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章首的经济法案例分析
章首的经济法案例分析
第三章案例一:
2010年1月,甲.乙.丙共同设立一家合伙企业。合伙协议约定:甲以现金5万元出资,乙以房屋作价8万元出资,丙以劳务作价4万元出资。各合伙人按相同比例分配盈利,分担亏损。合伙企业成立后,为扩大经营,于2010年6月向银行贷款5万元,期限为1年。
2010年8月,甲提出退伙,鉴于合伙企业盈利,乙.丙表示同意。同月,甲办理了退伙结算手续。2010年9月,丁入伙。丁入伙后,因经营环境变化,企业严重亏损。
2011年5月,乙、丙、丁决定解散合伙企业,并将合伙企业现有价值3万元的财产予以分配,但对未到期的银行贷款未予清偿。
2011年6月,银行贷款到期后,银行找到合伙企业清偿债务,发现该企业已经解散,遂向甲要求偿还全部贷款,甲称自己早已退伙,不负责清偿债务。银行向丁要求偿还全部贷款,丁称该笔贷款是在自己入伙前发生的,不负责清偿。银行向乙要求偿还全部贷款,乙表示只按照合伙协议约定的比例清偿相应数额。银行向丙要求偿还全部贷款,丙则表示自己是以劳务出资的,不承担偿还贷款义务。根据上述资料,回答问题:(1)甲、乙、丙、丁各自的主张能否成立?并说明理由。(2)合伙企业所欠银行贷款应如何清偿? 1.甲的主张不能成立。合伙企业法规定,退伙人对其退伙前已发生的债务与其他合伙人承担连带责任。乙的主张不能成立。合伙企业法规定,合伙人之间对债务承担份额的约定对债权人没有约束力。丙的主张不能成立。合伙企业法规定,以劳务出资的合伙人,也应当承担合伙人的法律责任。丁的主张不能成立。合伙企业法规定,入伙的新合伙人对入伙前的债务承担连带清偿责任。
2.依法合伙企业所欠银行贷款首先应用合伙企业的财产清偿,合伙企业财产不足清偿时,由各合伙人承担无限连带责任。
3.依法合伙企业各合伙人在其内部是依合伙协议承担按份责任的。据此,甲已办理退伙结算手续,结清了对合伙企业的财产债务关系,不再承担内部清偿份额;如果在银行要求下,甲承担了对外部债务的连带清偿责任,则可向乙、丙、丁追偿。乙、丙、丁应按约定分担清偿责任,如果其中任何一人实际支付的清偿数额超过其应承担份额,均有权就超过部分,向其他合伙人追偿。
第四章章首例子
[引例]甲乙两人经过协商,决定共同投资成立一家有限责任公司从事食品生产,并订立了含有以下内容的公司章程。
1.甲出资20万元,其中设备作价10万元,商标权作价10万元;乙出资25万元,其中货币10万元,专利技术作价10万元,劳务作价5万元。2.基于公司的规模较小,公司不设股东会,设立由2名董事组成的董事会负责公司重大事项的决策。
3.公司成立1年后,任何一方股东均可视需要追加或者撤回不超过30%的出资额;等等。
根据上述资料,回答问题:
根据我国现行《公司法》的有关规定,试分析该公司章程在内容上有哪些不合法之处(逐项指出并说明理由)?
1.乙用劳务作价出资,不符合公司法规定的出资方式。
2.该公司的注册资本为45万元。而甲.乙二人的货币出资额仅为10万元,占注册资本的比例22.22%,低于公司法规定的全体股东的货币出资金额不得低于有限责任公司注册资本的30%的要求。
3.股东会是有限责任公司的权力机构;小公司依法可不设董事会而只设1名执行董事行使董事会职责,但不可不设股东会;有限责任公司的董事会应由3至13名董事组成,该公司确定两名董事会成员显然是不合法的;
4.股东负有在公司登记后不得抽回出资的法定义务,故该公司章程规定的允许股东在公司成立一年后抽回不超过30%的出资额也是明显违法的。
第七章章首与章尾的经济法案例分析
2010年6月6日,甲公司向乙公司发出传真,列明了欲购买货物的种类.数量.质量.供货时间.交货方式等,并要求乙在10日内报价。乙公司接到甲公司传真后,6月10日向甲公司报价,要求甲公司10日内回复。甲公司6月15日回复称,同意乙公司的报价,双方约定另行签订书面合同。乙公司在未签订书面合同的情况下,在6月18日按甲公司提出的条件发货,6月20日甲公司收货后未提出异议,也未付货款。后因市场发生变化,该货物价格下降。甲公司遂向乙公司提出, 由于双方未签订书面合同,买卖合同不成立,故乙公司应尽快取回货物或者按照下降后的价格结算货款。乙公司不同意,要求甲公司按照6月10日乙公司的报价结算货款。
请根据上述资料,回答问题:
1.2010年6月6日甲公司的传真订货行为是什么性质? 2.2010年6月10日乙公司的报价行为是什么性质? 3.2010年6月15日甲公司的回复报价行为是什么性质?
4.甲公司与乙公司之间的买卖合同应当按照什么价格结算货款? 1、2010年6月6日甲公司传真订货行为属要约邀请。甲公司的传真中未列明货物的价格,而是希望对方向自己报价,以决定是否承诺,且内容不确定,属于要约邀请。2、2010年6月10日乙公司报价行为是要约。乙公司在甲公司传真的基础上,向甲公司报价后,该意思表示的内容具体确定,表明经受要约人承诺,要约人即受该意思表示的约束,属于要约。3、2010年6月15日甲公司回复报价的行为是承诺。甲公司同意乙公司的报价,表明甲公司完全同意了乙公司的要约,则该意思表示是承诺。
4、甲公司与乙公司之间的买卖合同应当按照6月10日乙公司向甲公司报价结算货款。根据《合同法》的规定,法律.行政法规规定或者当事人约定采用书面形式订立合同,当事人未采用书面形式但一方已经履行主要义务,对方接受的,该合同成立。
资料中双方约定另行签订书面合同,则该合同应当在双方签订书面合同并签字盖章方成立。乙公司在10月18日发货,履行了合同中的主要义务,但合同并未成立。但是,10月20日甲公司收货后未提出异议,说明甲公司接受了乙公司的履行,因此,该合同成立。而合同中的价格条款应当是6月10日乙公司向甲公司报价,双方应当按照该报价结算货款。
十二章章首的经济法案例分析
案例一:
甲公司从乙公司进货拖欠了100万元货款,乙公司又因借贷而拖欠丙公司100万元,现距借款到期日还有4个月。乙公司在征得甲.丙两家公司同意后,决定以汇票结清他们之间的债权债务关系,乙为出票人,甲为付款人,丙为受款人,票据金额100万元,出票日后4个月付款。丙得到汇票后向甲提示承兑,甲履行了承兑手续。
一个月后,丙从丁公司处进货,将汇票背书转让给了丁。丁不慎将汇票丢失,遂向甲办理了挂失止付手续,但未采取其他措施。戊捡到了该汇票并伪造了丁的印章,以丁为背书人,自己为被背书人,持票到某汽车公司购买了一辆价值100万元的汽车。汽车公司于汇票到期时持票请求甲付款,甲以汇票已挂失止付为由拒绝付款,汽车公司遂行使追索权向所有的前手发出了通知。根据上述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甲能否对汽车公司行使拒付权? 2.丁正确的做法是什么?为什么?
3.如汽车公司遭拒付可采取何补救措施? 4.戊是否承担票据法律责任?为什么?
1.甲能否对汽车公司行使拒付权?
甲不能对汽车公司行使拒付权。甲在该汇票上承兑付款,即承担担保对该汇票付款的责任,汽车公司为善意持票人,甲不能拒付。2.丁正确的做法是什么?为什么?
向付款人挂失止付,向人民法院申请公示催告。按照法律规定,丁应在第一时间里挂失止付,但挂失止付只是临时措施,对付款人只有三天的约束时间,而要取得法律上的永久效力,就应该向人民法院申请公示催告程序,由法院宣告票据无效,权利人可持裁定书向付款人请求付款。
3.如汽车公司遭拒付可采取何补救措施? 持票人的票据权利一是付款请求权,二是追索权。汽车公司在行使付款请求权未果的情况下,就可以向在票据上做票据行为的所有的人行使追索权。
4.戊是否承担票据法律责任?为什么? 戊不承担票据法律责任,因为伪造的票据不产生票据法意义上的法律效力。戊虽不承担票据法律责任,但其行为已触犯刑律并给他人造成损失,因此其应当承担相应的刑事和民事责任。
章尾例子
A县甲公司与B县乙公司于7月3日签订一份合同,约定甲公司向乙公司购进100台空调,每台空调单价2000元,乙公司负责在B县代办托运,甲公司货到后立即付款,同时约定若发生纠纷由合同履行地的法院管辖。乙公司7月18日在B县火车站发出了该100台空调。甲公司因资金周转困难于7月19日传真告知乙公司自己将不能履行合同。乙公司收到传真后,努力寻找新买家,于7月21日与C县丙公司签订了该100台空调的购销合同。合同约定:丙公司买下这100台托运中的空调,每台单价1900元,丙公司于订立合同时向乙公司支付10000元定金,在收到货物15天内付清全部货款;在丙公司付清全部货款前,乙公司保留对空调的所有权;如有违约,违约方应承担合同总价款20%的违约金。乙公司同时于当日传真通知甲公司与之解除合同,7月22日运输过程中发生泥石流,30台托运中的空调损毁。丙公司于7月26日收到70台完好的空调后,又与丁公司签订合同准备将这70台空调全部卖给丁公司。同时丙公司以未能如约收到100台空调为由拒绝向乙公司付款
1.乙公司在与甲公司的合同履行期届满前解除合同的理由是什么?在解除合同的前提下,乙公司能否向甲公司主张违约责任?
4.乙公司认为丙公司拒绝付款构成违约,决定不返还其定金,还要求其支付38000元违约金,该主张是否应得到支持?为什么?
【参考答案】1.在合同履行期限届满前,当事人一方明确表示不履行合同的主要债务的,另一方当事人有权解除合同。乙公司在解除合同的情况下,仍可向甲公司主张违约责任。
4.当事人既约定违约金,又约定定金的,一方违约时,对方可以选择使用违约金或定金条款,两者同时适用,法院不予支持。
有限合伙人和普通合伙人承担民事责任的区别
1.普通合伙人不得同本企业进行交易,但是合伙协议另有约定的除外;有限合伙人可以同本企业进行交易,但是合伙协议另有约定的除外。
2.普通合伙人不得自营或者同他人合营与本合伙企业相竞争的业务;有限合伙人可以,但是合伙协议另有约定的除外。3.普通合伙人以其在合伙企业中的财产份额出质的,须经其他合伙人一致同意,未经其他合伙人一致同意,其行为无效;有限合伙人可以将其在有限合伙企业中的财产份额出质,但是合伙协议另有约定的除外。
1.股东的数量不同。
2.注册的资本不同。
3.股本的划分方式不同。
4.发起人筹集资金的方式不同。
5.股权转让的条件限制不同。
6.公司组织机构的权限不同。
7.股权的证明形式不同。
8.财务状况公开程度不同。
中外合资企业与中外合作企业的区别
两者的不同之处(8点):
1、组织形式不同。
(1)合资企业:均为有限责任公司。
(2)合作企业取决于是否取得法人资格:具有法人资格的,其组织形式均为有限责任公司;不具有法人资格的,其合作各方的关系是一种合伙关系。
2.出资方式不同。
(1)合资企业各方可以用货币出资,也可以用非货币的建筑物、厂房、机器设备或其他物料,工业产权、非专利技术、场地使用权等作价出资,各方出资额以货币形式表示,并折算成股权;
(2)合作企业各方的出资,属投资的以货币形式表示,属提供合作条件的,则不以货币的形式表示,且均不必计算成股权。
3、组织机构不同。
(1)合资企业:董事会和经营管理机构,董事会为最高权力机构
(2)合作企业:具备法人资格的合作企业,一般设立董事会;不具备法人资格的合作企业,一般设立联合管理委员会。
4、收益分配和承担风险不同。
(1)合资企业(“股权式”企业):合营各方必须按照出资比例分配损益。
(2)合作企业(“契约式”企业):合作各方按照合作合同的约定分配损益。
5、投资回收方式不同。
(1)合资企业:外国合营者在合营期内不得先行回收投资,只能在企业解散清算后才能回收投资。
(2)合作企业:如果在合作企业合同中约定合作期限届满时合作企业的全部固定资产无偿归中国合作者所有的,其外国合作者在合作期限内可以先行回收投资。
6、经营期限不同。
(1)合资企业:可以在合同中约定合营期限,也可以不约定;只有某些特殊行业须约定合营期限。
(2)合作企业:必须在合同中订明。
7、董事长的产生方式不同。
(1)合资企业:董事长由合营各方协商确定或者由董事会选举产生,一方担任董事长的,另一方担任副董事长。
(2)合作企业:董事长由合作企业章程规定,一方担任董事长的,另一方担任副董事长。
8、董事的任期不同。
(1)合资企业:4年。
(2)合作企业:不超过3年。
第二篇:经济法案例分析
经济法案例分析
(共4-5题,共40分)
1、某市甲、乙两企业与王某个人经协商,决定共同投资创办一生产某种老年保健饮料为主的公司。公司注册资本为人民币万35元,其中甲、乙两企业出资人民币各10万元;王某以其个人所有非专利技术作价出资人民币15万元,三方对公司债务承担无限责任。公司设股东会、董事会和二名监事,以董事会为公司的权力机构。协议还规定公司经有关部门批准后向社会公开发行股票。王某受托向当地政府有关主管部门办理报批手续,结果未被批准成立公司。试以《公司法》为依据分析其不获批准的原因。
2、甲向乙发出传真订货,该传真列明了货物的种类、数量、质量、供货时间、交货方式等,并要求乙在10日内报价。乙接受甲发出传真列明的条件并按期报价,亦要求甲在10日内回复;甲按期复电同意其价格,并要求签订书面合同。乙在未签订书面合同的情况下按甲提出的条件发货,甲收货后未提出异议,亦未付货款。后因市场发生变化,该货物价格下降。甲遂向乙提出,由于双方未签订书面合同,买卖关系不能成立,故乙应尽快取回货物。乙不同意甲的意见,要求其偿付货款。
(1)试述甲传真订货、乙报价、甲回复报价行为的法律性质。
(2)访问甲乙中谁的看法符合法律规定并说明理由。
3、甲、乙公司于2001年4月1日签订买卖合同,合同标的额为100万元。根据合同约定,甲公司应于4月10日前交付20万元的定金,以此作为买卖合同的生效要件。4月15日,乙公司在甲公司未交付定金的情况下发出全部货物,甲公司接受了该批货物。4月20日,乙公司要求甲公司支付100万元的货款,遭到拒绝。经查明:甲公司怠于行使对丙公司的到期债权100万元,此外甲公司欠丁银行贷款本息100万元。4月30日,乙公司向丙公司提起代位权诉讼,向人民法院请求以自己的名义代位行使甲公司对丙公司的到期债权。人民法院经审理后,认定乙公司的代位权成立,由丙公司向乙公司履行清偿义务,诉讼费用2万元由债务人甲公司负担。丁银行得知后,向乙公司主张平均分配丙公司偿还的100万元,遭到乙公司的拒绝。
要求:根据有关法律规定,分别回答下列问题:
(1)甲、乙公司签订的买卖合同是否生效?并说明理由。
(2)简述乙公司向丙公司提起代位权诉讼时应当符合的条件。
(3)丁银行的主张是否成立?并说明理由。
(4)人民法院判定诉讼费用由甲公司负担是否符合法律规定?并说明理由。
4、某市公民李军早就想办一家自己的企业从事餐饮。于是李军与他的两个朋友王宏、吴玲商量办一家合伙企业。关于如何合伙,他们经讨论形成了以下几种初步方案。
第一种方案,由三人共同出资。李军作为负责人,承担无限责任;王宏和吴玲分别以各自的出资为限承担企业的债务。第二种方案,由李军出资,王宏和吴玲为企业工作,拿固定工资。李军再想办法找一家公司投资,以弥补资本的不足。年终若有利润,出资者按出资比例分成,王宏和吴玲可以拿到奖金。第三种方案,由三人共同出资,共同参与经营管理,对合伙企业的债务承担无限连带责任。
试分析上述各种方案是否可行并说明理由。
5、A、B合同给定:“A向B供应100台某仪器,A于8月31日以前交货,并负责将货运至B,B在收货后10天内付款”。7月28日,A、C签订运输合同,约定由C将仪器运给B。8月1日,C将70台仪器运给B,B于8月8日将70台货款付清。8月20日,A掌握B转移财产,逃避债务的确切证据随即通知C暂停运输其余30台仪器,并通知B中止交货,要求B提供担保。B及时提供了担保。8月26日,A通知C将其余30台仪器运给B,但C在运输途中发生车货导致货物全部损坏,无法在8月31日前按时全部交货。9月5日,B要求A承担违约责任。问:①、A8月20日中止履行合同的行为是否合法?为什么?
②、B9月5日要求A承担违约责任的行为是否合法?为什么?
③、B能否要求C承担违约责任?为什么?
6、试分析A、B之间的来往电报及信函,回答下列问题:(1)、A于2月11日向B发出电报“拟订索尼21英寸购彩电10台,请报价。”(2)、B收到电报后于2月13日电报答复如下:“索尼21英寸购彩电10台,每台1250元”,该电报于2月15日送达。(3)、B于2月14日发出电子邮件如下:“2月13日电取消”,该邮件即时送达给A。(4)、B2月20日向A发出信函:“向你方提供索尼21英寸购彩电10台,每台1280元,限3月10日复有效。”该信函于2月25日送达。(5)、B2月28日发出电子邮件如下:“2月25日电取消”,该邮件即时送达给A。(6)、A于3月2日发出电子邮件“你2月20日信函我接受”。B收到后未作答复。(6分)
问:①、上述6封信函或电报、电邮属什么性质?
②、双方之间有无合同关系?
7、甲、乙、丙、丁、戊拟共同组建一有限责任性质的饮料公司,注册资本200万元,其中甲、乙各以货币60万元出资;丙以实物出资,经评估机构评估为20万元;丁以其专利技术出资,作价50万元;戊以劳务出资,经全体出资人同意作价10万元。公司拟不设董事会,由甲任执行董事;不设监事会,由丙担任公司的监事。
饮料公司成立后经营一直不景气,已欠A银行贷款100万元未还。经股东会决议,决定把饮料公司惟一盈利的保健品车间分出去,另成立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保健品厂。后饮料公司增资扩股,乙将其股份转让给大北公司。1年后,保健品厂也出现严重亏损,资不抵债,其中欠B公司货款达400万元。问:
1、饮料公司组建过程中,各股东的出资是否存在不符合公司法的规定之处?为什么?
2、饮料公司的组织机构设置是否符合公司法的规定?为什么?
3、饮料公司设立保健品厂的行为在公司法上属于什么性质的行为?设立后,饮料公司原有的债权债务应如何承担?
4、乙转让股份时应遵循股份转让的何种规则?
5、A银行如起诉追讨饮料公司所欠的100万元贷款,应以谁为被告?为什么?
6、B公司除采取起诉或仲裁的方式追讨保健品厂的欠债外,还可以采取什么法律手段以实现自己的债权?
8、甲公司因转产致使一台价值1000万元的精密机床闲置。该公司董事长王某与乙公司签订了一份机床转让合同。合同规定,精密机床作价950万元,甲公司10月31日前交货,乙公司在交货后10日内付清货款。在交货日前,甲公司发现乙公司经营状况恶化,通知乙公司终止交货,并要求乙公司提供担保,乙公司予以拒绝。又过了一个月,甲公司发现乙公司的经营状况进一步恶化,于是提出解除合同。乙公司遂向法院起拆。法院查明:(1)甲公司股东会议决议规定,精密机床的处置应经股东会特别决议;(2)甲公司的机床原由丙公司保管,保管期限至10月32日,保管费是50万元。11月5日,甲公司将机床提走,并约定10日内付保管费,如10日内不付保管费,丙公司可以对该机床行使留置权。现丙公司要求对该机床行使留置权,依据合同法和担保法,回答下列问题:(12分)
(1)甲乙两公司转让机床的合同是否有效?为什么?
(2)甲公司终止履行的理由能否成立?为什么?
(3)甲公司能否解除合同?为什么?
(4)丙公司能否行使留置权? 为什么?
9、A股份有限公司2000有关事项如下:
1、公司召开董事会,通过以下决议:(1)根据经理丙的提名解聘财务负责人甲;(2)、决定发行公司债券,责成董事乙准备有关发行文件报送有关部分审批。
2、公司注册资本为5000万元。2000税后利润为3000万元。公司自成立以来未发生亏损,已提取法定公积金累计2600万元。公司决定不再提取法定公积金,只提取法定公益金100万元。
3、公司经理丙将其已持有2年的的公司股份转让给丁。丙还以B公司代理人的身份从事与A公司业务同类的营业活动,从中获得收入2万元。
问:上述事项有哪些违反《公司法》?均需说明理由。
10、某外国企业拟与我方某公司共同举办一中外合资经营企业,双方达成的投资方案的要点如下:
1、合营企业采用股份有限公司的组织形式,拟建立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的组织机构;股东会为合营企业的最高权力机构、董事会为合营企业的执行机构、监事会为合营企业的监督机构。
2、注册资本为1200万美元,外方以机械设备和工业产权折价600万美元(其中机械设备折价100万美元),我方以土地使用权折价600万美元,双方按出资比例利润和分担亏损,但外方可通过加速固定资产折旧的方式先行回收投资。
问上述投资方案中有哪些约定违反我国《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并请说明理由。
11、A县商业局与供销社联手举办商品展销会。金某在展销会上以2220元购买了B厂展销的电冰箱一台,拉回家后,按照说明书的要求安放、接通电源。长时间没有动静,打开电冰箱发现里面很热。第二天,金某赶到展销会,请B厂的技术人员到家里维修,电冰箱恢复正常。但用了一周后,电冰箱再也不制冷了。此时展销会已经结束。金某写信到B厂要求修理更换,被告知B厂已被合并到C厂,B厂已被撤消。
(1)金某应向谁提出修理、更换、要求?为什么?
(2)金某可以通过何种途径解决纠纷?
12、甲、乙、丙共同投资设一合伙企业A,三方推举甲为事务执行人。某天,因丙外出,甲与乙商议后与丁签订了一份水果购买合同。因A流动资金不够,甲以水果店的货车作抵押向银行贷款了10万元,该抵押未办理登记。后因A无力偿还银行贷款,银行欲行使抵押权。为此发生纠纷。经查:(1)合伙协议约定,凡5万元以上的业务须经甲、乙、丙三人一致同意;(2)甲曾在一次诉讼中免除了戊对A的2万元债务。问:
1、该合伙与丁所签合同及与银行所签贷款合同效力如何?
2、该合伙与银行所签抵押合同效力如何?
3、设乙、丙以甲免除戊的债务未经其同意为由主张无效,甲的免除行为效力如何?
4、设银行向法院起诉后,债权未得到全部清偿,能否对丙的个人财产进行追偿?(以上问题均须说明理由。)
13、某体育馆于春节期间利用场馆招商,出租场地举办家具展销会。展销会期间购销两旺。展销会后,有数位消费者找到体育馆,要求对所购家具进行修理并赔偿损失。体育馆负责人称:我们只出租场地,商品质量与我们无关。消费者要求体育馆提供生产厂家地址,体育馆却无法提供,双方发生纠纷。
(1)体育馆是否应承担责任?为什么?
(2)《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对出租场地举办展销会销售有缺陷产品产生纠纷而承担责任是怎样规定的?
14、李某将一套价值1500元的西服送某干洗店干洗,干洗店收取干洗费40元并出具取衣凭条。三天后,李某去取衣服时,发现衣服多处染上红色,还有几处出现破损。李某当即提出赔偿要求。干洗店承认自己有过失并答应赔偿,但根据取衣凭条的规定,赔偿数额只能是干洗费40元的2倍。李某此时才注意到凭条上的说明。根据凭条上的说明,李某只能获得80元的赔偿金额。李某不同意,双方发生争执。
(1)干洗店的凭条上的说明是否有效?
(2)该行为是否违反《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3)依法干洗店应赔付多少?
15、A、B、C三企业拟设立一有限责任公司,各方在合同约定:“注册资本共50万元,其中A以商标权作为出资,作价17万元,B以厂房出资作价20万元,C以现金13万元出资。后C因资金紧张实际出资12万元。问:
(1)该有限责任公司可否成立?为什么?(2)B的出资应当办理什么手续?(3)C实际出12万元应承担什么法律责任?
16、甲、乙两公司拟签订一项货物买卖合同,甲为卖方,乙为买方,标的物为A种货物。在签订合同时甲要求丙公司为乙付款提供保证,当乙不能付款时,由丙连带承担偿付货款的责任。考虑到乙经营情况良好,丙同意提供保证并与甲签订了书面保证合同。甲、乙两公司的货物买卖合同签订后,甲以不能全部提供合同标的物为由,与乙协商将标的物改为B种货物。甲、乙双方达成改变合同标的物协议,未经丙同意。甲在约定的供货时间内仍然不能提供全部B种货物。甲未经乙同意,与丁公司达成协议,不足部分的B种货物由丁向乙提供。甲、丁向乙提供了全部货物,但超过了甲、乙约定的供货期限。乙虽接受了货物,但以甲、丁未按期履行供货义务为由,行使后履行抗辩权,拒绝履行付款义务。甲遂诉至人民法院,请求判令丙偿还货款。要求:根据上述情况,回答以下问题:
(1)甲、乙双方达成的改变标的物的协议是否有效,其造成的后果是什么?
(2)甲、丁两公司达成的提供货物协议是否有效,为什么?
(3)乙行使后履行抗辩权是否合法,为什么?
(4)甲的诉讼请求是否成立,为什么?
17、某市甲、乙、丙三企业经协商决定共同投资设立一从事生产经营的公司。甲、乙、丙订立了发起人协议,协议中的部分内容如下:公司的组织形式为有限责任公司,公司名称为光华实业公司;公司注册资本150万元,其中甲出资70万元,乙出资30万元,丙出资50万元(其中劳务折价36万元);委托甲办理设立公司的申请登记手续。甲到当地工商行政管理局申请公司设立登记。工商行政管理局指出了申请人在公司名称、出资方式方面的不合法之处,甲经与乙、丙商妥后均予以纠正。1994年10月10日,当地工商行政管理局向甲颁发了于当日签发的《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公司名称为“光华××××公司”(以下简称光华公司)。甲认为,按照法律规定,公司成立应当公告,并于同年10月25日发出公司成立的公告。1997年5月,光华公司拟与美国丁公司在本市投资设立一中外合资经营企业,双方经商谈达成初步协议,协议中的部分内容如下:合营企业注册资本200万元,光华公司以现金及实物出资160万元,丁公司出资折合人民币40万元;双方分期出资,光华公司第一期出资30万元,丁公司第一期出资折合人民币5万元;双方各派1名代表组成董事会。后因其他原因,该合营企业未设立。1998年5月,经光华公司董事会决定,将公司资金50万元以公司财务人员王某的名义开立账户存储。1998年10月,光华公司发生严重财务危机,为此,经公司董事会研究并一致通过,决定公司解散。要求:
(1)甲、乙、丙订立的发起人协议中关于公司名称、出资方式的约定为什么不符合法律规定?请说明理由。
(2)甲认为,按照法律规定光华公司成立应当公告,甲的观点是否正确,为什么?
(3)光华公司成立的日期应当是哪一天?
(4)光华公司与美国丁公司达成的初步协议中有哪些不符合我国法律规定之处,为什么?
(5)光华公司董事会决定将公司资金以个人名义开立账户存储,这种行为是否违法?如果违法,应承担哪些法律责任?
(6)光华公司董事会决定公司解散的做法是否合法,为什么?
18、2004年10月(注:2005年5月1日前交通事故的归责原则为过错责任原则),学生A搭乘B驾驶的摩托车上学途中,与突然横过马路的乞丐C(无赔偿能力)发生碰撞,导致摩托车与D驾驶的大货车发生碰撞导致学生受伤损失10万元,交警认定该事故中A、B、D均无过错,C在此次事故中负全责。请你分析本案并寻求最有利于A的诉讼途径(必须说明诉讼事由及被告及相应的理由)。
19、甲、乙、丙、丁、戊拟共同组建一有限责任性质的饮料公司,注册资本200万元,其中甲、乙各以货币60万元出资;丙以实物出资,经评估机构评估为20万元;丁以其专利技术出资,作价50万元;戊以劳务出资,经全体出资人同意作价10万元。公司拟不设董事会,由甲任执行董事;不设监事会,由丙担任公司的监事。饮料公司成立后经营一直不景气,已欠A银行贷款100万元未还。经股东会决议,决定把饮料公司惟一盈利的保健品车间分出去,另成立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保健品厂。后饮料公司增资扩股,乙将其股份转让给大北公司。1年后,保健品厂也出现严重亏损,资不抵债,其中欠B公司货款达400万元。问:
(1)饮料公司组建过程中,各股东的出资是否存在不符合公司法的规定之处?为什么?
(2)饮料公司的组织机构设置是否符合公司法的规定?为什么?
(3)饮料公司设立保健品厂的行为在公司法上属于什么性质的行为?设立后,饮料公司原有的债权债务应如何承担?
(4)乙转让股份时应遵循股份转让的何种规则?
第三篇:经济法案例分析
经济法案例分析——公司法
张某是一个体户,与乙设立一家服装贸易有限责任公司,该公司买下了张某的所有企业,不过,公司并没有给他现款,而是给他99%的股份和债权,由于管理不善,公司最终破产解散。张某主张自己是公司的债权人,公司应该欠他的钱偿还,但公司其他债权人却认为,张某几乎拥有了公司的全部股份,公司其实是他的一人公司,因此张某与公司之间并不存在债权债务关系,张某无权要求公司财产偿还所有债务,而只能由其他债权人共同分配公司的财产,为此,发生纠纷,诉至法院,问法院将如何审理该债务清偿案件?
答:张某是一个体户,与乙设立一家服装贸易有限责任公司,该公司买下了张某的所有企业,不过,公司并没有给他现款,而是给他99%的股份,因此该公司是张某的一人有限责任公司。
对于此案例,应该分为两种情况:
1、张某在个体户时,欠下债务,借设立一人有限责任公司,成为股东滥用公司法人人格与
有限责任有限制度,将公司财产混同于个人财产,抽逃资产,损害债权人的利益,根据《公司法》规定,张某应当对公司债务承担连带责任,公司无需偿还张某的债务。
2、若张某设立一人有限责任公司并非恶意,并没有滥用公司法人独立地位和股东有限责
任,同时他拥有公司的债权,因此张某有权以债权人的身份向公司要求偿还欠他的钱。
第四篇:经济法(案例分析)
五、案例分析
1.刘某为某一合伙企业人之一,因其身体状况欠佳,故决定退出该合伙企业,并按规定提前30日通知了其他合伙人。这期间,另一合伙人以该合伙企业名义与某电器公司签订了代销电冰箱的合同。
徐某有销售电器经验,故要求加入该合伙企业,提出只负责销售,并须给其一定的利润提成,其他合伙人口头表示认可,从此徐某便以该合伙企业的名义到处活动。
刘某在办理退伙事宜时,因合伙企业与电器公司供销电冰箱的合同刚签定不久,故未将此合同有关事宜进行结算,刘某退伙后,即去外地看病。
该合伙企业在原来的经营过程中,因违法经营问题严重,被工商部门吊销营业执照,导致该合伙企业解散。电器公司得知该合伙企业解散的消息后,即向法院起诉,请求该合伙企业偿还代销电冰箱的款项。问:(1)刘某退伙是否有效?刘某对合伙企业的债务是否还应承担责任?为什么?
(2)在该案的诉讼活动中,徐某可否被列为被告?为什么?
(3)徐某以合伙企业名义到处活动的性质应如何认定?
答:(1)刘某退伙有效。法律规定:合伙企业未约定合伙企业的经营期限的,合伙人在不给合伙企业事务执行造成不利影响的情况下,可以退伙,但应当提前30日通知其他合伙人。刘某对台伙企业的债务应承担连带清偿责任。法律规定,退伙人对其退伙前已发生的合伙企业债务,与其他合伙人承担连带责任。本案中刘某尚未退出合伙企业时,代销电冰箱的合同已正式签订,且在刘某办理退伙事宜时,也未将此合同有关的债权、债务进行结算。因此,刘某对此项债务应承担连带责任。
(2)徐某不能被列为被告。法律规定,新合伙人人伙时,应当经全体合伙人同意,并依法订立书面入伙协议。本案中徐某要求人伙,而其他合伙人只口头表示认可,外未正式订立书面入伙协议,因此徐某并非合伙人。
(3)徐某的行为是委托代理行为而不是执行合伙事务。代理是指代理在代理权限内,以被代理人的名义实施民事法律行为,由此产生的法律后果由被代理人承担。本案中,徐某以合伙企业名义从事各项活动,其又非合伙人,故应认定为是一种民事委托代理行为。
2.甲公司与乙公司开发部签定了一份商品购销合同。合同中规定:乙公司开发部负责供应甲公司某种货物若干,并规定了交货的日期和方式,甲公司预付定金20万元。此外,合同中还规定了双方的违约责任。合同履行期到,乙公司开发部未能按时供货,对此,甲公司要求乙公司开发部双倍返还定金并承担违约责任。经查乙公司开发部系乙公司内部职能部门,未领取营业执照且不具备法人资格。
请问:此案应如何处理?
答:此合同无效。因为乙公司开发部为乙公司的内部职能机构,既未领取营业执照也不具备法人资格,所以按照《合同法》规定,开发部无权作为经济法律关系的主体对外签定经济合同。所以可以确认其与甲公司所签定的购销合同为无效的经济合同。《合同法》规定,无效的经济合同不得履行。此合同的签定双方均有一定的责任。根据有关条款,乙公司开发部应退回所收定金并支付一定利息,以适当赔偿甲公司的经济损失;甲公司无权要求乙公司开发部双倍返还定金和承担合同中规定的违约责任。
3.某市造纸厂向该市保险公司投保企业财产险,双方约定保险期限为一年。造纸厂遂填具了投保单,投保单上注明的其要投保的企业财产项目及保险金额分别为:固定资产金额为500万元人民币;流动资产保险金额为300万元人民币,其中包括原材料、燃料和低值易耗品100万元人民币。
保险公司当日收到造纸厂的投保单后经审查同意承保,其经办人在该投保单上签字盖章,造纸厂交纳保险费后,保险公司开具了保险单。但由于保险公司经办人的疏忽,未按投保单上的内容载明其原材料、燃料和低值易耗品三个项目,造纸厂也未提出异议。
期间造纸厂发生大火,尽管奋力抢救,但仍烧毁财产价值37万元人民币。事故发生后,造纸厂即向保险公司提出索赔,要求保险公司支付其37万元人民币的全部损失,保险公司则以原材料、燃料和低值易耗品不属于保险范围规定的流动资产为由拒绝赔偿,为此双方发生纠纷,诉至法院。
请问:该案应该如何判决?
答:法院应支持造纸厂的诉讼请求。根据我国保险法的相关规定,造纸厂与该市的保险公司之间的企业财产保险合同是有效的。造纸厂填具了投保单,并在投保单上列明了投保的企业财产项目及保险金额,保险公司收到其投保单后经审查同意承保并在投保单上签字盖章,这时双方的行为已构成合同成立过程中的要约与承诺,企业财产保险合同具有法律效力。虽然保险公司开具的保险单上未载明造纸厂投保的流动资产的具体项目,遗漏了投保单上的内容,但从要约与承诺本身的含义来讲,保险公司要承诺的保险责任应为造纸厂投保的范围。因此法院应支持造纸厂的诉讼请求。
4.某年一粮油公司与一粮站签定了一份大豆代购合同。合同规定,粮站为粮油公司代购大豆100万公斤,总价款为180万元,货到半个月付清款项。同时双方还口头协议,如果在合同履行过程中发生争议,任何
一方有权向仲裁机关申请仲裁。合同生效后,粮站按约为粮油公司代购了100万公斤的大豆,经粮油公司验收后收下。但由于粮油公司一时难已销完,故拖欠粮款,经粮站多次催款为果。粮站依口头协议向当地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要求粮油公司还清粮款并赔偿10万元。
请问:此案应怎样处理?
答:仲裁委员会应不予以立案。根据经济《合同法》、《民事诉讼法》和《仲裁法》之规定,选择仲裁方式解决争议必须具备两个条件:第一,当事人在合同订立过程中订有仲裁条款或事后达成仲裁协议;第二,这种仲裁条款或仲裁协议必须采取书面形式。据此本案粮站与粮油公司确实存在口头仲裁协议,但没有采用书面形式,所以仲裁委员会应不予以立案,应提交法院处理。
1.某全民所有制企业因经营不善,负债累累导致资不抵债,于是拟向人民法院申请破产;由于不懂破产相关程序,特聘请王律师代理破产中的法律事务。王律师经过几天工作时间后了解到以下情况:(1)该企业系在省工商行政管理局注册登记的企业。(2)该企业的债权人之一吴某因追索100万元的贷款而在1个月前起诉该企业,此案尚在审理之中。(3)该企业欠当地工商银行贷款1000万元,贷款时曾提供该企业的一套进口成套机器设备作抵押,此设备现值800万元。(4)该企业曾为甲公司向当地建设银行一笔500万元的贷款作为保证人,现甲公司至今未能偿还此贷款。
根据以上材料,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企业如申请破产,应由哪级人民法院审理?应由该企业所在地中级人民法院受理,根据《企业破产法》第5条规定:破产案件由债务人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根据民事诉讼法关于级别管辖的规定,破产企业为省工商行政管理局登记的企业,应由中级人民法院管辖。
(2)王律师代理向人民法院申请企业破产应准备向法院提交哪些文件?王律师应提交下列事件:(A)企业亏损情况说明;(B)会计报表,(C)债权债务清册;(D)上级主管部门同意申请破产的意见。
(3)吴某与该企业尚未审结的追索贷款的诉讼应如何处理?应终结诉讼,由吴某向受理破产案件的人民法院申报债权。
(4)工商银行的1000万元的贷款应如何处理?工商银行的1000万元贷款中800万元,从抵押财产中优先受偿,剩余的200万元作为破产债权向人民法院申报,根据《企业破产法》第32条的规定:破产宣告前成立的有财产提保的债权,债权人事有就该担保物优先受偿的权利;有财产提保的债权,其债权总额超过担保物的价款的,未受清偿的部分,作为破产债权,依破产程序受偿。
(5)建设银行能否参加破产程序,申报破产债权?并说明理由。
建设银行能参加破产程序。破产案件中债务人作保证人的,债权人享有是否将其债权作为破产债权的选择权。根据有关规定,债务人不能清偿到期债务的,债权人可以请求担保人代为清偿;担保人破产的,无财产担保的债权人可以选择继续向原债务人追索还债,也可以选择作为保证人的债权人申报债权。
(6)应从企业破产财产中优先拨付的破产费用包括哪些?应当从企业破产财产中优先拨付的破产费用主要包括:A、破产财产的管理、变卖和分配所需费用,包括聘任工作人员费用;B、破产案件的诉讼费用;
C、为债权人的共同利益而在破产程序中支付的其它费用;D、破产财产不足以支付破产费用,人民法院应当宣告破产程序终结。
2.年初某农场与粮食收购部门签定了粮食购销合同一份。夏季来临正值粮食即将收获之际,该农场所在地区连日暴雨,大大影响了粮食的收割进度并导致粮食减产。为此该农场向粮食收购部门说明情况并请求延期交货和减少供货数量。
问:该农场未能如期按量交付粮食是否要承担不完全履行合同的法律责任?为什么?
答:该农场虽未能如期按量交付粮食也不必承担不完全履行合同的法律责任。因为该农场虽未能履行合同并非是其主观过错所致,而是由fl:Y5可抗力因素(天气恶劣)造成的。根据经济合同法的有关条款之规定,在此情况下农场及时向粮食收购部门通报了情况后,可以不必承担其未完全履行合同的责任。
3.某市一服装企业称残疾病人员多,向市地税局申请减税免税。地税局根据国家有关政策,全部退免了该厂应纳税金。后经核查,发现该厂弄虚作假,把身体正常的职工说成是残疾人,还报空头,试图赖税不缴,令人惊奇的是,在该企业申请减免税的报告中,竟赫然加盖了区工业科、民政科等相关职能部门的公章,一致认为“情况属实”。
请问:(1)服装企业的行为是什么性质?(2)本案应如何处理?
答:这是一起严重的违反税法关于减免规定的偷税逃税的违法行为,应严惩。对纳税人的偷逃税款行为依法严处,追缴该厂骗取的应纳全部税款,并依法处以罚款,责令该企业负责人作出检查,并通报批评,酌情给予行政处罚,对上级盖章认为“情况属实”的部门,应批评教育。
4.某商场与某鞋厂签定了棉鞋购销合同。合同规定10月交货。双方在合同签定后又补签了一份仲裁协议,协议规定,如果双方就合同发生争议,任何一方有权提请仲裁。但协议未具体选定仲裁委员会。该合同生效后,鞋厂于9月提前交货,商场派人验收并上市销售,由于冬季变暖,顾客反映冷淡,销售不好。为此商场以鞋厂违反合同提前交货为由,要求退货并拒绝付鞋款。这一要求遭到鞋厂的拒绝。鞋厂因此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开庭前,商场向法院提交了仲裁协议,请求法院驳回鞋厂的诉讼请求。
请问:法院应否驳回鞋厂的诉讼请求?为什么?
答:法院应驳回鞋厂的诉讼请求。因为本案的仲裁协议是双方当事人在合同订立后补充签定的,且采取了书面的形式,因此具有法律效力。根据仲裁法规定,双方当事人对合同纠纷自愿达成书面仲裁协议向仲裁机构申请仲裁,不得向法院提起诉讼。因此法院应告知原告向仲裁机关申请仲裁,并驳回诉讼请求。但本案中双方没有选定仲裁委员会,因此根据仲裁法规定,当事人可以补充协议,如果达不成协议,仲裁协议无效,再向法院提起诉讼。
1.某国有企业因经营不善,导致资不抵债,拟向人民法院申请破产;由于不熟悉破产相关程序,特聘律师代理破产中的法律事务。企业的现行情况如下:(1)该企业系在省工商行政管理局注册登记的企业。(2)该企业欠当地工商银行贷款1000万元,贷款时曾提供该企业的一套进口成套设备作抵押,此设备现值800万元。(3)该企业的债权人吴某因追索100万元贷款而在1个月前起诉该企业,此案尚在审理中。
请问:(1)该企业申请破产,应由哪级人民法院审理?(2)工商银行的贷款应如何处理?(3)吴某与该企业尚未审结的追索贷款的诉讼应如何处理?(4)企业破产财产中优先拨付的破产费用包括哪些?
答:(1)根据破产法第5条之规定,破产应由当地中级人民法院审理;
(2)工商行的贷款应从抵押财产中优先受偿,剩余部分为破产债权向人民法院申报;
(3)应终结诉讼,由吴某向受理案件的人民法院申报债权;
(4)破产财产的管理、变卖、分配所需费用;破产案件的诉讼费用;债权人的共同利益而在破产程序中支付的其它费用;破产财产不足支付破产费用的,法院应宣告破产程序终结。
2.水果摊商A与果农B达成口头协议,由B向A供应柑桔2000公斤,每箱10公斤,共200箱。由B负责包装、装箱和发运。协议还规定了价格、交货日期等。一周后,B如约将200箱共2000公斤柑桔运至规定地点。A在验收这批柑桔时发觉包装较差且部分柑桔个头、颜色均不太好。于是拒绝收货付款。双方为此发生争执。
问:双方所订的购销柑桔的协议是否有效?引起这场争执的原因是什么?此案应如何处理?
答:A、B之间关于购销柑桔的协议(合同)主体合格,内容合法,主要条款明确,应确认为有效的经济合同。引起这场纠纷的原因在于双方在口头协议中没有对包装标准和货物质量标准作明确、具体的规定。对此,双方均有一定的责任。因此,双方应本着平等互利、互谅互让的原则进行协商。
3.某服装店以经营高档服装而闻名全市。该店出售的商品大多为国内著名厂家生产的名牌产品,但也有一部分是仅标出了生产厂家而无注册商标的服装。有人认为该店出售无注册商标的服装违反了商标法的规定,属违法行为。
问:这种说法是否正确?为什么?
答:这种说法是不正确的。因为,服装类商品是不属于“国家规定必须使用注册商标的商品”。也就是说,该服装店销售无注册商标的服装并没有违反我国的《商标法》。(10分)
4.某商厦与某鞋厂签订了冬季棉鞋购销合同,规定10月交货。双方在签定合同后又补签了一份仲裁协议。协议规定,如果双方就合同发生争议,任何一方有权提请仲裁。但协议未具体选定仲裁委员会,合同生效后,鞋厂于9月交货,商厦验收并开始在柜台上销售,由于冬季变暖,销售不理想,为此商厦以鞋厂违反合同提前交货为由,要求退货并拒付款项。鞋厂因此向人民法院起诉。开庭前,商厦向法院提交了仲裁协议,请求法院驳回鞋厂起诉。
请问:法院应否驳回鞋厂的起诉?为什么?
答:法院应驳回鞋厂的诉讼请求。因为本案的仲裁协议是双方当事人在合同订立后补充鉴定的,且采取了书面的形式,因此具有法律效力。根据仲裁法之规定:双方当事人对合同纠纷自愿达成书面仲裁协议向仲裁机构申请仲裁,不得向人民法院起诉的,告知原告向仲裁机关申请仲裁。因此法院应驳回鞋厂的诉讼请求。但注意本仲裁协议缺少一项即当事人双方没有选定仲裁委员会,因此根据仲裁法的相关规定,当事人双方可以补充协议,达不成补充协议的,仲裁协议无效。
第五篇:经济法案例分析
案例分析题
1.我某出口公司于2月1日向美商就某农产品报价,在发盘中除列明各项必要条件外,还表示“packing in sound bags”。.在发盘有效期内,2月21日美商复电称:“telex first acepted packing in new bags”.我方收到复电后,即着手备货。数日后,该农产品国际价格猛跌,美商与其律师共商逃避损失的计谋。随后,美商又来电称:我21日电对发盘中的包装条件做了变更,因此是一项反要约,你方没有表示承诺,所以合同没有成立。而我方坚持合同已经成立。你认为此合同是否成立?理由?(按CISG、中国法进行分析)
2.我方A公司向美国旧金山B公司发盘某商品100公吨,每公吨2400美元CIF旧金山,写明收到信用证后两个月内交货,以不可撤销即期信用证支付,限三天内答复。第二天A公司收到B公司回电:接受你发盘,立即装运。A公司未作答复,又过了2天,B公司通过旧金山花旗银行开来即期信用证,注明立即装运。当时该商品国际市场价格上涨20%,A公司拒绝交货,并立即退回信用证。这种做法有无道理?有何依据?(按中国法进行分析)