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毛泽东选集读书心得
未接触《毛泽东选集》以前,作为一名理科生,我一直以为毛主席的文章都同典型的哲学典籍一般深奥复杂,晦涩难懂。然而走进书中世界后,方觉自己思想的偏颇。文中固然不乏严谨的说理议论,但却有诸多生动的与之相结合的事例,通俗与典雅共存,让人从字里行间感觉这种文字不是用笔写出来的,而是作者全身心社会实践的结晶。劳其心,履其险,砺其志,成其业,然后发而为文,文章只是其共产主义事业的一部分,如冰山之一角,是虎之须、凤之尾。
由于时间有限,我只选读了选集中的一些章节,有《实践论》《矛盾论》《反对党八股》等,每一篇对我都有深刻的启迪。
《实践论》从认识论的方面具体地论述了在实践基础上认识发展的辩证过程,论述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批判了唯理论和经验论的错误。实践决定认识, 认识指导实践, 这是毛主席在《实践论》中始终坚持和围绕的基本观点。他指出, 在实践基础上, 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这是整个认识过程中的第一次飞跃。然而,理性认识的形成, 并不意味认识运动的完结:“如果只到理性认识为止, 那么还只说到问题的一半, 而且对于马克思主义的哲学来说, 还只说到非十分重要的那一半。马克思主义的哲学认为十分重要的问题不在于懂得了客观世界的规律性, 因而能够解释世界, 而在于拿了这种对客观规律性的认识去能动地改造世界。”因此, 从实践中产生的理性认识还必须回到实践中去, 指导实践并接受实践的检验, 这是一次新的比第一次飞跃意义更伟大的飞跃。
“世上最可笑的是那些‘知识里手’,有了道听途说的一知半解,便自封为‘天下第一’,适足见其不自量而已。知识的问题是一个科学的问题,来不得半点的虚伪和骄傲,决定地需要的倒是其反面--诚实和谦逊的态度。你要有知识,你就得参加变革现实的实践。”这段话对于我们当代大学生,可以说是最为恳切的告诫。作为求学者,我们必须对一切采取实事求是的态度,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批评。诚实和谦逊能帮助我们丢开自己,放下虚伪的自尊心气了解自己,拥有更多的智慧。我们有责任去发扬实践的精神,通过实践检验理论,检验自己。我们应该从中学习辩证唯物的看待事物的方法和思想,来武装自己的头脑,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矛盾论》则运用唯物辩证法,从两种宇宙观、矛盾的普遍性、矛盾的特殊性、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矛盾诸方面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对抗在矛盾中的地位等方面,深刻地阐述了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的思想——对立统一规律。毛主席指出,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并随事物的发展而不断发展,没有矛盾就没有世界。而我们人类对世界的认识正是在解决一个又一个的矛盾中,周而复始地循环前进。
矛盾是对立的,也是统一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相结合,构成了一切事物的矛盾运动。我们在考虑任何事情的时候,既要考虑矛盾的斗争性,也要考虑它的同一性。没有了统一,对立就不存在了;没有了对立,何谈统一,中国一句古话“久合必分,久分必合”就是讲的这个道理。此外,在我们认识事物、解决矛盾时,要懂得分析哪些是主要矛盾、哪些是矛盾的主要方面,这样往往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理解了这些重要哲学思想,我们在平常工作与生活中遇到困难和矛盾时,就不会轻易犯气馁和急躁的毛病,而是心平气和地抓住问题的主要矛盾,知难而上,直到问题最终解决。
《反对党八股》则针对那些生搬硬套革命术语的文章做出了犀利的批评。用摆事实,讲道理的方法对八条罪状进行了深刻的揭露和剖析。其中“干瘪”、“难看”、“可憎”等词,描绘出八股腔的语言特征及其丑陋形象,令人厌恶。然而除指出每条罪状的表现、危害外,又边破边立,指明正确做法,树立榜样。如在“语言无味,像个瘪三”一条中,在揭露它的丑恶后,又从正面提出了学好语言的途径,使人们分清真善美和假恶丑,条理清晰,耐人寻味。
在我看来,《反对党八股》不仅可以作为我们写作的圭臬,更教给了我们为人处世应善于变通的道理。人生的道路上,难免要遭遇各种路障,我们必须机变为用,只有善于变通才能赢。变通能够让我们的思维灵活起来,从而可以触类旁通,不局限于某一方向,不受消极思维定势的桎梏,从多方面选择和考虑问题,越过思维定势的障碍。想想朱庇特神庙前,多少人穷其才智,也解不开牛车上的一副绳结,而亚历山大凌空一剑,轻而易举就解决了这个千古难题。放弃盲目的执着,选择理智的改变,常常可以化腐朽为神奇。正所谓:有变才有通。因循守旧,只能固步自封;灵活应变,才能路路畅通。
当然每本著作都有它的利与弊,就像每段历史都它的进步与时代的狭隘。在毛选中,我不喜欢甚至反感的文章也有,那就是第2卷中的《斯大林是中国人民的朋友》,这写于斯大林六十岁生日前夕。不管当时的历史背景如何,或者这也不过是应景之作,这样的文字并不好,读来还是觉得内心不顺。虽然当时苏联的确从各个方面给了我们很大援助,中苏友谊也因此更加深厚。但是,这绝不是仅仅取决于斯大林的个人原因,这篇过分夸大某一个人功绩和成就的文章容易误导人们,也极容易形成个人崇拜。
《毛泽东选集》充分体现了毛泽东同志伟大的思想光芒,超凡的军事才能,勇敢的革命精神,以及深厚的文化根底,是一本无论何时都值得仔细钻研的好书,对我们了解历史,指导现实都起着很大作用。作为一名党员,我们要学习的不仅仅是其理论经验,更要学习文选中体现出的一种态度,对人对事的谦虚谨慎的态度以及严谨治学的学风,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思想觉悟和政治修养,以完成历史交给我们党的使命。
第二篇:《毛泽东选集》读书心得
《毛泽东选集》读书心得
从湖南到北京大学的图书馆,毛泽东同志一步步成为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在毛泽东同志取得成功的因素中,他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全面而深刻的理解是必不可少的前提。阅读《毛泽东选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当你开始一字一句的品读它时,你就会陷入那细致而又形象的描述,你会惊叹一个人把全中国的情况掌握的如此清晰而全面。
一、《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
《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这是毛选中的第一篇文章,毛泽东对中国社会各阶级进行分析是因为他深刻地认识到这个问题的重要性。文章中写到:“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这个问题是革命的首要问题。中国过去一切革命斗争成效甚少,其基本原因就是因为不能团结真正的朋友,以攻击真正的敌人。”在这篇文章中,毛泽东详细而系统的论述了中国社会各阶级的情况,分析了各阶级与共产党的敌友关系。地主阶级和买办阶级、中产阶级、小资产阶级半无产阶级和无产阶级,此外还有数量不小的游民无产者。在对众多阶级的分析中,对中产阶级的分析堪称辩证法和矛盾论运用的经典案例,中产阶级主要是指民族资产阶级,毛泽东对他们对于革命的矛盾态度做了精确的分析,“他们在受外资打击、军阀压迫感觉痛苦时,需要革命,赞成反帝国主义反军阀呃革命运动;但是当革命在国内有本国无产阶级的勇猛参加,在国外有国际无产阶级的积极援助时,他们又怀疑革命。”我们在对待民族资产阶级的时候一定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做出我们的态度,不能像对待大资产阶级和买办资产阶级那样坚决打击,因为要打败帝国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单靠数量不多的无产阶级的力量是不够的,我们必须联合一切反对或是有可能反对帝国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力量,民族资产阶级是一支非常重要的力量。我们必须牢牢掌握住这支力量为我们所用,而不能让这支力量成为敌人的左膀右臂。综合上面对各阶级的分析,毛泽东总结道,一切勾结帝国主义的军阀、官僚、买办阶级、大地主阶级以及附属于他们的一部分反动知识界,是我们的敌人。工业无产阶级是我们革命的领导力量。一切半无产阶级、小资产阶级,是我们最接近的朋友。那动摇不定的中产阶级,其右翼可能是我们的敌人,其左翼可能是我们的朋友――但我们要时常提防他们,不要让他们扰乱了我们的阵线。以后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实践和解放后的几次运动都是基于这篇文章中的对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
二、哲学精华――《实践论》与《矛盾论》
《实践论》和《矛盾论》是毛泽东仅有的两篇纯哲学的文章,其中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哲学体系的完整而彻底的理解让人深深折服,反观现今的中国社会,又有多少所谓的知识分子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了解能像毛泽东理解的那般透彻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从马克思传入中国的那一刻便开始了,这一过程随着我们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和中国国情的不断变化而深化,而毛泽东同志的这两篇文章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经典。
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马克思彻底批判了包括费尔巴哈在内的一切旧唯物主义,它们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人的感性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劳动实践创造了人和人类社会。凡是把理论导致神秘主义的神秘东西,都能在人的实践中以及对这个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决。马克思对于实践的叙述是在他所生活的时代背景下的,带有那个时代的印记,我们不一定能很容易的理解,但毛泽东的《实践论》论认识和实践的关系――知和行的关系,这篇文章系统而清晰地将马克思主义基于实践的由浅入深的辩证唯物论的关于人事发展过程的理论展现给我们,同时结合了中国的实际和国情,例如中国人民对帝国主义的认识,对抗日统一战线的认识等都是由他们自身实践所决定的,并且随着实践的不断变化而变化。虽然这个理论是外国的,但毛泽东对于它的理解却十分的透彻,在阐述的过程中语言带有浓厚的中国文化特色,例如引用《三国演义》中的“眉头一皱计上心来”来形象的阐释认识的第二个阶段;又如引用中国古代谚语“秀才不出门,全知天下事”。这样的语言对于中国读者来说,相比于马克思的原著就容易理解多了。在《实践论》的最后,毛泽东写道:“通过实践而发现真理,又通过实践而证实真理和发展真理。从感性认识而能动地发展到理性认识,又从理性认识而能动地知道革命实践,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之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这就是辩证唯物论的全部认识论,这就是辩证唯物论的知行统一观。”就是这一百几十个字的道理,在当今的中国社会却存在相当一部分人不明白这个道理,或者是他们明白这个道理却不能在自己的实践或是行为中照着这个道理来。
毛泽东在《矛盾论》中写道:“事物的矛盾法则,即对立统一的法则,是唯物辩证法的最根本的法则。我们在研究这个法则时,不得不涉及广泛的方面,不得不涉及许多的哲学问题。如果我们就爱那个这些问题都弄清楚了,我们就在根本上懂得了唯物辩证法。这些问题是:两种宇宙观;矛盾的普遍性;矛盾的特殊性;主要的矛盾和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矛盾诸方面的统一性和斗争性;对抗在矛盾中的地位。”可以看出“矛盾”二字虽然写起来很简单,但理解起来却十分复杂和困难。毛泽东思想里的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就是对矛盾特殊性的中国化,在解决具体问题时要找到那个问题的特殊性,针对其特殊性进而找到解决的方法。毛泽东在写《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是也是恰到好处的运用了矛盾的特殊性这一原理,在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过程中有各种各样的矛盾,例如有中国社会各被压迫阶级和帝国主义的矛盾,有人民大众和封建制度的矛盾,有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有农民和城市小资产阶级的矛盾,有各个反动的统治集团之间的矛盾等等,这些矛盾是不同的,“这些矛盾,不但各各有其特殊性,不能一律看待,而且每一矛盾的两方面,又各各有其特点,也是不能一律看待的。”毛泽东对于矛盾特殊性的阐述对于我们的学习和生活有着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作者简介:姚琛,女,河南大学哲学与公共管理学院社会保障专业2012级本科生,出生年月:1993.10.06。
第三篇:毛泽东选集第一卷读书心得
《毛泽东选集第一卷》读书心得 刚开始只觉是种任务,硬着头皮去图书馆借来一本《毛泽东选集第一卷》阅读。一直都是不喜欢毛泽东的,总偏激的认为若不是他中国会较之现在更美好。一拿到这本书,翻开第一页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那几个红色的大字: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心里不自觉地为之一颤,看着这本泛黄的书,我开始想到底是怎样的一本书,再翻一页便是伟大的毛主席年轻时候的头像,就这样一页一页的这本书越来越薄,越看越有意思,也并没有预期的枯燥无味。我从未想过,读毛泽东竟然能读得意兴盎然,觉得清新之气如春风扑面一般;从未想过,读着便爱不释手,犹似珍宝;从未想过,毛泽东竟然如此平易近人,除了有一些旧事远去的生疏感外,并不觉得烦难。《毛泽东选集》里的睿智之思,哪怕仅是融会贯通三五处,就足够我们受益终生。以后我一定还会专门抽时间研读这部精品,在与伟人交流思想的过程中,加深对红色历史的理解,提升自己的修养,增强自己的责任感,争取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尽自己的一份力。这样有趣的书,我怎会到今天才来拜读?我在想如果我高中时候读过了《毛泽东选集》这系列书,那我的历史应该学得比当时好得多,学起来也会容易得多,或许我还能够考一个比现在更好的大学。
毛泽东,相信大家都不会陌生,伟大的军事家和政治家。以其清爽不输胡适、犀利不逊鲁迅的文笔,以及作为一个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无产阶级革命家而特有的政治嗅觉完成了一篇篇清晰透彻,鞭辟入里的文章。他总是能抓住时下的主要矛盾,原则问题不让步,凡事讲求方法、调研的重要性,并对战略战术灵活运用,最终取得胜利。
看了《毛泽东选集第一卷》的内容就知道毛泽东很会分析知识思维宽广不像有些人思维狭窄。毛泽东看问题很深透,思维缜密,观点独到,针对性强。尽管我们很多课上都更多的提到了毛泽东他在晚年所犯的错误,但他作为一代伟人也是实至名归的。高中时代,教科书上对毛泽东提及,讲的是毛泽东思想形成及发展,最后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当初我们只是为了应付考试,划几个重点句子,背背就过去了。历史如此,政治如此。现在,我没有了升学压力,可以自己去图书馆查自己需要的资料,去升入了解他的思想、为人。此时此刻,随着书一页一页翻
过,我们可以沿着伟人的思维轨迹体验那段历史,加深对红色革命的认识,提高自己的爱国热情。《毛泽东选集第一卷》中《反对本本主义》、《总政治部关于调查人口和土地状况的通知》、《实践论》、《矛盾论》等所收录的文章都出自第一次和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开篇便是《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系统地分析了当时的社会阶级形势,指出“中国无产阶级的最广大和最忠实的同盟军是农民”,并预见了民族资产阶级的动摇。在第一卷里中国各社会阶级的分析里,毛泽东同志很是精辟的论证了中国各社会阶级的组成及人数的对比,组织一切可以组织的力量,在企业管理中也可以分析公司的优劣,现在对我们的学习也可以有借鉴意义。之后的几篇选文如《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为争取千百万群众进入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也都提到了发动农民阶级的重要性,足见他对农民的重视程度。显然,后来的中国早已证明了他当时的分析之准确。可以说,共产党能够取得的所有光辉成就,都离不开广大农民群众的支持,正应了那句“得民心者得天下”。这一点不仅在当时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在今天仍然具有很好的教育意义,它告诉我们,任何时候都不要忘记用辛勤汗水养活我们的农民,没有他们,就没有你我今天的幸福生活。
在书中,毛泽东深刻地分析了中国社会各阶级。毛泽东同志就是站在中国未来领袖的位置来分析中国当时的国情,实事求是。不像王明等人只注重理论,不注重实践,在第五次反围剿中失利。若不是毛泽东的高瞻远瞩,立足实践,高超的军事谋略,危在旦夕的中国,当初可能会走更多弯路,损失更大。
此书是为反对当时党内存在着的两种倾向而写的。当时党内的第一种倾向,以陈独秀为代表,只注意同国民党合作,忘记了农民,这是右倾机会主义。第二种倾向,以张国焘为代表,只注意工人运动,同样忘记了农民,这是“左”倾机会主义。这两种机会主义都感觉自己力量不足,而不知道到何处去寻找力量,到何处去取得广大的同盟军,更指出中国无产阶级的最广大和最忠实的同盟军是农民。
在这本书中我对下面几篇选文印象较为深刻:
《反对本本主义》
毛泽东的这篇文章是为了反对当时红军中的教条主义思想而写的。那时没有用“教条主义”这个名称,而叫它做“本本主义”。当时的人们对这个问题的现实情况和历史情况既然没有调查,不知底里,对于那个问题的发言便一定是瞎说一顿。根本不深入探究,只是叹气、无奈。本本主义的社会科学研究法也同样是最危险的,甚至可能走上反革命的道路,中国有许多专门从书本上讨生活的从事社会科学研究的共产党员,不是一批一批地成了反革命吗?就是明显的证据。我们需要的不仅是一味的冥思苦索,更多是要实践,向实际情况作调查。离开实际调查就要产生唯心的阶级估量和唯心的工作指导,那么,它的结果,不是机会主义,便是盲动主义。我们需要“本本”,但是一定要纠正脱离实际情况的本本主义。怎样纠正这种本本主义?只有向实际情况作调查。
《总政治部关于调查人口和土地状况的通知》
在当时许多地方往往忽视实际事实的调查,只凭自己空想去决定工作计划,去指导下级工作,结果计划是行不通的,指导是错了的。毛泽东便规定了人口和土地两种调查表格。这两种表格主要地是要统计各阶级土地和人口比例,更具体地以铁的事实来解答我们现在许多问题。以种表格的形式,能深刻注意实际的正确的统计填写起来,是能解决当时问题的,特别是分配土地中的许多实际问题。深望红军政治部每到一处注意填写,地方政权机关逐乡去填写,尤望红军中和政府中每个负责人随时随地做此种调查和统计。不仅在当时,即使是现今,毛泽东的那些思想也是非常实用的,可以准确的反映当时的情况,不含糊,不虚假,不盲目。
《实践论》
最吸引我的就是书中所说的实践论。《实践论》探讨了马克思主义真理观和认识论,结论是通过实践发现真理,而又通过实践证实真理和发展真理。“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矛盾之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在高中的时候,我们都学过哲学,都知道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社会存在的性质和变化决定社会意识的性质和变化
其实这些战略在毛泽东的选集中有了很精辟的论证。在就是站的高度。但是有人说,红军长征死了那么多人,根本不划算。当初我也这么认为,但是了解当时的实际情况,长征真的是唯一,仅有的选择了。只有当机立断,才有希望突出重围,挽救危在旦夕的中国。最后的长征精神也作为一种革命精神源远流长。被世人铭记。
我们这次青年干部理论学习班在国庆长假期间集中学习之后,我用了一个多月的时间认真学习了《毛泽东选集》第一卷。第一次通读《毛选》,起初不免感觉上有点枯燥,但看着看着,读到了许多经常讲或经常听到的经典话语,如:“不解决桥或船的问题,过河就是一句空话”(《毛选》P139)、“读书是学习,使用也是学习,而且是更重要的学习”(《毛选》P181)、“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毛选》P150),读到这些熟悉的话语,激起了我再往下读的兴趣,这些理论也仿佛不那么枯燥了,尤其在读的过程中,真正体会到一位伟大军事家的磅礴气势,一位伟大文艺家的豪迈浪漫,特别是当读到“它是站在海岸遥望海中已经看得见桅杆尖头了的一只航船,它是立于高山之颠远看东方已见光芒四射喷薄欲出的一轮朝日,它是躁动于母腹中的快要成熟了的一个婴儿。”(《毛选》P106)仿佛读着一首精选的散文诗,意犹味尽。在阅读第一卷时,结合文章查阅了中国革命史,在弄清当时背景的情况下,读《毛选》能够深刻理解毛主席写这些文章的含义。毛泽东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汲取了古代民本思想的精华。工农大众是“民”中最基本的组成部分,共产党则是他们利益最忠实的代表。提出“利民”论,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坚持为人民服务,为人民谋利益的方向。1927年3月,毛泽东的《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集中体现了他所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相信群众,依靠群众,放手发动群众和尊重群众首创精神的革命思想。1929年12月底,毛泽东在福建上杭主持召开了红四军第九次党代表大会,并在会上指出,红四军党内存在着违反无产阶级道德原则的个人主义、绝对平均主义等倾向,“若不彻底纠正,则中国伟大的革命斗争给予红军第四军的任务,是必然担负不起来的。”(《毛选》P85)由此看出,毛泽东特别强调党员的无产阶级道德对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极端重要性。1937年7、8月间,毛泽东发表了《实践论》、《矛盾论》等著作,阐明了认识和实践的关系,他指出: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之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这就是辩证唯物论的全部认认识论,这就是辩证唯物主义的知行统一论。
通过阅读,对过去弄不太清楚的问题也了解清晰了。读了《井冈山的斗争》一文,仔细读了相关的资料,对当时的革命斗争清楚了。1928年底起,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工农红军,颁布了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第一部《土地法》,开展了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第一次整党运动,诞生了湘赣边第一个工农红色政权,第一次提出了党的“思想路线”,开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先河,开辟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中国特色革命道路,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成功地回答了中国革命应如何进行这一中国革命的关键问题。读《井冈山的斗争》一文,不由让我想起前不久讨论的井冈山精神,也懂得了如今为何又要重提井冈山精神的重要意义。井冈山的斗争虽已成为历史,但井冈山的精神却永远地留给了后人,启发人们学习那种“艰苦奋斗战而不溃败”的优良作风,“为主义而牺牲”的奉献精神,“唤起工农千百万”的群众观点,“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坚定信念。
虽然是第一次通读,但是我了解了很多,虽然遇到了许多困难,但同时磨练了我的意志,虽然有的理论弄得不太明白,但我找到了相关的资料,学到了新的东西„„第一卷的通读结束了,但学习并没有结束,我会更认真地学习第二卷、第三卷„„及其它理论,争取使自己有所收获。
第四篇:毛泽东选集》读书心得
《毛泽东选集》读书心得
1、毛泽东精神就是一种强烈的自信、自尊、自主、自立、自强的精神,就是一个人、一个民族要活得顶天立地的精神,它是从唐朝以来中华民族久失了浩然之气和天行健、自强不息的精神,是1840年以来中华民族面对保国、保种、保教三重危机的挑战而激应出的勇敢的应战的精神,它就是我们民族的精神。李敖语。
2、伟大的领袖和导师毛泽东主席的著作,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不朽贡献。
3、毛泽东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文学家和理论家。他一生中写下大量文稿,作过许多讲话和谈话。这是一笔极为丰富和珍贵的精神财富。编入《毛泽东选集》一至四卷的,是毛泽东在新中国建立前的主要著作。包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军事和政治理论文献,指导和完成了旧民主主义革命、抗日战争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并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五卷和第六卷,是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重要著作。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的新的历史时期,毛泽东同志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和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一贯原则。领导我党和我国人民,在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斗争中,在反对高饶、彭德怀、刘少奇、林彪、王张江姚的修正主义路线的斗争中,在反对帝国主义和各国反动派的斗争中,在反对以苏修叛徒集团为中心的现代修正主义的斗争中,继承、捍卫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
4、《毛泽东选集》从结构上采用按时间顺序来整理和编辑,这样做突出了历史的延续性和继承性特点,有利于读者清晰了解中国近现代的历史背景和社会发展进程。
5、中国共产党第二次代表大会解决了中国各阶级阵营问题。《毛泽东选集》第一卷着重就中国各阶级的先进性和落后性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作为当时工人阶级和共产党的最大同盟军,农民阶级受到了毛泽东的极大关注。从《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到《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毛泽东在充分肯定农民阶级的力量的同时也分析了阶级内部的各种矛盾。为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根据地的建设和以后的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都有巨大的指导意义。另外,在《政治问题和边界党的任务》中毛泽东分析了如广州、海陆丰、湘赣边界、湘南、醴陵、黄安各地乘时而起的红色政权都先后受到白色政权的摧残的原因,结合中国当时的城市买办阶级和乡村豪绅阶级的统治,对外投降帝国主义,对内以新军阀代替旧军阀,对工农阶级的经济的剥削和政治的压迫的政治状况。重点指出了从广东出发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因为无产阶级没有坚决地执行自己的领导权,被买办豪绅阶级夺取了领导,以反革命代替了革命。到半路被买办豪绅阶级篡夺了领导权,立即转向反革命路上,全国工农平民以至资产阶级,依然在反革命统治底下,没有得到丝毫政治上经济上的解放。总结经验教训,以史为鉴,同时逻辑性的论证了中国红色政权发生和存在的原因,倡导根据地建设,为中国革命指明了方向。
6、如我们所知,红色政权在井冈山的斗争中翻开了新的一页。从星星之火到燎原之势,根据地无论在经济、政治还是军事斗争方面都得到了稳步发展,时至今天,我依然可以想象当时有多少人为此流血流汗,前仆后继,鞠躬尽瘁死而不已。一九三一年九月十八日,在东北发生了“九·一八”事变,日本帝国主义要把整个中国从几个帝国主义国家都有份的半殖民地状态改变为日本独占的殖民地状态的图谋暴露无遗,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开始由内部矛盾转为外部矛盾。在一九三五年十二月中共中央政治局瓦窑堡会议之后,毛泽东在《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中根据政治局会议批评了党内那种认为中华民族资产阶级不可能和中国工人农民联合抗日的错误观点、决定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的会议精神,充分地说明了和民族资产阶级在抗日的条件下重新建立统一战线的可能性和重要性,着重地指出共产党和红军在这个统一战线中的具有决定意义的领导作用,指出了中国革命的长期性,同时批判了党内在过去长时期内存在着的狭隘的关门主义和对于革命的急性病——这些是党和红军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遭受严重挫折的基本原因。在一九三七年五月二日至十四日在延安召开的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会议上,《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时期的任务》和《为争取千百万群众进入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而斗争》为新时期抗日战争吹响了号角。
7、在我看来,作为一个伟大的理论家、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者,毛泽东的《实践论》和《矛盾论》基本上概括了我高中所学习过的哲学理论。在这两篇文章中,毛泽东理论和实际联系,以大量的实例深入浅出地通过基本哲学原理分析了中国政治形势和社会矛盾。他写道“通过实践而发现真理,又通过实践而证实真理和发展真理。从感性认识而能动地发展到理性认识,又从理性认识而能动地指导革命实践,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之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这就是辩证唯物论的全部认识论,这就是辩证唯物论的知行统一观。”“事物矛盾的法则,即对立统一的法则,是自然和社会的根本法则,因而也是思维的根本法则。它是和形而上学的宇宙观相反的。它对于人类的认识史是一个大革命。按照辩证唯物论的观点看来,矛盾存在于一切客观事物和主观思维的过程中,矛盾贯串于一切过程的始终,这是矛盾的普遍性和绝对性。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这是矛盾的特殊性和相对性。矛盾着的事物依一定的条件有同一性,因此能够共居于一个统一体中,又能够互相转化到相反的方面去,这又是矛盾的特殊性和相对性。然而矛盾的斗争则是不断的,不管在它们共居的时候,或者在它们互相转化的时候,都有斗争的存在,尤其是在它们互相转化的时候,斗争的表现更为显著,这又是矛盾的普遍性和绝对性。”有力地克服存在于中国共产党内的严重的教条主义思想。
8、一九三七年七月七日,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了卢沟桥事变,企图以武力吞并全中国。全国人民一致要求对日作战。由于全国人民的压力,同时也由于日本帝国主义的行动已严重地打击了英美帝国主义在中国的利益和蒋介石所直接代表的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利益。国民党蒋介石事变后十日在庐山发表谈话,确定了准备对日抗战的方针。在共产党的和全国爱国人士的努力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奋起反击日本法西斯侵略者。一九三七年七月十五日,国共两党交付了国民党和中国共产党中央为宣布两党合作成立的宣言,以及当时约定随之发表的蒋介石氏承认中国共产党的合法地位的谈话,两党的统一战线是宣告成立。这在中国革命史上开辟了一个新纪元。这给予中国革命以广大的深刻的影响,对于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发生决定的作用。
9、自卢沟桥事变开始,我全国爱国同胞,坚决抗战。前线将士,牺牲流血。各党各派,精诚团结。各界人民,协力救亡。在一致对外的统一战线上,打破了“三个月灭亡中国”的狂妄宣言。经过武汉会战、太原会战、长沙会战后,日本法西斯已经没有能力发动大规模的军事行动了。期间,中华民族运用自己的智慧创造性的发明了各种因地制宜的战术:地道战、麻雀战、灵活运用运动游击战术等取得了一系列的胜利。到一九四五年,中国的抗日战争取得伟大胜利,不但维护了领土主权,而且支援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毛泽东同志说的好。“中国近百年的解放运动积累到了今日,已经不同于任何历史时期。各种内外反对力量虽给了解放运动以严重挫折,同时却锻炼了中国人民。今日中国的军事、经济、政治、文化虽不如日本之强,但在中国自己比较起来,却有了比任何一个历史时期更为进步的因素。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军队,就是这种进步因素的代表。中国今天的解放战争,就是在这种进步的基础上得到了持久战和最后胜利的可能性。”“中国又是一个很大的国家,地大、物博、人多、兵多,能够支持长期的战争,这同日本又是一个相反的对比。”“由于中国战争的进步性、正义性而产生出来的国际广大援助,同日本的失道寡助又恰恰相反。”作为当时社会主流的发展方向,抗日战争是国共两党的主流,但是,在国共两党内部也出现了各种矛盾,比如国民党三次反共高潮和抗日战争后期出动军事力量攻击解放区等。毛泽东同志以史为鉴,预见性和建设性的发表了自己对于第二次国共合作的独立自主问题和抗日统一战线中的策略问题等。抗日战争时期,共产党反对了和一种投降主义思想相类似的思想,即是对于国民党的反人民政策让步,信任国民党超过信
任人民群众,不敢放手发动群众斗争,不敢在日本占领地区扩大解放区和扩大人民的军队,将抗日战争的领导权送给国民党。共产党对于这样一种软弱无能的腐朽的违背马克思列宁主义原则的思想,进行了坚决的斗争,坚决地执行了„发展进步势力,争取中间势力,孤立顽固势力‟的政治路线,坚决地扩大了解放区和人民解放军。这样,就不但保证了我党在日本帝国主义侵略时期能够战胜日本帝国主义,而且保证了我党在日本投降以后蒋介石举行反革命战争时期,能够顺利地不受损失地转变到用人民革命战争反对蒋介石反革命战争的轨道上,并在短时期内取得了伟大的胜利。帮助和让步应该是积极的,不应该是消极的。毛泽东利用主要矛盾哲学理论解决问题:“为了长期合作,统一战线中的各党派实行互助互让是必需的,但应该是积极的,不是消极的。我们必须巩固和扩大我党我军,同时也应赞助友党友军的巩固和扩大;人民要求政府满足自己的政治经济要求,同时给政府以一切可能的利于抗日的援助;工人要求厂主改良待遇,同时积极作工以利抗日;地主应该减租减息,同时农民应该交租交息,团结对外。这些都是互助的原则和方针,是积极的方针,不是消极的片面的方针。互让也是如此。彼此不挖墙脚,彼此不在对方党政军内组织秘密支部;在我们方面,就是不在国民党及其政府、军队内组织秘密支部,使国民党安心,利于抗日。“有所不为而后可以有为”正是这种情形。”毛泽东利用统一和局部的哲学原理解决革命实际问题:“民族斗争和阶级斗争的一致性。用长期合作支持长期战争,就是说使阶级斗争服从于今天抗日的民族斗争,这是统一战线的根本原则。在此原则下,保存党派和阶级的独立性,保存统一战线中的独立自主;不是因合作和统一而牺牲党派和阶级的必要权利,而是相反,坚持党派和阶级的一定限度的权利;这才有利于合作,也才有所谓合作。否则就是将合作变成了混一,必然牺牲统一战线。在民族斗争中,阶级斗争是以民族斗争的形式出现的,这种形式,表现了两者的一致性。一方面,阶级的政治经济要求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内以不破裂合作为条件;又一方面,一切阶级斗争的要求都应以民族斗争的需要为出发点。这样便把统一战线中的统一性和独立性、民族斗争和阶级斗争,一致起来了。”抗日始终作为主流贯穿抗日战争的始终,始终强调团结和进步,我个人觉得这个度把握的相当到位。指导了两党特别是共产党应对国民党反革命的多种举动,为抗日战争伟大胜利的取得作出了巨大贡献。党中央领导和平解决西安事变,并作了某种程度内的退让,是完全正确的必要的。这样,大大便利了党在白区群众中的工作。在西安军事上所作的退让,是向日本、亲日派以及反共顽固分子政治上的严重进攻。因为中国共产党在西安事变中执行了正确的政策,推动了中国向前进了一大步。另外党中央对“皖南事变”的处理体现了这一指导思想。沉重打击了日本和亲日派借中国人的手镇压中国的抗日运动,巩固日本南进的后方,以便放手南进,配合希特勒进攻英国的行动。一直到抗日战争胜利,新民主主义革命作出了巨大牺牲,终于取得了抗日战争的巨大胜利。
10、在这里我想说说自己对于统一战线和国共合作的一点看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爱国主义统一战线是中国近代革命史上伟大的创造和创新。自从第一次鸦片战争以来,中国由于自身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现状,社会阶级状况相当复杂。过去被人讥笑为一盘散沙的四万万七千五百万中国人民,没有正确的领导之下团结成为一个统一的力量,所以即使拥有辉煌的历史和无穷的创造力,它的光芒也不会照耀全世界:地主阶级和买办阶级、中产阶级、无产阶级……。在经济落后的半殖民地的中国,地主阶级和买办阶级完全是国际资产阶级的附庸,其生存和发展,是附属于帝国主义的。这些阶级代表中国最落后的和最反动的生产关系,阻碍中国生产力的发展。他们和中国革命的目的完全不相容。特别是大地主阶级和大买办阶级,他们始终站在帝国主义一边,是极端的反革命派。其政治代表是国家主义派和国民党右派。中产阶级主要是指民族资产阶级,他们对于中国革命具有矛盾的态度:他们在受外资打击、军阀压迫感觉痛苦时,需要革命,赞成反帝国主义反军阀的革命运动;但是当着革命在国内有本国无产阶级的勇猛参加,在国外有国际无产阶级的积极援助,对于其欲达到大资产阶级地位的阶级的发展感觉到威胁时,他们又怀疑革命。其政治主张为实现民族资产阶级一阶级统治的国家。如何实现各阶级的政治理想主张?实现各阶级的政治理想主张需要什么样的物质基础和条件?用什么方法实现?这些问题长期没有得到解决,统一战线的进行,要求不限制各阶级组织与斗争的自由,然后这些问题得到了解决。在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华民族取得了伟大的抗日战争胜利、新民主义革命的胜利和粉碎了建国初期西方帝国主义对中国的封锁和威胁,并取得了中华民族崛起的巨大成就。
a)统一战线首先要处理的就是领导权问题。就中国的具体情况,所谓领导权就是谁成为农民和小资产阶级等的领袖,是资产阶级,还是无产阶级?有人因为对于中国资产阶级的力量和革命性估计不正确,对无产阶级力量估计不足,就说资产阶级是中国革命的领导者。他们认为,中国革命目前还是资产阶级的民主革命,所以革命的领导者“当然”是资产阶级,无产阶级在目前阶段中只能帮助资产阶级革命,待资产阶级的民主革命完成以后,无产阶级再来进行自己的社会主义革命,推翻资产阶级。这就是右倾机会主义的思想路线。这种思想已使一九二七年的大革命失败了。
b)统一战线内部是否应该停止或减弱工农群众的阶级斗争?民族统一战线并没有消灭社会各阶级间原来的矛盾和冲突。在民族统一战线运动中,这些矛盾是依然存在的,所以阶级斗争依然是存在的。但是工农群众阶级斗争的发展,并不会削弱统一战线反帝反封建的力量,相反,还会加强统一战线的力量。这种阶级斗争,愈是迅速有效而正确地进行,就愈能加强统一战线的力量。相反,如果去阻止与压制这种斗争,就要削弱统一战线的力量,就要失去广大工农群众对统一战线的拥护与热情,统一战线就有被敌人战败的危险。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运动时国民党发动的多次反共高潮就证明了这一点。
c)如何处理统一战线中的底线问题,在统一战线斗争中,阶级斗争是以民族斗争的形式出现的,这种形式,表现了两者的一致性。一方面,阶级的政治经济要求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内以不破裂合作为条件;又一方面,一切阶级斗争的要求都应以民族斗争的需要为出发点。这样便把统一战线中的统一性和独立性、民族斗争和阶级斗争,一致起来了。比如在爱国统一战线中,依然存在对资本主义和其他各阶级的社会主义改造,但是把握住了爱国统一战线的度,正确处理了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关系。
d)统一战线中的独立自主问题。帮助和让步应该是积极的,不应该是消极的。为了长期合作,统一战线中的各阶级实行互助互让是必需的,但应该是积极的,不是消极的。坚决地执行了„发展进步势力,争取中间势力,孤立顽固势力‟的政治路线,这样,就不但保证了我们在统一战线时期能够战胜共同的敌人,而且保证了我们在统一战线以后能够顺利地不受损失地转变到用人民革命战争和社会主义建设等的道上,并在短时期内取得了伟大的胜利。
国共合作。中国共产党和国民党因为自身所代表的阶级不同,阶级矛盾是不可以调和的,自工人阶级产生以来,阶级斗争始终贯穿于中国整个近代史。但是因为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现实状况,阶级矛盾不会永远占据主要矛盾的地位。当民族已处在存亡绝续的关头,国共两党也会团结起来一致对外。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在党内合作的基础上,共产党帮助国民党改组和纯洁队伍,在国民党一大后联合组建国民政府,创立黄埔军校,为以后的抗日战争等的胜利培养了人才和奠定了基础。总所周知,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虽然没有达到预期目的,但是不但开启了民智,而且扩大了民主的影响力,壮大了工人阶级。第二次国共合作是基于日本法西斯大举武力侵犯中国,中国面临灭种亡国的危险,中国共产当在十大纲领的基础上再次和国民党合作抗日,由于中国积贫积弱,单独的阶级不可能也不可以完成民族解放和抗日战争的胜利。国共合作不但可以壮大抗日的力量,还可以号召其他阶级和阶层加入到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这为取得伟大的抗日战争胜利奠定了基础。联系实际,台湾宝岛现在还处于分裂状态,什么时候才回到祖国的大怀抱中?第三次国共合作不视为一种解决方案。
11、早在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毛泽东同志就做了《论联合政府》的报告,分析了国际和国内形势。提出了人民自由、人民的统一、人民的军队、土地问题、工业问题、少数民族问题以及文化、教育、知识分子问题等理论指导。阐述了中国共产党自从一九二一年以来,经历了三次的伟大斗争(这就是北伐战争、土地革命战争和抗日战争)。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为基础,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就使中国革命的面目为之一新,产生了新民主主义的整个历史阶段。《毛泽东选集》第四卷收集的主要是
毛泽东在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作品。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以蒋介石为代表的反动派利用“假和平真内战”的策略积极准备内战,中国共产党在作出最大让步的基础上又提出和平、民主、团结三大口号,并派毛泽东、周恩来、王若飞三同志赴渝和蒋介石商量团结建国大计,但是中国反动派的内战阴谋,依然没有被挫折下去。于是共产党就有理由采取自卫战争,击破其进攻。但是毛泽东又指出“不论何时,又团结,又斗争,以斗争之手段,达团结之目的;有理有利有节;利用矛盾,争取多数,反对少数,各个击破等项原则,必须坚持,不可忘记。”果然蒋介石撕毁《双十协定》,进攻解放区,悍然发动内战。
12、中世纪法国基督教神学家、明谷隐修院创始人、第二次十字军东征鼓吹者贝尔纳曾经说过:必然认识到我们生活在一个灾难深重、面临毁灭的时代。人类之敌使得世界所有地区散发着腐朽的气息。我们面前,满目都是未受惩戒的邪恶。人类的法律和宗教的规条已无力阻止道德沦落、邪恶得逞。资产阶级政权和军队发动了对新民主主义革命革命的疯狂镇压,日本投降后,国民党调集了三个战区的二十多个师的兵力大举进犯豫、鄂两省解放区。国民党第一战区司令长官胡宗南分兵一部,自西北方向,沿陇海路两侧东犯豫西解放区;第五战区司令长官刘峙所部,沿平汉路两侧,自北向南进犯豫中、鄂中、鄂东解放区;第六战区的部队自鄂南北犯加以配合。到了一九四六年六月底,蒋介石和他的美国主子认为已经有了充分准备,认为可以在三个月至六个月的时间内消灭全部人民解放军,就以六月二十六日大举围攻中原解放区为起点,发动了对解放区的全面进攻。如果有人向你们宣告敌人已经侵占了你们的城池与土地,凌辱了你们的妻女,亵渎了你们的神庙,有谁会不飞奔前去拿起武器?诚然,拿起武器我们才会有新的历史篇章。各解放区军民,在中共中央和各中央局、分局的领导下,英勇地抗击了蒋介石军队的进攻,以自卫战争粉碎蒋介石国民党军队的进攻。当时,解放区共有六个大的作战区域。这六个作战区域和在这些区域作战的人民解放军是:晋冀鲁豫解放区,在那里作战的是由刘伯承、邓小平等领导的人民解放军;华东解放区,在那里作战的是由陈毅、粟裕、谭震林等领导的人民解放军;东北解放区,在那里作战的是由林彪、罗荣桓等领导的人民解放军;晋察冀解放区,在那里作战的是由聂荣臻等领导的人民解放军;晋绥解放区,在那里作战的是由贺龙等领导的人民解放军;中原解放区,在那里作战的是由李先念、郑位三等领导的人民解放军。由此,毛泽东同志提出了全党同志和全解放区军民,必须团结一致,彻底粉碎蒋介石的进攻,建立独立、和平、民主的新中国的口号,我们面前存在着困难,但是这些困难是能够克服和必须克服的。在《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一文中,毛泽东指出: 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的作战方法,不但必须应用于战役的部署方面,而且必须应用于战术的部署方面。从战术和战略角度提出了解放战争初期的任务和方法。首先扬长避短,避开了解放战争初期解放军总体实力落后于国民党军队的短处,其次发挥我解放军战术和军队指挥艺术的长处,集中优势兵力,以歼灭敌人有生力量为主要目标不以保守或夺取地方为主要目标。在解放战争初期取得了重大的军事斗争胜利。当然,军事斗争固然重要,但是也不可以忽视了政治斗争,主要包括党内斗争、根据地建设、争取和平的努力、国统区人民运动、处理美帝国主义国家调解中国内战之举等等。
13、诚如“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所阐述的,中国共产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要求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必须努力符合生产力发展的规律,体现不断推动社会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的要求,尤其要体现推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通过发展生产力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还有就是促进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不断提高,为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另外必须坚持把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归宿,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在社会不断发展进步的基础上,使人民群众不断获得切实的经济、政治、文化利益。首先,中国共产党是以马克思主义思想为指导思想的,经过马克思主义中国化(1938年《论新阶段》政治报告中最先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长期的革命斗争实践中,中国共产党根据本国的政治经济现状,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继承、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比如农民斗争和农村包围城市等就是具体表现。到一九四九年的七月一日,中国共产党走过二十八年的时候,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形式上取得了重大的胜利。早在一九四九年四月二十一日《向全国进军的命令》文件传达的时候,中国共产党以及其领导的人民武装力量就在针对国民党的斗争中占据了优
势地位,向尚未解放的广大地区,开始了规模空前的全面大进军。到一九四九年十月一号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政府成立,人民解放军已经基本歼灭了中国大陆上的国民党军队,解放了除西藏以外的全部中国大陆。也许总结革命胜利的原因,我只会说共产党的领导和人民的支持。而这两者是对立统一的,当然统一是主流。
14、我在这里插入一段对于马克思中国化的理解:学术界有不少人认为,科学都是世界性的,像生物学就是生物学,数学就是数学,没有中国的生物学或者美国的生物学。但是对于社会科学来说,就不是这么简单了,它们有自己的地理局限性和时间局限性。所以马克思主义就需要中国化,这是在中国发展存在的必然。在内容上来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包括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国化。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完成了其中的一部分任务,这个任务是一个很长的历史过程,我们有必要也有需要继续深化发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马克思主义哲学来说,它的产生就是在对德国哲学纯思辨的表达方式的批判中产生和发展的,那么马克思主义哲学有没有陷入纯思辨化的可能和倾向?我觉得有这种可能。比如学术界许多人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强调“时代意识”、“批判意识”和“问题意识”,这三种意识是通过对同时代的具体科学成果和实践活动经验的方法论上的整理和概括即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总结和预见”功能表现出来的,如果脱离了同时代的具体科学成果和实践活动经验的方法论上的整理和概括,马克思主义哲学就会陷入纯思辨化。总的来说,理论联系实际才是根本出路。接下来就是中国何去何从的问题。也就是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体和政体的确立,这是很重要也很神圣的事情,也许今天大家说来觉得理所当然,顺理成章,但是这并不是某个人和集体一拍板就可以决定的问题,是在长期的革命实践过程中中国人民选择的结果。人民民主专政和人民代表大会就是这样在中国的历史舞台上发出耀眼光芒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基础是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和城市小资产阶级的联盟,历史选择也证明了资产阶级民主在中国是行不通的,而作为全国的最高权利机关,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又可以统一和团结人民群众。
15、《毛泽东选集》第五卷收集了毛泽东同志在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重要著作,其中包括关于在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社会主义道路和资本主义道路的斗争还长期存在的科学论断,关于正确区分和处理社会主义社会中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这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的学说,关于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伟大理论,关于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基本思想等等理论文献。这个时期,毛泽东同志在理论上最伟大的贡献,就是系统的总结了我国的和国际的无产阶级专政的历史经验,运用唯物辩证法的对立统一这个基本观点,分析了社会主义的发展规律,创立了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伟大理论。毛泽东同志关于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这种新思想、新结论,在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方面,极大地丰富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宝库。它不仅为我国人民指明了巩固无产阶级专政,防止资本主义复辟,建设社会主义的根本道路,而且具有伟大的深远的世界意义。毛泽东同志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上的开幕词中表示: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们应该有一个共同的感觉,那就是我们民族和国家在历史进程中的大转变到来了,它表明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中国人从来就是一个伟大的勇敢的勤劳的民族,只是在近代落伍了。这种落伍,完全是被外国帝国主义和本国反动政府所压迫和剥削的结果。一百多年以来,多少的仁人志士以不屈不挠的斗争反对内外压迫者,从来没有停止过,其中包括伟大的中国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所领导的辛亥革命在内。先人们前仆后继,我们也有义务完成他们的遗志。而且我们也是这样做了。我们团结起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统一战线的范围内,以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大革命打倒了内外压迫者,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我们的民族将从此列入爱好和平自由的世界各民族的大家庭,以
勇敢而勤劳的姿态工作着,创造自己的文明和幸福,同时也促进世界的和平和自由。我们的民族将再也不是一个被人侮辱的民族了,我们已经站起来了。是的,我们已经站起来了,我没有必要掩饰在翻阅各类近代的历史文献时我的心一直堵得慌,有种欲哭无泪的感觉,头脑里总盘旋着“到底怎么了?中国”的念头。也是那并不是一段屈辱的历史,但是绝对是血泪史。现在就像拨开阴霾见晴日一般,我们有了新的开端,新的征程,而且这个新表现在国家独立、人民民主、自由和权利以及义务中。
16、建国初期,百废待兴。矛盾是不可以被消灭的,当我们解决了一个矛盾的时候,新的矛盾已经产生或者已经存在很久了;当我们解决了主要矛盾时,以前的次要矛盾或者新产生的矛盾就会演化成主要矛盾。主权是独立了,还有其他许多问题亟待解决。像我们知道的那样,建国初期我国的三大运动对于巩固政权,稳定社会,促进经济建设有不可估量的重大意义。在依靠了一切可能团结的力量的基础上。抗美援朝、土地改革和镇压反革命都取得了伟大的胜利。在国内,我们依靠各民族、各民主阶级、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以及一切爱国民主人士在工人阶级和共产党领导之下的巩固团结;在国际范围内,我们是依靠了以苏联为首的和平民主阵营的巩固团结以及世界各国爱好和平的人民的深厚同情。全中国人民在抗美援朝运动中空前广泛地团结起来,向着美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进行了坚决的斗争。中国人民志愿军代表着中国人民的伟大意志,与朝鲜人民军一道,打破了美帝国主义企图侵占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并进而侵入中国大陆的狂妄计划,从而鼓舞了朝鲜、中国、亚洲和全世界爱好和平的人民,使他们增加了保卫和平、反对侵略的信心。大陆的反革命残余基本肃清。西藏和平解放,国防力量增强,人民民主专政更加巩固。国内金融和物价保持稳定,经济建设事业和文化教育事业的恢复和发展迅速。
17、到一九五六年三大改造基本完成。除了抗美援朝、土地改革和镇压反革命三大运动以外,在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的领导下,进行了一系列运动和斗争,为社会主义改造做好了思想、宣传、人员、理论支持的准备。
(一)“三反”、“五反”的斗争。其中“三反”针对“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中一小撮在革命胜利后开始堕落腐化的同志,肃清了干部和党的队伍。“五反” 向违法的资产阶级开展一个大规模的坚决的彻底的反对行贿、反对偷税漏税、反对盗骗国家财产、反对偷工减料和反对盗窃经济情报的斗争,以配合党政军民内部的反对贪污、反对浪费、反对官僚主义的斗争活动,有效地打击了资本家的行贿、偷税漏税、盗骗国家财产、偷工减料和盗窃经济情报的“五毒”危害。
(二)农业互助合作,生产合作社与供销合作社的提出和实践。马克思《资本论》第三卷中《关于商人资本的史的考察》中说明了一个问题:小商品生产者是受商人的支配与控制的。因为小生产者依赖市场,他们生产出来的商品,卖得掉,价高,就发展,反过来就会破产。商人正是利用小生产者的这种弱点,来剥削与控制他们。因此尽管商业是建立在生产的基础上,但反过来它又可以支配生产。所以在全国范围内把国家经济、合作社经济结合起来,在合作社经济范围内,把生产合作社和供销合作社结合起来,在产业领域内把工业、农业和商业结合起来从经济建设的角度来看适合当时的社会生产力和国情。有利于稳定社会,发展经济,改善人民生活。同时有力的配合了农村土地改革。比如消费合作社的建立有利于消费者自愿地建立自己的商业组织,去购买自己所需要的日常消费品,以便比较廉价地买到这些消费品,避免商人的中间剥削。而农村供销合作社不但让农民自愿地将自已当作消费者联合起来,凑合资金,建立自己的商业组织,去购买自己所需要的日常消费品,并且还可以购买生产资料,同时推销自己所生产的多余农产品及其
他副业产品,以便比较廉价地买到这些消费品和生产资料。当然手工业生产合作社有利于独立生产的小手工业者和家庭手工业者自愿地将自己当作生产者联合起来,凑合股金,建立自己商业的和生产的组织,去推销自己的手工业产品,并购买原料及其他生产资料,同时在可能条件下组织生产的合理化与提高生产技术,以便扩大产品的市场,比较高价地出卖产品和比较廉价地买到原料及其他生产资料,避免商人的中间剥削,提高产品的数量和质量。
(三)区别对待和处理了新疆和西藏的各种问题。在新疆问题上,王震部入疆,首先用全力注意精打细算,自力更生,生产自给。站稳脚跟后,取得少数民族热烈拥护然后进行减租减息,最后进行土改。但是西藏和新疆不同,无论在政治上经济上西藏均比新疆都落后;新疆有几十万汉人,西藏几乎全无汉人;新疆和关内汽车畅达,和苏联有密切经济联系,在物质福利上给了少数民族很大好处,而西藏基本和内地隔绝。但是在“坚持精打细算,生产自给,并以此影响群众”和“同印度打通贸易关系,使西藏出入口趋于平衡,不因我军入藏而使藏民生活水平稍有下降,并争取使他们在生活上有所改善。”的原则指导下,孤立少数反革命分子和反对民族团结的民族极端分子,赢得了广大西藏人民的拥护和支持。维护了领土完整和民族团结。
(四)批判离开总路线的右倾观点和“左倾”。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一个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基本上实现国家工业化和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这条总路线是党在历史时期的工作指南,但是有人认为过渡时期太长了,发生急躁情绪。这就要犯“左”倾的错误。也有人在民主革命成功以后,仍然停留在原来的地方。他们没有懂得革命性质的转变,还在继续搞他们的“新民主主义”,不去搞社会主义改造。这就要犯右倾的错误。
(五)其他的包括党内斗争、党内自我批评、对资产阶级右派的斗争、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等问题。这些工作和努力对于党的建设、经济建设、民族团结特别是社会主义改造有重大的推动作用。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以及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新中国国家统一,人民团结,国内各民族团结奠定了基础。
18、不像前五卷,《毛泽东选集》第六卷收集的文献没有固定的实践段和固定的主线贯穿其中。大部分记载了毛泽东同志的外交思想,对新中国外交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有很重要的指导意义。联系新中国的外交政策更有利于了学习和深入了解。比如中国政府在对外提供经济技术援助时的八项原则。这对第三世界理论的形成和发展有重大的指导意义。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在《独立自主地搞建设》也有体现。不赘言。
19、我想在这里谈谈有关台湾的事情。台湾自古就是中国的领土,蒋介石国民党由大陆退却到台湾后,台湾一直和大陆处于分离状态。在一九五八年十月六日发表的《告台湾同胞书》中最早提出了和平统一台湾的方针,直到现在和平统一仍然是主流呼声,毕竟海峡两岸都是中国人嘛。但是台湾问题不但是复杂的历史问题,还夹杂着各种势力的参与。如美国与台湾国民党政府于一九五四年签订的《共同防御条约》。在一九五八年十月十三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部命令》中指出“台、澎、金、马整个地收复回来,完成祖国统一,这是我们人民的神圣任务。这是中国内政,外人无权过问,联合国也无权过问。”在《中国在联合国只能有一个代表》中有明确和重申了中国主权的问题,这也是因为台湾问题引发的。我个人也没有什么建设性的建议,不过和平统一在目前看来是可行的,我会期待台湾回归祖国的那天。
20、看书的出发点不同会影响对于书籍内容理解的侧重点不同,我带着对一个伟人的敬仰读完了《毛泽东选集》,虽然是夏天,却有如沐春风般的感觉,于是又浏览了《毛泽东文集》,时至今天,我依然可以感觉到一颗伟大的心。毛泽东青年时代就养成了“不动笔墨不看书”的习惯,喜欢在读过的书籍上作批注,坚持写课堂笔记和读书心得。他早年批阅过的书籍和撰写的笔记、日记很多。我喜欢看书,可惜没有养成笔记和写心得的习惯,也许现在“犹未晚”。阅读《毛泽东选集》对我个人的自我完善和人格养成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内在的可以感觉到世界观和人生观的转变。毛泽东个人对马克思基本哲学出神入化的运用让我深
知理论和实践结合的重要性;而中国共产党对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努力让我坚定了普世的价值观。毛泽东还是一位出色的社会调查专家,尤其在定性研究方面,能与其并驾齐驱的恐怕没有几人。他曾经说过:“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不做正确的调查同样没有发言权”我把它引为自己的座右铭。
谨以此献给伟大领袖毛泽东同志。
献给伟大祖**亲60周年生日。
第五篇:《毛泽东选集》读书报告
《毛泽东选集》
(一)读书报告
——理论与实践的辩证统一
专业班级:09汉语言文学4 班学号:34号姓名:姚辉 摘要:《毛选》
(一)的内容主要是毛主席在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和第二次
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著作。在那个动荡的年代,在那个风云变化的时期,在那个革命前途不甚明朗,危机重重的时期,毛主席用理论和实践的辩证统一,给我们的革命指明了方向,不断的引领着我们前进。“理论联系实际,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通过读《毛选》
(一)更加让我们深刻的理会与认识到了理论与实践辩证统一的重要性。
关键字:理论实践辩证统一认识
正文:毛主席的文章可以说是简单却深远,朴实兼明了,灵活又明辨。对于我们这种理论水平有限的读者来说,最合适不过。首先来理一下《毛选》
(一)的大致文章分类:一.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一九二五年十二月一日)二.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一九二八年十月五日)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一九三0年一月五日)四.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一九三0年一月五日)五.反对本本主义(一九三0年五月)六.目前政治形势的特点,七.民族统一战线,八.国际援助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一九三六年十二月)
九.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时期的任务(一九三七年五月三日)十.民族矛盾和国内矛盾的目前发展阶段,十一.实践论(一九三七年七月),十二.盾论(一九三七年八月)。经过目录的粗略了解,联系历史背景,运用我们所知道的历史知识,因此我们可以很轻松的知道,毛主席的著作都是针对事实而进行的理论探索,以求指导我们更好的去实践。时间的流逝证明了,毛主席的理论的正确与伟大。让我们在革命的探索的道路上少走了不少的弯路,也不断的激励了我们的信心。现在的我们知道,我们应从理论走向实践,然后在回到理论,最后又走向实践。理论与实践不断的相互依存,不断的相互补充。那么我们可以简单的来看,为了为了答复当时党内党外对于农民革命斗争的责难,毛主席在湖南长沙、湘潭等五县进行了为期三十二天的实地考察,并撰写了《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这篇文章从各方面分析了农民运动,并对其发展与未来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与指导,想到此,自然而然的可以想到后面毛主席写的《反对本本主义》,这一系列的文章更加理论层面证实了实践中出理论,理论必须符合实践的正确性与不可撼动性。
在其后,一系列的文章中,毛主席都以自己辛辣幽默的语言与朴实无法的词句对我们的思想进行着深深的改造,让我们很容易就接受他的理论,让我们很容易的明白其理论与当时社会环境存在的关系,以及其互相印证。当然,毛主席不是神,他的理论也是在不断的完善与发展的,是在社会实践的推动下,不断的进行思考,不断的进行总结而得来的结果。
在一系列的错误与失败后,在危机重重的时候,毛主席用他那独有的智慧和眼观。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新道路,把井冈山的革命斗争中,发展壮大了革命根据地,创造了红色政权永不倒下的神话。
同时我们可以在来分析一下,毛主席著作中的理论与实践的辩证统一。我们知道,“国名大革命”失败后,第一次国共合作全面破裂了。著名的“南昌起义”失败,中共中央召开紧急会议,毛泽东在会上提出“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著名论断。会后发动和领导秋收起义,建立工农革命军第1师,后率部上井冈山,发动土地革命,建立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毛泽东颁布“三大纪律、六项注意”。毛泽东从《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到《井冈山的斗争》这一阶段,正是体现他的求真务实的思想境界和工作作风。这期间的所有著作都是他是在实践的过程中总结出来的。同时也很好的指导了实践,为后面的路树立着一面旗帜,正确的引导着我们前进。
毛主席的胜利,很重要的一点是他在那样的环境下很明晰的看到了农民的力量,他的一系列的有关农民方面的措施,让他的革命力量得以迅速的膨胀,并取得最后的全国的胜利。
又不得不回到毛主席的第一篇《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以及后来在井冈山革命根据地采取的系列农民土地问题的措施,我们可以延伸一下,就是毛主席在不同的革命阶段采取的不同的有关于农民的土地的问题的方针政策。即十分的切合实际,而且同时又形成了整套的完整的理论知识,以便现在的我们能在其著作中,吸取精华,上至国家领导人对国家大事的决策,下至我们这些普通大众可以
规划自己的小人生。
任何事物都是存在联系的,只有把握好了其中的内在的联系,正确的认识到了其中的联系,我们才能在社会实践中取得成功。毛主席的文章著作都是在依据实践的基础上,充分分析其中的关联,而进行理论写作。从个人到整体,从现状到未来,成套的理论不仅是对现实最好的概括,而且也是实践留下的最好的证明。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这是毛主席说过的话,旨在告诫我们不要搞本本主义,不要脱离社会实际。任何理论都是要建立在社会实践基础上的。
我们很清楚的知道,现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许多的问题,但是有一个问题必须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那就是农民问题。我们很清楚,农民是无法与土地脱离关系的,怎么样来处理、解决现有的农民问题,归根结底,还是要回到土地问题上来。我们知道两会也传来了关于“土地的问题”,政协委员梁季阳的“房地产市场的病根在于土地垄断,在于地方政府对土地财政的过度依赖!”话音刚落,全场响起第一次掌声;“降低地方政府对土地财政的依赖程度„„应该认识到,世界上没有一个大国是靠出卖土地来支撑政府支出的。”掌声,第二次响起„„简短的发言,被五次掌声所打断。这说明什么呢?土地的集结与归属清晰可辨!土地不能是政府的“蛋糕”!现在地方财政对土地买卖的依存度是多少?世界上有过吗?历史上有过吗?那么农村的土地呢?集结化、流转化与归属化将成为中国的核心问题之一。
社会是不断的向前进步的,每一个具体的历史时期,都会出现不同的问题,我们应在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基础上,来处理和解决我们所遇到的问题。
以毛主席的思想为依据,以毛主席理论联系实际为借鉴。我们就可以更好的来解决现有的问题。这又体现了毛主席反对本本主义、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关于绝对平均主义等等思想。其实毛主席的各种思想与理论在我们现行社会中是可以起到巨大作用的,而且他的众多理论对我们解决现有的问题提供着大的指导方向。
毛主席的思想的伟大,理论的深刻,见解的独到,其哲学思想等等是需要我们慢慢的体会的。
毛主席的著作中体现的理论与实践的辩证统一,对我们人文素质的培养,对我们思想境界的提高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