发展普惠于广大群众的决心;首次将“生态文明”写进党代会报告,强调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关系,丰富了和谐社会的内涵;首次提出“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的说法,肯定了广大群众以多种途径参与社会财富分配的合法性;首次在党代会报告中提出“首次分配也要体现公平”,有利于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有助于遏制贫富差距的进一步扩大;首次在党代会报告中提出“党与腐败水火不相容”的提法,并提出建设“廉政文化”的目标,再次宣示了坚决打击腐败的决心和信心。

6、小康社会的五个新要求 :一是增强发展协调性,努力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二是扩大社会主义民主,更好保障人民权益和社会公平正义;三是加强文化建设,明显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四是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全面改善人民生活;五是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

7、社会奋斗目标的九大“亮点”:(1)、国内生产总值人均翻两番:实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到 2020年比2000年翻两番。(2)、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自主创新能力显著提高,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大

幅上升,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3)、居民消费率稳步提高:居民消费率稳步提高,形成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的增长格局。(4)、新农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城镇人口比重明显增加。(5)、社会公平正义:扩大社会主义民主,更好保障人民权益和社会公平正义。(6)、文化建设:加强文化建设,明显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入人心,良好思想道德风尚进一步弘扬。(7)、人人享有基本生活保障: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人人享有基本生活保障。(8)、绝对贫困现象基本消除: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基本形成,中等收入者占多数,绝对贫困现象基本消除。(9)、生态文明: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方式。

8、建立国家创新体系:十七大报告提出的国家创新体系就是支持建立 “社会公益性技术研究”体系。社会公益性技术研究内容包括:公共管理、公共安全、公共环境、公共卫生等诸多领域。这些领域既是生产力发展的基础,更是改善民生的技术基础。没有社会公益性技术研究成果的运用,改善民生就是低水平的,就没有“技术含量”。

9、如何推动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1)、经济发展的四个协调。过去我们一直倡导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而在十七大报告中,代之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一词之差,含义深刻。” 经济增长主要是着重于总量,更强调了经济本身;而十七大报告中新的表述,更注重经济与其他事业的协调性,更突出了“好”字。经济发展四个方面的协调:一是翻两番必须建立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降低消耗、保护环境的基础上;二是区域协调互动发展机制以及主体功能区的基本形成;三是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尤其要突出消费;四是发展动力的协调,决不能仅仅依靠投资拉动,而要更多强调改革和自主创新的推动。(2)、改善民生的五个重点:第一,优先发展教育。第二,以创业带动就业。第三,深化分配制度改革。第四,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第五,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3)、不容忽视的四个挑战 :一是资源环境的压力加剧。二是关键领域的改革还不到位。三是区域发展需要进一步增强协调性。四是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

10、如何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1)正视与强调“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2)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综合工程:“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推进文化创新,增强文化发展活力” ;(3)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本目标与方向。

11、关于收入分配这个热点问题:十七大报告中就收入分配有两个重要的新提法:一是逐步“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二是“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前一提法针对实际生活中存在的劳动者工资偏低的现象,后一提法又体现了平等保护物权、鼓励多种要素参与分配的原则。两个提法互为辩证关系,统一于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之中。

12、“一国两制”和统一大业的主题和框架 :把握主题、构建框架、遏制“台独”、渐进统一,一个中国原则决不动摇。主题是“和平发展”,内容是经贸交流、人员往来、社会一体化、遏制“台独”,为统一创造条件,什么都可以谈。框架是两岸同属一个中国,什么都可以谈,在框架之下签订和平协议。遏

制“台独”是让两岸关系稳定下来,摒除“台独”,不因“台独”而发生战争是两岸人民更大的利益。渐进统一是指有一个过渡阶段。

13、关于我国外交新理念:外交理念:(1)“走和平发展、独立自主的道路始终是我国外交奉行的准则;(2)推动构建和谐世界,与世界各国实现合作共赢。我国外交的基本立场:(1)支持国际社会帮助发展中国家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改善民生,缩小南北差距;(2)文化上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尊重世界多样性,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3)关于安全合作,“相互信任、加强合作,坚持用和平方式而不是战争手段解决国际争端,共同维护世界和平稳定”;(4)首次提出中国在环境外交问题上的主张。

1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党的十三大到十七大都始终强调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臶,连续5次党代会的报告标题都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字样。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真正坚持社会主义,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体系。

1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特”在哪里:我们过去走的是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道路,与现在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有何区别?通过对比来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特”在那里: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基本特征:在经济上表现为国有制为主体的单一所有制体制、全部经济生活无所不包的、政府集中管理经济和配臵资源的行政命令体制。在政治上表现为以党代政、党政合一、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在文化方面,表现为对文化领域的集中控制,人民文化需求和文化权益难以发展和保证的文化专制体制。在社会运行方面,对社会生活的全面控制压抑了社会的发育与正常运行。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道路与现在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区别在于:(1)、在经济体制上,与苏联模式的高度集权的行政性计划经济体制完全不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包括实行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在分配上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在资源配臵上由市场机制发挥资源配臵的基础性作用。(2)、在政治体制上,与苏联模式高度集权和集中的政治体制不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行社会主义的民主和法治,包括通过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拓宽民主渠道,建立公民政治参与体制;通过完善决策信息和智力支持系统,建立科学化、民主化决策体制;通过发展基层民主,建立保证人民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的体制。(3)、在文化体制上,不同于苏联模式的文化专制体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采取在坚持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前提下保证文化多样性发展的体制。(4)、在社会体制上,不同于苏联模式的垄断控制体制,大力开展社会建设,培育和规范各类社会组织,构建有利于社会和谐的社会管理与运行机制。

16、为什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社会和谐”:(1)、科学发展、社会和谐是发展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的基本要求,体现了我们党对共产主义理想的追求。马克思、恩格斯明确指出,只有到了共产主义社会,才能真正达到人类和谐社会的最高境界。(2)、准确反映了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社会和谐,反映了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社会和谐作为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优越性的重要体现。(3)、揭示了社会主义基本矛盾的根本特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不断化解社会矛盾的持续过程。(4)、反映了当代中国国情的基本要求。促进社会和谐与实现科学发展,统一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

17、如何认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1)、“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总体上看,我们目前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完全的、发展不平衡的。(2)、“当前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在新世纪新阶段的具体表现”(3)、“一定要戒骄戒躁、艰苦奋斗,牢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为党和人民事业不懈努力”,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要经历上百年时间,认清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不是要妄自菲薄、自甘落后,也不是要脱离实际、急于求成,而是要坚持把它作为推进改革、谋划发展的根本依据。

18、为什么要继续深化改革开放:(1)、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改革,打破了旧有机制的屏障;开放,给中国带来了充沛活力。(2)、改革进入到关键时刻的关键议题:改变经济增长模式,协调多元社会利益。具体的表述就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社会。前者的实现有赖于继续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尤其是政府执政方式的改革;后者的实现则要以民主政治为推进器。(3)、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改革开放作为一场新的伟大革命,不可能一帆风顺,也不可能一蹴而就。最根本的是,改革开放符合党心民心、顺应时代潮流,方向和道路是完全正确的,成效和功绩不容否定,停顿和倒退没有出路。

19、为什么要坚持“科学发展观”:首先,经济增长模式存在重大缺陷。长期形成的结构性矛盾和粗放型增长方式尚未根本改变,经济增长付出了巨大的环境与社会代价。其次,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同时影响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依然存在,改革攻坚面临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各级政府要创造好看的政绩,倾向于维持、甚至扩大对资源的控制权,经济高增长也伴随着少数政府官员的严重腐败,同时,各级政府奢侈浪费的现象也有所加重)。再次,上述两项原因同时发生作用,造成近几年来民众议论纷纷的“民生”问题,如劳动就业、社会保障、收入分配、教育卫生、居民住房、安全生产、司法和社会治安等方面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仍然较多,部分低收入群众生活比较困难。面对这些问题,从 2003年开始,提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贯穿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建设和谐社会的纲领。

20、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意义:一是必须坚持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发展,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决定性意义。要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坚持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二是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核心是以人为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党的一切奋斗和工作都是为了造福人民。三是必须坚持全面协

调可持续发展。要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促进现代化建设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四是必须坚持统筹兼顾。要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大关系,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树立世界眼光。

21、如何落实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1)、以人为本。2004年中央一号文件免除延续了两千多年的农业税。(2)、追求协调的发展。东部率先、西部开发、东北振兴、中部崛起,区域协调发展。(3)、追求可持续的发展。从偏重经济发展到重视人民福祉,从注重增长速度到重视增长质量,民生指标、生态指标和老百姓的口碑相继进入各地干部的考核标准。环境保护指标在干部绩效考核中的分量增加。(4)、统筹兼顾。只有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才能处理好方方面面的问题,充分调动各方的积极性。(5)、经济发展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6)、提高执政能力。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要求提高领导干部执政本领。

22、解放思想的 “三难三易”:解放思想,在枝节问题上相对容易,在关键问题上比较困难;在经济领域相对容易,在政治领域比较困难;在单一问题上相对容易,在系统性问题上比较困难。

23、为什么推进党的建设要增强“忧患意识”:重视党的自身建设关键是能否准确把握世情、国情、党情,要准确把握世情、国情、党情就要增强“忧患意识”。(1)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还需要继续奋斗十几年,基本实现现代化还需要继续奋斗几十年,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则需要几代人、十几代人甚至几十代人坚持不懈地努力奋斗。“我们一定要居安思危、增强忧患意识”。(2)中国发展中的问题。中国经济在“十一五”期间仍有发生大起大落的潜在危险,这与目前投资强、消费弱的经济增长结构有着重要关系,需要认真解决这一问题。中国进入新一轮经济增长主要来自于“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和低效率”的投资马车。这种增长方式由于容易波动,变数多,不可控,对经济的长期稳定持续发展不利;同时,经济的增长过多依赖重工业的发展,是一种粗放的、大量消耗能源和资源,对环境造成破坏的模式,贻害无穷。太湖蓝藻事件警示中国:经济快速发展所伴生的严重环境问题已到了非解决不可的时候。(3)对忧患意识的强调,也表明中央领导对国情的深刻理解:大量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问题;地区之间、行业之间、城乡之间的发展不平衡问题;中国经济对外依存度高的问题;高中级领导干部违纪问题。

24、“制度反腐”的“三权制约”:十七大强调指出要“建立健全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权力结构和运行机制”。要真正做到“三权制约”,需要“三个更加”:“更加注重治本,更加注重预防,更加注重制度建设。”

25、如何建设服务型政府:一是健全政府职责体系,完善公共服务体系,推行电子政务,强化社会管

理和公共服务;二是加快推进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政府与市场中介组织分开,规范行政行为,加强行政执法部门建设,减少和规范行政审批,减少政府对微观经济运行的干预;三是规范垂直管理部门和地方政府的关系;四是精简和规范各类议事协调机构及其办事机构等。

26、政府机构改革面临三大挑战:也可以说是政治改革的突破口。首先,政府机构改革要应对政治民主化的要求。其次,政府机构改革要应对新的社会问题。第三,应对全球化冲击提高国家竞争力。

27、如何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1)、扩大人民民主,保证人民当家作主。(2)、发展基层民主,保障人民享有更多更切实的民主权利。(3)、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4)、壮大爱国统一战线,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5)、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6)、完善制约和监督机制,保证人民赋予的权力始终用来为人民谋利益。

28、关于党内民主:十七大报告将“党内民主”定义为“党的生命”。(1)、党内民主就是党员是党的主体,是党内的主人,在党内当家做主,是党内权力的来源。是党员把权力委托给各级组织、领导机关和领导者。党内民主评价的标准,就看党员权力是否得到维护、保障和实现及其实现的程度。它需要改革和完善党内选举制度,逐步推进党务公开,改革和完善党内监督制度。(2)、一个政党内部的民主状况,并不必然对一个国家的政治体制产生决定性的影响。但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的执政党,是当代中国的政治权力中心,拥有七千多万党员,这个群体聚集了广大的社会政治精英,在这个群体内先建好民主制度,通过扩大党内民主,推动全社会的民主,已被视为一条现实道路。(3)、胡总书记访问美国,在耶鲁大学演讲时强调:没有民主就没有现代化,并说中国要进行政治体制改革,实现“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

29、党内民主与社会民主如何结合:十六大和十七大都讲到党内民主带动社会民主。具体到设计上,应该是社会民主与党内民主同步推进。(1)、十七大报告明确我国的政治体制改革必须坚持一个方向、一个根本、一个目标。(2)、报告提出了“扩大人民民主”,加强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3项措施。(3)、“发展基层民主,保障人民享有更多更切实的民主权利”。(4)、完善制约和监督机制 突出强调“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30、崭新的民生政治路线图:“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要点

1.十七届三中全会于什么时候召开?

答:中国共产党的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于2008年10月9日至12日在北京举行。2.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了哪个决定?

答: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3.《决定》的核心内容是什么?

答:《决定》的核心内容就是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深化改革,创新发展,走现代化农业发展的道路,解决“三农”的深层次矛盾问题,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4.解决“三农”矛盾问题的要求是什么?

答:一是实行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战略。二是坚持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方向。三是坚持保障农民的物质利益和民主权利。四是不断解放和发展农村社会生产力,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5.十七届三中全会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推进农村改和发展作出了哪些部署?

答:(1)大力推进改革创新,加强农村制度建设。(2)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3)加快发展农村公共事业,促进农村社会全面进步。

6.实现农村发展战略目标,推进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的“两个必须”是什么?

答:(1)必须按照统筹城乡发展要求,抓紧在农村体制改革关键环节上取得突破,进一步放开搞活农村经济,优化农村发展外部环境,强化农村发展制度保障。(2)必须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进农业科技进步和创新,加快农业物质技术装备,健全农业产业体系,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劳动生产率、增强农业抗风险能力、国际竞争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

7.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基本要球是什么?

答:必须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范围,发展农村公共事业,使广大农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劳有所养、住有所居。要繁荣发展农村文化、大力办好农村教育事业、促进农村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和环境建设、推进农村扶贫开发、加强农村防灾减灾能力建设、强化农村社会管理。

8.新形势下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意义?

答: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农业是安天下、稳民心的战略产业,没有农业现代化就没有国家现代化,没有农村繁荣稳定就没有全国繁荣稳定,没有农民全面小康就没有全国人民全面小康。只有坚持把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坚持农业基础地位,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坚持走中国特设农业现代化道路,坚持保障农民物质利益和民主权利,才能不断解放和发展农村社会生产力,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9.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答:新形势下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要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臶,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战略任务,把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作为基本方向,把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作为根本要求,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方针,创新体制机制,加强农业基础,增加农民收入,保障农民权益,促进农村和谐,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10.到2020年,农村改革发展的基本目标任务是什么?

答:农村经济体制更加健全,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基本建立;现代农业建设取得显著进展,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明显提高,国家粮食安全和主要农产品供给得到有效保障;农民人均出收入比二〇〇八年翻一番,消费水平大幅提升,绝对贫困现象基本消除,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进一步加强,村民自治制度更加完善,农民民主权利得到切实保障;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明显推进,农村文化进一步繁荣,农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落实,农村人人享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农村基本生活保障、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更加健全,农村社会管理体系进一步完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业生产体系基本形成,农村人居和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

11.实现到2020年,农村改革发展的基本目标任务要遵循哪些重大原则?

答:(1)必须巩固和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始终把解决好十几亿人口吃饭为题作为治国安邦的头等大事。(2)必须切实保障农民权益,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农民根本利益作为农村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3)必须不断解放和发展农村社会生产力,始终把改革创新作为农村发展的根本动力。(4)必须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始终把着力构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作为加快推进现代化的重大战略。(5)必须坚持党管农村工作,始终把加强和改善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作为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政治保证。

12.推进农村改革发展应加强哪些制度建设?

答:(1)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2)健全严格规范的农村土地管理制度。(3)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4)建立现代农村金融制度。(5)建立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制度。(6)健全农村民主管理制度。

13.发展现代农业,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有哪些要求?

答:一是要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二是要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三是要加快农业科技创新。四是要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五是要建立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六是要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七是要扩大农业对外开放。

14.加快发展农村公共事业,促进农村社会全面进步有哪些要求?

答:一是要繁荣发展农村文化。二是要大力办好农村教育事业。三是要促进农村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四是要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五是要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和环境建设。六是要推进农村扶贫开发。七是加强农村防灾减灾能力建设。八是要强化农村社会管理。

15.如何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为推进农村改革发展提供坚强政治保证?

答:一是要完善党领导农村工作体制机制。二是要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三是要加强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建设。四是要加强农村党员队伍建设。五是要加强农村党风廉政建设。10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要点

金秋时节,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在北京闭幕。这次全会的一个重要议程是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在新中国成立60周年之际,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进一步研究和部署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传递出我们党在新形势下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决心和信心。一、四个“着眼于”: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立足点

全会提出,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必须全面贯彻党的十 七大关于党的建设总体部署,按照党章要求——

“着眼于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着眼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着眼于增强全党为党和人民事业不懈奋斗的使命感和责任感,着眼于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党的十七大提出,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专家认为,全会提出的这四个“着眼于”,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作出的重大部署的“再推进”,是基于党所处的历史方位,瞄准更远大目标的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再出发”,是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立足点。

四个“着眼于”言简意赅,为我们党不断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进一步把党建设成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求真务实、改革创新,艰苦奋斗、清正廉洁,富有活力、团结和谐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指明了方向。二、四大考验:提醒“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任务比过去任何时候都 更为繁重和紧迫” 中国共产党已经成立88年、在全国执政60年、领导改革开30年。臵身国际国内形势深刻变化的今天,党的自身建设任务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为繁重。

全会强调,“党面临的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是长期的、复杂的、严峻的。”由此,全会得出“落实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任务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为繁重和紧迫”的重大判断。

专家认为,进入21世纪之后,国际形势发生了深刻变化,国内改革发展也进入了关键时期,我们党面临着许多前所未有的新课题新考验。在这个重要关节点上,全会突出强调,全党必须居安思危,增强忧患意识,常怀忧党之心,恪尽兴党之责,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永不僵化、永不停滞,继续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专家认为,全会提出的四大“考验”,警醒全党居安思危,其根本着眼点在于努力确保我们党在世界形势深刻变化的历史进程中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在应对国内外各种风险和考验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全国

人民的主心骨,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坚强的领导核心。三、六条基本经验: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的重要指导原则 “坚持把思想理论建设放在首位,提高全党马克思主义水平”;

“坚持把推进党的建设伟大工程同推进党领导的伟大事业紧密结合起来,保证党始终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坚持以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为主线,保证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 “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坚持改革创新,增强党的生机活力”;

“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提高管党治党水平”。

——这次全会的一个突出亮点,是系统总结了党执政60年的实践中,探索形成的作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加强自身建设的基本经验。专家认为,这些基本经验,将作为我们党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自身建设的重要指导原则长期坚持,并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发展。四、四项要求:为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指明方向

“必须按照科学理论武装、具有世界眼光、善于把握规律、富有创新精神的要求,把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作为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抓紧抓好。”——这是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对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提出的目标。

鲜明地提出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这一重大课题,是这次全会的一个重大成果。世界在变化,形势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在深入,不断学习、善于学习,努力掌握和运用一切科学的新思想、新知识、新经验,是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引领中国发展进步的决定性因素。

打铁还需自身硬。“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成长和发展,都是同加强学习紧密相连的。”中央党校教授叶笃初说,党的成长壮大的过程,就是学习、研究马克思主义并用以解决中国的实际问题,领导人民不断推进革命、建设、改革的过程。

全会对如何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作出了部署,强调要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学习教育,建设学习型组织。

五、党内民主建设: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相结合

中国共产党把党内民主放在事关党的生死存亡的高度来认识。“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这是党的十六大提出来的;党的十七大又明确提出“尊重党员主体地位”,强调探索扩大党内基层民主多种实现形式。更好地实现和完善党内民主,以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是中国共产党孜孜探索的发展目标。

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集中统一是党的力量保证——这是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给出的明确答案。全会提出,必须坚持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相结合,以保障党员民主权利为根本,以加强党内基层民主建设为基础,切实推进党内民主。

为了不断完善党内民主,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还提出了一系列“坚持”和“完善”,对党内民主建设 的重点进行了设计和安排——

“坚持以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以党的坚强团结保证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要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制度,保障党员主体地位和民主权利,完善党代表大会制度和党内选举制度,完善党内民主决策机制,维护党的集中统一。”

六、民主、公开、竞争、择优:培养造就高素质干部队伍关键所在

如何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建设善于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高素质干部队伍,是我们党面临的一个重大时代课题。

今年5月,中央组织部公布了一份对组织工作满意度的调查结果。近8万名中央机关、省、市、县、乡、村各层次的干部和群众在随机的抽样调查中,给干部选拔任用的满意度打了67.04分,给防止和纠正用人不正之风的满意度打了66.84分。

党建专家认为,从这组数据可以看到,与人民群众的要求相比,与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的需要相比,我们的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还存在一些不相适应、不相符合的问题,必须下大力气加以解决。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特别指出,培养造就高素质干部队伍的关键就在于——坚持民主、公开、竞争、择优,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形成充满活力的选人用人机制,促进优秀人才脱颖而出。

“拓宽视野选拔干部,广辟途径培养干部,满腔热情爱护干部,严格要求管理干部”“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用人标准”“培养造就大批年轻干部,健全干部管理机制”……全会公报中的一系列表述振奋人心,让人们对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充满期待。

七、基层组织建设重点:构建城乡统筹的基层党建新格局

党的基层组织担负着联系群众、宣传群众、组织群众、团结群众,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落实到基层的重要责任,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目前,全国基层党委17.9万个,总支部22.9万个,支部331万个。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进一步巩固和加强基层党组织,使之更具生机活力,这是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讨论研究的一个重点。全会对如何进一步构建基层党建新格局上提出了具体要求——

必须围绕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拓展领域、强化功能,进一步巩固和加强党的基层组织; 着力扩大基层党组织覆盖面、增强生机活力,使党的基层组织充分发挥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作用;

推进基层党组织工作创新,增强党员队伍生机活力,建设高素质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构建城乡统筹的基层党建新格局…… 八、四个“大兴”:确保优良党风促政风带民风

执政党的党风,关系党的形象,关系党和人民事业成败。

全会指出,当前,党内也存在不少不适应新形势新任务要求、不符合党的性质和宗旨的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削弱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严重损害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严重影响党的执政地位

巩固和执政使命实现。”

全会认为,这些问题“必须引起全党警醒,抓紧加以解决”,必须在全党大力弘扬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和自我批评的作风,始终谦虚谨慎、艰苦奋斗,以思想教育、完善制度、集中整顿、严肃纪律为抓手,下大气力解决突出问题,以优良党风促政风带民风,形成凝聚党心民心的强大力量。

全会进一步提出了四个“大兴”,以推进全党的作风建设——

“大兴密切联系群众之风,大兴求真务实之风,大兴艰苦奋斗之风,大兴批评和自我批评之风。”专家认为,这四个“大兴”和我们党一贯倡导和弘扬的“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和自我批评”“三大作风”是一脉相承的。

九、坚决反对腐败:党必须始终抓好的重大政治任务

中国共产党始终追求的是一个干干净净的政党,是一个以人民福祉、国家强盛为唯一利益取向的政党。近年来,在党中央坚决反腐、重拳出击的强大声势下,一大批重量级高官的纷纷落马,使广大人民群众更加增添了战胜腐败的信心和力量。

当前,反腐倡廉建设仍然任重道远。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要推进反腐倡廉制度创新,不断取得反腐败斗争新成效

——把反腐倡廉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臵;

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 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

加大教育、监督、改革、制度创新力度,更有效地预防腐败; 加大查办违纪违法案件工作力度,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机制。

专家认为,这次全会对反腐倡廉建设作出的一系列部署和安排,既体现了党的十七大的整体思路,又针对了当前反腐败斗争中的重点和难点,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新华社北京9月18日电)

学习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要点

1、“十二五”所处的重要时期

一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二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

2、“十二五”规划的重要性

科学制定“十二五”规划,对于继续抓住和利用好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对于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3、对“十一五”成绩的概括

取得的成绩来之不易,积累的经验弥足珍贵,创造的精神财富影响深远。

4、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国内外环境和国际国内形势

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既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也面对诸多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挑战。要增强机遇意识和忧患意识,科学把握发展规律,主动适应环境变化,有效化解各种矛盾,更加奋发有为地推进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5、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本质要求

在当代中国,“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本质要求,就是坚持科学发展,更加注重以人为本,更加注重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更加注重统筹兼顾,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6、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五个坚持”

坚持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坚持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坚持把改革开放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强大动力,提高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可持续性,实现经济社台又好又快发展。

7、今后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

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取得重大进展,城乡居民收入普遍较快增加,社会建设明显加强,改革开放不断深化,使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实质性进展,综合国力、国际竞争力、抵御风险能力显著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明显改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更加牢固。

8、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主要工作任务

要坚持扩大内需战略,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要推进农业现代化,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要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要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提高生态文明水平;要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

9、必须逐步完善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

必须逐步完善“符合国情、比较完整、覆盖城乡、可持续”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1 0、全党必须增强的五种意识

全党必须增强党的意识、宗旨意识、执政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抓住机遇而不可丧失机遇,坚持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增强工作的原则性、系统性、预见性、创造性,大力发扬真抓实干精神,紧紧依靠广大人民群众,战胜前进道路上的一切艰难险阻,扎扎实实做好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发展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要点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要点 中共十七届五中全会18日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 年规划的建议》。专家指出,这份公报体现出三个重点,即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全面推进各领域改革、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实质性进展,从字里行间可以看出,官方对民生的重视正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中央党校党史教研部副主任谢春涛在接受中新社记者专访时表示,这份公报的三个重点之间有着紧密的逻辑联系,后两者共同服务于保障和改善民生。

谢春涛说,几乎在公报的每一个段落,都可以看到官方对民生问题的“用心良苦”:

在“十二五”规划的指导思想“顺应各族人民过上更好生活新期待,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深化改革开放,保障和改善民生,巩固和扩大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成果,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为全面建成 小康社会打下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基础”这一段纲领性论述中,谢春涛发现,“顺应各族人民过上更好生活新期待”的表述被放在“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之前。他表示,“这正说明中央对民生的关注毫无疑问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公报在发展问题上提到四个“更加注重”,其中两个与民生直接相关:“更加注重以人为本,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在谈及今后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时,公报突出强调“城乡居民收入普遍较快增加”、“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明显改善”等内容,直面民生关切。

公报还关注到了农村地区的民生问题:“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完善农村发展体制机制,建设农民幸福生活的美好家园。”

公报提到领导干部要“树立正确政绩观,努力做出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实绩”,这当中,人民的检验至关重要。

公报特别用一个段落专门表述如何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包括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关系、努力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加快医疗卫生事业改革发展等内容,具体民生细节的论述全面详尽。

公报最后还对今年以来全国发生的严重自然灾害表达了关注,这又与民生直接相关:“今年 以来,我国连续发生严重自然灾害,给受灾地区群众生产生活造成严重影响。”“当前,安臵受灾群众、开展灾后恢复重建工作很繁重,中-央有关部门、受灾地区各 级党委和政府一定要帮助受灾群众重建家园,促进灾区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综合以上所有述及民生的内容,谢春涛得出一个结论,民生被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体现了中-共执

政的最终目的,也体现了未来五年要着重解决的关键问题:满足人民群众各方面需求。民生既是发展的目的,也是发展的重点,一切发展与改革都是为了民生,这也是以人为本的具体体现。未来五年,执政党将以什么样的勇气和魄力解决民生难题,交出什么样的民生成绩单,人们拭目以待。(爱钻研一级 2010-11-1 10:39)全会强调,在当代中国,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本质要求,就是坚持科学发展,更加注重以人为本,更加注重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更加注重统筹兼顾,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我国经济社会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必须贯穿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坚持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坚持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坚持把改革开放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强大动力,提高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可持续性,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全会综合考虑未来发展趋势和条件,提出了今后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取得重大进展,城乡居民收入普遍较快增加,社会建设明显加强,改革开放不断深化,使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实质性进展,综合国力、国际竞争力、抵御风险能力显著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明显改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更加牢固。

全会提出,要坚持扩大内需战略、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建立扩大消费需求的长效机制,调整优化投资结构,加快形成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经济增长新局面。要推进农业现代化、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完善农村发展体制机制,建设农民幸福生活的美好家园。要发展现代产业体系、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改造提升制造业,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服务业,加强现代能源产业和综合运输体系建设,全面提高信息化水平,发展海洋经济。要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完善城市化布局和形态,加强城镇化管理,加大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扶持力度,构筑区域经济优势互补、主体功能定位清晰、国土空间高效利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区域发展格局。要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提高生态文明水平,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强资源节约和管理,加大环境保护力度,加强生态保护和防灾减灾体系建设,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要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增强科技创新能力,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加快教育改革发展,建设人才强国,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奠定坚实科技和人力资源基础。

全会提出,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必须逐步完善符合国情、比较完整、覆盖城乡、可持续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提高政府保障能力,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要加强社会建设、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促进就业和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关系,努力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加快医疗卫生事业改革发展,全面做好人口工作,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切实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全会提出,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和灵魂,是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的强大力量。要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推进文化创新,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增强文化发展活力,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基本建成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充分发挥文化引导社会、教育人民、推动发展的功能,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

全会强调,改革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强大动力,必须以更大决心和勇气全面推进各领域改革,大力推进经济体制改革,积极稳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加快推进文化体制、社会体制改革,使上层建筑更加适应经济基础发展变化,为科学发展提供有力保障。要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推进行政体制改革,加快财税体制改革,深化金融体制改革,深化资源性产品价格和要素市场改革,加快社会事业体制改革。要实施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进一步提高对外开放水平,优化对外贸易结构,提高利用外资水平,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和区域合作,以开放促发展、促改革、促创新,积极创造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

全会强调,党的领导是实现“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的根本保证。必须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不断提高党领导经济社会发展能力和水平。各级党委要准确把握发展趋势,科学谋划发展蓝图,努力创新发展模式,加强对发展的统筹协调,切实提高发展质量。全体共产党员要坚定不移贯彻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牢固树立科学发展理念。切实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带领广大群众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各级领导干部要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树立正确政绩观,努力做出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实绩。要加强反腐倡廉建设,大力弘扬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以优良党风凝聚党心民心,形成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强大力量。

全会提出,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巩固和壮大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要加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提高以打赢信息化条件下局部战争能力为核心的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能力。要坚定不移贯彻“一国两制”、“港人治港”、“澳人治澳”、高度自治的方针,严格按照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办事,保持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要牢牢把握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主题,深化两岸经济合作,积极扩大两岸各界往来,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和祖国统一大业。要高举和平、发展、合作旗臶,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积极参加国际合作,维护我国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同世界各国一道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全会全面分析了当前形势和任务,强调经过全党全国共同努力,国民经济继续朝着宏观调控的预期方向发展,各项事业取得新的成绩,社会大局保持稳定。全党必须增强党的意识、宗旨意识、执政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抓住机遇而不可丧失机遇,坚持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增强工作的原则性、系统性、预见性、创造性,大力发扬真抓实干精神,把党和人民赋予的职责看得比泰山还重,紧紧依靠广大人民群众,以党同人民更加坚强的团结战胜前进道路上的一切艰难险阻,扎扎实实做好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努力实现今年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

全会强调,今年以来,我国连续发生严重自然灾害,给受灾地区群众生产生活造成严重影响。在各部门各地区共同努力下,抗灾救灾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当前,安臵受灾群众、开展灾后恢复重建工作很繁重,中央有关部门、受灾地区各级党委和政府一定要高度重视,科学规划,加大投入,精心组织,全力抓好。要切实安排好受灾群众基本生活,抓紧制定和实施灾后恢复重建规划,全面抓好各项生产特别是农业生产,帮助受灾群众重建家园,促进灾区经济社会全面发展。要坚持兴利除害结合、防灾减灾并重、治标治本兼顾、政府社会协同,尽快启动水利重点薄弱环节工程建设,加快建立地质灾害易发区调查评价体系、监测预警体系、防治体系、应急体系,提高对自然灾害的综合防范和抵御能力。

全会决定,增补习近平为中央军事委员会副主席。

全会按照党章规定,决定递补中央委员会候补委员焉荣竹为中央委员会委员。

全会审议并通过了《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关于康日新问题的审查报告》,决定撤销康日新中央委员会委员职务,确认中央政治局2009年12月29日作出的给予康日新开除党籍的处分。

全会号召,全党同志和全国各族人民要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切实贯彻全会精神,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万众一心为实现“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而奋斗!(371619158一级 2010-11-2 12:59)两句话:一个主题:科学发展观;一条主线: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60.184.110.* 2010-11-3 21:53)学习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要点

(仅供参考)

1、“十二五”发展所处和“两个时期”

一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二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

2、“十二五”规划的重要性

科学制定“十二五”规划,对于继续抓住和用好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对于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3、“十一五”成绩概括(三句话)

取得的成绩来之不易,积累的经验弥足珍贵,创造的精神财富影响深远。

4、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国内外环境和国际国内形势

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既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也面对诸多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挑战。我们要增强机遇意识和忧患意识,科学把握发展规律,主动适应环境变化,有效化解各种矛盾,更加奋发有为地推进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5、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本质要求(一个坚持、四个更加)

在当代中国,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本质要求,就是坚持科学发展,更加注重以人为本,更加注重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更加注重统筹兼顾,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6、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五个坚持”

坚持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坚持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坚持把改革开放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强大动力,提高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可持续性,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7、今后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

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取得重大进展,城乡居民收入普遍较快增加,社会建设明显加强,改革开放不断深化,使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实质性进展,综合国力、国际竞争力、抵御风险能力显著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明显改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更加牢固。

8、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主要工作任务(“五个要”)

要坚持扩大内需战略、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要推进农业现代化、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要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提高生态文明水平,……。要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

9、保障和改善民生,必须逐步完善的“11字”基本公共服务体系

必须逐步完善“符合国情、比较完整、覆盖城乡、可持续”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

10、全党必须增强的“五个意识”

全党必须增强党的意识、宗旨意识、执政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抓住机遇而不可丧失机遇,坚持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增强工作的原则性、系统性、预见性、创造性,大力发扬真抓实干精神,把党和人民赋予的职责看得比泰山还重,紧紧依靠广大人民群众,以党同人民更加坚强的团结战胜前进道路上的一切艰难险阻,扎扎实实做好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努力实现今年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

第五篇:十七大五中全会

敬爱的党组织:

作为一名入党积极分子,应努力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加强修养,争取早日成为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每一位入党积极分子都应深刻学习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精神,这不仅是加强思想政治修养的良好机会,更是对个人灵魂的一次洗礼。通过学习,我对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有了一定的了解,做以下汇报:

“十一五时期是我国发展史上极不平凡的五年。”这是胜利闭幕的十七届五中全会作出的重要判断。这个判断符合五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表达了亿万中国人共同的生活感受。全面把握、深刻理解这五年我们所取得的来之不易的成绩,所积累的弥足珍贵的经验,所创造的影响深远的精神财富,对于我们学习贯彻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满怀信心地迈向“十二五”,奋力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五中全会凸显出三个关键词:民生、风险与改革。民生是发展、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以人为本的具体体现。适应各族人民对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不断改善民生,使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明显提高,是未来五年的最终目标。要实现这个目标,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尤其是在13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发展是硬道理,经济蛋糕不做大,就失去了改善民生的物质基础。同时,科学发展,更是硬道理。不转换发展方式,发展就不可持续,经济增长的质量就不可能提高。又好又快地发展,既要做大蛋糕,更要做好蛋糕,这样才能改善民生。

传统的经济发展方式是当前制约中国进一步发展的主要瓶颈。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使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更为迫切。我国目前的经济发展方式是在改革开放30年中逐步形成的,在这一阶段,产业结构由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梯次转移,我国经济通过不断扩大对外开放融入全球经济。1995年,中共十四届五中全会提出了“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2010年,中共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全会指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我国经济社会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必须贯穿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坚持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坚持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坚持把改革开放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强大动力,提高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可持续性,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入党不仅是一种光荣,更重要的是应该有坚定的信仰,为我们党的事业出谋划策,用更多的热情和更好的务实精神支持党的共产主义伟大事业。本次大会不仅鼓舞了全国各族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士气,更为全国各族人民指明了奋斗的方向,明确了奋斗的目标。我作为入党积极分子,时刻关注党的方针路线并坚决执行,积极学习并向大家宣传十七届五中全会的内容。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下,相信全国各族人民必会切实贯彻全会精神,为实现“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而奋斗!

下载十七大以及十七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学习测试点word格式文档
下载十七大以及十七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学习测试点.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十七大-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

    党的十七大精神要点 一、充分认识十七大的重大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1、十七大的意义: 将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执政能力建设全部写入党章,彰显了我们党在指导思想上的与......

    十七大-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

    党的十七大精神要点 一、充分认识十七大的重大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1、十七大的意义: 将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执政能力建设全部写入党章,彰显了我们党在指导思想上的与......

    十七届五中全会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十二五”规划建议引人注目地提出,制定“十二五”规划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这是“十二五”规划建议的一个最为鲜明的特点,也是时代的要求,事关“......

    学习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辅导讲座

    学习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辅导讲座 ▲ 党的十七大的重大意义。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圆满完成了各项任务,取得了预期成功。这是我们党高举中国特......

    学习十七大五中全会心得体会

    学习十七大五中全会心得体会 丽江监狱八监区 和卫方 在喜获丰收的金秋十月,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在北京召开。今年是冲刺“十一五”,谋划“十二五”的承接之年。党的十七届五中......

    学习十七大五中全会心得体会

    学习十七大五中全会心得体会 在喜获丰收的金秋十月,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在北京召开。今年是冲刺“十一五”,谋划“十二五”的承接之年。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充分肯定十七届四中......

    学习十七届五中全会心得体会

    学习十七届五中全会心得体会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于2010年10月15日至18日在北京举行。大会的宗旨,旨在为我国全面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转型奠定体制基础,......

    学习十七届五中全会心得体会

    学习十七届五中全会心得体会 马强近期,镇上组织学习了十七届五中全会,通过学习十七届五中全的会议精神,使我对十七届五中全会有了全面而又深刻的认识,十七届五中全会在201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