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柴可夫斯基音乐畅想
柴科夫斯基出生于沃特金斯克一个贵族家庭,从小在母亲的教导下学习钢琴,由于父亲的反对,进入法学院学习,毕业以后在法院工作。22岁时柴科夫斯基辞职,进入圣彼得堡音乐学院,跟随安东·鲁宾斯坦学习音乐创作,成绩优异。毕业后,在尼可莱·鲁宾斯坦(安东·鲁宾斯坦的弟弟)的邀请下,担任莫斯科音乐学院教授。柴可夫斯基性格内向而且脆弱,感情丰富,与崇拜自己的女学生的婚姻破裂后,企图自杀,他的朋友把他送到外国疗养。他被认为有同性恋倾向,并且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中一直试图压制,因此有意见认为这是婚姻破裂的原因。这期间开始和一个热爱音乐的梅克夫人通信。后来梅克夫人成为他的资助人,他后阶段的许多作品都是献给这位夫人的。但奇妙的是两个人从来没有见过面。当他们十四年的书信往来因为这位夫人宣布公司破产而终止时,柴科夫斯基受到了很大的打击,在独自度过忧郁的三年后于莫斯科去世。
柴科夫斯基生活的年代正处于沙皇专制制度腐朽没落的时期。他热爱祖国,关心俄国人民的命运,但他又看不到俄国社会的出路。他从生活中深深感受到俄国政治的黑暗与腐败,但他的政治态度却又是保守的王朝拥护者。这种无法克服的矛盾不断促使柴可夫斯基对祖国的前途、社会的出路、人生的意义进行深刻的思考,并把这种生活感受融化到他的创作中去。这可以说是柴可夫斯基创作上的基本思想倾向。柴可夫斯基虽不直接选取现实的政治生活、社会冲突等作为自己创作的题材,但却通过自己对于时代悲剧性的感受,深刻揭示了对光明理想的追求、对生活意义的理解。
柴可夫斯基的创作深刻地反映了19世纪下半叶处在腐朽的沙皇专制制度下,俄国知识分子对光明的向往,对黑暗现实的苦闷压抑的感受。他善于在矛盾冲突中捕捉人物的思想感情,深入揭示人物的内心体验。他继承了格林卡以来俄国音乐发展的成就;又注意吸取西欧音乐文化发展的经验,重视向民间音乐学习,他把高度的专业创作技巧和俄罗斯民族音乐传统很好地结合起来,他把清晰而感人的旋律,强烈的戏剧性冲突和浓郁的民族风格富于独创性地有机地融合在他的作品中,为俄国音乐文化和世界音乐文化作出了宝贵的贡献。[1]
柴可夫斯基一生为世人留下了许多创世名作,:《小提琴协奏曲》、《第五交响曲》、《第六交响曲》、《第七交响曲》、《一八一二年序曲》、《四季》、《罗密欧与朱丽叶》、《胡桃夹子》、舞剧《天鹅湖》、《忧郁小夜曲》等广为流传。《悲怆》是老柴生前自认为一生中最成功的作品,也是他最得意的杰作。音乐具有忧郁的抒情性完成于他逝世前两个月,并完整的体现了柴可夫斯基的美学观。
这首交响曲正如其标题所示,强烈地表现出“悲怆”的情绪,这一情绪贯穿了乐曲的始终。这部作品里完美的体现了柴可夫斯基音乐的音乐美学观,乐曲旋律优美,形式均衡,管弦乐手法精巧,具有忧郁的抒情性。因此这首《悲怆》也被誉为古今交响曲中第一流的精品。
与老柴之前的六部交响曲不同(虽然这部交响曲标号是第六号,但是在1885年,作者还写过一部《曼弗雷德交响曲》,因此这部交响曲其实是第七部。)《悲怆》的音乐主旨是描写人生的恐怖、绝望、失败、灭亡等,充满了悲观的情绪,而否定了一切肯定、享受人生的乐观情绪。
第一乐章 慢板,转不很快的快板,采用奏鸣曲形式。序奏为慢板,低音提琴以空虚的重音作为引子,由低音管在低音区演奏出呻吟般的旋律,其他乐器则如叹息般地继续。乐曲自开始就笼罩在一种烦躁不安的阴沉气氛中。主部的第一主题快速而富节奏感地奏出,给人以苦恼、不安和焦燥的印象。之后乐曲的速度旋即转成行板,第二主题哀愁而美丽,有如暂时抛却苦恼而沉入幻想中一般。乐章的终结部十分柔美、温和,旋律在平静的伴奏下伸展,形成谜一样的结尾。
第二乐章 温柔的快板,自始自终一贯单纯的色彩,其构想似乎来自俄罗斯民谣。音乐节奏不安定而稍快,全乐章呈现出昏暗、低迷的状态。主部的主要旋律具有舞蹈般的节奏,却又荡漾着一丝不安的空虚感。
第三乐章 甚活泼的快板,采用谐谑曲与进行曲混合而无发展部的奏鸣曲式。这一乐章的主要内容反映了人们四处奔忙、积极生活的景象,有人认为这一乐章体现出作者对过去的回忆。本乐章第一主题采用谐谑曲式,风格轻快、活泼,与前两个乐章的主题形成对比。乐章的第二主题很像意大利南部的一种民族舞蹈音乐——塔兰泰拉舞曲,其主要旋律具有战斗般的感觉,但这一主题在进行曲般的旋律中,并没有明朗、快活的气息,反而呈现出一种悲壮感。这一主题旨在表现人类的苦恼爆发时,所发泄出的反抗力量。此部分略经扩展后,再次出现诙谐曲主题而达到高潮。紧接着进行曲主题再现,乐章的终结部便在进行曲主题片断堆积的形态下强烈地结束。
第四乐章 终曲,哀伤的慢板,采用自由的三段体。乐章的主题极为沉郁、晦暗,与一般交响曲的终曲多是最为快速、壮丽的乐章正好相反,这一安排更加充分的强调了“悲怆”的主题,悲伤的旋律在两声圆号的衬托下显得更加凄凉,在最终无限凄寂当中结束。
第二篇:柴可夫斯基国立音乐学院好吗
乌克兰国立柴可夫斯基音乐学院以悠久的历史、严谨的教学而著称。在这所乌克兰古老的音乐学院里云集了世界文明的导师和音乐家,拥有全乌克兰最大的乐谱图书馆和先进音乐厅。
乌克兰柴可夫斯基国立音乐学院最初成立于1913年,1968年成为政府支持的音乐学院,在乌克兰音乐文化发展史上,这一年也成为其音乐文化发展的转折点,自此,乌克兰专业音乐教育走向了更高的水平和层次,该院也逐渐成为世界音乐著名学府。有很多杰出的音乐家对柴可夫斯基国立音乐学院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如柴可夫斯基、拉赫玛尼诺夫、涅高兹、格拉祖诺夫、鲁宾斯坦 霍洛维茨等。柴可夫斯基国立音乐学院因此也成为享誉世界的一流音乐学院。
目前,他已发展成为乌克兰共和国最好的高等音乐学府,在这所乌克兰最古老的音乐学院里云集了世界文明的导师和音乐家,如霍洛维茨、利亚托申斯基、伊万诺夫、斯坦科维奇等,并以悠久的历史、严谨的教学而名扬世界。
半个多世纪以来,作为高等音乐学府中的佼佼者,音乐学院不仅在培养乌克兰学生方面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还吸引了许多来自世界各地的学生来此就读。有中国、美国、俄罗斯、法国、德国、加拿大、日本、韩国、波兰、伊朗、委内瑞拉、新西兰、以色列、摩洛哥等三十多个国家众多的优秀学生从这里毕业。学生们积极参加学院的音乐会及其他国内国际活动,很多人都曾荣幸地代表音乐学院在世界大赛中获奖。目前在音乐学院共有来自12个国家近200名的外国留学生。
360教育集团说,在过去的五年中,有30名学生曾经在15个国家赛事中获得大奖。自学院创立至今,培养出了大批多才多艺的年轻音乐家。音乐学院是为数不多的几个拥有专业歌剧研究室的高等音乐学府之一。音乐学院分六个系,钢琴系、管弦乐系、演唱系、指挥系、作曲系、历史及音乐理论系,主要专业有:音乐制作、民歌(传统音乐)、音乐文化发展和理论作曲、钢琴、风琴、乐队指挥、合唱指挥、演唱、戏剧、歌剧、声乐艺术指导、管弦乐器与管弦打击乐器、巴杨、手风琴及其它民族乐器、音乐文化、教育、历史、音乐剧导演及筹划大型音乐会演出等。
第三篇:论柴可夫斯基音乐创作的抒情性
内容摘要: 内容摘要 本文通过对柴科夫斯基音乐作品的分析和论述, 阐述了柴科夫斯基 在俄罗斯音乐发展史及欧洲音乐发展史上的重要地位和贡献, 探讨了柴科夫斯 基音乐作品的抒情性,并讨论了柴科夫斯基音乐作品的创作特征及风格.关键词: 关键词 柴科夫斯基;音乐作品;抒情性 Abstract: Through analyzing and discussing Chaikovsky's instrumental music works, this paper expounds Chaikovsky's important station and contribution in Russian music history and European music history, disserts creating characteristics and styles of Chaikovsky's instru2mentalmusic works.Keywords: Chaikovsky;music works;
论柴可夫斯基音乐创作的抒情性
一,引言 彼得伊里奇柴科夫斯基(Peter Elyich Chaikovsky 184021893), 19 世纪俄罗斯伟大的作曲家, 第一次把俄罗斯音乐送上欧洲乐坛, 使俄罗斯音乐 成为世界的艺术.19世纪俄国乐坛的世界地位因这位“悲怆”音乐家的声名而奠 定了不可撼动的基础, 通过他的音乐使世界认识了解了俄罗斯音乐特有的民族 色彩和浑厚的活力.然而, 正是这样一位以民族音乐所特有的个性, 塑造了鲜明 深刻而动人的旋律形象, 充满着沁人肺腑的抒情, 具有无与伦比感染力的伟大 音乐家的精神上却始终摆脱不了痛苦的折磨, 他本人时常被心情抑郁, 悲观绝 望的情绪所困扰, 始终处于无所适从的矛盾和彷徨之中, 许多人认为正是他性 格当中悲观,神经质的因素导致了他的悲剧命运并塑造了他的悲怆音乐.
二,柴科夫斯基创作中的抒情性 柴科夫斯基另一个突出的创作特征就是真实地表现个人的亲身感受.他所追 求的创作题材是 “建立在我所经历过的或看到过的, 能使我感动的情节和冲突上 的”.作品强调主观抒情性.也正是因他作品体现出的强烈,真挚的情感才深深 触动着听众的心灵.听柴科夫斯基的音乐常常让人感到撕心裂肺,销魂荡魄, 总 有一种情感被强烈地震撼.柴科夫斯基虽然直接以民歌为主题, 但是他认为民歌 只是珍贵的“种子”, 艺术家要象园丁一样善于培育出自己的花朵.他还善于在 创作中把深刻性与通俗性紧密结合起来.他说“我竭尽全力, 热望我的音乐广为 人知, 希望爱它并从中获得安慰和支持的人越来越多.” 1 采用俄罗斯音乐体裁 柴科夫斯基曾在《俄罗斯新闻报》上发表如下的论见: “俄罗斯民歌是民间 创作极其珍贵的典范.它那别具一格, 独特的气质, 它那无比美妙的曲调变化, 必
须在作曲者具有高度的音乐修养下才能呈现俄罗斯歌曲的和声规则, 又不歪曲 其意念和精神.”在他的创作中常常会投入自己的爱好,不着痕迹地在乐曲中加 入民歌的旋律或和声.他曾经自豪的说: “我热爱俄罗斯音乐的一切表现, 因为 我是一个地道的
俄罗斯人.这一时期他的作品积极地运用民歌, 在作于1866 年 ” 的《第一号交响曲》G小调和作于1872年的《第二号交响,曲》C小调中均有体现.其中《第一交响曲》的题目是《冬日之梦》, 它的第二乐章“如歌的行板”, 标 题为“忧郁的,迷蒙的疆土”其旋律是《暴风雨》幻想曲中一个叫做“伏尔加河 岸寂静的夜晚” 的爱情主题;第四乐章的主题是古老的俄罗斯民歌 《花儿开放》.而 《第二交响曲》 因其中大量采用乌克兰的民间音乐, 故称为 《小俄罗斯交响曲》 , 第一乐章的旋律取自俄罗斯民歌《沿着伏尔加河而下》;第二乐章的主题是柴科 夫斯基的歌剧《水女神》中最后一幕“悲壮的婚礼进行曲”.钢琴曲《四季》, 作于1876年, 这个著名的钢琴曲集附有十二首性格小品的副题, 是柴科夫斯基 早期作品中有代表性的一部钢琴题材的作品, 描写的是一年中各月份不同的性 格与风景的音乐.曲集中最著名的两首乐曲, 第六曲 “船歌” 和第十一曲 “雪橇” 都采用了民歌的主题.2 体现斯拉夫音乐风格
在柴科夫斯基早期的作品中除了采用俄罗斯民歌体裁外也非常注重斯拉夫 音乐风格的融入.早期著名的弦乐作品 《D大调弦乐四重奏作品11号》 作于1871 , 年, 乐曲就忠实地取材于斯拉夫民谣, 其中的第二乐章“如歌的行板”, 由于旋 律极为优美哀怨, 时常被人们以各种方式单独地演奏,它的第一部分的主题来自 斯拉夫民歌的旋律.在柴科夫斯基写作的三部钢琴协奏曲中, 《降B小调第一号 钢琴协奏曲》 ,作于1874年, 是他前期所有大型作品中最明朗乐观的一部,在世界 钢琴音乐文献中也是最受欢迎的作品之一.此曲具有洗炼的西欧风格,豪放的斯 拉夫特性, 曲中的斯拉夫民谣风主题更是脍炙人口,感人肺腑.第一乐章中呈示 部的主部主题基于作者在乌克兰采集到的一首盲艺人的民歌;第二乐章是他作 品中最优美, 也是最明朗的抒情篇章之一, 由长笛吹出优美的牧歌风主题;第三 乐章的旋律上来自乌克兰的轮舞歌曲《伊万卡, 快来唱春歌》(“春歌”原是民 间在春天农事将始时唱的一种古老歌曲).
三,结论 柴可夫斯基的音乐震撼人心的力量在于它强烈的抒情性.他善于把自己对于 时代,社会和个人的种种矛盾冲突的深刻体验,通过艺术化的提炼和加工,分别 概括为生与死,善与恶,爱与恨,理想与现实,光明与黑暗,幸福与恶运,欢乐 与痛苦等对应形象的冲突, 并寻找到生动和恰当的音乐语言和表现手段来家以展 示.当我们欣赏柴可夫斯基最后三部交响曲,即第四,第五,尤其是第六“悲怆” 交响曲和歌剧《黑桃皇后》等杰作时,心灵受到的震慑真是难于用语言来形容.在这些作品中, 柴可夫斯基常常用一个冷酷
酷无情的简短的音乐主题来代表人生道 路上的障碍或敌对势力, 它同以巨大篇幅描述的正面形象和美好事物形成鲜明的 对照.这个主题往往自始至终贯穿在音乐作品中,以此来象征人们在追求光明幸 福的过程中,每前进一步,都必须同这个恶势力发生对抗冲突,必须同它进行搏
斗,主人公要经历极大的痛苦和折磨,付出沉重的代价,甚至牺牲生命.正是这 种现实的不可调和的对立冲突,构成了柴可夫斯基代表性音乐作品的抒情性内 容.这种来自生活的艺术概括,充分显示了柴可夫斯基所具有的现实主义的艺术 魅力.
参考文献
[1] [2] [3] [4] [5] [6] 毛字宽.俄罗斯音乐之魂——柴科夫斯基[M].上海: 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3.汤元龙.柴科夫斯基四季赏析(钢琴)[M].上海: 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2.卞国福.外国音乐大师传略[M].合肥: 安徽教育出版社, 2005.陈丹青.音乐笔记[M].上海: 上海音乐出版社, 2002.保罗贝克, 房龙译.音乐的故事[M].北京: 中国盲文出版社, 2003.多慕尼克夏代尔, 卢晓等译.音乐与人生[M].合肥: 安徽教育出版社, 2005.
第四篇:贝多芬音乐畅想之命运交响曲
贝多芬音乐畅想
姓名: 林津恩
学号: 09301070 专业:09工商管理
贝多芬音乐畅想
摘要:
在贝多芬9首交响曲里面,最令人震撼的就是第5和第9交响曲,而个人感觉第5交响曲最能体现出贝多芬个人的人生,一种对命运的抗击,誓要征服命运的决心。本文章将讲述个人对贝多芬第5交响曲的畅想和感悟,虽然可能不能够用我个人的看法来体现出第5交响曲的伟大之处,但是个人认为任何能够震撼一个人的音乐都是好音乐。
关键词:贝多芬、抗击、命运、震撼。
路德维希·范·贝多芬(1770年12月16日-1827年3月26日),是一位集古典主义大成的德意志古典音乐作曲家,也是一位钢琴演奏家。他一共创作了9首编号交响曲、35首钢琴奏鸣曲(其中后32首带有编号)、10部小提琴奏鸣曲、16首弦乐四重奏、1部歌剧、2部弥撒等等。这些作品对音乐发展有着深远影响。在华文世界,贝多芬被尊称为乐圣。贝多芬的一生是坎坷的,充满了痛苦与挫折,但是他的一生也是辉煌的,留下许许多多的伟大音乐作品,被后世人所歌颂。
贝多芬出生于德国小城波恩。童年的贝多芬,有个碌碌无为、嗜酒如命的父亲,他没有想莫扎特童年那样享受过家庭的温情。贝多芬小小就在父亲的棍棒下学音乐的,人生对他来说,就像是一场没有尽头的苦难历程,一场场不幸的恶梦在等待着他。
他的父亲希望儿子成为第二个神童,以便靠他享受荣华富贵,所以强迫他学习钢琴,稍有不遂,就遭毒打,年仅5岁的贝多芬就经常被父亲所在屋里,从早到晚地弹钢琴和拉小提琴。贝多芬的音乐成长道路异常艰苦,但他凭借自己的刻苦,取得了惊人的成就。他从5岁学琴,8岁就公开举行演奏会,10岁开始作曲。在他的老师的帮助下,贝多芬12岁开始“音乐仆役”的生涯,就在这样的凄惨苦痛的名义下,贝多芬度过了童年。
在11岁时, 贝多芬加入戏院乐队演奏, 担当起家庭生活重担。17岁时, 母亲病逝、父亲退休, 他成了一家之主, 负担着两个弟弟的教育职责。18岁时他就开始感到耳病的痛苦。32岁因为耳聋他写下了令人心碎的遗嘱。
艺术来源于生活。坎坷的人生, 悲惨的命运, 顽强的抗争,百折不挠的艺术追求, 使贝多芬在耳聋6年后的1808年38岁时完成了憾人心魄的绝世之作——《C 小调第五交响曲》, 用音乐语言记录了自己的苦难人生和为把握自己命运而进行的苦苦抗争。
第五交响曲是一曲集中表现活力、斗争和胜利的音乐。它可以说是贝多芬对命运抗击的见证,是贝多芬用自己的坎坷的人生和悲惨的命运来创作出来。第五交响曲共有4个乐章。第一乐章为灿烂的快板,第二乐章为稍快的行板,第三乐章为快板,最后一个乐章为奏鸣曲式的快板。
第一乐章:这一个乐章以一个非常简洁但是很有气势的开头,好像告诉听者命运一开始就在跟厄运在搏斗,甚至厮杀,给了听众无限的悬念。紧接着,音乐好像去到了较为明朗和抒情的部分,但是音乐还是笼罩在阴暗的气氛中,好像命运的噩耗始终不曾走开。慢慢的,音乐不断激化,好像在预示着命运的黑暗势力取得了胜利,但是,英雄并没有因此而被打败,他告诉人们他不会被命运打败,这样只会更加锻炼出他自己的意志和决心,与命运抗争到底。
这个就是贝多芬的音乐,一开头就给人雄壮的气势,让人体会到生命的残酷,命运的无奈,但是强者会因此更强,而弱者就只能够被打败,而贝多芬正想用这样的音乐来告诉大家,他是一个强者,是一个英雄,是不会屈服于命运的。
第二乐章:本乐章是稍快的行板,是自由变奏曲,音乐给人的感觉像是温柔的、起伏的,但又像是豪迈坚定的,好像在预示着经过了命运的摧残,英雄更加的肯定了自己的意志和决心之后,他开始了真的搏击,与命运抗击。音乐坚定有力,更加想告诉听众英雄此时的决心,似乎给了那些在黑暗中生活的人们一次心灵的洗涤,启示他们前进的方向,让他们不再畏惧命运的噩耗,不在活在命运的脚下而不得翻身。他们要真正握住命运的咽喉,征服命运,活出自己想要的生活。
第三乐章:此乐章是一首诙谐曲的快板,它的音乐还是充满震撼的感觉,好像两股势力在斗争,预示英雄和命运还在不听的搏斗、厮杀。但是这一乐章后面的音乐却给人一种振奋人心的感觉,像是在告诉人们命运的黑暗势力终将过去,只要不放弃,英雄就会战胜命运,取得胜利。乐章的最后给了人们无限的曙光,在这音乐中,人们充满了希望。
贝多芬就是用这样回旋的音乐来鼓舞了人们,告诉大家一个简单又似乎难以赋予行动的道理,所以他用音乐来激励人们,征服命运,不要被命运的黑暗势力打倒。
第四乐章:乐章来到这里,像是一首凯歌,非常雄伟壮丽,像一只勇往直前的狮子,像一个凯旋的军队,像一条滚滚向前流的大河。就是在这样的音乐里面,英雄战胜了命运,而且是彻底的征服了它,把握住自己的人生。音乐给人一种无限的欢乐和辉煌,人们就是需要这样的旋律,来作为他们对命运的搏斗的胜利品。
这也是贝多芬自己对生命的理解之后的浓缩。贝多芬创作第五交响曲的完成时间大概为1807年末至1808年初,而他曾在1802年的时候就写下遗书,表达了自己对结束自己生命的欲望,希望用结束生命来解脱人生的痛苦。这期间要经历多少的心里折磨才可以完成此作品。
根据文献记载:贝多芬知道自己的创作是一种革新,是一种不同于以往作品的一种梦想,前辈们所追求的完美在贝多芬看来存在着缺陷,要追求新的完美,必须冲破一些旧有的规范程序,而一切规范和程序不正是随着新事物的出现而在不断的变化和运动吗?然而他的内心是那样的尊敬爱戴所有的前辈大师并立志要做他们的接班者。可是,他又不能不偏离莫差特、海顿等前辈大师们所认为的神圣法则。这种错综复杂的矛盾深深的吞噬着他的心,就在这种徘徊、迷茫、矛盾痛苦的时候又遭遇了耳疾和爱情挫折,使贝多芬陷入绝境,想到了死亡,这就是创作“贝五”时的心灵状态。
无数次的厄运在不断的摧残着他,但是他并没有因此而放弃自己,虽然在常人看来他的行为怪异,像是被种种的挫折折磨之后的样子,但是他的内心还是那么的坚强,对命运还是不曾屈服。只不过他没有像一般人那样通过表面的东西来表达出来,而是通过自己的音乐来暗示这样的一个道理,来完成自己对命运的搏斗历程,来展示自己的内心的孤独和强大。
普遍的人都认为,第五交响曲是贝多芬交响曲创作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作品之一,恩格斯说过:“要是没有听过这部壮丽的作品的话,那么你这一生可以说是什么作品都没有听过”。一曲命运交响曲让贝多芬名流千古,也让全世界人为之震撼,一个音乐家失去了听力,就像一个舞蹈家失去了双腿,一个画家失去了双手,但是勇敢顽强的贝多芬扼住了命运的喉咙,不向命运屈服,凭着自己对音乐的热爱和坚强的意志力,为后人留下不朽的乐章,这是一曲催人奋进的生命之歌。
这样一首好的交响曲,听完之后就想一次心灵的洗涤,好像看着一个伟人如何在命运的压迫之下,不曾低头,咬着牙走过他的一生。你可以说贝多芬不是一个完人,他性格怪异,他情感生活杂乱,但是,他用他的音乐来教化着后人,鼓舞着无数的人向前走,我想这就是音乐最伟大之处,他不会像一首流行歌曲那样,一段时期红火之后,听众就会对之厌倦,听的次数就少了,而且听起来感觉也少了。贝多芬的音乐更加像是一个誓言,你听完之后会去思考,会在你的脑海里面荡漾,会给你前进的动力,会让你不会对之厌倦。
在我个人看来,能够给一个人带来震撼的歌曲是一首好歌,能够给一群人带了震撼的音乐是优秀的音乐,但是能够给无数人带来震撼和鼓舞的音乐才是一个伟大的作品,而贝多芬的第五交响曲就是这样一个伟大的作品。200多年过去了,第五交响曲对于世界人民来说还是一个可以带来共鸣的音乐作品。(文献参考在下页)参考文献:
1、马慧玲,走进大师的心灵———贝多芬《第五交响曲》新释,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季刊,2005.2、党卫亚,贝多芬和他的《命运交响曲》,气象文苑,1997.
第五篇:西方音乐鉴赏论文 柴可夫斯基生平经历及其作品影响分析
柴可夫斯基的生平经历,对其作品的影响分析
当我们一次又一次沉醉于柴可夫斯基所创作的悲亢宏伟的交响乐中,当我们一次又一次迷恋于天鹅湖唯美唯唤的轻美舞姿里,当我们一次又一次被这位俄国音乐巨匠而打动在他创造的世界里流连忘返,或许我们不曾仔细体味过,每一个优美的故事背后必定有一段辛酸的血路历程,每一个伟大的人物背后都必定有一段我们容易忘却的不为所知。
听了西方音乐鉴赏课上老师对柴可夫斯基本人生平以及作品的赏析,我们深深从内心体会到了一个伟大音乐家的内心深处的声音,也才真正体会到那一部部伟大作品的背后倾注着怎样的故事和思想。音乐是他的孩子,音乐是他的故事。
少年丧母,家道中落,他虽然走过一些曲折,但是一直用于坚持自己对音乐的热爱和追求。他是一个内心敏感而又感情脆弱的人,反复的感情纠结和挫败让他陷入了对自我的否定和对生活的深深纠结而无法自拔。在沙俄保守的统治时期同性恋的倾向在当时的欧洲是无论如何都无法被大众容纳的事实,而著名音乐家的身份又为他的个人感情的追求背负上了沉重的负担,社会的压力和舆论意见是无法抗拒的,为此他陷入了自我否定和自我感情追求的无线循环。当一个执着的女学生闯入他的生命,结发为妻。柴可夫斯基并没有从心里完全接纳,同性恋的倾向还是在短暂的婚后生活中让他陷入濒临崩溃的边缘,虽然后来以悲情的结局终于收场,但从现在看来,还是对他日后的音乐创作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失败的婚姻,难以启齿的同性恋倾向,这对一个伟大的音乐家来讲都是沉重的包袱。而这种对社会压力的负担,反抗却又心力憔悴的感触让柴可夫斯基产生了对自我价值的否定还有对幸福的义无反顾的追求,二者相互矛盾,纠结了他的后半生。而这种坎坷的内心世界让本来就脆弱的他更加雪上加霜,在后半生的作品里把自己的内心挣扎淋漓尽致的表现了出来
所以再音乐表现形式上,他一直坚持现实主义手法,刻画丰富的内心情感世界,从这个角度说,或许是他个人内心的敏感脆弱的真实写照吧,也是他想反映的本身。而在他临死前创作完成的《悲怆》,也是他一生的无穷的细腻和忧郁的特性的缩影吧。
他晚年所创作的《悲怆交响曲》也称《B小调第六交响曲》,这支曲子分成了四个部分,每一个部分都给人一种沉重的叹息的感觉,好像是在感叹生命的悲情和无奈。他自己也曾经说,“整个心灵都放进这部交响乐了”。
况且,这部交响乐是在他与世长辞前两个月写的,其中的感情和郁郁寡欢自是他自己对自己一生的终结和表达吧。从梅克夫人破产停止对他的赞助到这部作品问世,不过将近三年的时间,这之间他的孤独和惆怅又有谁知道呢?或许,旁人的我们可以从这部作品中寻出点蛛丝马迹吧。
《悲怆》的第一部分是快板乐章,是激情冲动、自信和渴望行动,可是其中表现的却是惶惑、痛苦和犹豫,并不如他原构图中的“生活”的美好;第二部分是“爱情”,乐声温暖、亲切,仿佛想要唤醒他人生中美好的记忆;第三部分是他自己口中的“失望”,对生活现实的不满意,在经过一段段人生的坎坷和历练之后,他把自己的愤怒和崩溃,自己对苦难的斗争,自己内心的绝望和痛苦统统宣泄在这个部分了吧;第四个部分就是整部交响乐的总结,是一段慢板乐章,这在当时是交响乐的突破,应了自己宣泄的需要,把自己的郁郁寡欢,满腹的断肠愁绪表现得淋漓尽致了。
这是他离世前的愤慨和不满吧,仿佛在聆听他给我们讲一个凄苦惆怅的故事,每一个细节都表现的惟妙惟肖,给我们看他的人生和事迹另一个不凡的立场。
他的一部最通俗的协奏曲《B小调第一钢琴协奏曲》,就其构思之宏伟和作品的规模而论,它可以称为用钢琴和乐队演奏的一部交响曲。这部作品反映出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光明与欢乐的热望。它的基本形象深具民族特点——作者在这里引用了一些真正的乌克兰曲调,同时也特别鲜明地表现出作者的协奏曲的一些特点,那就是巨大的力量、宏伟的规模同真诚率直的抒情性的结合。这部作品的思想内容和艺术形象之丰富,它的主题的多样和对置,紧张地发展的乐思所具有的内在的巨大力度,都是它那激动人心的魅力所在。乐章完美的融合了两个主题,一个急速有力,充满无尽的表现力,另一个虽然比较平静,但逐渐也转换为胜利的步调,发展成为对生活的狂喜赞歌。这两个主题互相对比,互相补充,共同表达这终曲的明朗而乐观的基本思想。最后,尾声的音乐更是高潮迭现,其雄浑的气势,其亢奋的情绪,其辉煌的效果,都是前所未有的。
但其创作的过程并不平坦,其初稿在1875年初写出,先后进行两次修改才最后定稿。这首钢琴协奏曲一开始并没有获得公众的认可。也受到了很多钢琴家的否定,几经波折到最后才确定献给德国钢琴家封·彪罗。1875年10月间,当彪罗到美国巡回演出时,在波士顿首次演奏这首作品,当即获得很大的成功。
《第一钢琴协奏曲》在柴科夫斯基早期的大型作品中,是真正开朗的情绪和乐观主义的深刻体现,它称得上是十九世纪俄罗斯钢琴音乐的一个顶锋,也是上一世纪欧洲音乐艺术中最有天才的创作之一。
如上所见,通过本学期的西方音乐鉴赏课程学习以及本组组员的深入研究,我们了解到了伟大音乐家们的多样人生。他们用自己的生命书写音符,用灵魂谱出乐章,就如命运多舛的柴可夫斯基,用追求,用痛苦,用悲伤,用绝望灌注于他毕生所爱的音乐之中,为后世留下最凄美的瑰宝。或许我们创作不出美好的音乐,但是我们听音乐,欣赏音乐,了解音乐家的音乐形式,也不知不觉中通过音乐体验着那些巨人曾经体验过的酸甜苦辣人生冷暖,一点一点被感染,将对音乐的钟爱慢慢深化,也借此给予我们动力不断地去欣赏,去发掘这世上所有美好的韵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