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马克主义哲学知识
马克主义哲学 基本内容
1.哲学与哲学的基本问题 2.马克思主义哲学 3.物质与意识 4.辩证法 5.认识论 6.社会历史观
哲学与哲学的基本问题
1.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2.世界观则是人们对整个世界的看法和观点。
3.方法论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一般说来,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会有什么样的方法论。4.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与存在的问题
第一,世界的本质是思维(意识)还是存在(物质)?那个是第一性的?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
第二,人的意识、思维能否反映认识和反映现实世界?可知论与不可知论
哲学与哲学的基本问题 就我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来说,哲学基本问题表现为:主观与客观的关系问题。
一部哲学史就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相互交错的历史。
1)唯物主义的发展过程增经历了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两个阶段。
2)辩证法的发展过程也经历了古代朴素辨证法、近代唯心辩证法。 马克思主义哲学一个完整的哲学体系,将唯物论与辩证法统一起来,从而实现了哲学的根本性变革。
几个概念
1.朴素唯物主义:把物质归结为一种或几种常见的具体形态 2.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把物质归结为原子
3.主观唯心主义:把人的感觉、观念作为唯一真实的存在和施救的本源。“我思故我在”——笛卡尔,是一种“唯我论”。
4.客观唯心主义:把某种脱离人的精神变为独立存在,并把它作为世界的本原和万物的创造者。黑格尔的“绝对精神论”。承认“宗教创世说”。
5.辩证唯物主义:物质是客观存在的,可以通过人的感觉感知,但不依赖于我们感觉而存在。
6.形而上学:是用孤立、静止和片面的观点看世界。
马克思主义哲学 1.马哲的理论来源:费尔巴哈的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和黑格尔的唯心主义辩证法。
2.马哲的本质特征:在实践的基础上,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1)实践性 是马哲区别于其他哲学的最主要特征
2)科学性 在于将唯物论与辩证法有机地结合起来,创立了唯物史观
3)革命性 在于在批判旧世界中发现新世界,并通过千百万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转化为人民群众变革现存世界的有力武器,推动着社会进步的历史进程。
物质与意识
运动和物质是不可分割的:
1)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与存在方式 2)物质是运动的主体或承担者
3)没有脱离物质的运动,也没有脱离运动的物质。
物质的具体形态是多种多样的,同物质不可分割的运动的具体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
五种基本的物质运动形式:机械运动、物理运动、化学运动、生命运动和社会运动。
运动与静止:运动作为物质的根本属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物质是运动的特殊状态,是有条件的、相对的。物质与意识 物质运动有一定的规律性
1)规律是事物运动中自身所固有的本质的必然联系。2)规律具有稳定性、普遍性、重复性的特点
3)规律具有不依人的主观意识的客观性,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
4)人可以通过掌握规律来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 意识的本质是人脑的机能,是客观存在的反映。 意识的活动是有目的有计划的创造性活动。
世界统一于物质,物质是世界万物的共同本源或本质;意识依赖于物质,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意识具有能动性,物质世界具有客观规律性,二者是辩证统一的。
辩证法
两大特征 1)联系 2)发展 三大规律
a)对立统一规律(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b)质量互变规律
c)否定之否定规律(前进性与曲折性)
认识论 认识
a)科学的认识论:建立在实践基础上的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 b)认识的本质是主体对客体能动的反映 实践
a)实践是人类改造世界的物质活动
b)实践的形式:生产实践、社会实践、科学实践
c)实践的特点:客观物质性、社会历史性、能动性、直观现实性 认识与实践之间的关系 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b)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c)实践是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 d)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认识论
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两个发展阶段、两次飞跃 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 认识与真理
a)真理及其客观性:人类认识是真理与谬误的矛盾统一体 b)真理的绝对性与相对性(是对立统一的)c)绝对性是指真理的客观性和无限性 d)相对性是指真理的有限性和有条件性 e)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为党的思想路线奠定了理论基础。我们党的思想路线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它体现了理论与实践结合、主观与客观统一的马克思主义认识论。
社会历史观
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1.唯物史观: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人类社会历史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 2.唯心史观 社会存在
a)社会物质生活资料的总和构成社会存在
b)社会存在的本质内容是社会生活的生产与再生产 c)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 d)生产方式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统一
社会历史观
社会基本矛盾运动:有两对矛盾 a)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
b)生产力的三要素: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
c)劳动资料以生产工具为主,生产工具标志着生产力发展水平d)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 e)经济基础是一定社会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的总和。即社会的经济结构、经济制度、社会经济形态。
f)上层建筑分为:政治上层建筑、思想上层建筑
g)政治处于上层建筑的主导地位,国家政权是上层建筑的核心 阶级、国家、革命 阶级
a)阶级不是从来就有的,而是生产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b)阶级产生的物质前提是剩余产品的出现 c)阶级产生的直接原因是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确立
d)随着生产力的高度发展,阶级将最终失去其存在的根据 e)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中是推动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国家
a)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和表现 b)国家的实质是阶级统治的暴力工具
c)国体指国家政权有哪一个阶级掌握,政体指国家政权的构成形式 革命
a)社会革命是阶级斗争的最高表现,根源于新的生产力与旧的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
b)革命的根本问题是国家政权问题
c)革命的实现有必要的经济、政治和其他社会条件 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存在着两类不同的矛盾 a)敌我矛盾:利用专政的途径来解决 b)人民内部矛盾:利用民主的方法来解决
c)我国的人民民主专政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无产阶级专政。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杰出人物不能改变历史发展的基本进程,它的出现是时代的产物,具有必然性。杰出的历史人物也会犯错误
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人在社会历史中的地位和作用,具体表现为人的价值 a)社会价值 b)个人价值
马克思主义哲学常识练习题
1、承认人的意念、意志、情绪对人体生理活动的重要影响和制约作用,这是(D)的观点 A. 主观唯心主义 B. 唯意志论 C. 客观唯心主义 D. 实际的唯物主义
2、“假如我能比别人望得略远一些,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表明(B)A.视觉在人们的认识中起决定作用 B.学习间接经验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C.间接经验是人的知识本源之一 D.人们必须事事亲身实践
3、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理论特征是(B)A.剩余价值理论
B.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C.科学社会主义学说
D.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4、唯物辩证法认为(A)A.现实是指合乎必然性的存在
B.现实是指客观存在的各种事物和现象 C.现存的东西必定都是现实的 D.现实包括事物的种种联系
5、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揭示了(C)A.物质与意识的辩证统一
B.运动的绝对性与静止的相对性的统一 C.时间、空间的绝对性与相对性的、统一 D.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统一
6、“人甚至一次也不能踏进同条河流”是(C)A. 否认了意识的能动性 B. 否认了运动的绝对性 C. 否认了相对静止 D. 夸大了静止的根本性
7、庄子说:“是亦彼也,彼亦是也”,这是一种(C)A. 普遍联系的观点 B. 变化发展的观点 C. 相对主义的观点 D. 形而上学的观点
8、人的本质的属性是(B)A.自然属性 B.社会属性 C.物质属性 D.先生属性
9、社会意识形态诸形式中起核心作用的(A)A. 政治法律思想 B. 道德规范 C. 文学艺术 D. 哲学思想
10、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A)A.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 B.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问题
C. 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和人的自觉能动性的关系问题 D.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问题
11、社会意识形态是指(D)A.个人意识和群体意识
B.包括社会心理在内的不同层次的社会意识的总和 C.社会科学、自然科学、思维科学
D.政治法律思想、道德、宗教、艺术、哲学和大部分社会科学
12、历史人物的成功或失败,归根结底取决于(A)A.他们的思想行动是否符合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 B.他们的意志是否坚强 C.他们的愿望是否善良 D.他们的行动是否果断
13、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是(D)A.主体和客体的统一 B.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C.逻辑和历史的统一 D.理论和实践的统一
14、哲学的党性原则指一切哲学都分属于(A)A.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B.无产阶级哲学和资产阶级哲学 C.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D.辩证法和形而上学
15、哲学为科学研究提供(C)A.经验材料 B.理论结论 C.一般方法论 D.具体方法轮
16、全部马克思主义学说的理论结论是(A)A.科学社会主义 B.马克思主义哲学 C.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D.无产阶级革命的学说
17、马克思主义新世界观创立的关键在于马克思确立了(D)A.剩余价值论 B.阶级斗争理论
C.无产阶级历史使命学说 D.科学的实践观
18、先有工程设计图,然后施工建成大厦。这一事实说明(B)A.意识产生物质 B.意识转化为物质 C.意识决定物质 D.意识创造物质
19、“从物质到感觉和思想”与“从思想和感觉到物质”是(D)A.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 B.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对立 C.经验论与唯理论的对立 D.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对立
20、“运动应当从它的反面即从静止找到它的量度”,因为静止是(A.运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B.过去运动的结果和未来运动的出发点 C.运动的原因和根据 D.运动的基础和承担者
21、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根本分歧在于(A)A.是否承认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 B.是否承认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的 C.是否承认事物是运动变化的 D.是否承认事物的发展是有规律的
22、不同事物具有不同的质,这主要是由于(D))B A.不同的事物内部有其不同的否定方面 B.不同事物有不同的发展规律 C.不同的事物之间存在着特殊的关系 D.不同的事物内部有其特殊的矛盾
23、“张三是人”这个命题表明(B)A.个别完全包含在一般之中 B.任何个别都是一般 C.一般不能存在于个别之中 D.一般先于个别而存在
24、随着我国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的深化,人们的一些观念也发生了改变。这说明(B)
A.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 B.观念的变化决定于实践的变化
C.原有的观念是主观自生的,因而是错误的
D.新观念是真理,旧观念是谬论。真理必然战胜谬误。
25、实践高于理论的认识,是因为实践具有(D)A.普遍性 B.绝对性 C.客观实在性 D.直接现实性
26、没有抽象的真理,真理总是具体的。这一命题的根据在于(D)A.真理是感性的存在,不是理性的抽象 B.真理的内容和形式都是客观的、实在的 C.真理是与人的具体利益相联系的
D.真理是事物多方面规定的综合,是多样性的统一
27、真理的相对性应理解为(D)A.真理与谬误之间没有确定的界限
B.对同一对象不同的乃至对立的认识都是真理 C.真理的标准是多重的 D.真理有待于扩展和深化
28、真理的绝对性是指(A)A.包含有不能被推翻的内容和认识 B.对生活有巨大影响的认识 C.适合于任何场合的普遍性的认识 D.适用于任何时候的具有长久意义的认识
29、真理的客观性是指(B)A.真理的内容和形式是客观的 B.真理正确反映了客观事物及其规律 C.真理对实践的指导作用是客观的 D.真理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 30、恩格斯在谈到资本主义国家职能时指出,“政治统治到处都是以执行某种社会职能为基础”,这就是说(D)A.社会职能是资本主义国家的主要职能
B.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职能都是通过社会职能体现的 C.资本主义国家的职能在弱化
D.政治统治只有在执行社会职能时才能持续下去
第二篇:马克思考题
名词解释 1.实证主义 2.文化保守主义 3.方法论的多元论 4.价值中立的原则 5.价值自由 6.历史视域 简答题:
1.什么是社会科学研究中的客观主义?(解释学)2.什么是社会科学批判与启蒙的使命?(韦伯)
答案:
1.实证主义:
实证主义是指强调感觉经验、排斥形而上学传统的西方哲学派别,又称实证哲学,作为一种具有明确规定的哲学思潮,实证主义开始于19世纪法国哲学家孔德的“实证哲学”。
实证主义的基本特征:将哲学的任务归结为现象研究,以现象论观点为出发点,拒绝通过理性把握感觉材料,认为通过对现象的归纳就可以得到科学定律,它把处理哲学和科学的关系作为其理论的中心问题,并力图将哲学溶解于科学之中。
中心论点:事实必须是通过现象或感觉经验,去认识每个人身处的客观环境和外在事物。实证主义的目的,在于希望建立知识的客观性。实证主义不光注重社会的内在法则,孔德还强调出它的在知识、预言和行动之间的各种关联。
实证主义走得是一条经验主义的道路。实证主义认为。宇宙是一个有因果秩序的、同质的和一阶的世界,人类经验具有基本的统一性。2.文化保守主义:
文化保守主义指一个民族在受到其他民族的文化的影响时,由于异域文化的强烈渗透而在只是阶层中本能地发生的、以维持本土文化的主体地位和在伦理道德、思想学术等方面坚持传统文化的价值心态和文化追求。
文化保守主义是在文化上倡导本民族的传统的文化理念,往往采取温和渐进的方式。文化保守主义主张维护传统的文化根基,甚至认为自身的文化有着独到的优越性,对外来文化持有偏见。
文化保守主义名为社会科学研究,但实际与社会科学是抵触的。完全建立在文化解释之上,远离普遍性法则,失去了普遍性、科学性,带来文化相对主义、也带来文化多元论。
伽达默尔解释学的保守主义立场在于。将自身的解释方法和科学的解释方法对立,不能把自己的理解视为对已存在的传统的进一步发展,过于相信本体论的自我理解,没有在理性和权威之间保持平衡。
文化保守主义不是社会科学的方法,但对社会科学有影响,具有法则性。文化保守主义只适用于解释某个特定的地方,特定的时期。3.方法论多元论
韦伯提出的研究方法是既区分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方法,又强调了它们之间的某种统一。韦伯相信,社会学研究应走一条方法论多元主义的道路,其中最根本的就是要在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之间寻求某种平衡。按照这种要求,一种社会学研究就不仅应具有各种基于前理解的概念范式之上的理解方法,还应具有基本的观察事实之上的说明方法。任何片面的把社会学研究基于某一种方法上,排斥另一些方法的做法都是非科学的。
韦伯的社会科学方法论并没有只相信经验和实证的因果分析模式,而是提出了根本不同的研究对象的特征同时采用多种方法的观点。
自然科学只相信基于可观察的事实之上的说明性的东西,社会科学则把基于某种概念的自我规定之上的理解的东西视为真正指向真理的东西。因此,韦伯赞同一种方法论的多元主义。这样一来就可以使我们把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不同方法协调起来的方法。4.价值中立原则
这是实证主义提出来的原则。实证主义要求“价值”和“事实”区分开来。价值是文化,是信仰,价值中立要不带主观想法,从客观的角度去看问题。
价值中立是指科学性和客观性要求经济学排除一切价值判断,就经济事物的本来面目进行客观描述。韦伯把“价值中立”视为社会科学的规范性原则。韦伯思想中的价值中立并不意味着在社会学研究中彻底排除价值因素,而是要求研究者在科学研究中严格确定经验事实与价值判断的界限。因而韦伯的价值中立是相对于价值关联而言的。
韦伯科学研究对象与自然科学有本质的区别,对社会科学的理解恰恰必然包括在特定的价值之中,要遵循一定的价值观念去解释社会现象。但是,社会科学作为人类追求真理的理性活动,又必须排除研究者的个人情感好恶,又要避免以自己的价值和好恶去解释客观对象。实事求是作出事实判断,因此社会科学又必须坚持价值中立。
个人价值判断会对尚未明确的科学观点产生影响,保持价值中立很重要。
研究者必须经历一个“融进去”再“跳出来”的过程,既先和研究对象打成一片,再从被研究对象群体中的一员的角色转换为研究者角色,不能拿自己的标准来衡量别的人或事,在研究中应该保持中立的态度,必须保持价值中立、价值无涉。5.价值自由原则
韦伯考虑到文化对于社会行动的决定性意义而提出了价值自由原则。他认为社会研究在摒弃纯粹的个人价值判断的前提下,可以根据历史和文化中占优势地位的观点来形成研究观点。
韦伯的所谓“价值自由”是指,社会科学家可以根据自己对潜在的社会价值观念的理解来表明自己的立场。价值自由本身不是价值的要求而是伦理的要求。
持实证主义观点的人认为,在所有法则性的科学中,理论的形成都是受制于相同的规则的。因此,应通过对描述和规范陈述做出逻辑上的区分,才能确保价值自由。只要一开始对问题的选择是一来价值的,其后的说明就不会有任何意义。
韦伯认为不仅对问题的选择,而且对有助于问题的分析的理论框架的选择,都是受制于那些在历史中占优势地位的价值关系的。6.历史的视域(解释学的历史视域)
历史视域是解释学的概念,解释学认为历史视域很重要,文化,历史的弱点是不能与科学相容,不是建立在推论的基础上。但要把历史视域和历史学区分开来,历史视域是一种历史观,包括对过去、现在和未来的理解。
理解传统需要一种历史的视域,但不是说把自身置于一种历史情境中,来获得这种视域。相反,为了使我们能够置于一种情境中,我们必须已经拥有了一种视域。在历史中没有一个封闭的界限,它可以把一切在历史上是外来的和起初不理解的东西整合在自身之内。
历史视域帮助我们形成一个对历史共同的理解,能对不同的观点做出判断,历史视域可避免客观性的幻觉、语言的多样性。
历史视域具有视域融合的特点,历史距离指当代、古代的距离,这些距离都可以克服。历史视域是一种整体的观点,如果从某个角度或某个时期来考虑历史,都是片段的、片面的。历史视域处理过去、现在、未来之间的关系,是一种客观主义的观念,是整体的观念。
事实上,当前的视域是不断形成的,因为我们总是不断地检验我们所有的偏见。这种检验最重要的部分是,面对过去和理解我们出于其中的传统,因此,没有过去,现在的视域就不能形成。
二、论述题
1.什么是社会科学方法中的客观主义?
客观主义哲学相信有独立于精神的现实存在。客观主义一词来源于它强调知识以及价值标准的观念并称之为“客观”。社会主义研究与自然科学研究存在异同。相似之处在于,都遵循归纳与演绎的基本逻辑,都追求对研究对象的客观描述和解释,都恪守基本的科学研究程序与规则。不同之处在于:本体论差异,即自然世界与社会世界的差异;方法论差异。自然科学主张实验,社会科学主张观察;认识论差异,自然科学探讨典型现象,社会科学关注大数现象。而客观主义方法论代表的自然科学的研究方式。
实证主义将其在自然科学取得成功的方法和模型应用于社会科学中,并以自然科学作为典范规范社会科学的发展。实证主义将认知建立在主体和只是客体分离的基础上,并不关心观察者本身的态度,而只关注于客体,认为并不存在诸如主体或真实的自我。
社会科学研究经济在摒弃纯粹个人的价值判断的前提下,客观主义首先是从这样一种幻觉出发的:解释者要获得解释的真理性,他就必须站在整个社会交往形式的外部,根据他认为是科学的理论观点来解释世界,即他只能把整个人类世界当作一种类似于物理的实体对象那样来观察和解释。
相比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更多的要涉及到价值判断、政治意识形态以及其他影响客观性的东西,实证主义不能把客观主义的理想贯彻到底。哈贝马斯和伽达默尔都反对客观主义的解释,他们都否认我们能够像一个外在的观察者那样分析和解释社会和人类。他们都认为解释者只有采取一种参与性的姿态,加入被解释者的真实的交往形式中,才能获得客观的解释。客观主义也同时认为,存在一个客观的历史文本的世界,一切具有建构性的意义的解释都必须尊重这一客观的历史文本的世界,把它当作解释的真理性的评判尺度。
哈贝马斯对社会科学研究中的实证主义与客观主义进行了批判,认为实证主义、客观主义妨碍了人们用恰当的方式研究自身的行为,否认了哲学反思的价值。同时,对实证主义的批判也是其重构社会批判理论的认识前提。他对伽达默尔缺乏反思与批判的精神进行了批判,但认同伽达默尔之于解释学的贡献,避免了客观主义的独断论,又避免了尼采式的主观相对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
2、什么是社会科学的启蒙和批判的使命?
社会科学的研究不应只对社会事实的意义进行研究,它的研究应超出这一层面,进入事物和作品在其客观化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意义。要做到这一点,社会科学就必须进入自我理解和启蒙的意义的领域。
“启蒙”:对世界、对人类思想、对自我思想的改变,使其更加科学,开导愚昧,使之明白事理。“批判”:对现有的思想文化或言行进行批驳,带有政治功能,带有意识形态的功能。
启蒙就是对在近代哲学中膨胀起来的自我观念和自我意识的继承和光大,实际上是实现了人的主体性。潜含着强烈的权利意蕴,表明了明确的要做主人的欲望。哈贝马斯把启蒙与现代性启蒙联系在一起思考这种新意识的特性,并据其思考启蒙理性的精神特质。
理解的有效性取决于对理解的批判合法水泥,知识最终能否构建成功也取决于解释学下的意识形态批判能否进行的彻底,深层解释学是批判反思的科学,这种批判将实践和科学相联系,目的是为了唤起人们的反思,鼓励主动追求解放。
没有了启蒙,对人类就没有了意义;没有批判,人类的发展将得到停滞。因此,对于马克思理论而言,社会科学研究具有“启蒙”和“批判”的使命。
第三篇:马克思主义哲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
一、1、命题是正确的。(结合课本148-149)
因为我国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使市场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建立起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经济运行机制。市场机制和宏观调控,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内容和基本要求。因而应把二者有机结合起来,绝不能把它们割裂开来,甚至对立起来。只有实现市场机制和宏观调控的有机结合,才能把各方面的积极性调动起来,推动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的发展。
2、命题是正确的。(结合课本44-46)
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一贯理论品质。所谓与时俱进,是指要紧跟时代,及时准确地把握时代的特征和不断发展的实际,研究新情况、总结新经验,不断地进行理论和实践的创
新和发展。整个马克思主义发展的过程,就是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指导下,面向实践不断创新的过程。
这里至少有三层内涵:第一,马克思主义本身就是与时俱进的成果;纵观人类进步的历史,任何先进思想都是在深刻认识历史规律、吸 收借鉴世界文明成果的基础上与时俱进,不断发展的。第二,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要求;马克思主义作为科学理论,本质上要求随着时代和实践的发展而不断扩展、深化,不断创新、完善,不断向前发展。第三,与时俱进是对待马克思主义最科学的态度。马克思主义揭示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给我们提供了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方法。马克思主义是一个开放的理论体系,它不断汲取和融 入新思想、新观点、新方法,开辟自己的发展之路。
3、答:命题是错误的。
1.改革开放以来,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的迅速发展,变单一的公有制为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调整和完善了所有制结构,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大成果之一。
2.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的基础。公有制经济在现阶段所有制结构中仍然占有主体地位,这主要体现在: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有优势;国有经济控制着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对国民经济的控制力上。只要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国家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国有经济的控制力和竞争力得到加强,国有经济比重减少一些,也不会影响我国社会的社会主义性质。
二、1、(结合课本135-137)
简单来说,之所以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由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保持高速增长,可是这种增长方式不好,所以要转变。那么,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究竟要咋样转变呢?主要是促进“三个转变”——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由主要领先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增加、管理创新转变。
便当前来瞅,我国资源、环境问题比较严峻,当今世界又迎来低碳时代,没这种“转变”,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将是不可持续的,也难以适应当代时代的低碳要求。
2、答:
1、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是相对于新民主主义革命而言的。
2、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是从解放生产力,扫除发展生产力的障碍这个意义而言的。
3、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是从改革的深刻性和广泛性而言的。
所以说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
3、建设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本任务和目标,是适应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培养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三、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一个历史过程,即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日益结合的过程。在一定意义上,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就是一部提出和探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并在实践中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
党在幼年时期,由于理论准备和实践经验都不足,对于中国的历史和社会状况、中国革命的特点和规律不甚了解,还不善于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同中国革命的实践相结合,中国革命走了一些弯路,出现了严重的曲折。遵义会议以后,党的理论和实践逐步走上了正确的轨道。
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创立了毛泽东思想,第一次实现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在毛泽东思想指引下,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发展了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和文化,初步探索了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以邓小平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总结国内外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经验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新鲜经验的基础上,初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逐步形成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路线、方针、政策,阐明了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基本问题,创立了邓小平理论,开辟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推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以江总书记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根据国内外形势和党的历史方位的新变化,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深化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创立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实现了党的指导思想的又一次与时俱进,从而进一步推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科学回答了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这一关系到中国未来前途和命运的重大问题,深化了我们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继续推进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进程。
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长期实践中,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两次历史性飞跃,产生了两大理论成果。第一次飞跃的理论成果是毛泽东思想,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第二次飞跃的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
2、答: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多用于社会分配领域。一般说,在社会主义社会,每个公民应公平享受社会产品,公平分配劳动收益。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每个人对社会生产的贡献率不同,也就是产生社会产品的效率不同,因此,在分配原则上应当首先按效率衡量,实行效率优先,也就是贡献大的分配多,贡献小的分配少,同时国家采取适当的政策调节,兼顾分配公平。
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个原则。效率优先,实质就是发展生产力优先,我国现阶段的收入政策时,既要有利于善于经营的企业和诚实劳动的个人先富起来,合理拉开收入差距,又要防止贫富悬殊,坚持共同富裕的方向,在促进效率的前提下体现公平。
在我国当前各地区发展差距和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的背景下,强调财政公平具有突出的现实意义
目前我国城乡之间发展水平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有不断扩大的趋势,各地区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水平的差距也未见明显缩小;而我国的财政政策,依然在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指导方针。
首先,国民收入初次分配中,未明确国家、企业、居民三者的合理分配比例,劳动者报酬偏低,居民收入增长缓慢;
其次,二次分配中未明确各级财政用于社会保障等支出比例,公共服务支出低,导致居民不得不增加医疗、养老和教育储蓄,成为居民消费乏力的直接原因;
再其次,分配调节和监管不力,贫富差距扩大,分配不公严重,近年来高收入群体收入增长过快,并迅速拉大与其他群体之间的收入差距,成为当前收入差距扩大的主要原因;
最后,三次分配规模较小,调节功能有限。由于社会慈善意识还处于初级阶段,慈善法规、慈善机构和运行机制不健全,监督管理有待加强,慈善组织公信度有待提高,慈善捐赠规模小,除重大灾害捐赠外,日常慈善捐赠短腿,导致三次分配调节功能有限。
第四篇:马克思主义哲学
贵州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史课程论文
如何理解恩格斯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上的历史地位
引言
如何理解恩格斯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上的历史地位,一直都是国内外学界关注的焦点问题。日本学者广松涉虽然肯定了恩格斯在第一次思想转变中的主导作用,但他无形地放大了这种主导作用,抹杀了马克思应有的贡献。西方马克思主义则以辩证法为突破口,撕裂了马克思恩格斯形象的一致性,制造出“自然辩证法”与“历史辩证法”的尖锐对立,扭曲了恩格斯“自然辩证法”的历史地位及其精神实质。这种对立到了西方“马克思学”那里,则演化为两种哲学原则的对立,彻底撕碎了恩格斯的光辉形象。因此,只有在尊重马克思主义自身的独特性及其发展规律的前提下,才能准确理解恩格斯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上的历史地位。摘要
如何理解恩格斯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上的历史地位,一直都是国内外学界研究的焦点问题。针对这一问题,形成了三种具有代表性的观点:第一种主要以日本学者广松涉为代表,他认为,在历史唯物主义的形成过程中,恩格斯始终走在马克思的前面,前者才是历史唯物主义的“第一小提琴手”,由此提出了“恩格斯主导论”;第二种主要以西方马克思主义为代表,他们认为,在辩证法的理解上,恩格斯陷入到形而上学的窠臼之中,创立了一种与马克思的历史辩证法完全相对的“自然辩证法”,背离了马克思的哲学精神;第三种主要以西方“马克思学”学者吕贝尔和诺曼•莱文为代表,他们将马克思恩格斯的思想差异无限放大为两种范式的对立,扭曲了马克思恩格斯之间的真实思想关系。恩格斯的形象在其逝世之后的一个多世纪中遭遇了种种误解和扭曲,澄清这些误解,重新理解恩格斯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上的理论贡献,无疑具有着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关键词:恩格斯/自然辩证法/历史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
一、恩格斯是历史唯物主义创立的主导者吗?
在第二国际正统派和苏东马克思主义学者那里,马克思恩格斯始终被视为一个内在一致的整体,而奏响历史唯物主义的“第一小提琴手”始终是与马克思的名字联系在一起。针对这种解读模式,日本学者广松涉认为,它完全贬低了恩格斯在历史唯物主义形成过程中的历史作用及其理论独创性。为弥补这一理论缺陷,他主张抛弃传统研究的这种“依附论”假设,通过对恩格斯文本思想的细致研究,来客观揭示和评价恩格斯在历史唯物主义形成过程中的真实作用。他的这一主张的理论结晶主要体现在《青年恩格斯的思想形成》(1966)一文中。在这篇文章中,他通过文献学分析,详细对比了1843—1848年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共产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理解上的差异,最终得出了“恩格斯主导论”的观点:“我们的观点与至今为止的一般说法相反:在确立历史唯物主义以及与之融为一体的共产主义理论之际,拉响第一小提琴的,限于合奏的初期而言,毋宁是恩格斯。”[1]358
首先,必须肯定的是,广松涉提出了一个长期被学界忽视的重大问题,即恩格斯在马克思主义形成过程中到底起了何种作用。在正统马克思主义那里,这一问题的答案始终是自明的,即马克思始终走在恩格斯的前面,马克思才是历史唯物主义的主导者,虽然他们也承认恩格斯在马克思主义形成过程中的作用,但这种作用始终是附带性的,这一问题并没有得到有效的澄清。而到了后来的西方“马克思学”那里,他们为了彻底反对传统的“马克思恩格斯一致论”,就刻意制造出“马克思恩格斯对立论”,将他们之间的思想差异放大为两种哲学原则的对立,即“马克思主义”与“恩格斯主义”的对立,彻底抹杀了恩格斯在历史唯物主义形成过程的历史作用。这两种做法都各自固执于形而上学的偏见之中,漠视了恩格斯的真实作用。基于此,广松涉主张抛弃形而上学偏见,力图通过科学的文献学考证方法,客观揭示恩格斯在历史唯物主义形成过程中的真实作用。
贵州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史课程论文
其次,广松涉更为重要的学术贡献在于,他详细“深化了马克思恩格斯早期思想发展中‘第一次转变’和马克思主义形成史中‘恩格斯独特道路’的研究”[2]。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他客观揭示了马克思恩格斯在转变方式上的差异。广松涉认为,恩格斯一开始是以青年黑格尔派的形象登上历史舞台的,他在理论和政治立场上分别信奉哲学唯心主义和社会民主主义,但由于受到赫斯的影响以及与英国工人运动的接触和对英国社会的经验性研究,促使恩格斯首先在政治立场上发生了转变,即由原来的社会民主主义转向共产主义(1842年底)[1]361。然后,在政治立场转变的影响下,逐渐实现了理论立场上的转变:由原初的哲学唯心主义转向了唯物主义。与此相比,马克思的转变历程则较为曲折得多,他首先在理论立场上实现转变(1843),然后通过一系列的理论探索,最终完成政治立场上的转变(1844)。第二,广松涉准确揭示了恩格斯在“第一次思想转变”中的主导作用。他客观分析了恩格斯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和《英国工人阶级状况》对马克思的影响,并认为,正是在恩格斯的影响下,马克思才实现政治立场的转变,从而提出了恩格斯在第一次转变过程中的主导作用。
然而,当他把恩格斯的这种主导作用无限放大到了《德意志意识形态》甚至是《共产党宣言》时,又走向了另一个极端。首先,他错误地坚持了“一次转变”论,而没有看到他们世界观的“第二次转变”。1843—1844年,马克思恩格斯在哲学立场和政治立场上都还处于一般唯物主义和哲学共产主义上,这与后来的历史唯物主义和科学共产主义还存在很大差距。而广松涉却完全忽视了这一点,直接将这次转变视为历史唯物主义的形成,这显然是错误的。这也告诫我们,在评价马克思恩格斯的学术思想关系时,必须破除传统“依附论”和“一次转变”论的思想残余,遵守“两次转变”、“两条道路”说,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揭示马克思恩格斯的学术关系。
其次,广松涉完全颠倒了他们在第二次转变中所起的不同作用。广松涉通过三个方面的考证:(1)马克思恩格斯在1844—1845年对费尔巴哈的态度;(2)马克思恩格斯对共产主义的理解;(3)马克思恩格斯对施蒂纳的态度,进而得出结论认为,无论在哪一方面恩格斯都走在马克思前面,从而断定恩格斯在历史唯物主义的创立过程中始终居于主导地位。我以为,他这三个方面的考证都存在着严重问题。第一,广松涉指出,在《神圣家族》中,马克思还像早期那样全面肯定费尔巴哈的革命意义,而恩格斯早在1844年11月就已经对费尔巴哈采取彻底的批判态度了,由此认为马克思在费尔巴哈的理解上落后于恩格斯[1]365。这一观点显然忽视了马克思后面的思想转变。在《神圣家族》中,马克思的确全面肯定了费尔巴哈的历史功绩,但就在此后不久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马克思彻底转变了对费尔巴哈的态度,在肯定费尔巴哈贡献的同时(第四条),指出了费尔巴哈的缺陷所在,这与《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对费尔巴哈的定位是内在一致的。相反,在1845年的“费尔巴哈札记”中,恩格斯仍然对费尔巴哈持全面批判态度,这显然是与《德意志意识形态》的基调不一致的。这也表明,《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关于费尔巴哈部分的主导思想应属于马克思。第二,广松涉认为,恩格斯早就把共产主义理解为一种社会制度了,而马克思直到《德意志意识形态》中还把共产主义理解为一种运动,由此认为,马克思在共产主义的理解上也落后于恩格斯[1]367。对此,笔者不敢苟同。笔者认为,这恰恰证明恩格斯落后于马克思。在第二次思想转变中,马克思不是“还没有”而是始终反对把共产主义理解为一种“现实应当与之相适应的理想”或社会制度,始终坚持从历史矛盾运动来阐释共产主义的现实运动。相反,恩格斯仍未摆脱“真正社会主义”的思想残余,把共产主义理解为一种建立于人性基础之上的社会理想,这点到了《共产主义信条草案》和《共产主义原理》中仍然没有得到彻底改变。这也表明,在第二次思想转变中,恩格斯在共产主义的理解上恰恰是落后于马克思的。第三,在对施蒂纳的评价上,广松涉也犯了相同的错误。恩格斯在1844年11月19日致马克思的一封信中指出,施蒂纳的哲学还是存在着一些值得吸收的“正确东西”,进而主张“在它上面继续进行建设”[3]12。以此来看,此时恩格斯在总体上对施蒂纳还是持肯定态度的。而到了1845年1月20日在致马克思的
贵州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史课程论文
另一封信中,恩格斯则彻底改变了这一态度:“说到施蒂纳的书,我完全同意你的看法。我以前给你写信的时候,还受到对该书直接印象的很大影响,而在我把它放在一边,能多多地思考以后,我也发现了你所发现的问题。”[3]16在此,我们可以推断,1844年11月到1845年1月间,马克思肯定给恩格斯回过一封信,并且对他关于施蒂纳的态度提出了不同意见。结合后来《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批判施蒂纳的部分来看,这些论点恰恰与恩格斯的原有态度截然相反。这也表明,正是在马克思的影响之下,恩格斯才抛弃原有观点,形成后来的论点的。这也从反面证明,《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批判施蒂纳部分的主导思想应属于马克思。
从上述分析来看,在第二次思想转变中,恩格斯不仅不是主导者,相反,正是他在马克思的帮助下不断克服“真正社会主义”影响,逐渐由哲学共产主义转变为科学共产主义的过程。以此来看,广松涉在肯定恩格斯贡献的同时,也过分扩大了恩格斯的主导作用,这显然是不足取的。
二、“自然辩证法”与“历史辩证法”的对立:西方马克思主义视阈中的“恩格斯问题”
如果说,广松涉主要讨论青年恩格斯在马克思主义形成史上的历史贡献,那么,到了西方马克思主义这里,问题则转变为晚年恩格斯与马克思关于辩证法的不同理解。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伯恩斯坦首先撕裂了恩格斯的光辉形象,直接预示了后来西方马克思主义和西方“马克思学”的未来走向。从第二国际到西方马克思主义,恩格斯的整个形象发生了惊人的转变:从“党的首脑”转变为“理论的教唆犯”。[4]27无论是卢卡奇、施密特还是科莱蒂,他们都严厉控诉了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认为恩格斯试图建立一种脱离人而独立存在的“自然辩证法”,进而将其指责为背叛马克思历史辩证法的空洞玩物[5]。由此引出两个问题:第一,如何理解恩格斯“自然辩证法”的精神实质?第二,如何理解“自然辩证法”在历史唯物主义中的历史地位?
我认为,在这些问题上,不论是卢卡奇、施密特还是科莱蒂,都没有真正理解恩格斯“自然辩证法”的历史地位及其精髓。
首先,他们完全误解了恩格斯“自然辩证法”的精神实质。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虽然论述到了“先在自然”,但这里的“先在自然”绝不是人类无法认识的“先在自然”,相反,而是在人类实践作用下进入人类认识视阈中的“自然”。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恩格斯绝非像卢卡奇、施密特和科莱蒂所断言的那样,要建立一种完全独立于人之外的、人类无法认识的“纯粹自然哲学”,恰恰相反,他是要在人的实践活动过程中来考察自然科学(自然史)的演变历程,这是“人与自然相互作用”的辩证法。从这个意义上来看,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恰恰是与马克思历史辩证法内在一致的。
其次,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不仅不是对历史辩证法的背叛,相反,更是对历史唯物主义论域的进一步完善和补充。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恩格斯指出:“我们仅仅知道一门唯一的科学,即历史科学。历史可以从两方面来考察,可以把它划分为自然史和人类史。但这两方面是不可分割的;只要有人存在,自然史和人类史就彼此相互制约。”[6]66以此来看,自然史与人类史并不是相互分割的,而是内在统一的,它们共同构成了历史唯物主义的核心论域。因此,要想真正把历史唯物主义的原则推进到底,仅仅停留在人类史的层面上还是不够的,除此之外,还必须从自然史的维度揭示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然而,出于当时意识形态斗争的需要,马
贵州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史课程论文
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并没有对自然史给予过多的关注,而是主要集中于人类史的探讨,就像他们自己指出的那样:“自然史,即所谓自然科学,我们在这里不谈;我们需要深入研究的是人类史,因为几乎整个意识形态不是曲解人类史,就是完全撇开人类史。”[6]66这在某种程度上留下了一个理论伏笔。在后来的研究中,马克思虽然写下了许多关于自然史的经典论述,但他并没有留下关于“自然辩证法”的系统理论,从此意义上来说,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恰恰弥补了这一理论缺憾,是他们原初计划的延续,也是对历史唯物主义的进一步完善和发展。因此,卢卡奇和科莱蒂,仅仅依据论域的不同就将二者简单地对立起来是完全错误的。
再次,恩格斯“自然辩证法”的最终落脚点,绝不是为了建构一种抽象的自然哲学体系,相反,而是为人的自由服务的。恩格斯全面考察了“自然与工商业实践”之间的关系,客观分析了“自然对人类的报复”行为,论证了自然运动的客观规律性,而所有这些都是围绕“人与自然相互作用”的辩证法展开的。因此,他的目的不在于建构一种抽象的空洞体系,相反,而是为人类认识自然,并在此基础上实现人类自由服务的。
基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西方马克思主义并没有真正领会恩格斯“自然辩证法”的真谛,那种单纯地依据论域的差异,就将自然辩证法与历史辩证法对立起来的做法,是非常荒谬的。
三、恩格斯背叛马克思:两种哲学原则的对立?
如果说,西方马克思主义关于“马克思—恩格斯问题”的讨论还停留在辩证法上,那么,到了西方“马克思学”这里,则演变为两种哲学原则的对立。他们主张摒弃传统意识形态的影响,以一种“价值中立”的态度来全面研究马克思恩格斯的学术关系,最终将马克思恩格斯之间的思想差异夸大为两种哲学原则的彻底对立,开启了恩格斯全面背叛马克思的“马克思学”路径。吕贝尔认为,“马克思主义”实际上是恩格斯“发明”的,因此他要为近一个世纪的歪曲负全责[7]。诺曼•莱文则进一步将其夸大为“马克思主义”与“恩格斯主义”之间的彻底对立[8]。我以为,这些论点都严重放大了马克思恩格斯之间的思想差异,忽视了他们在哲学观和政治身份上的内在一致性。
首先,马克思在1859年《政治经济学批判》(第一分册序言)中指出:“自从弗里德里希•恩格斯批判经济学范畴的天才大纲(在《德法年鉴》上)发表以后,我同他不断通讯交换意见,他从另一条道路(参见他的《英国工人阶级状况》)得出同我一样的结果。”[9]这段话清晰地表明,马克思与恩格斯走的的确是两条不同的道路,但这只是一种道路上的差异,而在哲学原则上二者是内在一致的。我以为,这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恩格斯始终强调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论意义。在恩格斯看来,历史唯物主义绝不是一种包罗万象的知识体系,更不是一种仅仅关注人生问题的道德哲学或爱的哲学,而是一种科学的历史方法,“我们的历史观首先是进行研究工作的指南”,“如果不把唯物主义方法当做研究历史的指南,而把它当做现成的公式,按照它来剪裁各种历史事实,那它就会转变为自己的对立物”。[10]第二,恩格斯始终强调历史唯物主义的革命意义,并自觉运用这种方法来分析社会历史问题,在一些问题上进一步深化和发展了马克思的哲学。第三,恩格斯始终强调,历史唯物主义、政治经济学批判和科学社会主义三者是有机统一的整体,脱离了前两者,科学社会主义便会丧失其存在的合法性根基,沦为一种可望而不可即的幻象。以此来看,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解上是内在一致的。
贵州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史课程论文
其次,从身份政治学来看,恩格斯存在着多重身份:他既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者,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解释者,还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传播者,同时更是无产阶级的革命导师。这几重身份都是在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之下形成的,共同服务于无产阶级革命斗争的需要,因而在本质上是内在统一的[4]27。然而,在吕贝尔和莱文这里,恩格斯的形象出现了严重分裂:在吕贝尔看来,恩格斯只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解释者和宣传者,也正是在解释和宣传的过程中,恩格斯篡改了马克思的本意,私自杜撰出了与后者完全相反的“马克思主义”,这就把马克思完全排除在马克思主义之外,割裂了马克思恩格斯共同创立历史唯物主义的事实。同样,诺曼•莱文也割裂马克思主义形成的历史事实,将恩格斯排除在“马克思主义”之外,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与“恩格斯主义”的对立。这种解读模式完全否定了下述事实,即马克思或恩格斯都真实参与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形成过程。当他们这样做的时候,完全抹杀了恩格斯的历史功绩。
最后,“恩格斯的形象”问题绝不是一个单纯的学术问题,而是一个政治问题,从伯恩斯坦到西方马克思主义再到后来的西方“马克思学”,他们正是通过对恩格斯“学术”形象的建构,来实现他们的政治目的的,即力图为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危机寻找替罪羊,以此解构和颠覆“马克思主义”的合法性。在这方面,我们必须要有清醒的认识。那种简单地把这一问题从历史的原初背景中剥离出来,进而通过扭曲的方式将其还原为一个学术命题的做法,是完全非法的,因为它已经完全阉割了这一问题背后的政治意蕴。从这个意义上说,西方“马克思学”所主张的“价值中立”,是根本不可能解决“马克思—恩格斯问题”的。
总之,我们在评价恩格斯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上的历史地位时,必须要尊重马克思主义自身的独特性和发展规律,既不能过分贬低恩格斯的历史贡献,也不能过分夸大恩格斯的历史功绩,更不能阉割他与马克思之间的内在关系。相反,只有在尊重马克思主义形成过程的历史前提下,我们才能准确地理解恩格斯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上的历史贡献。
贵州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史课程论文
参考文献
[1][日]广松涉.文献学语境中的《德意志意识形态》[M].彭曦,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5.[2]姚顺良.准确评价恩格斯在马克思主义形成过程中的作用[J].江海学刊,2007,(4).[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4]胡大平.回到恩格斯[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1.[5][匈]卢卡奇.历史与阶级意识[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51;[德]施密特.马克思的自然概念[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8:50-53;西方马克思主义批判文选[C].徐平,译.台北:远流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94:426.[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7]吕贝尔.马克思学文集:上卷[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45.[8][美]诺曼•莱文.不同的路径:马克思主义与恩格斯主义中的黑格尔[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118.[9]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413.[10]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85-95.^NU1
第五篇:!马克思主义哲学
第六章
马克思主义哲学 哲学概述
唯物论
辩证法
认识论
历史唯物主义
哲学概述
一、哲学的概念
二、哲学的基本问题
三、马哲的基本特征
一、哲学的概念
(一)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
(二)哲学是具体科学的概括和总结
二、哲学的基本问题
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它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 1.思维和存在何者为一性的问题
2.思维和存在的统一性问题(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例题 多选】哲学的基本问题即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应包括,物质和意识(A.谁具永恒性,谁具可变性 B.谁是一性,谁是二性 C.是否具有统一性 D.是否具有相似性
三、哲学的基本形态
(一)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二)辩证法和形而上学 1.唯物主义: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庸俗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
口诀(25)朴素唯物金木水火土,形而上者孤静片 2.唯心主义: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 主观唯心主义: 孟子:万物皆备于我 庄子:万物与我为我
陆九渊: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
王阳明:心外无物、心外无理、心外无事 康德:人的理性为自然界立法 笛卡尔:我思故我在 贝克莱:存在即是被感知 客观唯心主义: 老子:“道” 朱熹:理在事先
黑格尔:世界是绝对观念的异化 世界是上帝意志的创造物 存在即合理)柏拉图:“理念”
口诀(24)“主观唯心强调内心,客观唯心有神论”
【例题 单选】我国明代哲学家王守仁认为“心外无物”,月亮、太阳以及世界上的万 物都存在于人心之中,都是心之意念的产物。这是()的思想。A.客观唯心主义
B.主观唯心主义
C.机械唯物主义
D.庸俗唯物主义
口诀(24)“主观唯心强调内心,客观唯心有神论” 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特征 1.马克思主义的来源:
(1)马克思主义哲学---德国的古典哲学(黑格尔辩证法,费尔巴哈唯物主义)(2)政治经济学---英国的古典政治经济学(3)科学社会主义---英法空想社会主义 【例题 多选】马克思主义的来源是()
A.德国的古典哲学 B.英国的古典政治经济学 C.法国的现实社会主义 D.法国空想社会主义
马哲首要的基本的观点:实践
马哲精髓: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马哲是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是革命性和科学 性的统一,是批判的、开放的和不断发展的学说。马哲的主要内容(1)辩证唯物主义:
唯物论: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 辩证法:运动时有规律的 认识论:规律是可以认识的(2)历史唯物主义 唯物论
(一)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 2 个核心:物质、意识
列宁: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意识是高度完善的物质即人脑的机能。人脑是意识的物质器官。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像。
【例题 单选】 “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 而已”。这一命题揭示了()。A.人脑是意识的源泉
B.意识是人脑产生的特殊物质 C.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D.观念的东西同物质的东西是具有同一性的 意识与客观存在:
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但形式是主观的; 意识体现了客观内容和主观形式的统一。物质和意识辩证关系原理: 决定和反作用
【例题 多选】胡锦涛指出,要胜利完成 2009 年的各项任务,必须大力弘扬伟大抗震 救灾精神、北京奥运精神、载人航天精神,迎难而上,锐意改革,共克时艰。这句话 体现的哲理有()A.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
B.在一定条件下,意识可以决定物质 C.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D.先进的社会意识能够促进社会存在的发展
(二)辩证唯物主义的运动观
1.运动是物质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物质是运动的载体。静止是物质运动的特殊状态。2.运动的基本形式:机械运动、物理运动、化学运动、生物运动和社会运动 3.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
【例题 单选】 “鸟鸣山更幽”包含的哲理是()A.静止的绝对性与运动的相对性
B.运动的相对性 C.静止的绝对性
D.静止的相对性与运动的绝对性 辩证法 两个核心:
联系、发展 三大规律:
质量互变、否定之否定、对立统一 两个核心
联系:客观性、普遍性、多样性 发展:永恒性、普遍性
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社会发展过程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螺旋式上升或波浪式前进 辩证法观点:
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古希腊赫拉克利特 全宇宙中并没有真正静止的点-笛卡尔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 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天不变,道亦不变(董仲舒)--形而上 三大规律
质量互变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过程
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方向和道路 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口诀(26)三大规律“互否对”,揭示事物“过道泉”
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①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辩证关系原理 ②内外因辩证关系原理 ③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原理
【例题 单选】 “物必先腐,而后虫生”所体现的哲理是()A.必然性与偶然性的辩证关系
B.内因与外因的辩证关系
C.可能性与现实性的辩证关系
D.现象与本质的辩证关系
【例题 单选】否定之否定的规律揭示了()A.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B.事物发展变化的基本形式和状态
C.事物发展的不同趋势
D.事物发展的方向和道路
口诀(26)三大规律“互否对”,揭示事物“过道泉”否定之否定律:揭示了事物发 展的方向和道路
【例题 单选】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是()A.对立统一规律
B.否定之否定规律 C.质量互变规律 D.规律的客观性 认识论 3 个核心:
实践、认识、真理 2 大规律:
实践与认识辩证关系 认识发展律 认识论的三个核心
(一)实践
1.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世界的客观物质活动。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首要的观点,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2.特点:物质性、直接现实性、主观能动性、社会历史性
(二)认识
1.认识是在实践基础上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2.认识的主体就是认识者,处于主动和主导地位,具有自主性和创造性 3.认识的客体处于被动和服从的地位,具有受动性、非主导性 4.认识的主体和客体都离不开社会实践
【例题 单选】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和领导方法同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哪个原理一致()A.从感性上升到理性 B.从理性回到实践
C.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 D.从认识到实践,从实践到认识
(三)真理
1.真理是人们对于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谬误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歪曲 反映。真理和谬误相伴而生,既有原则区别,相互包含和转化.2.特点:客观性、具体性、绝对性和相对性 客观性: a、真理中包含不以人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内容; b、检验真理的标准是客观的社会实践。具体性:
真理是在一定时间、地点、条件下主观对客观的符合,离开具体的时间、地点和条件,真理就是抽象的、无意义的。认识论的两大规律
(一)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原理
1、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是认识发展的动力,是认识的最终目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2、认识的反作用:正确理论指导实践会促进实践;错误理论指导实践会阻碍或破坏实践。口诀(27)实践是基础/来源/动力/最终目的/唯一标准
(二)认识发展律 1.两个发展阶段、两次飞跃
首先,认识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其次,认识是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2.感性--理性—实践 感性认识
通过感觉、知觉、表象三种形式反映,具有直接性、具体性的特点,是认识的低级形式。感性认识反映事物的现象。理性认识
通过概念、判断、推理三种形式来反映,具有间接性、抽象性的特点,是认识的高级形式。理性认识反映事物的本质。
【例题 单选】理性认识的三种形式是()A.感觉、知觉、表象 B.概念、判断、推理
C.实践、认识、再实践 D.抽象、具体、再抽象
【例题 多选】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想()A.感性认识是理性认识的来源和基础
B.社会意识始终是社会发展的推动力 C.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
D.个体意识和群体意识可以相互转化
口诀(27)实践是基础/来源/动力/最终目的/唯一标准 口诀(28)哲学题考察二者关系,以下说法一般都是正确的: XY 对立统一/辩证统一/相互转化/相互作用/相互联系 历史唯物主义
(一)社会的物质基础和本质
(二)社会的基本结构
(三)人的本质、价值和全面发展
(一)社会的物质基础和本质
1.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们为了获取物质资料而改造自然的劳动方式,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有机统一,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2.社会的实践本质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认为,实践是社会的本质。
【例题 单选】制约人的行为和动机的根本条件是()A.传统意识
B.阶级关系 C.生产方式
D.政治制度
二、社会的基本结构 1.社会的经济结构(1)生产力
①生产力----人和自然的关系(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和劳动者)②科学技术是一生产力
生产力的发展经过了三个基本的历史形态: 手工生产、大机器生产和自动化生产。
【例题 多选】科学技术是一生产力,这是因为()
A. 科学技术在短时间内一定能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B. 科学技术渗透在现代生产力系统各类要素中 C.科学技术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D.科学技术是推动生产力发展的巨大杠杆 2.社会的政治结构(1)要素:
政治法律设施、政治法律制度、政治组织(2)国家
①国家的本质:阶级统治的工具 ②国家的职能:
政治职能;经济职能;文化职能;社会职能(2)生产关系
①生产关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②生产关系基本特征:客观性;历史性;具体性
任何生产关系都是具体的,抽象的一般的生产关系在现实中是不存在的。
【例题 】许多事情我们可以讲一千个理由,一万个理由。但老百姓吃不上饭,就没有理由,这段话说明()A.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才能从事政治科技艺术等活动 B.人的生理需求是历史的基础 C.人的自然属性决定人的本质 D.人的物质欲望是社会发展动力 3.社会的文化结构
社会意识形态是指反映一定社会经济形态、从而也反映一定阶级或社会集团的利益和要求的观念体系。道德是社会人际关系的准则和伦理原则,是调整人们之间以及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宗教是现实世界在人们头脑中虚幻的、颠倒的反映。违反法律的行为不一定违反道德 违反道德的行为不一定违反法律
【例题 单选】下列关于法律与道德关系的表述中,错误的是()A.法律和道德都属于社会规范的范畴,均具有规范性
B.违法行为一定是违反道德的,但违反道德的行为不一定都违法
C.法律由国家强制力保障实施,而道德主要通过社会舆论和内心自律得以实施 D.法律和道德可以互为促进
三、人的本质和人的价值 1.人的本质
(1)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2)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2.人的价值及其实现
(1)人的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
(2)人的价值由潜在变成现实,惟一的途径是参加社会实践。
【例题 多选】马克思指出:一个社会探索到本身的自然规律,但是缩短和减少分娩的痛苦。表明()A.人类社会是规律性和目的性的统一 B.社会发展过程和自然界演变过程都是自觉地 C.人的自然选择在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 D.人类历史进程不可超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