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二年级讲课教案
爷爷奶奶,你们好
教学分析:《爷爷奶奶,你们好》是教育科学出版社《品德与生活》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主题“献出我们的爱”中的第二个话题,它体现了课程标准中,“爱自己的家,能用自己的方式爱亲敬长。”的内容。
教学目标:在活动中学会尊重并帮助老人,培养爱心、孝心,向长辈表达爱并进一步将爱落到实处。做文明有礼、乐于助人的好学生。
教学重难点:关注老年人的晚年生活,做到尊老,敬老。明白为什么要尊重老人,孝敬老人。我们该为老人做些什么。
教学过程:
一、假想导入:
1、同学们,我们在一天天长大。你们有没有想过,有一天变老了,会是什么样子呢?谁来说一说。(指生回答)
2、的确是这样。同学们,当我们老了的时候,也许乌黑的秀发已白发苍苍;也许光滑的脸蛋已是满脸皱纹;也许明亮的双眼已变得模糊不清;也许强而有力的双脚已行走不便。(课件出示:老人图片)听到这里,你们想到了谁?
3、爷爷奶奶,外公外婆„„
4、对,他就是我们的爷爷奶奶,在此,让我们深情地问候一声:爷爷奶奶,你们好!(出示课题)
二、感受真爱
1、课前安排你们的爱心采访(调查、了解爷爷奶奶)
(1)他们的生日、年龄、兴趣、爱好你们都完成了吗?下面就请同学们在小组内交流对老人的了解情况。(出示展示调查表)
2)你们知道的可真不少,都是合格的小记者,你们以了解了自己的爷爷奶奶。老师相信你们一定和自己的爷爷、奶奶共渡了许多快乐、美好的时光,下面就请同学们把这些快乐事和大家分享一下呢?(先在四人小组交流。)学生互说,教师相机下位了解情况,进行评价。(3)谁愿意把你的快乐事和全班同学一起分享。(指名说)
(4)同学们说的这些事多么令人快乐、幸福呀!(贴字:幸福)在爷爷、奶奶的关爱中,大家快乐幸福地成长。让我们再一次深情地问候一声:(出示爷爷奶奶,你真好。)
2、夸赞爷爷奶奶
1、师:是呀!同学们,我们的爷爷奶奶辛苦了一辈子,虽然现在已经老了,但是他们年轻的时候也曾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努力过、奉献过。
2、下面,就请同学们好好夸夸家中的大明星吧!(学生带着照片,上台夸爷爷奶奶)
3、师小结:同学们,我们的爷爷奶奶、在平凡的岗位上尽心尽责,为社会做出了很多贡献,我们为他们感到自豪。(贴字:自豪)让我们自豪地说一声:
4、出示爷爷奶奶,你真棒。
3、体验厚爱
1、是啊!我们的爷爷奶奶风风雨雨一路走来,不仅为社会,也为家庭付出了很多心血。在日常生活中无微不至地关心、照顾着我们,平日里,我们的爷爷奶奶都为你们做了哪些事呢?下面就请同学们先和同桌交流一下,(同桌自由交)
2、我们的爷爷奶奶为我们付出了这么多,你爱不爱你们的爷爷奶奶呢?那你打算用怎样的方式把自己的爱送给你们的爷爷奶奶呢?下面就请同学们在小组内交流一下你的想法及做法
3、谁愿意把你的想法说给大家听,你真是一个孝顺的孩子,老师决定为你颁发一枚“孝顺星”。
4、大家都用自己的方式去孝敬老人,表达了自己对爷爷奶奶的爱。(贴字:爱)
5、老人们不但在心灵上需要我们经常安慰,在生活上需要我们多多帮助。老师这里也搜集了一些孝敬爷爷奶奶的图片想不想一起欣赏一下。下面就请同学们跟随图片中的主人公,看看他们都为自己的爷爷奶奶做了哪些事。课件出示图片共9 同学们,孝敬老人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古人就有这样的说法,跟老师一起读一读。(出示课件)全班齐读。我们不仅要孝顺父母,同时也要孝顺我们的老人,让我们再次齐读经典。
6、这时使我想起一首童谣,同学们想不想一起读一读。课件出示进门时。。。
7、课件出示《爷爷奶奶下哈哈》
爷爷奶奶年纪大,驼背弯腰眼睛花。
我给爷爷捶捶背,我给奶奶倒杯茶。
我给爷爷读读报,我给奶奶唱首歌。
爷爷奶奶笑哈哈,都夸我是好娃娃。
8、在此,让我们再一次深情的道一声:课件爷爷奶奶辛苦了。爷爷奶奶我爱你们。
9、同学们明白了在家要关爱爷爷奶奶,在外面、在公共场所我们不认识的爷爷奶奶就不需要帮助了吗?这时你想到了哪里的老人(课件播放:敬老院录像)敬老院的老人
我儿无女更需要我们的关心与照顾。你想用怎样的方式关心照顾他们呢?指名说
10、在公共场所有这么一个美丽的场景。课件出示让座这位小姑娘在干吗?课件 扶老奶奶过马路
11、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的爷爷奶奶衣食无忧,请同学们试想一下,当今社会我们的爷爷奶奶最需要的什么?课件他们的心思我来猜(学生自由谈)
12有一首歌唱出了爷爷奶奶最大的心愿,一起欣赏:(出示课件:歌曲,《常回家看看》)从古到今,孝顺的人都能得到别人的尊重,关爱老人不仅是一种美德,更是一种责任,我们国家最近颁布了《老年人权益保障条例》,其中有一条是这样规定的(课件出示:赡养老人的子女,要常常回去看望和问候老人。)13让我们一起常回家看看我们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用我们的一句贴心话、一件开心事、一个小行动来表达我们对她们的爱。(播放轻音乐:常回家看看)
五、真情祝福送给您
14、所有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都了不起!他们含辛茹苦地培育了我们的爸爸妈妈,给我们创造了美好的生活;他们勤勤恳恳地工作,使我们的国家一天天强大。千般感动,万般感激,都化成了一个共同的心愿,那就是祝:(课件:全天下的老人身体健康、福如东海、寿比南山!)
15、老师也祝愿同学们做个爱心小天使,从小事做起,把爱心送给我们可亲可敬的老人们!
六、课后践行:
第二篇:讲课教案
第二章 机械设计总论
机器的组成及设计机器的一般程序
一、教学目标
1、掌握机器的结构组成的基本概念。
2、了解设计机器的一般程序及注意事项。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本节重点是从功能和结构上来熟练掌握机器的组成,了解设计机器时我们该遵循的一般程序。难点是会正确区分一台机器的各部分结构。
三、课时安排
本小节学时:2小时
四、内容安排 授课内容具体如下
2.1 机器的组成
本节课重点了解两个内容:
1、机器的组成
2、设计机器的一般程序 首先复习几个上节课学习过的内容:
1、什么是机械?
2、什么是机械设计?
一、机器的组成
我们知道机器是人们改造世界和现代化生活的重要工具,机器的发明,使用和发展是现代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创新过程。当然机器的发展经历了一个由简单到复杂的过程,人类为了满足生产及生活的需要,设计和制造了类型繁多、功能各异的的机器。但是,只有在蒸汽机出现以后,机器才具有了完整的形态。那么一台机器到底有哪几部分组成呢?以洗衣机为例来说明机器的组成。
图1洗衣机基本组成
1、通过分析,我们得到一般机器的组成如下:
图2机器的组成
2、具体对这几部分进行详细说明:
(1)原动机部分---是驱动整部机器以完成预定功能的动力源;通常一部机器只有一个原动机。(2)执行部分---是用来完成机器预定功能的组成部分;一部机器可以有一个执行部分(如压路机的压辊),也可以把机器的功能分成好几个执行部分(可举例)。
(3)传动部分---是把原动机的运动形式、运动及动力参数转变为执行部分所需的运动形式、运动及动力参数。
我们知道工作机一般都是靠原动机供给一定形式的能量才能工作,但是直接把工作机和原动机连接起来的情况是很少的,因为原动机运动形式是固定和有限的,而工作机要求的运动形式确是多种多样的,为了完成这种运动形式,运动及动力参数的转变,必须有传动部分。而且事实说明传动装置在整部机器的质量和成本中占有很大比例,机器的性能和运转费用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传动装置的优劣。因此不断提高传动装置的设计和制造水平具有极其重大的意义。而传动部分也是本课程学习内容的重中之重。(4)控制系统---控制方向,速度等的(5)辅助系统---如车上的照明,后视镜等
3、再以汽车为例,我们来找出汽车结构组成中这五部分各指哪些零部件。
4、以上是从功能上分析机械的组成,下面从结构上看:
零件:是机械的制造单元,机器的基本组成要素就是机械零件。举例 部件:按共同的用途组合起来的独立制造或独立装配的组合体。如减速器、离合器等。按大小来分:
图3 机械(机器)的组成(按大小分)
机器的组成的学习内容就此结束,那么我们考虑这样一个问题?假如让我们设计一个简单的机器,我们又该如何入手,如何考虑?这也就涉及到设计机器的一般程序或步骤问题了?接下来我们学习设计机器的一般程序。
2.2设计机器的一般程序
一部机器的质量基本上取决于设计质量。制造过程对机器质量所起的作用,本质上就在于实现设计时所规定的质量。因此,机器的设计阶段是决定机器好坏的关键。
一部完整的机器是一个复杂的系统,要提高设计质量,必须有一个科学的设计程序。虽然不可能列出一个在任何情况下都有效的唯一程序,但是根据人们设计机器的长期经验,一部机器的设计程序基本可以如下所示(仍然以洗衣机为例说明)。
一、机械(机器)设计的一般步骤
二、机器设计的四个程序的具体说明。
本小节学习内容总结
1、机器的基本组成,包括功能和结构两方面的分析。
2、机器设计的一般程序,每个程序中包括的工作步骤 布置下节课要学习的内容
1、考虑在设计机器过程中我们需要知道的主要要求。
2、通过了解机器设计的一般程序,考虑单个零件设计的步骤又是如何?会不会一样。
第三篇:讲课教案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
同学们,我们大汉民族是一个善待朋友的民族,可是我们也非常痛恨敌人,近代以来有无数仁人志士为消灭敌人失去了宝贵的生命,原因有很多,其中有一条就是敌友不分,后来,毛泽东指出,分清敌友,是中国革命的首要问题。那么到底哪些人是我们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敌人呢?今天我们就来一探究竟: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中明确指出:我们的敌人就是帝官封。同时,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也决定了中国革命的主要敌人就是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
其中,1.帝国主义是近代中华民族民主革命的首要对象 提问:为什么帝国主义是中国革命的首要对象?
一个网友讲了这样一个故事——“羊的故事”,这个故事是这样的:“在一片肥美的草原上有一群羊,它们没有敌人,所以它们每天过着安逸悠闲的生活,但这样时间一长,它们的基因开始退化,物种开始衰退.直到有一天,一群狼来了,那些弱的,老的,病的的羊都被吃光了,只有一些比较强的羊幸免于难,不过这样一来剩下的都是那些强壮的个体,它们繁衍出的后代就更加强壮,这反而有利于种群的发 展.” 他就说从这个故事可以扩展到我们旧中国,如果没有帝国列强打开我们的大门,我们就像那群羊一样闭关自守,在封建社会中过着落后的男耕女织的生活.帝国主义列强就像狼,虽然带给我们一些伤害,但也给我们带来先进的西方技术与文化,促进中国向资本主义社会过度.一句话概括.他的观点就是侵略反而有功了.请问同学,这种侵华有功论是否正确?
这种观点显然是错误的,从1840年到1949年的110年间,帝国主义列强先后对中国发动过大小数百次侵略战争,给中国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损失。
首先,割我宝地,视频
通过这个视频我们可以看到,中国的领土被瓜分的四分五裂,血肉模糊。整个华夏土地没有我寸土山河。
第二,掠我财富。帝国主义强迫中国签订了1100多个不平等条约,对中国的财富进行了大规模的疯狂掠夺。据统计,近百年来,外国侵略者通过这些不平等条约掠去战争赔款和其他款项达白银1000亿两。其中《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等8个不平等条约就勒索赔款19.53亿两白银,相当于清政府1901年收入的16倍。而日本仅通过《马关条约》勒索的赔款2.3亿两白银,就相当于当时日本国家财政四年半的收入。侵略者在战争中的破坏和抢劫造成的损失,更是难以估算。日本全面侵华战争期间(1937—1945年),中国有930余座城市被占领,直接经济损失达620亿美元,间接经济损失过5000亿美元。国家主权丧失,社会财富遭洗劫,使中国人民失去了最起码的生存条件。
第三,奴我同族
帝国主义者在历次侵略战争中,大规模地屠杀中国人民。1900年八国联军烧杀抢掠,将5万多人的塘沽镇变成空无一人的废墟,使拥有100万人的天津在烧杀之后仅存10万人,进入北京后,杀人不计其数,仅庄王府一处就杀死1700多人。在1937年开始的日本帝国主义的全面侵华战争中,2100余万人被打死打伤,1000余万人被残害致死。其中,在1937年12月13日后的6个星期内,日本侵略军在南京就杀害了30万人。这就是著名的南京大屠杀,那么大家请看这两幅图片:
左边呢是南京大屠杀时期的惨状,可以说是成排成排的民众被屠杀,右边呢是一个人上面写着“怎能忍受这许多人的吸收”我们偌大的中国被帝国主义折磨得民不聊生,饿殍遍地,所以我们的首要的第一个最凶恶的敌人是帝国主义
誓雪我辱
另外2.封建主义是近代中华民族民主革命的又一主要对象
因为地主阶级是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主要社会基础,如果不推翻地主阶级,就不能彻底铲除封建制度的根基,同时,地主阶级从上到下横行乡里、鱼肉百姓,无恶不作,大家请看这两幅图片,左边这幅图呢,慈禧说了“量中华之物力,皆与国之欢心”这是个什么意思呢。通俗点讲则是尽我们中国的力量满足洋人的需求讨得洋人的欢心。这是在1894年,甲午战争时期,这一年也正是慈禧的60大寿,慈禧下诏书说:要效仿康熙乾隆,从大内到颐和园所经之处都要张灯结彩,大肆修缮。同时还要接受各个地方的贺寿礼。有些主战派大臣上书说,停掉工程,支援前线,慈禧听后大为震怒,上述大臣被迫改口称是要停掉其他的工程而不是贺寿工程,后来有主战派纷纷前来上书,慈禧又说了:今汝另吾不欢者,吾亦将令彼终生不欢。结果在11月7号这天,正是慈禧大寿,于是就下令举国上下大肆欢庆,大摆筵席,唱戏三天,欢庆期间谢绝处理一切政务。结果好了,欢庆结束了,敌人也打到家门口了,所以慈禧等人就一而再再而三的逃,在逃亡期间下诏书就说了上面的话。
另外一幅图呢是八国联军的统帅瓦德西,瓦德西和当时的风尘女子赛金花有交情,赛金花虽是一风尘女子,但看到京城饿殍遍地,心里也不是滋味,于是就找到了瓦德西,果然瓦德西对京城的屠杀有所收敛,随后,封建地主阶级得知这一信息后,竟然指使赛金花向瓦德西为慈禧太后求情,为当时的地主阶级求情更有甚者在辛丑条约签订之前,由于条约当中赔款太多,也指使赛金花希望通过她能够减少一些赔款。所以赛金花当时人称“京城赛二爷”,民间更有甚者称她为“护国娘娘”。
同学们,当政者卖国求荣,作为最高的统治者封建地主阶级为了一己私欲而置国家利益于不顾。这又岂能是我们华族胄裔所能容忍?同时由于封建地主阶级的软弱和无能,竟然连风尘女子都用在了政治领域。说白了,风尘女子还有一点爱国之心,可是作为最高统治者,竟然是卑躬屈膝,卖国求荣。所以封建地主阶级是我们又一革命的对象。
最后,3.官僚资本主义也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
官僚资本主义是外国帝国主义同本国地主阶级和旧式富农密切配合,依靠国家政权发展起来的买办的、封建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具有垄断性、买办性和封建性特征,严重束缚着中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咱们先来看看这个买办性,是说呢官僚资产阶级是被帝国主义所豢养,比如为帝国主义寻找材料来源地,寻找商品的倾销市场。
其次是封建性,洋务运动时期的人物,比如李鸿章、奕䜣、曾国藩等人本身是封建地主阶级的官员,但同时也经营者军需等领域商品,所以本身具有一定的封建性
最后还有一个垄断性,我们大家想一下,官商勾结的结局是什么?不就是对某个领域进行垄断吗?所以也具有一定的垄断性。1927年以后,以蒋、宋、孔、陈为代表的四大家族,在20年中,聚积了价值达100亿至200亿美元的巨大财产。垄断了国家的经济命脉。到1942年,民族资本仅占全国资产总额的30.42%,而官僚资本已占到69.58%。尤其工业运输方面,官僚资本的垄断程度极高。解放前夕,它已占到整个工业运输固定资本的80%。其中拥有电力的67%,铁路、公路和航空运输的100%。当时有“蒋家天下陈家党,宋家兄妹孔家财。总之,官僚资本主义的存在不但没有带来社会生产力的进步,相反,却严重地阻碍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因此,在解放战争时期,毛泽东提出官僚资产阶级的概念,把官僚资产阶级作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
总体上看,中国革命对象是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但在不同历史阶段,随着主要矛盾的不同,主要敌人也有所不同。在国共合作的大革命时期,革命的主要对象是帝国主义支持下的北洋军阀;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革命的主要对象是国民党新军阀;在抗日战争时期,革命的主要对象是日本帝国主义;在解放战争时期,革命的主要对象是帝国主义支持下的国民党反动派。
第四篇:讲课教案
如何加强学习
知识改变命运,学习创造未来。古今中外,圣贤们有很多关于学习的格言,比如,“读一本好书,就象和一个高尚的人谈话”、“三日不读书,则语言无味,面目可憎”、“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则知明而行为无过矣”等等,这些关于学习的著名论断,无一不说明了学习的重要性,告诫我们必须不断加强学习,增加知识涵养。一位哲人说过:“一切才能都要靠知识来营养”。能力来源于素质,素质来源于知识,而获得知识的途径首先是学习。为什么同是干部,有的分析解决问题视野开阔,思想活跃,思维敏捷,经常能够闪出一些思想火花,提出一些有价值的建议,受到领导的赏识;而有的同志却思想迟钝,观点陈旧,方法单一,缺少创新意识,经常处于被动应付的状态?问题的关键就在于知识面窄,缺乏思想积累。从长远看,从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看,仍然要有一种“学如不及,犹恐失之”的紧迫感和危机感。何况,作为我们学员,新知识、新技术日新月异,迅猛发展,不更新知识、不增强素质,就难以跟上时代发展的节拍。
一、什么叫学习中文名称:学习
英文名称:study,learn或learning
(一)定义:由于经验或实践的结果而发生的持久或相对持久的适应性行为变化。学习是透过教授或体验而获得知识、技术、态度或价值的过程,从而导致可量度的稳定的行为变化,更准确一点来说是建立新的精神结构或审视过去的精神结构。
国外一些知名学者或科学家对学习概念的理解
(1)素普(Thorpe,1963):学习是通过由经验产生的个体行为的适应性变化而表现出来的过程。
(2)金布尔(Kimble,1961): 学习是由强化练习引起的有关行 为潜能的持久性变化。
(3)加涅(Gagne,1965): 学习是人的倾向或能力的变化,这种变化能够保持而不能单纯归因于生长过程。
(4)威特罗克(Eittrock,1977):学习是描述那种与经验变化过程有关的一种术语。它是在理解、态度、知识、信息、能力以及经验技能方面学到相对恒定变化的一种过程。
(5)温非尔德(Wingfield,1979):学习是由练习或经验引起的行为或知识的较持久的变化。
(6)鲍尔和希尔加德(Bower & Hilgard,1981):学习是指一个主体在某种规定情境小的重复经验引起的、对那个情境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变化。
(7)潘菽(1980):学习是人及动物在生活过程中获得个体的行为经验的过程。
(8)皮连生(1997):学习是机体通道与其环境相互作用导致能力或倾向相对稳定变化的过程。
(二)基本解释:学习是指学习者因经验而引起的行为、努力和心理倾向的比较持久的变化。这些变化不是因成熟、疾病或药物引起的,而且也不一定表现出外显的行为。
学习广义解释:学习是指学习者因实践经验而引起的行为、能力和心理倾向的比较持久的变化。广义概念的分解:学习是人和动物在生活过程中通过获得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相对持久的适应性变化。目前比较被大多数学者所接受的界定是“学习是个体在特别情境下,由于练习或反复经验而产生的行为、能力或倾向上的比较持久的变化及其过程”。第一,学习表现为个体行为或行为潜能的变化(或内隐或外显);第二,学习所引起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变化是相对持久的; 第三,学习所引起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变化是因经验的获得而产生的;第四,学习是人和动物所共有的一种对环境的适应现象。狭义的学习,指的即是学生的学习。在各类学校环境中,在教师的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的,是在较短的时间内系统地接受前人积累的文化经验,以发展个人的知识技能,形成符合社会期望的道德品质的过程。
自然界角度的解释:《中国大百科全书(简明)》认为,学习是获取知识和掌握技能的过程。既包括通过正规的教育和训练获得知识技能,也包括在日常生活和实践活动中积累知识经验。学习的这种含义在日常用语和科学术语中都是一样的。但是,倾向于行为主义理论的心理学家认为这一定义过分宽泛,不能确切地界定学习一词的含义,而且,这样的理解可以用来说明人类的学习行为,却不适于解释所有动物特别是某些低等动物的简单学习行为。因此,他们给学习下的定义是“因受到强化的练习而出现的潜在反应能力的较为持久的改变”。这个定义包括四个对于了解学习过程至关重要的要点:第一、“较为持久的改变”。这就排除了因疲劳、餍足或习惯化而造成的动机和反应能力下降等临时性的行为变化,这类变化都不属于学习。第二、“潜在反应能力”。这说明通过学习不仅发生外部行为的明显改变,也出现难以直接观察到的内在的变化。比如因接触某些对象和情境而使学习效能明显提高的潜伏学习和无意学习就都属于学习的范围。第三、“受到强化”。这是行为主义心理学家最重视的关键部分,因为没有强化(没有无条件刺激伴随或对作出的反应不给予奖赏)就不会有“潜在反应能力的较为持久的改变”,而且会使已经获得的反应能力出现消退。第四、“练习”。要学习的行为必须实际出现并经过反覆才会发生学习。当然,通过观察和模仿而实现的学习也可以只有内在的变化而没有明显的外部行为表现。此外,强调学习要经过练习还可以把某些物种的先天倾向(如鸭类的印刻现象)和由机体成熟而引起的变化(如鸟的飞翔)排除于学习之外。
(三)对学习一些学派的观点 学习在教育学领域中,一般认为学习是人类个体在认识与实践过程中获取经验和知识、掌握客观规律、使身心获得发展的社会活动,学习的本质是人类个体的自我意识与自我超越。它把学习当作一种社会活动来考察的。
而心理学领域内大家比较赞成的是指人和动物因经验而引起的倾向或能力相对持久的变化过程,这些变化不是因成熟、疾病或药物引起的,而且也不一定表现出外显的行为。它着重考察的是学习的心理机制。
行为主义:动物的学习就是在刺激和反应之间形成联结。学习的实质就在于形成、强化与反应之间的习惯性联结。它主要强调的是刺激——反应的联结。
格式塔学派:学习的实质和目的不在于强化刺激和反应之间的联结,而在于形成和发展“格式塔”(即形成和发展人的内在认知结构、完形)。
建构主义:学习是学习者主动建构内部心理表征的过程,强调学习过程中学习主动性的发挥。学习过程包含两方面的建构:对新信息的意义建构,运用原有的经验超越所提供的信息;对原有经验的改造和重组。学习既是个性化行为,又是社会性活动,学习需要对话与合作。学习发生于真实的学习任务中。建构主义强调学习的主动性。
人本主义心理学派:学习是自我概念的变化,是价值与潜能的实现。
在中国,学习这一词,是把“学”和“习”复合而组成的词。最先把这两个字联在一起讲的是孔子。孔子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yuè)乎?”意思是,学了之后及时、经常地进行温习和实习,不是一件很愉快的事情吗?很明显,学习这一复合名词,就是出自孔子的这一名言。按照孔子和其他中国古代教育家的看法,“学”就是闻、见与模仿,是获得信息、技能,主要是指接受感官信息(图像信息、声音信 息及触觉味觉等等信息)与书本知识,有时还包括思想的含义。“学”是自学或有人教你学。“习”是巩固知识、技能的行为,一般有三种含义:温习、实习、练习。“学”偏重于思想意识的理论领域,“习”偏重于行动实习的实践方面。学习就是获得知识,形成技能,获得适应环境改变环境的能力的过程。实质上就是学、思、习、行的总称。
二、学习的作用
(一)个体生存的必要手段。动物和人的生活都离不开学习。学习是动物和人与环境保持平衡、维持生存和发展所必需的条件,也是适应环境的手段。动物和人为了生存下去,还必须通过学习获得个体经验。这种后天习得行为经验可适应相对迅速的变化,与先天本能相比,其意义显然要重要得多。譬如,一只小羊羔通过不断地向羊妈妈学习,知道了哪里可以寻找到丰富的食物,知道了怎样躲避狼的追捕。如果小羊不学习,就不能适应不断变化的外界环境,也就无法生存下去。然而,学习对个体生活的作用和重要性的程度,在各种动物之间的差异很大。越高等的动物,生活的方式越复杂,本能行为的作用也越小,学习的重要性就越大。在低等动物中,习得的行为很少,获得的速度也很慢,学习对其生活可以说不起什么作用。例如原生动物刚出生不久,其一生中的大部分动作就已出现了,后天所需要的反应也已大都具备。它们学习的能力很低,保持经验的时间也很短,因而学习的结果对它们生活的作用是很小的。
相反人是最高等的动物,生活方式极为复杂,固定不变的本能行为最少。人类行为的绝大部分是后天习得的,学习的能力以及学习在人类个体生活中的作用也就必然是最大的。人类婴儿与初生的动物相比,相对来说,独立能力低,天生的适应能力也低。可以说,离开父母的养育,婴儿是无法生存下去的。但是人类却有动物不可比拟的学习能力,可以迅速而广泛地通过学习适应环境。如,种植谷物,获取粮食,靠的是学习;战胜毒蛇猛兽等天敌,对付可怕的瘟疫,以免于 被消灭,靠的也是学习。总起来看,人和自然界的其它动物如狮子、老虎甚至麻雀相比,很多方面都处于劣势,人能够成为万物之灵,靠的是学习。国外有句名言,叫做“不学习就灭亡”。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发表著名的研究报告,题为《学会生存》,就把学习同生存直接联系在一起,可见学习对人类生存的重要性。
(二)促进人的成熟。随着年龄的增长,人的生理和心理会逐渐成熟。但成熟并不是完全脱离环境和学习影响的纯自然过程。学习对成熟的影响作用,首先得到了动物心理研究的支持。近二三十年以来,许多心理学家的实验研究发现,动物,尤其是初生动物的环境丰富程度,可以影响动物感官的发育和成熟,也会影响大脑的重量、结构和化学成分,从而影响智慧的发展。
关于人类学习对成熟的促进影响,瑞士著名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JPiaget.1969)认为,必须通过技能的练习来促进儿童的成熟。他还说:“儿童年龄渐长,自然及社会环境影响的重要性将随之增加。” 怀特关于对初生婴儿眼手协调的动作训练的实验研究说明了学习和训练对成熟的促进作用。怀特发现,经过训练的婴儿,平均在3.5月时便能举手抓取到面前的物体,其眼手协调的程度相当于未经训练的5个月的婴儿的水平。这就说明了学习、训练对成熟的促进作用,学习促进了潜能的表现和能力的提高。有的学者研究表明,在婴儿出生后的四五年里,除了营养条件外,缺乏适当的学习训练或教育不当,也会给脑的发展带来不利的影响。
有人研究聋哑人死后的大脑皮层,发现控制视听器官的部位趋于萎缩;对先天盲人复明后进行测验,发现他们眼运动不规则,难以集中注意于一点,不能精确地区分圆形和正方形。印度狼孩卡玛拉回到人类社会时虽然大约已七八岁了,但智力水平仅相当于6个月的婴儿;她死时大约16岁,可能只相当于三四岁幼儿的智力水平。所有这些研究与事实说明,早期的学习、训练以及相应的文化环境,对人的感觉 器官和大脑等机体功能的发展是有着一定影响的。据此,对儿童的帮助,要以其成熟程度为依据,又绝不能等待成熟。应该在合适的“生长点”上将恰当的学习内容、合理的训练方法和教育方式结合运用,促进其生理和心理的成熟。
(三)提高人的素质。(1)学习可以提高人的文化修养。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了大量的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特别是精神文化,如文学、艺术、教育、科学等方面的成果尤其需要我们通过学习去获得,以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缺乏一定文化素养的人不能算做真正健全的人,现代社会的新型人才必须是具有较高文化素养的人。(2)学习可以优化人的心理素质。一个现代社会的新型人才,应该具备诸多方面的良好心理素质,如高尚的品德,超凡的气质,敬业的精神,目标专一的性格,以及坚韧不拔的意志,等等。这些都可以通过学习来达到。正如萨克雷所言:“读书能够开导灵魂,提高和强化人格,激发人们的美好志向,读书能够增长才智和陶冶心灵。”
(四)文明的延续和发展。美国著名民族学家,原始社会历史学家摩尔根认为,人类社会的历史可概括为三个时代,即蒙昧时代,野蛮时代和文明时代。在蒙昧时代,人类世代相沿地生活在热带或亚热带的森林中,以野生果实、植物根茎为食,还有少部分栖居在树上。随着地壳的变化,气候的改变,人类不得不从树上移居地面,学会了食用鱼类、使用火、打制石器、使用弓箭、磨制石器等生存的本领,世代相袭。到了野蛮时代,人类又学会了制陶术、动物的驯养繁殖和植物的种植。这一时代的后期,还学会了铁矿的冶炼,并发明了文字,从而使人类历史过渡到文明时代。
由此看来,人类文明的延续和发展,就如同一场规模宏大而旷日持久的接力赛:前代人通过劳动和生活获得维持生存和发展的经验,不断总结,不断积累,不断提高,形成知识和技能,传给后人;后辈人在学习前人经验的基础上,进行进一步丰富和提高,以适应时代与 环境的变迁。如此代代传递,便形成了一部人类文明延续发展的历史。
显而易见,野蛮时代的人类如果不世代相袭地向先辈学习使用火,就只能像自己的祖先一样过着茹毛饮血的生活;文明时代的人类如果不世代相袭地向先辈学习畜牧业和农业,也只能像自己的远祖一样靠现成的天然产物为食。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由于人类文明在一定意义上存在加速发展的趋势,所以学习活动对人类社会的作用更加明显。十八世纪的技术革命以蒸汽机的出现为标志。那时,格里沃斯、纽科门、瓦特等革新能手,通过学习,掌握物理学、机械学等知识,设计、制造、试验,最终发明了蒸汽机。十九世纪的技术革命是以电力为标志。而这一新生产力的创造是无数人学习、创造的结晶。德国赫兹发现电生磁,法拉第发现磁生电,建立电磁感应定律,麦克斯韦又建立电磁理论、麦克斯韦方程,西门子发明发电机,德普勒研制出高压输电技术,等等,从而促使人类进入电力时代。本世纪以电子计算机、原子能、空间技术为标志的新技术革命,又一次证明学习的巨大促进力。在这个信息时代,我们只要考虑一下这个事实:以极便宜的价格买到性能优良的个人电脑,自由地在网上漫游,不出门而立知天下事。就不能不惊诧于科学技术给现实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不能不心悦诚服地承认学习对我们人类的文明与进步的重要作用。
三、学习的目的
学习目的是指学习什么东西最后为了获得什么。我重点想讲一件如何培养学习目的性。古今中外,凡有成绩者无不对自己所从事的事业有着浓厚的兴趣,兴趣推动着他们孜孜不倦地追求而取得成功。科学家丁肇中用6年时间读完了别人10年的课程,最后终于发现了“J粒子”,是第一位获得诺贝尔奖学金的华人。记者问他:“你如此刻苦读书,不觉得很苦很累吗?”他回答:“不,不,不,一点儿也不,没有任何人强迫我这样做,正相反,我觉得很快活。因为有兴趣,我急 于要探索物质世界的奥秘,比如搞物理实验,因为有兴趣,我可以两天两夜,甚至三天三夜呆在实验室里,守在仪器旁。我急切地希望发现我要探索的东西。”学生只有对学习感兴趣,才能把心理活动指向和集中在学习的对象上,使感知觉活跃,注意力集中,观察敏锐,记忆持久而准确,思维敏锐而丰富,激发和强化学习的内在动力,从而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兴趣的形成和家庭教育、教师的教学、周围环境的影响、学习者有意识的自我培养有关。在这里我们主要讲,作为学兵如何培养学习兴趣。
(一)积极期望。积极期望就是从改善学习者自身的心理状态入手,对自己不喜欢的学科充满信心,相信该学科是非常有趣的,自己一定会对这门学科产生信心。想像中的“兴趣”会推动我们认真学习该学科,从而导致对此学科真正感兴趣。一位学生对学习地理毫无兴趣,怀着一种焦急的心情等待下课铃声,为了培养对地理的兴趣,他作了这样的练习:“我喜欢你,地理!”重复几遍之后,他觉得地理不像从前那样枯燥无味了。第二天他在图书馆借了一本有关地理的书,回家后,收拾一下房间,高高兴兴地读了起来,再上地理课时也开始听老师讲解了,后来很喜欢地理,总是急不可待地盼着上地理课。
(二)从可以达到的小目标开始。在学习之初,确定小的学习目标,学习目标不可定得太高,应从努力可达到的目标开始。不断的进步会提高学习的信心。不要期望在短期内将成绩提高上去,有的同学往往努力学习一两周,结果发现成绩提高不大,就失去信心,从而厌恶学习。持之以恒地努力,一个一个小目标的实现,是实现大目标的开始。
(三)了解学习目的,间接建立兴趣。学习目的,是指某学科的学习结果是什麽,为什么要学习该学科。当学习该学科没有太强的吸引力时,对最终目标的了解是很重要的。学习过程多半都是要经过长期艰苦努力的,这种艰巨性往往让人望而却步,而学习又是学生的天 职,不能不学,所以要认真了解每门学科的学习目的。看书上的绪言部分,听老师介绍学科发展的趋势,或从国家、社会的发展前景的高度去看待各门学科。例如,记外语单词和语法规则,常常是枯躁无味的。但记住以后,会给听、说、读、写、译等技能的培养带来很大的帮助,而且考试中也会得高分。如果我们对学习的个人意义及社会意义有较深刻的理解,就会认真学习各门功课,从而对各科的学习发生浓厚的兴趣。
(四)培养自我成功感,以培养直接的学习兴趣。在学习的过程中每取得一个小的成功,就进行自我奖赏,达到甚么目标,就给自己什么样的奖励。有小进步,实现小目标则小奖赏,如让自己去玩一次自己想玩的东西;有中进步、实现中目标则中奖励,如买一本自己喜欢的书画或乐器等;有大进步、实现大目标则大奖励,如周末旅游等。这样通过渐次奖励来巩固自己的行为,有助于产生自我成功感,不知不觉就会建立起直接兴趣。
(五)把原有的其他兴趣转移到学习上来,以培养新的学习兴趣。每个人在少年儿童时期都有自己特别感兴趣的事,如爱玩汽车、爱搭积木等。到了高年级后,就应当去发现、了解与爱好有关的知识,如怎样当个好驾驶员?汽车是如何发动的?汽车的构造原理是什麽?我所学的知识中那些和它们有关系?这样就把对学习的兴趣在原有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爱因斯坦中学时只对物理感兴趣,不喜欢数学,后来他在向纵深研究物理时发现数学是其基础,便又产生了对数学的兴趣。又如你对语文基础知识的学习不感兴趣,而对写作非常感兴趣。这样你可以通过写作练习,体会出语文基础知识的学习对写作的重要意义,从而增强对语文基础知识学习的积极性。
(六)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确立稳定的兴趣。用学得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一是能巩固知识,而是能修证知识,三是能带来自我成功的喜悦情绪。这种喜悦情绪正式建立稳定持久的兴趣所必需的。
(七)保持兴趣的最容易的方法是不断地提问题。当你为回答或解答一个问题而去读书时,你的学习就带有目的性,就有了兴趣。准备一些问题是很容易的,仅仅把每节的标题成问题就是了。例如学习阿基米德定律时,你可问:阿基米德定律的内容是什麽?它是怎样发现的?怎样证明它的结论是对的?它的公式是什么?使用它应注意甚麽问题?我能否用其他的办法推出?为了回答这些问题,一开始你强迫自己详细看下去,但是,一旦你真正的往下看,你就会被吸引住。
(八)想像学习成功后的情景,激发学习兴趣。当我们满腔热情地去做任何一件事前,一般都对它的结果有了预期的想象,而坚持去做这件事情。例如你想像某个电影非常好 看才促使你去看,假如你事先想像这个电影不好看,那么你一定不去看。厨师想象出自己做出来的佳肴是什么味道,继而辛苦劳作;作曲家想象出自己作出的曲子会产生什麽样的声音,从而激发出他的创作热情。你可以想象出考试成绩优秀,可以顺利进入大学,为家庭为社会作出贡献,为个人创造好的前程。也可以想象出考试成绩优秀,得到老师、家长的赞扬,得到同学们的羡慕等,从而激发学习兴趣,想像会帮你成功。
假如你能坚持用这8种小方法激发自己对某门学科的兴趣,相信你在不久的将来会对自己不感兴趣的学科感了兴趣。
四、学习的方法(重点讲解如何提高学习效率的问题)学习必须讲究方法,而改进学习方法的本质目的,就是为了提高学习效率。学习效率的高低,是一个综合学习能力的体现。在学生时代,学习效率的高低主要对学习成绩产生影响。进入社会之后,还要在工作中不断学习新的知识和技能,这时候,一个人学习效率的高低则会影响他的工作成绩,继而影响他的事业和前途。可见,养成好的学习习惯,拥有较高的学习效率,对人一生的发展都大有益处。大学我经常看到这样的情况:某同学学习极其用功,在班上学,回家也学,不时还熬熬夜,题做得数不胜数,但还是没有通过考试。其实面对这 样的情况,本来有付出就应该有回报,而且付出的多就应该回报很多,这是天经地义的事。但实际的情况却并非如此,这里边就存在一个效率的问题。效率指什么呢?好比学一样东西,有人练十次就会了,而有人则需练一百次,这其中就存在一个效率的问题。
高考状元具备的六个学习习惯 1.预习的习惯 2.复习的习惯 3.作业的习惯 4.思维的习惯 5.听课的习惯 6.作息的习惯
这六个习惯都可以说直接或间接的提高了学习的效率。学习效率是决定学习成绩的重要因素。如何提高自己学习效率呢?
首先,要自信。很多的科学研究都证明,人的潜力是很大的,但大多数人并没有有效地开发这种潜力,这其中,人的自信力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无论何时何地,你做任何事情,有了这种自信力,你就有了一种必胜的信念,而且能使你很快就摆脱失败的阴影。相反,一个人如果失掉了自信,那他就会一事无成,而且很容易陷入永远的自卑之中。
提高学习效率的另一个重要的手段是学会用心。学习的过程,应当是用脑思考的过程,无论是用眼睛看,用口读,或者用手抄写,都是作为辅助用脑的手段,真正的关键还在于用脑子去想。举一个很浅显的例子,比如说记法规,如果你只是随意的浏览或漫无目的地抄写,也许要很多遍才能记住,而且不容易记牢,而如果你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运用联想的方法去记忆,往往可以记得很快,而且不容易遗忘。现在很多书上介绍的快速记忆的方法,也都是强调用脑筋联想的作用。可见,如果能做到集中精力,发挥脑的潜力,一定可以大大 提高学习的效果。
另一个影响到学习效率的重要因素是人的情绪。我想,每个人都曾经有过这样的体会,如果某一天,自己的精神饱满而且情绪高涨,那样在学习一样东西时就会感到很轻松,学的也很快,其实这正是我们的学习效率高的时候。因此,保持自我情绪的良好是十分重要的。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应当有较为开朗的心境,不要过多地去想那些不顺心的事,而且我们要以一种热情向上的乐观生活态度去对待周围的人和事,因为这样无论对别人还是对自己都是很有好处的。这样,我们就能在自己的周围营造一个十分轻松的氛围,学习起来也就感到格外的有精神。
提高效率,途径我个人认为大致有以下几点:
(一)每天保证8小时睡眠。晚上不要熬夜,定时就寝。中午小睡一会。充足的睡眠、饱满的精神是提高效率的基本要求。
(二)学习时要全神贯注。玩的时候痛快玩,学的时候认真学。一天到晚伏案苦读,不是良策。学习到一定程度就得休息、补充能量。学习之余,一定要注意休息。但学习时,一定要全身心地投入,手脑并用。学习的时侯常有陶渊明的“虽处闹市,而无车马喧嚣”的境界,只有手和脑与课本交流。
(三)坚持体育锻炼。身体是“学习”的本钱。没有一个好的身体,再大的能耐也无法发挥。因而,再繁忙的学习,也不可忽视放松锻炼。有的学员为了学习而忽视锻炼,身体越来越弱,学习越来越感到力不从心。这样怎么能提高学习效率呢?
(四)学习要主动。只有积极主动地学习,才能感受到其中的乐趣,才能对学习越发有兴趣。有了兴趣,效率就会在不知不觉中得到提高。有的学员基础不好,学习过程中老是有不懂的问题,又羞于向人请教,结果是郁郁寡欢,心不在焉,从何谈起提高学习效率。这时,唯一的方法是,向人请教,不懂的地方一定要弄懂,一点一滴地积累,才能进步。如此,才能逐步地提高效率。
(五)保持愉快的心情,和别人融洽相处。每天有个好心情,做事干净利落,学习积极投入,效率自然高。另一方面,把个人和集体结合起来,和同学保持互助关系,团结进取,也能提高学习效率。
(六)注意整理。学习过程中,把各科课本、作业和资料有规律地放在一起。待用时,一看便知在哪。而有的学员查阅某本书时,东找西翻,不见踪影。时间就在忙碌而焦急的寻找中逝去。我认为,没有条理的学员不会学得很好。
提高学习效率并非一朝一夕之事,需要长期的探索和积累。前人的经验是可以借鉴的,但必须充分结合自己的特点。影响学习效率的因素,有学习之内的,但更多的因素在学习之外。首先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合理利用时间,另外还要注意“专心、用心、恒心”等基本素质的培养,对于自身的优势、缺陷等更要有深刻的认识。总之,“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五、自己关于学习的一些体会
但我也有记笔记的时候。写毕业论文的时候,记过;写调研报告的时候,记过;想考研,复习时记过。等等。但这些笔记,大多零乱不堪,用完后即塞入废纸篓了。倘要检查,对不起,没有,有也不能示人。可是,我每年都有一本笔记,工工整整的,是为了应付检查。上面的内容也很好,大多是领导人讲话,中央会议精神,我已经看过了,手头也保存了,但还要记在本子上,应付检查!
其实,学习不学习,与记笔记、写体会无关。就像冷暖,与衣服的颜色和式样无关!很多不看书的人,笔记、体会很多;很多不学无术的人,发表的文章很多;很多饱食终日的人,在主席台上讲的话很多;很多素质低下、拍马溜须的人,当领导的很多。记了笔记,写了体会,只能证明学过,不能证明真的学过!
那么,用什么衡量学习呢?只能是工作的能力。认真工作,而且 干好了工作,就是学习的标准。一般的总结都不会写,起草一个通知都文不达意,上了台子就结结巴巴讲不出话,工作没有思路,不知道当前的大政方针,这难道是坚持学习的表现吗?鬼才相信,但偏就有人相信!
那么,如何加强学习呢?我感觉,有三点特别重要。
首先,要肯学。现在许多同志都强调工作太忙,经常是“两眼一睁,忙到熄灯”,材料一写就是“三更灯火五更鸡”、说工作能应付过去就不错啦,哪还有时间和精力去学习。我想,工作忙是客观的,但并不是说就忙得连一点学习的时间都没有了,相反许多时候忙,就是因为学习不够,能力素质不高造成的。所以,对于学习首先要在思想上提高认识,树立一种“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的精神,把吹牛、喝酒、闲逛的时间和精力用到学习上,不让时间白过,不让精力浪费。
第二,要吃苦。学习必须要能吃苦,如果没有“瘦掉几斤肉、脱掉几层皮”和“蚂蚁啃骨头”的劲头,是学不出成效来的。只有那些矢志不渝、勤奋刻苦的人,才能有所建树,才能胜人一筹。对于学习的苦,我很喜欢西方一位哲学家叔本华的一句话,这里与大家共勉:“痛苦是很重要的,这正像一艘船必须要压舱一样,没有它,船就成了风的玩具,很容易倾覆。痛苦是天才灵感的源泉,假如在生活中都能遂心所欲,过得舒舒泰泰的,那么莎士比亚、歌德的诗剧何由产生?柏拉图还会有哲学思想、康德还会有纯粹理性批判吗?”
第三,要实用。毛泽东同志告诫我们:“有书本知识的人向实际方面发展,然后才可以不停止在书本上,才可以不犯教条主义错误”,还说“学习的目的全在于应用”。邓小平同志也要求我们“学马列要精,要管用”。实践出真知。要想知道苹果是什么味道,就必须亲自尝一尝。一个人的素质不是天生就有的,只能靠后天的学习实践才能形成。读书是一种学习,实践也是一种学习,而且是更重要的学习。即使一个 人学到的东西很多,讲起来头头是道,如果不去实践,不去抓落实,那也只能是一个“空把式”、“假把式”,即通常人们所讲的“语言的巨人,行动的矮子”。有人讲,读书学习有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读而不懂”;第二个层次是“读而又懂”;第三个层次是“读而又懂了书本上没有的东西”。显然,对于学习,我们应该以第三个层次为目标,把理论学习与个人思想和实际工作相结合,跳出书本,学以致用,实践中提高,转化为成果。
第五篇:讲课教案
学号:2011030356
题目:五四爱国运动
姓名:周欣
年级:
专业:历史专业
学院:社会与历史学院
教案
2011级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14年4月
授课对象:高中学生 授课科目:历史
课题: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一第16课五四爱国运动 教材分析:
五四运动是中国历史的一个转折点,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上接旧民主主义革命,下接新民主主义革命,所以本课在教材中有很重要的地位,同时,它也预示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曙光喷薄欲出。学情分析:
我授课的对象是高一学生,他们思想活跃,有一定的自主分析和探究的能力。此外,初中历史教科书中五四运动也是重点,学生已有了初步的了解,但只是一些片段的认识,而且只停留在感性层面,缺乏整体的和深刻的认识。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了解五四运动爆发的原因及背景、熟悉五四运动发生的经过,理解五四运动的性质和五四精神的实质,知道五四运动发生的导火线和口号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探究、分析五四运动爆发的前前后后,归纳五四运动爆发的原因并创设情境,结合有关史料、歌曲和电影片段,引导学生步步深入探究五四运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清楚地对五四运动作出价值判断,由此引导学生形成对国家、民族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怀。
教学重难点:
重点:五四运动爆发的背景
难点:五四运动的性质和五四精神的实质 教学手段:多媒体使用和课本相结合的方式
教学过程:
1、课前准备
布置同学在课前提前预习本节课所讲的内容,使同学们在课上能够更好的去聆听我这节课教授的内容,并且更好的认识、了解五四运动。
2、组织教学
同学,我们开始上课了,请安静!
3、导入新课
师:在我们学习新课之前,我们先来听一首歌曲【《中国共青团团歌》】,有会唱的,可以一起唱。同时和学生交流:好了,同学们歌曲就听到这里,大家知道这是什么歌曲吗?会唱吗?我们看到幻灯片上给出的歌词,特别是我用黑色的字体标注的部分,“五四的火炬,唤起了民族的觉醒,壮丽的事业激励着我们既往开来。”从这,我们就可以看出,五四运动,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具有重大的影响。没错,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新课,就是第16课五四爱国运动。
4、讲授新课
一、爆发的原因:
1、“二十一条”
师:请问大家知道一战期间侵华的主要帝国主义国家是谁?它又向中国提出了什么?谁知道,找人回答一下。生:日本,“二十一条”
师:回答的很正确,当时主要侵华的帝国主义国家就是日本,1915年1月日本驻华公使日置益向袁世凯政府递交了“二十一条”密约。那何为五九国耻? 生:略
师:在1915年日本以支持袁世凯称帝为条件,向袁世凯提出了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而袁世凯对于日本提出的“二十一条”,1915年5月9日,除第五条部分内容以后再议外,称帝心切的袁世凯接受了“二十一条”的全部内容。中国人把这一天作为国耻纪念日,这就是“五九国耻”。
接下来我们大致看一下书上64页第二段小字部分(图片右侧)二十一条的主要内容,概括说明“二十一条”的实质是什么? 【给予一定的提示】
生:灭亡中国,使中国沦为日本的殖民地。
师:“二十一条”实际上是要灭亡中国,把中国变为日本的殖民地。从此形成了日本独霸中国的局面,一直持续到1922年华盛顿会议的召开。
2、巴黎和会
师:大家先来观看电影《我的1919》的顾维钧演讲部分片段,好了,我们先看到这,在巴黎和会上,顾维钧慷慨陈词就山东问题作了一次精彩发言,说明山东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批驳了日本的无理要求。然后同学们试想,中国作为战胜国,期待在巴黎和会上能够“公理战胜强权”,结果却变成了“强权即公理”的现实,就像影片中顾维钧说的那样,中国人能不愤怒么?我们思考一下巴黎和会是怎样的会议?中国人为什么对它有所期许?结果又是如何?,巴黎和会是在英、法、美、日、意五个帝国主义国家操纵下宰割战败国,重新瓜分殖民地的分赃会议。期许:中国政府作为战胜国,派出了外交总长陆徵祥为首的代表团出席会议,希望借此改变中国在国际上的屈辱地位。结果:巴黎和会决定将战败国德国在山东的一切权益转让给日本,打破了中国人对帝国主义列强的幻想。
那么这场巴黎和会又与五四运动有怎样的关系呢?我们来看一下,由于在和会上,中国代表的正义要求被拒绝,和会要把德国在山东的一切权益转让给日本。消息传出来了,群情激愤。北洋政府却来电要求代表在和约上签字,更加激起人民群众的反抗。
因此可以得出中国在巴黎和会上外交的失败是五四运动的导火线。
师:那好了,如果没有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是不是五四运动就不会发生?”谁能回答一下? 生:不是的,它会发生(略)师:说的已经很完整了,五四运动的爆发仅仅是因为中国在巴黎和会上的外交失败。是因为五四运动的发生有其必然性的,是当时国际与国内政治、经济、阶级、思想各方面大变动的产物。
3、接下来,我们就看一下五四爆发的其他的原因。
(一)国际原因:①一战期间,日美加紧侵略中国,民族矛盾加剧师:因为在一战期间欧洲列强忙于战事无暇东顾,给了日可乘之机,这更增加日本侵华的欲望,使日本加快了侵略中国的步伐,日本是想通过把中国变为其殖民地,进而征服全世界,更甚是后来西方大国也加入其中,使中华民族危机加深。
②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给中国人民指明了道路。
师:我们都知道,在1917年,俄国爆发了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并取得了伟大的胜利,从而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使无产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同时它也影响了中国,把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给以中国人民新的启示。并且为中国指明了前进的道路—社会主义道路。
(二)①北洋军阀政府对内掠夺镇压,对外投靠列强
师:由于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对内大量掠夺土地和工矿业,不断增加赋税,而且军阀之间不断混战,使人民生活悲惨,苦不堪言;而面对深重的民族危机,北洋军阀对外投靠帝国主义,大肆出卖国家利权,这就造成了阶级矛盾日益加深。这就是五四运动的根本原因 ②一战间,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工人阶级力量壮大
师:由于在一战期间,中国工厂手工业的发展,使中华民族资本主义得到较快发展,我们把这个时期称为“短暂的春天”。,随着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工人数量增加,使当时的工人力量得到了迅速的壮大。从而为五四运动提供了阶级基础③新文化运动的开展推动了人民的思想解放。
师:1915年中国出现了一场思想解放运动,即新文化运动,它冲破传统封建礼教的束缚,把西方的民主与科学思想带入中国,极大地促进中国人民的思想解放。从而为五四运动提供了思想基础。
5、本课总结(呈现在多媒体上)
以上就是本节课所学习的内容,正是因为这些原因,促使五四运动的爆发,下节课我们接着来学习五四运动的经过,今天课就上到这里,下课。
6、板书设计:
第16课 五四爱国运动 一、五四运动爆发的原因
1、“二十一条:
2、巴黎和会:五四运动的导火线:中国外交在巴黎和会上的失败
3、五四运动爆发的其他原因
(一)国际 :①一战后,日美加紧侵略中国,加剧民族矛盾 ②受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
(二)国内:①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使阶级矛盾日益加深(根本原因)
②工人阶级力量不断壮大(阶级基础)③新文化运动的推动(思想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