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安娜卡列尼娜读书笔记
疯狂的绚丽还是惨淡的悲剧
——读《安娜·卡列尼娜》探安娜一生的悲欢离合
【摘要】:列夫托尔斯泰笔下的安娜,是个鲜活有力的人物,她聪慧自然,真诚又富有激情,与众不同的是有着令人无法抗拒的美貌和深刻丰富的精神世界,这样一个发光的女子却背负着坎坷沉重的宿命,从无畏勇敢的呐喊“我是个活人,我要爱情”,到最后的惊疑绝望的卧轨自杀,其中浮沉跌宕,悲欢离合,只有个中人知其味。或许,有人为她不甘,这样艳丽炫目的女子为何选了这条茫茫无边的路,落得惨淡收场的人生,然而,究竟是要疯狂的绚丽,还是宁愿避开一个黯然的结局?
关键词:安娜,选择,爱情
一
“我是个人,我要生活,我要爱情!”
这是安娜的宣言。这样直白激昂的近似宣誓的话语其实甚少出现在托尔斯泰那个年代的小说中,热情的如同火红的芍药的女孩,竟然直呼爱情,直呼自由,就像原本笼子里的金丝雀挣扎着要出去看看天地,活出自己真实的生活,不可思议同时也确实夺人眼球。爱情的甜蜜和热烈让她更加耀眼,散发出其他女性所没有的幸福神态,反抗,斗争,逃离,她像个女斗士,勇敢且自信。可是不要忘了,作为留里克皇室的后裔,安娜的身上不可能不留有贵族阶级的烙印,这就意味着,她始终挣脱不了封建贵族社会从各个方面加在她精神上的枷锁,因为追求爱情和个人自由而时时升腾起犯罪的恐惧和惊疑,随着时间的推移,愈演愈烈,让她痛苦的挣扎于个性解放与传统道德之间,彷徨恍惚。
二
“他们不知道八年以来他如何扼杀我的生命,扼杀我身上的一切活力,他从来没有想到我是一个需要爱情的活生生的女人”。
这是安娜对于她的丈夫卡列宁的评价。扼杀一切,活生生的女人,这句话可以令我们感受到安娜满满的怨怼和愤恨,对于这样“一个心思地追求功名”接受的是全套的封建官僚教育的迂腐麻木的配偶,她无疑是不满的。当在生命中遇到渥伦斯基,思想逐渐觉醒,意识到自由和个人意义的她,日渐对只看重名利,地位,体面的丈夫不满厌弃,就像一块愈发腐朽的木头,散发出浓浓的古板自私的气息。而她要的是什么呢?是火热的爱情,是耀眼阳光下的爱恋,是盛夏绽放的玫瑰,是朝气蓬勃的快乐。两相对比下,犹如新生有力的根苗遇到了古朽却根深蒂固的枯根,于是新生的根苗被死死缠住,无法呼吸更无法生长。当安娜提出要求婚姻自主的意愿与他“维护神圣家庭”、保留“体面”的观念发生冲突时,卡列宁不惜与狠毒的莉季娅伯爵夫人勾结,使用一切可以使用的手段,宗教的感化、舆论的谴责、法律的威胁、心灵的摧残,家庭的羁绊等等,以压制,禁锢安娜的追求,其实是捆绑住了她的那颗渴望爱情与自由解放的心。
三
“一切都是虚伪,一切都是谎言,一切都是欺骗,一切都是罪恶!„„” 这是安娜过世时的呼喊。在经历了浑浑噩噩的一切后,安娜对于对这个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得出一个深刻的认识:“生存竞争和互相仇恨是人与人之间的唯一的关系。”多么沧桑悲凉的认知,有个词叫心如死灰,想必安娜就是吧。从一个美丽端庄的贵族女孩,到炙热勇敢,追求幸福的女子,再到遭受排挤,甘守寂寞的妇人,最后竟到了神情恍惚,绝望至死的地步。虚伪,谎言,欺骗,罪恶,压倒她的最后一根稻草不是无情无义的封建道士卡列宁,不是禁锢压制自由的封建宗教,而是那个赐予她爱情的天使,让她从沉睡中醒来的天使,她的爱人——渥伦斯基,不过,这次,他确是把她推向毁灭深渊的恶魔。同样出身贵族家庭的渥伦斯基却不同于卡列宁,他自少丧父,卡列宁跟着一位先皇宠臣的叔叔,接受的教育可想而知,渥伦斯基则不同,也许是丧父的原因,他有许多贵族青年所没有的东西,比如聪明而不失善良,富有热情和同情心,但阶级也导致了他的贵族属性并未改变,喜爱玩乐,虚荣爱面子。年轻时的渥伦斯基是热血的,他真诚地爱着安娜,并且为此也付出了许多代价,为了和安娜在一起,甚至不惜开枪自杀。这么纯粹的爱情,使得安娜甚至脸上“洋溢着幸福的光辉而且要把幸福发散给别人的神态”,然而在被上流社会排挤而落魄时,渥伦斯基沉默地屈服了,他开始关心上流社会的活动,空虚寂寞最终让他归顺于这个封建贵族社会,而丢下了他一直苦苦与封建贵族社会斗争反抗的爱人安娜。女性的提前觉醒却毁在了沉睡的男性身上,多么可笑,又多么可哀。
看着安娜,瞧着她哭哭笑笑的一生,就不由想起了另一部福楼拜的名作《包法利夫人》中的包法利夫人爱玛,那也是个热情到极致的少女,也有一个木讷麻木的丈夫和一个可爱孩子。不同的是,爱玛从未进过上流社会,出身朴素乡村却向往浪漫的她在第一次接触时就迷乱在了奢靡的氛围里,接着忍不住诱惑地背叛了和丈夫的婚姻,然而丈夫对她的宠爱与放纵让她变本加厉,罗多尔夫以爱的名义对爱玛肉体的玩弄,给她爱情的列翁却最后无情抛弃了她,最终,对丈夫的愧疚,对女儿的亏欠,对婚姻的背叛,对爱情的绝望一起向她涌来,同样自杀结束了生命。
爱玛和安娜是不一样的,可又是相同的。她们都是生如夏花的女子,开的肆意张狂,追求的是疯狂的愉悦和自由,来满足自己的浪漫情怀和情感欲望。她们都是勇敢的爱情斗士,却都落得个自己结束生命的悲凉下场。她们都是感性的极致体现,没有理性的把持与结合,只能在困境中撞得头破血流。但是抛开伦理道德,不论对错,在奔跑的路上,有几个我们可以像爱玛和安娜一样拿得起,放得下,我们往往因为小小的阻挠或是遥远的终点而踌躇,她们却拼命无畏地奔跑追逐,即使最后绝望,无奈,悲痛又如何呢?总比遗憾的叹息,后悔的感慨好的多,后者是多么无力,多么懦弱。
但是不可否认,安娜和爱玛的悲剧性都在于理性的缺失,安娜所追求的爱情和自由是狭隘的个人情爱,是是一种自私的自由,是一种毫无顾忌的自由,是一种情感占有欲望的满足。抛家弃子,其实过度的迷失了自己,矫枉过正就是这个道理,失去了理性的限制和调控,任凭感性拉着安娜悄无声息的跳入了另一个深渊,爱玛亦如是,她在临终时她心里想的是,她“不幸福,从来没有幸福过”,幸好,“爱情的不忠、品行的不端搅得灵魂永无宁日的贪婪,都要结束了”。感性的放飞并没有给她们带来所憧憬的结局,反而增添了沉重的道德负担以及无穷无尽的失落和绝望。托翁通过安娜的心理变化与悲剧展现了当时在俄国随着城市文明和物质文明的发展,人的天然情感被压抑,主体性逐渐丧失,成为私欲的奴隶。而这种心理状态则急需理性的调节,安娜的悲剧恰好展示了俄罗斯文化的分裂性,也表明了作者对于理性的呼吁,用理性的力量约束自己,实现感性与理性的统一,建立健全的理想人格,才能达到真正自由的状态,才是人类应该追求的最高境界。
话已至此,究竟是要绚丽疯狂的绽放还是平庸稳妥的一生,我想,是没有答案的。安娜用生命向我们展示了她的美,勇敢的美,反叛的美,热烈的美,甚至是凄凉的美,她漂漂亮亮地活过,斗争过,获得过,也失去过,绝望过,她仿佛就在我们眼前,眨着期待和无畏光芒的眼睛。安娜的一生是不可言说的美,但还是要记得,为勇敢的翅膀上加上一双理性的眼睛,绚丽的盛开和幸福的结局决定于自我个性的圆满结合。
生如夏花之灿烂,死如秋叶之静美。愿人人都是安娜,愿人人不是安娜。
2016年6月22日
参考书目
2006年,《安娜〃卡列尼娜》,易俊译,广州出版社
2011年,《包法利夫人》,周国强、杨芬译,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2012年《包法利夫人》女主人公爱玛人物形象分析 徐南飞.[J].作家杂志 Writer Magazine
第二篇:《安娜 卡列尼娜》读书笔记
《安娜.卡列尼娜》
列夫.托尔斯泰
北京燕山出版社
郭军、张际标、张名高
2008年1月
主要内容:
安娜卡列尼娜是彼得堡上流社会一位美丽,纯洁而热情洋溢的贵妇人。她16岁时即由姑妈作主,下嫁给比自己年长10岁的高官卡列宁。卡列宁只是一架官僚机器,除了投机钻营,别无所长。结婚十余年,安娜从未体会到爱情的滋味。她只能将自己的全部柔情都倾注在儿子谢辽莎身上。但是有一天她邂逅了青年军官渥伦斯基,被他的风采深深地吸引了。渥伦斯基也一见钟情,狂热地爱上了安娜。本来,偷情苟合在彼得堡上流社会是人们津津乐道的事情,但是安娜和渥伦斯基的爱情却遭到了上流社会的唾弃。其原因并不在于他们的行为是不道德的,恰恰相反,是因为他们的行为对彼得堡上流社会虚伪、不道德的生活构成了挑战,是因为他们违反了上流社会的“游戏规则”。而安娜却在从马赛场回家的路上向丈夫坦白了自己与渥伦斯基的私情,并且要求离婚!这种“离经叛道”的行为当然为上流社会所不容,更为卡列宁所不容。为了不影响自己仕途发 达,也为了惩罚安娜,他坚不离婚,并且不让安娜得到自己心爱的儿子。更有甚者,在强大的社会压力下,渥伦斯基也动摇了。他开始频繁出入贵族议会,并渐渐将安娜的爱情视为束缚。所以当安娜听说渥伦斯基的母亲正为他择亲的时候,她终于绝望了。儿子与情人,她生命的两大支柱,相继坍塌,她的生命也就到了尽头。
小说的另一条主线是围绕列文展开的。列文与安娜一样,也在生活中追寻真、善、美、所不同的是他最后不仅得到了爱情,也找到了生命的意义。可以说,他的结局是对安娜的探索作出的回答。
好段:
幸福的家庭都是一样的,不幸的家庭却各有各的不幸
上帝啊,原谅我的一切吧!
我不要什么幸福,我只要摆脱痛苦就好了..“猎熊不会妨碍我爱妻子”
“但妻子会妨碍你”
人之所以有理智,就是为了摆脱苦恼
改过迁善从不嫌迟
没有纯粹的幸福,幸福本身携带毒素
读后感:
安娜是一个资质优美,有很高文化教养的贵族女子,在俄国贵族资产阶级社会里,她象芜草丛中的奇葩,她不是一般的美,而是惊人的美,她的聪慧、典雅、质朴、活跃,她的单纯、沉静、从容、高贵,使得她在各种场合下出现都是美艳绝伦的。
安娜的美不仅溢于言表,更富于内心,她心地善良,单纯自然,感情热烈真挚,对不幸的人怀着深厚的同情。她对受了欺骗的杜丽表现了无限的关切、温柔、真挚、善良和友爱的感情。如此一位优美的女性,她所追求的不过是真挚的爱情与母爱,可她的追求由一开始便注定了无尽的悲剧结局。
第三篇:《安娜.卡列尼娜》读书笔记
《安娜.卡列尼娜》是俄国著名作家托尔斯泰最主要的代表作之一,创作于19世纪70年代。它是一部伟大的作品,作为一个现实主义作家,托尔斯泰在这部小说中创作了一幅无与伦比的19世纪70年代俄国社会生活的画卷,深刻的反映了当时的时代特征,让人有很大的触动。因当时俄国正处于历史大变动时期,俄国古老的封建地主受到西欧资本主义浪潮的猛烈冲击。“一切都颠倒了过来,一切都刚刚开始建立。”指的就是封建贵族的旧秩序被颠倒了过来,资本主义制度刚刚开始建立。在这新旧交替的历史时期,最吸引托尔斯泰注意的是家庭的变化和妇女的命运。家庭悲剧层出不穷,一幕幕展现在他的眼前,而一个妇女因爱情问题而卧轨自杀的消息,特别使他感到震惊和难过。这也许就是他创作《安娜.卡列尼娜》的直接原因。也正由这个原因,我们又看到了一部惊世之作,它反映的现象的确与中过同一时期有着巨大的差别,让人接触了另一时代的不同特征,体会历史。安娜卡列尼娜是彼得堡上流社会一位美丽,纯洁而热情洋溢的贵妇人。她16岁时即由姑妈作主,下嫁给比自己年长10岁的高官卡列宁。卡列宁只是一架官僚机器,除了投机钻营,别无所长。结婚十余年,安娜从未体会到爱情的滋味。她只能将自己的全部柔情都倾注在儿子谢辽莎身上。但是有一天她邂逅了青年军官渥伦斯基,被他的风采深深地吸引了。渥伦斯基也一见钟情,狂热地爱上了安娜。本来,偷情苟合在彼得堡上流社会是人们津津乐道的事情,但是安娜和渥伦斯基的爱情却遭到了上流社会的唾弃。其原因并不在于他们的行为是不道德的,恰恰相反,是因为他们的行为对彼得堡上流社会虚伪、不道德的生活构成了挑战,是因为他们违反了上流社会的“游戏规则”。要知道,彼得堡上流社会虽然是一个男盗女娼的渊薮,但是维持表面上的“体面”却是人人信守的法则。而安娜却在从马赛场回家的路上向丈夫坦白了自己与渥伦斯基的私情,并且要求离婚!这种“离经叛道”的行为当然为上流社会所不容,更为卡列宁所不容。为了不影响自己仕途发达,也为了惩罚安娜,他坚不离婚。后来,安娜的处境越来越糟,她怀了孕,分娩时又患产褥热,几乎死去,病危时她向丈夫请求宽恕,并希望他与渥伦斯基和好,卡列宁出于基督徒的感情答应了她的要求。可是安娜病愈后又无法继续与丈夫生活下去,终于不等丈夫同意离婚,就与渥伦斯基一起到国外去了。在欧洲旅行三个月回来,安娜思念儿子,在谢辽沙生日时,她不顾一切撞进自己住过九年的那幢房子。看到儿子她激动异常,母子俩紧紧拥抱,难分难舍。直到卡列宁走进儿童室,安娜才不得不匆匆离去。从此,安娜永远失去了心爱的儿子,得不到离婚许可,与渥伦斯基只能是非法结合,上流社会的大门对她紧闭,处处遭受冷遇。她只能孤独地住在渥伦斯基的庄园里,想方设法消磨时间。然而,在强大的社会压力下,渥伦斯基也动摇了。他开始频繁出入贵族议会,并渐渐将安娜的爱情视为束缚。所以当安娜听说渥伦斯基的母亲正为他择亲的时候,她母于绝望了。儿子与情人,她生命的两大支柱,相继坍塌,她的生命也就到了尽头。列文是另一个人格特征明显的人,是当时社会一部分人的真实反映。列文婚后产生了精神危机,他为贵族阶级自甘败落而忧心忡忡。列文在农村常和农民一起劳动,向往过一种全新的生活,像农民一样朴实,但得知吉提曾大病一场,在国外疗养后即将回来,又激发了对她的爱,列文再次求婚,他们终于结合了。婚后住在庄园里,过着美满的生活,但是列文并没有得到真正的幸福。他在农业上的各种设想常常失败,农民不信任地主。他幻想建立一种股东联营方式,使农民和地主同样得益,达到“以利害的调和和一致来代替互相仇视”,但各种新方法、新措施都无效。他不知道该如何生活,苦恼得几乎自杀,最后从一个老农那儿得到了启示:“人活着不是为了填饱肚子,而是为了灵魂,为了上帝。”列文重婚的幸福家庭与安娜的不幸家庭互为对照。安娜·卡列尼娜是一个具有及产阶级个性解放思想的贵族妇女。她不满于封建婚姻,追求真挚自由的爱情。当她不顾丈夫的威胁,公然与青年军官渥伦斯基结合在一起时,整个上流社会就一起向她施加种种可怕的侮辱和非难。但花花公子渥伦斯基有背叛了她。安娜付出了失去家庭、儿子和社会地位的高昂代价,真挚自由的爱情不仅没找到,而且陷入难堪的处境,她再也无法生活下去,于是以自杀的方式向这个社会提出了最严正的抗议。安娜的形象在作家创作过程中有过极大变化:从一个低级趣味的失足女人改写成真诚、严肃、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女性。托尔斯泰通过安娜的爱情、家庭悲剧寄寓了他对当时动荡的俄国社会中人的命运和伦理道德准则的思考。作家歌颂人的生命力,赞扬人性的合理要求。一百多年来各国作家按自己的理解把安娜搬上舞台、银幕。安娜以她勇敢的反抗封建社会压迫的巨人形象一直激励着不同时代、不同民族的读者,把世界不同民族对自由的心的向往联结在一起,不断的传承下去。安娜形象的艺术生命力是不朽的。
第四篇:《安娜·卡列尼娜》读书笔记
作者简介
夏洛蒂·勃朗特·C.(1816~1855)英国女小说家。艾米莉·勃朗特之姐。出生于英国北部约克郡的豪渥斯。夏洛蒂·勃朗特排行第三,有两个姐姐、两个妹妹和一个弟弟。两个妹妹,即艾米莉·勃朗特和安妮·勃朗特,也是著名作家,因而在英国文学史上常有“勃朗特三姐妹”之称。内容简介
这是一部具有浓厚浪漫主义色彩的现实主义小说,小说主要描写了简·爱与罗切斯特的爱情。主人公简·爱是一个心地纯洁、善于思考的女性,她生活在社会底层,受尽磨难。但她有倔强的性格和勇于追求平等幸福的精神。小说以浓郁抒情的笔法和深刻细腻的心理描写,引入入胜地展示了男女主人公曲折起伏的爱情经历,歌颂了摆脱一切旧习俗和偏见。扎根于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的基础之上的深挚爱情,具有强烈的震撼心灵的艺术力量。其最为成功之处在于塑造了一个敢于反抗,敢于争取自由和平等地位的妇女形象[1]。
著名对白
“每个人以自己的行为向上帝负责,不能要求别人承担自己的命运„„ ”
“我们是平等的,我不是无情的机器。”
“你难道认为,我会留下来甘愿做一个对你来说无足轻重的人?你以为我是一架机器?——一架没有感情的机器?能够容忍别人把一口面包从我嘴里抢走,把一滴生命之水从我杯子里泼掉?难道就因为我一贫如洗、默默无闻、长相平庸、个子瘦小,就没有灵魂,没有心肠了?——你不是想错了吗?——我的心灵跟你一样丰富,我的心胸跟你一样充实!要是上帝赐予我一点姿色和充足的财富,我会使你同我现在一样难分难舍,我不是根据习俗、常规,甚至也不是血肉之躯同你说话,而是我的灵魂同你的灵魂在对话,就仿佛我们两人穿过坟墓,站在上帝脚下,彼此平等——本来就如此!”
(表达爱情的方式才不是甜腻的赞美,温柔的絮语,更不是祈求,诱惑或勾引,归根结底,她追求的是两颗心的平等结合。)
罗彻斯特:“你很沉着。像你这样身份低微的孤儿,哪来的这种沉着?”
简:“它来自我的头脑,先生。”
罗彻斯特:“是我看到的,你肩膀上的那个?”
简:“是的,先生。”
罗彻斯特:“你头脑中还有没有其他类似的东西?”
简:“我想它样样具备,先生。”
(她所受过的教育和经历使她拥有一个富有智慧、善良敏感、坚强独立的高贵灵魂,在这一点上,她与主人相比毫不逊色,甚至使其有时感到惭愧。)
“如果大家老是对残酷,不公道的人百依百顺,那么那些坏家伙就更要任性胡来了,他们会什么也不惧怕,这样也就永远也不会改好,反而越来越坏,当我们无缘无故挨了打,我们一定要狠狠地回击。”
一段简被置于台上示众时自己的想法:“一位姑娘走上前来,从我身边经过。她在走过时抬起了眼睛。那双眼睛闪着奇怪的光芒!那道光芒使我充满了一种多么异乎寻常的感觉!这种新感觉给予我多大的支持!仿佛一位殉道者、一个英雄走过一个奴隶或者是牺牲者的身边,刹那之间把力量传给了他。我控制住了正待发作的歇斯底里,抬起头来,坚定地站在凳子上。她回到自己的位置上时,再次走过我,对我微微一笑。多好的微笑啊!我至今还记得,而且知道,这是睿智和真正的勇气的流露,它像天使脸上的反光一样,照亮了她富有特征的面容、削瘦的脸庞和深陷的灰眼睛。”那位姑娘就是海伦•彭斯——她最好的朋友。
(正是海伦•彭斯对简•爱所说的话和她的一举一动,使她豁然开朗,不再产生受辱后的报复念头。简决定从头努力,决心排除万难披荆斩棘地前进。用心学习法文、绘画、钢琴,从普通班一下子升到了高班。她重新获得了伙伴们的友爱,博得了老师们的欢心,赢来了校长的喜爱。)
读后感
小说告诉我们,人的最美好的生活是人的尊严加爱,小说的结局给女主人公安排的就是这样一种生活。虽然我觉得这样的结局过于完美,甚至这种圆满本身标志着浮浅,但是我依然尊重作者对这种美好生活的理想--就是尊严加爱,毕竟在当今社会,要将人的价值=尊严+爱这道公式付之实现常常离不开金钱的帮助。人们都疯狂地似乎为了金钱和地位而淹没爱情。在穷与富之间选择富,在爱与不爱之间选择不爱。很少有人会像简这样为爱情为人格抛弃所有,而且义无反顾。《简爱》所展现给我们的正是一种化繁为简,是一种返朴归真,是一种追求全心付出的感觉,是一种不计得失的简化的感情,它犹如一杯冰水,净化每一个读者的心灵,同时引起读者,特别是女性读者的共鸣。
在现代的社会中,很少有人会象简爱一样,为爱情,为人格而抛弃所有,而且义无反顾.追求的全心付出,而且纯净的犹如一杯冰水.......对简爱,我有的是欣赏和赞美。她追求独立的人格,追求男女之间精神的平等。虽经历不幸却热爱生活,并把爱带给每个需要她的人。为了自己的爱的信念,平等的真实纯粹的爱,甚至毅然放弃渴望以久的唾手可得的爱情,并最终也自己的爱人实现了精神上的平等,简爱的一生,虽谈不上轰轰烈烈,但却是平凡而不平庸。在我心中,简爱就像一个充满智慧、充满爱心并努力使自己生命得到最大张扬的精灵。她的生命,有如彗星的闪亮和美丽。
这是一个老套的爱情故事,可比灰姑娘的童话故事要更能让我们接受。也正是被故事所深深打动,使我在对待生活,对待环境,待人处事和对待感情方面引为自鉴。在当今社会,这个什么都和金钱相关联,人情比纸薄,人们都疯狂地为了金钱和地位而淹没爱情。在穷与富之间选择富,而在爱与不爱之间选择不爱。很少有人会像简爱这样为爱情为人格抛弃所有,而且义无反顾。《简。爱》的故事让人感到一丝温馥和慰籍,让人明白爱的真谛。展现给我们的是一种返朴归真,是一种追求全心付出的爱情,还有作为一个人应有的尊严。它犹如一杯冰水,净化每一个人的心灵。
第五篇:《安娜卡列尼娜》读书笔记
《安娜卡列尼娜》读书笔记
安娜·卡列尼娜,这个美丽而又孤独的灵魂,在无尽的遗憾之中香消玉殒。
安娜是一个资质优美,有很高文化教养的贵族女子,在俄国贵族资产阶级社会里,她像芜草丛中的奇葩,她不是一般的美,而是惊人的美,她的聪慧典雅质朴活跃,她的单纯沉静从容高贵,使得她在各种场合下出现都是美艳绝伦的。对安娜一直怀有成见的列文,都为她的美为她的丰富活跃的精神世界所吸引,她在瞬间由悠闲恬静而又显得那么优美端庄突然变为好奇,气愤和傲慢的神情,她的美貌,聪慧和良好的教养,都深深打动了他,使他不由得在心里赞叹道:“这是怎样一个女人!”“一个多么可爱,出色,惹人爱怜的女人!”“这个活人身上带着一种动人心魄的风度。”短暂的会面,便使列文依依不舍地离安娜而去时,他“又望了望那幅画像和她的姿影,他感到对她发生了一种连他自己都觉得惊讶的一往情深的怜惜的心情。”
安娜的美不仅溢于言表,更富于内心,她心地善良,单纯自然,感情热烈真挚,对不幸的人怀着深厚的同情,她对受了欺骗的杜丽表现了无限的关切,温柔,真挚,善良和友爱的感情,如此一位优美的女性,他所追求的不过是真挚的爱情与母爱,可她的追求由一开始便注定了无尽的悲剧结局。
我们企盼着幸福有一天会来到身边。它会伴随着我们,直至我们生命的结束。人都是为希望而活,因为有了希望,人才有生活的勇气。
而爱情,最绚烂的花朵,人生最美好的礼物,最大的快乐和最大的幸福最终将安娜带入了痛苦的深渊。
如同飞蛾扑向野火,注定这场爱情要将她毁灭。这是个被压抑的充满勃勃生气的女人,安娜因为羡慕光明,爱上了外表俊美,内心空虚的弗伦斯基。对爱情,对幸福的无限渴望是她忘却了一切烦恼和恐惧,在幻想之中只为了爱情而活。而一种虚妄的狂热也笼罩了弗伦斯基,他对安娜一见钟情,沉迷于她的美丽和独特气质,但更为重要的是,他与安娜的特殊关系带给他有一种征服感,荣辱感。这种虚荣之心决定了他对安娜的爱情十分肤浅。而安娜全心全意地投入到新的生活中,弗龙斯基对她来说,就是她所有的希望和寄托,就是她的一切。这种纯洁无暇的爱使弗伦斯基自惭形秽,推动着他不得不重新认识与安娜的关系,对自己的肤浅和轻率表示自责,并在精神上强迫自己进一步爱这个女人。被爱是一种多么了不起的幸福,而快乐始终赠与那些无私的爱者。
可是,“水满则溢,说盈则亏”,这个世界从来只有更美,而没有最美。而最靠近完美的一刻,就是最容易走向相反的时刻。
始终靠幻想活着的人终会有幻灭的一天。
安娜和弗伦斯基的爱情如同燎原之火,熊熊燃烧起来,情感完全控制了理智。
安娜想起了家庭和道德,弗龙斯基想起了责任和义务。
道家说,无为而为,才是人生的最高境界。当在爱的纯洁之中涂抹上其它色彩的时候,这种爱就不再是完美的了。但此中没有是非之分,没有对错之分,只有理智和情感不懈的抗争。
安娜是另外一个人的妻子,是一个孩子的母亲,是社会希望她恪守道德的人。在爱情的对面,是长期的宗教情结和大众意志。这种大众意志有时表现为道德,有时表现为法律。
极度的矛盾使安娜忍受着巨大的煎熬,在理智与情感面前难以适从。爱情的力量使她几度冲破世俗的藩篱,去寻求属于自己的幸福,但自私感和罪恶感立即来到她的身边,使她的内心充满了矛盾和痛楚。
而弗龙斯基是一个始终属于世俗的人,他没有勇气与他过去的世界完全断绝,他无力反抗来反对这种宗教情结和大众意志,也就无法帮助安娜摆脱极度危险的精神危机。弗伦斯基和安娜的灵魂属于两个不同的精神世界。他们虽然一见钟情,但他们貌合神离,相距遥遥,根本不可能融合在一起。当安娜孤独无助的时候,弗龙斯基选择了逃避,他想要回到他以前的那种花花世界里。
安娜的感觉是敏锐而正确的,弗龙斯基在精神上已经抛弃了安娜,却因为良心和责任不敢这样去做。对生活和理想彻底失望的安娜选择了自杀。她生活在巨大的压力之中,已承受太多的悲哀与不幸。她需要身体的无痛苦和灵魂的无干扰。她用她的方式寻求到心灵的完全宁静。安娜最终没有与现实妥协,她是一个非常勇敢的女人。
当迎面扑来的火车碾过安娜轻柔弱的身躯,我们突然发现,原来人是如此脆弱。真正脆弱的不是肉体,而是人的灵魂。很难说在我们现在的社会中能够容纳安娜这样的女人,我们都企盼着理解、宽容、仁慈,我们都希望我们的世界和平、安宁、充满人性。但悲剧总是一天天在我们的身边发生。如果我们不能坚持自己的信念,不能宣扬纯洁的生活,我们的世界不知将会走向何方。当邪恶在社会中横行的时候,纯洁和高尚的东西反而显得愚昧可笑。这是我们的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