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学校校本教研活动案例
校本教研活动案例
计算开放性课堂教学的实践与研究
一、活动背景
本组的校本教研以促进每个学生的发展为宗旨,以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所面对的各种具体问题为对象,以校本课题《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开放性课堂教学的实践与研究》为载体,以教师为研究主体,研究和解决教学实际问题,总结和提升教学经验,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二、活动目标
1、培养学生计算的多样性、灵活性,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2、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开放性,进而改善课堂教学质量。
3、提高教研组成员的互助能力,实现教师专业成长。
三、活动概况
教研组织:数学教研组
活动主持:低段教研组组长 薛振利 参与者:小学数学教研组全体成员 执笔人:任素萍 教研具体流程:
此次教研活动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
一、课前研讨;
二、课堂观摩;
三、研讨分析;
四、课后反思。
四、教学过程简介:
王凤仙老师执教笔算乘法(不进位)
一、铺垫引入
1、复习两位数乘一位数或整十数(出示灯笼)
过年了,新华书店的门口挂上了好多漂亮的灯笼,每个灯笼上都有一个数学题,如果答对了,还会出现祝福的字哦,大家有兴趣试一试吗?
2、呈现问题情境,提出问题
过渡语:不仅书店门口喜气,书店里面也非常热闹,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电脑呈现主题图动画:(出示书店一角)主题图出示:小红是他们班上有名的万事通,因为他最大的爱好就是看书,瞧,他又拉着妈妈来书店来买书了。
师:根据已知信息,你可以怎么提问? 生:…… 引出问题:小红一共要付多少钱呢? 谁能列出算式(板书:24×12=?)先来估算一下:大约付多少钱?
师:怎样才能知道估算的钱数最接近正确答案呢?(生:计算)师:对,这就需要我们准确的计算出24×12的得数,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板书课题)
二、探索尝试,寻找方法
1、独立思考,尝试解决问题 你能想办法算出得数吗?试试看
2、同桌商量一下,整理方法(讨论:这样做合适吗?)
3、全班汇报,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板书(师:谁愿意来汇报一下,你是怎么做的?)生1:24×10=240 24×2=48 240+48=288 生2:24+24+24+24+24+24+24+24+24+24+24+24=288 生3:24×3×4=288 生4:24×2×6=288 生5:12×4×6=288 生8:你是怎么想的? 24 ×12-------------------48……2×24的积
240 ……10×24的积
该提问:4为什么写在十位上,2为什么写在百位上?(多个学生重复回答)
寻找最佳方法:让学生对比竖式与拆数的方法,得出:竖式比拆数要方便,不用写很多步。
提问:观察左边与右边,有什么联系?你想说些什么? ⑴各部分表示什么意思? ⑵把下面因数十位数字遮起来,表示先不算,就成了两位数乘一位数。
⑶个位0可以省略(因为它放在那儿没有作用)⑷最后把部分积加在一起
⑸问:你觉得先乘个位还是先乘十位,为什么?(为了计算方便,都是先从个位开始算的)
4、计算时应注意什么?
生:数位对齐(这样回答是不对的,应该说一个因数乘另一个因数的哪一位,所乘得的积的末尾也和哪一位对齐。)
师:小朋友们真了不起,已经学会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 现在班上来了一位客人,他叫小马虎,三、巩固法则,推广应用 游戏:智闯马虎宫,1、开门密码(多媒体出示图)
小马虎自述:我家住在马虎宫,可我总是忘记开门密码,不过,没关系,妈妈说过,只要把大门旁边三道题的得数按顺序连起来,就知道密码了,299123713,咦,密码错误!这可怎么办呢?
小朋友们,你能帮小马虎找到开门的密码吗? 该先提出要求:请认真、准确、仔细的计算。学生试算: 41 23 × 13 × 21 × 31--------------------------------------小马虎:小朋友们帮我这么大的忙,真不知道怎么感谢你们,这样吧,我请你们到我家去做客,我们出发吧!
2、该走哪条路?
妈妈说,计算正确的就是回家的路,让我来看看,哪条路是正确的呢?…我找不到回家的路,你们知道吗?
请学生讲一讲,错在哪里,尝试当小老师。对的路,你能分析一下吗?
四、评价体验,愉悦情感
师:你想对小马虎说点什么吗? 生:……
师:在做两位数乘两位数的时候,你想说些什么? 生:……
(总结计算中应注意的地方)
五、思维扩展
你是怎么找出来的?
过渡语:老师想让小朋友们动动脑,比比谁转的最快? 生:仔细、认真的观察。算一算,找规律。
[老师教后感悟] 本节课我把教学目标定位在:使学生进一步理解乘法的意义,在弄清用两位数乘两位数算理的基础上,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和书写格式,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同时培养学生用“旧知”解决“新知”的学习方法及善于思考的学习品质,养成认真计算的学习习惯,其中教学重难点仍是理解乘数是两位数笔算乘法的算理。,我从这三个方面来进行教学设计,摈弃传统的小学计算教学常常通过机械重复、大容量的训练,只重视计算的结果,不重视计算法则的形成过程和计算方法的概括。避免课改初期,大张旗鼓地开展自主学习,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在计算教学中过分强调计算方法的多样化,课堂上遍地都是“你是怎么想的”“还有其他不同的算法吗”“你喜欢怎么算就怎么算”,减少了很多必要的练习,导致课改初期学生计算的能力整体下滑。那么,计算教学应该如何扎实而不失灵活,我们一线教师又应该如何在传统教学只重计算结果和课改初期只重计算方法这两个极端中寻求两者之间的平衡点呢?
为此,我在这堂课做如下几点尝试:
(一)创设一个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具体情境
我采用创设的情境的方法引入新课,主要是基于以下几点考虑:一是我们的情境选择本身就比较简单,学生能够从问题情境中快速的直接梳理出数学信息,而不会在情境中兜圈子,进而引发学生思考,有利于揭示数学的规律或反映数学知识的实质。二是在形象化情景的帮助下,学生直接列出算式24×12=?有利于学生顺利进行思维过程,展现思考方法;三是从教学实践的角度来看,学生能从“认知-冲突”到“新知-尝试”经过“交流-理解”达到“巩固-掌握”。
(二)在技能训练中发展学生的思维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要教学生学会,并促进会学,就“要重视学生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计算教学同样要以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为核心,重视并加强思维训练。对此,我注意了以下几点:
1.学生探索,教师引领。学生在原有的认知结构和已有经验基础上,围绕中心问题(24×12=?)展开解决,达到计算方法多样化,从而促进思维的发展。
2.设计开放题,发散思维。那些机械性、程式化的练习很难使学生的思维得到真正的发展,大训练量的练习充其量是使学生变成解题的标准件。
3.关注数学意识的培养。计算课不仅仅关注计算,更要关注学生数学素养的培养。把计算教学提升到一种数学素养的层次上来组织教学,这不仅仅是小学数学教学的发展趋势,也是整个数学教育领域的发展趋势。
实际教学中,我在“组织全班讨论、交流各类方法,提出自己的疑问一起解决”这一环节上,在处理上有不当之处。学生出现多种计算方法,有拆因数法,有正确的竖式计算,也有错误的竖式计算,组织讨论时我问了这样一个问题:“观察黑板上同学的算式,你有什么意见或不同看法可以提出来。”于是学生就从错误的竖式入手,说明它的错误点,导致再去观察其他竖式时出现了重复现象,破坏了层次感。其实在这一环节的处理上,教师应该充分发挥引导者的作用,带领学生从横式即拆因数法出发逐一去分析,将错误的方法放在最后处理,这样层次感更强些,才能符合学生认知的特点。
[主持人薛老师] 薛老师围绕本次活动主题“小学数学(计算题)开放性课堂教学的实践与研究”,提出以下几点供大家在计算题开放性课堂实践教学中应用或改进:(1)关注开放问题的指向性 :有许多教师认为,提出“你们发现了什么”“你们观察到什么”等宽泛的问题,不给学生暗示思考方向,任由学生海阔天空地观察、思维、表达,更能体现教学的开放性,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其实,这种观点是错误的。(2)关注自主探索的高效性:开放的课堂.要确保学生主动探究知识的高效性,需要教师精心选择探索材料,确保预设活动的科学性,在教学的关键处组织学生探究,提高教学效益。(3)关注操作材料的结构性:有许多案例由于材料呈现结构不同,所取得的课堂效益也截然不同。开放的教学不是放开的教学,不是学生漫无目的的学习,而是教师有目的、有计划的教学,教师要从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和生活经验出发,认真进行教学预设,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和创新精神的培养。组长又将活动中大家争论的焦点问题进行提炼,为下次教研活动服务。
[教后研讨评点记录]
接着,教研组的老师们就王老师的这堂研讨课,展开了热烈的交流和讨论。老师们对王老师成功实施了预设策略进行了热情的表扬,如:
(1)任素萍校长从“教材的艺术性处理”角度评价“抓数学生活化的策略”:王老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结合教学内容创设一些贴近生活的情境,把生活中的数学原形生动地展现在课堂中,让他们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如教学例题(过渡语):不仅书店门口喜气,书店里面也非常热闹,我们一起去看看吧!电脑呈现主题图动画(出示书店一角)
(2)武勇芳老师从“学生的思维走向”角度评价“抓学生思维多样性的策略”:她认为思维的惰性是影响发散思维的障碍,而思维的积极性是思维惰性的克星。所以,培养思维的积极性是培养发散思维的极其重要的基石。在教学中,王老师十分注意激起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和对知识的渴求,使他们能带着一种高涨的情绪从事学习和思考。始终能紧紧抓住思维发散性这条主线指导计算,例如:在计算24×12=?的方法。
(3)王忠英老师从“教师的角色定位”角度评价“把握课堂生成的策略”:新课标指出,教学是师生多向、开放和动态的对话、交流过程,因此,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要求教师对文本进行静态的弹性预设的同时,更要追求课堂现场的有效生成.唯有追求课堂的动态生成,才有学生可持续发展的可能性.郭老师以艺术的生成性语言解释了新课程下教师的主导作用,让计算方法指导的有效性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4)李林蓉老师从“认识新课程的理念”角度评价“应正确、合理地,根据不同的教材特点,灵活地贯彻新课程的思想”。让学生感受知识的形成过程,新课程下的教学重视学生的算法多样化,但不能一味地强调多样化而不进行优化。不优化的直接结果要么是学生一种方法都掌握不了,要么是新知识学习得不牢固。郭老师十分重视学生是怎么算,展示其富有个性特点的思考过程;又引导学生不断经历、不断反思,自觉修正、内化算理,从而真正理解掌握基本算法。
(5)刘俊芳老师从算理和算法的“简单”与“复杂”辨证关系角度评价。在新课程理念下的计算教学中,也存在着要正确处理好“简单”与“复杂”的关系。从内容来说,算理是复杂的,算法是简单的;从教师来说,算理促算法是复杂的,直接呈现是简单的;从学生来说,弄清算理是复杂的,掌握算法是简单的。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用数学家的眼光来正确理解算理与算法之间的关系。
[教研会后的反思](1)抓住细节,聚焦重点
教研活动中的讨论,不是漫无边际、天马行空的,而是要抓住课堂教学中的现象,尤其是一些重要的细节,从而聚焦重点,引发教师的深度思考。例如在教学计算24×12=?的方法时,学生津津有味的探索多种计算方法与教学时间相矛盾时,又应该怎样来引导?引起了老师们激烈的争论。
(2)观点碰撞,智慧共享
这次主题式的校本教研活动我们自我感觉是比较成功的,当时的研讨不光是三年级数学组的老师积极主动参与,更吸引了数学教研组和其他学科的教师情不自禁地参与。发挥引领作用的不单是骨干教师,所有教师在讨论中都发表了真知灼见。会场内洋溢着激情,碰撞出灵动的思维火花,我们看到了教师的群体智慧被激活了,教师的生命活力在涌动着。
(3)民主平等,文化支撑
在研讨会场上,我们看到说者意气风发,不但敢说而且会说;听者心潮澎湃,不仅善于赞赏更敢于质疑,相互间洋溢着的是一份民主平等、信任融洽的教研氛围,这是我们学校一直营造新型教研文化的结果。因为校本教研需要一种共同分享经验、互相学习、彼此支持、共同成长的共赢的教研文化来支撑,我校一直提倡人文关怀,尊重和保护教师参与研究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增强专业自信心,为教师创造务实、民主、宽松的教研环境,加强教师间的沟通、交流和对话。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开放性(计算)课堂教学如何才能更有实效,需要研究的问题很多很多,只要我们多研究、多思考,就一定会在实践中走出一条扎实有效而又不失灵活的、尊重学生个性发展的计算教学的成功之路。相信通过我们共同的努力,我组的校本教研活动会越有特色、有个性、有实效,越来越精彩!
第二篇:校本教研活动案例1
校本教研活动案例
[按] 校本教研如何走出形式化的怪圈、理论学习如何吸引教师并指导教学实践、如何学习名师课堂、集体备课怎样才能发挥最大效益,等等,所有这些问题的回答都需要从校本教研活动的原点――有效的组织策划来寻求答案。为了进一步深化我校的校本教研工作,提高研修活动的有效性,我们选择了几个典型的研修活动案例,供大家学习借鉴。
透过开满鲜花的名师课堂
——“青年教师成长联盟”的一次“沙龙”
浙江省临海大洋小学
王乐芬
一、策划缘起
随着新课改的推进,历来活跃的小学语文界呈现出百家争鸣的态势,新的课堂教学风格和流派纷纷涌现。王崧舟、窦桂梅、孙双金、薛法根等各派名师脱颖而出,成为小学语文课改中的代表人物。他们在全国各地的课堂教学展示,受到一线教师的热烈欢迎和关注,并成为一线老师揣摩、仿效的范本。物极必反。高度仿效容易造成盲目崇拜,让语文课堂陷入“跟风态”、“流行秀”的误区,也容易使部分教师忽视自我审视语文课堂能力的培养、忽视自己教学思想的生成、忽视对“家常课”的兴趣和打磨。作为一线老师,如何研究和学习诸多名家的教学艺术,如何将研习为己所用,可能是基层老师最需要的学习能力。因此,我们在“青年教师成长联盟”中策划了以研习名师课堂教学为主题的教研沙龙活动,组织青年教师在观摩分析名师课堂实录与片断中理解与质疑,修矫与丰盈自己的语文课堂教学理念和行为。这一活动我们起名为“‘我心中的语文’:透过开满鲜花的名师课堂”。
二、活动策划
(一)前期准备(一个月)
活动
活动任务
思考任务
研习资源
课堂
观摩
观摩1-2节王、窦、孙、薛的经典课堂教学光盘,重点揣摩。
(1)你更欣赏哪几位名师的教学风格和理念?为什么?
(2)你有什么疑惑?什么感受?
课堂教学光盘
王崧舟:《一夜的工作》、《二泉映月》
窦桂梅、王崧舟:《圆明园的毁灭》
窦桂梅:《秋天的怀念》
孙双金:《泊船瓜洲》、《黄河的主人》
薛法根:《爱如茉莉》、《军神》
实录
研读
选择自己感受深刻的课文,对名师课堂实录进行比照式研读
(1)同样的课文,名师设计主要差别在哪?
(2)透过文字,你感受到他们教学理念的差异在哪里?
课堂教学实录
《二泉映月》:王崧舟、孙双金 《我的战友邱少云》:王崧舟、孙双金
《秋天的怀念》:窦桂梅、邹清、钱锋
《圆明园的毁灭》:王崧舟、窦桂梅
《卧薪尝胆》、《爱如茉莉》:薛法根
(二)研究与分析——第一次沙龙(2-3小时)
主要项目
活动任务
思考任务
走近名师
自由发言,谈谈自己在学习名师课堂实录、课堂教学光盘中的感受,分析教学艺术风格。
(1)你怎么看四位名师对语文课堂教学的诠释?
(2)你认为谁的观点最接近你的理想课堂?
名师自白
罗列梳理四大名师的语文观及追求的语文课堂教学风格
王崧舟:“诗意语文”;“精致、和谐、大气、开放”„„
窦桂梅:“主题教学法”;语文课的“三个超越”„„
孙双金:“情智语文”;“小脸通红、小眼发光、小手直举、小嘴常开”的好课观„„
薛法根:清新朴实„„
名段赏析
观摩最能反映四位名师教学风格的课堂教学录像片段(每个片段5-10分钟),并交流。王崧舟:《一夜的工作》(反复摩诘“极其简单”片段)
窦桂梅:《秋天的怀念》(文本拓展《我与地坛》、《庙》片段)
孙双金:《天游峰的扫路人》(“问题梳理”片段)
薛法根:《爱如茉莉》(“学生说自己周围的爱情”片段)
(1)对这些最经典又最富争议的课堂教学片段,你怎么看?
(2)联系在“前期准备”中感受到的名师对同一个课的不同处理,谈谈你对各位名师的经典手法、课堂操作技术的理解。
他山有石
屏幕阅读小语教学评论专家、著名教育网站“人教论坛”和“教育在线”的知名网友、普通老师关于四位名师的较有代表性的评价和观点:
(1)你觉得这些观点是否有道理?为什么?
(2)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一个话题,同向或异向发表你的观点。
(三)论坛式交流——第二次沙龙(2小时)
主要项目
活动任务
思考任务
原点叩问
自由发言,谈谈在研习过程中深入认识的语文教学观、教学设计原点。
(1)语文教学的原点在哪里?
(2)语文课的终极目标是什么?
(3)语文课堂教学设计,最重要的应该把握住什么?
经典反哺 联系新课程标准,重新回读古今中外著名教育家的教学观点、至理名言。如孔子、苏霍姆林斯基、叶圣陶等的观点。
透视课堂
深入探究:透视名师开满鲜花的课堂,透视名师娴熟的课堂技术,分析名师课堂存在的语文课的本真意义与魅力。
(1)名师的课有没有紧叩语文教学的原点?(2)一线教师如何看课?关注的是教师的才情?学生的表现?还是师生生命在课堂上的发展力度?
生成观点
概括自己在一个多月的研习中的心得体会与观念提升,交流自己对于建构新的语文教学观的思考和操作设想。
(1)打算吸纳名师的哪些先进理念、经典手法、娴熟技术,使自己的家常课更富生机?
(2)我的语文教学观是什么?根据自己的气质、认识和情趣,如何提升认识、丰厚底蕴,建构自己心中的语文?
(四)后续研究与展示交流(一个月)
1、要求“联盟成员”思考“我心中的语文”,写一篇论文或随笔。
2、思考“我心中的语文”,设计一堂体现自己语文观的家常课。向本校同行公开,并陈述自己教学设计的基本思路。
三、策划意图
任何名师的成功必有其常人所不能到的诀窍与发轫之处。一味地模仿名师的课堂、站在技术层面上演练名师的经典手法,实际上是对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肤浅解析,要想以此来提升教师自身专业水平、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综合发展,更是缘木求鱼,事倍而功半。
为了促进一线教师站在比较客观的立场上审视名师的语文课堂,碰撞、放飞最终激发自己对语文课堂的理想,我们策划了这次沙龙式的校本教研,主要基于以下三点思考:
1、改革教研
校本教研,研的是什么?为什么传统的教研缺乏真正推动教师教育教学行为改进的功效呢?我们首先要打破以往以听骨干教师、权威教师专题发言为主的常态教研形式,营造了一种“开放、民主、争鸣、碰撞”的教研氛围,将教研活动变成一个“长作业”(从准备到后续研究,历时数月,争取深入有效)、让教研活动中教师有“活”有“动”(每一位教师都能在沙龙研讨中生成观点和问题,并能有参与与发表见解的机会)、让教研活动“动而不散”(通过前期准备与研讨过程中的“任务导引”,扣近教师的需要和可能的“发展区”)、让教研活动“余味绕梁”(重视后续研究环节,关注教师理念和行为的跟进)。
2、解构表象
一线教师看课看什么?看整体?看亮点?名师对同一个课的不同设计、最经典的名课名段,其实就是其不同的教学理念和设计关注的全面体现,这既是名师风格的淋漓展示,换个角度,也是名师风格局限性的体现。比如同样的《一夜的工作》,有人评价是“华美丰赡”、“精致和谐”,也有人批判是“看上去很美”的课堂,认为是“滋长了语文课矫情、煽情之风”。——只有解构“开满鲜花”的名师课堂表象,揣摩名师精彩的课堂技术操作背后的思想和理念,才能不断自我叩问语文课堂的真谛和原点,让自己的语文教学始终站在以学生生命发展为终极目标的阵地上。——这就是“名段赏析”和“实录研读”等思考载体碰撞出的灿烂的思维火花。
3、观点生成
帕斯卡尔说:人是一根芦苇,却是一根能思想的芦苇。人全部的尊严在于思想上。一切研讨和学习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提升自己的认识和思考,从而促进行为的跟进和改善。一个有理想的语文教师应该有自己的好课观、优课观,更应该有如何上好“家常课”、“平常课”的神圣责任感、使命感——因为这是绝大部分一线教师终身耕耘的热土。因此,我们引进“他山有石”中相关专家和人士对名师课堂的不同争鸣和深刻论述(姑且不论是不是完全正确)、我们重温久被推崇的古今教育真理,都是为教师们搭建一个学习名师又反诘名师的平台,更是引导教师们的思维不断向教育真理之海漫溯。
只有经得起实践和时间考验的教育教学真理,才能在传承中不断革新、创生和发展,只有不断学习名师优秀经验的同时不断重温真理、碰撞思维,才能去伪存真,不断积淀、形成自己的好课观,从而最终改善、提升自己的日常教学、形成有自己风格的语文课堂教学。也许,这正是本次教研致力追寻的目标。
第三篇:学校安全教育校本教研活动记录
学校安全教育校本教研活动记录
《与安全同行》说课设计
袁英才
我说课的内容是八年级安全教育:《与安全同行》
一、课题产生的背景
我们学校为孩子们提供了广阔的活动空间,学生活泼好动,常爱打闹,有的同学还爱搞恶作剧,学校和老师虽三令五申,仍避免不了意外的发生。因此,从学生安全的角度出发,确定了这次综合实践活动的主题:校园活动安全
二、活动目标
这次活动的开展,我希望学生达到以下目标:
1、认知目标:使学生了解自身安全的相关知识。
2、能力目标:通过探究,培养学生收集信息知识和处理信息知识的能力,增强学生独立自主地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行为目标: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团结合作,共同探究的能力,培养学生与人交往的能力,做一个善于交流的人。
4、情感目标:通过活动,增强学生热心帮助家人与朋友的情感,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
三、教学方法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教师只是有针对性指导,引导,起到调解与帮助的作用。
四、活动步骤
1、确定课题与子课题,成立小组
2、各小组制定活动计划与方案
3、学生开展活动
4、阶段性总结与新目标的制定
5、成果展示
五、活动时间与课时安排
本次活动为三周5课时完成,为了体现说课的完整性我把三周的活动内容纳入到本节说课之中。
六、具体实施步骤及指导方案、实施策略
第一阶段,(第一课时)确立课题与子课题,成立小组
我首先给学生出示这样一张X光片:“大家知道这是什么吗?”学生的兴趣一下子被调动起来,七嘴八舌地说开了,我适时介绍:“这是几年前一个叫杨洋的同学摔伤时的X光片。”有同学抢着说:“我知道是我大哥”。我抓住时机问:“你还记得当时的情况吗?对他的学习和生活有什么影响吗?”通过杨贺同学的介绍,校园安全的话题引起全班同学的重视。他们决定亲自实践,调查学校的安全问题。
(设计意图:围绕学生生活选题,学生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想怎样调查就怎样调查,目的在于激发学生探究的浓厚兴趣,为今后活动奠定基础。)
随着活动开展,学生对安全主题的兴趣更加浓厚了,逐渐从校内扩展到校外,我也趁机将活动主题修改为:与安全同行。
根据问题分类我最终划分成6个小组分别是:上学路上安全,校园环境安全,居家活动安全,饮食卫生安全,体育活动安全,预防疾病安全。学生自由组合,共同商量,挑选小组感兴趣的子课题,并分别为自己的小组取了一个好听的名字。
第二阶段:(第二课时)各小组制定活动计划与方案。各小组在组长带领下各自制定活动计划与方案
我主要参加了“预防疾病安全”小组和“上学路上安全”小组的活动。
“上学路上安全”小组想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展开调查,学生设计了这样几个问题:你几点上学来?从家到学校用多长时间?怎样上学来的?学生征求我的意见,我反过来提问:你们这三个问题能清楚地反映安全的问题来吗?学生对他们的问题做了解释,我适时做了点拨,指导学生又增加了这样几个问题:上学路上经过哪些危险的地方?你是怎样经过那些地方的?乘车时会打闹,或把身体伸出窗外吗?你会在路上与陌生人聊天吗?从家到学校用多长时间?你是怎样走的?同时我也建议学生将它制成统计表。
(设计意图:学生在设计问卷的时候,常出现设计的问卷不能紧扣研究主题,从中看不出要调查什么,主题比较松散,教师适时点拨,起到导向的作用,而且使学生了解问题的设计要层层深入)
第三阶段:(第三课时)学生开展活动
综合实践开展两周后,通过观察和学生的反映,小组活动出现了许多问题。一部分人忙,其他人闲,少数人做,多数人看,甚至出现了大包小揽,其它人靠边站,或者小组成员各干各的,以自我为中心,不团结,还有的同学抱着事不关已,高高挂起的态度,这时我知道学生没有意识到合作的重要性,没有发挥团队的精神合作精神。
于是综合实践活动转入到
第四阶段:(第四课时)阶段性总结及新目标的制定。
我认真思考小组活动的各个方面,并做了相应的调整,我把学生召集在一起进行了一次综合实践活动的阶段汇报,通过各组的汇报与交流进行一次比较,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别的组做了那么多事?那么多人发言,而我们没有?再让表现好的组介绍一下经验,使同学们达到共识,组织小组是因为研究任务和研究活动无法靠个人的力量完成。组员应各有各的任务,互相帮助,互相依赖。
于是我综合多方面的因素打破原有的模式,在征求学生意见的情况下重新结组,尽量发挥小组的优势,没想到效果真好,同学们热情高涨,充分发挥了小组的合作作用,纷纷进行了精彩的汇报。
汇报结束前各小组又制定了下一阶段的目标,除了继续收集资料外,各组还有各组的新想法,比如:“体育活动安全”小组要搜集适合学生在课间活动的游戏,“上学路上的安全”小组根据搜集到的资料编童谣等等。
在学生活动的过程中,除了定时了解学生的活动情况外,还对组长进行了培训,教给组长组织活动的方法,明确组长的责任与义务,在后来的活动中有的组长的表现真让我吃惊,他竞在小组内实施奖励制度,对搜集资料或表现好的奖励一枚小贴纸,而且要在小组内进行评比。评出优秀组员,组员参与热情更高了。
(感悟:这样的指导使我认清了自己的身份,一个很好的调节者,一个友善的帮助者,也使学生认识了合作的重要性。学会了欣赏,学会了倾听,学会了取长补短。这无论对我还是对学生来说都是最好的收获。)
第五阶段(第五课时)成果展示。
活动进入最后阶段,学生意识到安全的重要性。对这次活动进行了总结,各组均有自己的点子。有心得体会评比,有手抄报展示,有交流演出,有国旗下讲话,有红领巾广播站等等。
“体育安全活动”小组的形式很受大家的欢迎,他们把调查到的课间活动的游戏实地演练出来,先组织全班同学边学边玩,然后由全班同学推向校园。现在我们的校园再也没有追跑打闹的现象了,取而代之的是有趣有益的游戏。我们真正做到了“与安全同行”。
我的收获、感想:这次综合实践活动,我感觉自己受益匪浅,其实这次活动并不是一帆风顺,从最初的选题到学生的活动真可谓是状况百出,不过也正因为如此,我们才真正了解了学生,了解了自己,才让自己对综合实践活动有了正确的认识,学到了那么多知识,学生了解了合作的重要性,安全的重要性,这次综合实践活动对我们师生来说都是一次难得的学习机会。
《见义巧为》教案
袁英才 见义巧为
教学目标:
1、懂得既要有见义勇为的精神,又要做到见义巧为。
2、掌握必要的自我保护技能,在非常情况下能见义巧为。
教学重点、难点:
懂得既要有见义勇为的精神,又要做到见义巧为。
课前准备: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听过刘欢的《好汉歌》吗?谁会唱?那些路见不平一声吼,危难之处显身手的英雄的确让人尊敬!
二、新课教学
(一)见义勇为,让生活充满正气
1、正气是危险时刻及时伸出的双手,是危难关头挺身而上的身姿,是面对邪恶时大义凛然的怒吼……因为有了正气,生活才更加灿烂,人生才更加迷人,社会才更加和谐。
2、课件出示几组见义勇为的画面
3、生活中,你一定也看见过类似的镜头吧,说出来与大家一起分享正义带给我们的感动吧!
4、看录相:《无私救援见真情》
5、把你脑海中相似的一幕说出来,与大家交流吧!
6、听故事:《事实真相我知道》
7、你有主动说出真相的经历吗?说出真相后,心情如何呢?
教师讲述:正义和正义制度是面向全社会成员的,它要求每一个人都必须遵守制度、规则和程序,没有人可以例外。规则和程序反对歧视,不允许特权。作为社会成员,我们遵守社会规则和程序,就是在维护正义。
因此,我们要从小树立以自觉遵守社会制度和规则为荣的意识,养成自觉遵守各项社会制度和规则的良好习惯,以实际行动维护正义。
(二)勇敢机智,不做无谓的牺牲
1、放学路上,看见有团伙抢劫,拨一个及时的报警电话;在水塘边玩耍,发现有人不慎落水,快速奔跑呼救……当他人遭遇危险时,我们该怎么做?
2、听故事:《咳嗽里的智慧》
3、出示课件:《紧急关头巧对应》
4、面对生活中类似的事件,你有什么好办法?
5、看录相:《妥协背后有计谋》
6、要是遇到下列情形,你会怎么办?要充分发挥你的聪明才智。
乘公共汽车时发现小偷在行窃:
郊游时,同伴掉进深坑里:
7、课件出示:温馨提示
8、我们一起来编制“见义巧为”智慧宝典吧!
教师讲述:
面对非正义的行为,当你选择消极的态度,无疑会助长非正义行为的扩散,最终损害的不仅是某一个人的利益。可见,在非正义面前,我们应该选择正义,做一个有正义感的人。
(三)别让悲剧再发生
1、社会呼唤正气,我们需要英雄,但我们不要做无谓的牺牲,应将伤害和损失减到最小。
2、将伤害和损失减到最小,可以怎么做?
3、听故事:《盲目救人酿悲剧》
4、悲剧能否不发生?可以怎样避免?
5、教师小结:在没有足够应对危险能力的前提下鲁莽行事,助人不成反而给自己带来伤害,甚至失去了宝贵的生命,给家人和社会带来无穷的伤痛。生命美丽如花,一生只绽放一次,我们没有理由不去精心地保护它。
(四)阅读与拓展
1、阅读《孩子们,别怕,这是一次演习》
2、读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感想呢?如果你遇到这种情况,你会怎么办?写下来吧!
三、总结
做有正义感的人,不仅要求我们明辨什么是正义行为,什么是非正义行为,更重要的是去感悟,以升华道德境界;去践行,以伸张正义。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不仅会为自身、为他人的正义去努力,更会为集体的正义去奔走,为国家的正义而奋斗。
教后反思:懂得既要有见义勇为的精神,又要做到见义巧为。新时代的见义巧为,让学生们学到更多的自我保护技能。
《学会避让行驶中的车辆》教案
袁英才
学会避让行驶中的车辆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并掌握出行应遵守的交通规则,懂得自觉遵守道路交通规则是安全出行的基础和保障
2、增强安全避让行驶中的车辆的意识,逐步养成安全、文明出行的良好习惯
3、初步形成对存有出行安全隐患区域的防范意识和安全自护意识,感受遵守交通规则给人们的生活和社会秩序带来的安全、和谐、与快乐
4、强化法律意识,乐于做一个遵守道路交通规则的文明公民 教学设计:
一、谈话引入
师生谈话引出课题,板书课题
二、知识竞赛
1、教师利用课件创设情境,揭示活动主题与活动方式
2、结合安全出行的主题,给自己的小组起组名并展示参赛口号
3、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参加比赛,注意要让学生全员参与,竞答形式可以分“必答”“抢答”“指名答”等多种
4、选出优胜小组和“最佳安全小博士”
5、师总结
二、模拟演练
1、出示生活中人们步行出行的视频,问学生看后发现了什么
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然后全班集体交流(结合上节课所学,甄别视频中的人的行为是否合理、安全等)
3、学生代表模拟生活中遇到的或亲身经历的不遵守交通规则行为的案例,师生共同分析
4、设置某一出行情境,让更多的学生进行出行场景模拟。比一比,看看谁是安全步行的小能手
三、案例沙龙
1、教师讲述课文中“阳阳被撞”的惨痛案例,揭示主题:我们如何才能不让悲剧再次发生呢?
2、学生在教师带动下交流自己所见、所闻的交通悲惨的案例,谈出自己内心的感受
3、请学生来做“小交警”,分析事故成因,提出预防方案
4、以小组为单位。写出“让悲剧不再发生”的倡议书
四、小报设计
1、师生共同回顾前期活动内容,交流收获与感受,引出课文的拓展知识
2、以小组为单位交流所收集到的有关交通法规知识,摘出与我们日常上生活密切联系的内容,张贴在黑板上,做到资源共享
3、学生分小组进行小报创作,教师巡视加强指导
4、师生评议小报,进行张贴展示
五、小结
让我们携起手来呵护安全之花,远离伤痛,珍爱彼此的生命吧!六.教学反思
1、初步了解并掌握出行应遵守的交通规则,懂得自觉遵守道路交通规则是安全出行的基础和保障
2、增强安全避让行驶中的车辆的意识,逐步养成安全、文明出行的良好习惯
3、初步形成对存有出行安全隐患区域的防范意识和安全自护意识,感受遵守交通规则给人们的生活和社会秩序带来的安全、和谐、与快乐
4、强化法律意识,乐于做一个遵守道路交通规则的文明公民
《开学了》教案
袁英才
开学了 教学目标:
1、充分认识安全工作的重要意义。
2、在学习和生活中注意人身安全,饮食安全,交通安全等。
3、进行预防灾害,防肺结核的教育。教学过程:
一、导入:列举出生活中的安全事例。
二、安全工作的重要性
1、公路上的交通事故时有发生,是因为安全意识不强。
2、班级举例
学校发生的事故及后果。
3、国家、政府狠抓安全教育工作。
4、目前学校抓的几项工作。
三、学生应注意安全的地方:
1、学生讨论。
2、集体归纳。
(1)人身安全,在校园内或公路上不追逐打闹,不爬围墙,不爬树,不接近有电等危险地点,劳动时,注意安全,不与社会上不三不四的人交往,特别是吸毒者,课外不玩火,不玩火。
(2)交通安全,在公路上不追逐打闹,自觉遵守交通规则,交叉路口要注意行人车辆,骑自行车宁慢勿快,上、下坡要下车,通过公路要做到一停二看三通过。
(3)财产安全,保管好自己的物品、钱财,如有遗失或遇偷盗、敲诈等应向老师及时反映或报警。
(4)饮食安全,不饮生水,不吃不卫生的食品,不吃有病的鸡肉、猪肉等,饭前便后要洗手,不吃霉变或过期食品。
四、学生自查哪些方面未做好,今后要加强注意。
五、安全教育总结
新学期开学以来,为提高全体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护自救能力,积极采取有效措施,认真上好新学期第一堂安全课:在开学第一天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
安全教育内容紧扣学生实际,主要从以下三方面展开教育: 一是教育学生时刻注意交通安全,平时外出严格遵守交通规则,不乘坐无安全保障的黑车、病车等。
二是教育学生谨防发生在身边的伤害事故,用血淋淋的事例教育学生平时严格遵守《守则》《规范》,远离学生伤害事故。
三是教育学生做好个人卫生,严防水痘、腮腺炎等春季传染病的发生。同时,给学生上的安全第一课,坚持安全第一,落实安全措施的原则,着重进行防水、防电、防火、防毒、防骗、防病等知识的宣传及交通法规、卫生知识、安全常规等知识教育,切实提高了孩子们的安全意识和安全防范的能力,为全学期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第四篇:南岗学校校本教研活动方案
南岗学校校本教研活动方案
一、指导思想
我校为创建“合格学校”,我们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学校发展全面,以创办家长满意的革新小学为宗旨,紧密结合学校实际情况,瞄准“精品化、特色化、高质量”的努力目标,不断提升学校综合实力和办学品位,促进学校持续健康地向前发展。
二、工作目标
办学条件再上新档次,教育质量再创新成绩
三、工作重点
本学期学校工作的重点是:
紧扣一个中心:创建“ 合格学校”
突出两大主题: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优化三大管理:德育管理;教学管理;安全管理。开展四大活动:养成教育成效展示活动;教师专业成长汇报活动;书香校园创建活动;保合格学校创建活动。
四、主要工作内容与措施
(一)、加强班子建设,造就一支勤奋务实、团结奋进的行政领导集体。
1、学校行政班子肩负学校兴衰大任。班子成员严于律已,既要扎实工作,又要开拓创新,更要讲求实效。既要关心教职工的生活,又要身先士卒,更要讲求原则。
2、坚持一周一次行政例会制度,认真小结一周开展的各项工作,研究分析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3、经常深入教学第一线,深入课堂,帮助年级组教
师研究和解决教育教学存在的问题,努力做到每周至少听评两个年级的一节课,每周至少参加一次学科教研活动。
4、带着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和安全第一的理念,讲学习,讲团结,讲奉献,讲廉洁,工作程序规范,要逐步成为校长的得力助手。
5、教研组和少先队要建立并不断充实自己的网页。
6、认真组织和参与每周一次的教育教学管理督查活动,督查情况及时通报信息,保证严格公正。
7、对分管的工作,组织的活动有计划、有方案,工作成效要处于全镇同类学校的前列。
(二)、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创建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的教师群体。
1、继续完善教职工岗位目标管理考评制度,确保考评过程严肃公正,考评结果真实可信,并作为教师评先评优和奖金分配的重要依据。
2、继续完善教职工教学、科研成果奖励制度,教职工结构工资发放制度,调动教职工积极性。
3、教师要严格遵守我校的规章制度,制度面前人人平等,做到关爱每一位学生,尊敬每一位家长,珍惜每一天时光,做好每一项工作。
4、树立终身学习思想,开展教师读书活动,每周例会学习“名作鉴赏”,提升艺术品味,探讨教育热点难点问题,交流思想,统一认识。鼓励教师网上学习和研讨,开拓交流范围,建立教师自己的博客网页。
5、制订并落实教师培养计划,通过培养,要出一批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要帮助青年教师成长。
6、严格执行督查力度,组织开展好“家长评教”、“学生评教”活动,严厉打击师德违规行为。
(三)、加强德育建设,努力建构具有民工子弟学校特色的德育运行框架。
1、抓好三大主题教育,即以“中小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活动为指导,以“忆奥运”为主题,大力开展爱国主义和民族精神主题教育,以创建“ 合格学校”为主题,开展“波罗 兴衰,我的责任”主题教育,以实现“诚信师生”为目标,开展诚信主题教育。
2、三大阵地建设。橱窗、广播站是学校重要的宣传阵地,学校网站是学校唯一对外宣传的窗口,这三大阵地要加强管理,精心组织,及时做好新闻发布,好人好事宣传。广播站要及时宣传报道校园新面貌,新气象,新风尚。学校网站要在第一时间内把校园动态信息及师生作品等及时上传发布,通过网站新闻、留言板、论坛、博客等多种形式,波罗学校小网站特色。
3、加强各项基本建设
①加强学生的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继续开展星级学生评比。②加强班级文化建设,创建班级文化特色,将班级文化建设作为重要指标。③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开展优秀班主任评比,举办优秀班主任教书育人经验交流和征文活动,鼓励优秀班主任长期从事班主任工作。
(四)深化课程改革,努力探索校本教研新路子
1、加强管理,落实常规,抓教学秩序规范,活动计划落实,教学目标落实,教学环节落实,学习过程落实,遵循教研要“深”,备课要“评”,上课要“实”,作业要“精”,教学要“活”,手段要“新”,考核要“严”,辅导要“细”,负担要“轻”,质量要“高”这十字教学方针,把教学工作常规抓实抓细。
2、目标管理,分级负责。做好各学科教学计划,教学进度和教学内容的管理工作,采取不同形式对教学质量进行跟踪,监测与调控,实行分级把关,即:教务处抓现阶段目标落实,年级组狠抓单元目标落实,教师抓课时目标落实。
3、课堂调研,现场指导。学校领导坚持听课、深入课堂听课调研,现场指导教学,采用两种方法:①调研课:事先通知教师,教师有准备上课,上课结束后组织教学调研,检查教学效果。②推门听课:事先不通知教师,听课后将意见反馈给教师,以便及时把握教育动态,掌握第一手资料,促进课堂教学改革。
4、校本教研提高质量。教务处将加强对教研组工作的指导和检查,依据《优秀教研组评选条例》,每月评选优秀教研组。教研活动要重点抓好教师个人研修课,教师个人研修课按照“个人主备、主备说课,小组研讨、主备上课、小组评课、个人反思”六个环节进行,要求每人在教研组内轮流上好研修课,做到研修活动经常化,专题化,系列化,创出本教研组教研特色。按照局要求,抓好教学比武活动,精心组织好对家长开放日活动,引领教师专业成长。
5、用好专用教室,争取让专用的设施设备为教学作最大限度的服务。逐步建设好体、艺、科学等教研组。
6、抓竞赛活动,促素质提高。要在抓好学生语文、数学等各学科竞赛的基础上,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小型竞赛活动,努力创建书香校园。
(五)努力营造安全文明,健康和谐的校园环境
切实加强学校的安全工作,做到“校园零事故,安全又文明”。
1、做好安全责任书的签定,学校与教师签,教师与家长签。
2、开展师生的安全教育和安全培训,养成自我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3、规范学生上学、放学、集会、活动行为,谨防安全事故的发生。
4、日常安全隐患排查常抓不懈,及时消除安全隐患,杜绝事故发生。
5、每位教职工树立“安全第一,健康第一”思想,牢系安全健康这根弦,形成哪里有岗位,哪里就有安全责任的意识。要根据新形势,采取新办法,确保学校稳定和谐发展。
希望通过以上计划的制订和落实,激励广大师生团结奋进,进一步提升办学品位,扩大对外交流,丰富办学内涵,齐心协力创建成功,再造辉煌。
第五篇:历史校本教研活动案例
历史校本教研活动案例
如何组织学生在历史课堂上自主学习
——历史校本教研活动案例 活动时间: 2010年6月10号 活动地点: 蠡吾三中
参加人员: 县历史教研员、北埝中学、洪善堡中学、蠡吾二中、小陈中学、南庄中学、南庄镇中、保去中学、蠡吾三中 形式: 课例研讨 做课教师: 谢艳菊 主持人: 王 娜 记录人: 王 娜
研讨主题:如何组织学生在历史课堂上自主学习活动流程:
确立主题
课题由来
备课回放
课例示范
课后反思
交流研讨
提炼总结 布置任务
一、主题由来
主持人:现代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经济飞速发展,社会迫切需要那些勇于探索,具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人才。但长期以来,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历史课教学多数教师固守的是“讲解-接受”的模式,课堂上学生的思维得不到充分发挥,创新性学习能力没有得到充分挖掘,长此以往,教师厌教,学生厌学甚至弃学。
如今教学方式发生了变化,要求我们教师要改变传统枯燥乏味的教学方式,转变教学观念。为此,教师在授课时,要注重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主体意识,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充分发挥学生自身对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今天我们就依托谢艳菊老师的《民族团结》这节课谈一下《如何组织学生在历史课堂上自主学习》。
二.理论学习:
主题确定后,我们按县教研室的要求,以校为单位进行了自主学习,并召开了集体学习研讨会,对相关问题展开了讨论并加深了认识。
三.集体备课,确定课例:
课例:八年级历史下册第11课《民族团结》 主讲教师:育才中学谢艳菊老师 四.课堂实录,印证预设: 《民族团结》教学实录 育才中学初中综文组 谢艳菊 【教学目标】
1、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和掌握以下基础知识:民族团结的概念;各民族分布特点;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原因、内容和意义;各民族共同发展的政策;少数民族地区的迅速发展;西部大开发给少数民族地区带来了新气象。
2、通过“民族区域自治的实行”一目的学习,培养学生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基本观点,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对教材中几幅插图的观察,使学生逐步形成丰富的历史想象力和知识迁移能力。
3、通过对一些少数民族文化生活、民俗的介绍,使学生理解并热爱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形成对祖国历史与文化的认同感,初步树立对国家、民族的历史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通过对孔繁森先进事迹的描述,使学生形成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逐步确立为祖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贡献的人生理想。
【教学重难点】
1、本课重点是民族区域自治的内容和意义、人民政府实行各民族共同发展的政策。我国是由56个民族组成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各民族在政治、经济、文化上形成了相互依存、不可分离的关系,同时各民族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也有较大的差异。因此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和各民族共同发展的政策是保证祖国统一、实现民族平等、民族团结的重要举措,有利于各民族团结起来,为加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共同奋斗。
2、本课的难点是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原因。在筹建新中国的时候,中国共产党提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建议,是基于多方面的因素的考虑。这一知识点涵盖的知识面较广,理论性较强,初二学生难以把握,因而具有较高的难度。
【课时安排】 一课时。【教法建议】
本课采用分组教学方法,把学生分成四个小组,课前布置导学案。第一组问题包括: 我国的民族关系概况? 我国的民族分布特点?
在筹建新中国的时候,提出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实行()的建议? 第二组问题包括: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影响?
西藏人民翻身当家作主人开始于哪一事件之后? 第三组问题包括:
请举例说明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情况?
中央提出实施()以来,少数民族人口较多的西部地区出现了大开发、大发展的新气象。
第四组问题包括: 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得到快速发展的原因有哪些? 【学法指导】
1.分小组学习,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自主参与的热情,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乐学。
2.运用教材中的几幅插图,训练学生从历史图片中提取有效信息,分析历史史实,得出正确结论的方法。
3.多使用图片,尤其是和时事有关系的,让学生感觉到历史并不遥远,培养历史与现实结合的能力,也通过图片展示,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课堂实录〗
1.导入新课。用多媒体播放歌曲《爱我中华》片断导入新课。2.民族区域自治的实行
在第一、二小组的问题回答完之后,进行以下方面的引导与探讨:(1)引导学生阅读本目教材第一段,用多媒体设备给出我国的56个民族及其主要分布地区。使学生理解三个问题:一是我国是由56个民族组成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二是民族团结的概念。民族团结是指各民族在社会生活和交往中的和睦、友好和互助、联合的关系,以及各民族人民齐心协力,共同促进国家的发展繁荣。三是各民族分布的特点。
(2)用多媒体设备给出教材中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有关内容,引导学生阅读本目的小字部分,帮助学生理解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内容。重点指出: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各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都是中央人民政府统一领导下的一级地方政权,是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组成部份。
(3)组织学生讨论:党和政府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原因。在学生充分讨论的基础上,教师作如下归纳:①中国在历史上长期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符合中国的国情和历史传统。②各民族长期的经济文化联系,形成了各民族只适宜于合作互助,而不适宜分离的民族关系。③近代以来,各族人民在共御外敌、争取民族独立解放的革命斗争中,建立了休戚与共的亲密关系,形成了相互离不开的政治认同。
3.各民族共同发展
第三组问题回答完之后进行以下内容:
(1)用多媒体设备展示国家在少数民族地区建设的一批国家重点项目,如,青藏铁路,西气东输、西电东送等。在学生对少数民族发展有了感性认识的基础上,教师归纳指出: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尽一切努力,促进各民族的共同发展与进步。①加强少数民族地区基础设施建设,促进生产发展。②发展少数民族地区农牧业经济,加大少数民族地区改革开放的力度。③对少数民族地区实行优惠的财政政策。④鼓励少数民族地区发展贸易,照顾少数民族用品生产。⑤帮助少数民族地区脱贫致富。⑥对少数民族地区实行宽于汉族的计划生育政策。
第四组学生回答完问题后总结以下内容: 少数民族经济发展的原因及影响:①少数民族地区发展得益于政府重视,给予政策保障和多方支持(人力、物力、财力)。②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大发展,且已成为全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③西部大开发战略使少数民族地区出现了大开发、大发展的新气象。
4、问题探究 动脑筋
谁能说说孔繁森在西藏工作期间做出的贡献?除课本上的,你还知道哪些事迹。
活动与探究
用直线将少数民族歌曲与它所属的少数民族连起来
5、巩固练习
6、布置本课作业
了解身边有哪些具有民族特色的事物。
五、课例示范
由谢艳菊老师做示范课:《民族团结》
六、交流研讨
(一)、做课教师进行课后反思:
由谢艳菊老师结合本次研讨主题做课后反思,如何组织学生在历史课堂上自主学习。谢艳菊:各位老师大家好。本次教研的主题是《如何组织学生在历史课堂上自主学习》,所以顺应新课改的形势,体现新课改的精神,在本课的整个教学过程中,我都是“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使学生真正的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充分的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例如:本节课的教学,主要以分组合作自主学习为主。就本节课的教学中的得与失做一下回顾:
第一,重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在教学中,通过学生自主学习,掌握课本中提供的基础的历史信息。进一步加深理解、掌握和应用。
第二,把课堂中的大量时间交给了学生,让学生成了课堂的主人。本节课把时间还给了学生,使学生的活动具有较强的目的性。通过一些教学活动,不仅完成了教学任务,而且在老师的引导下加深了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
本堂课以党的政策,民族的发展、民族情和畅想未来为线索,按照激情阅读—理解—掌握的有效教学步骤,循序渐进的理解课文内容,完成了教学目标。
1、首先,把学习的提纲发放给学生,给学生的学习以提示。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既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又升华情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开课之前以一首《爱我中华》之曲,把声情并茂,56个民族的图像一一展现在学生面前,从而创设情境,调动学生情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唤起学生求知的欲望。以“民族知识知多少”和“谈一谈你身边的民族团结的事例”的常识提问作为本课导入,这一设计也激发学生的兴趣,效果不错。课堂提问的精心设计有利于鼓励学生、激发学生兴趣、提供线索,引发学生思维。
结尾又以一首《我的中国心》把课堂气氛推向高潮。这既照应了开头,深化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同时也升华了学生的情感。最后老师送给学生历史歌谣。《五十六个民族团结歌》。
2、在教学中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学生形象直观地理解课文内容。在学习本课之前,学生对于少数民族的了解仅体现在知道有哪些少数民族。通过本课教学之后,学生从课件中形象直观地了解到了少数民族的服饰、风俗习惯,分布及其存在的优势,让学生看、听、思相结合,从而认识到党的民族政策和党的民族区域自治政策对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起到的主要作用,以及当对民族地区的开发加强民族团结的必要性,为下文《香港、澳门的回归》,《海峡两岸的交往学习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3、用故事激趣,在故事中明理、导行。俗话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本课教学时,教师针对学生爱听故事的特点,布置了学生搜集有关民族团结的故事,同时又充分学习文中《党的好干部----孔繁森》榜样的事迹成了学生学习的一面镜子,不仅让学生思想上受到感染,同时也潜移默化地指导了学生的行为。在此基础上,教师运用课件相机出示反面的事例,让学生在对比中明理、导行。对学生提出做人的要求。
4、设计活动,强化学生的明理、导行。结尾设计的《畅想未来》篇让学生畅所欲言,又一次把课堂推向高潮。大多数同学争先恐后,纷纷举手要求回答问题,针对学生的反馈情况,教师及时地进行引导,把学生的思想引向一个新的境界,特别是某某同学的发言与众不同,提出:长大后即使到西藏地区工作,也不愿牺牲在西藏,针对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我及时的与学生进行了讨论给与了肯定。体现了生命的重要性,体现了以人文本的重要性。
5、在教学中,给与学生学习的时间还是有点过少,总想老师多讲。课堂练习设计缺乏科学性。缺乏面向全体学生,在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时,处理的过于简单。
以上是我对本节课的一点认识,由于水平有限,存在许多不足之处,恳请各位同仁批评指正。
(二)、集体研讨 主持人:
下面我们就围绕本次研讨的主题,针对这节课上体现的得与失,结合自己在教学中的成功的做法以及存在的困惑,展开讨论交流,希望各位同仁积极发言。(主要内容)
蠡吾二中:
首先,可以肯定一点儿,谢老师的这节课应该算是上的很成功的。她教学中始终是以小组合作为主,为学生们自主学习创设了一个轻松地氛围,这样有利于引导学生合作探究。
杨雅静: 谢老师在教学中鼓励质疑,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这一点值得我学习,我觉得能够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例如在本节课最后问学生“你觉得我们还应该掌握哪些内容”,让学生找问题,必然会动脑筋。总之,最精湛的教学艺术,遵循的最高原则就是让学生自己提问题。整个教学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学生正确提出问题和回答问题的能力。任何时候都应鼓励学生提问。回答问题固然是一种能力,善于提出问题更是一种能力。
小陈中学:
我很同意刚才老师的意见,教会学生质疑提问,这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课堂中,谢老师大胆的鼓励学生提问题。先提出一个实际问题,组织学生讨论。在讨论过程中为鼓励学生多提问题,她采用记分办法,进行比赛,并将得分计入平时成绩,这样学生们的积极性会高起来,自然自主能力会提高。
李凤池:
这节课最大的亮点就是符合学生心理,如:学生们感兴趣的音乐就进入了这节课。谢老师用音乐来调动学生们的兴趣,用兴趣激发学生们自主合作的能力。我在平时的教学中也是有意这么做的。我在上七下第二课《“贞观之治”》时,我先展示了一幅李世民的画像。学生看了以后,马上有人说:“唐太宗李世民!”我说:“对,是李世民,你是怎么知道的,你给大家讲一讲好吗?”学生说:“看过有关他的电视剧。”我问:“有多少同学看过?”这时,看过的同学纷纷举手。我说:“那好,大家说说,你们对李世民有一个什么印象?”有同学说:“英明!”有同学说:“谦虚!”也有同学说:“武艺高!”……我说:“那好,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看法,说说你理由,好吗?”学生兴趣盎然,一一阐述了自己的理由。所以自主、探究式学习并不是高不可攀,只要让学生感兴趣,用兴趣激发学生的自主意识,我们同样能够把课堂还给学生。
保去中学:
在谢老师这节课上我学到了在历史课堂上要努力构建一个师生互动、共同参与课堂活动的自主教学模式。有了这个模式,学生们才有自主学习的氛围。在这节课堂上谢老师始终围绕事前分好的组来教学,学生们自主学习的很好。我在教学中也如此做过:如在讲到《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一课时,我做了这样的尝试,根据本课内容精心设计了研究课题:将全班同学组成一个联合考察团,假想从西安出发沿丝绸之路向西进行寻访考察。这个团队由旅游观光者、考古学家、古代商人、文化使者四种不同身份人员组成,将分别为大家介绍沿途景色、考古发现、贩运的物品、传播的文化等。提前一周下发活动预案,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自由选择身份,组成四个小组,互相讨论、交流。我鼓励学生充分利用课外知识和丰富、合理的想象来完成本组的主题,准备好回答相关的提问。同学们积极性都很高,通过阅读课本、同学间相互交流、查找课外资料、网上查找等多种途径进行整理搜集。在讲课的过程中,我注意及时点拨、指导、适时鼓励。整个过程所有学生都积极主动的参与。这样,学生通过亲自参与、亲身体验,缩短了与史实的距离,加深了对课文知识的理解,对比较枯燥的历史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更重要的是培养了他们自主学习的多种能力。
北捻中学: 我很欣赏谢老师在教学中始终鼓励学生。如:“第一个主动站起来回答问题的同学我们给他掌声”“第一个回答对的同学我们给他掌声”“第一个女同学回答问题的同学我们给她掌声”......在鼓励中,学生们就会愿意自主合作回答问题。
洪善堡中学:
谢老师从始至终以一种温和的口吻和学生们对话,这样就能让学生们觉得和老师是平等的,没有了紧张感,老师提到的问题也就愿意去思考,我觉得这样学生们自主能力一定会得到锻炼。
七、活动总结
主持人:今天我们聚到这里,共同来探讨这个主题是非常难得的。各位老师的积极性很高,大家都能积极发言,而且都能亮出自己的观点,这一点儿是值得肯定的,但在交流中又质疑了一些新的问题,有待我们继续研讨。对《如何组织学生在历史课堂上自主学习》这一主题,我们形成了以下几点共识:
(一)精心设计问题和组织学生活动、创设教学情境
(二)激发学生对学习内容的兴趣
(三)引进竞争机制,分组比赛,学会合作
(四)鼓励质疑,让学生自主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给学生留有一定的思考空间
(五)建立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营造和谐、宽松的课堂气氛 总之,在历史课堂中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教师要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为出发点和目标,从满足学生的身心发展特征和需要出发,来组织实施教学过程,培养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习惯,培养学生自学的能力。引导学生的自主学习,让学生获得可持续性的发展,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也是我们每个教师必须关注的问题。我相信:只要我们在教学中有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发展的强烈意识和思路,提供适宜的土壤和适宜的发展空间,不断地进行培养和训练,久而久之,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一定会得到发展。
七、布置任务
提出下次研讨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