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政府工作报告(国务院2011年)
政府工作报告(国务院2011年).txt世上最珍贵的不是永远得不到或已经得到的,而是你已经得到并且随时都有可能失去的东西!爱情是灯,友情是影子。灯灭时,你会发现周围都是影子。朋友,是在最后可以给你力量的人。
一、“十一五”时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回顾
“十一五”时期是我国发展进程中极不平凡的五年。面对国内外复杂形势和一系列重大风险挑战,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国家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
推荐阅读
估值修复助推两会行情 股指仍有向上空间 [免费诊股] 保民生主题催生四亮点
上攻三千大关 量能仍需堆积 春季行情或延续 三大题材有机会 创业板个股估值最低降至30倍 上市公司突击分红疑为再融资开路 [微博]为什么银行股突然走强 [股吧]股民周一必须关注这个信号 [和讯知道]2011年哪只股票能翻番 这五年,我国社会生产力、综合国力显著提高。我们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胜利完成“十一五”规划的主要目标和任务,国民经济迈上新的台阶。
国内生产总值达到39.8万亿元,年均增长11.2%,财政收入从3.16万亿元增加到8.31万亿元。载人航天、探月工程、超级计算机等前沿科技实现重大突破。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取得重大成就。
这五年,各项社会事业加快发展、人民生活明显改善。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事业全面进步。城镇新增就业5771万人,转移农业劳动力4500万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分别实际增长9.7%和8.9%;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健全。
这五年,改革开放取得重大进展。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实现新突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更加完善。去年对外贸易总额达到2.97万亿美元,开放型经济水平快速提升。
这五年,我国国际地位和影响力显著提高。我们在国际事务中发挥重要的建设性作用,有力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全方位外交取得重大进展。我们成功举办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实现了中华民族的百年梦想。
这些辉煌成就,充分显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展现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力量,极大增强了全国各族人民的自信心和自豪感,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必将激励我们在新的历史征程上奋勇前进。
五年来,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我们注重把握宏观调控的方向、重点和力度,牢牢掌握经济工作的主动权。
“十一五”前期,针对投资增长过快、贸易顺差过大、流动性过剩,以及结构性、输入性物价上涨等问题,采取正确的政策措施,有效防止了苗头性问题演变成趋势性问题、局部性问题演变成全局性问题。
近两年,面对百年罕见的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我们沉着应对、科学决策,果断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坚持实施一揽子计划,大规模增加政府支出和实行结构性减税,大范围实施重点产业调整振兴规划,大力推进自主创新和加强科技支撑,大幅度提高社会保障水平。
坚持扩大内需的战略方针,采取鼓励消费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增加城乡居民特别是低收入群众收入,消费规模持续扩大,结构不断升级。实施两年新增4万亿元的投资计划,其中,新增中央投资1.18万亿元。
保障性安居工程、农村民生工程和社会事业投资占43.7%,自主创新、结构调整、节能减排和生态建设占15.3%,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占23.6%,灾后恢复重建占14.8%。
政府投资引导带动社会投资,国内需求大幅增加,有效弥补外需缺口,较短时间内扭转经济增速下滑趋势,在世界率先实现回升向好,既战胜了特殊困难、有力地保障和改善了民生,又为长远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毫不放松地做好“三农”工作,巩固和加强农业基础。中央财政“三农”投入累计近3万亿元,年均增幅超过23%。彻底取消农业税和各种收费,结束了农民种田交税的历史,每年减轻农民负担超过1335亿元。
建立种粮农民补贴制度和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农民的生产补贴资金去年达到1226亿元。对重点粮食品种实行最低收购价和临时收储政策,小麦、稻谷最低收购价提高了25%到40%。严格保护耕地。着力推进农业科技进步。
粮食产量屡创历史新高,去年达到1.09万亿斤,连续7年增产;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919元,实现持续较快增长。农村综合改革稳步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国有农场管理体制改革全面推开。
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加快建设,完成7356座大中型和重点小型水库除险加固,解决2.15亿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农民的日子越过越好,农村发展进入一个新时代。
(三)大力推进经济结构调整,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一是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自主创新。积极推进企业技术改造和兼并重组,工业特别是装备制造业总体水平和竞争力明显提高。
战略性新兴产业迅速成长。加快建设国家创新体系,实施知识创新工程和技术创新工程,突破了一批产业发展急需的前沿技术、核心技术和关键装备技术,一大批科研成果实现了产业化。
服务业快速发展,在国内生产总值中占比提高2.5个百分点。基础设施建设明显加快,五年建成铁路新线1.6万公里,新增公路63.9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3.3万公里,新建、改扩建机场33个,新建和加固堤防1.7万公里。
二是扎实推进节能减排、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提出到2020年我国控制温室气体排放行动目标和政策措施,制定实施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大力发展清洁能源,新增发电装机容量4.45亿千瓦,其中水电9601万千瓦、核电384万千瓦。
关停小火电机组7210万千瓦,淘汰了一批落后的煤炭、钢铁、水泥、焦炭产能。推进林业重点生态工程建设,完成造林2529万公顷。综合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3万平方公里,加强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大气污染防治和工业“三废”治理。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五年累计,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下降19.1%,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别下降12.45%、14.29%。
三是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落实区域发展总体战略,颁布实施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制定西部大开发新十年指导意见和一系列区域发展规划,推出促进西藏和四省藏区、新疆等民族地区跨越式发展的新举措。
中西部和东北地区发展加快,经济增速等主要指标超过全国平均水平;东部地区经济结构不断优化,自主创新和竞争力逐步提高;地区间基本公共服务差距趋于缩小,各具特色的区域发展格局初步形成。
(四)坚定不移深化改革开放,增强经济社会发展内在活力。财政转移支付制度逐步完善,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初步建立。增值税转型全面实施,成品油价格和税费改革顺利推进,资源税改革启动试点,内外资企业税制全面统一。
国有大型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顺利完成,政策性金融机构改革、农村信用社改革积极推进;平稳解决上市公司股权分置问题,创业板、股指期货和融资融券顺利推出,债券市场稳步发展;深入推进保险业改革开放;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有序推进,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不断扩大。国有企业公司制股份制改革、国有资产监管体制改革取得积极进展。
邮政体制改革加快推进。制定实施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和民间投资的一系列政策,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环境不断改善,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不断拓展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进出口总额年均增长15.9%,结构不断优化。贸易顺差连续两年下降,2010年比上年减少6.4%。利用外资水平进一步提高。企业“走出去”步伐明显加快,累计对外直接投资2200亿美元,对外工程承包和劳务合作营业额3352亿美元。
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机制改革和区域合作机制建设,多边、双边经贸合作继续深化。对外援助规模持续扩大。对外开放有力促进了经济发展和结构调整,增加了就业,吸收了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
(五)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始终坚持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相协调,围绕改善民生谋发展。把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位置。加强职业培训和就业服务,促进高校毕业生、农村转移劳动力、城镇就业困难人员就业,做好退役军人就业安置工作。
实施劳动合同法和就业促进法,普遍提高最低工资标准,推动建立和谐劳动关系。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实现省级统筹,实施养老保险关系跨省转移接续办法,连续7年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水平,年均增长10%,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覆盖24%的县。
积极稳妥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全面建立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惠及4.32亿城镇职工和城镇居民、8.35亿农村居民。
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实现全覆盖,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基本建立,社会福利、优抚安置、慈善和残疾人事业取得新进展。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积累7810亿元,比五年前增加5800多亿元。
大力实施保障性住房建设和棚户区改造,使1100万户困难家庭住上了新房。我们要持之以恒,努力让全体人民老有所养、病有所医、住有所居。
制定和实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五年全国财政教育支出累计4.45万亿元,年均增长22.4%。全面实现城乡免费义务教育,所有适龄儿童都能“不花钱、有学上”。
义务教育阶段教师绩效工资制度全面实施。
中等职业教育对农村经济困难家庭、城市低收入家庭和涉农专业的学生实行免费。加快实施国家助学制度,财政投入从2006年的18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306亿元,覆盖面从高等学校扩大到中等职业学校和普通高中,共资助学生2130万名,还为1200多万名义务教育寄宿生提供生活补助。
加快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和职业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和水平,增强高校创新能力。制定并实施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中央财政科技投入6197亿元,年均增长22.7%,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果。
大力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建设。国家财政安排专项资金,改造和新建2.3万所乡镇卫生院、1500所县医院、500所县中医院和1000所县妇幼保健院,建立了2400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制定并实施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人口规划目标顺利实现。
文化体制改革取得重要进展。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明显加快,文化产业蓬勃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和新闻出版、广播电视、文学艺术繁荣进步。城乡公共体育设施建设加快,全民健身活动蔚然成风。法制建设全面推进,“五五”普法顺利完成。创新和加强社会管理,社会保持和谐稳定。
抗击汶川特大地震等严重自然灾害的斗争取得重大胜利,汶川灾后恢复重建三年任务两年基本完成,玉树强烈地震和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后恢复重建有序推进。经过灾难的洗礼,中国人民更加成熟、自信、坚强,中华民族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伟大精神不可战胜。
五年来,我们不断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全面完成了新一轮政府机构改革,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和服务型政府,推进政务公开,加强行政问责,坚持不懈地开展反腐败斗争,政府自身建设取得积极进展。
过去年,我们是一步一个脚印走过来的,中国人民有理由为此感到自豪!五年的成绩来之不易。这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总揽全局、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努力奋斗的结果。
在这里,我代表国务院,向全国各族人民,向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和各界人士,表示诚挚感谢!向香港特别行政区同胞、澳门特别行政区同胞、台湾同胞和海外侨胞,表示诚挚感谢!向关心和支持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各国政府、国际组织和各国朋友,表示诚挚感谢!
我们清醒地认识到,我国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依然突出。主要是: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约束强化,投资与消费关系失衡,收入分配差距较大,科技创新能力不强,产业结构不合理,农业基础仍然薄弱,城乡区域发展不协调,就业总量压力和结构性矛盾并存,制约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依然较多;服务业增加值和就业比重、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没有完成“十一五”规划目标。
一些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没有根本解决,主要是:优质教育、医疗资源总量不足、分布不均;物价上涨压力加大,部分城市房价涨幅过高;违法征地拆迁等引发的社会矛盾增多;食品安全问题比较突出;一些领域腐败现象严重。我们一定要以对国家和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通过艰苦细致的工作和坚持不懈的努力,加快解决这些问题,让人民满意。
回顾“十一五”时期的政府工作,我们进一步加深了以下几个方面的认识和体会。
一是必须坚持科学发展。我们战胜各种严峻挑战,靠的是发展;各领域取得的一切成就和进步,靠的是发展;解决前进道路上的困难和问题,仍然要靠发展。
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科学发展。要以人为本,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定不移走共同富裕道路,使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坚持统筹兼顾,促进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大力推进自主创新,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使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提高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
二是必须坚持政府调控与市场机制有机统一。健全的市场机制,有效的宏观调控,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市场作用多一些还是政府作用多一些,必须相机抉择。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中,我们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及时纠正市场扭曲,弥补市场失灵,防止经济出现大的起落,实践证明是完全正确的。
我们必须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激发经济的内在活力,同时,科学运用宏观调控手段,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
三是必须坚持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在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和对外开放不断深化的条件下,我国经济同世界经济的联系日益紧密,互动和依存不断增强。必须树立世界眼光,加强战略思维,善于从国际形势发展变化中充分把握发展机遇,稳妥应对风险挑战,利用好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统筹处理好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关系,真正做到内外兼顾、均衡发展。
四是必须坚持把改革开放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改革开放是实现国家强盛、人民幸福的必由之路,必须贯穿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过程。我们要以更大的决心和勇气推进改革,提高改革决策的科学性,增强改革措施的协调性,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方面改革创新,从根本上破除体制机制障碍,最大限度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要坚持把改善人民生活作为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结合点,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以改革促进和谐稳定,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宁有序、国家长治久安。
二、“十二五”时期的主要目标和任务
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我们编制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提交大会审议。
“十二五”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从国际看,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和平、发展、合作仍是时代潮流。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深远,世界经济结构加快调整,全球经济治理机制深刻变革,科技创新和产业转型孕育突破,发展中国家特别是新兴市场国家整体实力步入上升期。
从国内看,我国发展的有利条件和长期向好的趋势没有改变,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市场需求潜力巨大,资金供给充裕,科技和教育水平整体提升,劳动力素质提高,基础设施日益完善,政府宏观调控和应对重大挑战的能力明显增强,社会大局保持稳定。综合判断国际国内形势,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我们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适应国内外形势新变化,顺应各族人民过上更好生活新期待,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深化改革开放,保障和改善民生,巩固和扩大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成果,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基础。
我们要推动经济发展再上新台阶。今后五年,我国经济增长预期目标是在明显提高质量和效益的基础上年均增长7%。按2010年价格计算,2015年国内生产总值将超过55万亿元。
要继续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保持价格总水平基本稳定,把短期调控政策和长期发展政策结合起来,坚持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充分挖掘我国内需的巨大潜力,加快形成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经济增长的新局面。
我们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调整经济结构。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改造提升制造业,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服务业,服务业增加值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提高4个百分点。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城镇化率从47.5%提高到51.5%,完善城市化布局和形态,不断提升城镇化的质量和水平。继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夯实经济社会发展基础。
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深入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和主体功能区战略,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促进城乡、区域良性互动,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
我们要大力发展社会事业。坚持优先发展教育,稳步提升全民受教育程度。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方针,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和支持政策,着力推进重大科学技术突破。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达到2.2%,促进科技成果更好地转化为生产力。适应现代化建设需要,加强人才培养,努力造就规模宏大的高素质人才队伍。
大力加强文化建设,推动文化改革发展实现新跨越,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大力发展体育事业。进一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健全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加快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目标。创新社会管理体制机制,加强社会管理法律、体制、能力建设,确保社会既充满活力又和谐稳定。
我们要扎实推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加强资源节约和管理,提高资源保障能力,加大耕地保护、环境保护力度,加强生态建设和防灾减灾体系建设,全面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提高到11.4%,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分别降低16%和17%,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8%至10%,森林蓄积量增加6亿立方米,森林覆盖率达到21.66%。切实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大江大河重要支流、湖泊和中小河流治理,明显提高基本农田灌溉、水资源有效利用水平和防洪能力。
我们要全面改善人民生活。坚持把增加就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目标,为全体劳动者创造公平的就业机会,五年城镇新增就业4500万人。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加快形成合理的收入分配格局。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实际增长超过7%。提高扶贫标准,减少贫困人口。加快完善社会保障制度,进一步提高保障水平。城乡基本养老、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实现全覆盖,提高并稳定城乡三项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政策范围内的医保基金支付水平提高到70%以上,全国城镇保障性住房覆盖面达到20%左右。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逐步完善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人均预期寿命提高1岁。
我们要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更加重视改革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大力推进经济体制改革,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加快推进文化体制、社会体制改革,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完善社会主义法制,使上层建筑更加适应经济基础发展变化,为科学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营造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的体制环境。加快财税金融体制改革,积极构建有利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财税体制,构建组织多元、服务高效、监管审慎、风险可控的金融体系。
深化资源性产品价格和环保收费改革,建立健全能够灵活反映市场供求关系、资源稀缺程度和环境损害成本的资源性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实施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培育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新优势,进一步形成互利共赢的开放新格局。
我们要不断加强政府自身改革建设。政府的一切权力都是人民赋予的,必须对人民负责,为人民谋利益,接受人民监督;必须最广泛地动员和组织人民依法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必须坚持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加强维护群众利益的法规建设,推进依法行政;必须实行科学、民主决策,建立健全决策、执行、监督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运行机制,确保权力正确行使;必须从制度上改变权力过分集中而又得不到制约的状况,坚决惩治和预防腐败;必须保障人民的民主权利和合法权益,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总之,经过未来五年努力,实现“十二五”规划的各项目标,我国的综合国力就会有更大的提升,人民生活就会有更大的改善,国家面貌就会发生更大的变化。
三、2011年的工作
2011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做好今年的工作对于完成“十二五”各项目标任务至关重要。过去一年,我们的各项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绩。
国内生产总值增长10.3%,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3.3%,城镇新增就业1168万人,国际收支状况有所改善。这为做好今年的工作打下了良好基础。
今年,我国发展面临的形势依然极其复杂。世界经济将继续缓慢复苏,但复苏的基础不牢。
发达经济体经济增长乏力,失业率居高难下,一些国家主权债务危机隐患仍未消除,主要发达经济体进一步推行宽松货币政策,全球流动性大量增加,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合主要货币汇率加剧波动,新兴市场资产泡沫和通胀压力加大,保护主义继续升温,国际市场竞争更加激烈,不稳定不确定因素仍然较多。
我国经济运行中一些长期问题和短期问题相互交织,体制性矛盾和结构性问题叠加在一起,加大了宏观调控难度。我们要准确判断形势,保持清醒头脑,增强忧患意识,做好应对风险的准备。
今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国内生产总值增长8%左右;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涨幅控制在4%左右;城镇新增就业900万人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6%以内;国际收支状况继续改善。
总的考虑是,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创造良好环境,引导各方面把工作着力点放在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上,放在增加就业、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上。
实现上述目标,要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提高针对性、灵活性、有效性,处理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管理通胀预期的关系,更加注重稳定物价总水平,防止经济出现大的波动。
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保持适当的财政赤字和国债规模。今年拟安排财政赤字9000亿元,其中中央财政赤字7000亿元,继续代地方发债2000亿元并纳入地方预算,赤字规模比上年预算减少1500亿元,赤字率下降到2%左右。
要着力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增加“三农”、欠发达地区、民生、社会事业、结构调整、科技创新等重点支出;压缩一般性支出,严格控制党政机关办公楼等楼堂馆所建设,出国(境)经费、车辆购置及运行费、公务接待费等支出原则上零增长,切实降低行政成本。
继续实行结构性减税。依法加强税收征管。对地方政府性债务进行全面审计,实施全口径监管,研究建立规范的地方政府举债融资机制。
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合理的社会融资规模,广义货币增长目标为16%。健全宏观审慎政策框架,综合运用价格和数量工具,提高货币政策有效性。提高直接融资比重,发挥好股票、债券、产业基金等融资工具的作用,更好地满足多样化投融资需求。
着力优化信贷结构,引导商业银行加大对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信贷支持,严格控制对“两高”行业和产能过剩行业贷款。进一步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密切监控跨境资本流动,防范“热钱”流入。加强储备资产的投资和风险管理,提高投资收益。
今年,重点要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
当前,物价上涨较快,通胀预期增强,这个问题涉及民生、关系全局、影响稳定。要把稳定物价总水平作为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充分发挥我国主要工业品总体供大于求、粮食库存充裕、外汇储备较多等有利条件,努力消除输入性、结构性通胀因素的不利影响,消化要素成本上涨压力,正确引导市场预期,坚决抑制价格上涨势头。
要以经济和法律手段为主,辅之以必要的行政手段,全面加强价格调控和监管。一是有效管理市场流动性,控制物价过快上涨的货币条件。把握好政府管理商品和服务价格的调整时机、节奏和力度。
二是大力发展生产,保障主要农产品、基本生活必需品、重要生产资料的生产和供应。落实“米袋子”省长负责制和“菜篮子”市长负责制。
三是加强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积极开展“农超对接”,畅通鲜活农产品运输“绿色通道”。完善重要商品储备制度和主要农产品临时收储制度,把握好国家储备吞吐调控时机,搞好进出口调节,增强市场调控能力。
四是加强价格监管,维护市场秩序。特别要强化价格执法,严肃查处恶意炒作、串通涨价、哄抬价格等不法行为。
五是完善补贴制度,建立健全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的联动机制,绝不能让物价上涨影响低收入群众的正常生活。
(二)进一步扩大内需特别是居民消费需求
扩大内需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长期战略方针和基本立足点,也是促进经济均衡发展的根本途径和内在要求。
积极扩大消费需求。继续增加政府用于改善和扩大消费的支出,增加对城镇低收入居民和农民的补贴。继续实施家电下乡和以旧换新政策。
加强农村和中小城市商贸流通、文化体育、旅游、宽带网络等基础设施建设。大力促进文化消费、旅游消费和养老消费。推动农村商业连锁经营和统一配送,优化城镇商业网点布局,积极发展电子商务、网络购物、地理信息等新型服务业态。
大力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切实维护消费者权益。深入开展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的专项治理行动。
大力优化投资结构。认真落实国务院关于鼓励引导民间投资新36条,抓紧制定公开透明的市场准入标准和支持政策,切实放宽市场准入,真正破除各种有形和无形的壁垒,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进入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市政公用事业、社会事业、金融服务等领域,推动民营企业加强自主创新和转型升级,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重组联合和参与国有企业改革,加强对民间投资的服务、指导和规范管理,促进社会投资稳定增长和结构优化。
充分发挥政府投资对结构调整的引导作用,优先保证重点在建、续建项目的资金需求,有序启动“十二五”规划重大项目建设。防止盲目投资和重复建设。严格执行投资项目用地、节能、环保、安全等准入标准,提高投资质量和效益。
(三)巩固和加强农业基础地位
坚持把“三农”工作放在重中之重,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巩固和发展农业农村好形势。
确保农产品供给,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要把保障粮食安全作为首要目标,毫不放松地抓好农业生产。稳定粮食种植面积,支持优势产区生产棉花、油料、糖料等大宗产品。
大力发展畜牧业、渔业、林业。切实抓好新一轮“菜篮子”工程建设,大中城市郊区要有基本的菜地面积和生鲜食品供给能力。强化农业科技支撑,发展壮大农作物种业,大规模开展高产创建。
继续实施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今年小麦最低收购价每50公斤提高5到7元,水稻最低收购价每50公斤提高9到23元。大力发展农村非农产业,壮大县域经济,提高农民职业技能和创业、创收能力,促进农民就地就近转移就业。提高扶贫标准,加大扶贫开发力度。
大兴水利,全面加强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加强农田水利建设、中小河流治理、小型水库和病险水闸除险加固以及山洪地质灾害防治。
完善排灌设施,发展节水灌溉,加固河流堤防,搞好清瘀疏浚,消除水库隐患,扩大防洪库容。通过几年努力,全面提高防汛抗旱、防灾减灾能力。
大力推进农村土地开发整理,大规模建设旱涝保收高标准农田,加快全国新增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建设。加强农村水电路气房建设,大力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努力为农民建设美好家园。
加大“三农”投入,完善强农惠农政策。财政支出重点向农业农村倾斜,确保用于农业农村的总量、增量均有提高;预算内固定资产投资重点用于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确保总量和比重进一步提高;土地出让收益重点投向农业土地开发、农田水利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确保足额提取、定向使用。
今年中央财政用于“三农”的投入拟安排9884.5亿元,比上年增加1304.8亿元。继续增加对农民的生产补贴,新增补贴重点向主产区、重点品种、专业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倾斜。
增加中央财政对粮食、油料、生猪调出大县的一般性转移支付,扩大奖励补助规模和范围。引导金融机构增加涉农信贷投放,确保涉农贷款增量占比不低于上年。
加大政策性金融对“三农”的支持力度。健全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建立农业再保险和巨灾风险分散机制。
深化农村改革,增强农村发展活力。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健全覆盖耕地、林地、草原等家庭承包经营制度。有序推进农村土地管理制度改革。探索建立耕地保护补偿机制。
继续推进农村综合改革。全面实施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大幅增加奖补资金规模。加快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和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
年底前,在全国普遍建立健全乡镇或区域性农业技术推广、动植物疫病防控、农产品质量监管等公共服务机构。
解决13亿中国人的吃饭问题始终是头等大事,任何时候都不能掉以轻心。我们有信心也有能力办好这件大事。
(四)加快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
这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要推动经济尽快走上内生增长、创新驱动的轨道。
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一是改造提升制造业。加大企业技术改造力度,重点增强新产品开发能力和品牌创建能力,提高能源资源综合利用水平、技术工艺系统集成水平,提高产品质量、技术含量和附加值。
推动重点行业企业跨地区兼并重组。完善落后产能退出机制和配套政策。
二是加快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建设高性能宽带信息网,加快实现“三网融合”,促进物联网示范应用。
要抓紧制定标准,完善政策,加强创新能力建设,发挥科技型中小企业作用,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健康发展,加快形成生产能力和核心竞争力。
三是大力发展服务业。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积极发展生活性服务业。大力发展和提升软件产业。
着力营造有利于服务业发展的市场环境,加快完善促进服务业发展的政策体系。尽快实现鼓励类服务业用电、用水、用气、用热与工业基本同价。
四是加强现代能源产业和综合运输体系建设。积极推动能源生产和利用方式变革,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推进传统能源清洁利用,加强智能电网建设,大力发展清洁能源。
统筹发展、加快构建便捷、安全、高效的综合运输体系。坚持陆海统筹,推进海洋经济发展。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全面落实各项区域发展规划。坚持把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放在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的优先位置,认真落实西部大开发新十年的政策措施和促进西藏、新疆等地区跨越式发展的各项举措。
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继续推进资源型城市转型。大力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进一步发挥承东启西的区位优势。积极支持东部地区率先发展,在体制机制创新和发展方式转变上走在全国前列。
更好发挥深圳等经济特区、上海浦东新区、天津滨海新区在改革开放中先行先试的作用。加大力度支持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发展,颁布实施2011-2020年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启动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扶贫开发攻坚工程,加快贫困地区脱贫致富步伐。
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坚持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遵循城市发展规律,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坚持科学规划,严格管理。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增强城镇综合承载能力,提高管理和服务水平。
因地制宜,分步推进,把有稳定劳动关系并在城镇居住一定年限的农民工,逐步转为城镇居民。对暂不具备落户条件的农民工,要解决好他们在劳动报酬、子女就学、公共卫生、住房租赁、社会保障等方面的实际问题。
要充分尊重农民在进城和留乡问题上的自主选择权,切实保护农民承包地、宅基地等合法权益。城镇化要同农业现代化和新农村建设相互促进,这是必须坚持的正确方向。
加强节能环保和生态建设,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突出抓好工业、建筑、交通运输、公共机构等领域节能。继续实施重点节能工程。大力开展工业节能,推广节能技术,运用节能设备,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加大既有建筑节能改造投入,积极推进新建建筑节能。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推进低碳城市试点。加强适应气候变化特别是应对极端气候事件能力建设。
建立完善温室气体排放和节能减排统计监测制度。加快城镇污水管网、垃圾处理设施的规划和建设,推广污水处理回用。启动燃煤电厂脱硝工作,深化颗粒物污染防治。加强海洋污染治理。
加快重点流域水污染治理、大气污染治理、重点地区重金属污染治理和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控制农村面源污染。继续实施重大生态修复工程,加强重点生态功能区保护和管理,实施天然林资源保护二期工程,落实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巩固退耕还林还草、退牧还草等成果,大力开展植树造林,加强湿地保护与恢复,推进荒漠化、石漠化综合治理。
完善防灾减灾应急预案,加快山洪地质灾害易发区调查评价、监测预警、防治应急等体制建设。
(五)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
科技、教育和人才是国家发展的基础和根本,必须始终放在重要的战略位置。
坚持优先发展教育。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为人们提供更加多样、更加公平、更高质量的教育。2012年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达到4%。
加快发展学前教育。公办民办并举,增加学前教育资源,抓紧解决“入园难”问题。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加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标准化建设,公共资源配置重点向农村和城市薄弱学校倾斜。
以流入地政府和公办学校为主,切实保障农民工随迁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支持民族地区教育发展,做好“双语”教学工作。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加快教育改革,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注重引导和培养孩子们独立思考、实践创新能力。保证中小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
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引导高中阶段学校和高等学校办出特色,提高教育质量,增强学生就业创业能力。加强重点学科建设,加快建设一批世界一流大学。
支持特殊教育发展。落实和完善国家助学制度,无论哪个教育阶段,都要确保每个孩子不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
全面加强人才工作。以高层次和高技能人才为重点,加快培养造就一大批创新型科技人才和急需紧缺人才。
加大人才开发投入,推进重大人才工程。深化选人用人制度改革,努力营造平等公开、竞争择优的制度和社会环境,激励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创造人尽其才的良好局面。
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加快实施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突破一批核心关键技术,提升重大集成创新能力。加强基础研究、前沿技术研究,增强原始创新能力。
推动建立企业主导技术研发创新的体制机制。鼓励企业共同出资开展关键共性技术研发,共担风险、共享成果,对符合国家战略方向的项目,政府要从政策和资金上给予支持。
深化科技管理体制改革,促进科技资源优化配置、高效利用和开放共享。激励科研院所、高等学校和广大科技人员以多种形式与企业合作。
保持财政科技投入稳定增长,提高科研经费使用效率。坚定不移地实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提升知识产权的创造、应用、保护、管理能力,激发全社会创新活力。
(六)加强社会建设和保障改善民生
经济越发展,越要重视加强社会建设和保障改善民生。
千方百计扩大就业。继续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今年中央财政拟投入423亿元,用于扶助和促进就业。要适应我国劳动力结构特点,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服务业、小型微型企业和创新型科技企业,努力满足不同层次的就业需求。
继续把高校毕业生就业放在首位,做好重点人群就业工作。加强职业技能培训,鼓励自主创业。
加强公共就业服务,健全统一规范灵活的人力资源市场。加快就业信息网络建设,实现全国互联互通。加强劳动保障监察执法,完善劳动争议处理机制,依法维护劳动者权益,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关系。这既是一项长期任务,也是当前的紧迫工作。今年重点采取三方面措施:一是着力提高城乡低收入群众的基本收入。
稳步提高职工最低工资、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和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建立健全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严格执行最低工资制度。
二是加大收入分配调节力度。提高个人所得税工薪所得费用扣除标准,合理调整税率结构,切实减轻中低收入者税收负担。
有效调节过高收入,加强对收入过高行业工资总额和工资水平的双重调控,严格规范国有企业、金融机构高管人员薪酬管理。
三是大力整顿和规范收入分配秩序。坚决取缔非法收入。加快建立收入分配监测系统。通过持续不断的努力,尽快扭转收入分配差距扩大趋势,努力使广大人民群众更多分享改革发展成果。
加快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将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范围扩大到全国40%的县。推进城镇居民养老保险试点,解决集体企业退休人员养老保障的历史遗留问题,建立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正常调整机制。
积极推进机关和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将国有企业、集体企业“老工伤”人员纳入工伤保险制度。完善城乡低保制度。
继续多渠道增加社会保障基金。将孤儿养育、教育和残疾孤儿康复等纳入财政保障范围。继续推进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和服务体系建设。
加快推进社会保障管理信息化。发挥商业保险在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中的作用。大力发展慈善事业。
坚定不移地搞好房地产市场调控。加快健全房地产市场调控的长效机制,重点解决城镇中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切实稳定房地产市场价格,满足居民合理住房需求。
一是进一步扩大保障性住房建设规模。今年要再开工建设保障性住房、棚户区改造住房共1000万套,改造农村危房150万户。
重点发展公共租赁住房。中央财政预算拟安排补助资金1030亿元,比上年增加265亿元。各级政府要多渠道筹集资金,大幅度增加投入。
抓紧建立保障性住房使用、运营、退出等管理制度,提高透明度,加强社会监督,保证符合条件的家庭受益。
二是进一步落实和完善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坚决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势头。制定并向社会公布年度住房建设计划,在新增建设用地计划中,单列保障性住房用地,做到应保尽保。
重点增加中小套型普通商品住房建设。规范发展住房租赁市场。严格落实差别化住房信贷、税收政策,调整完善房地产相关税收政策,加强税收征管,有效遏制投机投资性购房。
加强房地产市场监测和市场行为监管,严厉查处各类违法违规行为。
三是建立健全考核问责机制。稳定房价和住房保障工作实行省级人民政府负总责,市县人民政府负直接责任。有关部门要加快完善巡查、考评、约谈和问责制度,对稳定房价、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工作不力,从而影响社会发展和稳定的地方,要追究责任。
推进医药卫生事业改革发展。今年是医改三年实施方案的攻坚年,要确保完成各项目标任务。
一是在基层全面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建立完善基本药物保障供应体系,加强药品监管,确保用药安全,切实降低药价。
二是抓好公立医院改革试点。鼓励各地在医院管理体制、医疗服务价格形成机制和监管机制等方面大胆探索。完善医疗纠纷调处机制,改善医患关系。
三是提高基本医疗保障水平。稳定提高城镇职工、居民医保参保率和新农合参合率。今年要把新农合和城镇居民医保财政补助标准提高到200元。
四是完成农村三级卫生服务网络和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设任务。今年全国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标准提高到25元。加强重大传染病、慢性病、职业病、地方病和精神疾病的预防控制和规范管理。
加强妇幼保健工作,继续推进适龄妇女宫颈癌、乳腺癌免费检查和救治保障试点。认真做好艾滋病防治工作。大力发展中医药和民族医药事业,落实各项扶持政策。
五是鼓励社会资本举办医疗机构。放宽社会资本和外资举办医疗机构的准入范围。完善和推进医生多点执业制度,鼓励医生在各类医疗机构之间合理流动和在基层开设诊所,为人民群众提供便捷的医疗卫生服务。
全面做好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继续稳定低生育水平。做好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管理工作。加强出生缺陷干预,进一步扩大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试点,做好孕产妇和婴幼儿保健工作。
农村妇女住院分娩率达到95%以上。实施新一轮妇女儿童发展纲要,切实保护妇女和未成年人权益。加快建立健全老年人社会服务体系,加强公益性养老服务设施建设。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强化政府社会管理职能,广泛动员和组织群众依法参与社会管理,发挥社会组织的积极作用,完善社会管理格局。
以城乡社区为载体,以居民需求为导向,整合人口、就业、社保、民政、卫生、文化等社会管理职能和服务资源,实现政府行政管理与基层群众自治有效衔接和良性互动。
加快建立健全维护群众权益机制、行政决策风险评估和纠错机制,加强信访、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工作,拓宽社情民意表达渠道,切实解决乱占耕地、违法拆迁等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
加强和完善公共安全体系。健全突发事件应急体制,提高全社会危机管理和抗风险能力。加强信息安全和保密工作,完善信息网络管理。
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严密防范、依法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落实企业安全生产和产品质量主体责任,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
完善食品安全监管体制机制,健全法制,严格标准,完善监测评估、检验检测体系,强化地方政府监管责任,加强监管执法,全面提高食品安全保障水平。
各级政府一定要把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摆到更加重要的位置,切实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七)大力发展文化建设
文化对民族和国家的影响更深刻、更久远。要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文化需求,发挥文化引导社会、教育人民、推动发展的功能,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
加强公民道德建设,在全社会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和信念,加快构建传承中华传统美德、符合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要求、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道德和行为规范。
加强诚信体系建设,建立相关制度和法律法规。增强公共文化产品供给和服务能力,重点加强中西部地区和城乡基层的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继续实施文化惠民工程。
扶持公益性文化事业,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和传承。进一步繁荣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学艺术、档案事业。
加强对互联网的利用和管理。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积极推进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培育新型文化业态,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
大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促进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协调发展。加强对外文化体育交流与合作,不断扩大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让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再展辉煌。
(八)深入推进重点领域改革
继续推进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健全国有资本有进有退、合理流动机制。完善国有金融资产、非经营性资产和自然资源资产监管体制,加强境外国有资产监管。
继续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健全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的财税体制,清理和归并专项转移支付项目,增加一般性转移支付,健全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
在一些生产性服务业领域推行增值税改革试点,推进资源税改革。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全面编制政府性基金预算,扩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范围,试编社会保险基金预算。
继续深化金融企业改革,加快建立现代金融企业制度。加快培育农村新型金融机构。继续大力发展金融市场,鼓励金融创新。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
扩大人民币在跨境贸易和投资中的使用。推进人民币资本项下可兑换工作。加强和改善金融监管,建立健全系统性金融风险防范预警体系和处置机制。
完善成品油、天然气价格形成机制和各类电价定价机制。推进水价改革。研究制定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试点的指导意见。价格改革要充分考虑人民群众特别是低收入群众的承受能力。
按照政事分开、事企分开、管办分开、营利性与非营利性分开的要求,积极稳妥地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
(九)进一步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要积极发展互利互惠的多双边经贸关系,不断拓展新的开放领域和空间。继续推动多哈回合谈判,反对各种形式的保护主义,促进国际经济秩序朝着更加公正、合理、共赢的方向发展。
切实转变外贸发展方式。在大力优化结构和提高效益的基础上,保持对外贸易稳定增长。无论是一般贸易还是加工贸易出口,都要继续发挥劳动力资源优势,都要减少能源资源消耗,都要向产业链高端延伸,都要提高质量、档次和附加值。
积极扩大自主品牌产品出口。大力发展服务贸易和服务外包,不断提高服务贸易的比重。坚持进口和出口并重,扩大先进技术设备、关键零部件和能源原材料进口,促进从最不发达国家和主要顺差来源国增加进口,逐步改善贸易不平衡状况,妥善处理贸易摩擦。
推动对外投资和利用外资协调发展。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完善相关支持政策,简化审批手续,为符合条件的企业和个人到境外投资提供便利。鼓励企业积极有序开展跨国经营。加强对外投资的宏观指导,健全投资促进和保护机制,防范投资风险。
坚持积极有效利用外资的方针,注重引进先进技术和人才、智力资源,鼓励跨国公司在华设立研发中心,切实提高利用外资的总体水平和综合效益。抓紧修订外商投资产业目录,鼓励外资投向高新技术、节能环保、现代服务业等领域和中西部地区。
(十)加强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
建设廉洁的政府是一项持久而又紧迫的任务,是人民的殷切期望。要加快解决反腐倡廉建设中的突出问题,扎实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把查办大案要案作为反腐败的重要举措,同时更加注重制度建设。
一是认真治理政府工作人员以权谋私和渎职侵权问题。针对工程建设、土地使用权出让和矿产资源开发、国有产权交易、政府采购等重点领域存在的问题,加大查处违法违纪案件工作力度,坚决惩处腐败分子。
二是切实加强廉洁自律,认真贯彻执行《廉政准则》,落实领导干部收入、房产、投资以及配偶子女从业、移居国(境)外等情况定期报告制度,自觉接受监督。
加强审计和监察工作。加大对行政机关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业、事业单位负责人的监督力度。
三是坚决反对铺张浪费和形式主义。要精简会议、文件,清理和规范各种达标、评比、表彰以及论坛、庆典等活动,从经费上严加控制。
规范公务用车配备管理并积极推进公务用车制度改革。加快实行财政预算公开,让人民知道政府花了多少钱,办了什么事。各级政府都要努力为人民办事;每一个公务员都要真正成为人民的公仆。
各位代表!巩固和发展各民族大团结,是国家长治久安、繁荣昌盛的根本保证,是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
要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全面落实中央支持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的政策措施。制定实施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推进兴边富民行动和发展少数民族事业五年规划。让我们团结奋进,共同谱写中华民族繁荣发展的历史新篇章!
全面贯彻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深入落实《宗教事务条例》,发挥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在促进经济发展、社会和谐中的积极作用。
继续加强侨务工作,维护海外侨胞、归侨侨眷的合法权益,充分发挥他们在促进祖国统一和民族振兴中的独特作用。
各位代表!建立巩固的国防,建设强大的人民军队,是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保障。
要紧紧围绕党和国家工作大局,着眼有效履行新世纪(002280,股吧)新阶段我军历史使命,全面加强军队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不断提高以打赢信息化条件下局部战争能力为核心的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的能力。
坚持把思想政治建设摆在首位。积极开展信息化条件下的军事训练。加快全面建设现代后勤步伐。推动军民融合式发展,加强国防科研和武器装备建设。
积极稳妥地推进国防和军队改革。坚持依法治军、从严治军。坚决完成抢险救灾等急难险重任务。
建设现代化武装警察力量,增强执勤、处置突发事件和反恐维稳能力。加强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巩固和发展军政军民团结。
各位代表!我们将坚定不移地贯彻“一国两制”、“港人治港”、“澳人治澳”、高度自治的方针,全力支持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发展经济,改善民生。支持香港巩固和提升国际金融、贸易、航运中心地位。
支持澳门建设世界旅游休闲中心,促进经济适度多元发展。充分发挥香港、澳门在国家整体发展战略中的独特作用。
进一步提高内地与港澳合作的机制化水平,支持粤港澳深化区域合作,实现互利共赢。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祖国内地人民将与港澳同胞携手奋进,共享伟大祖国的尊严与荣耀!
我们将坚持新形势下发展两岸关系、促进祖国和平统一的大政方针和各项政策。继续推进两岸协商,积极落实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加强产业合作,加快新兴产业、金融等现代服务业合作发展,支持有条件的大陆企业赴台投资。
支持海峡西岸经济区在推进两岸交流合作中发挥先行先试作用。深入开展两岸社会各界交流,积极拓展两岸文化教育合作。
增进两岸政治互信,巩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政治基础,共同维护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良好局面。我们坚信,只要海内外中华儿女继续共同努力奋斗,祖国和平统一大业一定能够实现!
各位代表!新的一年,我们将继续高举和平、发展、合作的旗帜,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坚持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坚持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为我国现代化建设创造更加有利的外部环境和条件。
我们要保持与主要大国关系健康稳定发展,积极推进对话合作,扩大共同利益和合作基础。坚持“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的周边外交方针,深化同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合作关系,推进区域次区域合作进程。
增进同广大发展中国家的传统友好合作关系,进一步落实和扩大合作成果,推进合作方式创新和机制建设。
积极开展多边外交,以二十国集团峰会等为主要平台,加强宏观经济政策协调,推动国际经济金融体系改革,促进世界经济强劲、可持续、平衡增长,在推动解决热点问题和全球性问题上发挥建设性作用,履行应尽的国际责任和义务。
中国政府和人民愿与国际社会一道,共同应对风险挑战,共同分享发展机遇,为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做出新贡献!
各位代表!回顾过去,我们创造了不平凡的光辉业绩;展望未来,我们对国家的锦绣前程充满信心!
让我们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下,紧紧抓住历史机遇,勇敢面对各种挑战,开拓进取,团结奋斗,扎实工作,努力实现“十二五”时期良好开局,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继续推向前进!
第二篇:2007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
2007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国务院,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全国政协各位委员提出意见。
一、2006年工作回顾
2006年,是我国实施“十一五”规划并实现良好开局的一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重大成就。
——经济平稳快速增长。国内生产总值20.94万亿元,比上年增长10.7%;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1.5%。经济增长连续四年达到或略高于10%,没有出现明显通货膨胀。
——经济效益稳步提高。全国财政收入3.93万亿元,比上年增加7694亿元;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增长31%,增加4442亿元。
——改革开放进一步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新进展。进出口贸易总额1.76万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3.8%;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695亿美元。
——社会事业加快发展。科技创新取得重大成果,教育事业继续发展,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得到加强,文化、体育事业进一步繁荣。
——人民生活有较大改善。城镇新增就业1184万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759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3587元,扣除价格因素,分别比上年实际增长10.4%和7.4%。
这些成就,标志着我国综合国力进一步增强,我们朝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又迈出坚实的一步。
一年来的主要工作是:
(一)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针对经济运行中投资增长过快、货币信贷投放过多、外贸顺差过大等突出问题,中央及时采取了一系列宏观调控措施。加强土地调控,从紧控制新增建设用地,严肃查处违法违规用地行为;加强货币信贷管理,两次上调人民币贷款基准利率,三次上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加强财政、税收对经济运行的调节;加强新上项目市场准入审核和监督检查;加强房地产市场调控和监管,着力调整住房供给结构。宏观调控措施逐步见效,固定资产投资增幅回落,银行信贷投放增速放缓,防止了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避免了经济大起大落。
(二)加大“三农”工作力度。稳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全年中央财政用于“三农”支出3397亿元,比上年增加422亿元。在全国范围内取消了农业税和农业特产税,终结了延续2600多年农民种田交税的历史。继续增加对种粮农民直接补贴、良种补贴和农机具购置补贴,实施农业生产资料综合补贴政策,继续对重点地区的重点粮食品种实行最低收购价政策,增加对财政困难县乡和产粮大县的转移支付。在自然灾害较重的情况下,主要农产品产量稳步增加。全年粮食产量达到49746万吨,实现了连续三年增产。农村道路、水利、电力、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加强,又有2897万农村人口解决了安全饮水问题,新增450万农村沼气用户,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继续改善。农村扶贫开发工作取得新进展,农村贫困人口减少217万人。制定并实 2
施解决农民工问题的政策措施,从解决工资偏低和拖欠、依法规范劳动管理、加强就业培训和社会保障等方面,维护了农民工的合法权益。
(三)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制定了加快振兴装备制造业的政策措施,推进关键领域重大技术装备自主制造。开展百万千瓦级核电机组、超超临界火电机组、新型船舶等设备自主化工作,启动高档数控机床和重要基础制造装备等重大专项。制定并实施钢铁、煤炭、水泥等11个行业结构调整的政策措施,部分产能过剩行业投资增幅明显回落,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大幅下降,煤炭、电解铝分别淘汰落后生产能力1.1亿吨和120万吨。一批关系国民经济全局的重大工程建成投产或开工建设。青藏铁路全线通车,三峡左岸电站机组全部建成发电,金沙江向家坝水电站开工建设。这些对增强经济发展后劲将发挥重要作用。
更加重视节能环保工作。完善节能降耗、污染减排政策,普遍建立节能减排目标责任制。积极推进重点行业、重点企业和重点工程的节能工作,开展循环经济试点,加强三峡库区、松花江、南水北调水源及沿线、渤海等重点流域和区域水污染防治工作,实施燃煤电厂脱硫、城市污水处理、垃圾无害化处理等环保重点工程。连续四年在全国开展整治违法排污企业、保障群众健康环保专项行动。扎实推进生态保护和建设。整顿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取得阶段性成果。地质勘查工作得到加强。
继续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西部大开发扎实推进,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工作顺利展开,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政策开始实施,东部地区率先发展取得新成绩。
(四)积极推进改革开放。全面部署农村综合改革。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稳步进行。国有经济布局调整、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革和国有资产监管取得新进展。邮政体制实现政企分开,电力体制改革继续推进。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迈出新的重要步伐,中国银行、中国工商银行在境内外成功上市,农村信用社改革取得阶段性成果;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基本完成,证券市场基础性制度建设得到加强;保险业改革深入推进;
外汇管理体制改革逐步深化。财政税收制度继续完善。公务员工资制度改革和规范收入分配秩序顺利进行。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工作深入开展。
调整对外贸易结构。完善出口退税、关税和加工贸易政策,控制高耗能、高污染产品出口;积极增加进口。优化利用外资结构,扩大银行、分销、电信等服务业对外开放。深化和扩大与各国的经贸往来。支持企业对外投资合作。全面履行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承诺,完善涉外经济体制和法规政策。
(五)大力发展社会事业。增加社会事业的投入。全年中央财政用于科技、教育、卫生和文化事业的支出分别为774亿元、536亿元、138亿元和123亿元,比上年增长29.2%、39.4%、65.4%和23.9%。
推进科技创新。历时两年研究制定的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颁布实施,并制定了相关专项规划和配套政策措施。大型油气田和煤层气开发、新一代宽带无线移动通信网、大型飞机设计与制造、载人航天与探月工程等16个重大专项陆续启动。高性能计算机、超级优质杂交水稻、第三代移动通信、数字电视等一些关键技术取得突破,自主创新能力增强。
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全国财政安排农村义务教育经费1840亿元,全部免除了西部地区和部分中部地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5200万名学生的学杂费,为3730万名贫困家庭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对780万名寄宿学生补助了生活费。410个“两基”(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攻坚县已有317个县实现目标,西部地区“两基”人口覆盖率由2003年的77%提高到96%。中央财政连续三年累计投入90亿元,用于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7651所学校受益。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已投入80亿元,覆盖中西部地区80%以上的农村中小学,1亿多中小学生得以共享优质教育资源。中等职业学校招生规模扩大到741万人,在校学生总数1809万人。高等教育在学人数2500万人,毛入学率提高到22%。
加强医疗卫生工作。覆盖城乡、功能比较完善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医疗救治体系,已经基本建成。启动了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中央财政安排27亿元国债资金用于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建设。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范围扩大到1451个县(市、区),占全国总数的50.7%,有4.1亿农民参加;中央财政支出42.7亿元,地方财政也相应增加支出,较大幅度提高参加合作医疗农民的补助标准。以社区为基础的城市医疗服务体系建设加快推进。城乡医疗救助工作有所加强。中央财政安排51亿元,用于支持地方加强公共卫生服务,艾滋病等重大疾病防控取得明显进展。
积极发展文化、体育事业。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学艺术、哲学社会科学进一步繁荣。文化基础设施尤其是农村基层文化设施建设得到加强,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由行政村向自然村延伸,社区和乡镇综合文化站工程、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设继续推进。文化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文化产业加快发展,对外文化交流更加活跃。全民体育活动广泛开展,竞技体育水平不断提高。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继续加强。
(六)努力做好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进一步完善和落实就业再就业扶持政策,中央财政安排就业再就业资金234亿元。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工作,开展对“零就业家庭”和就业困难人员的帮扶,505万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2004年我们提出用三年时间基本解决建设领域历史上拖欠工程款和农民工工资的问题,这项工作基本完成,各地已偿还拖欠工程款1834亿元,占历史拖欠的98.6%,其中清付农民工工资330亿元。
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在东北三省试点的基础上,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做实个人账户试点范围又扩大了8个省份。经过多年努力,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向失业保险并轨基本完成。提高了企业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标准。社会保险覆盖面继续扩大,社会保险基金收入不断增加,社保基金使用的监督管理得到加强。城乡
社会救助体系框架基本建立,慈善事业不断发展。中央财政用于城市低保的补助资金136亿元,比上年增加24亿元,各地不同程度提高了城市低保补助水平。已有2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2133个县(市、区)初步建立了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1509万农民享受了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基本实现了农村“五保”从农民集体互助共济向财政供养为主的转变。加强了孤儿救助和流浪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大幅度提高各类优抚对象的抚恤补助标准,全年中央财政抚恤事业费支出112亿元,比上年增长47%。完善大中型水库征地补偿和移民后期扶持政策,扶持对象达2288万人,这个长期遗留的问题正在逐步解决。
去年,我国部分地区遭受了历史上罕见的超强台风和特大干旱等严重自然灾害。我们及时部署加强抗灾救灾和灾后重建工作。全年中央财政下拨抗灾救灾资金112亿元,提高了部分救灾补助标准,受灾群众生产生活得到妥善安置。
(七)继续加强民主法制建设。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不断推进。政府立法工作进一步加强。国务院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提请审议企业所得税法草案、反垄断法草案、突发事件应对法草案和义务教育法修订草案等7件法律议案,颁布了艾滋病防治条例、外资银行管理条例等29个行政法规。加快建设法治政府,认真贯彻行政许可法、公务员法和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监察、审计监督工作力度加大。司法行政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稳步推进。信访工作得到加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不断完善,平安创建活动广泛开展。集中整治治安混乱地区和突出治安问题取得明显成效。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深入推进,开展治理商业贿赂专项工作,严肃查处了一批涉及政府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大案要案,依法惩处了一批腐败分子。
民族、宗教、港澳、对台和侨务工作进一步加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取得新进展。外交工作成绩显著。
总结我们的实践经验,归结起来就是,只有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改革开放,坚持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和平发展,才能最终实现现代化的宏伟目标。
我们取得的成就,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统揽全局、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全国广大干部群众齐心协力、顽强拼搏的结果。我代表国务院,向全国各族人民,向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和各界人士,表示诚挚的感谢!向香港特别行政区同胞、澳门特别行政区同胞和台湾同胞以及广大侨胞,表示诚挚的感谢!向一切关心和支持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各国朋友,表示诚挚的感谢!
我们也清醒地看到,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仍然存在不少矛盾和问题,政府工作还有一些缺点和不足。
一是经济结构矛盾突出。一二三产业比例不合理,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发展不平衡,投资消费关系不协调。农业基础薄弱状况没有改变,粮食稳定增产和农民持续增收难度加大。固定资产投资总规模依然偏大,银行资金流动性过剩问题突出,引发投资增长过快、信贷投放过多的因素仍然存在。外贸顺差较大,国际收支不平衡矛盾加剧。
二是经济增长方式粗放。突出表现在能源消耗高、环境污染重。“十一五”规划提出了节能降耗和污染减排目标,并作为约束性指标。这对于推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加强节能环保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年来,各地区各部门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积极进展。2006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由前三年分别上升4.9%、5.5%、0.2%,转为下降1.2%;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增幅减缓,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排放量由上年分别增长5.6%和13.1%,减为增长1.2%和1.8%。但是,全国没有实现年初确定的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降低4%左右、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2%的目标。主要原因是:产业结构调整进展缓慢,重工业特别是高耗能、高污染行业增长仍然偏快,不少
应该淘汰的落后生产能力还没有退出市场,一些地方和企业没有严格执行节能环保法规和标准,有关政策措施取得明显成效需要一个过程。“十一五”规划提出这两个约束性指标是一件十分严肃的事情,不能改变,必须坚定不移地去实现,国务院以后每年都要向全国人大报告节能减排的进展情况,并在“十一五”期末报告五年这两个指标的总体完成情况。
三是一些涉及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解决得不够好。食品药品安全、医疗服务、教育收费、居民住房、收入分配、社会治安、安全生产等方面还存在群众不满意的问题,土地征收征用、房屋拆迁、企业改制、环境保护等方面损害群众利益的问题仍未能根本解决。不少低收入群众生活比较困难。
四是政府自身建设存在一些问题。政府职能转变滞后,政企不分依然存在,有些部门职责不清,办事效率低;公务消费不规范,奢侈浪费,行政成本高;一些地方、部门和少数工作人员还存在官僚主义、形式主义,脱离群众,失职渎职,甚至滥用权力,贪污腐败。存在这些问题,根本在于制度不健全、监管不到位。
我们必须以对国家和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切实解决这些问题,决不辜负人民的期望。
二、2007年工作总体部署
今年是本届政府任期的最后一年,我们要以更加昂扬的精神状态,恪尽职守,积极进取,毫不懈怠,努力把各项工作做得更好,向人民交出满意的答卷。
政府工作的基本思路和任务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以来各项方针政策,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着力调整经济结构和转变增长方式,着力加强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着力推进改革开放和自主创新,着力促进社会发展和解决民生问题,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为党的十七大召开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
综合考虑各种因素,今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和降低消耗、保护环境的基础上,国内生产总值增长8%左右;城镇新增就业人数不低于900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6%以内;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涨幅在3%以内;国际收支不平衡状况得到改善。
这里要着重说明,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提出国内生产总值增长速度的目标,是一个预期性、指导性指标,是提出财政预算、就业、物价等宏观经济指标的重要依据。由于国内外经济环境和市场变化等影响,最终实现的国内生产总值增长速度与预期目标可能会有一定差距。提出今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8%左右的目标,综合考虑了需要和可能等多种因素,更重要的是要引导各方面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把工作重点放到优化结构、提高效益、节能降耗和污染减排上来,防止片面追求和盲目攀比增长速度,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实现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和任务,必须把握好以下政策原则:一是稳定、完善和落实政策。稳定,就是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继续实施稳健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完善,就是根据经济运行新情况及时完善政策措施,有针对性地解决突出矛盾和问题。落实,就是认真落实中央的各项政策措施,增强执行力,真正把各项决策部署落到实处。二是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重点是控制固定资产投资和信贷规模,在优化结构中促进经济总量平衡。坚持有保有压,不搞一刀切。更多地运用经济杠杆、法律手段引导和规范经济行为。正确处理中央和地方的关系,充分发挥两个积极性。三是大力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把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环境、集约用地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注重提高产品质量,增强经济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四是更加重视社会发展和改善民生。坚持以人为本,促进社会事业加快发展,积极解决
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五是以改革开放为动力推进各项工作。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适应经济社会发展要求,推进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改革,加快构筑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建设和谐社会的体制保障。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三、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通观全局,今年经济发展要着重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坚持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
继续实行稳健的财政政策。一是适当减少财政赤字和长期建设国债规模。今年中央财政赤字拟安排2450亿元,比去年预算赤字减少500亿元;拟安排长期建设国债500亿元,比去年减少100亿元;拟安排中央预算内经常性建设投资804亿元,比去年预算增加250亿元;中央政府建设投资总规模为1304亿元。二是政府预算支出和政府投资要优化结构、突出重点。政府投资使用要确保“三个高于”,即:用于直接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的投入高于上年,用于基础教育和公共卫生等社会事业的投入高于上年,用于西部大开发的投入高于上年。同时,加大对节能环保和自主创新的支持。三是合理安排中央财政超收收入。近几年,由于实际经济增长高于预期目标,加上一些政策性增收因素,中央财政超收较多。从2003年到2006年年均超收2040亿元,其中去年超收2573亿元。超收收入主要用于解决出口退税和退耕还林等历史欠账,依法增加对地方税收返还和一般转移支付,增加教育、科技等法定支出,增加社会保障基金、企业政策性破产、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等支出。今年拟从去年超收收入中安排500亿元设立中央预算稳定调节基金。这样做,有利于更加科学合理地编制预算,有利于保持中央预算的稳定性和财政政策的连续性。这个基金的使用纳入预算管理,接受全国人大监督。要加强财政管理,狠抓增收节支,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大力推进依法治税,强化税收征管,规范政府非税收入管理。
继续实行稳健的货币政策。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合理调控货币信贷总量,有效缓解银行资金流动性过剩问题。调整和优化信贷结构,引导银行加大对“三农”、中小企业、节能环保和自主创新的信贷支持;继续控制中长期贷款,严格限制对高耗能、高污染企业和产能过剩行业的落后企业贷款。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进一步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加强和改进外汇管理,积极探索和拓展国家外汇储备合理使用的渠道和方式。从多方面采取措施,逐步改善国际收支不平衡状况。
调整投资和消费的关系。坚持扩大内需方针,重点扩大消费需求。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既可以缓解收入差距扩大的矛盾,又可以有效增加消费需求。要采取多种措施,努力增加城乡居民收入特别是中低收入者的收入。合理调整和严格执行最低工资制度,落实小时最低工资标准,加强企业工资分配调控和指导,建立健全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机制。今年各地要对最低工资制度和小时最低工资标准的执行情况,普遍进行一次检查。继续落实公务员工资制度改革、规范公务员收入分配秩序及调整相关人员待遇的政策措施。特别要扩大农村消费需求,认真落实促进农民增收减负的政策措施,加强农村商贸流通和市场体系建设,改善农村消费环境和条件。完善消费政策,积极培育旅游、文化、休闲、健身等消费热点,扩大居民消费。
保持固定资产投资适度增长,着力优化投资结构,提高投资效益。继续严把土地、信贷闸门,根据不同行业情况,适当提高并严格执行建设项目用地、环保、节能、技术、安全等市场准入标准。严格控制新上项目,特别要控制城市建设规模。加强关系经济社会全局和长远发展的重大项目建设,加快大型水利、能源基地、铁路干线、国道主干线等重要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引导社会资金更多地投向农业农村、社会事业、自主创新、资源节约、环境保护和中西部地区。要深化投资体制改革,完善重大投资项目决策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
房地产业对发展经济、改善人民群众住房条件有着重大作用,必须促进房地产业持续健康发展。一是从我国人多地少的国情和现阶段经济发展水平出发,合理规划、科学建设、适度消费,发展节能省地环保型建筑,形成具有中国特点的住房建设和消费模式。二是房地产业应重点发展面向广大群众的普通商品住房。政府要特别关心和帮助解决低收入家庭住房问题。加大财税等政策支持,建立健全廉租房制度。改进和规范经济适用房制度。三是正确运用政府调控和市场机制两个手段,保持房地产投资合理规模,优化商品房供应结构,加强房价监管和调控,抑制房地产价格过快上涨,保持合理的价格水平。四是深入整顿和规范房地产市场秩序,强化房地产市场监管,依法惩治房地产开发、交易、中介等环节的违法违规行为。地方各级政府要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和监管切实负起责任。
(二)发展现代农业和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关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现代化事业全局的重大问题。今年的“三农”工作,要以加快发展现代农业为重点,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一是稳定发展粮食生产。要保护好基本农田,稳定粮食播种面积,优化粮食品种结构,着力提高粮食单产。加强对粮食生产、消费、库存及进出口的监测和调控,建立和完善粮食安全预警系统,维护粮食市场稳定。二是切实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加快农业设施建设,改善农业技术装备,加强农业科研和技术推广,健全社会化服务体系,增强农业防灾减灾能力。加强动物疫病防治体系建设。三是大力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农村水利、道路、电网、通信、安全饮水、沼气等设施建设。集中力量用两到三年时间基本完成全国大中型和重点小型病险水库改造。加快安全饮水设施建设,今年再解决3200万人的安全饮水问题。四是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努力增加种养业、林业收入,积极发展农村二三产业,特别是农产品加工业,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支持龙头企业发展,壮大县域经济,拓宽农民就业增收渠道。认真落实解决农民工问题的各项政策措施。加大扶贫开发力度,进一步减少农村贫困人口。五是着力推进农
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和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加强农村劳动力培训,提高农民科学种养技术水平和转移就业能力,培养造就新型农民。
发展现代农业,推进新农村建设,要靠政策、靠投入、靠科技、靠改革。一要巩固、完善和加强支农惠农政策。增加对种粮农民的直接补贴、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和农业生产资料综合补贴。继续实行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进一步加大对财政困难县乡和产粮大县的支持力度。二要加大对农业农村投入力度。切实把国家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的重点转向农村,今年财政支农投入的增量要继续高于上年,国家固定资产投资用于农村的增量要继续高于上年,土地出让收入用于农村建设的增量要继续高于上年。中央财政安排用于“三农”的资金3917亿元,比去年增加520亿元。积极发展农业保险,扩大农业政策性保险试点范围。三要加快农业科技进步。加强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建设,支持农业科技项目,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完善基层农业技术推广和服务体系,鼓励农业科技进村入户。四要全面推进农村综合改革。加快乡镇机构改革、农村义务教育改革和县乡财政管理体制改革,逐步建立精干高效的农村行政管理体制、政府保障的农村义务教育体制、覆盖城乡的公共财政制度。同时,推进征地制度、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积极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继续清理和化解乡村债务。
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把重点放在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上。坚持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坚持因地制宜、从实际出发,坚持尊重农民意愿、维护农民权益,反对形式主义和强迫命令。
(三)大力抓好节能降耗、保护环境和节约集约用地
今年要把节能降耗、保护环境和节约集约用地作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突破口和重要抓手。在节能环保方面,重点做好以下工作:一是完善并严格执行能耗和环保标准。新上项目必须进行能源消耗审核和环境影响评价,不符合节能环保标准的不准开
工建设,现有企业经整改仍达不到标准的必须依法停产关闭。二是坚决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十一五”期间,关停5000万千瓦小火电机组,今年要关停1000万千瓦;五年淘汰落后炼铁产能1亿吨、落后炼钢产能5500万吨,今年力争分别淘汰3000万吨和3500万吨。加大淘汰水泥、电解铝、铁合金、焦炭、电石等行业落后产能的力度。三是突出抓好重点行业和企业。加强钢铁、有色金属、煤炭、化工、建材、建筑等重点行业,以及年耗能万吨标准煤以上重点企业的节能减排工作。全面实施低效燃煤工业锅炉(窑炉)改造、区域热电联产等重点节能工程。坚持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四是健全节能环保政策体系。注重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综合运用价格、财税、信贷等经济手段,促进节能环保工作。深化重要资源性产品价格和排污收费改革,完善资源税制度,健全矿产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加快建立生态环境补偿机制。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海洋资源。五是加快节能环保技术进步。积极推进以节能减排为主要目标的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引导企业采用有利于节能环保的新设备、新工艺、新技术。加强资源综合利用和清洁生产,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和节能环保产业。六是加大污染治理和环境保护力度。增加国债资金和中央预算内资金,支持城镇生活污水、垃圾处理和危险废物处理设施建设。继续搞好“三河三湖”(淮河海河辽河、太湖巢湖滇池)、渤海、松花江、三峡库区及上游、南水北调水源及沿线等重点流域和区域污染治理。禁止污染企业和城市污染物向农村扩散,控制农村面源污染。七是强化执法监督管理。建立更加有效的节能环保监督管理体系,坚决依法惩处各种违法违规行为。八是认真落实节能环保目标责任制。抓紧建立和完善科学、完整、统一的节能减排指标体系、监测体系和考核体系,实行严格的问责制。
节约集约用地,不仅关系当前经济社会发展,而且关系国家长远利益和民族生存根基。在土地问题上,我们绝不能犯不可改正的历史性错误,遗祸子孙后代。一定要守住全国耕地不少于18亿亩这条红线。坚决实行最严格的土地管理制度:一要认真执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计划。坚决控制建设占地规模,加强耕地特别是基本农
田保护,禁止擅自将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认真落实新修订的禁止类和限制类项目用地的规定,特别要禁止别墅类房地产开发、高尔夫球场、党政机关和国有企事业单位新建培训中心等项目用地。二要抓紧完善和严格执行节约集约用地标准,包括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和宅基地,都要控制增量,盘活存量,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和集约化程度。三要切实控制工业用地,坚决执行工业用地出让最低价标准。四要落实建设用地税费政策,规范土地出让收支管理,切实执行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支全额纳入地方预算的规定。五要严格土地管理责任制。落实土地督察制度。对各类土地违法违规案件都要严肃查处。
要在全社会大力倡导节约、环保、文明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让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成为每个企业、村庄、单位和每个社会成员的自觉行动,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四)加快推进产业结构升级和自主创新
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着力优化产业结构。重点是大力发展服务业,提升工业层次和水平,继续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要从改革体制、加大投入、完善政策等方面,鼓励和支持服务业加快发展,尤其要发展物流、金融、信息、咨询、旅游、社区服务等现代服务业。我国工业总体规模已经不小,但产业层次和技术水平不高,促进工业由大变强是一项紧迫的任务。要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振兴装备制造业,积极发展可再生能源,有序发展替代能源,广泛应用先进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加快产能过剩行业调整。在优化产业结构中,注重运用经济、法律手段,加强产业规划和政策的引导。
要围绕建设创新型国家,认真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提出的目标任务。实施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努力攻克一批事关国计民生和国家安全的核心关键技术,依托重点工程推进重大装备自主化建设,力争在重点优势领域取得突破。加强
基础研究、前沿技术研究和社会公益研究。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完善自主创新激励机制,落实鼓励和支持自主创新的财税政策、金融政策和政府采购制度。积极发展创业风险投资。抓紧制定并实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切实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继续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
(五)进一步推动区域协调发展
坚持统筹兼顾、合理规划、发挥优势、落实政策,促进区域协调发展。认真落实西部大开发“十一五”规划,重点是加强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建设和发展科技教育,发展特色优势产业。抓紧制定后续政策,巩固和发展退耕还林、退牧还草成果。继续实施天然林保护、防沙治沙、石漠化治理等重点生态工程。积极推进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重点是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搞好重要行业、企业的重组改造,推动装备制造业、原材料加工业、高新技术产业和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加强商品粮基地建设。加快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试点和采煤沉陷区治理。加快棚户区改造。中部地区,重点是继续加强粮食主产区生产能力和农产品加工转化能力建设,加强能源、重要原材料基地、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支持发展先进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东部地区,重点是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在改革开放和科学发展上走在前面。继续发挥经济特区、上海浦东新区作用,推进天津滨海新区等条件较好地区开发开放。
加大国家对欠发达地区支持力度,鼓励发达地区对欠发达地区对口援助,促进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加快发展,积极扶持人口较少民族的发展。做好库区发展和库区移民工作。
四、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社会和谐稳定,百姓安居乐业,是广大人民的共同愿望,也是政府工作的重要任务。今年要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采取更加有力的举措,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方面迈出重要步伐。
(一)加快教育、卫生、文化、体育等社会事业发展
教育是国家发展的基石,教育公平是重要的社会公平。要坚持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加快各级各类教育发展。总体布局是,普及和巩固义务教育,加快发展职业教育,着力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今年,要在全国农村全部免除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杂费,这将使农村1.5亿中小学生的家庭普遍减轻经济负担;继续对农村贫困家庭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并补助寄宿生活费。要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不断提高保障水平。今年全国财政安排农村义务教育经费2235亿元,比去年增加395亿元。“十一五”时期中央财政将投入100亿元,实施农村初中学校改造计划,地方政府也要相应增加这方面的投入。同时,继续解决好城市困难家庭和农民工子女接受义务教育问题。今年还要确保全面完成西部地区“两基”攻坚计划和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让所有孩子都能上得起学,都能上好学,我们一定能够实现这个目标。要把发展职业教育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使教育真正成为面向全社会的教育,这是一项重大变革和历史任务。重点发展中等职业教育,健全覆盖城乡的职业教育和培训网络。深化职业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建立行业、企业、学校共同参与的机制,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高等教育要以提高质量为核心,加快教育教学改革,相对稳定招生规模,加强高水平学科和大学建设,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优化人才培养结构,努力造就大批杰出人才。支持和规范民办教育发展,发挥社会力量办学的积极性。
为了促进教育发展和教育公平,我们将采取两项重大措施:一是从今年新学年开始,在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建立健全国家奖学金、助学金制
度,为此中央财政支出将由上年18亿元增加到95亿元,明年将安排200亿元,地方财政也要相应增加支出;同时,进一步落实国家助学贷款政策,使困难家庭的学生能够上得起大学、接受职业教育。这是继全部免除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杂费之后,促进教育公平的又一件大事。二是在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实行师范生免费教育,建立相应的制度。这个具有示范性的举措,就是要进一步形成尊师重教的浓厚氛围,让教育成为全社会最受尊重的事业;就是要培养大批优秀的教师;就是要提倡教育家办学,鼓励更多的优秀青年终身做教育工作者。
继续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加快推进以高层次、高技能人才为重点的各类人才队伍建设,大力培养一批自主创新的领军人物和中青年高级专家。加快人事制度改革,促进人才合理流动。鼓励出国留学人员回国工作、为国服务,进一步做好吸引、聘用境外高级专门人才工作。要在全社会弘扬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风气。
加快卫生事业改革发展。着眼于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卫生保健制度,今年重点抓好四件事:一是积极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试点范围扩大到全国80%以上的县(市、区),有条件的地方还可以搞得更快一些。中央财政安排补助资金101亿元,比去年增加58亿元。落实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与发展规划,健全县、乡、村三级农村卫生服务网络,每个乡镇由政府办好一所卫生院,采取多种形式支持每个行政村设立一个卫生室,建设农村药品供应网和监督网,加强农村卫生队伍建设,努力让广大农民享有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二是加快建设以社区为基础的新型城市卫生服务体系。优化城市医疗卫生资源配置,重点发展社区卫生服务,落实经费保障措施,方便群众防病治病。中央财政对中西部地区给予适当支持。三是启动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试点,政府对困难群众给予必要的资助。四是做好重大传染病防治工作。今年扩大国家免疫规划范围,将甲肝、流脑等15种可以通过接种疫苗有效预防的传染病纳入国家免疫规划。在免费救治艾滋病、血吸
虫病等传染病患者的基础上,扩大免费救治病种。为此,中央财政增加支出28亿元。这对于保障人民群众健康、增强国民身体素质,具有重大意义。加强职业病、地方病防治。大力扶持中医药和民族医药发展,充分发挥祖国传统医药在防病治病中的重要作用。为了更好地推进卫生事业改革发展,国务院已经组织力量抓紧制定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方案,努力解决好广大群众关心的看病就医问题。
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继续落实现行生育政策。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出生人口质量,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问题。全面实行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等制度。扩大农村“少生快富”工程实施范围。完善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服务体系。
发展老龄事业,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发展妇女儿童和青少年事业,依法保障妇女和未成年人权益。关心和支持残疾人事业,为他们平等参与经济社会生活创造良好环境。
在全社会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广泛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培育文明道德风尚,尤其要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加快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完善文化产业政策。繁荣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学艺术。进一步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着眼于满足人民群众文化需求,保障人民文化权益,逐步建立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突出抓好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社区和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工程、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农村电影放映工程、农家书屋工程。继续建设一批国家重大文化工程。加强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搞好文化遗产、自然遗产和档案保护。加强文化市场管理,坚持开展扫黄打非。积极发展体育事业和体育产业,加强城乡基层体育设施建设,大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提高竞技体育水平。抓紧做好北京奥运会、残奥会的筹办工作,做好上海世博会筹备工作,办好上海世界特殊奥运会。
(二)加强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
坚持把扩大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位置。实施有利于促进就业的财政、税收和金融政策,积极支持自主创业和自谋职业。重点做好下岗失业和关闭破产企业人员再就业工作,积极帮助“零就业家庭”和就业困难人员就业,加强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和服务,推进退役军人安置改革。发展和谐劳动关系,全面推行劳动合同制度,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
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今年中央财政安排社会保障支出2019亿元,比去年增加247亿元。继续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推进做实个人账户扩大试点工作。健全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和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制度。加快建立适合农民工特点的社会保障制度,重点推进农民工工伤保险和大病医疗保障工作。抓紧研究制定社会保险关系跨地区转移接续办法。进一步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特别要做好外资、私营等非公有制企业和城镇灵活就业人员的参保工作。多渠道筹集和积累社会保障基金。完善社会保险费征管方式,提高基金征缴率。强化社会保障基金、住房公积金等社会公共基金的监督管理,严禁侵占挪用。积极发展社会福利事业。
完善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健全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城乡医疗救助制度、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制度。今年要在全国范围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这是加强“三农”工作、构建和谐社会的又一重大举措。各地要根据实际,合理确定低保对象范围和标准,中央财政对困难地区给予适当补助。在全国城乡建立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对于促进社会公平、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继续落实好优抚政策,妥善解决优抚对象的实际困难。切实抓好防灾减灾救灾工作,妥善安排受灾群众的生产生活。支持慈善事业发展。要让城乡百姓特别是困难群众都能够享受到公共财政的阳光。
(三)强化安全生产工作和整顿规范市场秩序
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实现全国安全生产状况稳定好转。要认真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完善安全生产体制,切实落实责任制,加大安全生产投入,加强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要继续打好煤矿瓦斯治理和整顿关闭两个攻坚战。切实搞好重点行业和领域安全专项整治工作,加强学校和人员密集场所安全防范。要依法加强监管,严肃查处安全生产事故。
坚持标本兼治,深入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完善市场管理制度,强化市场监管。依法打击制假售假、虚假广告、商业欺诈、传销和变相传销、偷逃骗税、走私贩私等违法活动。大力开展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全面整顿药品市场秩序,保障人民群众饮食和用药安全。
(四)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
发展民主,健全法制,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要求。构建和谐社会,最重要的是加强民主法制建设,促进社会公平正义。要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加快中国特色的民主政治建设。完善人民的民主权利保障制度,保障人民依法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加强城乡基层自治组织建设。扩大基层民主,完善政务公开、厂务公开、村务公开等制度,保证人民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各级政府要坚持科学民主决策,完善重大问题集体决策制度、专家咨询制度、社会公示和听证制度、决策责任制度,依法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
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加强政府立法工作,重点是发展社会事业、健全社会保障、加强社会管理、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等方面的立法。加强和改善行政执法,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执法部门要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进一步加强行政监督。各级政府及其工作人员都要带头遵守宪法和法律,严格依法办事。
要自觉接受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的监督,接受人民政协的民主监督,认真听取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和各人民团体的意见。接受新闻舆论和社会公众监督。支持监察、审计部门依法独立履行监督职责。通过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确保人民赋予的权力用于为人民谋利益。深入开展普法教育,做好行政复议、法律服务和法律援助工作。继续推进司法行政体制改革,维护司法公正。
做好民族、宗教和侨务工作。全面贯彻民族区域自治法,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全面贯彻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认真落实宗教事务条例。全面贯彻党的侨务政策,发挥海外侨胞和归侨、侨眷在促进祖国统一和民族复兴中的独特作用。
(五)维护社会安定和谐
要把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作为正确处理新时期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安定和谐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健全利益协调机制、诉求表达机制、矛盾排查调处机制和权益保障机制。认真落实涉及群众利益的各项政策,依照法律和政策及时解决群众反映的问题,坚决纠正土地征收征用、房屋拆迁、企业改制、环境保护中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各级政府工作人员特别是领导干部要深入基层,主动为群众排忧解难。加强社区建设,完善基层服务和管理网络。加强信访工作,健全信访工作责任制。加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大力整治突出治安问题和治安混乱地区。依法打击刑事犯罪活动,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
五、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
要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新的突破。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一要按照有进有退、合理流动的原则,推动国有资本更多地向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集中。推进企业调整重组,支
持有条件的企业做强做大。二要推进国有大型企业股份制改革,健全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投资风险控制机制和内部监督管理机制,建立适应现代企业制度要求的选人用人和激励约束机制。三要完善国有资产监管体制。建立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规范国家与企业的分配关系。今年将进行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编制试点。规范国有企业改制和国有产权转让行为,防止国有资产流失,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四要抓紧解决国有企业历史遗留问题。继续对长期亏损、资不抵债企业和资源枯竭矿山实施关闭破产,积极稳妥推进企业政策性破产工作。推进主辅分离、辅业改制和分离企业办社会职能。
加快推进垄断行业改革。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引入竞争机制,实行投资主体和产权多元化。深化电力、邮政、电信、铁路等行业改革,稳步推进供水、供气、供热等市政公用事业改革。
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认真落实中央制定的各项政策措施。鼓励非公有制经济参与国有企业改革,进入公用事业、基础设施、金融服务以及社会事业等领域。完善金融、税收、技术创新等政策,改进对非公有制企业的服务。依法保护非公有制企业合法权益。加强对非公有制企业的引导和管理,促进企业依法经营。
推进财税体制改革。现在统一内外资企业所得税,使内外资企业处于平等竞争地位,时机和条件已经成熟。这项改革涉及制定新的企业所得税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草案)》将提请本次大会审议。要加快公共财政体系建设,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改革预算管理制度,制定全面实施增值税转型方案和措施,建立规范的政府非税收入体系。
加快金融体制改革。一要深化国有银行改革。巩固和发展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成果。推进中国农业银行股份制改革。深化政策性银行改革,重点进行国家开发银行改革。二要加快农村金融改革。构建分工合理、投资多元、功能完善、服务高效的
农村金融组织体系。充分发挥中国农业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在农村金融中的骨干和支柱作用,继续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增强中国邮政储蓄银行为“三农”服务的功能。适当调整和放宽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准入政策,鼓励各类资本进入农村金融机构。探索发展适合农村特点的新型金融组织,加大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力度,积极解决农村贷款难问题。三要大力发展资本市场。推进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建设,扩大直接融资规模和比重。稳步发展股票市场,加快发展债券市场,积极稳妥地发展期货市场。进一步加强市场基础性制度建设,推进股票、债券发行制度市场化改革,切实提高上市公司质量,加强市场监管。四要深化保险业改革,扩大保险覆盖面,提高保险服务水平和防范风险能力。五要推进金融对外开放,提高开放水平。六要切实加强和改进金融监管,健全监管协调机制,有效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维护国家金融稳定和安全。
发展对外贸易。通过发展对外贸易促进经济发展、增加就业,是我们必须长期坚持的方针。要优化进出口结构,转变外贸增长方式,努力缓解外贸顺差过大的矛盾。支持具有自主品牌和高附加值产品出口,扩大服务产品和农产品出口,控制高耗能、高污染产品出口,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要增加能源、原材料以及先进技术装备、关键零部件进口。加强国家口岸管理和检验检疫工作。
做好利用外资工作。注重提高引进外资质量和优化结构,更多地引进先进技术、管理经验和高素质人才。引导跨国公司把高端制造和研发环节转移到我国,吸引外资加快向中西部、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和符合产业政策的领域扩展。大力承接国际服务外包,提高我国服务业发展水平。加强对外资并购的引导和规范。优化投资环境,规范招商引资行为,纠正一些地方违法违规变相给予优惠政策和层层下达分解指标的做法。
引导和规范企业对外投资合作。完善财税、信贷、外汇、保险等政策措施,支持有实力、有信誉、有竞争力的各种所有制企业走出去。加强引导和协调,避免企业在境外盲目投资和恶性竞争。发展对外承包工程与劳务合作。办好境外经济贸易合作区。推动多哈回合谈判进程,积极参与多边贸易规则制定,稳步推进双边和区域自由贸易区建设。
六、加强政府自身改革和建设
做好新形势下的政府工作,必须不断加强政府自身改革和建设。几年来,我们把实行科学民主决策、推进依法行政、加强行政监督作为政府工作的三项基本准则,注重全面履行政府职能,着力加强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建立健全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管理体制机制,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制定和贯彻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加强监察和审计工作,加大反腐倡廉力度。政府自身改革和建设迈出了重要步伐。
加强政府自身改革和建设,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必须坚持从国情出发,实现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必须坚持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必须坚持创新政府管理制度和方式,提高政府工作的透明度和人民群众的参与度。我们的目标是,建设一个行为规范、公正透明、勤政高效、清正廉洁的政府,建设一个人民群众满意的政府。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以转变政府职能为核心,规范行政权力,调整和优化政府组织结构与职责分工,改进政府管理与服务方式,大力推进政务公开,加快电子政务和政府网站建设,提升公务员队伍素质,全面提高行政效能,增强政府执行力和公信力。今年要集中力量抓好三项工作:一是完善宏观调控体制,坚持政企分开,深入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减少审批事项,提高办事效率。二是加强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增强基本公共服务能力,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三是依法规范行政
行为,深入开展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完善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
大力加强政风建设。当前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要解决一些行政机关存在的严重铺张浪费问题。现在,不少地方、部门和单位讲排场、比阔气,花钱大手大脚,奢侈之风盛行,群众反映强烈。这种不良风气必须坚决制止。要严格控制行政机关新建、扩建办公大楼,严禁建设豪华楼堂馆所,切实规范公务接待行为,堵塞管理漏洞,努力降低行政成本,建设节约型政府。
各位代表!
建立巩固的国防,建设强大的人民军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任务。要坚持以毛泽东军事思想、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江泽民国防和军队建设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胡锦涛同志关于军队建设的一系列重要论述,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着眼于有效履行新世纪新阶段军队的历史使命,坚持把思想政治建设放在首位,积极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确保部队高度稳定和集中统一,为维护国家安全统一和现代化建设提供坚强有力的保障。积极推进机械化条件下军事训练向信息化条件下军事训练转变,不断提高部队信息化条件下的防卫作战能力。加强国防科研和武器装备建设。推进后勤建设和改革。坚持依法治军、从严治军,提高军队正规化水平。加强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全面建设,完成好执勤、处置突发事件、反恐斗争和维护稳定任务。深入开展国防教育,完善国防动员体制。搞好双拥共建活动,巩固和发展军政军民团结。
各位代表!
我们将继续坚定不移地贯彻“一国两制”、“港人治港”、“澳人治澳”、高度自治的方针,严格按照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办事,全力支持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和政府依法施政,发展经济,改善民生,促进和谐。加强内地与港澳在经贸、科教、文化、卫生、体育等领域的交流与合作。让我们与港澳各界人士一道,为维护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而努力奋斗。
我们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坚持新形势下发展两岸关系、推动祖国和平统一进程的各项政策。团结广大台湾同胞,坚决反对“台湾法理独立”等任何形式的分裂活动。牢牢把握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主题,积极扩大两岸交流与合作,促进直接“三通”,以最大的诚意、尽最大的努力为两岸同胞谋和平、谋发展、谋福祉。我们将继续在一个中国原则基础上,加强同主张发展两岸关系的台湾各党派的对话和交流,争取早日恢复两岸对话与谈判,努力推动两岸关系朝着和平稳定方向发展。我们坚信,在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努力下,中国的完全统一一定能够实现!
各位代表!
一年来,我们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大局,积极倡导建设和谐世界,推动对外关系全面发展,为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做出了新贡献。
我们提出推动建设和谐世界,符合当今世界发展潮流和各国人民的共同利益与愿望,体现了中国政府和人民致力于世界和平与进步的坚定信念。建设和谐世界,就是要在政治上平等民主,经济上互利合作,文化上交流共进,通过国与国之间的友好合作,共同应对全球性的传统和非传统安全挑战,实现世界的持久和平与共同繁荣。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我们要高举和平、发展、合作的旗帜,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道路,坚定不移地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定不移地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同世界各国和睦相处,捍卫国家的主权、安全和利益,维护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我们要大力开展经贸、科技、文化、教育、体育等领域的对外交往与合作,增进同世界各国人民的了解和友谊,树立中国和平、民主、文明、进步的形象,维护我国公民和法人在海外的合法权益,尊重和依法保护其他国家公民在中国的合法权益。
我们愿与各国人民一道,为推动建设一个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而不懈努力!
各位代表!
展望未来,伟大祖国前程似锦。我们的使命崇高而神圣,我们的责任重大而光荣。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万众一心,开拓进取,奋力把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推向前进!
第三篇:1958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
1958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
——1958年2月3日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
国务院副总理兼国家经济委员会主任薄一波
各位代表:
我代表国务院向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提出关于一九五八国民经济计划(草案)的报告,请予审议。
(一)一九五七年经济战线上的胜利
一九五七年是我国在各个战线上取得伟大胜利的一年。经过整风运动和反右派斗争,我们在政治战线和思想战线上取得了伟大胜利,这个胜利,促进了经济战线上的胜利;经济战线上的胜利,又进一步地巩固了政治战线和思想战线上的胜利。
一九五七年各个战线上大胜利的结果是:进一步地巩固了全国人民在工人阶级领导下的团结,巩固了社会主义的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并且由于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完成和超额完成,增强了社会主义制度的物质基础。回顾一九五七年,就会使每个人对于我们伟大的未来充满信心,充满希望。
过去的一年中,我国在各个战线上取得的伟大胜利,最基本的推动力量是中共中央和毛主席倡导的全民性的整风运动,以及在这个运动中所进行的反对资产阶级右派的斗争。整风运动和反右派斗争,是政治战线和思想战线上的社会主义革命,是一九五五年和一九五六年经济战线上(生产资料所有制方面)的社会主义革命的继续。
整风运动的本来的目的,是要消除国家机关内部和共产党内部的官僚主义、宗派主义和主观主义等不良作风,提高思想,改进工作,以迎接今后更加重大的社会主义建设的任务,加快社会主义建设的进程。但是,在群众性的“大鸣大放”的过程中,资产阶级右派竟然利令智昏,乘机向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制度发动了极为猖狂的进攻,企图在我国复辟资本主义。与右派的愿望相反,他们的这种进攻,引起了全国广大人民群众的极大义愤,使他们自己立即处于完全孤立的地位。为了保卫党和社会主义制度,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开展了声势浩大的反右派的斗争,取得了全盘的胜利。经过这个斗争,经过关于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条道路的全民大辩论,也就形成了全民性的整风运动,大大地提高了广大干部和广大人民群众的社会主义觉悟,提高了劳动积极性,促进了各项建设事业的发展,促进了各种工作的改善。整风运动还没有结束,目前已经进到以整改为主的阶段,不久以后,将要进入各人学习文件、批评反省、提高思想的阶段,但是,人们都已经感到它所发生的巨大作用和它将要发生的更深远的影响。
现在来说我国一九五七国民经济计划的执行结果。
先说工业战线上的情况。
根据预计数字(实际完成的统计数字,要在以后才能作出),一九五七年国民经济各部门基本建设总投资额完成了一百二十三亿七千万元,比原定的计划大大地超过了。一九五三年到一九五七年五年基本建设总投资额累计完成四百八十七亿七千七百万元,超过第一个五年计划总投资额百分之十四点一。
一九五七年工业投资额完成六十五亿五千万元,超过原定的计划百分之四点一。这一年继续施工和开始施工的限额以上的工矿企业共有六百四十二个,建设完工的限额以上的工矿企业共有一百七十八个,这是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重大企业建成最多的一年,全年平均,差不多每两天就有一个重大企业建设完工。
在这些建设完工的企业中,属于苏联帮助设计的“一百五十六项”的有二十二个。重要的有:本溪钢铁公司,黑龙江钢厂,吉林肥料厂,吉林电石厂,哈尔滨锅炉厂,西安电力电容器厂,太原第一热电站,佳木斯造纸厂,等等。此外,还有国内设计的沈阳重型机器厂,四川狮子滩水电站,改建的安东人造纤维厂等。由于这些重大企业的建成和投入生产,我国就可以提高优质钢和合金钢的自给率,就增加了一个现代化的、综合性的化学工业基地,就能够自己制造火力发电设备所需要的锅炉和目前所缺乏的某些重型机器,就能够大量生产工业用纸。
一九五七年新增加的工业生产能力(按年产量计算),仅中央各部所属的企业就有:采煤一千四百八十九万吨,发电量三十二亿五千万度,生铁八十一万吨,钢材四十八万五千吨,水泥一百零五万吨,棉纱五十二万件,机制纸七万七千吨。
一九五七年的工业总产值(不包括手工业产值,下同),包括原有企业和新建企业的在内,预计达到六百二十八亿一千万元(按一九五二年不变价格计算),超过计划百分之四点一,比上一年增长百分之六点九,超过第一个五年计划所规定的一九五七年的指标百分之十七点三。主要工业产品也绝大多数超额完成了产量计划,比上一年,原煤增产了一千八百二十六万吨,电力增产了二十四亿度,生铁增产了一百零八万吨,钢增产了约七十八万吨,机床增产了三千一百多台,化学肥料增产了十四万吨,水泥增产了将近三十万吨,木材增产了约五百二十万立方公尺。
从一九五七年的第四季度以来,全国各企业经过“鸣放”高潮和社会主义教育,工人阶级作为国家领导阶级的责任感大大增强,政治积极性和增产节约的积极性空前高涨,使工人运动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在职工内部,分清了是非,发扬了正气,打击了邪气,孤立了坏人,积极分子大量增加。广大职工群众不仅对国家建设、企业管理、干部作风和生活福利等方面揭露了很多缺点,提出了改进 3
意见,而且很快地提高了出勤率,加强了劳动纪律,突破了很多定额,改进了经营管理,使许多企业和基本建设单位的面貌为之一新,使工业战线上形成了一个生产和建设的新高潮。
以下再说农业战线上的情况。
根据预计,一九五七年比一九五六年,粮食增加了五十亿斤,达到三千七百亿斤;棉花增加了约三百九十万担,达到三千二百八十万担;甘蔗增加了三千零九十二万担,甜菜增加了约三百九十万担,黄麻、洋麻增加了约一百万担,猪的饲养头数增加了约三千万头。农业和农副业总产值达到六百零三亿五千万元(按一九五二年不变价格计算),比一九五六年增长百分之三点五。由于部分地区的水灾较为严重,部分地区在入秋以后的旱灾又较普遍,农业和农副业总产值只完成计划的百分之九十八点七,但是还超过了第一个五年计划所规定的一九五七年的指标百分之一点二。
在一九五七年,全国已经有六十五个县、市,分别达到了全国农业发展纲要修正草案所提出的每亩生产粮食四百斤、五百斤、八百斤的要求,已经有五十六个县、市,分别达到了每亩生产棉花(皮棉)六十斤、八十斤、一百斤的要求,即提前十年完成了全国农业发展纲要修正草案所规定的任务。而广东省的澄海、潮安、揭阳、潮阳、普宁、南澳,福建省的龙溪、海澄、长乐,湖北省的孝感,四川省的郫县等十一个县,粮食的每亩平均产量已经达到或者超过了一千斤。湖北省的麻城、广济,浙江省的慈溪,甘肃省的敦煌,河北省的石家庄等五个县、市,棉花的每亩平均产量已经达到一百斤以上。根据十六个省、市三十四万多个农业生产合作社的统计,已经有四分之一的合作社的生产和收入,超过了当地富裕中农的水平。
在一九五七年入秋以后,全国农村经过两条道路的大辩论和社会主义教育,击破了地主、富农、反革命分子和坏分子对于合作化的诬蔑和进攻,批判了一部分富裕中农在两条道路之间的动摇和资本主义的自发倾向,坚定了广大农民走社会主义通路的决心,改进了合作社的经营管理,执行了中央关于合作社干部必须参加生产劳动的指示,调整了合作社的内部关系,争取了更多的个体农民加入合作社,从而进一步地巩固了农业的合作化制度和农村的社会主义秩序。
全国农业发展纲要修正草案的公布,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关于兴修农田水利和积肥运动的决定的发布,进一步地鼓舞了农民群众的生产积极性,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一个比一九五五年冬和一九五六年春规模更大的新的农业生产高潮,特别是兴修水利和增积肥料的高潮。目前全国每天有近一亿劳动力参加农田水利的建设。原定一九五七年十月到一九五八年九月底增加灌溉面积九千二百多万亩,但是到一九五八年一月三十一日,已经完成一亿一千七百多万亩,即用四个月的时间超额完成了全的任务。拿安徽省作为例子来说,这个省原定去冬今春兴修八亿土方的农田水利工程,后来增加到十六亿土方,但是,到一九五八年一月二十三日就已经完成十六亿多土方。其他各省农民的许多英雄事例,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所有的事实,充分地显示了已经组织起来的农民,在争取农业大发展中,有着多么坚强的信心和无穷无尽的力量!有了这种力量,今年增加灌溉面积的计划以及其他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计划,就可以大大地超额完成。
以下我们还要说到交通运输和商业战线上的情况。
一九五七年建设铁路新线和复线共计一千一百多公里,举世瞩目的长江大桥、宝成铁路和鹰厦铁路这样的巨大工程,已经建设完成。此外,企业专用线铺轨五百一十六公里(仅是铁道部负责修建的部分)。由于长江大桥的建成,已经把京汉和粤汉两大铁路干线连结起来,实现了我国人民长期以来跨过长江的愿 5
望。由于宝成铁路的通车,已经把物产丰富的四川同全国的铁路网连结起来,克服了我国诗人李白所说的“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的困难。由于鹰厦铁路的建成,进一步地巩固了东南沿海地区的国防,密切了这些地区同全国的经济联系。同时,铁路、公路、内河、沿海等运输计划,也都超额完成。比一九五六年,铁路货物周转量增长百分之十一点八,公路汽车货物周转量增长百分之八点四,交通部直属的内河和沿海运输企业的货物周转量分别增长百分之二十一点四和百分之二十九点二。
商业方面:一九五七年社会商品零售总额,比上一年增加五亿元,商业部门零售商品的库存到年末比年初增加二十亿元以上。由于增产节约的开展,商品供应不足的情况已经基本改变,物价继续保持稳定,棉花和其它农产品的收购任务,也良好地完成了。粮食的收购数量,也超过了上一年同期的水平,但是,还要作很大的努力,才能完成全的收购任务。
在对外贸易方面,一九五七年进出口贸易总额,比原计划超过百分之四。
最后说到文教战线上的情况。
一九五七年的在校学生人数,比一九五六年,高等学校增长百分之九点七,普通中学增长百分之十五,小学增长百分之五点五。群众办学在一九五七年也有了很大的发展,在这方面成绩最多的有四川、江苏、河南、河北等省。卫生部系统的医院病床数,比上一年增长百分之十一点七。文化出版事业,也有所发展。
在高等学校和其他知识界,经过整风运动和反右派斗争,批判了资产阶级思想,提高了知识分子自我改造的觉悟,许多处在中间状态的知识分子进一步地靠拢了工人阶级和共产党;知识分子参加劳动生产,接受劳动锻炼,已经开始成为风气。同时,党和国家从各方面调配了干部,加强了对于文教工作的领导。
总的看来,我国国民经济计划经过过去几年来全国人民的努力,特别是一九五六年的大发展、大跃进,全面地完成和超额完成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形势,就已经形成。经过一九五七年的国民经济的顺利发展,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所规定的基本任务和各项主要指标,就全面地完成和超额完成了。
从全国解放以来,我国经济是高速度地向前发展的。但是,我国经济的发展道路并不是完全平坦的,是有一些曲折的,是在不断克服困难的过程中前进的。在过去的八年中,我们曾经不只一次地遇到了严重的自然灾害给予我们的困难,也不只一次地遇到了物资、财政和技术力量不足给予我们的困难,但是这些困难,都一个一个地被我们克服了。这是因为中共中央和毛主席不仅向人民群众指出困难在哪里,而且善于领导人民群众信心百倍地去同困难作斗争。
资产阶级右派分子在一九五七年春天,当我国经济发展遇到了一些在前进中的暂时的困难的时候,他们公开否认我们的成绩是主要的,把我国的国家制度、国家政策、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说得一无是处。右派分子的这种反共、反人民、反社会主义的恶意攻击,在人民的面前,在事实的面前,已经彻头彻尾地破产了。
应当说明:在一九五六年冬,由于某些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的供应情况比较紧张,曾经有过一些暂时的、局部的困难。如李先念副总理在关于国家预算的报告中所说,我们对于当时财经工作中的某些个别问题曾经有过一些不适当的估计。但是党中央和毛主席随即给我们指出了正确的方向。经过一九五七年的增产和节约,经过整风运动和反右派斗争动员起来的群众积极性的发挥,到了夏季以后,那些局部的困难就逐渐克服了,并且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发展。一九五七年重工业部门生产的产品,不仅供应了生产、建设部门的需要,而且还增加了各工业部门的库存,补充了国家的储备。农业和轻工业部门所生产的粮食、布匹和其他日用品,基本上保证了市场的供应,并且补充了一九五六年动用的一部分库存。7
财政收支不仅取得了平衡,而且有所结余。这个促进国民经济发展和克服困难的过程,证明了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的巨大优越性,证明了我国人民在共产党和毛主席领导下的无坚不摧的力量。
(二)争取一九五八年国民经济的新跃进
一九五八年是我国第二个五年计划的第一年。这一年发展国民经济的主要任务,是以很大的力量从各方面来促进农业生产的高潮,争取农业大丰收;积极地发展重工业,主要是增加燃料、电力、原材料、化学肥料、重型机械、农业动力机械和电力设备的产量;按照物力、财力的可能,尽可能地扩大基本建设的投资,主要是生产性建设的投资;努力增加生活资料的生产,继续巩固市场物价的稳定,在扩大再生产的基础上,适当地改善人民的物质生活;积极地发展文化、教育、卫生等项事业。
我们应当努力争取一九五八年的国民经济发展有一个新的跃进,为第二个五年计划创造一个好的开端。
有没有可能使一九五八年的国民经济有一个跃进的发展呢?我们的回答是肯定的。整风运动和反右派斗争的伟大胜利给了我们这种有利条件,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巨大成就又给了我们这种有利条件,国家行政管理体制和各项工作的改进也给了我们这种有利条件。只要我们善于利用各种有利的条件,把党中央和毛主席所提出的在十五年或者更多一点的时间内,在钢铁和其他主要工业产品的产量方面赶上或者超过英国的号召,变为全国人民的实际行动,调动一切积极的因素,贯彻执行在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基础上、发展工业和发展农业同时并举的方针,贯彻执行勤俭建国的方针,我们就一定能够在新的阶段上又多、又快、又好、又省地扩大基本建设,发展工业农业生产和各项事业。
整风运动、反右派斗争和社会主义教育运动的普遍开展,给我们创造的有利条件是这样: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治制度的进一步巩固,全国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各民族、各民主党派、工商界人士和其他爱国人士团结的进一步加强,全国人民社会主义觉悟的进一步提高,在最广泛的人民群众和干部中,积极的前进的思想占了上风,消极的因循保守的思想被压倒。毫无疑义,由整风运动而出现的空前提高的社会主义干劲,将在长时期中起作用。特别是目前的农业生产和建设的高潮,必将促进工业生产的新高潮。
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成就给我们创造的有利条件是这样:除了在所有制方面三大改造的伟大胜利以外,经过全国人民的积极努力,在苏联的兄弟般的援助下,许多过去没有的新工业部门建立起来了,工业生产能力也迅速地增长起来了。除了一些重型的和精密的设备还不能制造以外,我们已经能够用自己制造的许多设备,来建设自己所需要的大多数重工业企业和绝大多数轻工业企业,已经能够用自己制造的许多机器,来逐步地装备本国的农业部门、运输部门,并且加强国防力量;已经能够用自己生产的金属和其它原材料,来供应我国建设事业的大部分需要。在设计工作方面,除了某些特大的、技术最新的和特别复杂的工程,还不能设计以外,我们也已经开始能够自己设计和建设一些大型的、技术比较复杂的工程,例如,年产一百五十万吨的钢铁联合企业,年产一百五十万吨的煤矿,年产五万吨合成氨的氮肥厂,设备容量一百万千瓦左右的水电站,四十万千瓦的火电站,多种类型的机器制造厂和年产十万吨的造纸厂,等等。由于我们有了这样的工业化的初步基础,我国今后的基本建设也就能够进行得更多、更快、更好、更省了。
经过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践,我们在工业、农业、交通运输、商业、城市建设等方面的工作,都取得了不少的经验,初步地学会了许多过去完全不会办的事 9
情,能够比过去用更少的钱办更多的事情。我们在运用苏联和其它兄弟国家的先进经验方面,有了一定的进步。
行政管理体制的改进,一方面,使各地方和各民族地区能够更积极地利用当地的人力、物力、财力和资源,发掘地方的各种潜力,来发展农业和工业,特别是为农业服务的工业,以及其它生产事业。另一方面,把许多适宜于地方举办的事业,划给地方办理,就可以使中央更加集中力量,来进行重点建设、技术改造和工作检查,而促进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
事实上,当前的有利条件还不止这一些,各个方面的积极因素,还多得很,例如,库存物资和财政转余的增加,军政费和各项事业费的节减,反浪费斗争的深入,建筑造价的降低,等等。而且,我们还必须化一切消极的因素为积极的因素。在我们遇到的困难中,本身也包含着克服困难的因素在内。
在这里,还必须特别指出国际方面的有利形势。一九五七年苏联发射两颗人造卫星,和六十几个国家的共产党在莫斯科举行会议,标志着世界政治力量对比中的新的转折点。从那时以来,国际形势的发展愈来愈有利于以伟大的苏联为首的和平、民主、社会主义阵营。社会主义各国的兄弟团结进一步加强了,中苏两国的兄弟团结进一步加强了。大家知道,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的超额完成是同苏联以及其他兄弟国家给予我国的巨大援助分不开的;在第二个五年计划期间,苏联和其他兄弟国家仍将继续给予我们多方面的慷慨援助,使我国得以更迅速地向建成社会主义的伟大目标猛进。
这次提请大会审议的一九五八国民经济计划(草案),是估计到上面所说的形势拟订的,并且还保留了一定的后备力量。因此,这个计划是充分可靠的,是有可能超额完成的。
现在已经到了一九五八年二月份。从国家准备的基本建设投资、农业生产的伟大高潮、工业的增产节约运动这些方面来看,今年国民经济新跃进的趋势,已经初步地显露出来了。全国人民应当千方百计地为实现这个国民经济的新跃进而奋斗。
一九五八年的基本建设总投资额,拟定为一百四十五亿七千七百万元,比一九五七年的预计数增加了二十二亿元,增长百分之十七点八。在上述总投资额中,还没有包括广大农业合作社、手工业合作社和其他合作社的基本建设投资在内。去冬以来,各地农村进行的规模宏大的兴修农田水利的运动,在一九五八年将进一步展开,这在实际上是对于基本建设的一笔很大的投资。因此,一九五八年我国基本建设的速度和规模,将比以往任何一年都要大得多。
根据农业生产高潮的新形势,一九五八年农业和农副业总产值,拟定为六百八十八亿三千万元(按一九五七年不变价格计算),比一九五七年增长百分之六点一。这个速度,大大地超过了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平均速度。以粮食和棉花的产量来说,一九五八粮食的指标为三千九百二十亿斤,比上一年增加二百二十亿斤,增长百分之五点九;棉花的指标为三千五百万担,比上一年增加二百二十万担,增长百分之六点七;这些速度都是相当高的。
一九五八年的工业总产值,拟定为六百四十三亿七千万元(按一九五七年不变价格计算),比一九五七年预计数增加八十一亿九千万元,增长百分之十四点六。这个速度,比一九五七年要高得多。但是,应当估计到,地方工业的潜力很大,这个指标是可能大大超过的。
这里,我想附带地说明一下关于从一九五八年起改用一九五七年的不变价格计算工业和农业的总产值的问题。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工业和农业的总产值是按一九五二年的不变价格计算的。由于几年来,工农业产品的价格,经过多次
合理的调整,一部分农产品的价格提高了,大部分重工业产品的价格降低了,同时,几年来,试制和生产了很多新种类的工业产品,并没有一九五二年的不变价格,所以一九五二年的不变价格已经不能确切地反映当前工农业生产水平的实际情况。因此,决定从一九五八年开始,在计算工业和农业的总产值的时候,采用一九五七年的不变价格。如果仍然按照一九五二年的不变价格计算,一九五八年的工业总产值则为七百一十九亿六千万元,农业和农副业总产值则为六百四十二亿五千万元。
在一九五八年的工业生产中,重工业各部门的生产,仍然保持了比较高的发展速度,大多数重工业产品的增长速度,超过了整个工业的增长速度,机器制造工业总产值比上一年增长百分之二十七,许多机械产品的增长速度更高得多。轻工业各部门的生产,由于一九五七年的农业收成比较好,增长速度大大提高。例如,棉纱的产量,比上一年增加将近六十万件,增长百分之十二点七;糖的产量,比上一年增加十七万三千吨,增长百分之二十点六。
这些,就是一九五八基本建设和工农业生产计划的最主要的指标。由于我们对于当前和今后形势的发展还可能有估计不足的地方,因此,在执行计划的过程中,必须随时注意经济形势的变化,各种有利条件的发展,及时地检查、修正和补充原定的计划,并且争取超额完成计划。
(三)一九五八年国民经济各部门发展计划的安排
计划草案对一九五八年国民经济各部门发展的安排,主要如下。
第一、关于基本建设
按照一九五八年发展国民经济的主要任务,在投资的分配上,增加了农业部门特别是水利建设部门的投资,增加了重工业部门特别是燃料、电力、冶金、化
工和其他为农业服务的工业部门的投资。同时,适应行政管理体制的改进,也增加了各省、市和各民族自治区的建设投资,以促进面向农村、为农村服务的地方工业的发展,和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
一九五八年计划继续施工和开始施工的限额以上的建设项目共有一千一百八十五个,其中工业建设项目是七百一十六个,农林水利建设项目是一百八十五个,交通运输建设项目是一百零六个,商业建设项目是四十七个,文教卫生建设项目是六十个,城市公用事业建设项目是四十七个,其他建设项目是二十四个。在工业建设项目中,属于中央各部的是五百六十七个,属于地方的是一百四十九个。这些工业建设项目,在今年内可以建设完工的有一百八十八个,平均每四十六小时,就将有一个新的重大的工厂或者矿山建设完工,并且开始投入生产。这一切都说明,我国基本建设的规模在今年将更加扩大,新的生产能力在今年将有更多的增加。
各工业部门的建设情况是这样:
冶金工业。冶金工业部有五十七个建设项目,地方有十四个建设项目,共计七十一个。重要的有鞍山、武汉、包头三大钢铁工业基地,太原、石景山、重庆、昆明、大冶、马鞍山等钢铁厂,安徽、甘肃、云南等铜矿,等等。这些建设项目,在今年内可以建设完工的有十四个,例如大冶钢厂,安徽铜官山矿务局,江西钨矿和云南铅矿,等等;同时,鞍山钢铁联合企业将基本上建设完成。由于这些项目的建设完工,冶金工业在今年内新增加的生产能力有:生铁一百八十八万吨,钢一百一十六万六千吨,钢材七十六万二千吨,铜采选五百吨(日处理矿量),等等。当这些新的生产能力发挥出来的时候,我国的钢铁和有色金属,就可以在数量和品种方面,更多地供应机器制造工业和其他方面的需要。
结合大型冶金企业的建设,积极发展地方中、小型冶金企业,是中央发展冶金工业的一个重要方针。今年地方新建和扩建的十四个冶金企业,有乌鲁木齐八一钢铁厂,南京钢铁厂,浙江杭县钢铁厂,福建三明钢铁厂,江西钢铁厂,广州钢铁厂,贵阳钢铁厂,等等。
电力工业。电力工业部有一百零一个建设项目,地方有十八个建设项目,共计一百一十九个。在这一百一十九个项目中,电站有一百个,其中火力电站是七十六个,水电站是二十四个。重要的有:北京、太原、包头、兰州、抚顺、洛阳、武汉、江苏望亭等地的火电站,浙江的新安江和百丈祭、云南的以礼河、辽宁的桓仁和大伙房、湖南的柘溪、四川灌县的紫坪铺、北京的下马岭、福建的古田、广东的流溪河、安徽的梅山和响洪甸等水电站。这些建设项目,在今年内可以建设完工的有三十五个,新增加的发电设备能力为九十多万千瓦,每年可发电四十五亿度以上。
今后电力工业的建设,应当坚决执行中共中央所提出的以水电为主、火电为辅的长期建设方针。中央有关部门应当帮助地方建设中、小型水电站。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从今年起,应当积极进行流域规划和勘察设计等各项准备工作。
燃料工业。煤炭工业部和石油工业部共有二百个建设项目,地方有三十二个建设项目,共计二百三十二个。地方建设的三十二个项目,有三十一个是煤矿,其中新开工矿井的设计能力为年产煤七百零一万吨。燃料工业的建设项目,在今年内可以建设完工的有五十二个,新增加的采煤能力将达二千四百四十二万吨,新增加的人造石油的炼制能力将达二万吨以上。
加强地方中、小型煤矿的建设,就能够更多地供应当地民用煤的需要。
为着改变石油工业的落后状况,中共中央已经提出发展天然石油和人造石油齐头并进的方针。有关部门和地方,在继续积极进行天然石油的勘探、开采工作的同时,必须大力进行人造石油的资源勘察,并且积极创造条件,进行厂矿的设计和建设工作。
机械工业。机械工业各部共有七十七个建设项目,地方有两个建设项目,共计七十九个。重要的有:富拉尔基和金州的重型机器厂,洛阳的拖拉机厂和矿山机械厂,哈尔滨和洛阳的滚珠轴承厂,兰州的石油机械厂,哈尔滨、西安、湘潭等地的电机厂,等等。这些建设项目,在今年内可以建设完工的有二十七个。重要的有:武汉重型机床广,洛阳的滚珠轴承厂和矿山机械厂,沈阳高压开关厂,等等。由于这些工厂的建设完工,可以增加的制造能力,按年产量计算如下:冶金机械三万吨,矿山机械二万七千吨,重型机床二万吨,滚珠轴承一千万套以上。这就表明,一九五八年将是我国重型机器制造工业得到新的发展的一年,机器制造工业中的薄弱环节,将由此得到加强,我国发展重工业所需要的大型设备,就将更多地由国内供应。
化学工业。化学工业部有二十三个建设项目,地方有十九个建设项目,共计四十二个。其中,化学肥料厂有十七个。重要的有:由中央建设的兰州、太原、吉林(二期)等肥料厂,大连化工厂(扩建),南京永利化工厂(扩建)等;由地方建设的四川和浙江氮肥厂,福建石灰氮厂,江西石灰氮厂等。这些建设项目,在今年内可以建设完工的有四个。重要的有:山西磷肥厂,南京磷肥厂,江苏锦屏磷矿等。由此而新增加的生产能力有:合成氨四万七千吨,磷肥五十四万八千吨,磷矿石粉三十万吨。当这些生产能力发挥出来的时候,我国的化学肥料的产量将得到较多的增加,更多地供应农业发展的需要。
鼓励地方建设化学肥料工厂,是中央促进农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针。化学工业和机械工业部门,应当帮助地方解决设计和设备供应的问题。
建筑材料工业。建筑材料工业部和森林工业部共有三十三个建设项目,地方有十一个建设项目,共计四十四个。其中包括十个水泥厂和二十三个森林工业企业。这些项目,在今年内可以建设完工的有七个,新增加水泥生产能力八十三万三千吨和木材运出能力四百八十五万立方公尺。为了适应农村兴修中、小型水利和其他建设工程对于水泥的需要,建筑材料工业部门应当协助地方分散地建设小型水泥厂,大量生产低标号水泥。
轻工业。纺织工业部、轻工业部和食品工业部共有三十九个建设项目,地方有五十三个建设项目,共计九十二个。其中包括棉纺织、印染厂十五个,造纸厂二十三个,制糖厂十二个,盐场十个。这些项目,在今年内可以建设完工的有三十一个,新增加的生产能力有:棉纱三十八万七千件,棉布一亿一千万公尺,毛、麻纺锭七千三百三十枚,机制纸二十万四千吨,糖三十四万五千吨,原盐六十五万吨。
为着扩充纺织工业和造纸工业,对于各种纤维资源,必须充分利用,并且进一步地提出关于研究和实行扩大利用这些资源的计划。
一九五八年我国农业的基本建设,除了全国农民群众所进行的大规模的农田水利、改造土壤和其他各项建设以外,国家投资建设的水利工程,限额以上的项目有七十三个。其中,包括三十八个续建工程,如黄河三门峡水库;淮河流域的梅山水库、响洪甸水库、磨子潭水库、西淝河治理工程和濉河治理工程;沂、沭、汶、泗等河流域的伊家河治理工程和万福河治理工程;辽河流域的大伙房水库;海河流域的西岗南水库、南运河四女寺减河工程等。同时,有三十五个新的工程开工,如淮河流域的宿鸭湖蓄洪工程、油@①河治理工程、涡河治理工程、惠济
河治理工程,颍河节制闸工程、二河闸工程;沂、沭、汶、泗等河流域的中运河治理工程、宿迁节制闸、江风口分洪道工程;辽河流域的新立屯水库;黄河的人民胜利渠扩建工程等。在今年内可以建设完工的,有二十一个大型水利工程。
在水利建设中,必须继续注意水利资源的全面规划和综合利用,把防洪、灌溉、航运同水力发电结合起来。
在治水方面,应当以蓄为主,以排为辅;在水利工程方面,应当贯彻执行以小型为主和大、中、小型相结合的方针,大量的小型工程由农业合作社办理,中型工程尽量地由农业合作社联合举办,国家给以必要的支持和帮助,大型工程由国家负责建设。
一九五八年国家对于开垦荒地的投资是二亿三千五百万元,计划农垦部直属企业开荒七百万亩,加上地方国营农场开荒、群众性开荒和移民开荒,全国开垦荒地共达一千七百七十三万五千亩。在山区开荒的时候,应当特别注意做好水土保持的工作。
一九五八年由国家投资造林四百二十八万三千亩;同时,群众性的种树造林运动将进一步开展起来。为了实现全国农业发展纲要修正草案关于绿化的要求,各地方必须根据当地的具体条件,分别做出森林复盖面职的具体规划,争取时间,加速进行种树造林的绿化工作。凡是四季能种的就要争取四季都种,三季能种的就要争取三季都种,两季能种的就要争取两季都种。
一九五八年农业机器拖拉机站计划增加拖拉机一千四百五十七台。许多农业合作社对农业技术改造的积极性很高,积累又有增加,将购置大量的新式农具和排水灌溉机械等等,以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
在交通运输业的基本建设方面,一九五八年国家投资共二十二亿元,其中约有三分之二左右将用于铁路建设。
铁路建设,计划新线和复线铺轨约一千五百公里。重要的有:完成包头到兰州铁路的全线铺轨任务,使西北同内蒙古自治区沟通起来;兰州到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铁路继续向西铺轨三百公里,到达哈密。一九五八年计划正式交付营业的铁路共二千二百三十四公里,将是我国铁路营业线路增加最多的一年。在这一年内,我们应当积极修筑川黔和黔桂铁路,加紧进行重点工程的建设。对于湘黔和滇黔铁路的建设,也应当大力进行准备工作,为了加快建设进度,可以分段进行施工。当这几条铁路干线在三、五年内建设完成以后,将使我国的西南地区,从北、东、南三个方向同全国沟通起来。
公路建设,由交通部负责施工的,共有十一条线路,主要是通往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公路。
航运建设,由交通部负责施工的,有上海、天津、重庆、湛江、海南岛八所和安徽裕溪口等港口的建设工程,同时,增加船舶七万八千吨以上。
除了上述各部门的基本建设工程以外,对于商业部门的仓库建设,城市建设,文化、教育和卫生部门的建设,国家也根据事业发展的需要,作了相应的安排。
为了适应今后基本建设大规模发展的需要,中央和地方必须进一步加强地质的普查、勘探工作和建筑安装工作。
一九五八年的基本建设任务是繁重的,各部门和各地方,必须加强工作,加速进度,保证质量,降低造价,更好地完成计划。
国民经济新的跃进,有很大可能超计划地提高生产,更多地增加财政收入,因此,我们已经准备一批基本建设的预备项目,在看到国家财政和物资有余力的时候,将立即开工建设。
第二、关于工业生产
一九五八年工业总产值计划达到六百四十三亿七千万元,手工业总产值计划达到一百零三亿七千万元。
在工业和手工业总产值中,生产资料的生产为三百五十六亿六千万元,比上一年增长百分之十八点八;消费资料的生产为三百九十亿八千万元,比上一年增长百分之九点七。生产资料的生产继续优先增长,而消费资料生产的发展速度,比一九五七年也快得多了。
一九五八,将积极发展燃料、电力和原材料的生产,以便尽可能地适应于本的基本建设规模扩大、加工工业发展和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例如,钢产量拟定为六百二十四万八千吨,将比一九五七年增长百分之十九点二。发电量拟定为二百二十四亿五千万度,将比一九五七年增长百分之十八。原煤产量拟定为一亿五千零七十二万四千吨,将比一九五七年增长百分之十七点二。木材和水泥的产量,也将分别比一九五七年增长百分之九点四和百分之十四点五。只有石油,因为受资源和技术等条件的限制,增产比较少,在执行计划的过程中,应当加倍努力,争取较多地超过原定的指标。
一九五八年机械工业生产的安排,比较充分地发挥了各个机械工业部门的设备能力,以更多地满足基本建设的需要和农业技术改造的需要。机械产品中的发电设备、电动机、生产氮肥的设备、载重汽车和蒸气机车等,增长的速度都将达到百分之五十以上,这样就将大大地提高我国机器设备的自给能力。最显著的是,19
在苏联帮助设计的“一五六项”建设工程所需要的成套设备中,由国内制造的部分,将由一九五七年的百分之四十二左右,提高到百分之六十左右。这将是我国机器制造工业的一个跃进。
一九五八年支援农业的机械产品的产量,将增长得更快,例如,排水灌溉机械将比一九五七年增长两倍多,当年可以供应农村的将达到五十万马力,约等于全国现有农田抽水机的总马力数。这将是机器制造工业的另一个跃进。
在大批机器下乡的同时,有大批的技术人员、技术工人和青年知识分子下乡,对于农业生产的新高潮是一个极大的支援。
为了适应于农业生产发展的迫切需要,一九五八年化学肥料的生产将有很大的增长。计划生产氮肥九十万六千吨,磷肥十九万六千吨,分别比上一年增长百分之三十三点七和百分之六十三点九。各种农药的生产量,也将有相当的增加。
一九五八年轻工业产品的产量,是根据原料供应的可能来安排的,有一些是根据市场的需要来安排的。由于一九五七年的棉花、黄麻、洋麻得到丰收,甘蔗、甜菜的播种面积扩大,一九五八年的棉纱、麻袋、糖的产量,都将增长百分之十以上。水产品、机制纸、自行车和胶鞋等产品,在一九五八年的生产量,也都将增长百分之十以上。食油、面粉、卷烟等产品的产量,因为原料增加比较少,有的增长速度就稍为慢些。
一九五八年的工业生产计划不仅注意了产量的增加,而且重视了新产品的增加。
计划规定,仅中央各部,在这一年将有三百七十二种重要的新产品进行试制,其中包括以下一些重要产品:冷轧矽钢片,航空工业用的耐热不锈钢,氮肥工业用的高压空气压缩机和合成塔,五万千瓦的全套火力发电设备,七万二千五百千
瓦的全套水力发电设备,二十二万伏的高压变压器,一千五百一十三立方公尺的炼铁高炉,一千一百五十公厘的轧钢机,五十四马力的履带式拖拉机,载重量一万三千多吨的远洋货轮,电视发射机和接收机,合成纤维,等等。当这些重要的新产品试制成功的时候,我国工业技术的水平将大大提高一步。
试制新产品,是为了增加新产品。这是又多、又快、又好、又省地发展国民经济的一个重要的条件。各工业部门和各地方必须把这一项工作,当作重要的任务,认真领导,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发挥科学技术人员和技术工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加强技术资料的搜集和研究工作,规定奖励制度,组织各有关单位的协作,保证试制任务的胜利完成。
试制和生产适合于我国各地方农村使用的机械,例如动力机械、耕作机械、脱粒机械、农产品初加工机械和运输机械等等,这是当前机器制造工业部门的一个特别重要的任务。机械工业部门、各地方工业部门和科学研究机关,在试制和生产这些机械的时候,要考虑到当地的自然条件,研究和提高当地群众多种多样的创造,并且应当使这些产品坚固和轻便,能综合使用,能利用当地的燃料,价钱便宜。
必须重视产品的质量。在一九五八年,我们不仅应当使工业生产在数量方面有一个大的发展,而且应当在质量方面也有进一步的提高,大大提高合格产品的比重,尽可能消灭废品。
上海市的许多工厂,最近特别注意了产品质量的提高,并且对于一百几十种著名的工业品,分别采取措施,争取在一定时期内,在质量方面赶上或者超过英、美等国的水平,这是很好的。我们希望各城市、各部门,根据自己的条件,经过认真研究以后,都定出切实可行的在提高工业产品质量方面的规划和措施。国家 21
技术委员会和科学研究机关应当把这些规划集中起来,进行综合的研究,加强这方面的指导工作。
第三、关于农业生产
一九五八年计划粮食产量三千九百二十亿斤和棉花产量三千五百万担的指标,以及农副业的其他各项指标,都是很积极的。由于全国五亿多农民增产积极性空前高涨,只要不遇到特别严重的自然灾害,这些指标是能够达到的,并且大有超过的可能性。
在今年,全国耕地总面积计划达到十六亿九千二百四十五万亩,比上一年增加一千零二十五万亩;全国农作物播种总面积计划达到二十四亿一千四百八十万亩,比上一年增加六千八百九十万亩;全国灌溉总面积计划达到六亿亩以上。
为了给粮食和棉花的增产准备条件,在增加耕地面积、复种面积和灌溉面积的基础上,一九五八年各种粮食的播种面积安排为十八亿三千九百二十六万亩,比上一年增加三千一百七十五万亩;棉花的播种面积安排为九千零三十万亩,比上一年增加四百一十二万亩。
在一九五八年,花生、油菜子、烤烟等作物的产量,增长速度都定得比较高。例如,花生增长百分之二十,油菜子增长百分之三十,烤姻增长百分之四十八。大豆要求增长百分之四点四。甘蔗和甜菜要求分别增长百分之二十七点五和百分之二十九点五。我们注意了增产潜力比较大的苎麻和柞蚕茧的生产,分别安排了一百四十四万担和一百四十五万七千担的产量,比上一年,苎麻将增长百分之三十二点八,柞蚕茧将增长百分之五十八点四。
一九五八年要求大家畜——牛、马、驴、骡的数量有比较快的发展,合计比上一年增长百分之四点六,达到八千八百二十七万头,以适应农业增产对于畜力 的迫切需要。有些农业合作社采取了分队、分户、分犋喂养和养用合一的制度,加强防疫工作,保护耕畜;有些农业合作社从优良种畜的产区引进优良的种畜,改良畜种,并且用各种办法保护母畜,繁殖耕畜;也有些农业合作社推行青贮饲料,建立饲料饲草基地,增加耕畜的饲料。各地应当总结这些好的经验,积极推广,力争完成今年增加耕畜的计划。
一九五八年要求猪的头数在年底达到一亿五千万头,以增加肉食、肥料和农家收入。
一九五八年要求造林六千五百零六万亩,同时在采伐过的林地,补种和抚育二百一十九万亩。
国家必须有严格的规定:把森林的采伐工作同保持水土和植树造林的工作密切地结合起来。森林采伐工业部门,如果违反上述规定,应当受到处分。
实现全国农业发展纲要修正草案,还有十年的时间,但是,决定的关键是头三年。我们的口号是苦战三年,争取在三年内,使全国大部分地区农业生产的面貌基本改观。我们的方法是全面规划,加强领导,放手发动群众,一切经过试验。
农作物增产的主要途径,是提高单位面积的产量。前面已经说过,全国已经有不少的县,提前十年分别达到了全国农业发展纲要修正草案所规定的粮食和棉花的增产指标;从今年起,应当使更多的县达到纲要所提出的要求。根据自己的条件,在一个省的范围内,有多少个县在今年、明年和以后的内,达到全国农业发展纲要修正草案所提出的一九六七年的指标,由省和自治区做出规划;同样,在一个县的范围内有多少个乡,在一个乡的范围内有多少个社,在今年、明年和以后的内,达到一九六七年的指标,分别由县和乡做出规划。规划做出以后,应当动员群众,采取措施,保证实现。
这里要说到,在过去几年中间,各种工业原料作物的生产不很稳定,增长的速度比较慢,对轻工业生产的更快发展,发生了不利的影响。从今年起,应当分别召开各种专业会议,对于棉花、黄麻、洋麻、苎麻、野麻、家蚕茧、柞蚕茧等纺织原料,对于大豆、花生、油菜子、油茶、油桐等油料作物,对于甘蔗、甜菜两种糖料作物,对于烟叶、茶叶、水果等土特产品和橡胶等亚热带作物,分别地研究提高产量和质量的有效办法,选择高产的典型经验,加以推广。这些工业原料作物的增产,对于增加轻工业生产,对于人民生活的改善和国家资金的积累,有着重要的作用,各个部门、各个地方都要密切关心,认真做好这方面的工作。
应当根据现在的状况和自然条件的特点,合理地规划重要工业原料作物的种植区域和种植面积,逐步地建立新的生产基地。同时,为了不缩小粮食的种植面积,应当采取积极的措施,开辟新的门路,例如利用空地,利用河畔,利用山坡,开发山区,等等,来增加各种作物的生产。
第四、关于人民物质生活和国内外贸易
根据上述工业农业生产、基本建设和各项事业发展的需要,一九五八年,包括在国家计划以内的职工总数,将达到二千四百三十九万二千人,比上一年增加四十一万九千人。增加的人员主要是大学、中等专业学校、技工学校、技工训练班的毕业生和一部分转业人员。在职工总数中,今年将有相当多的人员下放到农村和厂矿的生产单位中,实行劳动锻炼。
一九五八年的职工工资总额,计划安排为一百五十八亿元,比上一年增加五亿五千万元。在增加的工资总额中,用于新增加职工的工资约有三亿元,用于原有职工的部分升级和调整某些不合理的工资标准的有二亿五千万元。
一九五八年供应社会的商品总量,可以达到五百亿元,比上一年增加三十亿元,增长百分之六点五。
根据上述劳动工资的安排和商品供应的可能性,一九五八年的社会购买力估算为四百九十四亿元左右。农业合作社和农村居民的购买力将比上一年增加二十二亿元左右,城市居民的购买力将增加五亿元左右;机关、团体、企业、学校和部队因为节减公杂费开支,购买力将比上一年减少三亿元以上。三项增减相抵,净增二十四亿元。
社会商品的可供应量超过社会购买力,不仅使市场和物价能够保持稳定,而且将使我们的商业部门保留一定的后备力量。
一九五八年供应社会需要的主要商品,除了粮食以外,都将有所增加。例如:猪肉将增加约六亿二千万斤,水产品将增加约四亿八千二百万斤,棉布将增加约五百七十八万匹,呢绒将增加约六百六十万尺,毛线将增加约二百万斤,煤炭将增加约七百七十万吨,日用品将增加约二亿元。但是,由于我国的人口增加得比较快,个别商品的每人平均供应量,例如棉布,只能维持在一九五七年的水平上。粮食的供应量比上一年有所减少,主要是因为粮食逐年增产,过去要由国家供应粮食的农村缺粮户,现在已经有相当多一部分能够自给,而不再需要由国家供应了。
在商业工作方面需要提起注意的,首先是必须保证对农村的生产资料的及时供应;其次是必须做好农产品的收购工作,做好可供利用的野生植物和废料的收购工作。
在对外贸易方面,适应我国工农业生产发展的需要,一九五八年进出口贸易总额安排为一百一十亿元,比上一年增长百分之八点六。
保证必需物资的进口,是完成一九五八国民经济计划的一个重要条件。为了完成进口计划,对外贸易部门应当同有关部门密切配合,大力组织出口货源,扩大外汇收入。我国可供出口的物资十分丰富,我们必须充分地发挥各级地方政府和经济部门的积极性,发掘各方面的潜在力量,积极组织生产,提高质量,加强收购工作,同时,做好新产品的试销工作,争取完成和超额完成进出口计划。
第五、关于文化教育
在一九五八年,国家开办的学校,招生人数将为:高等学校十万九千人,中等专业学校十五万三千人,普通中学二百零七万六千人,小学二千零十七万人。群众自办的学校的招生人数,大致估算为:高中一万人,初中十八万人,小学二百五十六万人。文化、卫生事业,也将比上一年有进一步的发展。
在文化教育方面,必须继续加强政治思想领导。我们应当根据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相结合的原则,进一步地改进我们的教育制度;适应社会主义建设的高潮,进一步地提高各项文化教育工作的质量;同时,按照勤俭办学校、勤俭办文化卫生事业和依靠群众自办的原则,积极地发展文教卫生事业。为着达到这些目的,一九五八年将采取下列的一些措施。
(1)有步骤地实行半工半读的教育制度。中等学校和高等学校,凡是有条件单独举办或者联合举办实验工厂、实验农场和实验牧场的,都可以单独举办或者联合举办,一面从事教学,一面从事生产劳动;不能举办的,可以同当地的工厂、作坊和服务行业订立生产实习合同,进行实习,或者参加当地的定期义务劳动和农业合作社劳动,使学习和劳动相结合。工业学校,都应当像西安第一航空技工学校那样,逐步地设立附属工厂或者参加有关的工厂劳动。农业学校,不论中等的或者高等的,都要逐步地同当地的农业合作社订立合同,经常使学生和教员适当地轮流到农业合作社去劳动,帮助农业合作社进行技术改革,并且尽可能
地吸收一部分由农业合作社保送的学生参加学校学习。凡是有条件附设生产单位的学校,应当力争在一定时期以后使学校经费达到自给、半自给或者部分自给,以便又多、又快、又好、又省地发展我国的教育事业。
(2)在高等学校招收的新生中,尽可能地增加工人和农民的成分。学生在毕业以后,一般应当参加一定时期的生产劳动。
(3)中等专业学校主要是培养有文化有技术的工人和农民,学生在毕业以后一律参加工业和农业的生产。今后国家所需要的技术干部和管理干部,应当尽可能从适合条件的工人和农民中提拔。各部门在各地方的中等专业学校,应当接受当地党政的统一领导。
(4)工农速成中学准备分别改为大学的工农预科或者正规的工农中学,一九五八年秋季继续招生,吸收经过一定劳动时间而具有初中或者高小毕业程度的优秀工人、农民和工农干部入学。
(5)广泛地举办业余学校,进行初小程度到高中程度的文化教育,或者进行普通知识到中等程度的技术教育,吸收成年的职工学习文化和技术。同时,积极举办业余高等教育。
(6)继续发展群众办学。群众举办的学校,课程安排和教育进度可以根据群众的意见和当地的具体情况决定,形式可以多种多样,学习时间可以长短不同。各级教育部门应当给以积极的帮助和指导。
(7)为了保证在今后十年内基本上扫除青年和壮年中的文盲,必须大力开展扫除文盲的运动。
(8)大张旗鼓地开展以除四害为中心的爱国卫生运动,分别制定并且逐步实现消灭四害和主要疾病的具体规划。
(9)在国家的辅导下,积极开展群众性的文化活动、体育活动。
(10)在各级学校和各类文化单位中的杂务劳动和部分建筑工程,例如打扫清洁,整修操场和道路,修筑房屋等等,应当有计划地安排时间,组织教职员和学生自己动手。
关于科学研究工作,这里不准备多讲。目前重要的问题,是科学技术研究工作如何适应于工业农业的生产和建设大发展的形势,不断地以研究成果支援工业和农业的技术改革。全国的科学研究机构,包括行政部门和高等学校的研究机构在内,都必须继续并且尽可能扩大同有关的生产、建设单位的密切联系,签订协作合同,帮助解决生产建设中提出的问题,并且注意研究和总结职工群众的发明、创造和合理化建议。
以郭沫若院长为首的访苏科学技术代表团已于今年一月十八日在莫斯科同苏联签订了中苏两国政府关于共同进行和苏联帮助中国进行重大科学技术研究的合作协定,并且议定了一百二十二项重大合作项目。中国科学院同苏联科学院、中国高等教育部同苏联高等教育部、中国农业科学院同苏联列宁农业科学院,也都分别签订了协议和合作项目。两国科学和技术的全面合作,对于促进我国科学和技术的迅速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我国科学技术人员必须充分地发挥积极性和创造性,完满地实现这些协议,按期完成这些合作的科学技术研究项目,使我国的科学技术在许多重要方面能够更快地接近世界上的先进水平。
(四)厉行节约,反对浪费
全国解放以来,我们已经多次地进行过增产节约运动,在节减军政费用、降低建筑造价、节约非生产性建设投资、节约原材料、降低生产成本等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是,应当看到,各个部门、各个地方、各个单位中,都还存在着很多的浪费,并且有严重的浪费,都还有着很大的节约的可能性。
这里举出下列的一些事实。
在工厂、矿山、运输企业的基本建设方面,由于我们的经验不足,有相当多的资金是用得不适当的,也就是说存在着很大的浪费。我们很多同志,不区别重点企业和一般企业,不区别主要车间和辅助车间,不区别主要设备和辅助设备,一律追求高标准、机械化、自动化,使本来可以用较少的钱,在比较短的时间内建成的企业,不得不用较多的钱和较多的时间。例如,吉林省有一个制糖厂,设计标准和机械化程度很高,花费投资二千七百万元,费时三年多,才建设完成,投入生产;而和这个工厂生产能力相同的黑龙江省的另一个制糖厂,由于设计标准和机械化程度较低,投资只及吉林糖厂的百分之六十,建设时间也短得多。这种情况,在建设初期是难于完全避免的,现在,我们已经有了五年以上的建设经验,就有可能而且应当用同样数量的投资,建设更多的企业了。根据许多调查,在保证工程质量的一般情况下,现在就可以用六十元、七十元或者八十元,去办过去要用一百元钱才能办好的事情了。有的企业甚至只要花过去一半或者更少的钱,就可以很好地建设起来了。
除了生产性的建设存在着浪费现象以外,在非生产性的建设中,也还存在着浪费现象。我们从一九五五年以来,通过降低建筑标准、削减建设项目的工作,使非生产性建设投资在整个建设投资中的比重,由过去的百分之三十以上,降低到百分之二十左右。这是一个好的成绩。但是,以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的总投资额计算,非生产性建设的投资比重,仍然占百分之二十三点四;全部非生产性的 29
房屋建筑面积,就达一亿六千万平方公尺,大体相当于解放前北京市的全部房屋面积的六倍,共用投资一百一十亿元。这个数字显然是过大了。现在,还有不少工作人员不了解,过多、过好、过早地进行非生产性的建设,并不能促进生产,而只能妨碍生产,因而许多地方还存在着非生产性的建设项目过多、标准过高的现象。如果把这些现象纠正过来,也就可以省出很多的资金,扩大生产性建设的投资。
除了上述生产性建设和非生产性建设中所存在的浪费现象以外,现在,在很多工业、商业、运输等企业中,也还存在许多严重的浪费现象。例如,材料积压,材料浪费,废品、次品过多,资金积压,经营环节过多,管理人员过多,仓库管理不善,等等。在材料积压方面,单就钢材来说,如果适当地压缩库存,并且想尽各种办法节约使用,就可使生产企业和基本建设单位的钢材周转数量减少三分之一左右。
应当指出,在我们不少的机关、部队、学校和事业单位中,铺张浪费的现象还相当普遍,事业费的开支,还有许多用得不适当的地方,在节约人员和节约经费方面,都还有很大的潜力。
所有上列各项缺点,都必须坚决改正。在一九五八年,我们必须继续为厉行节约、反对浪费而斗争,把这种斗争看成是发展国民经济的重大任务。
我们准备采取以下各项主要措施。
第一,修订基本建设工作的有关制度,规定适合于我国当前经济条件的各类企业的设计规范,和民用建筑的造价标准,以保证进一步地贯彻执行勤俭建国的方针。一九五八年计划新开工的限额以上的工矿建设项目,必须有经过相应机关批准的设计文件,才能施工。准备在一九五九年列入计划的建设项目,从现在起 30
就要提前做好设计。今后除了某些特殊的项目,经过国务院的批准可以边设计边施工以外,没有设计文件的项目,一律不列入计划。继续审查和修改现有的重要企业和重要工程的设计文件,削减不必要的建设项目,降低不适当的、过高的标准。对于整个基本建设,今年要求节约总投资额的百分之七至百分之十,用于扩大工作量。
第二,各个经济部门和所有企业,都要加强经济核算的工作,改善物资供应制度,建立必要的供应基地,保证企业所需要的原材料能够及时供应。重新核定工矿企业和商业企业的流动资金。生产企业在提高质量的基础上,必须超额完成降低成本的任务。商业企业必须超额完成降低流通费用的任务,为此,应当减少经营环节,大量减少人员,下放多余的职工参加劳动生产。
第三,彻底清理工矿、交通运输、建筑安装和商业等企业的仓库,大大地压缩企业库存的生产资料,用之于扩大生产和扩大基本建设。各基本建设单位的积存设备,需要和可能安装的都应当安装起来;自己不需要的,可以由主管部门调给需要的单位,以便进行调剂。这样,就可以在不增加国家财政拨款的条件下,扩大基本建设的规模,增加新的生产能力。在清理仓库的同时,应当采取领导同群众相结合的方法,重新核定生产企业和基本建设企业的主要物资消耗定额和库存定额,并且改进仓库管理制度,减少物资损耗和事故。在清理仓库的时候,各个部门、各个单位都应当据实报告,不准虚报隐瞒;否则,应当给以批评和处分。
第四,合理组织劳动,节约使用劳动力。我国现有企业的职工人数,一般是过多的。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除了现有企业增产尽可能不增加工人以外,今后新开工的企业,应当根据开工率的高低,逐步增加职工,不准过多过早地招收职工。凡计划规定新增加职工的单位,应当在当地现有的多余职工中进行调配;在当地不能调配的时候,一般地只准就近招收临时工人。对于现有多余的职工,除 31
了按照可能的条件扩大原企业,使工人数目同工作量能够相称以外,还可以考虑在保证职工原有收入的条件下,经过鸣放辩论和教育说服,由国家进行适当调配,把某些部门多余的职工,调配给那些人力不足的部门。例如,把工业、交通运输部门多余的职工,调配到农场劳动;或者把某些正式工人,改做临时工的工作等等。这样,对职工个人来说,并无损失;对国家来说,却可以增加生产,增加财富,于公于私,都有好处。现有的和新举办的企业和事业单位,应当采取各种各样的形式,利用城乡居民中的剩余劳动力和半劳动力,从事代销、代购、代办等业务,以尽量减少正式的从业人员。
现在全国各机关、团体、部队、企业、事业单位和合作社的职工群众,正在开展反浪费运动,在这个运动中,已经创造出多种多样的节约办法,有关方面应当经过群众的讨论,把那些好的办法,从制度上巩固起来,坚持执行下去。
毛主席说:“要使全体干部和全体人民经常想到我国是一个社会主义的大国,但又是一个经济落后的穷国,这是一个很大的矛盾。要使我国富强起来,需要几十年艰苦奋斗的时间,其中包括执行厉行节约、反对浪费这样一个勤俭建国的方针。”
目前全国正在进行整风运动,这是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一个大好时机。每一个单位都必须切实执行毛主席的上述指示,把厉行节约、反对浪费作为在整风运动中一个重要的专题,大鸣大放,大整大改,在全国掀起一个反对浪费的运动,让群众增产节约的烽火,烧遍全国的各个角落,彻底纠正各个部门、各个地方、各个单位的领导上对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右倾保守思想,彻底揭露并且坚决纠正各种浪费现象,争取反浪费斗争的全面胜利。
(五)充分依靠和发挥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完成和超额完成一九五八的国民经济计划
一九五八的国民经济计划经过大会讨论通过以后,就要下达到全国各地方、各企业、各学校和各个事业单位执行了。如前所说,这个计划不但可以完成,而且更多地超额完成的可能性是完全存在的。这种可能性能否变为现实性,关键在于领导能否同群众相结合,在于各级领导组织采取什么态度和什么方法。
是站在运动前面,充分依靠群众,发挥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来完成和超额完成计划呢?还是落在形势发展的后面,落在群众要求的后面,强调困难条件,强调消极因素,把本部门、本单位的计划定得低低的,过着工作较轻松的日子呢?是把本部门、本单位的计划交给群众讨论,启发群众的智慧,集中群众的意见,加以修改和补充,使它成为更加积极的和更有动员作用的计划呢?还是依靠少数人在办公室里关起门来编制计划,单纯使用行政命令的办法去执行,使计划不能同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相结合,而成为毫无生气的官样文章呢?
我们的党和人民政府在进行各项工作的时候,历来都是强调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像编制和执行国民经济计划这样关系到千百万群众的事情,关系到全国六亿人民的事情,如果不广泛发动和组织群众来进行,那就不可能订出接近实际的真正先进的经济计划;订出来了,也不可能很好地去执行。而如果认真地把群众发动起来,把计划变成为群众的真正自觉的计划,当然就将是完全不同的另一回事了。
去年秋季开始的工农业生产新高潮更加证明:一切经济计划经过群众的讨论,经过群众的自觉的执行,许多原来被认为是先进的指标,也都变成了落后的指标;许多长期不能解决的问题,很快地解决了;许多过去认为要花很多钱才能办好的事情,用很少的钱就办好了;许多原来想不到的好办法,群众都想出来了;许多没有发掘的潜在力量,不断地被发掘出来了。例如,甘肃阿干镇煤矿原来日产量总是停留在六百吨到八百五十吨之间,不能增长上去,但是经过整风运动,33
大鸣大放,大整大改,现在日产量已经达到一千二百多吨,并且正在为日产一千五百吨奋斗。武昌车辆厂一九五七年上半年出勤率总是提不高,经过群众性的大鸣大放和大整大改,到去年十一月已经提高到百分之九十九。辽宁省的基本建设单位,经过群众性的整改工作,出现了大批“生产好、质量好、安全好、纪律好、出勤好、团结好”的先进单位和先进工作者。在讨论今年计划草案的时候,也有许多这样动人的范例。拿北京京西矿务局来说,国家经济委员会和煤炭工业部给他们原定的煤炭产量的指标是二百八十五万吨,比上年增长百分之二十一,就已经认为是比较先进的了,但是,经过群众讨论以后,提高到三百零五万吨,比原定指标又增加百分之十以上,而且职工们还提出了再超额生产煤炭十五万吨,作为奋斗目标。在农业方面,像前面所说的全国农田水利建设运动的迅速发展,就是一种非常突出的例子;最近在报纸上还不断地登载了很多的这类事实,这里就不再重复说了。毫无疑义,只要我们所有的基层单位,都能像上述单位一样,像一切先进的农业合作社一样,英勇奋斗,挖掘潜力,把增加产量、提高质量、降低成本、提高劳动生产率等项指标,交给群众去充分地认真地讨论,把国家计划同群众的自觉和实践结合起来,把国家制定的必须完成的计划,同经过群众讨论提出的努力争取完成的增产计划结合起来,超额完成国家计划,就有充分可靠的保证。
在把计划交给群众讨论和组织群众执行的过程中,必然会出现许多先进单位和先进人物。经济工作人员特别是经济领导人员的责任,就是要时刻注意发现先进的事物,认真总结和推广先进经验,采取“抓住先进和落后两头,带动中间”的方法,切实地帮助落后单位,赶上先进,使先进单位更加先进。这样做,可能在国民经济各部门中不断地发生新的不平衡。这种由先进单位所带动起来的新的不平衡,是促进经济进一步发展的一种好现象。毛主席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说:“所谓平衡,就是矛盾的暂时的相对的统一。过了一年,34
就整个说来,这种平衡就被矛盾的斗争所打破了,这种统一就变化了,平衡成为不平衡,统一成为不统一,又需要作第二年的平衡和统一,这就是我们计划经济的优越性,事实上,每月每季都在局部地打破这种平衡和统一,需要作出局部的调整。”所以,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由平衡到不平衡,再到新的平衡,如此螺旋式地反复,不断前进,这是一种正常的现象。当不平衡现象出现的时候,有两种不同的处理方法:一种是积极的方法,对新生事物感到高兴,促进它的生长,依靠群众的力量,及时地消除薄弱环节,使经济的发展达到新的更高的水平。另一种是消极的方法,对新生事物熟视无睹,没有热情,对不平衡现象感到惶恐,不是努力把落后推向先进,而是企图让先进迁就落后。这两种方法的区别,就是毛主席所说的促进派和促退派的区别。
我们的经济工作人员要成为社会主义建设的促进派,不要成为促退派,也不要成为现状维持派。我们过去用愚公移山的精神赢得了革命的胜利,我们现在要用同样的精确来赢得社会主义建设的胜利。因此,我们必须认真地实现党中央和毛主席所指示的领导同群众相结合的方针,“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打掉官气,打掉官僚主义,打掉宗派主义,打掉主观主义,坚决地依靠党的组织,依靠群众的组织,依靠各级地方组织,充分地发动广大群众的积极性。
在伟大的社会主义建设高潮中,我们满怀着信心,坚决执行党中央和毛主席关于“多、快、好、省”的指示,为完成和超额完成一九五八的国民经济计划而奋斗!
第四篇:2011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
2011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温家宝)
各位代表,现在,我代表国务院,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各位代表审议,并请全国政协委员提出意见。
一、“十一五”时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回顾
“十一五”时期是我国发展进程中极不平凡的五年。面对国内外复杂形势和一系列重大风险挑战,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国家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
—— 这五年,我国社会生产力、综合国力显著提高。我们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胜利完成“十一五”规划的主要目标和任务,国民经济迈 上新的台阶。国内生产总值达到39.8万亿元,年均增长11.2%,财政收入从3.16万亿元增加到8.31万亿元。载人航天、探月工程、超级计算机等前 沿科技实现重大突破。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取得重大成就。
——这五年,各项社会事业加快发展、人民生活明显改善。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事业全面进步。城镇新增就业5771万人,转移农业劳动力4500万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分别实际增长9.7%和 8.9%;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健全。
——这五年,改革开放取得重大进展。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实现新突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更加完善。去年对外贸易总额达到2.97万亿美元,开放型经济水平快速提升。
——这五年,我国国际地位和影响力显著提高。我们在国际事务中发挥重要的建设性作用,有力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全方位外交取得重大进展。我们成功举办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实现了中华民族的百年梦想。
这些辉煌成就,充分显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展现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力量,极大增强了全国各族人民的自信心和自豪感,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必将激励我们在新的历史征程上奋勇前进。
五年来,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我们注重把握宏观调控的方向、重点和力度,牢牢掌握经济工作的主动权。“十一五”前期,针对投资增长过快、贸 易顺差过大、流动性过剩,以及结构性、输
入性物价上涨等问题,采取正确的政策措施,有效防止了苗头性问题演变成趋势性问题、局部性问题演变成全局性问题。近两年,面对百年罕见的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我们沉着应对、科学决策,果断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坚持实施一揽子计划,大规模增加政府支 出和实行结构性减税,大范围实施重点产业调整振兴规划,大力推进自主创新和加强科技支撑,大幅度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坚持扩大内需的战略方针,采取鼓励消费 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增加城乡居民特别是低收入群众收入,消费规模持续扩大,结构不断升级。实施两年新增4万亿元的投资计划,其中,新增中央投资1.18万 亿元。保障性安居工程、农村民生工程和社会事业投资占43.7%,自主创新、结构调整、节能减排和生态建设占15.3%,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占23.6%,灾后恢复重建占14.8%。政府投资引导带动社会投资,国内需求大幅增加,有效弥补外需缺口,较短时间内扭转经济增速下滑趋势,在世界率先实现回升向好,既战胜了特殊困难、有力地保障和改善了民生,又为长远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毫不放松地做好“三农”工作,巩固和加强农业基础。中央财政“三农”投入累计近3万亿元,年均增幅超过23%。彻底取消农业税和各种收费,结 束了农民种田交税的历史,每年减轻农民负担超过1335亿元。建立种粮农民补贴制度和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农民的生产补贴资金去年达到1226亿元。对重 点粮食品种实行最低收购价和临时收储政策,小麦、稻谷最低收购价提高了25%到40%。严格保护耕地。着力推进农业科技进步。粮食产量屡创历史新高,去年 达到1.09万亿斤,连续7年增产;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919元,实现持续较快增长。农村综合改革稳步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国有农场管理体制改革全 面推开。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加快建设,完成7356座大中型和重点小型水库除险加固,解决2.15亿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农民的日子越过越好,农村发展进 入一个新时代。
(三)大力推进经济结构调整,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一是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自主创新。积极推进企业技术改造和兼并重组,工业特别是装备制造业总体水平和竞争力明显提高。战略性新兴产业迅速成长。加快建设国家创新体系,实施知识创新工程和技术创新工程,突破了一批产业发展急 需的前沿技术、核心技术和关键装备技术,一大批科研成果实现了产业化。服务业快速发展,在国内生产总值中占比提高2.5个百分点。基础设施建设明显加快,五年建成铁路新线1.6万公里,新增公路63.9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3.3万公里,新建、改扩建机场33个,新建和加固堤防1.7万公里。二是扎实推进 节能减排、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提出到2020年我国控制温室气体排放行动目标和政策措施,制定实施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大力发展清洁能源,新增发电 装机容量4.45亿千瓦,其中水电9601万千瓦、核电384万千瓦。关停小火电机组7210万千瓦,淘汰了一批落后的煤炭、钢铁、水泥、焦炭产能。推进 林业重点生态工程建设,完成造林2529万
公顷。综合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3万平方公里,加强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大气污染防治和工业“三废”治理。大力发 展循环经济。五年累计,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下降19.1%,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别下降12.45%、14.29%。三是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 展。落实区域发展总体战略,颁布实施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制定西部大开发新十年指导意见和一系列区域发展规划,推出促进西藏和四省藏区、新疆等民族地区跨 越式发展的新举措。中西部和东北地区发展加快,经济增速等主要指标超过全国平均水平;东部地区经济结构不断优化,自主创新和竞争力逐步提高;地区间基本公 共服务差距趋于缩小,各具特色的区域发展格局初步形成。
(四)坚定不移深化改革开放,增强经济社会发展内在活力。财政转移支付制度逐步完 善,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初步建立。增值税转型全面实施,成品油价格和税费改革顺利推进,资源税改革启动试点,内外资企业税制全面统一。国有大型商业银行 股份制改革顺利完成,政策性金融机构改革、农村信用社改革积极推进;平稳解决上市公司股权分置问题,创业板、股指期货和 融资融券顺利推出,债券市场稳步发展;深入推进保险业改革开放;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有序推进,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不断扩大。国有企业公司制股份制 改革、国有资产监管体制改革取得积极进展。邮政体制改革加快推进。制定实施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和民间投资的一系列政策,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环境不断改善,多种 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不断拓展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进出口总额年均增长15.9%,结构不断优化。贸易顺差连续两年下降,2010年比上 年减少6.4%。利用外资水平进一步提高。企业“走出去”步伐明显加快,累计对外直接投资2200亿美元,对外工程承包和劳务合作营业额3352亿美元。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机制改革和区域合作机制建设,多边、双边经贸合作继续深化。对外援助规模持续扩大。对外开放有力促进了经济发展和结构调整,增加了就 业,吸收了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
(五)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始终坚持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相协 调,围绕改善民生谋发展。把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位置。加强职业培训和就业服务,促进高校毕业生、农村转移劳动力、城镇就业困难人员就业,做好退役 军人就业安置工作。实施劳动合同法和就业促进法,普遍提高最低工资标准,推动建立和谐劳动关系。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城镇职工基本 养老保险实现省级统筹,实施养老保险关系跨省转移接续办法,连续7年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水平,年均增长10%,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覆盖 24%的县。积极稳妥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全面建立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惠及4.32亿城镇职工和城镇居民、8.35亿农 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实现全覆盖,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基本建立,社会福利、优抚安置、慈善和残疾人事业取得新进展。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积累7810亿元,比五年前增加5800多亿元。大力实施保障性住房建设和棚户区改造,使1100万户困难家庭住上了新房。我们要持之以恒,努力让全体人民老有所养、病有所 医、住有所居。
制定和实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五年全国财政教育支出累计4.45万亿元,年均增长22.4%。全面实现城乡 免费义务教育,所有适龄儿童都能“不花钱、有学上”。义务教育阶段教师绩效工资制度全面实施。中等职业教育对农村经济困难家庭、城市低收入家庭和涉农专业 的学生实行免费。加快实施国家助学制度,财政投入从2006年的18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306亿元,覆盖面从高等学校扩大到中等职业学校和普通高中,共资助学生2130万名,还为1200多万名义务教育寄宿生提供生活补助。加快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和职业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和水平,增强高校创新能力。制定并实施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中央财政科技投入6197亿元,年均增长22.7%,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果。大力加强基 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建设。国家财政安排专项资金,改造和新建2.3万所乡镇卫生院、1500所县医院、500所县中医院和1000所县妇幼保健院,建立了 2400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制定并实施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人口规划目标顺利实现。文化体制改革取得重要进展。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明显加快,文化产业蓬勃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和新闻出版、广播电视、文学艺术繁荣进步。城乡公共体育设施建设加快,全民健身活动蔚然成风。法制建设全面推进,“五五” 普法顺利完成。创新和加强社会管理,社会保持和谐稳定。
抗击汶川特大地震等严重自然灾害的斗争取得重大胜利,汶川灾后恢复重建三年任务两年基本完成,玉树强烈地震和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后恢复重建有序推进。经过灾难的洗礼,中国人民更加成熟、自信、坚强,中华民族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伟大精神不可战胜。
五年来,我们不断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全面完成了新一轮政府机构改革,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和服务型政府,推进政务公开,加强行政问责,坚持不懈地开展反腐败斗争,政府自身建设取得积极进展。
过去五年,我们是一步一个脚印走过来的,中国人民有理由为此感到自豪!五年的成绩来之不易。这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总揽全局、正确领导的 结果,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努力奋斗的结果。在这里,我代表国务院,向全国各族人民,向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和各界人士,表示诚挚感谢!向香港特别行 政
区同胞、澳门特别行政区同胞、台湾同胞和海外侨胞,表示诚挚感谢!向关心和支持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各国政府、国际组织和各国朋友,表示诚挚感谢!
我 们清醒地认识到,我国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依然突出。主要是: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约束强化,投资与消费关系失衡,收入分配差距较大,科技 创新能力不强,产业结构不合理,农业基础仍然薄弱,城乡区域发展不协调,就业总量压力和结构性矛盾并存,制约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依然较多;服务业增加 值和就业比重、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没有完成“十一五”规划目标。一些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没有根本解决,主要是:优质教育、医疗资源 总量不足、分布不均;物价上涨压力加大,部分城市房价涨幅过高;违法征地拆迁等引发的社会矛盾增多;食品安全问题比较突出;一些领域腐败现象严重。我们一 定要以对国家和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通过艰苦细致的工作和坚持不懈的努力,加快解决这些问题,让人民满意。
回顾“十一五”时期的政府工作,我们进一步加深了以下几个方面的认识和体会。
一 是必须坚持科学发展。我们战胜各种严峻挑战,靠的是发展;各领域取得的一切成就和进步,靠的是发展;解决前进道路上的困难和问题,仍然要靠发展。我国仍处 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科学发展。要以人为本,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定不移走共同 富裕道路,使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坚持统筹兼顾,促进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大力推进自主创新,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使 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提高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
二是必须坚持政府调控与市场机制有机统一。健全的市场机制,有效 的宏观调控,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市场作用多一些还是政府作用多一些,必须相机抉择。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中,我们加强和 改善宏观调控,及时纠正市场扭曲,弥补市场失灵,防止经济出现大的起落,实践证明是完全正确的。我们必须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充分发挥市场在资 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激发经济的内在活力,同时,科学运用宏观调控手段,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
三是必须坚持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在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和对外开放不断深化的条件下,我国经济同世界经济的联系日益紧密,互动和依存不断增强。必须树立世界眼光,加强战略思维,善于从国际 形势发展
变化中充分把握发展机遇,稳妥应对风险挑战,利用好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统筹处理好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关系,真正做到内外兼顾、均衡发 展。
四是必须坚持把改革开放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改革开放是实现国家强盛、人民幸福的必由之路,必须贯穿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过 程。我们要以更大的决心和勇气推进改革,提高改革决策的科学性,增强改革措施的协调性,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方面改革创新,从根本上破除体 制机制障碍,最大限度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促进社会公平正义。要坚持把改善人民生活作为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结合点,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 可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以改革促进和谐稳定,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宁有序、国家长治久安。
二、“十二五”时期的主要目标和任务
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我们编制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提交大会审议。
"十 二五”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从国际看,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和平、发展、合作仍 是时代潮流。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深远,世界经济结构加快调整,全球经济治理机制深刻变革,科技创新和产业转型孕育突破,发展中国家特别是新兴市场国家整体实 力步入上升期。
从国内看,我国发展的有利条件和长期向好的趋势没有改变,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市场需求潜力巨大,资金供给充 裕,科技和教育水平整体提升,劳动力素质提高,基础设施日益完善,政府宏观调控和应对重大挑战的能力明显增强,社会大局保持稳定。综合判断国际国内形势,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我们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 落实科学发展观,适应国内外形势新变化,顺应各族人民过上更好生活新期待,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深化改革开放,保障和改善民 生,巩固和扩大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成果,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基础。
——我 们要推动经济发展再上新台阶。今后五年,我国经济增长预期目标是在明显提高质量和效益的基础上年均增长7%。按2010年价格计算,2015年国内生产总 值将超过55万亿元。要继续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保持价格总水平基本稳定,把短期调控政策和长期发展政策结合起来,坚持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充分挖掘我国内 需的巨大潜力,加快形成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经济增长的新局面。
——我们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调整经济结构。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 业化道路,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改造提升制造业,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服务业,服务业增加值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提高4个百分点。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城镇化率从47.5%提高到51.5%,完善城市化布局和形态,不断提升城镇化的质量和水平。继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夯实经济 社会发展基础。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深入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和主体功能区战略,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促进城乡、区域良性 互动,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
——我们要大力发展社会事业。坚持优先发展教育,稳步提升全民受教育程度。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方针,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和支持政策,着力推进重大科学技术突破。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达到2.2%,促进科技成果更好地转 化为生产力。适应现代化建设需要,加强人才培养,努力造就规模宏大的高素质人才队伍。大力加强文化建设,推动文化改革发展实现新跨越,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 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大力发展体育事业。进一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健全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加快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目标。创新社会管理体制机 制,加强社会管理法律、体制、能力建设,确保社会既充满活力又和谐稳定。
——我们要扎实推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加强资 源节约和管理,提高资源保障能力,加大耕地保护、环境保护力度,加强生态建设和防灾减灾体系建设,全面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 提高到11.4%,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分别降低16%和17%,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8%至10%,森林蓄积量增加6亿立方米,森林覆 盖率达到21.66%。切实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大江大河重要支流、湖泊和中小河流治理,明显提高基本农田灌溉、水资源有效利用水平和防洪能力。
—— 我们要全面改善人民生活。坚持把增加就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目标,为全体劳动者创造公平的就业机会,五年城镇新增就业4500万人。坚持和完善按劳分 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努
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 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加快形成合理的收入分配格局。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实际增长超过7%。提高扶贫标准,减 少贫困人口。加快完善社会保障制度,进一步提高保障水平。城乡基本养老、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实现全覆盖,提高并稳定城乡三项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政策范围内 的医保基金支付水平提高到70%以上,全国城镇保障性住房覆盖面达到20%左右。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逐步完善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人均预期寿 命提高1岁。
——我们要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更加重视改革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大力推进经济体制改革,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加快推进 文化体制、社会体制改革,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完善社会主义法制,使上层建筑更加适应经济基础发展变化,为科学发展提供有力 保障。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营造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的体制环境。加快财税金融体制改革,积极构 建有利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财税体制,构建组织多元、服务高效、监管审慎、风险可控的金融体系。深化资源性产品价格和环保收费改革,建立健全能够灵活反映 市场供求关系、资源稀缺程度和环境损害成本的资源性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实施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培育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新优势,进一步形成互利共赢的 开放新格局。
——我们要不断加强政府自身改革建设。政府的一切权力都是人民赋予的,必须对人民负责,为人民谋利益,接受人民监督;必须最广 泛地动员和组织人民依法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必须坚持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加强维护群众利益的法规建设,推进依法行政;必须实行科学、民主决策,建立健全决策、执行、监督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运行机制,确保权力正确行使;必须从制度上改变权力过分集中而又得不到制约的状况,坚决惩治和 预防腐败;必须保障人民的民主权利和合法权益,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总之,经过未来五年努力,实现“十二五”规划的各项目标,我国的综合国力就会有更大的提升,人民生活就会有更大的改善,国家面貌就会发生更大的变化。
三、2011年的工作
2011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做好今年的工作 对于完成“十二五”各项目标任务至关重要。过去一年,我们的各项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绩。国内生产总值增长10.3%,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3.3%,城镇 新增就业1168万人,国际收支状况有所改善。这为做好今年的工作打下了良好基础。
今年,我国发展面临的形势依然极其复杂。世界经济将继续 缓慢复苏,但复苏的基础不牢。发达经济体经济增长乏力,失业率居高难下,一些国家主权债务危机隐患仍未消除,主要发达经济体进一步推行宽松货币政策,全球 流动性大量增加,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合主要货币汇率加剧波动,新兴市场资产泡沫和通胀压力加大,保护主义继续升温,国际市场竞争更加激烈,不稳定不确定因素 仍然较多。我国经济运行中一些长期问题和短期问题相互交织,体制性矛盾和结构性问题叠加在一起,加大了宏观调控难度。我们要准确判断形势,保持清醒头脑,增强忧患意识,做好应对风险的准备。
今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国内生产总值增长8%左右;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居民消费价 格总水平涨幅控制在4%左右;城镇新增就业900万人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6%以内;国际收支状况继续改善。总的考虑是,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创 造良好环境,引导各方面把工作着力点放在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上,放在增加就业、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上。
实现上述目标,要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提高针对性、灵活性、有效性,处理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管理通胀预期的关系,更加注重稳定物价总水平,防止经济出现大的波动。
继 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保持适当的财政赤字和国债规模。今年拟安排财政赤字9000亿元,其中中央财政赤字7000亿元,继续代地方发债2000亿元并纳 入地方预算,赤字规模比上年预算减少1500亿元,赤字率下降到2%左右。要着力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增加“三农”、欠发达地区、民生、社会事业、结构调 整、科技创新等重点支出;压缩一般性支出,严格控制党政机关办公楼等楼堂馆所建设,出国(境)经费、车辆购置及运行费、公务接待费等支出原则上零增长,切 实降低行政成本。继续实行结构性减税。依法加强税收征管。对地方政府性债务进行全面审计,实施全口径监管,研究建立规范的地方政府举债融资机制。
实 施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合理的社会融资规模,广义货币增长目标为16%。健全宏观审慎政策框架,综合运用价格和数量工具,提高货币政策有效性。提高直接融 资比重,发挥好股票、债券、产业基金等融资工具的作用,更好地满足多样化投融资需求。着力优化信贷结构,引导商业银行加大对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信贷支 持,严格控制对“两高”行业和产能过剩行业贷款。进一步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密切监控跨境资本流动,防范“热钱”流入。加强储备资产的投资和风险管 理,提高投资收益。
今年,重点要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
当前,物价上涨较快,通胀预期增强,这个问题涉及民 生、关系全局、影响稳定。要把稳定物价总水平作为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充分发挥我国主要工业品总体供大于求、粮食库存充裕、外汇储备较多等有利条件,努力 消除输入性、结构性通胀因素的不利影响,消化要素成本上涨压力,正确引导市场预期,坚决抑制价格上涨势头。要以经济和法律手段为主,辅之以必要的行政手 段,全面加强价格调控和监管。一是有效管理市场流动性,控制物价过快上涨的货币条件。把握好政府管理商品和服务价格的调整时机、节奏和力度。二是大力发展 生产,保障主要农产品、基本生活必需品、重要生产资料的生产和供应。落实“米袋子”省长负责制和“菜篮子”市长负责制。三是加强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积极 开展“农超对接”,畅通鲜活农产品运输“绿色通道”。完善重要商品储备制度和主要农产品临时收储制度,把握好国家储备吞吐调控时机,搞好进出口调节,增强 市场调控能力。四是加强价格监管,维护市场秩序。特别要强化价格执法,严肃查处恶意炒作、串通涨价、哄抬价格等不法行为。五是完善补贴制度,建立健全社会 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的联动机制,绝不能让物价上涨影响低收入群众的正常生活。
(二)进一步扩大内需特别是居民消费需求
扩大内需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长期战略方针和基本立足点,也是促进经济均衡发展的根本途径和内在要求。
积 极扩大消费需求。继续增加政府用于改善和扩大消费的支出,增加对城镇低收入居民和农民的补贴。继续实施家电下乡和以旧换新政策。加强农村和中小城市商贸流 通、文化体育、旅游、宽带网络等基础设施建设。大力促进文化消费、旅游消费和养老消费。推动农村商业连锁经营和统一配送,优化城镇商业网点布局,积极发展 电子商务、网络购物、地理信息等新型服务业态。大力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切实维护消费者权益。深入开展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的专项治理行 动。
大力优化投资结构。认真落实国务院关于鼓励引导民间投资新36条,抓紧制定公开透明的市场准入标准和支持政策,切实放宽市场准入,真正 破除各种有形和无形的壁垒,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进入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市政公用事业、社会事业、金融服务等领域,推动民营企业加强自主创新和转型升级,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重组联合和参与国有企业改革,加强对民间投资的服务、指导和规范管理,促进社会投资稳定增长和结构优化。充分发挥政府投资对结构调整的 引导作用,优先保证重点在建、续建项目的资金需求,有序启动“十二五”规划重大项目建设。防止盲目投资和重复建设。严格执行投资项目用地、节能、环保、安 全等准入标
准,提高投资质量和效益。
(三)巩固和加强农业基础地位
坚持把“三农”工作放在重中之重,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巩固和发展农业农村好形势。
确 保农产品供给,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要把保障粮食安全作为首要目标,毫不放松地抓好农业生产。稳定粮食种植面积,支持优势产区生产棉花、油料、糖料等大宗 产品。大力发展畜牧业、渔业、林业。切实抓好新一轮“菜篮子”工程建设,大中城市郊区要有基本的菜地面积和生鲜食品供给能力。强化农业科技支撑,发展壮大 农作物种业,大规模开展高产创建。继续实施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今年小麦最低收购价每50公斤提高5到7元,水稻最低收购价每50公斤提高9到23元。大 力发展农村非农产业,壮大县域经济,提高农民职业技能和创业、创收能力,促进农民就地就近转移就业。提高扶贫标准,加大扶贫开发力度。
大兴 水利,全面加强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加强农田水利建设、中小河流治理、小型水库和病险水闸除险加固以及山洪地质灾害防治。完善排灌设施,发展节水灌 溉,加固河流堤防,搞好清瘀疏浚,消除水库隐患,扩大防洪库容。通过几年努力,全面提高防汛抗旱、防灾减灾能力。大力推进农村土地开发整理,大规模建设旱 涝保收高标准农田,加快全国新增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建设。加强农村水电路气房建设,大力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努力为农民建设美好家园。
加 大“三农”投入,完善强农惠农政策。财政支出重点向农业农村倾斜,确保用于农业农村的总量、增量均有提高;预算内固定资产投资重点用于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 设,确保总量和比重进一步提高;土地出让收益重点投向农业土地开发、农田水利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确保足额提取、定向使用。今年中央财政用于“三农”的投 入拟安排9884.5亿元,比上年增加1304.8亿元。继续增加对农民的生产补贴,新增补贴重点向主产区、重点品种、专业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倾斜。增加中央财政对粮食、油料、生猪调出大县的一般性转移支付,扩大奖励补助规模和范围。引导金融机构增加涉农信贷投放,确保涉农贷款增量占比不低于上年。加 大政策性金融对“三农”的支持力度。健全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建立农业再保险和巨灾风险分散机制。
深化农村改革,增强农村发展活力。坚持和 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健全覆盖耕地、林地、草原等家庭承包经营制度。有序推进农村土地管理制度改革。探索建立耕地保护补偿机制。继续推进农村综合改革。全面实
施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大幅增加奖补资金规模。加快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和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年底前,在全国 普遍建立健全乡镇或区域性农业技术推广、动植物疫病防控、农产品质量监管等公共服务机构。
解决13亿中国人的吃饭问题始终是头等大事,任何时候都不能掉以轻心。我们有信心也有能力办好这件大事。
(四)加快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
这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要推动经济尽快走上内生增长、创新驱动的轨道。
调 整优化产业结构。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一是改造提升制造业。加大企业技术改造力度,重点增强新产品开发能力和品牌创建能力,提高能源 资源综合利用水平、技术工艺系统集成水平,提高产品质量、技术含量和附加值。推动重点行业企业跨地区兼并重组。完善落后产能退出机制和配套政策。二是加快 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建设高性能宽带信息网,加快实现“三网融合”,促进物联网示范应用。要抓紧制定标准,完善政策,加 强创新能力建设,发挥科技型中小企业作用,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健康发展,加快形成生产能力和核心竞争力。三是大力发展服务业。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积极 发展生活性服务业。大力发展和提升软件产业。着力营造有利于服务业发展的市场环境,加快完善促进服务业发展的政策体系。尽快实现鼓励类服务业用电、用水、用气、用热与工业基本同价。四是加强现代能源产业和综合运输体系建设。积极推动能源生产和利用方式变革,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推进传统能源清洁利用,加强智 能电网建设,大力发展清洁能源。统筹发展、加快构建便捷、安全、高效的综合运输体系。坚持陆海统筹,推进海洋经济发展。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全面落实各项区域发展规划。坚持把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放在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的优先位置,认真落实西部大开发新十年的政策措施和促进西藏、新疆等地区跨越式 发展的各项举措。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继续推进资源型城市转型。大力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进一步发挥承东启西的区位优势。积极支持东部地区率先发 展,在体制机制创新和发展方式转变上走在全国前列。
更好发挥深圳等经济特区、上海浦东新区、天津滨海新区在改革开放中先行先试的作用。加大力度支持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发展,颁布实施2011-2020年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启动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扶贫开发攻坚工程,加快贫困地区脱贫致富步伐。
积 极稳妥推进城镇化。坚持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遵循城市发展规律,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坚持科学规划,严格管理。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增 强城镇综合承载能力,提高管理和服务水平。因地制宜,分步推进,把有稳定劳动关系并在城镇居住一定年限的农民工,逐步转为城镇居民。对暂不具备落户条件的 农民工,要解决好他们在劳动报酬、子女就学、公共卫生、住房租赁、社会保障等方面的实际问题。要充分尊重农民在进城和留乡问题上的自主选择权,切实保护农 民承包地、宅基地等合法权益。城镇化要同农业现代化和新农村建设相互促进,这是必须坚持的正确方向。
加强节能环保和生态建设,积极应对气候 变化。突出抓好工业、建筑、交通运输、公共机构等领域节能。继续实施重点节能工程。大力开展工业节能,推广节能技术,运用节能设备,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加 大既有建筑节能改造投入,积极推进新建建筑节能。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推进低碳城市试点。加强适应气候变化特别是应对极端气候事件能力建设。建立完善温室气 体排放和节能减排统计监测制度。加快城镇污水管网、垃圾处理设施的规划和建设,推广污水处理回用。启动燃煤电厂脱硝工作,深化颗粒物污染防治。加强海洋污 染治理。加快重点流域水污染治理、大气污染治理、重点地区重金属污染治理和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控制农村面源污染。继续实施重大生态修复工程,加强重点生态 功能区保护和管理,实施天然林资源保护二期工程,落实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巩固退耕还林还草、退牧还草等成果,大力开展植树造林,加强湿地保护与恢 复,推进荒漠化、石漠化综合治理。完善防灾减灾应急预案,加快山洪地质灾害易发区调查评价、监测预警、防治应急等体制建设。
(五)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
科技、教育和人才是国家发展的基础和根本,必须始终放在重要的战略位置。
坚 持优先发展教育。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为人们提供更加多样、更加公平、更高质量的教育。2012年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达到4%。加快 发展学前教育。公办民办并举,增加学前教育资源,抓紧解决“入园难”问题。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加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标准化建设,公共资源配置重点向农 村和城市薄弱学校倾斜。以流入地政府和公办学校为主,切实保障农民工随迁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支持民族地区教育发展,做好“双语”教学工作。全面推进素 质教育。加快教育改革,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注重引导和培养孩子们独立思考、实践创新能力。保证中小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大力发展职业 教育。引导高中阶段学校和高等学校办出特色,提高教育质量,增强学生就业创业能力。加强重点学
科建设,加快建设一批世界一流大学。支持特殊教育发展。落实 和完善国家助学制度,无论哪个教育阶段,都要确保每个孩子不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
全面加强人才工作。以高层次和高技能人才为重点,加快培养造就一大批创新型科技人才和急需紧缺人才。加大人才开发投入,推进重大人才工程。深化选人用人制度改革,努力营造平等公开、竞争择优的制度和社会环境,激励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创造人尽其才的良好局面。
大 力推进科技创新。加快实施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突破一批核心关键技术,提升重大集成创新能力。加强基础研究、前沿技术研究,增强原始创新能力。推动建立企业 主导技术研发创新的体制机制。鼓励企业共同出资开展关键共性技术研发,共担风险、共享成果,对符合国家战略方向的项目,政府要从政策和资金上给予支持。深 化科技管理体制改革,促进科技资源优化配置、高效利用和开放共享。激励科研院所、高等学校和广大科技人员以多种形式与企业合作。保持财政科技投入稳定增 长,提高科研经费使用效率。坚定不移地实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提升知识产权的创造、应用、保护、管理能力,激发全社会创新活力。
(六)加强社会建设和保障改善民生
经济越发展,越要重视加强社会建设和保障改善民生。
千方百计扩大就业。继续实施更加 积极的就业政策。今年中央财政拟投入423亿元,用于扶助和促进就业。要适应我国劳动力结构特点,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服务业、小型微型企业和创新型 科技企业,努力满足不同层次的就业需求。继续把高校毕业生就业放在首位,做好重点人群就业工作。加强职业技能培训,鼓励自主创业。加强公共就业服务,健全 统一规范灵活的人力资源市场。加快就业信息网络建设,实现全国互联互通。加强劳动保障监察执法,完善劳动争议处理机制,依法维护劳动者权益,构建和谐劳动 关系。
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关系。这既是一项长期任务,也是当前的紧迫工作。今年重点采取三方面措施:一是着力提高城乡低收入群众的基本收入。稳步提高职工最低工资、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和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建立健全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严格执行最低工资制度。二是加大收入分配调节 力度。提高个人所得税工薪所得费用扣除标准,合理调整税率结构,切实减轻中低收入者税收负担。有效调节过高收入,加强对收入过高行业工资总额和工资水平的 双重调控,严格规范国有企业、金融机构高管人员薪酬管理。三是
大力整顿和规范收入分配秩序。坚决取缔非法收入。加快建立收入分配监测系统。通过持续不断的 努力,尽快扭转收入分配差距扩大趋势,努力使广大人民群众更多分享改革发展成果。
加快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将新型农村社会养老 保险试点范围扩大到全国40%的县。推进城镇居民养老保险试点,解决集体企业退休人员养老保障的历史遗留问题,建立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正常调整机制。积极推进机关和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将国有企业、集体企业“老工伤”人员纳入工伤保险制度。完善城乡低保制度。继续多渠道增加社会保障基金。将孤儿 养育、教育和残疾孤儿康复等纳入财政保障范围。继续推进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和服务体系建设。加快推进社会保障管理信息化。发挥商业保险在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中的作用。大力发展慈善事业。
坚定不移地搞好房地产市场调控。加快健全房地产市场调控的长效机制,重点解决城镇中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切实 稳定房地产市场价格,满足居民合理住房需求。一是进一步扩大保障性住房建设规模。今年要再开工建设保障性住房、棚户区改造住房共1000万套,改造农村危 房150万户。重点发展公共租赁住房。中央财政预算拟安排补助资金1030亿元,比上年增加265亿元。各级政府要多渠道筹集资金,大幅度增加投入。抓紧 建立保障性住房使用、运营、退出等管理制度,提高透明度,加强社会监督,保证符合条件的家庭受益。二是进一步落实和完善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坚决遏制部分 城市房价过快上涨势头。制定并向社会公布住房建设计划,在新增建设用地计划中,单列保障性住房用地,做到应保尽保。重点增加中小套型普通商品住房建 设。规范发展住房租赁市场。严格落实差别化住房信贷、税收政策,调整完善房地产相关税收政策,加强税收征管,有效遏制投机投资性购房。加强房地产市场监测 和市场行为监管,严厉查处各类违法违规行为。三是建立健全考核问责机制。稳定房价和住房保障工作实行省级人民政府负总责,市县人民政府负直接责任。有关部 门要加快完善巡查、考评、约谈和问责制度,对稳定房价、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工作不力,从而影响社会发展和稳定的地方,要追究责任。
推进医药 卫生事业改革发展。今年是医改三年实施方案的攻坚年,要确保完成各项目标任务。一是在基层全面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建立完善基本药物保障供应体系,加强 药品监管,确保用药安全,切实降低药价。二是抓好公立医院改革试点。鼓励各地在医院管理体制、医疗服务价格形成机制和监管机制等方面大胆探索。完善医疗纠 纷调处机制,改善医患关系。三是提高基本医疗保障水平。稳定提高城镇职工、居民医保参保率和新农合参合率。今年要把新农合和城镇居民医保财政补助标准提高 到200元。四是完成农村三级卫生服务网络和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设任务。今年全国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标准提高到25元。加强重大传
染病、慢性 病、职业病、地方病和精神疾病的预防控制和规范管理。加强妇幼保健工作,继续推进适龄妇女宫颈癌、乳腺癌免费检查和救治保障试点。认真做好艾滋病防治工 作。大力发展中医药和民族医药事业,落实各项扶持政策。五是鼓励社会资本举办医疗机构。放宽社会资本和外资举办医疗机构的准入范围。完善和推进医生多点执 业制度,鼓励医生在各类医疗机构之间合理流动和在基层开设诊所,为人民群众提供便捷的医疗卫生服务。全面做好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继续稳定低生育水平。做 好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管理工作。加强出生缺陷干预,进一步扩大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试点,做好孕产妇和婴幼儿保健工作。农村妇女住院分娩率达到95%以 上。实施新一轮妇女儿童发展纲要,切实保护妇女和未成年人权益。加快建立健全老年人社会服务体系,加强公益性养老服务设施建设。
加强和创新 社会管理。强化政府社会管理职能,广泛动员和组织群众依法参与社会管理,发挥社会组织的积极作用,完善社会管理格局。以城乡社区为载体,以居民需求为导 向,整合人口、就业、社保、民政、卫生、文化等社会管理职能和服务资源,实现政府行政管理与基层群众自治有效衔接和良性互动。加快建立健全维护群众权益机 制、行政决策风险评估和纠错机制,加强信访、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工作,拓宽社情民意表达渠道,切实解决乱占耕地、违法拆迁等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加强和完 善公共安全体系。健全突发事件应急体制,提高全社会危机管理和抗风险能力。加强信息安全和保密工作,完善信息网络管理。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严密防范、依法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落实企业安全生产和产品质量主体责任,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完善食品安全监管体制机制,健全法制,严格标准,完善监测 评估、检验检测体系,强化地方政府监管责任,加强监管执法,全面提高食品安全保障水平。
各级政府一定要把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摆到更加重要的位置,切实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七)大力发展文化建设
文化对民族和国家的影响更深刻、更久远。要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文化需求,发挥文化引导社会、教育人民、推动发展的功能,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
加 强公民道德建设,在全社会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和信念,加快构建传承中华传统美德、符合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要求、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道德和行 为规范。加强诚信体系建设,建立相关制度和法律法规。增强公共文化产品供给和服务能力,重点加强中西部地区和城乡基层的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继续实
施文化惠 民工程。扶持公益性文化事业,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和传承。进一步繁荣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学艺术、档案事业。加强对互联网的利用 和管理。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积极推进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培育新型文化业态,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大力开展全民健 身活动,促进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协调发展。加强对外文化体育交流与合作,不断扩大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让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再展辉煌。
(八)深入推进重点领域改革
继续推进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健全国有资本有进有退、合理流动机制。完善国有金融资产、非经营性资产和自 然资源资产监管体制,加强境外国有资产监管。继续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健全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的财税体制,清理和归并专项转移支付项目,增加 一般性转移支付,健全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在一些生产性服务业领域推行增值税改革试点,推进资源税改革。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全面编制政府性基金预 算,扩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范围,试编社会保险基金预算。继续深化金融企业改革,加快建立现代金融企业制度。加快培育农村新型金融机构。继续大力发展金融市 场,鼓励金融创新。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扩大人民币在跨境贸易和投资中的使用。推进人民币资本项下可兑换工作。加强和改善金融监管,建立健全系统性金融风 险防范预警体系和处置机制。完善成品油、天然气价格形成机制和各类电价定价机制。推进水价改革。研究制定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试点的指导意见。价格改革要 充分考虑人民群众特别是低收入群众的承受能力。按照政事分开、事企分开、管办分开、营利性与非营利性分开的要求,积极稳妥地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
(九)进一步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要积极发展互利互惠的多双边经贸关系,不断拓展新的开放领域和空间。继续推动多哈回合谈判,反对各种形式的保护主义,促进国际经济秩序朝着更加公正、合理、共赢的方向发展。
切 实转变外贸发展方式。在大力优化结构和提高效益的基础上,保持对外贸易稳定增长。无论是一般贸易还是加工贸易出口,都要继续发挥劳动力资源优势,都要减少 能源资源消耗,都要向产业链高端延伸,都要提高质量、档次和附加值。积极扩大自主品牌产品出口。大力发展服务贸易和服务外包,不断提高服务贸易的比重。坚 持进口和出口并重,扩大先进技术设备、关键零部件和能源原材料进口,促进从最不发达国家和主要顺差来源国增加进口,逐步改善贸易不平衡状况,妥善处理贸易 摩擦。
推动对外投资和利用外资协调发展。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完善相关支持政策,简化审批手续,为符合条件的企业和个人到境外投资提供 便利。鼓励企业积极有序开展跨国经营。加强对外投资的宏观指导,健全投资促进和保护机制,防范投资风险。坚持积极有效利用外资的方针,注重引进先进技术和 人才、智力资源,鼓励跨国公司在华设立研发中心,切实提高利用外资的总体水平和综合效益。抓紧修订外商投资产业目录,鼓励外资投向高新技术、节能环保、现 代服务业等领域和中西部地区。
(十)加强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
建设廉洁的政府是一项持久而又紧迫的任务,是人民的殷切期望。要加快解决反腐倡廉建设中的突出问题,扎实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把查办大案要案作为反腐败的重要举措,同时更加注重制度建设。一是认真治理政府工 作人员以权谋私和渎职侵权问题。针对工程建设、土地使用权出让和矿产资源开发、国有产权交易、政府采购等重点领域存在的问题,加大查处违法违纪案件工作力 度,坚决惩处腐败分子。二是切实加强廉洁自律,认真贯彻执行《廉政准则》,落实领导干部收入、房产、投资以及配偶子女从业、移居国(境)外等情况定期报告 制度,自觉接受监督。加强审计和监察工作。加大对行政机关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业、事业单位负责人的监督力度。三是坚决反对铺张浪费和形式主义。要精简会议、文件,清理和规范各种达标、评比、表彰以及论坛、庆典等活动,从经费上严加控制。规范公务用车配备管理并积极推进公务用车制度改革。加快实行财政预算公 开,让人民知道政府花了多少钱,办了什么事。各级政府都要努力为人民办事;每一个公务员都要真正成为人民的公仆。
巩固和发展各民族大团结,是国家长治久安、繁荣昌盛的根本保证,是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要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全面落实中央支持少数民 族和民族地区发展的政策措施。制定实施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推进兴边富民行动和发展少数民族事业五年规划。让我们团结奋进,共同谱写中华民族繁荣发展的 历史新篇章!
全面贯彻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深入落实《宗教事务条例》,发挥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在促进经济发展、社会和谐中的积极作用。
继续加强侨务工作,维护海外侨胞、归侨侨眷的合法权益,充分发挥他们在促进祖国统一和民族振兴中的独特作用。
各位代表!
建 立巩固的国防,建设强大的人民军队,是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保障。要紧紧围绕党和国家工作大局,着眼有效履行新世纪新阶 段我军历史使命,全面加强军队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不断提高以打赢信息化条件下局部战争能力为核心的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的能力。坚持把思想政治建设摆 在首位。积极开展信息化条件下的军事训练。加快全面建设现代后勤步伐。推动军民融合式发展,加强国防科研和武器装备建设。积极稳妥地推进国防和军队改革。坚持依法治军、从严治军。坚决完成抢险救灾等急难险重任务。建设现代化武装警察力量,增强执勤、处置突发事件和反恐维稳能力。加强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 设,巩固和发展军政军民团结。
各位代表!
我们将坚定不移地贯彻“一国两制”、“港人治港”、“澳人治澳”、高度自治的方针,全力支持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发展经济,改善民生。支持香港巩固和提升国际金融、贸易、航运中心地位。支持澳门建设世界旅游休闲中心,促进经济适度多 元发展。充分发挥香港、澳门在国家整体发展战略中的独特作用。进一步提高内地与港澳合作的机制化水平,支持粤港澳深化区域合作,实现互利共赢。在中华民族 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祖国内地人民将与港澳同胞携手奋进,共享伟大祖国的尊严与荣耀!
我们将坚持新形势下发展两岸关系、促进祖国和平统一 的大政方针和各项政策。继续推进两岸协商,积极落实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加强产业合作,加快新兴产业、金融等现代服务业合作发展,支持有条件的大陆企业 赴台投资。支持海峡西岸经济区在推进两岸交流合作中发挥先行先试作用。深入开展两岸社会各界交流,积极拓展两岸文化教育合作。增进两岸政治互信,巩固两岸 关系和平发展的政治基础,共同维护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良好局面。我们坚信,只要海内外中华儿女继续共同努力奋斗,祖国和平统一大业一定能够实现!
各位代表!
新的一年,我们将继续高举和平、发展、合作的旗帜,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坚持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坚持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为我国现代化建设创造更加有利的外部环境和条件。
我们要保持与主要大国关系健康稳定发展,积极推进对话合作,扩大共同利益和合作基础。坚持“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的周边外交方针,深化同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 合作关系,推进区域次区域合作进程。增进同广大发展中国家的传统友好合作关系,进一步落实和扩大合作成果,推进合作方式创新和机制建设。积极开展多边外 交,以二十国集团峰会等为主要平台,加强宏观经济政策协调,推动国际经济金融体系改革,促进世界经济强劲、可持续、平衡增长,在推动解决热点问题和全球性 问题上发挥建设性作用,履行应尽的国际责任和义务。
中国政府和人民愿与国际社会一道,共同应对风险挑战,共同分享发展机遇,为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做出新贡献!
各位代表!
回顾过去,我们创造了不平凡的光辉业绩;展望未来,我们对国家的锦绣前程充满信心!让我们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下,紧紧抓住历史机遇,勇敢面 对各种挑战,开拓进取,团结奋斗,扎实工作,努力实现“十二五”时期良好开局,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继续推向前进!
第五篇:1984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
1984年政府工作报告
--1984年5月15日在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
国务院总理赵紫阳
各位代表:
我代表国务院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
关于国内建设
根据一九八三年六月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的决议,各级政府和全国各族人民一道,为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进行了不懈的努力。一年来,我国各条战线都取得了令人振奋的成就,形势的发展很好。
国民经济在继续贯彻执行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方针中稳步前进。一九八三年,农业生产在连续四年增产的基础上又获得大丰收。农林牧副渔各业全面发展,商品率高的专业户成批涌现,农民自愿组织的有各种内容的经济联合体日益增多,广大农村欣欣向荣。轻重工业协调发展,能源生产稳步上升,交通运输量进一步增长,经济效益也有所提高。基本建设的投资结构有了改善,一批重点项目的建设进度加快。国内市场繁荣活跃,对外贸易和经济技术交流有新的进展。城乡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一九八三年,职工家庭按人口平均的生活费收入达到526元,比上年增长6.4%;农民按人口平均的纯收入达到309.8元,比上年增长14.7%。一九八三年,全国工业总产值增长10.5%,农业总产值增长9.5%,工农业总产值以及粮食、棉花、原煤、原油、钢、钢材、生铁、水泥、化肥等三十多种主要产品产量,提前两年达到或超过第六个五年计划规定的一九八五年指标。今年第一季度,工业生产又比去年同期增长12%,国营工业企业的实现利润超过生产增长速度,上交利税有较大幅度的提高。现在可以有把握地说,第六个五年计划规定的任务,一定能够全面完成和超额完成。
科学教育文化卫生体育事业进一步发展。科学技术面向经济建设,取得了一批重要成果。试验通信卫星的研制、发射和定点成功,表明我国航天技术、电子技术和材料科学有了新的突破,对于实现通信、广播和电视转播的现代化具有重大意义。普通高等学校、各类成人高等学校、中等专业学校的招生规模继续扩大。与此同时,各种函授刊授学校、广播电视学校、职工轮训学校和农民技术学校大量兴办,职工自己组织的读书活动蓬勃开展,无论城市和农村都正在掀起学习文化科学技术的热潮。文学艺术、新闻出版、广播电视、社会科学研究等部门,为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丰富人民的文化生活,做了大量工作,出现了一批深刻反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人民创造性生活的优秀作品和成果。体育、卫生事业和计划生育工作取得很大成绩,对改善人民健康状况和提高人口素质起了重要作用。
大家知道,为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防止和克服资产阶级和其他剥削阶级腐朽没落思想的侵蚀,更好地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正确地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去年举行的六届人大一次会议曾经指出思想文化领域要批评资产阶级自由化倾向;随后,在党的十二届二中全会和六届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上,又进一步着重提出思想战线不能搞精神污染。思想文化领域各部门按照国家宪法规定的原则以及党和政府规定的正确政策,为反对和抵制精神污染做了许多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刹住了前一时期极少数人搞精神污染的歪风,依法查禁了淫秽书刊。在反对精神污染中,由于我们开始时对某些政策界限讲得不够清楚,以致有的地方和单位一度出现过某些不恰当的作法,但一经发现,我们就及时予以纠正。群众要求美化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是完全正当的,是应当提倡的,决不允许把它同思想战线的精神污染混淆起来。实践证明,严肃而又正确地反对和抵制精神污染,对于提高人民群众的思想觉悟和发扬健康纯补、奋发向上的社会风尚具有积极作用,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不可缺少的重要方面,也是我们国家一项长期的根本性的任务。
政权和法制建设进一步加强,社会治安情况明显好转。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和行政公署、省辖市政府机构的改革基本完成,县级政府的机构改革和政社分开、建立乡政府的工作在全国陆续展开。经济立法和行政立法工作取得了新的成果。根据一九八三年九月人大常委会第二次会议通过的《关于严惩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的犯罪分子的决定》,全国依法开展了打击严重刑事犯罪活动的斗争,收到了很大效果,刑事案件发案率下降,既保护了广大群众的利益和安全,又教育挽救了一批失足的青少年。这场斗争,维护了法制的尊严,保障了社会的正常秩序,促进了社会风气的好转,得到全国人民的热烈拥护,已取得巨大的成绩,今后要进一步同综合治理社会治安的其他措施配合进行。我们相信,经过政府和人民的共同努力,社会治安和社会风气必将根本好转。
我国人民军队的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有了新的进展,国防更加巩固。部队深入进行党的思想路线和政治路线教育,加强军事训练和后勤建设,开展学习科学文化、培养军地两用人才活动,提高了素质,增强了战斗力。人民解放军积极参加和大力支援社会主义建设,军民共建精神文明活动蓬勃开展,军政、军民的亲密关系不断得到发展。
一年来,我国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建设健康发展,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更加巩固。通过实践,全国各族人民对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和十二大确定的路线方针政策更加拥护,对实现本世纪末全国工农业年总产值翻两番的宏伟目标和社会主义事业的光辉前景更加充满信心。
各位代表!为了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大好形势,在新的一年里,我们要继续根据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一起抓的方针,艰苦奋斗,更加扎扎实实地做好各方面的工作。而在各项工作中,中心的任务仍然是要把经济建设继续推向前进。
应当清醒地看到,当前我们还存在不少困难。经济效益虽开始有所提高,但仍不理想。至关重要的是经济关系没有很好理顺,特别是价格体系不合理,而短期内又不具备全面改革的条件,这对整个经济的良性循环影响极大,国家财政补贴负担很重,中央财政相当困难。我们面临着开展大规模建设的任务,但资金不足,矛盾比较集中,这是我国经济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我们决不能因为总的形势很好而掉以轻心。
为了搞好重点建设,理顺经济关系,实现本世纪末的战略目标,我们要有为长远发展所需的投资,又要有为近期经济增长所需的投资,还要使人民生活不断得到提高,要办的事很多,而国家财力有限,这就需要挖掘潜力,提高效益,广开财源,善于运筹。特别是在近几年内,要做到少投入,多产出,以缓解国家财政困难。为此,各行各业都要继续搞好整顿,努力提高质量,降低成本,厉行增产节约,在扭亏增盈方面做出显著成绩,做到工业产值、实现利润和上交税利三者同步增长。要继续遵循量力而行的原则,严格控制基本建设总规模,集中财力物力加强重点建设,搞好现有企业的技术改造,并力争用较少的投资和较短的时间取得更大的经济效果。在能源、交通建设的安排上,要坚持大中小相结合、长期和短期兼顾的方针,并正确处理新建和改造、扩建、挖潜的关系,在建设大型骨干项目的同时,根据可能条件,适当加快现有矿区、油田的开采速度。要鼓励地方和群众把相当一部分财力、物力用于中小型能源、交通和通信项目的建设。这样,我们就有可能顺利克服前进中的困难,既可以保证国民经济近期的稳定增长,又能够保持后劲,为今后经济的振兴打好基础。
国务院认为,今后在经济工作中,要着重抓好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这两件大事。农村改革,要进一步稳定和完善各种形式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积极发展专业户和各种形式的经济联合体,继续改善农业结构,支持农民积极扩大商品生产。城市改革的步子要加快,要从解决国家与企业、企业与职工的关系入手,把适合于当前情况的各项改革措施初步配起套来,同步进行。这里着重讲以下几个问题。
一、认真地有步骤地改革城市经济中普遍存在的吃“大锅饭”的弊端,更好地调动企业和职工的积极性。
当前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课题,是要彻底改变企业经营好坏一个样,职工干多干少一个样的状况,做到企业不吃国家的“大锅饭”,职工不吃企业的“大锅饭”。
首先要处理好国家和企业的分配关系,既要保证国家财政收入的稳定增长,又要使企业在经营管理和发展上有一定的财力保证和自主权。近几年,我们在这方面进行了多种形式的改革试点。实践证明,在国营企业实行以税代利的制度,较之其他办法具有更多的优越性。去年已经实行了利改税的第一步改革,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国务院决定,从今年第四季度开始,进行利改税的第二步改革,从税利并存逐步过渡到完全的以税代利。具体做法是:合理调整产品税税率,增设资源税、增值税和几种地方税,在征收所得税后,区别不同情况征收调节税,税后利润留归企业支配。国营小型企业,可以实行集体承包或个人承包、租赁经营,也可以依照集体企业的办法向国家交纳税金。利改税的第二步改革,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第一,企业与国家的分配关系用法令的形式固定下来,使国家财政收入能够随着经济的发展而稳定增长;第二,企业将从新增加的利润中得到较多的收益,从而增强企业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的动力;第三,通过税收杠杆的调节作用,可以缓解目前价格不合理带来的矛盾,使企业在利润悬殊状况有所改善的情况下开展竞争,有利于鼓励先进,鞭策落后;第四,企业不再按行政隶属关系上交利润,有利于合理解决“条条”与“块块”、中央与地方的经济关系。我们必须充分认识以税代利对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意义,坚决把这项改革搞好。
实行利改税后,国家与企业的分配关系基本得到解决,这就为打破企业内部的“大锅饭”创造了前提条件。在每个企业内部,都要通过各种不同形式的经济责任制,严格规定职工必须完成的任务,严格按照职工劳动成果给予相应的报酬,把职工收入的高低同企业经营好坏和个人贡献大小紧密联系起来,打破分配上的平均主义。在向国家照章纳税以后,企业对工资奖金的发放有自主权。企业可以根据不同情况,分别采取按分计奖、计件工资、浮动工资或职务工资、岗位津贴等多种形式。有条件的企业,也可以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实行自费工资改革。对职工的奖金,实行“上不封顶、下不保底”的办法,即企业全面完成和超额完成国家计划,税利比上年增加,就可以相应增加奖金;企业没有完成国家计划,税利减少的,要减发或停发奖金,直到扣发部分工资。企业发放奖金超过一定限额,除劳动强度大的矿山采掘、搬运和建筑行业外,国家要向企业征收奖金税,以防止消费基金的增长失去控制。上述办法,目前先在领导班子强、生产正常、内部经济责任制比较健全的企业中试行,随着利改税第二步的实施,再全面推广。
为了调动企业生产经营的积极性,必须相应扩大企业的自主权。国务院已经发布《关于进一步扩大国营工业企业自主权的暂行规定》,在生产经营计划、产品销售、价格、物资选购、资金使用、资产处理、机构设置、人事劳动管理、工资奖金、联合经营等十个方面,给企业以应有的权力。在国营企业中逐步实行厂长(经理)负责制,企业的生产指挥、经营管理由国家委托厂长(经理)全权负责。与此同时,必须采取一系列有效办法,切实保障职工参加企业的民主管理,健全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在审定企业重大决策、保障职工权益等方面发挥它的作用,充分体现职工群众的主人翁地位。这是我们社会主义企业的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特征。
实行利改税,建立企业内部各种形式的经济责任制,适当扩大企业自主权,是国家与企业之间、企业与职工之间、职工与职工之间经济关系、经济利益的一次较大的调整。各部门、各地区要加强对这项工作的领导,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采取相应的改革措施,简政放权,纠正和防止对企业不应有的干预,尊重企业的自主权,支持厂长行使职权,把企业办好。同时,要改进国家的计划指导,发挥财政、税务、物价、银行、审计、统计、工商行政的监督和管理作用。对违反财经纪律的,要严肃处理。真正做到大的方面管住管好,小的方面放开放活。
二、改革建筑业和基本建设的管理体制,大力提高投资效益。
建筑业的经济效益如何,对整个国民经济关系极大。长期以来,建筑业缺乏独立经营的必要条件,普遍存在着工期长,消耗高,浪费大,技术上不求进步等问题。这种状况不改变,就会严重影响大规模经济建设的开展和城乡人民居住条件的改善。建筑业历来有承包的传统,任务比较明确,国家同企业的关系比较容易划分清楚,牵动面较小,加以建筑产品的销路有保证,因此,在城市各业中,建筑业可以首先进行全行业的改革。
建筑业的改革,要围绕缩短工期,降低造价,提高工程质量和投资效益来进行。关键是要推行投资包干制和招标承包制。
今后,凡是有条件的建设项目,都要签订投资包干协议,由建设单位对国家全面负责。凡是有偿还能力的项目,都要按照资金有偿使用的原则,改财政拨款为银行贷款。国家将投资包干协议规定的总金额拨给建设银行,由建设银行根据工程进度,按实际需要付款,在不超过投资总额的前提下,可以不受的限制。要制订鼓励缩短工期、节约投资、提前投产和达到设计能力的政策。由于提前竣工而节约的资金,应归承包单位。由于延误工期而多贷的资金,由承包单位负担。这样既可以提高建设单位、承包单位的责任感和主动性,又可以发挥建设银行统一调剂资金的作用。
要积极推行以招标承包为核心的多种形式的经济责任制。凡重要工程和城市开发建设的承发包,都必须进行招标、投标。在国家统一计划和监督下,由发包单位通过招标,择优选用设计、施工单位。国营和集体的设计、施工单位,不论来自哪个地区、哪个部门,经审查合格后都可以参加投标。要鼓励竞争,防止垄断。
要着手组建多种形式的工程承包公司和综合开发公司。工业、交通等生产性建设项目由专业性的工程承包公司投标,从可行性研究、设计、设备配套、工程施工到竣工试车进行全过程的总承包;然后再由工程承包公司向各设计、施工、设备供应单位招标,签订分包经济合同。城市住宅区、新建工矿区及其公共设施工程的建设,由开发公司承包,按照城镇总体规划,统一办理土地征用事宜,进行设计和配套建设。要保证承包企业的法人地位,给以必要的自主权。上级行政部门不得干预其正常的经济活动,同时要切实加强质量监督和财务监督。
在整个工程、整个开发区实行承包后,建筑企业内部还应当结合自己的特点,落实各种形式的承包责任制。比如工业、交通项目实行施工图预算包干,民用建筑按最终产品实行小区包干、栋号包干,对建筑企业实行按百元产值工资含量包干等。
要改革建筑材料供应方式,实行包工包料。过去材料供应环节多,层层设库,余缺不能调剂,经常处于停工待料的被动状态。今后应逐步改为由物资部门将材料直接供应给承包单位,并相应改革材料和设备订货程序。与此同时,要允许一部分材料和设备实行市场调节。
目前国营建筑企业固定职工的比例,已由五十年代的50%左右,上升到80%以上,管理机构和后方基地庞大,生产第一线人员很少,包袱重,拉不动,改革用工制度势在必行。要逐步降低固定工的比例,大大提高临时工、季节工的比重,积极推行劳动合同制。要允许农村民工建筑队伍到城市参加投标,承包施工。
设计是整个工程的灵魂。要改革设计工作,积极采用先进的科技成果,修改不合理的设计规范,制订新的标准、定额。设计单位要逐步向企业化、社会化方向发展。设计中,不仅要注意技术的先进性、适用性、安全性,而且要十分注意经济效益。要实行严格的技术、经济责任制,调动设计人员的积极性、创造性。要处理好多样化和标准化的关系,改变建筑造型千篇一律的状况。对有重要贡献的设计人员应予特殊奖励。
城市住宅建设,要进一步推行商品化试点,开展房地产经营业务,通过多种途径,增加资金来源,逐步缓和城市住房的紧张状况。
在基本建设的管理上,必须简化审批程序,下放审批权限,减少环节,提高效率。今后除限额以上,需要国家计委综合平衡的项目,报国家审批以外,其余的实行分级管理、分级平衡。需要国家审批的,国家计委拟将过去的五道手续简化为两道手续,即只审批项目建议书和设计任务书。有关单位在设计任务书批准后,即可先行询价和预订货。
我们相信只要把以上一系列改革工作做好了,建筑业的面貌就会改观,投资效益就会有一个较大的提高。
三、改革流通体制,疏通流通渠道,做到货畅其流。
我国现行的商业体制,是在过去商品经济不发达,商品供应紧张,和对资本主义商业、个体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过程中形成的。现在,随着商品生产的发展,大多数农产品、工业品日益丰富,面临着开拓市场、扩大销路的新课题。如果不根据新的形势改革流通体制,目前农村和城市在一定程度上出现的卖难买难问题将很难解决,社会生产的进一步发展就会受到严重影响。我们必须按照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原则,适应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要求,本着促进生产、服务人民的精神,把原有的按行政区划、行政层次统一收购和供应商品的流通体制,改变为开放式、多渠道、少环节的流通体制,形成城乡畅通、地区交流、纵横交错、四通八达的流通网络,发展社会主义的统一市场。
农副产品要有计划地减少统购派购产品的品种和数量,扩大自由购销的范围。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农副产品,在保证完成国家收购计划的前提下,实行多渠道经营,允许长途贩运;一般农副产品的购销,更要随着生产的发展进一步放活,随行就市,灵活经营。国营商业和供销社要积极参与市场竞争,加强对购销活动的引导和调节。国家要在加强市场管理的同时,运用经济手段指导各种农副产品的生产和购销。
适应农村商品交换发展的新形势,供销合作社的体制必须改革。最根本的是要变“官办”为“民办”,把供销社办成农民群众集体所有的合作商业。要恢复供销社组织上的群众性、管理上的民主性、经营上的灵活性,放手吸收农民股金,取消对农民入股的限制,在经济上同农民的利益紧密结合起来。要改革供销社的劳动人事制度,干部实行选举,能上能下,职工实行合同制,能进能出。在分配制度、价格管理、经营范围和服务领域等方面,都要有新的突破,使供销社更好地为农村供销、加工、储运、技术推广等方面服务。
商业批发和物资供应体制,也要积极探索改革途径。要冲破一、二、三级批发的层次。所有批发企业都应办成自主经营的经济实体,相互之间是平等的经济业务关系。重庆等地把省的二级批发站与市的专业批发公司合并,同时,建立了工业品贸易中心,实行大量批发与小宗买卖相结合,自营业务与代理业务相结合,不论国营、集体和个体经济单位,不论哪个地区和部门,都可以参加交易,相互竞争。实践证明,通过贸易中心进行商品交换,有利于产销直接见面,有利于打破地区、行业之间的界限,是疏通流通渠道、加速商品流转的好形式。所有城市以及农副产品集散地,都应当逐步建立各种类型的贸易中习和批发市场。除了某些重要生产资料和紧缺消费品仍由国家掌握并按计划供应外,计划外的和非计划的商品都可以在各种贸易中心和批发市场自由购销。不准实行封锁,保护落后。
社会主义市场在国营商业起主导作用的条件下,需要多种商业经济成分的合理配置和协调发展。应当把国营商业中的小型企业,特别是其中以劳务为主的饮食业、服务业、修理业和小的零售商业进一步放开,改由集体承包经营或租赁给经营者个人经营,开拓服务领域,方便人民生活。大中型商业企业内部也应结合本身的特点,有计划地推行各种形式的经济责任制。要实行全面考核,合理计奖,奖优罚劣,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和经济效益。所有商业企业,不论国营的、集体的还是个体的,都要遵守商业道德,开展优质服务,文明经商,不准转嫁负担,损害消费者的利益。此外,对商办工业的改革也应加以重视。为了改变长期以来商办工业设备简陋、技术落后的状况,要在税收、投资、贷款等方面,给予优惠、扶持,在政策上进一步放宽,帮助企业搞好技术改造,提高产品质量。
为了进一步发展我国的对外贸易,外贸体制也必须逐步改革。对外贸易,必须实行统一领导和归口管理,克服政出多门的现象,同时又要适应新情况,进一步搞活,采取有力措施,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外贸体制的改革,要着重从有利于工贸结合、技贸结合,有利于政企分开两个方面来进行。实行工贸结合、技贸结合,是发展我国对外贸易、加速我国技术进步的一项重大方针,要坚定不移地认真贯彻执行。外贸系统要逐步实行政企分开。各进出口专业公司、联营公司和地方性的外贸公司,要向专业化、社会化方向发展,独立经营,自负盈亏,成为经济实体。公司和企业的内部事务,由他们自己放手去搞,各级主管部门着重抓统筹、协调、服务、监督,制订政策、规划和标准,颁发许可证,主要运用经济调节手段、行政手段和经济立法,促进外贸事业的发展。
四、积极办好经济特区和进一步开放沿海城市,打开对外经济技术交流的新局面。
实行对外开放,是符合我国实际情况的正确决策,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各地区、各部门都要在国家统一政策的指导下,积极发展对外经济贸易,特别是在利用外资、引进先进技术方面放得更开一些,步子迈得更大一些。国务院决定,要进一步办好经济特区和开放一批沿海港口城市。这是一个重大决策,牵涉面很广,我们要采取积极态度,认真做好调查研究和准备工作,务求取得实效。各经济特区要不断总结经验,发扬成绩,扎实工作,加强先进技术的引进,采取有效措施吸收外资。厦门特区的范围要扩大。同时,进一步开放大连、秦皇岛、天津、烟台、青岛、连云港、南通、上海、宁波、温州、福州、广州、湛江、北海等十四个沿海港口城市和海南岛,实行经济特区的某些特殊政策,扩大它们的权力。在这些港口城市,外商投资办厂,在税收方面可以按照规定亨受更优惠的待遇;放宽利用外资建设项目和引进技术的审批权限,简化外商入境出境手续;允许外商兴办独资企业,适当延长合资企业的合营期限;对确实提供了先进技术的产品,允许在国内市场部分销售。这些港口城市和四个经济特区,在沿海联成一线,形成我国对外开放的前沿地带。这样,既可以加快这些特区经济的发展,又可以在吸收先进技术、推广科学管理经验、传递经济信息、培养输送人才等方面,支援和带动内地,有力地促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发展。
当前,国际上正在出现一场新的技术革命。这对于我国的经济发展,既是一个机会,也是一场挑战。我们应该抓住时机,有选择地应用新的科技成果,加快我国现代化建设的进程,缩小同发达国家在经济、技术上的差距。这里的关键,是要从我国实际情况出发,正确制定我们的技术发展战略,既不能亦步亦趋,一切都照人家走过的路子从头走起;也不能脱离实际,急于求成,一哄而起。要采取统一领导、全面部署、组织协调、密切合作的方法,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选准目标,集中力量加以突破。新技术的运用,要着眼于我国现有行业和企业的改造,使它们较快地转到现代化技术和现代化管理的基础上来。沿海地区工业基础比较好,科学技术力量比较强,开展对外经济技术交流的经验比较多,应该更充分地发挥自己的优势,为迎接新的技术革命和振兴我国经济作出更大的贡献。
五、更加重视知识和知识分子的作用,加强智力开发,不断提高职工队伍的素质。
改革经济体制,迎接技术革命,推进经济建设,都迫切需要大批掌握现代科学技术和管理知识的人才。现在,各方面的专门人才都很缺乏,职工队伍的思想和技术素质不高,不能适应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必须在适当增加教育经费、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培养新的人才的同时,采取切实有效措施,提高现有职工的思想觉悟和科学文化、技术业务水平。各地方、各部门、各单位都要把这项工作抓好。所有经济工作干部,都要努力学习经济管理和现代科学技术知识。他们的学习成绩应作为考核、晋级、晋升的一个重要依据。要开辟多种途径,加快经济工作干部的轮训速度。对于厂长、经理,国家要组织统一考试(包括考绩),不及格的不能继续任职。各企业事业单位,要在定员、定额的基础上,有计划地培训职工;要按照不同岗位、不同年龄,确定不同的培训内容和要求,以期收到切实的效果。今后企业招收新职工,要进行就业前的培训,通过考试,择优录用,以保证职工队伍的素质,保证厂矿的劳动纪律、生产安全和设备完好。
要充分发挥知识分子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合理使用各种人才。要大胆地、大量地选拔中青年科技人才到科技工作的重要岗位上来。现在,一方面人才缺乏,一方面有些部门和单位又大量积压和严重浪费人才。也有一些人宁可守在大城市无所事事,却不顾国家和地方所给予的优惠条件,不愿到急需他们去工作的较艰苦的地方。为了促进这两个问题的解决,希望社会舆论能够配合政府做好工作。我们必须改革科技人员和专业干部的管理体制,促进人才的合理流动,做到人尽其才。我们还要进一步清除“左”的思想影响,认真落实知识分子政策。对于排斥、压制、打击知识分子的事件必须认真对待,严肃处理;对于那些至今仍然对党和国家的知识分子政策在思想上严重抵触,在行动上拒不执行的领导干部,必须坚决调离领导岗位。要努力为知识分子的工作以及知识的扩展,尽可能创造必要的条件。评定学术、技术职称的工作,在经过整顿以后,要继续进行。要采取适当办法,根据实际工作中的表现和一定的职务、职称,逐步增加知识分子的工资收入,改善他们的物质待遇,并且十分认真地关心中年知识分子的健康状况,尽现有可能改善对他们的医疗条件和其他条件。对于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突出贡献的知识分子,要大力表彰、奖励、破格提拔、任用。
适应经济建设的需要,各级政府应当把教育体制和科研体制的改革,列入重要议事日程,作为一项战略任务来抓。近年来在教育、科研战线已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和试验。上海交通大学等院校改革管理制度,层层扩大自主权,实行定编定员,人员流动,挖掘学校科研潜力,承担经济建设研究课题,制订教师工作规范,明确干部岗位责任,试发岗位津贴和职务工资,提高了教学质量,出现了科研新局面。株洲电子研究所等一百多个科研单位,面向社会,对外实行有偿合同制,对内实行课题承包制,由国家事业费开支经费改为经济自立。这一改革抓住了关键,使科研工作长期存在的许多问题迎刃而解。一是有力地推动科研单位面向经济建设,急国家建设之所急;二是有利于打破部门和地区的界限,促进科研人员的合理流动,使有才干的人能够展其所长;三是大大调动了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创造性,使科研单位本身有了活力,获得了迅速发展的条件,同时对经济建设作出贡献的科技人员也能较多地增加收入。这是科研体制改革的方向。尤其是从事技术开发和推广应用的科研单位,要按照这一方向,结合本身的特点,积极进行改革。有关部门要注意发现、总结、推广这方面的经验,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
认真做好上述工作,将有力地促进社会经济效益的提高和国家财政收的增加,为加强重点建设、繁荣城乡市场、保持物价基本稳定和改善人民生活,争取国家财政经济状况的根本好转,打下巩固的基础。
关于外交工作
一年来,我国积极开展外交活动,扩大同各国的联系和交往,增进相互了解和友谊,发展和改善了我国同许多国家的关系。
我们同友好邻邦朝鲜、巴基斯坦、孟加拉、尼泊尔、缅甸等国有关系更加亲密。我们同东盟国家在为维护东南亚地区和平和安全的斗争中,保持着良好的合作。中日睦邻友好关系发展到了一个新的水平。中印关系在继续改善。我国和不丹开始举行会谈,着手解决正式划定边界问题。在反对以色列侵略扩张的斗争中。我们同阿拉伯各国人民和巴勒斯坦人民的友谊进一步发展。我们同其他许多亚洲、非洲、拉丁美洲和大洋洲国家的友好关系也不断增进,我国同罗马尼亚、南斯拉夫的合作日益加强,同东欧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关系得到了改善。我国和欧洲共同体实现全面建交,并建立起定期的政治磋商制度。中荷恢复了大使级关系。中英关于香港问题的谈判取得重大进展。我们同西欧和澳大利亚、新西兰、加拿大等发达国家在各个领域的合作都有所扩大。经过两国政府首脑互访,中美关系有了发展。中苏副外长级的磋商继续进行,两国经济、贸易、文化等方面的交往也增多了。一年来,我国领导人出访了许多国家,有二十多位外国元首和政府首脑先后来我国访问。高级官员之间的会晤和磋商更加频繁,民间的各种活动也十分活跃。我国新参加了一些国际性组织,并在其中发挥了自己应有的作用。特别值得提到的是,我们坚持对外开放政策,根据平等互利的原则,进一步扩大我国同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技术交流和合作,开始收到了效果,显示了这种合作的前景十分广阔。
面对复杂动荡的国际局势,我们坚持原则,伸张正义,旗帜鲜明地支持各国人民反对侵略扩张、争取和维护民族独立的斗争,同时积极为维护和平、促进裁军和缓和国际紧张局势而努力,在国际上赢得了信誉和朋友。
在过去一年的国际交往中,我们既捍卫了我国的民族尊严和民族利益,又履行了自己承诺的国际义务;既发展了我国同其他国家的关系,又为维护国际正义和世界和平作出了自己的贡献。我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影响更加扩大。
我们所以能够取得上述的成就,是因为坚定不移地执行我国宪法所规定的对外政策总方针,努力加强同第三世界国家的团结合作,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积极发展同世界各国的友好关系,坚决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同时,我们根据形势的发展变化,对一些具体政策和措施,进行及时的调整、充实和发展,使之更加切合实际,更好地体现了我国对外政策的总方针。
我们奉行的是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任何时候,我们都从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根据事情的是非曲直,独立自主地决定我们的政策,决不迁就于一时的事变,也不受任何外来压力所左右。我们珍视自己得来不易的独立自主的权利,也尊重别国人民独立自主的权利,决不搞大国沙文主义和民族利己主义。我们一贯遵循国际关系准则,致力于维护世界和平和促进人类进步的事业。正是因为这样,尽管国际风云变幻,我们能够保持政策的连续性,把坚定的原则和灵活的措施结合起来,适应国际形势的变化,顺乎时代的潮流。
现在,我就维护世界和平、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加强同第三世界国家的团结合作这三个方面,对我国的对外政策作些阐述。
一、维护世界和平是我国对外政策的主要目标,我们要坚持不懈地为缓和国际紧张局势、停止军备竞赛、促进实现裁军、防止世界战争而努力。
中国要和平,不要战争。中国人民正在致力于建设现代化的国家,当然需要一个稳定的、长期的和平国际环境。我们不仅今天需要和平,到将来实现了社会主义现代化,也同样需要和平。我们绝不愿意让自己经过千辛万苦取得的建设成果遭到战争破坏,绝不愿意让自己同胞在战争中蒙受生命财产的巨大损失,也不希望看到人类再一次蒙受世界战争的浩劫。令人不安的是,当前国际局势依然紧张动荡。两个超级大国的全球性争夺继续加剧,核军备竞赛不断升级。它们在欧洲的军事对峙更加尖锐,在亚洲和太平洋地区的军事扩张活动有增无已。世界各处的“热点”没有降温,有的冲突还有扩大的趋势。世界战争的危险并未消除。面对严峻的现实,中国人民不能不对战争与和平问题感到严重关切。
中国既反对热战,也反对冷战。国际紧张局势的根源是两个超级大国争夺世界霸权。要缓和国际紧张局势,首先应当结束超级大国的军备竞赛和它们在东南亚、西南亚、中东、南部非洲、中美洲等地区策动或支持的局部战争,消除由于它们的争夺而引起的**。我们希望美苏缓和它们之间的关系,不希望它们加剧对抗,增加战争的危险。我们也赞成东欧和西欧各国改善关系,消除两个军事集团的严重对立。我们衷心希望整个国际紧张局势以及区域性的武装冲突和紧张局势,都能得到缓和。一切为此而进行的努力,都将得到中国的支持。
中国赞成裁军,反对军备竞赛特别是核军备竞赛,主张全面禁止与彻底销毁核武器、化学和生物武器、太空武器,主张大量裁减常规军备。中国正在集中全力进行经济建设,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我们将和各国人民一起,为促进裁军的实现,缓和紧张局势,继续进行不懈的努力。
中国是个有核国家,但是我们早就庄严宣布,中国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首先使用核武器,并且保证不向无核国家使用核武器。中国对歧视性的“不扩散核武器条约”持批评态度,不参加这个条约,但是并不主张核扩散,也不搞核扩散,不帮助别的国家发展核武器。广大无核国家普遍要求一切有核国家对它们承担不使用核武器的义务,它们的要求是完全合理的。我们主张,所有的有核国家都应当无条件地保证不对无核国家和无核地区使用或威胁使用核武器,并就承担互不使用核武器的义务达成协议。
我们一向认为,只有实现全面禁止和彻底销毁核武器,才能够真正消除核战争的威胁。一切爱好和平的国家都在为实现这一目标而奋斗。我们主张,拥有占全世界95%以上核武器的美苏两国应当率先大幅度削减它们的核武器;只有这样,其他有核国家参加核裁军才是有意义的。这是我国在核裁军问题上的原则立场。为了推动核裁军,我国在去年的联合国大会上正式提出了新的倡议,主张在两个核大国率先停止试验、改进、生产核武器并就大幅度削减其核武库达成协议之后,召开包括所有核国家的、具有广泛代表性的国际会议,讨论共同裁减核武器的问题。中国准备履行自己所应当承担的核裁军义务。
中国赞同核裁军应与常规裁军结合进行的主张。美苏拥有庞大的核武器库和常规武器库,它们对裁军负有主要责任,这是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的共同主张。只要符合两个超级大国率先裁减核武器和常规武器这一根本原则,一切切实可行的裁军建议,我们都支持。
目前,两个超级大国为了争夺核优势,正在欧洲竞相部署新的中程导弹。这样发展下去,只能使它们之间的核军备竞赛轮番升级,大大增加对欧洲和全世界的核战争威胁。一切爱好和平的国家和人民应当促使美苏两国停止这种危险的较量,恢复谈判,达成不损害其他国家安全和利益的协议。我们要求美苏在世界任何地区,不论是欧洲还是亚洲都不部署新的导弹,已经部署的导弹应当大大削减和销毁。
维护世界和平是人心所向。近年来在欧洲、日本和其他许多国家兴起的反对核武器、核威胁、核竞赛的强大和平运动,参加者包括了差不多所有社会阶层。这是当今世界政治生活中值得重视的事件。它反映了各国人民反对核军备竞赛和核战争威胁、要求和平和裁军的强烈愿望。我国政府和人民对此表示同情和支持。
具有广泛基础的不结盟运动,是维护世界和平的一支重要力量。我们将进一步加强同它的联系和配合。
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个领域中,许多旨在增进各国人民相互了解和友好合作、促进共同发展的多边国际活动,对于维护世界和平事业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我们将继续积极支持和参加这些活动,并且遵守有关国际组织的章程,认真履行自己的义务。
反对霸权主义和维护世界和平是互相联系、不可分割的。霸权主义是对世界和平的主要威胁。要维护世界和平,就必须反对各种形式的霸权主义,特别是反对超级大国对世界霸权的争夺。中国决不谋求霸权,也决不屈服于任何霸权主义的压力。不管是谁在什么地方搞什么样的霸权主义,我们都坚决反对。我们的这一立场是永远不会改变的。
当前,世界和平受到的威胁是严重的,但是世界各国人民并不是无能为力、无所作为的。世界战争的危险依然存在,但维护世界和平的力量也在不断壮大。我们坚信,只要各国人民加强团结和斗争,不断地挫败超级大国推行的侵略政策和战争政策,新的世界战争是有可能防止的,世界和平是有可能维护的。我国十亿人民将坚决站在维护世界和平的一边,积极支持维护世界和平的一切符合正义的努力。
二、我们坚持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发展同世界各国的关系,并且主张世界上所有国家都应当遵循五项原则,使它真正成为国际关系的普遍准则。
“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早已裁入我国宪法,它是我国处理同一切国家关系的基本准则。国家不分大小、强弱、贫富,都应当一律平等,互相尊重,和睦相处,友好合作;各个国家的事情应由各国人民自己做主,别国无权干涉。这是我们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主要依据。
如前所说,我们特别重视发展同邻近国家的睦邻关系,因为这不仅关系到我国的安全和发展,而且影响到整个亚洲和太平洋地区的和平和稳定。今天,这个地区的战略地位和经济地位变得越来越重要,它既存在着迅速发展的前景,又存在着使人忧虑的多种危机。在这种情况下,我国和邻近国家建立和保持稳定的良好关系,发展积极的友好合作,有更加重大的现实意义。对于同我国和睦相处的国家,我们努力巩固和发展同它们的友好合作关系。对于同我国还存在着这样或那样分歧的国家,我们力争同它们通过友好协商解决分歧,使相互关系逐步得到改善;即使分歧一时不能解决,我们也愿意耐心等待。我们同各国和平共处的愿望是真诚的,个别国家对我们的疑虑终究会消除。对于至今对中国采取敌视态度的越南,尽管它继续强化侵柬战争,侵犯泰国领土,在中越边境加紧武装挑衅,我们仍然期待它改变侵柬反华的政策。中越两国人民有着悠久的传统友谊,两国关系恶化到今天这个地步,是令人痛心的。我们真诚地希望能够改变这种状况。只要越南承诺和宣布从柬埔寨全部撤军,并开始见诸行动,我们就愿意同它恢复谈判,谋求改善两国关系。
我国同兄弟邻邦朝鲜相互尊重、相互支持、友好相处的亲密关系,通过两国领导人的互访,加强合作,不断获得新的发展。我们支持朝鲜政府关于实现朝鲜自主和平统一的主张,支持朝鲜人民要求美国军队撤出南朝鲜的正义立场。我们希望通过有关方面的谈判把朝鲜停战协定变为和平协定,并且赞成朝鲜南北两方和美国能早日举行三方会谈。
中日两国领导人着眼于二十一世纪,就发展两国关系作出了具有远见卓识的决策。双方共同确定“和平友好、平等互利、互相信赖、长期稳定”四项原则,为中日睦邻友好关系的健康发展奠定了基础。我们决心同日本政府和人民共同努力,使中日两国人民世世代代友好的愿望成为现实,使两国的外交政策都沿着维护世界和平的方向发展。
中国同罗马尼亚、南斯拉夫的友好合作关系具有坚实的基础,我们将继续发展同它们的全面合作。我们支持罗马尼亚政府为维护欧洲安全和世界和平而斗争的正义立场,高度评价南斯拉夫政府为缓和国际紧张局势所发挥的积极作用和在不结盟运动中的重大贡献。我国同东欧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发展友好关系,也有广阔的前景。我们愿意为进一步增进同它们的经济技术合作和友好往来,作出积极的努力。
我国同西欧各国和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等许多发达国家也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保持着良好的关系。我们和这些国家都有一个共同的需要和共同的愿望,就是根据平等互利的原则进一步发展在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各个领域的交流。我们准备在维护世界和平的问题上,加强同这些国家的政治磋商;在经济贸易和科学技术方面,加强同它们的合作。
我们处理同美国和苏联这两个大国的关系,同样是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我们重视发展中美关系,这是世界和平和稳定的重要因素。但是,发展中美关系仍然存在着障碍,这就是台湾问题。只要美国严格遵守历次中美公报共同确认的原则,真正奉行一个中国的政策,拿出看得见的实际行动来逐步地和大幅度地减少向台湾出售武器,并导致这一问题的最终解决,中美关系就有可能稳定持久地发展。里根总统不久前来我国访问时,重申美国愿意恪守美中关系三项公报。我们对此表示欢迎,并期待着美国政府切实履行自己的承诺。
我们真诚希望实现中苏关系正常化,愿意同苏联发展经济、技术、文化交流。大家知道,中苏两国曾经在革命和建设中长期合作。中苏两个大国和睦相处,不但符合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而且有利于亚洲和世界和平。最近中苏之间的贸易和人员往来有所增加。但是,苏联至今仍在中苏边境和蒙古派驻重兵,支持越南侵略柬埔寨和对中国挑衅,武装侵占中国的邻邦阿富汗。上述情况严重地威胁着中国的安全,这是一个客观存在的不可否认的事实。苏联方面既然表示愿意改善中苏关系,就应当采取实际行动来排除上述障碍。
我们处理对美、对苏关系,是有原则的。我们不会因为反对它们的霸权主义,就不同它们改善关系;不会因为要同它们改善关系,就放弃反对霸权主义的立场;也不会因为要同它们之中的某一国改善关系,就损害另一国的利益。
今年是我国与印度、缅甸共同倡议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三十周年。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经受了时间的考验,越加显示出它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它不仅适用于指导社会制度不同的国家之间的关系,而且也适用于指导社会制度相同的国家之间,包括社会主义国家之间的关系。事实已经并将继续证明,如果遵循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社会制度不同的国家可以和睦相处,友好合作;如果违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社会制度相同的国家也可能尖锐对抗,甚至发生冲突。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好坏,关键在于双方是否严格遵守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如果世界上所有国家在相互关系中都遵循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国际局势就可以稳定,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就可以实现,世界和平就可以维护。
三、我们任何时候都把维护第三世界国家的权益作为自己的国际义务,坚决支持它们维护民族独立和发展民族经济的斗争,努力加强同它们的合作,积极促进它们之间的团结。
由于超级大国的激烈争夺,不少第三世界国家的独立和安全受到严重威胁,它们面临着反对外来侵略、维护民族独立的迫切任务。我们坚决支持第三世界国家反对帝国主义、霸权主义、殖民主义、扩张主义和种族歧视的斗争。第三世界国家进行的斗争,只要是反对外来侵略和干涉、维护自己的民族独立和国家主权的,我们都坚决支持。不管它们的斗争锋芒是指向哪一个帝国主义、霸权主义国家,我们决不会因为考虑国家关系而对侵略和干涉行为姑息迁就。我们赞成国际争端的政治解决,但是解决的办法必须是公平合理的,必须使被侵略和干涉的第三世界国家的独立、主权和领土完整得到保证。我们对第三世界国家为实现世界的和地区的和平与稳定而进行的各种努力,都会给予坚决的支持。
许多第三世界国家已进入了以发展民族经济为中心任务的历史阶段。他们渴望迅速改变贫穷落后的状况,迫切要求改革不公平、不合理的国际经济秩序,并且强烈希望加强第三世界国家之间的合作。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国家,完全支持发展中国家争取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的斗争,主张把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这一根本目标和解决发展中国家当前的紧迫问题正确地结合起来。我们高度评价七十七国集团在这方面所作出的努力。中国支持南北对话,愿意积极参加南南合作。大家知道,为了发展同非洲国家的经济技术合作,我们提出了“平等互利、讲求实效、形式多样、共同发展”的四项原则,并且得到许多非洲国家的赞同。我们认为,这些原则同样适用于我国同一切第三世界国家的经济技术合作关系。对于同第三世界国家原有的合作项目,我们愿意向有关国家继续提供各种服务,并和它们共同努力,充分发挥这些项目的经济效益。对中国已经承担建设的项目,我们将保质守约,认真建好。对第三世界中最困难的和特别需要帮助的国家,我们将继续给以力所能及的援助,主要是建设一些投资少、效益好、直接为当地人民服务的项目。
第三世界国家是我们患难与共的朋友,长期维护这种宝贵的友谊是我们的重要义务。我们要经常对人民群众进行国际主义和民族平等的教育,使人人都尊重第三世界国家和人民。第三世界国家的历史情况、社会制度、地位处境、发展程度不尽相同,在执行对内、对外政策方面总会有所差异。但是,他们在反对帝国主义、霸权主义、殖民主义和谋求发展这样的根本问题上是一致的。这是第三世界国家的共同点。第三世界国家选择什么样的社会制度,是这些国家的人民自己的事情,我们决不干涉它们的内部事务。我们赞成它们同所有国家建立和发展正常关系。有的国家根据自己的情况,同这个或那个超级大国关系比较密切,接受这个或那个超级大国的援助,这并不影响我们同它们发展友好关系。我们这种以诚相待的态度,有利于我国同第三世界各国的合作,有利于整个第三世界的团结。
加强团结是今天第三世界国家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由于历史上遗留下来的边界、领土等问题和民族、宗教等原因,一些第三世界国家之间存在着矛盾和纷争,甚至发生武装冲突。超级大国又往往竭力挑拨和利用,从中混水摸鱼。对于这种状况,我们深感关切。我们历来认为,第三世界国家没有根本的利害冲突,它们之间的分歧和争执,应当本着互谅互让的精神,排除外来干涉,通过和平协商求得公平合理的解决;即使一时得不到解决,有关各方也应当以大局为重,采取克制态度,防止事态扩大。我们决不介入第三世界国家之间的纷争,也反对任何外来势力插手。当然,这决不是不讲是非。对于那种恃势凌人的地区霸权主义的行径,我们是坚决反对的。总之,有利于第三世界团结的事,我们就努力去做;不利于第三世界团结的事,我们就坚决不做。我们永远坚持这一方针。
一年来的外交实践,证明我国奉行的对外方针和政策是正确的。今后我们一定要继续坚持下去,进一步打开外交工作的新局面,更好地为我国现代化建设和维护世界和平的伟大目标服务。
各位代表:
统一祖国,振兴中华,是历史赋予我们的神圣使命。我们高兴地看到,越来越多的台湾同胞、港澳同胞和国外侨胞赞成和平统一祖国的政策主张,并且正在为此作出积极的贡献。从国家和民族的根本利益出发,鉴于历史的经验和台湾的现实,我们提出了祖国统一之后可以实行“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设想。我们的各项建议和设想,都是诚心诚意的,通情达理的。对于台湾当局任何有利于海峡两岸同胞接触来往、增进了解和有利于祖国统一的言行,我们都将表示赞赏。我们认为,只要在和平统一问题上国共两党具有共同语言,一切事情都好商量;台湾问题早解决比晚解决好。任何犹豫、拖延,都是违背民心民意的,希望台湾当局郑重考虑。我们坚信,和平统一祖国的大业,在台湾同胞、港澳同胞、国外侨胞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之下,一定能够实现。一切分裂中国的阴谋活动,都是不可能得逞的。
我国将在一九九七年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这是坚定不移的决策。为了继续保持香港的稳定和繁荣,我们在恢复行使主权后,对香港将采取一系列特殊政策,并在五十年内不予改变。这些政策包括:根据我国宪法第三十一条,成立香港特别行政区,由香港当地人自己管理,享有高度自治权;现行的社会、经济制度和生活方式不变,法律基本不变;香港将继续保持自由港和国际金融、贸易中心的地位,继续同各个国家和地区以及有关的国际组织保持和发展经济关系;英国和其他国家在香港的经济利益,将受到照顾。中国政府的上述政策,是充分考虑了香港的历史和现状后制订的,是符合包括香港同胞在内的全国人民的根本利益的,是实事求是和合情合理的。我们希望并且相信,香港问题一定能够早日得到圆满解决。
各位代表!今年十月一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三十五周年,我们将热烈隆重地庆祝这个节日。让我们全国各族人民团结一致,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更加奋发努力,在国内建设和外交工作两方面都取得新的优异成绩,迎接伟大祖国光辉节日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