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乡镇卫生院管理制度及细则
乡镇卫生院管理制度
第一章 行政管理制度
会 议 制 度
一、院长办公会,每月一次,必要时随时召开,院长主持,副院长参加、办公室主任作记录。
二、院委会,由院长、副院长、院委成员(科主任)组成,每月召开一次,必要时随时召开。研究讨论卫生院发展规划和重大的业务、财务工作以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事宜。传达上级工作安排,小结上月工作,安排布置本月工作。解决公共卫生、医疗和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研究制定对策措施。
三、全体职工会,全体职工参加,每月5日召开,必要时随时召开。传达学习上级工作指示和文件精神,公布本院上月工作情况,安排布置下月工作。
四、支部大会,每季一次,支部书记主持,全体党员参加,坚持“三会一课”制度。
五、工作座谈会,每季度召开一次,由院长主持,邀请医护人员、乡村干部、乡村医生、门诊住院病人参加,征求对卫生院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增进团结,改进工作。院办公室负责以上会务工作,包括会议通知、会场准备和会议记录等。以上会议均应有会议记录,记录内容包括时间、地点、主持人、记录人、参加人员、会议议题、发言内容和会议结论,重要会议要形成会议纪要。
六、外出参加会议
1、凡外出参加各种会议,必须凭会议通知或电话记录,征得领导同意后方可派人参加。院班子成员外出参加有关会议,须报主要领导同意,并安排好分管工作后方可外出参会。
2、外出参加会议结束后,需在一周内向有关领导汇报会议内容,并提出贯彻执行意见,供领导参考决策。
3、外出参加会议带回的文件,必须交办公室登记后,然后进行办理。
请示报告制度
凡有下列情况,必须及时向科室及院领导请示或报告:
一、严重工伤、重大交通事故、中毒、发现甲类传染病和其它传染病暴发流行以及必须动员全院力量抢救病人时;
二、凡有重大手术、首次开展的新手术、新疗法、新技术时;
三、发生医疗事故或严重差错,损坏或丢失医疗设备和贵重及毒、麻、剧、限药品,发现药品变质失效时;
四、收治涉及法律问题以及有自杀迹象的病人时;
五、发生房地产与周边单位居民争执和纠纷,发生自然灾害危险和安全问题时;
六、财务开支,药品、卫生材料和设备采购,房屋维修、基本建设时;
七、增补、修改卫生院规章制度、技术操作常规时;
八、工作人员因病、事请假、因公出差、院外会诊、接受院外任务时。
九、未履行请示报告制度造成严重后果的,追究相关人员责任。
学习制 度
一、政治学习:每月集中学习一次,由院长(或科室主任)主持,全院或全科职工参加,学习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学法普法,进行形势教育。
二、业务学习:每月至少组织一次,由医务科制定学习计划,并根据不同授课内容相关职工参加,定期考试考核。
三、凡召开各种政治业务学习的辅导员必须先熟悉、掌握所要学习的内容,通知有关科室做好学习前的各种准备工作,并作好记录。
四、学习纪律:坚持“三不准”,不准缺席,不准迟到早退、不准在学习时间做与学习无关的事。无故不参加者按旷会处理。
五、学习要求:做到“六有”,办公室有学习计划、学习资料、学习记录(专人记录)及学习考勤记录;个人有学习笔记、学习心得(院领导每年撰写一篇以上卫生工作调研文章)。
行政总值班制度
一、行政总值班负责处理非办公时间的医务、行政和临时事宜,以及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工作,及时传达、处理上级指示和紧急通知,签收文件,承接未办事宜。
二、行政总值班要保持值班电话和个人通讯工具24小时畅通,3 每天正常上班时间以外的时间,均由行政值班负责。
三、值班人员要严格坚守工作岗位,要负责检查夜班工作人员的工作情况和全院安全巡视至少2次。
四、做好值班记录,于次日上班后向办公室交班,简要通报值班情况。
五、值班人员严格落实值班制度,履行职责,积极主动参与相关事件处理,不得无故推诿。如遇重大问题无法处理时,要立即向带班领导汇报,并按指示完成相关处理事宜。
六、值班人员有权调动人员集中力量解决临时性发生的问题。如遇特殊情况不能值班时,需报分管领导同意后自行与其他行政值班人员调好班次,不得擅自找人替代。
七、值班人员要遵守值班规定,严禁擅离职守,如发生责任事故,除经济处罚外,是情节严重程度给予行政处罚。
八、带班领导原则上留宿单位,督促和稽查值班人员做好相关工作。若特殊情况不能留宿者,须向院长和值班人员说明情况,并做好相关工作安排。
保密工作制度
一、卫生院文件、档案、科技资料和印章,应妥善保管,严防失密、失窃、丢失、损坏。
二、明确专人保管,文件柜,文件箱,要符合安全保密要求。登记建卡,方便取阅。
三、综合档案一般不借出,如因工作需要必须借出时,应征得 4 院长同意并办理借阅手续,并做好保密工作。
四、需要销毁、处理的资料、档案、要有院长批准,并造目录清册,由分管院长监销。
五、印章由院办公室统一管理,不准随身携带,特殊用印章需经院长同意批准,并登记。
六、保守国家机密,发现文件丢失、材料和泄密事件以后,要及时查明原因,进行追查、处理,并上报县卫生局,同时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实施党纪政纪处理。
公文办理制度
一、收文
1、签收登记
凡送卫生院的公文(包括网上办公系统传入的文件和外出参加各类会议领取的会议材料和文件),由办公室统一签收登记,填附“文件传阅卡处理签”,办公室签署办理意见。
2、文件批阅
办公室将附有“文件传阅卡处理签”的文件,先送院长批示,再送有关领导签阅,原则上当天阅毕,并将已阅件送办公室存档或办理。
3、承办
对院领导批示的承办性公文,办公室应及时送各科室承办。特急文件应随收随办,必须在当时或当日之内办理完毕,急件也应随收随办,最迟不能超过三日;对于没有明确办理时限的公文,一般 5 在十天内办理完毕;对于需要制定贯彻方案才能承办的公文,应及时拟定方案,报有关领导批准执行。阅办完毕,各科室应及时将阅办公文和阅办情况书面材料一式两份报送办公室整理归档。
二、办文
1、公文的交拟
院领导根据工作需要经过思考或商议,安排有关科室拟文。领导要把行文的意图和目的说清楚,要把公文的主要精神和有关的方针、政策说透,并且对于一些具体的办法、措施及受文机关、公文的篇幅都应该有明确的交待,以便加快工作效率和减少修改的工作量。
2、公文的起草
根据领导交拟意见,相关科室负责起草和校对,拟出分发方案,科室负责人审阅签字后,送办公室核稿,再送分管该科室领导审核签字。
3、公文的审核,要把握三个环节:
(1)文稿送领导审签之前,由办公室对文稿内容进行审核,审核的重点为:是否需要行文,是否与法律、规章、政策一致;文字表述、文种、计量单位、标点符号使用、人名、地点、引文、数字引用和文字书写是否统一、准确、规范;公文格式是否符合规定。
(2)文稿如需作较大修改,应当与原起草科室协商或请其修改。
(3)经领导人审签过的文稿,在印发之前再作校核,经校核如需对涉及内容作实质性修改,需报审签领导人复审。
4、文件的签发
文稿经办公室审核以后,报分管行政院长签发,确需送院长签发的,由分管行政院长签署明确意见后送院长签发。
5、文件核对由起草科室负责,文件的打印、装订、用印、封发、送达工作由办公室负责。文件和材料成文后,各科室要将发文原稿(含各次修改稿)和正文送院办公室整理归档。
计划生育管理制度
一、成立计划生育管理领导小组,实行目标责任制管理。按照科室岗位职责,落实计划生育管理工作。
二、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省、州、县各级有关计划生育法规,坚持计划生育政策。提倡和鼓励晚婚、晚育、少生、优生。
三、认真抓好辖区内计生管理工作,主要是指卫生院出租房屋流动人口的计生管理工作,重点抓好计划生育政策的宣传和监督两个环节,为流动人口办理证件时须查验《流动人口婚育证明》。
四、对于认真执行计划生育政策的职工可享受国家规定的奖励(如独生子女费等),对于违反计划生育政策的工作人员,严格按照有关规定进行处罚。
五、落实孕产妇查验《计划生育证》或《生育服务证》制度,实行实名登记,定期向镇计生办通报统计信息、孕产妇保健系统管理和出生情况信息。
六、严禁“非医学需要鉴定胎儿性别和非医学需要终止妊娠”。严格执行B超(彩超)管理制度,建立B超(彩超)登记薄,实行双签字(医生和B超人员)。加强终止妊娠手术和终止妊娠药品 7 及染色体检测管理,施行手术前要查验相关证明。
档案管理制度
一、规范管理全院档案,建立由院档案领导小组统一领导,院档案人员具体操作,各科室共同配合的档案管理体系。
二、认真收集档案资料,凡是反映本院职能活动和历史面貌的文书、图片、光盘、碟片等档案材料,都要收集齐全。
三、院档案人员要严格按照国家《档案法》的要求进行收集、整理、立卷、归档工作。凡是本年度形成的文件、资料、表格、图片等档案材料,必须在下一年度的6月底以前收集、整理、立卷、归档。
四、办公室负责收集、归档各科室档案。各科室按照要求进行收集、整理、保管好本科室应归档的各类材料,年底按要求进行立卷归档,及时送交办公室。病案管理由医务科整理后交办公室统一管理,严格执行病案管理制度。
五、加强档案开发和利用,严格执行保密制度,做到内外有别。院内部借阅文件资料实行登记制度,并按期归还。外单位查阅本院文件或档案资料,须持有单位介绍信,经办公室主任或分管领导同意后方可查阅。未经批准,不得查阅档案,更不能查阅“三密”文件资料,不得抄录、复制、打垮、剪裁。
六、档案人员要自觉遵守保密规定,做到知密不泄密,并按有关规定,妥善保管档案。
印章管理制度
一、印章的保管
1、“XXX镇卫生院”印章由办公室专人保管;“XXX镇卫生院财务专用章”由财务人员保管;“XXX镇卫生院党支部委员会””支部组织委员保管;各科室印章由科室负责人保管。
2、印章管理人员必须坚持原则,细致工作,严格印章管理。对不合符手续或不合理、不正当的用印,有权拒绝。防止和杜绝用掌管印章的权力为己谋私或其他违纪违规现象发生。
二、印章的使用
1、对要求用印的文件材料,印章管理人员要认真审查,确定是否用印和用印范围,凡因随便用印出现问题,追究其责任。
2、除本院制发的文件用印不需登记外,其他需用印的文字材料都必须登记。一般材料或表格必须有领导签批的意见方可用印;证明性材料须先由印章管理人员认真了解情况再报分管领导确定后方可用印。
3、凡空白凭证材料以及空白纸,不得加盖公章,确需加盖印章的,须经办公室主任请示主要领导或分管领导批准,并由印章管理人员备留存根。
4、印章使用必须在办公室,不得将印章携带出院外使用,确需携带公章外出办公的须有院长(分管院长)的明确意见,并出据备存,作好登记。
5、用印人员盖章时,必须集中精力,用力均匀,盖出的印章必须端正(骑年压月)。清晰、美观、易于识别。
电话管理制度
一、固定办公电话均要坚持勤俭节约的原则,坚持长话短说,严禁公话私用。
二、各办公室固定电话均锁长途。凡因公确需拨打长途,一律到办公室拨打,办公室设立长途电话登记薄,指定专人负责记载。
三、财务科负责话费监督,对长途话费,把办公室的长途登记情况与电信局逐月核对,一经查出公费长途私话,以该私话费的五倍从当事人当月工资中扣赔。
四、全院职工必须保持24小时常用通讯工具畅通,通讯号码更换要及时到院办公室登记备案。
图书管理制度
一、办公室负责图书管理工作。管理人员对图书室藏书及单位每年订阅的相关业务杂志按其类别分类、登记、编号、装订、妥善保管。
二、每年按图书登记本对全部藏书进行一次核对。
三、建立图书借阅制度,凡借书者必须办理借书手续,并作好登记。
四、私人借阅的图书、重要报刊,必须在一个月以内归还,并保持完好,如有损坏、丢失由借阅者赔偿。
计算机管理制度
一、计算机由办公室统一购买,建档建卡,统一管理。
二、各科室计算机由专人管理,应按规范要求操作、保养。加强安全保卫工作,下班前必须将电源开关和切断网线。
三、不准将外来软件程序在本单位计算机上试用,如有违反,出现“病毒”应追究操作者责任。
四、严禁外来人员任意使用计算机。
五、严禁上班时间玩游戏、看电影、炒股票、淘宝购物等与工作无关的活动。
六、计算机的消耗材料由各科室管理人员编制计划,报办公室审批后统一购买。
救护车管理制度
一、救护车是院前急救伤病员、突发公共事件现场急救的特殊车辆,必须加强管理,专业驾驶,规范使用。严禁公车私用、公车私驾。
二、救护车只能从事与医疗救治业务相关的活动,用于抢救、转运危重伤伤病员、处理紧急疫情、运送血液以及公共卫生服务等。
三、驾驶员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不得擅离职守,做到随叫随到。驾驶员在行车途中,应自觉遵守交通规则,确保行车安全,按规定使用报警器和任务灯,做到文明行车,礼貌待人,热心为伤病员服务。严禁酒驾。
四、救护车内应配备抢救设备、担架、氧气和急救药品,并做 11 好登记。驾驶员定期做好车辆的保养、检修、消毒,保持车内容车貌整洁,物品摆放整齐有序,确保应急需要。
五、住院部护士长定期对车内药品、器材、物品进行检查、出诊以后要及时清理、消毒、检查和补充,保持完好备用,并做好登记,确保应急需要。
六、如救护车因公外出或驾驶员休假遇有转送任务时,应按立即通知邻近的卫生院救护车或“120”前往,确保伤病员得到及时抢救和转运。
七、救护车在非执行任务不得出现在娱乐场所、饭店附近停放。
八、建立救护车出动登记制度,由驾驶员如实填写出诊时间、病人转运地点、疾病诊断情况等。车费由出诊医生开具处方交收费室,驾驶员备案,月底与收费室对帐。
九、车辆的维修。车辆的维修,应先由驾驶员将修理的部位和情况(故障情况)向办公室汇报,更换零部件名称以及经费预算等内容交领导批准后方可进行。特殊情况(途中)例外。建立修车档案,车辆每次修理后,将修理时间、费用,主要零部件的更换,修理单位等内容记录在案。车辆修理后,司机应认真对车辆的修理部分进行检查试车,确认无误后方能出车,并办理好有关结帐手续。
十、因违章驾驶罚款,由驾驶员自行负责,单位不予报销,因工作不负责任造成的事故,按直接责任和损失的大小,由驾驶员按一定的比例承担赔款。
十一、按照0.12元/公里标准核销驾驶员公里补助。实行油费刷卡制度,按油耗×里程核销油费。
十二、驾驶员休息时,救护车不得离院,车钥匙交办公室保管。
十三、驾驶员夜间出车后,次日白天可适当补休。
党务、财务、政务公开制度
一、公开内容
全院年度工作计划、年度工作总结; 重大基建投资项目及其规模;
财务状况,包括经常性行政经费支出(如水电费、燃料费、车辆维护及油料费、通讯费、招待费、办公用品经费、宣传费等)收入情况,负债情况等;
领导干部民主评议情况,中层干部考核情况; 行政事务民意调查情况; 重大事件处理情况通报; 群众要求而又可以公开的内容; 其他需要公开或公示的内容; 入党积极分子;
二、公开时间
原则上每季度公开政务一次,特殊情况另定。
三、公开方式
一般情况下以政务公开栏的形式张贴有关内容,也可以通过会议、文件等形式公开有关事项。
四、政务公开要严格执行《保密法》的有关规定。公开内容由单位法定代表人审核,由办公室负责实施,其他科室密切配合。
廉政建设制度
一、严格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规定》和中共湖北省委、省政府《关于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实施办法》及上级主管部门关于廉政建设的有关规定,搞好廉政建设。
二、自觉维护单位整体形象,坚持“十不准”:不准索贿受贿、以权谋私;不准挪用公款、损公肥私;不准在生活上奢侈腐化、违法乱纪;不准公款私进娱乐场所;不准阳奉阴违,欺上瞒下;不准耍部门作风,借故刁难;不准办事拖拉、不讲效率;不准敷衍塞责,生拉硬扯;不准拉帮结派,搞小团体;不准有令不行、有禁不止。
三、严格遵守财经纪律和各种规章制度,出差、开会要照章办事,在外期间不得以任何名义影响工作,变相公费旅游。
四、实行公开监督制度,自觉接受上级机关和纪检监察机关的监督,对违反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规定的,按照中共湖北省委、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对违反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规定的行为实施责任追究的办法》进行责任追究。
食堂管理制度
一、本职工食堂成立的目的是为解决全院职工的日常伙食问题,仅对本院职工开放。未经许可,不得带病人在本食堂就餐。
二、食堂由办公室负责管理,除燃料外其它支出由单位据实核销,院内职工生活及就餐支出实行成本核算,炊事员工资由院部行政办公经费支出。
三、办公室负责做好食堂账目核算和职工生活费结算等工作。
四、为避免浪费及伙食费记载不实现象的发生,需就餐的职工必须于当天上午十时、下午三时报知食堂,并到食堂签署本人名字,不得代签。凡签字后未到食堂就餐者,任按已就餐计算伙食费。上午8:30分(夏季8:00)之后,食堂不在提供早餐。若有违反,卫生院将对食堂负责人、催事员、就餐人员予以100元/次的扣款(急诊、出诊、下夜班、休息等特殊情况除外)。
五、食堂公物一律不予以外借,损坏公物者照价赔偿。赔偿必须当场交给食堂负责人,若食堂负责人未在现场,则交给分管院长。赔款由食堂负责人登记后统一上交财务科。
六、严禁在工作日内酗酒。
七、上中班的人员于11:40开饭,食堂师傅提前做好准备,其余人12:10开饭。
清洁卫生制度
一、讲卫生、讲公德,保持良好的工作环境和生活环境。
二、坚持每周一上午的集体卫生大扫除制度,重点是卫生院区域内的公共场所卫生和办公场所清洁卫生,清理卫生死角。
三、宿舍住户要讲卫生、讲公德,积极参加义务劳动,自觉维护公共卫生,私人物资未经允许不准堆放在院坝、走道、房顶、门厅、办公室等公共场所。
四、保持办公室清洁整齐,办公室内无垃圾,无痰迹,做到窗明几净,四壁无尘,无蛛网,物品陈列有序,图表悬挂整齐。
五、自觉维护公共场所、室内卫生,不乱扔烟头、纸屑等废弃物,杜绝随地吐痰、乱倒污水等不文明行为。
六、认真落实门前“三包”责任制,按规定搞好门前地段环境卫生、绿化管理。
七、护理人员对入院病人做好健康宣教,保持病区清洁卫生。
八、保持公共场所卫生。如洗浴室、宿舍走廊等,用过后的日用品及垃圾由当事人及时清理。
九、检查评比。院质控领导小组实行定期和不定期检查,每月开展1次检查评比。评比先进者给予奖励,后进者给予全院通报。
住房管理制度
一、单位职工宿舍只为职工提供住宿,非单位人员不得占用、出租、转让。
二、凡居住在卫生院宿舍的职工,都应自觉维护秩序,做到相互关心、相互体谅、相互帮助。夜间11点后和午休时间不高声喧哗,音响、电视播放音量不影响他人休息。
三、宿舍住户要讲卫生、讲公德,自家产生的废物、废气排放不得影响他人,院内不放养家畜。
四、宿舍住户要注意防火防盗,保证用水用电安全,因用电用水不当造成的安全事故由当事人负全责,情节严重者追究法律责任。
五、坚持“公平、节约”的原则,凡住在医院(办公楼和宿舍楼)有住宿的职工每月摊销水费5元,电费按表量计费自费,缴住 16 房管理费20元(用于水电线路维护)。
六、办公室做好宿舍使用登记,凡职工调离医院宿舍钥匙交于办公室,由办公室统一调配。
第二章 考勤管理制度
考勤管理规定
一、严格遵守作息时间,按时上下班,不迟到不早退,不得无故旷工和不假外出。
二、各科室工作人员外出办公或休假须经科主任及分管领导批准,履行有关手续报办公室备案,同时向科室讲明去向、所办事宜、时间及联系方式,并交办有关工作后方可外出或休假。
三、科室负责人、院班子外出或休假须征得分管院长或院长同意后,向办公室讲明去向外及联系方式,交办有关工作事宜。
四、凡院工作人员在休假期间,遇有重大、紧急、特殊情况需要急时到岗者,接通知后必须按要求到岗到位,否则按旷工处理,造成重大事故或影响按有关规定追究当事人责任。
五、考勤由各科室负责考核登记,当月核对、公布,月底由各科室将排班表和出勤情况交财务科。
六、工作人员在休假前,必须办理完毕工作期间需办结束的事宜,不留后遗症,否则不予批准。
七、各类休假、病假、事假等一律要写请假条,经批准后方可执行。
八、每月保证出勤26天,未休完者不累计休假,当月有效。
休假请假管理规定
一、病假
1、病假是指工作人员在工作期间受病后其病情严重或较重,不能继续工作的休假,凡请病假一律要出具医疗部门的正规证明(急性病住院的补办),否则不予确认。
2、病假在2个月以内(含2个月)的只发财政下拨的工资和津贴,不发奖金和单位自筹解决的其他津贴。长时间病休(指2个月以上)工资待遇按国家有关文件规定执行。
3、病假可以抵工休假。
4、有重病必须到上级医院检查治疗者,省内可报销车船费,危重病人报销救护车车费。
5、病休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二、事假
1、事假是指工作人员在工作期间在不妨碍单位正常工作的前提下确因私事不能到岗工作时的请假,凡请事假一律要向办公室及有关领导讲明具体情况,由领导签字同意之后方可执行。
2、事假可以抵工休假。
3、长时间事假(指超过半月)要由院长办公会研究批准。事假期间不发绩效、奖金和补助。
三、婚假
1、职工结婚婚假三天;
2、是晚婚者(男二十五岁以上,女二十三岁以上)者增加婚假15天;
3、婚假视同出勤,工资、奖金等照发。
四、丧假
1、职工夫妻双方父母、子女、配偶去世时给丧假3天,工资奖 19 金等照发。
2、凡超过规定时间,经批准后按事假处理。
五、产假
1、产假:女职工产假为90天,其中产前休息15天,难产增加15天,多胞胎生育的每多生育一个婴儿增加产假15天。
2、晚育(女性24周岁以上生育)增加产假15天。
3、哺乳期:有不满周岁婴儿的女职工,每日给哺乳时间两次,每婴儿每次三十分钟,周岁以后不再给哺乳时间。
4、产假期间发档案工资,无绩效工资、奖金及补助。
短期培训、进修学习管理制度
1、在编在岗人员进修(培训)期间,其工资待遇为:全额档案工资+租房补贴+生活补贴。租房补贴每月200元,生活补贴县级5元每天,州级及以上10元每天。聘用人员进修(培训)期间,其工资待遇为:全额档案工资,不享受租房补贴及生活补贴。
2、外出进修(培训)期间,进修人员需认真学习,服从所在医院管理,保障医疗安全,完成进修(培训)任务,获得相应证书。
3、进修(培训)后回医院开展相关的新技术、新疗法,保证进修(培训)后在原单位工作服务五年以上,进修(培训)期间安全责任自负。进修(培训)期间未完成学习任务,未取得相应的证书,需自行承担进修与培训费用。
4、进修与培训后,未在原单位服务满五年而提前流动,需承担实际发生的进修(培训)费用,以及违约金(三年档案工资之和)。
第三章 财务管理制度
一、财务管理坚持以“精打细算、厉行节约、以收定支、量入为出、统筹兼顾、民主理财、服务全局”为准则。
二、严格执行财经制度,遵守财经纪律。财务科必须健全各种帐目,按规定的会计科目进行核算,实行钱帐分管,加强对钱物的保管。
三、严格实行财务报表报送制度。认真编制财务预决算,财务科要将财务报表按月报送分管院长和院长;将单位经费开支情况每季度向院长办公会汇报一次,每年向全院职工大会汇报一次。
四、严格实行资金请示制度。一切经费开支及拨款必须先请示分管领导或主要领导后方可办理。
五、加强现金管理,遵守结算纪律,严禁另立“小金库”。报账员不准私自动用现金,不准将银行帐户供给任何单位和个人办理结算。若因财务人员工作不负责任,安全防范措施不力,造成的经济损失由当事人负责。
六、严禁私借公款,单位职工因公外出等特殊情况需借款者,一律由本人出具借条,经分管领导签字后方可借支,当月内必须结清借款,不得拖欠,如无故拖欠从当月工资中扣除,所借金额不得超过当月工资数。
七、报账员(财务人员)依法进行财务核算,不得提供虚假信息,保证信息的真实性。配合县卫生局信息核算中心做好内部医疗服务、基本药物制度、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绩效工资等业务核算,同时做好往来手续办理、会计资料收集整理、卫生统计资料收集整 21 理、固定资产卡片登记等财务工作。
八、加强会计档案的管理。财务妥善保管会计档案。不得任意损毁会计档案;借阅会计档案,必须严格办理借阅手续;销毁已到保管期限的会计档案,应由本单位提出销毁意见,并编制销毁清册,列明会计档案的名称、卷号、册数、起止年度的编号、应保管期限、已保管期限等内容,报县卫生局进行监销。
(一)预算管理
在县卫生局信息核算中心的指导下,根据相关规定,遵循“以收定支、收支平衡、统筹兼顾、保证重点”的原则,于每年年初详实编制本年度收支计划,报县卫生局核定。按照核定的预算,依法组织收入,严格控制支出。
(二)收入管理
1、严格按照国家规定的收费政策、收费范围、收费项目、收费标准组织收入,做到不超收、不漏收、不乱收。
2、各项收入必须统一管理,做到日清月结,及时存行,确保资金安全。任何个人和科室不得坐支和挪用各项收入,不得截留,更不得私设小金库及账外设账。各种代收费在2天内交收费室或存行。
3、加强收费票据的管理。收费必须使用财政部门统一印制的票据,严禁使用自制票据或白条收费。票据必须专人保管,严格执行票据登记、缴销制度,不得转借;严禁虚开、多开或套开金额;严禁收费不开票据,一经发现以上行为,按有关法律、法规严肃处理。
(三)支出管理
1、各项支出要符合财务制度的有关规定。
2、各项支出必须凭合法的原始凭证报销,原始凭证必须具备业务发生的时间、内容、单位、数量、金额、出示凭证单位公章、填制凭证人员姓名、经济业务的用途、经办人员签名、实物类验收签名等必备要素。原始凭证要做到内容真实合法、数字准确、手续完备,财务科有权拒绝接收不规范的支出发票。
3、严格执行财务审批制度。坚持经费开支审批“一支笔”,单位一切经费支出须按支出额度实行“三级”审核。为确保业务开展,凡属业务正常开支,500元以内由分管院长安排,500-2000元与院长商定后安排,2000元以上经院班子集体研究同意后安排。
4、基础设施建设和购买医疗设备、交通工具等,由院委会研究后上报县卫生局审批。需纳入政府采购的,按政府采购有关规定执行。
(四)货币资金管理
1、加强货币资金的管理,严格遵守国家有关规定,建立健全“现金”、“银行存款”的内部管理制度,要设置“现金”、“银行存款”日记账,做到日清月结。
2、现金的使用要严格遵守其使用范围,库存的备用金要确保安全。存折和密码分开保存,由分管院长保管存折,报账员管理密码经常进行现金余额清查盘点,如果发现账款不符,应及时查明原因。现金不得以白条抵库。
3、银行存款每月要与开户银行进行逐笔核对,并填制银行存款余额对账表。不得多头开设银行基本账户,不得出借、转让银行账户,不得公款私存。
(五)药品及材料、物资管理
1、所有药品和器材统一平台采购,严禁任何个人私自采购和销售。
2、所有药品(包括二类疫苗)、耗材及固定资产必须由库房验收入库后,再由科室申领出库。验收合格者,库房人员在发票上签署“验收入库并签名”的字样,对于品名、数量、金额不符者,一律不验收,同时与供货方搞好核对。
3、结余药品一律经库房入库后再申领使用,每月月底由护理部、药房和库房人员三方核对无误后及时入库。职工用药一律开处方由药房发药,现金结算药款。
4、过期、破损药品及器材需分管院长清点核实并签字同意后,办公室组织人员统一销毁并做好销毁记录。
5、库房人员统筹安排采购计划,严禁出现高储短效期药品。加强对“库存物资”、“低值易耗品”、“卫生材料”、“其他材料”的管理,坚持“计划采购、定额定量供应”的原则,根据业务的实际需要,确定储备额,防止积压。库房人员要分类建好明细台账及消耗帐,妥善保管好各类物资和材料,防止毁损与丢失;定期进行盘点并及时处理账务,确保帐帐、帐实相符。
6、毒、麻、精神及计生药品要按照相关规定实行特殊管理,落实专人、专柜、专锁、专账、专用处方。
(六)固定资产管理
1、建立固定资产内部管理机制,明确内部管理科室和使用科室的责任。固定资产必须凭原始发票、附件、政府采购手续(具备政府采购标准的)入账,上级配备的医疗设备和器械也要及时入账。
2、固定资产财务科要建立总帐,负责监督检查,对财产用品每年清理一次,如有遗失、损坏应由保管人负责赔偿。各科室要建立明细分类帐,实行责任到人,并建立固定资产卡片。
3、固定资产转让、报废处置,必须按照国有资产管理的有关规定,严格报批程序。
4、固定资产要每年进行全面清点、核实,盈亏要及时查清原因,做到帐帐、帐卡、帐实相符。
(七)债权债务管理
1、财务科对不同性质的债权债务分别管理,及时清理,并按照规定办理结算;所有债权债务必须进行明细分类核算,不得将同类进行合并处理。
2、加强各种应收款项的管理,建立健全各项应收款项的管理制度。要严格控制“应收医疗款”、“其他应收款”的产生,实行担保人负责制,做到谁担保谁负责;对已产生的“应收医疗款”、“其他应收款”及时催收,经常核对余额。
公共财产管理制度
一、公共财产包括:办公用品、交通工具、水电线路、公共娱乐设施、通讯设备以及其他公共设施。
二、全院职工应坚持节约、爱护的原则使用公共财产,全院职工不得私自挪用、占用公共财产,需借用的必须按规定办理借用手续。
三、办公用品由办公室根据科室所报计划统筹购置,严格验收,25 并办理购物领物登记手续,由办公室负责发放。
四、执行定人定点使用保管责任制,坚持谁使用,谁主管原则,离职人员应先交清财产后方可办理离职手续。
接待管理制度
一、凡是上级领导,外单位或下级单位人员来院检查指导、联系、汇报工作,各科室都应热情接待,做到礼貌待人,树立窗口形象。
二、生活接待原则上由办公室统一管理,实行对口接待,陪客一般不超过2人,做到热情不铺张,周到不浪费,原则上实行定点接待。定点接待单位原则上定在朝阳寺镇范围内。除定点接待单位外不许在外签单,外出接待必须报院长同意后现金结账,回院凭票据实报销。
三、生活接待实行派餐审批制度,凡需生活接待由相关人员或科室提出,经分管领导同意填写审批(派餐)单,由办公室安排到指定地点就餐。派餐单一式两联,餐馆留存一联(作为结账凭据),办公室留存一联备案,月底由办公室汇总报分管院长。无派餐单者不得签字核销。
四、接待原则上不给整包烟,特殊情况者由办公室作好登记,接待用酒由办公室管理,并做好入出库记录。
五、与本院公务活动无关的人员一律不接待,未经院领导和办公室安排,各科室自行在外安排接待的,单位一律不负责任。
出差管理制度
一、工作人员出差经分管领导同意。
二、出差返回后,必须在返回一周内到财务科办理差旅费报销手续。
三、差旅费报销标准按县财政局2007年10月9日印发的《咸丰县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差旅管理办法》执行。
学术、宣传报道制度
一、鼓励职工业务学习、政治学习,撰写学术论文及宣传报道单位业务拓展情况和三个文明建设情况。
二、凡在国家级刊物(正式刊物)发表文章或宣传报道,每篇奖励200元,省级奖励100元,州级50元,县级20元。
三、凡经县以上(含县级)鉴定的科研成果和受到上级(含县级)表彰的先进集体和个人,单位予以同等奖励。
四、凡经县级以上认定的新业务、新技术效果显著,每项目单位奖励500元至1000元。
采购管理制度
一、院内一切采购先由各科室拟定清单,呈分管院长及院长审批后,实行统一采购。
二、属固定资产的物资实行政府招投标采购,由库房签收入库后调拨相应科室。
三、药品及医用耗材由药剂科根据各村卫生室及院科室计划,按照相关规定在采购平台统一采购。采购计划报分管院长签批,同时每月将采购情况报分管院长及院长。采购计划原则上遵循医生用药习惯,严禁出现高储短效期药品。
四、办公物资由办公室统一采购。由科主任或护士长填写采购报告单,报分管院长及院长签批后由办公室采购。采购尽量及时到位,不得影响工作。
五、采购原则。采购物资本着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实行阳光采购;必须坚持秉公办事,维护医院利益的原则,本着处处节约的原则,并综合考虑质量、价格及售后服务等方面,择优选购。
第三章 医疗管理制度
门诊工作制度
1、对病人要热情接待,耐心解答问题,简化手续,准时开诊,缩短候诊时间。对危重病人要立即组织抢救,急诊病人优先就诊,一般病人按顺序就诊。
2、门诊医生不得推诿病人,门诊病人在门诊工作时间一律在门诊诊疗(严重创伤需住院病人在办理入院手续同时可直接到住院部行前期清创缝合等相关急救处理).3.医师对就诊病人要尽快做出诊断或印象诊断,及时治疗。并尽量做到复诊病人由初诊医师连续诊疗。凡疑难病人三次门诊不能确诊或疗效不明显者,应及时转入住院治疗。
4.加强检诊工作,严格执行卫生、消毒隔离制度,防止交叉感染。
5.严格执行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6.对候诊人员积极进行健康知识宣传工作。
急诊室工作制度
1.对急诊病人应以高度的责任心和同情心,严肃、敏捷地进行救治。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做好详细记录。疑难、危重病人应立即请上级医师会诊。对危重不宜搬动的病人,应在急诊室就地组织抢救,待病情稳定后再护送至病房或转院。对立即需行手术的病人 29 应及时送手术室施行手术。
2.急诊室各类抢救药品及器材要准备完善,专人管理,放置固定位置,经常检查,及时补充更新和消毒。
3.急诊工作人员必须坚守岗位,做好交接班,严格执行急诊的各项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规程。
4.急诊病人由急诊医师和护士负责诊治护理。要写好病历,开好医嘱,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时有效地采取诊治措施。观察时间一般不超过三天。
5.遇重大抢救,需立即报请领导亲临指挥。凡涉及法律和民事纠纷的病人,在积极抢救的同时,要及时向有关部门报告。
注射室工作制度
1.认真执行一人一针一管一消毒工作,禁止一次性注射器具重复使用。
2.凡注射应按处方和医嘱执行。对过敏的药物,必须按规定做好注射前的过敏试验。
3.对病人热情、体贴,注射时做到细致、准确,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制度。
4.密切观察注射后的情况,如发生注射反应或意外,应及时进行处置,必要时报告医师。
5.准备抢救药品器材,放于固定位置,定期检查,及时补充更换。
抢救室工作制度
1.抢救室专为抢救病员设置,其他任何情况不得占用。2.一切抢救药品、物品、器械、敷料均须放在指定位置,有明显标记,不准任意挪用或外借。
3.药品、器械用后均需及时清理、清毒,消耗部分应及时补充,放回原处,以备再用。
4.每日核对一次物品,班班交接,做到帐物相符。5.无菌物品须注明灭菌日期,超过一周时重新灭菌。6.每周须彻底清扫、消毒一次、室内禁止吸烟。
7.抢救时抢救人员要按岗定位,遵照各种疾病的抢救常规程序进行工作。
8.每次抢救病员完毕后,要做现场评论和初步总结。
门诊观察室制度
1.不符合住院条件,但根据病情尚须急诊观察的病员,可在门诊观察室进行观察治疗。
2.凡收入观察室的病人,必须按诊疗规范开好医嘱,填写门诊观察登记本,做好观察病历的记录工作。
3.值班医护人员随时主动巡视病员,按时进行诊疗护理。4.值班医护人员要按时交接班,认真做好观察病人的病情交接工作,必要时作书面记录。
5.不允许门诊病人在观察室夜间留宿。
检验科(室)工作制度
1.检验单由医师逐项填写,要求字迹清楚,目的明确。急诊检验单上注明“急”字。
2.收标本时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制度。标本不符合要求,应重新采集。检验标本随时做完随时发出报告。对不能立即检验的标本,要妥善保管。
3.要认真核对检验结果,填写检验报告单,作好登记、签名后发出报告。检验结果与临床不符合或可疑时,主动与临床科室联系,重新检查。发现检验目的以外的阳性结果应主动报告。
4.特殊标本发出报告后保留二十四小时,一般标本和用具应立即消毒。被污染的器皿应高压灭菌后方可洗涤,对可疑病原微生物的标本应于指定地点焚烧,防止交叉感染。
5.保证检验质量,定期检查试剂和校对仪器的灵敏度。定期抽查检验质量。
6.建立实验室内质量控制制度,保证检验质量。7.积极配合医疗工作开展新的检验项目和技术革新。8.剧毒试剂、易燃、易爆、强酸、强碱及贵重仪器应指定专人保管,定期检查、保养,做好防护工作。
放射科(室)工作制度
1.各项X线检查,须由临床医师详细填写申请单,病人随到随诊。
2.摄片由医师和放射技师共同确定投照技术。特殊摄片和重 32 要摄片,待观察湿片合格后方嘱病人离开。
3.重危中做特殊造影的病人,必要时应由医师携带急救药品陪同检查。
4.X线照片是医院工作的原始记录,全部X线照片都应由放射科登记、归档、统一保管。借阅照片要填写借片单,以保证归还。
5.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做好防护工作。工作人员要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并要妥善安排休假。
6.上、下班应及时接通和阻断电源,确保用电安全,严格遵守操作程序和步骤。X线机应定期保养和检修。
7.建立科(室)登记制度。登记薄内容应有编号、病人姓名、性别、年龄、家庭住址、申请理由及检查项目、检查结果。
电生理(B超、心电图)室工作制度
1、各项电生理检查,须由临床医生详细填写检查申请单。病人随到随查。
2、检查诊断结果应由主检医生及时在检查单上按规范要求填写,主检医生应签写全名,做好“三查七对”工作。
3、每次检查应详细记录在检查登记薄上,并有编号、病人姓名、性别、年龄、家庭住址、申请理由及检查项目、检查诊断结果等内容。
4.诊断仪器设备由专人操作,上、下班及时接通和阻断电源,确保用电安全。严格遵守诊断仪器操作程序和步骤。
5.仪器设备要专人负责保养,定期进行清洁卫生。对与人体 33 密切接触的部件要按要求随时清洁消毒,防止交叉感染。做好仪器设备的防潮、防水、防尘等的防护工作。
治疗室工作制度
1.经常保持室内清洁,每做完一项处置,要随时清理。每天消毒一次,除工作人员及治疗患者外,不许在室内逗留。
2.器械物品放在固定位置,定期擦洗,并保持干净整洁。3.各种药品分类放置,标签明显,字迹清楚,及时请领,严格交接手续。
4.毒、麻、限、剧和贵重药应加锁保管,严格交接班。5.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进入治疗室必须穿戴工作衣帽及口罩。
6.无菌持物钳浸泡液每天更换一次(器械消毒液),头皮针、静脉导管酒精浸泡液经常保持75度。
7.无菌物品须注明灭菌日期,超过一周者重新灭菌。
换药室工作制度
1.严格执行无菌管理制度,非换药人员不得入内。2.除固定敷料外(绷带等)、一切换药物品均需保持无菌,并注明灭菌日期,超过一天者重新灭菌。无菌浴液(生理盐水等)超过三天重新消毒。
3.器械浸泡液每周更换一次。
4.换药时,先处理清洁伤口,后处理感染伤口。5.特殊感染不得在换药室处理。
6.保持换药室清洁卫生,随时清理医疗垃圾,定期消毒。
产房工作制度
1.器械物品放在固定位置,定期擦洗,并保持干净整洁,确保用电安全。
2.经常保持室内清洁,每做完一次分娩要随时清理,定期消毒。
3.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进入产房必须穿戴工作衣帽及口罩。
4.各种产程用药分类放置,标签明显,字迹清楚,及时申领。5.产房必须设置保暖设施,确保室内温度恒定。
手术室工作制度
1.凡在手术室工作人员,必须严格遵守无菌原则,保持室内肃静和整洁,进手术室时必须穿戴手术室的鞋、帽、隔离衣及口罩。
2.手术室的药品、器材、敷料均应有专人负责保管,放在固定位置、各项急症手术的全套器材、电气等设备应经常检查,以保证手术正常进行。手术室器械一般不得外借,如外借时,须经手术室护士同意。麻醉药与剧毒药应有明显标志,加锁保管,根据医嘱并仔细查对,方可使用。
3.无菌手术与有菌手术应分室进行,如无条件时,先做无菌手术,后作有菌手术。手术前后手术室护士应详细清点手术器械、敷料等之数目,并应及时收拾干净被血液污染的器械和敷料。
4.手术室对施行手术的病员应作详细登记,按月统计上报。协同有关科室研究感染原因,及时纠正。
5.手术室应每周彻底清扫消毒一次,每月作细菌培养一次(包括空气、洗过的手、消毒后的物品)。
6.手术通知单须于术前一日交手术室以便准备,急症手术通知须主治医师或值班医师签字。
7.接手术病人时,要带病历并核对病人姓名、年龄、床位、手术名称和部位,防止差错。病人要穿病员服进入手术室。
供应室工作制度
1.及时供应各科室医疗器械、敷料,并保证绝对无菌。2.在供应器材类别以内的物品,由供应室按月造预算,向库房申领。凡需要新添或改装医疗器械时,必须经院长批准。
3.供应手续:
(1)在供应器材范围以内的用品,除不便携带外一律由门诊和临床科室做好需用计划,由供应室每日定时送各科室,采取收旧补新的方法主动供应。
(2)凡不在供应器材范围以内及临时或急诊用物,则由科室自借和归还。
(3)各科室如需特殊器材,应预先通知,以便准备。
36(4)供应物品如有错误和损坏,应立即通知供应室,以便及时了解、纠正和补换。
(5)凡无菌日期超过一周或封口已被拆开者,一律不得再用。4.对准备器材、敷料的要求:
(1)所有包布、治疗巾及孔巾必须清洁无损,做到每次用后一律换洗。
(2)金属器械,每次清洗后擦油,以免生锈损坏。(3)玻璃类器皿应按规定冲洗清洁,严密灭菌。(4)刀剪等锐利器械应与一般器械分开,单独保管。(5)所有物品,必须挂牌标明品名、数量、成人或小儿使用,并注明灭菌日期、包扎人编号,以便检查。
(6)敷料须轻松、柔软、平滑而易于吸水。所有毛边应折在里面,无异物,大小适宜,使用前必须严格灭菌。
5.消毒灭菌工作:
(1)根据物品性质采用适当的灭菌方法,严格掌握无菌程序和时间。
(2)采用高压蒸气灭菌法时,灭菌前须检查包布是否双层并无破损,物品是否清洁,包扎是否严密。放置玻璃器材时不得挤压。消毒员不得擅自离开,应严格掌握压力时间,以保证灭菌效果。定期鉴定高压锅的灭菌效能,注意高压灭菌器的保养工作,每次(日)使用前要洗刷一次。
(3)拿取无菌物品时,必须洗净双手,穿戴工作衣帽和口罩。(4)已灭菌物品和未灭菌物品应严格分开放置,以免混淆。(5)不适用以上方法者可用化学药品消毒,如刀、剪、肠线 37 等,浸泡前必须洗刷清洁,所用消毒溶液应定期更换。
(6)消毒工作实行严格的登记、灭菌效果的测试和登记工作
病房管理制度
1.病区由护士长或护士负责管理,医师积极协助。
2.保持病区安静,避免噪音,做到走路轻、说话轻、关门轻、操作轻。
3.统一病房陈设,室内物品和床位要摆放整齐,固定位置,未经护士长或护士同意,不得任意搬动。
4.保持病区清洁卫生,注意通风,每日清扫,每周大清扫一次。
5.医护人员工作时,必须穿工作衣帽,着装整洁,必要时戴口罩。不得在病房内吸烟。
6.病员被服、用具按基数配给病员保管,出院时清点收回。7.护士长或护士全面负责管理病区财产、设备,建立账目,定期清点。如有遗失,及时查明原因,按规定处理。管理人员调动时,要办妥交接手续。
查房制度
1.科主任或业务院长原则上每天参与住院部业务查房,由科主任或业务院长组织,查房一般上午进行,住院医师对所管病员每日至少查房一次。
2.对危重病员,住院医师应随时观察病情变化并及时处理,必要时可请上级医师、科主任或业务院长临时检查病员。
3.查房前医护人员要做好准备工作,如病历、X光片、各项有关检查报告及所需要的检查器械等,查房时要自上而下逐级严格要求,认真负责。经治的住院医师汇报病情要简明扼要,提出需要解决的问题,科主任或业务院长可根据情况做必要的检查和病情分析,并做出肯定性指示。
4.护士长组织护理每周进行一次护理查房,主要检查护理质量,研究解决疑难问题,结合实际教学。5.查房的内容:
(1)业务院长查房,要解决疑难病例;审查对新入院,重危病员诊断、治疗计划;决定重大手术及特殊检查治疗;抽查医嘱、病历、护理质量;听取医师、护士对诊疗护理的意见;进行必要的教学工作。
(2)科主任查房,要求对住院病人进行系统查房。尤其是对新人院、危重、诊断未明、治疗效果不好的病员进行重点检查与讨论;听取医师和护士的反映;倾听病员病情变化并征求对饮食、生活的意见;检查医嘱执行治疗效果;决定出、转院问题。
(3)住院医师查房,要求重点巡视重危、疑难、待诊断、新人院、手术后的病员,同时巡视一般病员;检查化验报告单,分析检查结果,提出进一步检查或治疗意见;检查当天医嘱执行情况,给予必要的临时医嘱并开写次晨特殊检查的医嘱,检查病员饮食情况,主动征求病员对医疗、护理、生活等方面的意见。
6、院长行政查房每周一次,主要检查了解对病员治疗情况和各方 39 面存在的问题,及时研究解决。对病人收费标准提出指导性意见,合理收费。
病房医嘱制度
1.医嘱一般在上班后1小时内开出,层次分明,内容清楚。转抄和整理必须准确,一般不得涂改。如须更改或撤销时,应用红笔填“取消”字样并签名。临时医嘱应向护士交代清楚。医嘱要按时执行。开写、执行和取消医嘱必须签名并注明时间。
2.医生写医嘱后要复查一遍。护士对可疑医嘱,查清后执行。除抢救或手术中外不得下达口头医嘱。下达口头医嘱,护士需复诵一遍,经医生查对药物后执行,医生要及时补记医嘱。
3.手术后和分娩后要停止术前和产前医嘱,重开医嘱,并分别转抄于医嘱记录单和各项执行单上。
4.凡需下一班执行的医嘱,要交代清楚,并在护士值班记录上注明。
5.医生不在或工作不能脱身时,护士可临时对症处理,做好记录,并向经治医生报告。
查对制度
1.临床科室
(1)开医嘱、处方或进行治疗时,应查对病人姓名、性别、床号、住院号(门诊号)。
40(2)执行医嘱时要进行“三查八对“:摆药后查;服药、注射、处置前查;服药、注射处置后查。对床号、姓名和服用药的药名、剂量、浓度、时间、用法。
(3)清点药品时和使用药品前,要检查质量、标签、失效期和批号,如不符合要求,不得使用。
(4)给药前注意询向有无过敏史;使用毒、麻、限、剧药时要经过反复核对;静脉给药要注意有无变质,瓶口有无松动、裂缝;给多种药物时,要注意配伍禁忌。
(5)输血前,需经两人查对无误后,方可输入。输血时须注意观察,保证安全。
2.手术室
(1)接病人时要查对科别、床号、姓名、性别、诊断、手术名称、术前用药。
(2)手术前必须查对姓名、诊断、手术部位、麻醉方法及麻醉用药。
(3)凡进行体腔或深部组织手术,要在术前与缝合前清点所有敷料和器械数。
3.药房
(1)配方时,查对处方的内容、药物剂量、配伍禁忌。(2)发药时,查对药名、规格、剂量、用法与处方内容是否相符,查对标签(药袋)与处方内容是否相符,查对药品有无变质、是否超过有效期,查对姓名、年龄并交代用法及注意事项。
4.检验科
(1)采取标本时查对科别、床号、姓名、检验目的。
41(2)收集标本时查对科别、姓名、性别、联号、标本数量和质量。
(3)检验时查对试剂、项目,化验单与标本是否相符。(4)检验后查对目的、结果。(5)发报告时查对科别,病房。5.供应室
(1)准备器械包时查对品名、数量、质量、清洁度。(2)发器械包时查对名称、消毒日期。
(3)收器械包时查对数量、质量、清洁处理情况。
病例讨论制度
1.医院应选择适当的在院或已出院(或死亡)的病例举行定期或不定期的临床病例讨论会。
2.临床病例讨论会以科室为单位举行,也可以全院联合举行。3.每次医院临床病例讨论会时,必须事先做好准备,负责主治的科室应将有关材料加以整理,尽可能作出书面摘要,事先发给参加讨论的人员,预作发言准备。
4.开会时由科主任主持,管床医生负责介绍及时回答有关病情、诊断、治疗等方面的问题并提出分析意见,并做好相关记录,会议结束时由科主任作总结。
5.临床病例讨论会应有记录,可以全部或摘要归入病历内。
出诊制度
1、根据本院实际情况和工作需要,实行急诊救护和重大突发事件备班制度。
2.遇到出诊病人,医务人员不得推诿,要做好随时出诊的准备。
3.出诊前须带齐所需药品和医疗器械。4.出诊可按路程远近收取适当的出诊费用。
转院制度
1.卫生院因限于技术和设备条件,对不能诊治的病人,应提前与转入医院联系,及时转院,应将病历摘要随病人转去。
2.病人转院,如估计途中可能加重病情或死亡者,应留院处置,待病情稳定或危险过后,再行转院。
3.危重病人转院时应派医护人员护送。
首诊负责制度
1.门诊病史应填写就诊日期,急诊病史必须填写具体日期(时、分)。
2.病史要简明扼要,主诉、现病史、既往史、各种阳性体征及有鉴别意义的阴性体征,常规化验及特殊检验结果,诊断和印象诊断、治疗处理意见等均应正确写清,并签全名。
3.门急诊实行首诊负责制,不得推诿病人。
4.当门诊中发现病人需要住院时,应及时联系床位,开出住院通知书。当门诊中发现病人较重但不需要住院或无法住院时,应收留观室留观。
5.遇危重病员,应先实施急症抢救措施,以后补办其他手续或会诊、转科。
医疗质量管理办法与考核评价制度
1、卫生院要成立医疗质量监督检查领导小组,负责医疗、护理、质量监督检查工作。
2、质量监督检查领导小组应采取定期与不定期相结合的办法,对医疗护理质量经常进行检查,及时登记备案,发现质量问题及时向院长汇报,并及时提出改进措施和解决办法。
3.在监督检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要限期解决,对解决不及时的科室或个人与月奖金挂钩,并通报批评。
医疗废弃物管理制度
1、各科室要提高对医院医疗废物分类、归集、销毁工作的重要性的认识,真正做到无害化处理,保护好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
2、按照《医院废物分类处置》对医院废物进行分类、分装。
3、每天下午5点以后,各科室将当天产生的医疗废物进行清点、记录、装袋、贴好标志,送到指定地点存放,应销毁的送至焚化炉 44 内销毁。
4、医疗废物及包装不得私自出售,如发现有违规、违法行为的人员,一定按照有关法律、法规严肃处理。
医疗登记、统计制度
1、医院必须建立和健全登记、统计制度。
2、各种医疗登记,要填写完整、准确,字迹清楚,并妥善保管。
3、临床各科要填写好病案首页、出入院登记,并按时填报病员流动日报。
4、医疗业务科室应做好各项工作的数量和质量登记、医疗质量统计,一般包括出入院数、治愈率、病死率、床位使用率、床位周转次数、平均住院天数、病员疾病分类、初诊与最后诊断符合率、手术前后诊断符合率、无菌手术化脓感染率、手术并发症、以及医技科室工作数量、质量等。
5、医院应根据统计指标,定期分析医疗效率和医疗质量,从中总结经验,发现问题,改进工作。
6、统计员要督促检查各科室医疗统计工作,按期完成各项统计报表,经领导审核后,报卫生行政部门。
病案管理制度
1、档案室负责病案收集、整理和保管工作。
2、住院病人应有完整的病例,病人出院(死亡)时,由住院医师按规定的格式填写,由科主任和护士长检查,每月月底统一送医务科,并按顺序整理,排列整齐,上架存档。
3、本院医师借阅病案,要办理借阅手续,阅后按期归还,对借用的病案,应妥善保管和爱护,不得涂改、转借、拆散和丢失。院外医疗单位一般不外借,必要时须持有介绍信,经医务科批准,可以摘取病历。
4、门诊病历保存期不得少于十五年,住院病历保存期不得少于三十年,住院病历原则上应永久保存。
手术安全核查制度
一、手术安全核查是由具有执业资质的手术医师、麻醉医师和手术室护士三方(以下简称三方),分别在麻醉实施前、手术开始前和患者离开手术室前,共同对患者身份和手术部位等内容进行核查的工作。
二、本制度适用于各级各类手术,其他有创操作可参照执行。
三、手术患者均应配戴标示有患者身份识别信息的标识以便核查。
四、手术安全核查由手术医师或麻醉医师主持,三方共同执行并逐项填写《手术安全核查表》。
五、实施手术安全核查的内容及流程。
(一)麻醉实施前:三方按《手术安全核查表》依次核对患者身份(姓名、性别、年龄、病案号)、手术方式、知情同意情况、46 手术部位与标识、麻醉安全检查、皮肤是否完整、术野皮肤准备、静脉通道建立情况、患者过敏史、抗菌药物皮试结果、术前备血情况、假体、体内植入物、影像学资料等内容。
(二)手术开始前:三方共同核查患者身份(姓名、性别、年龄)、手术方式、手术部位与标识,并确认风险预警等内容。手术物品准备情况的核查由手术室护士执行并向手术医师和麻醉医师报告。
(三)患者离开手术室前:三方共同核查患者身份(姓名、性别、年龄)、实际手术方式,术中用药、输血的核查,清点手术用物,确认手术标本,检查皮肤完整性、动静脉通路、引流管,确认患者去向等内容。
(四)三方确认后分别在《手术安全核查表》上签名。
六、手术安全核查必须按照上述步骤依次进行,每一步核查无误后方可进行下一步操作,不得提前填写表格。
七、术中用药、输血的核查:由麻醉医师或手术医师根据情况需要下达医嘱并做好相应记录,由手术室护士与麻醉医师共同核查。
八、住院患者《手术安全核查表》应归入病历中保管,非住院患者《手术安全核查表》由手术室负责保存一年。
九、手术科室、麻醉科与手术室的负责人是本科室实施手术安全核查制度的第一责任人。
十、医疗机构相关职能部门应加强对本机构手术安全核查制度实施情况的监督与管理,提出持续改进的措施并加以落实。
医疗器材与仪器设备的管理制度
1、各科室的仪器设备应有专人负责管理,贵重仪器设备要做到“三定两严”即“定人使用”、“定人保管”、“定期检查”及“严格操作规程”、“严格交接手续”。
2、对装备性仪器设备,科室在申请购买的同时应选派操作及维修人员进行培训,经考核合格发证后才允许上岗操作使用,无证者严禁上机使用。
3、在使用装备性仪器设备前,必须根据其性能使用说明书及有关资料制定严密而又切实可行的操作规程、注意事项、保养制度等,并用明显标志张贴严格遵照执行。
4、为充分发挥贵重仪器设备的使用效率,力争做到物尽其用,应由科室与医疗科管理人员制定使用率标准,每年进行综合评定。
5、科室的所有器械仪器设备均不得私自外借,科室间借用须经科主任同意,院外借用经科主任同意外,再请示院领导批准才行,外借仪器设备应按时收回,并当面检查完好情况。
处方管理制度
1、医师处方签字或专用签章留样于收费处,并在医务科备案。
2、药剂科、收费处不得擅自修改处方,如处方有错误应通知医师更改后发配,处方不合格者,药剂科有权拒绝调配。
3、毒、麻、限、剧处方,应由具有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处方权的医师开具,并遵照麻醉药品管理有关规定执行。
4、每张处方一般不得超过5种药品,以三日量为限,对于某些 48 慢性病或特殊情况可酌情延长。处方当日有效,超过期限须经医师更改日期,重新签字方可调配。
5、对违反规定,乱开处方,滥用药品的情况,药剂科有权拒绝调配,情节严重者应报告院长、业务副院长或主管部门检查处理。
6、药剂师(士)有权监督医生科学用药,合理用药。
7、普通处方、急诊处方、儿科处方保存期限为一年,医疗用毒性药品、第二类精神药品处方保存2年,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处方保存期限为3年。到期整理后登记备案,由院长、业务副院长双签字批准后,方可销毁。
剧毒药品管理制度
为确保医疗应用剧毒药品有效性、安全性、防止流失和意外,须加强剧毒药品的管理。
1、固定剧毒药品的供货渠道,不经批准任何科室及个人都不准配置剧毒药品。
2、药剂科指定专人负责保管剧毒药品,专柜上锁,不能丢失,严禁乱放,对限剧药也应单独存放,标记明显,不能与其他药品混放。
3、建立专项登记簿,记载使用时间,使用计量、使用途径和方法,建立账目,帐、药相符。
4、剧毒药报损须经两个当事人口头或书面请示药剂科长,批准后严格将渗漏、残液或粉剂清除。
5、医生要严格把好开写剧毒药品处方关,书写清晰、模糊不 49 清或有疑问的药剂人员拒绝投药。
6、护士在给患者用药时严格执行查对制度防止医疗差错和医疗事故。
7、医生不得自行开处方使用。
8、每次处方毒药不得超过一日极量,限剧药不得超过二日极量,使用超计量剧毒药时,事先须经有关领导批准,处方留存备案。
9、在开剧毒处方时,一定要认真仔细,责任心强,除患者外,他人勿开。
麻醉药品管理制度
为合理使用麻醉药品,防止滥用,必须加强麻醉药品的管理:
1、全院医务人员要认真学习《药品管理法》及《麻醉药品管理法》提高认识。
2、正确使用麻醉药品,由主治医师以上开麻醉药方,使用专用处方,每一张处方注射剂量限制在1—2日用量,连续使用不得超过5天;每一张处方片剂、药剂、糖浆剂限制在2—3天常用量,连续使用不得超过7天,一张处方只能开一种麻药。
3、麻醉药处方应书写规整,字迹清晰,必须有医生签名、盖章、必须有药房投药人员签名、盖章、严格手续,少一个人签字或盖章处方无效。
4、有需要连续使用麻醉药的患者如:癌症患者,携带市级医院诊断书,患者户口薄,到医务科办理批准后按规定供应麻醉药,并建立《麻醉药品供应卡》。
第二篇:乡镇卫生院管理制度
乡镇卫生院管理制度
一、急救与抢救工作制度
1、必须24小时开诊,随时应诊,节假日照常值班接诊。对急诊病人,要立即组织医务人员积极抢救,不得拖延。
2、凡急诊,重症病人需要住院治疗者,须在住院前先预交押金,如被救病人一时筹资困难时,可允许其在8小时内补交各种费用。
3、对抢救和急诊病人要有高度的责任心和同情心,及时,正确,敏捷地进行救治,24小时值班,随时观察和掌握病情变化,做好各项记录和交接班工作。不得以任何理由或借口拒收急,重,危症病人,或者延误病人救治。
4、及时向家属交待病人的病情变化及抢救情况,对一时诊断不清的危重病人,应立即组织医务人员进行会诊,经抢救病情稳定后速转上级医院治疗,不得延误时间,转院时要有1名医生带上抢救药品及器械,以防在路途发生事故。
5、平时要准备完善各类抢救药品,器材等,由专人管理,放置固定位置,经常检查,及时补充更新,修理和消毒,保证抢救需要。
6、如遇重大抢救病人,需立即报告院长,立即组织人员进行救治。凡涉及法律纠纷的病人,在积极救治的同时,要积极向有关部门报告。
二、会议制度
1、为加强院内职工学习,不断提高政治思想素质和业务水平,及时研究解决有关问题,应每10天集中召开1次会议。
2、每位职工都要政治学习笔记和业务工作手册,并要结合实际,写出学习心得体会或阶段工作总结。
3、业务会议要求每位医务人员轮流讲授业务知识,相互交流,共同提高,不断改进或提高自身工作技能和业务水平。
4、根据上级要求或文件精神,随时召开院内职工会议。
三、设备管理制度
1、院内全部设备都需财务人员建立帐目。
2、各科室(组)的设备由科室(组)负责人建立帐目。
3、全体医务人员均需要爱护院内设备,谁损坏谁赔偿。
4、院内设备不得随意借给他人或外单位。
5、院内职工在调动时要交清全部财产,方可办理工资手续。
6、设备使用人要做好对设备的管理和维护保养工作。
四、考勤制度
1、为严格考勤,医院应坚持24小时服务。
2、有事必须向院领导书面请假,准假后方可离开单位。
3、有事请假5天内由医院批准,5天以上报县卫生局批准。
4、每迟到或早退半小时按旷工半天计算,旷勤半天按1天计算,旷勤1天扣发当月岗位津贴及日平均工资。
5、对违犯医院考勤制度,旷工3天以上者,扣除当月岗位津贴和日平均工资。
6、在岗职工全年出勤不得少于260天。
第三篇:乡镇卫生院管理制度
乡镇卫生院管理制度(1)
一、乡镇卫生院管理制度
一、乡镇卫生院是直接向所在社区居民群众提供医疗、防疫、保健和康复服务的农村基层卫生事业机构,是农村三级医疗卫生网的中间层次,是连接县级医疗机构和村卫生室的枢纽。
二、乡镇卫生院技术上接受县级医疗卫生单位的指导;受乡镇政府和县卫生局委托,对村卫生室进行管理和指导。
三、乡镇卫生院的任务是:树立为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服务思想,全心全意为所在社区群众提供医疗、防疫、保健和康复服务。具体包括: 1.发动群众,开展以除害灭病为中心的爱国卫生运动。2.采取多种形式,开展健康教育,尤其是向幼儿、中小学生、家庭主妇和老年人等特殊人群普及卫生知识。3.做好计划免疫的组织实施和卫生监督管理。4.在医疗康复方面要认真做好社区内群众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治疗和家庭病床的医疗服务,提高医疗质量和服务质量,对一些复杂的急、危、重、难病人,及时护送转院治疗,向群众普及急救知识水平,开展社区康复医疗服务,做好老年保健和慢性疾病的防治工作。5.承担妇幼保健和计划生育技术指导工作。
四、乡镇卫生院的设置应从本地实际情况出发,本着合理布局,方便群众,有利生产的目的,原则上一个乡镇设置一所卫生院。
五、建设规模要根据当地群众的卫生服务需求和防病治病的任务大小来确定,一般可按每千人设一张病床、一张床配备1.3个工作人员的比例计算。
六、在卫生服务方面,要坚持防治结合,发挥整体服务功能,发展适宜技术,实施综合服务,防止盲目与城市医院攀比,任意扩大规模,发展不适宜技术。
一、急救与抢救工作制度 1.必须24小时开诊,随时应诊,节假日照常值班接诊。对急诊病人,要立即组织医务人员积极抢救,不得拖延。2. 凡急诊、重症病人需要住院治疗者,须在住院前先预交押金,如被救病人一时筹资困难时,可允许其在8小时内补交各种费用。3.对抢救和急诊病人要有高度的责任心和同情心,及时、正确、敏捷地进行救治,24小时值班,随时观察和掌握病情变化,做好各项记录和交接班工作。不得以任何理由或借口拒收急、重、危症病人,或者延误病人救治。4.及时向家属交待病人的病情变化及抢救情况,对一时诊断不清的危重病人,应立即组织医务人员进行会诊,经抢救病情稳定后速转上级医院治疗,不得延误时间,转院时要有1名医生带上抢救药品及器械,以防在路途发生事故。5.平时要准备完善各类抢救药品、器材等,由专人管理,放置固定位置,经常检查,及时补充更新、修理和消毒,保证抢救需要。6.如遇重大抢救病人,需立即报告院长,立即组织人员进行救治。凡涉及法律纠纷的病人,在积极救治的同时,要积极向有关部门报告。
二、会议制度 1.为加强院内职工学习,不断提高政治思想素质和业务水平,及时研究解决有关问题,应每10天集中召开1次会议。2.每位职工都要政治学习笔记和业务工作手册,并要结合实际,写出学习心得体会或阶段工作总结。3.业务会议要求每位医务人员轮流讲授业务知识,相互交流,共同提高,不断改进或提高自身工作技能和业务水平。4.根据上级要求或文件精神,随时召开院内职工会议。
三、设备管理制度 1.院内全部设备都需财务人员建立帐目。2.各科室(组)的设备由科室(组)负责人建立帐目。3.全体医务人员均需要爱护院内设备,谁损坏谁赔偿。4.院内设备不得随意借给他人或外单位。5.院内职工在调动时要交清全部财产,方可办理工资手续。6.设备使用人要做好对设备的管理和维护保养工作。
四、考勤制度 1.为严格考勤,医院应坚持24小时服务。2.有事必须向院领导书面请假,准假后方可离开单位。3.有事请假5天内由医院批准,5天以上报县卫生局批准。4.每迟到或早退半小时按旷工半天计算,旷勤半天按1天计算,旷勤1天扣发当月岗位津贴及日平均工资。5.对违犯医院考勤制度,旷工3天以上者,扣除当月岗位津贴和日平均工资。6.在岗职工全年出勤不得少于260天。
五、药房工作制度 1.对待病人态度要热情和蔼,及时准确划价、不得无故延误病人,急诊处方须随到随配。2.按照分工,负责药品的预算、保管、采购、登记、统计及处方的调配工作。3.认真执行规章制度,严格管理毒、麻、限剧药、贵重药品。4.调配处方时要严格执行三查四对制度(三查:查药品配方、用法、禁忌。四对:对药方、剂量、含量、用途)。5.配方时应细心认真,不得修改处方。6.不能私自收费,更不能欠费或不交费取药。7.药房应经常保持清洁卫生,药品摆放整齐。8.及时检查药品质量、效期,加强药品管理。
六、学习制度 1.每位职工要经常抓紧政治理论和业务知识的学习。2.学习要有学习笔记,自学和集中学习相结合。3.要不断加强工作技能和专业知识的学习,学习以自学为主,医院定期或不定期组织集中学习。4.医院每10天检查一次学习情况,每月组织一次专题讨论或知识讲座。5.每季度进行一次业务授课,选派业务骨干讲授新知识、新方法、新技术,以点带面,不断提高业务素质。6.集中学习要实行签到制度。半年和年终的业务考试,根据院内安排的业务学习内容出题,考试成绩列入技术档案,作为外出进修、学习、晋级、晋升和评选先进的重要条件。
七、奖惩制度 1.全体职工必须遵守院内各项规章制度,按时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年终考核后,根据工作任务完成情况进行奖惩。2.职工必须服从院领导的管理和分配的各项任务。3.职工必须完成考勤天数,旷勤1天扣除当天工资,累计3天以上扣三个月岗位津贴,5天以上扣除全年津贴,10天以上报县卫生局处理。4.对没有完成计划免疫、妇幼保健的工作人员,按上级文件精神处罚,并视具体情况扣除一定的津贴。5.对因打架、赌博等行为触犯法律者,拘留期间按旷工计算,并在当年不得晋升职称,也不得调整工资。6.在值班期间,因脱岗造成损失者,由值班人员负责赔偿,并扣除一季度的津贴。7.全年认真完成计划免疫、妇幼保健的工作人员,按上级奖励办法执行,业务按额完成部分的2%奖励,评选为优秀工作者可优先晋升职称。
八、安全保卫制度 1.严格安全防范,确保院内安全,节假日要有专人值班,值班要有记录,按照谁值班谁负责的原则,责任到人,做好防火防盗等。2.除住院病人外,闲杂人员留宿院内,须经院长同意方可留宿。住院病员和陪护人员携带物品出院时(凭出院证),门卫要进行检查。发现可疑问题,要及时妥善处理。3.夜间安全值班人员要按时巡查,不得擅自脱离岗位。4.职工自行车、摩托车要按指定地点存放,病人自行车一律停放看车处。5.财务人员应将现金按规定及时存入银行或信用社,不得超过规定数额,现金、有价票证一律妥善保管。6.因值班人员脱岗造成医院财产损失者,由值班人员负责赔偿。
九、检验科工作制度 1.检验单由医师逐项填写,要求字迹清楚,目的明确。急诊检验单上须注明“急”字。2.收标本时,严格执行查对制度,标本不符合要求,应重新采集。对不能立即检验的标本,要妥善保管。普通检验,一般应于当天下班前发生报告。急诊检验标本,随时做完随时发生报告。3.要认真核对检验结果,填写检验报告单,作好登记,签名后发出报告。检验结果与临床不符合或可疑时,主动与临床医生联系,重新检查。发现检验目的以外的阳性结果应主动报告。4.特殊标本发出报告后保留24小时,一般标本和用具应立即消毒。被污染的器皿应高压灭菌后方可洗涤。对可疑病原微生物的标本应于指定地点焚烧,防止交叉感染。5.应定期检查试剂和校对仪器的灵敏度,定期抽查检验质量。6.检验室工作人员须为专职人员或经专门培训取得相应资质证明的人员来从事检验工作。
十、出院入院制度 1.病人入院须持本院医生开具的入院通知单办理入院手续,由值班护士安排入院事宜,并介绍入院须知、住院规则和病房有关制度。2.病人住院应登记联系人姓名、住址、电话号码,入院后,医务人员要主动、热情地接待。3.病人在住院期间,必须保持病房整洁、舒适、肃静、安全,在病房内不准吸烟、酗酒等。4.病人出院须经任责医师批准,并通知病人,出具出院后休息证明和交待出院后注意事项,按规定办理出院手续。5.病房护理人员应凭结帐单签发出院证,并清点收回病员住院期间所用医院的物品,同时要主动征求病人对医疗、护理等方面的意见。6.对因病情不宜出院,而病人或家属要求自动出院者,医生要加以说服劝阻,由病员和家属出具手续,并在病历中记录清楚,告知病人家属预后。应出院而不愿出院者,应通知有关部门接回或送回。
十一、出诊制度 1.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和工作需要,医院安排院内工作人员,开展送医送药上门服务。2.遇到出诊病人,医务人员不得推诿,要做好随时出诊的准备。3.出诊前须带齐所需药品和医疗器械。4.出诊可按路程远近收取适当的出诊费用。5.不论白天还是夜间,须病人随叫随到,不得措故推诿。
十二、消毒隔离制度 1.医务人员上班时间要衣帽整齐,下班就餐,开会时应脱去工作服。2.为防止医源性感染,医务人员在诊疗前要做到一诊一洗手。诊疗换药处置工作后均应洗手,必要时用消毒液泡洗。无菌操作时,要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程。3.所有消毒物品均需注明消毒日期,消毒有效期不超过一周。无菌器械、敷料缸等,要定期消毒、灭菌,消毒液定期更换,体温计用后要用消毒液浸泡。正确合理使用一次性医疗用品。4.病房应定时通风换气,每日空气消毒,拖洗地面,床头桌及椅子每日湿擦,拖布要专用,定期消毒。换下污衣被服,放于指定处,便器每次用后清洗消毒。5.各种医疗用具,使用后均须消毒,药杯、餐具必须消毒后再用,病人被褥要定期更换消毒。6.出院病人用过的床、椅、桌、床垫被褥等必须做好终末处理。7.传染病人按常规隔离,实行隔离制度,疑似传染病,应在观察室隔离,病人的排泄物和用过的物品,要进行消毒处理。未经消毒的物品,不得带出病房。8.做好住院病人、家属的卫生宣传教育和隔离消毒工作,传染病人在指定的范围内活动,不准互串病房和外出,出院后应进行终末消毒。门诊病人应在指定地点候诊、检查和治疗,不要在门诊各处走动,以防交叉感染。9.对传染病房除严格执行病房各项规定外,环境和医疗用品均需要严格消毒,进行无化处理。
十三、查房制度 1.对住院病人每天上班组织医生查房,对危重病人由责任医生随时查房。2.查房每日上、下午至少各一次,系统巡视,检查所管患者的全面情况,对危重患者随时视察处理,及时报告上级医师。对新入院、手术后、疑难、待诊断的患者都要重点巡视,根据各项检查结果进行分析,提出进一步检查、治疗意见。检查当天医嘱执行情况,必要时给予临时医嘱。3.查房时不但要全面掌握病人病情变化情况,还要主动征求患者对医疗、护理、生活安排等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及时改进服务质量。4.每次查房后应及时详细将查房情况、病人的生命体征和阳性体征及其变化,以及有意义的阴性体征和分析处理意见,记录在病程记录之内。5.对危重症病人和疑难病例,要在院长的组织领导下及时进行会诊。
十四、值班和交接班制度 1.坚持昼夜接诊,24小时值班,值班人员不能出诊,不得脱岗,也不得随便找人顶替。2.医院实行轮流值班,值班值班人员不但负责病人的接诊工作,还要负责医院的安全和室内清洁卫生,谁值班谁负责。3.值班人员如有急诊病人需要抢救时,须向院领导及时汇报,及时抢救,如不向院领导汇报私自处理造成后果的,由值班人员负责。如遇有疑难问题时,应请上级医师处理。4.值班医师应提前半小时到岗,接受各级医师交班,并应巡视病房,危重病员应于床前交接。5.医师下班前,应将危重病员情况和处理事项记录于交班簿,值班医师亦应将值班期间的病情变化处理情况记于病程记录,并同时重点扼要记入交班簿。交接班内容:危重病人、新病人、手术病人及手术后三天之内的病人。6.每天晚8:00—10:00,值班医师应与值班护士共同查房,包括对陪伴人员、病房卫生及安全等全面检查一次。每天早晨值班医师须将病员病情及处理情况向责任医师报告,并须交待清楚危重病员情况和尚需要处理情况。
十五、门诊工作制度 1.门诊工作人员要努力钻研业务技术,对病人进行认真检查,准确诊断、及时治疗,有计划地安排病员就诊,按照省卫生厅规定格式记载门诊病历。2.门诊应与病房应加强联系,以便根据病情及病床使用情况,有计划地收容病员住院治疗,不得无故推诿拒收病人。3.医务人员必须衣貌整洁,工作认真,尽职尽责,分工协作,密切配合,爱护医院财产,维护正常工作秩序,共同做好各项工作。4.门诊候诊环境应保持清洁卫生、整齐舒畅,并加强候诊教育,宣传卫生防病、计划生育和优生学知识。5.应做好分诊工作,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防止交叉感染,做好疫情报告。6.门诊医师在保证疗效的前提下,积极采用便宜的检查和治疗方法、合理检查,合理用药,尽可能减轻病人的负担。7.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各种治疗常规、操作规程以及岗位职责,并认真做好登记、统计报表等工作。坚守工作岗位,不能脱岗,节假日或特殊情况下必须安排人员值班。8.服务要热情周到,关心体贴病员,态度和蔼,有礼貌,有耐心地解答问题,急病人之所急,想病人之所想,树立医院的良好形象。
十六、护理工作制度 1.病房由护士全面负责管理,其他医生积极协助。2.保持病房清洁卫生、舒适安全,注意通风保暖,每天至少清扫两次,每周至少消毒一次,并要做到走路轻、关门轻、说话轻、操作轻。3.新入院病人每天测体温、脉搏、呼吸四次,连续三天;体温在37.5℃以上及危重病员每隔四小时测一次。一般病员每天旱晨及下午测体温、脉搏、呼吸各一次,每天问大小便一次,七岁以下小儿酌情处置或按医嘱执行。4.护士全面负责保管病房的物品与设备,要建立帐目,定期清点,做到帐物相符,如有遗失,须及时查找原因,按规定处理。5.严格执行三查八对制度(三查:备药中查、备药前查、备药后查;八对:对床号、姓名、药名、剂量、浓度、时间、用法、有效期)。6.护士随时观察病人情况,随叫随到,对病人要热情。及时整理病案,完成护理记录。7.定期向病员宣传讲解卫生知识,做好病人思想生活管理工作,并定期征求病人意见,改进病房工作和相关服务。8.病人出院后,及时整理病房,撤走床单、被褥,通风换气,床铺、床头柜按常规消毒处理,如为传染病人,即按传染病消毒制度处理。
十七、治疗室工作制度 1.负责住院、门诊病人的注射和各种处置工作,复杂伤口须在外科医生有指导下进行。2.进入治疗室必须穿工作服,戴工作帽及口罩。要保持室内清洁,每做完一项处置,要随时清理。每天消毒一次,除工作人员及治疗病人外,不许在室内逗留。3.做好开诊前的准备,消毒好各种器械,备齐各种用品。器械物品放在固定位置,及时请领,上报损耗,严格交接手续。4.凡注射(处置)应按处置单医嘱进行。对过敏药物必须按规定做好注射前的过敏试验,注射后严格观察,30分钟后方可离开,如发生注射药物间反应或意外情况,立即报告院长,并及时进行处置。5.严格执行查对制度,注射(处置)时要细心、准确,对病人要热情体贴,防止差错事故发生。6.各种药品分类放置,标签明显,字迹清楚。剧毒药品与重药品应加锁专人保管,严格交接班。7.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各类器械用具要定期消毒或更换,消毒一定要按操作规程进行,即清洗程序及消毒时间要符合要求,每周大消毒一次。8.消毒和无菌物品须注明消毒或灭菌日期,超过1周者须重新消毒或灭菌。9.治疗室要储备一定的抢救药品,以及时抢救使用。
十八、分娩室工作制度 1.分娩室工作人员必须更换专用工作服、帽子、口罩、鞋、方可进入分娩室。接产和手术时,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2.分娩室24小时应有人值班,值班人员必须坚守岗位,严密观察产程(正常妇30分钟听一次胎心)并记录观察情况。如有异常情况,及时报院领导或上级医生。3.分娩室所必需的用口、药品和急救设备,要有专人保管,定期检查、补充和更换。4.值班人员应热情接待产妇,严密观察产程,按规定测血压,听胎心,并做好记录。5.接产后接产人员及时、准确填写产程、临产、新生儿情况记录和出生证。6.产妇产后应在分娩室观察1小时,无特殊情况送回病房。7.分娩室内不准家属及其他无关人员入内,必须保持室内清洁,设专用清洁卫生工具,定期搞好卫生和消毒,进行细菌培养。8.有传染病或有感染的产妇,分娩时应与正常产妇分别使用产床,并严格执行消毒隔离。
十九、传染病报告管理制度 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及其实施办法,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在发现法定传染病疑似病例或确诊病例,应按法定传染病报告时限,及时报告疫情,即甲类传染病及乙类传染病中的艾滋病应立即报告,6小时内由预防保健科报防疫站;乙类传染病和监测区域内的丙类传染病 12小时内上报疫情,不得漏报、瞒报、重报、错报。2.一旦发现疑似或确诊甲类传染病人,应及时填写“传染病报告卡”进行上报;发现暴发疫情应立即上报县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县级卫生行政部门。3.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均为疫情报告单位,其执行职务的人员和乡村医生、个体医生均为责任疫情报告人。法定报告人对发现的确诊或疑似病命名必须及时、准确、完整地上报。4.传染病报告登记表、报告卡及相关记录要准确完整,并按要求进行汇总、统计、上报、存档备查,注意保密。疫情管理员,应及时核对,检查漏报、迟报、错报情况,并进行校订。5.应建立传染病登记制度,由专人负责传染病管理工作。6.列入被消灭、消除或重点控制的传染病(如脊髓灰质炎、新生生儿破伤风、麻疹等),除按上述要求进行疫情报告外,还应按卫生部的特殊要求进行报告和管理。
二十、冷链管理制度 1.冷链设备应按规定的装备标准进行配置,并做到专物专用,不得挪作它用。2.冷链设备必须建档建帐,建立健全领发手续和登记制度,做到帐物相符。3.冷链要有专室或固定房间存放,并有专人负责管理。4.冷链设备管理人员必须培训,并建立必要的管理和考核制度。5.对冰箱、冰排速冻器、冷藏箱、冷藏包、冰排等冷链设备要加强管理和正确使用。6.爱护冷链爱护物品,做到清法、规范运转。7.对存放疫苗的冰箱温度记录要每天观察、记录,冰箱、冰柜、速冻器中不得存放食物、肉类等。8.对丢失、变买、损坏的的各种冷链器材,根据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配发的原始配发册照价赔偿。
二十一、预防接种卡、证、册管理制度 1.预防接种卡、证、册必须由实施接种者用蓝黑墨水或碳素笔认真填写,书写工整,文字要规范,各项内容要准确、齐全,时间(日期)栏、项填写均以公历为准。2.预防接种证由儿童家长或监护人保管,遗失要及时补发,预防接种卡册城镇由接种点保管,农村由乡镇卫生院保管。3.儿童迁移时,由寄居地的接种点或卡册保管单位将预防接种卡或接种证明交给儿童家长,并将接种资料留据存查;迁入地的接种点要主动向儿童家长索取预防接种卡、证或接种证明,无预防接种卡、证或接种证明的要及时补发。4.接种单位至少每半年对所辖区域进行一次预防接种卡、证、册的核查和管理,及时补卡、剔卡和消卡,剔除的卡片由接种点另行妥善保管。5.凡在本地居住3个月以上,户口不在本地的0~7岁儿童,要建立临时接种卡、证,并负责免疫接种。
二十二、安全注射管理制度 1.接种人员必树立安全注射意识,提高自身的责任心。2.严格遵守安全注射操作规程。3.对已使用过的注射器具做安全处理。4.注射器具必须严格消毒,接种人员在注射前应洗手,注射必须做到“一人一针一管一消毒”,或使用合格的一次性注射器具。5.减少注射器具滥用、污染,保证注射安全。
二十三、财务管理制度 1.认真贯彻执行国家的财经方针、政策,加强财务监督,严格财经纪律,财会人员要以身作则,奉公守法。2.建立健全财务岗位责任制,组织合理收入,严格控制开支。凡是该收的要抓紧收回,凡不符合财务开支标准和开支计划的要拒付。临时必须的开支应按审批手续办理。3.根据工作计划,正确编制和季度的财务计划,办理会计业务,按照规定上报会计月报、季报和年报表。加强经济管理,做好经济核算管理工作。4.会计人员要及时清理债务和债务,防止拖欠,避免呆账。5.医院对外所有开支均应取得合法的原始凭证(如发票、账单、收据等)。原始凭证由经手人、验收人和主管负责人签字后,经财务会计审核制单后,出纳付款结算。一切空白纸条,不能作为正式凭据。出差或因公借款,须经院领导批准,任务完成后及时办理结账报销手续。6.财务人员应和其它有关科室密切配合,管好本院一切财产。7.每日收入的现金要及时送存银行,编制日报表。收款收据存根及时复核,并签章。发现差错后能更正的立即更正,需要赔偿的应及时汇报领导,酌情给予赔偿处理。现金库存不得超过规定限额。8.原始凭证、账本、工资清册、财务决算等核算资料,以及会计人员交接等均按财政部门规定办理。
二十四、妇幼保健工作制度 1.及时掌握本乡妇女儿童健康情况,妇幼保健和计划生育服务的基本资料,及时反应情况,向上级妇幼保健机构报告工作。2.认真做好孕产妇系统管理和儿童系统管理工作和妇女病的普查、普治工作。3.定期召开村级例会,安排部署工作。4.有计划地培训乡村医生或妇保医生。5.要及时深入村级相关卫生组织检查指导工作。6.积极宣传妇幼保健有关方针政策、普及妇幼保健知识。
二十五、病房管理制度 1.病房由护士负责管理,值班护士必须到床前向新住院病人详细、清楚地介绍入院须知。2.保持病房整洁、舒适、肃静、安全、避免噪音,注意通风,每天至少清扫1次,不得有垃圾堆放,每周五大清扫一次,禁止吸烟、酗酒和随地吐痰。3.医务人员进入病房时,必须穿戴工作服、帽,着装整洁。护理人员穿工作鞋,必要时戴口罩。4.病房陈设、室内物品、病员被服、用具等配给病员管理,出院时清点收回。病人要爱护病房的公共财产,损坏或丢失的高水平物品要照价赔偿。要节约水电,按时熄灯。5.病房内不得接待非住院病员,不会客,并及时清理非陪人,在查房、治疗时,病人不得离开病房。6.病人和家属应遵守医院的各项规章制度,听从医生的诊疗。
二十六、卫生院查痰点工作职责 1.乡镇卫生院查痰点负责辖区内及周围乡镇肺结核可疑症状者和疑似肺结核病人的痰检工作。2.查痰点是肺结核诊断的初筛单位,凡痰涂片阳性病人或痰涂片阴性,但高度怀疑肺结核者需转至县级结防机构进一步检查确诊。3.镜检阳性的痰涂片2日内应得到县级结防机构实验室确认,阴性涂片一周内应得到县级结防机构实验室的复验。痰涂片的转送方法可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决定。4.乡镇卫生院查痰点实验室须按要求做好痰涂片保存和各种资料的登记、统计、管理工作。
二十七、痰检室工作制度 1.痰检人员要树立不怕脏,不怕累,全心全意为病人民服务的优良传统,认真负责,正确检验每一份痰标本,为临床医生提供可靠的诊断依据。2.保持痰检室内外卫生清洁,定期进行消毒,经常开启窗户通风。3.检查前必须穿戴工作衣帽,戴口罩、手套,做好个人防护。4.收到痰标本先查看是否合格,不合格者应要求重新送检,合格痰标本及时登记、检验,在24小时内报告检验结果,难以获得合格的痰标本时,也应进行细菌学检查,但应注明标本性状,以供分析结果参考。5.严格按实验室规程进行操作。6.痰检报告单上病人姓名、实验室序号及结果必须与实验室登记本保持一致。7.按实验序号依次妥善保存近期3个月内的全部痰涂片,以备上级实验室复查。8.废弃的标本和痰盒等污物须用专用的带盖法污物桶收集,并及时进行无害化处理。9.痰检工作台面应以5%石碳酸或期其它可靠消毒液擦拭,再用紫外线灭菌距离50cm,照射30分钟。10.染色液的配制必须准确,以免造成检验误差,每次配制的染色液须先行试用,不合格者重新配制。备用的染色液存放在棕色瓶内避光保存,试剂瓶上标明染色液的名称、浓度和配制时间,做好配制记录,以备检查。11.维护好显微镜等仪器设备,每次用毕后及时切断电源并擦拭干净,保证仪器性能的良好。
二十八、痰检室污物无害化处理制度(CT)1.送检的痰标本必须由痰检员亲自接收,不能让患者随意放置。2.废弃的标本应及时投入带盖的专用污物桶内,及时处理,不得随意丢弃在敞口容器内。3.废弃的标本每周处理3次,标本较多时随时处理,不得长期储留。4.废弃的痰标本须经高压灭菌处理后深埋或置于焚烧炉内加助燃剂彻底焚烧处理,未经处理不得混入生活垃圾池内。5.检验结束后对工作台面等用消毒剂进行擦拭消毒,再用紫外线灯灭菌30分钟。6污物处理后及时进行登记,污物的名称、数量、处理方法、处理人员及时间进行详细记录。
二十九、抗酸杆菌涂片检查操作程序 1.准备脱脂、洁净的新玻片,在左侧一端1/3处注明实验室程序及标本序号。2.小心打开标本容器,使用折断的竹签茬端,挑取痰标本中干酪样、脓样部分。3.在玻片右侧2/3处均匀涂抹约10mm×20mm大小的卵圆形痰膜。4.待涂片自然干燥后,放置在染色架上,玻片间距应在10mm以上。5.火焰固定(5秒种内火焰于玻片下通过4次)。6.用洗耳恭听瓶滴加0.8% 石碳酸复红染液,盖满玻片。7.火焰加热直至出现蒸汽,脱离火焰,保持5分钟,染色期间应始终保持痰膜被染色液覆盖,必要时可持续加染色液,加热时勿使染色液沸腾。8.用流水自玻片一端轻缓冲洗。9.倾斜玻片,沥去玻片上的水。10.滴加脱色液(5%盐酸乙醇),脱色1分钟。11.用流水自玻片一端轻缓冲洗,如脱色不彻底,重新步骤10。12.沥去玻片上的水。13.滴加0.06%亚甲蓝染液,染色30秒种。14.沥去玻片上的复染液。15.用流水自玻片一端轻缓冲洗,洗去复染液,沥去玻片上的水。16.将染色后的涂片置于玻片架上,自然干燥。17.滴加镜油,使用10×目镜,100×物镜的双目显微镜观察。在淡蓝色背景下,抗酸杆菌呈红色杆状,其它细菌和细胞呈现蓝色。18.按《中国结核病防治规划、痰涂片镜检质量保证手册》所规定的标准报告结果。
三
十、功能检查室工作制度 1.功能检查包括心电图,各种B型超声等检查。2.需做检查的病员,由临床医师详细填写申请单,不得缺项,对危重病员和外地病员,优先予以安排检查。3.使用仪器的人员必须熟悉仪器性能,严格执行操作规程,按规定程序进行工作,保质保量完成任务。4.及时准确报告检查结果,遇有疑难问题应与临床医师共同研究解决,并要建立健全各种资料登记存档工作。5.各种仪器设备应妥善保管,认真执行仪器管理制度,注意防尘、防污,定期对仪器保养维修,按时检测,保证运转灵敏正常。各种仪器设备一律不得外借。6.认真钻研业务,不断提高技术水平和服务质量。7.保持室内安静、整洁,不准在室内吸烟,不准随地吐痰和乱扔纸屑。8.注意安全,下班前应关闭仪器开关,门窗加锁,切断电源和水源。有夜班的检查室,要严格进行交接班。
三
十一、放射室工作制度 1.各项X线检查,须由临床医师详细填写申请单。急诊病人随到随检。各种特殊造影检查,应事先预约。2.重要摄片,由医师和技术员共同确定投照技术。特检摄片,待观察湿片合格后方嘱病人离开。3.重危或做特殊造影的病人,必要时应由医师携带急救药品陪同检查。对不宜搬动的病人应到床旁检查。4.X线诊断要紧密结合临床,认真阅片,如实确准填写诊断报告。5.全部X线照片都应由放射科登记、归档、统一保管。借阅照片要填写借片单,并有经治医生签名负责。院外借片,除经院领导批准外,应有一定手续,以保证归还。6.放射人员应经常研究诊断和投照技术,解决疑难问题,不断提高工作质量。7.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做好防护工作。工作人员要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并要妥善安排休假。8.注意用电安全,严防差错事故。X线机应指定专人保养,定期进行检修。
三
十二、手术制度 1.凡需施行手术的病员,术前必须做好必要的常规检查,明确诊断(难以在术前明确诊断者,应有明确的手术目的和实际意义),并进行术前计论。凡较大或复杂手术,应由院领导组织计论。讨论内容包括:进一步明确诊断;了解病人及家属的心理活动;手术适应症、指征及禁忌症;术式、麻醉方法;术中、术后处理和可能发生的问题及对策;确定术者和助手。2.手术及麻醉医师,术前应详细检查病人,熟悉病人各项检查结果,充分掌握病情。3.施行手术前必须征得家属或单位负责人签字同意,经院领导批准执行。4.各项术前准备工作,必须及时完成,如有贫血等不利于手术的征象,均应及时准确处理纠正。5.术者或第一助手应在术前一日开好医嘱(择期手术),由护理人员负责实施(包括备皮等)。术者应详细检查手术前护理工作的实施情况,并用紫药水作好手术切口标记,必要时可协助手术室准备特殊器械。6.除急症手术外,手术前一天由负责医生填写手术通知单,送交手术室统一安排。麻醉人员应于术前一天看病人,了解病情,认真做好麻醉前准备工作,严格检查核对麻醉中所用一切物品,并做好急救工作(药品、器械)。7.各级医师参加手术范围,低年资住院医师(本科毕业后工作三年、专科工作五年、医士工作七年)可担任一类手术(普通常规中小手术)的术者、二类手术(中度难度较大手术)的第一助手;高年资住院医师可担任二类手术的术者,一部分三类手术(难度比较大的手术)的第一助手。8.手术室护士负责按时将手术病员自病房接进手术室,包括准备好的病历、X线片等手术必需物品及资料。9.手术室工作人员在手术开始前,应认真核对病人床号、姓名、性别、年龄、诊断、手术名称及部位(左、右)、麻醉方法等。术中医、护、麻醉人中要集中精力,严肃认真,密切配合,术后须认真进行三核对(敷料、器械、线卷)。10.手术室工作人员和麻醉人员有责任把好术前准备关,准备项目不全者,应向手术医师提出意见,采取补救措施;缺少重要项目可能影响手术安全及效果者,有权拒绝手术。11.术者负有组织与指导全部手术过程,保证手术效果和病人安全的主要责任。其他人员必须听从术者的指挥,各行其职,不得失职或不按规程办事。遇有特殊情况依据性质分别由术者与麻醉师负责。12.术中出现意外情况,有可能危及病人生命安全时,应立即向上级医师或院领导报告,以便及时组织抢救处理。13.护士应根据手术的性质,作好手术病员回病房前的一切准备工作,如病床、各种治疗器具(输液架、吸引器、吸氧设备、胃肠减压器等)。14.麻醉医师、巡回护士和术者待病人麻醉清醒及病情允许后亲自护送病人回病房,并分别向值班医师、护士详细交待手术和麻醉情况,病情、用药及注意事项,交接完毕后方可离开。15.手术医师在手术结束后,及时完整填写“病理标本送检单”,及时将标本送检。同时,要及时如实完成手术记录。
三
十三、手术室工作制度 1.手术室工作人员,必须严格遵守无菌原则,严格执行手术室各级各类人员职责、无菌操作、消毒常规、急救抢救制度、查对制度、防止交叉感染处理原则、特种感染处理原则、防止差错事故制度、安全制度、药品、物品器械管理制度、值班制度等,保持室内整洁。进入手术室时,必须穿戴手术室的鞋、帽、隔离衣及口罩。2.室内必须保持严肃、安静、禁止喧哗,不遵守手术室工作制度者,手术室负责人有权拒绝进入手术室。3.手术室的药品、器材、敷料,应由专人负责保管放在固定位置。各项急症手术的全套器材,电气和蒸汽设备应经常检查,以保证手术的正常进行。手术室器械一般不得外借,如外借,须经院领导批准方可办理暂借手续。麻醉药与剧毒药有明显标志,加锁专人保管,按医嘱并经过仔细查对后方可使用。4.无菌手术与有菌手术应分室进行,避免交叉感染。手术前、后、手术室护士应详细清点手术器械、敷料等数目,并及时处理干净被血污染的器械和敷料,一切物品用后必须进行清洁和检查工作并归还原处。若无条件时,应先作无菌手术,后作有菌手术。5.手术室应常规准备急症专用器械、敷料等,任何人不得以任何理由拒绝或拖延急症手术。6.手术室应对手术病人作详细登记,按时统计上报。7.手术室应每周彻底清扫消毒一次,每月做细菌培养一次(包括空气、洗过的手、消毒后的物品)。如有感染,应协同有关科室研究感染的原因,及时纠正。8.手术通知单须手术前一天送交手术室,以便准备。急诊手术通知单须经责任医师或值班医师签字。9.手术室按时接手术病人,并带好病历,核对病人姓名、年龄、床位、诊断、手术名称及部位标记,防止差错。病人要穿医院衣服入手术室。10.手术室工作人员暂离手术室外出时需请假,征得同意并安排好工作后方可离开。外出时要更换外出衣、鞋、帽。11.疖肿或急性呼吸道感染人员原则上不准进入手术间,特殊情况可戴双层口罩方可进入。12.手术室除特殊紧急情况外,一律不传私人电话,严禁吸烟,值班人员须在指定地点就餐。13.爱护一切器械仪器,严格按操作规程使用,避免损坏。一旦损坏,应及时报告院领导酌情处理。精密仪器要设专人保管,1月以上不用者,要定期保养。14.建立常用手术器械卡,准备器械时按卡片进行查对,同时检查器械性能。手术包必须标明消毒日期或有效日期。15.手术采取的标本,应有专人负责送检。三
十四、首诊负责制度 1.门诊病史应填写就诊日期,急诊病史必须填写具体日期(时、分)。2.病史要简明扼要,主诉、现病史、既往史、各种阳性体征及有鉴别意义的阴性体征,常规化验及特殊检验结果,诊断和印象诊断、治疗处理意见等均应正确写清,并签全名。3.门急诊实行首诊负责制,不得推诿病人,当通过检查确定病人确患其他科室诊治的疾病时,也必须写好病历,写出初步诊断,再把病人转到有关科室。4.当病人患有介于本科与其他科之间的疾病时,则必须负责制到底,不得推到其他科室。当门诊中发现病人需要住院时,应及时联系床位,开出住院通知书。当门诊中发现病人较重但不需要住院或无法住院时,应收留观室留观。5.遇危重病员,应先实施急症抢救措施,以后补办其他手续或会诊、转科 三级医师查房制度
一、科主任、主任医师查房每周l~2次,应有主治医师、住院医师、护士长和有关人员参加,内容包括审查和决定急、重、疑难患者及新入院患者的诊断及治疗计划,抽查医嘱、病案、护理质量并听取各级医师、护士对诊疗护理工作的意见,进行必要的示教工作。对所查病人,应亲自询问诊疗情况和病情变化,了解生活和一般状况,并全面查体。
二、主治医师查房,每日一次,应有住院医师参加,内容包括:系统了解主管住院患者的病情变化,系统进行全面物理检查,检查医嘱执行情况及治疗效果,对新入院、重危、未明确诊断、治疗效果不好的患者进行重点检查讨论,确定新方案,决定出院、转科、会诊,检查所管住院医师的病历,对不符合病历书写要求的,都要一一予以纠正,听取患者对医护人员的意见。
三、住院医师查房每日上、下午至少各一次,系统巡视,检查所管患者的全面情况,对危重患者随时视察处理,及时报告上级医师。对新入院、手术后、疑难、待诊断的患者都要重点巡视,根据各项检查结果进行分析,提出进一步检查、治疗意见。检查当天医嘱执行情况,必要时给予临时医嘱。妥善安排患者的膳食,主动征求患者对医疗、护理、生活安排等方面的意见。
四、业务查房:由业务院长率领,医务科、护理部及有关科室负责人参加,每周一次。查房内容包括医护质量、医疗制度、病区管理等,查房结束后由医务科记录质量、存在问题及解决措施,并督促、检查落实情况。
五、护理查房:由病房护士长组织护理人员每周进行一次护理查房,主要检查护理质量,研究解决疑难问题,结合实际教学。
六、行政查房:由院长率领,由院长办公室召集有关科室负责人参加,每周一次。内容包括:行政管理、医疗质量、医疗安全、病房管理、医院秩序、爱国卫生等。查房结束后,由院办公室详细记录工作质量、存在问题及解决措施,并督促、检查落实情况。
七、教学查房:对实习、进修医师、护士进行以教学为目的的查房,结合临床病例进行讨论、示教和讲课,每周1~2次,由各科主任、护士长安排。
八、每次查房后应及时详细将查房情况、病人的生命体征和主要阳性体征及其变化,以及有鉴别意义的阴性体征和分析及下步处理意见,记录于病程记录之内。
九、临床医师必须严格执行三级负责制。
(一)在临床科室的整个医疗活动中,必须履行三级负责制,逐级负责,逐级请示,即主治医师应对住院医师的诊疗工作负责,副主任医师、主任医师应对主治医师的诊疗工作负责。
(二)医师三级负责制体现在查房、手术、急诊、值班、抢救、解决疑难、医疗文件书写、质量管理等方面。
(三)在各种诊疗活动中,下级医师应及时向上级医师汇报。并听取上级医师的指导意见,上级医师有责任查询下级医师的工作,上通下达,形成一个完整的诊疗体系。
(四)下级医师必须认真执行上级医师的指示,若下级医师不请教上级医师,主观臆断,对病人作出不正确的诊断和处理,由下级医师负责;若下级医师向上级医师汇报,上级医师未能亲自查看病人即作出不切实际的处理意见,所造成的不良后果,由上级医师负责;若下级医师不执行上级医师的指示,擅自更改或拖延而延误诊治,甚至造成不良后果,由下级医师负责。
(五)若下级医师对上级医师的处理意见持不同见解时,仍应执行上级医师的决定,事后再与上级医师进行学术探讨。护理工作制度
一、新病人入院每天测体温、脉搏、呼吸3次,连续3天;体温在37.5°C以上及危重病人每4小时测量1次。一般病人每日中午测体温、脉搏、呼吸1次,每日询问大便1次;新入院病人测身高及体重1次,其他按医嘱执行。
二、病人入院后,根据病情决定护理分级,并作出护理标记。l、特级护理:病情危重,需随时进行抢救的病人。派专人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备齐急救器械、药品,随时准备急救;制定护理计划,加强基础护理,预防并发症,及时;准确记录病情变化。
2、一级护理:重症病人、大手术后及需严格卧床休息的病人。生活上给予周密照顾,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并做好记录,每30分钟巡视一次,根据病情更换体位,预防并发症。3.二级护理:病情较重、生活不能完全自理的病人。适当地做室内活动,生活上给予必要的协助,注意观察病情变化,每1-2小时巡视一次。4.三级护理:一般病人。在医护人员指导下生活自理:注意观察病情,根据病情参加一些室内、外活动。
疑难病例讨论制度
(一).凡科内遇疑难病例,入院三天内未明确诊断、治疗效果不佳、病情严重及院内感染者均需讨论。
(二)疑难病例须认真进行讨论,经管医师须充分做好讨论前的资料准备,并在科室里预先告知。
(三)讨论会由科主任或主治医师主持,本科或邀请他科有关人员参加,必要时邀请医务处和院领导参加。
(四)讨论应本着科学合理的原则,为患者着想,尽早明确诊断,修订治疗方案,为临床治疗提供更好的治疗手段和依据。讨论会要有完整的讨论记录,讨论结果,并整理后主治医师及上级医师签字,记入病案存档。
医师院外会诊管理制度 为规范我院医师会诊行为,根据《执业医师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医师外出会诊管理暂行规定》的规定,制定本制度。
一、外出会诊制度:(一)医师未经院医务处批准不得擅自外出会诊。我院如接到外院的会诊邀请,在不影响我院正常业务工作和医疗安全的前提下,医务处将及时安排医师外出会诊。会诊影响我院正常业务工作但存在特殊需要的情况下,应当经医务处主任及分管院长批准。(二)医师接受会诊任务后,应当详细了解患者的病情,亲自诊查患者,完成相应的会诊工作,并按照规定书写医疗文书。(三)医师在会诊过程中发现难以胜任会诊工作,应当及时、如实告知邀请医疗机构,并终止会诊。医师在会诊过程中发现邀请医疗机构的技术力量、设备、设施条件不适宜收治该患者,或者难以保障会诊质量和安全的,应当建议将该患者转往其他具备收治条件的医疗机构诊治。会诊结束后,医师应当在返回本院2个工作日内将外出会诊的有关情况报告所在科室负责人和院医务处。(四)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我院不得派出医师外出会诊: 1.会诊邀请超出我院诊疗科目或者我院不具备相应资质的; 2.会诊邀请超出被邀请医师执业范围的; 3.邀请医疗机构不具备相应医疗救治条件的;
二、邀请会诊制度:(一)医师在诊疗过程中,根据患者的病情需要或者患者要求等原因,需要邀请其外院医师会诊时,当向患者说明会诊、费用等情况,征得患者同意后,报院医务处批准;当患者不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时,应征得其近亲属或者监护人同意。(二)请外院医师会诊时,需向该医院发出书面会诊邀请函。内容应当包括拟会诊患者病历摘要、拟邀请医师或者邀请医师的专业及技术职务任职资格、会诊的目的、理由、时间和费用等情况,并加盖院医务处公章。
(三)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提出会诊邀请: 1.会诊邀请超出我院诊疗科目或者我院不具备相应资质的; 2.我院的技术力量、设备、设施不能为会诊提供必要的医疗安全保障的; 3.会诊邀请超出被邀请医师执业范围的;
三、医师在会诊过程中应当严格执行有关的卫生管理法律、法规、规章和诊疗规范、常规。
四、会诊中涉及的会诊费用按照邀请医疗机构所在地的规定执行。差旅费按照实际发生额结算,不得重复收费。属我院根据诊疗需要邀请的,差旅费由院方承担;属患者主动要求邀请的,差旅费由患者承担,收费方应向患者提供正式收费票据。会诊中涉及的治疗、手术等收费标准可在当地规定的基础上酌情加收,加收幅度由省级价格主管部门会同同级卫生行政部门确定。我院由于会诊产生的收入,应当统一支付给院方,会诊医师本人不得收取。我院将按照有关规定给付派出会诊医师合理报酬。
五、医师在外出会诊时不得违反规定接受邀请医疗机构报酬,不得收受或者索要患者及其家属的钱物,不得牟取其他不正当利益。
六、医师违反规定擅自外出会诊或者在会诊中违反规定的,记入医师考核档案;经教育仍不改正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或者纪律处分。医师外出会诊违反《执业医师法》有关规定的,按照《执业医师法》第三十七条处理。
七、医师受卫生行政部门调遣到其他医疗机构开展诊疗活动的,不适用本制 度。
危重患者抢救工作制度
(一)院设立危重病员抢救领导小组,由业务副院长任组长,医务处主任、护理部主任、门诊部主任、内科主任、我科主任任组员。
(二)各科医务人员遇有重大危重病员时,应立即报告上级医师及有关部门(院办、医务处、门办)。
(三)发生重大成批危重病员时,由院抢救领导小组根据病情成立指挥组,负责抢救人员的组织、抢救方案的拟定、物品的调集、各科室的协调以及和上级机关、医疗单位的联系。
(四)指挥组成员在抢救期间必须轮班在现场工作,随时掌握、处理抢救中存在的问题。
(五)各科室在接到抢救通知后,应立即放下可以暂缓进行的工作,立即奔赴现场,积极参加抢救,抢救工作由主科负责,其他科室根据需要积极协助。
(六)急诊科及各有关科室(包括放射、化验、药房、供应室、心电图室、超声波室等),应随时做好急救准备工作。
(七)各科的抢救器材、抢救药品须定位存放,妥善保管,定期检查,补充更新,作好记录交班。抢救物品一般不外借,以保证应急使用。
(八)在医生未到达之前,护理人员应根据病情及时采取措施。主要负责抢救的科主任,应到现场抢救,并安排好本科抢救人员。医务科或门诊办公室(夜间由总值班室)应主动关心,协助解决抢救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必要时院领导应到现场,按情况调动全院力量,并组织有关人员到现场负责家属、单位、公安等联系工作。
(九)抢救过程中必须掌握关键,采取各项抢救措施挽救病人的生命,各科医护人员熟悉并掌握本科的各种急救医疗处理及技术操作。
(十)负责抢救的医护人员,必须严密观察病情,认真负责,坚守岗位,分秒必争,随时做好病史记录,病情有变化时,及时向上级医师汇报,以便加强抢救措施。
(十一)及时通知病员家属或单位领导来院,并将病情变化随时向家属交待清楚。纠纷、交通事故、自杀等,应报告公安机关。
(十二)抢救完毕,需做好抢救记录,必要时需做好抢救小结,以便总结经验,改进工作。
术前讨论制度
(一)对重大、重危、疑难、易发生并发症、致残、预后不良及新开展手术均应进行术前讨论。
(二)讨论会由科主任或副主任医师主持,经治医师、手术医师、麻醉医师、护理及有关人员参加,并详细记录归入病史。
(三)重点讨论:
1、术前诊断及诊断依据。
2、手术指征。
3、术前准备及病员对手术耐受力的评估。
4、麻醉选择。
5、术式选择,术中注意事项,术中可能出现的困难和危险估计及预防对策。
6、术后可能发生的问题,并发症及预防处理。
7、术后观察及护理要求。
8、手术人员组成及分工。
(四)术前讨论主要内容(诊断、手术及治疗方案、危险性及可能出现等)应向病员及单位谈清楚。
死亡病例讨论制度
(一)凡死亡病例讨论,一般应在死后一周内召开。
(二)特殊及意外死亡病例,不论是否属于医疗事故,都要及时单独讨论(当日完成),并报医务科和院领导。
(三)用于做尸检的病例须在病理报告做出后的一周内进行。
(四)死亡病例讨论由科主任主持,医护人员参加,必需时请医务科参加。讨论会要有死亡时间、地点、诊断、死亡原因、参加人员签名及发言记录、讨论时间地点等完整的记载,以及本次讨论结果、对此病历的必须要吸取的经验教训等,整理后主治医师及上级医师签字,入病案存档。不准以死亡小结代替死亡病例讨论会记录。
查对制度
一、医嘱查对制度
1、医嘱转抄后,应做到每班查对并登记,转抄医嘱者与查对者均需签名。
2、临时医嘱要记录执行时间,并签全名。对有疑问的医嘱必须先问清楚后方可执行。
3、整理医嘱单后,必须经第二人查对。
4、抢救病人时,医生下达口头医嘱,执行者需复诵一便,待医师确认无误后方可执行。保留用过的安剖,经二人核对后再弃去。
5、护士长、负责医师每周总查对医嘱1次。
二、服药、注射、输液查对制度
1、服药、注射、输液必须严格执行三查八对。三查—备药前、备药中、备药后查:八对—对床号、姓名、药名、剂量、浓度、时间、用法、有效期。
2、备药前要检查药品质量、注意水剂、片剂有无变质、安剖、针剂玻璃瓶口有无松动、裂痕,有效期和批号,如不符合要求或标签不清者不得使用。
3、摆药后必须经第二人核对方可执行。
4、易致过敏的药物给药前应询问有无过敏史。使用毒、麻、限、剧药时,要经过反复核对,用后保留安剖,用多种药物时,要注意赔伍禁忌。
5、发药或注射时,如病人提出疑问,应及时查对后方可执行。
三、输血查对制度
1、查采血日期、血液有无凝血块或溶血,血袋有无破裂。
2、查输血单与血袋标签上供血者的姓名、血型、血瓶号及血量是否符合,交叉配血报告有无凝集现象。
3、查病人床号、姓名、住院号及血型。
4、输血前检查配血报告必须经二人核对无误后方可执行。
5、输血完毕,血袋送回血库保存24小时。
四、手术病人查对制度
1、术前准备及接病人时,应查对病人床号、姓名、性别、年龄、诊断、手术名称及部位。
2、查手术名称及配血报告、术前用药、药物的过敏试验结果等。
3、查无菌包的灭菌指示剂以及手术器械是否齐全。
4、凡体腔或深部组织手术关闭缝合前,需核对纱布、缝针、器械的数目无误,方可关闭缝合伤口。
5、手术取下的标本,应由洗手护士与手术者核对后,再填写病理检查单送验。
五、供应室查对制度
1、准备器械包时,要查对品名、数量、质量及清洁度。
2、发器械包时要查对名称、消毒日期及灭菌指示剂。
3、收回器械包时要查对数量、质量及清洁处理情况。供应室工作制度
一、供应室工作人员要有高度责任心,着装整洁、服务热情、严格遵守供应室各项规章 制度。
二、各项技术操作有严格程序和质量标准。
三、供应手续(一)在供应器材范围以内的用品,除不便携带者外,一律由门诊和临床科室做好需用计划(基数),由供应室每日定时送各科室,采取收旧补新的方法主动供应。(二)凡不在供应器材范围以内及临时或急诊用物,则由科室自借归还。(三)各科室如需特殊器材,应预先通知,以便准备。(四)供应物品如有错误和损坏,应立即通知供应室,以便及时了解、纠正和补换。(五)凡沾有脓血的器械,须由科室立即洗涤清洁,以免凝固损坏。各种用过物品,由各科室先行初步清洗消毒后方可送供应室。传染病人用物,应严格消毒后单独送交供应室。(六)凡无菌日期超过 1 周或封口已被拆开者,一律不得再用。
四、对准备器材、敷料的要求(一)所有包布、治疗巾及洞巾必须清洁无损,每次用后一律换洗。(二)金属器械,每天清洗后擦油,以免生锈损坏。(三)各种针头应做到清洁、通畅、锐利,斜面大、针梗长度要符合要求。(四)玻璃类器皿应按规定冲洗清洁,严密灭菌。(五)刀剪等锐利器械应与一般器械分开,单独保管。(六)橡皮用品应保存于较凉地方,冬天避免受冻,防止锐形拆叠。手套应定期检查上粉,凡质量变软或有粘连时一律不得再用。(七)所用物品,必须挂牌标明品名、数量、成人或小儿使用,并注明灭菌日期、包扎者与核对者编号,以便检查。(八)敷料须轻松、柔软、平滑而易于吸水,所有毛边应折在里面,无异物,大小适宜,使用前必须严格灭菌。
五、消毒灭菌工作(一)根据物品性质采用适当的灭菌方法,严格掌握灭菌程序和时间。(二)采用高压蒸汽灭菌法,灭菌前必须检查包布是否双层无破损,物品是否清洁,包扎是否严密。放置玻璃器材时不得挤压。消毒员不得擅自离开,应严格掌握压力和时间,以保证灭菌效果。灭菌完毕后,必须待汽压表的指针下降至“ 0 ”处,方可打出锅门,以免发生危险。定期鉴定高压锅的灭菌效能,并有记录。注意高压灭菌器的保养工作,每次(日)使用前 要洗刷一次,并按时维修。(三)各类人员拿取无菌物品时,必须洗净双手,戴口罩、帽子,穿工作服。(四)已灭菌物品和未灭菌物品应严格分开放置,以免混淆。清洁区、污染区、无菌物品存放区要有明确标志。工作程序和行走路线不交叉、不逆行。(五)凡不用高压灭菌的物品,则用煮沸法,如玻璃、搪瓷类,应放入冷水中,待水煮沸后,煮十分钟。橡皮类则待水温后放入。(六)不适用以上方法者可用化学药品消毒,如刀、剪、膀胱镜、肠线等,浸泡前必须洗刷清洁。所用消毒溶液应定期更换(容器应消毒)。
六、操作室每月做空气细菌培养一次,消毒物品按规定抽样培养。
七、每周大清扫卫生一次,水池经常用消毒液刷洗。
八、下班前,必须彻底检查水、电、高压锅阀门和窗关闭情况,以确保供应室安全。
第四篇:乡镇卫生院管理制度
乡镇卫生院管理制度(2)
2008-09-20 17:02
三级医师查房制度
一、科主任、主任医师查房每周l~2次,应有主治医师、住院医师、护士长和有关人员参加,内容包括审查和决定急、重、疑难患者及新入院患者的诊断及治疗计划,抽查医嘱、病案、护理质量并听取各级医师、护士对诊疗护理工作的意见,进行必要的示教工作。对所查病人,应亲自询问诊疗情况和病情变化,了解生活和一般状况,并全面查体。
二、主治医师查房,每日一次,应有住院医师参加,内容包括:系统了解主管住院患者的病情变化,系统进行全面物理检查,检查医嘱执行情况及治疗效果,对新入院、重危、未明确诊断、治疗效果不好的患者进行重点检查讨论,确定新方案,决定出院、转科、会诊,检查所管住院医师的病历,对不符合病历书写要求的,都要一一予以纠正,听取患者对医护人员的意见。
三、住院医师查房每日上、下午至少各一次,系统巡视,检查所管患者的全面情况,对危重患者随时视察处理,及时报告上级医师。对新入院、手术后、疑难、待诊断的患者都要重点巡视,根据各项检查结果进行分析,提出进一步检查、治疗意见。检查当天医嘱执行情况,必要时给予临时医嘱。妥善安排患者的膳食,主动征求患者对医疗、护理、生活安排等方面的意见。
四、业务查房:由业务院长率领,医务科、护理部及有关科室负责人参加,每周一次。查房内容包括医护质量、医疗制度、病区管理等,查房结束后由医务科记录质量、存在问题及解决措施,并督促、检查落实情况。
五、护理查房:由病房护士长组织护理人员每周进行一次护理查房,主要检查护理质量,研究解决疑难问题,结合实际教学。
六、行政查房:由院长率领,由院长办公室召集有关科室负责人参加,每周一次。内容包括:行政管理、医疗质量、医疗安全、病房管理、医院秩序、爱国卫生等。查房结束后,由院办公室详细记录工作质量、存在问题及解决措施,并督促、检查落实情况。
七、教学查房:对实习、进修医师、护士进行以教学为目的的查房,结合临床病例进行讨论、示教和讲课,每周1~2次,由各科主任、护士长安排。
八、每次查房后应及时详细将查房情况、病人的生命体征和主要阳性体征及其变化,以及有鉴别意义的阴性体征和分析及下步处理意见,记录于病程记录之内。
九、临床医师必须严格执行三级负责制。
(一)在临床科室的整个医疗活动中,必须履行三级负责制,逐级负责,逐级请示,即主治医师应对住院医师的诊疗工作负责,副主任医师、主任医师应对主治医师的诊疗工作负责。
(二)医师三级负责制体现在查房、手术、急诊、值班、抢救、解决疑难、医疗文件书写、质量管理等方面。
(三)在各种诊疗活动中,下级医师应及时向上级医师汇报。并听取上级医师的指导意见,上级医师有责任查询下级医师的工作,上通下达,形成一个完整的诊疗体系。
(四)下级医师必须认真执行上级医师的指示,若下级医师不请教上级医师,主观臆断,对病人作出不正确的诊断和处理,由下级医师负责;若下级医师向上级医师汇报,上级医师未能亲自查看病人即作出不切实际的处理意见,所造成的不良后果,由上级医师负责;若下级医师不执行上级医师的指示,擅自更改或拖延而延误诊治,甚至造成不良后果,由下级医师负责。
(五)若下级医师对上级医师的处理意见持不同见解时,仍应执行上级医师的决定,事后再与上级医师进行学术探讨。护理工作制度
一、新病人入院每天测体温、脉搏、呼吸3次,连续3天;体温在37.5°C以上及危重病人每4小时测量1次。一般病人每日中午测体温、脉搏、呼吸1次,每日询问大便1次;新入院病人测身高及体重1次,其他按医嘱执行。
二、病人入院后,根据病情决定护理分级,并作出护理标记。l、特级护
理:病情危重,需随时进行抢救的病人。派专人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备齐急救器械、药品,随时准备急救;制定护理计划,加强基础护理,预防并发症,及时;准确记录病情变化。
2、一级护理:重症病人、大手术后及需严格卧床休息的病人。生活上给予周密照顾,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并做好记录,每30分钟巡视一次,根据病情更换体位,预防并发症。3.二级护理:病情较重、生活不能完全自理的病人。适当地做室内活动,生活上给予必要的协助,注意观察病情变化,每1-2小时巡视一次。4.三级护理:一般病人。在医护人员指导下生活自理:注意观察病情,根据病情参加一些室内、外活动。
疑难病例讨论制度
(一).凡科内遇疑难病例,入院三天内未明确诊断、治疗效果不佳、病情严重及院内感染者均需讨论。
(二)疑难病例须认真进行讨论,经管医师须充分做好讨论前的资料准备,并在科室里预先告知。
(三)讨论会由科主任或主治医师主持,本科或邀请他科有关人员参加,必要时邀请医务处和院领导参加。
(四)讨论应本着科学合理的原则,为患者着想,尽早明确诊断,修订治疗方案,为临床治疗提供更好的治疗手段和依据。讨论会要有完整的讨论记录,讨论结果,并整理后主治医师及上级医师签字,记入病案存档。
医师院外会诊管理制度 为规范我院医师会诊行为,根据《执业医师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医师外出会诊管理暂行规定》的规定,制定本制度。
一、外出会诊制度:(一)医师未经院医务处批准不得擅自外出会诊。我院如接到外院的会诊邀请,在不影响我院正常业务工作和医疗安全的前提下,医务处将及时安排医师外出会诊。会诊影响我院正常业务工作但存在特殊需要的情况下,应当经医务处主任及分管院长批准。(二)医师接受会诊任务后,应当详细了解患者的病情,亲自诊查患者,完成相应的会诊工作,并按照规定书写医疗文书。
(三)医师在会诊过程中发现难以胜任会诊工作,应当及时、如实告知邀请医疗机构,并终止会诊。医师在会诊过程中发现邀请医疗机构的技术力量、设备、设施条件不适宜收治该患者,或者难以保障会诊质量和安全的,应当建议将该患者转往其他具备收治条件的医疗机构诊治。会诊结束后,医师应当在返回本院2个工作日内将外出会诊的有关情况报告所在科室负责人和院医务处。(四)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我院不得派出医师外出会诊: 1.会诊邀请超出我院诊疗科目或者我院不具备相应资质的; 2.会诊邀请超出被邀请医师执业范围的; 3.邀请医疗机构不具备相应医疗救治条件的;
二、邀请会诊制度:(一)医师在诊疗过程中,根据患者的病情需要或者患者要求等原因,需要邀请其外院医师会诊时,当向患者说明会诊、费用等情况,征得患者同意后,报院医务处批准;当患者不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时,应征得其近亲属或者监护人同意。(二)请外院医师会诊时,需向该医院发出书面会诊邀请函。内容应当包括拟会诊患者病历摘要、拟邀请医师或者邀请医师的专业及技术职务任职资格、会诊的目的、理由、时间和费用等情况,并加盖院医务处公章。
(三)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提出会诊邀请: 1.会诊邀请超出我院诊疗科目或者我院不具备相应资质的; 2.我院的技术力量、设备、设施不能为会诊提供必要的医疗安全保障的; 3.会诊邀请超出被邀请医师执业范围的;
三、医师在会诊过程中应当严格执行有关的卫生管理法律、法规、规章和诊疗规范、常规。
四、会诊中涉及的会诊费用按照邀请医疗机构所在地的规定执行。差旅费按照实际发生额结算,不得重复收费。属我院根据诊疗需要邀请的,差旅费由院方承担;属患者主动要求邀请的,差旅费由患者承担,收费方应向患者提供正式收费票据。
会诊中涉及的治疗、手术等收费标准可在当地规定的基础上酌情加收,加收幅度由省级价格主管部门会同同级卫生行政部门确定。我院由于会诊产生的收入,应当统一支付给院方,会诊医师本人不得收取。我院将按照有关规定给付派出会诊医师合理报酬。
五、医师在外出会诊时不得违反规定接受邀请医疗机构报酬,不得收受或者索要患者及其家属的钱物,不得牟取其他不正当利益。
六、医师违反规定擅自外出会诊或者在会诊中违反规定的,记入医师考核档案;经教育仍不改正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或者纪律处分。医师外出会诊违反《执业医师法》有关规定的,按照《执业医师法》第三十七条处理。
七、医师受卫生行政部门调遣到其他医疗机构开展诊疗活动的,不适用本制 度。危重患者抢救工作制度
(一)院设立危重病员抢救领导小组,由业务副院长任组长,医务处主任、护理部主任、门诊部主任、内科主任、我科主任任组员。
(二)各科医务人员遇有重大危重病员时,应立即报告上级医师及有关部门(院办、医务处、门办)。
(三)发生重大成批危重病员时,由院抢救领导小组根据病情成立指挥组,负责抢救人员的组织、抢救方案的拟定、物品的调集、各科室的协调以及和上级机关、医疗单位的联系。
(四)指挥组成员在抢救期间必须轮班在现场工作,随时掌握、处理抢救中存在的问题。
(五)各科室在接到抢救通知后,应立即放下可以暂缓进行的工作,立即奔赴现场,积极参加抢救,抢救工作由主科负责,其他科室根据需要积极协助。
(六)急诊科及各有关科室(包括放射、化验、药房、供应室、心电图室、超声波室等),应随时做好急救准备工作。
(七)各科的抢救器材、抢救药品须定位存放,妥善保管,定期检查,补充更新,作好记录交班。抢救物品一般不外借,以保证应急使用。
(八)在医生未到达之前,护理人员应根据病情及时采取措施。主要负责抢救的科主任,应到现场抢救,并安排好本科抢救人员。医务科或门诊办公室(夜间由总值班室)应主动关心,协助解决抢救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必要时院领导应到现场,按情况调动全院力量,并组织有关人员到现场负责家属、单位、公安等联系工作。
(九)抢救过程中必须掌握关键,采取各项抢救措施挽救病人的生命,各科医护人员熟悉并掌握本科的各种急救医疗处理及技术操作。
(十)负责抢救的医护人员,必须严密观察病情,认真负责,坚守岗位,分秒必争,随时做好病史记录,病情有变化时,及时向上级医师汇报,以便加强抢救措施。
(十一)及时通知病员家属或单位领导来院,并将病情变化随时向家属交待清楚。纠纷、交通事故、自杀等,应报告公安机关。
(十二)抢救完毕,需做好抢救记录,必要时需做好抢救小结,以便总结经验,改进工作。
术前讨论制度
(一)对重大、重危、疑难、易发生并发症、致残、预后不良及新开展手术均应进行术前讨论。
(二)讨论会由科主任或副主任医师主持,经治医师、手术医师、麻醉医师、护理及有关人员参加,并详细记录归入病史。
(三)重点讨论:
1、术前诊断及诊断依据。
2、手术指征。
3、术前准备及病员对手术耐受力的评估。
4、麻醉选择。
5、术式选择,术中注意事项,术中可能出现的困难和危险估计及预防对策。
6、术后可能发生的问题,并发症及预防处理。
7、术后观察及护理要求。
8、手术人员组成及分工。
(四)术前讨论主要内容(诊断、手术及治疗方案、危险性及可能出现等)应向病员及单位谈清楚。死亡病例讨论制度
(一)凡死亡病例讨论,一般应在死后一周内召开。
(二)特殊及意外死亡病例,不论是否属于医疗事故,都要及时单独讨论(当日完成),并报医务科和院领导。
(三)用于做尸检的病例须在病理报告做出后的一周内
进行。
(四)死亡病例讨论由科主任主持,医护人员参加,必需时请医务科参加。讨论会要有死亡时间、地点、诊断、死亡原因、参加人员签名及发言记录、讨论时间地点等完整的记载,以及本次讨论结果、对此病历的必须要吸取的经验教训等,整理后主治医师及上级医师签字,入病案存档。不准以死亡小结代替死亡病例讨论会记录。
查对制度
一、医嘱查对制度
1、医嘱转抄后,应做到每班查对并登记,转抄医嘱者与查对者均需签名。
2、临时医嘱要记录执行时间,并签全名。对有疑问的医嘱必须先问清楚后方可执行。
3、整理医嘱单后,必须经第二人查对。
4、抢救病人时,医生下达口头医嘱,执行者需复诵一便,待医师确认无误后方可执行。保留用过的安剖,经二人核对后再弃去。
5、护士长、负责医师每周总查对医嘱1次。
二、服药、注射、输液查对制度
1、服药、注射、输液必须严格执行三查八对。三查—备药前、备药中、备药后查:八对—对床号、姓名、药名、剂量、浓度、时间、用法、有效期。
2、备药前要检查药品质量、注意水剂、片剂有无变质、安剖、针剂玻璃瓶口有无松动、裂痕,有效期和批号,如不符合要求或标签不清者不得使用。
3、摆药后必须经第二人核对方可执行。
4、易致过敏的药物给药前应询问有无过敏史。使用毒、麻、限、剧药时,要经过反复核对,用后保留安剖,用多种药物时,要注意赔伍禁忌。
5、发药或注射时,如病人提出疑问,应及时查对后方可执行。
三、输血查对制度
1、查采血日期、血液有无凝血块或溶血,血袋有无破裂。
2、查输血单与血袋标签上供血者的姓名、血型、血瓶号及血量是否符合,交叉配血报告有无凝集现象。
3、查病人床号、姓名、住院号及血型。
4、输血前检查配血报告必须经二人核对无误后方可执行。
5、输血完毕,血袋送回血库保存24小时。
四、手术病人查对制度
1、术前准备及接病人时,应查对病人床号、姓名、性别、年龄、诊断、手术名称及部位。
2、查手术名称及配血报告、术前用药、药物的过敏试验结果等。
3、查无菌包的灭菌指示剂以及手术器械是否齐全。
4、凡体腔或深部组织手术关闭缝合前,需核对纱布、缝针、器械的数目无误,方可关闭缝合伤口。
5、手术取下的标本,应由洗手护士与手术者核对后,再填写病理检查单送验。
五、供应室查对制度
1、准备器械包时,要查对品名、数量、质量及清洁度。
2、发器械包时要查对名称、消毒日期及灭菌指示剂。
3、收回器械包时要查对数量、质量及清洁处理情况。
供应室工作制度
一、供应室工作人员要有高度责任心,着装整洁、服务热情、严格遵守供应室各项规章 制度。
二、各项技术操作有严格程序和质量标准。
三、供应手续(一)在供应器材范围以内的用品,除不便携带者外,一律由门诊和临床科室做好需用计划(基数),由供应室每日定时送各科室,采取收旧补新的方法主动供应。(二)凡不在供应器材范围以内及临时或急诊用物,则由科室自借归还。(三)各科室如需特殊器材,应预先通知,以便准备。(四)供应物品如有错误和损坏,应立即通知供应室,以便及时了解、纠正和补换。(五)凡沾有脓血的器械,须由科室立即洗涤清洁,以免凝固损坏。各种用过物品,由各科室先行初步清洗消毒后方可送供应室。传染病人用物,应严格消毒后单独送交供应室。(六)凡无菌日期超过 1 周或封口已被拆开者,一律不得再用。
四、对准备器材、敷料的要求(一)所有包布、治疗巾及洞巾必须清洁无损,每次用后一律换洗。(二)金属器械,每天清洗后擦油,以免生锈损坏。(三)各种针头应做到清洁、通畅、锐利,斜面大、针梗长度要符合要求。(四)玻璃类器皿应按规定冲洗清洁,严密灭菌。(五)刀剪等锐利器械应与一般器械分开,单独保管。(六)橡皮用品应保存于较凉地方,冬天避免受冻,防止锐形拆叠。手套应定期检查上粉,凡质量变软或有粘连时一律不得再用。(七)所用物品,必须挂牌标明品名、数量、成人或小儿使用,并注明灭菌日期、包扎者与核对者编号,以便检查。(八)敷料须轻松、柔软、平滑而易于吸水,所有毛边应折在里面,无异物,大小适宜,使用前必须严格灭菌。
五、消毒灭菌工作(一)根据物品性质采用适当的灭菌方法,严格掌握灭菌程序和时间。(二)采用高压蒸汽灭菌法,灭菌前必须检查包布是否双层无破损,物品是否清洁,包扎是否严密。放置玻璃器材时不得挤压。消毒员不得擅自离开,应严格掌握压力和时间,以保证灭菌效果。灭菌完毕后,必须待汽压表的指针下降至“ 0 ”处,方可打出锅门,以免发生危险。定期鉴定高压锅的灭菌效能,并有记录。注意高压灭菌器的保养工作,每次(日)使用前 要洗刷一次,并按时维修。(三)各类人员拿取无菌物品时,必须洗净双手,戴口罩、帽子,穿工作服。(四)已灭菌物品和未灭菌物品应严格分开放置,以免混淆。清洁区、污染区、无菌物品存放区要有明确标志。工作程序和行走路线不交叉、不逆行。(五)凡不用高压灭菌的物品,则用煮沸法,如玻璃、搪瓷类,应放入冷水中,待水煮沸后,煮十分钟。橡皮类则待水温后放入。(六)不适用以上方法者可用化学药品消毒,如刀、剪、膀胱镜、肠线等,浸泡前必须洗刷清洁。所用消毒溶液应定期更换(容器应消毒)。
六、操作室每月做空气细菌培养一次,消毒物品按规定抽样培养。七
第五篇:乡镇卫生院管理制度
文章标题:乡镇卫生院管理制度
一、乡镇卫生院是直接向所在社区居民群众提供医疗、防疫、保健和康复服务的农村基层卫生事业机构,是农村三级医疗卫生网的中间层次,是连接县级医疗机构和村卫生室的枢纽。
二、乡镇卫生院技术上接受县级医疗卫生单位的指导;受乡镇政府和县卫生局委托,对村卫生室进行管理和指导。
三、乡镇卫生院的任务是:树立为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服务思想,全心全意为所在社区群众提供医疗、防疫、保健和康复服务。具体包括:
1.发动群众,开展以除害灭病为中心的爱国卫生运动。
2.采取多种形式,开展健康教育,尤其是向幼儿、中小学生、家庭主妇和老年人等特殊人群普及卫生知识。
3.做好计划免疫的组织实施和卫生监督管理。
4.在医疗康复方面要认真做好社区内群众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治疗和家庭病床的医疗服务,提高医疗质量和服务质量,对一些复杂的急、危、重、难病人,及时护送转院治疗,向群众普及急救知识水平,开展社区康复医疗服务,做好老年保健和慢性疾病的防治工作。
5.承担妇幼保健和计划生育技术指导工作。
四、乡镇卫生院的设置应从本地实际情况出发,本着合理布局,方便群众,有利生产的目的,原则上一个乡镇设置一所卫生院。
五、建设规模要根据当地群众的卫生服务需求和防病治病的任务大小来确定,一般可按每千人设一张病床、一张床配备1.3个工作人员的比例计算。
六、在卫生服务方面,要坚持防治结合,发挥整体服务功能,发展适宜技术,实施综合服务,防止盲目与城市医院攀比,任意扩大规模,发展不适宜技术。
《乡镇卫生院管理制度》来源于xiexiebang.com,欢迎阅读乡镇卫生院管理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