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考试重点归纳

时间:2019-05-15 11:08:2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考试重点归纳》,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考试重点归纳》。

第一篇: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考试重点归纳

马克思主义原理概论考试重点归纳

1、马克思主义定义:马克思主义不仅包括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即在实践中不断发展中的马克思主义。P3

2、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组成:

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P3

3、德国古典哲学的代表人物:黑格尔(辩证法),费尔巴哈(唯物主义)。P9

4、空想社会主义的代表:法国:圣西门、傅立叶;英国:欧文。

19世纪40—60年代,马克思恩格斯批判的继承了前人的成果,创立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使社会主义由空想成为科学。P10

5、哲学的基本问题: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P28

6、哲学基本问题的内容:⑴物质和精神何者是第一性、何者是第二性;⑵思维能否认识或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P28 唯物主义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物质,主张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意识是物质的产物;

唯心主义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精神,主张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物质是意识的产物。P29

7、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P30

8、意识的本质: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象,是客观内容和主观形式的统一。P31

9、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P32

10、物质都是运动的,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P32

11、静止是物质运动的特殊状态。P32

12、运动的绝对性体现了物质运动的变动性、无条件性。

静止的相对性体现了物质运动的稳定性、有条件性。

即“动中有静,静中有动。”P32

13、世界的物质统一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石,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唯物主义一元论的根本要求。P34

14、社会生活的实践性的表现:①实践是社会关系形成的基础;②实践形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③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④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15、联系和发展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P40 联系的特点:客观性、普遍性、多样性。P40

16、发展的实质: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P40

17、新事物的定义:合乎历史前进方向、具有远大前途的东西。P41

18、★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体系的实质和核心的原因:P43

①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永恒发展的内在动力;

②对立统一规律是贯穿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以及唯物辩证法基本范畴的中心线索和“钥匙”; ③对立统一规律提供了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矛盾分析法。

19、和谐是矛盾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体现着矛盾双方的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但和谐并不意味着矛盾的绝对同一。和谐是相对的,有条件的,只有在矛盾双方处于平衡、协调、合作的情况下,事物才展现出和谐状态。P44

20、质是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内在规定性;

量是事物的规模、程度、速度等可以用数量关系表示的规定性;

度是保持事物质的稳定性的数量界限,即事物的限度、幅度和范围。

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

①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②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③量变和质变是相互渗透的。总之,质量互变规律体现了事物发展的渐进性和飞跃性的统一。P46

21、★辩证否定观的基本内容:P47 ①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是事物内部矛盾运动的结果。②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③否定是新旧事物联系的环节。④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即新事物对旧事物既批斗又继承,既克服其消极因素又保留其积极因素。

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P47

22、★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辩证统一:P57-P59

①必须尊重客观规律。②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③从实际出发,努力认识和把握事物的发展规律。④实践是发挥人的主观能动作用的基本途径。⑤主观能动作用的发挥,还依赖于一定的物质条件和物质手段。

23、主体、客体、中介的定义:P63

主体是指具有思维能力、从事社会实践和认识活动的人; 客体是指实践和认识活动所指向的对象;

中介是指各种形成的工具、手段以及运用、操作这些工具的程序和方法。

24、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P64—P65 ①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②实践为认识提供了可能;③实践使认识得以产生和发展;④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⑤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25、认识运动的基本规律: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不断反复和无限发展。

26、★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联系:P69 ①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理性认识必须以感性认识为基础;②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和深化为理性认识;③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相互包含。总之,实践是它们统一的基础。

27、★造成认识过程反复性和无限性的原因: P70—P71

①人们对事物的认识,由于主客观条件的限制,往往不是一次完成的;②从人们具体的认识过程看,人的认识的任务,就在于不断克服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之间的矛盾,求得它们之间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28、真理,既具有客观性(唯物论){①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②检验真理的标准也是客观的。}又具有绝对性和相对性(辩证法)。P73

29、真理的绝对性,指真理的无条件性和无限性(人类的能力); 真理的相对性,指真理的有条件性和有限性(认识的正确性)P73 30、★真理和谬误的对立和统一的辩证观:P76 ①真理与谬误是对立的;②真理与谬误又是相互联系的;③真理的发展也是通过与谬误的斗争来实现的;④真理和谬误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31、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态度: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不断进行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做到坚持和发展的统一。P87

32、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目的:认识必然,争取自由。P90

33、★生产方式的作用:P95 ①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人类其他一切活动的首要前提;②决定着社会的结构、性质和面貌,制约着人们的经济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等全部社会生活;③生产方式的变化发展决定整个社会历史的变化发展,决定社会形态从低级向高级的更替和发展。

34、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依赖性,但又有其相对独立性:P98 ①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发展的不平衡性;②社会意识内部各种形式之间的相互影响及各自具有的历史继承性;③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能动的反作用。先进的社会意识,反映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对社会发展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落后的社会意识不符合社会发展的规律,对社会发展起着阻碍的作用。

35、生产工具是区分社会经济时代的客观依据。P100

36、★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P102—P103 ①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和变革;②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能动的反作用。主要表现为:A.当生产力与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时,它对生产力的发展起推动作用;B.当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时,它就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③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状况的规律,亦称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规律。

37、上层建筑由意识形态和政治上层建筑构成。在整个上层建筑中,政治上层建筑居主导地位,国家政权是核心。P105

38、阶级是一个经济范畴,也是一个历史范畴。P115

39、唯物史观主张评价历史人物时坚持历史分析方法和阶级分析方法。英雄造势时体现唯心主义,时势造英雄体现唯物主义。P134

40、生产商品的劳动可区分为具体劳动(使用价值)和抽象劳动(价值)。P145

41、商品的价值量与生产商品所耗费的劳动时间成正比,与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42、货币是在长期交换过程中形成的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P147

43、货币的5中职能: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价值尺度、流通手段是货币最基本的职能。P147

44、★价值规律的定义、形式和作用:P147—P149 定义: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按照等价交换的原则进行,形成价值规律。

形式:由于供求关系变动的影响,商品价格总是时而高于价值,时而低于价值,不停地围绕价值这个中心上下波动。

积极作用:①自发地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各生产部门之间的分配比例。②自发地刺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③自发地调节社会收入的分配。

消极作用:①可能导致垄断的发生,阻碍技术的进步。②可能引起商品生产者的两极分化。③可能出现比例失调的状况,造成社会资源的浪费。由此,需要政府的宏观调控。

45、劳动力的价值包括的部分:P154

①维持劳动者本人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②为维持劳动者家属的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③劳动者接受教育和训练所支出的费用;④历史和道德的因素。

46、货币转化为资本的条件:购买劳动力并带来剩余价值。

47、★★相对剩余价值和超额剩余价值的关系(必背,P160)

联系:超额剩余价值属于相对剩余价值的范畴,因为它也是通过缩短必要劳动时间,相应延长剩余劳动时间而产生的。

区别:①超额剩余价值是个别资本家获得,相对剩余价值是整个资产阶级都获得;②超额剩余价值是暂时的,必然被相对剩余价值取代;③超额剩余价值不需要降低劳动力的价值和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

以下内容主要考选择题:

1、垄断产生的原因:P183 ①自由竞争引起生产集中和资本集中,当生产集中发展到相当高的程度,极少数企业就会联合起来,操纵和控制本部门的生产和销售,实行垄断,以获得高额利润;②企业规模巨大,形成对竞争的限制,也会产生垄断;③激烈的竞争个竞争各方带来的损失越来越严重,为了避免两败俱伤,企业之间会达成妥协,联合起来,实行垄断。

2、私人垄断资本与社会化大生产之间的矛盾使国家垄断资本应运而生。P186

3、经济全球化的表现:生产全球化、贸易全球化、金融全球化、企业经营全球化。P195

4、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P255

①物质财富极大丰富,消费资料按需分配;②社会关系高度和谐,人们精神境界极大提高;③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人类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飞跃。

5、共产主义理想是能够实现的社会理想。P263

6、实现共产主义是一个长期的实践过程,社会主义社会的充分发展和向共产主义社会过渡需要很长的历史时期。P265 二.对立统一规律是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

1.唯物辩证法的三大规律:对立统一规律(实质和核心)、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

2.矛盾的同一性和矛盾的斗争性(必考)

①矛盾是反映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对立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②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性质和趋势。③矛盾的斗争性是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相互排斥、相互分离的性质和趋势。④斗争中有同一,同一中有斗争。

3、矛盾两性的区别:矛盾的斗争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矛盾的同一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

4、矛盾的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表现在:

第一,同一性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前提;第二,同一性使矛盾双方相互吸取有利于自身的因素; 第三,同一性规定着事物转化的可能和发展的趋势。5矛盾的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表现在: 第一,第二,促进事物量的变化 促进事物质的变化

6、和谐是矛盾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体现着矛盾双方的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但和谐并不意味着矛盾的绝对同一。

7、矛盾的普遍性: 时时有矛盾 处处有矛盾 事事有矛盾

8、矛盾的特殊性有三种情形: 一是不同事物的矛盾各有其特点;

二是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发展过程和发展阶段各有不同特点;

三是构成事物的诸多矛盾以及每一矛盾的不同方面各有不同的性质、地位和作用。

9、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的或的灵魂。

10、矛盾的普遍性(共性)与矛盾的特殊性(个性)是辩证统一的关系。矛盾的共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矛盾的个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共性寓于个性之中,个性寓于共享之中。

11、人的认识的一般规律就是由认识个别上升到认识一般,再由一般到个别的辩证发展过程。

12、质是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内在规定性

量是事物的规模、程度、速度等可以用数量关系表示的规定性。

量变是事物数量的增减和次席的变动,是保持事物的质的相对稳定性的不显著变化,体现了事物渐进过程的连续性。

质变是事物性质的根本变化,是事物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飞越,体现了事物渐进过程和连续性的中断。

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是: 第一: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 第二: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第三:量变和质变是相互渗透的

13:质量互变规律体现了事物发展的渐进和飞跃性的同一。

第二篇: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重点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

绪论

一、马克思主义的含义、三个组成部分和鲜明特征。

(1)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为他们的后继者所发展的,以批判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和实现共产主义为目标的科学理论体系,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2)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个基本组成部分,它们是有机统一的。

(3)鲜明特征:①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②马克思主义政党最鲜明的政治立场就是,致力于实现无产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③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④实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是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二、马克思主义的直接理论来源和自然科学基础

(1)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空想社会主义学说是马克思主义重要的理论来源。

(2)19世纪的三大发现,即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和生物进化论,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自然科学前提。

三、为什么说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

⑴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经济、社会历史条件。⑵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日趋激化,对科学理论的指导提出了强烈的需求。

四、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⑴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⑵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都应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

⑶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

⑷实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是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第一章

一、什么是哲学?什么是哲学基本问题?

①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又是方法论,是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②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它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

1、意识和物质,精神和自然界,究竟谁是世界的本源,即物质和精神何者为第一性,何者为第二性的问题,这一问题也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

2、思想能否认识或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这一问题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

*

二、简述马克思主义物质观及其理论意义

①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科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②⑴坚持了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原则,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

⑵坚持了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 ⑶体现了唯物论与辩证法的统一

⑷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

*

三、简述物质和意识辩证关系原理及其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意义。

答:(1)物质和意识辩证关系原理: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正确的意识指导人们采取正确的行动,对事物的发展起促进作用,错误的意识会引导人们采取错误的行动,对事物的发展起阻碍作用。

(2)这一原理要求我们坚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深入认识社会主义建设的规律,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从而使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不断取得成功。如果单从主观愿望出发,或从本本出发,必须会给社会主义事业带来损失。

四、什么是运动?为什么说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割的? ①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

②⑴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物质是运动着的物质,脱离运动的物质是不存在的。

⑵物质是一切运动变化和发展过程的实在基础和承担着,世界上没有离开物质的运动。

五、什么是实践?为什么说实践是人类的存在方式? ①实践是人类能动的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运动

②人类的生产,生存和活动,是以实践为基本方式和标志的。实践是人所独有的活动

实践集中表现了人的本质的社会性 实践对物质世界的改造是对象性的活动

*

六、什么是矛盾?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在事物中各期什么作用?

①矛盾是反映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对立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 ②(1)同一性对于事物发展的作用主要是:矛盾双方互为存在的条件,矛盾双方可以利用对方的发展使自已获得发展;矛盾双方相互包含,可以相互吸取有利于自身的因素而得到发展;矛盾双方彼此相通,可以向着自己的对立面转化而得到发展。(2)斗争性对于事物发展的作用主要表现在:推动矛盾双方力量对比发生变化,造成事物的量变;促使矛盾双方地位或性质转化,实现事物的质变。(3)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不能孤立地起作用,它们对事物发展的作用只有在两者的结合中才能实现。

*七、简述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及其相互关系

盾。答:矛盾普遍性包含着两重意义:其一是说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即处处有矛盾;其二是说,每一事物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自始至终的矛盾运动,即时时有矛 矛盾特殊性是指具体事物所包含的矛盾及其每一矛盾的各个方面都有其特点。其特殊性有三种情形

矛盾的普遍性与矛盾的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关系。矛盾的普遍性即矛盾的共性,矛盾的特殊性即矛盾的个性。矛盾的共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矛盾的个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任何现实存在的事物都是共性与个性的有机统一,共性寓于个性之中,没有离开个性的共性,也没有离开共性的个性。矛盾的共性和个性、绝对和相对的道理,是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是正确理解矛盾学说的关键,不懂得它,就不能真正的掌握唯物辩证法。矛盾的共性和个性相统一的关系,既是客观事物固有的辩证法,也是科学的认识方法。人的认识的一般规律就是由认识个别上升到认识一般,再由一般到个别的辩证发展过程。

*

八、试述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实践意义。

答:1矛盾的共性和个性,绝对和相对的道理,是关于矛盾问题的精髓,是正确理解矛盾学说的关键。2它是客观事物固有的辩证法,又是科学的认识方法。3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相统一的原则,是坚持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各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哲学基础,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哲学依据。

九、什么是辩证的否定?

⑴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是事物内部矛盾运动的结果 ⑵否定是事物联系和发展的环节 ⑶否定的实质是扬弃

⑷否定是新旧事物联系的环节。

十、如何正确认识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 ⑴量变是质变的准备 ⑵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的结果 ⑶量变和质变相互渗透

⑷量变和质变相互依存,相互沟通,量变引起质变,在新质的基础上,事物又开始新的量变,如此交替循环,形成事物质量互变的规律性

十一、什么是规律?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有什么关系?

①规律是事物的本质的联系,是事物的必然联系,是事物的稳定联系,是客观的。②⑴必须首先尊重客观规律。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必须以承认规律的客观性为前提。⑵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第二章

一、主体和客体的关系

1从根本上说是认识关系和实践关系

2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主体和客体的关系不仅仅是认识和被认识的关系,而且也是改造和被改造的关系;主体反映客体的过程,也是主体改造客体的过程。

二、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表现在那些方面? 1.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 2.实践为认识提供了可能 3.实践使认识得以产生和发展 4.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5.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三、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的特点

1.反映具有摹写性

2.反映具有创造性

四、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及其意义?

1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认识过程中的两个不同阶段他们不仅有区别,而且又 相互联系,是辩证的统一

2理性认识依赖与感性认识,理性认识必须以感性认识为基础。坚持理性认识对 感性认识的依赖关系,就是坚持了认识论的唯物论 3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和深化为理性认识。只有是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才 能把握住事物的本质,满足实践的需要。坚持了这一点,就是坚持了认识论的 辩证法 4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互相渗透,相互包含,二者的区分是相对的,人们不应当也不可能把他们截然分开

五、怎样理解真理是客观的?

1.真理具有客观性,凡真理都是客观真理

2.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是指在真理性的认识中包含者不依赖于人和人类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内容,一切科学的定律、学说、理论之所以是真理,就是因为他们同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相符合

3、检验真理的标准也是客观的。一种认识是不是真理,检验它的标准只能是客观的社会实践,而不能以任何人,任何阶段的主观意志决定,不能以人或阶级的利益、愿望、好恶为标准

*

六、运用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的辩证原理,说明对待马克思主义应坚持的正确态度

答:(1)真理的绝对性是指:任何真理都是对客观事物及鞭规律的正确反映,包含不依赖反映者和人类的客观内容,这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真理的相对性是指:任何真理都是对整个世界某一方面某一领域的正确认识,是有条件的,相对的;任何真理都是对事物某一层次某一部分的正确反映,这也是有条件的,相对的。

(2)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是辩证统一的。

首先,相对真理之中包含绝对真理的成分和颗粒。其次,绝对真理存在于相对真理之中,无数相对真理汇成绝对真理的长河。再次,真理是一个过程,在此过程中充满着由相对向绝对的转化,每一真理都是向绝对真理迈进的一个环节。总之,绝对真理即真理的绝对性与相对真理即真理的相对性是任何真理同时具有的两种属性,是不可分割的。

(3)马克思主义是客观真理,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

马克思主义正确地提示了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的普遍规律,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这是绝对的。因此,我们在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但马克思主义又具有相对性,即它所提示的真理是有一定限度的,它并没有穷尽对世界的认识,它应当随着人类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地丰富和发展。因此,我们在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必须马克思主义紧密同我们当前的实际结合起来,用新的实践经验不断去丰富它和发展它。

七、实践为什么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1实践之所以是检验认识是否正确的唯一标准,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决定的 2从真理的本性看,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规律的正确反映,其本性在于主观和客观相符合 3从实践的特点看,实践是人们改造世界的客观的物质性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的特点,一方面,实践本身就是直接的现实,另一方面,实践能把不具有直接现实性的理论变成直接的现实

八、价值与价值评价的定义及其特点。

价值:哲学上的价值,是揭示外部客观世界对于满足人的需要的意义关系的范畴,是指具有特定属性的客体对于主体需要的意义

特点: 价值具有客观性

价值具有主体性

价值具有社会历史性

价值具有多维性

价值评价:是一种关于价值现象的认识活动

特点:评价是以主客体的价值关系为认识对象的

一般来说,评价结果与评价主体有直接联系,是依主体的特点转移的评价的结果正确与否依赖于相关的知识性认识

*

九、如何理解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与党的思想路线的关系?

答: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揭示了人类认识的本质和发展规律为人类正确认识和改造世界指明了科学的道路,它是工人阶级及其政党思想路线的理论基础。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只有转化为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实际工作中的思想路线才能在现实活动中得以实现并进一步得到证实、丰富和发展。

思想路线就是人们在实践活动中的用以指导行动的基本原则和方法,是一定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在实际工作中的运用和贯彻。认识路线与思想路线在本质上是统一的。认识路线是思想路线的哲学基础,思想路线是认识路线的具体体现。中国共产党在实践中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逐渐形成了一条正确的思想路线即: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其核心是实事求是。

一切从实际出发,说到底,就是要做到实事求是。实事求是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的集中体现和高度概括,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正如邓小平所说:“马克思、恩格斯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路线,毛泽东同志用中国语言概括为‘实事求是’四个大字。”实事求是深刻体现了彻底的唯物论和彻底的辩证法的统一。在实际工作中,则是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和辩证方法的统一,体现了客观规律性和主观能动性的统一。

第三章

*

一、简述生产方式的含义及其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答:1.生产方式 是指人们为获取物质生活资料而进行的生产活动的方式,它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体。在人们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中,生产方式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 2.首先,物质生产活动及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人类其他一切活动的首要前提

3.其次,物质生产活动及生产方式决定着社会的结构、性质和面貌,制约着人们的经济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等全部社会生活

4.最后,物质生产活动及生产方式的变化发展决定整个社会历史的变化发展,决定社会形态从低级向高级的更替和发展

*

二、简述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

答: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是指,社会意识在从根本上受到社会存在决定的同时,还具有自己特有的发展形式和规律。主要表现在:(1)社会意识和社会存在发展变化的不完全同步性和不平衡性。(2)社会意识内部各种形式之间的相互影响及各自具有的历史继承性。(3)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能动的反作用。这是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突出表现。

*

三、简述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能动反作用。

答:社会意识虽然为社会存在所决定,但又有其自身特有的发展规律,具有相对独立性。最突出的表现即在于它对社会存在产生重大的反作用。先进的、革命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推动和促进作用;落后的、反动的社会意识对社会的发展起延缓和阻碍的作用。但是,其反作用不是决定性的,而且其作用的大小,归根到底取决于它是否反映了经济发展的要求。

四、生产力的基本要素 1.劳动资料 2.劳动对象 3.劳动者

五、生产关系(狭义广义)狭义:指人们在直接生产过程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包括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生产中人与人的关系和产品分配关系

广义:指人们在再生产的过程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包括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等诸多关系在内的生产关系体系 *

六、简述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

答:(1)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之间的矛盾指的是:当一种新的生产关系取代旧的生产关系后,在一段时期内,由于它适合生产力的发展的要求,因而对生产力的发展起促进的作用,它能把被旧生产关系束缚的生产力解放出来。但随着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生产关系就会由原来的适合而变为不适合,甚至逐步成为生产力发展的桎梏。这时社会矛盾就会激化,最终导致社会革命。打破旧的生产关系,重新建立新的生产关系,开始新一轮矛盾运动。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指的是:上层建筑是适应一定经济基础而建立起来的,是为经济基础服务的,在新的社会形态取代旧的社会形态之后,新建立的上层建筑,基本上是适应经济基础的巩固和发展要求的。如果一种社会经济形态已经变成落后腐朽的时候,生产关系严重不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上层建筑与生产力发展要求变革经济基础之间,就形成尖锐对抗。通过社会革命,去对原上层建筑加以根本变革。然后在新的基础上,重新建立新的上层建筑。

*七:论述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规律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1.这一原理在人类思想史上彻底否定了以“道德说教”作为评价历史功过是非的思想体系,第一次科学的确立了生产力发展是“社会进步的最高标准”.正是根据上述根本观点,马克思主义正确阐述了社会形态的演进过程及其历史正当性问题;正确评价了历史和现实中的事件,人 物以及各种社会团体的理论,主张等,为正确认识社会和历史提供了基本观点和方法.2.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运动规律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制定政策,方针和政策的重要依据.马克思主义政党必须自觉地认识和把握这一规律,把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不断扫除生产力发展的障碍作为自己制定路线,方针和政策的出发点和归宿.八:社会形态的内涵

1.社会形态是关于社会运动的具体形态,发展阶段和不同质态的范畴,是同生产力发展一定阶段相适应的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统一体.2.社会形态包括社会的经济形态,政治形态和意识形态,是三者的历史的具体的统一 3.一定的社会形态总要以一定的社会制度形式呈现出来,所以社会制度也被视为社会形态的同义词

九、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

1.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2.阶级斗争是阶级对立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3.革命是推动社会发展特别是社会形态更替的重要动力 4.改革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又一重要动力 5.社会科技革命是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大杠杆

*

十、为什么说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

1.在社会历史发展的过程中,人民群众起着决定性作用。2.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3.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4.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十一、如何理解时势造就英雄?

任何历史人物的出现,特别是杰出的政治人物的出现,都体现了必然性与偶然性的统一。时势造就英雄,杰出人物的出现具有必然性。杰出人物会因其智慧、性格因素对社会进程发生影响,但这些作用仅仅是社会进程中的偶然性现象,只能够成为社会发展的个别原因。他们凭借自己的才能,虽然也能使具体历史事变的外貌或某些后果改变,但终究不能改变历史发展的基本方向。如果看不到历史人物活动的社会制约性,割裂必然与偶然的关系,就势必会夸大个人的作用,进而否定或歪曲历史的发展规律。

*

十二、如何理解党的群众路线

1.群众路线:指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路线

2.唯物史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原理,是无产阶级政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理论基础。群众观点就是坚信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的观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点,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的观点,以及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的观点。群众路线是在群众观点的指导下 形成的,是群众观点在实际工作中的贯 彻运用。

在我国的民主革命时期,以毛泽东为代 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依据马克思主义的 群众史观,创造性的提出了党的群众路 线。群众路线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根本路 线,是我们党在民主革命时期战胜敌人 的重要“法宝”之一

十三、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1.科技革命是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大杠杆

2.首先,对生产方式产生深刻影响,其一,改变了社会生产力的构成要素.第二,改变了人们的劳动形式.第三,改变了社会经济结构,特别是导致结构发生变革.3.其次,对生活方式产生了巨大影响.现代科技革命把人们带入了信息时代.4.最后,促进了思维方式的变革主要表现在新的科学理论和技术手段通过影响思维主体和客体和思维工具,引起思维方式的变革.第四章

一、资本原始积累的途径 1.用暴力手段剥夺农民的土地 2.用暴力手段掠夺货币财富

二、商品的特点

1.商品的有用性反映的是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关系,是商品的自然属性,是一切劳动产品所共有的属性

2.价值是商品所特有的社会属性

3.商品交换实际是商品生产者之间相互交换劳动的关系,商品的价值在本质上体现了生产者之间一定的社会关系.三、商品价值和使用价值的特点

使用价值的特点:满足人的需要的效用,即有用性,反映的是人与自然之间的物 质关系,是商品的自然属性,是构成社会财富的物质内容,是交换价值和价值 的物质承担者。使用价值同人们取得它所消耗的劳动多少没有关系,它本身不 反映社会生产关系,不同商品的使用价值不能比较,是人类社会的永恒范畴。

价值的特点:价值是商品的属性,体现人 与人之间的生产关系,商品的价值可以 进行比较,是商品所特有的,与商品一 一对应,它是商品的属性,是内在的,必须通过别的商品来表现。只能通过把 握价值是交换价值的,交换价值是价值 的表现形式。

四、商品价值和使用价值的对立统一关系

1.其对立性表现在: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是相互排斥的,二者不可兼得。要获得商品的价值就必须放弃商品的使用价值;要获得商品的使用价值就不能得到商品的价值 2.其统一性表现在:作为商品,必须同时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价值寓于使用价值之中。

五、劳动两重性原理?

任何一种劳动,一方面是特殊的具体劳动,形成商品的使用价值,另一方面又是一般的抽象劳动,形成商品的价值实体。劳动的两重性决定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

六、价值规律内容

(1)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这种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2)商品交换要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

七、价值演进四个阶段 1.简单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 2.总和的或扩大的价值形式 3一般价值形式 4货币形式

八、货币职能 1.价值尺度 2.流通手段 3.贮藏手段 4.支付手段 5.世界货币.九、私有制基础上商品经济基本矛盾

1.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构成私有制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这一矛盾贯穿着商品经济发展过程的始终,决定着商品经济的各种内在矛盾.2.首先,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决定着商品经济的本质及其发展过程.3.其次,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是商品经济的其他一切矛盾的基础.4.最后,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决定着商品生产者的命运.十、劳动力商品的特点

1.劳动力商品也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

2.劳动力商品的价值是由生产,发展,维持和延续劳动力所必须的劳动必需品的价值决定的.3.劳动力商品在使用价值上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它的使用价值是价值的源泉,他在消费过程中能够创造新的价值,而且这个新的价值比劳动力本身的价值更大

十一、价值增值过程与价值形成的过程

价值增值过程:即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指超过劳动力价值的那部分价值的形成 过程。在资本主义生产中,价值的形成 过程就是价值的增殖过程。

价值形成的过程:一方面,劳动对象和劳 动资料的价值,通过工人的具体劳动把 它们转移到产品中去,并成为产品价值 的一个组成部分;另一方面,工人劳动 本身创造的新价 值,是通过工人的抽象 劳动加到劳动对象上,并成为产品价值 的另一个组成部分。

*十二:、简述资本的本质及区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意义。

答:(1)资本不是物,本质上是人与人之间的生产关系,即资本家剥削工人的一种剥削关系。

(2)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的划分,进一步揭示了剩余价值的源泉,说明剩余价值不是由全部资本产生的,而是由可变资本产生的;同时,为考察资本主义的剥削程度——剩余价值率,提供了科学依据

*

十三、生产剩余价值的两种基本办法

1.绝对剩余价值 2.相对剩余价值

十四、资本的有机构成

由资本的技术构成决定并反映技术构成变化的资本价值构成,叫做资本的有机构成,通常用c:v来表示

十五、社会再生产的核心问题

是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即社会总产品的价值补偿和实物补偿问题

十六、社会总产品的划分

1.社会总产品在价值形态上又叫社会总价值,划分为包括在产品中的生产资料的转移价值C和凝结在产品中的由工人必要劳动创造的价值V,以及凝结在产品中的由工人在剩余劳动时间里创造的价值M 2.社会总产品在物质形态上,根据其最终用途可以区分为生产性消费的生产资料和用于生活消费的消费资料

十七、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

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工人的工资是劳动力的价值或者价格,这是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

*

十八、简述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的意义

答:马克思通过分析剩余价值的生产、积累、流通以及分配,提示了剩余价值的运动规律及其作用,创立了剩余价值理论。第一,剩余价值论深刻揭露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剥削本质,阐明了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之间阶级斗争的经济根源,指出了无产阶级 12 革命的历史必然性。第二,剩余价值论是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基石,是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揭示资本主义制度剥削本质的锐利武器。第三,由于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的发现,社会主义由空想变为科学。第四,对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具有重大指导意义。

第五章

一、垄断为什么不能消除竞争? 1.垄断和竞争问题市产业经济学中的产业组织理论研究的核心问题。这个问题最早是由马歇尔发现的,又称为“马歇尔冲突”。

2.具体内容:随着竞争的家具,生产的集中,资本的积聚必然会出现垄断,从而垄断会有扼杀竞争,但是垄断不能消除竞争。

原因:一,任何垄断企业都是局部范围内的或者说某一行业的垄断很难垄断世界范围内生产销售。

二,技术革命是一个垄断企业难于在长时间内保持垄断的地位。三,国家的宏观调控政策不可能是一个企业在长时间内保持垄断地位.二、垄断条件下竞争的特点 1.垄断没有消除产生竞争的经济条件 2.垄断必须通过竞争来维持

3.社会生产是复杂多样的,任何垄断组织不可能把社会生产全包下来,在此之外还有很多中小企业

三、垄断竞争同自由竞争相比的新特点

1.在竞争目的上,自由竞争主要是获得更多的利润或者超额利润,不断扩大资本积累;垄断竞争是获取更高额垄断利润,并不断巩固和扩大自己的垄断地位和统治权利

2.在竞争的手段上,自由竞争主要运用经济手段比如通过改进技术等战胜对手;垄断组织的竞争除了采取各种形式的经济手段外,还采取非经济的手段使竞争变得更加复杂更加激烈

3在竞争范围上,自由竞争主要在经济领域而且在国内市场;垄断时期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不仅经济领域的竞争多种多样,而且还扩大到经济领域以外进行竞争.总之,垄断条件下的竞争,不仅规模大时间长手段残酷程度更加激烈,而且具有更大的破坏性.四、垄断价格定义

垄断价格是垄断组织在销售或购买商品时,凭借其垄断地位规定的,旨在保证获取最大限 度利润的市场价格.分为垄断高价和垄断低价.*

五、为什么说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体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部分质变?

答:

1、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国家政权和私人垄断资本融合在一起的垄断资本主义。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出现并没有根本改变垄断资本主义的性质。其本质上是资产阶级国家力量同垄断组织力量结合在一起的垄断资本主义。

2、它在一定程度上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同时,也加强了对劳动人民的剥削和掠夺,更好地保证了垄断资产阶级获得高额垄断利润,更有利于维护资本主义制度。其出现是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内的经济关系调整,并没有从根本上消除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3、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有各种不同的具体形式,其实质都是私人垄断资本利用国家机器来为其发展服务的手段,是私人垄断资本为了维护垄断统治和获取高额垄断利润,而与国家政权相结合的一种垄断资本主义形式

4、是资产阶级国家在直接参与社会资本的再生产过程中,代表资产阶级总利益并凌驾于个别垄断资本之上,对社会经济进行调节的一种形式。

*

六、简述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主要形式。

答: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主要形式有五种:第一种是国家所有并直接经营的企。第二种是国家与私人共有、合营企业。第三种是国家通过多种形式参与私人垄断资本的再生过程。第四种是宏观调节,主要是由国家运用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等经济手段,对社会总供给和需求进行调节以实现经济快速增长、充分就业、物价稳定和国际收支平衡的基本目标。第五种是微观规制,主要是国家运用法律手段规范市场秩序,限制垄断,保护竞争,维护社会公众的合法权益。

七、经济全球化表现 1.生产的全球化 2.贸易的全球化 3.金融的全球化 4.企业经营的全球化

*

八、简述当代资本主义经济政治的新变化的表现

答:第一,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变化。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所有制发生了新的变化,这就是国家资本所有制形成并发挥重要作用,法人资本所有制崛起并成为居主导地位的资本所有制形式。第二,劳资关系和分配关系的变化。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特别是随着工人阶级反抗力量的不断壮大,资本家及其代理人开始采取一些缓和劳资关系的激励制度,促使工人自觉地服从资本家的意志。这些制度主要有:职工参与决策制度;终身雇佣制度;职工持股计划;社会福利制度。

第三,社会阶层、阶级结构的变化。在当代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中,社会阶层、阶级结构发生了新的变化。主要表现是:传统的资本家的地位和作用已经发生很大变化;高 14 级职业经理成为大公司经营活动的实际控制者;知识型和服务型劳动者的数量不断增加,劳动方式发生了新变化,实现了从传统劳动方式向现代劳动方式的转变。第四,经济调节机制和经济危机形态的变化。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的干预不断加强。它与市场机制相辅相成,共同推动着资本主义经济的运行和发展。在经济调节机制变化的同时,经济危机形态也发生了变化,金融危机对整个经济危机的影响加强。

第五,政治制度的变化。主要表现是:国家行政机构的权限不断加强;政治制度出现多元化的趋势,公民权利有所扩大;重视并加强法制建设;改良主义政党在政治舞台上的影响日益扩大,成为战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政治生活中非常引人注目的现象。

第六章 第七章

一、如何评价19世纪初期空想主义? 历史贡献:1对资本主义的尖锐批判,2对社会主义新制度天才的描述 3闪烁着诸多天才的火花

4为科学社会主义提供了直接的思想来源 历史局限:

1找不到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经济根源 2找不到取代资本主义的社会力量 3找不到通往理想社会的现实道理

*

二、简述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多样性的原因

答: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不是单一性的,而是多样性的。

社会主义在发展过程中,由于各国国情的特殊性,即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的差异性,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不同,无产阶级政党自身成熟程度的不同,阶级基础与群众基础的构成状况的不同,革命传统的不同,以及历史和现实的、国内的国际的各种因素的交互作用,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必然呈现出多样性的特点。

第一,各个国家的生产力发展状况和社会发展阶段决定了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具有不同的特点。

第二,历史文化传统的差异性是造成不同国家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多样性的重要条件。第三,时代和时间的不断发展,是造成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多样性的现实原因。

三、如何评价苏联社会主义模式?

苏联模式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产生的,增促进了社会主义制度的巩固和发展,推动过社会生产力的高速发展,确保了重工业,特别是国防工业的发展,为处在帝国主义包围中的苏联社会主义建设奠定了物质基础,人们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也有了提高。这种模式在 二次世界大战中为苏联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提供了强有力的物质和人员保证。缺陷:

1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文化体制阻碍了社会主义生产力 2影响了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充分发挥减弱了社会主义的吸引力

4、如何理解无产阶级专政和社会主义民主? 1:无产阶级专政是新型民主和新型专政的国家 2:无产阶级专政是工人阶级通过共产党领导的国家政权 3:无产阶级专政是以工农联盟为阶级基础的国家政权

4:无产阶级专政是最终目标是要消灭剥削阶级进到无产阶级社会

*

四、简述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 的实践中逐步形成的。答: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作为马克思主义的核心内容,是马克思和恩格斯通过深入揭露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深入阐发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并在指导国际工人运动第一,在生产资料公有制基础上组织生产,满足全体社会成员的需要是社会主义生产的根本目的。

第二,对社会生产进行有计划的指导和调节,实行等量劳动领取等量产品的按劳分配原则。

第三,合乎自然规律地改造和利用自然,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

第四,无产阶级革命是无产阶级进行斗争的最高形式,必须以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为目的。

第五,无产阶级政党是无产阶级的先锋队,社会主义事业必须坚持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

第六,通过无产阶级专政和社会主义高度发展,最终实现向消灭阶级、消灭剥削、实现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的

五、为什么说社会主义革命首先在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取得胜利具有历史意义? 1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可以先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进入社会主义,是有革命的客观形势和条件所决定的。

2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可以先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进入社会主义,并不是违背了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

3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可以先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进入社会主义,也是历史发展规律的结果

六、如何理解相对落后的国家社会主义建设的艰巨性和长期性? 一:生产力发展状况的制约

二: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发展状况的制约 三:国际环境的挑战

四: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对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探索和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

七、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性质

1、物质财富极大丰富,消费资料按需分配,2、社会关系高度和谐,人们精神境界极大提高。

3、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大发展,人类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飞跃。

第三篇: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考试辨析题(重点)

一、辨析题或者简答题

1、唯心主义否认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

这是错误的观点。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问题作为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二方面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不是划分唯物论和唯心论的标准。

坚持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即坚持世界的可知性,是唯物主义和某些唯心主义者都承认的观点。

2、世界统一于存在。

这一观点是不对的。世界的统一性问题,讲的是世界上的万事万物有没有统一性,即有没有共同的本质或本原。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物质,不仅自然界是物质的人类社会也具有物质性,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世界统一于存在”是一个错误的折中主义的命题,之所以是错误的,是因为“存在”是什么,在这里,是不明确的;;如果存在是精神,世界统一于存在是统一于精神,这是唯心主义的命题;;反过来,如果存在是物质,世界统一于存在就是统一于物质,这是唯物主义的命题。

3、脱离物质的运动和脱离运动的物质都是不可想象的,因此,运动就是物质,物质就等同于运动。

这一观点是不对的。脱离物质的运动和脱离运动的物质都是不可想象的,这个论断表明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反映了物质和运动的联系。但把物质和运动等同起来则是不正确的。

物质和运动是有区别的。物质是标明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而运动则是表明这种客观实在的存在方式的范畴。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而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二者是有区别。

4、唯物主义都承认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这一观点是不对的。唯物主义都承认物质决定意识,物质是世界的本原。马克思主义以前的旧唯物主义则是“半截子”唯物主义;;它们在自然观上是唯物主义,一到社会历史领域,就陷入了唯心主义,认为是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

只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揭示了人类实践的客观实在性,认为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正确指出了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即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5、“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这一观点是正确的。从实践出发去理解社会生活的本质,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马克思主义看来,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首先,构成社会的人是从事实践活动的人,推动社会运动的力量是千百万人的社会实践活动;;其次,社会生活的全部内容就是不断进行的社会实践;;再次,实践既是人的自觉能动性的表现,也是人的自觉能动性的根源,是人的生命表现和本质特性。因此,“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6、运动和发展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

这一观点不准确。联系和发展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

事物之间的联系既是客观的,又是普遍的。事物的相互联系包含事物的相互作用,而相互作用必然导致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运动只是事物发展的一种表现形式,并不是所有的运动都是发展,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 的灭亡。.矛盾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这一观点是正确的。矛盾规律也即对立统一规律,之所以说矛盾规律是唯物辩证法体系的实质和核心,这是因为:矛盾规律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永恒发展的内在动力,从根本上回答了事物为什么会发展的问题;矛盾规律是贯穿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以及唯物辩证法基本范畴的中心线索,也是理解这些规律和范畴的“钥匙”;矛盾规律提供了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 矛盾分析法。

8.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它们都是无条件存在的,绝对的。

这一观点是不对的。矛盾是反映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对立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对立和统一分别体现了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矛盾的对立属性又称斗争性,矛盾的统一属性又称同一性。

在事物的矛盾中,矛盾的斗争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矛盾的同一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矛盾斗争性的绝对性体现了物质运动的绝对性,矛盾同一性的相对性体现了物质静止的相对性。无条件的绝对的斗争性与有条件的相对的同一性相结合,构成事物的矛盾运动,推动事物的发展。9.否定就是新旧事物之间“一刀两断”。

这种观点是不正确的。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否定观认为: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是事物内部矛盾运动的结果;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它是旧事物向新事物的转变,是从旧质到新质的飞跃,只有经过否定,旧事物才能向新事物转变;否定是新旧事物联系的环节,新事物孕育产生于旧事物,新旧事物是通过否定环节联系起来的;辩证否定的实质就是“扬弃”,即新事物对旧事物既批判又继承,既克服其消极因素又保留其积极因素。“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就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二者都是对客观真理的否定。

这一观点是不对的。上述观点不等同。所谓客观真理是指人的认识中含有不依赖于人的客观内容,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是庄子的观点,认为在“道”的高度去衡量,无所谓是非善恶。是相对主义真理观,它否认真理的客观性和检验真理有客观标准。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是说对同一事物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见解。这是由于人的认识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是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结果。人的正确认识不仅具有客观性,而且具有主观性和差别性。而这些具有差别性的认识是否是真理以及在多大程度上是真理,应有实践来检验。承认人的认识上的主观性和差别性,并不等于否定客观真理。

11.凡是亲眼所见,亲耳所听都是直接经验,是对客观事物本质的、真实反映。

这一观点是不对的。亲眼所见,亲耳所听是感性认识的感觉阶段,是直接的感性经验。由于认识主体和客体的局限性和特殊性,有些是对客观事实的真实反映,有些则是不符合客观事实的虚假反映或骗局。视觉和听觉是感性认识,它们具有直接性、丰富性,但是它的缺点是直观性和表面性,不能深人、全面地反映事物,有待于在感性经验的基础上,用科学态度加以分析,上升为理性认识,才能把握事物的本质。该命题夸大感觉在认识中的作用,将感觉与事实相混淆,在理论上容易导致主观唯心主义。

12.认识是一个不断反复和无限发展的过程。

此观点正确。一个正确的思想,往往需要经历由实践到认识、又由认识到实践多次反复才能完成。这是受认识主体的限制和认识对象暴露程度的限制。首先,从客体上看,事物是复杂的,它的本质的暴露是一个过程。人的认识还要受历史条件、科学技术条件、实践水平和手段等因素的制约;其次,认识主体要受自身的局限性,受立场、观点、方法、知识水平、经验以至身体素质等等因素的制约,因此,对客观事物特别是比较复杂的事物的认识,要经过实践和认识的多次反复,不断修正、补充、深化,才能形成正确的思想。

由于世界及其联系和发展在空间和时间上是无限的,人的实践的发展是一个过程,人的认识也必然是无限发展的过程。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以至无穷,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13劳动发展史是理解全部社会发展史的“钥匙”。这种观点是正确的。劳动在人类社会的产生和形成中起了决定作用。劳动是人类的第一个历史活动。生产劳动创造了人类社会,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是人类全部社会关系的物质根源,它孕育着社会有机体未来发展的一切萌芽。因此,恩格斯说:劳动发展史是理解全部社会发展史的“钥匙”。14.社会意识都属于思想上层建筑。这种观点是错误的。社会意识都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只有反映了社会存在的经济基础的社会意识才属于思想上层建筑。如反映经济基础的政治法律思想、道德、哲学、艺术、宗教等属于思想上层建筑,不反映经济基础的自然科学、逻辑学、语言学等不属于思想上层建筑。15.错误的思想是客观存在的反映。

“错误的思想是客观存在的反映”是符合唯物主义反映论的正确论断。唯物主义反映论认为,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意识是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意识包括正确的意识或思想,也包括错误的意识或思想,它们都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内容都是来自客观物质世界,只不过,正确的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正确反映,错误的意识是对客观存在歪曲的、颠倒的反映。

错误的思想是客观存在的反映,是指:第一,错误的思想有其产生的客观原型,如神、鬼等错误观念的客观原型就是人自己,是人这一原型的主观变形。第二,错误思想不是主观自生的,而是有其产生的客观物质根源,在阶级社会有阶级根源。第三,错误思想也随客观存在的变化而变化。我们在分析和克服错误思想时,就要分析这种错误思想产生和存在的客观前提和根源。.经济基础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这种观点是错误的。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但经济基础并不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经济基础是在生产力基础上形成和发展的,是被生产力决定的。生产力才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它决定了经济基础并通过经济基础决定着全部社会生活。该命题的错误实质在于把经济基础说成是社会最终决定力量,不了解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

17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可能是积极的、进步的,也可能是消极的、衰退的。

这种观点是正确的。辩证唯物主义在肯定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同时,也 承认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上层建筑的反作用可能是积极的、进步的,也可能是消极的、衰退的,当它为适合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经济基础服务时,就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进步力量,反之,就会成为阻碍社会发展的消极力量。18在知识经济时代,价值的增长不是通过劳动,而是通过知识。

此观点错误。(1)商品生产过程是各种生产要素结合在一起发挥作用的过程,各种生产要素在商品生产中的作用与劳动创造价值的关系是不同的程,各种生产要素在商品生产中的作用与劳动创造价值的关系是不同的。就商品使用价值的生产而言,土地、材料、技术、知识等生产要素是商品使用价值的物质要素,与劳动者的具体劳动一起,共同构成了使用价值的源泉。但就商品价值的创造而言,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即抽象劳动。抽象劳动是形成价值的唯一源泉,离开了人的劳动,价值增长就不可能实现,劳动是价值的唯一源泉。这是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基本观点。

(2)在信息经济社会中,知识转化为生产力,能提高劳动生产率,给人类的生产带来极大的方便。在这一时代,知识和技术甚至成为首要的生产力。但价值的增长源泉仍是劳动,而不是知识。知识不创造价值,它本身的价值也必须通过生产者的具体劳动才能转移到新产品中去,成为商品价值的一个构成部分。

(3)此观点的错误在于,没有认清价值的来源。.提高劳动生产率可以增加单位时间里的使用价值和价值量。

此观点错误。劳动生产率用单位劳动时间内生产的商品数量或单位商品耗费的劳动时间表示。商品的价值量由凝结在商品中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劳动生产率提高可以增加单位时间内生产的商品数量,但不能增加单位时间内生产的价值量。劳动生产率提高,意味着生产单位商品所耗费的劳动时间减少,所以单位时间内生产的商品数量增加。

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一般人类劳动,所以商品价值量的大小就由生产商品所耗费的一般人类劳动量来决定,而计量劳动量多少的自然尺度是劳动时间,所以价值量就取决于劳动时间。生产同一商品的不同生产者,由于生产的主客观条件的差异,他们各自的劳动时间即个别劳动时间的长短是不同的。商品的价值量不是由个别劳动时间决定的,而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所以同一社会必要劳动在同一时间内创造的价值量是不变的,所以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不能增加单位时间内生产的价值量。不论劳动生产率发生了什么变化,单位时间内创造的价值量是不变的。

20.劳动是一切财富和文化的源泉。

此观点错误。财富的物质内容是使用价值。价值要以使用价值即财富为物质承担者,但生产使用价值即财富的劳动,并不必然生产价值。在一切自然经济中的劳动都生产财富,但不形成价值。但劳动也不是财富生产的唯一要素。财富是所有生产要素共同创造的。在财富生产中,劳动、资本、土地、技术等都是不可缺少的,马克思肯定各种生产要素在财富生产中的同等重要性,他说:劳动并不是它所生产的使用价值即物质财富的唯一源泉。正如威廉· 配第所说,“劳动是财富之父,土地是财富之母。”财富是由各种生产要素共同生产的,这就为生产要素的所有者共同参与财富分配提供了经济依据。

文化是以意识形态为主要内容,包括行为规范、风俗习惯在内的意识形式,包括劳动在内的整个社会生活是文化的来源,劳动也只是文化的来源之一。

21.剩余价值的产生,既不在流通领域,又离不开流通领域。

此观点正确。1剩余价值是在生产过程中产生,它是由雇佣工人创造的被 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劳动力价值以上的那部分价值。2剩余价值不能在流通领域中产生,因为在商品流通过程中,等价交换只是价值形式的变换,不等价交换只是对既定的总价值量的重新分配,都不能产生剩余价值。3剩余价值的产生又离不开流通领域。只有在流通领域中商品生产者之间才能发生关系,货币才能转化为资本。资本家不把货币投人流通,购买劳动力商品,剩余价值无法产生;凝结了劳动者剩余劳动的商品不在市场上销售出去,剩余价值也不可能实现。

22垄断价格是垄断资本家凭借垄断地位制定的,因而否定了价值规律。此观点错误。垄断价格的制定仍然要受到客观经济条件的制约。垄断价格虽与价值有较大偏离,但从全社会看垄断部门和非垄断部门的市场价格总量是在社会产品的价值总量基础上进行调节的。而且,垄断价格制定仍会受到市场需求、供给和成本三因素的制约。因此,社会产品价值总量仍是垄断价格变动的轴心。.经济全球化是不可逆转的客观历史进程。

此观点正确。经济全球化是世界经济发展到高级阶段出现的一种现象,是伴随着科技和社会生产达到更高水平,各国经济相互依赖、相互渗透大大加强,阻碍生产要素在全球自由流通的各种壁垒不断削减,规范生产要素在全球自由流通的国际规则逐步形成而出现的一种客观历史进程。早在 150 多年前,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就科学预见到了“地方的和民族的自给自足和闭关自守状态,被各民族的各方面的互相往来和各方面的互相依赖所代替”的趋势。冷战结束后,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成为不可逆转的事实,不以任何人、任何国家的意志为转移。任何国家都只有积极参与,趋利避害,才能求得自身更好的发展。

24民主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的一种特殊模式,中国可以在一部分地区试验。

此观点错误。民主社会主义同科学社会主义是两个不同的思想体系,它们之间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在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态度和观点上,科学社会主义坚定不移地把马克思主义当作指导思想的理论基础,反之,民主社会主义却由信奉马克思主义,逐步变为把世界观中立、指导思想多元化奉为自己的思想纲领。第二,在对待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态度上,民主社会主义既非纯粹的资产阶级政治思想,因为它继承了社会主义的一些价值目标;也不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因为它不坚持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不承认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民主社会主义在某些方面如在提倡社会保障、促进社会公平、促进人与自然协调发展方面所积累的经验,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但无论从历史还是从现实来看,民主社会主义都不适合中国国情。它不是社会主义的一种特殊模式,在我国不能搞这种试验。

25社会主义的目标是社会的发展。

此观点不全面。社会发展主要指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其成果表现为社会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进步。社会发展是人类生产力不断提高,人们的社会关系不断进化的过程。促进社会发展是社会主义的重要任务和目标,但却不是社会主义的唯一任务和目标。社会主义的目标是要实现人和社会的共同发展。

26社会主义首先在相对落后的国家取得胜利是一种“反常现象”。

“社会主义首先在相对落后的国家取得胜利是一种‘反常现象”。这一观点是错误的。

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科学社会主义学说的时候,是以高度社会化的资本主义大 生产作为社会主义革命的物质前提的。但是,革命的实践超越了马克思恩格斯当年的预期,社会主义革命并不是在生产社会化程度最高的资本主义国家首先实现,而是在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俄国、中国以及其他国家相继取得了胜利。这是因为:

第一,革命的客观形势和条件决定了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可以先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进人社会主义。第二,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可以先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进人社会主义,并不违背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总之,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率先进入社会主义,也是历史发展规律作用的结果。那种把首先在相对落后的国家取得社会主义胜利看作是“反常现象” , 把实践中的社会主义看作是“畸形的早产儿”的观点是错误的。27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描述(1)物质财富极大丰富,消费资料按需分配(2)社会关系高度和谐,人们精神境界极大提高

(3)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人类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飞跃

二 论述题

1、试述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的辩证关系,并用这一原理阐明如何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答:(1)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是真理的两重属性或两个方面,它们是相互对立的。真理的绝对性即绝对真理是指:第一,任何真理都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都包含着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内容,这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第二,每一个真理性认识的获得,都是向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的接近,这也是无条件的、绝对的。承认真理的客观性和承认世界的可知性,也就承认了真理的绝对性。真理的相对性即相对真理是指:第一,从广度上看,任何真理只能是对无限发展的世界的某些部分、某些方面的正确反映,认识有待于扩展。第二,从深度来看,任何真理都是对世界的某些方面一定程度、一定层次近似正确的反映,认识有待于深化。承认真理的近似性和承认真理有待于发展,也就承认了真理的相对性。

(2)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又是辩证统一的。首先,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是相互联结、相互渗透的,真理的绝对性寓于相对性之中,并通过相对性表现出来,真理的相对性之中有绝对性,包含着绝对性的成分。其次,真理是一个由相对性向绝对性转化的发展过程,每一个真理都是这个过程的一个环节,真理由相对走向绝对的发展过程是永无止境的。如果割裂它们的统一,就会陷入形而上学的绝对主义真理观或相对主义真理观。

(3)这一原理,对于我们正确地对待马克思主义有重要意义。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真理,它也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它正确地反映了世界发展的普遍规律,具有绝对性,因此,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但它并没有穷尽一切事物及其规律,仍需要在实践中发展,具有相对性,因此,必须丰富、发展马克思主义。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既要反对教条主义,又要反对“过时’、“无用”论。2.试运用马克思主义辩证法(不少于三个)、认识论(不少于一个)、唯物史观(不少于二个)的基本原理阐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的哲学依据。

试运用马克思主义辩证法(不少于三个)、认识论(不少于一个)、唯物史观(不少于二个)的基本原理阐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 观的哲学基础。

A.辩论法:(1)发展是指事物运动的过程---本质新陈代谢(完善市场体制,实现现代化)(2)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3)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要求看到矛盾,解决矛盾才能发展,提出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正是针对发展中的矛盾(五个方面的不协调不和谐)

(4)主要矛盾及矛盾主要方面,主要矛盾方面在一定条件下的转换,十七大提出“两个没有变”(基本国情和主要矛盾),发展生产力主要矛盾,但发展的目的性(以人为本)和协调性、持续性,成为主要矛盾方面(和谐社会的哲学基础)。

矛盾主要方面的转换:

a、从强调发展到强调发展的目的性 b、经济发展到全面协调及持续发展(5)事物发展普遍联系性和过程性,要求全面发展,和谐发展及持续发展 B.认识论(认识与实践的关系,实践是认识的源泉、动力和检验标准

(1)针对发展实践中的问题---不和谐,不协调---源泉、动力

(2)执政能力---执政水平--认识再实践中发展创新(如何执政--如何认识发展的问题)

(3)正确认识来源于实践并反过来能动性指导实践。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的提出,体现了用发展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 C.唯物史观

(1)“发展是第一要义”体现了生产力推动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历史唯物主义原理。

(2)“以人为本”体现了发展的目的的实质,体现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实现人民群众的利益,是社会历史发展的趋势和要求。

(3)“和谐社会”作为中国特色主义的本质属性,体现了社会发展规律性,体现了人们在推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必然遵循社会发展规律与自然规律,实现社会发展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

3.试用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反作用说明提高我国社会主义社会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意义。[答案要点](l)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但社会意识又有其自身特有的发展规律,具有相对独立性。最突出的表现即在于它对社会存在产生重大的反作用。先进的、革命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推动和促进作用;落后的、反动的社会意识对社会的发展起延缓和阻碍的作用。

提高我国社会主义社会文化“软实力”,就是要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我国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的精神支持和智力保障。我国现代化建设已进入了一个关键时期,物质文明建设已经达到了比较高的水平,这时精神文明的作用就日益凸显出来。根据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反作用原理,我们必须大力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丰富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提高他们的精神文化素质创造一个良好的文化环境,进一步激发广大人民群众从事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热情,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更大的贡献。4.如何理解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坚持这一原理对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有什么重要意义?(联系实际论述)

(1)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力的性质和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和状况;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生产关系的变革和方向;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2)生产关系的反作用。适合生产力的生产关系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不适合生产力的生产关系阻碍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关系反作用的性质取决于它是否适合生产力。

(3)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构成了两者的矛盾运动。生产力总是活跃的因素,生产关系则相对稳定。两者的矛盾运动构成了“基本适合——不适合——基本适合”的矛盾运动过程,体现出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和趋势。

(4)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基本规律。它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哲学基础。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前提下,对生产关系的某些方面、环节和具体制度的改革,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自我完善。这一规律指出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必要性和根本目的,我国的生产力是相对落后的、多层次的,我国的生产关系应当适合生产力的这种状况:确立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完善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根本目的是为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提高综合国力,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5.什么是跨国公司?怎样认识经济全球化趋势下跨国公司的作用?(联系实际论述)

跨国公司是现代企业发展到国际化生产的产物,是在两个或更多国家建立子公司或分公司,由母公司进行有效控制和统筹决策,从事跨越国界生产经营活动的经济实体。

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跨国公司已成为参与国际贸易、国际金融和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与竞争的极为重要的经济实体,对推进全球经济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第一、有力推动了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与交流,促进世界各国经济的发展。

第二、有力推动了生产要素的全球性流动,促进资源配置的优化重组。

第三、有力推动了国际贸易发展,促进世界贸易规模不断扩大。

第四、有力推动了科技研发应用,促进现代生产力的发展。

第五、有力推动了贸易规则的健全和完善,促进国际贸易健康有序进行。当然,跨国公司在推进经济全球化的同时,给世界经济发展也带来一定消极影响。

1、某些不正当竞争造成世界贸易摩擦不断。

2、影响了一些国家经济的自主发展。

3、跨国公司向所在国家转嫁经济危机。

4、全球化过程中也造成国家间贫富差距扩大。

5、是转移生态环境污染。

(联系实际论述)

6.试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原因及其内容。

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原因:第一,科技的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特别是二十世纪70年代以来的信息技术革命,不仅加快了信息传达的速度,也大大降低了信息传输的成本,打破了种种地域乃至国家的限制,把整个世界空前地联系在一起,推动了经济全球化的迅速发展;第二,跨国公司的发展.跨国公司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适宜的企业组织形式,大大地促进了经济全球化进程;各国经济体制的变革。20世纪90年代以来,传统的计划经济国家纷纷放弃计划经济体制,转而向市 场经济过渡,这样就为国际资本的流动、国际贸易的扩大、国际生产的大规模进行提供了适宜的体制环境,促进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内容:生产的全球化:第一,国际分工使各国成为全球生产体系的一部分,成为商品价值链中的一个环节,整个地球仿佛是一个大工厂;第二,贸易全球化:国际贸易迅速扩大、服务贸易发展迅速、参与贸易的国家急剧增加。第三,金融全球化:表现为,首先,国际债卷市场融资规模迅速扩大;基金市场迅速成长;金融市场高度一体化。第四,企业经营的全球化:这个的重要标志是跨国公司成为世界经济的主体,跨国公司的迅速发展,使生产、资本和商品的国际化进一步加深,大大地促进了经济全球化进程。

7.试述马克思的资本循环和资本周转理论及其对社会主义企业生产经营的指导意义。

1、答:(1)资本循环理论的中心问题是资本运动的连续性。为了保证资本循环连续进行,单个产业资本,必须按其再生产过程所要求的一定比例,分为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三种职能形式,使它们在空间上并列存在,在时间上相继转化。

这一理论除开它的资本主义性质,对社会主义企业的资金循环也是适用的。社会主义企业的资金,也必须根据再生产要求分为三个部分,也必须使三部分资金在空间上并列存在和在时间上相继转化,即做到人、财、物合理配置和产、供、销三者互相连接,保持平衡,才能使资金循环连续不断。这也是社会主义企业资金运动的规律。只有自觉认识和利用这一规律,才能加速资金运动,搞好社会主义企业的生产经营。

(2)资本周转就是不断重复、周而复始的资本循环。考察资本周转,主要是分析资本周转速度及其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影响。资本周转速度与周转时间成反比,而与周转次数成正比。影响资本周转速度的因素,主要有:生产资本的构成即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比重,以及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的长短。资本家总是力图加快资本周转,因为加快资本周转,一方面可以节省投入的资本数量,另一方面可以获得更多的剩余价值。换句话说,可以更少的资本投入获得更多的剩余价值,从而增加年剩余价值量和提高年剩余价值率。除开资本主义形式,资本周转的上述原理,对社会主义企业的资金来说,是完全适用的,因为它反映的是社会化大生产的一般原理。资金周转速度是影响社会主义企业经济效益的重要因素。加快社会主义企业资金的周转速度,可以节省资金,提高资金利用率,增强企业的经济效益。

8.运用马克思关于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的有关原理,分析我国经济生活中存在的部分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供过于求对社会再生产的影响以及对策。

(l)马克思认为,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的核心问题是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即社会总产品在价值上得到补偿在实物上得到替换。部分产品供过于求,表明这部分产品没有通过市场交换实现价值上的补偿和实物上的替换,从而影响社会总产品的实现。

(2)马克思把社会生产划分为生产资料生产和消费资料生产两大部类,认为两大壁垒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要求按比协调发展;生产资料的供给与 需求之间,消费资料的供给与需求之间均应保持平衡。部分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供过于求,影响两大部类内部和两大部类之间的比例均衡,影响社会再生产的顺利进行。

(3)按照马克思关于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的上述原理,应坚持市场需求组织生产,应对我国现有产业结构进行合理调整,使生产资料、消费资料的供给与需求基本平衡,实现社会再生产按比例协调发展。(联系实际论述)9.试用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关系的原理,说明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重要意义。

(1)矛盾的普遍性是指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存在于一切事物发展对程的始终。矛盾的特殊性是指具体事物的矛盾及每一矛盾的各个方面都有其特点。

(2)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辩证的统一。第一,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相互联结的。普遍性存在于特殊性之中,特殊性中包含着普遍性。第二,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3)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统一的原理,是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重要理论依据。

(4)我们既要坚持社会主义的根本制度和基本原则,又必须注意中国的特点,从中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实际出发,走自己的路。只有这们,才能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

9.试述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辩证关系的原理及其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意义。(联系实际论述)

(1)客观规律是指事物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主观能动性是指人类所特有的能动的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和作用。

(2)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是辩证的统一。尊重客观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只有尊重客观规律,才能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有效地改造世界。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是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的必要条件,只有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才能正确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

(3)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必须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要有严肃的科学态度,按照客观规律办事,反对盲目蛮干。

(4)同时必须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解放思想,开拓进取,勇于创新,反对墨守成规。

10以人口因素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的原理为指导,说明如何正确认识和解决我国的人口问题。(联系实际论述)

(1)人中因素是社会物质生活的必要条件之一,它对社会发展起制约和影响作用。第一,一定数量的人口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必要前提。第二,人口状况对社会的发展可以起加速或延续作用;与物质生产相适应的人口状况,最有利于促进社会发展。

(2)我国存在着严重的人口问题。突出地表现为人口数量多,一段时间内增长过快,人口生产与物质生产比例严惩失调,从而导致了人口生产与经济建设之间的尖锐矛盾,并且带来了一系列社会问题。

(3)必须采取适当措施解决我国的人口问题。一是要自觉地、有计划地对人口生产实行调节和控制,降低人口出生率和人口增长率;二是要提高人口质量,提倡优生优育,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

11.中国在国内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同时,在国际上提出了建设和谐 世界的主张。

请分析:(1)中国提出这些主张的哲学依据;(2)从这一依据出发,在解决矛盾(不和谐)问题的方法论上的根本要求是什么(联系实际论述)(1)和谐社会、和谐世界的哲学依据是矛盾的对立统一规律,特别是关于矛盾同一性的原理。

矛盾的同一性或统一性是指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内在的、有机的、不可分割的联系,是矛盾双方相互吸引的性质和趋势,是事物的稳定、和谐状态。同一性对于事物发展的作用主要是:①由于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矛盾双方互为存在的条件,矛盾双方可以利用对方的发展使自己获得发展;②由于矛盾双方相互包含,矛盾双方可以相互吸取有利于自身的因素而得到发展;③由于矛盾双方彼此相通,矛盾双方可以向着自己的对立面转化而得到发展,并规定着事物发展的方向。总之,矛盾同一性所要求的统一体的稳定状态,是事物也是社会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在促进事物发展,特别是在构建和谐社会、和谐世界中,具有独特的重要作用。(2)强调矛盾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在方法论上的根本要求就不是强调一方克服另一方而使自身获得发展这一解决矛盾的方法,而是强调用缓和矛盾、化解矛盾甚至搁置矛盾的方法解决问题,努力寻找各方利益的共同点,求同存异,兼顾各方利益,以达到互利共赢。

12.目前,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在总体稳步增长的同时,不同群体之间的收入差距却在拉大。请结合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收入分配理论和社会主义最终要实现的目标,对这一现象进行分析。

(1)我国在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对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人们的收入分配差距有所扩大,特别是,由于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例过低,目前我国城乡不同群体之间的收入差距在拉大,制约着百姓消费能力和生活质量的提高。这一方面说明我国在克服分配领域中的平均主义弊端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另一方面,又要求我们注意收入分配中的差距过大问题,避免出现两极分化。

(2)收入分配差距的扩大,在我国现阶段有其客观性。我国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会拉大收入分配的差距。实行按要素分配的政策,使拥有各种生产要素的所有者能得到更多的收入。实行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把调动积极性、提高效率放在优先位置,也会便收入差距拉大。(3)社会主义的目标是实现共同富裕,所以,我们又不能让收入分配差距过大,国家必须实行效率与公平相结合的原则,采取对低收入者实行补助,征收累进的收入所得税等措施,避免出现两极分化。(联系实际论述)

三、辨析题(先判断命题正误,然后说明正确或错误的理由。每小题5分,共15分。)

1、人的意识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

2、必然性是有原因的、偶然性是没有原因的。

3、大多数人承认的一定是真理。

四、简答题(请写出答案要点。每小题5分,共15分。)

1、简述列宁的物质定义及其意义。

2、简述辩证的否定观及其意义。

3、简述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

五、论述题(13分)

从哲学的角度论述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科学发展观及其现实意义。

六、材料题(12分)

下列是一组关于实践方面的材料: 材料1:

“正如在社会中,每个人的能力总是最容易在动荡的情况下而不是在其他情况下发挥出来,所以同样隐藏在自然中的事情,只是在技术的挑衅下,而不是在任其自行游荡下,才会暴露出来。” ——引自培根:《新工具》

“我们有三种主要的方法:对自然的观察、思考和实验。观察搜集事实;思考把它们组合起来;实验则来证实组合的结果。” ——引自狄德罗:《对自然的解释》 材料2:

“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的一致,只能被看作是并合理地理解为变革的实践。” ——引自马克思、恩格斯:《费尔巴哈》

(主体和客体、主观的和客观的)“交错点=人和人类历史的实践”。——引自《列宁全集》

“(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东西。” ——引自《毛泽东选集》 请回答:

(1)材料1在实践观问题上的合理性和局限性。(6分)(2)谈谈对材料2中实践观的理解。(6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C

2、D

3、C

4、B

5、B

6、B

7、D

8、A

9、A

10、A

11、B

12、B

13、C

14、A

15、A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CD

2、AC

3、ABC

4、ABCD

5、CD

三、辨析题(每小题5分,共15分。)

1、判断:命题正确。(2分)说明理由:

(1)辩证唯物主义认为,意识是人脑的属性和机能,是人脑对物质的反映。(1分)

(2)意识是客观事物的主观映象。意识的形式是主观的,无论是感性的形式还是理性的形式都是主观的;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即包含着不依赖于人的客观内容,所以,人的意识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这一命题是正确的。(2分)

2、判断:命题错误。(2分)说明理由:

(1)唯物辩证法认为,必然性和偶然性的产生都是有原因的。(1分)

(2)必然性产生于事物内部的根本矛盾和根本原因,因此,必然性在事物发展中居于支配地位,决定着事物发展的方向与前途。(1分)

(3)偶然性产生于事物的非根本矛盾和外部原因,因此,偶然性在事物发展中居于从属地位,对事物的发展起加速或延缓的作用。所以,该命题是片面的。(1分)

3、判断:命题错误。(2分)说明理由:

(1)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1分)

(2)真理具有客观性。一是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包含着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内容;二是检验真理的标准是客观的,即社会实践是客观的。(1分)(3)“大多数人承认的一定是真理”这一命题属于主观真理论,它否认了真理的客观性。所以,该命题是错误的。(1分)

四、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15分)

1、答案要点:

(1)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人的感觉而存在,为人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2分)

(2)列宁的物质定义坚持了彻底的唯物主义一元论,同二元论和唯心主义划清了界限。(1分)

(3)坚持了彻底的可知论,同不可知论划清了界限。(1分)

(4)坚持了辩证的、历史的物质观,同旧唯物主义划清了界限。(1分)

2、答案要点:

(1)唯物辩证法认为,否定是指事物中促使其灭亡的方面,辩证否定观的实质是自我否定、自我发展、自我完善。(2分)

(2)辩证的否定是发展环节与联系环节的统一,否定就是扬弃,扬弃是新事物对旧事物的既克服又保留。(1分)

(3)意义:坚持辩证的否定观,就要对一切事物采取科学分析的态度,正确处理批判与继承、变革与现实的关系。(2分)

3、答案要点:

(1)生产力是人们改造自然并使之适应社会需要的物质力量,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生产中结成的人与人之间的物质关系。(1分)

(2)生产力与生产关系是辩证关系。一方面,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力的发展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形式;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生产关系的变革。(2分)另一方面,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发展具有反作用:当生产关系与生产力基本适合时,起促进作用;当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不适合时,起阻碍作用。(2分)

五、论述题(13分)

(1)我党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要求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协调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统筹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的关系。从哲学的角度看,坚持科学的发展观,就是要坚持唯物辩证法的联系的观点、全面的观点、发展的观点,正确处理城乡矛盾、区域之间的矛盾、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的矛盾、人与自然的矛盾、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的矛盾。可以说,唯物辩证法是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基础。(7分)

(2)坚持科学的发展观,正确处理发展过程中的一系列矛盾,有利于我国经济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有利于缩小城乡差别和地区之间的差别;有利于人的全面发展;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和谐社会的构建,有利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6分)

六、材料题(12分)答案要点:

(1)在材料1中,旧唯物主义哲学家培根、狄德罗肯定了作为实践形式之一的科学实验对实验对象的能动作用,肯定了自然科学实验在认识自然界中的作用,这是合理的。但是,他们的实践观是片面的,没有对社会实践作出科学的全面的解释和论证,不懂得社会实践的真正本质。(6分)

(2)在材料2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在马克思主义看来,实践是人类有目的能动地改造和探索现实世界的一切社会性的客观物质活动,是联结主体与客体的纽带、“交错点”,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马克思主义哲学辩证地分析了实践的矛盾本性,指出应从主体与客体、主观与客观、人与世界的对立统一关系中去把握实践。(6分)

6.用唯物辩证法的普遍联系观点、发展观点,分析我们党提出科学发展观的理论根据和现实意义。

答题思路: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观点和总特征:①事物的联系和发展是客观的普遍的永恒的,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发展的本质是创新;②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要求人们必须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去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③我们党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相互联系,有着内在的一致性:一方面人的发展不能脱离社会实践和社会关系的发展,另一方面社会进步以人的发展程度为重要标志。④树立科学发展观,就是要解决城乡、地区、居民收入差距扩大和解决经济社会发展可持续能力不强等现实问题。

8.试述辩证否定观的内容,并用以说明应怎样正确对待我国的文化遗产和外国文化。答题思路:(1_)辩证否定观:①辩证的否定是自我否定;②否定是既克服又保留,是扬弃。

(2_)对待我国文化遗产,要采取批判继承的态度,既要反对全盘否定传统文化的历史虚无主义,又要反对全盘肯定传统文化的复古主义。

(3_)对待外国文化,要采取有分析、有选择、有批判地借鉴和吸收的态度,要反对盲目排外和全盘西化两种错误倾向。

第四篇: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考试重点归纳

马克思主义原理概论考试重点归纳

1、马克思主义定义:马克思主义不仅包括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即在实践中不断发展中的马克思主义。P3

2、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组成:

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P3

3、德国古典哲学的代表人物:黑格尔(辩证法),费尔巴哈(唯物主义)。P9

4、空想社会主义的代表:法国:圣西门、傅立叶;英国:欧文。

19世纪40—60年代,马克思恩格斯批判的继承了前人的成果,创立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使社会主义由空想成为科学。P10

5、哲学的基本问题: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P28

6、哲学基本问题的内容:⑴物质和精神何者是第一性、何者是第二性;⑵思维能否认识或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P28 唯物主义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物质,主张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意识是物质的产物;

唯心主义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精神,主张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物质是意识的产物。P29

7、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P30

8、意识的本质: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象,是客观内容和主观形式的统一。P31

9、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P32

10、物质都是运动的,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P32

11、静止是物质运动的特殊状态。P32

12、运动的绝对性体现了物质运动的变动性、无条件性。

静止的相对性体现了物质运动的稳定性、有条件性。

即“动中有静,静中有动。”P32

13、世界的物质统一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石,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唯物主义一元论的根本要求。P34

14、社会生活的实践性的表现:①实践是社会关系形成的基础;②实践形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③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④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15、联系和发展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P40 联系的特点:客观性、普遍性、多样性。P40

16、发展的实质: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P40

17、新事物的定义:合乎历史前进方向、具有远大前途的东西。P41

18、★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体系的实质和核心的原因:P43

①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永恒发展的内在动力; ②对立统一规律是贯穿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以及唯物辩证法基本范畴的中心线索和“钥匙”;

③对立统一规律提供了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矛盾分析法。

19、和谐是矛盾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体现着矛盾双方的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但和谐并不意味着矛盾的绝对同一。和谐是相对的,有条件的,只有在矛盾双方处于平衡、协调、合作的情况下,事物才展现出和谐状态。P44 20、质是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内在规定性;

量是事物的规模、程度、速度等可以用数量关系表示的规定性;

度是保持事物质的稳定性的数量界限,即事物的限度、幅度和范围。

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 ①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②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③量变和质变是相互渗透的。总之,质量互变规律体现了事物发展的渐进性和飞跃性的统一。P4621、★辩证否定观的基本内容:P47 ①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是事物内部矛盾运动的结果。②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③否定是新旧事物联系的环节。④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即新事物对旧事物既批斗又继承,既克服其消极因素又保留其积极因素。

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P47

22、★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辩证统一:P57-P59

①必须尊重客观规律。②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③从实际出发,努力认识和把握事物的发展规律。④实践是发挥人的主观能动作用的基本途径。⑤主观能动作用的发挥,还依赖于一定的物质条件和物质手段。

23、主体、客体、中介的定义:P63

主体是指具有思维能力、从事社会实践和认识活动的人; 客体是指实践和认识活动所指向的对象;

中介是指各种形成的工具、手段以及运用、操作这些工具的程序和方法。

24、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P64—P65 ①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②实践为认识提供了可能;③实践使认识得以产生和发展;④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⑤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25、认识运动的基本规律: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不断反复和无限发展。

26、★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联系:P69 ①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理性认识必须以感性认识为基础;②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和深化为理性认识;③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相互包含。总之,实践是它们统一的基础。

27、★造成认识过程反复性和无限性的原因: P70—P71

①人们对事物的认识,由于主客观条件的限制,往往不是一次完成的;②从人们具体的认识过程看,人的认识的任务,就在于不断克服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之间的矛盾,求得它们之间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28、真理,既具有客观性(唯物论){①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②检验真理的标准也是客观的。}又具有绝对性和相对性(辩证法)。P73

29、真理的绝对性,指真理的无条件性和无限性(人类的能力);

真理的相对性,指真理的有条件性和有限性(认识的正确性)P73 30、★真理和谬误的对立和统一的辩证观:P76 ①真理与谬误是对立的;②真理与谬误又是相互联系的;③真理的发展也是通过与谬误的斗争来实现的;④真理和谬误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31、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态度: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不断进行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做到坚持和发展的统一。P87

32、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目的:认识必然,争取自由。P90

33、★生产方式的作用:P95 ①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人类其他一切活动的首要前提;②决定着社会的结构、性质和面貌,制约着人们的经济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等全部社会生活;③生产方式的变化发展决定整个社会历史的变化发展,决定社会形态从低级向高级的更替和发展。

34、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依赖性,但又有其相对独立性:P98 ①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发展的不平衡性;②社会意识内部各种形式之间的相互影响及各自具有的历史继承性;③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能动的反作用。先进的社会意识,反映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对社会发展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落后的社会意识不符合社会发展的规律,对社会发展起着阻碍的作用。

35、生产工具是区分社会经济时代的客观依据。P10036、★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P102—P103 ①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和变革;②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能动的反作用。主要表现为:A.当生产力与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时,它对生产力的发展起推动作用;B.当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时,它就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③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状况的规律,亦称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规律。

37、上层建筑由意识形态和政治上层建筑构成。在整个上层建筑中,政治上层建筑居主导地位,国家政权是核心。P105

38、阶级是一个经济范畴,也是一个历史范畴。P115

39、唯物史观主张评价历史人物时坚持历史分析方法和阶级分析方法。英雄造势时体现唯心主义,时势造英雄体现唯物主义。P134

40、生产商品的劳动可区分为具体劳动(使用价值)和抽象劳动(价值)。P145

41、商品的价值量与生产商品所耗费的劳动时间成正比,与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42、货币是在长期交换过程中形成的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P147

43、货币的5中职能: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价值尺度、流通手段是货币最基本的职能。P147

44、★价值规律的定义、形式和作用:P147—P149 定义: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按照等价交换的原则进行,形成价值规律。形式:由于供求关系变动的影响,商品价格总是时而高于价值,时而低于价值,不停地围绕价值这个中心上下波动。

积极作用:①自发地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各生产部门之间的分配比例。②自发地刺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③自发地调节社会收入的分配。

消极作用:①可能导致垄断的发生,阻碍技术的进步。②可能引起商品生产者的两极分化。③可能出现比例失调的状况,造成社会资源的浪费。由此,需要政府的宏观调控。

45、劳动力的价值包括的部分:P154

①维持劳动者本人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②为维持劳动者家属的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③劳动者接受教育和训练所支出的费用;④历史和道德的因素。

46、货币转化为资本的条件:购买劳动力并带来剩余价值。

47、★★相对剩余价值和超额剩余价值的关系(必背,P160)联系:超额剩余价值属于相对剩余价值的范畴,因为它也是通过缩短必要劳动时间,相应延长剩余劳动时间而产生的。

区别:①超额剩余价值是个别资本家获得,相对剩余价值是整个资产阶级都获得;②超额剩余价值是暂时的,必然被相对剩余价值取代;③超额剩余价值不需要降低劳动力的价值和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

以下内容主要考选择题:

1、垄断产生的原因:P183 ①自由竞争引起生产集中和资本集中,当生产集中发展到相当高的程度,极少数企业就会联合起来,操纵和控制本部门的生产和销售,实行垄断,以获得高额利润;②企业规模巨大,形成对竞争的限制,也会产生垄断;③激烈的竞争个竞争各方带来的损失越来越严重,为了避免两败俱伤,企业之间会达成妥协,联合起来,实行垄断。

2、私人垄断资本与社会化大生产之间的矛盾使国家垄断资本应运而生。P186

3、经济全球化的表现:生产全球化、贸易全球化、金融全球化、企业经营全球化。P195

4、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P255

①物质财富极大丰富,消费资料按需分配;②社会关系高度和谐,人们精神境界极大提高;③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人类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飞跃。

5、共产主义理想是能够实现的社会理想。P263

6、实现共产主义是一个长期的实践过程,社会主义社会的充分发展和向共产主义社会过渡需要很长的历史时期。P265 二.对立统一规律是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

1.唯物辩证法的三大规律:对立统一规律(实质和核心)、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

2.矛盾的同一性和矛盾的斗争性(必考)

①矛盾是反映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对立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②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性质和趋势。③矛盾的斗争性是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相互排斥、相互分离的性质和趋势。

④斗争中有同一,同一中有斗争。

3、矛盾两性的区别:矛盾的斗争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矛盾的同一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

4、矛盾的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表现在:

第一,同一性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前提;第二,同一性使矛盾双方相互吸取有利于自身的因素;

第三,同一性规定着事物转化的可能和发展的趋势。5矛盾的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表现在: 第一,促进事物量的变化 第二,促进事物质的变化

6、和谐是矛盾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体现着矛盾双方的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但和谐并不意味着矛盾的绝对同一。

7、矛盾的普遍性: 时时有矛盾 处处有矛盾 事事有矛盾

8、矛盾的特殊性有三种情形: 一是不同事物的矛盾各有其特点;

二是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发展过程和发展阶段各有不同特点;

三是构成事物的诸多矛盾以及每一矛盾的不同方面各有不同的性质、地位和作用。

9、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的或的灵魂。

10、矛盾的普遍性(共性)与矛盾的特殊性(个性)是辩证统一的关系。矛盾的共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矛盾的个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共性寓于个性之中,个性寓于共享之中。

11、人的认识的一般规律就是由认识个别上升到认识一般,再由一般到个别的辩证发展过程。

12、质是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内在规定性

量是事物的规模、程度、速度等可以用数量关系表示的规定性。

量变是事物数量的增减和次席的变动,是保持事物的质的相对稳定性的不显著变化,体现了事物渐进过程的连续性。

质变是事物性质的根本变化,是事物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飞越,体现了事物渐进过程和连续性的中断。

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是: 第一: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 第二: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第三:量变和质变是相互渗透的

13:质量互变规律体现了事物发展的渐进和飞跃性的同一。

2010考研政治材料分析

梅兰芳与人合演《断桥》,也就是《白蛇传》,梅兰芳在剧中饰演白娘子。剧情就由原来的一戳变成了一戳、一扶和一推,更淋漓尽致地表现出了白娘子对许仙爱恨交织的复杂心情。这个动作,把险些造成舞台事故的错误演得出神入化,得到了大家的认可。从此,在以后的演出中,梅兰芳就沿用了这个动作,而且,其他剧种也都移植采用了这个动作处理,这个动作成了经典之作。

由此可见,不仅在舞台上,在各行各业,在各个岗位,在工作中,在生活中,无论是大师还是普通人,失误和错误是难免的,关键是出现失误和错误以后怎么去对待,怎么去处理。处理不当,会酿成事故,导致全盘失败;处理得当,能败中取胜,化腐朽为神奇。

(1)为什么“无论是大师还是普通人,失误和错误是难免的 ”?(2)梅兰芳为什么能“把险些造成舞台事故的错误”变为成功的“经典之作”?(3)当我们在认识和实践活动中出现错误或失败该怎样对待和处理? 答案要点:

34:

1、必然性和偶然性是揭示客观事物发生、发展和灭亡的不同趋势的范畴。必然性是指事物联系和发展过程中一定要发生、确定不移的趋势;偶然性是指事物联系和发展过程中并非确定发生的,可以出现也可以不出现,可以这样出现也可以那样出现的不确定的趋势。而梅兰芳大师这件出演失误可以看作是偶然 性与必然性的统一,必然性存在于偶然性之中,通过大量的偶然性表现出来,所以说失误的错误时难免的。

2、梅兰芳大师将舞台事故的错误变成成功经典之作,是因为他的这种成功的认识来源于实践。首先,实践是认识的来源。第二,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第三,实践是检验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的标准。第四,实践是认识的目的。正是由于梅兰芳大师的应对突发事故多年来积累的实践经验,才使得错误变成经典之作。

3、认识的本质是主体在实践基础上或通过实践对客体的能动的,创造性的反映。把实践引入认识论,认识是在实践的基础上主体对客体的能动的反映。因此,我们在认识和实践活动中出现错误或失败时,我们应该发挥人的主观能动作用,首先,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第二,主体对客体的反映是一个能动的创造过程。第三,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是以实践为中介而实现的。因此,我们要在实践中把握认识,正确处理认识与实践的关系。

第五篇: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考试重点归纳

马克思主义原理概论考试重点归纳

1、马克思主义定义:马克思主义不仅包括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即在实践中不断发展中的马克思主义。P3

2、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组成:

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P3

3、德国古典哲学的代表人物:黑格尔(辩证法),费尔巴哈(唯物主义)。P9

4、空想社会主义的代表:法国:圣西门、傅立叶;英国:欧文。

19世纪40—60年代,马克思恩格斯批判的继承了前人的成果,创立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使社会主义由空想成为科学。P10

5、哲学的基本问题: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P28

6、哲学基本问题的内容:⑴物质和精神何者是第一性、何者是第二性;⑵思维能否认识或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P28 唯物主义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物质,主张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意识是物质的产物;

唯心主义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精神,主张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物质是意识的产物。P29

7、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P30

8、意识的本质: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象,是客观内容和主观形式的统一。P31

9、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P32

10、物质都是运动的,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P32

11、静止是物质运动的特殊状态。P32

12、运动的绝对性体现了物质运动的变动性、无条件性。

静止的相对性体现了物质运动的稳定性、有条件性。

即“动中有静,静中有动。”P32

13、世界的物质统一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石,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唯物主义一元论的根本要求。P34

14、社会生活的实践性的表现:①实践是社会关系形成的基础;②实践形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③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④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15、联系和发展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P40 联系的特点:客观性、普遍性、多样性。P40

16、发展的实质: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P40

17、新事物的定义:合乎历史前进方向、具有远大前途的东西。P41

18、★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体系的实质和核心的原因:P43

①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永恒发展的内在动力;

②对立统一规律是贯穿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以及唯物辩证法基本范畴的中心线索和“钥匙”; ③对立统一规律提供了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矛盾分析法。

19、和谐是矛盾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体现着矛盾双方的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但和谐并不意味着矛盾的绝对同一。和谐是相对的,有条件的,只有在矛盾双方处于平衡、协调、合作的情况下,事物才展现出和谐状态。P44

20、质是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内在规定性;

量是事物的规模、程度、速度等可以用数量关系表示的规定性;

度是保持事物质的稳定性的数量界限,即事物的限度、幅度和范围。

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

①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②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③量变和质变是相互渗透的。总之,质量互变规律体现了事物发展的渐进性和飞跃性的统一。P46

21、★辩证否定观的基本内容:P47 ①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是事物内部矛盾运动的结果。②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③否定是新旧事物联系的环节。④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即新事物对旧事物既批斗又继承,既克服其消极因素又保留其积极因素。

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P47

22、★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辩证统一:P57-P59

①必须尊重客观规律。②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③从实际出发,努力认识和把握事物的发展规律。④实践是发挥人的主观能动作用的基本途径。⑤主观能动作用的发挥,还依赖于一定的物质条件和物质手段。

23、主体、客体、中介的定义:P63

主体是指具有思维能力、从事社会实践和认识活动的人; 客体是指实践和认识活动所指向的对象;

中介是指各种形成的工具、手段以及运用、操作这些工具的程序和方法。

24、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P64—P65 ①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②实践为认识提供了可能;③实践使认识得以产生和发展;④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⑤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25、认识运动的基本规律: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不断反复和无限发展。

26、★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联系:P69 ①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理性认识必须以感性认识为基础;②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和深化为理性认识;③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相互包含。总之,实践是它们统一的基础。

27、★造成认识过程反复性和无限性的原因: P70—P71

①人们对事物的认识,由于主客观条件的限制,往往不是一次完成的;②从人们具体的认识过程看,人的认识的任务,就在于不断克服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之间的矛盾,求得它们之间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28、真理,既具有客观性(唯物论){①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②检验真理的标准也是客观的。}又具有绝对性和相对性(辩证法)。P73

29、真理的绝对性,指真理的无条件性和无限性(人类的能力);

真理的相对性,指真理的有条件性和有限性(认识的正确性)P73 30、★真理和谬误的对立和统一的辩证观:P76 ①真理与谬误是对立的;②真理与谬误又是相互联系的;③真理的发展也是通过与谬误的斗争来实现的;④真理和谬误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31、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态度: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不断进行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做到坚持和发展的统一。P87

32、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目的:认识必然,争取自由。P90

33、★生产方式的作用:P95 ①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人类其他一切活动的首要前提;②决定着社会的结构、性质和面貌,制约着人们的经济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等全部社会生活;③生产方式的变化发展决定整个社会历史的变化发展,决定社会形态从低级向高级的更替和发展。

34、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依赖性,但又有其相对独立性:P98 ①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发展的不平衡性;②社会意识内部各种形式之间的相互影响及各自具有的历史继承性;③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能动的反作用。先进的社会意识,反映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对社会发展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落后的社会意识不符合社会发展的规律,对社会发展起着阻碍的作用。

35、生产工具是区分社会经济时代的客观依据。P100

36、★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P102—P103 ①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和变革;②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能动的反作用。主要表现为:A.当生产力与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时,它对生产力的发展起推动作用;B.当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时,它就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③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状况的规律,亦称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规律。

37、上层建筑由意识形态和政治上层建筑构成。在整个上层建筑中,政治上层建筑居主导地位,国家政权是核心。P105

38、阶级是一个经济范畴,也是一个历史范畴。P115

39、唯物史观主张评价历史人物时坚持历史分析方法和阶级分析方法。英雄造势时体现唯心主义,时势造英雄体现唯物主义。P134

40、生产商品的劳动可区分为具体劳动(使用价值)和抽象劳动(价值)。P145

41、商品的价值量与生产商品所耗费的劳动时间成正比,与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42、货币是在长期交换过程中形成的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P147

43、货币的5中职能: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价值尺度、流通手段是货币最基本的职能。P147

44、★价值规律的定义、形式和作用:P147—P149 定义: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按照等价交换的原则进行,形成价值规律。

形式:由于供求关系变动的影响,商品价格总是时而高于价值,时而低于价值,不停地围绕价值这个中心上下波动。积极作用:①自发地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各生产部门之间的分配比例。②自发地刺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③自发地调节社会收入的分配。

消极作用:①可能导致垄断的发生,阻碍技术的进步。②可能引起商品生产者的两极分化。③可能出现比例失调的状况,造成社会资源的浪费。由此,需要政府的宏观调控。

45、劳动力的价值包括的部分:P154

①维持劳动者本人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②为维持劳动者家属的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③劳动者接受教育和训练所支出的费用;④历史和道德的因素。

46、货币转化为资本的条件:购买劳动力并带来剩余价值。

47、★★相对剩余价值和超额剩余价值的关系(必背,P160)

联系:超额剩余价值属于相对剩余价值的范畴,因为它也是通过缩短必要劳动时间,相应延长剩余劳动时间而产生的。

区别:①超额剩余价值是个别资本家获得,相对剩余价值是整个资产阶级都获得;②超额剩余价值是暂时的,必然被相对剩余价值取代;③超额剩余价值不需要降低劳动力的价值和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

以下内容主要考选择题:

1、垄断产生的原因:P183 ①自由竞争引起生产集中和资本集中,当生产集中发展到相当高的程度,极少数企业就会联合起来,操纵和控制本部门的生产和销售,实行垄断,以获得高额利润;②企业规模巨大,形成对竞争的限制,也会产生垄断;③激烈的竞争个竞争各方带来的损失越来越严重,为了避免两败俱伤,企业之间会达成妥协,联合起来,实行垄断。

2、私人垄断资本与社会化大生产之间的矛盾使国家垄断资本应运而生。P186

3、经济全球化的表现:生产全球化、贸易全球化、金融全球化、企业经营全球化。P195

4、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P255

①物质财富极大丰富,消费资料按需分配;②社会关系高度和谐,人们精神境界极大提高;③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人类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飞跃。

5、共产主义理想是能够实现的社会理想。P263

6、实现共产主义是一个长期的实践过程,社会主义社会的充分发展和向共产主义社会过渡需要很长的历史时期。P265 二.对立统一规律是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

1.唯物辩证法的三大规律:对立统一规律(实质和核心)、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2.矛盾的同一性和矛盾的斗争性(必考)

①矛盾是反映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对立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②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性质和趋势。

③矛盾的斗争性是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相互排斥、相互分离的性质和趋势。④斗争中有同一,同一中有斗争。

3、矛盾两性的区别:矛盾的斗争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矛盾的同一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

4、矛盾的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表现在:

第一,同一性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前提;第二,同一性使矛盾双方相互吸取有利于自身的因素; 第三,同一性规定着事物转化的可能和发展的趋势。

5矛盾的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表现在:促进事物量的变化, 促进事物质的变化

6、和谐是矛盾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体现着矛盾双方的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但和谐并不意味着矛盾的绝对同一。

7、矛盾的普遍性:时时有矛盾

处处有矛盾

事事有矛盾

8、矛盾的特殊性有三种情形:

一是不同事物的矛盾各有其特点;二是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发展过程和发展阶段各有不同特点; 三是构成事物的诸多矛盾以及每一矛盾的不同方面各有不同的性质、地位和作用。

9、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的或的灵魂。

10、矛盾的普遍性(共性)与矛盾的特殊性(个性)是辩证统一的关系。矛盾的共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矛盾的个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共性寓于个性之中,个性寓于共享之中。

11、人的认识的一般规律就是由认识个别上升到认识一般,再由一般到个别的辩证发展过程。

12、质是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内在规定性

量是事物的规模、程度、速度等可以用数量关系表示的规定性。量变是事物数量的增减和次席的变动,是保持事物的质的相对稳定性的不显著变化,体现了事物渐进过程的连续性。质变是事物性质的根本变化,是事物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飞越,体现了事物渐进过程和连续性的中断。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是:

第一: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第二: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第三:量变和质变是相互渗透的

1、什么是马克思主义?

(1)从内涵上:①从认识成果讲,它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而由其后各个时代、各个民族的马克思主义者不断丰富和发展的观点和学说的体系;

②从阶级属性讲,它是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科学理论,是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

③从研究对象讲,它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是关于资本主义发展和转变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

(2)从外延上:①狭义上说,马克思主义即马克思恩格斯创建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

②广义上说,它既包括由马克思恩格斯创建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基本方法,也包括经列宁对其继承和发展,推进到新的阶段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2、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理论来源

马克思主义是在吸收了几千年来人类思想和文化发展中的一切优秀成果,尤其是在批判地继承、吸收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法国、英国的空想社会主义合理成分的基础上,在深刻分析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趋势和科学总结工人阶级斗争实践基础上创立和发展起来的。

3、马克思主义是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①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②马克思主义在鲜明的政治立场;③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④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4、哲学的基本问题及其基本内容 基本问题: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基本内容:①物质和精神何者是第一性、何者是第二性的问题;②思维能否认识或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

5、认识和把握哲学基本问题的意义

意义:是解决其他一切哲学问题的前提和基础。只有科学解决思维和存在或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才能为在实践中理解世界的本质,把握世界的联系和发展,认识包括人类社会发展基本规律在内的整个世界的规律奠定基础。

6、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

划分标准: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

7、哲学当中的两种斗争及其关系

两种斗争:①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斗争;②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斗争。

关系:①二者是最根本的斗争;②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斗争从属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斗争。

8、正确的认识和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物质概念

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像、反映。

①哲学的物质概念和具体科学物质概念,是共性和个性的关系; ②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③不仅自然界是物质的,而且人类社会及其实践也是物质的;④物质是可以认识和反映的。

9、认识马克思主义物质观的伟大意义

意义:①坚持了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原则,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②坚持了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有力地批判了不可知论;③体现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④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为彻底的唯物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

10、物质和运动的关系、运动和静止的关系物质和运动的关系:①物质是运动着的物质,没有不运动的物质;②运动是物质的运动,运动时物质的主体。

运动和静止的关系:①静止是相对的,运动时绝对的、无条件的;②绝对运动中存在着相对静止,相对静止中存在着绝对运动,即动中有静,静中有动,动不舍静,静中含动。

11、实践的概念及其特点

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世界的客观物质性活动。

特点:①实践是物质性的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②实践是人类有意识的活动,体现了自觉的能动性;③实践是社会的历史的活动,具有社会历史性的特点。

12、如何理解“实践是社会生活的本质”?

①实践是社会关系形成的基础;②实践形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③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总之,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13、发展的实质: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14、为什么“新生事物是不可战胜的”?

①与环境关系而言,新事物之所以新,时候因为有新的结构和功能,它适应已经变化了的环境和条件;②与旧事物的关系而言,新事物是在旧事物的“母体”中孕育成熟的,它既否定了旧事物中消极腐朽的东西,又保留了旧事物中合理的、仍然适合新的条件的因素,并添加了旧事物所不能容纳的新内容;③在社会领域内,新事物是社会上先进的,富有创造力的人们创造性活动的产物,它从根本上符合人民群众的利益和要求,能够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因而必然战胜旧事物。

15、为什么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主义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①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永恒发展的内在动力,从根本上回答了事物为什么会发展的问题;②它是贯穿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以及唯物辩证法基本范畴的中心线索,也是理解这些规律和范畴的“钥匙”;③它提供了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矛盾分析法。

16、矛盾的两个基本属性及其对事物发展的主要作用 基本属性:同一性和斗争性。

同一性的主要作用:①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前提;②使矛盾双方相互吸取有利于自身的因素,在相互作用中各自得到发展;③规定着事物转化的可能和发展的趋势,有规律的向自己的对立面转化。

斗争性的主要作用:①矛盾双方的斗争促进矛盾双方力量的变化,为对立面的转化、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②矛盾双方的斗争,是一种矛盾统一体向另一种矛盾 统一体过渡的决定力量。

17、事物的质、量、度的概念及其认识度的意义

质:是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内在规定性。量:是事物的规模、程度、速度等可以用数量关系表示的规定性。度:是保持事物质的稳定性的数量界限,即事物的限度、幅度和范围。认识度的意义:要掌握适度,防止过犹不及。

18、辩证否定观的基本内容 ①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②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③否定是新旧事物联系的环节;④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

19、意识的本质、作用是什么?

本质:意识是人脑的机能;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象。

作用:①意识是能动的,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②意识活动具有创造性;③意识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④意识还具有指导、控制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20、客观规律性和主观能动性的关系

关系:①尊重客观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②发挥主观能动性是认识、利用客观规律的条件;③从客观实际出发是发挥意识能动作用的前提和出发点。

21、认识的主体和客体各是什么?

主体:是指具有思维能力、从事社会实践和认识活动的人。客体:是指实践和认识活动所指向的对象。

22、如何理解“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1)实践和认识的主体与客体:①实践活动是以改造客观世界为目的、主体与客体之间通过一定的中介发生相互作用的过程;②主体和客体的关系,从根本上说是认识关系和实践关系。

(2)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①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②实践为认识提供了可能;③实践使认识得以产生和发展;④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23、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的关系

二者是源与流的关系:①没有直接经验就谈不上分析、检验而得到的间接经验; ②没有间接经验,我们就不能高度归纳与整理,我们所取得的直接经验。

24、认识过程的两次飞跃及其条件

第一次飞跃:从实践到认识。条件:①勇于实践,深入调查,获取十分丰富和合乎实际的感性材料;②必须经过理性思考的作用,将丰富的感性材料加以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地制作加工。

第二次飞跃:从认识到实践。条件:①必须从实践出发,做的理论联系实际;②需要经过一定的路线、方针、政策等中介环节;③必须为群众所掌握;④要有正确的实践方法。

25、真理的客观性含义、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及其辩证关系 真理的客观性:①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②检验真理的标准也是客观的。真理的绝对性:即具有绝对性的真理,是指真理的无条件性、无限性。真理的相对性:即具有相对性的真理,是指真理的有条件性、有限性。

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的辩证关系:①二者是相互渗透和相互包含的;②二者又是辩证转化的;③它们不是两个真理,而是同一个真理的两种不同属性。

28、唯心史观的基本观点和主要缺陷是什么?

基本观点:①从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出发,否认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把精神看成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②夸大个别英雄人物的作用,否认人民群众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决定作用。

主要缺陷:①至多考察了人们活动的思想动机,而没有进一步考究思想动机背后的物质动因和经济根源;②根本否认社会历史的客观规律;③根本否认人民群众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决定作用。

29、社会存在及其构成

社会存在:是指社会物质生活的过程,是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总和。构成: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及生产方式,也包括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30、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表现在哪些方面?

①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发展的不平衡;②社会意识内部各种形式之间的相互影响及各自具有的历史继承性;③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能动的反作用。

31、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

二者是辩证统一的:①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②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③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相互作用构成二者的矛盾运动;④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相互作用的矛盾规律,就是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

32、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

(1)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动力:①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社会基本矛盾;②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动力;

(2)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发展中的作用:①阶级和阶级斗争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才出现的社会现象;②阶级斗争是阶级对立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③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分析方法是认识阶级社会的科学方法;

(3)革命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①社会革命的实质和根源:A、实质是革命阶级推翻反动阶级的统治,用新的社会制度代替旧的社会制度,解放生产力,推动社会发展;B、根源于社会基本矛盾的尖锐化;②革命对社会发展的巨大作用:A、社会革命是实现社会形态更替的重要手段和决定性环节;B、社会革命能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积极性和伟大作用;C、社会革命不否认和排斥社会改良的作用。总之,社会革命是“历史的火车头”;

(4)改革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①巩固现有的社会制度,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②为新的社会制度的诞生作准备;(5)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①科学技术革命是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大杠杆;②科学技术的社会作用具有两重性。

33、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群众观点:坚信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的观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点,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的观点,以及虚心向群众学习的观点。

群众路线: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路线。

34、商品的二因素、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之间的关系 商品的二因素是指价值和使用价值。

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之间的关系即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之间的关系:①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不是各自独立存在的两种劳动或两次劳动,它们在时间上和空间上是统一的,是商品生产者的同一劳动过程的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②具体劳动所反映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它是劳动的自然属性,而抽象劳动所反映的是商品生产者的社会关系,它是劳动的社会属性。

35、商品的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的关系

关系:劳动生产率越高,单位时间内生产的商品数量越多,生产每件商品所需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就越少,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就越小,反之,就越大。

36、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表现形式和作用分别是什么?

基本内容: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按照等价交换的原则进行,形成价值规律。

表现形式: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作用:①自发地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各生产部门之间的分配比例;②自发地刺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③自发地调节社会收入的分配。

33、生产方式的作用:①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人类其他一切活动的首要前提;②决定着社会的结构、性质和面貌,制约着人们的经济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等全部社会生活;③生产方式的变化发展决定整个社会历史的变化发展,决定社会形态从低级向高级的更替和发展。

34、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依赖性,但又有其相对独立性:①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发展的不平衡性;②社会意识内部各种形式之间的相互影响及各自具有的历史继承性;③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能动的反作用。先进的社会意识,反映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对社会发展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落后的社会意识不符合社会发展的规律,对社会发展起着阻碍的作用。

36、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①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和变革;②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能动的反作用。主要表现为:A.当生产力与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时,它对生产力的发展起推动作用;B.当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时,它就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③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状况的规律,亦称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规律。

44、价值规律的定义、形式和作用:

定义: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按照等价交换的原则进行,形成价值规律。

形式:由于供求关系变动的影响,商品价格总是时而高于价值,时而低于价值,不停地围绕价值这个中心上下波动。积极作用:①自发地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各生产部门之间的分配比例。②自发地刺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③自发地调节社会收入的分配。

消极作用:①可能导致垄断的发生,阻碍技术的进步。②可能引起商品生产者的两极分化。③可能出现比例失调的状况,造成社会资源的浪费。由此,需要政府的宏观调控。

45、劳动力的价值包括的部分:

①维持劳动者本人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②为维持劳动者家属的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③劳动者接受教育和训练所支出的费用;④历史和道德的因素。

47、相对剩余价值和超额剩余价值的关系

联系:超额剩余价值属于相对剩余价值的范畴,因为它也是通过缩短必要劳动时间,相应延长剩余劳动时间而产生 区别:①超额剩余价值是个别资本家获得,相对剩余价值是整个资产阶级都获得;②超额剩余价值是暂时的,必然被相对剩余价值取代;③超额剩余价值不需要降低劳动力的价值和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

37、货币的本质和职能

本质:是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职能: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

21、辩证否定观的基本内容:①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是事物内部矛盾运动的结果。②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③否定是新旧事物联系的环节。④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即新事物对旧事物既批斗又继承,既克服其消极因素又保留其积极因素。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P47

22、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辩证统一:①必须尊重客观规律。②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③从实际出发,努力认识和把握事物的发展规律。④实践是发挥人的主观能动作用的基本途径。⑤主观能动作用的发挥,还依赖于一定的物质条件和物质手段。

23、主体、客体、中介的定义:主体是指具有思维能力、从事社会实践和认识活动的人;

客体是指实践和认识活动所指向的对象;中介是指各种形成的工具、手段以及运用、操作这些工具的程序和方法。

24、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①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②实践为认识提供了可能;③实践使认识得以产生和发展;④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⑤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25、认识运动的基本规律: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不断反复和无限发展。

26、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联系:①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理性认识必须以感性认识为基础;②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和深化为理性认识;③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相互包含。总之,实践是它们统一的基础。

27、造成认识过程反复性和无限性的原因:①人们对事物的认识,由于主客观条件的限制,往往不是一次完成的;②从人们具体的认识过程看,人的认识的任务,就在于不断克服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之间的矛盾,求得它们之间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30、真理和谬误的对立和统一的辩证观:①真理与谬误是对立的;②真理与谬误又是相互联系的;③真理的发展也是通过与谬误的斗争来实现的;④真理和谬误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31、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态度: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不断进行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做到坚持和发展的统一。

32、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目的:认识必然,争取自由。

下载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考试重点归纳word格式文档
下载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考试重点归纳.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大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考试重点总结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绪论1) 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不可分割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 2) 什么是马克思主义? 从狭义上说,马克思......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简答题考试重点5篇

    1.简述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及其理论意义。 1.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理......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重点 绪论

    绪论 一、 马克思主义的创立与发展 (一)什么是马克思主义 1. 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并为后继者不断所不断发展科学理论体系,是关于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一般规......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重点问答题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重点问答题 绪论 1.如何全面理解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特征? P16 2. 如何全面理解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P20最后一段至21页 第一章 世界的物质......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重点 第一章

    第一章 世界的物质性及发展规律 第一节 世界多样性与物质统一性 一、 物质及其存在形态 1. 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 2. 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重点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重点 陈碧莹整理 绪论 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1.什么是马克思主义? 答:从狭义上说,马克思主义即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复习重点

    绪论 三大组成成分: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不可分割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 三大来源:德国古典哲学、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重点

    〇、绪论 1、 马克思主义的概念 ①从它的创造者、继承者的认识成果讲: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而由其后及各个时代,各个民族的马克思主义者不断丰富和发展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