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法的初步认识》案例分析(共五则范文)

时间:2019-05-15 11:01:2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乘法的初步认识》案例分析》,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乘法的初步认识》案例分析》。

第一篇:《乘法的初步认识》案例分析

《乘法的初步认识》案例分析

一、教学内容及教学背景分析:

《乘法的初步认识》是人教版实验教材小学数学第三册第四单元的内容。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初步认识到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计算,这是一节乘法概念的起始课,概念新、内容较多,而乘法意义的认识既是本节课中的教学重点也是学生学习的难点。课本中是以准备题开始,接着新授,巩固练习等,课本中绚丽多彩的摩天轮、过山车等有意义的活动,使学生从同数连加引出乘法,根据两种不同的摆法,分别列出不同的加法算式及相应的两个乘法算式。接着讲乘法算式的读法、写法以及乘号的认识。之后,我又设计了拍手的游戏,引导学生体会和理解乘法的意义和解决几个几相加的实际问题,且列出乘法算式可以解决多个问题,也使学生进一步的明确乘法与加法的联系,以加深对乘法意义的认识。本课的进行能突出重点,分层练习环绕重点,时间分配保证了重点,因此达到了预定的效果。而且整节课中学生始终处于饱满的精神状态下积极进行思考。

二、教学案例 片段一:

1、创设情境,激趣引入

(1)谈活:你们喜欢摆图吗?你最喜欢摆什么?(想+说)生1:我最喜欢摆房子。生2:我最喜欢摆汽车。„„

2、动手操作,自主探究(1)动手操作(想+做+讲)

①在规定的时间内,摆出相同的图形,看谁摆得多又快。②说一说,你摆的是什么?给你摆得图形取一个名字。

A、指名说(我摆的叫房子图,我摆的叫电视机,我摆的叫“×”图„„)B、同桌互说

③数一数,你摆一个图形用了几根小棒?那摆这么多图形,一共用了几根小棒? ④算一算,你是怎样列出算式? 学生1:7+7+7+7+7 学生2:4+4+4+4+4+4 学生3:3+3+3+3+3+3+3+3+3+3+3+3+3+3+3(师写时说:我都听糊涂了。生答:有15个3。师及时说:这样说我就清楚了。老师写并请下面的同学帮着数,有些学生就叽里咕噜地说:太长了,真麻烦!)

⑤这些算式,有什么特点?(学生经过认真观察,仔细思考后都争着回答)生1:加数都一样。(分别请学生说出这条算式的加数)生2:都是加法。生3:都有好几个加号。

⑥谈话:这么长,还有比这条3+3„„算式更长的算式吗?(有一位学生说出了30个2相加,这时,老师用很惊讶的神态望着他,使他感到很满足、很自豪)如果有100个3相加,你感觉怎么样?(太长了,太麻烦了,一个黑板都写不下)谁有好办法,使这么长的算式变得简短些?

3、自主探究

(1)独立思考后,小组交流。(顿时学生摩拳擦掌,踊跃参与,有的沉思,有的讨论,经过多次探索,热烈地合作交流,在一片兴奋的欢呼声中,学生开始汇报)

(2)汇报:小组1:用合并加数3+3=6、6+6+6+6+6+6+6+3(下面学生说:还是太长了)小组2:3+3+3=9,9+9+9+9+9小组3:15个3相加小组4:用乘法15×3师说:同学们想出了这么多的方法,真了不起,但感觉合并加数的方法还是太麻烦,而且我们以前学过加法,你们想知道数学家想出了个更简便的表示法?(学生齐声说:想)

(3)师出示:15×3并说:看到这算式,你想说什么? 学生1:真的很简便!学生2:这个“×”是什么? 学生3:15哪里来,3哪里来?

学生4:这个算式怎么读?(根据学生的提问,请学生帮忙,逐一回答)(4)从学生的提问和回答中引出乘法算式的读法、表示意思、乘号和乘法。(5)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就学习这种表示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写法——乘法。

4、体验运用

(1)找:师:接下来,老师带你们去游乐园一趟,那里就有用乘法来解决的问题,看谁找得多?

(2)写:针对问题写出相应的乘法算式和加法算式。(3)说:什么样的问题可以用乘法来解决?

5、谈收获:„„

6、生活拓展:生活中还有很多很多可以用乘法解决的问题,大家课后去找找,看谁找得多。

第二篇:《乘法的初步认识》案例分析

教学内容及教学背景分析:

《乘法的初步认识》是人教版实验教材小学数学第三册第四单元的内容。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初步认识到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计算,这是一节乘法概念的起始课,概念新、内容较多,而乘法意义的认识既是本节课中的教学重点也是学生学习的难点。课本中是以准备题开始,接着新授,巩固练习等。设计了直观的、学生易懂的摆小棒活动知识,引导学生从同数连加引出乘法,根据两种不同的摆法,分别列出不同的加法算式及相应的两个乘法算式。接着讲乘法算式的读法、写法以及乘号的认识。之后,我又设计了一些看图写算式和一些开放性的题目,引导学生体会和理解乘法的意义和解决几个几相加的实际问题,且列出乘法算式可以解决多个问题,也使学生进一步的明确乘法与加法的联系,以加深对乘法意义的认识。本课的进行能突出重点,分层练习环绕重点,时间分配保证了重点,因此达到了预定的效果。而且整节课中学生始终处于饱满的精神状态下积极进行思考。

二、教学案例:

片段一:如何让学生发现知识? [一]、创设情境

1、小朋友们你们在日常生活中都摆过小棒吗?

(出示小朋友们摆小棒的情景图。让他们分别说出都摆了些什么东西)师:那些小朋友太棒了,大家想不想象他们那样也摆出不同的图案来吗?那咱们也来做一个摆小棒的游戏好吗?(生:好!)

2、师:请你选一个自己最喜欢的图案,老师帮你看着时间,看看你在规定的时间里能摆出多少个作品。(学生操作。)

3、师:谁愿意给大家介绍一下你的作品? 学生们争先恐后,分着演示自己的作品。

案例解析:在课堂教学中虽然不能让学生完完全全地去重复人类所经历过的发现知识的过程,但适当地让他们参与知识发现和探索的过程,了解某些数学知识产生的由来,不但有利于学生掌握和理解知识,而且有利于激发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上面的课堂教学片段就有力地证明了这一点。用让学生看图,说图意;提问题,列式;观察,交流等教学组织形式。较好的体现了教学的民主性,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当学生遇到困难时进行适当地点拨,体现了教师的组织者、指导者地位。

片段二:如何学生在实践中体会乘法的意义、算式及各部分的关系? [二]、新授,合作交流

1、师:小朋友们真是太棒了,你们能摆出这么美丽的作品,老师真是太高兴了,那么,请你观察一下你摆了几个作品?一个图案用了几根小棒?你能用我们以前学过的数学知识来解决这个问题吗?……请你把算式写在作业纸上。(请两名学生板演)(学生活动)

2、学生汇报,教师板书算式:

6+6+6= 3+3+3+3+3+3=

3、师:小朋友们通过摆小棒列出了那么多加法算式,观察这些算式你发现了什么? 生:都是一样的数。

4、师:对,每个算式中的加数都相同。小朋友们,以前我们学的加法顶多只有三个

数相加,今天小朋友们列的加法算式有这么多数加在一起,你们能列出这么长的算式,真了不起。

如果老师给你足够的小棒让你继续摆,你打算摆出多少个?你还能列出算式吗?(生:能)如果你摆了100个作品,你还能列出加法算式吗?(学生:能!)那你想像一下你列的算式会怎么样啊? 生1:算式很长。

生2:本子上都写不下了。学生各抒已见。

5、师:那么我们能不能探讨一下,给它找个很好的办法使它简便化呢?请四人为一小组讨论讨论,我们比一比看哪个小组的想法最简便。

6、(小组讨论,各小组派代表将想法板演。)(学生汇报并讲明理由)生1:(6+6+6+6+6=)两个3加起来是6,这样就加5个6就可以了。(教师与学生交流评价:比原来的算式简便了)生2:(9+9+9+3=)这3个3加起来是9,这3个3 加起来也是9,这3个也是9,还剩下一个3。(学生评价)

7、师:刚才这些小朋友都是把几个加数合并起来,列出了一个新的加法算式,这些新的加法算式都要比原来的简短。你们想的很好。

8、师:你说出了这个算式的意思,用语言表示比写出这个算式要省事多了。你们很聪明。

生5:我想用省略号。我语文课上学了省略号,我先在前面写上几个3,中间写上省略号,最后再写几个3。

9、师:你说我写出来好吗?(生:3+3+3+……+3+3=)你能利用语文课上的知识,用一个符号代替那么多3,想的很好。

生6:我想发明一种写字机器,有遥控器,一按按钮就能写出这个算式来。

师:你的想法很大胆,有自己的奇思妙想,敢于想像,善于思考,老师相信以后你一定会有许多的发明创造。

生7:可以用乘法,写5乘6。因为两个3是6,有5个6。

师:你说的有道理,看来你已经了解到了有关乘法的一些知识。你知道的可真多。师:在这些方法中你认为哪种最简单? 师:大家同意吗?(生:同意)

10、师:现在我们就来认识乘法,对,因为有10个3相加,所以数学家们就在10和3的中间用这样的符号连起来(指“×”)。3就是加法算式中的相同加数3,10就是算式中3的个数。写的时候也可以先写3,再写10。

这种表示方法我们把它叫做“乘法”(板书课题),中间这个符号我们把它叫做乘号(板书),读作“乘”。大家看,乘号的样子像什么?(生:像叉号)因为乘法是由加法得来的,乘法就表示几个相同的数相加,所以数学家就把加号一歪,变成了乘号,人们一直在使用它。

11、师:现在,用这样的乘法算式来代替原来的加法,你们有什么感觉? 生1:比原来简单了。

生2:比原来简单多了。像100个3相加,就写100乘3就可以了。师:是啊,许多相同的数加在一起,用乘法表示比较简便。

12、读乘法算式 指明学生读算式

师:现在你能把黑板上的其他连加算式写成乘法吗?(生:能。)在你的作业纸上写下几个相同加数的连加算式,并请你把它们改成乘法。(学生练习)

13、认识乘法各部分名称

乘法算式中两个因数可以交换位置来写 再写乘法算式,并说说意思。

案例解析:体验乘法含义,明确求几个几是多少时,表示两个数相乘关系可以写出两个乘法算式。通过看图写算式,明确两个数具有相乘关系,可以直接写出乘法算式,不一定要求学生必须写出两个乘法算式,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片段三:如何让学生发挥数学的价值并体会乘法在生活的使用价值? [三]、拓展想象:

小朋友们对乘法的知识掌握得还真不错,大家还想进行大挑战吗?(课件练习)师:小朋友们,我们刚才一起玩了摆小棒的游戏,接受了老师的挑战,还认识了乘法,我们能不能在生活中去寻找数学、体验数学,从而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案例解析:练习中还设计了一些开放题,使学生进一步的明确乘法与加法的联系,以加深对乘法意义的认识。大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并为他们悟出了“乘法计算比较简便”的初步结论提供了恰如其分的素材。这样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探究,有利于继续培养学生的学习数学兴趣和合作。

案例反思:学生已经学习了加法和减法,这节课是学生学习乘法的开始,虽然学生已经从很多渠道接触过乘法,甚至有很多学生已经能很流利地把乘法口诀背一遍了,可是对乘法的意义,估计只有个别学习好的学生能说出来,所以这节课《乘法的初步认识》对以后学习相关的乘法知识起了奠基性的作用。在课前,我们反复地分析教材,研究教学设计,经过多次试教后,最后敲定了本节课的设计思路。本节课的设计主要是以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游乐园情景导入,里面蕴含丰富的“相同加数”的因素,为引入乘法做准备,然后引导学生观察思考,通过算式和图、算式和算式之间的比较,体会乘法的意义。接下来,我想结合几次试教和今天的这节课,浅谈我的几点体会:

一、创设情景,激发探索动机。在教学中创设情景,可以使原来枯燥的、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生动形象,富有情趣,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本课中的游乐园情景导入,使学生觉得贴近生活,生动有趣,再引导学生从图中提取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激发了学生强烈的问题意识和探索动机,自然而然地驱使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探索知识。从而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自主探索能力。

二、在强烈反差中感知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比较简便,由于学生是初次学习乘法,再加上未系统学习乘法口诀,学生暂时不能体验乘法计算的简便。教学时通过创设对比强烈的情景,从“2个5”到“4个5”再到“16个5”甚至“122个5”,让学生用加法来表示,随着加数个数的增加,发现用加法算式表示比较麻烦,学生自然而然地体会到用乘法算式表示比较简便,为今后进一步感受学习乘法的必要性打下基础。

三、注重对知识的运用。数学是一门生活感很强的学科,生活中随处可见数学,在练习中,我让学生找一找教室中有没有能用乘法表示的,学生通过观察,用不同算式表示出来,通过这样的环节,让学生充分感受数学就在身边。

在这节课中,我有很多不足的地方,是在今后的教学中引起高度重视的。在试教的时候,几位老师就跟我说过,我对学生“放”得不够,老是把学生束缚住,在这节课里,还是能看到我暴露出这个坏毛病。而且在很多细节上,我处理的还不够周全,比如说在乘法意义小结的时候,我应该让学生观察加法算式,引导他们发现加法算式的特点:加数全部相同,然后再得出结论,而不是我直接给出结论等等。

第三篇:乘法的初步认识案例分析

《乘法的初步认识》案例分析

白涛街道山窝小学 杨雨杰 教材简析:

乘法的本质是一种特殊的加法,乘法知识的生长点是几个相同加数的连加,本节教学内容与相同加数连加有着相互依赖的关系,是在认清相同加数和相同加数的个数的基础上引发出来的。“乘法的初步认识”,是使学生了解乘法的含义,为以后学习乘法的其它知识奠定十分重要的基础。

由于学生已经学过加法、减法,而这一节是学生学习乘法的开始,学生没有乘法的概念,加之这个概念又难以建立,因此设计本节课时,结合具体事例,从相同数相加开始,让学生观察相同数连加的算式,找出相同加数及相同加数的个数,来体会乘法运算的意义,使学生初步认识乘法.在认识乘法过程中学会乘法算式的读法和写法。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第三册第四单元 乘法的初步认识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初步理解乘法的含义,知道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表示比较简便;

2.认识乘号,会读、写乘法算式;

3.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比较、分析、推理的能力。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1.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2.知道数学知识来源于实践,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3.经历知识形成的全过程,体验探究的乐趣。教学重点与难点:

从加法到乘法的过度,以及加法与乘法之间的联系。教具学具准备:

课件、小棒、练习本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1、师:同学们,你们去过游乐场吗?在游乐场你都玩过哪些游乐项目?(学生自由说)

2、师:今天,我们就一起到游乐场去看看吧。(课件出示主题图)

【设计意图:从学生熟悉又喜欢的游乐场情境入手让学生兴致勃勃地主动参与到学习中,生动的情境不但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而且为学生学习乘法提供了丰富的现实情境模型,并且让学生认识到同数连加的情境在生活中是广泛存在的。】

二、引导观察,探究新知

(一)认识相同加数

1、师:瞧,游乐场里可热闹了,你都看到了什么?(有的在玩过山车,有的在玩小飞机,还有的在坐小火车呢。)那你知道玩过山车的,玩小飞机的和坐小火车的各有多少人吗?

2、师:现在请你们小组合作学习,先圈一圈,再写出算式,然后在小组内说一说你有什么发现?(学生小组合作学习,师巡视)

3、引导学生汇报,说说是怎样圈的,并写出加法算式(板书)。

:3+3+3+3+3=15(人)

:6+6+6+6=24(人)

:2+2+2+2+2+2+2=14(人)

4、师:同学们真不错,你们小组合作用加法算式算出了每种游乐设施的人数。现在请你看看黑板上的这些长长的加法算式,你们有什么发现?(引导学生说出每个算式中的加数是一样的)

5、教师小结:在每一道加法算式中加数都相同叫做相同加数。

6、师:现在你来说说在这几组加法算式里他们的相同加数分别是几?

(二)认识“几个几”

1、师:那么在这些加法算式里又是几个相同加数相加呢?

:3+3+3+3+3=15(人)5个3相加

:6+6+6+6=24(人)4个6相加

:2+2+2+2+2+2+2=14(人)7个2相加

2、指出:看来把相同加数连加算式说成“几个几”真简便。

3、适时提问归纳出算式数字所表示的意思(相同加数及相同加数的个数)。

(三)、认识乘法算式

1、揭示课题

师:其实像这样表示几个相同加数相加的算式还可以用更简便的算式来表示,7个2相加我们就可以写成这样(板书:2×7=14)谁知道这个算式叫什么?(乘法)对,今天咱们就来研究乘法(板书:乘法)

2、初步认识乘法算式

师:请你再看看这个算式,它和我们以前学过的算式有什么不同?(中间是“×”)它确实像我们判断对错里的“×”你再仔细看看它像不像咱们的加号斜过来了,乘法是表示几个相同加数相加,因此咱们的数学家们将加号斜过来就成了乘号(板书:乘号)。课件出示:

据记载,在1631年,英国著名数学家欧德莱认为乘法是加法的一种特殊形式,于是他便把前人所发明的“+”转动45°角,这样乘号“×”也就面世了。

3、读乘法算式,学习另一种写法

师:那你知道这个算式又该怎么读吗?试试吧!(板书:2乘7等于14)当然它还可以写成这样(板书:7×2=14)谁会读?

师:瞧,表示7个2相加我们就可以写成这样2×7=14或7×2=14,是不是很简便呀,那现在你能把其它几个算式也改写成乘法算式吗?在演算本上写写吧!并和同桌说一说。(学生写之后板演并读出来)

【设计意图:在具体的教学情境中,通过列连加算式,认识“相同加数”、数“相同加数的个数”、认识“几个几”、再到学习“乘法算式”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体验乘法的发生、发展、形成的过程。】

三、巩固应用,加深认识

1、先摆一摆,再写算式 学生用小棒摆,再写算式

2、看图写算式(1)

(2)师:看来大家都学会用乘法算式表示几个相同加数的加法了,那下面我们另外的地方去看看吧。(课件出示图片)这里有什么东西?(酒杯)杯子里有什么呢,有几个呢?在你的练习本上用加法算式表示出来。

(集体纠正)

师:你能用乘法算式写出来吗?(学生写,集体纠正)

3、游戏:找朋友

师:同学们的表现真棒,现在咱们来放松放松来玩一个游戏吧!游戏的名字就叫找朋友,等会我会将写着乘法或加法的算式卡发给表现最棒的孩子,得到卡片的孩子在我们唱《找朋友》歌时找到自己的朋友。

(卡片:3×2

3个2相加

3+3

3+3+5

3×5 3+3+3+3+3 6×4 6+6+6+6 4+6 5+5+5 4×6 2+2+2 5×3 2×3 5乘3 4+4+4+4+4+4)

4、游戏:看算式有节奏的拍手、拍肩或跺脚。

师:游戏好玩吗,还想不想再玩一个游戏啊。听音乐你们就根据我为你们提供的乘法算式打打节凑吧!(出示课件)

5、火眼金睛。(出示课件)

强调:只有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才可以用乘法表示。

6、说说生活中能用乘法表示的事例

学生自由说(站队、桌椅的摆放等实际问题)

【设计意图:“找朋友”和“看乘法算式打节奏”的游戏,生动活泼不仅能帮助学生巩固新知,活跃思维还充分调动了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通过多媒体课件出示游乐场荡秋千和玩跷跷板的情境及说生活中用乘法表示的事例使学生将所学到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从而再次激起思维的高潮,使学生获得愉悦的情感体验。】

四、总结反思,评价体验。

师:关于乘法的知识还有很多,今天我们只是初步地认识了乘法(板书:“的初步认识”)在今后的学习中我们还会更进一步的认识乘法,相信同学们会不断地努力学习,一定会探求到更多的关于乘法的知识。这节课你们有哪些收获?你想说些什么? 【设计意图:帮助学生梳理知识,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领会学习方法,获得数学学习的经验。】

教学反思:

本节课以贴近孩子们生活实际的游乐园的情景导入,里面蕴涵了丰富的相同加数的因素,为引入乘法做准备,引导他们观察思考,体会乘法意义,并进一步结合生活中的问题,巩固对乘法意义的理解与运用。整节课努力突出以下几点。

一、找到让学生学的突破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首先,教师要把教学设计的生动有趣。想办法让学生喜欢上你的数学课。于是我针对学生年龄和心理特点,用学生喜欢又熟悉的游乐场的情境导入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和自觉性。同时也让学生感到数学就在他们身边。

再次,为了使学生亲身经历乘法产生的过程,初步感知乘法的含义,我从学生熟悉的相同加数的连加算式入手,引导学生观察找出相同加数,数相同加数的个数,说“几个几”,认识乘法算式。帮助学生体验乘法的发生、发展、形成的过程。同时也发展了学生的数学思维。

二、找到教师教的价值体现

就这节课来说,教师的作用首先表现在认真研究教材和学生,并潜心设计适合学生学习需求的教学过程。同时进行教学活动是,教师要始终把自己当作学生的大朋友,与他们共同参与学习过程,共同分享学习的快乐。时而热情指导,时而亲切交谈,时而认真倾听,时而给予启示,时而进行激励……通过进行师生心与心的交流,心与心的沟通,学生才会有一个宽松的、快乐学习的氛围。

在整个教学活动中,评价是体现教师自身素质的一面镜子,我觉得具体实施应体现在语言上:词语要有诗歌的优美,声调要有播音员的磁性,仪态要有主持人的风采……,这些语言对学生的精神状态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次,评价除了符合儿童的心理外,还应该是发自肺腑的。如果你的一个抚摸,一个微笑,一句赞美都是用心在传递给学生的,就一定会转化为他们学习的动力。

因此,教师在课堂中的价值应充分体现在语言上。用语言去激活学生的思维,学生的创新自然油然而生。这些精彩的、恰到好处的语言都归随于平时的学习和提高。

三、找到学生学的的具体体现

教学的成功应取决与学生的参与率,学生如果拥有一个活跃、和谐、平等、欢乐的课堂氛围,他们的创造性、积极健康的人生态度肯定能得到发展。因此,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游戏等一系列的活动中认识乘法算式。始终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和空间进行思考,让他们在观察比较中,感悟乘法、认识乘法。在游戏中巩固应用乘法。从而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精神。同时通过动眼观察,动脑想,动口说等活动,让学生亲身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提高他们自主探究的热情。

给学生营造一种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将学生提升为学习的主人,促进学生的参与意识,用尊重、平等的情感去感染学生,使课堂充满“快乐”的气氛,让课堂真正成为学生的课堂。教学效果自然不言而喻。

四、找到学生犯错误的原因所在

学生的学习过程很多时候就是一种尝试的过程,在不断尝试中发现自己原由认知的错误和不足,进而不断完善和构建起新的认知体系。因此,教师要善待和尊重学生发展中的“错误,珍惜学生的“错误”,从学生角度出发,用恰当的方法将学生的错误变成课堂中的亮点。

新课改以来,课标要求把尊重学生放在第一位,但自己总是放不开,总有三怕影响着自己:1怕耽误课堂时间,影响教学进度;2怕学生答非所问,影响自己情绪;3怕遇到疑难杂症,影响自己威信。今后应继续在这方面努力,排除思想包袱,课堂上真正地跟着学生走,给学生犯错误的机会,想方设法地去激活学生思维的闪光点,让学生个性得到张扬,健康的人格得到和谐、全面的发展。这与平时的学习反思是分不开的。

总之,教师应该让数学教学课堂成为孩子们自由表达、放飞个性的乐园;让每个学生在经历探究活动的过程中能体悟数学的思想方法,体验自主学习的成功愉悦,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这都有待与我们在平时教学中不断的反思提高。

第四篇: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案例

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案例

教材分析

学生在一年级已学过加法、减法,这一节课是在学生已获得加、减法知识体验的基础上学习乘法的开始。由于学生没有乘法的概念,加之这个概念又难以建立。在这种情况下,教材一开始就专列了一节“认识乘法”,使学生知道乘法的含义。为以后学习乘法的知识奠定了十分重要的基础。

教材十分重视让学生实际操作,首先提出了让学生摆一摆、填一填。通过学生的实践、动手体验,加法算式与乘法算式相对照。这样有机结合,使学生初步认识乘法。在认识乘法的过程中学会乘法算式的读法和写法。从中我们可以得出二个知识点:一是初步认识相同加数及相同加数的个数,从而引出乘法。这是本节教学的一条主线。二是乘法算式的写法和读法,这是理解乘法的意义和实际计算的基础。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教科书第1—3页内容。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结合具体情境,会列出几个加数相同的加法算式。

2、能熟练地读、写乘法算式,知道各部分的名称及表示的意义,知道一个情境对应着两个乘法算式。

3、能正确地将加数相同的加法算式改写成两个乘法算式。

4、结合具体情境,会用乘法算式解决问题,体会乘法的简单应用。

过程与方法

1、经历数的过程,体会生活中存在着大量相同加数连加的问题,感受到这种方法的局限性,激起学生学习乘法的愿望。

2、通过合作交流,体会学习乘法的必要性,掌握用乘法解决问题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使学生体会到数学知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习兴趣,乐于提出问题。

2、通过多种形式的练习,养成学生勤于动脑、认真学习的好习惯。

3、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积极思考的好习惯和主动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初步理解乘法的意义,能将加数相同的加法算式改写成两个乘法算式。

教学难点:初步体会乘法与加法的练习与区别。

教学突破:在教学中,让学生找出生活中可以用乘法解决的问题,列出加数连加的加法算式和乘法算式,把这两种算式进行比较,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说出乘法算式表示的意义,以帮助学生加深理解。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例1和例2的教学挂图、连加算式卡片(相同加数和不同加数)。

学生准备:12根小棒和8个圆片。教学过程:

一、游戏引入,师生互动(感知有一种加法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

老师准备一些连加算式的卡片,其中有相同加数的卡片,也有不同加数的卡片(如:3+3+3+3= 5+5+5= 8+2+5=),老师手拿卡片走到不同学生面前让学生抽卡片,并让学生把抽到的卡片贴到黑板上,待大约五、六个学生抽了五、六张且各有相同加数和不同加数的卡片各有一些时停抽卡片,此时叫学生把贴到黑板上的卡片分成两类,并说出分类的理由。

(设计理由及意图:低年级的孩子活泼好动,对游戏感兴趣,用游戏引入,既能激发学生兴趣,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又通过分类让他们感知到有一种加法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为下面乘法的意义做铺垫。)

二、参与活动,感悟新知

活动一:通过数一数、摆一摆,知道求几个几,可以列出连加算式,感知到从不同角度观察可以列出不同的算式。

师:同学们,新学期开始了!在新的学期里,我们又要学习更多更有用的知识,小朋友们一定要认真学哦,这些知识对我们的学习、3 生活有很大的帮助,有信心吗?(有)那我们从今天开始就一起去畅游数学王国,好吗?(好)

1、数鸡、兔图

(出示教材主题图图)你们看,许多小动物要和我们一起玩,你们高兴吗?(高兴)看到这幅图,你想知道些什么?(一共有多少只兔,多少只鸡。)数一数,一共有几只小白兔?你是怎样数的?你能列出算式吗?生说,师板书:

1+1+1+1+1+1=6(只)2+2+2=6(只)师:还有小鸡,也数一数有多少只? 生:12只。

师:你是怎样数的?能列出算式吗?

生:一只一只数的,1+1+1+1+1+1+1+1+1+1+1+1+=12只(师板书)

师:好长哦。

生:三只三只数的,3+3+3+3=12只(师板书)

师:你们发现这些算式中的加数有什么特点?得数有什么特点?(这两个算式里加数分别是几个几相加?得多少?)

生:算式中的加数都相同。分别是6个1相加、3个2相加、12个1相加、4个3相加,不管怎么数,鸡的只数一样,兔的只数一样。

师:现在我们带着小动物一起来用小棒摆一摆好吗?

2、摆一摆,感受“几个几”

请小朋友们拿出小棒(学具),每行摆4根,摆3行,数一数,一共有多少根小棒?你是怎么数的?算式怎么列?

生1:4个4个数,数了3个4,算式是4+4+4=12(根)生2:3个3个数,数了4个3,算式是3+3+3+3=12(根)生3:1个1个数,数了12个1,算式是1+1+1+……+1=12(根)[设计意图:通过安排一定量的同数相加的具体生动的数学问题,为学生构建乘法的含义打好基础。]

3、教学“试一试”(1)出示试一试图。

(2)提问“试一试”(1):横着一排一排地看,每排几根?有这样的几排?求一共有多少根?怎样算?求一共的根数,就是求几个几相加?

(3)提问“试一试”(2):横着一排一排地看,每排几根?有这样的几排?求一共有多少根?怎样算?求一共的根数,就是求几个几相加?

(4)学生填写完整,完成“试一试”,集中交流。

活动二:让学生感受到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表示比较简便,会读写乘法算式,能说出乘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创设情景,引入乘法)

师:小朋友们真聪明,接下来我们将要学习的知识对以后的学习也很有帮助,相信小朋友们都能学得更好,有没有兴趣继续学习啊?(有)

1、随着社会的进步,科学技术的发展,先进的管理技术已被人们广泛运用于生活中的各个领域,我们一起去工厂看看吧!你瞧,现在工厂的管理,都是用电脑来操作的,好了解不起哦!请大家看(出示例2图)

2、师:要想知道这个工厂一共有多少台电脑,该怎样列式? 现在我们以小组为单位,小朋友们讨论交流,并在作业纸上列出算式。

小组汇报,师板书算式:

组1:一台一台数,1+1+1+1+1+1+1+1=8(台),一共有8台。组2:2+2+2+2=8(台)组3:4+4=8(台)……

师:各小组汇报了结果,小朋友们有什么感受?算式难写吗?那么,像这样加数都相同的算式有没有一种简便的表示方法呢?今天,老师就带你们认识一位新朋友,它能使这些很长的算式变短,想不想认识它?(想)出示课题:认识乘法(生读课题)

[设计意图:创设学生用加法计算感到太麻烦的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新算法的欲望,帮助学生感受乘法算式比较简便。]

3、师:2+2+2+2=8,4+4=8分别表示几个几相加,得几?用乘法可以怎么写?在练习纸上试着写一写。教师检查学生学习情况。

老师说明:4个2相加得8,还可以用乘数计算,写成2×4=8,像2×4=8这样的算式,是乘法算式,这个符号(“指×”)叫乘号(板书:乘号),可以这样写(示范写“×”)。4、4个2相加得8,不仅可以写成2×4=8,还可以写成4×2=8,谁会读这个算式?

乘法算式和加法算式一样,各部分都是有名称的,谁先来说说加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学生答老师板书:

2+

2+

+= 8 4 + 4 = 8(加数)(加数)(加数)(加数)(和)(加数)(加数)(和)

老师说明:在乘法算式中,等号前面的数叫乘数,等号后面的数叫积。

板书:

=

(乘数)(乘号)(乘数)(积)同桌互说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哪一个小朋友能说说2×4=8这一道乘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5、老师小结:求一共有多少台电脑,就是4个2相加是多少,不仅可以用加法计算,而且可以用乘法计算,可以写成“2×4=8”或“4×2=8”,读作:“2乘4”,4乘2“,等号前面的叫乘数,等号后面的叫积。

活动三:进一步感知乘法的意义,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及问题意识。(教学“试一试”)师:刚去了工厂,现在我们又去看看养鸡场吧!

1、出示例图,谈话:从图中你能知道什么?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自己仔细看图,然后说说图意。想想:你能解决这些问题?

2、提问:图中有几栏小鸡?每栏有几只鸡?求一共有多少只,是求几个几相加?

3、学生填书,并写出一道加法和两道乘法算式,集体交流。

4、讨论;求5个4的和是多少,哪种写法比较简便?

三、实践应用,提高能力

大家畅游了一次数学王国,共同领略了一次祖国的语言美,认识了一位新朋友(乘法),经历了一次数学知识的研讨,小朋友们都积累了一些数学知识,有了一定的收获,相信大家一定能独立解决问题。努力哦!别让老师失望!

1、购物游戏

在畅游数学王国回来的路上,有些同学想买些礼物带回去,你们猜猜他们买了什么?你能算出他们各买了多少吗?

(1)、出示“想想做做”第1小题图,提问:1盒有多少枝?有几盒?求一共有多少枝,就是几个几?学生填空独立完成

(2)、“想想做做”2,学生独立完成,集体交流时着重提问这道题是求几个几朵?

2、你来当老师

出示几道乘法算式和几道加法算式,由学生请学生说出乘法算式各部分名称,并将加法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设计意图:通过多样化、开放性的练习加深了学生对乘法意义的理解。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多角度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活动四:通过找生活中的乘法体会数学就在我们身边(做游戏)

1、用圆片摆一摆,每堆摆2个,摆4堆,指名回答,摆了几个几?

学生独立写出一道加法算式和两道乘法算式,集体交流。

2、用圆片摆一摆,每堆摆4个,摆2堆,指名回答:摆了几个几?

学生独立写出加法和乘法算式,集体交流。

3、比较一下这两种摆法有什么不同和相同的地方?

读出乘法算式,再说出乘数和积各是什么。同桌同学先互说,再指名口答。

四、找生活中的乘法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还有那些问题可以用乘法算式表示? [设计意图:力求把传统题型与创新有机结合,让学生体验数学的价值与神奇,体验数学就在我们生活中,并体现“人人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五、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附:教学反思

本节课重点是让学生初步体会乘法的含义,认识乘号,会写,会读乘法算式。在这节课中,我设计了这样一个情境:带着学生畅游数学知识王国,使他们在游玩过程中理解知识、掌握方法、学会思考、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1、设计充满童趣的情境,让学生在玩中学。

“故事一根线,知识满线串”,将众多的知识揉合在一个生动有趣的童话之中,不断激发学生的内驱力,主动探究的意识。在数一数活动中,创设带小动物一起玩、摆小棒这个情境,充满了童趣,符合二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极大的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在数数的活动中,由于个体差异,有的学生是1只1只地去数,有的是2只2只地去数,有的是3只3只地去数,展示了不同学生的不同策略。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适当予以引导,鼓励学生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不要拘泥于教材,尽可能拓展学生思维的空间。在接下来的摆小棒活动中,将学生置身于这一认知冲突情境中,学生充分体会到连加的繁琐,自觉激发要寻找一种好方法的心理愿望,自然过渡到“认识乘法”的教学中,为后续学习做好积极的心理准备。

2、游戏练习,让学生在学中玩。

练习是学生获取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力的重要手段。二年级学生对于大量的枯燥的口算笔算不感兴趣。如果把练习内容寓于游戏之中,唤起他们主动参与练习的激情,将收到事半功倍 的效果。这是因为游戏符合儿童爱玩好动的天性,能有效的促使学生动手、动口、动脑,为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创设最佳环境。如在完成“想想做做”的练习时采用“购物游戏”的方式,用“你来当老师”的形式进一步巩固学生对乘法的认识。练习时,用圆片摆一摆,每堆摆2个,摆4堆,指名回答,摆了几个几?或用圆片摆一摆,每堆摆4个,摆2堆,指名回答:摆了几个几?让学生找乘法,使枯燥乏味的练习变成丰富多彩的游戏,把学习内容寓于游戏中,使教学收到意想不到的良好效果。

3、在学与玩中,实现学生学习方式和师生角色的转变。《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务必抛弃以讲解为主的教学方式,要为学生创设更多的探索机会,积极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合作交流,展示个性思维的方法和过程。本课中一系列的生活情境,旨在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和欲望,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把学生推到了真正的主体位置,成功的实现了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励”。这要求教师要深刻领会《课程标准》的实质,树立创新的教育理念,创造性的理解和使用教材,用活教材,为学生提供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学习内容,以激励他们主动观察、实践的欲望,使他们在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教学情境中发现数学、体验数学、感悟数学。同时我们要积极地改变传统的“传道者”高高在上的“照本宣科”的模式,在教学中与 学生之间建立新型的“伙伴”关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教师只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引领者和参与者,让学习成为学生的真正的需要,实现思维的“再创造”,让学生感受到创造的快乐,课堂生活的快乐,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促使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真正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实现师生角色的转变。

总之,在数学课堂教学要真正体现“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就必须转变教学观念,创造性地运用教材,创造性地设计学习活动,从而有效促进基于学生生活实践或学习探究活动的预设生成中,让学习主体的认知结构、自主探究、创新能力与个性发展等方面持续地、动态地生成于开放合作,积极互动的课堂学习环境中,如叶澜教授所言:“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这节课接近尾声时,让孩子们说一说生活中哪些问题可以用乘法算式来计算?孩子们从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七嘴八舌地说开了。这样孩子们的思维又得到了发展。整个过程,学生亲身感受到的并不是老师在传授知识,而是他们自己体验、探讨出来的。

从上述教学过程中,我深切体会到:我们的数学教学不仅仅应关注学生获得怎样的结果,而更应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在情境中学数学是学生最感兴趣的,在生活中学数学是最有价值的,在游戏中运用数学是学生最乐意的。也只有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才是最好的素质教育,才是数学教学的真谛。

第五篇: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案例

“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案例

一、案例描述

1、创设情境,激趣引入

(1)谈活:你们喜欢摆图吗?你最喜欢摆什么?(学生争先恐后地回答)生1:我最喜欢摆房子。生2:我最喜欢摆汽车。生3:我最喜欢摆三角形。…

2、动手操作,自主探究(1)动手操作

①在规定的时间内,摆出相同的图形,看谁摆得多又快。②说一说,你摆的是什么?给你摆得图形取一个名字。

A、指名说(我摆的叫房子图,我摆的叫电视机,我摆的叫“×”图……)B、同桌互说

③数一数,你摆一个图形用了几根小棒?那摆这么多图形,一共用了几根小棒?

④算一算,你是怎样列出算式? 学生1:7+7+7+7+7 学生2:4+4+4+4+4+4 学生3:3+3+3+3+3+3+3+3+3+3+3+3+3+3+3(师写时说:我都听糊涂了。生答:有15个3。师及时说:这样说我就清楚了。老师写并请下面的同学帮着数,有些学生就叽里咕噜地说:太长了,真麻烦!)

⑤这些算式,有什么特点?(学生经过认真观察,仔细思考后都争着回答)生1:加数都一样。(分别请学生说出这条算式的加数)生2:都是加法。生3:都有好几个加号。

⑥谈话:这么长,还有比这条3+3……算式更长的算式吗?(有一位学生说出了30个2相加,这时,老师用很惊讶的神态望着他,使他感到很满足、很自豪)如果有100个3相加,你感觉怎么样?(太长了,太麻烦了,一个黑板都写不下)谁有好办法,使这么长的算式变得简短些?

3、自主探究

(1)独立思考后,小组交流。(顿时学生摩拳擦掌,踊跃参与,有的沉思,有的讨论,经过多次探索,热烈地合作交流,在一片兴奋的欢呼声中,学生开始汇报)(2)汇报:

小组1:用合并加数3+3=6、6+6+6+6+6+6+6+3(下面学生说:还是太长了)小组2:3+3+3=9,9+9+9+9+9 小组3:15个3相加 小组4:用乘法15×3

师说:同学们想出了这么多的方法,真了不起,但感觉合并加数的方法还是太麻烦,而且我们以前学过加法,你们想知道数学家想出了个更简便的表示法?(学生齐声说:想)

(3)师出示:15×3并说:看到这算式,你想说什么? 学生1:真的很简便!学生2:这个“×”是什么? 学生3:15哪里来,3哪里来? 学生4:这个算式怎么读?

(根据学生的提问,请学生帮忙,逐一回答)

(4)从学生的提问和回答中引出乘法算式的读法、表示意思、乘号和乘法。

(5)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就学习这种表示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写法——乘法。

4、体验运用

(1)找:师:接下来,老师带你们去游乐园一趟,那里就有用乘法来解决的问题,看谁找得多?

(2)写:针对问题写出相应的乘法算式和加法算式。(3)说:什么样的问题可以用乘法来解决?

5、谈收获:……

6、生活拓展:生活中还有很多很多可以用乘法解决的问题,大家课后去找找,看谁找得多

下载《乘法的初步认识》案例分析(共五则范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乘法的初步认识》案例分析(共五则范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分析)

    《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执教:连梅洁 指导:陈巧珍教学内容: “乘法的初步认识”一课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45~46页的内容。本节课是乘法部分......

    乘法的初步认识

    第1课时乘法的初步认识课题乘法的初步认识课型新授课设计说明1.巧设问题,激发兴趣。这一环节的处理旨在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观察算式的不同之处,找出算式的特点,得出问题是......

    乘法的初步认识

    乘法的初步认识 陈磊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乘法是几个相同的加数相加的简便形式的创造过程,从中初步理解乘法的意义,体会乘法和加法的联系和区别。能正确地读、写乘法算式。......

    乘法的初步认识

    《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梅城小学 王亚平教学内容:人教版二年级上册47页例1及相关内容。 教材分析:乘法的初步认识在内容的编排上分为两个层次:首先以具体情境为背景,产生......

    乘法的初步认识

    乘法的初步认识 教学内容: 二年级上册教科书第44页—46页的内容及练习九中的相应练习。 教学目标: 1、 初步理解乘法的意义,认识乘号,能正确地读、写乘法算式。 2、 让学生经历......

    乘法的初步认识

    “乘法的初步认识”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洛南县西街小学 张梦玲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44~46页例1及练习九的第1~4题。 教学目标 1.创......

    乘法的初步认识

    乘法的初步认识 教学内容:P44----46内容,做一做及练习九部分练习题。 教学目标:1、通过动手操作,让学生经历乘法是几个相同加数相加的简便形式的创造,从 中初步理解乘法的意义,体......

    乘法的初步认识

    《乘法的初步认识》说课稿 一、说教材 1.说课内容: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三册第19-20页的例1以及练习五中的第1~3题。 2.教材简析: 学生已经学过加法、减法,这一节是学生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