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暑假社会实践论文-如何保障和改善民生
社会实践
晏承皓 09005433 54班
2012年暑假期间,在校团委的号召下,为社会建设贡献一份力量,为提高自身各方面能力,加深自己对社会的了解,我来到了万州白岩路复兴路居委会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工作。就是帮助居委会的工作人员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也就是政府的服务工作。在这里每天都会面对不同类型的人请求帮助,与这些民从接触更加引起我对十二五规划里所提到的民生问题的思考,也深刻的了解到民生问题。那么如何保障和改善民生呢?关于这个问题我收集了相关的资料。
我们都知道社会建设与人民幸福安康息息相关,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
一、何为民生
我们国家那么重视民生问题,特别是在十二五规划中着重的提出,那么什么是民生问题呢?民生问题就是老百姓的生活问题。党中央提出的“ 以人为本”,就是把人的全面发展、人民的利益作为根本,就是要关注民生,解决民生问题。关注民生,要采取多种针对性措施,着力解决人民最关心的几个问题,是解决我国当前民生问题的当务之急。
民生是党的宗旨所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就要体现在一心一意改善民生上,就要把为民谋利益、谋幸福,体现在党和政府的全部工作中。国以民为本,党以民为基。只有始终坚持人民群众的利益高于一切,时刻把人民群众的利益问题记挂在心上、解决在手头,才能使党的宗旨落到实处。民生与社会主义本质相连的,社会主义的本质就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切实保障和不断改善民生正是体现了这一本质特征。人民群众正是通过实实在在的民生改善,来感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民生是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这就要求做到发展依靠人民、发展为了人民、发展的成果由人民共享。只有把发展体现在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稳步提高上,体现在老百姓发自内心的笑脸上,这样的发展这才算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民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民生问题归根到底是人民群众的利益问题,是如何使人民群众的利益诉求得到满足的问题。只有坚持不断地改善
民生,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切实解决利益平衡和利益兼顾问题,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才能促进社会和谐。
目前,中国正处于复杂的转型时期,随着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社会的不平衡发展趋势加强,贫富差距进一步拉大,民生问题日益凸显,成为社会探讨的焦点问题之一。民生问题是一个事关党和国家前途与命运的大问题,民生问题的解决程度决定了社会的进步程度。高度重视并积极采取措施解决民生问题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保证国家长治久安健康发展的前提和基础。
二、怎样解决民生
党和政府提出的很多改善民生的措施都在不同程度上体现了对社会公平正义的价值追求。总结党和国家近些年的政策措施,具体而言,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1、教育问题。在教育方面,强调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制定中长期规划。落实城乡免费义务教育政策。三年内基本解决农村“普九”债务问题。
2、就业问题。在就业方面,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为了实现就业公平,强调继续实行积极就业政策,并加强全面培训劳动者、建立统一规范的人力资源市场、形成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的制度、规范和协调劳动关系、维护劳动者权益的取向;在分配方面,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增加城乡居民收入。
3、社会保障问题。社会保障方面,要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人民基本生活。社会保障,从我们的国情出发,可以是低水平的社会保障体系,但要实现全覆盖,不漏一人,不让一人因生活窘迫而绝望。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社会保障体系,完善社会保险,社会救助与社会福利等各项制度,保障人民基本生活。
4、医疗卫生问题。在医疗卫生方面,着眼于提高全民健康水平,强调要坚持公共医疗卫生的公益性质。近年来国家快速推进农村新型合作医疗、积极开展城镇居民医疗保险试验,可以预期,一个覆盖城乡居民的医疗保障体系将在近年内得到确立,它将从根本上免除国民疾病医疗的后顾之忧,切断疾病与贫困之间的链条。
5、文化体育问题。文化体育方面,积极发展文化公益性文化事业,加快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扶持文化产业,培育骨干文化企业。繁荣社会科学,积极发展文学艺术、广播影视、新闻出
版事业。加强网络文化管理。加强基层公共体育设施建设,大力开展群众性体育活动,发展体育产业。
6、收入分配问题。收入分配方面,主要是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要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进一步健全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在初次分配和再分配中都要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再分配要更加注重公平。
7、社会管理问题。社会管理方面,要维护群众合法权益,及时合理解决群众反映的问题,坚决纠正各种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健全社会矛盾纠纷调处化解机制,坚持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处理群众来信和接待群众来访制度。健全社会稳定预警机制,积极预防和妥善处置各类群体性事件。
总结: 暑期实践活动可以说是给我们一个实地考察的机会,在书本上所看到的民生都是浅显的,只有亲眼目睹过的大多数民众是怎样生活的,他们面临着什么样的问题才能深刻的理解民生。通过改善民生可以为大量社会成员的基本生存提供一个基本的保障,提供一个起码的尊严底线,从而消除贫困现象,减小或缓解过大的贫富差距;还可以为每个社会成员广泛地提供最为基本的发展机会和发展平台,从而增强整个社会的创造活力。解决民生问题在当下,我们所迫切需要解决的就是,就业、教育、社会保障、医疗卫生、文化体育、收入分配等与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现实、最直接的利益问题。社会建设与人民幸福安康息息相关。最后感谢复兴路居委会给了我实习这样宝贵的机会,让我能进一步的了解今天的社会。
第二篇:暑假社会实践论文-如何保障和改善民生
2010-2011学年第二学期社会实践科目考查卷
专业:班级:任课教师:
姓名:学号:成 绩
如何保障和改善民生
2011年暑假期间,在校团委的号召下,为社会建设贡献一份力量,为提高自身各方面能力,加深自己对社会的了解,我来到了广州松柏居委会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工作。就是帮助居委会的工作人员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也就是政府的服务工作。在这里每天都会面对不同类型的人请求帮助,与这些民从接触更加引起我对十二五规划里所提到的民生问题的思考,也深刻的了解到民生问题。那么如何保障和改善民生呢?关于这个问题我收集了相关的资料。
我们都知道社会建设与人民幸福安康息息相关,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
一、何为民生
我们国家那么重视民生问题,特别是在十二五规划中着重的提出,那么什么是民生问题呢?民生问题就是老百姓的生活问题。党中央提出的“ 以人为本”,就是把人的全面发展、人民的利益作为根本,就是要关注民生,解决民生问题。关注民生,要采取多种针对性措施,着力解决人民最关心的几个问题,是解决我国当前民生问题的当务之急。
民生是党的宗旨所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就要体现在一心一意改善民生上,就要把为民谋利益、谋幸福,体现在党和政府的全部工作中。国以民为本,党以民为基。只有始终坚持人民群众的利益高于一切,时刻把人民群众的利益问题记挂在心上、解决在手头,才能使党的宗旨落到实处。民生与社会主义本质相连的,社会主义的本质就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切实保障和不断改善民生正是体现了这一本质特征。人民群众正是通过实实在在的民生改善,来感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民生是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这就要求做到发展依靠人民、发展为了人民、发展的成果由人民共享。只有把发展体现在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稳步提高上,体现在老百姓发自内心的笑脸上,这样的发展这才算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民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民生问题归根到底是人民群众的利益问题,是如何使人民群众的利益诉求得到满足的问题。只有坚持不断地改善民生,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切实解决利益平衡和利益兼顾问题,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才能促进社会和谐。
目前,中国正处于复杂的转型时期,随着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社会的不平衡发展趋势加强,贫富差距进一步拉大,民生问题日益凸显,成为社会探讨的焦点问题之一。民生问题是一个事关党和国家前途与命运的大问题,民生问题的解决程度决定了社会的进步程度。高度重视并积极采取措施解决民生问题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保证国家长治久安健康发展的前提和基础。
二、怎样解决民生
党和政府提出的很多改善民生的措施都在不同程度上体现了对社会公平正义的价值追求。总结党和国家近些年的政策措施,具体而言,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1、教育问题。在教育方面,强调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制定中长期规划。落实城乡免费义务教育政策。三年内基本解决农村“普九”债务问题。
2、就业问题。在就业方面,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为了实现就业公平,强调继续实行积极就业政策,并加强全面培训劳动者、建立统一规范的人力资源市场、形成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的制度、规范和协调劳动关系、维护劳动者权益的取向;在分配方面,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增加城乡居民收入。
3、社会保障问题。社会保障方面,要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人民基本生活。社会保障,从我们的国情出发,可以是低水平的社会保障体系,但要实现全覆盖,不漏一人,不让一人因生活窘迫而绝望。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社会保障体系,完善社会保险,社会救助与社会福利等各项制度,保障人民基本生活。
4、医疗卫生问题。在医疗卫生方面,着眼于提高全民健康水平,强调要坚持公共医疗卫生的公益性质。近年来国家快速推进农村新型合作医疗、积极开展城镇居民医疗保险试验,可以预期,一个覆盖城乡居民的医疗保障体系将在近年内得到确立,它将从根本上免除国民疾病医疗的后顾之忧,切断疾病与贫困之间的链条。
5、文化体育问题。文化体育方面,积极发展文化公益性文化事业,加快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扶持文化产业,培育骨干文
化企业。繁荣社会科学,积极发展文学艺术、广播影视、新闻出版事业。加强网络文化管理。加强基层公共体育设施建设,大力开展群众性体育活动,发展体育产业。
6、收入分配问题。收入分配方面,主要是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要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进一步健全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在初次分配和再分配中都要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再分配要更加注重公平。
7、社会管理问题。社会管理方面,要维护群众合法权益,及时合理解决群众反映的问题,坚决纠正各种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健全社会矛盾纠纷调处化解机制,坚持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处理群众来信和接待群众来访制度。健全社会稳定预警机制,积极预防和妥善处置各类群体性事件。
总结: 暑期实践活动可以说是给我们一个实地考察的机会,在书本上所看到的民生都是浅显的,只有亲眼目睹过的大多数民众是怎样生活的,他们面临着什么样的问题才能深刻的理解民生。通过改善民生可以为大量社会成员的基本生存提供一个基本的保障,提供一个起码的尊严底线,从而消除贫困现象,减小或缓解过大的贫富差距;还可以为每个社会成员广泛地提供最为基本的发展机会和发展平台,从而增强整个社会的创造活力。解决民生问题在当下,我们所迫切需要解决的就是,就业、教育、社会保障、医疗卫生、文化体育、收入分配等与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现实、最直接的利益问题。社会建设与人民幸福安康息息相关。参考文献:(1)百度百科《民生》
(2)江西日报 《重点是保障和改善民生》 2011.7.15
第三篇:保障和改善民生
民生问题是一个综合性很强的问题。总结近年来一些地方和部门解决民生问题的经验可以看出,个案式的努力和一事一议的方式虽然可以解决一些眼前问题或局部问题,但难以收到持久成效。这就要求从制度设计的角度考察和研究民生问题,把保障和改善民生纳入制度化、规范化轨道。建立健全与民生相关的各项制度,可以将政府及其他主体的行为纳入制度化、规范化轨道,有利于更好保障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
科学设计制度。民生问题涉及每个人的切身利益,需要科学的制度设计。如果制度设计科学合理,即使不能一下子解决所有民生问题,也能得到人们的支持和理解。比如,当前我国正在逐步建立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尽管不能解决农民看病的所有问题,但在保障农民获得基本卫生服务、缓解农民因病致贫和因病返贫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科学设计制度,应坚持正确的价值理念,其中最重要的有两条:一是以人为本理念,保证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二是公平正义理念,做到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
协调运行制度。民生问题大都是影响面广、牵涉面大、关联度高的问题,不可能依靠某一项制度就得到解决。就业、教育、收入分配、住房、社会保障等各项民生制度是一个有机统一体,不能割裂开来。如果缺乏统一协调的制度体系,就很容易产生不同制度之间的脱节甚至冲突,影响制度运行
成效。比如,“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之所以难以解决,绝不仅仅是医疗制度本身的问题,而同时牵涉到收入分配、社会保障等方面的制度问题。如果不能有效提高人民收入水平、提高人民健康素质、提升社会保障能力,恐怕很难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协调运行制度,一方面应加强统筹规划,做到通盘考虑,避免各个部门各自为政、各项具体制度之间相互脱节;另一方面应加强沟通交流,做到密切配合,及时解决制度运行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认真落实制度。再好的制度如果无法落实,也等于一纸空文。当前,一些好的民生制度之所以没有收到应有成效,主要是受官僚主义、地方保护主义、既得利益群体阻挠等因素的干扰,在运行过程中出现偏差、变形或者落实不到位。比如,经济适用房制度是面向我国城镇中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制定的一项制度,目的是满足这一群体的基本居住需求。但在制度运行过程中由于缺乏有效监管,出现了拥有多套房产者购买经济适用房的现象,严重影响了这项制度的公正性,也对政府的公信力造成损害。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应进一步加大对制度运行的监督力度,提高制度运行的透明度,严惩各种干扰和影响制度落实的行为,维护制度的权威性和严肃性。
第四篇:保障和改善民生
把保障和改善民生纳入制度化轨道
2013-06-07 民生问题是一个综合性很强的问题。总结近年来一些地方和部门解决民生问题的经验可以看出,个案式的努力和一事一议的方式虽然可以解决一些眼前问题或局部问题,但难以收到持久成效。这就要求从制度设计的角度考察和研究民生问题,把保障和改善民生纳入制度化、规范化轨道。建立健全与民生相关的各项制度,可以将政府及其他主体的行为纳入制度化、规范化轨道,有利于更好保障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
科学设计制度。民生问题涉及每个人的切身利益,需要科学的制度设计。如果制度设计科学合理,即使不能一下子解决所有民生问题,也能得到人们的支持和理解。比如,当前我国正在逐步建立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尽管不能解决农民看病的所有问题,但在保障农民获得基本卫生服务、缓解农民因病致贫和因病返贫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科学设计制度,应坚持正确的价值理念,其中最重要的有两条:一是以人为本理念,保证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二是公平正义理念,做到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协调运行制度。民生问题大都是影响面广、牵涉面大、关联度高的问题,不可能依靠某一项制度就得到解决。就业、教育、收入分配、住房、社会保障等各项民生制度是一个有机统一体,不能割裂开来。如果缺乏统一协调的制度体系,就很容易产生不同制度之间的脱节甚至冲突,影响制度运行成效。比如,“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之所以难以解决,绝不仅仅是医疗制度本身的问题,而同时牵涉到收入分配、社会保障等方面的制度问题。如果不能有效提高人民收入水平、提高人民健康素质、提升社会保障能力,恐怕很难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协调运行制度,一方面应加强统筹规划,做到通盘考虑,避免各个部门各自为政、各项具体制度之间相互脱节;另一方面应加强沟通交流,做到密切配合,及时解决制度运行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认真落实制度。再好的制度如果无法落实,也等于一纸空文。当前,一些好的民生制度之所以没有收到应有成效,主要是受官僚主义、地方保护主义、既得利益群体阻挠等因素的干扰,在运行过程中出现偏差、变形或者落实不到位。比如,经济适用房制度是面向我国城镇中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制定的一项制度,目的是满足这一群体的基本居住需求。但在制度运行过程中由于缺乏有效监管,出现了拥有多套房产者购买经济适用房的现象,严重影响了这项制度的公正性,也对政府的公信力造成损害。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应进一步加大对制度运行的监督力度,提高制度运行的透明度,严惩各种干扰和影响制度落实的行为,维护制度的权威性和严肃性。
(作者单位:吉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第五篇:保障和改善民生
保障和改善民生:实现扩内需战略重点转移
作者: 时间:2011-12-20 浏览次数:25 次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牢牢把握保障和改善民生这一根本目的”,“把扩大内需的重点更多放在保障和改善民生”上来。这是中央面对复杂严峻的国际政治经济环境和国内经济、社会的现实情况,从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高度提出的、体现了“稳而进”发展精神的新的战略决策,是新阶段经济社会战略的重点转移。具体说来,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理解:
“保障和改善民生”理顺了经济建设与民生及人民幸福的正确关系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创了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局面,但我们在推动经济建设和取得经济建设重大成就的同时,或多或少地忽视了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目的是造福人民,是“保障和改善民生”。这种忽视“根本目的”的发展,其后果轻则产生大量华而不实的“政绩工程”,制造腐败和浪费,破坏生态与环境;重则让人民较少分享改革开放及经济建设的成果,使人民群众与党和政府离心离德,从而酝酿重大的社会矛盾。而提倡“牢牢把握保障和改善民生这一根本目的”,“把扩大内需的重点更多放在保障和改善民生”上来,万事民为先,就理顺了经济建设与民生及人民幸福的正确关系。
“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经济与社会发展“双稳定”
从经济方面讲,我国经济的对外依存度较大,服务于外向型经济的投资比重也很大。这使我国的经济发展很容易受国际经济环境的影响而呈现不稳定态势。而“保障和改善民生”,扩大内需市场,经济大头在国内,就不会过于受国际经济环境的牵制,从而保证经济发展的相对稳定。从社会方面讲,“保障和改善民生”则能直接提高普通百姓的收入,增加普通百姓的福利和社会保障,缩小贫富差距,减少社会矛盾,从而促进社会稳定。“保障和改善民生”实现经济发展方式和社会发展的科学转型首先,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扩大内需的重点,积极实施发展的民生战略,解决目前存在的医疗、教育、就业、住房、养老等民生问题,会直接提高居民消费率,促使经济发展由投资、出口拉动型向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型转变,从而推动经济发展方式在符合经济发展规律的科学基础上稳步转型。其次,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扩大内需的重点,就是突出了以人为本,将经济发展和人的发展及社会发展统一了起来,将民生目标和社会进步统一了起来,将民生建设与和谐社会的建设统一了起来,促进从“国富优先”向“民富优先”发展导向的转变。由此,也就推动社会走向和谐发展、科学发展的新阶段。
深化分配制度改革和财政开支体制改革,激活与释放社会的创业潜力
怎样才能“把扩大内需的重点更多放在保障和改善民生”上来,具体有以下几点建议:
一是深化分配制度改革,厚待民生。要迅速研究出台系统的经济、社会改革措施,尽快扭转居民收入占GDP的比重长期偏低的现象,逐步并快速提高居民收入的增幅及其占GDP的比重。具体措施如推行“工资与GDP同步增长制度”,制订“财政收入与公共服务支出均衡保持规章”等等。
二是优化财源配置,改革陈旧的“花钱”体制。可以说迄今为止,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只改了一半或者说还不到一半,即只改了经济体制中“赚钱的体制”(如产权体制、流通体制、用工体制等),却没有改经济体制中“花钱的体制”,即财政开支的体制。我们现在仍然沿用30年以前的财政开支“事后报备体制”和“整体预算制”,不是现代社会、现代国家普遍实行的财政开支“事先核支体制”和“个案核支制”。“事后报备制”和“整体预算制”导致乱花钱,不负责任地花钱,年底突击花钱,甚至贪污腐败,这已是不争的事实。而且,所造成的严重后果无法弥补。“事先核支制”和“个案核支制”可以很好地避免上述弊端。“花钱”的决策比“赚钱”的决策更重要,“花钱的体制”改革比“赚钱的体制”改革更重要。在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之后,尤其如此。因此,广东要率先进行财政开支体制改革,率先实行财政开支体制的“事先核支制”和“个案核支制”。
三是为富民开路,激活与释放社会的创业潜力。首先,在民生创造的增量方面,要改变现有不合理的民间资金投资门槛和管制,充分放开民间的投资领域,让民间资金有宽广的投资渠道和增值路径,从而直接推动民生水平的提高。其次,在民生创造的存量方面,要发挥现有产业领域中企业家的才能,让市场和企业家而不是政府来负责进行投资的决策,大幅度减少政府在经济领域的投资项目,让企业家在市场经济中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为整个社会创造财富,从而也间接为全体居民的民生水平作出贡献。
作者系广东省社会科学院消费与市场研究中心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