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孙子兵法论文
摘 要
《孙子兵法》是我国也是世界上最早、最完整、最卓越的军事理论著作,是中华民族数千年灿烂文明长河中,令世界叹为观止的闪烁着真理光芒的文化瑰宝,一直为世人所推崇。《孙子兵法》为世界第一“兵学盛典”,已在世界范围内广泛传播,应用领域极为广泛,更倍受商界青睐。日本企业家将其奉为至宝,美国商人视其为“金科玉律”。军队是在战场上拼杀,企业是在市场上作战,二者有相当的相似性,《孙子兵法》是伟大的商战博弈论,故可为现代商战所用。从管理学角度深入探究了《孙子兵法》的思想精髓,分析阐述《孙子兵法》的管理思想、管理方法和人才标准;对于丰富现代管理理论,管理工作实践具有一定的借鉴和启迪作用。
【关键词】 管理;思想;方法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缺少经济谈什么都是空的,从古自今经济永远是人类生活的主题。市场竞争说穿了就是企业之间的拼争。如何能在凶险的市场竞争搏杀中,顺应潮流、把握商机、扬长避短、力争主动,获取成功,确实要求企业管理者具有超人的智慧、睿智的头脑、敏捷的思维、准确的判断、果敢的决策等至今把《孙子兵法》的军事谋略运用于现代企业管理已经十分广泛,而最早把孙子军事谋略运用于企业管理的是日本人。日本军人出身的企业家大桥武夫于1951年接管濒临破产的小石川工厂,把它整顿、重建为东洋精密工业公司,几十年来一直生机勃勃,久盛不衰。其诀窍就在于把《孙子兵法》的某些思想引入他的企业管理之中。下面我们就看一下《孙子兵法》和提高企业效率的具体联系。
一、孙子兵法之提高职工工作积极性
带兵的将帅要爱护士卒,把士卒当做自己的亲生儿子,这样,士卒也会尊敬将帅,把将帅当做自己的父母。形成了如此亲密的关系,作战时士卒就会奋勇当先,与将帅一起,同生死、共患难。这样的军队就具有坚强的战斗力,能够创造战争中的奇迹。《孙子·地形篇》说:“视卒如婴儿,故可与之赴深溪;视卒如爱子,故可与之俱死。”就是讲述这个道理。
在企业管理中,领导也要关心、爱护员工,如同家人,这样,员工也会热爱领导,把企业当成自己的家,在企业中奋力工作以回报领导的关爱。员工具有如此的积极性,必然会出主意、想办法,生产出高质量的产品,企业也会因此而兴旺发达起来。当然,对于职工,除了爱护之外,还要严格管理。孙子指出:“厚而不能使,爱而不能令,乱而不能治,譬若骄子,不可用也。“(同上)爱和严应该双管齐下,两者是相辅相成的。
国外有远见的企业家从劳资矛盾中悟出了“爱员工,企业才会被员工所爱”的道理,因而采取软管理办法,对员工进行感情投资。法国企业界有句名言:“爱你的员工吧,他会百倍地爱你的企业。”美国惠普公司创立人惠利特说:“惠普公司的传统是设身处地为员工着想,尊重员工。”该公司以定期举行“啤酒联欢会”的方式来维系员工的感情,增强“家庭感”。联欢会时,全体员工可以畅怀痛饮,一醉方休。豪饮中穿插各种节目,唱公司的歌,公布公司的经营状况。公司领导人频频举杯,大张旗鼓地表彰每一位值得表彰的员工。员工们无所不谈,尽兴尽情,增进了情感,激发起更加努力工作的热情。
日本一些企业家更是重视企业的“家庭氛围”。他们声称要把企业办成一个“大家庭”,注意为员工搞福利。当员工过生日、结婚、晋升、生子、乔迁、获奖之际,都会受到企业领导人的特别祝贺,使员工感到企业就是自己的家,企业领导人就像自己的亲人长辈。日本桑得利公司员工佐田刚进公司不久,他的父亲 优秀的品质。一句话,必须具有一个优秀的军事指挥者的资质。就去世了。公司总裁岛井信治郎率领一些员工到殡仪馆帮忙。丧礼结束后,总裁又叫了一辆出租车,亲自送佐田和他的母亲回家。佐田后来当上了主管,常对人提起这件事:“从那时起,我就下定决心,为了老板,即使是牺牲生命,也在所不惜。”可见孙子所说“视卒如爱子,故可与之俱死”,说的是确有道理。佐田为回报公司总裁的爱心奋力工作,成了桑得利公司的顶梁柱,对公司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类似情况在中国企业也屡见不鲜。山东活塞厂(在滨州市)厂长杨本贞平时关心职工生活,他提出要“视老年职工如父母,视青年职工如子女,视人才为厂宝”;要求干部们“时时把职工的冷暖放在心上”。一次,厂里有个职工下班时带走一塑料桶柴油,被传达室执勤人员发现,有关部门要按厂规处以罚款。当杨本贞知道这名职工因家中做饭有困难而偷拿柴油时,便亲自出马多方奔走,争取来二百个液化气罐指标,以相当优惠的价格卖给了急需的职工。一位女检验员因患血癌而住院治疗,厂里为她付出了几万元的治疗费,如今她的病已大有好转。一件件动人的事震撼着职工的心灵,大家只有好好工作来报答厂领导的关怀。从1986年到1990年,该厂在产值、利税、产品质量诸方面,连续五年保持全国同行业的最高水平,夺得了“五连冠”.二、孙子兵法之加强自我保护意识
孙子认为用兵作战可以运用“诡道”行为,即诡诈的行为。他在《计篇》中列举了“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利而诱之,乱而取之”;“攻其无备,出其不意”等十四种属于“诡道”的方法,认为这是“兵家之胜”,即兵家所以制胜敌人的奥妙所在。
在企业经营中,有时也可变通使用“诡道”。例如,企业为了扩大本厂产品的影响,往往给顾客免费赠送一些产品,让顾客吃过或用过之后觉得满意,便经常来购买这种产品。应该说,这就是“利而诱之”的方法。1992年元旦,杭州娃哈哈食品集团公司在杭州两家报纸上登出一小幅广告,声明凡持这一剪报者即可免费赠送一小罐果奶。许多市民拿了当日剪报竞相兑换,公司为此免费赠送了五十万罐果奶。由于果奶质量上乘,滋味可口,孩子们喝了还要再喝,于是果奶销量大增。当年该公司销售额达五亿元,实现利润一亿元。
当然,企业竞争与军事战争不同,它是一个长期、反复,又有法律约束的过程,主要应该以可靠的产品质量和周到的售后服务赢得顾客的信任,战胜竞争的对手。因此“诡道”的方法必须谨慎使用,以不损害企业的形象和不触犯法律为原则。
在企业经营中,有时可用提早宣布经营计划的声威震慑对方,取得“诡道”制敌的胜利。美国杜邦公司利用二氧化钛业务的生产线扩张计划,就成功地阻拦了竞争对手的进入。在20世纪70年代,杜邦公司的管理人员相信在二氧化钛这个市场未来13年里会达到53.7万吨的新规模。基于这一预测,杜邦公司决定增加50万吨的生产能力,给对手一个震慑。作为战略内容的一部分,杜邦公司不仅宣布了扩张现有设备的计划,而且假意宣布即将兴建一个13万吨生产能力的新工厂,试图吓住所有的对手。最后,杜邦公司虽然未能成功地震慑住所有的竞争对手,但是这些强硬的战术还是给公司带来了回报。杜邦公司成了二氧化钛的主要生产商,这个称号它一直保持了大约25年之久。
在企业经营中既要求自己善施“诡道”,但同时又要警惕对手施用“诡道”,以防自己失误而陷入不利的境地。例如,上海宝山钢铁厂选择厂址于地基松动之处,当与国外一些企业和公司研究时,他们明明知道该厂址有问题,但故意不说,还力促这项计划实施。结果,为了坚固地基,我们只好买人家积压待销的钢材,一根一根往沙窝里打。我方没有提高警惕,让对方用“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的“诡道”,使自己蒙受巨大损失。
如果我方具有很强的自我保护意识,对于对方的“诡道”早有戒心,则情况就会大不一样。1989年,英国某公司有一套活塞铸造设备准备出售,与山东省有关部门联系。山东活塞厂厂长杨本贞获悉此事后,亲自率团赴英考察。在英国,他们进行了一场机智的唇枪舌剑,下面是他们对话的记录。
英国老板问:“你们此行的目的是什么?”杨本贞答:“考察。”英:“不是吧?应该说是购买设备,办理拆装手续。”杨:“我们还没有见到设备,怎么能轻言购买?”英: ”你们省厅已经决定购买了。”杨:“那么你们去找省厅。”英:“你们已经定了,不买就违反欧洲经济法。”杨:“你们是否知道,你们也违反了亚洲经济法。”英:“亚洲什么法?”杨:“先看后买。”英:“这样吧,杨先生,你们的机票和用餐费由我们全包,如何?“ 杨:“我们又不是来旅游的,不必了。关键是看设备怎么样?”在看过设备以后,英国老板又问:“怎么样!” 在这场谈判买卖中,英国老板采取弄虚作假、威胁恐吓、“利而诱之”等“诡道”手法,想把报废的旧设备推销出去,而中方厂长则提高警惕,针锋相对,坚持原则,在看过实物后拒绝购买,避免了资金的浪费和损失,维护了中方企业的利益。
孙子智、信、仁、勇、严五项军事管理人才标准,讲的虽是为将之道,但其对企业管理的指导意义也可见一斑,中国大陆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相继召开了多次有关“孙子兵法与企业经营管理”方面的经验研讨会议,与会者介绍了大量运用孙子兵法进行经营管理而取得成功的实例,并且发表了一大批专题论文和 出版了学术专著,已取得很好效果。所以说运用《孙子兵法》军事谋略于现代企业管理之中,举其一而反其三,必将大有裨益。
参考文献
1、刘凡.《商用孙子兵法》 四川出版社 1998.5
2、爱其来.《孙子兵法精义》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1991
3、陶汉章.《孙子兵法概论》.解放军出版社, 1985.4、张向荣.《孙子兵法解读》贵州人民出版社 2009
5、王玉祥.《学孙子兵法》 大连理式大学出版社 1998
第二篇:孙子兵法论文
学习《孙子兵法》的收获
关键字:《孙子兵法》,收获,心得
摘要:《孙子兵法的谋略思想与运用》、《孙子兵法与三十六计》
内容:
《孙子兵法》这部两千多年前的博大精深的中国兵书,描述了中国古代军事上用兵的谋略和战争的艺术,而对我现在而言,它已经突破了战争军事的范畴,无论是在政治外交上,文化哲学上,乃至经济管理,体育竞赛等等方面,都有很大的影响和价值。面对竞争激烈的当今社会,人才标准的范畴在丰富,单一的知识技术人才已经不能适应当前的经济发展,社会的需要,时代在呼唤具有创新能力、开拓性的人才,综合能力已成为衡量人才的重要标准。所以对我们当代大学生来说,更应该学习一点用兵的方法和谋略艺术,对我们提高自身的能动意识和决策能力是有一定帮助的。
初读《孙子兵法》,感觉晦涩,再读《孙子兵法》感觉深刻,深读《孙子兵法》发现收获颇多。现在我就谈谈我的收获:
每一个人都有各自的人生道路,但是人生的道路并不是一帆
风顺的,并不是平平坦坦的。在人生旅途中,既有坎坷,也有坦途;即有荆棘,也有鲜花;既有眼泪,也有歌声;既有痛苦,也有幸福;即有陷阱,也有成功……但是我们应该选择什么样的人生道路,而且我们应该如何面对人生道路上的坎坷,这是摆在每个人面前严峻的人生课题。对我们当代大学生更是应该思考的问题,面对当今激烈的竞
争,大学生已经没有什么稀奇,更多的大学生没有工作,没有竞争力,所以我们面临如何找我们的出路。而且我们应该怎样综合的提高我们的实力。对待竞争,只有实力能说话,我们只有努力提高自己的能力。
一、“臵之死地而后生”
孙子曰:“军争之难者,以迂为直,以患为利。”(《军争篇》)“投之亡地然后存,陷之死地然后生。夫众陷于害,然后能为胜败。”(《九地篇》)这两句话意思是说,军队争取先机之利最困难的地方,是要把迂回的弯路变为直路,要把不利变成有利。把士卒投入危地,才能转危为安;陷士卒于死地,才能转死为生。军队陷入危境,然后才能夺取胜利。历史上不少名君良将正是运用孙子这一用兵思想,才导演了一幕幕转败为胜,转死为生,转患为利的活剧。我国古代著名战将韩信井陉背水之战,就是“以患为利”的著名战例。人生竞争如同战场军争。在人生的旅途中,不但常有失意、挫折和失败,有时还会遇到突如其来的厄运。明智的人,正是在这一次次的挫败和一个个逆境中,逐渐变得坚强起来,成熟起来,从中获取了一次次胜利和成功。生活的辩证法告诉我们,逆境固然是人生道路上的不利条件,但当这种不利因素转化为催人发奋,战胜厄运的强大动力时,它又变成了好事。逆境可以激励弱者,造就强者;逆境可以磨炼意志,笑对人生。
二、“将之五德”
孙子曰:“将者,智、信、仁、勇、严也。”(《计篇》)意思是说,所谓将就是指将的智谋、诚信、勇敢、严明。强调的事为将之者,必须具备智谋,讲诚信,讲仁爱,有勇敢,能严格军纪的素质。这样才
能统帅好军队,能打胜仗,真正成为君主的辅佐,国家的栋梁。古往今来,选帅一直都是国家的重点,“三军易得,一帅难求”,只有选好的将领才能统帅好的军队,才能做到攻无不克,战无不胜,才能主宰国家的命运。如今也是,只有有好的管理者才能把一个集体做的好。在今天知识经济的时代,高新技术的条件下,高技术战争对指挥人才和其他参战人员的要求也高了,这就需要去有更多的高素质的科学技术人才,以提高我军的高技术条件下的战斗力,好迎接高新技术的挑战。同样在经济领域以及其他领域来说,要求的都提高了,只有高素质的人才,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对我们大学生来说,面对竞争日益激烈的时代,既有机遇又有挑战,怎样把自己培养成时代和社会需要的人才是我们面临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而“将之五德”,给我提供了一个前提,我们应该具备一些应有的素质。出了自己的专业知识外,我们更应该培养自己的品德。如我们应该要诚信,只有坚持诚信,才能使别人信任,被人认可。我们也要勇敢的前进,对新世纪,新的时代,我们应该大胆的创新,只有创新才能不断的与社会同步,才能走在前沿,而不被时代的潮流抛弃。我们要具有一定的素质才能保持自己的活力。如果我们是一个管理者更需要具有好的素质,这样才能更好的领导集体,才能做出成绩,才能突破,才能做到更好。
三、“知己知彼”
孙子曰:“知彼知己,胜乃不殆;知天知地,胜乃可全。” “故知兵者,动而不迷,举而不穷。”(《地形篇》)这两句的意思是说,了解对方,了解自己,争取胜利就不会有危险;懂得天时,懂得地利,胜利就可保万全。所以懂得用兵的人,他行动起来决不会迷惑,他的战术变化不致困窘。孙子在讨论“知胜之道”时,认为贤能的将帅,必须做到“知彼知己”, “知天知地”,不仅要了解敌人,还要了解自己;不仅要懂得天时,还要懂得地利。也就是说,必须把敌我双方的情况搞得非常清楚,才能下定战役决心,选择好战役的突击方向,这样的“知兵者”才能“动而不迷,举而不穷”。他打起仗来绝不会感到迷惑,他采取的作战措施一定会变化无穷而不困窘。借用孙子这一用兵思想,我们可以说,真正懂得人生的人,也绝不会在人生道路上迷失方向。在人生的旅途中,人们的各种实践活动总是有一定的目的性。而人生的目的是人生的根本问题,它决定着一个人的归宿和生命的价值,对人生的根本方向、根本态度起着决定的作用。人生目的是人类在实践过程中以认识为基础形成的一种行为指向和结果。在纷纭的大千世界里,丧失人生目的,就会迷失方向,就会徘徊県徨,随波逐流,浑浑噩噩地虚度年华。
人们对每一个目标的追求都是人生目的中的一个阶段,这种追求既是崇高的也是没有止境的。所以,应当把某种追求的实现看作是向更高一级追求或者另一种追求的开端。有一位年逾花甲的科学家,他掌握了六种外语,然而依然锲而不舍地学习第七种外语。有人问他究竟为什么,他笑笑回答:为了不懈地追求,为了不断扩大生存空间,为了不断地开拓有助于发现新的追求目标的窗口。这种人在人生的旅途中会始终不渝地沿着既定的方向前进,永远不会迷失目标,永远对自己的人生有新的安排,这种人实际上就是孙子所说的那种“
动而不迷,举而不穷”,能打善战的“知兵者”对我们大学生也是一样的,我们不能浑浑噩噩的度日子,不能没有目标的活着,我们必须制定目标,制定我们自己的人生规划。
《孙子兵法》使我明白了许多,如果是一名管理者要做到“进不求名,退不避罪”还要“视卒如爱子”;如果我们遇到了一些事情使我们恼怒,我们应该做到“主不可以怒而兴师,将不可以愠致战”,因为怒而乱谋,会坏了事情,会是事情向坏的方面发展;我们应该了解战机把握别人,才能最好的取得成就。作为一名当代大学生,我认为应该学习孙子兵法,因为它讲述了许多的道理,无论是用到管理还是人生上都有许多的用处。我们应该树立自己的目标,要做到知彼知己,面对困难,我应该理智,我要做到分析问题,想到最好的解决办法。只有自己做到不慌忙才能做出最理智的决策。孙子兵法有博大精深的用兵思想,精湛的谋略艺术,生动精辟的绝句名言,把一个个人生的道理展现在我们的眼前。回顾历史,有多少的名人志士,有多少的将帅,将孙子兵法诠释给我们。我们应该把孙子兵法中的道理用到我们的生活中,使我们更好的发展,更好的提高我们的综合能力。
第三篇:孙子兵法论文
《孙子兵法》读后感
在一个细雨霏霏的春日,怀着无比的崇敬的心情登上了吴中第一山,与古代军事学家——孙子有了近距离的接触,对他那博大精深的恢宏著作《孙子兵法》认真学习了一番。《孙子兵法》既是一部军事经典著作,又是一部光辉的哲学著作,是我国灿烂的古代文化中一份珍贵的遗产。孙子在书中揭示的一系列具有普遍意义的军事规律,不仅受军事学家所推崇,在经济领域、领导艺术、人生追求和班级管理等方面,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孙子兵法》在用人方面有独到之处,在《始计篇》中提出“主孰有道,将孰有能”强调将帅在治理军队、领导部属时要赏罚分明、恩威并重;“智、信、仁、勇、严”是将帅必须具备的五种能力;“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这里的“兵”是“懂得用兵的将帅”,孙子十分重视将帅在战争中的作用。又如,“知兵之将,生民之司命,国家安危之主也”(作战篇)这些强调的都是将帅的重要性。在班级管理中,想要建立一个健康向上的班集体,班级的领导者——班主任,要以身作则,做得正,行得直,使自己在学生中树立威信,让学生尊重你、支持你。班主任每天和学生接触的最多,所以班主任不只是对他们进行语言教育,更重要的是用自己的行动为他们做出榜样,使学生耳濡目染。比如,大部分学生都有随手乱扔废纸的不良习惯,如果班主任只是一味的去批评,去指责,也许效果并不是很明显,但假如班主任能够弯腰捡起废纸,送到纸篓,也许会更能教育学生。
正所谓“话说百遍,不如手做一遍。”同时还要做到“视卒如爱子”(地形篇),要真诚的关爱每一个学生,班主任不要以老师自居,动辄就训斥、挖苦、讽刺学生。人都是有自尊的,老师要象保护自己的眼睛一样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对学生要公平,一视同仁,不能因为学生成绩的好差、相貌的美丑、经济条件的好差而对学生另眼相看。对学生要始终表现出关注和热情,巧妙地对学生进行奖励和批评。这样同学们就会觉得在这个集体中有温暖、有希望,从而更加热爱这个集体。
“夫未战而庙算胜者,得算多也;未战而庙算不胜者,得算少也。多算胜少算,而况于无算乎!”(始计篇)战争的决策者一定要在战前做周密的计划,对战争中可能出现的种种情况做出不同的估计和安排,也就是说,要打有准备之仗。一个学开始时,我们班主任就带领学生制定本学期的计划,根据学校少先队的活动思想,集思广益,制定学生喜闻乐见的班队活动。这样一个学期的班队活动才会搞得有声有色。反之,什么都不准备,就会产生盲目性。
孙子在《作战篇》中指出:“取敌之利者,货之。故车战,得车十乘以上,赏其先得者。”在教学中,对成绩进步者或成绩优异者给予物质奖励固然重要,而注重精神激励更为重要。曾在著名主持人白岩松的文章《成长的阶梯》中看到这么一段话:“很多年过去,我依然感谢表扬我那位老师,如果当时,他因为我过去成绩一般,而不肯把表扬给我,甚至对我的成绩表示怀疑,那我就不会迅速从自卑中找到自信,也许结果会是另外一个样子。”可见,精神激励在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方面能收到的巨大效果。学习上需要激励,班级管理上也同样如此。长期的批评和高压政策只能产生两种后果:要么自信心彻底丧失,破罐子破摔;要么表面上屈从,实际孕育着强烈的愤懑和反抗。“我们是一个很不错的班级。”“我为自己能成为你们的老师感到骄傲”。这些用第一人称表达出来的话语,既让学生和我融合在了一起,更让学生的自信心高涨,荣誉感倍增,班级工作开展起来也就得心应手了。
我们利用《孙子兵法》中所蕴育的不变的真理内核,往往可以立于不败之地。一个班级有几十位学生,学生之间充满竞争,这就需要管理,《孙子兵法》就有用武之地。如“知己知彼,百战不贻”,无论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这都是必须的。不了解情况,就像缘木求鱼一样的难。中国最伟大的老人家孔夫子曾经说过:“有教无类”“因材施教”是每一个老师对于学生的教育的基本要求。做到了解学生的特点,掌握学生的爱好,引导学生的需求,孔子说:“学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我认为,这才是教育的最高境界。也就是“知己知彼,百战不贻”的最好阐释。
《孙子兵法》不仅仅是一部战略宝典,它已在各个领域发挥其不可比拟的作用。学习“孙子兵法”,真的感受到中华文化的深厚与精髓。今天我们所做的一切,我们的老祖宗原来在数千年前就已认知和分析得如此确切与深透,使我们不得不深深感叹前人的伟大和华夏文明的精深。不过,孙子兵法博大精深,还需要我们在今后的日子里仔细揣摩,不断实践和回顾。
第四篇:孙子兵法论文
2011年《孙子兵法》课程论文
姓 名: 汤其刚 学 号: 200802050122 班 级: 08物理(1)班 专 业: 物理学 院 - 系: 理学院物理系
《孙子兵法》的哲理性及其应用价值
汤其刚
(云南红河学院理学院物理系
云南
蒙自
661100)
摘要:《孙子兵法》在总结兵战经验中所提出的战略战术,是建立在对客观事物发展规律的深刻认识基础之上的,有很强的析理性和普遍的应用价值。其对经营管理等活动的启示主要表现在主客观的统一是取胜之道;要去伪存真,出奇制胜;要修道保法,赏罚严明;要权变应变,以逸待劳。
关键词:《孙子兵法》;哲理性;应用价值
现代《孙子兵法》研究基本上是向两个层面延伸,一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发掘分析《孙子兵法》的思想精髓,丰富发展其思想内涵,特别是深入分析其思想的哲理性;二是拓展《孙子兵法》在现代的应用范围,使其哲理性在当代的背景下,与军事、经济和管理有机地结合起来,以推动各项事业的发展。本文重点是通过对《孙子兵法》在军事学上表现出的哲理性分析,进一步指出其所具有的普遍的应用价值,以求借鉴。
一 主客观的统一是取胜之道
《孙子兵法》的哲理性,首先在于它所特别强调的主客观的统一性。孙子认为,全面了解和掌握敌我双方的实际情况并在此基础上采取相应的决策和行动是取胜的先决条件。“故曰:知彼知己,白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这里讲的知与不知是指主观对客观认识的有无多少,而己和彼则是战争中敌我双方的客观情况,它反映的是对立双方矛盾斗争的客观实际。这里孙子强调了敌我矛盾斗争的客观性,更强调了知己知彼的重要性。他认为,在战争中处理主客观的关系有三种表现:一是主客观基本统一,即既知己也知彼;二是主客观部分统一,即只知己不知彼,或只知彼不知己;三是主客观基本背离,既不知己也不知彼。由此引发出三种结果:知己知彼者,百战百胜;对彼己只知其一者,胜负参半;彼己皆不知者,有败无胜。孙子的这一认识,是经过千百次战争实践证明的真理,是不可违背的客观法则。毛泽东指出:“国古代大军事家孙武子书上‘知彼知己,百战不殆,’这句话是包括学习和使用两个阶段而说的,包括从认识客观实际中的发展规律,并按照这些规律去决定自己行动克服当前敌人而说的。我们不要看轻这句话。”他又进一步指出:“孙子的规律,‘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仍是科学的真理。”孙子的这一论断,由于深刻揭示了客观事物发展变化的必然性,因而是古今中外普遍适用的,目不仅适用于兵战,也同样适用于商战及变革世界的各个领域的斗争。它是《孙子兵法》的主体思想,贯穿于《孙子兵法》的始终。其他各篇基本上是围绕这一思想展开的。如《计篇》实际上是从战略计划的高度论述知彼知己、争一取胜利的思想。《谋攻篇》是在分析敌我实力的基础上论述如何组织进攻的战略战术,《用间篇》则是强调如何发情报队伍的作用,打入敌人内部了解敌情及进行分化瓦解的方法与策略。总之,此书各篇几乎都贯穿着知彼知己这条主线。所以,《孙子兵法》的哲理性的基本特点是强调主客观的统一为取胜之道。
《孙子兵法》不仅提出了“知彼知己,百战不殆”的著名论断,而且深入分析了指挥战争究竟要了解和掌握哪些内容才算做到知彼知己。
首先,指挥要了解和掌握决定胜负的五大基本要素,即道义、天时、地利、将才和法令,并以是否合乎这五大因素的要求,顶测战争的胜负。
其次,权衡胜负,多谋善断。指挥根据已掌握的敌我双方的实际情况,权衡各种可能,分析各种条件,做出正确判断与决策。孙子认为,根据历史经验,应掌握战争的主性,首使己方处于不可战胜的地位,然后以待敌之可胜。既要了解自己不可战胜的条件,又要掌握敌方可以战胜的弱点,做到守则固,攻则胜。“昔之善战者,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不可胜在己,可胜在敌。故善战者,能为不可胜,不能使敌之可胜。故曰:胜知而不可为。不可胜者,守也,可胜者,攻也。”并指出:“多算胜,少算不胜。”孙子强调在决定是否出击作战的问题上,一定要全面了解和权衡敌我之间的全部情况,不能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知吾卒之可以击,而不知敌之不可击,胜之半也;知敌之可击,而不知吾卒之不可以击,胜之半也;知敌之可击,知吾卒之可以击,而不知地形之不穷。故曰:知彼知己,胜乃不殆;知天知地,胜乃不穷。”由此,孙子认为:“故知胜者有五:知可以战与不可以战者胜;识众寡之用者胜;上下同欲者胜;以虞待不虞者胜;将能而君不御者胜。此五者,知胜之道也。
再次,知权衡之计,明用人之道,重情报之人。《孙子兵法》特别强调军事指挥者必须知己知彼,通晓军队进退的道理,明辨地形的利弊,懂得实力的强弱,并认为这是立于不败之地的重要条件。“策之而知得失之计,作之而知动静之理,形之而知死生之地,角之而知有余不足之处。”这就是说,只有多谋善断,才能权衡利弊得失,做到心中有数。有亲临其境,勇于实践,才能通晓动与静的道理。只有深入一线,察看地形,才能得知所处地形对部队存亡的作用。只有通过斗争实践,不断总结经验,才能真正掌握自己的实力强弱和不足之处。由于战争胜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指挥者的策划与运筹,统治者必须严格掌握将才标准,通晓为将所应具备的素质,做到知人善任。“将者,智、信、仁、勇、严也。法者,曲制、官道、主用也。凡此五者,将莫不闻,知之者胜,不知者不胜。”“故明君贤将,所以动而胜人,成功出于众者,先知也。”并指出,所谓先知,主要是掌握敌我双方的真实情况,绝不是依靠主观想象或依靠上帝鬼神的保佑。“先知者,不可取于鬼神,不可象于事,不可验于度,必取于人,知敌之情者也。”
由于战争双方对各自的真实情况都是严加保密的,而掌握和了解对方的情况又是克敌制胜所必不可少的。因此,《孙子兵法》特别注重情报的收集和情报队伍的建设,并认为采用各种手段和不惜一切代价加强情报工作是争取胜利的重要条件,并指出,在战争中几乎没有比抓紧情报工作,重赏有功情报人员,严格情报的搜集和保密工作更加重要的了。为此,《孙子兵法》专列《用间篇》,深刻地总结了这方面的经验和应遵循的原则。“故三军之事,莫亲于间,赏莫厚于间,事莫密于间,非圣智不能用间,非仁义不能使间,非微妙不能得间之实,微哉!微哉!无所不用间也。间事未发,而先闻者,间与所告者皆死。”这里特别强调了掌握情报的重要性。孙子认为,军事行动与情报的关系是极为密切的,情报的奖励应是最高的,要想成功没有比情报的保密更为重要的,没有很高的指挥才能就不会正确地利用情报,没有很高的军事修养和对事物的洞察力,就不可能真正掌握情报的价值。情报的作用是无所不在的。军事行动尚未开始而泄密者,应从重处罚。同时《孙子兵法》还指出,如果不掌握敌方的意图和动向,不通过向导了解敌方的地形而盲目行动,便会背离天时、地利的客观要求而导致失败。“故不知诸侯之谋者,不能豫交;不知山林、险阻、沮泽之形者,不能行军,不用乡导者,不能得地利。”
二
去伪存真,出奇制胜
由于战争是你死我活的对抗了行为,因此敌我双方为了保存自己,消火敌人,都尽力采取各种手段造成对方的错觉和失误,因此,情况就千变万化。由此,《孙子兵法》认为,兵不厌诈,对敌人来说无信义可言。在这种情况下,要做到知己知彼,必须善于透过现象看到事物的本质。对此,《孙子兵法》总结了各种经验,概括出一些带有规律性的表现。“敌近而静者,恃其险也;远而挑战者,欲人之进也”,“辞卑而益备者,进也辞强而进驱者,退也”,“无约而请和者,谋也。”这里,孙子一方面指出双方的本质是通过现象来表现的,另一方面则特别强调了这种条件下敌我双方的表面现象往往从相反方向反映了双方的本质和意图。在孙子看来,重要的是要把握现象与本质之间的特殊表现关系,透过虚假的现象认清对方的本质。
除此之外,《孙子兵法》还揭一些间接的现象所反映的敌我双方的活动规律。“众树动者,来也;众草多障者,疑也;鸟起者,伏也;兽骇者,覆也;尘高而锐者,车来也;卑而广者,徒来也;散而条达者,樵采也;少而往来者,营军也。" 就是说,可以通过因敌方行动所引起的某些事物的变化的表面现象判断敌情。这些现象都和敌方的意图和动向紧密相连,正确地认识和掌握这些现象所反映的本质,有助于准确地判断敌情,争取战争的胜利。
孙子认为,在兵不厌诈的问题上,应该积极主动灵活多变,而不是消极被动墨守成规。应根据掌握的情况,有意识地制造各种假象,迷惑敌人,使之弄不清我方的虚实,在错误的判断中陷入被动挨打的境地。他指出,一个高明的军事家,不仅要善于指挥自己,还要善于指挥敌人。“故善动敌者,形之,敌必从之;予之,敌必取之。以利动之,以卒待之。”“兵者,诡道也。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利而诱之,乱而取之,实而备之,强而避之,怒而挠之,卑而骄之,佚而劳之,亲而离之。攻其无备,出其不意。此兵家之胜,不可先传也。”为了消灭敌人,保存自己,《孙子兵法》主张采取各种真真假假、虚虚实实的战术暴露敌人,隐蔽自己,分散敌人,加强自己。“故形人而无形,则我专而分;我专为一,敌分为十,是以十攻其一也,则我众而寡。” 《虚实篇》并强调要绝对保守我方机密,不使敌方了解我军的真实意图与动向,使之无法正确判断与行动。“故形兵之极,至十无形;无形,则深间不能窥,智者不能谋。”在孙子看来,在军队的实力和部署上可有虚实之分,而且这虚实在一定条件下是互相影响,互相转化的。指挥员应根据敌我虚实与士气,选择有利时机子以攻击。这就是应避实击虚。“故三军可夺气,将军可夺心。是故朝气锐,昼气惰,暮气归。故善用兵者,避其锐气,击其惰归,此治气者也。以治待乱,以静待哗,此治心者也。以近待远,以佚待劳,以饱待饥,此治力者也。”“夫兵形象水,水之形,避高而趋下;兵之形,避实而击虚。水因地而制流,兵因敌而制胜。故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孙子兵法》关于声东击西,以假象迷惑敌方和避实击虚的战术,对古今中外的战争均有普遍的指导意义,由此引起许多政治家、军事家的高度重视。毛泽为指出:“„我们可以人工地造成敌军的过失,例如孙子所谓‘示形’之类(示形于东而击于西,即所谓声东击西)。
在准确地掌握敌情做出正确判断的基础上,《孙子兵法》认为对军队的调动要处理好动与静的关系。要把军队的静与动进与退同形势的变化和时机选择的需要紧密结合起来,做到有备而静,待机而动。在形势需要按兵不动的时候,军队应像高山一样的坚定,向树林一样寂静,是谓不动如山”、“其徐如林”。由此,对己可达到养精蓄锐、准备出击的目的,对敌可使之无法探知我方的虚实,从而对我军袭击处于缺乏准备的状态。然而军事上的动与静是紧密相连,相辅相成的。战前的静是为了以后的动,是为出其不意地迅速出击作准备的。军队在一定时间内保持静态是兵法所强调的,但对于争取胜利有决定意义的是军队的行动。所以,《孙子兵法》又特别强调兵贵神速。一旦战机到来,军队如同猛虎下山,以迅宙不及掩耳之势,迅速取得战争一的胜利,“故其疾如风.„动如雷震”。
应该指出,《孙子兵法》所强调的兵贵神速的思想,是建立在“攻其无备,出其不意”、“出奇制胜”的战术指导上,而不是单纯强调军队进击的速度。在战争问题上,《孙子兵法》强调的出奇制胜,就是要在敌方所意料不到的时间、地点发起攻击,并迅速取得胜利。《孙子兵法》所讲的奇,主要是指敌对双方的某一方。
为什么说“出奇”可以制胜?原因就在于它是以有备之军攻击无备之敌,以主动之师打被动之敌,以我之自觉打敌之盲目。这种优势,往往是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
此外,《孙子兵法》对如何在战争中处理好地形与军队的关系,如何鉴别和发挥有利地形的作用,避开各种险恶地形的不利影响,进行了深刻地分析与总结,形成了一整套有关处理军队与地形关系方面的战略思想和战术原则。《孙子兵法》首先认为,军队在行军作战中会遇到各种地形,而这些地形均对军队存亡和战局胜负具有影响。因此,通晓地形是为将之道。“夫地形者,兵之助也。料敌制胜,计险阨远近,上将之道也。知此而用战者必胜,不知此而用战者必败。”《孙子兵法》不仅从军事战略的高度,划分了地形的种类,而且深入地分析与总结了针对各种地形所应采取的具体战术。“凡处军、相敌:绝山依谷,视生处高,战隆无登,此处山之军也。绝水必远水;客绝水而来,勿迎之于水内,令半济而击之,利;欲战者,无附十水而迎客;视生处高,无迎水流,此处水上之军也。绝斥泽,唯亟去无留;若交军于斥泽之中,必依水草而背众树,此处斥泽之军也。平陆处易而右背高,前死后生,此处平陆之军也。”这些原则,是实践经验的总结,是取得胜利的法宝,用孙子的话说,这是“黄帝之所以胜四帝”的原因。
《孙子兵法》还根据以往战争的经验,提出对于各种不同状态下的敌军所应采取的策略和对策。这就是:“高陵勿向,背丘勿逆,佯北勿从,锐卒勿攻,饵兵勿食,归师勿遏,围师必闻,穷寇勿迫。此用兵之法也。”与此同时,《孙子兵法》对选择驻地的一些规律性要求和对一些险恶地形所应采取的对策作了深刻的分析与说明。孙子指出:“凡军好高而恶下,贵阳而贱阴,养生而处实。军无百疾,是谓必胜。丘陵堤防,必处其阳而右背之,此兵之利,地之助也。”“凡地有绝润、天井、天牢、天罗、天陷、天隙,必亟去之,勿近也。吾远之,敌近之;吾迎之,敌背之。”
三
修道保法,赏罚严明
《孙子兵法》认为,治军用兵必须有主宰上下统一全军的精神支柱和道规范,军队只有在统一意志、统一目标、统一信念的旗帜下,才能步调一致,有战斗力。《孙子兵法》把这一主宰全军的精神支柱称为道。道者,令民与上同意也,故可以与之死,可以与之生,而不畏危。”这里“道”主要指国家的政治准则,就是指治国符合时势的发展规律,符合民心民意和社会发展的趋势。由于道是凝聚全军的精神支柱,故而《孙子兵法》把它视为决定战争胜负的五大要素之首。所以,治军首先要修明为政之道,把全军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在迈的旗帜下,使道的号召力和凝聚力深入人心,成为激发军队战斗力的强大精神支柱。而要做到这一点,统治者深明道义、为政廉明至关重要。因为,只有统治者尊道行道,才能掌握好军队奋斗的方向,使军队的生存和发展与民心的要求相吻合,从而立于不败之地。反之,如果统治者昏庸无道,腐败混乱,则会使军队丧失共同的奋斗目标和战斗力而走向灭亡。
《孙子兵法》认为,治军不仅要修明为政之道,而且要坚持依法治军,保证军法的畅通无阻,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战争的胜利。“善用兵者,修道而法,故能为胜败之政。”关于法的含义,《计篇》中讲:“法者,曲制、官道、主用也。”曹操注曰:“曲制者,部曲、幡帜、金鼓之制也。官者,百官之分也。主者,主军费之用也。”由此看来,这里讲的法主要是指军队的编制、指挥信号、将帅的职责和军队费用等制度,而这些法制显然是治军用兵所不可少的。保法,是为了使军队在法制的规范下,以统一的步骤和严密的军风,在道的旗帜下更好地争取战争的胜利。从某种意义上讲,道的遵行也需要有法制的保证。尽管道对军队和人民有号召力和凝聚力,但并不是所有的人都会尊而不违的。因此,要使军队的思想和行动符合天经地义的道,法制的约束是必不可少的。因此,《孙子兵法》把“法令孰行”列为战争能否取胜的基本条件之一。
同时,《孙子兵法》认为,要修道保法,充分发挥军队的战斗力,没有严明的赏罚是不行的。所以,他把“赏罚孰行”也作为保证战争胜利的基本条件之一。没有赏罚,便不可能发扬军队严明的纪律和英勇善战、步调一致的正气,也不可能克服军队纪律松弛、战斗力不强的歪风。然而,赏罚是修道保法、整治军风的大事,绝不能无所顾忌地乱用,而应建立在公正严明,对军队充分了解和爱护的基础上。对于赏罚,《孙子兵法》认为有儿种情况必须注意:一是在士兵不熟悉将帅,不了解军情纪律的情况下不能乱罚;二是士兵熟悉军纪军情 且对将帅有深厚的感情,这时有过不能不罚;三是要把赏罚同爱护士兵,加强对士兵的教育紧密结合起来。“卒未亲附而罚之则不服,不服则难用也;卒已亲附而罚不行,则不可用也。故令之以文,齐之以武,是谓必取。令素行以教其民,则民服;令不素行以教其民,则民不服。令素行者,与众相得也。”又云:“视卒如婴儿,故可与之赴深豁;视卒如爱子,故可与之俱死。厚而不能使,爱而不能令,乱而不能治,譬若骄子,不可用也。”
四
权变应变,以逸待劳
《孙子兵法》通过对战争一的观察,分析、总结、揭示了矛盾斗争的某些变化规律,提出了权变、应变、以逸待劳的战略战术。孙子指出,敌我双方的矛盾不仅是普遍存在的,而且是互相依存、互相转化的。强弱、进退、胜负、曲直、刚柔等都是相比较而存在、相斗争而发展的。“乱生于治,怯生于勇,弱生于强。治乱,数也;勇怯,势也。强弱,形也。既然事物总是矛盾的,而矛盾双方又是在斗争中不断变化的,因此,《孙子兵法》要求军事指挥者,一要全面了解和掌握敌我双方的真实情况,切实做到知己知彼,防止指挥上的主观主义和片面性。“故知胜有五:知可以战与不可以战者胜;识众寡之用者胜;上下同欲胜;虞待不虞者胜;将能而君不御者胜。此五者,知胜之道也。故曰;知彼知己者,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二要有权变应变的能力,权衡轻重,多谋善断,不打无把握之仗,不打得不偿失或得失相当的消耗战。“多算胜,少算不胜”;“夫战胜攻取,而不修其功者凶,命曰‘费留’。故曰:明主虑之,良将修之。非利不动,非得不用,非危不战。主不可以怒而兴师,将不可以愠而致战。合于利而动,不合于利而止”,“是故胜兵先胜而后求战,败兵先战而后求胜。”三要根据矛盾转化的规律,求取正确的战略战术,积极主动地争取战争的胜利。在劳逸问题上,要以蓄锐之军打疲惫之敌。在虚实问题上,要出其不意,攻其不备,避实击虚。“兵之情主速,乘人之不及,由不虞之道,攻其所不戒也。”当敌我狭路相逢,需决一胜负之时,要有破釜沉舟,敢于拼搏,敢打硬仗,有我无敌的精神。“投之亡地然后存,陷之死地然后生,夫众陷于害,然后能为胜败”,“故为兵之事,在于顺详敌之意,并敌一向,千里杀将,此谓巧能成事者也。”“如登高而去其梯,帅与之深入诸侯之地,而发其机,焚舟破釜,若驱群羊,驱而往,驱而来,莫知所之。聚三军之众,投之于险,此为将军之事也。九地之变,屈伸之利,人情之理,不可不察。”
《孙子兵法》根据事物矛盾斗争的发展规律和战争实践经验,提出了一系列争取战争胜利的战略战术,如修道保法、避实击虚、出奇制胜、以逸待劳、知己知彼、多谋善断、权变应变、灵活机动等。这些都体现了战争规律的客观要求,具有深刻的哲理性和应用价值。且由于战争的严酷性和事关国家、军队存亡的重要性,《孙子兵法》处处体现了古代朴素的唯物论和辩证法的务实精神,闪耀着永不褪色的思想光辉,给古今中外的军事家、政治家和 企业家以深刻的影响。人们从《孙子兵法》科学抽象的思想哲理中可以举一反三,吸取丰富 的思想营养。部队官兵通过研读兵法,可以进一步丰富增进军事理论知识,加强军事理论修养,更好地了解掌握战争的一般规律,提高战略战术水平和军事指挥艺术。对于高级军事指 挥者,《孙子兵法》的深入研究,无疑会极大地开阔自己的思路,提高分析认识问题的能力与决策水平。《孙子兵法》对政治家同样有极为重大的指导意义。战争是政治斗争的最高表现形式,战争双方几乎都有各自的公开和隐蔽的政治目标。政治家研读兵法将会使其更为重 视全面了解各方面的矛盾和斗争。因此,《孙子兵法》揭示的事物矛盾斗争的变化规律,所提出的扶正压邪的战略战术,对政治家了解和掌握政治斗争的一般规律,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提高洞察全局、明辨是非的能力,同样有着重大的借鉴意义。对于工商企业家来说,研究《孙子兵法》无疑会使他们变得更加精明。市场如战场,商战如兵战。企业家竞争一的成功,同样离不开知己知彼的战略战术。企业要想抓住商机,战胜挑战,取得巨大的经济效益,同样需要有出奇制胜避实击虚、多谋善断的战略与策略。任何成功,都是主观认识符合客观实际的结果。所以,《孙子兵法》根据斗争经验概括出来的至理名言,根据客观实际所揭示的斗争规律,根据斗争需要所提出的战略战术,不仅构成了中国古典军事科学的精华,而且会随着历史长洞的奔流而不断充实新的内容,并必将以其指导各方面实践所取得的巨大成功而放射出更加灿烂的光辉。
参考文献:
[1]毛泽东.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M].毛泽东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2] 毛泽东.论持久战[M].毛泽东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3] 姚有志.《孙子兵法》蕴涵的基木科学精神[J].滨州学院学报,2005,(05).[4] 张全新.孙子兵学与中国智慧[J].滨州学院学报.2006,(05).[5] 黄朴民.《孙子兵法》的析学精髓及其现代价值[J].滨州学院学报.2006,(05).[6] 杨丙安.十一家注孙子校理[M].北京:中华书局.1999.[7] 纪洪波.兵学经营学体系之构想[J].滨州学院学报.2008,(05).
第五篇:《孙子兵法》论文
孙子兵法对当代的影响
——传承经典,造福社会
作者简介:
关键词:孙武;《孙子兵法》;企业竞争;经营管理;政治
内容提要:认真领悟《孙子兵法》的思想真谛,并将它灵活地运用到当代社会生活中,这不只是一种人生策略,更是一种智慧的体现。
孙武简介
孙武,又被尊称为孙子或孙武子,字长卿,司马迁《史记》有其传略。他是春秋末期齐国长乐(今山东惠民)人,生卒年月不详,大约与孔子(前551年——前479年)同时而略晚,主要活动在吴王阖闾和吴王夫差前期。中国历史上伟大的军事家,著有《孙子兵法》。
孙武从小生活在一个欣欣向荣且具有军事传统的贵族世家中。这使他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并有条件阅读古代军事典籍,了解古人的用兵史实。这为他日后参加战争实践、著述兵书、建功立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孙武成年后,齐国发生的内乱愈演愈烈,他便背井离乡来到了吴国。在这里他结识了从楚国来的伍子胥,二人十分投机。后来在伍子胥的极力推荐下,吴王阖闾于周敬王四年亲自召见孙武。孙武向吴王阖闾推荐了自己所写的《孙子兵法》十三篇。吴王阖闾怀着浓厚的兴趣将它们读了一遍,连连称妙。孙武那惊世骇俗的议论,新颖独到的见解引起了一心图霸的吴王阖闾的共鸣,为自己终于找到一位杰出的将才而深感庆幸。但吴王阖闾还希望看到它们的实战效益,便让孙武那实例验证一下他的兵法理论。于是便有了“孙武斩美”的惊人举动,这也使吴王阖闾真正认识到了孙武的将才,并予以重任。
孙武与伍子胥共同辅佐吴王阖闾治理国家,又为吴王制定进攻楚国的作战计划。二人共同提出疲楚的战略,用这种办法来疲惫楚军,消耗楚军的实力。同时,还想办法拉拢楚国的敌国唐、蔡等小国,从而为其从侧面攻击楚国准备了条件。这些策略的实施,使吴国在后来与楚国争雄的过程中把握了主动权。
公元前506年,吴国攻楚的时机已完全成熟,孙武与伍子胥协助吴王大举攻楚,制定了一条出乎楚国意料的进军路线,顺利地抵到汉水,进抵楚国腹地。经过几次交战,吴军最终占领了楚国国都,楚国从此衰亡。攻破楚国之后,吴王又北伐齐晋,孙武在其中同样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后来,孙武隐居,不知去向。
《孙子兵法》简介
第1页
《孙子兵法》又称《孙武兵法》,简称《孙子》,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兵书,也是现存最早的一部兵书,它是对古代战争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揭示了战争的普遍规律,具有丰富的辩证思想。约成书于春秋战国之交,原书十三篇,今存《孙子兵法》约五千九百字。
《孙子兵法》第一篇《计篇》,主要论述战争中谋划和研究的重要性,提出了“五事”、“七计”、“攻其不备,出其不意”等重要军事原则;第二篇《作战篇》,主要讨论军需物资与战争的关系,提出了“因粮于敌”的思想原则;第三篇《谋攻篇》,主要论述 “伐谋”的战略思想,揭示了“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的著名作战规律;第四篇《形篇》,主要论述军事实力的重要性;第五篇《势篇》,主要论述军事态势和作战的指挥问题;第六篇《虚实篇》,主要提出“示形”的思想,要求作战过程中要“避实击虚”;第七篇《军争篇》,主要论述把握战争主动权的问题,提出了“兵以诈立”的军事思想;第八篇《九变篇》,主要论述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运用军事原则的问题;第九篇《行军篇》主要论述行军作战,要准确判断敌情的问题;第十篇《地形篇》,主要论述作战要有效利用有利地形的原则;第十一篇《九地篇》,主要论述在九中不同的作战地形情况下用兵的原则,提出了突袭作战的军事思想;第十二篇《火攻篇》,主要论述实施火攻的条件和方法,提出了“五火之变”的应对原则;第十三篇《用间篇》,主要论述了使用间谍的战略意义,及各种间谍的使用方法。
《孙子兵法》虽然只有六千字左右,但却是一部论述军事斗争领域内在联系和普遍规律的兵学杰作。它具有高屋建瓴的气势及详备富瞻的内容,书中充满对智慧的弘扬,饱含着对昏聩的鞭挞,显示出对穷兵黩武的警告贯穿着对军事哲理的探索对用兵艺术孜孜不倦的追求。这是一部从战略的高度论述军事问题的不朽之作。
《孙子兵法》的魅力早已超出了军事领域,而在工商业,体育产业甚至日常生活中的广泛的应用。这是因为,现代社会的本质就是竞争,这种竞争在工商业领域、在体育竞赛、在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而《孙子兵法》所揭示的原理非常适合于这种竞争的需要。在欧美,《孙子兵法》的相关论述在有关企业战略,组织和竞争的不计其数的书籍、论文中被广泛引用。全球的许多工商业人士都发现了孙子的教诲的价值。
《孙子兵法》极大地吸引着广大政治家、哲学家、文学家、历史学家,甚至连企业家,商人等也争相研读《孙子兵法》。《孙子兵法》已渗透到了人们的政治文化生活之中,“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成为人们的口头格言,就连法国的电影《蛇》的序言也以《孙子兵法》中的话为导语。日本的体育运动和营业战略也直接引用《孙子兵法》中的辞句作口号。日本天皇带头学习中国的兵书,让海军中将佐藤铁太郎给他讲授《孙子兵法》,为此佐藤铁太郎专门著了《孙子御进讲录》。我国古代兵书《孙子兵法》俨然成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百科性的宝库。
一、孙子兵法与企业竞争
市场的全球化带来了竞争的全球化。对于世界范围在经济、政治、技术、金融、社会等方面的重大变革,现在已没有一个国家、没有一个企业能完全置身事外。企业正面临着前所未有
第2页 的挑战与机遇。如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胜,成为企业要考虑的一个大问题。《孙子兵法》的核心是力求以智谋取胜,所包含的思想广博精深、观点严谨,是智慧的结晶,可供企业管理借鉴的管理原则和管理思想十分丰富的。企业在竞争中应该运用兵法阐释的各条战略战术,脱离恶性竞争,发挥本企业优势,赢得全面胜利。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许多竞争的规律是与战争规律相通的。人们通常把市场竞争称之为“商战”,兵战的进行是在战场,而商战的进行则在市场。虽然两者性质不同,进行的场地不同,但其用兵之道与经营之道都是为了决定胜负这一目标则是相同的,其求胜的要求与途径也有极多类似之处。因此作为企业,深入领会与运用兵战的克敌制胜艺术,对商战而言有许多可资借鉴与得益之处。我们要在市场竞争中运用《孙子兵法》中提出的规律和哲理,这对面临新的挑战与机遇的企业与企业家来说,当会有许多新的体会与新的感悟。
例如,孙子提出的“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便给了我们许多的启迪。首先,企业应该认真理解并切实贯彻有关政策法令,以及产品销售地的风俗民情。其次,要客观地了解企业自己。最后,要认真分析竞争对手。这样便可以真正的做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从而开拓新市场的思想,真正地掌握经营和竞争的主动权。
二、孙子兵法与经营管理
因商场即战场,企业之间的竞争,是一场不宣而战的特殊的经济战争。《孙子兵法》对现代“商战”和经营管理,同样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
孙子在《始计篇》就说:“主孰有道?将孰有能?天地孰得?法令孰行?兵众孰强?士卒孰练?赏罚孰明?吾以此知胜否。”这七个方面是决定战争胜负的因素,也是今天企业面对市场、实施经营战略应当认真分析研究的重要问题。单是这一句话,就包含了竞争对企业上层、管理人员、市场形势、政策制度、工作人员、工作效率和报酬制度的要求。
《孙子兵法》中关于运筹谋略、对抗策略的论述是十分精辟的,这也许就是村山孚先生介绍的在日本企业不景气时《孙子兵法》作用尤大的原因所在。其实,不管企业处于景气或不景气状态,《孙子兵法》科学思想都是可以运用的。日本还有一本书叫《怎样当企业领导》,它的作者占部都美曾把《孙子兵法》关于“将者,智、信、仁、勇、严也”的话在书中作了介绍,并认为,作为一个领导者必须具备孙武讲的五个方面的道德修养,认为《孙子兵法》所说的将帅五德标准,“在两千多年后的今天仍然是适用的”。
三、孙子兵法与政治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中国经济将不可逆转地融入全球化进程之中。无论从当今世界范围的行政体制改革潮流看,还是从我国经济和社会结构、社会意识和公民需求等各个方面的深刻变化看,这种全球化进程对政府行政理念、行政方式等都带来严重的挑战。
第3页
政府治理创新,已经成为中国各级政府面临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借鉴中国传统文化思想,运用《孙子兵法》的聪明,实现当代政府治理的创新,具有非凡的重要意义。
例如,孙子提出的“以上智为间”——政府治理手段要强化电子政务建设。《孙子兵法》十三篇,贯穿着一条基本的思想主线,即“知彼知已”。而信息、情报是“知彼知已”的基本前提,用孙子的话说就是“微哉!微哉!无所不用间也”,要“以上智为间”。所谓“用间”,在今天就是要充分把握信息,运用信息,为正确决策提供基本的条件。当前,我们已经逐步进入网络信息社会。在这种新形势下,政府要实现治理创新,就要推进政府信息化,加快电子政务建设,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改进政府的组织和治理。要以提高政府治理效率为重点,以提高政府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提高为民服务质量为核心,突出网上政务公开和便民服务,突出基本政务应用,加快统一网络平台建设,围绕转变政府职能,改革传统的工作模式,优化工作流程,努力推进政府治理创新,从而带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信息化。
军事家评《孙子兵法》为“兵学圣典”;文学家评为“与其说是兵学的书,不如说是文学的书”,是“不朽不灭的大艺术品”;政治家评为“外交教科书”,“政治秘诀”;哲学家乃至企业家则评为“人生哲学”等。“政治秘诀”;哲学家乃至企业家则评为“人生哲学”等。
随着《孙子兵法》被应用到越来越多的领域,各式各样的著作也应运而生。这些著作站在不同的立场,从不同的角度对《孙子兵法》进行深入的研究,有的从哲学方面研究,有的从政治外交方面研究,有的从战史和名将言论方面研究,有的从海军理论方面研究,有的从空军战略战术方面研究,有的从战斗纲要、军队教育等方面研究,还有的从近现代战争理论方面研究,各有研究宗旨。但他们共同的目的是吸取《孙子兵法》等中国古代兵书中对他们有用的东西,为其现实服务。也进一步地证实了《孙子兵法》对当代的深刻影响。
参考文献
[1]塞缪尔.B.格里菲斯.《孙子兵法美国人的解读》.[2]黄朴民、孙建民、高润浩.《孙子兵法解读》.[3] 诸葛慧源.《孙子兵法边读边悟》.[4]陈书凯.《孙子兵法》.[5]刘庆华.《孙子兵法与三十六计》.[6] http://news.tenglong.net/szy/ztjy_sc_dyjd_view_70.html.致谢
学生***对***老师的精心教导表示衷心的感谢!以上内容是我综合老师课上所讲知识、课件和相关书籍以及网络资源所得,仅代表一些个人关于《孙子兵法》的见解。再次感谢老师一学期来的辛苦教学!
第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