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云南省奖励和保护见义勇为人员条例
《云南省奖励和保护见义勇为人员条例》(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五
第一条 为弘扬正气,保护国家、集体利益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鼓励同违法犯罪行为和各种灾害事件作斗争,保障见义勇为人员的合法权益,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本省人员在本省行政区域内见义勇为的,适用本条例。
本省人员在本省行政区域外或者非本省人员本省人员在本省行政区域内见义勇为的,参照适用本条例。
第三条 本条例所称的见义勇为行为,是指非因法定职责或者特定义务的下列行为:
(一)不顾个人安危,挺身而出,同违法犯罪分子作斗争的;
(二)在发生自然灾害或者安全事故时,不顾个人安危,保护国家、集体利益和他人生命财产安全,事迹突出的。
第四条 奖励和保护见义勇为人员,实行精神奖励、物质奖励、优抚和社会保障结合的原则。
第五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负责本条例的组织和实施,把见义勇为人员奖励、保障资金和工作经费列入年度财政预算。
公安、司法行政、民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住房和城乡建设、教育、卫生、财政、等有关部门,以及工会、妇女联合会、共青团、残疾人联合会等社会团体和企事业单位、基层组织要照各自的职责,做好奖励和保护见义勇为人员的工作。
宣传、文化、广播电视、新闻出版等部门和新闻媒体要积极宣传见义勇为人员的先进事迹。
第六条 各级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部门要配备专(兼)职人员,负责见义勇为工作的组织、协调、指导、考核工作,具体承担对见义勇为行为的确认、推荐表彰和本级见义勇为基金会(协会)的日常管理工作。
第七条
省、州(市)、县(市、区)设立见义勇为基金会(协会),协助同级人民政府做好见义勇为人员的奖励和保障工作。
各级见义勇为基金会(协会)依法募集、管理见义勇为基金会;开展见义勇为事迹的整理、宣传和见义勇为人员慰问等工作。
第八条
见义勇为基金要依法筹集、使用和管理,接受财政、审计部门和社会的监督,并确保安全,专款专用。
鼓励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个人捐赠见义勇为基金,捐赠人依法享受税收相关优惠政策。
第九条
见义勇为行为由行为发生地县(市、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部门负责确认。
见义勇为行为发生地的公安机关、司法行政部门、见义勇为人员所在单位、基层组织应当将见义勇为人员的事迹材料向所在县(市、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部门申报。有关单位和个人可以向见义勇为行为发生地县(市、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部门申报,要求确认本人或者他人的见义勇为行为。
见义勇为要在行为发生之日起90日内申报;如需依据其他判断结果才能申报的,自判断结果作出之日起30日内申报。
第十条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部门收到申报材料后,对事实清楚、材料齐全的,应当在20个工作日内做出确认;对事实不清、材料不齐的,要求申报人补齐材料,必要时应当进行调查。并在调查结束之日起20个工作日内作出确认。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部门组织的调查,有关单位和个人要给予积极配合;见义勇为行为的受益人和目击人应当如实提供见义勇为证据及有关情况。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部门确认见义勇为行为前,对拟确认的见义勇为行为应当在辖区范围内向社会进行公示,公示时间为10个工作日。
第十一条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部门对见义勇为行为进行确认后,分别情况做以下处理:
(一)对符合本条例规定见义勇为条件的,提出奖励、保障的意见,报同级人民政府批准;
(二)对不符合本条例规定见义勇为条件的,应当书面通知单位和个人,并说明理由。
申报单位或个人对确认不服的,可以向上一级社会治安综合 治理部门申请复核。
第十二条 对见义勇为人员,给予下列表彰奖励:
(一)见义勇为有一定贡献的,由县(市、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部门报本级人民政府授予“见义勇为先进个人(群体、集体)”荣誉称号,颁发荣誉证书。
(二)见义勇为有较大贡献的,经县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部门逐级申报,由州(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部门报请本级人民政府批准授予“见义勇为先进个人(群体、集体)”荣誉称号,颁发荣誉证书,给予二万元以上奖金。
(三)见义勇为事迹突出,经县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部门逐级申报,由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部门报省人民政府批准授予“见义勇为先进个人(群体、集体)”荣誉称号,颁发奖章和荣誉证书,给予十万元以上的奖金。
(四)因见义勇为牺牲或者完全丧失劳动能力,事迹特别突出的,经县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部门逐级申报,由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部门报省人民政府批准授予“见义勇为英雄(群体、集体)”荣誉称号,颁发奖章和荣誉证书,给予二十五万元以上的奖金,见义勇为发生地州(市)发给或补足不低于二十万元的奖金,见义勇为发生地县(市、区)发给或补足不低于五万元的奖金。
本省、州(市)、县(市、区)公民在本行政区域外见义勇为的,可以给予表彰奖励。
表彰奖励应当公开进行,被表彰奖励人员要求为其保密或者 有关部门认为应当保密的,表彰奖励可以不公开进行。
第十三条 奖励见义勇为人员资金的来源:
(一)同级人民政府财政拨款;
(二)见义勇为基金会(协会)接受的捐赠;
(三)其他依法取得的收入。
第十四条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教育等部门,工会、妇女联合会、共青团等社会团体,学校、部队等见义勇为人员所在单位,对受各级人民政府表彰的见义勇为先进个人,根据本人身份和事迹,按照有关规定授予相应荣誉称号;优先推荐为各级劳动模范。
第十五条 公安机关、基层组织、有关部门或者公民发现因实施见义勇为行为负伤的,要及时送医院救治;医疗机构不得拒绝、拖延。
第十六条 见义勇为负伤人员治疗期间的医疗、交通、护理、误工、生活补助等费用按下列顺序解决:
(一)经协议或者依法调解、判决由加害人承担的,由加害人承担。
(二)经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认定为工伤或视同工伤的见义勇为人员,已参加工伤社会统筹的,按照《工伤保险条例》及相关工伤保险法规执行;用人单位未参加工伤保险统筹的,按社会保险法的有关规定执行。
(三)无用工单位或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没有认定为工 伤或视同工伤的,享受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或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待遇,医疗费用中需由个人承担的部分,由当地人民政府医疗救助基金支付;无工作单位,又未参加城镇居民医疗保险或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由医疗机构按照自然灾害救助范围的有关规定处理。
(四)见义勇为发生地县(市、区)人民政府的专项补助。
(五)见义勇为基金会(协会)补助。
第十七条 县以上人民政府表彰的见义勇为人员及其家属享有下列待遇和保障:
(一)见义勇为人员及其子女,在同等条件下享有就业、升学、入伍、晋职、晋级、承包经营等方面的优先权。
(二)见义勇为人员及其子女、配偶,在国家公务员招考或国有企事业单位招聘时,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依法给予照顾。
(三)见义勇为受伤人员治疗、康复期间,原享有的工资、津贴、奖金、福利等待遇不变。
(四)见义勇为人员家庭生活困难的,由户籍所在地县级民政部门按照有关规定优先纳入社会救济范围,重点给予照顾;特殊困难的,给予临时救助。
(五)见义勇为人员家庭住房困难且符合当地政府公布的住 房困难保障条件的,由户籍所在地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门优先予以保障。对城镇人口,安排廉租住房,公共租赁住房等保障性住房 予以解决;对农村人口,按照危旧房改造、防震安居等政策,给予一次性建房补助。
(六)见义勇为人员及其子女,在参加本省大中专院校招生考试时,享受加分照顾。
第十八条 见义勇为牺牲人员经行为发生地县级综治办提出,由县级以上民政部门依照有关规定审核、上报,经省人民政府批准后,授予烈士称号,并享受相关待遇。
不符合革命烈士条件,属于国家机关人员、参照公务员管理事业单位人员,其抚恤、丧葬等有关费用按照民政部《伤残抚恤管理办法》的规定办理;纳入工伤保险统筹管理的人员,按因公(工)伤亡的规定办理;未纳入工伤保险统筹管理的其他人员,由见义勇为发生地县级人民政府,按照有关规定,发给抚恤金、生活补助金和丧葬费。
第十九条 见义勇为致残人员的伤残待遇按照以下方式办理:
有用工单位的,由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进行伤残等级评定,参加工伤保险统筹的,按照《工伤保险条例》及相关工伤保险法规执行;未参加工伤保险统筹的,按《社会保险法》的有关规定执行。
无用工单位的,由行为发生地民政部门进行伤残等级评定;经评定伤残等级后,由户籍所在地民政部门以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平均工资为基数,视伤残等级,发给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和 工伤医疗补助金。
见义勇为致残人员,由县级残疾人联合会核发残疾人证并按规定享受优惠待遇。
第二十条 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见义勇为人员,由工作单位但不适合继续在原岗工作的,由其所在单位安排力所能及的工作;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享受伤残保障或者办理退休手续。
第二十一条 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和司法行政机关对见义勇为人员及其近亲属,应当采取有效措施予以保护,防止其遭受打击报复。
见义勇为人员或者近亲属因见义勇为行为需要法律援助的,司法部门应当提供法律援助。
第二十二条 弄虚作假、骗取见义勇为表彰奖励和优抚的,由原确认机关通知有关部门(单位);报请表彰机关、团体撤销荣誉称号;追缴奖金和其他相关费用;并根据情节,依法给予处理。
第二十三条 有关部门和单位不履行救治、保障见义勇为人员职责,见义勇为人员或者其他民工可以向当地相关部门投诉,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部门应当及时协调相关部门依法处理;对拒不执行的,发“督办通知书”。
第二十四条 公安机关、司法行政部门、见义勇为人员所在单位、基层组织和有关部门及其工作人员违反本条例第九条规 定,应当省报见义勇为人员的事迹材料而不申报的,由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部门责令其改正;拒不改正的,予以通报批评。
第二十五条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部门违反本条例第十条、第十一条、第二十三条规定,不及时对申报材料进行审核,或者对有关救治、保护见义勇为人员的要求不及时处理的,由本级人民政府或者上级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部门责令改正;导致见义勇为人员合法权益受到侵害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直接责任人员给予处分。
第二十六条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部门、见义勇为基金会(协会)及其工作人员贪污、挪用奖金和保护见义勇为人员资金,除追回资金外,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直接责任人员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七条 打击报复见义勇为人员及其近亲属,情节较轻的,由所在单位或者主管部门给予处分;违反治安管理的,由公安机关给予治安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八条 医疗机构及其工作人员违反本条例第十五条规定,拒绝或者拖延救治见义勇为人员的,由卫生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其改正,造成损害的,承担赔偿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九条 负有保护见义勇为人员责任的部门和单位,违反本条例第十六条、第十七条、第十八条、第十九条、第二十条规定的,由其上级主管部门或者治安综合治理部门责令改正;对 拒不改正的,依法责问。
第三十条 负有奖励和保护见义勇为人员职责的国家工作人员弄虚作假、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的,由其主管部门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三十一条 见义勇为人员或者其他公民依照本条例向负有保护职责的行政机关申请保护其合法,行政机关拒绝履行或者拒不答复的,申请人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
第三十二条 现役军人在本省行政区域内见义勇为的,其表彰奖励按照本条例执行,其他保障从其部队有关规定。
第三十三条 省人民政府有关部门、社会团体应当依据本条例的规定,制定相应的奖励、保障和优抚见义勇为人员的具体办法。
第三十四条 本条例子公布之日起实行。
第二篇:云南省奖励和保护见义勇为人员条例
云南省奖励和保护见义勇为人员条例
省人大常委会公告(第51号)
《云南省奖励和保护见义勇为人员条例》已由云南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七次会议于2011年11月22日修订通过,现将修订后的《云南省奖励和保护见义勇为人员条例》公布,自2012年1月1日起施行。
云南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2011年11月22日
云南省奖励和保护见义勇为人员条例
(2011年11月22日云南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七次会议通过)
第一条 为弘扬正气,鼓励同违法犯罪行为和各种灾害事故作斗争,保障见义勇为人员的合法权益,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本省人员在本省行政区域内见义勇为的,适用本条例。
本省人员在本省行政区域外见义勇为的,抚恤优待和社会保障适用本条例。非本省人员在本省行政区域内见义勇为的,表彰奖励适用本条例。
第三条 本条例所称的见义勇为,是指非因法定职责或者特定义务,为保护国家、集体利益和他人人身财产安全,不顾个人安危,挺身而出,所实施的下列行为:
(一)同正在实施的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的;
(二)在发生自然灾害或者安全事故时,抢险、救灾、救人的。
第四条 奖励和保护见义勇为人员,遵循精神奖励、物质奖励、抚恤优待和社会保障相结合的原则。
第五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负责本条例的组织和实施,应当将见义勇为人员奖励资金和工作经费列入财政预算。各级社会管理综合治理部门,负责见义勇为人员奖励和保护工作的组织、协调、指导、考核和见义勇为行为的确认、推荐表彰以及管理本级见义勇为基金会(协会);并配备专(兼)职人员,承担日常工作。
第六条 公安、民政、司法行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住房城乡建设、教育、卫生、财政等有关部门,以及工会、妇女联合会、共青团、残疾人联合会等人民团体和企业事业单位、基层组织应当按照各自的职责,做好奖励和保护见义勇为人员的工作。
宣传、文化、广播电视、新闻出版等部门和新闻媒体应当宣传见义勇为人员的先进事迹。
第七条 省、州(市)、县(市、区)设立见义勇为基金会(协会),依法募集、管理见义勇为基金,协助做好见义勇为人员的奖励和保障工作。
第八条 鼓励机关、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个人向见义勇为基金会(协会)捐赠,捐赠人依法享受税收等相关优惠政策。
见义勇为基金应当确保安全,按规定使用,专款专用,并接受财政、审计部门和社会的监督,定期向社会公开使用情况。
第九条 见义勇为行为由行为发生地的县(市、区)社会管理综合治理部门负责确认。
见义勇为行为发生地的公安、司法行政、民政、安全监管等有关部门应当将见义勇为人员的事迹材料向所在县(市、区)社会管理综合治理部门申报。个人可以要求以上部门,对本人或者他人的见义勇为行为进行申报。见义勇为人员所在单位或者基层组织可以将见义勇为人员的事迹材料向见义勇为行为发生地的县(市、区)社会管理综合治理部门申报。
见义勇为应当在行为发生之日起90日内申报;如需依据其他结论才能申报的,自其他结论作出之日起30日内申报。第十条 社会管理综合治理部门收到申报材料后,对事实清楚、材料齐全的,应当在30日内作出确认;对事实不清楚、材料不齐全的,应当要求申报人补齐材料,必要时可以进行调查,并在材料补齐或者调查结束之日起30日内作出确认。
社会管理综合治理部门对拟确认的见义勇为行为,除需要保密的外,应当在辖区范围内向社会进行公示,公示时间为7日。
第十一条 见义勇为行为的申报和确认部门,在调查见义勇为人员的行为时,有关单位、见义勇为行为的受益人和知情人应当配合并如实提供有关情况和材料。
第十二条 社会管理综合治理部门对是否是见义勇为行为进行确认后,分别作以下处理:
(一)对符合本条例规定的见义勇为条件的,报人民政府表彰奖励,并通知相关部门落实抚恤优待和社会保障待遇;
(二)对不符合本条例规定的见义勇为条件的,应当书面通知申报部门、单位和个人,并说明理由。
申报部门、单位或者个人对确认不服的,在收到确认通知后30日内可以向上一级社会管理综合治理部门申请复核,上一级社会管理综合治理部门接到申请后应当在60日内做出复核结论,并通知申请人。
第十三条 对见义勇为人员,根据其贡献大小,给予下列表彰奖励:
(一)有一定贡献的,由县(市、区)社会管理综合治理部门报本级人民政府授予“见义勇为先进个人(群体、集体)”称号,颁发荣誉证书,给予2000元以上奖金;
(二)有较大贡献的,经县(市、区)社会管理综合治理部门申报,由州(市)社会管理综合治理部门报本级人民政府授予“见义勇为先进个人(群体、集体)”称号,颁发荣誉证书,给予1万元以上奖金;
(三)有重大贡献的,经县(市、区)社会管理综合治理部门逐级申报,由省社会管理综合治理部门报省人民政府授予“见义勇为先进个人(群体、集体)”称号,颁发奖章和荣誉证书,给予10万元以上奖金;
(四)有特别重大贡献,牺牲或者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经县(市、区)社会管理综合治理部门逐级申报,由省社会管理综合治理部门报省人民政府授予“见义勇为英雄(群体、集体)”称号,颁发奖章和荣誉证书,由省、州(市)、县(市、区)共同以全省上一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30倍为标准一次性发给奖金;其奖金的三级比例为省50%、州(市)35%、县(市、区)15%。
表彰奖励应当公开进行,被表彰奖励人员要求为其保密或者有关部门认为应当保密的,可以不公开进行。第十四条 奖励见义勇为人员资金的来源:
(一)同级人民政府财政拨款;
(二)见义勇为基金会(协会)接受的捐赠;
(三)其他合法收入。
第十五条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教育等部门,工会、妇女联合会、共青团等人民团体,学校、部队等见义勇为人员所在单位,对受到各级人民政府表彰的见义勇为人员,根据本人身份和事迹,按照有关规定授予相应荣誉称号;优先推荐为各级劳动模范。第十六条 公安、司法行政等有关部门、基层组织或者个人发现因见义勇为负伤的人员,应当送医疗机构救治;医疗机构应当开通绿色通道及时救治,不得拒绝、拖延。第十七条 因见义勇为受伤、致残、牺牲人员的医疗费、误工费、丧葬费和其他相关合理费用,由加害人或者责任人依法承担。无加害人、责任人或者加害人、责任人无承担能力的,按照下列办法解决:
(一)参加工伤、基本医疗、农村新农合保险或者国家另有规定的,由保险机构和有关部门按规定支付,不足部分从见义勇为基金中支付;
(二)未参加社会保险的,由见义勇为行为发生地的县(市、区)人民政府拨专款按规定予以解决;
(三)仍确有实际困难的,由行为发生地见义勇为基金会(协会)按规定予以补助。
第十八条 受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表彰的见义勇为人员,本人及其直系亲属享有下列待遇和保障:
(一)在同等条件下享有就业、入学、升学、入伍、晋职、晋级、承包经营等方面的优先权;
(二)在公务员招考或者国有企业、事业单位招聘时,由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依法给予照顾;
(三)因见义勇为受伤的人员在治疗、康复期间,原享有的工资、津贴、奖金、福利等待遇不变;
(四)见义勇为人员家庭生活困难的,由户籍所在地县(市、区)民政部门按照有关规定优先纳入社会救助范围,重点给予照顾;
(五)见义勇为人员家庭住房困难且符合保障条件的,由户籍所在地住房城乡建设部门优先予以保障;
(六)在参加本省大中专院校招生考试时,享受加分照顾。
第十九条 因见义勇为牺牲的人员,经行为发生地县(市、区)社会管理综合治理部门提出,符合评定烈士条件的,由县级以上民政部门依照有关规定审核、上报,经省人民政府批准评定为烈士,并享受相关待遇。
第二十条 因见义勇为致残的人员,其伤残评定及待遇按照下列方式办理:
(一)有用工单位的,由用工单位所在地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评定;参加工伤保险统筹的,按照《工伤保险条例》及相关工伤保险法规执行;未参加工伤保险统筹的,按《社会保险法》的有关规定执行;
(二)无用工单位的,由行为发生地民政部门逐级上报,进行伤残等级评定;经评定后,由户籍所在地民政部门按国家规定给予抚恤优待。
因见义勇为致残的人员,由残疾人联合会按照有关规定核发残疾人证并享受优惠待遇。
第二十一条 因见义勇为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人员,有工作单位但不适合继续在原岗位工作的,由其所在单位安排力所能及的工作;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享受伤残保险或者办理提前退休手续。
第二十二条 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司法机关对见义勇为人员及其近亲属,应当采取有效措施予以保护,防止其遭受打击报复。
见义勇为人员及其近亲属因见义勇为需要法律援助的,司法行政部门应当提供法律援助。
见义勇为人员因见义勇为行为受到诬告陷害的,可以向见义勇为行为发生地的县(市、区)社会管理综合治理部门申请调查,社会管理综合治理部门应当组织调查。第二十三条 有关部门和单位不履行保障见义勇为人员职责,见义勇为人员或者其他人员可以向当地社会管理综合治理部门投诉,社会管理综合治理部门应当协调相关部门依法及时处理;逾期不处理的,发“督办通知书”。第二十四条 违反本条例第九条第二款规定,公安、司法行政、民政、安全监管等有关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应当申报见义勇为人员的事迹材料而不申报的,由社会管理综合治理部门责令其改正;拒不改正的,予以通报批评。
第二十五条 违反本条例第十条、第十二条、第二十三条规定,社会管理综合治理部门不及时对申报材料进行审核,或者对有关救治、保护见义勇为人员的要求不及时处理的,由本级人民政府或者上级社会管理综合治理部门责令改正;导致见义勇为人员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直接责任人员给予处分。
第二十六条 社会管理综合治理部门、见义勇为基金会(协会)及其工作人员贪污、挪用奖励和保护见义勇为人员资金,除追回资金外,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直接责任人员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七条 弄虚作假骗取见义勇为表彰奖励和抚恤优待的,由原确认的社会管理综合治理部门报人民政府并通知有关部门,撤销荣誉称号,追缴奖金、证书和其他相关费用,并根据情节,依法处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第二十八条 打击报复、诬告陷害见义勇为人员及其近亲属,由所在单位或者主管部门给予处分;违反治安管理的,由公安机关依法给予治安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九条 违反本条例第十六条规定,医疗机构及其工作人员拒绝或者拖延救治见义勇为人员的,由卫生行政主管部门责令改正,并给予处分;造成损害的,承担赔偿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三十条 违反本条例第十七条、第十八条、第十九条、第二十条、第二十一条、第二十二条规定,有关部门和单位不履行其职责的,由其上级主管部门或者社会管理综合治理部门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予以问责。
第三十一条 负有奖励和保护见义勇为人员职责的国家工作人员弄虚作假、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的,由其主管部门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三十二条 现役军人在本省行政区域内见义勇为的,其表彰奖励按照本条例执行,其他保障从其部队有关规定。第三十三条 省人民政府有关部门、人民团体应当依据本条例的规定,制定相应的奖励、抚恤优待和保障见义勇为人员的具体办法。第三十四条 本条例自2012年1月1日起施行。1999年11月26日云南省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通过的《云南省奖励和保护见义勇为公民条例》同时废止。
第三篇:云南省奖励和保护见义勇为人员条例
云南省奖励和保护见义勇为人员条例
(2011年11月22日云南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七次会议通过)第一条 为弘扬正气,鼓励同违法犯罪行为和各种灾害事故作斗争,保障见义勇为人员的合法权益,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本省人员在本省行政区域内见义勇为的,适用本条例。
本省人员在本省行政区域外见义勇为的,抚恤优待和社会保障适用本条例。
非本省人员在本省行政区域内见义勇为的,表彰奖励适用本条例。
第三条 本条例所称的见义勇为,是指非因法定职责或者特定义务,为保护国家、集体利益和他人人身财产安全,不顾个人安危,挺身而出,所实施的下列行为:
(一)同正在实施的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的;
(二)在发生自然灾害或者安全事故时,抢险、救灾、救人的。
第四条 奖励和保护见义勇为人员,遵循精神奖励、物质奖励、抚恤优待和社会保障相结合的原则。
第五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负责本条例的组织和实施,应当将见义勇为人员奖励资金和工作经费列入财政预算。各级社会管理综合治理部门,负责见义勇为人员奖励和保护工作的组织、协调、指导、考核和见义勇为行为的确认、推荐表彰以及管理本级见义勇为基金会(协会);并配备专(兼)职人员,承担日常工作。
第六条 公安、民政、司法行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住房城乡建设、教育、卫生、财政等有关部门,以及工会、妇女联合会、共青团、残疾人联合会等人民团体和企业事业单位、基层组织应当按照各自的职责,做好奖励和保护见义勇为人员的工作。
宣传、文化、广播电视、新闻出版等部门和新闻媒体应当宣传见义勇为人员的先进事迹。
第七条 省、州(市)、县(市、区)设立见义勇为基金会(协会),依法募集、管理见义勇为基金,协助做好见义勇为人员的奖励和保障工作。
第八条 鼓励机关、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个人向见义勇为基金会(协会)捐赠,捐赠人依法享受税收等相关优惠政策。
见义勇为基金应当确保安全,按规定使用,专款专用,并接受财政、审计部门和社会的监督,定期向社会公开使用情况。第九条 见义勇为行为由行为发生地的县(市、区)社会管理综合治理部门负责确认。见义勇为行为发生地的公安、司法行政、民政、安全监管等有关部门应当将见义勇为人员的事迹材料向所在县(市、区)社会管理综合治理部门申报。个人可以要求以上部门,对本人或者他人的见义勇为行为进行申报。
见义勇为人员所在单位或者基层组织可以将见义勇为人员的事迹材料向见义勇为行为发生地的县(市、区)社会管理综合治理部门申报。
见义勇为应当在行为发生之日起90日内申报;如需依据其他结论才能申报的,自其他结论作出之日起30日内申报。第十条 社会管理综合治理部门收到申报材料后,对事实清楚、材料齐全的,应当在30日内作出确认;对事实不清楚、材料不齐全的,应当要求申报人补齐材料,必要时可以进行调查,并在材料补齐或者调查结束之日起30日内作出确认。社会管理综合治理部门对拟确认的见义勇为行为,除需要保密的外,应当在辖区范围内向社会进行公示,公示时间为7日。
第十一条 见义勇为行为的申报和确认部门,在调查见义勇为人员的行为时,有关单位、见义勇为行为的受益人和知情人应当配合并如实提供有关情况和材料。
第十二条 社会管理综合治理部门对是否是见义勇为行为进行确认后,分别作以下处理:
(一)对符合本条例规定的见义勇为条件的,报人民政府表彰奖励,并通知相关部门落实抚恤优待和社会保障待遇;
(二)对不符合本条例规定的见义勇为条件的,应当书面通知申报部门、单位和个人,并说明理由。
申报部门、单位或者个人对确认不服的,在收到确认通知后30日内可以向上一级社会管理综合治理部门申请复核,上一级社会管理综合治理部门接到申请后应当在60日内做出复核结论,并通知申请人。
第十三条 对见义勇为人员,根据其贡献大小,给予下列表彰奖励:
(一)有一定贡献的,由县(市、区)社会管理综合治理部门报本级人民政府授予“见义勇为先进个人(群体、集体)”称号,颁发荣誉证书,给予2000元以上奖金;
(二)有较大贡献的,经县(市、区)社会管理综合治理部门申报,由州(市)社会管理综合治理部门报本级人民政府授予“见义勇为先进个人(群体、集体)”称号,颁发荣誉证书,给予1万元以上奖金;
(三)有重大贡献的,经县(市、区)社会管理综合治理部门逐级申报,由省社会管理综合治理部门报省人民政府授予“见义勇为先进个人(群体、集体)”称号,颁发奖章和荣誉证书,给予10万元以上奖金;
(四)有特别重大贡献,牺牲或者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经县(市、区)社会管理综合治理部门逐级申报,由省社会管理综合治理部门报省人民政府授予“见义勇为英雄(群体、集体)”称号,颁发奖章和荣誉证书,由省、州(市)、县(市、区)共同以全省上一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30倍为标准一次性发给奖金;其奖金的三级比例为省50%、州(市)35%、县(市、区)15%。
表彰奖励应当公开进行,被表彰奖励人员要求为其保密或者有关部门认为应当保密的,可以不公开进行。第十四条 奖励见义勇为人员资金的来源:
(一)同级人民政府财政拨款;
(二)见义勇为基金会(协会)接受的捐赠;
(三)其他合法收入。
第十五条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教育等部门,工会、妇女联合会、共青团等人民团体,学校、部队等见义勇为人员所在单位,对受到各级人民政府表彰的见义勇为人员,根据本人身份和事迹,按照有关规定授予相应荣誉称号;优先推荐为各级劳动模范。
十六条 公安、司法行政等有关部门、基层组织或者个人发现因见义勇为负伤的人员,应当送医疗机构救治;医疗机构应当开通绿色通道及时救治,不得拒绝、拖延。
第十七条 因见义勇为受伤、致残、牺牲人员的医疗费、误工费、丧葬费和其他相关合理费用,由加害人或者责任人依法承担。无加害人、责任人或者加害人、责任人无承担能力的,按照下列办法解决:
(一)参加工伤、基本医疗、农村新农合保险或者国家另有规定的,由保险机构和有关部门按规定支付,不足部分从见义勇为基金中支付;
(二)未参加社会保险的,由见义勇为行为发生地的县(市、区)人民政府拨专款按规定予以解决;
(三)仍确有实际困难的,由行为发生地见义勇为基金会(协会)按规定予以补助。
第十八条 受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表彰的见义勇为人员,本人及其直系亲属享有下列待遇和保障:
(一)在同等条件下享有就业、入学、升学、入伍、晋职、晋级、承包经营等方面的优先权;
(二)在公务员招考或者国有企业、事业单位招聘时,由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依法给予照顾;
(三)因见义勇为受伤的人员在治疗、康复期间,原享有的工资、津贴、奖金、福利等待遇不变;
(四)见义勇为人员家庭生活困难的,由户籍所在地县(市、区)民政部门按照有关规定优先纳入社会救助范围,重点给予照顾;
(五)见义勇为人员家庭住房困难且符合保障条件的,由户籍所在地住房城乡建设部门优先予以保障;
(六)在参加本省大中专院校招生考试时,享受加分照顾。第十九条 因见义勇为牺牲的人员,经行为发生地县(市、区)社会管理综合治理部门提出,符合评定烈士条件的,由县级以上民政部门依照有关规定审核、上报,经省人民政府批准评定为烈士,并享受相关待遇。
第二十条 因见义勇为致残的人员,其伤残评定及待遇按照下列方式办理:
(一)有用工单位的,由用工单位所在地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评定;参加工伤保险统筹的,按照《工伤保险条例》及相关工伤保险法规执行;未参加工伤保险统筹的,按《社会保险法》的有关规定执行;
(二)无用工单位的,由行为发生地民政部门逐级上报,进行伤残等级评定;经评定后,由户籍所在地民政部门按国家规定给予抚恤优待。
因见义勇为致残的人员,由残疾人联合会按照有关规定核发残疾人证并享受优惠待遇。
第二十一条 因见义勇为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人员,有工作单位但不适合继续在原岗位工作的,由其所在单位安排力所能及的工作;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享受伤残保险或者办理提前退休手续。
第二十二条 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司法机关对见义勇为人员及其近亲属,应当采取有效措施予以保护,防止其遭受打击报复。见义勇为人员及其近亲属因见义勇为需要法律援助的,司法行政部门应当提供法律援助。
见义勇为人员因见义勇为行为受到诬告陷害的,可以向见义勇为行为发生地的县(市、区)社会管理综合治理部门申请调查,社会管理综合治理部门应当组织调查。
第二十三条 有关部门和单位不履行保障见义勇为人员职责,见义勇为人员或者其他人员可以向当地社会管理综合治理部门投诉,社会管理综合治理部门应当协调相关部门依法及时处理;逾期不处理的,发“督办通知书”。
第二十四条 违反本条例第九条第二款规定,公安、司法行政、民政、安全监管等有关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应当申报见义勇为人员的事迹材料而不申报的,由社会管理综合治理部门责令其改正;拒不改正的,予以通报批评。
第二十五条违反本条例第十条、第十二条、第二十三条规定,社会管理综合治理部门不及时对申报材料进行审核,或者对有关救治、保护见义勇为人员的要求不及时处理的,由本级人民政府或者上级社会管理综合治理部门责令改正;导致见义勇为人员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直接责任人员给予处分。
第二十六条 社会管理综合治理部门、见义勇为基金会(协会)及其工作人员贪污、挪用奖励和保护见义勇为人员资金,除追回资金外,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直接责任人员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七条 弄虚作假骗取见义勇为表彰奖励和抚恤优待的,由原确认的社会管理综合治理部门报人民政府并通知有关部门,撤销荣誉称号,追缴奖金、证书和其他相关费用,并根据情节,依法处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第二十八条 打击报复、诬告陷害见义勇为人员及其近亲属,由所在单位或者主管部门给予处分;违反治安管理的,由公安机关依法给予治安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第二十九条 违反本条例第十六条规定,医疗机构及其工作人员拒绝或者拖延救治见义勇为人员的,由卫生行政主管部门责令改正,并给予处分;造成损害的,承担赔偿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三十条 违反本条例第十七条、第十八条、第十九条、第二十条、第二十一条、第二十二条规定,有关部门和单位不履行其职责的,由其上级主管部门或者社会管理综合治理部门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予以问责。
第三十一条 负有奖励和保护见义勇为人员职责的国家工作人员弄虚作假、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的,由其主管部门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三十二条 现役军人在本省行政区域内见义勇为的,其表彰奖励按照本条例执行,其他保障从其部队有关规定。第三十三条 省人民政府有关部门、人民团体应当依据本条例的规定,制定相应的奖励、抚恤优待和保障见义勇为人员的具体办法。
第三十四条 本条例自2012年1月1日起施行。1999年11月26日云南省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通过的《云南省奖励和保护见义勇为公民条例》同时废止。
第四篇:黑龙江省《见义勇为人员奖励和保护规定》
黑龙江省人民政府令
第 10 号
《黑龙江省见义勇为人员奖励和保护规定》业经二○○七年九月十九日省政府第五十五次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二○○八年一月一日起施行。
省 长
张左己
二○○七年十月二十四日
黑龙江省见义勇为人员奖励和保护规定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奖励和保护见义勇为人员,弘扬社会正气,促进社会和谐,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本规定所称的见义勇为,是指在法定职责、法定义务、约定义务之外为保护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或者他人生命、财产安全,制止正在发生的违法、涉嫌犯罪的行为或者实施抢险救灾、救人的行为。
第三条 本省公民在本省行政区域内实施的见义勇为的确认和对见义勇为人员的奖励、保护等活动适用本规定。
第四条 对见义勇为人员的奖励、保护实行精神鼓励、物质奖励和社会保障相结合的原则。见义勇为人员的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
第五条 鼓励单位和个人向见义勇为基(资)金管理机构捐赠。
第六条 本规定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组织实施,具体工作由同级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办公室(以下简称综治办)负责。公安、民政、财政、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教育、司法、卫生等部门应当依照本规定履行各自职责,做好相关工作。
第七条 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或者其他组织可以对本单位的见义勇为人员予以表彰、奖励。
新闻媒体应当及时宣传见义勇为先进事迹,报道表彰、奖励和保护见义勇为人员的活动。
第二章 确
认
第八条 在法定职责、法定义务、约定义务之外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应当确认为见义勇为:
(一)制止危害国家安全、公共安全,扰乱社会秩序,危害他人人身安全的违法或者涉嫌犯罪行为的;
(二)制止侵害国家财产、公共财产或者他人财产的违法或者涉嫌犯罪行为的;
(三)在抢险救灾中保护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或者他人人身、财产安全的;
(四)依法应当确认为见义勇为的其他行为。
第九条 县级以上综治办应当设立见义勇为确认专家小组。
见义勇为由行为发生地县级综治办组织公安、民政、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等部门的专业人员和专家、学者组成的专家小组提出意见,经县级综治办集体讨论形成意见后,报本级人民政府决定。
对见义勇为情况复杂、确认困难的,县级综治办可以组织听证会。
第十条 见义勇为可以由本人、单位或者他人向行为发生地县级综治办申请或者举荐,并提交有关证明材料。
见义勇为没有申请人或者举荐人的,县级综治办可以依职权按本规定第十一条办理。
申请、举荐见义勇为应当自行为发生之日起六十日内提出;情况复杂的,经行为发生地县级综治办批准,可以延长,但最长不得超过一年。
第十一条 见义勇为涉及刑事、治安案件的,由行为发生地公安机关调查,或者由县级综治办通知行为发生地公安机关调查。涉及刑事、治安案件以外的其他见义勇为,由行为发生地县级综治办调查或者委托有关单位开展调查,有关单位应当予以配合。
负责调查的公安机关或者有关单位应当自收到申请之日起十五日内完成调查,并在调查结束后七日内,将调查结果书面报送县级综治办。
第十二条 涉及刑事、治安案件见义勇为的确认,应当具有公安机关提供的证明材料。
街道、村屯或者社区(居委会),受益人,单位或者个人等提供的相关证明材料,可以作为确认见义勇为的依据。
第十三条 见义勇为的目击者以及其他与见义勇为有关的单位、个人都有提供见义勇为相关情况和证明材料的义务。
第十四条 县级综治办应当在接到公安机关或者有关单位书面调查材料之日起十五日内进行核实,形成意见,报本级人民政府;情况复杂的,可以延长十五日。
县级人民政府应当自收到综治办书面材料之日起三十日内作出决定。
第十五条 县级人民政府应当将见义勇为确认结果书面告知当事人。
被确认为见义勇为的,县级人民政府还应当将确认结果通知见义勇为人员所在单位、组织以及涉及奖励与保护工作的其他相关部门。
第十六条 申请人对县级人民政府作出的见义勇为决定有异议的,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
第三章 抚恤与奖励
第十七条 对见义勇为人员的抚恤、奖励,由县级以上综治办提出意见,报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后实施。
第十八条 抚恤、奖励见义勇为人员应当公开进行,但本人要求保密或者依法需要保密的,应当予以保密。
第十九条 因见义勇为牺牲的人员,由行为发生地县级人民政府一次性颁发二十万元以上的抚恤金。
第二十条 因见义勇为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人员,由行为发生地县级人民政府一次性颁发八万元以上的抚恤金。因见义勇为部分或者大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人员,由行为发生地县级人民政府一次性颁发四万元以上的抚恤金。
第二十一条 其他见义勇为事迹突出的人员,由行为发生地县级人民政府一次性颁发五千元以上的奖金。
第二十二条 见义勇为事迹突出,在本被授予省、市(地区)见义勇为荣誉称号的,本级人民政府应当给予奖励。
见义勇为在所在市(地区)范围内有较大影响,且事迹特别突出的,由市(地区)人民政府授予“市(地区)见义勇为先进分子”称号,并颁发二万元以上的奖金。
见义勇为在全省乃至全国范围内有重大影响,且事迹特别突出的,由省人民政府授予“黑龙江省见义勇为英雄”称号,并颁发五万元以上的奖金。
第二十三条 抚恤、奖励见义勇为人员的抚恤金、奖金或者奖品,依法免予征收个人所得税。
第二十四条 黑龙江省见义勇为英雄和市(地区)见义勇为先进分子的评定,应当按照拟表彰的级别逐级申报、推荐,分别评选、表彰的方式进行。
第二十五条 省、市(地区)拟表彰、奖励的见义勇为人员,应当分别在本级媒体予以公示。
第四章 保
护
第二十六条 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对见义勇为负伤人员,应当积极组织抢救和治疗,不得以任何理由推诿、拒绝或者拖延。
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帮助见义勇为负伤人员的义务。
第二十七条 因见义勇为负伤的人员,其健康状况不适合在原岗位工作的,用工单位应当为其调换适合的工作岗位;非因法定事由,用工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关系。
第二十八条 见义勇为人员及其配偶、子女、父母及其他近亲属因见义勇为致使其人身、财产安全受到威胁的,其居住地的公安机关应当采取有效措施予以保护。
对见义勇为人员进行打击报复的,公安、监察机关应当及时依法处理。
第二十九条 见义勇为人员的医疗费、误工费、丧葬费和其他因见义勇为引起的合理费用,有加害人或者责任人的,经公安机关、人民法院的调解或者判决,由加害人或者责任人依法承担。有受益人的,受益人应当依法给予见义勇为人员适当补偿。无加害人、责任人或者加害人、责任人无力承担的,按照下列办法解决:
(一)参加社会保险的,由保险机构按规定支付;不足部分,所在单位为国家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的,由所在单位支付,其他人员由行为发生地县级人民政府负责解决。
(二)未参加社会保险的,所在单位为国家机关、财政拨款的事业单位(含社会团体)的,其费用由所在单位支付;其他单位或者无工作单位的,由行为发生地县级人民政府负责解决。
第三十条 见义勇为负伤人员为国家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的,住院治疗期间享受单位在岗职工的工资及津贴等待遇;其他单位或者无固定收入且生活有困难的,住院治疗期间由行为发生地县级人民政府按每月不低于当地在岗职工上月平均工资的标准给予一次性补助。
第三十一条 因见义勇为受伤的在职职工,比照公(工)伤享受待遇。公(工)伤的认定、评残及待遇由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依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见义勇为致残人员无工作单位的,由民政部门比照参战民兵民工评残并享受相关待遇。
因见义勇为部分或者大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人员,有工作单位,无法从事原岗位工作,且原工作单位又无法安排的,由见义勇为人员单位所在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负责统筹安排。
因见义勇为部分或者大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人员,无工作单位的,户籍所在地或者行为发生地县级人民政府应当为本人或者其家属推荐力所能及的工作;从事个体经营的,工商部门应当免收工商管理费。
对生活不能自理且无法定赡养人或者监护人照顾的见义勇为人员,由本人申请或者户籍所在地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提出申请,经民政部门批准,安置到社会福利机构。
第三十二条 见义勇为牺牲人员经行为发生地县级综治办提出,由县级以上民政部门依照有关规定审核、上报,经省人民政府批准后,授予烈士称号,并享受相关待遇。
第三十三条 见义勇为牺牲人员的配偶以及见义勇为牺牲人员生前抚(扶)养的家属或者因见义勇为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人员,购买经济适用住房或者承租廉租住房并符合国家和省有关规定的,享有一次优先购买或者承租的待遇。
见义勇为牺牲人员以及因见义勇为完全丧失劳动能力人员的子女在义务教育公办学校就读期间,免收一切费用;在公办高中(含中专)以及普通高等学校就读期间,免收学费。
第三十四条 见义勇为人员因见义勇为遭受人身损害或者财产损失请求法律援助的,法律援助机构应当提供法律援助。
第五章 经
费
第三十五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根据经济发展状况,逐步成立见义勇为基金会,负责管理见义勇为基金。不具备成立见义勇为基金会条件的,由县级以上综治办负责管理见义勇为专项资金。
第三十六条 见义勇为基金的来源主要包括:
(一)政府专项拨款;
(二)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个人和社会捐赠;
(三)向社会募集;
(四)其他合法途径。
第三十七条 见义勇为专项基(资)金应当用于:
(一)一次性表彰、抚恤、奖励见义勇为人员;
(二)向生活有困难的见义勇为人员及其家属发放慰问金;
(三)办理因见义勇为牺牲、伤残人员的无记名人身保险;
(四)其他符合本规定应当支付的费用。
第三十八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根据本级财力状况,每年安排一定额度的见义勇为专项资金,列入财政预算。
见义勇为专项基(资)金不足以支付见义勇为各项费用时,不足部分由本级人民政府补贴。
第三十九条 见义勇为专项基(资)金的管理和使用应当接受财政、审计部门监督。
第六章 法律责任
第四十条 医疗单位或者医务人员推诿、拒绝或者拖延救治负伤的见义勇为人员的,由卫生行政部门依据有关法律、法规,追究有关人员责任。
第四十一条 用工单位非因法定事由,解除与见义勇为人员的劳动关系的,由劳动保障行政监察部门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处以一千元罚款,并责令恢复劳动关系。
第四十二条 有关单位对见义勇为人员的待遇以及相关费用不按规定办理的,由当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取消单位参加评选先进资格,并依法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行政处分。
第四十三条 弄虚作假、骗取见义勇为表彰、抚恤和奖励的,由原确认机关核实后,撤销荣誉称号,追缴抚恤金、奖金和其他相关费用。情节严重的,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第四十四条 有关单位和个人违反本规定第十三条规定,拒不出证或者出具伪证的,由县级综治办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处以一千元以下罚款。
第四十五条 对见义勇为负有受理、调查、确认职责的单位不按规定及时受理、调查或者确认的,由其上级主管部门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第四十六条 公安、监察机关未依法履行保护职责的,由其上级主管部门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第四十七条 从事见义勇为确认和奖励的工作人员玩忽职守、徇私舞弊,贪污、侵占、挪用见义勇为专项基(资)金,或者有其他违法行为的,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第七章 附
则
第四十八条 本省公民在省外见义勇为的,经见义勇为发生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或者其他法定单位确认后,符合本省后续保护条件的,参照本规定执行。
第四十九条 省外人员在本省行政区域内见义勇为的,依据本规定予以抚恤、奖励、救治,出具见义勇为确认证明。
第五十条 本规定实施前发生的见义勇为的奖励、保护,适用行为发生时的规定。
第五十一条 本规定自二○○八年一月一日起施行。****年十一月六日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发布的《黑龙江省维护社会治安有功人员奖励抚恤规定》同时废止。
第五篇:江苏省奖励和保护见义勇为人员条例
江苏省奖励和保护见义勇为人员条例
江苏省人大常委会(颁布单位)19950616(颁布时间)19950616(实施时间)江苏省奖励和保护见义勇为人员条例
(1995年6月16日江苏省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通过)第一章 总则 第二章 奖励 第三章 保护 第四章 罚则 第五章 附则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弘扬中华民族见义勇为传统美德,匡扶社会正义,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维护社会稳定,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为维护社会治安,保护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不顾个人安危,挺身而出与违法犯罪分子作斗争,以及在抢险救灾等方面有突出贡献的人员适用本条例。
第三条 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企业事业单位,应当奖励和保护见义勇为人员,弘扬正气,扶正祛邪。
各级宣传部门和新闻单位,应当大力宣传见义勇为人员的先进事迹,充分发挥舆论导向作用。国家工作人员应当以身作则,见义勇为。
第四条 奖励和保护见义勇为人员的工作由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负责,日常工作由公安机关办理。公安、民政、劳动、人事、卫生等部门和社会团体,应当密切配合,认真履行本条例所规定的职责。
第二章 奖励
第五条 奖励见义勇为人员应当实行精神奖励和物质奖励相结合的原则。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应当给予奖励:
(一)在国家利益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受到违法犯罪分子侵害时,挺身而出,同违法犯罪分子作斗争,事迹突出的;
(二)在抢险救灾中,不顾个人安危,使国家利益和人民生命财产免受重大损失,表现突出的;
(三)其他见义勇为事迹突出的。
第六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根据见义勇为人员的表现和贡献,应当给予下列单项或者多项奖励:
(一)授予荣誉称号;
(二)记功;
(三)嘉奖;
(四)发给奖金;
(五)其他奖励。
第七条 荣誉称号分为“见义勇为英雄”和“见义勇为先进分子”。
“见义勇为英雄”称号由省人民政府批准授予,获此称号者享受省劳动模范待遇;“见义勇为先进分子”称号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批准授予。第八条 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企业事业单位,应当对本系统、本单位的见义勇为人员给予奖励。第九条 对需要报请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奖励的见义勇为人员,由见义勇为行为发生地的乡(镇)人民政府或者公安派出所、见义勇为人员的工作单位负责向县级以上公安机关申请。公安机关应当会同有关部门及时办理奖励的申报工作,报同级人民政府批准。第三章 保护
第十条 见义勇为的行为受法律保护。当违法犯罪分子正在进行伤害、杀人、抢劫、强奸、放火、爆炸等犯罪行为时,受害者本人或者他人可以采取正当防卫措施制止不法侵害行为。
第十一条 各级公安、司法机关对需要保护的见义勇为人员及其亲属,应当采取有效措施予以保护;对行凶报复见义勇为人员及其亲属的违法犯罪分子,应当依法从重处罚。
第十二条 对见义勇为负伤人员,各级医疗机构和有关单位应当及时组织抢救和治疗,不得以任何理由拒绝或者拖延治疗。
第十三条 见义勇为人员的医疗费用,由其所在单位负责解决,但所在单位无力支付的医疗费用和无固定收入的农民、城镇居民、学生等人员的医疗费用,由当地人民政府负责解决。应当由加害人赔偿的医疗、误工、生活补助等费用,依照公安、司法机关的裁决或者判决执行。第十四条 见义勇为人员负伤后,所在单位对其治疗期间的工资、奖金、福利等待遇不变。对无固定收入的人员,当地人民政府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的标准发给误工补贴或者生活补助。第十五条 因见义勇为牺牲并符合革命烈士条件的人员,由省人民政府批准为革命烈士。因见义勇为牺牲和负伤致残的人员,属于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企业事业单位职工的,有关工资福利待遇按照因公(工)伤亡人员的规定办理;无固定收入的农民、城镇居民和学生等人员,由民政部门参照国家有关因战伤亡的民兵民工抚恤规定办理。
第十六条 对见义勇为受伤致残的职工,经县级以上劳动鉴定委员会确认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所在单位应当安排力所能及的工作;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办理退休手续。
无固定收入的农民、城镇居民和学生等人员,因见义勇为受伤致残,经民政部门确认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由所在地人民政府发给基本生活费;城镇企业在招收农村劳动力时,应当优先招收其符合用工条件的一名直系亲属为合同制工人。
第十七条 获得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见义勇为荣誉称号的人员,在同等条件下,享有就业、入学、入伍、住房、工资晋级等优先权。
第十八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设立见义勇为专项经费,专款专用,用于奖励和保护见义勇为人员。
第十九条 省和设区的市可以按照国家规定成立见义勇为基金会,其办事机构设在同级公安机关。见义勇为基金的来源是:
(一)各级人民政府拨款;
(二)省内外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人捐赠;
(三)见义勇为行为受益者捐赠。
(四)其他捐赠。见义勇为基金主要用于:
(一)奖励见义勇为人员;
(二)对见义勇为牺牲人员家属和伤残人员生活困难提供资助,为伤残人员康复治疗提供经费;
(三)为
见义勇为人员办理人身保险;
(四)宣传见义勇为先进事迹;
(五)按照规定可以支付的其他费用。
第二十条 见义勇为基金会对基金的筹集、管理和使用应当建立健全规章制度,成立监事会,并接受有关部门的监督。第四章 罚则
第二十一条 国家工作人员在国家利益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受到损害时,因未采取力所能及的措施直接造成严重后果的,应当视其情节轻重给予行政处分。
履行维护社会治安和抢险救灾等职责的国家工作人员有前款行为的,或者违反本条例第十二条规定的责任人,应当从重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第二十二条 见义勇为人员的合法权益依照本条例的规定没有得到保护的,本人、家属或者所在单位、村(居)民委员会有权向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申诉。对拒不执行本条例规定的责任人,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及时处理。
第二十三条 对贪污、挪用见义勇为专项经费或者基金的,应当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第五章 附则
第二十四条 本条例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地方性法规(类别)Y(采用标识)1(级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